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政策范例6篇

生育政策

生育政策范文1

计划生育的政策效应

南加州大学的博士生王非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利用新证据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找出了它们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

之前,学者们对人口政策效应之所以分歧那么大,一来是他们使用了不同的数据和模型;二来许多学者对计划生育政策历史的认知并不完全,因此采用了不完整的政策度量。

而王非发现,如果一种度量忽视了早期的计划生育政策,或忽略不同人群之间的政策差异,会造成政策效果的错估,主要是低估;反过来,如果一种度量过宽,把其他对生育率有关的因素也纳入进来,则会高估政策对生育率的影响。

认识到计划生育政策不仅随时代变迁,而且对不同群体的实施力度不同,对作出正确的判断至关重要。

通过研究一个有代表性的随机样本发现,自1963年就开始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中国城乡的生育率有重大影响。据估计,计划生育使中国人口减少了2亿左右。

计划生育的历史沿革

王非的研究,采用了一个对于计划生育政策较全面的度量。因为政策度量比较细致,这项研究可以将政策的净效果从其他社会经济因素中分离出来,并且这种度量考虑了不同阶段的政策差异及其对不同人群的影响,从而得到比较准确的估计。

建国以来,中国人口政策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计划生育开始实际上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初。1959年-1961年结束后,生育率强势反弹,国家领导人开始意识到控制人口规模的必要性。196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标志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拉开帷幕。这一阶段人口政策主要针对城市,且基本没有采取强制性措施。例如,上海市政府建议每对夫妇生育不超过三个子女,且尽可能将生育间隔控制在四年以上。

1971年随着国务院51号文件出台,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在中国大陆大规模强制执行。上世纪70年代的政策可归纳为“晚、稀、少”,意指结婚要晚、生育间隔要长、生育数量要少。这一时期,每对汉族夫妇被要求最多生育两个子女,违反规定的家庭面临数目可观的罚款和其他处罚;同期计生政策在农村的执行力度不及城市。

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的公开信》,计生政策进入第三个阶段,即“一胎”政策阶段。在农村许多地方,实际采用的是“一胎半”政策,即第一胎若是女孩,夫妇还可以再生一胎。这一阶段的政策对少数民族也比较宽松。

如果没有计划生育,1943年-1960年出生的城乡妇女将比现在平均多生育1.2个子女。第二阶段的“两胎”政策和第三阶段的“一胎”政策效果相当,略大于第一阶段。而且计划生育政策对城市家庭的影响大过农村,它显著降低了少数民族的生育率;而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们认为,中国的人口政策仅对非少数民族和农村地区有比较明显的影响。

教育投入是关键

计划生育降低中国生育率的发现与大部分已有研究一致,问题是理解它的影响有多大。我们可以拿计划生育的影响和母亲教育水平的影响来做比较。学界一般认为,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率越低。但对于1943年-1960年出生的妇女,计划生育政策的效果大约相当于她们接受三年初中教育对生育率影响的3倍。这意味着计划生育的效果虽然不像官方宣称的那么大,也不像一些学者宣称的那么小。

如果没有长达半世纪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生育率也会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快速下降。计划生育的作用是使中国人口转型过程提前了,但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计划生育导致生育率在代际间加速下滑。

经济学、人口学领域关于中国人口政策的大部分研究认为,伴随着计划生育,中国的家庭规模迅速减小。其正面影响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资源与环境压力,提高了子女教育水平,改善了父母健康状况,增加了家庭储蓄率等。

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于第一胎是女孩的中国城市家庭而言,计划生育政策可使家庭储蓄增加三成以上。不少学者认为,中国近年来的宏观“双顺差”正与当下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与人口结构有关,计划生育也起了作用。

计划生育的负面影响也十分明显,且不谈该政策执行过程中非人道的一面,性别比日益失调和人口快速老龄化的问题因计划生育政策日益严峻。前者指新生儿中男孩明显多于女孩,这很可能与“一胎半”政策和随之发生的选择性堕胎有关;后者意味着每个工作人口将不得不负担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口,社会保障体系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目前学界对中国计划生育的人口和经济影响已大致清楚。若计生政策的目标是控制中国人口规模,那么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个目标。给定目前已有的证据,延续目前政策的“经济”原因不外乎两个: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必须指出,承认计划生育对控制人口数量发挥过作用,不等于说现在终止计划生育,人口总量就会失控。

