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范例6篇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范文1

[关键词]地面观测;常见问题;分析研究;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P4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6-0345-01

在科学的带动下,在多媒体的催生下,我国气象地面观测逐渐呈现出技术化与多元化,除了基本的气压、温度及湿地、风向等气象元素的观测,针对大气蒸发、空间可见度、雾霾严重程度、空气质量指数等都能做好很多的观测与分析,其应用与探测领域呈现横向大幅发展。作为我国气象预报与管理中的基础一环,地面观测对于及时获取数据信息,规避气象风险,保障我国各项事业的稳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实际气象预测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成为制约气象管理的障碍,积极分析问题所在,采取有效措施合理规避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面观测中的常见问题汇总分析

(一)地面观测设备更新缓慢,日常管理欠缺,亟待关注

地面观测离不开专业的观测设备,作为特定的观测设备其使用寿命有限,此外科技的发展也为气象观测设备的更新提供可能,使得地面观测设备需要与时俱进。我国目前地面观测设备更新相对缓慢,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存在漏洞,具体表现为操作人们进行电器更换时不熟悉电缆、传感设备及线路板的具体安装,特别在遇到拆线时忽视线标与线路板上的对应标记,缺乏操作规范性,使得设备磨损严重,在投入初期便存在安全使用隐患,对机器寿命也是不小的挑战。其次对设备观管不到位,对于细小的零部件损害关注不够,加大安全隐患的同时无法完成相关气象资料的保存与备份,对气象管理工作造成干扰与破坏。我国地面观测存设备方面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人为预测与分析达到规避风险及提高机器使用寿命的目的,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观管缺失,技术落后现象依然比较严重。

(二)气象数据记录缺失,基本材料不完善,查询困难

目前地面观测中另一常见问题表现为气象数据的混乱与缺失,没有形成有序的数据管理库,加大查询难度。在气象观测管理中,针对强风、特殊气象的记录对于合理规避与分析气象数据具有指导意义。目前我国地面观测缺乏完善的数据记录系统,气象数据获取渠道的多样使得地面观测数据整理难度较大,遗漏观测数据、观测数据混乱、数据整理缺失等问题严重。材料的缺失及测试结果的不精准进一步加大了特殊气象数据查询的难度,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于我国气象观测工作是不小的损失。

(三)地面观测管理缺乏统一执行规范,管理混乱

我国地面观测缺乏明确执行管理标准,无论是观测技术还是考核评估方面都难以形成一致性,使得地面观测管理显得混乱。部分地面观测人员缺乏定期培训,基本技能缺乏,自我观管意识与责任意识低下,业务管理能力有待提高。我国对地面观测关注不够,缺乏必要的教育引导,宣传不到位,地面观测管理尚处于混乱阶段,没有形成完善的清晰的管理标准与规范,加大了我国地面观测的难度与风险。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使得实际执行能力大大降低,很难在管理的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地面观测管理标准的缺失直接影响地面观测质量,对我国气象地面观测造成干扰与阻碍,使得我国地面观测形成恶性循环,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二、地面观测常见问题对应解决措施分析

(一)加大地面观测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加大技术投入完善更新

基于当前我国地面观测存在设备维护不当与更新滞后的现状,一方面要积极加大监管力度,从细节上做好安全隐患的排查,防患于未然。可以组织专业人员对观测设备进行定期检测与抽查,对机器运行情况进行前期分析与评估,对机器使用寿命做好登记管理。另一方面加大技术投入,推动地面观测设备的更新,积极拓展地面观测设备的应用领域,优化设备性能,做好地面观测设备的管理、维护与更新。

(二)完善数据管理系统,合理分类气象数据,便于查询

基于地面观测数据查询困难的地面观测问题,可以通过网络构建数据库管理系统,形成完善的系统分析层,以表格的形式对每天每时段的地面观测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当前计算机提供的特定数据筛选功能也进一步便利了数据的查询与整理。采用该技术实现了特定问题记录的分类与筛选,例如可以按照强风程度依次进行筛选,细化到每小时的风速、风向进行查询。对于自动台站的整点缺测数据可以利用该时间最接近的数据进行替换,不断缩小范围,借助地面观测特定控制软件打开文件,选择数据缺失点,对原有系统目录进行覆盖,达到解决的目的。对于内插数据的缺测,可以借用相邻的数据记录进行内插化处理,达到数据弥补的目的。内插数据不受跨日限制,不受人工观测记录的限制,便于操作,但是对于大面积出现的记录缺失,相应的内插精确度会降低。例如针对湿度记录缺测可以选用内插获取相对湿度,在此基础上借助当时的气温及相关因素气象数据进行排查分析,达到数据弥补的目的。

