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舞蹈范例6篇

土家族舞蹈

土家族舞蹈范文1

关键词:土家族;舞蹈元素;艺术精神

中图分类号:J70-02 文献标识码:A

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我国湘鄂渝黔边区。土家族的民族称谓始于10-13世纪,民族语言称作“毕兹卡”,而汉语叫作“土家”,意为“本地人”。国内对土家族民间舞蹈概况形成了比较明确一致的认识。四川和重庆主要流传在石柱、彭水、酉阳、黔江、秀山等民族自治县。湖南主要流传在湘西的龙山、永顺、保靖和张家界的桑植等县。湖北则主要流传在恩施州和长阳县、五峰县等。

土家族舞蹈元素是土家族舞蹈的艺术构成和物质手段,是土家族舞蹈独具一格的关键。其既成外在形式又超越了外在形式,是土家民族艺术精神的重要载体和发散领域。作为民族民间舞蹈范畴的土家族舞蹈,其艺术的、美学的意义就在于其舞蹈元素中饱含的民族风韵。而其中,土家民族独特深沉而又充满智慧、灵动与执着的艺术精神是其不朽的灵魂。其细腻和率真,突兀与绵远,原始及野性,是梦想、慈悯和纯粹的美。立足本体又不拘囿于本体,探究品味土家族舞蹈元素的艺术精神,使土家族舞蹈的本体韵致得以多层面、多角度的阐发,从而使其更具有民族性、艺术性与经典性。

一、从土家族舞蹈元素的美学造型看其艺术精神

舞蹈作为造型艺术是活的雕塑和动的绘画,需要用元素造型手段揭示艺术形象、精神、意境、美感。土家族舞蹈元素的美学造型主要是三类:首先是展示不同情境和情思的寄善宣意的造型;其次是寓意生灵的造型,再次是美观实用的造型。这些美学造型特点,体现着历经多重文化洗礼的丰厚的艺术精神积淀。

如“寄善”宣意。之所以要“舞宣情”“动其容”,其根源在于要“言”内心之“‘志”,或宣泄内心之“情”。抑恶扬善是人们的理想,土家族舞蹈元素正是从“寄善”着想,用“仁善”心理洞察物象、民情生活及风俗习惯,发现“善”美;用“善”美的心灵,托物喻理,晓喻人生,融慈化于艺术,造“善”美之形;用仁意“善”美之形寄情万类,衍生意象,舒豁胸怀、思想、境界。“寄善”的心境使之因物移情,缘情发思,开拓意境,畅意造神,表现出率真善和、妙解物趣的美好意境。土家族舞蹈元素在造型中,从平静、自由、随意、真切等中立意,求索民族意趣的“善”形,从和顺、爱慕等构想中,去发掘具有生趣和神采的意象,映透出浓浓民俗情结的艺术精神。如《茅古斯舞》。舞蹈主题是再现土家族先民开拓荒野、捕鱼狩猎等创世业迹。舞者无论辈份高低,浑身用稻草、茅草、树叶等包扎,特别是用稻草扎根男性生殖器,夹在两腿中。而跳舞前的敬神,是为纪念一位叫梅山的打猎女英雄。舞蹈中一些有关农耕的动作,民间流传是土家民族一先民在很远的地方学会种庄稼,回山寨后通过舞蹈向族人传授农耕技术,由是人们学会了种苞谷、水稻等。后为纪念他,每逢“调年”都要跳茅古斯。《茅古斯舞》以民族的故事与传说,塑造出千姿百态、精彩传神的众多人神相与神秘场景,视感原始野蛮,实寄托着宣扬丰调雨顺、扬善抑恶的文化内涵,那形神各异的“茅古斯”则透视出不同的“善”美。这些“善”形造型夸张、诙谐、有说唱艺术的滑稽夸张神气,加上粗犷线条般的表现,揭示出意境深邃的哲理兴味,极富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热情。这种从“寄善”中“宣意”、“宣意”中“寄善”的美学造型,是土家族舞蹈元素的一大特色,彰显出艺术精神的巨大张力。、

又如美观实用。如《长阳巴山舞》、《肉连响》、《耍耍》等舞蹈,把美与功能同民族居地地貌、风俗、情感互融,其形态优美、形姿俊俏、自然和谐,显示出鲜明强烈、和谐统一的艺术神韵,体现出适于民族生态环境的实用与美观结合的艺术精神。《长阳巴山舞》是长阳土家族艺人吸取民间跳丧舞蹈的一些精华,新编成的一种美观实用的集体舞蹈组合,分为“半边月”、“风摆柳”、“四合”、“靠身子”、“四大步”、“喜鹊登枝”和“双龙摆尾”等。舞时昂首挺胸,上身立起;摆动时手脚放开,摆中有弹、弹中有摆,显得自然、优美、欢快、自豪。当地有俗语“巴山舞曲一响,脚板就滋滋痒”。贾作光先生曾亲自考察,赞誉巴山舞是“东方迪斯科”。《肉连响》是流行于鄂西利川土家族的一种体育舞蹈。舞者着短裤,不用乐器伴奏,而用双手击打身体各部位,发出整齐、清脆的辟啪声。《耍耍》则是盛行于鄂西土家族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最初是青年男女表示爱情,常见舞蹈动作有“观音坐莲”、“梅花三”、“丹凤朝阳”、“燕儿含泥”等。表演多为一男一女,也有两男两女,男拿扇子,女握方巾,或男女各执手巾,边唱边表演,男的动作粗犷,女的动作柔和,轻松愉快。所有这些群舞的舞蹈元素丰富,既有程式化的继承,也有随机性的发挥;既有动作统一的威慑力,也有众星拱月的吸引力;既有内心节奏与动作节奏的一致,也有二者的反差与对比。这就使土家族舞蹈具有了多重的艺术精神魅力。

