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的目的和意义范例6篇

全民健身的目的和意义

全民健身的目的和意义范文1

【关键词】全民健身 和谐社会

Discussion on the civil gymnastic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Deng Yonggang

【Abstract】The position of the civil gymnastics, as one main carrier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has been raised day by day in the social life and the multifunction has been brought into play also, which is very necessar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social democracy.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has made a discussion on the main significance of the civil gymnastic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and on the request to the civil gymnastics.

【Keywords】Civil gymnasticsHarmonious society

1.政府对全民健身运动与和谐社会问题的关注。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同年8月29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体育法》,将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纳入国家法律保护的范围之内,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全民健身的法律地位。从此,全民健身与奥运会争光一起,成为中国体育界两件齐头并举的大事。老百姓的健康问题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决不仅仅是实现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全方位协调发展与进步。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与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国家体育总局的大力推行与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努力下,全国各地掀起了空前的全民健身高潮,健身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体育的社会属性注定它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全民健身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载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多元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提倡经济、社会、环境与人的协调发展,研究和探讨全民健身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全民健身活动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1全民健身的健康促进作用对维系社会活力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我国已进入总体小康阶段,但因病致贫,因亚健康引起的工作、学习、家庭问题频频发生。再有,环境的变化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环境污染,植被减少,土壤流失,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从而招致大自然的报复;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使人们常常处在紧张状态之中,精神压力加大;交通与通讯工具的现代化,大大减少了人体活动的机会;家务劳动社会化和家用设备电器化,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力活动的机会降低;食物结构的改变,肉类食品和动物脂肪的增多,使人们热量的摄取过多等等,导致运动缺乏、营养过剩、机体功能下降,高血压、冠心病、神经官能症、肥胖症等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因此,在新形势下,对曾经流行过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必要赋予新的内涵,因为健康的身体不仅关系到个人发展、家庭幸福,而且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2.2全民健身的“安全阀”作用对维护社会安定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紧张,造成精神压力很大,如不及时释放压力,就会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引起社会矛盾。而进行健身活动,身体的各个器官因得到充分供血及适宜刺激,产生舒适感,加上体育运动带来的轻松愉快氛围,人们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会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大量科学研究和实践已表明,体育运动是防治现代文明病的有效手段,正如原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主席普罗科普所说:机械化和自动化越来越多地夺去了人们的体力活动机会,由于缺乏运动,人体机能很快就会消退,适当的体育运动是预防文明病的最好办法。如果一个精力充沛的人没有因需要宣泄而跑去滋事斗殴,而是跑去健身,这样社会的稳定因素就提高了。因此,健身运动被称作调节身心健康的“安全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

2.3全民健身陶冶情操的作用对锻造人精神面貌具有重要意义。社会的和谐与发展,需要由一个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群体共同打造。人是组成社会的最小个体,人的精神面貌影响着社会的精神面貌,人的和谐最终构成社会的和谐。而全民健身在构建和谐社会,寻求稳定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活动因其有严格的秩序规则和文明礼貌要求,一直被作为重要的社会教育手段。我们都看见过这样的场景:每当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升起,运动员在流泪,中国人在高呼。体育往往是在人们自觉的参与中获得精神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升华,这是体育运动特有的内在优势。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对于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增强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锻造高尚的情操,这是发展体育事业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对人的行为的根本要求。一个民族的思想灵魂是一种无形的精神资源。对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全民健身运动具有的在强健体魄的同时娱乐身心、陶冶情操、振奋精神、团结合作、拼搏进取的特殊功能和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手段。

2.4全民健身的互动与合作对改善人际关系有重要意义。全民健身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事业单位体育、学校体育、俱乐部体育等,几乎包含了人们的所有人际关系。人际交往能力强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人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全民健身运动,特别是集体参与项目,需有参与者的默契配合、集体合作,这种日积月累的合作往往增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善,有利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交往和沟通。如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通过开展小型运动会等健身活动来提高职工的身体素质,锻炼职工的意志品质,同时也是提高团体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有效途径。又如传统体育中的气功和太极拳等,由于是众人在一起切磋技艺、交流心得、共同演练,从而达到增进友谊和交友的目的。全民健身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

2.5全民健身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5.1调查显示,上海、吉林、郑州、福州、成都、兰州、广州7个城市4年家庭体育消费平均为682.63元,比1996年增加328.67元,增长率为92.86%,年均增长率为11.60%,城市居民家庭人们用于体育健身消费的开支每增加1%,可以带动GDP增长0.5%。以北京为例:1999年,北京市体育经营收入为83亿元,创造增加值为37.7亿元,约占全市GDP的1.73%。其二、发展全民健身能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由于体育具有健身、娱乐、休闲、竞赛等特点,它能够推动旅游、商业、交通、电信、新闻出版、餐饮等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从而吸引数以亿计的人们亲身从事体育运动和观赏体育竞赛,通过人们的消费取得经济收入。其三,体育能增加体质、提高素质、形成技能――提高生产效率与效益,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经济的功能。