(三)制定地面观测管理规范,规范地面观测行为,完善业务管理

针对我国地面观测管理方面的混乱,可以从制定管理规范,完善业务管理方面入手。一方面针对气象观测各种常规业务及技术标准进行规范化管理,有章可循,实现我国地面观测方式及业务评估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业务考核与观管,要求定期对地面观测管理人员进行技能考核与培训,发现其业务上的生疏与不足,保证地面气象观测人员在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前提下具有较高的业务操作能力,提高自我责任意识,自觉参与到地面观测约束与监管中。

结束语:地面观测在气象观测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积极做好地面观测,解决地面观测中的常见问题对于优化气象管理工作,促进我国各项事业发展具有现实迫切性。本文重点分析了地面观测中的三大常见问题:设备维护、更新缓慢、观测数据的缺失弥补及管理缺乏明确标准,并针对这三大常见问题提出改进方案,便于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国针对地面观测中的常见问题应给予足够重视,思想上积极探讨合理的解决方案,优化地面观测模式,提供更符合气象管理需求的新型地面观测思路。财政上加大对地面观测的科研扶持力度,提升地面观测设备的性能改进,研制出更先进的观测设备服务于地面观测与管理工作。做好气象观测、管理才能更好地指导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马亚斌,浩毕斯哈拉图,刘芳.台站地面观测工作常见问题处理方法[J].内蒙古气象.2011(05).

[2] 李莉,梁涛,刘晓影.浅谈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J].农业与技术.2012(09).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范文2

1.1雷暴记录

在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经常出现由于部分台站对雷暴重要天气报的拍发规定不熟悉或者新观测员对新规业务掌握不够等原因,出现雷暴天气报拍发不规范和数据不能存盘的现象。针对雷暴记录的这些问题,由于各个台站执行拍发标准不一,尤其是夜间雷暴拍况,结合相关文件要求和实践工作经验,提出部分关于雷暴重要天气报拍发的建议。若雷暴持续到20:00以后,应续发一份重要天气报,其中重要天气报的GGgg应编报2001;根据白天发报标准,在08:00-20:00时段内出现雷暴,按照第1次雷暴发报标准,其后不再编发,并以第1次为准;夜班时段内,若能确保第1次雷暴出现时间的应拍发,否则不拍发。另外对于雷暴记录,新规范规定雷暴方向按八方位记载,而新观测员受风位干扰,按十六方位记载,导致在进行数据维护时出现数据格式错误,无法存盘的现象。若雷暴的起止运动轨迹≥180°时,应在起止方位间增添一个中间方位。

1.2观测记录数据异常

在地面气象观测中,往往由于人为或机械设备等因素造成观测数据异常的情况,常见的数据异常现象有分钟降水与小时降水不一致、雨量记录故障或重要天气报长Z问题等多种。首先针对降水不一致的问题,地面气象观测过程中,自动监测设备中记录为“有:人工”,而观测中却只显示分钟降水量,小时降水量为空白,记录时要结合实际降水量进行人工更改小时降水量,若不采取措施则会导致小时降水量与分钟降水数值累计不相等,对气象观测结果造成影响。在自动站正常运行、显示面板为绿灯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等功能,可有效提高地面气象观测质量。针对雨量记录故障问题,一般采用人工观测雨量代替,在人工代替之前雨量过程中,可能会进行修正等操作,修正的数据可能超过数据极限值,使测报软件不能对降水量进行正确记录、处理,人工难以有效干预。此时可采取增大降水量极限值,来确保软件的有效处理。

1.3台站参数设置问题

当前地面气象测报采用新型测报软件,若对台站观测仪器参数设置不完整或错误都可能造成观测数据的失真,影响获取数据的准确性。由于大部分台站使用数据审核规则库为软件自带,地面测报业务软件自带规则库的尺度宽,尺度最大或最小标准与地方台站标准不符,易造成台站数据漏审,或导致气压数据无法正常显示等问题,因此地方台站应根据地方历年气象资料设置与台站相符的规则库。

2影响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的主要因素

2.1新技术操作不熟悉

当前地面气象测报工作随着测报业务改革调整,不断增加新业务技术、新设备等的应用,使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更加现代化。而气象观测人员由于基础差、起点低,对高新技术和规范的掌握能力弱,业务操作不熟练,对涉及多学科的相关知识点了解甚少,因而导致在测报工作中出现部分操作失误等问题,降低测报质量。

2.2工作制度执行力度弱

观测人员习惯之前的业务工作方式,不愿意执行新法规或者对各操作规范、新业务规定等不熟悉,导致经常出现自动站故障或观测数据异常等问题,是缺测、漏测、迟测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观测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再加上新法规制度制定后,没有得到有效监督落实,使台站观测人员工作作风长期不良,观测质量得不到提升。