再如寓意生灵。土家族舞蹈元素继承了视觉艺术对事物“灵”、“活”的表现,在形和神上以传神为主,在朴实和华丽上以朴素为主,把生动、灵捷、活泼、有趣的物象,经过巧妙构想,营造出体态爽朗、舒展夸张、姿态含蓄和喻意深邃的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舞蹈形象,从而具有画外有意、形外有动、动中有“灵”,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精神的艺术内涵。如《摆手舞》。舞时男女齐集摆手堂前,击鼓鸣锣共摆手。其特点是摆同边手,躬腰屈膝,以身体的扭动带动手的甩动。舞蹈显然是从民族自然生活中寻觅、遴选、构思、加工、塑造而成,如“跳蛤蟆”、“拖野鸡尾巴”、“犀牛望月”、“木鹰闪翅”等狩猎动作内容,以及“砍火渣”、“挖土”、“烧灰积肥”、“种苞谷”、“薅草”、“插秧”、“割谷”、“织布”等生产生活动作,无一不浸透着寓意生灵的造型观,表现出比自然美更高的“灵美”,张扬出寓意生灵之美的艺术思想精神。

二、从土家族舞蹈元素的原始生成看其艺术精神

土家民族依山地丘陵而居和渔猎农耕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许多固有的体态、动作、姿态及其独特的神韵。土家族人对祖辈世代传承的劳动经验怀有浓郁的感情,于是从一切有效劳动和生活娱乐的动作中发现了美的存在,使现实中的动作升华为舞蹈元素,就是把满足物质需要的对象升华为满足精神需要的对象,土家民族绚丽而厚重的文化也由此得以传承、发展。例如其民间遗存舞蹈《摆手舞》、《茅古斯舞》、《跳马舞》、《花鼓子》等,其贯穿性的核心元素是土家民族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体态动作演示,是其民族艺术精神的表达。

一般地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的表达符号形成的创造”,动作即舞蹈的符号形式,是来自生理机能和习性动作的表情达意的手段。对于土家民族,这种需要的对象更多地取之于自然世界,因而飞禽走兽、河流阳光等就成为其舞蹈元素,即体态符号要模拟、美化、欣赏的对象。由此对“有用还是无用”的命题逐步上升为“是美还是非美”的判断,久而久之,民族舞蹈元素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而独特的体态动作演示系统。从模仿O猎动作的体态与舞姿到模仿农耕的体态及舞步,以及模仿白虎活动的体态和动作,都是土家族发展历程和独特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既体现着民族相对稳定的审美价值取向和个性化的民族气质,又反映出土家民族历史文化以及由此积淀的集体审美的艺术精神向往。如《摆手舞》,其“顺拐、屈膝、下沉”的特点,就与土家民族所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由于土家族长期在武陵山区居住生活,聚居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大山里,山中仅是羊肠小道,往来行走常常需身靠岩石、脚踩悬崖,正所谓“蜀道难”。因此,为了安全,人行走时多侧身顺拐、重心下沉、上身前俯,这样日久天长养成了手脚同边侧身走的习惯,从而也形成了“摆手”舞蹈顺拐的特点。由此可见《摆手舞》是来源于生活而表现生活的,是土生土长的民族舞蹈。因此,“土家族古老的摆手舞以它淳朴的舞姿和巨幅的画面,展现了土家族的历史和生活图景,是土家族人民一部壮丽的舞蹈史诗。”[1]( p.1366)又如《茅古斯舞》,其表演多是烧山、挖土、砍火畲、打猎、钓鱼等原始劳动过程。而《花鼓子舞》作为一种庆祝和娱乐性舞蹈,舞者分男女双双上场,手持手帕或小扇对舞对歌。整个舞蹈姿态轻盈,气氛活跃而热烈,是土家民族积极乐观向上的民族个性的艺术展现。

土家族宗教祭祀活动盛行,决定了其以祭祀为背景的舞蹈的盛行,因此其民族很多舞蹈都与宗教祭祀有关,如《八宝铜铃舞》、《跳丧舞》、《摆手舞》等,都是通过祭祀活动而得以产生出现。这些舞蹈形式虽然现在已向自娱及娱人发展,但其根源都是源于土家民族的祭祀礼仪。正因为舞蹈在宗教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许多仪式舞蹈元素才得以传承至今。《八宝铜铃舞》流行于湘西土家族,初始为土家族巫师梯玛祭祀、祭奠亡灵、解钱仪式中跳神的职业舞蹈。其舞多模拟养马、洗马、逗马、上马、跨马、溜马、奔马、勒马、跳水坑、跑马摇铃、过门坎、打神堂、莲花跳等动作,所以又俗称马舞。舞者着八幅罗裙,戴凤冠,右手持牛角号(或舞师刀),左手持铜铃,边舞边吹,边舞边唱。八宝铜铃舞又分为坐堂与行堂。坐堂时土老司坐在凳上用手来完成动作,动作较少;行堂则要求舞者不停地行走舞蹈,动作繁多。八宝铜铃舞蹈粗犷古朴,在这里,跳神不是艺术形式而是精神的表述。构图、舞律、舞情在这里没有太多的价值和意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他们必须跳神,跳神是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这就是其舞蹈元素符号的艺术精神。

三、从土家族舞蹈元素的文化遗存看其艺术精神

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中,舞蹈是一种文化象征,是文化的一种表述形式。人类借助手舞足蹈的形式,把想象的、观念的、整合着多种文化因素的东西化为形象性的、象征性的舞蹈形态来转述。因此了解和分析这些舞蹈元素非常重要,尤其是认识这些舞蹈元素背后的文化遗存,一种可印证的历史、社会、宗教、民俗的精神内涵。土家族舞蹈元素所包含遗存的文化内容远远超过其舞蹈古朴的外表本身,是其民族世代艺术精神的积淀。

