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能源报告范例6篇

节约能源报告

节约能源报告范文1

《纽约时报》广告版面设计特点分析

(一)实用。

1、广告容量大,内容丰富。

“广告是报纸的血液”,这是站在报纸的角度来谈广告;如果将角度换至读者的话,可以说“广告是可以在报纸上看到的必要的资讯”。《纽约时报》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读者口味千千万万,基于众口难调的考虑,可以推断,容量越大,内容越丰富的报纸“广告大餐”越有可能对读者“有用”。以2004年6月16日《纽约时报》为例,粗略估计一下可以看出,当天该报广告版面至少约占总版面的2/3强。广告内容自然也是多种多样,既有日用百货广告(如A组第5版的衬衫、皮带等广告、11版的男士香水广告等),又有商务产品广告(如C组16版的DELL商用电脑广告等);既有单篇大幅广告(如A组最末一版的LGVX3200手机广告),又有集中在一起的众多分类广告(如E组第六版左下方的“Theater directory")……。

2、分类广告简洁实用

以2004年7月4日《纽约时报》为例,该天报纸为周日版,有14个版组,其中第10个版组为“Job Market"。该版组共有8个版,第1版的下半版和5、6、7三个整版均为排列整齐的“Job Market Opportunities"分类广告。每则分类广告所需要的工作职位(如ACCOUNTING、A/P BOOK KEEPER、ARCHITECT等)都独立为一行,置于该则广告之首,用统一字体以大写字母拼写。其下用较小的字体详细介绍招聘单位、招聘条件、报酬及联系方式。这种处理办法,可以让需要从报纸上寻找工作机会的读者在快速浏览过程中迅速捕捉到适合自己的那个工作职位,然后,停下来仔细阅读该工作职位的详细情况。在美国这样一个人才流动频繁、有着大量移民的国家里,像“Job Market"版组中这些简洁实用的分类广告,确实有很强的实用性。

再如,2004年7月4日《纽约时报》第5个版组为“Travel"。此版组的第10版为整版分类广告,此整版分类广告的标题为“SMALL INN & LODGES"。标题之下罗列出众多分类广告,每一则分类广告以大写黑体字拼出SMALL INN & LODGES的名字,独立一行,置于此则广告首行,其下用较小的字体介绍广告对象的位置、特点、联系方式等。对于周末出去度假的人来说,这样一版分类广告很是实用。

(二)统一

《纽约时报》广告版面设计的统一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历时态的稳定性。二是共时态的和谐性。

1、历时态的稳定性

所谓历时态的稳定性是指虽然每天的报纸都在更新,但是报纸广告版面的一些基本元素保持相对不变。也就是,在读者拿到当天的报纸之前,他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期到自己拿到这份报纸后大致可以看到什么内容、什么形式的广告。

从内容上看,《纽约时报》以版组形式出现,大体而言,平时报纸有综合新闻、METRO、BUSINESS、SPORTS、ARTS、SCIENCE TIMES等版组,周日则有综合新闻、ARTS&LEISURE、SUNDAY BUSINESS、WEEK IN REVIES 、TRAVEL、 SUNDAY STYLES、 JOB MARKET、 REAL ESTATE、 AUBOMOBILET等版组。每一版组独立成叠。虽然报纸日日更新,但在各版组上,都会有一些相对稳定的广告内容框架,譬如在周日的ARTS&LEISUR版组中,你可以找到必要的广告信息以打发自己的休闲时间;在TRAVEL版组中,你可以比较各种旅游广告信息来安排自己的假日旅行;在JOB MARKET版组中,你可以从众多职位中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从形式上看,《纽约时报》广告版面设计上较恒定的一个风格是每一版组的最末一版基本上都为广告,可以是整版单幅广告,也可以是整版分类广告。这种安排保持了《纽约时报》广告版面形式的持续一致。并且从信息接收角度看,每一版组的最末一版刊出广告的做法也很有道理。虽然《纽约时报》各版组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份完整的报纸,但由于每一版组都有一相对集中的主题,每一版组又独立成叠,因此,每一版组又相对自成一体。从阅读习惯上来看,读者拿到一厚叠报纸后,往往会将自己感兴趣的版组(如体育、旅行、美食、就业等)抽出来阅读,这样一来,每一版组在相当程度上又成了一份独立的报纸。阅读版组时,如果最末一版的视觉强势比较大,该版的传播效果可能会虽弱于首页广告,但又强于内页广告。