3提高地面气象测报工作质量的对策

3.1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和学习

当前地面气象测报工作逐步向业务一体化测报方向发展,测报内容和测报手段将得到进一步拓展,测报工作涉及领域和学科将进一步扩大,因此需要测报人员在原有工作能力和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满足地面气象测报工作长期的业务需求。地方台站要为测报人员争取较好的技能交流、培训机会,拓宽工作人员的思路和眼界,加强日常实践和考核,强化技能支撑,全面提高观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对于计算机设备、气象仪器、重要天气观测及新业务法规等重要部分的学习,以免遇到问题出现无助、无措的情况。还要注意培养台站技术尖端人才,起到引领作用,从而为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发展奠定坚实的技能基础。

3.2明确规章制度,实施跟进落实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范文3

关键词: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数据维护;数据采集;人工观测

【分类号】P412.1

地面观测是气象业务的基础,地面气象自动化是观测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气象现代化的推进和气象业务服务能力的提升,调整和改革与观测自动化不适应的观测任务、观测方法、业务规范和流程,构建与现代化气象业务相适应的观测系统工作模式,实现观测现代化综合效益的提升。常规要素观测模式从人工观测进入到自动观测后已经多年了,多年来,观测技术进步了,但是业务模式还没有改变,已经渐渐不适应观测技术了。随着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根据2012年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内容,北京时间2012年3月31日20时起全国2419个自动气象站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自此我国气象事业基本结束了人工观测与自动观测并存的时代。

1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的主要内容

(1)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涉及到观测、传输、资料、预报和服务等各个业务环节,改变了以往的业务工作模式,调减了人工观测任务,增加了能见度等自动观测资料,显著提升了地面观测的效益。调整内容包括观测项目、观测时次、编发报任务、航危报业务、观测业务布局和完善观测业务功能和流程。

(2)所有地面气象观测站保留能见度和雨、雪、冰雹、雾等21种天气现象观测,取消烟幕、极光等13种天气现象常规观测;基准站、基本站的云和能见度人工定时观测时次由每日8次调整为5次,取消夜间观测。

(3)所有地面气象观测站取消地面气候月报、气象旬(月)报编发任务,参与国际交换的地面气候月报由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统一编发;改革航危报业务,通过提升综合观测资料、预报服务产品共享能力,实现气象信息自动化传输流程,建立新型气象为航空服务业务,替代航危报任务。

(4)建立气象信息员、志愿者辅助观测机制,增强本地区更大范围灾害性天气信息的获取能力和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能力;统筹地面气象观测与其它业务环节,建立综合业务流程,完善观测规范,建立与综合业务相适应的考核标准和管理制度。

2 实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的重要意义

(1)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是提升气象业务能力的基础,气象观测能力水平决定着气象科学和事业的发展水平,是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基础。

(2)通过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改革与调整,建立适应预报服务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布局科学、质量可靠、运行稳定的基层气象台站现代观测业务,实现人工观测项目的合理布局,显著降低观测员业务工作量,建立现代观测业务流程、观测规范和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全国现代气象观测业务。争取在基层气象台站观测业务全面实现自动化、人员队伍实现精干高效,为气象业务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3)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与调整是是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基础性业务,按照需求牵引、综合统筹、重点突破、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深化改革,依靠科技进步,围绕业务和服务需求,以业务调整为主线,以质量效益提升为核心,在保证业务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改革与观测自动化不相适应的观测任务、观测方法、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加快推进观测自动化进程。

(4)目前气象观测还没有完全达到自动化,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等气象因素的监测还需要人工观测,仪器设备研发等方面还不完善,在观测自动化、业务集约化和流程科学化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其次是建立与观测自动化相适应的业务流程。推进业务流程科学化是实现气象业务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也是提高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管理水平的重要任务。

3 强化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地面观测工作的措施

(1)建立适应预报服务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布局科学、质量可靠、运行稳定的基层气象台站现代观测业务,实现人工观测项目的合理布局,显著降低观测员业务工作量,建立现代观测业务流程、观测规范和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全国现代气象观测业务。争取在基层气象台站观测业务全面实现自动化、人员队伍实现精干高效,为气象业务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2)优化业务流程,合理配置观测业务发展资源。使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分工更合理、运转更协调、功能更完善等方面尚有差距。最后就是人才队伍的建设。地面气象观测改革与调整需要一大批与自动化观测相适应的观测技术人员,要从传统的普通观测员向“天气监测员”、“装备保障员”、“质量控制员”转变,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新时期、掌握现代化观测系统的观测人员。