在1960年出生的人中,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已降至1.61。模型预测,若无计划生育,她们的生育率在2.8左右。对于更晚出生的女性,无法精确计算政策对其生育率的影响。

假定城市化、教育水平和抚养成本提高等社会经济因素继续发挥作用,若现在终止计划生育,1970年以后出生的女性的总和生育率小于2的可能性极大。因此,在城市化继续推进、教育水平持续提高的大背景下,担心放松或终止计划生育会造成人炸性增长,似乎完全没有必要。

生育政策范文2

【关键词】计划生育 新人口政策

一、文献综述

1、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介绍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出台背景:

(1)国际背景

玛格丽特桑格出于优生学和种族主义的角度宣传计划生育,成为计划生育的首场者;1912年,第一届国际优生优学大会在伦敦召开;1936年,普林斯顿大学设立了人口研究所;二战后,控制人口的全球思潮开始兴起,出现诸如:《人炸》、《增长的极限》等控制人口书籍;1946年1月,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成立人口委员会,自此之后,联合国人口委员会督促发展中国家控制人口,对坚持控制人口国家给予经济上的援助。

(2)国内背景

张京生首先引进计划生育这一理念,但在当时并不被受重;建国后响应的“新人口论”,马寅初第一个提出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理论,率先提出计划生育政策,被当时的思想理念驳的体无完肤;1981年,中国人口学会成立,力崇宋健、陈道等人思想,接受联合国基金援助,严格控制人口;近年,以牛文元、胡鞍钢等人提出“低碳发展国家行动方案”,认为中国最大挑战就是人口问题,呼吁控制中国人口,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2、学术分歧

面对计划生育政策,学术界并不没有一边倒,计划生育政策在饱含争议中出台,至今也分为两种不同观点。

(1)赞成计划生育学者观点

支持计划生育政策的学者,以胡鞍钢为代表人物。胡鞍钢对中国人口的研究始于1985年。1989年,胡鞍钢在《人口与发展》明确提出中国会相继迎来人口高峰、劳动年龄人口高峰和老年人口高峰,反对人口红利说。

(2)反对计划生育学者观点

与近30年宣传的中国人发理论相反,易富贤认为从中国几千年的发展来看,根本无法界定中国人口的上限,中国人太多的说法只是危言耸听。并且否定人口比例与资源失调这一问题。具体分析了在客观条件上中国是矿资源大国,而水资源不够用只是技术还不够先进,没有将雨水利用起来,近年很多国家开始开发海水转变为淡水技术,所以水资源并不缺乏。他认为人是资源的消耗者同时也是资源的创造者,人力资源就是一个国家的优势,从人口来看待世界经济,印度将超越美国成为第一经济大国。

二、未来人口政策的前景

那么未来的计划生育政策应该如何发展呢?

1、增加人口

无论二胎政策是否软着陆还是突然全部开放,有一点毋庸置疑就是中国必须开始发展人口,发展青壮年劳动力。中国在这种未富先老的情况下,如果不发展青壮年劳动力,就无法再继续提高经济,更加无法应对沉重的老年负担。中国应当并且尤其发展有文化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因为单纯靠以往人口优势产生的人口红利不是一种长远发展的方法,依靠简单劳动力发展带动经济的发展还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按照全球发展趋势,这种时代也已经过去了。

2、加大教育投资

中国大学扩招以提高高校就学率,十几年下来,就学率看似升高但是隐藏了一系列的问题。很多大学盲目扩招,最终结果是太多的本科生没有在大学学到很多知识并且出来仍然找不到工作。加大教育投资应当是实现教育公平,让偏远山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同等的教育水平,如今大学里,尤其是重点高校,来自农村孩子所占比例越来越少。教育不公平导致农村孩子上大学困难,不利于改变当前的经济结构,全面发展。当今大学也应当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不要一味追求暂时的经济效益而盲目扩招,这种才有利于大学生毕业后有更好的发展。

3、改变现在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

中国人口不可能增加到从前的数量,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所以如果我们还想保持经济大国的实力,必须转变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不再以手工业制造为主要经济来源。而且改变经济结构有利于环境保护,牺牲环境带来的GDP是不可取的。适应中国人口的发展就必须改变经济产业结构。

