电竞教育培训范例6篇

电竞教育培训

电竞教育培训范文1

关键词:新形势 供电企业 职工培训

2012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实施“三集五大”体制改革,在体系建设完成后,县供电企业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人员配置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体制对县供电企业员工的素质有了更高要求。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供电企业提出更高的服务要求。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立足,供电企业必须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这就要求企业要注重技术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加强企业自身的教育培训工作,以提高整体核心竞争力。

一、加强职工教育培训是县级供电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县级供电企业只有拥有高素质、高水平专业职工队伍才能掌握现代日新月异的电力技术,才能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才能实现优质的客户服务质量;只有拥有高素质高水平专业职工队伍,才能在电力体制改革与县级供电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跟上现代企业管理的步伐,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应变力,成功实现企业的全面转型。因此,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确保企业、员工的可持续发展,已是当今供电企业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当前供电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训意识落后。由于县级供电企业受特殊用工形式的影响,自我学习的积极性不够,危机意识较为淡薄,尤其是基层农电人员受其素质及思想观念的影响,在不能很好地处理“工学”矛盾的情况下,对培训有着一定的排斥性,大部分职工还停留在“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的状态。

2.培训内容与实际生产脱节。目前多数县级供电企业的培训工作的主要内容、形式仍然仅限于相关电力法规、文件通报和电力知识技能的理论培训,存在着重学历教育、重理论考试、轻现场技能培训的问题,理论培训内容与实际现场工作难以生成有机联系,从而使得教育培训的内容与生产实践分而置之相互割裂。职工对这样的教育培训感到枯燥、单调,培训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提高作用。

3.培训定位缺乏针对性。职工由于文化素质、岗位职责、思想意识的不同,对自身培训的需求有着本质的区别,相同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对不同的人员的效果也不尽相同,目前供电企业的培训还缺乏相应的针对性。企业不仅需要出类拔萃的人才,而且更需要高效率的团队,少数职工的素质低对整体工作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容易形成“木桶效应”。

三、完善培训工作的建议

1.坚持人才强企战略,把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置于突出位置。深入开展业务培训、技术比武、岗位建功“三位一体”综合竞赛,通过嘉奖令、绩效考核、人才通道选拔等方式激励员工岗位成才。积极推行业绩评定、竞争上岗、公开招聘等措施,引导人才向一线流动,畅通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形成人才培养、选拔、考核、任用、激励的良性运行机制,有效激活干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每个员工积极参与培训,使得培训教育贯穿于员工成长整个过程。让公司全体职工形成教育培训是个人成长推动力的理念,让他们知道教育培训的意义以及开展教育培训对公司实现战略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联系。

2.打造教育培训平台,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系统性的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加强县级供电企业职工培训和形势任务教育,提升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开展素质提升工程,把岗位技能教育与本质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力开展员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切实提升技能培训质效,全面提升员工队伍技能本领。同时,积极采用多媒体技术、远程教学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培训工作。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增大培训的信息量。改善教学和学习的条件,有利于个性化训练。采用远程培训还可以节省培训费,达到优化培训资源共享的目的。

3.完善干部考核管理体系。探索建立符合现代企业特点、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和完善以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为基础,以评价、考核、监督为主线的干部管理常态机制。一方面应结合县级供电企业生产与发展的实际,充实培训教材的内容,认真开展多层次培训。包括企业领导层的培训、中层及骨干的培训、一般员工的培训。另一方面,努力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保证职工教育工作顺利有效的进行,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参与教育培训的热情与爱好。在教育培训工作中我们要注重方式的多变与新奇,例如开展典型案例教育的形式,既可以是对案例的讲解、分析、讨论,也可以集体观看录像资料,还可以请有关人员做现场报告或有组织地深入事故现场实地参观。

参考文献

[1]王灿林,张凯.基于在线培训系统的地县调度员培训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29)

电竞教育培训范文2

关键词:培训体系;全国电子设计竞赛;普通地方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193-02

目前,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已成为一项各类高校踊跃参加、学生喜爱、社会欢迎的常规赛事。对一些处于欠发达地方的普通参赛院校来讲,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赛前培训体系是取得大赛优异成绩的保障。

一、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简介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国家教育部直接组织的四大学科竞赛(数学建模、建筑设计、机械设计、电子设计)之一,而且是唯一需要现场制作作品的竞赛。该竞赛每隔一年(逢单数年)举行一次,现已进行了十二届,而从第九届开始竞赛又分“本科”组和“高职”组。采用全国统一命题,分赛区、在赛场巡视员监督下“半封闭、相对集中”的组织方式竞赛。竞赛开始日,每支参赛队限定在提供的题目中任选其一,之后的四天三夜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作品设计、制作及报告撰写,最后封存提交赛区组委会参加评奖。

