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政策对生育率的影响范例6篇

生育政策对生育率的影响

生育政策对生育率的影响范文1

关键词:“单独二胎”;生育政策;计划生育

中图分类号:C924.21 文献标识码:A

生育政策是通过干预出生人口来影响人口再生产过程,并进而对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和人口素质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各种社会现象表征我国自80年代以来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需要改革。学者们对未来生育政策的走向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该维持现有的生育政策不做变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调整放宽。政策变动容易,关键是要深刻把握政策变动后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在本篇文章中试图通过理论架构来推演我国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开对教育进步和国际竞争力方面的影响,由此来审定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开究竟是“优”还是“劣”。

一、教育影响与生育政策

假设:低出生率不一定对教育产生不利影响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包括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而提高人口质量更为重要。在提高人力资本的价值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所以也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

由于我国多年推行一胎化的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出生和人口增长从而节省了巨额的人口教育投资,使得我国的教育资源匹配得以优化,就业状况改善、贫困人口大为减少,而且使得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劳动力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由此看出,人口政策与教育息息相关。但是,我国目前的人口出生率已经处于1.5的低水平。而从维持世代更替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为2.3时,人口才不会出现零增长或者负增长。考虑到“人口红利“会向“人口负债”的转变,未来我国人口政策也会由“单独二胎”向“全面放开”转变。但是,单从人口政策这一趋势来看,增加人口数量会给教育带来不利影响。因为,生育率的降低会促成人口再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极大地改善了人力资本投资,从而使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使教育投资更加合理化。但是,我国目前生育率为1.5左右,即使在单独二胎政策的开放的情况下,据估算生育率也只会上升0.06,不会造成人口数量激增,教育负担过重的局面,在未来单独二胎政策施行下,我国还会继续在低的生育率上滑行,具体分析来说,较低的生育率会对人力资本以及教育带来积极的影响:包括教育投入的合理配置、教育办学质量的提高、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有利发挥普通高校在成人教育中的作用等。从这一方面来说,我国政策趋势应该由“单独二胎”政策向“全面放开”转变。

二、国际竞争力与生育政策

人口转变理论认为,在相关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下,人口再生产类型会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转变,但是不同的国家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所用的年限却存在很大差别。对这一进程的研究,关系着本国老龄化的程度和进度,影响本国的经济发展,也关系着本国和其他国家相比人口竞争力的大小,展现国际市场上未来潜在的竞争力。

就和国外比较而言,计划生育政策效果可能辐射在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人口竞争力的下降。人口竞争力是一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人口竞争力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其规模、质量、结构与动量而显现或蕴藏的相比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或比较优势。就我国而言,在人口规模竞争力和人口结构竞争力上,继续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将会导致的劳动力数量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现象将使得我国在人口竞争力上全无优势,对比其他同样人口类型国家,如日本,新加坡,韩国等,我国在近年来借由密集型产业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发展优势将消失殆尽,进而影响我国在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地位和发展战略。

其次是大国责任的可能缺位。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对世界经济影响的增强,导致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大国责任”的呼声日盛,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充分发挥作用,但是政治姿态背后一定要有国家实力对其进行有效支撑。

综上所述,我们从孩子的成本-效益模型以及人口转变理论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我国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开对教育进步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影响都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虽然物竞天择的进化论思想没有问题,但是深刻的社会属性导致人类社会已经不单单是自然社会的进化演变那么简单,生育还是需要计划的,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计划生育要求。任何一项政策的实施必定伴随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目前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经济发展的压力迫使我们不得不反思生育政策的变革,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我国在目前实施逐步放开的生育政策是顺应发展需求的,其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但怎样把握放开的度还需要各方学者进一步论证。

参考文献:

[1][美]西奥多.舒尔茨著,曹延亭译,孙长顺校.教育的经济价值[M].吉林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

[2]梁中堂.人口学[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

生育政策对生育率的影响范文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9.061

1引言

近年来中国的人口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例如,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老龄化进程加速,以及乡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这些都影响着中国人口的增长。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标志着“全面二孩”政策将正式实施。“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人口的数量、结构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预测放开二胎对我国人口增长等方面的影响是当前我国宏观人口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2模型假设

