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规律范例6篇

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规律

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规律范文1

一、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降水发生变化,从山麓到山顶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会出现更迭的现象。

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几个要点

规律1山麓自然带(基带)与山体所处地区的水平自然带一致。

规律2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规律3山体所在的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则垂直自然带数目越多,垂直自然带谱越完整。

规律4一般来说,同一自然带的海拔高度,低纬高于高纬,阳坡高于阴坡,背风坡高于迎风坡。

规律5一般来说,雪线的海拔高度,低纬高于高纬,背风坡高于迎风坡,阳坡高于阴坡,陡坡高于缓坡。

三、例题分析

例1(2011年高考正苏地理卷)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B坡向朝南,纬度低

C坡度大,纬度低

D海拔高,降水多

答案A

解析该题主要涉及规律3。珠穆朗玛峰南坡纬度比北坡低,故南坡获得的太阳辐射多,热量丰富,南坡南临印度洋,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南坡相对高度比北坡大,因此随高度的变化,南坡水、热条件变化幅度比北坡大,自然带比北坡丰富。所以选项A正确。

例2(2010年高考正苏地理卷)下图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示意图。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山体垂直带谱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垂直带谱的看法,正确的是

A东坡、南坡的带谱比北坡、西坡复杂,是因为山麓地面高度不同

B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高而窄,是因为西坡比较湿润

C北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南坡低是坡向造成的

D东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西坡低是地形造成的

(2)对山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A地处南方湿润地区

B地处西北干旱地区

C位于湿润河谷一侧

D位于千热河谷一侧

答案(1)AC(2)AD

解析第1小题选项A主要涉及规律3。由于东坡和南坡山麓海拔低,相对高度大,水、热状况的垂直差异明显,故自然带丰富,垂直带谱比北坡和西坡复杂,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B主要涉及规律1和规律4。该山体东坡和南坡的基带是常绿阔叶林带(河谷自然带受降水的影响,往往不是基带),说明该山体所处地区的水平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据此可判定该山于我国亚热带地区。该山体东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西坡是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因此光照多,热量较丰富。同一自然带的位置在西坡偏高一些,所以选项B错误。选项c主要涉及规律5。北坡是阴坡,气温低,雪线比南坡低,所以选项C正确。选项D主要涉及规律5。东坡是迎风坡,降水多,积雪多,雪线比西坡低,所以选项D错误。

第2小题选项A、B主要涉及规律l。由于该山于我国亚热带地区,比较湿润,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C、D主要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图中东坡和南坡的山麓自然带是干旱河谷灌丛带,说明该河谷比较干燥。又因该山于我国南方,纬度低,山谷的气温又较高,故该山于干热河谷一侧,选项D正确。

例3(2010年高考海南地理卷)下图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读图,完成(1)~(3)题。

(1)该山3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

A较暖、较湿

B较凉、较湿

C较凉、较干

D较暖、较干

(2)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

A干冷北风

B干热南风

C上升气流

D下沉气流

(3)该山可能位于

A四川 B新疆 C安徽 D山西

答案(1)B(2)D(3)A

解析第1小题主要涉及规律1和规律4。图中该山东坡基带是常绿阔叶林带,可知该山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由于该山3000米以上同一自然带的海拔高度东坡低于西坡,说明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晴天少,热量条件比西坡差,较凉。所以选项B正确。

第2小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东坡山麓自然带是干旱河谷灌丛带,说明该河谷降水少,以下沉气流为主,故排除C,该山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不会终年受干冷北风影响,故排除A,影响我国的南风主要是从太平洋和印度洋上吹来的,比较湿润,故排除B,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水,从而使该河谷形成干旱河谷灌丛带,所以选项D正确。

第3小题主要涉及规律l。由于该山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可排除B、D两项,由于安徽没有海拔7500米的高山,故排除c。所以选项A正确。

四、方法总结

通过对以上三组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得出垂直地域分异类试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判断山体的位置。根据海拔最低一侧山麓的基带可判定山体的大致位置,若基带是常绿阔叶林带,则该山于亚热带气候区。

2 判断山体不同坡向自然环境的差异。根据山体不同坡向自然带数量的差异可以判断不同坡向山麓的高度和山体的相对高度,即某侧山坡垂直自然带数量越多,则该侧山麓海拔越低,相对高度越大,根据山体的位置可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由此还可比较不同坡向的干湿状况、同一自然带的高度和雪线的高度,即迎风坡降水多,水分条件好,同一自然带和雪线海拔高度低,根据不同坡向相同自然带的高度可判断热量状况,即相同自然带分布海拔高,则该坡向热量条件好。

3 判断河谷气流特征。河谷自然带若是干旱河谷灌丛带,往往多下沉气流。

五、巩固练习

读我国某山体东、西坡垂直自然带谱分布矛意图,完成1~2题。

1 该山体可能位于

A四川 B新疆 C山西 D云南

2 影响该山体东、西坡垂直自然带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A纬度差异

B坡度差异

C相对高度差异 D坡向差异

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规律范文2

一、图形分类

1.有关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影响因素图

①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不同纬度。

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所以图1中自然带谱比图2复杂。

②山体海拔――相同纬度,不同高度(如图3)。

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③山顶与山麓的相对高度(如图4)。

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所以图4中山体南坡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2.有关自然带垂直分布的示意图(如图5)

①同一自然带:阳坡高于阴坡;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高度降低。

②山地阳坡自然带数目一般多于阴坡自然带数目。

二、考题回顾

例1 (2014年高考北京文综卷)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1日0时42分,我国为玻利维亚成功发射通信卫星。读图6,回答问题。玻利维亚( )

