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科学实践观的意义范例6篇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意义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意义范文1

㈠、科学性

所谓科学性就是要求论文资料详实、内容先进。科学性是医学论文的生命。如果论文失去了科学性,不管文笔多么流畅,辞藻多么华丽,都毫无意义,只能是人力和时间的浪费。

资料详实,指论文内容、材料、结果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能够经得起科学的验证和实践的考验。要对每一个医学概念、数据等准确无误的理解和运用,坚持唯物辨证法的立场,实是求是,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做到立论客观,论据充分,论证严谨。不能主观意断,更不能为达到“预期目的”而歪曲事实,伪造数据。

内容先进,要求论文理论和实践水平能够代表当今国内外医学发展水平,如果失去了这一点,论文也就失去了价值。

㈡、创新性

创新是医学论文的灵魂。能否为促进医学发展作贡献是衡量论文水平的根本标准。医学论文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新创见、新观点。医学论文不同于教科书及综述讲座之类的文章,而是在于学术交流,报到新发现,发表新方法、新理论。因此在内容中必须突出“新”字,对于已为人知的观点不必复述,而应突出阐明自己新的观点。

㈢、理论性

医学论文不仅是医学科学研究的总结,而且是一个在创造的过程。它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记录或实验报告,而应提炼出指导医学科研活动及临床实践的经验教训,发现规律,并上升为理论,反过来指导实践。即实现实践椑砺鄣姆稍尽?

㈣、简洁性

医学论文要求简洁,这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需要各种修辞手段和华丽的词藻,它要求行文严谨,重点突出,文字语言规范、简明,能用一个字表达清楚的就不用两个字,不滥用同义词和罕见词。文章尽可能简短,材料方法部分应简明扼要,结果部分可用较少的图表说明较多的问题,讨论部分不赘述已公认的东西,不重复已有的讨论。总之,用最短的文字说明要阐述的问题,以减少阅读时间,使读者用较短的时间获得更多的信息。

㈤、逻辑性

论文的逻辑性是指论题、论点、论据、论证之间的联系一环扣一环,循序撰写,首尾呼应,顺理成章,并做到资料完整,设计合理,避免牵强附会,虎头蛇尾,空洞无物。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意义范文2

(一)科学性

所谓科学性就是要求论文资料详实、内容先进。科学性是医学论文的生命。如果论文失去了科学性,不管文笔多么流畅,辞藻多么华丽,都毫无意义,只能是人力和时间的浪费。

资料详实,指论文内容、材料、结果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能够经得起科学的验证和实践的考验。要对每一个医学概念、数据等准确无误的理解和运用,坚持唯物辨证法的立场,实是求是,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做到立论客观,论据充分,论证严谨。不能主观意断,更不能为达到“预期目的”而歪曲事实,伪造数据。

内容先进,要求论文理论和实践水平能够代表当今国内外医学发展水平,如果失去了这一点,论文也就失去了价值。

(二)创新性

创新是医学论文的灵魂。能否为促进医学发展作贡献是衡量论文水平的根本标准。医学论文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新创见、新观点。医学论文不同于教科书及综述讲座之类的文章,而是在于学术交流,报到新发现,发表新方法、新理论。因此在内容中必须突出“新”字,对于已为人知的观点不必复述,而应突出阐明自己新的观点。

(三)理论性

医学论文不仅是医学科学研究的总结,而且是一个在创造的过程。它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记录或实验报告,而应提炼出指导医学科研活动及临床实践的经验教训,发现规律,并上升为理论,反过来指导实践。

(四)简洁性

医学论文要求简洁,这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需要各种修辞手段和华丽的词藻,它要求行文严谨,重点突出,文字语言规范、简明,能用一个字表达清楚的就不用两个字,不滥用同义词和罕见词。文章尽可能简短,材料方法部分应简明扼要,结果部分可用较少的图表说明较多的问题,讨论部分不赘述已公认的东西,不重复已有的讨论。总之,用最短的文字说明要阐述的问题,以减少阅读时间,使读者用较短的时间获得更多的信息。

(五)逻辑性

论文的逻辑性是指论题、论点、论据、论证之间的联系一环扣一环,循序撰写,首尾呼应,顺理成章,并做到资料完整,设计合理,避免牵强附会,虎头蛇尾,空洞无物。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意义范文3

最近,由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出版发行了,这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件大事和喜事。它为我们深入学习、正确领会、全面贯彻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本好教材。

《读本》是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进一步统一认识、凝聚力量的需要。它在坚持发扬此前由主持编写《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比较全面准确地勾勒和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系统理论。通过对这个《读本》初步阅读学习,我认为,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和优点:

第一,《读本》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准确的理论定位,彰显了它的重大意义和指导作用,有助于我们增强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读本》肯定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一种准确和科学的理论定位。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探索中提出科学发展观,既是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也符合认识发展的客观逻辑。《读本》基于对科学发展观产生的理论基础、时代背景、历史经验和现实依据的深入分析,阐明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辩证联系;论证了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科学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因此,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反映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和新经验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只有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第二,《读本》正确地阐发了科学发展观的许多思想、观点和命题的科学含义,有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领会和理解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初衷和原意。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对“以人为本”这个重要命题的正确解读。《读本》根据同志的有关论述,认定“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人民群众”,强调“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它把以人为本顺理成章地解释为“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这样,就抓住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精髓。从而,它既肯定以人为本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有一定的思想继承关系,又强调“以人为本”与中外的民本思想、人本主义有“根本区别”。尤其使人深受启发的是,《读本》还进而揭示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阐述了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观点,强调了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的社会价值目标。我认为,这样理解和阐述以人为本及其相关原理,忠实于原意,符合唯物史观,有助于我们以科学态度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客观事物理论抽象具体化

任何理论都是一种抽象,而科学的抽象都科学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恩格斯在介绍《资本论》的方法时指出:马克思在编写《资本论》的时候,研究的方法是从实际出发,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思维行程就是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叙述的方法则是根据研究的结果,把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从理论上表述过来,因而与上述思维行程正好相反,它是从本质到现象、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在叙述的行程(由里及表)中,“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资本论》的方法不是特殊法,而是一般法。这一方法的转换反映在教学中,要求我们必须完成从教材以叙述为主的方法到教学以研究为主的方法的转换。在教学中,应采取研究的方法,即从实际出发,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思维行程就是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教师切不能将教材的叙述方法机械地移入教学。

教学的认识过程是以现成的科学认识成果为对象的,它同科学认识成果的形成过程并不等同,后人无需也不可能重复科学认识成果形成的全部过程。WwW.133229.coM但是,“对待科学认识成果,必须表现出与科学认识成果中被‘对象化’、具体化了的人类活动相符合的活动”。这就是说,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进行必要的认识成果形成过程的复原。明确这一重要哲理,对于克服目前尚为普遍的从理论到理论或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倾向,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首先要重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就知识的总体来说,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作为政治课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大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不能像物理、化学教学那样借助于实验的手段,让学生直接通过现象的观察来探索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但这绝不意味着对感性经验可以忽视。实践证明,一个感性认识十分贫乏的人,是很难掌握事物的因果关系并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的。三岁孩童会由于给他看病的医生没有头发,就认为没有头发的人都是医生。因此,政治课教学应力争为学生的实践、感知创造条件。

当然,对大量的、更为复杂的理论,不可能完全采取这种简单的方法,但从实际出发、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不变。例如:在讲价值规律时,应让学生到市场上去了解一下价格与供求的关系;讲国际关系,应先叫学生看几份报纸,了解一下国际形势的动态。心理学告诉我们,为了掌握一些复杂的概念,应当采用“直见和词语的正确结合”。词不仅能使直观材料更加鲜明和突出,也可以指引学生在观察中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对概念和理论做出规定和解释。现在,国际上不少学者在其著作中论证了这样一个思想:学生在特殊的对象活动的基础上,应当学会在所掌握的知识资料中区分出基本关系来。在政治课教学中,这种基本关系首先应该是具体与抽象、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讲商品的概念,必须区分物品、劳动产品和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讲民主,必须把民主与法制、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相区别;讲国际关系,必须把国际现象与国际阶级斗争联系起来,如此等等。总之,只有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

二、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必须对理论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任何理论都有它赖以产生的历史条件,都有其自身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对于理论,如果我们不把它产生的条件以及它自身发展的历史搞清楚,那就难以达到真正的理解。

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对民主的概念,可以分解为如下表式:国家制度一定阶级范围内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类别国体政体(权力主体)平等少数服从多数(职能)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议会制资产阶级只限在资产阶级内部实行只在资产阶级内部实行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广大劳动人民实行在广大人民群众内部实行为广大人民利益服务

三、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最终必须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是为了重现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飞跃,从而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唯物论,克服那种从理论到理论的“唯理论”的教学模式。毛泽东说:“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么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上,更重要的表现在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飞跃上。这一次飞跃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军语,基本特点,定义

中图分类号:E9;N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6-0005-04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Definitions of Military Terms

HAN Ren

Abstract:The definition of the military term is of top priority and an unavoidable academic difficulty i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military terminology.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military terms are professional, scientific, universal, systematic and unitary. So the definition should be made based on the practical usage.

