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协会工作计划范例6篇

健身气功协会工作计划

健身气功协会工作计划范文1

4月的纽约春意盎然,“第三届联合国中文日”活动在联合国总部拉开帷幕。“中文日”是联合国新闻部发起的六种工作语言活动之一。经过多方面的积极努力,中国健身气功协会王岚副主席率健身气功代表团首次走进联合国总部,成为“中文日”活动一大新的亮点。

4月19日,健身气功文化宣传活动在“中文日”主会场隆重举行。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大使、联合国副秘书长南威哲、联合国新闻部主任杜加里、中国驻纽约副总领事董晓军、各国外交官以及联合国秘书处工作人员200多人观看了健身气功展览和表演。

“中文日”主会场,“健身气功之歌”响彻上空,“健身气功在中国”滚动播出,14块健身气功展板图文并茂,30多种健身气功宣传品琳琅满目,每个展区都吸引了众多来宾驻足观赏。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健身气功功法表演展区,由中国老师引领,纽约健身气功协会组织的当地骨干分别表演了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功法,其中有2位表演者是联合国总部工作人员。由于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几年持续对当地爱好者的教学培训,表演者动作外柔内刚、呼吸深细匀长、神态悠然自得,一招一式无不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每套功法表演结束后都迎来观众的热烈掌声。

本次活动健身气功展览持续了3天时间,功法先后表演了3场,整个活动文化展览和功法表演紧密结合,场面庄重热烈,受到各方面的好评。南威哲副秘书长对中国健身气功协会代表团官员说,你们不仅宣传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为联合国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健身方法。李保东大使在接见中国健身气功协会代表团时说,首次参加联合国“中文日”活动的健身气功展览和表演展示非常成功,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融合的内容,意义非同一般。许多观看了健身气功展览和表演的外交官对健身气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纷纷要求学练健身气功。4月26日,在各国常驻联合国大使夫人俱乐部中国茶话会上,李保东大使夫人侣海林女士应与会者的倡议,专门安排了健身气功文化宣传活动,体验学练了健身气功五禽戏,并与中国健身气功协会代表团商榷了开展教学培训活动的计划安排。

健身气功首次亮相联合国总部,由于观众面的广泛性,加之展览和表演结合观赏性强,因此产生了小活动大效果的作用。尤其是通过联合国新闻部电台、美国中文电视、世界日报、中国新华社等国内外30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科学习练健身气功起到了很好的正面宣传效果。

健身气功协会工作计划范文2

一、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体育事业公益性,逐步完善符合实际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权益,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丰富大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提高全市人民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福民强市目标奠定基础。

(二)实施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健身科学化、服务便民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

2.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重在基层,实现城乡、区域全民健身事业均衡发展。

3.坚持便民利民,切实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提高广大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提供保障。

4.坚持完善政策,强化措施,营造氛围,形成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全民健身事业、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健身活动的良好局面。

二、主题口号

全民健身、福民强市

三、目标任务

到2015年,我市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健全,具有中原特点、特色的公共服务体系。

(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锻炼强度中等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35%以上。其中16岁以上(不含在校学生)的城市居民达到20%以上,农村居民达到8%以上。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提高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

(二)城乡居民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明显增加。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其中达到优秀标准的比例超过20%,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

(三)体育健身设施有较大发展。到2015年,全市基本形成县(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三级覆盖城乡的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网络。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0平方米以上。50%的县(市、区)建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60%以上的街道(乡镇)、80%以上的社区(行政村)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有条件的公园、绿地、广场建有体育健身设施。各类体育场地的开放率和利用率有较大提高。

(四)全民健身活动内容更加丰富。除大力开展田径、游泳和球类等竞技性强、普及面广的体育健身项目外,要广泛组织开展太极拳(剑)、健身气功、健身操(舞)及骑车、门球、跳绳、毽球、登山等群众喜闻乐见又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

(五)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更加健全。各县(市、区)普遍建有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行业体育协会和人群体育协会。社区俱乐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妇女健身站(点)有较大发展。城市街道和农村乡镇全部建立体育组织。城市社区普遍建有体育健身站(点),65%的农村行政村建有体育健身站(点)。