2.5.2全民健身的发展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随着全面健身运动的发展,人们对于体育的终端消费品――体育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体育消费品的需求,就必须增加产品产量。就体育产品而言,体育产品的生产一般为劳动密集型生产,如体育服装、鞋类、球类的制作以及体育旅游等等,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另外,体育的很多工作并不需要很高的技术,从业人员仅需要短时间的培训便可以胜任工作,如:初级体育社会辅导员、体育服务人员等。其次,体育不仅能使从业人员增加,还带动和促进相关行业的人员增加。因此,可以为广大妇女和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提供就业机会。这对缓解当今日益突出的城市就业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无疑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向前健康发展。

2.5.3全民健身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自1997年至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用于全民健身计划的投入超过100亿元,在全国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新建5627个全民路径工程”。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包括健身路径以及相应的配建体育设施等,体育设施的建设为全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带动了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3.和谐社会构建对全民健身提出了以下的要求。

3.1抓好组织建设,构建管理清晰的组织网络。为了保障全民健身活动顺利发展,加强制度建设和体制建设十分重要。其中,鼓励制度与服务体系建设尤为关键。目前的全民健身活动主要是行政主导型的,由于行政、财政力量有限,不可能广泛开展健身活动,今后的发展策略应将政府投入改为政策支持,如采用补贴政策,鼓励有组织的健身活动,奖励有推广价值的新体育项目等,而行政不再直接参与健身活动。如上海市政府颁布的《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纲要》提出,要建立体育设施、组织、指导、活动、监测、信息等六大服务网络,就是很有远见的计划。体育是直接作用于人的,特别是全民健身运动,它涵盖了所有人群,既有青少年,又有部队指战员,既有干部职工、白领蓝领,又有城市居民、乡镇农民,还有老弱病残等社会弱势群体,它直接涉及到人的体魄强健,服务于人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因此,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既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体育健身服务,保障他们应有的体育健身权利,又要通过好的服务使人们满意。社会要努力构建面向大众“亲民、便民、利民”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为了创造公平参与、全民参与健身活动的机会,对弱势群体实施体育照顾具有重要意义。如在公共体育场所修建无障碍设施,提供免费或低偿体育服务,开发适合不同人群的健身或康复项目,创造残障人等与其他人群共同进行体育活动的机会等,形成各类人群都能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和而不同”的和谐局面。

3.2抓好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为了提高全民健身活动的效果,加强科学健身的宣传教育也很重要。除了健康运动知识外,人际沟通的技巧、活动内容环境的选择、体育文化的熏陶、新体育项目的介绍等也应作为宣教内容受到重视,要组成专家讲师团,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向市民宣传科学健身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如全运会、奥运会在加强报道竞技体育的同时,不忘大型赛会对群众工作的推动作用,相信通过广播、报刊、电视、网络等全方位宣传,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3抓好全民健身工程建设,为全民健身提供物质条件。抓好公益金援建全民健身工程建设,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体育健身多元化需求,把公益金作为引导资金,在全国探索示范性建设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健身路径工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雪炭工程、全民健身活动基地作为我国全民健身工程的4种基本模式,这4种模式使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体育健身设施多元化发展模式的格局已经显现出来。同时根据新时期的要求,全民健身工程开始由城市社区向农村乡镇、村庄扩展。

3.4抓好终身体育教育,养成健身习惯。把体育、健康纳入教育制度之中,在全社会和各级学校对全民教育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学校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努力适应时展的新要求。从而,有助于日后学生走向社会时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和生活,有助于学生成为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实践者且作为社会体育的辐射源植根于社会,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有效衔接,推动整个社会全民健身运动。社会更有责任培养老百姓的终身体育意识,要让老百姓都动起来,主动投身于全民健身运动热潮之中,给他们的人生带来福祉。

3.5坚持科学健身思想,提高健身的科技含量。全民健身中的体育活动也不是自己想怎么练就怎么练,还是需要科学指导的。各地应该组织一批对体育有兴趣并具有相当体育知识的志愿者和原来从事过体育工作的老同志等加入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中来,让人们在参加锻炼的时候有指导、有计划,这样科学健身的目的才能够达到。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指导全民健身,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和全民健身发展的趋势。国家体育总局每5年一次的国民体质监测已形成制度,近两年先后颁布实施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为不同人群的体质检测和体育锻炼提供了科学依据。

构建和谐社会,提倡“以人为本”。全民健身,就是最大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目前,《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已进入二期工程的后五年(2006-2010年)实施阶段,我国也进入全面建设健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阶段,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人们更为关心、关注健康,健身成为人们建立新的生活方式的一种时尚追求和重要内容,这又为开展全民健身工作提供了必备的条件。这些都需要我们因势利导,引领、指导和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向纵深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与时俱进地调整发展策略,将全民健身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在促进国民身体素质提高的同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对于我们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M].北京:国家体育总局,2002

全民健身的目的和意义范文2

论文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相结合的方法,从文化学的视角,分析郴州市农村体育文化的结构和特征,应确立全民健身的先进文化理念、加强体育健身组织管理和评价、完善体育健身设施和活动体系等,从价值、制度、物质技术三个层面,构建起郴州市农村全民健身体系.

