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土壤污染的概念范例6篇

简述土壤污染的概念

简述土壤污染的概念范文1

一、审题意识与能力不强

例1 (2014・四川成都)据央视报道,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27万人,比上年多了28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要破解这一难题,从政府的角度看,应该( )

①转变就业观念,适应市场需求 ②全面提升个人素质,自主创业③简化创业手续,降低创业门槛④大力发展生产,拓宽就业渠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阅卷反馈:本题命题者围绕“我国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创设情景,旨在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成都市中考失分状况统计,本题是失分严重的客观题之一。许多考生在作答时误选了A项。究其原因,这些考生没有仔细读题,审题意识不强,没有留意到试题设问限定了“政府”这一明确的行为主体角度;备选项①②的内容虽然有助于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这一难题,但这是针对“高校毕业生”这一行为主体提出的要求。本题正确答案应该是D。

例2 (2014・山东烟台)为依法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制作传播色情信息行为,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信部、公安部决定自2014年4月中旬至11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打击网上色情信息“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净网”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网上热议不断。以下是部分网友在某论坛上发的帖子:

你认为“净网”行动能带来哪些正能量?

阅卷反馈:本题命题者围绕我国多部门联合开展的“净网”行动创设情景,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设问要求考生思考“净网”行动能带来哪些正能量?即要求考生回答:“净网”行动能够带来哪些积极影响?组织答案时应该以“有利于……;有利于……”的格式书写答案要点。围绕“扫黄打非・净网2014”这一主题,多角度联系教材相关知识分析,“净网”行动的积极影响主要有:有利于遏制网络文化垃圾的滋生蔓延,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促进网络健康发展;有利于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等。阅卷结果显示,学生因为审题能力不强而跑题的现象较为严重,主要存在以下两种错误:一种是围绕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消极影响书写答案,另一种是从国家和青少年学生角度针对“净网”行动列举措施或要求。

二、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能力欠缺

例3 (2014・广东广州)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镉大米”、“重金属蔬菜”、“血铅事件”等土壤污染案件频频见报,引起公众极大关注。以下调查结果来自环境保护部与国土资源部2014年4月联合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材料二:据有关调查,在珠三角地区,不适宜种植农作物的污染土壤占到土壤总面积的22.8%,工业污染是最大祸首,一次性餐具造成的白色污染及居民生活污染也不容忽视。针对上述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回应,当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尚未出台,土壤污染修复的技术规范还没建立,现有的土壤修复技术也不成熟,治理土壤污染任重道远。

(1)结合表一、表二和注,描述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并简要分析其危害。

(2)结合材料二,就政府和公民应如何保护土壤资源提出建议。

阅卷反馈:本题命题者围绕建设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创设情景,图文并茂,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这类试题要求考生回答问题时必须紧扣试题材料,要点准确、全面。考生一般无法在课本上找到答案原句,而必须对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阅读、比较、概括和归纳。试题第一问首先要求考生通过提取、概括材料一中的有效信息描述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

阅卷显示,部分学生不看材料,直接抄写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中关于我国环境形势现状的概述: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还有部分学生根据材料与设问笼统地书写“我国土壤污染严重”,没有紧扣材料表述出我国土壤污染的具体表现。

材料一由一段简短的文字、两张图表与一则附注组成。图表一描述的是我国土壤污染程度。通过对相关数据的计算,可以发现:我国16.1%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1.1%受到高度污染。结合图表前面的文字导语,还可以发现:我国目前的土壤污染主要表现在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图表二描述的是土壤污染地区分布,根据图示中的区域分布,联系附注,可以发现: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作为国家主要的粮、棉作物产区的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地区土壤污染较其他地区严重。第一问第二个层次要求考生分析土壤污染造成的危害,考生可联系教材知识从危害人体健康、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破坏生态平衡等方面组织答案。试题第二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就如何保护土壤资源分别对政府与公民提出建议。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阅卷显示,部分考生并没有将设问中的“保护土壤资源”这一主题与材料二中的有效信息结合,而是仅根据教材相关表述泛泛而谈。如对政府,书写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答案要点。对公民,书写了“我们要自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要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口号性的答案要点。解答本题第二问,首先必须通过对材料的阅读,提取三点有效信息:土壤污染中工业污染是最大祸首;当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不健全;现有土壤修复技术不成熟。据此,就“保护土壤资源”分别对政府和公民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建议。对政府:要高度重视工业污染源的防治,要制定完善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法规,要建立土壤污染修复的技术规范等。对公民:要树立自觉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学习有关保护土壤资源的知识,要尽量减少或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发现企业违规操作造成工业污染,要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举报等。

三、缺乏必要的解题技巧而导致要点不全

例4 (2014・江西)2014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方月平同学查看相关新闻后,得出了两个结论: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强化了法律责任、加大了处罚力度,首次写入生态保护红线、设计按日计罚制度、增加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等,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

(1)由此得出结论一:只要有了新的环境保护法,雾霾等环境问题就都解决了。

环境保护法是一部具有基础性地位的法律。该法律的修订,对单项环保法的修订或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有关行政法、民法和刑法在环保领域的适用也具有统和作用,同时,对地方环境立法给予了相应授权。

(2)由此得出结论二: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请你运用有关法律知识,分别对以上两个结论进行辨析。

阅卷反馈:本题命题者围绕新修订通过的环境保护法创设情景,以观点辨析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相关法律知识的综合理解与运用。题述结论一“只要有了新的环境保护法,雾霾等环境问题就都解决了”属于片面型辨析题。对这类观点进行辨析时,可以分两个步骤。步骤一:肯定题述观点的合理成分,并解释理由。如本题,考生首先要书写:解决雾霾等环境问题需要新的环境保护法,因为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步骤二: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在规定的知识范围内补充条件。如本题,考生应书写:解决雾霾等环境问题还需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还要坚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增强人们的环保法律意识,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阅卷显示,相当一部分考生对结论一进行辨析时,漏答了步骤一中的原因。