A.东邻巴西,西临太平洋

B.受寒流影响,多雾少雨

C.西南山地垂直带谱复杂

D.城市多分布于平原地区

【解析】图示玻利维亚东邻巴西,西邻秘鲁和智利;因山脉阻隔,不受寒流影响;平原城市很少;西南部海拔高,纬度低,所以垂直带谱复杂。故选C。

【答案】C

例2 (2013年高考上海地理卷)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图7),回答问题。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1)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并判断哪幅图的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

(2)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

【解析】第(1)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山地自然带谱的差异可以从自然带的多少、山麓基带的不同、相同自然带分布海拔高度不同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图7:乙图中山脉自然带更加丰富;乙图中山脉基带为热带雨林带,而甲图中山脉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相同类型的自然带,甲图中山脉出现的高度比乙图中山脉低,说明甲图中山脉所在地纬度高(也可以从山麓基带的类型得出甲图中山脉所在的纬度高)。

第(2)题考查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原因。同一自然带,在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在阴坡高。图示山脉南坡是阳坡,由于阳坡热量较高,南坡自然带的海拔高度相对于北坡较高。

第(3)题考查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图示山脉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较低。

【答案】(1)差异:①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更加丰富;②乙图山脉基带为热带雨林带,而甲图山脉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③相同类型的自然带,甲图山脉出现的高度比乙图山脉低。(任答两点即可)乙图山脉。

(2)差异:同一自然带出现的高度南坡高于北坡。原因:该山脉位于北半球,南坡是阳坡,由于阳坡热量较高,因此南坡自然带的海拔高度相对于北坡较高。

(3)该山脉位于南半球,南坡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较低。

三、判读技巧

1.通过山体自然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该山体所在的温度带(也可以根据纬度位置确定基带的范围)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若某山体底层自然带是落叶阔叶林带,则该山于温带地区。

2.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3.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可以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全年大部分时间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图8所示。

4.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和相对高度

通常,自然带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的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其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自然带从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相对高度大的一侧,自然带的数量要多于相对高度小的一侧。

5.根据不同山坡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和阳坡、阴坡

①东西走向的山体――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

②南北走向的山体(温带地区)――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而背风坡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背风坡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同一自然带在背风坡分布的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如图9所示。

四、能力测试

读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10),回答1~2题。

1.(改编)①自然带的分布西侧高于东侧的原因是( )

A.迎风坡

B.背风坡

C.阴坡

D.海拔高

2.甲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针阔叶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荒漠

(改编)林线是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地区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有研究表明,全球林线高度与植物生长期间的气温密切相关。图11示意部分山地高山林线海拔。读图11,完成3~4题。

3.据图11判断( )

A.若此图为北半球,则山地林线南坡高于北坡

B.若此图为南半球,则山地林线南坡高于北坡

C.若此图为南半球,阳坡就是南坡

D.同一纬度山地林线沿海高于内陆

4.影响全球山地林线分布高度的首要因素是( )

A.山地海拔

B.光照强度

C.最冷月平均气温

D.最热月平均气温

5.图12是我国不同纬度两座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哪座山脉所处的纬度位置较低。

(2)图12中字母B和D分别是哪种坡向?

(3)分析D坡自然带数目多的原因,以及B坡积雪冰川分布的下限高度较低的原因。

(4)与乙山的针叶林相比,甲山云杉林的分布海拔较低,分析其主要原因。

(5)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简析其主要原因。

6.读阿尔卑斯山、博格达峰、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图13),回答下列各题。

(1)比较珠穆朗玛峰南坡和北坡雪线的高低,并简析其原因。

(2)判断阿尔卑斯山南坡和北坡雪线的高低,并简析其原因。

(3)判断博格达峰A、B两坡哪个是南坡。

(4)简要分析造成三地自然带垂直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

2.B由题可知,该山地位于四川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甲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雨热充足,且位于落叶阔叶林以下热量条件更好的区域,所以植被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A准确解读图中纬度和海拔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若为北半球,林线南坡高,靠近赤道的一侧为阳坡;南半球则反之。

4.D图11中显示纬度越低的山地林线海拔越高,说明气温是影响山地林线分布高度的首要因素。而材料中告知“全球林线高度与植物生长期间的气温密切相关”,而植物生长期是气温较高的时期,故首要影响因素是最热月平均气温,而不是年平均气温。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中“全球林线高度与植物生长期间的气温密切相关”的含义。

5.(1)乙山脉。

(2)B为北坡,D为南坡。

(3)D坡:纬度较低;相对高度较大。B坡:纬度高;迎风坡,降水量大。

(4)甲山纬度较高,温度较低。

(5)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受周围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水分条件较差。

6.(1)南坡低。原因: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积雪多。

(2)南坡高。原因:南、北坡降水差异不大,但南坡纬度低且为向阳坡,温度高。

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规律范文3

电视剧《走西口》中的主人公田青,从事从包头到新疆阿克苏的皮货贩运生意。据此回答1~2题。

1.图1中贩运工具和贩运途中在沙漠里常见树木组合正确的一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田青贩运路线上的景观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规律

B.图③所示的运输工具,也是非洲人的主要交通工具

C.包头所处的自然带是温带森林带

D.阿克苏所在地区的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

3.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图2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分别为草原、苔原、荒漠、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读图完成4~5 题。

4.关于植被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有:

①甲为荒漠

②丙为热带雨林

③丁为针叶林

④戊为阔叶林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丙在非洲广泛分布

②甲分布区域的气温日较差大

③乙分布区域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④戊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图3示意我国某山脉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读图完成6~8题。

6.该山3 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

A.较暖、较湿 B.较凉、较湿

C.较凉、较干 D.较暖、较干

7.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

A.干冷北风 B.干热南风 C.上升气流 D.下沉气流

8.该山可能位于:

A.四川 B.新疆 C.安徽 D.山西

读图4,a图是世界自然带的一部分,b图是将来自然带的可能分布状况。据有关知识回答9~10题。

9.据a图信息可判断该地区可能位于:

A.亚欧大陆 B.非洲大陆

C.澳大利亚大陆 D.南美大陆

10.a图反映陆地环境的分异规律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图5中①②③④四图是某大陆从地质历史时期至今,沿45°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坜指地形演变趋向)。读图5,完成11~13题。

11.推测④图中大陆东岸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常绿硬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温带荒漠 D.常绿阔叶林

12.导致①图和④图大陆东岸植被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分布 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13.与④图自然环境特征最吻合的是:

A.非洲大陆南端 B.南美大陆南端

C.澳大利亚大陆 D.欧洲西部

雪线是指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的界线,雪线处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林线是划分高山区景观类型的一条重要生态界线。图6是垂直分异与纬度地带分异的关系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显示的高山自然景观位于:

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 C.沿海地区 D.内陆地区

15.随着人类排放二氧化碳的增加和森林面积的减少,中纬度地区雪线和林线海拔高度的变化将是:

A.雪线上升,林线下降 B.雪线下降,林线上升

C.雪线上升,林线上升 D.雪线下降,林线下降

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图7),回答 16~17题。

16.引起海岸变迁的主要外力是:

A.海浪 B.流水 C.风 D.冰川

17.图中海岸地带不能见到的地貌是:

A.三角洲 B.海滩 C.沙丘 D.沙堤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图8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

B.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

C.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

D.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

19.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失常。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是:

A.引起海平面下降 B.腐蚀建筑物

C.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的变化 D.皮肤癌患者增多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9),回答20~22 题。

20.造成图中 7、8、9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洋流

21.下列地区中,其自然带与图中 3自然带相一致的是:

A.江南丘陵 B.伊朗高原 C.巴西高原 D.撒哈拉沙漠

22.关于图中 9自然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相同

B.大陆东西两岸植被类型相同

C.各处均为常绿阔叶林

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规律范文4

1.研究地点概况

光秃山地区地处秦岭东段,地理位置是(108°93′~108°96′E,33°44′~33°49′N)。属秦岭中山和亚高山,区内海拔1100~2886.9m,相对高差1786.9m。是保护区西部最高峰,区内水源为长江和黄河水系,区内溪流较多,水资源丰富。区内气候属于暖温半湿润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凉湿润,年均气温8~11℃,年均降雨量850~950mm。区内植被属于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型的山地森林植被,有很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海拔1100~2000m为松、栎类及其他落叶树种混交林带,海拔2000~2500m为这高山松桦林带,海拔2500~2880m为亚高山针叶林带。

2.羚牛活动分布情况

通过野外调查观察和日常巡护监测分析,在210国道以西的光秃山地区,特殊的地形和小气候等因素,形成亚高山台地及沟凹地小地形,加之秦岭主梁脊、光秃山、朴木梁、麦秸垛等主脊对寒流阻隔,可以防御来自不同方向寒流的侵袭,在区域内形成了较为温暖的山地气候;冬季降雪后易融化,台地背风向阳,阳光充足,夏季凉爽,水源充沛,饮水方便;秦岭箭竹、杜鹃、远东羊茅、腺柳等食物资源分布比较丰富,优越的自然的环境成为羚牛等动物在该地区生息繁衍的决定生存因子。

3.羚牛在光秃山地区的水平分布

光秃山地区的羚牛在9~12月份高山地带的各种阔叶树种落叶且草木枯萎时,羚牛由海拔1600~2700m向上迁移,主要分布在红岭路以西的鹿角河、麦秸垛、月亮崖、梯子沟脑、十八盘、转角楼、干沟等区域内,分布密度较高,见到实体35余头次,占到羚牛30%以上,是羚牛秋季主要分布区域。而同海拔位置上的西平沟以西三寸岩以东西平沟、光秃山、三叉路口、红岭路沿线等区域内受到旅游等人为的干扰,分布数量较少,但有明显的活动的各种痕迹。1~3月份,光秃山地区各种人为活动较少,羚牛完全在冬季栖息地内,主要分布在光秃山~麦秸垛以南,西平沟以西漫沟以北的月亮崖、梯子沟脑、鹿角河老工区、西平沟、甘沟脑、转角楼、十八盘等区域内。栖息在松花竹及针阔叶林下的背风向阳的沟谷和山脊谷坡,见到实体的数量30头次,占羚牛26%。3~4月份以后羚牛由海拔2700~1600m向下开始迁移,从中高山地带向低山谷坡及沟道地带迁移,主要分布在梯子沟、十八盘沟、转交楼、干沟、西平沟、三寸岩、白羊爬、荞麦地等低山沟道处。7~8月份羚牛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从海拔2300m逐渐向海拔2800m的高山灌丛草甸地段上移,主要分布停留在梯子沟脑、十八盘沟脑、转交楼、干沟脑、麦秸垛、光秃山、月亮崖等高山灌丛、亚高山草甸、松花竹、冷杉林地边缘地带,避开日晒,数量较多,易见到实体,是羚牛夏季主要的栖息地。

4.羚牛的垂直迁移规律及影响因素

光秃山地区羚牛垂直迁移主要与气候、食物、水源有关,生理、等来决定。植物的季节变化影响到食物的丰富程度,迫使羚牛追随食物、水源而垂直迁移规律。羚牛迁移活动受到不同的季节和月份羚牛在光秃山地区内活动的差异性较大。春季羚牛由于高山地带选择食物的局限性较大,逐渐从海拔2700~1600m向下开始迁移,羚牛主要通过干沟脑、朴木梁、梯子脑、月亮崖、三寸岩、转角楼等区域路线下迁到沟道地带寻找食物,范围扩大。5~6月份羚牛由原路线从海拔1600~2400m上迁,迁移的速度比较慢,活动在中高山地带,随着气温的回升逐渐上迁。7~9月份是进入到炎热的夏季时,上迁至海拔2400~2800m处的亚高山停栖,进入到较高朴木梁、梯子沟脑、十八盘脑、转角楼脑、干沟脑、麦秸垛、月亮崖、光秃山顶。10月份后,羚牛开始逐渐向下迁移到海拔1700~2300m中山地带。当寒冷的冬天到来时,又按原来的路线向上回迁到海拔2300~2700m中高山地带,进入到冬季栖息地内,直到翌年的4月份以后。