土家族舞蹈元素的文化遗存内涵主要是四个方面的,即宇宙观与生死观、图腾崇拜及祖先崇拜、渔猎与农耕稻作文化、巴楚文化及汉文化等。如仅以《跳丧舞》为例,可见一斑。土家跳丧舞蹈,悼死如庆生,这种对入世和出世都保持快乐的原则,表现了土家族独特的自我意识、哲学观和价值观。所以,跳丧舞蹈对于生与死的解释,实际上是对宇宙观和人生观的反思,是土家民族宇宙观、生死观的文化独白。死亡是人类共同的不可回避的自然现象。对于死亡,一般都视为悲惨的、可怕的。土家族则认为死亡是自然可喜的事,“老死是顺头路”,死是人转生,即死而脱生;死亡是此生的结束,同时又是新生的开始。所以,《跳丧舞》的表现是独特的:人死众跳丧,没有庄严肃穆的氛围,合族不悲,哀而不伤,相反气氛热烈,似乎是歌舞集会,其威武强劲的动律和狂放不羁的风格撼人心魄。因此,《跳丧舞》产生和形成的精神基础是与汉族传统文化相悖的。唯有理解土家族“死后投生”和“死是福”的生死观后,才能正确合理地理解这一跳死跳活的特殊现象,这也是土家族跳丧舞蹈元素的独特之处和其艺术精神之所在。

图腾崇拜及祖先崇拜作为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支柱,在土家族民间舞蹈中得以世代再现。如《跳丧舞》就反映了土家民族对于白虎的图腾崇拜。舞蹈的一些动作名称直接以“虎”字命名,如“虎抱头”、“猛虎下山”。舞者多扮演成虎,其动作模拟虎动作:双手握拳左右晃动,很像老虎“洗脸”;左右晃动身体时,又像老虎摆尾。而舞蹈的核心段落节拍均为6/8,如“四大步”、“小四门”、“跑丧”、“待尸”等,每行一步用三拍时间,脚掌紧抓地面,第一拍上步,二、三拍颤身,两替进行,如同虎步前左后右,一步一个脚印,典型的仿虎步态。[2] 舞者在一招一式中展现出“虎威”来。但是,舞蹈所表现的虎图腾崇拜,并非单为虎而虎,而是因为虎是土家祖先廪君的魂魄所化,这是《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早已明确了的。因此,舞蹈“人祠”的实质是祭祀祖先廪君,其遗存的是民族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

土家族以渔猎农耕稻作为主的物质生产过程也就规定了本民族艺术的一般特征,其舞蹈元素自然烙下渔猎与农耕稻作文化的深深印痕。如《跳丧舞》中也无一例外地保留了模拟动物的象形动作,如:鲤鱼板滩、鳊鱼泅水、野猫儿上树、野鸡翻坳、鹤鹰展翅等,还有弯弓射箭、怀弓抱月等再现渔猎情景的动作。这些都是狩猎对象和“赶渔”生活中提供的。同时,土家族作为山区民族,生产生活离不开登山爬坡劳作,劳动中的俯首、含胸、屈膝,上坡下山时身躯前俯后仰,肩扛背驮重物时弯腰,步履沉重艰难的登山体态,尤以登石阶时一步一颤,通过“颤”的喘息过程求得暂时的缓解,这种被本地人称为“活力气”的登山步,是长期活动在山区的独特律动。这些劳动姿态一旦凝滞于舞蹈中,必定具有农耕劳动中的动律特征。跳丧舞蹈元素的动作特征――曲膝、下沉、摆臀、曲肘、圆肩、扣胸、颤动和顺边等,正是土家民族千百年来的农业生活给其艺术形式刻下的印痕。

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而巴楚文化的影响是双向的,无论民族与文化都是楚中有巴而巴中有楚。土家族民间舞蹈遗存的文化现象也是这样,显然也受到巴楚文化交融的影响。如《跳丧舞》中除了包含强劲的仿虎步动作外,还有“凤点头”、“凤凰展翅”等仿凤的舒展优美动作。而“凤”是楚人的图腾崇拜对象,却成为了土家跳丧舞蹈的一部分,展现出虎跃凤飞的文化内涵,这是巴楚文化交融的遗存例证。秦汉以后,土家族又开始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与薰陶,明清改土归流后尤为突出,汉文化便自然浸透到土家族民间舞蹈元素中。如目前保存下来的跳丧舞歌也多为明清后创作,显是受到了汉文化强烈的影响。

四、从土家族舞蹈元素的视觉魅力看其艺术精神

舞蹈应当是人在强烈感情驱动下艺术的必然表现,因而蕴涵着浓郁民族艺术精神的舞蹈元素是民族舞蹈在吸引人的同时能够感染人的关键所在。土家族舞蹈元素的视觉魅力就是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视觉吸引力,是由“观”引发的,是“触目、惊心、动魄”的美。土家族舞蹈元素的形式功能较为集中地体现出这一点,其民族风格的鲜明之处就在于它是“原始的审美感情的最直率、最完美又最有力的表现”[3],因而它是有别于其他民族舞蹈的其艺术精神的特殊存在。