(六)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进一步发展。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4000人以上,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人数达到500人以上。城市每千人拥有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农村每村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和技能有较大提高。全民健身志愿活动普遍开展,形成组织落实、结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到位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

(七)全民健身服务业发展壮大。形成适应我市经济发展、大众需求、规范有序的体育健身休闲市场,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消费意愿明显增强,体育健身服务从业人员较大增加。

四、主要措施

(一)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宣传教育,形成浓郁的全民健身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及互联网站等媒体,开办专栏、举办讲座等形式,普及健身知识,提高公民科学健身素养。借助“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月”、“春节期间系列群体活动”、部级(省级)体育项目比赛等大型赛事活动和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全民健身的宣传。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开展“终身体育”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崇尚体育健身,积极参加体育健身的社会风气。

(二)加大各级财政对全民健身事业投入。

1.各县(市、区)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全民健身条例》“三纳入”要求,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全民健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在经费、机构和人员等方面加大对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支持。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应随着本级财政收入的增长,同幅度逐年增加。

2.加强对体育公益金用于全民健身事业的比例和额度监督检查,留归各级体育主管部门使用的体育公益金要保证主要部分用于全民健身事业。

3.鼓励对全民健身事业提供捐赠和赞助,自然人、法人或其它组织对全民健身事业提供捐赠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三)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并提高其利用率。

1.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制定本地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发展规划,按照国家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用地定额指标、规定,将城乡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纳入“十二五”时期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使用总体规划。城乡新建居住区要按照国家有关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标准设计建设体育健身设施。在新区建设中,规划建设伊滨区“伊河国家体育公园”。

2.加大力度继续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到2015年,在全市实施建设2—3个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4—5个“雪炭工程”,20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0个城市社区俱乐部,再建600条健身路径和80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和山野等自然条件,建设室外体育健身设施和户外运动设施。

3.公共体育设施应当根据功能、特点向公众开放,并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学生、老年人和残疾人优惠或者免费开放。各级各类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在满足教育教学和业余训练,并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对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给予经济补贴、为学校办理有关责任保险。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要积极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要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提高使用效率。

(四)大力发展基层体育健身组织,加强体育骨干队伍建设。

1.积极发展城乡基层体育健身组织,进一步加强体育总会、单项运动协会、人群体育协会、行业体育协会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俱乐部建设。体育与文化、教育、农业部门合作共建城市社区、农村乡镇文化体育指导站(中心);大力发展、规范管理晨晚练点,并利用文化站(馆)、学校体育设施等共建文化体育活动站(中心)、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配合工商、园林等部门扶持、引导,依托有条件的体育设施及广场、公园等建立不同类型的体育组织。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民政、体育部门要在注册登记、工作指导及办公用房、体育设施、办公经费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

2.进一步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建立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健全我市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体育行政部门设立社会体育指导员专项费用,用于培训、业务交流、表彰奖励和必要的工作补贴;积极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和各项管理服务工作,全市每年发展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不低于260人;每个活动站点配备2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广泛组织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体育科研人员、体育院校学生开展义务健身辅导,补充和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

(五)努力推动群众体育新发展

1.大力发展城市社区体育。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将城市社区体育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创造良好的城市社区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街道办事处有部门和人员负责社区体育工作,扶持社区居委会提高体育服务能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广泛参与的社区体育健身活动。实现每个街道至少有一处公共体育健身设施,一个体育健身指导站或晨晚练点,一支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一项特色体育健身项目。

2.加快发展农村体育。各县(市、区)政府要把发展农村体育纳入当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落实国家体育总局、文化部、农业部《关于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农村体育工作的意见》(体群字〔〕128号),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作用,利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广泛组织农民开展体育活动。开展“体育下乡活动”,办好农民运动会。

3.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青少年是教育和体育部门共同的工作对象。青少年体育的重点在学校,要统一思想,明确责任,搞好体教结合。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和重要评价内容。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继续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打好“终身体育”基础。落实公共体育设施对青少年和儿童开放的优惠政策,落实在校学生每天至少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每周参加2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中学阶段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项目技能。