(3)强化人才素质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是现代气象事业发展的保障,广大观测员要努力适应观测业务改革,多学、多看、多实践,实现一岗多职、一专多能。气象部门要加强对观测员的培训力度,改变传统的观测员单纯人工读取仪器数据、编发报文,逐步向观测装备运行监视、设备维护维修、资料分析和质量控制、观测产品制作的转变,组织编写与基层台站自动化、集约化观测业务相适应的系列培训教材,实现观测员队伍的整体知识更新,切实实现气象观测业务改革。

(4)严格执行地面气象观测的规章制度,增强测报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在进行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时,应该要完全按照这个规范准则进行。地面气象测报是一项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对于气象测报的数据要求十分严格,准确性要求也很高。为了确保气象测报工作的准确性,在日常工作中对于具体的工作有专门的规章制度,具体工作中应该严格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质量。

(5)及时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总结。对于气象测报出现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测量误差是测量的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对于出现的误差,要及时进行处理。对属于气象测报人员职业道德的,如伪造数据、涂改数据,这类问题要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按照气象测报工作的管理规定对员工进行严格管理,加强测报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从思想教育方面着手,可以有效地杜绝这类问题。对属于测量过程中的各种误差,要加强测量范围的控制,使得测量仪器能尽量实现精确的测量,尽量减小在测量过程中的各种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对地面气象进行观测记录时,所记录的值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要将观测时的记录与实测进行比较,如果误差过大要进行调整。

(6)仪器在地面气象观测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无论是对仪器的安装还是维护方面,都要提高对其重视的程度。对观测工作中所涉及的各类仪器的安装、维护和使用,观测人员都必须要进行透彻的了解,尤其是对一些细小的环节,由于这些环节都很微小,因此很容易被忽略,从而对观测的内在质量造成影响。仪器位置安置不当,就很容易导致测到的数据出现偏低的现象,尤其是在夏天,偏低值更大。因此,在进行气象观测之前,一定要对仪器的安装进行系统的检查,确保其不存在任何问题。日常生活中,要对仪器进行全面维护,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

4 结束语

总之,地面气象测报是气象监测工作的重要措施,转变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方式,就要在满足预报服务需求上下功夫,在提高观测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在观测的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素质提高上下功夫,通过科学组织、上下联动、狠抓落实,实现气象观测业务的更大发展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娟.浅谈如何提高地面气象测报质量[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1(03).

[2]魏帆,张桂珍.浅谈加强地面气象测报质量[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47).

[3] 张玉芳.浅谈如何提高地面测报工作质量[J].农业与技术,2012.

[4] 曹中印,王世彤.浅谈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地面测报工作质量[J].科技与企业,201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范文4

关键词云能天;地面测报;集体观测

abstractthe main contents of collective observation of cloudy, veisbility and weather were introduced.basing on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the points for attention of collective observalion were analyzed to offer reference for ground observation.

key wordscloudy,visibility and weather;ground observation;collective observation

云能天集体观测是测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集体观测的质量是有效提高台站测报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目前,测报业务中目测是薄弱环节。由于测报管理措施不当,使观测员工作态度认真度下降,审核员在原始资料和报表互审中明显感觉到各地云的观测越来越趋于简单化,有些观测员为了避嫌记录矛盾,没有如实记录当时云天状况,而将“复杂天气简单化,一般天气模式化,记录以不出错为目的”,因而,指示性云、地方性云的记录几乎消失,云码和云高长期以来习惯于某一云码和云高的记录,而忽略了其云码和云高的真正含义。而且有些观测员所具备的理论知识较浅薄,加上自身经验不足,在复杂天气下,分析判断能力较差,目测项目误差较大,直接影响了测报工作,而集体观测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未将集体观测直接考核到个人,集体观测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被忽视或形式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加强集体观测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各台站应加强集体观测的管理力度,明确集体观测的时间次数和质量,并作为目标化管理考核的内容,建立责任人制度,做到每个观测员人手都有观测簿,由台内统一保管。云状较复杂或天气条件恶劣时由测报科长或当天值班员召集观测。观测员必须正确对待集体观测,一定要从思想上重视,并将其当作班内的事情去完成,逐步提高目测质量,从而保证观测质量。

1集体观测内容

集体观测很重要,观测员要充分利用集体观测的机会找出自己的不足,不断加强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目测水平。另外,集体观测时应该每个人都说出观测的观点和理由,大家结合现状和《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进行讨论后最终确定。

