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放射性污染的特点范例6篇

简述放射性污染的特点

简述放射性污染的特点范文1

( 1 )悬浮物及飘浮物

一般均在病房出口处设置化粪池。污水进入化粪池后,其中比重较大的污染物在池中沉淀分离,发酵消化。在沉降过程中也夹杂一些病毒病菌随之沉降,故污泥也应作相应处理。化粪池出水仍会携带一部分漂浮物和机械杂质进入消毒池,这将影响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因此,污水进入消毒池前应得到充分沉淀和简单的过滤。

( 2 )有机污染物

医院污水的有机物一般小于城市污水, BOD5 多在 100 毫克 / 升左右。可以利用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将其消化。但如果直接排入要求较高的地表水体、风景区等时,则对其有机物要进行处理,一般多采用生物处理法。

( 3 )放射性同位素

由于原子核自发蜕变产生射线,它的存在使污水具有放射性污染,无法人为的改变污水中放射性物质的强度和性能。因此只有用稀释或浓缩的办法来降低或避免其危害。对于这种污水可根据放射性物质的种类、半衰期长短来决定其处理方法。对于半衰期短的元素,采用储存的方法或用稀释方法进行处理;对于半衰期长的放射性物质可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法处理,将其先从污水中分离出来。根据调查,目前一般医院中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均系半衰期较短者,而且污水量较少,故通常采用储存法处理。

( 4 )寄生虫

( 5 )病毒

病毒是一种远比细菌小的物体,他们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必须在一定的活细胞中才能生存繁殖。在人类的传染病中 80% 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一般来说耐冷不耐热(但肝炎病毒对热、干燥和冰冻均有一定抵抗力,如甲型肝炎耐热 56 ℃, 1 小时以上;乙型耐热 60 ℃, 4 小时以上),不过所有病毒对高温煮沸和强氧化剂都很敏感,因此可投一定浓度的氯使其灭活。

( 6 )传染病菌

传染病菌的种类很多,但其活动规律则大同小异,一般在 PH 值 5-9.6 范围内生存,当 PH 值超出此范围病菌即死亡。在清水中能活一个多月,但在粪便污水中生活时间较短。这是因为: a. 粪便污水中含有自身分解生成的氨,可起杀菌作用; b. 大便分解还能产生某些灭菌素使细菌灭活。另外大部分病菌(除破伤风为厌氧菌外)都是好氧的。利用这一特性,如将水池加盖密封,一方面由于有机物分解消耗大量氧,另一方面因池子密封补氧困难,导致污水中溶解氧减少,致使好氧病菌在缺氧下自行消灭。

此外,在化验室、检验室中还有铬、汞等重金属存在,可用化学方法去除。

综上所述,医院污水是一种极其复杂的体系,因此,采用常规处理方法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

近来发展起来的臭氧水处理技术,在医院污水处理工程上被广泛应用,收到了极好的效果,这是因为臭氧比氯、漂白粉、二氧化氯具有更强的氧化能力,可以比氯快 600-3000 倍的速度杀死包括氯不能彻底杀死的所有细菌、病毒等;可将某些重金属离子 Pb 、 Hg 等氧化沉淀达到分离的目的;另外臭氧还可降低生化耗氧量( BOD )和化学耗氧量( COD )、去除亚硝酸盐和脱色、除臭等。经此处理的医院污水,可大大提高排放标准,甚至可返回作为非饮用水使用。

医院污水处理方案(二)

潍坊现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分享医院污水处理工艺:医院污水来源成分复杂,含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物等,具有空间污染、急性污染和潜伏污染等特征,不经有效处理会成为一条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和严重污染源环境。本文主要介绍了MBR工艺处理医院污水。

一、医院废水的特点

医院各部门的功能、设施和人员组成情况不同,产生污水的主要部门和设施有: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X光照洗印、动物房、同位素治疗诊断、手术室等排水;医院行政管理和医务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食堂、单身房、家属宿舍排水。不同部门科室产生的污水成分和水量各不相同,如重金属废水、含油废水、洗印废水、放射性废水等。而不同性质医院产生的污水也有很大不同。医院污水来源成分复杂,含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物等,具有空间污染、急性污染和潜伏污染等特征,不经有效处理会成为一条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和严重污染源环境。

二、医院污水的来源、水量

(一)、医院污水的来源

医院排放废水的主要部门和设施有: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X光洗印、同位素治疗诊断室、手术室等;还包含医院行政管理和医务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食堂、宿舍排水。

(二)、医院污水的水量

设备较全的大型医院平均日污水量在400-600L/(床。d),K=2.0-2.2

一般设备中小型医院平均日污水量在300-400L/(床。d),K=2.2-2.5

小型医院平均日污水量在250-300L/(床。d),K=2.5

K—小时变化系数

三、医院污水的水质特征

医院污水的主要污染物包含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和含放射性污染物三大类。

病原性微生物及其控制指标:

通常把大肠菌群数和粪大肠群数作为衡量水质受到粪便污染的生物学指标。

医院污水和生活污水中经水传播的疾病主要是肠道疾病,由病毒传播的疾病有肝炎、小儿麻痹等。

有毒有害物质及水质指标:

pH:医院的酸碱污水主要来源于化验室、检验室的消毒剂的使用及洗衣房和放射科等,可对管道造成腐蚀或影响消毒剂的使用效果。

SS:影响水体外观和氯化消毒灭活效果。

BOD和COD:大部分来自生活系统排水,可生化性能良好,但医院广泛使用的消毒剂对生物处理是不利的。

动植物油:来自食堂排水,影响水体溶解氧和医院含菌污水的消毒效果。

总汞:包含有机、无机、可溶和悬浮的汞,可是人体发生全身性的中毒。主要来自于口腔科、破碎温度计和某些使用汞的计量设备汞的流失。

医疗单位在诊断和治疗中用到的放射性同位素在其衰变过程中产生α、β和γ放射性,在人体内积累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放射性在污水中的浓度以Bq/L表示。放射性液体废物按其放射性浓度水平分为不同的等级:

第Ⅰ级(低放废液):浓度≤4×106Bq/L。

第Ⅱ级(中放废液):浓度为4×106Bq/L~4×1010Bq/L。

第Ⅲ级(高放废液):浓度>4×1010Bq/L。

医院放射性污水主要来自同位素治疗室,应针对这一部分污水单独设置衰变池处理,达标后再排入综合下水道。

四、医院污水的处理技术分析

医院污水的处理主要根据医院的规模、性质和处理污水排放去向,进行工艺选择。医院污水处理所用工艺必须确保处理出水达标,主要采用的三种工艺有: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简易生化处理。

其选择原则如下:

传染病医院必须采用二级处理,并需进行预消毒处理;

处理出水排入自然水体的县及县以上医院必须采用二级处理;

处理出水排入城市下水道(下游设有二级污水处理厂)的综合医院推荐采用二级处理,对采用一级处理工艺的必须加强处理效果;

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小型综合医院,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简易生化处理作为过渡处理措施,之后逐步实现二级处理或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潍坊现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销售:*****主营产品:医疗污水处理设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乡镇医院污水处理设备 卫生院污水处理设备

MBR工艺处理医药污水的特点: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作为主处理单元,它具有抗冲击能力强,出水水质优质稳定,其处理构筑物全部置于地下,占地面积小,布局合理。PLC柜置于地上控制室内,使管理较为简单。

MBR工艺由于高效的固液分离作用,出水悬浮物浓度低,细菌和病毒失去了附着或包裹的屏障,易于被灭活,能有效去除SS和细菌。

膜组件的高效截留作用使反应器内保持了较高的生物量,提高了生物处理效率,由于MBR的截留作用使微生物富集,可使世代周期较长的硝化细菌得以保留和繁殖,从而到达了很好的脱氮效果。

简述放射性污染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法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环境监测 应用

1 概述

1.1 原子吸收光谱法简介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工作原理为:每种元素的特征光谱线各不相同,当空心阴极灯发辐射出的特定波长光通过待测溶液的基态原子雾气时,基态原子将会吸收同种元素辐射出来的特征波长光,使得入射光的强度减弱,入射光强度的减弱程度可用吸光度来表示,吸光度与火焰中待测元素基态原子的含量成正比,因此可通过测出吸光度确定试样中待测元素的浓度。原子吸收光谱法可分为火焰原子吸收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1.2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简介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的全称是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它的工作原理为:待测样品从进样器进入雾化器,之后随着氩气进入等离子体火炬,样品组分将形成包括原子、离子和电子的离子混合气体,即等离子体,并通过发射出特征光从而释放能量。不同的元素的等离子体发射出的特征光各不相同,因此可通过特征光的波长确定待测样品中的元素;待测样品中某元素的浓度与其特征光的强度成正比,因此可通过特征光的强度确定该元素的含量。

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法(ICP-MS)是以ICP作为离子化源的质谱化学组成分析方法,其实质是将等离子发射光谱仪与质谱联机,从而实现超高灵敏度分析。ICP-MS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中的样品分析,也是国内外当前痕量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

AAS、ICP-AES及ICP-MS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对比情况见表1。

2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1 水体环境监测

宋春霞[1]等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山东省大沂河水体中的铜、铅、镉、锌和汞五种重金属的浓度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显示,该河流中铜、铅、镉和锌的最高浓度分别为0.018、0.230、0.176和0.490mg/L,汞为未检出。铅的含量超过国家Ⅴ类水标准值十几倍,而镉的浓度超过了两倍左右。

2.2 土壤环境监测

杨亚鸽[2]等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了江苏某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铅和镉的全量及四种形态的含量。研究结果显示,该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铅和镉的全量分别为603.3mg/kg和21.8mg/kg,铅的四种形态的含量由小到大的排序为可氧化态

2.3 大气环境监测

孙龙仁[3]等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了乌鲁木齐市五个功能区大气样品中镉、铬、铜、镍、铅和锰六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研究结果显示,PM10的质量浓度除1个功能区采样期间全部国家二级标准值外,其它采样点均未超标。

3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3.1 水体环境监测

赵玲[4]等利用ICP-AES检测了珠江表层水体中铜、砷、锌、铬、铅和镉六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研究结果显示,该河流表层水体受到了六种重金属的污染,其中砷、锌和铅的污染较为严重,属于Ⅲ类水质,铬和铜的污染相对较轻,属于Ⅱ类水质,镉的污染最轻,属于Ⅰ类水质。六种重金属含量的季节性变化及空间变化均较为明显。

3.2 土壤环境监测

陈碧华[5]等利用ICP-AES对不同种植年限大棚菜田土壤样品中砷、铅、锌、镉、铬、锰、镍和铜八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显示,砷、铅、锌、锰、镍和铜六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与种植年限的相关性为极显著,而镉和铬的含量与其种植年限不相关。

3.3 大气环境监测

汤洁[6]等利用ICP-AES对大庆市大气沉降样品中汞、镉、砷、铬、镍、铅、铜、锌、锰和钴十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并计算了各元素的沉降通量和富集因子。研究结果显示,汞、镉、砷、铬、镍和铅六种元素的沉降通量较低,而主要来源为人为污染源的锌、铅、砷和镉四种元素具有极强的富集特征,土壤中锌和镉的积累与大气沉降的相关性为显著。

4 结语

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已成为各领域中重金属元素分析的重要方法。但随着环境监测的发展,这两种方法要更好的为环境监测服务,不仅要求技术人员不断掌握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还要求厂家研制更优质、精密的仪器。只有这样,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才能在环境监测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春霞,彭元成,苏金铃 等.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大沂河水体的重金属含量[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6,13(3):46-49.