4.着力推动职工体育。充分发挥行业体育协会、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职工体育协会作用,推动职工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健身团队建设,开展符合单位特点和职工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坚持工间(前)操制度,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和体质测试活动。有条件的单位可每年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积极开展进城务工人员体育活动,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5.重视发展老年人、残疾人和少数民族体育。各县(市、区)体育部门要积极推动老年体育协会建立,健全老年人体育组织,广泛开展经常性的体育健身活动。不断创新和普及适应老年人特点的体育健身项目和方法。公共体育设施对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便利和优惠;重视培养为残疾人服务的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公共体育设施进行必要的无障碍改造,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便利;积极与市民委等部门配合,做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发掘整理和传播推广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少数民族和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展示和竞赛活动。

(六)积极推行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质测定标准,不断加大科学健身指导的力度。继续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积极组建国民体质监测站点,依托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各类综合性体育中心,建立国家、省、市三级“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网络,为群众进行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定和提供运动健身指导,认真完成各项测试工作。积极推行各体育项目《业余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建立证书证章激励制度,引导和鼓励城乡居民经常、持久地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不断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育技能水平。

(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经常开展以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围棋、空竹、健身秧歌、跳绳、毽球、广播操、传统武术、太极、健身气功、户外运动、群众登山、元旦长跑、自行车、妇女健身展示等具有品牌特色、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

(八)大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科技工作者、体育教师、体育专业学生和社会热心人士广泛参加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立足基层,促进示范推广活动与日常健身指导服务活动有机结合,推广实施多元化服务项目,形成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树立崇尚互助、强健体魄的良好社会风尚。

五、工作要求

(一)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全面总结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工作情况,进一步强化公共体育服务意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制定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并落实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把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关注民生、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到2015年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二)体育行政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亲民、便民、利民、乐民”的体育服务工作观念,把全民健身工作重心转移到社区、乡镇、学校、企业,转移到为广大群众体育健身办实事上来。

(三)在突出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的同时,加强对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引导;在突出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的同时,不断向行政村延伸,在突出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的同时,不断加大职工体育工作的力度。

(四)以各级体育总会为龙头,以单项体育协会和人群体育协会为主线,以体育俱乐部和区域站点为基础,以学校、企业、社区、乡镇为重点,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骨干,形成纵横交错、覆盖面广、包容量大、网络化、社会化的全民健身群众体育组织网络。

(五)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要坚持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群众喜闻乐见,体现民族性、传统性、趣味性、健身性和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原则,坚持活动的经常化、普遍化、社会化、科学化、制度化、多样化。要重点抓好“品牌”体育活动、特色体育活动、广场和公园体育活动,重点打造2—3个“品牌”项目,满足不同人群体育健身需求。

六、组织实施

(一)在市政府领导下,由市体育局会同有关部门、各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共同推行本计划。市政府成立领导协调机构,领导全市推进实施本计划。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协调机构。

健身气功协会工作计划范文3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强化政府体育公共服务,推动全社会参与健身事业。推动健身服务常态化,促进健身生活化,切实提高全市公民体质及健康水平,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市体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市跨越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

到2015年,建立具有鲜明的侨乡特色、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使全市体育健身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体育健身组织网络更加健全,群众组织科学健身指导进一步加强,全民健身活动更加活跃,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城乡居民的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全市城乡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生活方式基本形成。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锻炼强度中等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38%以上,特别是女性及农村人口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有较大幅度提高。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

(二)城乡居民身体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标准的城乡居民(不含在校学生)人数比例增加到90%以上,在校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其中达优秀标准的人数比例超过20%,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

(三)体育健身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到2015年各县(市、区)建设1条以上的健身步道或登山步道,在城市公园、绿地以及乡镇公园实现健身场地设施100%覆盖率,沿海地区可建设海上运动项目设施;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要向本校师生开放体育设施,并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到2015年,常住人口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

(四)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更加健全。健全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四级全民健身纵向组织网络。形成覆盖各单项体育协会、行业体育协会和俱乐部等全民健身的横向组织网络,推动体育组织的实体化进程。