论文关键词:郴州市;文化学;农村;全民健身

郴州市土地面积19317km,农村人口246万人,约占郴州总人口的53.7%,41个少数民族近8万人,占郴州总人口的2%左右,是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又是一个众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在这样一个农村贫困人口占53.7%的地区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突破制约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难点和“瓶颈”,使全民健身计划的“全民性”落到实处,又是“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第二期工程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民族地区发展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本文运用文化三层次的理论对郴州市农村体育文化进行文化学考察,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提出构建郴州市农村全民健身计划的行动策略.

1体育文化及其成分分析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与物质财富相对应的精神成果,包括哲学、宗教、道德、法律、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以及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等.文化学研究的文化是指广义的文化,其目的在于揭示人类文化的整体结构、特征及其发展演变规律….

当前,文化学研究对于文化的成分分类出现了二层次、三层次、四层次乃至五层次多种方法.三层次分类方法将文化分为物质技术、组织制度和思想观念三个层面或三个层次,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文化系统,并且各自处在整个文化系统中的不同位置.具体来说,物质技术处于文化系统的最外层,组织制度处于中间层次,而思想观念,尤其是其中的价值观,是整个文化系统的核心.

二分法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与三分法大致相近,其所指精神部分相当于三分法的制度和思想观念两个部分.此前,我们常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就是按二分法提的,现在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就是按三分法提出的.我们认为三层次分法最为有效和客观,其优点在于物质、制度、思想三层次与哲学上的自然、社会、思维三对象高度契合;与人类的三个最为基本的追求——真、善、美具有高度吻合性;对于本研究来说,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其科学地建构了对人类一切文化成果的解释系统.在这种分类方法中,人类一切依靠自身智能从事的活动都可以归属在这三类之中.

按照文化学的三层次理论,体育文化应该属于人类文化系统的哪一层次呢?对此,我们应从体育的本质目标和衍生目标中去寻求答案.我们认为,体育的本质目标是“对作为物质属性的生理意义上的人体的改造”,它是一切体育功能和价值的前提和基础.而“对作为组织属性的社会意义上的人的角色等的改造”和“对作为精神属性的心理意义上的人的情绪等的改造”是体育的衍生目标.据此,我们认为体育文化应属于物质技术层面的文化.但是,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现象,它自身既包含有物质技术成分的文化,也包含有制度成分和思想观念成分的文化内容,是一个复杂的文化子系统.其中,体育运动技术、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属物质层面的文化,体育组织管理制度、比赛制度、竞赛规则等体育发展战略、方针、体育机构设置等属于制度层面的文化,而体育价值取向、体育思想等则属于精神层面的文化.根据文化系统中不同成分的地位关系,我们认为,体育物质技术处于体育文化系统的最外层,体育组织制度处于体育文化系统的中间层次,体育思想观念尤其是其中的体育价值观,即体育精神文化是整个体育文化系统的核心.

2郴州市农村体育的文化学特征

2.1体育思想文化特征

体育思想文化包括体育价值观念、体育情感、体育审美情趣等内容,它是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由于郴州市农村从总体上尚处于农业文化形态之中,在这样一个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社会里,各种生产劳动都要依靠人的肢体活动来提供动力,这种体力劳动客观上具有与体育活动相类似的健身功效但很不具体,农村群众对体育健身没有需求,休闲时间聊聊天、打打牌.在节日活动中偶尔开展的体育活动,也非为健身而进行,而只是作为文化娱乐和展示自我才华的活动.因此,作为针对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因体力活动少和营养过剩引起的各种“文明病”没有清醒的认识,对健康的概念没有正确理解.在郴州农村体现为一种价值和形态依附于节日文化而存在的亚体育.农民群体没有形成通过体育健身活动培养顽强拼搏、超越自我、团结协作精神,追求健康等现代先进的体育价值观和健康的行为习惯.

2.2体育物质文化特征

2.1.1体育场地器材匮乏

由于经济不发达,政府财政薄弱,群众生活困难,恩格尔系数高(食物消费与总收入的比),根据06年1月25日郴州日报报导郴州农民年收入只有3506元,扣除生产投入,子女教育,生活必须等费用.农民可自由支配收入很少,更谈不上健身经费的支出.因此郴州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特别是现代体育场地设施极其贫乏,有的乡镇根本就没有农民健身的场地,也没有健身的经费投入,有的地方甚至连中小学也是如此.以桂东山区调查情况为例,许多乡镇仅有1~3块篮球场地在中小学校,200m及以上田径运动场各乡镇平均不到1个,其他如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专用场地器材设施就更少了.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小学校的体育课只得在草地、公路上进行.农村群众到中小学校去锻炼又受学校管理的制约,农民专门的健身场地是极为少见的.