(1)假设在预测期间不会发生对人口有巨大影响的特殊事件。

(2)假设所研究的是一个封闭系统,不考虑出境和入境的人口数量。

(3)假设在政策发放下,生男孩和生女孩的概率相等。

(4)15-49岁为育龄妇女,不考虑是否已婚、是否具有生育能力。

3Leslie矩阵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人口预测包括对人口结构和人口总量的预测,人口结构又包括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等。传统的人口预测模型虽然能得出未来总人口的发展趋势,却不能体现政府出台的二孩政策对人口老龄化,结构化等诸多方面的趋势影响。那么该模型及其变形对生育政策调整的描述必然是?离实际的,因Leslie矩阵预测模型考虑了绝大部分的影响因素而成为一种相对较为精确的方法。本文针对二孩政策提出的Leslie改进模型,将新形势下的人口总生育率替换原Leslie矩阵中的旧生育率,体现了二孩政策对未来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等方面的影响。

3.1基于性别的人口发展方程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们人口达到13.4091亿人。我们将人口按年龄大小以每5岁为间隔,将0-99岁等年龄的划分成20个年龄组,即0~4岁为第一个年龄组,5~9岁为第2个年龄组,10~14岁为第3个年龄组,……95~100岁为第20个年龄组。

设在时间段t第i年龄组的人口总数为ni(t),i=1,2,…,20,各年龄别的女性性别比为fi,定义向量w(t)=[w1(t),w2(t),…,wm(t)]T为第t年女性人口数,其中wi(t)表示第t年i年龄组的女性性别比例,我们首先研究女性的人口分布w(t)随t的变化规律,进而研究总人口数等指标的变化规律。

我们将未来各年龄段的生育率预测出来,将其乘以相应年份妇女人数就可以得到相应年份的出生人数。我们将未来各年龄段的死亡率预测出来,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存活率,从而得到各年龄段的人口。因此,未来人口的预测取决于未来各年龄组的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准确预测。我们将男性和女性的人口数当作两个独立的系统进行发展,总人口趋势由两者共同决定。

3.2模型中参数函数的确定

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统计出了育龄妇女对“单独二孩”政策落地后的生育意愿。最高(调研确定要生二孩和犹豫不决的)、最低(调研确定要生二孩)和中间场景下的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377、1.337和1.297。查阅文献得知,全面二孩政策下的总和生育率为1.8。表1为调查得到的数据。

3.3二孩政策下人口总数的预测

我们在中国统计年鉴上查阅到了相关数据,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利用MATLAB编程求解,设置不同的总和生育率,不断迭代30次,我们得到了不同政策下未来三十年各年龄阶段的人口数,我们整理数据,由于数据庞大,这里我们仅给出不同政策下未来三十年总人口的部分预测数据。

在不施加生育意愿的重大前提下,仅有60%的育龄妇女符合单独二胎的条件,由于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有一部分的二孩累积生育势能将被释放出来。如果2015年继续实行单独二孩,其累积势能得到舒缓,故单独二孩与全面二孩的走势大体一致,如果2015年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将会导致妇女累积生育势能的突然性释放,人口在上升到一定峰值,就会出现平缓增长。

3.4二孩政策的老龄化程度

我们建立的基于性别的人口发展方程模型可以得到各年龄段的人数,我们整理数据得到的二孩政策下老年人的人口见表3。

20世纪70年代以来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降低,从而导致人口年龄结构迅速向老龄化方向发展,但在实施“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后,老龄化速度得到一定的改变。“单独二孩”在生育率相比“全面二孩”的情况下,老龄化更为严重,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单独二孩”的总和生育率小,达不到快速改变老龄化的比例。“全面二孩”有效的改变了老龄化程度。

4政策的影响

4.1我国现阶段情况

韩国和日本的经历告诫我们,当总和生育率进入1.6以下的低生育水平时再调整生育政策,其政策效果在短时期内是不明显的。而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在1996年开始跌破至1.6,至今已经有20年时间,此时开放全面二孩政策对提高总和生育率的作用有限。

根据我国现阶段情况,图3展现了从1990年到2014年我国的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情况和劳动力情况:

4.2政策影响的劳动比

根据上面得出的数据,我们统计了未来三十年的劳动人口总数,据此我们计算得到了每年的劳动比并做出了图5。

图5表明我国的劳动力在减少,“计划生育”和“单独二孩”的劳动率急剧减少没有回升的趋势,在长期的人口预测中,这两种生育政策将会导致我国的劳动力持续减少。“全面二孩”的劳动力也会减少,由于生育模式的改变,这种政策将会在2030年左右下降到最低点,随后会处于上升状态,改变原有劳动力状况。

4.3政策影响人口红利

在第三节建立的模型下,得到未来30年人口结构的数据,据此我们能分别得出“计划生育”、“单独二孩”、“全面二孩”政策下的儿童抚养比和老年人的抚养比以及总抚养比。

根据国际通用标准,一个国家若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即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显然,我国早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通过上图预测可发现数据,“全面两孩”政策带来的人口增量?o疑会使老年人口抚养比降低,进而对人口老龄化产生缓解作用。

5结论

我国总和生育率从1996年开始已经低于1.6,如今这种现象已持续20年之久,全面开放二孩政策无疑是一个明智的决定,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

生育政策对生育率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背景;问题;对策

一、计划生育政策提出的背景与实施效果

建国初期,随着“人多力量大”观念的深入人心,国内的首次生育高峰期开始出现,后来经过了三年自然灾害,第二次生育高峰开始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后两次生育高峰的影响下,人口盲目无计划增长的态势与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实际矛盾越来越激烈,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日益改善,大大降低了人口死亡率,社会面临的人口压力也越来越大。为此,在1971年中共中央决定开展“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了“晚、稀、少”的策略,1980年初,中国的人口数量已经近乎10亿,中央及时了“9.25公开信”只允许每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独生子女。在1982年9月,党召开了十二大,并正式把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一项我国的基本国策。开始倡导“晚婚、晚育、少生、优生”,1984年,面对农村实施“一孩化”政策出现的一些问题,中央略微调整了“一孩化”政策,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在这时逐步形成。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产生的效果,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推进,很快降低了人口生育率,其取得的成就也非常显著:(1)少生了近乎5亿人,人口再生产类型也开始逐步由高出生率、死亡率以及高自然增长率,开始转变为低自然增长率与死亡率,有利于中国人口的科学发展。(2)人口增长影响经济、环境以及社会资源的压力也开始逐步缓解,(3)促进了人口素质的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强,经济飞速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虽然有很多好处,但在长达40多年的实施中,也给我国带来了不少现实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这些问题。

二、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引发的问题

我国要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口问题,人口数量的增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压力,人口问题不但会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还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环境压力,影响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可有效缓解由于人口膨胀,影响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非常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但任何政策的实施都具有两面性,我们一方面应肯定其贡献,另一方面也不应忽视它给社会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引发的显著问题之一就是男女比例失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性别比失衡。我们通常用女婴数量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量来表示性别比,一般情况下,生物学规律是决定性别比的主要因素,应保持在103以上107以下。下图1为2006-2010年出生人口条形图性别比,由图可知出生人口性别比与正常值范围比一直高。我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性别比失衡现象。在我国造成性别比失调的原因有很多,如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养儿防老”思想等,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很多人开始渐渐不重视女孩,造成女婴死亡率高以及给女孩提供相对比较差的生长环境等,这样造成我国的性别比越来越偏高。性别比长时间的失调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剩男”问题,据有关部门预计截至到2020年,我国的光棍数量可达到3000万,同时性别比严重失调后,对建立与稳固家庭婚姻关系也是十分不利的,若家庭不稳固,便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固。单身男性的增多很容易引发性犯罪,以及拐卖妇女事件等。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人口素质下降。人口素质也可以说是人口质量,主要指身体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我国的人口素质在“十一五”期间有了很大提高,但与越来越激烈的综合国力相比还是很难适应,计划生育实施后可有效控制人口数量,但它却在某种程度上危害到了人口质量。

(三)加速人口老龄化。我们通常把人口中老年人比例不断上升的现象称为人口老龄化,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在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在7%以上时,我们把这两种类型的人口都称作老年型人口,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是从2000年左右开始的。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带动下,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也大大改善了我国的医疗卫生保健事业,这逐步加快了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进程。生育率下降是造成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自我国实施了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后,大幅降低了我国的生育率水平,使人口老化速度加快,可以说计划生育是一种催化剂,催化了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影响到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给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对策建议