(五)全民健身活动更加活跃。坚持开展经常性、传统性、地区性和民俗性的全民健身活动,统筹推进不同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均衡发展。积极扶持和创建能体现特色和风采的群众体育品牌活动,使健身活动项目更加丰富。倡导公民每人参与1个运动项目,掌握2种健身方法,每周参加3次以上的健身活动。

(六)全民健身指导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进一步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服务管理体系,健全各县(市、区)体质监测指导机构的职能,同时广泛组织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学校体育教师开展义务健身辅导,培育全民健身骨干,形成组织落实、结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到位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者服务网络,使健身指导常态化。到2015年,全市每千人具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6人,确保在各乡镇(社区)体育部门、全民健身工程点、社区健身点、晨晚练点均配备有体育社会指导员。

(七)体育健身服务业稳步发展。充分发挥体育场馆的硬件资源优势,引入民间资本投入体育健身服务业,不断增加体育健身市场供给。规范健身市场秩序,增强市民体育健身消费意识,提高体育健身消费水平。加大健身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培育和形成一批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的体育健身服务企业和品牌。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兴媒体,开办专栏、举办讲座、播放公益广告,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提高公民科学健身素养。借助“全民健身日”、重大体育赛事及各种体育活动加强宣传,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开展“终身体育”教育,倡导人人健身、天天健身、终身健身,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参加体育健身的社会风气。

(二)强化公共服务

1、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市、区)政府要按照本实施计划的要求,加大对体育健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到2015年,各县(市、区)要按照新“四个一”标准要求,建立标准田径场,游泳池(馆)、体育馆及健身登山道,经济发达地区要积极将场馆建设向具备条件的乡镇延伸;100%街道和乡镇建有1个以上体育活动场所,100%行政村建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有条件的村(居、社区)要进行健身工程精品化建设;沿海各县(市、区)要根据各地条件建立“沿海体育健身带”,使全民健身工程向大海延伸,拓展健身空间,使本地区体育健身设施有明显改善,布局更加合理,空间更加广阔。

在城乡改造建设、新建社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要根据《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规划体育健身设施,并报体育部门审批、验收。充分利用城市公园、绿地、广场、河流、山川等公共资源和自然资源,建设室外健身设施。

2、不断强化健身组织管理。加强对各体育社团组织的管理,对符合条件的体育协会和组织,要在注册、办公用房及活动场所等方面提供扶持和帮助,提高其规范化、社会化、实体化水平。

3、持续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到2015年,各县(市、区)设有1个以上体质监测指导中心,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市、区)可建立移动体质监测站,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日常体质测定,为广大群众提供上门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根据个人的体质状况,提供具有个性化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以提高群众健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探索建立与乡镇(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相结合的体质监测指导站。与相关院校合作,建立体育科技服务队伍,大力开展体育科技下乡活动。

各县(市、区)普遍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100%的乡镇(街道)设有体育健身指导站(点),100%的行政村有专职或兼职人员抓体育健身,开展健身活动,传播科学健身知识,教授健身技能,做到“有设施、有组织、有指导、有活动”。

完善支持全民健身事业开展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方面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全民健身事业,鼓励社会资本、民营资本投入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体育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的监管,建立和完善体育健身服务规范。

4、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管理。继续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坚持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开展体育健身志愿服务活动,拓宽培训渠道,改革培训方式,重视培养指导残疾人体育活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吸纳优秀教练员、运动员、体育教师等授予相应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称号,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体育指导服务活动中的引领作用。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对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免费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业务交流的平台,并给予表彰奖励。

积极发展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对以健身指导为职业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严格职业技能培训、考核、认证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高危险性项目的体育健身指导人员及从业人员的资质管理。

5、加大各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力度。体育部门要积极沟通各相关部门,穿针引线,统筹协调。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分别牵头落实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和本实施计划中要求的相关人群的体育健身,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共同抓好各类人群的全民健身活动,促进全市各类群体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三)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培育全民健身活动品牌

1、深入开展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排球、气排球、网球等竞技性强、普及面广的体育运动项目,以及登山、太极拳(剑)、骑车、门球、传统武术、健身气功、揉力球、广场舞、啦啦操、跳绳、踢毽、轮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推广新兴体育健身项目。