题述结论二“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属于易混知识辨析题。这种观点表述严格地讲是错误的,对这类观点进行评析时,可以分三个步骤。步骤一:指出题述观点是错误的。步骤二:改正题述观点,并书写理由。如本题,考生应书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才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步骤三:表述错误内容与正确内容之间的联系。如本题,考生应书写:宪法是制定和修改环境保护法的依据和基础,环境保护法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阅卷显示,对结论二进行辨析时,考生失分现象特别严重,许多考生漏答了步骤二中的原因与步骤三中的内容。

四、材料与观点“两张皮”

例5 (2014・江苏苏州)材料:保护创新就要保护知识产权。为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知识产权,打击盗版侵权行为。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有关部门加强监管,经常开展对于盗版侵权行为的专项整治;通过司法解释,适当降低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刑事处罚门槛,一大批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分子受到刑罚制裁。

材料中所列的措施是如何体现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

阅卷反馈:本题命题者围绕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系列措施创设情景,旨在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理解。本题是一道演绎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命题者在设计这类试题时会给考生呈现信息丰富且包含多层内涵的背景材料,其设问形式通常是“材料是如何体现×××(教材观点)的?”要求考生以事说理,事理结合。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必须明确命题者所要考查的“理(教材观点)”包含的具体内容。如本题,考试作答前首先知道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内容。联系教材知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然后将“理”的具体内容与材料对照,分层次摘抄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实现材料信息与观点具体内容的一致。本题答案要点可以按如下格式书写:制定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体现了立法机关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加强监管,经常开展对于盗版侵权行为的专项整治,体现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一大批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分子受到刑罚制裁,体现了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做到违法必究。阅卷显示,部分考生在解答本题过程中要么只列举材料显示的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系列措施,要么直接依据教材知识书写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前者阅卷过程中不赋分,后者阅卷过程中酌情赋1分。究其原因,材料与观点两张皮,考生未能将材料信息与考点知识的具体内容有机联系。

五、生活情景的感悟与体验不到位

例6 (2014・湖北襄阳)中学生宁宁常常通过写信与人交往:“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在家里经历的许多事情,让我懂得了‘羊有跪乳之恩’的内涵。我会改掉睡懒觉的习惯,谅解爸爸偶尔的暴躁。”

“老师,您辛苦了!您不仅教给了我们丰富的知识,还培育了我们健康的心理:自信、坚强……”

“孟欣同学,你好,别忘了我俩‘净化网络,从我做起’的约定呀!”

父母看信后,心里洋溢着幸福;老师看信后,增添了几分欣慰;同学看信后,感受到了责任。是的,文明交往是一束光、一朵花,它温暖了家庭,扮靓了社会。

(1)宁宁在家里可能经历了哪些事情,触动她给父母写这封信?(至少答两条)

(2)在给老师的信中,省略的内容是什么?(至少答两条)

(3)假如你是孟欣同学,你会怎样履行约定呢?(至少答四条)

(4)从信中,我们看到宁宁懂得了哪些与人交往的道理?(至少答四条)

简述土壤污染的概念范文2

    如室内环境污染、食品污染等。让学生了解身边的环境问题,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让学生了解化学发展的动向。用新的化学方法解决传统化学工业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当今化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生产出对环境无害的化学品,开发出不产生废物的工艺。绿色化学将使化学工业改变面貌,为子孙后代造福。化学的问题还必须要化学来解决。作为一门课程,在选取教学内容时还要充分考虑到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等方面。为此,本课程在中学化学的基础上,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只作简单、形象的介绍和描述,重点介绍常见的化学污染与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经过多年的实践与调整,本课程形成了以下教学内容体系:一、绪论:介绍化学的发展、化学的贡献以及化学污染与环境问题。二、化学与能源:能源的分类和能量的转化,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核能等的使用与相关环境问题,化学能源,绿色新能源。许多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都与能源的使用直接相关,三、化学基本原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有机化合物结构。四、化学污染物:概述常见的化学污染物,无机金属、非金属污染物,有机污染物,微生物有毒污染物。五、大气环境与化学:大气的组成及大气层,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大气环境问题(煤烟型污染、光化学烟雾、酸沉降、臭氧层耗损、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的防治。六、水环境与化学:水溶液中的化学平衡,天然水的组成、性质,水中污染物及其迁移转化,水环境污染与治理,包括水体富营养化、水体需氧物质污染、水体中有毒元素污染、有机有毒物污染,水质标准。七、土壤环境与化学、固体废弃物:土壤的组成和性质,土壤污染过程,重金属、农药、化肥、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防治。八、室内空气污染:室内空气质量,常见室内空气污染,室内空气监测。九、生命现象与化学:生命的元素,生命有机化合物,环境激素,核辐射与基因突变。十、食品化学与食品安全:食品主体成份,食品霉变污染,食品添加剂污染,食品加工污染,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措施。十一、绿色化学:绿色化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发展趋势。

    2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文理科学生同班上课,除了教学内容上要兼顾外,还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中,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讲授。(1)采用研究型教学方法,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如环保类系列丛书;或让学生联系家乡或自己亲历亲见的环境污染问题,与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再查阅相关资料,写调研报告。(2)借助多媒体、影像资料等,图文并茂,介绍历史和当前的重大污染事件。如在学习化学与能源专题时,给学生介绍《石油与战争》及相关视频资料,以更加突出能源的战略地位,同时在能源的争夺中,又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学习水环境与化学时引用央视的新闻调查《河流与村庄》,以事实讲述水污染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科学的数据、直观的画面和视觉效果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环境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3)采用案例教学,鼓励课堂讨论。如引入新闻事件,关注新闻热点。新闻媒体几乎每天都在报道与环境相关的新闻事件,如近年的紫金矿业含铜废水污染汀江、墨西哥湾原油泄漏、浏阳的镉污染事件、日本大地震引起的核泄漏、2012年中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等,都可以是课堂上的讨论话题。(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上有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资料,如中国环境教育网(hjjyzz.com)、环境教育网(zhbjy.org.cn/)以及各大网站的环保专题等,学生可以从上面获得很多相关知识和环境方面的信息。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作业的形式让学生针对相应的专题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扩大学生的视野。