5.羚牛水平迁移及影响因素

光秃山地区羚牛水平活动迁移时,受210国道及红岭路车辆和人为活动干扰的阻隔限制,部分羚牛主要通过秦岭梁顶南北两侧约不到3公里的范围,试图从西平沟~秦岭梁、或是秦岭梁~三寸岩等穿越210国道到达分水岭以东区域,来完成东西扩散交替活动,穿越完成扩散数量较少,占到5%。90%以上羚牛一年四季主要活动光秃山地区,由高到低、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的进行迂回迁移,集聚汇结成大小不等群栖息光秃山地区内。

光秃山地区羚牛的分布与活动变化差异情况来看,羚牛也受到气候、食物、生理及干扰因素影响,迫使羚牛表现出垂直、水平迁移变化规律。在同区域同海拔高程上活动分布不均,在梯子沟脑、十八盘沟脑、白羊爬沟脑、麦秸垛、鹿角河、朴木梁、月亮崖活动分布密度过大,而在红岭路沿线、三叉路口、光秃山、干沟脑、西平沟、麦秸垛、210国道沿线西侧3公里范围区域内活动分布密度小,造成这种现在的主要原因是沣峪林场盲目性的旅游开发、道路维护、820差转台施工、挖药等人为干扰影响。2006年之前,我们在这些区域进行巡护监测中遇见羚牛概率60%以上,栖息在西平沟、红岭路沿线、三叉路口、光秃山、干沟脑、麦秸垛等区域内。现在旅游旺季平均进入到该地区人数可达150人/天,车辆15~20台/天。目前在光秃山地区内羚牛种群密度已达到7.1~7.4头/km2,如果去掉那些低海拔及人为活动干扰强大的区域,那么在人为干扰弱的适栖生境内羚牛的分布密度更高。对于羚牛这种大型的动物来说,目前情况下,光秃山部分区域的高密度分布及人为干扰影响其活动区域缩小和210国道的隔离等现实问题,会导致该地区内部分其适栖生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也造成羚牛相互基因交流受阻等这种现象给我们今后调查研究工作提出了新一轮研究问题,同时也提醒我们对该地区这种现象给予高度重视,如何加强目前情况下的管理工作迫在眉睫。

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规律范文5

关键词:东中国海 潮流类型 垂直变化

潮波包括潮汐和潮流,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水平方向的海水流动称为潮流。潮流是是海水的基本运动之一,也是海洋动力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探讨潮流的基本特征、分布规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模型建立

模式的计算区域为117°30′(E ~ 131°E,24°30′(N ~ 41°N,包括渤海、黄海、东海、东海陆架坡、琉球以东西北太平洋和部分日本海,开边界选取如图1所示。

研究区域的地形资料,包括来自NOAA的全球地形资料,长江口、江苏北部沿海、渤海的海图资料。开边界处采用松本国家天文台的海洋潮汐预报模式NAOTIDE提供的水位数据,水位、流速验证采用2008年潮汐表的潮汐和潮流数据。

采用ECOMSED模式,网格水平分辨率为1′×1′,垂向在?滓坐标下分三层。

主要研究天文潮及其传播变形的模拟,因此采用正压模型,温度和盐度为常数,亦不考虑风场和海气交换等因素,故表面热通量、盐通量、风应力分别赋为零值。

经过反复试算调试,90个站点的水位和18个站点的流速、流向验证,所得计算结果较为满意。

潮流垂直结构特征

1、分潮流椭圆的垂直变化

这里以M2、K1分潮流为例,研究分潮流最大流速及方向、椭圆率随水深的垂直变化,图2—图7为表层、中层、底层M2、K1分潮流椭圆图。

从图2可以看出M2分潮流强潮流区在朝鲜西海岸,最大潮流速超过1.0m/s。渤海海峡东侧、莱州湾沿岸、东海东南部的比较弱。M2分潮流的主轴方向与潮波传播的方向一致,潮流主轴在东海为东南向西北,进入黄海后慢慢转为南北方向。台湾海峡、对马海峡、济州海峡、渤海海峡,潮流主轴与海峡走向一致,在渤海湾、辽东湾、莱州湾、朝鲜半岛西岸的海湾,潮流主轴与海湾中轴线基本平行,在这些海域,潮流椭圆扁平,为往复流或具有明显往复流的性质。在台湾海峡以北的东海南部海域、黄海中部海域也存在往复流,而在长江口外至朝鲜半岛之间的广阔海域,流速大,旋转性强。

从图3来看,在台湾海峡、杭州湾、朝鲜半岛西海岸、渤海海峡、渤海湾海域,全日潮流椭圆率最小,为往复流。东海中部的椭圆最接近于圆,潮流旋转性强。K1分潮流最大流速出现在渤海海峡和对马海峡,而东海的较弱。

对比可以看出,最大流速的量值随深度而减小,全日潮流的变化较半日潮流快得多。从表层到中层,半日分潮流最大流速在一些海域变化比较快,变化大的约20-30%,有些海域基本不变,而全日分潮流流速则普遍减小了60-70%左右。

半日分潮流最大流速方向从表层到底层有偏转现象,在大部分海域,偏角很小,在东海中部基本不变,但在朝鲜半岛西南端与济州岛附近海域,方向变化很大,达到80°左右。全日分潮流在整个海域,最大流速方向都基本不变,只在北黄海中南部、济州岛附近、对马海峡有很小的偏转。