2、抓好市运会及中学生运动会、农民运动会、老年人体育健身节、机关运动会等针对不同人群的全市性、届次化的体育活动。积极培育各类全市性的单项赛事,加大宣传和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其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引领作用。

3、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达标活动,深入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积极推行各体育项目《业余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建立证书证章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城乡居民经常、持久地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不断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育技能水平。

4、积极打造具有特色、便于群众参与和促进两岸交流的品牌赛事。积极打造“一县一品牌”活动,力争到2015年每个县(市、区)都拥有自己的全民健身品牌,并不定期地组织各种类型的全民健身活动品牌展示会和交流会,打造一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赛事,进一步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四)扶持发展全民健身服务业

认真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扶持体育健身、体育休闲、体育旅游、体育竞赛、体育康复、体育培训、场馆服务等体育服务业的发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营利性体育健身服务业,使健身产业从业人员明显增加,推动各种要素进入全民健身服务市场,加大管理力度,形成规范有序的全民健身服务市场,促进市场日趋规范。增强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消费意愿,培育和打造一批体育健身服务企业和品牌。

(五)拓展群众体育的对台交流

充分利用与台湾的“五缘”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与台湾的群众体育交流对接。继续做好“扩大民间体育交流,加强两岸体育合作,促进两岸体育共同发展”的主题活动。继续挖掘海峡两岸相同民间体育风俗,积极组织开展海峡帆船赛、武林大赛、台对渡、宋江阵、两岸龙狮文化等两岸民间体育交流活动,加强与台湾体育团体的联系与交流。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财政投入

市、县两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要按照国家有关公益金的分配政策,由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分配使用公益金,并根据有关规定全部用于全民健身事业,不得挪作他用。除体育公益金外,各级政府要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十二五”期间全市每年用于健身设施建设经费人均不少于4元,群众体育人均事业经费不低于1.6元,群众体育财政经费年增长比例不小于5%。

(二)强化政策支持

各县(市、区)政府要按照国家有关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规定,将城乡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建居住区要按照国家有关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标准,建造体育健身设施。已建造的体育健身设施,不得挪作他用。已建居住区不符合标准的要逐步改造。市、县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分级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体育健身设施进行监督管理。

各县、市、区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现有公共体育场馆的利用率,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公园绿地开辟健身设施,特别是中心城区要配建多功能运动场所。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全民健身事业,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有关优惠政策,支持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产业。

(三)支持体育组织建设

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及其民政、体育行政部门要在注册登记、工作指导及办公用房、体育设施、工作人员、活动经费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对社会力量兴办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民政部门要给予支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要建立健全体育组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要支持职工体育组织开展活动。

(四)加强法制建设

体育部门要进一步贯彻执行《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研究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规范政府部门的职责,依法行政,切实维护群众参与体育健身的权益,加强执法和监督检查,提高法治水平,做好全民健身的长效管理。

(五)加强协调配合

市、县两级体育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能,统筹协调,全面推进全民健身各项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立足岗位职责,加强协调沟通,配合做好全民健身各项工作,切实落实本实施计划提出的具体要求,推进城乡健身设施、健身组织、健身活动、健身指导等公共资源及服务要素的协调配置,促进全市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领导,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每年的公共财政预算。

市体育局作为全民健身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负责督促和协调全市各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实施本计划,每年向市政府报告《全民健身计划(-2015年)》和本实施计划执行情况。

各县(市、区)政府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协调机构,并根据本计划,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区域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体育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组织共同组织实施。

(二)加强成效评估

把全民健身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文明社区、社会事业发展评价体系等各类评比、表彰活动的重要内容;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不定期对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5年)》和本实施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并在2014年根据国家有关《评估标准》对实施成效进行全面评估,将评估报告报本级政府。对全市全民健身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根据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健身气功协会工作计划范文4

气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科学的气功锻炼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近些年来,我国参加气功锻炼的人员日益增多,各种气功活动空前活跃。气功已经成为一项日趋广泛的群众性社会活动,在全民健身、祛病养生、提高身体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气功活动的迅速发展,一些不良现象也在滋生蔓延。有人借机诈骗钱财,进行封建迷信宣传,有的甚至危害社会治安。为引导社会气功活动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最近关于对社会气功要加强管理的要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社会气功是指社会上众多人员参与的健身气功和气功医疗活动。其中群众通过参加锻炼,从而强身健体、养生康复的,属健身气功;对他人传授或运用气功疗法直接治疗疾病,构成医疗行为的,属气功医疗。

