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建筑文化范例6篇

土家族建筑文化

土家族建筑文化范文1

近些年,随着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在现代民居改造中融入土家传统装饰图案和建筑元素,不仅可以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还可以展现现代民居的新土家风格。

【关键词】土家族 装饰图案 建筑元素 民居改造

土家族传统聚落是在长期的农业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土家民居十分讲究建筑上的装饰图案,上至梁木,下至柱础、门楣、窗户等都有雕花图案。其中,吊脚楼是土家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土家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首先,在建筑体量上表现出土家族爱群居的习性;其次,在建筑选址上依山而建;再次,在建筑结构上采用木质结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土蓝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另外,在建筑环境上,保证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在建筑规模方面,有“三柱二骑”“五柱四骑”“六柱五骑”“七柱六骑”等。①吊脚楼的建筑结构和装饰造型,在中国传统干栏式建筑中颇具特色。在吊脚楼悬空柱的顶端,通常雕刻着八角形状的金瓜雕花,装饰图案寓意吉祥、丰富多彩、精致美观。

一、土家民居装饰图案的艺术造型与文化寓意

土家族民居的建造流程、结构框架、功能布局、空间造型、室内营造及图案装饰等方面,处处体现出土家族的文化观念,是一种重要的民族文化传承方式。

土家族民居的图案形式主要体现于梁、枋、门、窗、楣罩、柱头、琴枋、雀替、柱础等装饰上。②其中,吊脚楼的窗格图案品种繁多,主要包括分格类(满布式――“平行直棂”“攒方锦”“龟脊锦”等)、连锁类(内外连锁――万不断、肘接式――风车)、波纹类(万字纹、平行波纹)等,大多通过线条的长短、疏密、横竖、倾斜组合形成,层次分明、美观大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汉纹、金钱纹、套方锦、并合纹、\接纹、云板纹、回纹等几何纹理图案中,还镶嵌有蝙蝠、蝴蝶、佛手、龙凤、花卉等雕花图案(图1、图2),曲直线条相互交融、疏密相间、穿插自然、均匀对称。

土家族民居吊脚楼梁枋柱头上注重雕梁画栋,顶端悬空梁柱上时有雕饰的六方形或八方形的金爪图案及古代神话传说、神奇人物典故等各种内容的图案造型③,丰富了土家族民居的屋内装饰效果(图3、图4),使其整体谐统一,局部灵动多姿,极具民族文化寓意,体现了土家族民居的文化特色,展现了土家族人民的精神风貌。

二、土家民居空间营造特征与形态情感

土家族民居吊脚楼在空间布局上最鲜明的特征是横屋出龛(即吊脚楼架空)。架空层上部一般为绣房(当地称姑娘房),正中屋(堂屋)主要是祭祖,火塘(又称火铺、火笼屋)是土家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④,也即真正意义上的客厅,农闲时来访的亲朋好友聚集在此烹茶、烤火、闲谈,氛围亲切融洽。屋外檐廊处也是人们的日常休闲场所,每逢雨天还可在此做家务或手工。廊下的场坝一般用于晾晒农作物或药材等,逢年过节时也可用于摆席设宴。场坝外还有果园树木,屋后种植竹林。总之,吊脚楼的空间架构、建造形态主次分明、功能明晰、贴近自然。

土家族民居建筑造型美观,建材经济实用,空间架构自然,形式丰富多彩,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吊脚楼有单吊、双吊、两层吊等外部造型,纵向可形成 “占天不占地”“天平地不平”的剖面效果,采用架空、掉层、悬挑、叠落等方式进行建造,使其具有“上重下轻”的空间架构⑤。但实际建造过程中,通过首尾相连、互相呼应,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吊脚楼,也因内部空间构架不同而各具特色,且在整体视觉上给人轻重协调、节奏统一、淳朴深沉的艺术美感。外部雕花图案,则多在屋角、屋脊、垂花、窗花、柱础等处(图5、图6),给人简洁、朴素的风格印象。

土家族民居作为土家族人民生活中常见的建筑形态,既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衍化传承,也是土家族人民在长期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三、现代民居改造中土家传统民俗文化的衰落与缺失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土家族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大多数土家村寨在现代主流建筑文化的冲击下,失去了原本风格独特、自然和谐的乡村部落。放眼望去,各式各样的“洋房”随处可见。

虽然传统木质结构的吊脚楼民居在透气、凉爽、驱湿等方面有着现代水泥“洋房”民居(砖混结构)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它在坚固、防火、防腐、生活设施等方面远不如水泥“洋房”,同样面积的吊脚楼造价也要高于水泥“洋房”,且需耗费已受限制的大量木材,这也是制约传统木质民居建造的因素。⑥因此,在当今不少土家族聚居区,一些新砖瓦房或者水泥平顶洋楼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原本古朴自然的村寨里,不时冒出一栋栋贴着瓷砖、装着卷闸门的“洋房”。在现代民居改造中,土家传统装饰图案和建筑元素逐渐衰落或缺失。

四、现代民居改造中土家传统民俗文化的营造与应用

在土家族地区民俗旅游发展过程中,需要对现有民居的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建筑形式和建筑材料等进行有计划的合理取舍,对一些汉化民居进行外观改造,将传统的居住理念、装饰元素、建造风格等融入到现代民居改造中,通过吸收传统土家民俗文化的生态内核,来保护和传承古老的、优秀的土家民俗文化。

(一)土家族民居生态布局在现代民居改造规划中的应用

在现代民居改造规划中,要有意识地汲取土家传统民居――吊脚楼自由灵活、层叠而上的生态布局和错落有致的借景方式,注重整体空间布局,通过匠心独运的设计,使现代民居建筑与视觉美学融为一体。同时,应优先选择交通便利、生活方便、贴近农田的位置进行规划、建设,善于利用自然条件、保护生态环境,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土家族民居文化特色得以合理应用和持续发展。

(二)土家族民居建筑架构审美与现代建筑材料互相结合

土家族传统民居建筑架构是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稳定而庄重,体现了典雅灵秀和挺拔健劲之美。干栏式、半合院式的建筑架构结构紧凑、线条流畅。其内部架构中的梁、枋、柱、檩之间都是相互垂直相交,构成了三维空间上相互垂直的建造体系⑦。屋盖的横向剖面为一个三棱体,屋顶正脊是直线。覆盖脊瓦时,正脊两头加瓦起翘,使横向剖面变成弧线。榫卯结构具有抗震功能,视觉审美上端庄、雄健。架构功能防潮防霉、通风除湿。二楼干栏(美人靠)有利于采光和晾晒,斜坡屋顶有利于隔热和排水。以上这些,在现代民居改造中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具体来讲,现代民居改造时,沿用传统吊脚楼的斜坡屋顶,可以解决多雨山区的平顶房漏水问题;应用传统吊脚楼式架空层建造形式,可以解决现代砖混结构隔热性和散热性较差、潮湿多霉等问题;沿用传统建筑架构,但以钢筋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可以起到牢固结实、防火防盗、防虫防霉的作用,也便于安装现代生活设施(如抽油烟机、洗浴设备、马桶等),使现代民居更加牢固和舒适。