对比表层与中层的椭圆图,在北黄海和渤海北部,潮流椭圆的长轴比短轴减小的比较快,而有些地方短轴还增大了,故椭圆率明显变大。其他海域则变化不明显,但有增大的趋势。

2、潮流性质垂直变化

与潮汐分类的方法类似,潮流依据变化情况分为规则半日潮流、不规则半日潮流、不规则日潮流和规则日潮流4种潮流类型。

判断依据公式 ,其中,W是分潮流的平均最大流速。

图8—图10为表层、中层、底层潮流类型图,图中等值线0-0.5之间的区域为规则半日潮流,0.5-2.0为不规则半日潮流,2.0-4.0为不规则日潮流,4.0以上为规则日潮流。对比可见,在东海外海和黄海中部区域,表层为不规则半日潮流,变为中层的规则半日潮流,有的地区(如烟台东北方的海域)表、中两层的不规则日潮流的分布范围不太一致,也就是说该处存在一区域,表层为不规则日潮流,变至底层为不规则半日潮流。底层相对中层而言,规则半日潮流的区域范围更大一些。

造成潮流性质垂直变化的原因,是日潮流最大流速(WK1+WO1)的垂直变化大于半日潮流最大流速(WM2)的垂直变化所引起的。也有的垂直变化更为显著,表层为不规则日潮流变到底层为规则半日潮流。

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规律范文6

关键词:苔原;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冰缘环境;沼泽;判定指标

中图分类号:P931.4 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青藏高原是否存在苔原(Tundra),是全球地理环境系统的重要理论问题之一,也关系到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结构的深化认知和准确定位。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第三极”,数十年来,该地区地学研究取得重大成就,走在世界前沿[14]。由于山体高大,该区发育有地球中低纬度山地最完善的垂直带谱;又由于青藏高原跨13个纬度,自然带模式表现复杂。郑度等依据三维分异规律(高原地带性规律),构建出完整的带谱模式体系,成为高原环境研究的重要成就,发展了地理学的地带理论[56]。然而已有文献并未将高原定义为苔原,而以高寒高原称谓,带谱的亚顶层则统以高山草甸或高山草原、高山灌丛等表征,亦无苔原定性。苔原是地球南北极生态环境的“极性”特征,作为“第三极”的青藏高原缘何没有苔原?显然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科学问题。

沼泽湿地是极地苔原的主导性和标志性景观类型,对其分析有助于青藏高原苔原的确立。高原沼泽湿地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柴岫等对若尔盖高原的调查,但没有涉及苔原沼泽[7];赵魁义首次调查了高原腹地那曲等地的沼泽[8],虽然发现了连片多年冻土,但亦未涉及苔原沼泽的概念;孙广友根据对横断山区以及长江和黄河源区沼泽与泥炭的调查[9],认为沼泽不仅受控于一般性湿地形成规律,还受控于高原冰缘环境的特殊规律,沼泽发育达到上限,并首次发现冰缘沼泽[10],但仍未从苔原概念上进行论证。2004年,孙广友提出并初步论证了高原苔原的存在,判识出包括沼泽苔原在内的4种苔原生态景观类型;概略指出沼泽苔原广布于大江源等地区的大面积多年冻土带、冰缘过程强烈等特征,但仍缺乏以苔原指标体系对高原苔原及主导景观类型(沼泽湿地)进行系统分析[11]。基于此,笔者拟深化前期研究成果,以期对高原苔原的存在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并赋予世界第三极地理环境意义的极性;同时,在苔原机理上深化对青藏高原环境的认识;在实践上,将苔原理论应用于道路、管道工程等领域具有新的意义。

1苔原定义和判定指标

为了厘定青藏高原的苔原,需要采用明确的苔原定义和判定指标,而目前尚未见到公认的苔原定义,更缺乏定义苔原的指标体系。

1.1苔原定义

包洛文金指出,北冰洋沿岸和岛屿有广大的苔原地区,基本特征是没有森林[12]。斯特拉斯指出,苔原气候出现在自北极圈到北纬75°之间的大陆边缘地区,普遍存在永冻层,土壤为岩石碎屑或泥炭,高山苔原位于森林线之上[13]。《地理学词典》认为苔原带位于亚欧大陆及北美的最北部,为无林旷野,最暖月平均气温低于10 ℃,通常有永冻层,苔原有地衣苔原、灌丛苔原、草甸苔原多种[14]。黄锡畴认为苔原是大陆高纬度的无林地带[15]。刘南威认为苔原带占据着欧亚及北美大陆最北部及岛屿,严寒而湿润,土壤冻结,沼泽化现象普遍,是以苔藓和地衣占优势的无林地带,土壤属于冰沼土[16]。2007年出版的《地理学名词》认为,苔原是极地或高山永久冻土分布区,有以地衣、苔藓、多年生草本和小灌木组成的无林低矮植被[17]。

苔原作为地球上独立的自然带、环境结构、景观类型或生态系统,学者们尚未从自然综合体角度形成一个完整而严谨的苔原概念或定义。笔者认为苔原(冻原)是森林带与冰雪带之间的冰缘自然区。在北极为极圈至北冰洋沿岸带,在南极则为大陆冰盖裸岩区和岛屿;在中低纬度高地则为森林线与雪线之间的地带,气候严寒,多年冻土发育,寒冻过程强烈,冻胀、多边形裂隙等为标志性现象,植被无林,以小灌木、草类及苔藓等组成优势群落;土壤为冰沼土或粗骨性寒冻土。基于此,苔原可定义为森林带与冰雪带之间的冰缘地带,气候严寒,寒冻过程强烈,多年冻土发育,植被无林。