事实证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正逐步引导着高校的电子与信息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促进了实验平台建设、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1-3],这正是国家教育部举办该竞赛的主旨。此外,由于竞赛的“规格高、质量优”,参赛获奖的学生很受就业单位青睐,参赛获奖正成为一张提升学生就业和学校社会认知度的名片。

二、欠发达地方普通院校参赛基础条件剖析

目前,对一些处于欠发达地方的普通参赛院校来讲,一般都存在如下一些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1.软硬件平台薄弱。由于财政支持难,不比重点高校和处于省会地区的一般院校,而自身投入能力又有限,因此长期下来在竞赛所需的软硬件基础平台比较薄弱。

2.学生的素质较差。就读于普通地方院校学生本身基础就差些,但更突出的是学习主动性很差,因此在心理和精神层面往往缺乏那种战胜困难所需的韧劲,这恰恰是竞赛中应具备的特质。

3.辅导教师力量不足。能参与辅导的教师较少,时间和精力投入难于保证。加之因缺乏交流学习机会,教师的实践和经验与好的院校教师相比也有差距。

4.地域性劣势。由于院校处于地方,必然存在一些客观劣势,如竞赛所需器件购买不便、各型政策性支持锐减、交流学习条件受限等等。

三、竞赛培训体系构建

从获奖院校的实践证明,要想在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离不开赛前实施有效的培训[4-7]。对地方院校来讲,可借鉴众多获奖院校的成功经验,充分考虑自身实际的基础上探索行之有效的培训体系[8]。

在此,本文提出一套能适用于普通地方院校的竞赛培训体系,其主旨如下:

1.三级进阶。先后分基础模块培训、综合系统培训、赛前模拟培训三个阶段。

2.塔式选拔。对各培训阶段采用逐步淘汰、塔型进阶方式选拔出最终的参赛精英。

3.优势主导。每届竞赛都提供多道选题,其知识技术涉及几大方向。前面已分析过,普通地方院校的各种条件和资源有限,不可能全面参与。因此,应对自身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教师结构、资源基础条件等进行评估,充分发掘自身优势,以便集中力量选择一类或两类选题作为主要备赛培训方向,并由此指导:培训教师队伍的组建,各阶段培训项目内容的精选,实施培训所需场地、设备器件和经费的配备。

4.点促面型。以竞赛培训的“点”带动创新实践的“面”,将培训中创新的指导方法、内容,通过各种形式向教学、实践方面辐射,达到一种涟漪效果,推动广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正是教育部举办该赛事的初衷)。同时,又会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参与到下一届的大赛中,为下一循环做好储备。

四、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探索如何采用塔型进阶方式选拔参赛精英以及如何组建卓越的辅导教师梯队。解决思路:①参赛队员选拔可从学生的专业基础、动手实践、意志品质、团队协作以及其他方面综合考察;②构建辅导教师梯队应注重教师的理论知识、操作测试能力、奉献敬业精神、对新知识和技术的掌握情况等方面综合考虑。参赛学生和辅导教师人组数根据学校实际基础而定,应突出“精英”思想。

2.提炼出三个培训阶段的项目内容。解决思路:三个培训阶段有先后、衔接关系。各阶段提炼的项目内容要具有覆性和检阅性;前段内容对后段有支撑性、而后段内容较前段具提升性。

3.探索各种能够将培训中取得成功的“点”带动创新实践的“面”的涟漪形式。解决思路:如发挥参训学生和作品的示教作用;赛后专项总结交流;竞赛知识讲座;开设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选修课程等。

五、结语

本文通过深入剖析欠发达地区普通院校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主要受限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三级进阶、塔式选拔、优势主导、点促面型”的竞赛培训体系,并希望能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发展,更期望能与该方面的研究同行作深入的交流。

参考文献:

[1]夏巍,严辉,丁刚,等.以电子设计竞赛驱动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1(2).

[2]贾方亮,毕英慧,林林.以电子设计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28).

[3]郭云林.重视电子竞赛推进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25(1).

[4]冯林.大学生科技竞赛平台的建设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2007,(6).

[5]高原.基于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培训模式探索[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29(3).

[6]牟峰,胡方强,包亚萍.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织与培训工作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9(07).

电竞教育培训范文3

【Abstract】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the deepening of market operation system reform, the market competition pressure faced by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is also increasing. In order to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urrent market, and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times, enterprises should improve the degree of attention and training of talents. In essence, the enterprise competition is the competition of talent.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human resources in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but also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competitive power of power enterprises.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resources, and probes into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uman resource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China's power enterprises.