2、共时态的和谐

所谓共时态的和谐是指一份报纸各版的新闻内容与广告内容和谐一致,相得益彰。

以2004年7月4日《纽约时报》第5版组“Travel"为例,该版组共有12个版面。刊载于这12个版面中的所有广告几乎都与“Travel"有关。

《纽约时报》各版组主题鲜明,版组主题既统领新闻内容,又统领广告内容,新闻内容与广告内容做到了和谐统一。

(三)“借势”

所谓“借势”即借助某些特殊节日提供的机会,运用富有人情味的广告版面,充分释放蕴含于节日中的“势能”。

国外有许多以“情”为诉求点的节目,如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等。虽然节日不是天天都有,但是某一为期一天的节日可以带来多天的广告势能。广告版面设计应能充分“借势”。

2004年6月16日距6月20日的“父亲节”还有四天,《纽约时报》广告版面上的“父情节”气氛就已很浓了。具体来说,A版组第1版和第9版下4/5版均为"Lord&Taylor"所做的“父亲节”商品广告。其中第1版广告以手表、衣服、领带等图片围绕一块文字,文字的主体内容为:"All About Dad”;第9版广告以西装革履的男士为画面主体,配以“Father's Day Sale"的文字。A版组的第11版是为父亲准备的男士香水广告。B版组第3版下半版为男士运动衫广告,文字标示:“Gifts for Dad"。B版组第8版为整版彩色广告,广告对象是“Hall Mark Gold Grown Store”为父亲节准备的各种商品。F版组的12版为”Free Shopping for Father's Day"分类广告。就在众多商家在《纽约时报》上为“父亲节”准备“大礼”的时候,《纽约时报》自己也不甘落后,它在W版组的第8版上做了个整版广告,广告上4/5版为彩版,背景是穿蓝色上衣的男子上半身,广告主体为该男子脖子上打的一根由《纽约时报》做的领带。以黑白报纸做成的领带在蓝色背景下尤其引人注明。该版下1/5版为文字,上写:“A Father's Day Gift To Help Your Father Know Best……”。

《纽约时报》在2004年6月16日借“父亲节”之势大做广告文章时还有一值得注意之处,即刊载这些广告的根本意图虽都是付费广告主希望销售更多的商品与劳务,但广告处处以“情”为诉求点,以向父亲表达“爱”意为推销产品的手段,广告主的真实目的被巧妙地隐匿起来。表面看起来,隐藏在广告背后的似乎是一位消息灵通的朋友,他正为不知给父亲挑什么礼物的读者出主意、想点子。

(四)“有原则”

《纽约时报》是一份商业报纸,自然要以赢利为重要目的之一。赢利的主要来源在于广告,因此,这份报纸需要大量刊载广告。这一切无可厚非,并且读者们也接受了这份报纸2/3强的版面为广告的现状。《纽约时报》可以仅将一个版面中1/5的空间留给新闻,而将4/5的空间留给广告(如2004年6月16日A版组1版和第9版),也可以仅将一个版面约1/6版之一角留给新闻,而将其他版面留给广告(如2004年7月4日《纽约时报》第10版组第3版),但是《纽约时报》似乎在默默地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不在头版刊载广告。

头版刊载广告对广告主来讲,表面上看是最优选择,但是这种做法很容易引起读者对广告主财大气粗、对报纸“失节”的反感。并且,头版刊载广告也可能会伤及报纸的公信力――读者可能会怀疑:报纸是不是广告主手中的工具,它到底能不能维护公共利益?

《纽约时报》广告版面设计特点对中国报纸广告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分析《纽约时报》广告版面设计特点的落脚点应是领会《纽约时报》对中国报纸广告的启示。

(一)丰富报纸广告内容,开发分类广告资源

1、开拓新的广告资源,如分类广告。近些年,一些都市报早已着手开发分类广告资源,但是与国外报纸相比可以看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分类广告尚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如个人分类广告(婚丧嫁娶、寻物启事等)就是一块很有潜力的分类广告资源。另一方面,目前中国分类广告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表现在排版上就是版面设计没有充分贯彻“方便是金”的原则。从事分类广告业务的从业者应根据人们的接收心理、阅读习惯、视觉特点等合理布局分类广告,使分类广告真正成为简洁而又方便查找的“信息超市”。