撇开土家族众多民间遗存舞蹈,仅从当代创编的一批在国内外舞台比较引人注目的土家族舞蹈作品为例,如《土里巴人》、《扎花女》、《毕兹卡神韵》等,对此就足可见证。《土里巴人》是湖北宜昌创编的土家族舞蹈剧,曾在兰州中国艺术节上一鸣惊人,展示了土家族奇异、独特的婚俗。舞蹈提示了土家族从生息繁衍、婚恋、嫁娶的各个主要环节,由序幕、“摸灰”、“骂媒”、“织锦”、“背山”、“哭嫁”、“甩筷”、“穿鞋”、“抢床”、尾声八段组成。每段既可独立成章,也可浑然一体,展现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土家族婚俗风情画卷。如“哭嫁”:姑娘出嫁前聚集自己的亲朋好友,以哭伴喜,叙述离别情、母女情、姐妹情。有歌唱道:“三根线一般长,舍不得姊妹舍不得娘。抱着太阳哭月亮,抱着月亮哭太阳,凤妹好似离窝的鸟儿,舍不得姊妹舍不得娘”。而湖南民族歌舞团创作的舞蹈《扎花女》,则是艺术地再现了湘西土家族特有的扎染艺术民俗。通过“纺、织、扎、染、漂”五幕展现土家族的扎染艺术,把一个土家族传奇故事融合在诗一样的表现形式当中。编导运用了大量的群舞表现情景交融的画面。大线条和大画面的运用,通过扎花女的人生反映浓浓的土家族民族风情。第一幕的“纺”中,男子群舞构成各式各样的山野背景,烘托少年时代的扎花女的纯情与天真;而少年扎花女采集山花编织花环的独舞,运用了勾脚、旋手等独特的动作,有着别具一格的土家韵味。而在第五幕“漂”里,大对比的女子群舞则烘托中年扎花女和老年扎花女的人生辉煌。《毕兹卡神韵》则是湘西龙山土家族风情歌舞,是根据土家族发展过程中的生产、生活、劳作和婚姻等独有民俗改编而成的。通过“天”、“地”、“人”、“和”四个篇章,结合土家族神秘的民间音乐舞蹈形式,生动展示了土家族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表现了土家族的过去、现在、劳动、爱情、奋斗以及对未来的无限向往,深刻折射出土家族独特的人文特征和古朴而神秘的生活民俗。[4]

总之,土家族舞蹈元素是土家族历史与文化长期传承与积淀的产物。它不仅是我们探视土家族的一个重要窗口,而且它以其五彩缤纷、个性鲜明的视觉形象传达着民族的艺术精神。这种比其舞蹈元素本身更加深广隽永的内涵蕴藏在舞蹈元素内,但还并不完全是由舞蹈元素体现出来的主题思想。它是比主题思想更加主题的东西,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超越言象之外、自然含蓄、天机妙悟、悠然神会、绵绵不尽、余味无穷的哲理与诗情。它也是土家族舞蹈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对此,只有凭借欣赏者的细心体察、玩味、感悟、领会,才能真正认识和理解。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南卷[C].北京:中国舞蹈出版社,1991.

[2]土家人的祭祀歌舞――跳丧舞[A].湖北文史资料(总第30期)[C].湖北:湖北省文史资料委员会,2000.

土家族舞蹈范文2

关键词:土家族舞蹈;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

土家族是主要分布在西南各地的一个少数民族,土家族的舞蹈内容主要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形式,是他们最直接的文化艺术展现方式。为了传承民族文化,不使民族舞蹈在当前的历史洪流中消失,教育部应该加强重视,在学前教育中融入土家族舞蹈教学。教育具有保存、传承和发扬文化的积极作用,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园应当兼顾民族特色,将本民族的舞蹈艺术作为本地区幼儿园课程的教育资源之一,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对推动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播有重要意义。

一、土家族的民族舞蹈特色

土家族的舞蹈文化与其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先辈们在狩猎、捕鱼、祭祀等活动中,创造了诸多舞蹈形式,比如跳丧舞、摆手舞和跳马舞等,其中摆手舞最为出名,集歌舞音律为一体,充分展现了土家族的民族特色。每一种舞蹈都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有的舞姿矫健,有的粗犷大方,有的形式简朴。他们以舞蹈的形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土家族的风土人情、发展历程和文化特点,所以土家族舞蹈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重要的历史价值,值得传承和发扬。

二、土家族舞蹈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资源价值

1.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舞蹈是通过韵律和人体动作协调完成的一种艺术体现形式,可以充分展现文化作品中的情感、意境和情节。就学习者而言,舞蹈具有强健身体、矫正身姿、加强肢体协调等益处。在情感展现方面,学前儿童比较适合参加集体活动,舞蹈教学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其言行举止和肢体动作的准确性。由于土家族的舞蹈与生活息息相关,大多都是摆手、屈膝、踏足等简单的动作,且音乐节奏明快,律动简单,易于幼儿学习,幼儿比较喜欢。

例如:在摆手舞的学习中,幼儿双脚需要配合手臂的动作协调进行,他们在学习中可以增强四肢的协调,使身体机能得到锻炼,培养一定的平衡感和节奏感。

2.培养儿童的智力和想象力

土家族舞蹈作为其民族文化的主要传承载体,记录了祖先的诸多历史活动。将这些特色文化融入幼儿园的教学中,有利于学前儿童充分理解本民族的发展历程,了解土家族的原始形态、社会演变,丰富知识,有利于其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3.加强幼儿的社会性体验

土家族讲求与人为善,倡导在生活中诚实守信,崇尚拾金不昧、互帮互助,而土家族舞蹈正是以这些优秀的传统观念为核心,幼儿在学习的时候,也能从中受到教育。另外,土家族舞蹈也融入了诸多反映生活劳作的动作,可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土家族人民勤于劳作的优秀品质。另外,很多舞蹈都需要群体协作完成,在编排演练的时候,可以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强化幼儿相互合作、协调的团队精神,进而增强幼儿的社会性体验。

4.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土家族舞蹈要求表演者的动作、服装、姿态都要有美感,相互协调,这样才能刚柔并济,体现土家族的审美理念。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而土家族舞蹈正符合这一要求。学习土家族舞蹈,幼儿可以从中感受美,并进一步将视、听、动作等充分结合,有利于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5.体现幼儿园区域教育的本土特色

土家族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将其作为幼儿园课程教学资源,有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从而使其奠定深厚的感情基础。幼儿园应积极开发利用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挖掘本民族的文化内涵,使教育发挥其传承文化的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土家族文化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土家族舞蹈纳入幼儿园课程体系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展现民族文化特色,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强化其团队意识,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高凌艳

参考文献: 