    3教学效果

    《化学与环境》课程在我校已经开设四年,每期有学100多名学生选修。这些学生的构成包括理科、文科、体育、艺术等各专业学生。通过几年的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目前学生已能适应本课程的学习,许多学生愿意选该课程。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部分,理科学生一般很容易理解,而对文科学生来说,往往很基本的理论和概念,也需要多遍讲解。学生普遍欣赏与现实结合的研讨式的教学模式,少理论,多直观画面。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平时每一章都给学生布置作业,作业形式可以是围绕本章主要概念和术语来命题,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选题,撰写专题论文,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问题讨论、作业、期末考查等给出综合成绩。经过几年的实践,该课程已经形成相对合理实用的教学内容体系,但在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上课,基础相差太大,影响教学进度;一些学生对待课程的态度不认真,上课就是为了挣学分;由于课程都是安排在晚上,无法给学生开设实践课。

简述土壤污染的概念范文3

小学生进入中年级,第二信号系统活动逐渐占主要地位。他们的学习不再像初入学时那样依赖直接的刺激 物,他们的抽象思维已有所发展,具备了从简单的比较、分类向简单的推理、概括等逻辑方法发展的基础。因 此,中年级概念教学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

其一,开始要求用较严谨的语言表述概念的内涵。相对于低年级,在表述概念的内涵时,教材逐渐加强了 语言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的要求。教材中,日常性的语言大大减少,如“东西”之类的词语越来越少,取而代之 的是科学上常用的“物体”等词语。

其二,教材所揭示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仍然是较低层次的。教材所揭示的概念的内涵或外延都是比较简单 的、基本的。例如:“在水中浮着的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这里只揭示了“浮力” 的方向,并没有涉及浮力是如何产生的,浮力的本质(水的压力差)等。值得一提的是,有许多概念,教材并 没有要求揭示其内涵和外延。这类概念,或者是直接引用儿童日常生活中已形成的概念,如“螺丝钉”、“喷 壶”等;或者在引入日常概念的基础上,寻找共同特征,如“果实”、“鸟”等;或者是直接引入科学概念, 让儿童通过多次接触、使用这些概念,去体验这些概念的大致含义,如“脊柱”、“关节”等;还有些概念是 在让儿童观察自然事物范例的基础上,运用归纳、概括的方法抽象出来的,如“哺乳动物”、“溶解”等。

根据以上两点特征以及概念本身的基本逻辑特征,教师在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时,应注意只使用简单的 和基础的逻辑方法,并且只要求学生用这些逻辑方法去获得概念,不要求他们知道这些方法本身的内涵。在中 年级,这些简单的和基础的逻辑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概念的限制法和概括法

概念的限制法是由外延宽的概念过渡到外延窄的概念的逻辑方法。应用这种方法时,要增加原概念的内涵 ,使它的外延相应地减少而过渡到新的外延较窄的概念。例如“砂质土”的概念可由“土壤”的概念通过限制 而来:

土壤——地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土。

砂质土——地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含砂多的土。

原概念的内涵增加了“含砂多”,就可使其外延缩小,变为外延窄的“砂质土”这个新概念。

概念的限制法只在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中进行,而且有一定的限度。例如,

限制 限制 限制 果实─肉果─苹果─红玉苹果。限制到具体的种“红玉苹果”,就不能继续限制下去了。

概念的概括法是由外延窄的概念过渡到外延宽的概念的逻辑方法。应用这种方法时,就要通过减少原概念 的内涵,使它的外延相应地扩大,转化为外延宽的新概念。例如,“土壤”的概念可以由“砂质土”的概念通 过概括而来:在“砂质土”的内涵中减去“含砂多的”几个字,便可得到“土壤”的概念。

由于中年级儿童的认知水平有限,自然教材并没有严格按这种逻辑方法获得概念,往往通过观察直观形象 的自然事物或现象,然后运用语言归纳(概括)来得出概念。例如,“哺乳动物”,是在让学生观察猫、牛、 猴、狮子的外形、繁殖、喂养后代的情况,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之后,再进行归纳:“猫、牛、猴、狮子在外 形和繁殖、喂养后代方面有很多共同特征,它们是同一类动物,叫做哺乳动物。”教材中还有“金属”、“水 的净化”等概念,也是采用类似方法获得的。诚然,这还是属于由外延窄的概念过渡到外延宽的概念,也是概 括的一种形式。

二、概念的定义法。

它是通过揭示邻近属概念和种差来说明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用公式表示是:

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

定义法在中年级自然教材中有三种形式:

1.性质定义 指用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性质作为种差下定义的方法。例如:

(附图 {图})

~~表示种差;==表示邻近属概念;

——表示被定义概念。(下同)

教材中还有“螺丝钉的共同特征”、“水的浮力”、“骨胳”、“污染物”、“温度”、“导体”、“绝 缘体”、“热胀冷缩”等概念,是运用性质定义来揭示概念内涵的。

2.发生定义 指用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产生或形成过程中的特征、来源作为种差下定义的方法。例 如:

(附图 {图})

教材中还有“大气”、“脱臼”、“污染源”、“摆”、“摄氏温度”等概念是运用发生定义来揭示概念 内涵的。

3.功用定义 用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功用作为种差下定义的方法。例如:

(附图 {图})

“土壤”的概念也属功用定义。

三、概念的划分法。

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物质、生物的分类,一般都属于划分法。

划分由划分的母项、子项和划分的依据三个部分组成。例如,对“土壤”概念可作如下划分:

根据含砂和粘土的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砂多的叫砂质土;含粘土多的叫粘质土;砂和粘土含量 差不多的叫壤土。

在这里,含砂和粘土的多少是划分依据,土壤是母项,砂质土、粘质土、壤土是子项。

教材中还有“肉果”和“干果”的概念是通过划分得出来的。

四、语词解释法。

是对语词的意义进行规定或说明的方法。它告诉我们一个语词表达什么概念,并不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 不是概念的定义,只是明确概念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方法。例如:

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做南极。

其他还有“北极”、“上”、“下”等概念,都属于用语词解释法说明其含义的。

简述土壤污染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污染土壤 微生物修复 修复机理

土壤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对于土壤污染处理而言,传统物理及化学修复技术的最大弊端是污染物去除不彻底,导致二次污的发生,从而带来一定程度的环境健康风险危害。而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生物有机体,尤其是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污染物分解并最终去除,具有快速,安全,费用低廉的优点。因此.被称为环境友好替代技术[1]。利用微生物对不同污染类型土壤进行生物修复已经成为微生物研究的热点之一,学者们努力研究微生物菌种以及生物修复条件[2-3]。以下分别对石油污染、化学农药污染、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微生物修复和采矿废弃地生态恢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微生物修复概念及原理