2、要在经济实力允许的范围内扩大能刊登广告的版面空间。广告对报纸来讲不可或缺,如果增大报纸版面总量的话,能用于刊载广告的版面空间也会相应增大。《纽约时报》约2/3强的版面刊载广告不受读者的质疑,是因为《纽约时报》的版面较多,广告之外的剩余版面绝对值仍较大,可以满足读者对新闻信息的需要。如果一份8版、10版的报纸也刊登2/3强的广告,则余留给新闻的版面空间绝对值少之又少,很难满足读者基本的新闻信息需求。如此一来,这份报纸恐怕就难以生存了。

(二)尊重读者的阅读心理,尽量使同一版上的新闻内容与广告内容保持和谐。

中国一些报纸不注意新闻内容与广告内容的和谐。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同一版上既出现批评某产品的一则新闻,同时又出现该产品的广告。这种做法最大的后果是报纸的信誉遭到质疑。

(三)以富有人情味的版面设计,充分“借势”

当前,随着“地球村”时代的到来,中国与世界文化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不少中国人不仅开始熟悉“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而且还身体力行地开始过这些节日。因此,中国报纸广告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西方节日以及中国人自己的节日所提供的机会,设身处地地为读者在特定节日里的特定需求考虑,设计出富有人情味的广告版面,以取得好的传播效果。

(四)重视读者,忌急功近利

目前,在中国一些媒体竞争激烈的地方,个别报纸在广告版面设计上“出手惊人”――如将头版设计为整版广告――这种做法自然可以短期内为报纸赢得广告收入,但是,从长远角度看,这样的做法最终会因轻视读者的阅读习惯、轻视读者的利益而招致读者的反感与批评。

(五)为周日准备广告大餐

节约能源报告范文2

当国家电网公司的“三节约”活动理念迅速渗透到公司系统各个角落时,当厉行节约将成为我们的一种境界、一种习惯、和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时,我们有理由相信眼前这个曾经“大手大脚惯了”的显些浮华浮躁的社会正在踏实务实起来。如果说,这境界、这习惯、这文明的生活方式的培养,是从“节约一分钱,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寸导线……”的多个节衣缩食的“一”开始的,那么,它体现的却是我们电力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对严竣的资源和能源形势的危机感,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三节约”是国网公司倡导的一种勤俭精神,也是对广大干部员工的基本要求。通过开展学习“三节约”活动理念,我也拨起了算盘珠子,小至“一分钱、一张纸、一寸导线”,大至一台实验仪器、一座试验室的建设维护,精打细算地过日子、科学节约地保安全。

作为长期从事质检工作的试验室来说,填写试验数据、出具检定报告是一项日常工作,经常需要使用打印纸。一张A4或B5的薄纸虽不起眼,但是积少成多,它确实成为我们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办公耗材。“节约一张纸”正是我们需要也是可以做的。说干就干,时间不长我们就逐渐在工作中摸索出一些节约打印纸的“窍门”。

一是尽量减少在出具报告过程中的错误。出具报告时出现错误是目前我们质检部门浪费纸张的最常见的现象。为了减少这种现象,我们增加了多级的无纸审核方式。由报告编写人审核报告后,利用局域网传输给主要试验人员审核,试验人员审核结束后再由试验室主任审核。努力做到出具的报告不返工,大量的节约了纸张。

二是尽量采用无纸化办公。能够用电脑网络传递的文件就尽量在网络传递;能够不打印的就使用电脑阅读。长此以往,养成习惯后我们可以在办公中节约大量的纸张。

三是如果必须打印,尽可能反、正两面使用纸张。原来我们很多人用打印纸打印时,只用正面不用反面,其实在非正式文件里,使用已经用过一面的废纸打印不会对阅读造成影响。现在我们的非正式文件如果需要打印,都是使用已使用过的打印纸的背面,这样可节省一半的纸张。

四是缩小页边距和行间距、缩小字号。一般普通文件的上下间距是2.54厘米,左右间距是3.17厘米,行间距大约是3毫米左右,字号一般为小三号或四号。在非正式文件里,可适当缩小页边距和行间距,缩小字号。可“上顶天,下连地,两边够齐”,对于字号,以看清为宜,能用五号的不用小四号,能用小四号的不用四号。

五是尽量用低克数的打印纸。打印纸也有薄厚之分,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使用低克数打印纸可以节省不小的开支。

节约能源报告范文3

关键词:绿色会计;预算会计;节约型政府;权责发生制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213-02

2001年3月我国成立了“绿色会计委员会”,这标志着我国绿色会计研究进入了新阶段。目前我国绿色会计的研究主体主要是企业,以政府为主体的绿色预算会计研究几乎还是空白。但由于政府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研究和推行绿色预算会计制度,即将环境、生态因素纳入预算会计的核算范围,推进预算会计的改革。