在现代民居改造中,将传统民居与现代材料巧妙结合、取长补短,既可以适应时展,也可以使房屋更加环保、美观、舒适、宜居。

(三)土家族装饰图案、建筑色彩在现代民居外观改造中的应用

土家族装饰图案、建筑色彩和建筑造型等,也是现代民居改造中值得借鉴和应用的一大方面。传统民居主要是木质建筑,辅以和谐的雕花装饰,有着天然、朴素之美。现代民居改造中,可采用局部木制与砖混结构相结合的形式。具体操作上,不妨就地取材,采用仿木、青石等材料,彰显质朴、淡雅、古色古香的美感。同时,以花卉、动物或几何纹的吉祥图案,来进行屋梁、栏杆、柱头、柱础等的装饰。如此,既具有民族风情,又不乏独特的艺术效果。

建筑色彩方面,外观主色调可采用传统的“土三彩”:灰白色(墙体)、土蓝色(屋顶)、原木色(原木枋装饰),局部选用具有乡土特色的木、砖、石等传统材料,避免花哨的马赛克和瓷砖装饰。若选用钢筋、水泥材料,则须在外部以自然竹藤等装饰,以此来展现自然特征和传统意境(图7、图8)。

建筑造型方面,可借鉴土家传统最为典型的“凹”字形转角花楼与“出”字形四合井花屋造型⑧。如此,造型精致美观、错落有致,生动体现了土家民俗建筑的疏密和节奏设计理念。

结语

在土家族现代民居改造中,只有对木棰花、木栏杆、大坡顶、双坡顶等传统装饰图案和建筑元素认真思考,深刻领会其宜人、宜居、环保的建筑理念,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巧妙地运用,才能在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土家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的同时,创造出适应现代居住环境的新民居。

注释:

①商守善.土家族民居建筑艺术、建房习俗、空间观念及神化现象[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5(1):10-12.

②雷鸣.土家族传统图案分析与创新[J].艺术与设计,2011(5):81-82.

③赵逵,李保峰,雷祖康.土家族吊脚楼的建造特点[J].华中建筑,2006(7):148-149.

④金晖.论土家族吊脚楼建筑的审美特点与自然生态的和谐[J].艺术空间,2010(4):32-33.

⑤徐仁瑶,王晓莉.中国少数民族建筑[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8.

⑥杨雪瑞,李慧峰.土家族民居特征及其形成要素浅析[J].建筑与文化,2013(8):44-46.

⑦张清平.三峡乡土建筑――土家吊脚楼[J].三峡大学学报,2010(3):9-11.

土家族建筑文化范文2

新农村建设中如何保护民族建筑文化是新时期以来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恩施土家族特色建筑――吊脚楼为研究对象,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对吊脚楼的建筑历史、建筑类型、文化内涵、保护利用价值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吊脚楼;新农村建设;保护利用

1.土家吊脚楼的起源和特征

1.1历史渊源

吊脚楼又名“吊楼”,是苗、壮、布依、侗、水、土家等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吊脚楼主要讲究朝向,依山而建,背山面水。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是吊脚楼的集中区域。它又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因为建筑干栏全部都悬空。 土家族吊脚楼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干栏式建筑是其原型。原始人们为了去适应原始的狩猎生活,从而在森林修建居室,吊脚楼开始于古代的森林里。历史随着农耕的发展,人们开始模仿巢居式样,巢居形式后来逐步演变为干栏建筑形式。随着历史的发展,干栏式建筑变化出多种形式。高脚的厢房与矮脚的主屋是传统吊脚楼民居的方式。土家吊脚楼受自然环境、气候、风土习俗的影响,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鲜明的土家族民族特色和独特吊脚楼建筑文化。

1.2适应地形和气候条件

恩施山区地势严峻,多山。人们就顺着地形建造吊脚楼,为了减少浪费耕地资源,从而有效利用空间,吊脚楼依山而建,体现了土家族人民的智慧。在气候上,恩施地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每年雨量特别大,并且空气湿润。在夏天蚊虫特别多,雨水泛滥。人居住在吊脚楼上面,牲畜居住在吊脚楼下面,有效地避免了不利因素。

1.3吊脚楼类型

根据吊脚楼的外形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单吊式:这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也称之为"一头吊"或"钥匙头"。它的特点是,只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相撑。

此图为土家单吊式吊脚楼[ ]

双吊式:由单吊式发展而来,即在正屋的两边都有吊出的厢房。主要看经济条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单吊式和双吊式经常在一处。

四合水式:所谓四合,顾名思义,这种建筑是围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它是由双吊式发展而来的。它是利用正屋和两边的厢房所形成的一个围合空间,一般正屋比两边厢房要高起一节,进门口就是在两厢房的下边,所以上到正屋,还需要上几步步梯。

二屋吊式:这种形式单双吊式都实用,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面再加上一层。

平地起吊式:在平坝中建本来不需要吊脚楼,故意将厢房抬起来,用木柱支撑。制成的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齐,往往使厢房高于正屋。

3.吊脚楼建筑的文化内涵

吊脚楼是恩施地区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是恩施走土家儿女的文化记忆。吊脚楼是土家族先民与自然和谐相处、取于自然、利用自然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吊脚楼不仅展示了土家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蕴涵了土家人的信仰崇拜、风水观念和民族伦理道德等内容,而且还是土家族民族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主要场所,是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物质空间。正是土家吊脚楼这么深刻的文化内涵,与土家儿女的血脉相连,心心相印,我们必须在城市建设中充分考虑吊脚楼的文化根源。故,分析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内涵及其精髓,意义不言而喻。

3.1展示了土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

恩施地区属于武陵山区,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山水秀丽。土家儿女生于此地,长于此地。由于地势和气候原因,土家人民修建吊脚楼,背山面水、依山而建,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武陵山区的树木众多,土家人利用这里自然的木材资源,建造了精美的吊脚楼。吊脚楼一般修建于地势低洼的地方,土家人依势而建,利用自然的地势,吊脚楼下层用于圈养牲畜、储存粮食,而上层则用于居住人。这既体现了土家儿女的建筑智慧,也体现土家民族的独特文化。生态环境是自然界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即生物因素之间及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些相互作用的因素,在自然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所谓“生态系统”。一切生物和非生物都存在于整个生态系统之中,人也必然在生态系统中生产和生活。人类是文化的动物,人类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也必然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3.2折射出了土家人的信仰崇拜与宗教意识