1.微生物修复概念

微生物修复是指利用天然存在的或所培养的功能微生物群,在适宜环境条件下,促进或强化微生物代谢功能,从而达到降低有毒污染物活性或降解成无毒物质的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的实质是生物降解,即微生物对物质(特别是环境污染物)的分解作用。它与传统的分解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又有分解作用所没有的新特征(如共代谢作用、降解质粒等),因此可视为是分解作用的扩展和延伸[4]。由于微生物个体小、繁殖快、适应性强、易变异,所以可随环境变化产生新的自发突变株,也可能通过形成诱导酶产生新的酶系,具备新的代谢功能以适应新的环境,从而降解和转化那些“陌生”的化合物微生物对土壤中的有毒污染物的降解主要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和聚合反应等。

首次记录实际使用生物修复是在1972年,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Ambler清除管线泄露的汽油。1989年,美国阿拉斯加海域受到大面积石油污染以后才首次大规模应用生物修复技术[5]。除美国外,欧洲各国、加拿大等在生物修复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

2.可用于生物修复的微生物类群

根据来源不同可以把起作用的微生物分为3类:土著微生物,外来微生物和基因工程菌(GEM)[6]。目前在实际的生物修复工程中应用的大多是土著微生物,土著微生物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降解潜力上都是巨大的。当土著微生物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用来作为修复污染土壤菌种时,就需要在污染的土壤中接种一些高效的外来微生物。实验表明,在实验条件下,30℃时每克土壤接种10个PCP降解菌,可以使PCP的半衰期(T1/2)从2周降到l天。近年来,由于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构建更高效的修复污染土壤的基因工程菌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目前生物修复正朝着构建能够快速降解某些特定污染物的工程菌的方向发展,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把不同的降解基因移植到同一菌株中,创造出了具有多种降解功能的超级微生物[7]。

3.微生物修复的机理

微生物修复污染的土壤必须具备2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土壤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够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具有或产生酶,具备代谢功能,能够转化或降解土壤中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能够转化或固定土壤中的重金属;二是进入土壤的有机化合物大部分具有可生物降解性,即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由大分子化合物转变为简单小分子化合物的可能性,进入土壤的重金属具有微生物转化或固定的可能性[8]。只有具备了上述2方面的条件,微生物修复才有实现的可能。

受污染的土壤中有机物和重金属除小部分是通过物理、化学作用被稀释、扩散、挥发及氧化、还原、中和而迁移转化外,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其降解转化和固定的,因此,在生物修复中首先应考虑适宜微生物的来源。其次,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需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进行,而受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条件往往较为恶劣,因此我们必须人为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以强化微生物对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

二、影响微生物修复的环境因素

1.营养

微生物的生长需要维持一定量的C:N:P比例,需要多种营养物质及某些微量营养元素。许多研究者[9-10]对微生物修复的最佳生态条件建议指出,C:N:P最佳比值为100:10:1。在环境胁迫下,微生物维持生存可能需要更多的能量。如重金属可引起脱氢酶活性下降,脱氢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之比可作为确定向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添加营养的重要参考指标。

2.电子受体

微生物氧化还原反应的最终电子受体包括溶解氧、有机物分解的中问产物和无机酸根(如硫酸根、硝酸根和碳酸根等)。土壤中污染物氧化分解的最终电子受体的种类和浓度极大地影响微生物作用的速度和程度。研究表明,好氧条件有利于大多数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和转化。充分的氧气供给是微生物修复重要的一环[11]。受污染的土壤中的溶解氧(DO)往往会消耗殆尽,造成缺氧环境,而不利于好氧微生物的降解和转化作用。许多研究者[12-13]对微生物修复的最佳生态条件建议指出:在单因子实验条件下,氧代谢最适水平为溶解氧>0.2mg/L和10%最低空气填充孔隙空间,厌氧代谢最适水平包括O2。的体积百分数

3.电子供体

大量基质的降解需要有电子受体的充分供应。当被修复主体的溶氧耗尽时,必须采取人工供氧的办法以增加电子供体――氧气。此外,在紧急情况下也可向污染环境中投加双氧水,过氧化钙等产氧剂以及添加硝酸盐、硫酸盐类电子受体,它们都能暂时改变环境中的厌氧生境以发挥好氧微生物对污染物的氧化分解作用。

4.共代谢基质

微生物不能依靠某种有机物生长不一定意味着这种污染物能够抵抗微生物的攻击,因此当存在其他底物时,这种污染物就会通过共代谢(Cometabolism)作用而生物降解。所谓共代谢是指某些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能被改变化学结构,但并不能被用作碳源和能源,微生物必须从其他底物获取大部或全部的碳源和能源。许多微生物都有共代谢的能力,各种各样的底物都可能被利用,其降解反应可能涉及除氧化作用外的各种反应。资料表明[9],在厌氧条件下,DDT的降解过程也经受了共代谢作用过程,其共代谢转化产物可被好氧微生物降解。

三、微生物修复技术类型

原位修复不需要将土壤挖走,直接向污染土壤中投加N、P等营养物质和供氧。这种方法不仅操作简单、成本低、而且不破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环境,污染物氧化安全、无二次污染、处理效果好,是一种高效、经济和生态可承受的清洁技术。原位修复的主要方法有投菌法、生物通气法、生物培养法等。投菌法是直接向污染土壤中投入高效降解菌,同时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生物培养法是定期向土壤中投加过氧化氢和营养物,满足土壤微生物的代谢,将污染物充分矿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以上两种方法在生物修复中实际应用较多,尤其在重金属、石油、农药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方面已有一定的应用,但需要借人大量外源菌才能迅速开始生物降解。生物通气法是在污染的土壤上打上几口深井,安装鼓风机和抽真空机,将空气强行排人土壤中,然后抽出,土壤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就随之去除了。在通入空气时,加入一定量的氨气,可为土壤中的降解菌提供所需要的氮源,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增加去除效率。该方法可应用在石油污染的土壤上,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充足的电子受体,强化对石油污染物的氧化降解作用。