2.1.2体育运动技术落后

与体育场地器材贫乏相联系,郴州市农村群众没有掌握科学合理的体育健身方法与手段,也没有体育辅导员对农村群众进行指导,不知道选择健身项目,运动技术更加落后.现代体育运动项目无法开展,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缺乏技术的规范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其健身效果难以量化和控制.由于缺乏体育人才,即使在一些能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地区,也表现出了明显的规则不完善和组织工作不力的特点.一方面对现代体育活动规则了解不多,另一方面传统体育竞赛活动多在几乎没有规则的情况下展开.组织工作更是表现出鲜明的随意性和松散性.一些群众性较好的活动也受到不良的影响,甚至有时竞赛活动弄得不欢而散.

2.3体育制度文化特征

2.3.1体育健身组织机构现状

县级体育行政管理部门是农村体育健身工作的行政管理机构,但在实际工作中管理部门表现出了对城镇体育健身管理热,乡村体育健身活动组织冷,对外体育比赛任务重,群众体育健身活动轻,对上负责意识强,对下负责意识弱的现象.农民体育协会是农民自己的体育组织,但由于政府组织和社会组织没分化,许多县乡农民体育协会仅有“牌子”,没有力量,完全依附于地方体育行政管理部门,是一个没有分化出来的社会体育组织.乡镇文化站(体育指导站)是具体组织农村体育健身工作的部门,但目前体育工作并未进入乡镇文化站的工作范围,许多乡镇的文化站甚至连文化工作也未开展.

2.3.2体育健身活动尚未制度化

与体育健身组织相适应,体育健身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偶然性特征,没有形成制度化、经常性的体育健身活动.一方面群众体育健身竞赛活动没有形成制度,在目前形成制度的全国农运会上却很难见到农民的影子,更难见到少数民族群众.在郴州的市、县、乡尚没有制度化的农运会和单项竞赛活动.另一方面,家庭、个人形式的体育健身活动也很少开展.调查资料反映,郴州市农村群众性体育活动多在节日之中偶尔开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农民少之又少,远远低于全国农村7%的水平.

3构建符合郴州地区农村实际的全民健身体系

3.1在体育思想观念层面,确立全民健身是先进文化的观念

郴州各级政府的文化、体育、教育、民族、农业等部门首先应提高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视程度,要站在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将全民健身视作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寻求通过传媒、“三下乡”和建整扶贫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全民健身,增强农民的体育健身意识,确立全民健身是先进文化的理念,谋求在思想文化层面实现转变,为体育健身制度发展开辟道路.在此基础上,通过广泛宣传与教育,增长群众体育健身的知识与技能,形成自觉开展切合本地实际的个人、家庭、村寨等形式的体育健身活动与习惯,培养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以及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等现代先进的体育价值观,保证体育健身活动开展的经常性和科学性.

3.2在体育制度层面,构建强有力的农村体育健身组织管理和评价体系

郴州应加强各级政府体育管理部门特别是县级体育管理部门的力量,从组织人力、财力上给予充分的保证.此外,作为政府部门,文化、教育、农业、民族、宗教等管理机构也应积极投入力量,共同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乡、镇文化站是具体组织农村体育健身工作的部门,应当尽快加强文化站的工作,有条件的乡镇应建立体育指导站.农民体育协会是农民自己的体育组织,是农民体育组织管理的重要力量,加强县、乡农民体育协会的建设,积极而稳妥地开展各项工作,年终要进行考核.此外,各地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农民体育民问组织对于活跃农村体育健身活动也有积极的意义.特别是中心村的文化体育骨干是组织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重要力量,各地应把加强文化体育骨干的培养作为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的重要举措.

在评价制度方面,郴州市要在争创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的同时,积极开展省级、地市级体育先进县和体育先进乡镇评选活动,并逐渐推行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以先进为榜样,积极推广经验,带动后进地区发展,把本地区的农村体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使农村体育事业与经济和其他社会文化事业协调发展.在评价体系和标准方面,郴州市一方面要参照全国的标准,另一方面要根据本地实际,做到科学合理,使之成为推动郴州农村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先进制度文化.

3.3在体育物质技术层面,逐步完善农村体育设施和活动体系

郴州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将农民体育健身娱乐设施建设纳入建设和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地建设乡镇、中心村健身房、球场等体育文化娱乐设施,并积极争取国家体育总局推出的专门扶持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全民健身“雪炭工程”,改善郴州农村体育设施落后和贫乏的面貌.没有条件的地方则可结合当地中小学校的建设,完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给农民合理的使用.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援建或兴办面向农民群众的体育服务经营实体,为农民提供良好的体育物质条件,保障健身活动的开展.

在活动层面,郴州市农村应以全国农运会、民运会为周期,并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和资源优势,在各种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举办省、县、乡、村级运动会和单项竞赛活动,为群众广泛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用先进的体育文化活动吸引群众,使人们远离黄、赌、毒的危害.在活动的内容与方法体系方面,既可选择群众基础好、健身价值高、易于组织又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项目,特别是郴州民间传统项目如摔跤、秧歌、蹬山、龙舟、龙狮、武术等项目.也应积极推广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现代体育项目.在各类活动中应根据农民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问长的特点采取文体结合,娱乐为主为突出竞赛活动的群众性、健身性、民族性和科学性性构建丰富多彩的郴州市农村全民健身活动体系.