为了供奉历代祖先灵位、立香火、安祖先等,吊脚楼正中的正房(一般叫堂屋)都安有神位。土家人要在家神下举行入谱仪式,在子女出生时,保佑人丁兴旺。这种做法,展示了土家人的信仰崇拜与宗教意识。同时,从居住房间的安排来看,也体现了土家人对生命意识的热烈张扬。在土家族的民族意识里,“左”为大,左边才会人丁兴旺。在土家人看来,年轻夫妇住进“左”间,才会生命力旺盛,多添人丁。因而,当儿子新婚之时,父母亲要么建新房安置新婚夫妇,要么就将原先自己居住的人间左房让给新婚夫妇。同时,未婚的女儿或者儿子就住阁楼,直至出嫁或娶新媳妇住进新房。这种安排,是对新婚夫妇年轻活力的张扬,甚至是对整个民族生命力的张扬,或者是说对年轻人生殖能力的一种崇拜与向往。

3.3再现了土家族“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前看二龙来抢珠,后有双凤来朝阳。”、“左有青龙排两岸,右有白虎镇屋场;前有朱雀来照看,后有玄武做主张”,土家人民建造吊脚楼时,依山而建,背山面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从而更好地生活与耕种。这体现了土家族“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土家人的心目中,屋场的“龙脉”不仅指周围山川的走势,更主要是指山脉中所具有的能使居住者家业子孙兴衰的某种神性精神,而且这种神性的精神与居住者的命运在冥冥之中存在着某种对应和沟通的关系,无论房屋的坐向和大门的朝向都必须和这种神性的精神相适应,在这里神圣成了“神与人相交互的一种艺术。”甚至在土家人看来,山脉延绵数里,越长越雄伟,其龙脉就越好,尤其是多条山脉的交汇处,则是风水宝地,预示未来人家兴旺,后世子孙飞黄腾达,建功立业。

3.4体现了土家族的家庭伦理观念

土家族讲求“家和万事兴”。土家族家庭内部的伦理观念是长幼有序、父慈子孝。土家族人认为“左”是尊严和高贵。儿子在未婚时,父母住在左房,而在儿子结婚后,父母认为儿子是一家之主,让儿子和媳妇住左房。从左房的住次看,体现了土家族人的家庭伦理观念,就是长幼有序,父慈子孝的观念。

3.5传承土家文化的场所

长期以来,土家族民族文化的传承主要是以父传子、母传女的方式延续不断。父母亲或在饭后茶余,或在劳动现场言传身教,传授生产生活技能,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子女则在父母亲身边,长期耳濡目染,亲身实践,掌握生存技能技巧,传承民族文化。而在土家族整个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在吊脚楼内进行,尤其是对家庭生活技能技巧的传授,基本上都是在家庭内部进行,如土家族女工和土家织锦技术的传授。因此,土家族地区流传的“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就是这种教育方式的真实写照。土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能歌善舞。由于土家族聚住地的教育相对落后,传承土家文化和传承土家民族精神的任务就落到了父母亲的身上。在茶余饭后和在日常生活中,长辈们就将土家族的礼仪和家和万事兴、父慈子孝、长卑有序等观念和思想传授给后辈。吊脚楼就是长辈传授土家文化和精神给后辈的场所。

4.吊脚楼保护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4.1为恩施新农村的旅游业助力

4.1.1有利于加快州内经济的发展

在恩施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中,恩施州民居建筑吊脚楼,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和人文景观,以其匠心独运,意匠经营而成为建筑艺术的瑰宝,以其因地制宜,巧借风水而成为人民智慧的结晶,以其注重伦理,调和礼乐而成为民族文化的表现。呈现出一种环抱自然、包容宇宙的空间观念,神韵天然。吊脚楼是恩施州最复杂而又最能显示富有的一种典型的建筑形式。有专家说,恩施州的“人世仙居”吊脚楼,不仅属于过去,而且属于未来,不仅属于武陵,而且属于全世界。所以,土家吊脚楼的保护利用对发展恩施新农村的旅游业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恩施地区各个旅游接待区正在改建土家吊脚楼特色民居。随着各个旅游风景区的开放,为缓解旅游接待能力不足,政府积极采取各项政策鼓励景区沿线民居及农家乐风貌进行改造建设。沪蓉高速和宜万铁路的开通使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逐渐发力,旅游接待人数创历史新高。如:恩施市白果乡境内民居多为木质土家吊脚楼,在新农村建设中,该乡因地制宜,特别注重对土家吊脚楼的保护,既体现了时代元素,又保留传统特色。今年,该乡共筹集500余万元,对410户吊脚楼民居进行了保护和改造。宣恩县庆阳老街吊脚楼群、恩施市盛家坝小溪古村落吊脚楼群、咸丰县麻柳溪古村落吊脚楼群等相继修缮完工,具有土苗山乡特色的吊脚楼构成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也成为了旅游景点。

4.1.2促进人们对恩施民俗风情文化的了解

在恩施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走过的路所留下的脚印,丢掉了就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该向哪里去。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凡到过恩施州的外地人,第一印象恩施不是少数民族地区,就是在恩施州住上几年的外地人,也看不出与汉民族有什么不同。恩施州的少数民族除民族信仰、生活习俗、风俗习惯与其他民族有所区别外,仅从外表看,的确与汉民族没有什么差别。一个民族除具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本质特征外,还有它的外在表现形式的不同。大力地去保护利用土家吊脚楼能够促进人们对恩施土家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因为土家吊脚楼是土家儿女智慧的结晶和土家文化符号。

4.2唤起土家儿女内心的情感记忆

在恩施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土家吊脚楼是恩施地区的文化遗产,是恩施地区城市历史的见证和记忆,也是土家儿女内心的情感记忆。现在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许许多多的吊脚楼民居被荒废、遗弃,甚至破坏和毁灭。殊不知,毁灭的是土家儿女的智慧结晶,毁灭的土家文化符号,这让整个恩施地区的文化内涵和城市空间的特色,消失殆尽。从而,取而代之的钢筋水泥的平房。现在的恩施亟需去大力去保护和利用我们的文化遗产――土家吊脚楼,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土家文化的连续性,才能保护吊脚楼文化的特色,才能保存恩施街巷空间的记忆,更才能唤起土家儿女内心的情感记忆。