1 构建我国绿色预算会计制度的必要性

1.1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并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政府角度就是要构建节约型政府。所谓节约型政府是指用尽可能少的行政成本,以尽可能高的行政效率来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尽可能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行政组织。具体来说,就是要尽量降低行政机构运转所需要的费用,提高办事效率,使政府能够最优化的履行其职能。

目前,我国政府机关普遍存在能耗大、行政成本高、行政效率低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加强节约型政府建设,搞好政府机构的节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财政支出,充分发挥政府的示范作用。这些都要求政府在安排财政预算时必须将节能环保政策落到实处,也即要求政府预算会计加强节能环保方面的核算和监督,构建绿色预算会计制度。

1.2 是全面构建绿色会计体系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社会需求的膨胀,造成了自然资源被过度开采,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加剧了我国资源与环境的恶劣形势。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行为主体的急功近利,导致价值规律对有关社会生态平衡、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新问题的调节功能失控,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从根本上制约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会计就是在这样一种形势下提出来的。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探究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关系的新型会计。它把维护生态平衡、优化生态环境等新问题当作反映和控制的对象,引导和监督行为主体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去保护资源,维护生态环境。是符合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会计形式。

以2001年3月成立的“绿色会计委员会”为标志,我国关于企业绿色会计的理论研究工作已开展十多年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以政府为主体的绿色会计研究却非常少。笔者认为,绿色会计核算主体不仅仅是企业,更应该包括政府。政府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从某种角度来说,可以把政府当作特殊的行为主体,对政府绿色预算会计的研究能对企业主体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更有利于绿色会计在整个社会体系的推行。因此,只有不断推进和深化政府绿色预算会计的构建,才能与企业绿色会计相配合,相协调。

1.3 是我国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预算会计是核算各级政府部门、行政单位、非营利组织预算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的会计体系,是核算、反映和监督国家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是为国家预算管理服务的。预算会计作为国家预算管理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于规范各级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提高我国会计的整体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不断完善,必然要求对预算会计进行改革,而构建绿色预算会计就是其中一个方向。绿色预算会计,将会充分考虑影响环境和生态发展的各种要素,从而优化财政资金支出结构,发挥预算会计在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中的保障和引导作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2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2.1 预算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易导致行政效率低

我国目前实行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均规定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在收付实现制下,收入和费用是按款项实际收付的时间来确认记账的,没有考虑收支项目的配比性,每期所列报的收入和支出(费用)与当期实际发生的收入和支出(费用)往往有一定差距,相应的政府财政预决算报告也主要侧重于反映与之相关的当期财务资源信息,从而不能准确反映政府行为实际耗费的资源,易造成由政府决策失误引发的资源浪费。同时,收付实现制下,预算的约束性弱,难以形成鼓励节约惩罚浪费的机制。

2.2 预算会计科目的设置没有反映绿色会计要求

我国现行预算会计科目设置存在很多缺陷,不利于绿色会计的核算。

首先,固定资产核算方面。现行的总预算会计不用核算和反映政府的固定资产,且固定资产不用计提折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核算,但财政预决算也并不要求反映固定资产方面的信息。由此没有“固定资产折旧”科目,账面上只有固定资产的原值,必然导致预算会计无法准确核算成本费用,容易造成短期投资行为和固定资产流失。

其次,行政事业单位的水、电、燃料等能源耗费支出没有单独核算和报告。现行的预算会计核算中设置有“水费”、“电费”两个款级科目,用以反映单位的水费、污水处理费、电费等支出,而燃料费支出是在“交通费”科目反映,没有单独的“燃料费”科目。由此,日常中单位没有对水、电、燃料等施行数量进行核算,也没有提供水、电、燃料等耗费的数量总规模和人均规模等相关数据。同时在决算报告中除了“排污费支出”,其它能源耗费支出未作单独报告,不利于进行准确的考核和监督,易导致财政能源耗费支出没有节制和约束,不利于节约型政府的构建。

2.3 预算会计核算没有反映环保节能的内容

目前与节能环保相关的预算收入和支出科目(如排污费收入、海洋工程排污费收入,排污费支出、其他污染防治支出、生态保护、农村环境保护、自然生态保护等)被分散在一般预算收支科目和基金预算收支科目之中。没有进行单独核算和报告,且每一预算年度有关节能环保的预算收入和支出的总体数据无法显示,难以考察政府环境保护工作业绩和环境保护支出效益。