(一)工作思路要明确。应以“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自身头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不断创新体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生育水平平稳降低,逐步改善人口结构,大幅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科学合理分布,促进我国人口大国逐步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让人口、社会经济以及环境资源实现最终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重视“男女平等”思想的宣传教育。让生男生女一样好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主动、积极开展一些关爱女孩活动,促进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让两性实现公正、平衡发展。对各种技术越轨行为应进行严厉打击,加大对哪些用医学手段鉴定婴儿性别的惩罚力度,部分情节严重的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以实现我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还应重视独生子女的教育工作,不溺爱子女,培养独生子女的社会责任感,让独生子女能独立应对各种社会问题。

(三)重视发展经济,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不断完善各种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应逐步改善家庭养老结构,完善社区老年服务建设,让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紧密结合,不断夯实养老保障体系。

四、结束语

总是,要想更好的解决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引发的各种问题,我们必须了解计划生育政策提出的背景与实施效果,认清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积极主动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由人口大国逐步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作者:孙瑾艳 单位:山西潞安集团公司王庄煤矿

参考文献:

[1]任庆伟;论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成果、问题及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0(3).

[2]都阳.中国低生育率水平的形成及其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J].世界经济,2005(12).

[3]傅国平.出生性别结构失衡的治理对策[M].长沙:湖南大学2002级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2006.

生育政策对生育率的影响范文4

以工业化、市场化为特征的现代经济侵蚀传统的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小农经济;强势的计划生育政策从制度上严格约束家庭的多孩生育选择的空间;大规模的“乡城”人口流动对农村多孩生育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传统生育文化的影响在不断弱化,农村居民的生育意愿已经由多生、早生,转变为自愿少生、晚生;从重视孩子数量逐渐转为重视孩子的质量。其中,人口的“理想孩子数量”的变化是这种转变的直接体现。2006-2007年,江苏省开展的生育意愿调查结果显示[11],在无计划生育政策的前提下,人口的平均理想生育子女数为1.45,较人口更替水平(TFR≈2.1)相差甚远。以现行的1.5个子女作为是否陷入“超低生育率陷阱”[12]的判断标准①,江苏省理想生育率已陷入“超低生育率陷阱”。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农村家庭对孩子数量的选择空间极为有限。相关学者估算,我国农村地区家庭人口政策生育水平整体上为1.6左右[13]。政策之外,家庭的生育选择空间即在高昂的生育成本与孩子数量之间进行的艰难抉择。从政策生育水平来看,农村政策生育水平远低于人口更替水平,人口转变增长势能消退后,负增长的人口政策将累积人口负增长惯性。

近年来,受城市发展的推动以及人口流动阻力的减小等因素的影响,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西方学者在研究生育率转变过程中,就提出现代化要素是生育率转变的基本决定因素,而城市化是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方面[14]。而针对我国的实证研究也证明,城市生活方式、生育观点、生育文化对常年居住于城市的农村青壮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城市化显着减缓了我国人口的增加[15],有过外出流动经历的农村妇女的生育意愿低于没有外出经历的农村妇女[16]。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降低将推动农村生育模式转变。从概念上看,生育意愿是理想状态下的人口生育愿望,其与实际生育水平存在差异。事实上,由于经济、政策、流动等条件的限制,人口的实际生育水平低于理想生育水平[16-18]。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生育的城乡二元结构,即城市生育水平要比农村地区低。不过近年来,农村生育水平也在不断下降,因而城乡生育水平正逐渐趋同。“六普”数据显示,我国农村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44,远低于生育意愿水平值(TFR≈2),且已陷入“超低生育率陷阱”,城乡生育水平的趋同态势较为明显。这也表明,农村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不仅低于理想生育水平,也低于政策允许的生育水平。即在政策允许生育水平的前提下,由于无法克服因生育带来的巨大成本而放弃生育,进而造成实际生育水平低于政策生育水平,表现为人口意愿生育水平>人口政策生育水平>人口实际生育水平的梯级递减特征。