4.3能使恩施地区的土家文化升华

在恩施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土家吊脚楼是恩施地区城市建设发展的资源,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共有的财富,是世界认识和理解恩施地区的名片。一个民族除具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本质特征外,还有它的外在表现形式的不同。外在表现形式主要就是民族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和民族建筑文化,这是让人一眼就能识别你是哪个民族的一个显著标志。土家族的服饰文化突出特点就是穿着尚俭朴,喜宽松,重喜色。民族饮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恩施州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文化类型及民族构成,折射出土家族、苗族等各民族人民的民族性格,透视出各民族传统文化独特的风格和韵味。而土家吊脚楼和恩施的民族服饰文化、恩施饮食文化一起构成了恩施地区的城市特色和文化符号。所以,大力保护利用土家吊脚楼,能使恩施地区的土家文化升华。

4.4能使恩施新农村更好建设和体现土家特色

在恩施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土家吊脚楼的保护利用是恩施地区塑造城市特色的基础。城市特色是一座城市的内涵和外在表现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城市特色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东西,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可识别、可认知的重要标志形象。一座现代化的城市,除了要有时代气息外,更要传承地方文化传统。在恩施新农村建设中,保护恩施地区的土家吊脚楼,对于维护和塑造恩施地区土家特色有着更加迫切现实的意义。

4.5恩施新农村建设永续发展的需要

在恩施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土家吊脚楼的保护利用是延续恩施城市历史文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和永续发展的需要。恩施地区的土家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吊脚楼建筑,传统风貌和街巷形态,是维持恩施地区社区结构的物质基础。恩施吊脚楼是联系世世代代生活在恩施地区的人们的精神纽带。吊脚楼文化蕴含着土家儿女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土家儿女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土家儿女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吊脚楼文化遗产,保护土家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土家族情感纽带、增进土家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劲松.恩施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研究[J].山西建筑, (2010)04

[2] 张爱武.土家族吊脚楼研究综述. [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3]刘瑞洋 ,华勇 .基于地域特色下鄂西地区吊脚楼保护与利用研究―――以鄂西地区恩施土家族吊脚楼为例.

[4] 张爱武,田晓梦.土家族吊脚楼研究现状及其特点[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4C941(2011).

[5] 张爱武,田晓梦.土家族吊脚楼研究现状及其特点[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土家族建筑文化范文3

关键词:青海夯土建筑;材料美;文化与美学内涵

早在我国远古时期,智慧的劳动人民就把夯土建筑技术应用在军事防御的堡垒、城墙、墓葬夯土封层等领域。有考古资料证实,在商、周、秦、汉时期,重要建筑的高大台基都是夯土所筑成的,而宫殿、台榭也是以土台作为建筑基底的,可以说我国古代夯土建筑技术是非常发达的。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这里的“版筑”,指的就是夯土技术。直至今日,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遗存下来的古代夯土建筑,比如青海的古城堡、陕西西安秦始皇陵的墓葬夯土、甘肃敦煌的古城墙及军事遗迹、福建永定县的客家土楼建筑等等。而青海的夯土建筑在当今不仅有大量遗存,而且这种建筑样式在民间依然被广泛采用。

一、夯土建筑的材料美

德国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曾经说过:“所有的材料,不管是人工的或是天然的,都有其本身的性格。而我们在利用这些材料之前,必须了解其性格。”每一种建筑材料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质感则是其最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之一。所谓质感,大多是指物体表面的经纬排列,构成成分的排列,或者物体外观经过视觉或触觉所得的疏松、稠密、粗糙、精细等程度,通常可用肌理、纹样、光泽等描述。从另一方面看,质感也是人类对于材料外表面特征与结构的感受。不过,由于人类长期的触觉经验积淀,大部分的“触觉质感”已经转化为来自视觉的间接感受。因此,研究“视觉质感”更为现实与直观。对于自然界中的物质材料,人类有出自天性的亲和感,生物性材料往往成为人类优先选择的建筑材料对象,而随处可见、简便易得的泥土显然是这样一种建筑材料对象。粗粝与朴素是夯土建筑材料的最大特点,夯土的材料主要是当地的黄土,为了增加强度,常在泥土里掺植物纤维、红糖水、石灰和糯米浆等。红泥、粗砂、石灰三者以一定的比例组合而成三合土,其强度非常好。此外,还需要使用重物对这种“三合土”进行夯实去除其中的空隙,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夯土。在古代,夯土常用于构建城墙和宫室,我们所熟知的万里长城、客家土楼正是夯土建筑的代表作。在夯土建筑中,材料作为夯土建筑最基本的物质构成,决定了建造和构成的方式,进而决定了该建筑在更大尺度上的结构形式。材料的特质、细部构造,以及由其力学性能所决定的结构,三者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书写出了建筑最终的完整形象。除了材料所固有的特性,在不同的气候以及社会环境下,材料在外观上也会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面目。比如在中国多纬度和多经度的广阔区域和环境下,夯土建筑虽然本质的技术原理未变,却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外貌与质感。究其原因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点:其一,它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材料,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和潜力,不同地域的百姓根据自己的审美特点与需要对其进行加工与再创造;其二,夯土的材料随处可得、因地制宜,可以良好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用料和配方可做调整,具有极大的适应性。因此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材料美学特征,比如我国北方与南方、西部与东部的夯土建筑在材料外观上就有很大区别。从这几点上来讲,夯土的材料特性充分展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二、青海夯土建筑的文化与美学内涵

夯土建筑是青海传统村落建筑中最有特色的一种建筑形式,它作为历史悠久的建筑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天人合一的理念。并以其因地制宜、绿色环保的特点,具有古代与现代的双重价值,符合现代生态建筑的理念。夯土建筑亲近自然,避免开山采石、采煤烧砖,可以将建筑与环境完美结合,形成朴素和谐的原生态建筑外观。由于、民族和文化等思想意识与社会背景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各个少数民族的建筑选址理念,比如村落的整体景观、建筑形式和建筑文化等。青海的少数民族人民在创造生活、生产的环境空间时,非常注重自然的景观形象与其所信仰的宗教文化相结合,这样就营造出了不同村落环境的精神意象。传统的村落布局与高山、草原、流水等自然因素紧密结合、相得益彰,这些建筑有效借助山水自然之势,把建筑与自然有机结合,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充分体现了当地百姓“赞天地之化育”的朴素美学观。而夯土建筑就地取材,与地域气候相适应,建造方法经济、简洁,成为古代劳动人民首选的建筑形式。经济社会发展总是会在建筑上留下深刻的时代烙印,不同时期的建筑也一定会留下那个时代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历史资料。弗•劳•赖特曾说过:“建筑基本上是全人类文献中最伟大的记录,也是时代、地域和人的最忠实的记录。”淤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也是一个多种文化聚集和融合的地区。在这个以少数民族居住为主的区域,大都保持和延续着各民族鲜明的文化特色和民族习俗,从而构成青海特有的多民族文化并存和融合的历史文化现象。在历史上,青海各族人民的勤劳、豪放、粗犷的品格代表了各民族优良的民族素质,各种生活习俗尤其是居住的建筑环境构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文化,而传统的夯土建筑则是最能体现这一地方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积淀。这种文化现象反映在夯土建筑上,便是各民族在继承了本民族的建筑艺术的同时吸收和融合他民族的建筑艺术,从而表现为历史上青海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互相影响和融合。因此,如果想要研究青海的地方历史文化、民俗民风和人民的审美风格,就一定要了解并研究青海的传统夯土建筑。