2.4 未对政府绿色采购实行独立的预算会计核算

国务院自2006年以来,先后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等文件,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又了《关于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的通知》,要求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但该制度并未具体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对政府强制采购事项实施单独的预算会计核算,为执行和监督留下巨大漏洞。

3 关于构建我国绿色预算会计的思考

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构建绿色预算会计,建设资源节约型、公共服务型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逐步以权责发生制替代收付实现制

针对收付实现制的不足,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核算能更好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实际耗费的资源,使预算会计更加准确、全面地反映其资产、负债和成本状况,防止短期行为和诸如“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浪费现象的发生,为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绩效预算、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奠定基础。2006年7月财政部推出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2008年3月又公布了《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清产核资,为实施权责发生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发展转型时期,法律体系建设还不完善,政府会计准则还未真正制订,决定了我国在现阶段还不能完全由权责发生制替代收付实现制,而是要逐步推行,比如可以优先选择一部分条件成熟的预算收支(如固定资产、负债等)和管理比较完善的单位进行核算,然后再逐步扩大核算范围。

3.2 构建绿色预算会计科目

一方面,通过设置相关绿色预算会计科目,能对办公水电、成品油(包括汽油、柴油等)消耗进行总金额、总数量和人均金额、人均数量指标的核算,同时在预算会计报告中反映出来,以此考核行政事业单位办公水电、成品油消耗情况。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另一方面,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建立折旧制度,折旧年限和方法可比照企业同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方法。通过固定资产折旧核算,可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占用和损耗情况及时考核,能更准确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业绩,配合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核算基础的实施,为预算支出的绩效考评奠定基础。

3.3 建立环境保护预算收支核算体系和预算会计财务报告制度

可以说我国目前还未建立起真正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现行的政府财务报告实际上是预算会计报告,是以预算会计报告为核心的一种报告体系。而政府财务报告是对政府部门自用资金使用情况的一项监督机制,不仅反映预算收支,还要反映政府的资产和负债情况,不仅反映当年预算政策的执行结果,还反映以往决策累计的财务效应,是政府决策和公众了解政府绩效的重要信息来源。相应的,针对绿色预算会计建立的财务报告制度不仅反映经济效益,更要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所体现。所以,绿色预算会计财务报告能使每一预算年度有关环境保护的预算收入和支出的总体数据清晰地显示出来,便于考察政府环境保护工作业绩和环境保护支出效益。

3.4 实行政府采购绿色预算会计核算制度

政府采购是政府机构对办公物资、基建物资、生活物资等的采购行为。政府采购的本质是政府在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性的招投标机制。合理完善的政府采购对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果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而目前我国的政府采购还存在很多缺陷,应该偏向采购绿色节能产品,也即必须建立起绿色采购预算会计核算制度,使之能够对采购行为实施预算会计核算,考核绿色节能产品的规模、数量等,有利于衡量节能环保工作的绩效。

3.5 建立绿色预算审计制度

绿色审计是用来调节生产与环保、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矛盾的。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加拿大等相继出台了各种法律法规来规范和控制生态环境的发展以便为他们的经济建设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说,绿色审计是绿色会计的再监督。相应的,政府部门应该建立绿色预算审计制度。通过绿色预算审计制度对绿色预算会计核算结果进行审查和评价,实现绿色预算会计职能,进而推进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节能环保工作。政府审计部门可以在建立绿色预算审计制度基础上,设置绿色预算审计工作部门,配备相关专业人员,增加绿色预算审计内容。

参考文献

[1]刘玉廷.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若干问题[J].会计研究,2004,(10).

[2]管海平.从建设节约型政府看我国预算会计改革[J].财金研究,2009,(16).

节约能源报告范文4

关键词:生态文明;科学发展;创新驱动;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8/09-0139-04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同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是十七大报告的新亮点之一。应当看到,明确提出生态文明,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背景

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将生态文明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首先,从国内背景来看。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9.4%,经济规模的急剧扩大(GDP位居世界第四,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外贸进出口世界第三,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目前我国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2∶47∶41),使综合国力得到飞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中国已经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进入了总体小康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另一方面,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种以粗放型为主、正向集约型转变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主要特征为“三高二低一依赖”,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低水平,过度依赖国际资源、技术和市场”。

所谓高投入,是指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来实现的。我国增量资本产出率日益提升,目前已达到5,即每增长1元GDP要投入5元资本,是美国的5倍,印度的1倍多;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已近50%,比国际上一般占20%左右的水平高出1倍多。这里虽然有全国性的产业结构重型化发展、基础设施投资比重提高、生产资源价格上涨等不可比因素的影响,但仍说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靠高投入加以支撑。