异位修复是把污染土壤挖出进行集中生物降解。它的方法主要有预制床法、堆制法及生物反应器法等。预制床法是在平台上铺上沙子和石子,将污染的土壤以15cm~30cm厚度平铺在上,并加入营养液和水,必要时加入表面活性剂,定期翻动充氧,以满足土壤微生物对氧的需求,处理过程中流出的渗滤液,即时回灌于土层上,以彻底清除污染物。该方法在PCP、杂酚油、石油、农药等污染土壤的修复中已获得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堆制法是将污染土壤与有机废弃物(如木屑、秸秆、树叶)、粪便等混合起来,使用机械或压力系统充氧,同时加入石灰以调节pH值,经过一段时间依靠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作用来降解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生物反应器法是把污染的土壤移到生物反应器,加水混合成泥浆,调节适宜的pH值,同时加入一定量的营养物质和表面活性剂,底部鼓人空气充氧,满足微生物所需氧气的同时,使微生物与污染物充分接触,加速污染物的降解。该方法的修复效率较高,但它的处理成本也相对较高。

四、几种受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1.受农药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民使用农药的量越来越多,由此而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据统计,中国每年使用50多万吨农药。这些农药主要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多是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氮、有机硫农药,这些农药对土壤硝化作用呼吸作用和固氮作用均会产生暂时的或永久性的影响,因为在施用农药时,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大部分农药都会落入土壤中,同时附着在作物上的那一部分农药以及漂浮在空气中的农药也会因风吹落人土壤。另外,使用浸种、拌种等施药方式更是将农药直接混入到土壤中,所以,土壤中的农药污染是相当严重的,已引起土壤生产力和农产品质量的明显下降。实验证明,环境中农药的清除主要靠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的作用。如DDT可被芽孢杆菌属、棒杆菌属、诺卡氏菌属等降解;五氯硝基苯可被链霉菌属,诺卡氏菌属等降解;敌百虫可被曲霉、青霉等降解。残留于土壤内的农药,经过种种复杂的转化、分解,最终将农药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如果将土壤进行高压灭菌或采用抑菌剂处理,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速度就会降低、甚至停止。研究表明,在未经消毒的土壤中,除草剂“敌草隆”的降解速度明显高于用熏蒸消毒的土壤。前者,6周内敌草隆降解近半;后者,仅降解1/10。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方式有2种,一种是以农药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或作为唯一的氮源物质,此类农药能很快被微生物降解,如除草剂一氟乐灵,它可作为曲霉属的唯一碳源,所以很易被分解;另一种是通过共代谢作用,共代谢指微生物利用营养基质的同时将污染物分解代谢成无害物质,从而达到降解目的。其具体表现为:(1)依靠环境提供营养物质。例如,只有在蛋白质类物质存在时,直肠梭菌才能降解666;(2)依靠其它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例如,链霉菌和节杆菌可协作降解农药二嗪农的嘧啶环,两菌单独存在则均不能作用;(3)需有诱导物存在。如,只有经正庚烷诱导后,铜绿假单胞菌才能产生羟基化酶,使链烷羟基化为相应的醇。再如,放线菌浅灰链霉菌在磺酰脲类除草剂存在的情况下,也可产生诱导性的共代谢,发生羟基化,去烷基化或去酯化反应。进一步对脱细胞提取液进行研究发现,放线菌浅灰链霉菌脱细胞提取液是依靠NAD(P)H进行磺酰脲类代谢,结果表明在浅灰链霉菌中存在着诱导性的、依赖细胞色素P。的磺酰脲代谢系统。在磺酰脲类除草剂存在下,放线菌浅灰链霉菌细胞中可溶性细胞色素P的量大大提高,这是由于一种主要的P4。形态出现,这种形态的P4在用除草剂处理过后,数量增加,而且水解酶活性也加强[14]。

2.受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每年有大量工业和城市垃圾作为有机肥进入农业土壤中。这些垃圾往往含有较多的重金属元素,如汞、铜、锌、镍、铅、铬等,这些金属离子作为微量元素是。生物代谢所必需的,然而超过一定浓度时,便会导致土壤微生物大量下降和活性降低,尤其对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如自生固氮菌等影响更为明显。所以,重金属污染已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一种全球性的环境公害。重金属对人的毒性作用常与它的存在状态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金属存在形式不同,其毒性作用也不同。微生物可以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固定、移动或转化,改变它们在土壤中的环境化学行为,可促进有毒、有害物质解毒或降低毒性,从而达到生物修复的目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原理主要包括生物富集(如生物积累、生物吸着)和生物转化(如生物氧化还原、甲基化与去甲基化以及重金属的溶解和有机络合配位降解)。研究表明,许多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藻类可以生物积累和生物吸着环境中的多种重金属。一些微生物,如动胶菌、蓝细菌、硫酸盐还原菌以及某些藻类,能够产生胞外聚合物如多糖、糖蛋白等具有大量的阴离子基团,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如,Bargagli在Hg矿附近土壤中分离得到很多高级真菌,一些菌根种和所有腐殖质分解菌都能积累Hg达到100 mg/kg土壤干重。汞所造成的污染最早受到关注汞的微生物转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无机汞的甲基化;无机汞还原成Hg-;甲基汞和其它有机汞化合物裂解并还原成Hg-。包括梭菌、脉孢菌假单胞菌等和许多真菌在内的微生物具有甲基化汞的能力。能使无机汞和有机汞转化为单质汞的微生物有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糖菌、大肠埃希氏菌等。微生物对其它重金属也具有转化能力,硒、铅锡、镉、砷、铝、镁、钯、金、铊也可以甲基化转化。还有研究表明,土壤中分布着多种可以使铬酸盐和重铬酸盐还原的微生物,如产碱菌属、芽孢杆菌属、棒杆菌属、肠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微球菌属等,这些菌能将高毒性的Cr6+转化为低毒性的Cr3+[15]。