三、青海典型夯土建筑审美分析

青海最典型的夯土建筑是明代修建的古长城遗址。其主线东起乐都县,西经土族自治县、大通,南经湟中县、西宁市的城中区、湟源县,东经平安县,最后止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此外还有数条各自独立的长城壕堑或墙体,分别分布在西宁市城北区、化隆回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湟中县、贵德县等地。这些长城多为夯土筑成,有少数部分为石块垒砌,不仅集中了众多的烽火台、营城、关城和卫所,更巧妙地与当地险峻巍峨的自然山体结为一体,从而形成了易守难攻的气势,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明长城遗址更被有关专家誉为“青海八达岭”。此外,青海比较有代表性的夯土建筑还有夯土古城,准确地说青海地区古城的出现是与汉军进入河湟地区紧密联系的。自汉代以来,历代的中原王朝不断开辟疆土、戍边屯田、置县设郡,不断地开发河湟地区以至更广阔的区域。由此,在青海的湟水流域地区、黄河河曲以东的地区留下了数量可观的古城遗址。这些遗址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见证,也是青海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料。比较典型的有青海最早的古城———西汉所建西平亭古城、唐蕃之战的见证唐代柏林嘴古城、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黑城子古城,以及见证了西北民族融合始建于明代的保安古城等。青海这些为数众多的古城遗址,有的作为军事要塞和驿站,有的作为边关重镇各自见证着我国古代各民族的迁徙与融合、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以及抵御外族入侵的历史。那些残垣断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内在精神,是少有的天然历史博物馆与资料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以钢筋混凝土为代表的各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及建筑技术成为建筑的主流,无数摩天大楼、跨海大桥拔地而起,而“夯土”这一传统材料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成为经济落后的代表与考古学的专有名词。反观国外,夯土以及夯土建筑技术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词汇。夯土建筑因其低能耗、低污染且绿色环保重新得到了世人的关注,尤其在国外建筑领域取得许多创新和研究成果。在环保节能的呼声日渐高涨的今日,建筑过程的能耗及建筑本身对能源的使用效率成为建筑的关键点,因而各国建筑师们也在不断寻求一种既不破坏生态环境又可持续的建筑技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夯土建筑重新焕发了活力。我们通过重新审视夯土建筑独特的材料美学价值与现代意义,可以促进其在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新农村建设中的材料应用,以及扩展到现代建筑的外立面及内饰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此外,夯土建筑艺术也是青海民族民间艺术的一个缩影,是地域文化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夯土建筑作为青海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在工艺、造型等方面体现了多元性、民族性与地方性的特点,是了解青海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因此,加强青海夯土建筑的保护与创新工作是保护、传承青海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举措,对于青海新农村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也具有深远而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衍庆.新农村新设计新建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3]沈福煦.建筑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周建明.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土家族建筑文化范文4

今天的吊脚楼依然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古建筑群落式样。无论是从营造的思想、建筑的色彩、装饰的特色还是从生态艺术价值的体现,都对以后建筑规划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和传承意义。

吊脚楼乡土建筑生态艺术传承

1. 乡土色彩

鄂西现代的吊脚楼乡土色彩以雅致柔和的灰色调为主,同一种建筑的颜色不会超过两种,并相互协调。吊脚楼房屋的主体颜色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土家族文化。土家族屋顶依然保持着现有的风格盖小青瓦和黑瓦,墙和屋顶用木材颜色或青蓝色基本上维持现状。最忌讳用红色、黄色、白色三种颜色为主体颜色。

吊脚楼建筑最基本的形式是砖和瓦屋顶,利用灰色调以及灰白为主的外墙材料,打造具有传统建筑风貌的建筑形态及开埠时期、陪都时期和抗战时期的建筑。为此,新规划项目凡体量和高度符合传统建筑特征的,规定其风格按土家本地传统建筑风格进行设计和审批。从用材上来讲,运用当地天然材料资源开展建造活动也有着明显的地域色彩。

2. 乡土形态

吊脚楼的形态是在自然浸染中的人工再创造,其中有物质因素,更有人文因素。它所传承的人文思想,从根本上赋予了它独特的民族神韵,体现出了土家人的生活意蕴、风土人情、审美情趣,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在建筑体系中独树一帜,向世人昭示着土家人高超的艺术水平。土家族勤劳的生产作风,淳朴的生活习惯,执着的信仰追求,独特的风土人情,使民间建筑的优秀手法能够在今天的建筑中有所延伸。

对鄂西土家族地区来讲,外来文化、异域建筑由于具有文化的异质性特点,与区域环境、区域文化非常不和谐。在这里,吊脚楼作为土生土长的民居形式,已经在演变过程中完善了多种适应性。但随着社会与历史的发展,当地古老的吊脚楼早已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居住功能要求,在这种形式下,挖掘吊脚楼乡土文化,为开发建设现代乡土建筑寻找设计元素与灵感显得尤为迫切。

鄂西地区的乡土建筑开发实践中,将吊脚楼外观展翅高飞、腾空欲奔的的乡土形象做了最广泛的传承,表现在新农村民宅、商业建筑、办公建筑、服务设施等方向上都有反应。

3. 乡土材料

从用材上来看,运用当地天然材料资源开展建造活动也有着明显的地域色彩。人们在有限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就地取材,使建筑特色具有明显的乡土特征,从而成为一种能唤起人们情感的物质载体。以前的吊脚楼用材一般采用茅草或杉树的树皮作为房屋的盖顶,有时候也会用石板作为房屋的盖顶。如今鄂西土家族的城镇发展建设倡导用本土材料和品质优良的现代材料,比如石材、瓷砖等。青砖灰墙建筑材料很少使用如白色、粉红、黄颜色的瓷砖。

此外在鄂西民居的配套环境中,也提倡广泛使用地方材料,这样不即可以节约运输成本,还能做到循环使用,即生态又环保。现代的土家人在屋前屋后栽花种草、培育各种果树。乡土植被的栽植有利于植被成活,也减少了购买种苗和养护成本,使绿化景观体现出地道的乡土气息。