二、加强社会气功活动管理。健身气功由体育行政部门负责管理;气功医疗由中医药行政部门负责管理;社团组织的登记、管理由民政部门负责;经营性单位的活动和一些活动中的经营性问题由工商行政部门负责管理;涉及治安问题由公安部门负责管理;新闻宣传方面的重大问题由党委宣传部门把关,其中的业务内容由体委、中医药行政部门审核。有关部门要对社会气功活动的管理工作予以充分重视,列入领导议事日程,制定必要的行业规章制度,认真、全面地进行管理。

三、有关部门在进行管理时,既要发挥各自职能作用,义要相互通报情况,配合工作。凡涉及其他部门的问题,体育、中医药等业务主管部门应与有关部门联系商办,有关部门也应事先征求业务主管部门的意见。遇有重大问题或一时不易区分职责的工作、需要协调办理的事务,由体育行政部门牵头,共同协商解决。是否成立经常性协调组织,不作统一规定,由各地酌情自行确定。

四、当前社会气功管理的重点是:较大型的社会活动;在公共场所举行的活动;新闻宣传;经营性活动;涉及重要政治内容的事项;社团组织的重要事务和重大活动;关系到社会治安的问题和涉外活动等。进行管理的方式主要是单位或个人申报,经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活动,否则将予以制止、处罚;

五、要组织制定关于授功和从事气功医疗人员的资格审查等制度,授功、行医者必须经考核后,持证才能进行活动。具体办法由体委、中医药等部门另行制定。

六、从严掌握气功社团组织的登记审批工作。切实加强对气功社团组织的管理。气功社团组织应依法进行健康活动,并接受有关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七、社会气功活动涉及面广,对其加强管理是一项政策性较强的工作,有关部门要针对不同情况,区分不同性质的问题,逐步将社会气功活动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对社会气功活动中的不健康现象,有关部门要认真负责地进行管理,依法坚决制止非法行医和封建迷信宣传,严厉打击利用气功进行诈骗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健身气功协会工作计划范文5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成立于1980年5月29日,是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以倡导人民群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为目标的垒国性、非赢利性群众团体,也是中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领域最大的群众团体。计生协成立以来,广泛联系社会各界和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在《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章程》的原则下,自愿组织起来,动员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域,计生协的任务将会越来越重,作用会越来越大。

做好新时期的计生协会工作,是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具体体现。计生协要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群众路线,重视、支持协会工作,切实抓紧抓好协会工作。特别是计生协会在宣传、服务、引导群众方面的职能,把广大群众组织起来,尊重人民群众主人翁地位,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觉悟和能力,既是党的群众路线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生动体现,也是在建设和谐社会新形势下的具体体现,是做好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必然选择。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专门队伍和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形成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广泛群众基础,并强调要发挥计生协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要充分认识计划生育协会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并进一步发挥计划生育协会人员众多、联系广泛、群众基础较好的整体优势,为最终实现计划生育工作“两委负总责、村民搞自治、协会当骨干、群众做主人”的工作机制奠定基础。要不断加强组织网络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各级计生协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共同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向前发展。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推动计生协会在参与计划生育改革创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要积极发动和组织协会会员参与工作。计划生育协会是育龄群众自己的组织,代表着群众的利益,应当在综合改革和自治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各级党政领导要重视、依靠、发挥基层协会的积极作用,发动协会会员积极工作,团结教育群众参与自治,发挥协会组织网络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职能作用,随时随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和要求,维护群众在计划生育中的合法权利。

要积极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为育龄群体服务,为社会大众服务,是计生协工作的宗旨,也是协会的凝聚力所在。开展有偿服务上下功夫,以服务能力的增强带动服务水平的提高,凡是对群众生育、生产、生活、健康有利,协会又有能力做的事情,都要积极主动地去做。要发挥广大会员与群众朝夕相处的优势,面对面地宣传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科学知识;宣传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好的新观念。广泛利用协会的网络优势,配合有关部门,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共同做好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服务。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围绕计划生青基本国策,创造性地开展富有特色的工作