1.2判定指标

从苔原概念得到由5要素组成的苔原判定指标:7月平均气温为0 ℃~10 ℃,气候严寒,苔原植被仅有最低限度的热能收入;分布于冰盖或冰川的冰缘地带,寒冻过程强烈,这是与非苔原带动力过程的本质区别;多年冻土层连续发育;植被无林,仅有小灌木、草类及苔藓等;土壤为冰沼土或岩屑寒冻土,显示独特的成土过程。这5个要素具有共生性内在联系,都是判定苔原的必要因素。

2高原苔原及沼泽苔原存在的判定

2.17月平均气温10 ℃的等温线

青藏高原7月平均气温10 ℃的等温线有2类走势[18]:一类是圈定7月平均气温为0 ℃~10 ℃的昆仑—冈底斯山山脉间的高原中部主体,喜马拉雅山则以带状与之连接,呈连续性大面积展布;另一类是横断山地在4 200 m高度以上出现10 ℃等温线的斑块闭合圈,属于岛状展布。这2类区域在气温上符合苔原范畴,约占高原总面积的504%[19] (图1)。对于第一类区域,沼泽在高原东部广泛分布,长江、黄河和怒江的三江源沼泽面积超过8 000 km2[20],成为主导景观,在楚玛尔河及雅鲁藏布江上游也有分布,帕米尔高原也有零星分布。对于第二类区域,沼泽常见于坡麓带及汇水盆地,如新龙古冰帽区沼泽化面积达3 000 km2[21]。

2.2冰川分布

冰雪环境是苔原发育的必要条件。青藏高原虽无大冰盖,却是世界山地冰川最发育的地区,雪线高度为5 400~6 000 m,共有冰川20 066条,面积46 640 km2,覆盖度186%[22],且有冰帽或小冰盖(如唐古拉山姜古迪冰川群),对苔原形成具有与极地冰盖相似的冰缘效应。就冰雪对苔原发育条件而论,青藏高原许多地区(如珠穆朗玛峰、唐古拉山等)远优于长白山[2325]。珠穆朗玛峰范围内有7 000 m以上山峰38座,大于10 km2的放射状冰川18条,冰川总面积达1 500 km3,覆盖度高达32%[22],形成典型的冰缘环境,苔原系列相对完整[图2(a)]。而长白山并无现代冰川,冰缘环境远为逊色,以致草甸苔原发育不够典型,更缺少草原苔原等类型。

2.3冻土分布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中低纬度最大的多年冻土分布区,冻土面积达1761×104 km2(表1),运用7月平均气温10 ℃的等温线图叠合,得到苔原约占高原多年冻土面积的9687%, 面积为1706×104 km2。这为苔原发育提供了基础条件。

冰缘过程强烈,苔原区受高度控制的寒冻生成物呈现垂直系列:高位寒冻剥蚀面与石海;坡面上部石川、石河;坡面下部泥流阶地、鳞片草皮;坡麓为网状及多边形构造;谷口扇缘为冻胀泥炭丘、冰锥等。据程国栋等的研究[26],冻胀泥炭丘分为层状埋藏冰大型丘、冰核小型丘及无冰核平顶丘。大型丘在昆仑山口2号道班出现,高20 m,长40~50 m,宽20~30 m。而唐古拉山发现冻胀泥炭丘,高3 m,直径7~8 m[图2(a)]。冰核小型丘见于阿尼玛卿山东南端,因融塌而呈乱坟状[图2(b)]。平顶丘以当曲源头(海拔5 400 m)的叠状草丘为例,形成宽谷平原沼泽苔原[图2(c)],草甸苔原则不发育草丘[图2(d)]。埋藏冻胀泥炭丘分布零星,而小型冰核冻胀泥炭丘在三大河源头都有发现(表 2)。冻胀泥炭丘和多边形构造被公认为极地苔原的标志性特征。

2.4植被无林

在7月平均气温小于10 ℃的无林植被带,以小灌木、草类和少量地衣、藓类为特色,与极地苔原类似[27]。在垂向上可分上、下两带,下部带依次为高山灌丛、高山草甸或草原,上部带为流石滩稀疏植被[28],临近冰雪带。沼泽则可出现在从谷底到山鞍的低平或负微地貌形态。

2.6小结

依据7月平均气温10 ℃的等温线、冰川分布、冻土分布、植被无林以及苔原土分布,可以判定青藏高原7月平均气温为0 ℃~10 ℃的分布范围内,主要环境特征与极地苔原高度相似,因此可以认定青藏高原此范围环境属于山地苔原。

3苔原区典型沼泽类型

受高原地带规律控制,沼泽类型由东部横断山地的小灌丛类型,向西部的帕米尔高原草丛型递变。笔者以分布最广、具有典型意义的高山杜鹃(Rhododendron lapponicum)沼泽及藏北嵩草(Kobresia littledalei)沼泽为例进行分析。

3.1小灌木草丛沼泽

发育于横断山地岛状多年冻土区高山带上的古冰川槽谷、冰碛台地等地貌的下限海拔为3 950 m[28],小灌木主要为高山杜鹃群系的隐蕊杜鹃(Rhododendron intricatum)、草原杜鹃(Rhododendron telmateium)、毛蕊杜鹃(Rhododendron websterianum)和狭萼杜鹃(Rhododendron tapetiforme)等。以白芒雪山垭口的狭萼杜鹃苔草泥炭藓(Sphagnum)沼泽为例(表3),其地面海拔4 200 m,发育岛状多年冻土;沼泽位于山鞍浅谷,形成高度仅10 cm、直径50~100 cm的草丘;土壤为泥炭土,地表根系层厚18 cm,下部为泥炭层,厚度100 cm左右,基底为冰碛砾石。