吊脚楼山地建筑生态艺术传承

1. 依山就势生态艺术传承

吊脚楼通常是依山而建,利用山区和河岸陡坎陡坡的复杂地形创造出柱脚下吊廊台上挑屋宇重叠因险凭高的建筑形式。这是土家人想象出的最适应环境和最经济合理的居住方式。它的建筑方法是将房子部分搭在夯土整平后的平台上,部分以木架撑高悬挑于坡地之上,这样就形成上下两级屋基。从外形来看,吊脚楼较多分为九柱落地横梁对穿、楼台悬空、分上下两层,只有绕楼的曲廊上有一排柱高悬于空中,整幢楼象人吊着一只脚站着,大概吊脚楼便是由此而得名的。吊脚楼无论是在结构、装饰还是布局上,都能不同程度地适应土家人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及等。在远古时代,自然是人类最大的敌人,土家先祖正是在与自然的适应和抗争中,逐渐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

2. 通风防潮生态艺术传承

土家吊脚楼一般都有两层,上层是居室,通风、干燥、防潮;底层是猪牛栏圈,或是用来堆放肥料柴草等。

悬空实际上是解决谷物的存放和使建筑物通风防潮的问题而不是如现在很多人认为的避免野兽害虫的问题。楼下养畜并不是人们刻意追求的,它是建筑的派生品。

3. 节约资源生态艺术传承

如今,受到人口激增、城镇不断扩展、新建造技术出现、木材资源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吊脚楼建筑只有延续和传承才能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需要。

吊脚楼除了建筑形式富有层次感以外,还能使土地的利用率提高。。要保证我们的耕地面积,就不能因为城市的扩大,而减少我们赖以生存的农耕土地。当代建筑应当适应地形地貌, 尽可能地保持原地貌状态。吊脚楼这一建筑形式就有效地利用了土地,建于斜度较大的山坡上。这些山坡地势较陡峭,土质情况很差,不适合于耕种。

结 语

土家族建筑文化范文5

一、民族传统建筑的发展变化. 1

(一)建筑特点的改变. 1

(二)结构功能的改变. 2

(三)仪式的改变. 2

(四)新旧建筑的融合. 2

(五)新元素增添. 2

二、仪式文化的变更. 3

三、建筑结构调整显现的问题. 3

四、旅游的虚假化和商业化. 4

五、结语. 4

摘要:贵州作为多民族文化集中的代表地区,其民族特色体现在当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传统建筑中蕴涵的民族文化是其民族特色的集中体现。历史上,各民族民居在文化的激荡交融中不断发展变化,并在一定时间上展现出各自的面貌特点。如苗族、彝族、仡佬族等建筑风格既有干栏特点也有板筑特色,这些民族民居建筑面貌与各民族生计方式紧密结合,并连同内置于各民族内部的建筑信仰文化体系一起构成了贵州每一个民族的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但随着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入和现代建筑的快速发展,传统建筑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尤其是在贵州的许多景区中,表现出了传统建筑商业化、虚假化等特点。本文就近现代贵州各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文化面貌发生的许多变化进行一个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在贵州未来的传统文化建筑及旅游景区的发展建设作为理论的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新元素 融合 虚假化 商业化 现代影响

一、民族传统建筑的发展变化传统文化的变迁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内部发展促成文化变迁,另一个是外部文化因素介人导致文化变迁。贵州当代民族地区建筑文化变迁既有内部因素,但更多的是外部因素的影响。政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快速发展,贵州也在大力的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开发了许多旅游景区,其中数百个村落入选国家传统文化保护村落,并对这些村落还原、保护,但贵州少数民族建筑文化元素中被替代的元素越来越多。如材料方面,钢筋、水泥、空心砖、水泥瓦、塑料瓦、石棉瓦等替代了传统的建筑材料。

(一)建筑特点的改变贵州少数民族民居建筑的变化特点是非常突出的,如一个村庄中既有盒式平顶楼,也有悬山顶楼。这种结合特点还体现在材质用料上,如现在贵阳花溪石板镇的民间建筑,同一幢房的覆顶材料既有传统的瓦片,也有现代工厂生产的石棉瓦和水泥瓦。墙体方面,贵州百越族系的布依、侗、水等民族传统民居建筑墙体均以柱为间架,以竹木草为墙胎体,外敷以泥等材料。现在这类建筑中的一些则改变为在原传统墙体的外面砌上一层空心砖,并在空心砖上抹上水泥沙灰的结合形式,这种改造加工的整个过程相比较传统方式要简单许多。另外,这种两两结合的建筑风格还体现在对传统干栏体的加工上。贵州多数传统民居都有干栏或半干栏建筑特点,传统的干栏风格,干栏体(建筑基脚)的柱根大多是外露的,基础部分是悬空的,但近些年来,这些民族都将该悬空部分砌了起来,将过去闲置的吊脚部分充分地利用起来,使得建筑上半部分木构为主的传统建筑与下部改造后的充分结合。

(二)结构功能的改变结构功能方面,原先楼上楼下整体通风的结构被封闭的浇灌楼板所替代,层内房屋之间的空气声音通透特点也被砖墙隔断特点所取代,厨房做饭加干燥粮食的功能转化为仅仅是做饭。传统上卧室仅仅在一楼,现在多搬到了二楼。传统上大多数中空的堂屋被一、二间的楼板所分割。

(三)仪式的改变仪式方面也有替代现象,如过去贵州一些民族在建筑木构或土木结构民居过程中,要举行伐木和上中梁等仪式,现在土木构房已被砖混房替代,而伐木仪式已消亡,上中梁仪式则被浇嘴屋顶仪式所替代。

(四)新旧建筑的融合近几十年来,贵州少数民族建筑文化中与外来元素相融的情况还是很普遍的。如建筑结构中传统元素与外来普同化风格相融合就很突出。如水城县金盆,当地有些人家建材上全用了新材料,但“半楼”式干栏特点仍存在;有些人家还保留了传统民居中堂屋中空的特点,将堂屋层高抬高到近5 m左右,以便夏天凉爽以及方便按传统方式加工粮食;同时,有些人家将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元素有机地融为一体,半边木构瓦质悬山顶与半边盒式平顶有机结合,既兼顾了传统农业特点,又关照了现代性居住需求。

(五)新元素增添贵州少数民族民居传统中一直都有增添新元素的传统。如窗花、抱鼓石、鳌头、悬鱼、门簪、结构性的神龛、端吻、马头墙等都是彼此间相互采借或从汉族民族那里引入增添的,而这些现在都已成为民族建筑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成为了这些民族建筑文化中的民族性标志之一。