Keywords: military term, the basic feature, definition

引 言

2011年版《中国人民军语》(以下简称新版《军语》)已经中央军委批准,并以四总部的名义印发全军。军语是军事术语的简称。在编修新版《军语》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觉到,军语的定义始终是一个回避不了的学术难点问题,也是编修《军语》所面临的全局性的首要问题。

“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明的说明。”[1]要赋予军语准确的定义,首先要搞清楚军语有哪些的本质特征即军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一 军语的基本特点

1.专业性。军事术语是军事学学科的专门用语,是在军事领域和军事活动中使用的语词,有着鲜明的军事专业属性。军语仅在军事领域内流通,军人以外的人员可以不使用军语,使用军语是军人的重要的职业特征。军事学有17个一级学科、74个二级学科,军事术语通常产生在这些学科之内。随着现代军事的快速发展,军事领域不断扩大,新的军事概念不断增加,军事专业越来越多,新的军事术语也不断增加。这是一个基本趋势。我们要积极推动军事术语的创新发展,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军事术语的泛化。

2.科学性。军事术语是揭示军事概念科学内涵的词语,必须准确反映军事实践中产生的各种军事概念。军事术语来源于实践,是对军事实践的正确认识,我军的军事术语必须符合我军的实际,必须准确地反映我军实际。为此,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和本质属性进行定义,首先应找准其基本属性,然后精确表述这一概念与其他同类概念之间的差别。找准本质特征和属概念是科学定义概念的基本前提。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军语作为一种服务于军事实践的意识形态,其科学性还表现在能够正确地指导军事实践。这就要求军事术语在正确无误的前提下,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超前性,以起到指导军事实践、推动军事实践发展的作用。

3.普遍性。军事术语是军事领域内经常使用的词语,有着专业内的普遍意义。这是军事术语与一般军事用语的重要区别。人们在长期的军事实践中,形成了大量的用语,在这些用语中,有的使用不多,有的使用频率较高。使用频率低,说明这些用语用途较少,过于生僻或是专业性较强,往往不具有军事领域内的普遍意义;使用频率高,说明这些用语地位重要,用途广泛,在军事领域有着普遍意义和较强的生命力,可以作为军事术语。如“合成孔径雷达”,虽然专业性很强,也很难下定义,但是“合成孔径雷达”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高技术兵器,具有较强的普遍性。把这些使用频率较高军事用语规范为军事术语,对服务军事实践、指导军事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4.系统性。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概念也是普遍联系的,表述概念的术语也是普遍联系的。这种联系既有专业内的联系,也有专业外的联系。联系是有规律的,这种有规律的联系构成了术语的概念体系。如“战斗”这一概念中,有各种形式和样式的战斗,也有各军种、兵种和专业兵战斗,还有合同战斗、联合战斗等,所有的“战斗”构成了一个概念体系。现代军事术语往往不可能单独存在,通常是与军事概念体系联系在一起。这个概念体系应该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军事术语集合是一个整体,军事学各门类的术语集合也是一个整体。因此,军语编修工作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要“努力构建具有我军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充满发展活力的军事术语体系”。

5.单一性(单词单义性)。由于人们观察事物是多角度、多层次和多方面的,一个事物往往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述,一个词语也可以表示多种概念(如“战斗”,既可以当名词,也可以当动词);一个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赋予定义。如“战争”,可以是“政治的继续”,也可以是“人类自相残杀的怪物”,也可以是“大规模的激烈交战”,还可以是“国家或政治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等目的,使用武装力量进行的大规模激烈交战的军事斗争”。但是,术语具有统一认知的规范作用,必须是一词一义,即一个术语对应一个概念和一个定义,这是术语和词汇的最大区别之所在。所以,应最大限度地排除多义项(同名异义,即一词多义);同时,要一个概念对应一个术语,应该最大限度地排除一个概念使用多个术语(同义异名)的现象。

6.规范性。军队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武装集团,要夺取军事斗争的胜利,首先要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基本前提是语言的统一,特别是涉及作战、指挥等方面的语言必须要统一。作战中如果语言不统一,对同一事物或行动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势必会造成行动上的混乱,就会出现“一字毁千军”的严重后果。在当代军事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事物新概念不断涌现,大量的新用语出现在军事领域,必须对这些语词及时进行规范和统一。统一语言的前提是制定规范化的军事用语,编修《军语》,以此统一全军的认识,协调全军的各种行动。

7.权威性。军事术语必须经过权威部门认可和,才能成为“组织各项军事活动,规范军队体制编制,表示各种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的名称和功能,撰写各类军用文书的标准用语”。《中国人民军语》是经中央军委批准,四总部联名颁发的法规性辞书,全军在作战、训练及其他行动和工作中必须使用军语。

二 关于军语的定义

军语的定义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1982版《中国人民军语》[2]对军语的解释是:

【军语】军事术语的简称。表述军事概念的语词。军语要求规范化,词名及其含义应准确、统一。全军使用统一的军语,便于诸军兵种进行合同作战、训练和战备工作。

这一解释的主要问题是定义过宽,表述军事概念的语词很多,但不一定都是军事术语。

1997版《中国人民军语》[3]对军语的解释是:

【军语】军事术语的简称。表述军事概念的语词。是规范化的军事用语。军队在作战、训练及其他工作中必须使用统一的军语。

这一解释主要沿袭1982版《中国人民军语》的解释,又进一步强调,“是规范化的军事用语”,体现了军语的规范作用和军事用语的基本属性,显然,在对军语的基本认识上又有所深化。但是,在一个释文中用两句话来描述一个事物的内涵,让人不好理解,在形式上也是不妥当的。

新版《军语》(修改稿)的解释是:

【军语】军事术语的简称。军队统一规范的专门用语。军队在作战、训练及其他工作中必须使用军语。

这一解释看上去不错,但还是有问题:一是“军队统一规范的专门用语”定义过宽。军用主题词、军用标准等词语也是“军队统一规范的专门用语”,但不都是军语。 二是“军队在作战、训练及其他工作中必须使用军语”要求过高。“军队在作战、训练及其他工作中”所使用的语词非常丰富,不可能都是军事术语。

那么,军语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呢?

根据军语的基本特点,军语的定义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军语是军事领域的专门用语,是军事用语。这是军语的基本属性。

2.军语是军队作战、训练及其他行动和工作中经常使用的语词,具有业内的普遍性。

3.军语是准确反映军事领域特有概念的单义语词。

4.军语是经过规范化处理并经权威部门认定的全军统一使用的语词。

5.军语是组织各项军事活动,规范军队体制编制,表示各种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的名称和功能,撰写各类军用文书的标准用语。

笔者以为,军语的科学、全面的定义应该是抓住其专业性、科学性、普遍性、系统性、单一性等基本特点,根据语用情况,从语言学和术语学角度进行定义。但按照定义的叙述模式,把这么多的内容写到一起,实际上无法操作,写出来以后也可能更不好理解。

经过反复研讨和修改,新版《中国人民军语》[4]关于军语的释义是:

【军语】军事术语的简称。军队在作战、训练及其他行动和工作中统一使用的规范化的军事用语。是组织各项军事活动,规范军队体制编制,表示各种武器装备、设施名称及功能,撰写各类军用文书的标准用语。

这一解释,首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针对新版《军语》所收的8587条军语而量身打造的定义,也就是说新版《军语》所有的词条都符合这一定义;第二,将军语的基本属性定位为“军事用语”,更加明白,更加直截了当,也符合定义的规则;第三,将军语的种差定位为“统一使用”的“规范化”的军事用语,抓住了军语的本质特征,这也是军语与其他军事用语的最重要的区别,也暗含了军事术语的主要特点;第四,强调军语是“组织各项军事活动,规范军队体制编制,表示各种武器装备、设施名称及功能,撰写各类军用文书的标准用语”,则进一步说明了军语的地位作用。

但是,从语言学角度、特别是从术语学角度分析,这一定义也有不足:一是只从语用的角度对军语进行定义,强调的是军语的作用,而没有突出其术语的专业属性,没有把军语的术语特性(如科学性、系统性、普遍性等)概括其中。二是没有强调军语的语音形式,军语是一种语词,具有语音和文字两种表现形式,其中,语音形式(如各种口令“立正”“稍息”“报告”等)与文字形式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应予以同等的关注。三是把军语作为军事术语的简称,也未必妥当。新版《军语》中有一批词目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军事术语,如“重力场”“大气”“日地空间”“能见度”等,是军事领域经常使用的技术术语,应该是军事用语。学术界认为,军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军事用语,狭义是指军事术语,军事用语包括了军事术语。

正如郑述谱教授在《试论术语的定义》一文中指出那样:“术语本身是一个多方面的复杂概念。企图为它下一个无所不包、面面俱到的定义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同的学科对术语的定义可以各有所侧重,各有不同,这是正常的,是应该允许的。”[5]因此,新版《军语》中对军语的定义肯定做不到面面俱到、无所不包。但是从目前来说,此定义是准确的,是经过军事专家和权威部门认可的最具权威性的解释。要给军语一个科学、全面的定义,特别是符合术语学基本原理的定义,恐怕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也有待于术语学和《军语》编修实践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第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08.

[2]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军语[M].1982年版.北京:出版社,1982:6.

[3]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军语[M].1997年版.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1.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意义范文6

高度重视党的历史,注重从历史经验中汲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弘扬和发展了我们党的这一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讲话。讲话登高望远、清晰透彻、意蕴深刻,通篇洋溢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对于我们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树立科学的历史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并以此为指导进行党的历史研究和党的历史经验总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比如,讲:“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这些重要论述,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用历史的观点,来正确评价重要党史人物、正确看待我们党的走过的道路。

又比如,讲:“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同时,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这些重要论述,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坚持用实践的观点,来全面认识和把握我们党的不懈奋斗史、自身建设史和理论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