3.受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烃类化合物包括烷烃、烯烃、炔烃、苯、甲苯、二甲苯等多种复杂芳香烃,是石油的主要组成成分,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同时又是燃料与能源。因为这些物质(尤其是多环芳烃)能够致癌、致基因突变、致畸,所以在石油的开采、运输、贮藏和加工过程中,由于意外事故或管理不当,排放到农田、地下水后,往往也会造成土壤的污染,影响土壤的通透性、降低土壤质量、阻碍植物根系的呼吸与吸收、破坏植被,从而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许多学者就石油污染物(尤其是烃类化合物)的微生物代谢机制进行了研究。从烃类污染土壤的生物处理系统中分离到的各类优势微生物均具有解脂酶活性,有解脂酶活性的菌株,就有降解石油烃的能力。添加优势真菌,可以提高生物处理烃类污染土壤的效果。在受烃类污染的土壤中,利用石油烃为碳源的细菌较多,真菌数量较少。细菌虽数量较多,但类群没有真菌丰富。细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优势,其中以动胶菌属为主,其次是黄杆菌属,革兰氏阳性杆菌以芽孢杆菌为主。真菌以毛霉菌属,小克银汉菌属占优势,其次是镰刀菌属、青霉菌属、曲霉菌属,酵母菌属最弱。放线菌以链霉菌为优势[16-17]。真菌和细菌降解石油烃类化合物可形成具有不同立体构型的中间产物。真菌将石油烃类化合物降解成反式二醇,而细菌几乎总是将之降解为顺式二醇[18]。

4.矿山修复地的修复

矿山废弃地是指在采矿活动中所破坏的未经一定处理而尢法使用的土地。十壤结构破坏,养分流失,植被丧失是矿山废弃地的共同特征,尾矿厂的废渣、酸性废水及矸石堆自然产生的大气污染是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源,因此对矿山废弃地进行土壤改良和生态恢复就显得十分重要[19]。在废弃地系统中,植物可利形态的氮素来源干有机质的分解、土壤中氮微生物的固氮作用以及降雨中的NO3和NH3。束文圣等的研究表明根瘤菌对锌的耐性最大,其ECl0值和EC50 (Effective concentraiton to reduce by l0%and50%)最高,分别超过300 mg/L和600 mg/L[20]。

矿藏开采、冶炼厂等使用后的土地的复垦与再利用一直比较困难,闪为这类土地不但污染严重,而且土壤的团粒结构和理化性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本不适于作物生长。但菌根可在修复该类土壤中发挥特殊作用。NoydRK等把菌根真菌根内球囊霉(Glomusintraradices);匠明球囊霉(Glomusclaroideum)接种到牧草,成功地恢复了矿渣地的植被,达到了修复和复垦的目的。韩桂云等在霍林河露天煤矿脆弱生态地带的生态修复中,应用菌根生物技术,发现供试的菌根菌剂中OIOA和B菌剂对贫瘠和渗透率低的土壤条件表现出较强的调控能力。泥岩氯化对其理化条件虽能有所改善,但氯和磷聚集使幼成活时间甚短[21]。

五、结语与展望

从目前来看,微生物修复是最具发展和应用前景的生物修复技术,人们在微生物材料、降解途径以及修复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并展示了一些成功的修复案例。但是针对复杂的污染土壤生态系统,每种微生物修复技术不仅要克服自身原有的不足,而且还需要进一步认识和解决在修复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如:引入外源微生物的条件与原则问题;生物修复过程中微生物的适应性机制与影响因素的研究问题;有机污染物降解过程中的次生污染物问题等。还有,今后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如,继续筛选和驯化新的降解菌株;进一步解析典型污染物降解基因的结构、功能与调控机制,阐明降解过程的分子生物学机理;解决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问题;利用土地翻耕、农艺措施、添加物质、高效微生物、植物修复、季节更替等创造现场的修复条件构建出一套合理可行的污染土壤田问修复工程技术等等。总之,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大规模利用微生物降解土壤污染物、治理环境污染不久将会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宋玉芳,宋雪英,张薇等.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环境科学.2004,as(e):129~155.

[2]沈萍.微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05~310.

[3]张从,夏立江.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51~55.

[4]Lobos J H,Leib T K,Su T M Biodegradation of biphenols and other bisphenols by gramnegative aerobic bacterium.App1ied&Environmenta Microbiology,1992,58(6):1823~1831

[5]Rojas Ave1izapaN G,Rodriguez Vazquez R,Saval Bohorquez S,et al.Effect of C/N/P ratio and nonionic surfactant on polychlorinated bpheny1biodegradation.Wor1d Microbiology&Biotechnology,2000,Journal of 16(4):319~3243.

[6]徐哑同,史家梁,张明.生物修复技术的作用机理和应用.上海化学,2001(19):4~7

[7]Meysami P,Baheri H.Prescreening of fungi and bulkjng agents for contaminated.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03,7(4):881~887.

[8]闻长虹.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微生物降解及转化[J].池州师专学报,2004,189(5).

[9]滕应,黄昌勇.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生态效应及其修复研究进展[J].土壤与环境,2002, 11(1):85~89.

[10]丁克强,孙铁衍,李培军.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J].生态学杂志,2000,19(2):50~55.

[11]黄义雄,方祖光.南方高岭土采矿废弃地生态恢复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5;23(4):1516.

简述土壤污染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城市土壤;园林植物;影响;措施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近几十年来,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而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也成为当前世界各国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而城市土壤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城市土壤对城市园林植物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改善城市土壤,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现阶段的一个重要问题。

1.城市土壤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虽然城市土壤的定义和性质仍然比较模糊,但笔者大致认为,城市土壤是指在城市长期自然形成的地貌、气候、水文基础背景下,在城市化过程中,经过多次直接或间接的人为混合、填埋、或污染等人类活动,使原来的土壤的自然属性、物理属性、化学属性和生物属性遭到破坏,发生变化,从而形成厚度大于或等于50cm的城区或郊区土壤。

城市土壤是不同于自然和耕作土壤的一类特殊土壤,有其鲜明的特点,其基本特征大致有如下几点:

1.1城市土壤结构凌乱,层次性差

首先,由于人类长期多次地翻动土壤和地下施工,破坏了原土壤表层和腐殖层,打乱原有的土壤层次,导致城市土层排列凌乱,各土层间联系减少。其次,城市建设和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废物,如各种建筑和生活垃圾,碎砖瓦,混凝土块等,通常被人们填埋到地下,这使得这些废物和原有的土壤杂揉在一起,使得土壤组成和结构遭到破坏。