4、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比城市低很多,农村低收入老年人收入基本上来源于农业,几乎没有什么社会保障,提高农村老年人整体收入水平的必须完善农村养老保障。而对城市老人而言,重要的是发展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发展,让老人们能够有个安静愉快的晚年。

5、平衡人口结构

如上文所述,计划生育在一定方面恶化了重男轻女的现象,因此未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在坚持控制人口大规模增长的基础上,还应当兼顾男女比例平衡的问题,以缓解性别比例失衡带来的问题。从思想上宣传男女平等观念,制度上杜绝产前性别鉴定等非法行为。

参考文献:

[1]易富贤.大国空巢.

生育政策范文3

【关键词】渐进决策;计划生育政策;人口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党和政府虽然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计划生育工作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人口数量不断增长,造成了今天人口多、底子薄的现状。但是,我国目前拥有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我国人均所拥有的资源本来就很少,如果再不控制人口,人均占有的资源会越来越少,这样一来,就会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严重影响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一、渐进决策的基本内涵

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经济和政治学家,“政策分析”的创始人。他认为,决策过程是决策者基于过去的经验对现行政策的稍加修改而已。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看上去似乎行动缓慢,但积小变大变,其实际速度要大于一次大的变革。政策上大起大落的变化是不可取的,往往“欲速而不达”,会危及社会的稳定。渐进的决策分析战略与多元的决策结构,构成了其决策观点的主要框架。而渐进决策,就是指决策者在决策时在既有的合法政策的基础上,采用渐进方式对现行政策加以修改,通过一连串小小的改变,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逐渐实现决策目标。林德布洛姆认为,政策的制定既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互动过程,由于多重主体的参与和制衡,行政决策实际上只是根据过去的经验,经由对现行政策作出局部的、边际性的调适过程达到共同一致的政策。决策的制定和完善将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是谨慎的步步试错过程,而不是对以往的政策的推倒重来。林德布洛姆认为渐进决策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按部就班原则。决策过程只不过是决策者基于过去的经验对现行决策稍加修改而已。他把决策过程视为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也就是强调决策过程的连续性。渐变调适的原则。在林德布洛姆看来,渐进决策对现实的变革是通过一点一点的积累,从而实现根本的变革;所实施的决策方案也不是全新的方案,而只是对现行政策所做的小规模或稍大规模的调整。稳中求变原则。为了保证决策过程的稳定性,就要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小变达到大变之目的。按照这一理论要求,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首先要认真分析研究以往的决策方案,总结经验教训,然后再制定出改革措施。此外,渐进决策注重事物变化的量变的积累,以量变导致质变。它强调在进行改变时维持社会和组织的稳定,因而主张不间断的修正,而不是引起动荡的变革,逐步地对政策加以修改并最终改变政策。

二、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大体经历了以下5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53年到1961年,是提出计划生育的阶段。由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和医疗卫生工作的开展,危害人民生命的急性传染病得到控制,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出生率则继续保持高水平,因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人口增长高峰期。第二阶段,从1962年到1970年,是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阶段。由于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和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结婚生育人数大幅度上升,人口开始猛增,从1962年起出现了长达8年之久的全国性的生育高峰,1962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重申“在城市和人口稠密的农村提倡节制生育,适当控制人口增长率”,这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马寅初《新人口论》中的部分观点。第三阶段,1978年,是全面开展计划生育的阶段。以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商业部、燃料化学工业部《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为标志,全国城乡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开始。控制人口增长的指示首次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首次明确了“晚、稀、少”和“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量最好一个,最多两个”的具体生育政策。推行计划生育被写入国家根本大法――《宪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从此有了法律的依据。控制人口增长取得显著成效,人口出生率从1970年的33.43‰下降到1978年的18.25‰,实现了历史性的下降。第四阶段,从1979年到1990年,是计划生育蓬勃发展的阶段。1979年,国务院在五届全国人代会上提出要将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10‰左右。此后,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中共中央于1980年9月25日发表了《关于控制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即著名的9.25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要求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特别是各级干部,带头响应国家的召号,这成了我国计划生育史上的里程碑。第五阶段,从1991年至今,是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发展完善的阶段。2003年2月,中央决定将原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会”,这说明国家更加关注人口素质。