生育政策对生育率的影响范文5

关键词 林业政策;政策模拟模型;经济福利

中图分类号 F310.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6-0198-05

林业政策在对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和利用方面起相当大的作用。合理有效的林业政策是推动资源建设、林业的产业体系和生态体系建设的不竭动力。如何制定合理有效的林业政策,通过政策调节利益,通过利益激励和促进林业建设,最终实现经济和环境相协调的发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区域林业政策的作用效果,把森林资源的培育、采伐利用第一产业环节与以森林资源为原料的第二产业发展的整个林业产业链整合,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设立林业经济福利为目标,构建林业的政策模拟模型。利用该模拟模型,对林业政策的影响展开分析,为合理的林业政策设计和选择提供参考。

1 政策模拟模型

本文将价格变动率、税费引起边际成本变动率、利率引起的边际成本变动率、采伐限额政策引起的采伐限额的变动率作为四个政策调节变量Z1、Z2、Z3、Z4,通过该政策调节变量的变化所引起的资源培育、木材采运和林产工业在内的整个产业链的经济福利的变化作为政策目标变量,来认识政策作用的效果,以经济福利作为政策工具的目标变量国外有类似的研究[1]。如果木材收获的经济福利为EW1,林产工业的经济福利为EW2,因木材收益所激励的投资于林业新增林地收益为EW3,那么,全部政策的作用效果及其优化:

Max EW=EW(Z1)+EW(Z2)+EW(Z3)+EW(Z4)

=(EW1(Z1)+EW2(Z1)+EW3(Z1))+(EW1(Z2)+EW2(Z2)+EW3(Z2))+(EW1(Z3)+EW2(Z3)

+EW3(Z3))+(EW1(Z4)+EW2(Z4)+EW3(Z4))(1)

其中:

EW1=PQC(1+z1)(1+z2)(1+z4)-∫QC(1+Z4)0(e+fQ)(1+z3)dQ(2)

等式(2)为木材生产的生产者剩余计算公式[1],其中的z1、z2、z3、z4分别表示为政策变量,即价格变动率、税费率、利率、采伐限额的变动率;P-木材价格,QC-采伐限额;区域市场木材供给函数MC(P)=e+fQ。木材价格由开放市场形成与决定:

Q'=(1/εS+1/εD)/(1/(εS(1+α))+1/(εD(1+β))Q0(3)

P=P0(1-1/εS)+P0/(εS(1+α)*Q0)Q',(4)

or P=P0(1+1/εD)-P0/(εD(1+β)*Q0)Q'(5)

εS、εD分别为供给和需求价格弹性,假定供求函数为线性函数。P0、Q0分别为木材供给和需求量在没有发生变化之前的均衡交易量和均衡价格。α、β分别是木材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增长率。

EW2=∑3i=1(PiSi-∫Si0(ai(1+ρz1)Sbi)dS)(6)

等式(6)为林产工业的生产者剩余计算公式[1],Pi、Si(i=1,2,3)为木材加工、家具制造和造纸业的综合平均价格和交易量。林产工业的供给函数为Pi=ai(1+ρz1)Sbii,ρ-木材原材料在林产工业成本中的比重。ai、bi-分别为供给函数参数。

EW3=EW1/QC*QA*dA=EW1/QC*QA*α*dr(7)

r=净收益/投资额=

(PQC(1+z1)(1+z2)(1+z4)-∫QC(1+z4)0(e+fQ)(1+z3)dQQR÷QA)/(IAn)(8)

等式(7)为新增造林面积经济福利。在等式(8)[2]中:r=投资收益率,QC=采伐限额,QR=一定的投资造林面积下的资源总量,QA=单位面积的产材量,IA=单位面积的投资额,n=年限。

dA=α*dr,其中dr为投资收益率的变化量,α为收益率变化引起的投资经营林地面积的变化参数。dr=drz2+drδ。

税费率变化引起投资收益的变化存在双重性,一方面直接引起收益率变化drz2=dr/dz2,另一方面税费率变化引起公共收入和公共服务投入的变化,进而引起林业经营的风险变化,影响收益率drδ=dr/dδ。

δ=δ0*eμ/(T+P*Q*z2)(9)

公式(9)为经验公式,其中:δ-风险变量,δ0-最低风险值,T-财政转移支付,P-木材价格,Q-木材交易量,z2-林业税费率,μ-参数。

dδ/dz2=-δ*(μ*P*Q/(T+P*Q*z2)2)(10)

因税收变化导致的风险变化,进而引起的收益率变化,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drδ=(r-r0)/δ*dδ=

