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心理学的认识范例6篇

对教育心理学的认识

对教育心理学的认识范文1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育观念

(1)领导和教师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到学生健康的心理对其成长和发展、品德和学习的深远影响,学校应积极帮助教师和心理教师解决开展心理活动的一些实际困难,为教师提供掌握心理素质教育专业的进修和学校的机会,更要有计划有重点的组织和开展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培训和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活动,并力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科渗透、咨询与辅导等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心理问题和困惑,以此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2)社会的转型,新时期的需求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长、社会、国家对孩子、公民、人才等越来越重视,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把期望更多的寄予在教师身上,因为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工程师,又因为教师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培训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知识,并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都各科教学中去,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心理融合程度,所以,教师要牢固树立服务学生意识,努力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亲活力,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意识和态度,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领会并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及其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技巧,渗透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3)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切实上好每一节健康教育课,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和困惑,满足学生心理的需求,指导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训练。(4)为学生创建有利的心理健康发展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养成,也会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心理影响和教育,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人际关系可以帮助学生修复心理创伤,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二、了解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与成因

(1)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社会的、学校、更多是自身的因素心理学研究报告,13—18岁的青少年是心理障碍的初发期、易发期和多发期,据专家调查,多数青少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学习和升学的压力,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攀比风气、生活习惯,家庭原因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家庭原因、教师的教育方法的不得当、学习及升学的压力、同学间交往、早恋的问题、生理的变化等都深刻影响着中学生心理成长,如不及时疏导和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严重的就会出现心理障碍。(3)不少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还存在一些误解,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还有待加强,教师首先要具备高尚的品质,健康乐观的心理,特别是班主任在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中起着重要作用。

(4)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或疾病有以下几种:焦虑症、情绪障碍、精神障碍、突发性遗忘症、恐怖症、抑郁症、强迫症、疑病症、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逆反、恐惧、孤独、嫉妒、厌学、唯我独尊、贪图享乐八种。

三、根据青少年的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教育和训练

1.心理健康是一个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并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和阶段,其心理的发展要求和任务也不相同,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高峰期,因此,心理健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心理健康与否大多数学生没有明显表现,例如:我们学校两位教师的子女,从小到大都是听话懂事、好学上进的好学生好孩子,没骂过人没打过架,学习成绩在年组名列前茅,到了九年级,年龄也相接近的时候,逐渐产生心理问题,对他们学校和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2.每位教师都必要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和掌握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并能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去指导和解决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错综复杂的心理现象,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指导和训练的认识,为学生疏导和排除心理问题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并落到实处,比如:体育课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学生的挫折随力,锻炼意志;语文科课根据文章中心思想进行情感教育;音乐课可以通过唱歌转移注意力,排除学生心理压力等等。学校要积极的调动班主任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让每位班主任教师成为心理教育的骨干力量。

3.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充分发挥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室的作用,普及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为学生和心理患者提供治疗帮助与服务。

4.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训练。

5.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四、重视和发挥社会和家庭教育

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仅仅依靠是学校远远不够,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很重要,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障碍与家庭都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和培养,如:学生恐惧考试的心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指导家长用平常心看待考试成绩,不要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勇敢的面对考试和考试成绩,排除学生的考试恐惧心理;青春期生理教育,可以指导家长不要感觉到羞涩,正确面对孩子的生理变化,并同孩子多交流、多沟通,让孩子懂得变化时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有任何顾虑。又如:学生社交恐惧心理,怕不被接纳、男女交往的困惑等,家长就要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并在择友上加以指导,逐渐培养孩子的交往技巧,教师要指导家长,让他们懂得过多的指责和约束孩子交往反而会使孩子社交中缺乏自信,产生心理障碍等等,争取家长的合作,指导和帮助家长充分发挥他们的教育功能极为重要,学校与家庭、社会紧密配合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出现问题及时疏导,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农村中学心理教育开展起来更是有很多困难,跨度大,父母文化水平低,家庭条件不一,风俗习惯有较大差别,家庭教育跟不上,家庭和社会要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环境又对学生发展起到重要影响,逐步形成学校管理,家校协同,社会参与,形成全方位、立体的健康教育。