沼泽植被由3层组成:第1层为建群种狭萼杜鹃,群丛状生长于草丘顶部,高15~20 cm,它是高原常绿革叶杜鹃灌丛的一种,适应年平均气温-4 ℃~-2 ℃的冷湿又多大风的恶劣气候,具有苔原植物特性;第2层以苔草为优势种,叶层高度小于10 cm,矮化明显;第3层是由泥炭藓组成的地被层,分盖度为30%~50%。这些特征是中国其他地区所没有的,而与极地苔原沼泽较为接近。

3.2草丛沼泽

草丛沼泽主要分布在高原主体地带的三江源地区,从横断山地到帕米尔高原西端,以及从喜马拉雅山地到昆仑山地,此类沼泽都有出现;在垂直带上分布于海拔4 300 m直到流石滩植被之间。沼泽植物以藏北蒿草、喜马拉雅蒿草(Kobresia royleana)等群落最为普遍,伴生种以华扁穗草(Blysmus sinocompressus)居多。如三江源那曲地区的藏北嵩草沼泽,海拔高度为4 500~4 800 m,高原面较完整,藏北嵩草沼泽呈广泛分布形态。优势种藏北蒿草属于莎草科嵩草属,适应海拔4 200~6 700 m的湖河滩地、潜水溢出带和冰川前缘积水区;植株高20~30 cm,湿中生,密丛,耐寒,萌发早,生育期短,根茎叶通气,组织发达,茎叶因角质化而坚韧;其与群落中的嵩草(Kobresia deasyi)、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喜马拉雅嵩草(Kobresia royleana)均为特有种[28]。

3.3高原苔原与极地苔原沼泽的对比

尽管青藏高原与极地环境存在干湿的明显差异,但苔原的本质是一致的,沼泽发育的地生态学要素具有内在相似性(表4)。两者的共同特征是气候严寒,多年冻土连续,寒冻冰缘作用强烈;植被无林,仅有小灌木、草丛及苔藓地衣等;动物群耐严寒,多特有种;冰沼土发育。这是一切苔原的本质属性。当然,两者的沼泽苔原也有类型上的差异,因为它们分属于水平和垂直两大地带规律的产物。两者的某些差异性不仅不是前者否定后者的依据,反而是地球苔原多样性的表现。

4高原苔原发育的理论依据

4.1苔原南缘与高原苔原发育

索恰瓦曾指出:长白山存在高山苔原,黑龙江流域只要满足一定的高度,都可以发育山地苔原。中国对苔原的研究始于长白山,黄锡畴等对长白山苔原进行了综合论证[32],开拓了中国苔原研究的新领域。而后进行的延伸研究,确认其为山地苔原,最远只能分布到温带的山地中,亚热带山地不存在高山苔原,长白山是中国唯一典型的苔原自然景观,并得出长白山、阿尔泰山及日本大雪山苔原是欧亚大陆苔原南缘的结论[15]。吴征镒也认为长白山冻原(苔原)与阿尔泰山冻原是高山冻原在欧亚大陆分布的南界[33]。因而,在青藏高原植被的水平分区与垂直带划分中,它们分别定为高寒草原、高寒灌丛和高寒草甸[34],未见苔原类型的划分。Huang等在进行青藏高原自然区划时,也没有提到苔原类型,笼统地称之为青藏高寒区,或将冰雪带下称为高山寒冻带、高山草原带及高山草甸带等[3435]。20世纪50年代至今,苔原在青藏高原没有被关注,也没有获得垂直带应有的带谱地位。

长白山是欧亚大陆苔原南缘的结论也属于学术误判。首先,水平地带和垂直地带皆基于太阳能梯度(即热力分带性)[3637],因此尽管两种地带性都会受到某些区域要素的干扰而发生局部变化,但两者空间组合的架构并不改变,各个纬度自然带与相应垂直自然带之间具有明显相似之处;马克耶夫所拟的大陆性与海洋性自然带理性模式中,水平地带与垂直地带都划分出苔原地带,他还指出在海洋性环境下,垂直带可能基本上重复水平自然带系统。这样,具有充分绝对与相对高度的青藏高原理应出现高山苔原。其次,冰雪要素是山地能否形成苔原的关键性要素。伍光和等指出高山冰雪带的出现是垂直带谱完整的标准[37];这一要素在青藏高原是充分具备的,那么具有充分绝对和相对高度、又具有必要冰雪要素的青藏高原,就不可能缺失苔原带。概而言之,地球上任何一个点位,只要满足上述条件,都可以在确定的高度出现苔原。邹春静等在纬度带属于寒温带的大兴安岭白蛤蜊山等首次发现山地冻原[38]。在此基础上,笔者近年又在大兴安岭北部识别出堰松砾质苔原类型。

因此,山地苔原能否产生与其所在的水平地带无关,青藏高原也不会因水平地带地处亚热带至温带而不发育苔原。再者,由于长白山苔原属于山地苔原而非平原苔原,所以不存在山地苔原止于长白山的依据。恰恰相反,在中低纬度因巨大隆起而形成的青藏高原,应是长白山、天山和阿尔泰山高山苔原越过中国北部广大地貌第二阶梯在青藏高原的再现。在青藏高原以南,中国再无高于森林线的高山。因此,青藏高原才是中国山地苔原的南缘。

4.2青藏高原苔原的性质

按传统划分,苔原分为高纬极地环境的平原苔原与中低纬高地环境的山地苔原。山地由独立山体组合,水平尺度局限,垂直谱系各带基本没有明显水平变化,因而垂直带具有单纯性。而青藏高原与此不同,高山环绕高原,高原耸立高山,成为巨大而完整的山原。其中东部横断山地属于高山峡谷地貌,主要发育单纯性山地苔原;而中西部高山宽谷形成了完整的高原面,海拔为4 000~5 500 m,苔原面恰是其主体,向上则达于雪线。这样,苔原的二维空间具有巨大的广延性,显示高原地带性特征[3940],这与一般山地(包括横断山地)苔原在空间格局上有本质不同,应属于高原苔原。因此,青藏高原苔原是山地苔原与高原苔原复合的山原苔原[11],在世界苔原环境中独具特色。高原苔原和山原苔原都是与极地平原苔原、中低纬度山地苔原相并列的一类新苔原。青藏高原是地球冰冻圈唯一的同时具有高原苔原和山地苔原、并由两者构成山原苔原复合类型的地区。