-(r-r0)*(μ*P*Q/(T+P*Q*z2)2)(11)

2 政策模型运算与分析

2.1 初始状态下的林业经济福利估算

本文把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之前的状态作为初始状态。在没有实行新政策之前、保持初始状态下的有关模型参数的情况如下表1。

表1中的参数z1、z2、z3、z4为设定的初始状态的数值。

P、Qc、e、f、QR、QA、IA参见已有的研究成果[3],PSi、Si、ai、bi(i=1,2,3)参见有关的研究成果[4],δ=44%参见已有的研究成果[5],r0=0,n=20,δ0=10%;α=6.29是根据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前后减税增加了投资收益率36.3%激励,江西新增造林面积228.4万亩,进行比较计算得到;μ=33.43是根据以下依据计算得到:公式δ=δ0*eμ/(T+P*Q*Z2)。2004年江西的财政林业支出为16.34亿元,以及不合理的收费6.24亿元,这些收费主要是乡村基层机构收取,假定也用于了林业的公共事业管理。计算得到:μ=ln(δ/δ0)*(T+P*Q*Z2)=ln(44%/10%)*(6.24+16.34)=33.43。

本文以江西为例,利用上述参数和公式(1)~(11),在不考虑动态因素作用的情况下,计算得到初始状态下的包括林产工业在内的林业经济福利,森林培育利用的经济福利为-2.54亿元,政策对造林激励的效果为零,林产工业的林业经济福利为6.98亿元。

显然,在林业的税费高达收入56%的情况下,林业经营者的经济福利是负值,缺乏对造林的投资激励。江西省实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产权的明晰和大幅度降低税费由原来的56%降低到现在的20%,可使得林业经营者的经济福利EW1达到7.24亿元,EW3达到1.99亿元,如果有转移支付至少保持经营风险不提高,可以极大激励投资于森林的培育使EW3达到26.9亿元。

2.2 林业政策变化的影响分析

2.2.1 价格变化的影响分析

在其他因素和政策保持初始状态以及仅税费率改变到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保持20%税费率的情况下,仅木材价格发生变化,根据公式(2)、(6)和(7)~(11),计算分析价格变化将引起EW1、EW2、EW3的变化,结果见表2。

从上表的结果中可以知道,木材价格的降低和较大的提高,都将增加整体林业经济的福利。降价减少EW1时可以提高EW2,价格每变动10%,EW1同方向变动1.2亿元,EW2反方向变动1.76亿元,降价可以带来福利的净增长,但是降价不会激励资源培育的投入,从而提高经济福利,当降价时,投资收益率降低,对资源培育无激励作用,EW3为零。高幅度提价对资源培育的EW3部分的影响很大,但是在现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达到40%的价格增长率将使得林产工业出于经济福利负值的状态,对第二产业的发展不利。当税费率在20%的水平时,木材价格提高对资源培育的激励作用很大,可增加林业经济福利。

2.2.2 税费变化的影响分析

林业工作者的直观经验和大量的研究资料显示林业的税费政策对林业发展的影响很大,国内学者对税费有过较深入的研究[6~7],多年以来的高税费明显妨碍林业的发展,在其他因素和政策保持初始状态的情况下,根据公式(2)、(6)和(7)~(11),计算分析仅税费率发生变化,将引起EW1、EW2、EW3的变化,结果见表3。

从表3的计算结果中可以知道,税费率对木材的培育和生产有很大的影响。当税费率变化时,降低税费可以提高投资收益率,但税费的减少在没有转移支付的情况下,提高经营风险,进而降低投资收益率,所以在税费率减少到20%的情况下,风险的增加不会激励投资于资源的培育。同样地,税费率的提高,可以增加公共的收入并用于森林资源的公共服务,降低经营风险,但同时提高税费率将使得投资收益率降低,在现有56%的水平上的经济福利为负,高于该水平的税费率使投资于资源培育的激励为零。在无转移支付的情况下,降低税率的资源培育激励不明显。从EW3的有无转移支付的经济福利比较看,在有完全转移支付的情况下,降低税费率的资源培育激励作用大。有转移支付是指至少将保持原来的公共服务的投入水平,不至于增加林业经营风险。总的来说,税费的降低将增加林业的经济福利。