1.1云的集体观测

云的观测是集体观测的主要内容。云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中,很难用定性定量的东西去规定它,云的观测是目测中受人为因素影响最大的项目,因此要求观测员全面掌握云的观测。云的观测一般包括云状、云量、云高[1]。因云量的估计不是问题,这里主要就云高和云状的观测谈点体会。云高是云观测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在天气报特别是航危报中非常重要。对云高的观测大多数台站都是目测,这就要求观测员掌握高、中、低云的理论高度范围,也要找出由于地形等因素影响造成的当地各类云高的一般范围。例如:五华气象站地处五华县城,海拔高度低,云底高度普遍较低。另外,云高还与天气系统、风向、湿度、季节等都有关系[2]。云状观测在集体观测中是个重要项目,云状判断正确与否,对天气预报有很大影响。要想正确判断云状,一要从天气图上分析影响该站的天气系统,二要注意云的连续演变,然后再根据当时云的具体特征来判断云状。观测云时要站在能观测到全天云的地方进行。夜间观测云一定要站在暗处停留一段时间,便于眼睛适应;然后结合星光的疏密清晰程度,以及伴见的天气现象判别云状,估计云高和云量等。此外对云的夜间观测还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根据气象要素的变化来判别云的演变,如夜间的气温变化,对云的生消变化就有比较好的指示意义。一般情况下,当百叶箱温度比前期增高,且人在室外感觉比前期暖和,同时云的颜色发白,此时天空中一定有较厚的中低云,云量也较多。如温度上升不明显,且云的颜色灰黑,多为高云。二是充分发挥气象现代化设备的作用,利用卫星云图指导夜间云的观测。观测人员要学习和掌握卫星云图上识别云的基本知识,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一般地,遇到指示性云的出现要进行集体观测,比如絮状云、堡状云、系统云,及其混乱天空下的云系,同时要注意云的方位、视角、高度、形成特征[3]。在汛期雷雨天气时,云系相对比较复杂,是进行集体观测的好机会。

1.2天气现象的观测

根据特征确定天气现象,对于特征相似、容易混淆、难以区别的现象(如烟幕和轻雾、浮尘和霾、米雪和冰粒等)要详细指出区别的依据。了解各天气现象的成因、所降自的降水云层等。复杂天气现象的集体观测要随时进行,观测时要注意天气现象的演变,对某一现象演变的全过程进行观测记录并注明。在集体观测中对某种天气现象特征并不典型或某些现象之间形态有相似之处、形成条件亦有共同点且容

易混淆的要认真对照规范加以分析、讨论,统一判别标准。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产生的,都代表了大气不同的物理变化过程,要想观测好天气现象就要了解各种天气现象的成因,只有了解其成因,才能更好的观测判断各种天气现象。同时,要掌握复杂天气和云的配合特点及几种容易混淆的天气现象的区别方法。

2集体观测的注意事项

云与天气现象的观测是集体观测的主要内容,但不是唯一内容[3]。复杂天气现象的集体观测和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体观测同样重要。有些台站的集体观测过于简单,云能天集体观测只是简单观测一下云能天而已。而复杂天气现象的集体观测对提高观测员的业务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复杂天气现象的集体观测要随时进行,观测时要注意天气现象的演变,对某一现象演变的全过程进行观测记录并注明[4]。在集体观测中对某种天气现象特征并不典型或某些现象之间形态有相似之处、形成条件有共同点且容易混淆的,要认真对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加以分析、讨论,统一判别标准。另外,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体观测,气象台站大多地处城市边缘,随着城市的不断外扩,许多台站的观测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尤其是能见度的观测,使原来的目标物根本看不到,这时就应该通过集体观测及早发现问题,重新确定新的观测目标,做到站内统一,这样才能尽量保证观测资料的正确性。而当受周围环境影响而有疑误的记录出现时,应及时进行集体观测,查找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

将观测情况详细记入《集体观测簿》,从而把集体观测工作做细、做实,使之不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观测员的观测水平,促进测报业务质量的不断提高。

3小结

加强管理、保证集体观测正确进行,要将集体观测纳入地面测报工作的一部分,落实考核,使之规范化、制度化。要坚持定期进行集体观测,在复杂天气出现时还要临时召集观测员进行集体观测。为避免在集体观测过程中出现盲从和抄袭现象,集体观测时应首先由观测员各自独立进行,然后各自公布自己的观测结果和观测依据,再进行集中讨论,交换意见,找出理论依据,得出正确的观测结果,使大家达成一致意见。并将各自的观测成绩纳入观测员的业务考核。这样,就能够促使观测员自觉钻研业务知识,避免工作中的习惯性错误,不断提高目测水平。

4参考文献

[1]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2] 彭安仁.天气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范文5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人工审核;数据审核 