土家族舞蹈范文3

关 键 词 :土家族 摆手舞 艺术特征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湖南省的西北部,地处湘鄂川黔四省边界。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土家族就是“毕兹卡”的意思,摆手舞这种民间歌舞是土家族流行分布最广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也是流行在酉水、沅水地区的湘西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如诗云:“福石城中作锦窝,土王祠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土家族摆手舞是一种原始的祭祀舞蹈。我们可以从土家族摆手舞的起源与发展,摆手舞的文化内涵,摆手舞的表演形式等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摆手舞的起源与发展

摆手歌舞是土家族的传统歌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有关史籍记载中研究发现,它是由土家族的古代先民——巴人的军事舞流传下来的。巴人天性勇猛、喜好歌舞,世居在古代巴国和楚国交界地区(今湘鄂川黔四省边境)繁衍生息,每遇战事,喜以歌舞振奋士气,迷惑敌人,屡战屡捷。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时,巴人应召参与巴师,在商丘牧野的灭纣大战中,巴人前歌后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人称为“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公元前206年汉高祖灭秦时,募巴人为汉前锋陷阵,巴人亦歌舞振己锐气,迷敌心神,而获胜立功。高祖喜之曰:“此乃武王伐纣之歌也。”唐代以后土家族形成,巴人被列入泛称的“武陵蛮”内,在史记中未单记其名了。其军事舞蹈随之演变为土家族首领的厅堂舞。据龙山永顺等《县志》记载和《向侣林墓志铭》中说,五代时统治溪州(今龙山县)的土家族老蛮头吴著冲(土家语为“禾撮冲”)的行宫(俗叫“吴著厅”今龙山县洛塔界上)中常以男女相运歌舞作乐。元代在土家族地区建立土司制度后,歌舞成为群众性的、供土司和各级士官娱乐的一种歌舞。因其舞蹈的动作以摆手为主,故定名为“摆手”世代相沿。

关于摆手舞的起源,由于土家族无文字记载,历来众说纷纭。一说是源于战争,说是彭仕愁与吴著冲打仗时,彭仕愁为了激励士气,瓦解敌人军心,便创造了摆手舞。二是源于兴趣说,说土司王喜爱娱乐,经常要当地土人为他唱歌跳舞,于是便产生了摆手舞。三说摆手舞产生于宗教祭祀,土家族人民尊敬祖先,热爱“领袖”人物(如八部大神、向老官人、用好汉等)为了不忘怀他们的业绩,大兴摆手舞以表怀念。凡此种种的说法都缺乏科学依据,也不符合艺术源于生活的客观规律。

摆手舞真正起源于劳动。它是土家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且在渔猎时代已经产生。土家族先民在长期从事渔猎的劳动过程中,对劳动对象和劳动技能逐步熟悉,当人们再想经验一次在狩猎中由于力之行使而得到满足的时候,就模仿动物的姿态,于是逐渐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狩猎人的舞蹈。这些舞蹈的产生以人们的狩猎劳动为基础,同时也为狩猎服务。土家族人民在狩猎劳动中创造了自己的舞蹈艺术。他们在狩猎劳动中,为了熟悉各种动物的习性,有许多模仿动物姿态的动作至今保留在摆手舞之中。比如为了捕捉蛤蟆就模仿蛤蟆的动作,于是舞蹈中产生了“跳蛤蟆”的动作;为了捕捉野鸡,就产生了“拖野鸡尾巴”的动作;还有“鲤鱼标滩”“岩鹰展翅”等模仿动物的动作,这说明在渔猎时代,土家族先民就有了自己的舞蹈艺术,尽管还是萌芽状态的舞蹈,在当时也不一定是称为摆手舞,但它是摆手舞的雏形和源头。最早的渔猎舞产生后,并没有中断,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丰富。土家族地区进入农业社会后,劳动人民为了庆贺农业劳动的成果和掌握劳动技能,当他们想把自己的劳动技能再现一次,又产生了大量的农事舞蹈,比如“照太阳”“种包谷”“洒小米”“结棉花”等等。此后土家族人民经历了各种战争,于是摆手舞中又产生了许多军事舞蹈,如龙山马蹄寨等地表演的“列队”“披甲”“赛跑”“登长竿”“夺长竿”“涉水”“过沟”等等。土家族人民为了纪念祖先的斗争生活,把军事舞蹈也继承下来,但由于战争不是经常出现,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经历过,因此军事舞流传的地方并不广泛。在摆手舞中还有大量反映日常生活的舞蹈,比如“打蚊子”“斗水牛”等。

综上所述,摆手舞起源于劳动,而且在渔猎社会已经产生,它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而是若干世纪舞蹈的总汇。它最初是对动物姿态的模仿,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经一代一代地加工提炼,一代一代地丰富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今天内容丰富、健康、风格独特、形式完美的民族舞蹈。

二、摆手舞的流传地域

土家族摆手舞的流传地域十分宽广。《永顺府志》《永顺县志》《龙山县志》等清代志书中,对摆手舞的民俗活动都有详细的记载。从分布的地域看,湘西、鄂西、川东都很流行。据《鄂西少数民族史料辑录》一书记载:“在来风县河东地区,就有摆手堂六个(即土地庙),其中舍米湖摆手堂较大,堂前有两块石碑,一块建于道光二年;一块建于同治三年,上面记录了当地摆手实况,每年新春佳节,土家山寨热闹非凡,人们披红戴绿,男女老少齐到摆手堂,场内松树上张灯结彩,群众围绕松树跳舞,鸣锣击鼓通宵达旦。”川东地区也有摆手舞的传播。1993年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川东西水土家》一书曾这样描述:“摆手舞是川东西水土家的‘社巴日’,即摆手堂前所跳的自娱性舞蹈。舞者人数不限,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甚至上万人均可。舞蹈由主持的老土司指挥。这一活动在清明时期极为盛行。”这说明,湘鄂渝三省市交界之地的土家族聚居寨,均保留有摆手活动的习俗。