三、计划生育政策与渐进决策模式相适应

1.计划生育政策坚持了按部就班的原则。渐进决策模式非常强调政策的连续性,认为新的政策方案只是对原有政策的“修修补补”,渐进决策模式把政策看成是连续不断的过程,它是出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遵循规律――探索、试验、渐进的过程,对现行决策加以修改,通过一连串小小的变动,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前进。而且决策的制定往往需要有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人们心理承受的适应过程及决策方案不断修正与完善的过程。从计划生育政策的提出到现在的这五个阶段,说明我国政府很好的运用了渐进决策的方法,从1953年到1961年,提出计划生育。从1962年到1970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虽然中间经历了的阵痛,但是在1978年,又开始全面开展计划生育。而从1979年到1990年,则是计划生育蓬勃发展。从1991年至今,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发展完善。

2.计划生育政策坚持渐进调试的原则。一个有效的政策应该是对原有政策的“修修补补”,是一个通过一点一点的政策积累从而达到政策根本性变化的过程。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也就是注重事物变化量的积累,主张通过量变而引起质变,最终改变政策。事物由量变引起质变,质变之后在新的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事物便不断地由低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是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渐变过程,而不是迅速地、突然的变化过程。计划生育政策就坚持渐进调试的原则,中间的政策执行过程是那么的渐变,逐步的完成对全国范围内的计划生育的执行工作,使的人民有一个了解,认识,认同,接受,自觉执行的这么一个过程,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3.计划生育政策坚持了稳中求变的原则。政策一旦作出就应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这是符合辨证思维方式的,从长远来看,人是能够认识世界的,而在某个特定阶段,认识能力又是有限的,要完全认识事物是不可能的,因而要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不是只求变,稳是最关键的,计划生育政策在稳定的前提下,变化的幅度也不大,只会改变一些政策上的缺陷的地方,还有执行上的不力的地方,不会对整个政策本身去改动的,这就避免了政策作为政府管理社会的工具而陷入到无法适用的地步。

任何一个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包括政策的稳定和社会的稳定,而一旦政策的稳定性被打破,则再完美的政策,执行也会变得很难得,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适用了渐进决策模式,使的这一政策从制定到执行都比较容易,而且十分有利于国家控制人口数量,有利于提高国家的人口质量,政府按照目前的情况,稍微的转变一下计划生育的执行方式或者改变一下计划生育目前来说不符合中国实际现状的那一小部分,我们中华民族必定秀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丁煌.林德布罗姆的渐进主义决策理论[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1999(8)

生育政策范文4

关键词: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生育意愿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573-01

1我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形成

我国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是随着计划生育工作实践逐步产生、发展和并不断完善的。2000年,国家为了运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来控制人口的增长,出台了《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概念,对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给予奖扶。经过十年发展,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于2011年正式形成。此后,国家出台了针对独生子女户、二女户进行奖励、帮扶的措施,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全面推进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规范化。

我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具有政治性、整体性、公益性特征。计生利益导向政策的政策性是指该政策由国家通过一系列政治过程制定,给符合计生政策的家庭在经济和政策上给予倾斜,促使人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促进生育观念改变。计生利益导向政策的整体性是指计划政策的实施与社会其他领域有诸多联系,必须从问题的整体着手,以综合手段破解计划生育难题。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具有公益性指的是计生工作已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框架之中,各级政府和部门应当在政策和法律上给予支持,提供财政保证。

2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

2.1内部因素。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影响生育意愿的因素有内部因素包括个人能力和受教育程度两个方面。计划生育家庭中个人能力全面,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他在社会上能够相对获得更多机会,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那么他希望从孩子身上获得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愿望将比那些不能较好适应社会的家庭要少,对孩子的多少愿望较少。另外,受教育程度不同,生育意愿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文化程度越高的群体对事物的看法和深度将更全面深刻,希望培育高质量的孩子,从一个或两个孩子身上满足其需求,从而产生了提高孩子的质量来取代孩子数量的替代需求。