健身气功协会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兰州石化;业余文化协会;组织活动

为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活跃我公司广大职工的文化生活气氛,我兰州石化公司特别成立的活动俱乐部性质的舞蹈协会、体育协会等等,目前各协会已经正式开展活动。通过协会形式组织员工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不仅有利于增强员工的综合素质,对提升广大职工的凝聚力也大有助益。

一、建立职工业余文化协会的意义

职工业余文化协会是组织职工丰富业余生活的重要组织,成立健全文化协会,发挥其组织的作用,是开展文体工作的基础,在服务职工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满足职工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精神与体魄和谐发展等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协会作用,繁荣职工文化事业,促进全面、协调和科学发展,就要围绕“公司协调、协会实施、职工参与”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扎实开展协会工作。

二、职工业余文化协会实例和好处

我兰州石化公司为丰富员工生活,成立了如舞蹈协会、体育协会、合唱协会、写作协会、摄影协会等,目的是让有共同兴趣爱好的职工有交流的空间和场地,员工可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报名组建和参加。

(1)舞蹈协会。舞蹈可以让人身材曲线变得更美,大腿肌肉和手臂肌肉也更紧实。是纾解情绪的好方法。舞蹈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活动,增强体质,性格变得开朗,身体变得柔软,全面刺激肌肉。舞蹈对肌肉的刺激则是全面性、综合性的,它的动作兼顾到头、颈、胸、腿、髋等部位。比如爵士舞对小关节、小肌肉的运动较多,这些地方是平日健身不大容易活动到的地方。另外,舞蹈还具备有氧运动的效果,使练习者在提高主肺功能的同时,达到减肥的目的。

舞蹈的健身动作爆发力强,对人体体能潜力开发性强,因为舞蹈多以绕环小关节的运动为主,因此能较好地改善练习者的协调能力。舞蹈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运动,我们还特地有专门的舞蹈老师来亲自赐教,通过舞蹈课程,组员在表现自己的同时更培养了自信和气质。

(2)音乐合唱协会。合唱作为一门高雅的艺术,被广人民群众喜爱并可直接参与的群众性艺术形式。它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启发对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并有助于美化心灵,扩大知识视野,陶冶情操和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合唱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团队的凝聚力,成效十分显著,兴趣小组成立后,将充分运用好活动经费,组织策划更多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丰富同事们业余生活的同时也增进团队间的融合。

如此样式的文化协会还有很多,我公司成立协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职工在工作之余,能够丰富业余生活。一直以来我兰州石化公司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次成立职工业余文化协会是又一次创新,不仅为全体员工提供了发挥专业特长的机会,而且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充分展现了我兰州石化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成为打造企业文化的重要举措。

三、组织职工业余活动需注意的几点

(1)组织好多姿多彩、内容丰富、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业余文化活动,进一步拓展视野,陶冶隋操。

(2)为发挥职工爱好提供便利条件,增加生活情趣,让我兰州石化公司广大职工群众的兴趣、爱好得到充分的发展,并有所成就。

(3)鼓励职工群众自行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我公司协会加强引导。

四、活动主题与具体程序

活动主题的制定应紧扣公司当前发展形势,同时围绕活动日期安排,同时紧紧抓住时代脉搏,反应现代人生活工作形式而具体制定。每年的职工文化活动应列入年初计划范围内,总体布局,合理规划,同时将有影响力、涉及企业形象宣传的活动重点安排。

(1)活动应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有序展开,篮球赛、排球赛、羽毛球赛等在活动前一周,活动策划小组制定活动具体安排,前五天下发通知,并号召员工踊跃报名参加。才艺展示、艺术设计等准备周期相应比较长的比赛应提前一个月制定计划,提前20天通知员工准备,届时报名参加。

(2)涉及到邀请其他单位参加的活动的,活动总指挥或者相关负责人应及时与应邀单位取得联系,及时洽谈活动方式、活动经费、活动主题制定以及赞助等相关事宜。

(3)活动所需要的消耗品由行政部统一购买。

五、活动奖项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