三、摆手舞的艺术内涵

土家族摆手舞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综合反映,它使土家族文化艺术主要通过摆手舞加以集中表现出来,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一)摆手舞的主要内容

摆手舞以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事迹为主要内容。主要表现为“渔猎舞”“农事舞”“军事舞”“生活舞”四个方面。

1.渔猎舞是渔猎时代土家族劳动生活的缩影。“打猪”“钓鱼”“鲤鱼标滩”“岩鹰展翅”“拖野鸡尾巴”“跳蛤蟆”“空拳斗餐虎”等舞蹈组成带有浓厚的原始生活色彩。反映了土家族先民们为生存而进行的斗争,表现了一种朴素自然的以食为天的情感。

2.农事舞是土家族人为了庆祝丰收和掌握各种劳动技能而创造的。主要有“照太阳”“砍火舍”“种包谷”“洒小米”“挽麻团”“结棉花”等舞蹈动作组成。它反映了土家族人们进入农业社会后的劳动生活状况,涉及农业生产、家畜饲养、手工业和纺织活动,展现了土家族人在农业社会里为生存而进行的各种生产劳动,也表现了土家族人们勤劳朴素、团结互助的品德。

3.军事舞传说军事舞最初是为了纪念土家族英雄拨普带领土家族人民打败前来侵犯的客王官兵的故事而创造的。主要由列队、披甲、赛跑、夺长竿、拉弓、射箭、骑马挥刀、庆功宴饮等动作组成,它反映了土家族先民们为了保卫家园,奋勇杀敌的斗争精神。

4.生活舞主要由反映土家族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些舞蹈动作组成。如打蚊子、抖狗蚤、梳头发、喝豆浆、水牛打架、团鸡等这些舞蹈动作都包含着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展现了土家族人民开朗、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在“跳团鸡舞”时,用鸡羽扎成毛子,土家族青年男女围着团鸡(毛子)用脚踢、头顶、肩托肘端,技艺高超,气氛热烈,这是土家族青年男女独特的社交方式。生活舞内容多样,形式活泼,表现了土家族人独特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

转贴于

(二)土家族摆手舞的艺术风格和动律特点

摆手舞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摆手,顾名思义,以手的摆动为主要特征。土家族摆手舞与别的舞蹈不同的特点是“同边摆手”,即在动作上不论舞义的变化,皆为同边手脚同时出动,否则,不称其为摆手舞。湘西土家族摆手舞手的摆动一般不会超过肩,动作线条流畅,自如大方。如“侧身”“单摆”“团圆手”等。但也有超过肩的动作,如“梳头”“打浪子”“上摆”等。总的特点是“顺拐、屈膝、颤动下沉(重拍时)”。土家族摆手舞的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动律特点的形成,是与他们长期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土家族长期生活在高山峻岭之中,身背重物行走在悬崖峭壁的羊肠小道上,只能侧身而过,故自然形成了顺拐、屈膝、颤动、下沉的独特风格。

摆手舞的动律和韵律又有它们共同的风格特色,综合起来可以概括为四句话:顺拐(甩同边手),重拍下沉,双腿屈膝,全身颤动。顺拐,在摆手舞动作上绝大部分是顺摆,摆右手出右脚,甩左手出左脚。如永顺双凤溪的摆手舞走步(共四拍),正步屈膝准备,第一拍,身体向右转体1/4圈,面向右侧,左脚向斜前上一步,左手随脚摆出,右手摆至右斜后,抬起二十五度。第二拍,右脚向斜前上一步,右手随脚摆出,屈于左腹前,左手摆到左后,抬起二十五度,身体方向不变。第三拍,重复第一拍动作。第四拍,原地将重心移至右脚,左脚虚点步,向右转体1/4圈,双手自然打开于左右两侧,抬起二十五度,屈膝、颤动。膝盖的上下颤动和屈膝是摆手舞中较显著的特点之一。通常在整个摆手的动作中,膝必须保持屈,特别是在每一个动作的最后一拍,膝屈得更深一些。也有的动作在起步时稍微向下闪曲,使整个动作显得柔和优美。

(三)土家族摆手舞的表演形式

土家族摆手舞是一种原始的祭祀舞蹈。它的表演形式有完整的程式,分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小摆手就是规模比较小,仅以一村一寨或者一族一姓为限,人数几十或上百。而大摆手舞,人数众多,它的组织形式是以一村寨为一排,一般为八排,每排的人数也因各村寨人户不等而不绝对相等,一般为百人左右,至少也要五十人才能组成一排队伍。每排的队伍依次分为八个组。即第一二人为旗手,由身强力壮、熟悉练旗舞的男子,高举一面大龙旗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另一人举一面大凤旗随后;第二组是祭祀组,由一到二名梯玛或掌堂师带领六七名抬猪头、团馓和五谷杂粮、野兽猎物的人员组成;第三组是朝简组,八人以上男女混合组成,其中二人为摆手锣鼓手,四人为土家族铺子队,二人为吹奏咚咚奎;第四组是神棍组,由八名以上青壮年男子组成,每人身披西兰卡普,肩扛齐眉棍,扎脚卷袖,形似出战;第五组是小旗队,由八名以上男女组成,每人手举一面三尺见方的小龙凤旗;第六、七组是摆手组,由十六名以上男女组成;第八组是炮仗组,由八名男子组成,其中二人拿三眼镜、六人背土火枪,备足火药随时鸣放。跳舞之前,由梯玛率领众摆手队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升龙凤旗,然后点燃摆手堂前的高大火把“火龙”,摆手队围绕锣鼓起舞,行列前有“守摆者”,行列之中有“示摆者”,行列之后有“押摆者”,舞者随着锣鼓节奏的变化相互穿插,变换动作和队形,跳到热烈时,嘴里也发出“也嗬嗬”的呼应声。

结语

综上所述,土家族摆手舞是一种原始的祭祀舞蹈。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特性。它舞姿优美、节奏鲜明,不仅为土家族人民所酷爱,同时也为苗汉人民所喜爱。发展到近代,摆手舞或多或少地渗进了汉文化内容,促进了与汉文化的交流,但无论汉文化如何影响,摆手舞仍然是土家族所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动,也是中华民族宝库中的一朵璀璨奇葩!这就要求我们年轻一代舞蹈工作者应该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认真地去挖掘、整理土家族摆手舞,把它们搬上舞台,甚至于改编成教材,形成一套完整的民间舞蹈教材体系。

参考文献 :

[1]龙山县志.卷十一[M].