4构建郴州市全民健身体系的主要措施

4.1职能部门建立制度起到宏观调控作用

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国家倡导和开展的,涉及全社会各阶层的国民,必须有坚强有力的组织和科学管理.政府部门的广泛支持,是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保证.各级政府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健身法规是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健康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是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运行的法律依据.国家和体育主管部门都应从实际从发,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使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合理运行.在方针、政策、组织领导、经费投入、工作措施等方面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工作机制,才能保证全民健身工作落到实处.

4.2充分利用现有各种场馆自然资源

健身场馆是广大群众从事健身活动的物质基础,这在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过程中至关重要.体育作为公益性事业,国家政府在修建和维护场馆方面拥有责无旁贷的责任,这是一个主要渠道.此外,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采用多种投资形式,鼓励企业、个人和外企建立体育场馆设施,积极探索场馆多渠道建立的实现形式,如开放中小学校场地,为人民群众健身锻炼提供条件.健身活动的主体人群并非到健身场馆健身,而是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自然环境而健身.因此,要想法设法开发山川、河流、公园、绿地、广场、街道等的体育功能,使之为广大群众健身服务.

4.3充分发挥群众体育组织的作用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群众体育组织是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主体力量,是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的依托.群众体育组织的建设要遵循社会化、自助、自治的原则.建设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打破封闭的群众体育组织体系,建立真正意义上、根据兴趣自愿织成、形成不受地域限制的体育锻炼群体,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要,建立多元化健身服务体系,多元化的服务设施,注重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以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身需求.

4.4注重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骨干作用

体育指导员对健身人群进行指导是推动全民健身的一种重要措施.要不断增加体育指导员人数,鼓励他们到基层,到农村工作,确保各类健身站、健身点有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同时要注重培养提高体育指导员的业务水平,提高体育指导员的服务能力.

4.5体育健身活动开展项目的多样化

全民健身的目的和意义范文3

论文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在农村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所以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但是,近年来,我们在研究“三农”问题时,对农村农民健身问题的关注并不多。对于农村农民健身工程与建设和谐社会之间的联系探索不够。如果农村全民健身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那么建设和谐、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将是一个空幻的影子。

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主要途径与方法,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社会作用。本文在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对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在农村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1 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功能

1.1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据统计,仅汉族传统体育项目就有301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676项,共计977项。它是各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对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健身性、区域性和娱乐性方面的认识,学者们较为一致。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世代沿袭下来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文化物质和文化模式。它所具有的传承性、地域性、稳定性、健身娱乐性,使其民族文化特征在一代又一代自我复制中得以保存。有些项目已成为民族成员喜闻乐见的活动,甚至成为该民族的一种象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现代体育科技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特征及与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不断被揭示出来,传统体育的功能也在不断地被认识、被开发。学者们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地讲,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健身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表演功能、竞赛功能等方面。这些功能在丰富群众生活、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得到很好的体现。

2 在农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可行性分析

2.1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根深叶茂,开展优势明显。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来自于民间、扎根于民间,又服务于民间。在农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文化传统,因此,开展优势明显。同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追求人的“形、神统一”以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它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和功能(主要表现在其鲜明的文化特征上——生产实用性,民族、民俗性,宗教信仰性,健身娱乐性,文体交融性等)也是促进其在农村广泛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2.2经济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的开展赋予了广阔的空间。

随着农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农民可供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和金钱增多,他们迫切要求改变农村那种“干活、吃饭、看电视、睡觉”的枯燥乏味的生活,对文体活动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有文化的新一代农民大军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的健康。健康观念的深刻变化,使农民们迫切需要既强身健体、娱乐身心又能提高人涵养的体育运动。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功能能够很好地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同时农村的这些变化,从物质基础、时间保证、思想重视和活动阵地等方面,为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农村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供了可能性。

3 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3.1促进农村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和目标,而身体健康、体质强健则是人全面发展的首要目标。对于社会而言,良好的国民健康状况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六大已经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一起列为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健康的身体,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体育运动则是增强人的体质、增进健康的最佳途径。我国各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发现并积累了丰富的、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方式。因此,在农村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进农民的健康、增强体质,还可使人们在锻炼的同时,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和美的教育。

3.2丰富农民体育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和丰富活动内容的文化类型,是一种从逻辑上脱离生产劳动的文化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它在劳动教养、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其社会文化价值的实现。它将精神的愉悦与充实作为其主要目标。农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增进社会和谐、提升文明素质等具有重要作用。农民可利用农闲季节、节假日、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有益的民族体育活动,如扭秧歌、耍社火、舞龙舞狮、武术等项目,既有利于增强体魄,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密切人际关系,也有利于移风易俗,丰富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对于净化社会环境,提升社会道德水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一些地区,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该地区农村的社会治安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原来、打架等现象少了,参加文体活动的多了,这说明在农村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3体育搭台,经济唱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体育消费在农民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会不断地增加。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农村的广泛开展,一方面可以扩大农村体育人口的数量,增强农民群众的健身观念,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这必将拉动农村体育消费,客观上为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农村具有广阔的、天然的健身场所,各地区可根据附近地形优势,开发形式多样的民族体育项目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参与的同时,又能加快当地体育附属设施的健全,加速农村体育产业、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从而带动一方经济。 "