对教育心理学的认识范文2

(一)自我责任。自我责任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表现,不仅是对自己的学业上、事业上、更重要的对自己身体上的负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一度迷茫,虚度光阴,好像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周围的一切都无所谓,一人只身大学四年屡屡无为,学业无成,事业遥望,是一种对自己的极其不负责,心理与身体上的落差,使得自己无法承担任何责任,对什么都选择逃避,没有目标,没有方向。

(二)他人责任。在大学中的学生还没体会在社会中应对他人负责的意识,越来越多的他人责任意识是在大学期间的恋爱时期。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交流才得以能在社会中生存,在校园中也是一样,越来越多的两个人走在一起,这样就会让人有了对他人负责的意识,自由的恋爱无非是没有父母的参与,两个人自由的结合,然而恋爱期间不仅是两个人之间的责任,也是对两个家庭、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恋爱双方要对家庭和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现在大学生的恋爱观与责任发生了质地变化,恋爱的放纵性、游戏性,双方彼此不负责任,这样得大学生严重缺乏责任教育,忽视自我责任、他人责任、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存在。

(三)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大学生对社会负责的一种文明体现,是受过高等教育之后的一种自我意识、志向和文化水平的综合表现,是为社会做贡献的原发动力。大学生村官是一个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实例。在这个人人都喊着苦累的时期,大学生选择下乡为国家的农村发展出一份力,用自己学来的知识去报效祖国,不怕苦难与艰险,是大学生拥有强烈责任感的一种表现,然而这一计划的实施并没有很好地得到学生的积极反应,很多学生怕受不了农村的穷苦,怕不能胜任一个村庄的法发展,不敢去报名参加,不去尝试挑战,缺乏社会责任。

二、大学生的心理教育

(一)大学中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1)心理教育体制的缺陷。大学中的教育体制仅仅在书本上的教育,没有更好的让学生意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心理教育是一个现在社会新起的一门教育课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然而这种心理疾病并不是一目了然的,需要进行心理治疗,由于学校的体制不够完善,导致大学生不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促成如今很多大学生因不能承受来自他人、家庭、社会等方面产生的心理疾病而选择自杀的念头。(2)心理教育实施不重视。现代的发展越来越快,心理教育也成了快餐模式,老师在在一节两个半小时的课堂上快速讲解了心理教育的课程,学生在课下从未再去观看与分析,这样的教育实施,根本不能解决任何学生的心理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心理有什么问题自己不知道,也不去询问老师,只会让情况更加恶劣化。而且有很多从事教育的心理的老师也是不够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时会误把学生的品德问题当做心理问题来处理,很大的误导了学生的心理教育,是忽视了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与独特性。(3)心理教育主体模糊。大部分的大学生心理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通过调查显示的结果往往不够清晰,而且结果只是一部分人的心理常见问题并不能准确的帮助他们解决,询问一个人的心理情况时,由于他对心理概念认识的不够,也说不清楚自己的心理问题,而学校的心理教育体制的不够完善导致无法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剖析,进而心理教育主体的模糊,至使无法准确的进行心理教育。

(二)心理教育问题的对策。(1)心理教育体制不够完善。大学应建立完善的心理教育网站,依靠学校组织能力,发挥教育职能,共同完成心理教育的理念,虽然目前我国缺乏从事心理教育的人员,但可以组织更多有关心理教育的社会人员一起加入到学校的心理教育网站,形成一个全面式教育体系,由学校心理教育老师的带动下,成立健康积极小组,定期观看有关心理教育的讲座,让健康心理深入影响每一位大学生,从而让大学生认识到对自己的责任。(2)心理教育积极重视。学校对进行心理教育的从事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加强心理教育的重视,针对每个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解决。心理教育正确的全面面向大学生,针对部分学生进行教育实施,在完善的体制教育下,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做到让学生可以自我调整心理,更全面发展与完善对自我的认识,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3)加强心理教育主体认识。大学教育中从事心理教育的有关人员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心理的认识,由于他们所受的心理教育不同,心理教育理解也不清晰,不仅影响到他们自己的正常心理解决,很多时候也会因为他们错误的心理认识,让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难以解决,学校首先要加强心理教育工作者对心理的认识,更加准确的确定心理教育的主体,从而让学生学到有效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三、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对策

(一)进行道德实践。社会实践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校可以组织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认识社会的关系中的道德准线,辨别是非对错,形成道德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学校还可以组织集体活动,分成小组形式一起完成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可以学到团队的精神、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对他人负责,从而培养了对他人的责任意识。