 

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的编制、预审均采用计算机加工处理完成,只需将各定时观测记录输入微机,然后形成a文件,不需人工抄录,到月底时,地面测报软件按照报表格式自动进行数据统计并生成月报表,还可自动进行月极值与定时值的比较检查、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检查、逻辑检查以及项目之间的差值检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测报程序还不是太完善,测报工作完全依赖计算机就会出现一些错误,即使测报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在月报表数据审核或全面审核时,仍然会出现一些疑误记录或数据,如果不进行人工审查判断,将使我们积累的原始资料出现错误或影响其准确性[1-2]。该文以日常报表审核中人工审核与数据审核两方面的实践,研究讨论在自动站报表预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人工审核

1.1原始记录的审查

目前青海省的自动站是由定时自动观测项目和定时人工观测项目相结合的,所采集的人工观测数据要人工录入,才能形成一份完整的自动站报表。在每月结束后,预审员首先要对人工观测数据的录入进行校对审核。要逐日检查天气现象与云状、云量与云状以及天气现象与能见度之间是否有矛盾;天气现象的转记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对于蒸发量尤其要注意在有影响蒸发量的日子,特别是有大的降水天气时更要检查蒸发量的处理是否正确;冬季要注意雪深雪压的观测是否正确等。自动观测数据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以及异常记录的处理是否符合要求,这些问题都要在机器预审前先由人工预审一遍。在云的检查中,还要注意日照和云的合理配合。

1.2对查询单要高度重视

每个月预审前先要查看上个月的查询单,对上级业务部门审核出的错误或错情要马上进行更正,避免本月出现类似上月的错误。

1.3认真填写备注栏和纪要栏

(1)从气薄-1的备注栏和纪要栏中摘入对记录有影响的原因。检查是否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有关规定进行填写,如不完整记录的统计方法、观测仪器的变动、台站周围变化情况。

(2)出现冰雹天气时,必须将所测得冰雹的最大直径抄入。冬季由于固态降雪出现,停止使用自动站遥测雨量计时,定时降水量用人工观测值代替,因降水或其他原因致使蒸发量为负值时记0。使用和启用遥测雨量计的日期均要在值班日记和备注栏中备注。遇铂电阻地温传感器被积雪覆盖时,须在备注栏注明覆盖的具体时间。如果不备注降雪时,地面温度的变化会非常异常,原因即为积雪覆盖造成的。

(3)日照、定时降水全部为人工观测值,不必备注。

1.4做好月基本数据库文件的输入、校对、预审工作

月基本数据库文件包括自动站和人工观测的数据。对于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日照、蒸发等人工输入数据应及时进行校对,避免因漏输、误输数据造成报表错误。由于已进入自动站单轨运行,台站的大风记录应以自动站记录为准。

1.5月极值的检查

2004年1月1日起执行了新规范。为了保证报表符合新《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所有气象台站尽可能使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的要求,进行b文件转a-j文件、及报表制作,在转换后的报表中,发现日极值的挑选并没有按新规范执行。规范规定:月最高、最低气温,气压最高、最低最小相对湿度,最大风速和极大风速,地面最高、最低水汽压,降水量,冻土深度等项目的月极值出现2次或以上相同时,日期栏记天数、月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出现2次或以上相同时,降水量和起止日期记其降水量最大者;若2次或以上降水量都相同时,起止日期栏记出现次数,月最大风向频率有2个或以上相同时,挑其出现回数最多的,若回数又相同时,挑其平均风速最大者,若平均风速又相同时,挑取其中与邻近的2个风向频率之和,最大为最多风向。实际工作中,当出现以上项目有2次相同时,其日期值是并记的,为了保证报表制作和规范的统一性,在报表的编制预审时应进行人工修改。

1.6全月数据检查

在每月数据检查中一方面对封面、封底(纪要栏、天气概况、备注栏)进行编辑,对人工观测项目进行校对。编辑完封面、封底后存盘。

2数据审核

在进行月地面数据审核前,要保证审核规则库各参数的合理设置,首先对编辑好的月报表在报表编制下检查各项目数据是否正确,再进行月地面数据审核(机审)。对审核出的疑误记录要对照原始记录逐条认真分析,确实是错误的记录或输入方法有误要予以改正[3-4]。

2.1审核规则库的建立

由于测报程序不完善,在审核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资料之前,为了判断记录准确与否,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包含有判别标准和尺度的数据文件,即审核规则库。建立及运用好台站的审核规则库,对报表的审核至关重要。审核规则库是自动气象站各气象要素的气候极值或要素时空变化的最大可能值的集合,是计算机审核a文件的标尺。规则库中各气象要素的取值范围应采用本站各要素历年出现的上下限左右的值,如果范围设置过宽,将会漏掉部分疑误信息,如果范围设置过窄,滤下过多疑误信息,对审核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建立好审核库是当务之急,建立的适当与否对报表的审核起到一定的作用。