3.4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有的反映民族自然观,有的反映民族宗教观,有的反映民族历史观,有的反映民族文化史……这些都凸显了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体育文化的主观精神、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如果把这种精神贯穿于国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中华民族的经济建设中,那将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动力。

农村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祥地,在广大农村开展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以激发各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进取、创新精神,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得到继承和弘扬的同时,也得到更好地发展与创新。

4 促进农村积极、健康的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对策

4.1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农村群众转变思想,增强健身意识。

相比较而言,农村的信息不足、经济还落后,农民的健身意识还很薄弱。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体育宣传,增强其体育健身意识。同时,广泛开展《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学习和社会宣传活动,主动地向广大农民朋友介绍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以及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方法,使农村群众逐步树立“花钱买健康”、“少吃药多流汗,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奔小康”的新型体育观。

4.2加强农村群众体育科研工作。

加强对农村群众体育的系统调查研究,了解、把握农村群众体育的现状,分析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的特点,探索农村体育发展的独有特征、难点和重点及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使农村体育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之上。加强对农村基层体育工作如何适应农村经济社会总体发展需要的研究,为充分发展农村体育,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经济的发展献计献策。同时,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科研,通过“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大胆创新,选择积极健康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农村开展。

4.3统筹规划、积极引导,促进农村体育工作的发展。

把农村体育工作作为省市县群众体育工作的重点,政府相关部门和组织要统筹规划、积极引导、“出点子、想法子”,在农村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一级政府要提高对农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意义、价值和作用的认识,加大对农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扶植和检查、监督力度,多渠道筹措经费、改善体育设施、扩大宣传,树立民族传统体育的“品牌意识”,充分挖掘出民族传统体育的显性价值和潜在价值,促进农民的健康和农村文化建设、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使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5 结语

5.1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人民自古以来的精神活动和健身活动的主要方式,它对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都有深刻的影响,其功能和价值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精神及物质支持。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有利于增进农民身体健康;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等方面。

5.2在农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重点应以乡镇为龙头,村民委员会为基础,农民体协为纽带,形成有辐射力的组织网络。以业余、自愿为原则,开展当地农民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就要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农村群众转变思想,增强健身、健心意识;加强农村群众体育科研工作;统筹规划、积极引导,促进农村体育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2]张玉生.体育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探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30-32.

[3]王丽丽等.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的社会意义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5.11:58-59.

[4]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1.

[5]王建欣.开展农村体育重要性的几点认识[J].体育文化导刊,2003,(8):18-19.

[6]陈至立.2004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讲话[R].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7]王岗,王铁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90-106.

全民健身的目的和意义范文4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体育健身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探索体育健身与休闲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期为我国构建体育健身与休闲服务体系提供借鉴。

发展体育健身与休闲服务业的重大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闲暇时间逐渐增多,但文化生活却相对贫乏,生活质量没有明显改善,尤其是人民体质还有待提高。与此同时,广大人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十分强烈,“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已经成为共识。进一步发展体育健身与休闲服务业,通过强化政府对公共体育的服务,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逐步改变各地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落后的局面,为我国体育工作的发展提供夯实基础,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

当体育健身活动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人们体育健身活动,可得到生活中健康的满足;同时通过体育活动,可扩大个人生活的空间。通过体育拥有完美的人性和生活,这对提高和改善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生活质量提高最好的体现。目前,关心健康、热衷健身、积极投身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健康时尚追求。因此,研究和探讨休闲体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项重要和有意义的任务。

同时,只有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人民生活水平较高,对体育健身与休闲服务业消费的需求有了实际的支付能力时,体育健身的发展才有了可能。而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健身作为精神文明的范畴与建设小康社会紧密相关。因此,尽快发展体育健身与休闲服务业,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而发展体育事业、广泛开展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改善生活质量,更可以繁荣先进文化,提升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和人民的基本文明素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实现“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推动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体育健身的发展现状

随着全民健身的氛围在全国的蔓延,城市体育设施逐步完善,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体育经济发展依然低迷,一些地区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活动的开展还是停留在较低水平。

(一)农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落后

以重庆市石柱县为例,县城除了休闲广场、民族广场和秦良玉广场等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外,各乡镇几乎没有专门的文化娱乐设施,最多只能在学校和政府部门里面建设有篮球场等简单的体育设施,这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村的体育文化需要。而现阶段依然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成为主要原因,要素的不平等流动使得农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落后,农村居民获得的福利性体育服务远落后于城市。

(二)体育文化活动开展难度较大

现阶段,我国政府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体育文化事业的组织与传播,各地方政府多因忙于发展实体经济,加之财政拮据,对于投资体育文化事业显得力不从心,导致了难以开展体育文化事业。另一方面,一部分群众对体育文化认识不够,他们与其参加体育活动不如休闲的时候在家看电视,认可此方式更可缓解精神压力。此外,专业体育文化队伍素质较差。