[2]杨亚鸽,崔立强,全桂香.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污染土壤中铅和镉的形态[J].光谱实验室,2013,30(2):991-994.

[3]孙龙仁,郑春霞,王文全,等.乌鲁木齐市夏季大气PM10、PM2.5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J].天津农业科学,2009,15(2):37-41.

[4]赵玲,权真真,尹平河,等.广州珠江水体微表层与次表层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J].光谱实验室,2011,28(3):1182-1186.

简述放射性污染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机电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工艺;污染物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工作就是污染源调查与评价。要保证环境的质量,首先必须确保不出现污染源缺项。只有全面地了解机电行业环评的特点,在编制环评报告时才能做出准确和客观的评价。机电行业的特点是工艺材料品种广、工艺设备多、工艺过程复杂及污染物来源分散,有多项危险废物产生,有的工艺还有放射性污染产生。在对机电行业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对此必须有足够的认识。

1.工艺材料品种广

机电行业使用量最大的材料是钢材、铸钢、锻钢与铸铁等。现代制造业,非金属材料也普遍在使用。材料不同,加工工艺就不同,产生的污染也就不同。

1.1钢材

钢材一般在机械加工前要做除锈处理。尤其是热轧钢板,主要是去除热轧工艺过程产生的坚硬难除的氧化皮,多数采用喷丸、喷砂工艺,除产生噪声污染外,还产生粉尘污染,特别是喷砂除锈的粉尘量很大。对冷轧钢板,主要是去除其表面的油脂,多数采用酸洗工艺,之后需用碱中和、用水冲洗,产生酸、碱污水。也有采用有机除锈的,要产生有机废水。

不同品种的钢材,产生的污染物也不同。如板材、型钢、管材一般要进行焊接加工,应关注的主要是焊接工艺产生的烟尘污染。对受压件,为保证焊缝内在质量要进行“探伤”,则有放射性污染。当然还有无规则的非稳态噪声污染和钢屑固废污染。有的焊缝还需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焊接应力、减少焊接变形,则应考虑退火窑炉的污染问题。而元钢、铸钢、锻钢,一般要进行切削加工及热处理,除了噪声污染、钢屑固废外,要涉及废冷却剂、废棉纱等“危废”和窑炉污染问题。

1.2铸铁

为便于加工,铸铁件一般要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铸造应力、降低其表面硬度,这就要产生退火窑的污染问题。铸铁是脆性材料,含碳量高,切削加工时不需要使用冷却液,这与钢材明显不同。铸铁可焊性很差,一般不存在进行焊接加工的问题,相应的焊接污染也就不存在了。这又是与钢材明显不同的一点。

1.3非金属材料

1.3.1矿物油

矿物油可用于设备本身传动件的、液压设备动力的传递、切削加工中的冷却及产品性能的检测。上述工艺过程使用矿物油产生的废矿物油、废棉纱为危废“HW08”。

1.3.2乳化液

乳化液包括皂液、烃水混合物、乳化液、切削剂、冷却剂、剂等。它们使用后产生的废乳化液为危废“HW09”。

1.3.3表面处理材料

表面处理材料包括各类酸、碱、除油剂、除锈剂、电镀液、磷化剂、亚硝酸盐等。在工艺过程中使用这些材料后产生的废电镀溶液、淤渣、污泥、酸碱渣、氧化槽渣、磷化渣、亚硝酸盐废渣,属于表面处理废物,为危废“HW17”;表面处理产生的废酸为危废“HW34”,废碱为“HW35”。

1.3.4产品表面防腐涂料

各类油漆、真漆、罩光漆、聚氨酯树脂涂料、聚乙烯树脂涂料、环氧树脂涂料、双组分涂料、静电喷粉料等产品表面防腐涂料,在生产配制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为危废“HW12”。

1.3.5氰化物

热处理、渗碳、渗氮与电镀时,产生含氰热处理钡渣、含氰污泥及冷却液、含氰热处理炉内衬、渗碳氰渣,为危废“HW07”。电镀和电子零件制造业中电镀工艺、镀层剥除工艺中产生的含氰废物,为危废“HW33”。

1.3.6石棉

石棉材料包括石棉绳、石棉板、石棉布等,在生产中会产生石棉废物,为危废“HW36”。

2.工艺设备多

建设项目应列出全部设备的明细及汇总,包括其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尤其应关注各类高速运转设备与液压设备。为了保证上述设备良好的工艺性能,设备的运动零部件必须要有良好的,使用到较多的油。连同液压设备用油,使用中或使用到一定周期后,需要进行净化处理。洁净的油一般可以回用。产生的油渣、废矿物油,为危废“HW08”。