【P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教育培训;问题及对策

【Keywords】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093-02

1 引言

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猛,极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力行业的发展及其体制的改革。考虑到人力资源的重要价值以及员工技术水平与素质对企业产生的影响,电力企业就需要对员工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加强对其教育与培训,从而充分促进自身竞争力的提升,确保获得稳定、长远的发展。

2 电力企业中人力资源教育培训的主要特点

经调查分析得知,电力企业中人力资源教育培训主要具有全员性、多样性、层次性及实效性等特点。

①全员性特点:在教育培训过程中,企业所有的员工都应参与到培训中来,均能有所获得。

②多样性特点:电力企业在开展教育与培训时,可采取理论学习、现场实践、以师带徒或合同式等多种培训方式。

③层次性特点:人力资源培训还应具备一定层次性。

④实效性特点:在电力企业中,其生产流程具备行业特征,在进行教育培训之前,企业可以生产具体流程为依据,制定出科学、详细的人力资源培训计划。通过有机结合生产实际与培训的内容,从而促进教育培训时效性的提高[1]。

3 我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当前存在的问题

3.1 企业认识不到位

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企业的资金支出,因而不少电力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不够重视,认为这是一项不划算的工作。由于电力企业未能意识到人力资源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性,即使其开展了相关培训活动,但也未能有机结合培训的内容与员工今后的发展,没有为员工做出长远规划,这对员工及企业自身均是不利的。

3.2 企业未能对自身信息资源进行充分利用

电力企业的运营模式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也不断朝着信息化的方向转变,逐步建立了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包括财务管理系统、电力运行控制系统、ERP等。然而,由于企业的操作水平并不是很高,无法充分发挥出所有信息系统的效用[2]。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未能对员工展开科学、全面的教育与培训,导致员工技术水平不高,无法对信息技术的操作进行有效掌握,最终使得电力企业一些信息系统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甚至被弃用。

3.3 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

促进员工工作效能及操作技术水平的提升,为开展教育培训的主要目的。而为确保教育培训获得预期的效果,充分提高员工各方面的能力,就需要仔细考察员工的培训及学习效果。然而,不少电力企业并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不但不能对员工的培训效果进行切实检查,也不能对其施加一定的压力。

4 加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教育培训的有效对策

4.1 形成良好的教育培训理念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为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促进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一项科学有效措施便是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教育及培训力度。在此种形势下,电力企业就需要转变以往的理念,自觉引起其他企业或国家先进、优秀的教

育培训理念,使领导阶层对教育培训工作在促进企业良好

生存及长远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形成

良好的教育培训理念。通过对员工展开积极的教育与培训,从而促进其工作效能的提升,最终为企业创设良好的经济收益。

4.2 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科学的培训方案

促进员工操作技能及工作效率的提高,是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的直接目的。因此,电力企业应当从自身实际情况出

发,为员工制定出科学的教育培训方案。通过为员工创设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从而促进其实际生产操作能力的有效提高。

4.3 有机结合多种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模式

人力资源教育培训的效果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培训模式的影响,电力企业为获得理想的教育培训效果,就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有机结合多种培训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具体的教育培训模式时,应当以培训的方向、内容、目的,以及员工的实际接受能力作为参考。另外,员工在培训过程中的学习效率及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培训环境的影响,当教育培训的氛围非常融洽时,员工的理解能力会更好,也更能接受相关知识。

4.4 对教育培训的成果及时进行验收

为防止员工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出现过于敷衍的情况,电力企业应对培训成果及时进行验收,除此之外,还可认真记录培训过程中员工测试的成绩、参与培训的次数等实际表现情况,进而对其薄弱的地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在后续教育及培训中合理调整培训的内容,确保员工均有所获得,得到更大的M步。

4.5 加大信息化交流平台的建立力度

电力企业通过建立起信息化交流平台,可为接受培训的员工创设良好的沟通平台,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从而实现共同进步。此外,企业也可依据不同的培训内容来分类相关信息,采取集成管理的模式。例如,可把信息化的交流平台分成新手交流、培训内容、资源分享等多个板块,员工在讨论过程中便可发现自身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同时也可活跃培训氛围,充分促进员工学习兴趣的提高。

5 总结

新形势下,人才已成为企业获得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持,随着电力市场环境的变化及体制的改革,人才建设已成为电力企业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在此种形势下,电力企业就应当转变以往的教育培训力度,制定出科学的培训方案,有机结合多种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模式,在建立科学公正的考核及奖励体制的同时,加大信息化交流平台的建立力度,为员工创设融洽的培训氛围,实现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效果的提高,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电竞教育培训范文4