(二)建立责任培养环境。学校可以通过班级辩论赛的形式进行提高学生对责任的认识。对责任意识比较强的学生进行奖励制度,促进学生学习认识责任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学校的有效界面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如班级小板报、宣传栏、学校网站等,通过这些趋势提高学校的责任教育风气,影响学生的责任意识。学校还可以用“文明校园 责任在大家”这样的一个宣传主题,约束大学生让自己认识到学校风采是你我的责任,大家的责任,养成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良好习惯,提高文明意识和责任感的意识。

对教育心理学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环境

前言:

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对环境领域的研究多侧重于一些大环境,比如研究往往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宏观环境、显性环境等层面,而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研究应有的重视,导致心理环境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相脱节。因此,应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研究长期被忽视的被动局面,同时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相关理论的研究力度,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研究的深入化、细致化,极力迎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要求。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涵义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总是与环境紧密联系的,其心理环境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第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为中心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结构中,首先要有具有认知能力的主体要素,否则就不可能产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任何心理映像,这里的主体要素主要指大学生这一群体。第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是大学生对于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能够区别于其他教育,关键是主体和客体都具备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特定的情景,并采用必要的手段和方法从而实现教育内容的传输,达到教育目的。而就另一方面来说,受教育者的内心环境、能动意识以及自身知识结构等因素决定了他们会根据一定的情况在受教育过程中产生自己的一种心理影响,并由此心理影响产生一定的教育效果。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对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构成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环境

认知是人类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过程。认知过程即是把人认识事物的心理过程看作是对信息的加工过程,认为人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能够对信息进行接收、存储、处理和传输。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会依据自身的生活阅历、文化素质感知当前的教育,从主观上对教育过程进行假设,从而引导自身的认知过程,这种主观上的假设与认知就构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环境。由此可见,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影响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认知的全部因素。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情环境

感情就由情绪、情感契合而成的。情绪情感既是人们认识的催化剂,也可以是认识的障碍物。情绪情感是人类心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情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内心感受的各种因素。这种感情环境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的认同和接受程度的一种反映,以及由此产生的内心环境的体现的愉悦感,从而增加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从整体上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实施。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志环境

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只有人才有意识活动。意志活动表现在,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预先确定一定的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自己的行动来达到这一目的。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意志环境是指对大学生是否自觉遵照教育目标,是否积极主动克服困难以实现教育目的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志环境能动的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意志环境中,能够较好的审视自身情况并且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逐i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三、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

1. 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环境

第一,善于运用注意规律。无意注意是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和大学生的状态引发的,也与无意注意的引发关系密切。因此,大学生要注重注意规律的运用,因为注意力可以自发产生,节省精力,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可以使大学生享受到愉快教学,并使之内化。第二,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中感性认识的积累。感性认识是由感官直接感受到的客观世界,并形成许多印象于头脑中的一种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理性认识的升华、提高,都有赖于感性认识的积累。应充分认识感性认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并重视感性认识的积累。

2. 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情环境

科学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影响着大学生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首先,大学生要积极参与人际互动,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正当合理权利,比如民主、自由、平等权利。第二,大学生要努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学会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用优秀的作品鞭策自己,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激发对真理的追求,能够为营造良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情环境贡献力量。

3.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志环境

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培养和锻炼不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意志环境的优化,首先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形成崇高的理想,才能有远大的目的,有了远大的目的,才能培养出为达到这一目的所需要的意志。其次,加强挫折教育,养成自我锻炼和控制自己的能力和习惯。挫折教育能使大学生自觉同困难做斗争,提高挫折承受力。第三,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环节,是培养大学生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是培养大学生意志行为的重要方法。

结语: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研究处于初i研究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依旧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如何将经过营造、优化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发挥最大优势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如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建设长效的保障机制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理论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指导,为有效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显得更为必要与迫切。

参考文献:

对教育心理学的认识范文4

很多教师在进行心理教育时,将其与德育教学混为一谈,认为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就包含了心理教育,因此,在其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认为只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学就能够完成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但是从心理健康教育及德育教育的内容来分析,两者具有较大的差别,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自己心理方面来进行的,教育的整体内容较少与整个社会发生联系,但是德育教育则是对学生分析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与社会规范背离或对立时出现的社会性问题。此外,由于教师对于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出现的偏差,引发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进行心理教育,进行心理教育时进行德育教育,给整个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一定的偏差。