3.工艺过程复杂及污染物来源分散

机电行业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十分复杂的加工工艺,大体可分为热加工工艺与冷加工工艺。

3.1热加工工艺

热加工工艺主要包括铸造工艺、锻造工艺、焊接工艺、热处理工艺等。热加工工艺的共性内容是都要有热源。不同的能源、不同的燃料、不同的加热方式,产生不同的废气、废渣及噪声污染。

3.1.1铸造工艺

铸造工艺产生的污染源主要有三处:第一为型砂处理和铸件清砂环节产生的粉尘和噪声污染;第二是在型芯制作、精密铸造及表面铺煤粉时产生的甲醛、氨及芳香族污染气体;第三为对铸件进行退火处理时,应关注退火炉的窑炉污染。

3.1.2锻造工艺

锻造分为“锻压”与“锻打”。后者锻锤的冲击速度大,产生的打击噪声很大,设备振动也大。不管哪种锻造形式,应关注的主要是噪声、振动及氧化皮固废。

3.1.3焊接工艺

焊接过程中对不同的材质应采用不同的焊接工艺,最常见的是普通碳钢的焊接。焊接时产生烟尘、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氯化物等,其中最重要的焊接毒物为氟化物,其尘埃粒径为1mm左右。此外,还有噪声、高频电磁辐射、光辐射及焊渣等污染。

3.1.4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是将金属工件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适当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后,又以不同速度冷却的一种工艺。污染物主要有3种:一是氰化物,它产生于氰盐液体渗碳、碳氮共渗,黄血盐、赤血盐盐浴分解产生的氰根以及碳酸盐盐浴加入尿素或缩二脲生成的氰酸盐。上述工艺过程产生的废渣、废泥、废液及炉内衬等,为危废“HW07”。二是淬火剂及淬后的清洗废水,它含有盐浴炉盐类。三是表面处理时渗氮有氨气泄漏。氰化过程有含氰废水排放;氧化过程有废碱液、废酸液及HCl气体排放;渗硫过程有废碱液和废盐渣排放;磷化过程有磷酸盐废渣排放。其他有机溶剂进行气体渗碳时可溢出苯、甲苯、甲醇等气体。

3.2冷加工

冷加工工艺除一般的噪声、振动、切屑等污染外,在环评别需要关注的是“危废”污染物。主要来源于设备、切削加工、液压传动等过程。主要是废旧油渣、液等,为危废“HW08”与“HW09”。

4.结语

以上只是对部分机电行业的材料、设备与工艺进行分析。虽然机电行业建设项目污染较轻,但如果对上述的特点认识不足的话,在编制环评文件时就容易发生污染源遗漏、污染物缺项的问题。因此,本文对提高机电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杜锐,郭永葆.机电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关键问题[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

[2]翁平.浅析机电行业环评报告的工程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10).

简述放射性污染的特点范文4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内容,《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和各类矿种的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等要求结合矿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综合确实。主要有区域和矿区水工环地质测绘、静止水位观测、抽水试验、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地(表)下水长期观测、取样分析测试等。

2技术要求

2.1区域和矿区水工环地质测绘

区域水工环地质测绘比例尺一般采用1∶50000~1∶10000,测绘范围应包括一个完整的补、径、排在内的水文地质单元。在充分收集已有水文地质、社会自然地理、水文、气象、地震、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要求基本查明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及其富水性,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最低侵蚀基准面位置、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现状、第四系松散层分布和厚度、岩体风化程度、构造破碎带和软弱结构面(夹层)特征、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岩石坚硬完整程度、各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特征、岩容发育情况、自然和人工边坡的稳定现状、采空区、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和特征等水工环地质条件。矿区水工环地质环境地质测绘比例尺一般受用1∶10000~1∶2000。测绘范围应包括矿床开采和疏于矿床可能造成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改变和可能影响到的范围。要求重点查明与矿床开采有关的水工环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水工环地质测绘观测路线采用穿越法和追索法相结合,一般垂直岩层、构造线走向和沿地貌变化显著方向,对重要地质体、接触带、断层带、软弱夹层、地质灾害和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地带、河谷、沟谷和地下水露头多的地方进行追索、观察、详细记录和描述,并描绘仿信手剖面图和进行拍照。对造成地质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地带进行重点调查和观测。原则上1∶50000测绘观观测线路间距500~1000米,观测点密度30~50个/平方千米;1∶10000测绘观观测线路间距250~500米,观测点密度30~50个/平方千米;1∶2000测绘观观测线路间距100~200米,观测点密度30~50个/平方千米。

2.2野外调查内容和要求

2.2.1水文地质调查内容和要求

(1)泉水调查:查明出露地貌位置和地质条件(地层、岩性、构造、产状)、成因类型、补给来源、流量、水质(颜色、透明度、口味、气味、沉淀物、悬浮物)、水温、访问其动态变化情况。选择部分代表性强的泉取样,进行水质化学全分析和作细菌、污染、放射分析。(2)老窿调查:查明窿口地貌位置和地质条件(地层、岩性、构造、产状)、老窿形状、断面、长度、揭露层位和岩性、出水量、水质(颜色、透明度、口味、气味、沉淀物、悬浮物)、水温、访问其动态变化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取样,进行水质化学全分析和作细菌、污染、放射分析。(3)地表水体调查:查明河流、溪沟点的地貌位置和地质条件(地层、岩性、构造、产状)、水位、流量、水质(颜色、透明度、口味、气味、沉淀物、悬浮物)、水温、与地下水的联系、访问其动态变化情况;水塘、湖泊的地貌位置和地质条件(地层、岩性、构造、产状)、水位、水质(颜色、透明度、口味、气味、沉淀物、悬浮物)、水温、与地下水的联系、访问其动态变化情况。选择部分代表性的取样,进行水质化学全分析和作细菌、污染、放射分析。