2.2外部因素。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影响生育意愿的因素有外部因素包括文化、社会保障和生育政策三个方面。在西方生育文化的影响下,加之“男孩女孩一个样”等新型生育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生育意愿悄然发生改变,年轻一代不再仅仅为了孩子而活,他们为了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开始少生孩子。当然在我国农村地区,因生产技术还处于较落后阶段,希望通过多生孩子,特别是多少男孩来增加劳动力,提高家庭经济收入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社会保障是否健全也是影响生育意愿的重要外部原因。家庭养老仍是目前主要的养老模式,多子女能一定程度上保证养老问题。人们的生育意愿受国家生育政策的影响,我国计生政策是一种硬手段,而计生利益导向政策是软手段,两者有效结合将实现计划生育家庭的效益。

3如何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对生育意愿的影响

3.1增强理论指导性,提高政策针对性。做好生育成本―效益理论研究,注重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在全国范围内建成数据库,据此调整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调节生育成本和效益,提高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操作性。强化孩子数量―质量替论研究,找出问题的症结,探索该理论研究的操作方法,高度重视人口基础性理论研究,以此促进分支理论的进展。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必须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完善利导体系,形成政策合力,不断扩大计生扶助领域,加强对社会养老的水平,对已有的利导政策整合评估,不断优化,以应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利导政策重点,发挥政策的功效,将优先的资金运用到人们最急需的地方,解决实际问题,将扶助重点放在最困难群体上,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产生活。提高政策的延续性,发挥政策长效机制,不管加大总体头伏,大胆革新当前利导政策与实际不符的地方,做好政策的延续工作。

3.2推进计生文化政策,增强实效性。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作用,必须积极探索社会主义计生文化发展规律,不断发展创新计生文化,使其跟随时展,真正确立计生文化的指导地位。加大投入,为计生文化的稳固和发展提供切实保障,深化计生文化体制改革,促进计生文化的繁荣。加大计划生育财政投入,为利益导向政策实施提供强大财力支持,使其投入在总量上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逐年提升扶助资金总额,严格禁止截留、挪用、贪污等违纪行为。利导政策的有效实施必须建立明确各级责任的组织保障。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涉及面广,依靠单个部门是无法实现的,需要多个部门共力共为,明确职责权限,整体协调,合理执行利导政策。强化计生工作督查,为利导政策实施破解难题,距今计生利益导向政策已经实施多年,但在施行中仍将遇到许多困难,对此应该强化工作调度和督查,掌握新情况,研究解决新问题,对遇到的问题必须迎难直上,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增强利导政策的实效性。

3.3强化执法工作,维护公平正义。利益导向政策的有效实行离不开立法和执法工作的有序开展。必须加强计划生育的立法工作,夯实执法基础。提高计生执法水平,重视程序执法,加大执法人员培训力度,依法开展计生工作;对计生执法违法行为,必须严格追究行为人的责任,保障执法质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计生利益导向政策推行中,加强计生法治宣传,为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创造良好执法环境。法制宣传形式应采取群众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形式,宣传内容要贴近群众生活,推行以案说法的成功经验,使执行计生政策成为群众的自觉要求。

参考文献

生育政策范文5

生育政策是指由国家制定或在国家指导下制定的规范育龄夫妇生育行为(包括生育数量和质量)的准则。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三孩生育政策全面放开最新解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三孩生育政策最新解读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就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调整生育政策等问题,会议作出重磅部署。

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胎,再到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生育政策的每次优化,都因应时势,呼应民意。

与前几次调整生育政策相比,这次的关键词是“优化”。今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就提出,“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时隔不到三个月,优化政策便已浮出水面。

优化生育政策,具有多重意义。这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需要,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既可以缓解老龄化过快态势,更能为中国发展注入澎湃的人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这次优化生育政策,不是单纯的一“放”了之,还提出了实施配套支持措施。这些措施,令政策更具可行性,因为它意味着生育三个子女将获得国家支持和制度层面的保障。此前,《纲要》已提出“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彰显国家善意,也让生育政策带有温度。

优化生育政策,一头连着家庭幸福,一头连着国家发展。在落地的过程中,夯实每一个环节,让每一个制度安排都熨贴人心,才能最大程度释放出优化生育政策的积极意义。为此,就要落实“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的中央部署。无论降低家庭教育开支,还是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无论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还是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措施越有力,政策就越见效。

人力人才资源是中国发展的最大优势。优化生育政策,尊重公民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资源高效配置,则民族复兴更可期,中国未来更明亮,一个更具活力的中国正在走来。

为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国家卫健委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立足国情,遵循规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积极应对生育水平持续走低的风险,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放开三孩生育政策有何意义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协调和工作落实,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健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影响评估机制。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