2.2a文件预审的基本内容

a文件预审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数据文件格式检查和记录预审两大部分。一是对a文件的全部数据进行格式检查,即对逐行记录、逐个数据进行检查,其检查项目包括格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参数是否与本站基本参数库的内容相符;二是对各记录机器相关性予以预审,并通过分析找出矛盾的或不合理、不正常的记录,根据本站审核规则库的内容对逐个记录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存在疑误,判断各要素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矛盾或疑误。同时启动“a文件维护”和“格检审核a文件”以达到很好的机审效果。

2.3预审中错误信息的处理

2.3.1数据文件格式错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首行数据文件格式错。该错误信息可导致无法读取a文件中的本站参数。其处理方法是,主要检查该行记录长度是否正确、字符是否为非法、数据分隔符位置是否正确等,一旦发现错误信息,应将错误的数据予以更改,并重新启动审核。

(2)数据文件首行参数与本站参数不符。遇到这种错误,先要将a文件的首行参数库的参数值进行逐个比较,当有参数与本站参数不一致时,必须对a文件的逐项首行参数进行检查,直至找到错误,并做相应的更改,再重新审核。

(3)数据文件内部格式错误。出现此类错误后,因难以判断数据文件的后面记录内容,审核无法继续。该错误一般发生在a文件中有多行或少行时。其处理方法是:根据预审信息给出的要素,检查该要素及其相邻要素的记录行数是否正确,将错误的记录更正后再重新启动审核a文件,直至此类错误信息消除为止。

(4)数据文件首部参数与要素方式不符。这类多数是因为a文件首部的自动气象站型号、观测项目、索引与相应要素的方式位不一致所致。要消除这类错误,只须更改错误参数并重新启动审核a文件即可。

(5)逐行记录检查的错误信息。对a文件的文件体内容逐行、逐个记录检查时,会出现2种情形:一是某行中数据个数或多或少;二是该要素的方式位与其记录内容不符,反映在错误信息中则是全月某行数据要么多,要么少。对此类文件数据格式错误,可通过修改a文件相关内容后点击“存盘“按钮将修改后的内容存入a文件来解决。

2.3.2预审数据文件的常见问题。实践证明,只有在确保a文件格式正确的前提下,才能保证记录预审的顺利进行。通过对a文件的预审实践发现,可能存在的记录疑误信息主要有以下几类:

(1)记录格式错误。为了消除这类错误,应对所有要素的记录格式进行预审。

(2)记录超气候极值。只需对本站审核规则库中列出的内容进行检查预审。

(3)要素的时间变化异常。为了避免出现此类错误,应对气压、气温、0~320 cm地温等要素的记录进行预审。

(4)记录的相关性矛盾或疑误。其具体预审内容包括:气温与地面温度、湿度计算,露点温度与气温,云量和云状,云状与能见度,云状与日照,能见度与天气现象,定时降水量与自记降水量,天气现象与云量、云状、气温、相对湿度、定时降水量、自记降水量、定时风、10 min平均风、最大风、极大风、地面温度,蒸发结冰与天气现象,蒸发与气温、湿度、风、云、日照的综合分析,雪深与天气现象,定时风与10 min平均风,最大风与极大风等。

(5)各要素自身的矛盾。云量对日照时数的影响,日照记录与日出、日落时间矛盾等。

(6)天气现象的错误。

(7)日极值的检查。在机审报表时,通常会发现某日记录超越最高(低)气候值,此时预审员应检查当日要素值,根据天气演变情况,看记录值是否符合天气演变规律,再检查审核规则库的气候日极值是否有误,如记录的数据符合天气情况的温度规律,审核规则库的气候日极值也是正确的,则可能是软件自身的问题。人工审查认为该极值为正常记录,若通过人工判断认为该疑误存在明显错误,且无使用价值时,应在预审时妥善处理,并在查询单中向审核科交代。

(8)记录系统错误。定时风向风速或10 min平均风向风速8个方位持续10 d,就可判断可能有系统性错误,该系统性错误是由风向传感器故障引起的。

在实际工作中,a文件的预审中难免遇到一些问题,有的较为少见,有的经常发生,对其若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就会直接影响a文件的出门质量和资料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3小结

在地面气象报表预审过程中,首先必须认真学习并熟悉掌握《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各项技术规定,平时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确保自动站的正常运行,做到上班时认真校对前几天的记录,月底再全面审核;其次,了解对本地有关大气变化规律和特点,弄清当地各种天气现象的成因;再者,熟悉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的预审程序和规定。审核报表虽然过程烦琐,但有计算机预审程序帮忙,节省了时间,减少了劳动强度。要认真分析预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反复推敲处理办法,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摸索更实用、更有效的预审方法。月报表一般不容易出错,且能够很快制作,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地面气象报表的预审质量。

4参考文献

[1]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s].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11.