1.电力系统开展员工教育培训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网规模日益增大,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电气设备的持续更新,对电力系统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力企业人与事不相适应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现代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有赖于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多方面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配合,在这些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核心资源,是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员工教育培训是现代企业开发人力资源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要途径和直接手段,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培训方式能够更新员工的观念,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并在新理念指导下更好地适应岗位职责需求。企业必然要面临着市场压力和同行业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要注重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充分挖掘人才,培养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这是现代企业顺应时展的体现。电力系统市场化运作后,电力企业也要面临着市场压力和同行业的竞争,电力企业作为一个服务性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对员工的培养,加强员工教育培训管理工作,这对电力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电力系统员工教育培训管理模式分析

通常,根据岗位性质,将员工分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三大类,培训管理也相应地根据各类型人员的工作内容而进行开展。当前,大多电力企业教育培训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在年末开展培训需求调查,并在第二年年初制定并执行本年度的培训计划,而培训师多引用外部专业的师资力量。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现场培训、业务培训以及岗位适应性培训等,此外还包括上级下达的各项指令性培训的具体实施。笔者认为,现有培训管理模式存在一些不足,即管理目标不明确,电力企业虽有在年初制定并执行年度培训计划,但大多缺少相关的培训效果监督考核机制,培训工作只是被作为企业日常管理的一项内容,对于培训数量、培训质量、培训效果,并没有明确的参考项和相关的规范,这种任务式的管理,使得电力系统员工教育培训工作长期处于被动的状态,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电力系统员工教育培训管理工作的策略构建

1.基于教育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

(1)问题:教育培训需求不科学,针对性不强电力系统长期的任务式管理,让培训需求调查工作失去了本质意义,调查工作讲形式、走过场,缺少培训需求分析,大多未能有效结合电力系统发展的新趋向,无法对员工需求进行分类,更难以开展差异性培训;培训计划的制定过于盲目,与电力企业具体情况并不相符,培训工作效果往往不理想。电力系统市场化运作后,电力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局面,电力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就要在人员、管理等方面做出调整,而且新技术的广泛推广,对电力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电力企业要想实现市场化转型,必须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2)策略:建立新的教育培训管理模式,根据培训需求开展培训工作新时期电力系统员工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应在“以人为本”的教育培训管理理念指导下建立新的教育培训管理模式,着眼于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要在充分调研员工培训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新的教育培训管理模式应将培训效果评估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并注重培训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尊重员工,重视员工。现阶段培训工作的目的是要实现人员转型,而人员转型的前提是思想转型,结合当前电力企业员工教育培训计划,却未涉及到关于员工思想转型的培训内容;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是完成员工角色的转换:一要让员工具备竞争意识,二是要让员工具有企业主人翁意识,转变其思维模式,引导其广泛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具体而言,电力系统员工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应树立以下指导思想:其一,员工素质决定企业素质,电力系统员工培训是电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其二,员工培训是一项回报率极高的投资;其三,员工培训是满足电力企业和内部员工双重需求的行为。从人员职位和岗位性质角度来看,现有培训管理模式的范围界定比较清晰,大体分为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一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五类。提高电力系统教育培训的针对性,首先应考虑到人员职位和岗位性质的差异性,根据培训需求开展培训工作才能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因此,应将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与员工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制定符合电力系统特点的知识、技能、资质的标准,将培训内容分为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三个层次,对五类人员进行差别设计,实行差异供给。

2.基于教育培训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

(1)问题:教育培训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效果不明显

当前,大多电力系统员工教育培训的评价形式比较单一和片面,只根据培训期间的表现来评价培训效果。培训讲师虽然可以通过员工参加培训前后的测试来观察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方面的变化,但是由于测试方法的选择和设计方案的不尽如人意,使得测试结果难以真实反映培训工作的效果,缺少全面、客观和科学的评价,也无法对今后的培训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培训管理工作无法改善,培训管理水平难以提高,加之教育培训监督考核机制的不完善,培训管理工作难以落实到处,反而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精力。