[2]彭施铎.竹枝词.永顺县志.风俗志[M].

土家族舞蹈范文4

关键词:音乐艺术;土家族摆手舞;舞蹈艺术;打击乐;锣鼓音乐;艺术形式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和舞蹈,其中最具特色、最富有民俗风情的是土家族摆手舞。土家族摆手舞包含了人类生存、劳动创造等内容,是一部土家族生动的文明史诗,体现了土家族的特有文化。本文将摆手舞的起源、分布流域、基本内容以及打击乐特征加以分析,希望对土家族摆手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摆手舞的起源及分布流域

土家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因为长期居住在山区,绵延不断的山脉横贯全境。土家族人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斗争,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和舞蹈。土家族人能歌善舞,歌舞民俗源远流长。而延至今日,最具特色、最富有民俗风情的是土家族摆手舞。

摆手舞在唐宋之时即已产生,它源于土家族先民的巴渝舞,在土司制度时期,主要供土司王娱乐,且广泛盛行于土家族民间。“土民赛故土司神,旧有堂曰摆手堂,供土司某神位,陈牲醴,至期既夕,群男女并入,酬毕,披五花被,锦帕首,击鼓鸣钲,跳舞歌唱,竞数夕乃止。其期或正月或三月或五月不等。歌时男女相携,蹁跹进退,故谓之‘摆手’。”“改土归流”后,成为民间的娱乐活动。[1]

摆手舞是土家族一种传统舞蹈,流传在鄂、湘、渝、黔四省市交界的沅水、酉水流域一带,尤以酉水流域为甚。现在摆手舞的分布,有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凤县的大部分区域和宣恩、鹤峰两县的小部分区域;有湘西龙山、永顺、沅陵、保靖、古丈、桑植、永定等土家族聚居区;还有重庆市的酉阳、黔江两县的小部分区域,形成了以酉水河为纽带的土家族摆手舞文化圈。

二、摆手舞的基本内容

土家族摆手舞包含了人类生存、劳动创造等内容,是一部土家族生动的文明史诗,体现了土家族的特有文化。

摆手舞,土家语称“社巴日”或“跳金巴”,是在摆手活动中进行的,是土家人祭祀祖先与庆新年、祈丰收的集体活动,摆手舞有大摆手和小摆手之别。[1]大摆手联村举行,规模较大,以祭“八部大神”为主,表演人类起源、民族迁徙、抵御外患和农事活动等,土家族大摆手活动非常热闹,在土司时期就被文人形容为:“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遂成为湘、鄂、川、黔边境文化、经济交流的民族盛会。小摆手以自然村寨为单位进行,规模较小,以祭祀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和各地土王为主,表演部分农事活动。由主祭人(梯玛或村里有威望的老人)主持。在整个跳摆手舞、唱摆手歌的活动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大鼓,鼓放在正中间,鼓手是实际的指挥者,人们随着鼓手敲打的“盘冬、盘冬”的锣鼓声,便开始舞之蹈之歌之起来。大摆手舞以打大鼓、大锣为节拍而更换舞姿,放土炮、三眼炮、火号和爆竹。小摆手以打大鼓为节拍而更换舞姿,参加活动的人群随着锣鼓的节拍,翩翩起舞,使整个活动呈现热烈、欢快的场面。摆手舞动作约有120多个,现在失传的甚多,摆手舞与摆手歌的内容丰富,主要是表现土家族先民长期与山打交道,表现渔猎和初期的农事活动,还有模仿飞禽走兽的动作等等。舞蹈动作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走动顺拐,重拍下沉,双腿屈膝,全身颤动。

三、摆手舞打击乐――锣鼓音乐

摆手舞以大锣大鼓伴奏为主,节奏明快、简练,舞者动作的变化听锣鼓“指挥”,敲击鼓边为令,摆手舞的律动,绝大部分是顺摆,即摆右手出右脚,摆左手出左脚。膝部的弯曲,是摆手舞较显著的特点,通常在整个舞蹈中,膝部都是弯的,特别是在每一动作最后一拍,膝部弯曲更深一些。手的动作虽多,但摆动较小,最高不得超过肩膀,摆时臂膀伸直或固定弯曲角度。重拍向上摆,弱拍向下摆,同时双手和上身都要颤动一下。

整场舞蹈通过锣鼓的节奏来控制舞蹈队形和动作的变化。不同的舞蹈内容有不同的节奏。表现战斗动作时,节奏高亢激越;表现追忆祖先动作时,节奏舒缓而庄重;表现生产劳动时,节奏快慢有致;表现生活时,节奏轻松活泼。

声伴随着众人发出有节奏的“嗬也嗬”的和唱声,营造出一种刚劲、稳健、热烈又庄重的氛围。

打击乐作为摆手舞最主要的伴奏音乐,是摆手舞队伍和变换各种动作和队形的指挥者。土家族摆手舞的打击乐最初源于原始社会。远古时期的土家族人居住在古木参天、洞穴遍地、河流纵横的地方,常与野兽为伴,人们为了生存,用敲击石块、木棒来驱赶野兽。随着人类进步,这种敲石块,击木棒进而用敲梆子,敲鼎盖来代替,近代则是敲击大锣、大鼓来驱赶野兽,这种杂乱无章的敲击声为摆手舞的伴奏音乐奠定了旋律基础,也就产生了摆手舞最为原始的伴奏鼓点。