1.2城市土壤密实度大,通透性差

紧实度大是城市土壤的重要特征。城市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有机胶体少。而城市人口密集,车量多,机械使用频繁,破坏了土壤原来通透性良好的团粒结构,使得土壤密度渐渐加大,容重升高,孔隙度降低。在一些紧实的心土或底土层中,孔隙度可降至20%~30%,有的甚至小于10%,容易形成通透性差的板结或块状结构[1]。

1.3城市土壤污染严重

城市活动中工业“三废”的排放,人们洗衣水的排放,生活垃圾的填埋,电池的不合理回收等等,超过了环境的自洁能力,导致了土壤酸化、盐碱化,造成土壤污染日益严重,直接影响土壤的性质。污水进入土壤后,成为土壤的组成部分,而污水中大量的磷,硫等物质,都对城市土壤造成不良影响,而固体废弃物中常常含有重金属元素,经过雨水冲刷,流入土壤,使土壤受到污染。

1.4城市土壤侵入体多,有机质缺乏

由于城市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砂石、煤屑、碎木、灰渣等建筑废土,以及生活垃圾,加上大量的地下建筑,管道等,使得土壤中侵入体增多,而这些侵入体过多会使土壤通气通水能力降低,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的形成。且为了市容简洁,城市中的落叶大部分都被运走焚化,不能做到化作春泥更护花,破坏了养分的自然循环,加之植物无时不刻需要从土壤中吸取营养,使得土壤中的有机质更加缺乏。

2.城市土壤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

2.1城市土壤密实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

城市土壤的密实度对土壤的透气性、排水和持水能力都有很大的制约。由于城市土壤密实,孔隙度小,因此土壤中的氧气供应不足,从而影响了园林植物的根呼吸。园林植物是靠土壤中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产生能量来维持生命生理活动的,李玉和在《城市土壤密实度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利用措施》中调查表明,当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在15%时,根生长受阻,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在9%以下时,根严重缺氧,进行无氧呼吸而产生酒精积累引起根中毒死亡。[2]

由于土壤密实造成排水不良会对排水和持水能力造成影响,都可能导致园林植物缺水死亡或烂根死亡。同时,因为土壤氧气不足,土内微生物的繁殖也会受到抑制,影响土壤肥力,不利于园林植物的生长。在土壤板结的情况下,共生菌也很难生存,如油松在土壤容重1.5g/cm3的表层里的根上共生少量外生菌根已变黑死亡,失去了菌根桩大根吸收土壤养分的功能。

总之,在密实的城市土壤条件下生长的植物,长势不好,甚至出现死亡情况,只有当土壤硬度在0.8-8kg/cm2,土壤容重在0.9-1.45kg/cm2的比较疏松土壤上,水肥气适宜,树木比较容易扎根,根系发达,枝叶繁茂。[3]

2.2城市土壤侵入体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

城市土壤中的侵入体占据了城市土壤中的一定面积比例,打乱了土壤原来的层次和结构,这些砖瓦块、砂石、煤屑、碎木、灰渣等固体废弃物并不容易降解,堆积在土壤中,常常阻碍植物的根系发展,植物的根往往很难穿过这些侵入体,从而限制根系分布的深度和广度,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同时,这些侵入体中常含有石灰类的成份,会使土壤中的钙镁盐类增加,导致土壤pH值偏高。从而降低了土壤中铁和磷等元素的有效性,造成土壤肥性差,不利于园林植物和生长。

2.3城市土壤污染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

被污染的土壤中盐分过高,而盐分能阻碍水分从土壤中向根内渗透和破坏原生质吸附离子的能力,引起原生质脱水,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此外,氯化钠的积累还会削弱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作用,阻碍根部对钙镁磷等基本养分的吸收,导致园林植物叶片变小,叶缘和叶片有枯斑,呈棕色。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有的树木表现为多次萌发新梢及开花,芽干枯。针叶树针叶枯黄,严重时整枝或全株枯死。[3]一些重金属元素如铅、汞等,对园林植物的损害则更为直接而致命。

3.城市土壤的改善措施

3.1保护环境,预防污染

改善城市土地应以预防为主,通过政府行动,建立建全环境保护体系,制定严格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标准,开展整治工业“三废”行动。同时,治理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净化水质和空气质量,防止土壤污染,加强科技创新,开发无污染技术和污染处理技术。

3.2改善城市土壤状况

一方面要对城市土壤状况展开调研,以便对城市土壤作因地制宜的整治,再根据调查的结果,对已破环的城市土壤进行清洁整治。例如2011年,宁波市开展了8.11清洁土壤行动,取得一定成果。

另一方面改变城市土壤污染情况,保护园林植物生长。例如通过对宁波市土壤重金属Hg、Cd、Pb、As、Zn、Cu 化学形态的研究,认为该市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相对于深层土壤富集系数高[4],所以建议增施生石灰,控制土壤酸化,降低重金属的活动,从而保护园林植物的生长。组织对城市土壤进行翻松,以防止土壤过份密实,同时,通过施肥等方式加强土壤肥力,这些切实的行动都能有效改善城市土壤质量。

3.3根据土壤条件种植适合的植物,推广抗污染植物

不同的园林植物对土壤的需求不同,所以必须严格选择合适的园林植物,例如宁波土壤以微酸性砂质壤土为主,加上灾害天气频繁,多台风,因此不适宜浅根植物种植,所以一般要选择香樟等深根植物。盲目种植园林植物,不但起不到保护土壤的作用,还会有反作用,破坏原本就脆弱的城市土壤生态系统。

抗污染植物通过其特殊的生理机制,不仅可以在污染的环境中保持生机活力,又可以对环境起来净化的作用,对城市土壤的治理有很大意义,例如被称为“绿色吸尘器”的夹竹桃,“空气净化器”的木槿类,都可以种植在工厂附近。在城市推广抗污染(下转第40页)(上接第33页)树种,可以起来积极作用。 [科]

【参考文献】

[1]张蕊,刘鸿,石娜.城市土壤特点及其改良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6).