(2)策略:保证培训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采取科学的培训评价方式所谓规范化,指的是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在组织、资金、人员上要有一定的保障。其中,组织保障规范化的内容有培训组织领导体系的完善、培训规章制度的制定、培训管理工作流程的规范;资金保障规范化是指合理编制预算,切实将教育经费落在需求迫切的培训工作上,用在刀刃上;人员保障规范化主要体现在培训管理人员和培训师队伍两个方面,要建立培训中心,重视培训师的选拔工作,加强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所谓科学性,指的是教育培训管理工作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其中,培训计划性主要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方案设计(包括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培训计划制定和培训项目实施;培训目的性指的是培训成果的转化,由于培训成果转化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需综合考虑员工特点、培训内容、工作环境等因素。电力企业开展员工教育培训工作,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员工反应测评、学习效果、行为改变、产生效果等四个层次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评估,并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至于电力系统员工教育培训评价体系的完善,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定公平、公正的奖惩机制,定期对员工进行阶段性考评,激发员工的潜能,促使员工不断进步;最后应注意对反馈意见的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做出改进,形成闭环管理。

3.基于企业员工被动培训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

(1)问题:员工被动培训问题突出,且存在工学矛盾当前,电力企业中的培训已趋于常态化,属重复性动作。电力企业每年都会制定年度计划,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但是缺少中长期规划,常规性、表面性的内容较多,员工综合素质方面的培训却往往被忽略。培训计划与电力系统发展契合度不够,员工被要求培训问题突出。目前电力系统教育培训的大环境已经形成,只是相关培训制度还有待细化,工学矛盾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调动员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系统内培训效果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2)策略:培训工作遵循成人教学规律,注重培训效果的转化电力系统教育培训设计应符合成人学习的基本规律,培训内容的编排、培训方式和方法的选择、培训时间和地点的安排以及培训讲师的配备都要以此为原则。为了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应根据培训需求开发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满足其差异性需要。从员工契合点出发,侧重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尝试采用远程教育系统来服务于培训工作,增加培训的信息量,进行个别化训练,调动员工的兴趣和积极性。目前,员工之所以不愿意接受培训,多是因为工学矛盾造成的,企业应创造转化培训效果的学习氛围和工作环境,一方面能够消除员工的顾虑,另一方面还能巩固培训效果,将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三、结论

电竞教育培训范文5

企业教培综合体系的实践研究

专业管理的理念

为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打造高效一流的员工队伍,我们秉承“全员培训,人人受益,追求实效,努力创新”的理念,结合企业自身生产工作的实际,做到“有计划,有执行,有反馈,有总结,有提升”,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员工教育培训综合体系。实践证明,员工教育培训综合体系的建立,充分发挥了教育培训对人才队伍建设的积极作用,全面提高了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

专业管理的范围

员工教育培训综合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重视新员工在见习期间的教育培训管理,引导帮助新员工快速成长成才;充分利用原有教学场地和退役设备,创建现场模拟实训室,开拓教育培训新平台;丰富技术比武内容,举办安全知识竞赛,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巩固安全知识掌握;有效采用多种培训方式,注重加强内部交流学习,鼓励技术改革创新;努力完善闭环反馈机制,做到有总结,有考评,不断提高员工教育培训质量。

指标体系及目标值

根据教育培训综合体系建设的要求,结合对员工教育培训实施的具体情况,菏泽供电公司制定了新员工教育培训覆盖率、实训室建设达标率、技术比武合格率、安全知识达标率、外出培训综合利用率、PPT示范授课受益率等指标共计23项。其中,除教育培训优秀率指标目标值为90%外,其它各项指标目标值均为100%。

教培综合体系建设和实施的主要做法

组织机构

为保障员工教育培训综合体系的建设和相关方案的顺利实施,确保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取得实效,公司成立了员工教育培训委员会(简称教培委员会)。教培委员会下设四个培训管理组(新员工教育培训管理组、实训室综合管理组、技能比武与安全知识竞赛管理组、综合教育培训管理组)和一个反馈总结组(教育培训闭环反馈总结组)。

教育培训综合体系的建设和实施

菏泽供电公司把教育培训综合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分为五个方面:新员工教育培训、实训室建设、技术比武与安全知识竞赛、综合教育培训管理和信息反馈与评价。

新员工教育培训。新员工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又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新员工的教育培训方案,报请教培委员会审核批准。

(2)新员工教育培训管理的具体实施。包括:召开新员工见面会,进行入职前思想指导;集中学习《安规》等安全知识,为期二周;考试成绩90分及格,合格后方可进入生产现场参加指定工作;进入基层班组见习,充分利用现场生产实践机会,提升业务能力;轮岗锻炼。

(3)将新员工教育培训管理信息反馈到教育培训闭环反馈总结组。

(4)进行教育培训管理自我改进,编制新员工教育培训管理的改进方案。

实训室建设。实训室建设又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制定实训室的建设方案和综合使用管理方案,报请教培委员会审核批准。