贵州少数民族民居的当代变迁中,建筑元素的增添主要有铺设地板砖、贴墙砖等。同时,在主体建筑中增添厕所也是从未有过的举措,即便是附属的厕所也增添了性别元素,将男女分开,这在历史上也是不常见的。建筑结构与功能方面,传统民族民居并无独立的客厅观念,用堂屋接待客人嘉宾,或者到厨房。多数民族建筑中堂屋都是用来供奉各种神的,如供祖先神、天地神、供佛教观音或儒家孔圣人的,在其家人办酒席时一般会用来摆宴席。变迁后的民族民居则专门增添了客厅等。

二、仪式文化的变更贵州各少数民族传统建筑文化中,既有考虑到结构力学、实用、适应气候、地理的自然观以及适应生计方式的结构功能等;另一方面,也结合了如风水、吉祥、建筑等。近几十年来,贵州民族民间建筑文化理性元素不断增强并有自觉发展之趋向,非理性文化元素则呈现出渐趋模糊、消褪与错位的走向。贵州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过程中,一般都有仪式文化要素,如定址仪式、开基与伐木仪式、立柱或上大梁仪式、安香火仪式和开财门仪式等。据调研,过去彝族、布依族、侗族、汉族和部分苗族特别重视这些环节,而且缺一不可,但现在许多年轻人已经没有这种意识。

开基仪式在贵州彝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民间也叫砍木头仪式、奠土仪式或叫架马仪式。以前以土木结构为风格的民居开建时,家家都要举行此仪式,要杀鸡、宰羊和奠酒,并念许多密语,现在由于用了砖混结构,所以许多建筑建造时便不举行这种仪式了。

立柱或上大梁仪式是在贵州许多民族传统土木结构或纯木构民居建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仪式,在立主柱及上主梁过程中,此仪式充满着喜庆与热烈的气氛,现在由于木构房的减少,此仪式逐渐消失。

布依族、彝族等部分贵州少数民族过去比较讲究风水。即讲究新居选址是否与传统风水观中的神灵居址相正位或相协调。过去,侗族、布依族、水族、仡佬族、彝族以及部分苗族等的神的正位置是在三居室的一楼正中墙壁上,神位正对堂屋双合门,有开门便见、“神位应案山”的特点,但现在由于房屋结构的变化,有的人家干脆就不再留神位,既便仍存的人家也将神位搬到了二楼不是很居中的房间中。 

这些错位使一些迷恋传统的中老年人很不适应,但建材的变迁及交通的要求又使他们无可奈何。

三、建筑结构调整显现的问题民族地区传统的居住建筑与其所从事的主要生计方式是有紧密联系的,特别是以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为生计方式的地区更是如此。民居既是人祖共居的居所,也是粮食脱粒、加工、籽种储存、工具收藏摆放、畜禽饲养的综合场地。如果生计方式基本未转变,但住房在结构上作了调整,那势必影响民居功能的充分发挥,甚至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

贵州民族地区近些年来生计方式主要还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但民居建筑方面则渐渐脱离与其生产方式相协调的传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

1、楼板利用钢筋水泥浇灌,彻底隔断了与一楼之间的气流流通和循环,致使新收回的玉米、谷子等粮食无法风干晾干,出现发霉现象。

2、大多数人家为了卫生和美观,在水泥地板上铺上瓷砖、墙裙上贴上瓷片,这种改造常因春夏秋冬四季气温的变化而“回水”,进而使储藏的粮食和种子发霉或发芽。

3、利用新材料建的新房由于设计方面的原因,使厨房和火塘调节整幢房子温度的传统功能几乎全部丧失,使用沼气、电或液化气产生热能的时段减少,即便仍烧煤或木柴的人家因房子新建材隔离气流流动等原因使热能无法充分被利用。

四、旅游景区传统建筑的虚假化和商业化在贵州民族景区中,海坪彝族小镇作为一个以传统文化为内涵,现代科技、建造技术的建筑为载体的现代“传统文化”代表。海坪千户彝寨----最具文化底蕴和原生特色的彝族文化旅游小镇。以彝族祖先的六个儿子为象征,将彝寨分为六个组团,并且景区彝寨的所有建筑都采用现代流行的钢筋混凝土建造,在外墙进行刷漆,柱子进行包木或者涂漆,屋顶在混凝土板上铺设茅草等方法,使景区内建筑展现出传统文化建筑的“虚假化”风格。

这些虚假化建筑室内体验感完全是现代的地板、铁门、铝合窗,完完全全的钢筋混凝土气息,没有了杆栏式建筑的良好通风条件,景区多数建筑的一层十分潮湿,居住体验感较传统建筑相差很大。但是不得不考虑的是其建造的速度、成本和带来的方便的确十分不错,以旅游集散、接待服务、度假居住为主要功能,配套完备商业、娱乐、体育、休闲活动,突出彝族风情文化体验,建设高端休闲度假项目,结合地块开阔平整、土地集中等特点,以旅游和地产双向驱动打造本区域的核心价值组团。依托海坪优美雅致的山林环境、火一样的热情和魅力的彝族文化,以"文化、旅游、生态、健康"为核心理念,以展示六盘水彝族特色文化为主题,打造集商贸、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复合型文化旅游小镇的形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休闲度假之都,民俗体验之城"。构成一站式的旅游综合体,融合文化演艺、民族祭拜、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特色商品等业态。海坪彝族文化小镇将打造成为中国第一彝族文化园和彝族文化朝圣地。

土家族建筑文化范文6

【关键词】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土司故居;建筑形制

【 abstract 】 this paper mainly to toast former reside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u dwellings in qinghai's long history of development in the formation of unique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style, and shaping the national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the character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raditional technique, embody national skills and uniqu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culture.