生育政策范文6

[关键词]教育政策 免费师范生政策 政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185-02

一、概念界定

“教育政策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动态发展过程,是政党、政府等政治实体在一定历史时期,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而协调教育的内外关系所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1]免费师范生政策是国务院2007年颁发并于同年秋季执行的由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六所部属师范大学承担对师范生实行免费教育的政策。具体的规定是:免费师范生入学前要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免费师范生一般要回到生源所在省份的中小学任教10年以上,如果违约,应退还按规定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免费师范生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等。

二、政策分析

教育政策分析是对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与监控、终结及政策周期的全过程进行研究的方法。[2]

(一)免费师范生政策制定背景分析

1.思想根源。师范教育的首倡者是梁启超。他于1896年在《时务报》发表了《论师范》一文,阐述了他的师范教育思想,于此开启了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先河。他提出“今日中国之大患,苦于人才之不足,而人才之不足由学校不兴也”。因此,“变法之本,在育人才”,而“人才兴,在开学校”。[3]梁启超在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师范教育,是对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思想引领。后来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如陶行知等都极力提倡师范教育,并提出宝贵的师范教育思想并应用于实践。

2.社会背景。首先,当前城乡差距巨大,广大的农村地区师资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保证。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0%左右,农村教育显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问题。但是,就目前以培养师资为主的师范高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问题来说,还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大部分毕业生不愿意到急需师资的农村从教,纷纷涌向城市的局面造成了人力资源两级分化的日益恶化,与此同时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大城市人才济济,竞争激烈使得很多毕业生处于待业状态,造成人才的浪费与闲置。而广大的边远地区却又是人才匮乏,师资严重不足,教育质量滑坡严重。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制度的建立、政策的颁布,所以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再度复苏。

其次,贫富差距严重,使得很大一部分学生面临着上不起大学的困境。自1997年的半收费到1999年大扩招的全收费政策的落实一直到2007年期间,师范生由先前的不收费到半收费再到全收费政策过渡过大,从某种意义上打消了师范生从事教育的积极性,尤其是去边远地区从事教育的意向。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讲,投入和收益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允许师范生到边远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而国家颁布的免费师范生教育一方面是为贫困大学生上大学解决了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国家优惠政策的出台,使得大学生获得一定的现实收益。

最后,农村社会结构是以农业为基础的乡土社会结构,地缘、血缘关系构成农村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再加上农村长期生产力的落后,文化的保守性与滞后性,使得农村人口流动出现一潭死水,并随着社会的发展甚至出现向下流动的形势。所以广大的农村社会急需注入新的观念与文化,需要先进的生产力与生产技术。免费师范生的出现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建设、发展。有利于给农村人口接受先进的教育与理念,有助于农村人口的社会流动,从而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

三、免费师范生政策执行分析

“政策执行过程主要包括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准备、组织准备、政策实验、全面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功能环节。”[4]免费师范生政策自教育部颁布后,六所部属师范高校第一时间在中国教育部网站和相关媒体召开了新闻会,对免费师范生政策做了详细的解读、宣传,并从学校内部从师资、教学手段、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与方案上做了积极的准备。

六所部属师范高校于2007年9月开始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全面实施,招收第一批免费师范生。北京师范大学同年招生计划450人,分别从内蒙古、广西、云南、贵州、陕西、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上海、广东、海南招收。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招收720人,其中增加了河南、湖北、湖南、三省。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招收免费师范生1000人,投放西部的名额约950个,次年招收1400人;西南大学2007年招收2945人,主要偏向中西部地区,2008年招收2945;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计划招生数为1528人,2008年招收1866人;华中师大在全国招收免费师范生2200名,2008年招2300人;陕西师范大学在2007年招收了2600名免费师范生,占全校招生名额的三分之二,2008年招2640人。从招生人数与分布来看,六所部属师范高校主要面向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等十二个省、市和自治区。并有向中部及东部沿海地区招收的趋势。如华东师范大学在上海地区招生,北京师范大学在广东招生,华中师范大学在武汉招生等等。免费师范生在全国招生的覆盖面将逐渐扩大。