结论

现阶段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也更加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以人为本,健康第一”、“花钱买健康”已成为人们意识中的应有之为;人们喜欢在休闲时间,到体育俱乐部或到社区健身场所甚至在大自然中间,参加各种健身锻炼和各种文化娱乐体育的活动。在城市社区广场,健身爱好者丰富多彩的锻炼活动,俨如一道别致的城市风景线,将休闲与体育健身结合已成为重要选择。美国有学者指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未来社会将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发生变化。这就预示着发达国家必将优先进入“休闲时代”,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也将紧随其后。据预测,体育与休闲、健身娱乐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并席卷世界各地。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迅速,但体育健身对经济有一定的依赖性,而体育对经济的积极反作用也是有目共睹。体育健身与休闲服务业在自身迅速发展的同时,可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样一来不仅刺激了消费,也扩大了内需,充分实现了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目的。

体育健身活动由于它的广泛性、多样性、趣味性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投身其中,已经或正在悄然占据着人民群众日常的闲暇时间,成为人们生活方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而言,民俗民间体育项目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对运动设施、经费和活动的组织都要求不高,能够激起群众广泛参与的热情,不仅有利于增强人民的体魄、陶冶情操,还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全民健身的目的和意义范文5

这里召开2011年度体育工作会议,全市“两会”刚刚结束之际。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2010年全市体育工作情况,安排布置今年体育工作。

围绕“建设具有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奋斗目标,201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体育工作者紧紧抓住举办北京奥运会的历史契机。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使全市体育人口进一步扩大,人民体质得到增强;竞技体育扎实推进,市体育健儿在国内外竞赛中取得优异成果,鼓舞了运动队伍的士气;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时加大,群众健身条件明显改善;体育产业稳步发展,市场前景广阔。这些成果的取得,来自于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来自于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更来自于全市体育系统干部职工的奋力拼搏、扎实工作。此,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体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及全体教练员、运动员致以亲切的问候!向关心支持体育事业发展的各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到惩处的先进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

长青局长全面总结了2010年的体育工作,刚才。深入分析了体育发展面临的形势,全面布置了2011年全市体育的各项重点任务,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就做好今年的体育工作,下面。再讲三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体育工作

国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当前。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体育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对于增强人民体质、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魅力过程中必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必需进一步做好体育工作。总书记在2010年9月29日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惩办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这就为我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这也说明了党和政府对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党的十七大把包括体育在内的社会事业提到更高的层次,明确提出: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因此,要更加深入地思考和认识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前进方向,要充分认识到重视体育就是重视民生,关心体育就是关心群众,必需把体育工作这项惠民事业发展壮大。

(二)和谐生活和魅力建设需要我进一步做好体育工作。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以健康的体魄享受快乐和谐的生活已成时尚,体育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局部。尤其是建设魅力、开展“六城联创”更需要全市人民以强健的体魄、顽强的精神、良好的素质和勇于挑战的意志去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全市各级体育部门要充分利用我市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和山清水秀的环境资源,把运动休闲与体育健身结合起来,让越来越多的人共享阳光、共享运动、共享健康,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科学理念深入人心。今年,要充分利用举办市第三届运动会、河南省“毛尖”杯环浉河自行车邀请赛等大型体育赛事,进一步推进全市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新农村特区建设需要我进一步做好体育工作。前不久。这就给我做好新形势下的体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要加大工作力度,把全民健身活动引向更加深入广泛的领域,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强的体育健身需求,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体质,使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做好新形势下的体育工作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的普遍规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需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人的身体素质是基础。体育的作用之一就在于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这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精神文化生活,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一个利益问题。要始终坚持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作为工作的动身点和落脚点,把增强人民体质作为体育工作的根本目标。这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也是体育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保证。全市体育工作者要“跳出体育看体育、立足全局抓体育、围绕中心干体育、着眼未来谋体育”把体育工作放在实现“三大跨越”建设魅力的大时代、大环境、大形势下去通盘思考,牢固树立大体育观,始终坚持一手抓群众体育,一手抓竞技体育,一手抓事业进步,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当前工作、一手抓长远谋划的方针,实现我市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全面推进体育再上新台阶

(一)瞄准第十一届省运会目标任务。必需加倍努力,迎头赶上。市已确定了省十一运会上位次前移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难度不小,压力很大,需要我备战的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上下大功夫,下真功夫。市体育局要高度重视,组建运转高效、保证有力、信息通畅的备战省十一运会组织机构。市、县(区)和有关部门要齐心协力,树立全市一盘棋的观念,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资源,整合力量,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及时调整优化运动项目布局,突出激进优势,做强优势项目,努力输送更多的优秀体育苗子,实现我市竞技体育的跨越式发展。