江西的林改和降税,调动了社会从事林业经营的积极性,林业经营的风险降低,投资收益率达到36.3%,根据江西“十五”期间年均造林面积297万 hm2,江西在2005年冬和2006 年春的人工造林面积达到222万 hm2相比较,江西林改实施了大幅度降低林业税费的政策,激 励社会新增造林面积达到1523万 hm2,相当于提高1%的投资收益率将激励林业投资新增造林面 积042万 hm2。

当转移支付额度不同的情况下,随着税费率的变化,林业的经营风险将会改变,使得林业经济福利发生变化。具体见表4。

显然,高于50%的税费率,林业经济福利为负值,降低税费率林业经济福利增加,但低于一定的标准以后,经济福利因公共服务的投入减少而减少。无支付转移的情况下,25%的税费率是最优的。税费率越低,需要的转移支付额度越大,才能保证风险不会增加。如果有一定的转移支付,最优的税费率还要比25%更低。

2.2.3 林业的贷款利率变化的影响分析

林业的贷款利率主要是影响成本,根据公式(2)、(6)和(7)~(11),计算分析随利率变化的林业经济福利EW1、EW2、EW3的变化,计算见表5。在税费率高达56%的情况下,利率的调节作用不明显。当税费率降低到20%的水平时,利率变化对EW1和EW3产生明显的影响。当然,如果考虑动态时间因素的作用,利率的影响作用将更加明显。

2.2.4 采伐限额变化对经济福利影响的分析

采伐限额大的变化对林业的经济福利产生影响,根据公式(2)、(6)和(7)~(11),计算分析采伐限额变化将引起EW1、EW2、EW3的变化。在56%的税费率情况下,林业木材生产的经济福利是负值,采伐限额的减少可以减少损失。相对于原来的投资收益率,减少采伐限额反而增加收益,尽管相对投资收益率有所提高,但收益的投资激励作用不明显。当税费率降至20%的水平时,随采伐限额的增加,林业经济福利增加,同时对投资于资源培育的激励作用也在增加,见表6。上述分析如果进一步考虑投资激励用于资源的培育,所增加的资源数量会影响每五年的采伐限额调整,那么经济福利的影响将会有所不同。

3 研究结论与思考

本文分析的研究结果如下:

(1)以整合林业产业链的林业经济福利为目标函数构建的政策模拟模型,可以作为分析林业政策效果的一个工具,林业经济福利会随着林业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当林业经济福利为最大时所对应的林业政策就是最优的林业政策。

(2)林业的木材价格降低和较大的提高,都将增加整体林业经济的福利。在高税费的条件下,价格变动对林产工业的影响要大于对第一产业的影响,降价可以带来福利的净增长,但是降价不会激励资源培育的投入,高税费时的低幅度提价的资源培育激励作用不明显,20%税费率水平时木材价格提高对资源培育的激励作用很大。木材价格的提高达到40%的价格增长率将使得林产工业出于经济福利负值的状态,对第二产业的发展不利。

(3)高税费明显妨碍林业的发展,降低税费的呼声已经转变到现在的实际行动,如江西林改后的税费率降到20%的水平,调动了社会从事林业经营的积极性,林业经营的风险降低,投资收益率达到36.3%,且提高1%的投资收益率将激励林业投资新增造林面积042万 hm 2。

税费的降低将增加林业的经济福利。林业税费率有双面性影响。降低税费率可提高林业经营者的收益率,但减少用于公共服务的投入,增加风险而导致降低林业经营者的收益率。无支付转移的情况下,25%的税费率是最优的。税费率越低,需要的转移支付额度越大,才能保证风险不会增加。如果有一定的转移支付,最优的税费率还要比25%更低。

(4)林业的贷款利率与林业经济福利是呈反方向变化,贷款利率主要是影响林业的经营成本,在认定自有资金也存在机会成本的情况下,全部资金的使用成本按贷款利率计算,利率越高经营成本越大,经济福利越小。但在高税费的条件下利率的调节作用不明显,在20%的税费率水平上,利率降低对资源的培育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5)如果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竞争性市场中高税费下的木材供给与价格综合作用,将使得供求均衡的木材交易量低于采伐限额的水平,可以使采伐限额的作用失效。在当前的采伐限额之所以存在的经济理由就是可以控制对不计成本的资源采伐以及天然林的采伐。

还要关注的是:森林资源的培育、利用将对生态环境、采伐限额调整等产生影响 ,利率长期影响将更显著,如何认识林业政策间接作用,另文将对此做进一步的分析。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Ping Xinqiao.Microeconomics. 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2001.]