所谓高消耗,主要是指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目前,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西方7个发达国家的5.9倍,是美国的4.3倍、法国的7.7倍和日本的11.5倍。中国的能源利用率仅为美国的26.9%和日本的11.5%。材耗的情况也类似。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GDP占世界的5.5%,但水泥、钢铁和能源的消耗量却分别占世界消耗量的54%、30%和15%。据统计,建国50年来,我国的GDP(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增长了10倍,但矿产资源消耗增加了40多倍。如此的经济增长模式,我国的资源能源难以支撑,世界也难以支撑。据国土资源部估计,在45种战略性资源中,中国国内资源能够满足需求的,到2010年将只有24种,到2020年将仅有6种,特别是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的供求矛盾将越来越尖锐。

所谓高污染,是指我国的各类污染极其严重。目前,我国是世界的加工厂、世界的生产车间,近200种工业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也是世界的垃圾场。按照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环境排放量与工业化是一种倒U型的曲线关系。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量日益上升。全国各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频发,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存与生活质量的重要民生问题,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健康的政治问题。

所谓低效益,是指我国的经济效益低下,依靠大量的资本投入和资源投入,但产出率较低,GDP仅占世界的5.5%,人均GDP排世界100多位。此外,我国的经济效率也十分低下,人均劳动生产率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

所谓低水平,是指我国的技术水平比较低。传统产业、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产业仍占相当比重,而且高新技术产业的总资产贡献率和产值利税率低于全部工业的相关指标。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据国际社会统计,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居于第28位。

所谓过度依赖国际的资源、技术和市场,是指我国的对外依存度偏高。我国已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外贸总额位居世界第三,引进国外直接投资位居世界第一,引进国外资源亦处于世界前列。目前,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上升到70%以上,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47%,且还在上升,铁矿对外依存度超过了60%。2004年,我国已从农产品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农产品贸易首次出现55亿美元逆差。世界银行估计,到2010年和2020年,中国净进口粮食将分别达到1900万吨和3200万吨。过度依靠国外资源,将导致石油安全、粮食安全及其他战略资源的安全问题。过度依靠国外技术,不注重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持续创新,不能从认识和实践上解决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和创新投资的关系,将陷入“引进一代,落后一代”的恶性发展怪圈,导致科技发展受制于人,生产产品附加值低,缺乏竞争力。目前,我国技术装备需要大量进口。据统计,我国光纤制造设备100%、集成电路85%、纺织制造设备70%、石化设备80%和高端医疗设备差不多90%到100%都依靠进口;而且,包括微软和伊士曼柯达在内的多家跨国公司已经在中国市场的相关领域占据了垄断地位。低附加值的产品过度依靠国际市场,则导致贸易磨擦不断上升,贸易市场竞争激烈。我国加工组装的产品需要大量出口,但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产品。

总之,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容量小的现实国情,难以支撑这种粗放型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严峻的现实向我们昭示: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如果再不转变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支撑,环境将难以承受,竞争力将难以提升,经济持续增长和平稳运行的安全性将受到影响,因资源问题及贸易问题而引发国际冲突的可能性也将增加。

为此,必须转变执政理念。当我国跨过人均2010美元这个“经济成长门槛”,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当我国经济有了一定能级和规模后,现代化建设更要突出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平。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需要明确一种执政理念:社会层面的发展,其中包括人民生活质量、公共服务水平、民主法制建设、环境与资源保护等,都应成为对各级政府进行评价的重要内容。因此,当代中国必须克服GDP至上、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片面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观,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现代化道路,必须从技术依赖型、资源依附型、环境污染型、发展粗放型转向创新驱动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集约型的路子,即科学发展、生态文明的道路。

其次,再从国际背景来看。世界资源环境问题严峻,可持续发展道路漫长、任务艰巨,坚持节约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探索新的发展路子成为国际潮流。

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在为人类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与环境代价,致使传统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以环境保护为肇始,国际社会开启了对可持续发展的孜孜追求。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为标志,世界各国逐步达成共识。从此,资源与环境不仅成为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且成为限制和促进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资源与环境问题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

全球资源短缺以及为争夺稀缺资源而引起的冲突也日趋白热化。在一个拥有200多个国家、60多亿人口的星球上,资源匮乏的全球化趋势必然引发冲突和斗争。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以及21世纪初的伊拉克战争,其实质就是美英等西方国家为保障石油供给安全而进行的战争。全球环境问题也在深刻影响着世界和平,环境问题处理不当可能成为国际冲突的一个根源。如非洲环境恶化引起的粮食危机等,引发了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国家内部的动乱及地区的冲突。