(二)要加大投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次运动会,市政府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组委会,各县(区)和市直各单位要依照有关要求,全力配合市体育局办好这届运动会。一要加强宣传,要通过办运动会来宣传普及体育健身知识、弘扬奋发向上的体育精神,增强人们身体素质;二要积极组队参赛,要把组队参赛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参赛经费上要给予充分保证;三要严肃赛风赛纪,坚决反对“吹黑哨”使用兴奋剂等丑陋行为。希望市三运会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成全市人民的盛会,为魅力建设增光添彩。

全民健身的目的和意义范文6

关键词:全民健身;途径;建议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78-02

体育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直接关系到人们体质的增强、民族的兴旺发达及子孙后代幸福长久的基础性大事。体育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进行强健并完善体质,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使我国在跨入21世纪后更加兴旺发达。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第一阵地在于城市,积极有效地提高全民健身运动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全民健身体系。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逐渐从无到有,不断增强,人们对提高生活健康水平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国家在政策和投入上相应增加,健全城市居民的健身机制,实施完善全民健身工程,是一项长期的且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一、实施城市全民健身工程的重要意义

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的全民建设热情,随着生活水平和经济能力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健身的需求也日益强烈。能否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要求,建立起相适应的健身工程体系,都直接关系全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首先是否建立了与人民需求相适应的城市全民健身工程,是提高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键,这项工程实施的效果直接涉及人民生活最基本、最直接的利益的实现。对于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程度的重视是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的大事。其次,是否建立了与人民需求相适应的城市全民健身工程,是提高现代人民身体素质的关键。随着生活水平、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但人们忙于工作,往往忽视了自身基本条件和基本素质的锻炼提高,人的身体能力是一切工作和社会活动的基本要素。不少高素质的科学家、高级知识分子,身体纷纷亮起红灯,或英年早逝或身体状况不佳,无法服务于所在的岗位。由此看来良好的身体是我们迈向21世纪的必备条件,健身是具有普及意义的全体人民的而不单纯只是一少部分人的事情。

二、当前实施城市全民健身工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城市的全民健身工程实施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相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体育需求,面对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新形势、新任务,城市全民健身工程实施的整体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全民健身工程实施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城市全民建设工程的实施要求场地保障,但体育场地的基本现状制约了城市全民健身工程的实施程度。当前人民开展城市健身场地的总体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在很多地方存在着侵占破坏体育健身场地的现象,尤其是学校体育设施或开放利用种类单一,或开放利用率低,种种场地限制无法实现人民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的愿望。其次,城市全民建设工程的实施缺乏市场引导。城市健身场所迅速出现,且快速成长、壮大,但因为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监管,很多健身场所质量偏低,不利于健身者科学锻炼。群众的体育锻炼意识不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少,国民体质特别是青少年体质令人担忧。再次,在城市全民健身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政府的职能尚未充分发挥。作为城市人民生活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等应该在全民健身工程的推进中发挥主体的职能,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因为其主体职能不够明晰,在城市全民健身工程实施中所涉及的各项法律关系都缺乏规范。

三、完善实施城市全民健身工程的方向

第一,为保证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发展的持续性提供资金保证。从实施效果看《全民健身计划》颁布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实施效果与各区域的经济投入和资金保证基本呈正比,消费观念的不同,导致部分地区开展的进程差强人意,制约这一进程的主要因素是资金,这就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将《全民健身计划》这项活动落实到实处。第二,培养全民健身意识,引导广大公民树立正确的健身理念,实现全民健身运动的均衡发展。尽管全民健身计划在我国已颁布和实施,但仍缺乏宣传力度,人们的健身观念和意识还有待加强。世界卫生组织界定健康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要增加宣传力度,培养提高全民健身意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第三,完善全民健身工程实施的服务体系。所有体系的建设都是一项工程实施的基本质量保证,因此在健身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强调这一根本,扎实抓好全民健身的基础性工作。结合目前城市居民生活的状态和地域特点重视城市健身的组织形式,同时关注健身指导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实践。

四、增强城市全民健身工程实施效果的途径与建议

第一,创新资金筹措机制,改善全民健身运动的场地设施。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除了当地政府的行政投入和自筹经费以外,还可进一步考虑城市健身和社区建设运动的公益性与慈善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募捐,多渠道筹集资金,提供资金保证。第二,从基本环节保障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和从业考核。为了真正提高全民体育锻炼的水平,就必须重视体育指导员的培养,而且要在城市全民建设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对于体育指导员工作的开展情况建立有效的统一的指导考核体系。第三,在一些成熟的地区和地点可以提倡典型培养和试点管理的方法。例如在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方面,场地管理的科学性方面,健身工程实施的制度体系方面等发掘有特色的有效做法再进一步推广。发挥小区体育在城市全民健身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社区规划、城区改造时必须考虑到群众体育锻炼的空间。

综上所述,全民健身工程的实施和效果是关系国家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大事,要积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实际问题实际分析,不遗余力地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工程的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1]凌辉.北京市全民健身工程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9):16-18.

[2]张建业.王艳红,对我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现状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30-32.

[3]白海波,李相如.沈阳市社区实施全民健身工程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2,(1):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