(2)“创建现场模拟实训室,开拓教育培训新平台”具体方案的实施。包括:根据实训室建设方案,从退役设备中挑选出所需的可用设备,进行处理检查,确保其达到培训要求;整理储备实训室培训所需的原材料,充分利用废旧原材料,既节约资源,又有效地储备了生产培训所需的原材料;统一编排制定实训室管理使用规定,报经本部门教培委员会审批后正式实施;统一编制教育培训计划,报经本部门教培委员会审批后正式实施。

(3)结合实训室建设及实训室综合利用管理情况,将相关信息反馈到教育培训闭环反馈总结组。

(4)针对教育培训闭环反馈总结组提出的意见进行自我改进,并整理提炼出优秀经验,编制实训室综合管理改进方案。

技术比武与安全知识竞赛。具体内容有:

(1)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报教培委员会审批。

(2)“技术比武与安全知识竞赛”具体方案的实施。包括:精心策划,集思广益;技术比武,研究制定项目评分细则,报技能比武与安全知识竞赛管理组审议确定;安全知识竞赛,编制题库,制定方案,采用知识竞答方式,随机抽取参赛人员和竞答题目,提高参赛覆盖面;制订奖励考核制度,凡获得相应名次者均有相应的奖励,对不达标者,责令其认真练习,务必合格。

(3)结合技术比武与安全知识竞赛的实施情况,及时有效地将有关信息反馈到教育培训闭环反馈总结组。

(4)针对教育培训闭环反馈总结组提出的意见进行自我改进,整理提炼优秀经验,编制技术比武与安全知识竞赛实施改进方案。

综合教育培训管理。具体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研究制定综合教育培训管理具体实施方案,报请教培委员会审核批准。

(2)综合教育培训管理具体方案的实施。包括:组织外出培训者做外出培训学习报告,加大外出培训收益力度;指导员工借用白色写字板,拓展现场培训新思路;积极开展PPT示范授课活动,形成一套实用性较强的培训教材;加强班组间交流学习,不定期开展优秀经验交流座谈会,提高公司内部交流速度;积极鼓励班组开展技术革新、发明创作和QC活动;有效利用周安全生产分析会,开展集中培训学习。

(3)结合综合教育培训管理的开展实施情况,做好相关信息反馈。

(4)编制综合教育培训管理改进方案,自我改进。

信息反馈与评价。

(1)及时收集教培管理组反馈的信息,整理、分析,做好小组总结评价。

(2)做好整体总结评价,提炼优秀经验,指出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3)编制综合改进方案,报请教培委员会审阅,纳入下一阶段教育培训综合体系建设。

绩效考核与控制

教培委员会不定期收集各小组在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完成程度和工作方案实施进展情况,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关的绩效考核。

评估与改进

评估方法

在员工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设和实施中,由教培委员会负责在流程管控中进行评估。教培委员会不定期检查各管理组和反馈组的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和具体开展工作进程,结合绩效考核的依据对各项目组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总体评估员工教育培训体系的效果。

存在问题

一是员工教育培训体系涉及内容较多,在专业管理流程方面显得比较零散,这严重影响培训的质量。

二是专业管理的内容项目较多,不利于绩效考核工作中统一标准的制定,使得绩效考核的工作有些粗放。

改进策略

一是对管控流程改进。结合员工教育培训综合体系建设和实施的具体情况,进一步优化教育培训的项目,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使管控流程更加合理、高效。

二是对绩效考核改进。针对该体系建设的相关要求和开展工作的需要,进一步明确绩效考核项目,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考评方法。

创建教育培训新平台

我公司对原有教学场地进行了整理和改建,利用退役设备,建立了模拟实际变电站(不含变压器)的教育培训实训室。利用该实训室,公司可以方便地对一线员工进行相关技能与实际操作的业务培训,不再受制于实际变电设备停电时间的影响,且安全性更高,实现了员工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拓展现场培训

在工作现场,工作负责人根据工作情况,有效利用开工会时机,针对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将工作范围内的一次接线图画在写字板上,在图中将所做的安全措施和注意点用不同颜色的笔迹予以标明,实地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点和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向工作班成员交代清楚。这种方式有机地将现场工作和对员工的教育培训结合起来,提高了现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加深了参培人员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同时有效地保障了现场工作的安全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电竞教育培训范文6

【关键词】技能竞赛 电工专业 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024-0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家急需大批各级各类技术人才,职业教育顺应发展潮流,培养各级各类技术人才。在“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办学宗旨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办学思路的指导下,如何以技能竞赛推动职业学校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素质、扎实技术技能、高效工作”的电工专业高技能型人才,是职业院校电工专业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当前,很多职业学校没有将一体化教学实践与技能竞赛教学相衔接,导致只有参赛选手受益,大部分职业学校学生受益不大,严重影响一体化教学质量的信度与效度。为此,引入技能竞赛的教学机制以推动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快速提高。本文以广西贺州高级技工学校为例,探索以技能竞赛推动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