总之,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已超越国界,一国的资源安全与环境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并可影响周边国家的安全,全球资源危机与环境危机已威胁着世界各国的国家安全。因此,各国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采取了积极措施来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在这种背景下,重视生态环境、探索新的发展路子成为国际社会的新潮流。

此外,一方面,世界大多数国家认同中国的科学发展与和平崛起。他们看到,作为一个工业化世界里的后来者,中国努力避免其他工业化国家的错误,通过改革开放,极大地提升了经济实力,结束了自身在世界的边缘地位,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另一方面,国际社会也有人担心中国崛起会威胁别国。他们主要不再担心意识形态威胁和军事威胁(当然,仍有人以此做文章),而主要担心所谓的经济威胁:中国大量进口资源、大量排放污染、大量出口商品,成为世界各国现实的或潜在的强有力的竞争对象。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邻国,十分关注我国进口石油、铁矿石、粮食等各类自然资源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关注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酸雨、沙尘暴、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给国际社会带来的影响。因此,不仅有少数人在宣扬“中国”,而且还有人污蔑中国推行“新殖民主义”。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个执政党,必须向世界表明自己的执政理念,并向世界昭示中国走科学发展与和平崛起道路的决心。

二、将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的深远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奋斗目标之一:“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并且将其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理性反思与实践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继承、实践和发展。同时,这也是对世界发展经验教训的理性反思与实践总结,对人类社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所取得的认识成果的继承、实践和发展。总之,将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从经济方面来看,提出生态文明并写入党代会报告,对解决当前我国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对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对加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对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从政治方面来看,提出生态文明并写入党代会报告,对转变执政理念、提升执政能力,对维系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对推动中国的和平崛起与中华文明复兴,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从社会方面来看,提出生态文明并写入党代会报告,对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利和身体健康权利,对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对引导人民确立新的文明观念、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四,从国际方面来看,提出生态文明并写入党代会报告,是向世界表明中国为解决全球重大问题已经作出并将进一步作出的巨大努力和庄严承诺,是向世界展示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也是向世界彰显中国要走科学发展与和平崛起、促进世界和谐的科学诠释和坚强决心,更是开创新的发展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对发展世界文明形态的新探索与新贡献。

三、实现生态文明目标的重大战略措施

党的十七大报告不仅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任务,而且还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生态文明目标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措施:

第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其关键在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由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向实现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双赢转变。

第二,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其中,特别是要落实好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加大节能环保投入,促进生态修复。

第三,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并完善两个方面的资源环境经济政策机制:一是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一是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和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以及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第四,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模式。这就是要求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新的“生态文明模式”,它包括:培养生态文明观念,倡导生态文化;引导文明消费,消除浪费性和污染性消费;提倡生态的生活方式,充分回收和利用废弃物;拓展低消耗且对环境友好的文化、科学、艺术、游憩等精神消费领域的丰富内涵。这种新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第五,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必须通过发展教育、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来加强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在追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要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而不是破坏人民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

第六,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各国人民应携手努力,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并要求全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这是在和平发展的内涵中,首次明确了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原则和措施。

节约能源报告范文5

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行动,强化政府对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的监督管理,促进企业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加强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能源和环境约束,确保我市“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节能优先的方针,以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手段,以企业为实施主体,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及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政府加强指导推动,依法监督管理,促进重点耗能企业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实现全市“十一五”节能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主要目标

各重点耗能企业要根据本单位能源消耗情况,制定明确的节能降耗目标,通过实施节能降耗措施,使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到20__年末,每万元产值能耗比20__年下降20%以上;全市重点耗能企业实现节能250万吨标准煤以上;部分企业的主要产品单位能耗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引入国际通行的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emc)进行节能改本文来源:文秘站 造,开展与国内外emc公司的实质性合作。

二、节能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

各企业要尽快建立健全节能管理制度,成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挂帅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节能管理机构,设立能源专责工程师,明确任务和责任,为企业节能工作提供组织保障(节能管理机构名单报市经委环资处)。各企业要将本企业节能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逐级考核,加强监督,强化节能目标管理。

(二)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统计制度,定期报送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各企业要按照《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意见》和《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配备合理的能源计量器具、仪表,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加强能源统计,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定期报送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包括能源消耗情况、用能效率、节能效益分析、节能措施等内容。每年1月底前向市经委报送上一年度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三)开展能源审计,编制节能规划