[2]李玉和.城市土壤密实度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利用措施[J].中国园林,1995,25(3).

简述土壤污染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环境;环境保护

“高标准高质量,无条件整改到位”是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主要目的。近几年,甘肃省山丹县始终将环保问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结合县域自然气候条件、地域发展情况,精准施策,狠抓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疏漏。如监测监管力量薄弱、环保设施设备及技术不足等。基于此,对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进行适当分析至关重要。

一、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2019年,山丹县积极配合完善中央第五生态环保督察组进驻期间的资料调阅工作体系、协调服务工作机制,并以问题为导向,全面响应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立行立改,边督边改”的要求,高效处理了多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突出问题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在整改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各类问题及长效监管机制建设完善方面仍存在一些漏洞,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繁重。

二、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一)环保设施不够完善

山丹县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存在严重的干旱缺水问题,尤其是在冬春季节,沙尘重污染天气发生概率较高,对环保基础设施具有较高的要求。而当地环保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大,抑制了短时间内生态环境保护质量提升空间。

(二)土壤污染防治任务艰巨

现阶段山丹县环保法制宣传形式较为单一,普法精准度不足,整体社会人士认识水平、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性也较低。再加上当地缺乏精准的土壤污染日常监管防控措施,农村区域污染治理力度小,导致土壤污染防治任务较为艰巨。

(三)生态环境监管力量有待加强

在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职能不断加重的背景下,山丹县生态环境执法力量呈现出严重不足,不仅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生态环境监管执法监测标准化要求,而且阻碍了生态环境监管部门各项任务的全方位、高质量落实。

(四)企业宣传贯彻长效机制缺失

企业是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但是由于现阶段山丹县生态环保宣教工作深入度不足,无法全方位落实企业在环保方面的主体责任,进而导致多数企业无法认识到污染治理、运行管理的重要性,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资源投入不足,影响了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效率。

三、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解决对策

(一)加强环保设施建设

环保设施建设是土地整理中生态环保问题顺利解决的保障,相关负责人要集中力量,购置攻坚污染治理设施,为土壤环境质量的提升提供依据。同时,相关负责人应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结合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内容,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投入力度。在这个基础上,以常态化土壤巡查为主要手段,持续推进秸秆垃圾焚烧、污水废水排放等污染治理、预防设施改进项目,全方位落实饮用水水源地标准化建设及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改进任务,为土壤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全方位开展提供充足技术设备支持。同时,针对本地存在的汽修行业危险废弃物问题,应设置专门的固液或者危废物质管理基地,切实实现危废管理专项整治,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奠定基础。

此外,为保证现有生态环保设施与土地整理中生态环保要求相符,相关负责人应全力做好全国污染源普查收官工作。严格依据甘肃省、张掖市督察反馈意见进行土壤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改,并根据整改情况,开展数据库质量核查、普查数据库顶库、空间信息采集等系列工作。同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普查数据汇总、审核、比对、上报,为现有生态环保设施设备更新完善提供数据支持。

(二)有序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依据相关文件要求,针对现阶段土地整理中土壤环境污染问题,依据总体污染防控方案,细化明确目标责任任务,保证土壤污染防治任务有序推进。

一方面,考虑到水污染与土壤污染间密切关系,相关负责人要在《山丹县2019年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制定的基础上,对水污染防控工作任务进行进一步细化,全面落实责任机制。组织开展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以化粪池、氧化塘、污水处理站建设的方式全力解决农村区域存在的纳污坑塘问题。结合“千吨万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调查评估工作的开展,可以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及土地整理水平提升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区域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扎实推进,相关负责人可以利用土地整理资源优势,结合全县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进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实施方案》的细化完善建设。以监督指导为主要手段,全面开展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如根据重点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制定专项土壤环境监测及管控计划。根据计划开展情况,结合省固废中心组织对硫化碱废渣属性评审结果,定期修正疑似污染地块名录;而针对危废(固废)处置单位制定专门的摸排核查方案及完善的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运输、处置环境管理监督体系。

(三)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力量

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个过程,全面贯彻落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破解土地整理中生态环保问题,是土地整理中生态环保工作者面临的主要责任。因此,相关负责人应认真梳理薄弱环节,全力推进环保领域改革、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及时开展复查、复核,为土地整理中生态环保问题整改整治成效巩固提供依据。

首先,在落细“清底”执法行动排查整治、“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的基础上,相关负责人应将环境监测与执法管理有机融合,进一步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抽查工作“四库一细则”及“三化两分一强化”环境监管执法模式。结合环境执法检查结果,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并选择恰当的惩罚方法。其次,相关负责人可以“未批先建、未验先投”项目为整治要点,利用分类整治的方式,从“未批先建”项目、“未验先投”项目两个方面,对区域设施进行專项整治。同时,指导组织企业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环境安全专项检查。并依据“五个第一时间”要求进行台账的完善构建及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妥善处置。最后,相关负责人应依据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质量考核要求,每间隔一定时期开展县域环境地表水、城乡集中饮用水、城区土壤环境质量等质量监测工作。定期公布污染源监督监测信息,全面落实土地整理中生态环保信息透明化标准。

(四)构建企业宣传贯彻长效机制

企业宣传贯彻长效机制的构建,不仅可以保障土地整理中生态环保问题的有效解决,而且可以向各企业普及绿色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县域企业生态价值观念,为土地整理中生态环保工作水平提升提供依据。

一方面,为了促使生态环保法律法规及规则政策深入人心,相关负责人应挖掘土地整理资源,依托新媒体宣传平台,加强各类活动、日常工作、现场执法中绿色发展理念、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法治教育和宣传。同时,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活动的开展为契机,围绕六五环境日,面向企业开展专项生态环保宣传,纵深推进“七五”普法宣传教育。另一方面,为提升全社会企业生态环保意识,相关负责人可以组织企业代表,成立生态保护科普宣传及人员项目培训班或项目和工业企业环境问题清理整治暨环境管理培训班,以班组为单位,定期开展污染源普查业务培训、地质科普知识专题讲座。同时,通过县政府门户网站,开设专门的第二次污染源普查专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行动等板块,实现环境监管信息的动态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