[2]周惠珍.投资项目评估[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Zhou Huizhen. Appraisal of Investment Project[M].Dalian: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ial & Economics Press. 1999.]

[3]曹建华.商品林经营:环境与经济分析及政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70~81.[Cao mercial Forest Management:Environmental and E 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M]. Beijing: 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2004. 70~81.]

[4]曹建华.林产加工业要素投入与影子加工及其影响分析-以江西林产加工业为例[J].林业经济.2007,(4):63~66.[Cao Jianhua.The Forestry Process Industry of Input

Factors and Shadow Prices and their Effects Analysis:Take the Case of Jiangxi Forestry Process Industry[J].Forestry Economics. 2007,(4):63~66.]

[5]曹建华.基于林业政策的商品林经营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研究[J].林业科学,2006,(12):56~60.[Cao Jianhua. Study on the Benefit and Risk of the Investment on

the Commodity Forest Management Based on Forestry Policies[J].Forest Science. 2006,(12):56~60.]

[6]徐怡红.林业税费改革理论与实践.哈尔滨[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4.[Xu Yiho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orestry Taxation and Fee Reform. Harbin: Northeastern Forestry University Press, 2004.]

[7]刘金龙等.中国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税费问题与改革[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Liu Jinlong. Forestry Taxation and Fee Problem and Reform in Southern Collective Forest Region of China[M]. Beijing: 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2002.]

Application of the Policy Simulation Model of

Forest Resource Economic Utilization

CAO Jianhua1 WANG Hongying1 YAN Cheng2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Trade,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45, China;

2.Forestry Bureau of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 Jiangxi 330001, China)

Abstract Forestry policy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cultivation,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Forestry policy, firstly, adjusts the price information of foestry production and factor by the market mechanism, further influencing the benefit and cost and decisionmaking behavior of producers according to the price information, at last influencing effect of cultivation,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It is important to analyze and understand mechanism and effect of forestry policy on forestry development. Based on market mechanism,this article uses a policy simulation model which is integrated of forest industry and forest cultivation and timber production, takes forestry economic welfare as a goal and discusses the model and parameters.Applying the model,the article analyzes these policies quantititively

生育政策对生育率的影响范文6

>> “高龄”遭遇的二胎生育危机 “全面二胎”政策下影响城乡居民第二胎生育意愿的因素的访谈 谁来享受二胎生育权? 基于有限理性理论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分析 农村二胎生育率反弹原因探析 公职人员“二孩”生育意愿的调查分析 家庭经济能力对生育二胎意愿的影响分析 育龄期夫妻二孩生育意愿的比较研究 “单独二孩”政策下青年的生育意愿研究 农村家庭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多胎生育,你的机会有多大? 家庭生育选择行为影响因素测度及经济分析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家庭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探究 刺激二孩生育意愿是“全面二孩”政策“落地”的关键 群众生育意愿的性别研究 生育意愿的决定因素 从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效果 “单独家庭”生育意愿及行为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居民生育意愿中男孩偏好的矛盾选择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90后生育意愿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2-06-29.

〔3〕王军,王广州.中国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及其影响估计〔J〕.中国人口科学,2013,(04):26-35.

〔4〕石智雷,杨云彦.符合“单独二孩”政策家庭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J〕. 人口研究,2014,(05).

〔5〕庄亚儿,姜玉,等.当前我国城乡居民的生育意愿

――基于2013年全国生育意愿调查〔J〕.人口研究,2014,(5).

〔6〕风笑天.城市青年的生育意愿:现状与比较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4,(4).

〔7〕李嘉岩.北京市独生子女生育意愿调查〔J〕.中国人口科学,2003,(4).

〔8〕周苑.“单独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x究――基于南京市生育意愿调查〔D〕.南京大学,2015.

〔9〕陆杰华,傅崇辉.关于我国人口安全问题的理论思考〔J〕.人口研究,2004.

〔10〕叶文振.“单独二胎”生育政策的女性学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