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对策研究

(一)转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认识

从新课标的角度来讲,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其本质更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思想。同时,随着素质教学的不断深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必然会成为整个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全面的转变传统的心里教学理念,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是较为关键的,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学校应结合教育行政单位全面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心理健康教育逐步的深入每个人的心中,教育工作者尤其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牢固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并把这种意识渗透到各项具体的工作中。

(二)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教师是整个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组织者及领导者,对于提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有着较为关键的影响,因此,全面的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有着较为关键的作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应当提升教师自身的心里健康水平,同时,学校内部应当专门的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配备专门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学校应当从严招聘,从源头上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质量。此外,对于在职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校应当结合实际的教学任务及教学的特点,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在职的提升工作,不断的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处于更新当中,全面的保证整个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构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所谓的构建

“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就是指,从学校、家庭及社会等三个方面全方面的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结合各个社区设立家长学校及社区学校,全面的让家长及社会内部的相关认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校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最终逐步的实现从学校、社会及家庭三管齐下的“三位一体”的心里健康教育模式。在这个过程中相关的教育部门应该依靠社区等相关的组织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为全面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结语

对教育心理学的认识范文5

赏识教育重要性

小学生的思维并不成熟,对社会和事物的认知还不完全,教师是引导学生的指路明灯。学生在做了正确的事情时,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做错也应批评,避免学生自己无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赏识教育不只是单纯地夸奖,不批评。赏识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赏识教育注重对学生的尊重与对学生的肯定和认同,教师尊重学生才能够得到学生的尊重。小学语文融入赏识教育势在必行,这种教育方式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习惯。笔者从两方面来分析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赏识教育不仅仅指的是一种教育方法,也是师生间的相互认同。虽然小学生思维并不成熟,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对教师的喜欢与否有着自己的判断。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只有尊重别人,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教师对学生学习成功的认可赏识,就是对学生的尊重。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赏识可以使学生对其产生好感,这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赏识的话语能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上课更爱听讲。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人的认同就是其学习的动力,教师的认同可以激发学生的动力,让学生觉得学习是快乐的。大多厌学的孩子,就是因为没有得到教师的认同和鼓励。小学生往往缺乏信心,教师的鼓励有明显的增强学生信心的作用,并且教师赏识的话语也有着让学生学会判断是非、引导学生正确成长的作用,教师的赏识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赏识教育开展中的问题

赏识教育实际开展存在难度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赏识教育的提出可以说是教育理念的一次革新。但实际上,赏识教育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和矛盾。目前,我国小学中的一个班级,学生人数会达到30到40人左右。教师想要做到面面俱到,公平地对每一个学生给予赏识十分困难,可操作性非常低,而不科学的赏识教育将可能造成学生的不满和心理的不平衡。

对赏识教育认识不够 自赏识教育概念被提出以后,很多学校的小学语文课堂尝试了应用赏识教育,但是由于教师自身对赏识教育不够了解,认识度并不够,认为赏识教育就是单纯地鼓励。通过调查数据显示,许多教师认为,不断地表扬和鼓励学生,就是赏识教育的核心,几乎没有教师提到赏识教育中需要有批评的存在,这是教师对赏识教育认识度不足的表现。赏识教育不完全等同于鼓励,批评也是对学生赏识和关注的方式之一。目前,许多教师认为,批评学生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学生在做错事情的情况下,教师不给予警告和批评,学生就会渐渐失去判断是非的能力,这将会间接促使学生坏习惯的养成,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矛盾的解决与对策

强化教师专业技能 教师是教育的核心,没有教师,教育就无从谈起,教师是学生成长中的关键人物,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强化自身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丰富理论知识,保障教育的有效性。教师与学生应保持相互尊重的态度,教师不能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这会打击学生们的积极性。学生渴望得到关注和尊重,也渴望得到表扬和肯定,学生会因教师的赏识而变得在学习上更有动力。

正确认识赏识教育 教师在开展赏识教育的过程中,盲目地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会让赏识教育失去其应有的教育意义。因此,赏识教育中要正确、客观地认识赏识教育的科学内涵,理解赏识教育的意义。赏识教育不等于溺爱,教师不能只鼓励,不批评,这将导致学生不良习惯的养成,适当批评是赏识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批评要客观、适度,不能夸大事实,伤害学生,这容易让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并且容易造成其他学生对被批评学生的疏远。