另外,基于极地平原苔原的研究较为充分,一般习惯于将其作为苔原的范本模式,将其要素降水、植物成分等也都作为判定指标,实为偏颇。地球的任何一个自然带,都有其普适性,也有其局限(特殊)性;何况水平地带规律产物与垂直地带规律产物,更是既有其相似性,又有差异性。两者不但互不排斥,而且相互补充。在低温、寒冻、无林等共同的本质属性前提下,降水、植物组成甚至冰雪形态等都允许有不同之处,从而构成地球环境(包括苔原)的多样性。

5结 语

(1)青藏高原是否存在苔原是全球地理环境科学的基本问题之一。笔者认为,苔原是森林带与冰雪带之间的冰缘地带,气候严寒,寒冻强烈,多年冻土发育,植被无林。拟定的5个要素苔原环境指标组合为:7月平均气温为0 ℃~10 ℃;位于冰盖(川)的现代冰缘区,寒冻强烈;分布多年冻土;发育寒冻土;植被无林。这5个要素能够全面反映苔原的综合特征。将其用于青藏高原环境分析,发现7月平均气温介于0 ℃~10 ℃的范围约占高原面积的504%,为1296×104 km2。在此范围内,山谷冰川广泛,现代冰缘环境典型,寒冻过程强烈;连续多年冻土占高原多年冻土面积的725%,土壤为寒冻土,冰沼土发育;植被因处于森林线之上仅有小灌丛、草类及苔藓等。因此,判定青藏高原存在苔原。

(2)青藏高原沼泽湿地广泛,植物成分多为特有种,冻胀泥炭丘普遍,与多边形土等形成冻胀组合,构成独特的沼泽湿地苔原。

(3)青藏高原地域分异使山地发育山地苔原,中部高原面连续区发育高原苔原,而青藏高原又是山原,因此该高原具有山原苔原类型,而且是世界上目前唯一的山原苔原类型,表征出世界苔原的多样性。

(4)中国除长白山、阿尔泰山和天山以外不存在苔原的结论是不确切的,青藏高原苔原才是中国苔原的南缘。

(5)青藏高原苔原的发现,将在地理环境的意义上确认其全球第三极——高极的真实极性,在苔原基点上有利于深化对高原地表过程和环境的认识,完善地带结构,因此在地球境科学及湿地学上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孙鸿烈,刘东生,程国栋,等.对我国青藏高原研究的评述[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7(4):283285.

[2]郑度.青藏高原形成环境与发展[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程志刚,刘晓东,范广洲,等.21世纪青藏高原气候时空变化评估[J].干旱区研究,2011,28(4):669676.

[4]于伯华,吕昌河.青藏高原高寒区生态脆弱性评价[J].地理研究,2011,30(12):22892295.

[5]郑度,杨勤业,刘燕华.中国的青藏高原[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6]张新时.植被的高原地带性[J].植物学报,1978,20(2):140149.

[7]柴岫,郎惠卿,金树仁,等.若尔盖高原沼泽[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

[8]赵魁义.高原沼泽植被的基本特征[J].地理科学,1982,2(1):7382.

[9]孙广友.横断山区沼泽与泥炭[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0] 孙广友.长江河源区冰缘环境沼泽的研究[J].地理科学,1990,10(1):8694.

[11]孙广友.论青藏高原苔原——成因、分布与分类的研究[J].冰川冻土,2004,26(2):121128.

[12]包洛文金.普通自然地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13]斯特拉斯.自然地理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14]《地理学词典》编辑委员会.地理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15]黄锡畴.欧亚大陆东部高山苔原的南缘[J].地理科学,1984,4(4):293302.

[16]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7]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地理学名词[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8]廖克.青藏高原地图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19]张镱锂,李炳元,郑度.论青藏高原范围与面积[J].地理研究,2002,21(1):18.

[20]周幼吾,郭东信,邱国庆,等.中国冻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1]孙广友.新龙古冰帽的若干特征[J].冰川冻土,1988,10(4):435440.

[22]施雅风.简明中国冰川目录[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

[23]孙广友,王海霞,范宇.中国东北第四纪冰川研究新进展:遗迹厘定、新发现与冰期模式[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2,34(1):5565.

[24]宗盛伟,吴正方,杜海波.近52 a长白山苔原带生长季气候变化特征[J].干旱区研究,2013,30(1):4149.

[25]徐倩倩,刘琪璟,张国春.长白山高山苔原雪斑大白花地榆群落土壤氮素动态与生产力的关系[J].植物生态学报,2011,35(2):159166.

[26]程国栋,马巍,吴青柏.青藏高原科考图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7]博奇,马津格.苏联沼泽生态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28]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29]李树德,程国栋.青藏高原冻土图(1∶3 000 000)[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

[30]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土壤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31]高以信,李明森.横断山区土壤[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2]黄锡畴,刘德生,李祯.长白山北侧的自然景观带[J].地理学报,1959,25(6):435446.

[33]吴征镒.中国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34]HUANG B W.The Conservation Atlas of China[M].Beijing:Science Press,1990.

[35]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6]牛文元.理论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37]伍光和,蔡运龙.综合自然地理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8]邹春静,徐文铎.中国东北植被生态学研究中的焦点问题[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0):1711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