[2]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记录薄表格式[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范文6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问题;质量提高;措施

中图分类号 P4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197-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于天气预报精准度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人类的生产、生活都和气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是气象业务的基础,其观测质量的指数直接对天气预报的准确性造成影响,进而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1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地面气象观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偏弱

与其他一些行业相比,气象观测是一项相对比较专业的工作,因此该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其专业素质的体现也与最终的观测数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纵观现如今地面气象观测人员的整体情况,其专业素质偏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大都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进取心,固步自封,不愿意进行知识的更新换代。长此以往,各种问题在工作中不断积累,进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失误发生。

1.2 气象观测人员缺乏敬业精神

随着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不断改革和新的观测设备的投入使用,特别是新设备的使用,其初衷是为了让大量的手工操作被成功解放出来,同时让以往繁琐的人工操作也变得简便化。然而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观测员认识不到位,思想上麻痹大意,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中不能坚持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导致人为失误的发生。同时,由于观测人员的敬业精神不够,导致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出现了一定的错误,从而大大影响了气象预报的准确性。

1.3 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与协调

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气象部门开始逐步在以往的体制上进行相应的改革。但是改革的力度和程度不尽相同,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匮乏。由于沟通交流的有限,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层出不穷,让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在改革行进的过程中表面上显得“轰轰烈烈”,实际上“举步维艰”,进而让整个地面观测业务的质量大打折扣。

1.4 对新设备、新技能的掌握不够熟练

随着气象观测业务的不断发展,许多地面气象观测站都在不断地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这些设备的投入固然是件好事,然而由于观测员对新设备、新技能的熟悉程度不够,对仪器设备的依赖性又过高,一旦仪器出现故障,台站专业维修人员又不在时,观测员就显得“手忙脚乱”,从而导致观测数据错误或缺失,进而影响整个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2 提高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的主要措施

2.1 全面提升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任何一项工作而言,从业人员的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直接关系着最终的工作效果。因此,要想提高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整体质量,提升从业人员的敬业精神和技能素质是基本前提[1]。首先,气象部门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组织相关人员接受专业培训。通过培训,让他们能够与时代接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观测技能。其次,从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和一定的操作水平,熟悉并掌握《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相关的技术规定。再次,为了提升地面气象观测人员的业务水平,气象观测站应该为其提供足够时间和足够数量的岗前实践操作机会,通过岗前的实践让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尽量避免和规避[2]。同时,对于已经在岗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力度也不可放松,对于老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单位应该及时地予以解决。最后,在工作中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让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兴趣始终维持在一个高位的水平之上。

2.2 建立健全相应的地面气象观测工作规章制度

首先,气象观测部门在工作中应建立健全严格规范的工作流程。在具体的工作中,每个气象观测台站和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观测操作流程,为了今后更高效地完成工作,建立健全一整套统一的气象观测流程势在必行。在统一规范的流程之下,各项工作变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工作成效自然成果斐然[3]。其次,各个气象观测站还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人事管理制度,通过在全站范围内营造积极和谐的氛围,让全站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始终得以保持。同时,在此过程中相应的奖惩制度和激励机制的建立也显得十分必要。只有在一整套严格且规范的人员管理制度下,整个气象观测站的运作才能始终保持良性,并为社会大众提供源源不断的气象资讯,方便社会大众的生活。

2.3 建立健全相应的各种工作预案

首先,各个气象观测台站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和编制一些预警预案。预警预案为了保持其完整性应该保证有手工编制预案和电脑编制预案2份,以便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应付。其次,气象观测站还应该建立相应的故障应急预案。其常见的故障有供电问题、网络通讯问题和硬件问题等。因此,一旦出现上述这些故障问题之后,工作人员应该及时查明事故原因,并在查明原因之后进行及时进行修复[4]。

3 结语

在气象业务工作中,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显得至关重要。地面观测业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提升地面气象观测站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十分关键。只有这样,才能让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整体质量水平得以不断提升。

4 参考文献

[1] 李祖敏,梁珊珊,林雪香,等.浅谈如何提高地面气象观测质量综合指数[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4(4):99-102.

[2] 秦青梅.浅谈如何提高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J].农业与技术,2015(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