科学赏识 由于赏识教育的特殊性,在很多大班教学中,很难有效开展,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孩子有充分的了解。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特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教师想要有效开展赏识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进行赏识教育时,应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习惯,依据学生的特征,对其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赏识教育。对性格内向、不自信的学生,教师应该当众对其进行鼓励和赏识,使其逐渐习惯和人接触,习惯被夸奖,增强学生的信心。

结束语

对教育心理学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自我教育;意义;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7-0004-04

心理自我教育是主体自我按照社会要求和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与需要,对客体自我自觉实施的心理教育。它是自我意识的最高级表现,是青少年学生提高自身心理品质、完善自己个性的重要途径。中小学生心理自我教育是指中小学生把自己作为教育对象,按社会的要求和自身心理发展的需要,发挥主体自我的能动性,主动求教,不断认识自我、设计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从而促进自己良好心理素质发展的活动。

一、中小学生心理自我教育的内容

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自己(主体我)认识自己(客体我)。自我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认识的客体。“人贵有自知之明”既说明了自我认识的重要,也表明了正确认识自我的困难。一个人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准确地评价自我,才能确立合适的理想自我,并产生为实现理想自我而不懈努力、求得心理发展的动力和实际行动。自我认识既是中小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自我教育其他几个方面的必要基础和前提条件。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可引导中小学生通过与他人比较、自我比较、审视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以及自我反省等方式来认识学习中的自我、生活中的自我、游戏中的自我,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2.自我悦纳

自我悦纳,就是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个体对现实自我持积极认可和肯定的态度,平静而理智地对待自己的长短优劣、得失成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既不以虚幻的自我补偿内心的空虚,自欺欺人,也不消极回避自身的不足,更不以哀怨、自责甚至厌恶的态度来否定自己。悦纳自我就是要喜欢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产生自豪感、愉和满足感。在自我悦纳的基础上,培养自信、自尊、自强、自立、自主、自爱的心理品质,从而不断发展自我、更新自我。悦纳自我包括两个方面:

(1)积极地评价自我。引导学生积极地评价自己,这是促使他们产生自尊感、克服自卑感的关键。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对自己的长处要充分发挥,对自己的短处也要正确对待,既不能护短,也不因有某些短处、缺陷而灰心自卑。要让学生学会客观地分析自己的短处,扬长补短或扬长避短。一般来说,短处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改变的,如不良习惯、脾气不好、缺乏毅力等;另一种是无法补救的,如其貌不扬、身材矮小等生理缺陷,对此要面对现实,有勇气接受自己的缺憾。同时,应让学生明白某些方面的短处虽不能克服,但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长处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锻炼自己的优良品性。

(2)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每个人在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有不顺心的事情发生,会遭遇挫折和失败,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提高挫折耐力,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锻炼坚强意志,并逐步掌握对待挫折的有效方法。

3.自我完善

自我完善是个体在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基础上,自觉设计自我发展目标,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控制自身行为,使个体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自我完善是个体自我教育最重要的方面,它是一个合理确立理想自我、努力提高现实自我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主动改变现实自我以达到理想自我的过程。

(1)自我设计理想自我。确立理想自我就是在自我认识、自我悦纳的基础上,按照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特点来确立自我教育的发展目标。

(2)通过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提高现实自我。分析自我、把握自我、提高现实自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使现实自我不断向理想自我靠拢,并最终实现理想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是一个从“昨天之我”向“今日之我”再向“明日之我”迈进的“新我”形成过程。在这一不断提高、不断超越的过程中,中小学生的各种心理品质便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二、中小学生心理自我教育研究的意义

1.中小学生的心理自我教育,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这一教育的根本宗旨,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中小学生心理自我教育的主体是中小学生,而不是教师。当然,在这种教育中,也必须依赖教师的指导。正是为了进行有效的指导,所以才需要对此加以研究。中小学生心理自我教育研究的主体主要是教师,但中小学生心理自我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自己。学生心理的发展教师可以加以引导,但不可替代。