一、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坚持的原则

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根据一体化教学模式,坚持“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一体化教学思路,根据企业所需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来设计电工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职业学校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设计电工专业课程和安排教学活动,并在电工专业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的工学结合模式。

(一)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的理论依据。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需要基于三大现代职教理论(即杜威“做中学”、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德国的“行为导向教学法”)和戴明的 PDCA 质量管理理论来设计教学和教学活动。

美国现代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告诉我们,务必把“从做中学”贯穿到电工专业的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当中去。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职教理论,明确指出做事的方法决定学习的方法,而学习的方法决定教学方法。这就要求在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应坚持三点:一是如何做事就如何学习,如何学习就如何教学,教育与学习都要突出“以做为中心”;二是对事情来说是在“做”,对受教育者来说是在“学”,对施教者和学习者的来说都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共同提高认识;三是职业教育目标不是简单的教人学习,而是教人学“做事”,通过“做事”来悟出新知识和找出新方法。

德国的“行为导向教学法”是能力本位的教学法。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师应运用这一教学法,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切实做到把电工专业理论与电工技能实践相结合。

戴明的 PDCA 质量管理理论。基于 PDCA 质量管理理论,结合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工作实践,从“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行动(Act)等环节入手,探索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工作规律,从电工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模式、课程目标制定、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总结出科学、规范、有特点、易推广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促进健全和完善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工作体系,推进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进程和提升教学质量。

(二)电工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需要遵循的原则。必须坚持把“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作为目标,将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载体,教学中突出“职业学校学生主体性”的原则。电工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需要在课程定位、课程内容及要求、教学过程及评价等方面,凸显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把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载体,围绕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来确定该专业的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构建工学结合的电工专业课程体系,并改革其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教学中注重实用性、针对性,把学习过程转换为工作过程。教学中凸显职业学校学生的主体性,构建促进职业学校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平台和评价体系,做到学以致用,体验电工工作之责任并获得经验。在电工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中用企业电工班组的管理方式来管理学生,尽快让职业学校学生体验企业工作情景和角色转变。

二、以技能竞赛推动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以技能竞赛推动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电工专业课程内容改革。当前中职电工专业课程较为陈旧,且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广西贺州高级技工学校师生通过参与电工专业技能竞赛,逐渐意识到电工专业课程内容应与社会需求接轨,电工专业课程内容改革必须坚持就业导向来培养社会需要的电工专业技能型人才。随着电工电子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电工专业课程选择上要紧跟时展潮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紧贴市场需要,培养出当今社会需要的电工专业高技能人才。从近年来的电工专业技能竞赛可以看出这一特点,如单片机设备、PLC、电子制作等要求^高。由此可见,电工技能竞赛项目与国家经济发展、行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用人单位紧缺急需的电工专业岗位技能对接。随着电工技能竞赛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其必将成为职业学校电工专业课程改革的导向标。电工专业培养目标需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电工技能赛对于电工专业一体化教改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调整电工专业课程培养目标,达到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电工专业高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二)电工专业教学方式改革。传统的电工课程教学已不能满足职教需要,应以电工专业技能竞赛为契机,推行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提高电工专业教学质量。具体做法是:一是通过企业调研以了解企业需求,把电工专业教学与企业的工作要求、职业规范保持高度的一致,把企业电工岗位所需要的技能纳入电工教学当中,使职业学校学生能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二是通过请丰富经验的电工师傅来学校讲课、辅导,增加师生对企业电工技能需求的了解;三是通过增强电工专业生产实践基地的建设,使职业学校学生能够真正做到产学做一体化;四是教学中通过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知识链接的教学活动,促进学习者学中做、做中学,增强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提高电工专业课堂教学效率。 (三)电工专业实训设备的建设。由于电工技能竞赛有比较高的要求,因此职业学校加快了电工实训室的建设。例如,广西贺州高级技工学校增加了亚龙和天煌的设备后,快速建立了相应的实训室。随着实训室建设推进,电工实训能力大为加强,增强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随着政府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大赛已经成为展示职业能力的极具吸引力的竞技平台。随着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工作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学子投身到职业教育中,为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教育人才而努力。