各企业要按照《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国家标准(gb/t17166~1997)的要求开展能源审计,形成审计报告。通过能源审计,分析现状,查找问题,挖掘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在此基础上,编制企业节能规划。企业节能规划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并认真加以实施。

(四)加大投入,加快节能降耗技术进步

各企业每年都要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节能技术改造。要加大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快淘汰高耗能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制度,大力调整企业产品、工艺和能源消费结构,把节能降耗、技术进步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措施来抓,促进企业生产工艺的优化和产品结构的升级,实现技术节能和结构节能。

(五)建立节能激励机制

各企业要建立和完善节能奖惩制度,安排一定的节能奖励资金,对在节能发明创造、节能挖潜革新工作中取得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对浪费能源的集体和个人给予惩罚。

(六)加强节能工作的宣传与培训

各企业要组织开展经常性的节能宣传与培训,定期组织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和操作人员业务学习和培训,主要耗能设备操作人员未经培训不得上岗。加强节约型企业建设,提高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环境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保障措施

(一)依法加强节能监督管理

市经委将负责全市区域内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工作。会同市统计局建立企业节能行动信息系统,跟踪、统计、审核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及相关数据,分析和汇总企业节能进展情况;会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进行检查,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测量管理体系;会同市国资委等部门将节能目标的完成情况纳入企业业绩考核内容,强化企业节能目标管理,发挥重点耗能企业在节能行动中的表率作用。加强节能监察工作的力度,把重点耗能企业列为我市节能监察工作的重点,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能源利用情况进行监察。

(二)实行强化节能的财政税收政策

国家正在加快制定有利于资源节约的财税政策。根据财税体制改革进程,抓紧出台对生产和使用列入《节能节水产品目录》的产品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研究对资源节约关键技术、重大设备和产品在一定期限内实行适当的增值税优惠政策。

(三)加大节能降耗改造项目的支持力度

重点支持“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节能技术和重大示范工程,优先支持提前达到节能目标的企业节能改造项目,研究建立稳定的支持企业节能改造的资金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节能降耗,为增强企业节能能力提供资金支持。

(四)强化节能的激励机制

节约能源报告范文6

1.环境保护(高中化学第六章第四节)

2.陆地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三节)

<教学课时>

1.化学、地理课堂教学各2课。

2.利用课外科技活动或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进行调查活动,安排8课。

3.对调查所得信息进行交流,设计实验并进行事实,取得数据,安排8课时。

4.完成调查报告,安排8课时。

5.成果展示准备工作,安排4-6课时。

6.论文答辩、成果展示,安排4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我国水资的分布和利用的现状,培养学生获取、筛选、重组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节水意义的讨论,《水和生命》公益广告图标的设计,使学生对水与生存、水与发展产生深刻的印象,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验的设计和实践能力。

<环境教育渗透要点>以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为出发点,根据报载关于节水的相关文章,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的利用的情况,并从定量的角度说明平时节水的重大意义。

<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2.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一般不超过3人),探究性自主学习,通过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设计《水与生命》公益广告图标,交流辩论,实验设计及操作,写出小论文。

3.陈列成果专栏,进行科学宣传。

{教学媒体}

1.文书材料:课本、查阅图书资料、报刊杂志等。

2.电子材料:电子读物(视听软件)、利用互联网上网查询等。

3.调查材料:走访老师和专家、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

4.实验材料:实验室动手实验等。

<教学设计与过程>

1.提出问题

某报纸的评论员文章称:缺水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面临的问题。我国也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而且缺水现象还将越来越严重。缺水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制约,也使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受到影响。

文章在分析了我国缺水的自然的和人为的各种因素,告诫人们保护水源,合理地利用水,科学地利用水,树立节约水的观念,养成节约水的习惯。

文章举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例子以警示世人:若一个水龙头关不严,每秒钟漏一滴水,那么每年将有38t水白白地流失。

根据上述报导,请通过调查研究,从政治、经济、人文、科技诸方面,尤其从化学学科的角度,就我国的缺水的状况、根源及其对策发表您的看法,写出体裁不限的书面报告,设计《水和生命》公益广告图标,并自行设计实验来证实水龙头漏水每年浪费水38t的真实性。

2.要求学生在两周内完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内容是:

(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我国是缺水国家吗?节水的意义何在?

(2)我国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情况,发表自己的看法。

(3)我国各地采取的保护水源和节水措施。

3.交流获取信息的方法、手段和信息的具体内容,各自表述看法,并组织学生进行受控的适度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