2.2.2工程地质调查内容和要求

(1)地形地貌调查:调查基本地貌形态特征(海拔高程、水系平面分布特征、分水岭的高度及破坏情况、地形高差、切割深度、地形坡度)、成因类型和展布情况,划分地貌单元。河谷地貌应调查谷底和纵向坡度的变化情况、断面形态、河床宽度、植被发育程度等;河流阶地应调查阶地的级数及高程、形态特征、长宽、高及坡度、地质构造、纵横方向上的变化、阶地的性质及组合形式;冲沟应调查其地貌位置、岸坡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风化程度、植被发育情况、沟底和沟口堆积物的特征。(2)土体调查:松散碎屑土应详细观察颜色、结构颗粒大小、形状、均一性、磨圆度、分选性、孔隙度、干湿度、透水性、颗粒成分、颗粒含量、固结物成分、含量和固结状态、密实度;黏性土应详细观察颜色、结构、干湿度、压缩性、透水性、可塑性、矿物成分等。(3)岩体调查:应详细观察颜色、结构、构造、风化程度、全至强风化带厚度、岩石坚硬程度、节理裂隙发育组数、每组条数(条/米)、单条节理裂隙的产状、长、宽、深度、充填情况、充填物成分、统计线节理裂隙发育率(岩体长度内裂隙宽度之和/岩体长度%)、节理裂隙切割岩体情况、切割岩石块度和形状,编制节理玫瑰花图或极射赤平投影图。按《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进行分级。(4)地质构造调查:附近地层岩性、岩层产状、各种构造形式的分布、形态、产状、规模、软弱结构面的产状、性质、断层的位置、类型、产状、断距、破碎带宽度、成分、充填胶结情况、工程地质特征、挽近期构造活动的形迹、特点、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节理裂隙发育组数、每组条数(条/米)、单条节理裂隙的产状、长、宽深度、充填情况、充填物成分、统计线节理裂隙发育率(岩体长度内裂隙宽度之和/岩体长度%)、节理裂隙切割岩体情况、切割岩石块度和形状。

2.2.3环境地质调查内容和要求

(1)区域稳定性调查:收集勘查区及附近历史地震资料,调查新构造活动情况、分析是否有活运性断裂的存在。(2)社会和自然环境调查:调查居民多其他建筑物的类型、密度、旅游区、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及范围、破坏程度等。(3)地质灾害和不良地质现象调查:调查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分布的地貌位置、地层岩性及构造条件、分布范围、规模、形成时间、现状稳定性、发展趋势等;调查斜坡、人工边坡的变形破坏及其稳定性;地面塌陷、地裂缝、不良冲沟的发育与分布范围、形态特征、发育程度、形成原因、现状稳定性、发展趋势等。(4)地质环境污染调查:调查收集地表水、地下水的环境背景值(污染起始值);调查由于原生地质环境引起的地方病的原因;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地表、地下水质污染的形成条件、污染源、污染物质成分、污染途径、污染程度、分布范围;放射性污染的种类和范围等。

3技术流程研究

3.1钻孔静止水位测量

钻孔停工后开始进行水位观测、观测时间间隔为开始后的第5、10、15、20、30、45、60分钟各观测记录一次,以后每60分钟观测记录一次直至稳定,稳定标准为4小时内水位波动范围不超过5厘米。

3.2钻孔抽水试验

抽水试验一般采用稳定流抽水试验法,试验前先测量靓止水位。水位降深应根据试验目的和含水层富水程度而定,应尽设备能力作一次最大降深(10米),水量大时应作三次降深。稳定时段延续时间最低不少于8小时,稳定水位波动相对误差不大于1%;涌水量波动相对误差:当单位涌水量大于0.1L/s•m时,不大于其平均值的3%;当单位涌水量小于或等于0.1L/s•m时,不大于其平均值的5%。{波动相对误差(%)=(最大或最小值平均值)/平均值%}。抽水试验趋于稳定时采集化学全分析水样一件。抽水试验过程中应连续准确观测和记录水位下降、流量、水温、气温和恢复水位,水位下降、流量的观测时间间隔为抽水开始后的第5、10、15、20、25、30分钟各观测记录一次,以后每30或60分钟观测记录一次;水温、气温的观测时间间隔为每2~4小时同步观测记录一次;抽水试验达到稳定标准停抽后,恢复水位观测时间间隔为停抽开始后第5、10、15、20、25、30分钟各观测记录一次,以后每30或60分钟观测记录一次直至稳定,稳定标准为8小时内水位波动范围不超过10厘米。

3.3钻孔简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观测

所有的施工钻孔均要求进行。由钻孔施工单位对施工的所有钻孔均进行观测和详细记录钻进过程中的涌水、漏水、掉块、塌孔、缩径、扩径、卡钻、埋钻、掉钻、涌沙、逸气等现象发生的位置深度,测量涌(漏)水量和涌水水头高度。观测记录钻进过程中每一回次的起、下钻动水位和冲洗液消耗量,并记录起、下钻动水位观测的间隔时间。遇到休假、交接班或处理事故等停钻时间较长时,开钻前必须测量孔内水位。要求使用钻孔岩心鉴定记录表、岩心统计表、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记录表、钻孔止水记录表、钻孔止水检查记录表等专门表格进行记录。