【 key words 】 mutual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y in qinghai province; Former toast; Architectural form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地区。青海东部地区的土族民居主要集中于此。当今传统土族民居已经所剩无几,其中保存最完整的就该算是互助故土园里的一座传统民居。

土司故居平面呈长方形,四周围院墙东西长22米,南北宽20.9米、正房高7米,占地面积478平方米。建筑方向坐北朝南,西南角突起一座两层阁楼,用于放置杂物。整体院落呈三合院形式,无倒座。房屋以一层为主,正房为二层建筑。

一.土司故居的门楼

青海传统民居单体门的形制主要分为屋宇式、墙垣门、柱廊式三种。柱廊式门楼不同于屋宇式门楼依靠房屋做门,也不同于墙垣式门楼随墙而建,柱廊式门楼一般自成一座。门楼特点高大、宽敞,凸显主人身份。屋顶结构用两根、四根或六根支撑,下面形成一通道,在中间开门,因此分为二柱式、四柱式或个别六柱式等。

土司四合院柱廊式宅门开在宅院南部。门楼的形式为土木结构(木构架外包夯土),采用坡屋顶形式,由砖制成正脊、垂脊。大门宽2.2米,4.1米,门扉前后至檐下各1.4米,进深很大,结构采用六柱三檩式,装饰华丽,规格高,反映出主人较高的社会地位。土司民居门楼屋顶至前檐的装饰配件是(从上到下):草泥夯土、望板、椽、飞檐椽、檐檩、额枋、平板枋、罩面枋、雀替。宅门木雕雕工精细,“花草”丰富程度超过一般民居大门。木雕内容多为“凤凰展翅”之类取吉祥之意,还有植物、鸟、牡丹以及搭配一些几何线条,一曲一直、一刚一柔惟妙惟肖。土司门楼集多种雕刻手法于一体,它是一座极具地域文化的传统门楼,也是一件精美的艺术杰作。

二.土司故居的空间组织形式

由图可以看出,土司故居分为三个大部分:即门楼、庭院、正房三部分。它是汉族建筑与青海传统民居的结合物,并遵守了中国传统建筑礼制 “居中为尊”、“中轴对称”的制度。

1.院落正门

土司正门位于整个内院的南偏西,府大门向西,较好地避免了风沙和视线对内院中家庭活动的直接干扰,并针对外土内木、外粗内精的建筑形式而起到了欲扬先抑的作用,达到了放一收一放的空间效果。大门向外要正对神山、母树等物为吉祥,忌讳正对墙角、空物,若无吉祥物,则要立照壁,以为屏蔽。因此,大门常与其所在墙面成一角度开设,这是土族传统民俗在其民居中的又一反映。

正门采用的柱廊门形式,两角起翘。整个大门全部用夯土而成,顶部盖夯土,檐口用青砖模仿木结构。整个大门形式上符合传统三合院大门型制的做法,严格的遵守了中国传统建筑礼制制度。

2.庭院

进门后穿过一处角房进入内院,庭院是家庭中的公共活动中心,是土司故居各个房屋、各个空间进行交流和联系的联结体。土司故居内庭院的特色主要表在在其宗教色彩上:庭院正中有可用于拴牲口转槽,亦称之为嘛呢台,是家庭生活和宗教两用的设施,直径近2米,高近1米,圆石垒成;圆台正中竖有高达数米的“达日加克”(嘛呢旗杆),上挂嘛呢旗(经幡);台上还可设煨桑炉,其中终日香烟缭绕,它与设于正房二层中的佛室一起构成土族家庭内部的标志升与村庄中众多的宗教设施相呼应。

3.正房

正房位于院落北侧,它是整个土司中采用建筑形式最高的建筑,东西厢房次之。正房厢房通过耳房相连接。

东西厢房面阔为四开间,采用六架卷棚硬山顶的建筑形式。东西厢房基本对称,平面采用了副阶周匝形式,一明两暗接一间辅助用房。西厢房四间分别为堂屋、卧室、其他两开间布置厨房、酒窖,东厢房为两卧室配一间堂屋,另一开间作为库房使用。结构开间12.5米,进深3.5米,柱廊进深1.5米,门窗分别采用板门、格子支摘窗。额枋、雀替雕刻有花、鸟等象征着吉祥如意的图案。

西厢房西南角升起一间房间,做成一个双坡顶房间作为库房。青海地区降水少,民居多数为平顶,并且自古流传青海三大怪的“房上能赛跑”说法。所以土司民居也是如此,进入它的角楼需要架设爬梯从庭院上去。角楼的存在即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又使得整体院落高低错落,造型别致 。

正房东西两侧连接厢房的两间耳房,采用土坯平顶的建筑形式,曾经作为库房、佣人房。建筑高度低于厢房。耳房退后1.5米,显示出主人的地位,表现出“居中为尊”这种中国传统建筑礼制。

正房是核心部分――主体建筑,布置在宅院轴线上,采用了六架梁卷棚硬山顶的建筑形式,平面采用了副阶周匝形式。开间15米,进深3.5米,柱廊进深1.5米,一二层层高为3.3米。地面采用方砖作为地面铺装。正房内部一般分隔为五间:堂屋居中;左侧是家庭中长辈的卧室和款待宾客的地方,右侧是卧室;西侧布置楼梯,二楼正中堂屋是佛室,供家人日常膜拜之用,两侧为两间卧室。正房的正立面是在檐下作成檐廊的形式,形成一个半开敞的、遮风挡雨、充满日照的家庭活动空间。门窗采用板门、格子支摘窗。额枋、雀替雕刻有花、鸟等象征着吉祥如意的图案。木雕刻画神态逼真,栩栩如生,雕刻手法和内容与厢房大体相似。

三.土司故居的室内设施

“炕”是我国北方传统民居中的重要设施之一,土司民居也不例外,它不仅是供人们休憩的地方,还是家人聚会、款待来客、妇女作活、幼童玩耍的重要场所。土族人家的炕主要有木板炕和塌泥炕两种。土司民居采用木板炕,炕头砌筑一个储物柜,利用炕和被墙的剩余空间砌筑而成,它不仅能贮放物品,还增强了木构架的稳定性,井对房屋的保暖起到了一定作用。

室内个房间采用木隔板分隔,隔断也雕刻了“麒麟送子”、花、鸟等饰物。二层正房设有佛室,放置佛像、供案等宗教设施,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四.土司故居的建筑装饰

土族故居装修的重点是房屋的木构部分,即梁、檐、门、窗等。土族民居的门、窗、楼外廊挡板、檐口底部以柱身雕刻着美丽图案纹路,图案巧妙而严谨、绚丽而朴素,用流畅的木制线条构成弧形,频率感很强。

土司故居的建筑装饰以木雕为主。木雕多出现在大门、窗扇、图案有牡丹、鸟、“凤凰展翅”、“二龙戏珠”、“喜鹊弹梅”、“麒麟送子”、“寿山福海”、“牡丹富贵”、“暗八仙”等,充满浓郁的文化。土族人家室内常以牡丹图案进行装饰。他们把牡丹看作是月亮的女儿、吉祥的象征,故有“土族人家满眼是牡丹”之说。

土司内外墙均以草泥抹光是土族民居的又一重要特色。它既给人以坚实、整洁的美感,又减弱了水、风对墙体的侵蚀。在大门所在的外墙面上还用白卵石镶嵌以示吉祥。

【参考文献】

[1]梁琦•青海少数民族民居与环境[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