三、以技能竞赛推动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整合电工类专业群与优化专业培养目标。依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精神,应加快电工类专业课程结构优化,以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电工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提升服务工业转型升级能力。采用技能竞赛培训方式推动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培养职业学校学生成为掌握新技术、具备高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传承企业核心技术技能、积累新经验和创新发展,促进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例如,广西贺州高级技工学校将电工类专业群优化为 4 个专业: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调试、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在建设中)、电子技术应用与电子电器维修、电工技术应用与制冷设备维护,以此优化电工专业培养目标。

(二)改革电工类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立以工业产业结构调整驱动电工专业改革、以工业产业技术进步驱动电工专业课程改革、以电工实用技术驱动教学改革,实现电工专业课改以适应经济发展、工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随着科技发展,电工专业技能竞赛内容不断更新,需要按照电工专业技能竞赛和职业资格标准来设计电工专业课程结构和内容。具体做法为:一是通过用人单位直接参与电工专业课程设计、评价,引进先进电工技术(如 PLC 技术、电子制作技术等),提高电工专业课程教学对技术进步的反应速度,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电工专业课程体系;二是模拟真实电工作业环境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真学真做以快速掌握真本领;三是推动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四是推动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流程改革,根据企业生产真实的工作流程设计教学流程;五是推动电工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以技能训练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分为单项技能训练课程和综合技能训练课程。其中,单项技能训练课程有电工基础与技能训练、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训练、电机与变压器检修、电机控制线路装调、PLC 基础与实训、变频控制技术实训等;综合技能训练课程有机床电气检修、PLC 与液压气动控制技术实训、制冷设备检修、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电气设备装调、机电一体化设备装调等。

(三)完善电工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一是着力推荐教育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参与正高级讲师职务(正教授)评审,考核推举实践经验丰富的年轻教师入编,落实职业学校用人自主权;二是按规定聘请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和电气专业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三是建立“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标准,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向“双师型”教师适当倾斜,建立“双师型”教师年金制度;四是推送年轻教师到办学能力强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和技术先进的企业学习,促进一体化教师专业化发展;五是探索职业学校师资定向培养制度,加强电工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例如,通过多年的师资培养,广西贺州高级技工学校电工类专业现有副高级职称 7 人,电类高级技师 12 人,都是“双师型”教师,国家骨干教师 4 人,建成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组建和优化电工类专业一体化教学校内实训资源平台。以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和技能鉴定为依托,组建校内实训资源平台。在一体化教学资源平台上,需要满足如下条件,确保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一是建立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化的场地;二是编写理论课与实习课一体化的教材;三是完善专业理论与实习指导教师一体化的师资队伍建设;四是设置实习设备与职业场景一体化的实训装备。这些实训平台包括大赛需要组建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单片机安装与调试、制冷设备安装调试、工业机器人调试与维护(在筹建中)综合技能实训平台,以及单项技能实训平台。主要有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一体化实训室、电工基础与技能一体化实训室、电机与变压器检修一体化实训室、电机控制线路安装调试一体化实训室、机床控制线路检修一体化实训室、低压电工作业技能训练一体化实训室、高压电工作业技能训练一体化实训室、PLC 控制技术一体化实训室、变频控制技术一体化实训室、PLC 与液压气动控制技术一体化实训室、制冷设备安装与调试一体化实训室、数控机床电气检修一体化实训室、家用电器检修一体化实训室、电子电器维修一体化实训室、高技能培训与鉴定实训室。

(五)建设基于PCAD的一体化课程教学督导及质量评价体系。随着职教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教改推进,一体化教学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一体化师资、场地、教材不断得到完善。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伪一体化”教学的现象,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效度和信度。因此,亟需建立一套符合一体化教学特点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保障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效果。一体化课程教学督导,包括一体化课程实施计划、实施过程,教学评价过程的整个过程教学督导。一体化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应该采用全过程跟踪式的过程性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的多样性评价、“知识+技能+素养”的要素评价,确保一体化教学活动不偏离教学目标(包括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职业知识目标),能客观准确地反映一体化课程教学的质量。对好的教学经验和措施,纳入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中;对未能在教学过程中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找到科学的办法,争取在下一个教学循环中加以实证和解决。不断提升一体化教学质量,增强一体化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意识,丰富教学经验。

总之,职业技能竞赛对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广西贺州高级技工学校电工专业根据技能竞赛项目遴选教学内容,通过“课课有竞赛、人人都参与”的教学实践活动,逐步完善电工专业一体化课程内容。通过竞赛选手介绍竞赛经验和指导教师指导参赛总结,观察其他学校选手的技能操作演示,对师生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促进教学相长、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⒖嘉南住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戴士弘.职业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

[4]赵燕南.电工一体化教学的研究和探索[J].职业,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