3.4钻孔岩芯工程地质编录

要求详细观察和描述岩芯的岩性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硬度、岩石风化程度和深度、划分各风化带线深度、裂隙性质、密度、充填情况、发育深度、统计裂隙率;地下水活动情况;岩芯形状、完整破碎程度、统计描述岩芯块度、绘制岩芯块度柱状图、计算回次岩芯采取率、按钻进回次测定岩石质量指标(RQD=Lp/Lt%,式中Lp-某岩组大于10厘米完整岩芯长度之和;Lt-某岩组钻探总进尺),确定不同岩组RQD值的范围和平均值。

3.5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

要求与地质编录同时进行,自坑道口开始分别按层位、岩性详细观察和描述岩性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硬度、岩石风化程度、节理裂隙性质、密度、充填情况、统计裂隙率、岩体完整破碎程度、岩石块度形状、大小、顶壁稳定程度、变形破坏情况及地下水活动情况。绘制老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素描图。

3.6地表水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

河溪、泉水和坑道等进行流量、水温、气温的观测;钻孔进行水位和气温的观测。一般每间隔10天观测一次(即每月观测3次),雨季加密观测,取得当年的流量和水位峰值。水质按枯、雨季取样分析。连续观测时间不少于一个水文年。

3.7岩石物理力学性格试验

要求每一工程地质岩组均应有样品控制,样品可直接由钻孔岩芯(或老窿)采取,采样规格要求芯直径大于等于8厘米,长度10~30厘米,每组样品数量为20块左右。采样时需用油漆箭头标明顶面方向()并按顺序进行编号(如A组样取到20块岩芯,其编号为A-1、A-2、……、A-20),样品取好后用石蜡密封,按组装箱运送到试验室。岩(矿)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项目有:风干含水量、风干容重、饱和容重、比重、普通吸水率、饱和吸水率、风干抗压强度、饱和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泊桑比、抗剪强度(凝聚力、内摩擦角)等。

3.8水质全分析

选择区内有代表性的泉水、地表河溪、坑道和抽水钻孔进行采样,其中泉水、地表河溪、坑道分枯雨季采样。盛水容器采用2千克塑料瓶,在采样点用所取之水冲洗瓶和盖三次以上后再采取水样,水样取好后,立即用石蜡封好瓶口,标明取样位置、水点编号、填写水样标签粘贴在样瓶上,24小时水送到化验室进行化学合分析。同一水点位置另取1千克水样加入2~3克大理石粉(标明)24小时内送到化验室进行侵蚀性CO2分析。化学全分析项目有:水的物理性质(水温、色、口味、气味、透明度)、HCO3-、SO4-、CL-、NO2-、NO3-、CO32-、F-、Br-、I-、K+、Na+、Ca2+、Mg2+、Fe2+、Fe3+、AL3+、NH4+、Cu2+、Pb2+、游离CO2、侵蚀CO2、H2S、可溶性SiO2、pH值、耗氧量、总硬度、暂时硬度、永久硬度、焙干残渣、灼热残渣等。

3.9水质专项分析

选择区内有代表性的泉水、地表河溪、坑道和抽水钻孔进行采样。按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进行分析和放射性检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分析项目有:色、浑浊度、嗅、味、肉眼可见物、pH值、总硬度、铁、锰、铜、铅、锌、挥发酚类、硝酸盐氮、氟化物、氰化物、砷、硒、汞、镉、铬(六价)、细菌总数、大肠菌类;放射性检验项目主要为水中的Ra、总β和总α。以上样品的采集具有专门的和特殊的要求,取样前需与有关卫生防疫部门取得联系,采用其提供的样瓶和添加药剂,并按其规定进行采样或聘请相关卫生防疫部门人员到现场进行采样。

3.10岩矿石放射性测量

简述放射性污染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方家山;辐射控制区;边界管理

0 前言

辐射控制区边界管理是核电站辐射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保障工作人员和广大公众安全的重要方面。方家山核电机组属于百万级压水堆双堆机组,辐射控制区包括反应堆厂房、核辅助厂房、燃料厂房、检修热车间及各类放射性废物贮存厂房和实验室等,存在各种人工放射性物质。辐射控制区边界的确定,主要考虑预计的正常照射水平、潜在照射的可能性和大小,以及所需要的防护手段与安全措施的性质和范围。

辐射控制区边界管理的任务主要在于两方面,一、避免放射性物质向外界转移和扩散,确保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的安全;二、限制进入控制区的人员和物项,保障控制区内的作业安全,减少放射性废物的产生。

1 辐射控制区边界构成

辐射控制区边界是指辐射控制区所有进出通道与保护区的分界区域。辐射控制区边界不仅是指各类实体边界门,还包括辐射控制区边界开口到保护区从事放射性工作的区域。辐射控制区边界一般由设备出入边界、人员出入边界和边界过渡间三部分构成。

1.1 辐射控制区设备出入边界

辐射控制区设备出入边界主要是由实体隔离门控制,实体隔离门的种类有很多,包括R厂房20m圆形设备闸门、K厂房0m平拉门、N厂房0m设备移门,以及AC厂房西侧含过渡间的内外设备闸门等,辐射控制区边界的实体隔离门在管理上采用钥匙控制。