六所师范大学在免费师范生的培养上,也是竞相制定了一些培养方案以培养出优秀的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在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上建立“双导师制”,并启动了“名师导航计划――免费师范生与名师面对面”系列讲座,设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英华助学金”等来促进并激励免费师范生的学习与成长。华东师范大学为免费师范生专门建立“孟宪成书院”,采取住宿制书院模式,学生集中住宿,并在宿舍楼里开辟专门的研讨室。在课程设置中开设6门孟宪承书院通识系列讲座课程,旨在加强师范生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素养,拓展师范生的学科视野,掌握学科前沿理论与知识。并将尝试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东北师范大学启动了“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培养工程”,并对师范专业实行“本硕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内容改革上,强调专业课程教学的师范性,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贯通性、鲜明性和生动性。华中师范大学筹划成立“华中师大教师职业能力拓展中心”,分别从师范生口语能力、书写能力、信息能力、沟通能力、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拓展。并积极筹备建设集生源地、实习基地、研究基地、服务基地、远程教育基地五位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陕西师范大学实施“2+2”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经常组织师范生到实践基地开展教学观摩、教育实习和教育调查。积极筹划建设“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研究中心”,建立相应的实验室,实现教师教育培养从知识范式向能力范式的转型。学校还尝试对免费师范生实行一年后一次专业分流模式。西南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培养理念中,“专业化”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在免费师范生上注重“师农互补”,学校将招生、实习、就业一体化。[5]六所师范大学无论是在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教学方式、课程设置,还是课外实践等环节都纷纷出台并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更好地实现免费师范生培养目标,为培养优秀的教师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四、免费师范生政策运行的保障体系及终结与周期分析

政策的运行保障体系包括政策的评估与监控。“政策评估界定为: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它是政策分析的重要方面,是一种具有特定标准、方法和程序的专门研究活动。政策监控是为了实现政策的合法化与保证政策的有效执行而对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终结等活动进行监督与控制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保证政策系统的顺利运行,提高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质量,促进既定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提高政策效率。”[6]免费师范生教育是依据由教育部、财政部、中央编办、人事部制定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旨在培养大批优秀教师,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该《办法》通过国务院办公厅,规定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于2007年9月开始招收免费师范生。其政策依据相关的法律及评估体系进行定期的评估与时时监控。高校、各地教育厅、学生个人在免费师范生的培养上签署了相关的协议以确保免费师范生教育的顺利进行。关于政策周期主要有免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决定。免费师范生政策主要解决广大西部地区以及边远地区师资匮乏且分配不均、质量差等问题,所以其运行周期要视问题解决状况而定。目前来看,问题的解决还是一个长远的目标。

五、政策联系

“政策联系是表示一项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状况。教育改革作为社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必然与其他部门的改革有着紧密联系。”[7]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出台必须要联系社会其他部门的改革并与之保持必要的平衡。当今农村以及一些欠发达地区师资短缺的根源是由于当地缺乏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教育环境和社会保障体系。所以导致农村师资流向城市,欠发达地区师资流向发达地区。免费师范生政策由国家制定颁发,能解决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师资短缺的局面。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如若不能从根本上改善这些地区的不良体制,不能从教育环境、社会保障角度根本保障每一位教师的权益,不能彻底解决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那么免费师范生的教育势必会在不久的将来遇到阻碍。有专家指出:师范生免费对促进教育均衡会产生一定的作用,但农村师资问题是个系统工程,不能指望一两项措施就会见到显著效果。有专家认为:必须置身于城乡差异的大背景下来考虑,除了师范生免费教育这一措施外,还需要解决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结构问题,需要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水平,提高农村教师收入。有专家认为:完全按照市场机制不可能完全解决教师资源配置问题。政府可以采取干预政策来保证教师的培养和供给,促进城乡之间的流动。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地方政府和农村学校要为免费师范生到农村任教服务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8]总之,农村教育师资结构的调整、教师待遇的提高、工资的合理、教育教学环境的改善、教师流动平台的合理搭建、农村及落后地区对教育的认识及对教师观念的改变等等都影响着免费师范生政策。必须运用政策联系的视角去审视和确保免费师范生政策的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孙绵涛等著.教育政策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4][6]陈振明主编.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于桂霞.梁启超师范教育思想评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4(6).

[5]陈茜,李斌.六所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招生计划及培养方式[EB/OL].省略/bkjq_2928/20080425/t20080425_293643.shtml,2008-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