在传统教育中,教育的目标可能是偏离甚至背离学生发展的。例如,有个教师当获知有外校教师将听自己的课后,预先告知学生说:针对课堂提问,若能回答,则请举左手;若不能回答,则举右手。实际上课时,教师只提问那些举左手的学生,而不敢提问甚至不管那些无法回答问题的学生。表面看来班级内人人都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都举手了),且师生“对答如流”,但这样的教育,关注的是教师的“表演”,而不是学生真正的发展。类似这种现象,在当今教育中还时有发生。而中小学生心理自我教育,关注的是学生自身心理品质的提高和心理潜能的开发,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真正体现了当代“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和教育的根本宗旨。因此,中小学生心理自我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目前的心理发展,更有利于他们未来的终身发展。

2.中小学生心理自我教育,符合人的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

从人的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看,社会环境、家庭影响和教师教导等因素只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外因,而个体的自我认识、自我活动、自我教育才是导致心理发展的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心理教育不能只通过教师外部灌输心理知识、技能,而必须主要依靠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体悟和自我实践 。

根据中小学生认知和情感发展的特点,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应少说教、多活动;淡理智、重情感。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主要不是心理学知识的讲授,也不是教师直接向学生提供解决心理问题的“答案”,而是通过生动活泼的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启发学生自己感知、领悟、实践。通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自助和学生之间的互助过程,让学生产生认知和情感体验,并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心理品质;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与比较,找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从别人那里获得心理启发和支持,进而明确提高和完善自我的方向;通过各种活动把握自我发展的机会,并通过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促进他们人格的不断完善。心理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学生根据社会要求确立的理想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心理自我教育首先要求学生客观认识现实自我,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社会的要求设计自己的发展目标即理想自我,通过发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产生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并规划自己的行为进程。中小学生心理自我教育,符合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和规律,是科学的、有效的。

3.中小学生的心理自我教育,体现了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

人既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又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在传统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客体性与受动性基础上的他主学习,强调的是从教师那里被动地吸取知识,而忽视学生内在的主观体验,使得学生的学习被外在力量所左右,扼杀了学生内在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而在心理自我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主体性和能动性基础上的自主学习,体现了学习者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反思性。自主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反映了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这种需要,既表现为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又表现为对学习负责任,把学习真正当成是自己的事情加以对待。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学生独立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得到发展,教育的目标也就达成了。反思性是自主学习最典型的特征,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元认知的基础上,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清晰的意识。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检查、自我调控上,即在学习活动之前,学生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作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自主学习实现了由他控的被动学习向自控的主动学习的转化,也就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

4.创设有利于心理自我教育的和谐的环境,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熏陶性和引导性

学校环境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具有巨大的教育潜力。良好的校园物理环境和人际环境对学生心理的自我发展会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引导作用。因而,我校把环境建设作为心理自我教育的一条独特的途径来抓。

(1)赋予无情之物以心理健康教育意义。让本来不具备情感因素和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学校物质环境富有心理健康教育内涵,让“每一堵墙壁都会说话”,使绿化、净化、美化的校园环境增添文化气息,是我校物质环境建设的指导理念。红花绿树间句句“心语”引人注目:“自信与努力是成功的双翼。”“今天的我很优秀,明天的我更出色。”……这一句句话语如无声之师,默默地向孩子们传达着心理信息,激起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宣传廊里,心理自我教育版面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有学生锻炼自我、提高自我的心理体验,有“心理小博士”灿烂的笑脸,有学生自己领悟和编写的句句心灵妙语……这些都是生动的心理自教材料。根据各班学生的心理特点,各教室的自教园地,或是介绍学生自己收集或设计的开心小方法,或是公布小组竞赛结果,或是记录学生自定目标的完成情况。各班都有学生的“自我展示栏”,优秀或进步的学生作品体现了学生对自我的超越。在展示中学生体验了成功,增强了设计新我、发展自我的内驱力。

(2)赋予有情之人以心理健康教育职责。人际环境对人的心灵的影响更不容忽视。《学习的革命》一书指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实施心理自我教育,教师就不再是法官、警察,也不是事事包办的保姆,而是学生需要倾诉时可真诚对话、交流的朋友,在学生迷惘、困惑时会热情指点的顾问。学生有了错误,我们提倡以宽容、等待的态度,让学生先自我分析,从而自我纠错。总之,要使学生在亲和融洽、民主平等的人际环境中学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积极优化自己的心理品质。

“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名言至今仍发人深思。积极地探索和实践“真教育”,将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