1.2 辐射控制区人员出入边界

辐射控制区人员出入边界没有实体隔离门控制,主要依靠KZC系统各类设备仪表进行检查控制。考虑到辐射控制区出入边界同时涉及到人员和物项的出入,必须保证工作人员离开辐射控制区前接受体表污染检查,所携带物项接受放射性污染检查,所以保证各类设备仪表在可用、可靠的状态是首要因素。

1.3 辐射控制区边界过渡间

控制区边界过渡间是指控制区与非控制区之间指定的区域,作为控制区与非控制区之间的缓冲区域。运输车辆或工具可以从控制区外直接进入过渡间,司机可以在不更衣及不下车的情况下进入过渡间,在控制区内工作的人员可以穿控制区工作服进入过渡间工作。为了防止放射性污染扩散,过渡间应始终保持无污染。辐射防护科应定期对过渡间地面进行污染检查,以确保过渡间无松散污染。为了防止空气污染外溢,过渡间对非控制区开放后,过渡间气压应不大于非控制区的气压,且过渡间与非控制区之间的大门和过渡间与控制区之间的大门应避免同时打开。

2 辐射控制区边界管理方法

辐射控制区边界管理就是运用行政管理制度(如进入控制区的工作许可制度)和实体屏障(包括门锁和连锁装置)限制进出控制区。

辐射控制区边界管理从内容上主要分为人员出入管理和物项出入管理两部分,从电站机组状况上主要分为正常运行期间和机组检修期间。但是人员的出入和物项的出入无法严格区分,物项的出入必定涉及到人员出入的管理。

2.1 物项带入

带入辐射控制区的物项的类别一般可以分为防护用品和设备工具。对于进入控制区必须使用的一次性防护用品,严格执行使用多少,带入多少的原则,避免浪费和增加放射性废物,放射性废物的处置费用相当昂贵,这也是节约增效的一个措施。

带入辐射控制区的物品尽量去除外包装物,以减少放射性废物的产生。比如在役检查、水池冲洗等工作使用的设备工具需要重复使用,存在固定污染,本身带有放射性污染,这些物项必须经过便携式仪表进行测量、登记后方可带入控制区。

2.2 物项带出

所有带出控制区的物品必须经过污染检查,如污染水平超过控制标准,则去污至合格;不能去除,有固定污染则需按要求严格包装,保证包装外污染水平低于控制标准,否则不得带出辐射控制区。带出物品表面污染(包装外)控制值:α≤0.04Bq/cm2,β≤0.4Bq/cm2。带出辐射控制区的物品经表面污染检查合格后,必须由测量检查人员填写《辐射控制区物项带出登记表》方可带出辐射控制区。

3 方家山辐射控制区边界管理实践

从调试生产准备至今存在以下问题:

3.1 调试期间边界管理难点

方家山属于双堆机组,1#和2#机组有多个公用系统,并且在厂房布置上存在公共部分:N厂房(核辅助厂房)和L厂房(电气厂房),对于辐射控制区边界管理的难点发生在1#机组临界商运而2#机组依然处于调试的这段时间。这个时间段内,人员构成复杂,运行、维修、调试各工种交叉作业,辐射控制区边界极易遭到破坏。

方家山机组在调试生产准备期间主要采取临时隔离,实行强制管理、加强巡检等措施,以保证辐射控制区边界的动态完整性。

3.2 大修期间R厂房20m设备闸门管理

大修期间R厂房20m设备闸门何时开启由主线计划确定,R厂房设备闸门如果不按规定开启,将破坏第三道屏障。

机组在RCS模式(换料停堆)下,在进行必要的设备运输时,应严格限制设备闸门的开启时间。只有机组到达RCD模式(反应堆完全卸料),才对闸门开启没有限制,而此时,往往是人员物项进出最频繁,边界管理工作任务最繁重的时期。物项进出包括各类设备、工器具和材料。

方家山机组目前采取的管理办法是将设备闸门外作为临时控制区管理,并安排专门的辐射防护人员进行监督和污染测量解控工作,并搭设污染隔离区,此举虽然增加了部分废物量的产生,但对于降低污染扩散风险有着显著效果。

3.3 BOP厂房边界管理

厂房辐射控制区卫生出入口是人员进出辐射控制区的唯一通道,但在转运例如主泵、假盖或者螺栓拉伸机等大型设备时,由于配合工种多、大型专用设备使用等因素,会有控制区外人员短时间通过设备闸门进入控制区情况的发生。特殊情况下人员必须从控制区设备边界通道进入,事先必须征得辐射防护科同意,由辐射防护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4 管理经验与改进

方家山机组的辐射控制区边界管理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一方面有中核运行秦二厂的成熟管理制度可以借鉴;另一方面,从事管理的辐射防护人员已经在秦一厂30万机组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但同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辐射防护人员要求工作人员带入辐射控制区的所有物项必须尽量去除外包装,但是在放射性废物收集中,仍然发现有部分纸箱等包装物带入了控制区,增加了放射性废物的同时也增加了核电站的运行成本。

要在庞大、繁杂的大修中做好辐射控制区边界管理,首先在日常工作中就要严格执行管理规定,减少“特殊情况”的发生,不以时间紧、人员不足等为借口简化程序,甚至违反制度。只有把制度转变为习惯,才能真正的杜绝人因失误,使辐射控制区边界管理万无一失。

此外,增加报警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可以提高边界管理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例如在主要的辐射控制区边界外增设固定式辐射监测设备并纳入KRT系统的报警管理,并在各辐射控制区边界加装摄像头,实施全程记录跟踪。相信上述改进会对辐射控制区边界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GB 18871-2002.北京:中国国家质检总局,2003.

[2]辐射防护大纲(RP-QS-1)Rev3[S].浙江: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2014.

简述放射性污染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绿色建材;绿色设计;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室内空气净化

一、我国室内污染现状及主要污染物

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04年对二百多户居室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结果统计,室内空气污染中甲醛超标率15.9%;苯超标率14.6%;二甲苯超标率29.8%;总挥发性有机物超标率46.1%。从上述的数据可看出,室内有害物质的污染情况十分严重,很多室内环境特别是刚刚装修完毕的居室从各种装修材料中释放出来的污染物浓度都很大,若在通风换气不充分的条件下污染物不易排放到室外,使得室内污染物浓度很高。同时,在家居室内装修中污染物的种类繁多,我国室内环境污染一般分为物理污染、化学污染、颗粒物污染及放射性污染等。其中物理污染主要包括室外交通工作产生的噪音、室内灯光照明不足或过亮,温度过高或过低所引起的相关污染问题;化学污染主要包括从装修材料、化妆用品、涂料、厨房等释放出的包括氨、碳氧化物等无机污染物以及苯、甲醛、二甲苯等有机污染物;生物污染主要指由于室内清洁工作没有做好或在室内湿度较大和通风较差的情况下导致的真菌等微生物寄生所造成的污染;放射性污染主要来源于混凝土中释放出的氡等,同时还有装修石材中的有害放射性射线都对人体有害。通过对室内空间分析,当前造成我国室内空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装修、家具以及建筑本身。

二、绿色设计的基础概念

绿色生态作为重要的一点其思想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生态思想观察、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再是自然界中狭隘的人类子系统,而是整个生态系统。重点是把人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仅仅一味满足人类的欲望是很可能违背生态规律、破坏生态平衡的。对于室内居室设计来说,室内“绿色设计”是为了能够提供给人们一个健康、安全、舒适且不违背自然生态资源的工作和生活空间的设计。设计师们通过对室内空间的结构布局及装饰材料的合理改造与利用,以达到对室内有害物质的控制。

三、绿色设计要素

1.绿色室内空间布局

从建筑结构上看,通过墙体的围合形成了不同的空间形态,而不同的空间形态会直接影响人的活动和心理感受,所以合理的空间布局是体现“绿色设计”的前提。 良好的日照、通风及采光是居室是否舒适的基本标准,合理的空间布局既能导入新鲜空气并能组织舒适宜人的气流,是最经济实用的节能方法。其次,从设计的角度看,根据人体工程学,考虑人在空间的活动,进行合理的功能性分区以减少空间之间不必要的相互干扰,也是室内空间布局的重要准则。

2.室内绿色建材的使用

10多年来,家庭装饰热在我国城乡持续升温,绿色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同时是空间设计的“绿色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是实现居室低碳低能和健康安全的基础。室内空气中最常见的污染源有化学粘合剂、油漆、复合板和壁纸等,这些材料普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尤其低档材料污染更为严重。所谓的绿色建材是指采用清洁的卫生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

3.家居陈设与室内照明

家居陈设包括家具及软装饰,在选择时应选用自然材质制作的家具最佳,如原木家具、竹制家具等绿色材料制作的家具,这样可以有效地杜绝因使用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家具而引起的身体危害。于此同时,大量的室内设计随意封闭窗户或减少门窗的面积,会带走了新鲜的自然空气与天然照明光线,残存在室内的污浊空气长时间滞留于室内,不利于人体的健康。所以,窗户的开启面积是日照采光及通风换气的基本要求。

四、现场检测分析

我选取了西安市曲江翠竹苑一户刚装修好的室内空间进行初步检测分析,简要阐述室内装修材料及室内设计所造成的空气质量污染。

一般来说,建筑室内四周、地面、顶棚及室内家具的表面都使用粘合剂粘贴各种装饰板或喷涂有机涂料来进行装修,这些材料中主要有陶瓷材料、木材、化纤制品、纤维板、涂料、油漆及粘合剂等。此户人家偏爱欧式风格,整个装修不论是装饰用材还是家具均大量采用深棕色的木材,整个室内空间地面均采用瓷砖铺砌,屋顶使用白色石膏做了欧式的走边。

房屋总面积140㎡,从房屋结构上看,客厅与餐厅相连,南北通透,采光良好。在室内温度为20℃进入家具的条件下检测得到VOCs为1.378㎎/m?,甲醛含量0.58㎎/m?,可吸入颗粒(PM10)0.815。卫生间总面积约4㎡,地面及墙面均采用瓷砖铺砌。在温度为20℃条件下检测得到VOCs为1.318㎎/m?,甲醛含量为0.56㎎/m?,可吸入颗粒(PM10)为0.598。根据数据表明挥发性有机物数值在3.0~25时,人体便会感受到刺激和不适,与其他有害物质联合作用时有可能出现头痛。

五、结语

上述对一户人家综合空气检测可知,要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确立人类赖以生存的室内空间环境得以良性循环,我们就必须从绿色设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出发,一些发达国家的室内装修设计已在实践全天然的物质材料,这种纯生态的设计提倡及操作尽管具有先导性,但必然会引起建筑材料生产方面的结构性变革。因此,我们也应该看到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所在,坚持并发展“绿色设计”在室内设计中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邹声华,李孔清. 建筑装饰材料表面有害气体散发规律的研究 2003年第1期

[2]唐君毅. 家庭装修中的“绿色”文化 [J].住宅科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