(一)锣鼓在舞蹈伴奏中的作用

人们常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节奏是音乐艺术的主要表现要素”。[2]节奏又是音乐的灵魂。我国民族音乐的节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音高的节奏,另一类是无音高的节奏。前者是指我国音乐中各种旋律形态所构造的节奏,它是各种音乐形式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后者是我国音乐中最具特殊的民族打击乐器演奏出的节奏形态,这些虽没有具体的音高概念,但中国民族打击乐器的生动性和复杂性,以及通过打击乐器不同组合和音色变化,体现出艺术作品中动与静、强与弱、疏与密、刚与柔的美,构成了人们心理律动的生命意义。可见,节奏在音乐舞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打击乐是一种音响的节奏艺术,其各种乐器虽具有独特的音色,却只有单一的音,通过演奏,用不同的敲击方式和音量控制,才能产生出有差别的音色来,当这些极不一致甚至为躁音的音流在同一节奏中时,就可能产生出变化多端的气氛甚至意境来。

土家族本身是一个与锣鼓非常投缘的民族,有大量的史籍记载和民俗专家都对锣鼓在土家族的用途广泛和渊源作了大量说明,汉代的王逸论土家先民“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明《一统志》则强调,永顺土家人“铜鼓祀神,刻木为契”,这里的铜即“锣”。像土家族的薅草锣鼓、丧葬鼓、摆手舞等等,锣鼓在土家族各种民俗事象中占居着核心地位。可见锣鼓被大量运用于土家族人信仰、礼仪、生产和生活习俗、节庆、娱乐的民间习俗中。[3]

锣鼓是人类音乐活动中最早的乐器,锣鼓功能体现的文化价值可以记载一个人类音乐生活的普遍现象。锣鼓打击乐是无音阶的歌,它虽无旋律变化,却唱出了人民的心里话,舞出了人民的真挚情。人类学者邓启耀说道:“鼓在各族民间,不仅仅是一种乐器,它或象征母体,皆本于本它;或形似女阴,备祭之后便可化生万物,或是送葬的指示,亡灵将循看鼓声回归祖地,在他们看来,鼓分阴阳,声联生死,既为祭生,也为葬死,生死灵肉,由鼓而发。”[4]这说明鼓与人的生产、生活和生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锣也如此,这句话也形象地道出了锣鼓最本质的文化意义。

土家族地区有一些技艺精湛、舞艺超群的男女锣鼓手,这些锣鼓手被当地人称为锣王、鼓王,锣艺、鼓艺就是通过这些人一代代相传至今。人们踏着锣鼓点所跳的摆手舞,将叙事性融入舞蹈形象地再现了土家族的历史。[5]比如大、小摆手对祖先的祭祀,体现了土家族人对人类祖先的历史追忆,摆手舞中的踩火山、播种、锄草、收获等一系列动作,将事物的发生、发展、结局完整地融入鼓乐曲的艺术中,鼓舞中表现的刀耕火种,记录了土家族作为一个农耕民族的历史;大小摆手舞的动作是摆同边手,表现出山区人民攀峭壁、爬陡坡、同边手脚同时向上手抓、足蹬的姿态……土家族摆手舞就是在这种伴奏乐器的烘托下,显现出它的艺术魅力。土家族舞手舞打击乐侧重于鼓和锣的运用,这是由摆手舞动作特点决定。由于舞蹈场面大,舞蹈动作重拍下沉要求伴奏节奏鲜明。俗话说,“锣鼓半台戏”,说明锣、鼓在舞蹈音乐中的重要性和特殊地位,通过锣鼓节奏,调整整个舞蹈过程中的场次交替、速度快慢、情节变换、情绪高低等。[5]

土家族摆手舞以锣鼓为特征,通过一个个具有逻辑性的舞蹈动作,生动再现了土家族人民的历史、生活等内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叙事性的锣鼓乐文化。[5]

(二)锣鼓伴奏音乐的节奏特点

1.规整的2/4拍节奏成为摆手舞伴奏的主要节奏特征

在舞蹈的过程中,2/4拍节奏的强弱有规律的程式化的特点,形成一种渲染气氛、表达情绪的思维定势。节奏的律动与舞蹈的动律十分吻合,使欣赏者产生美的共鸣。

2.切分节奏、附点节奏,使伴奏音乐产生跳跃感,使舞蹈动作充满活力

前八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节奏的运用,加强了节奏的密度,使内部节奏形态发生了变化,这种松与紧的对比,使音乐节奏的进行获得了动力性和新鲜感,在舞蹈过程起着调节,变换动作和烘托舞蹈气氛的作用。

(三)锣鼓点所表现的基本内容

这里单从生产劳动、生活娱乐方面加以分析。土家族摆手舞的伴奏看似简单,只有锣鼓作为伴奏形式,但它表现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结合舞蹈动作,大致可分为四类:

1.反映娱乐性

舞蹈动作有“单摆”、“双摆”、“回旋摆”。见谱例一,用锣鼓演奏的音响来反映欢快、娱乐场面。

2.反映旱地生产动作

舞蹈动作有:种包谷、挖土等劳动动作。

3.反映水田耕作

舞蹈动作有:插秧、踩田、打谷子等劳动动作。见谱例三,舞蹈动作在锣鼓的伴奏下,再现生产和生活场面,恰似一幅土家人民的山水风情画,又恰似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引人入胜。

4.反映生活动作

舞蹈动作有:“打耙粑”、“打猪草”、“打蚊子”、“钓鱼”等劳动动作。见谱例五,就“打粑粑”而言,舞蹈在锣鼓的伴奏下,意境非常生动,反映了勤劳朴实的土家族人民为过一个祥和而愉快的新年,家家户户忙碌着筹备各项年货,“冬冬冬 扁扁冬冬扁”铿锵有力的鼓锣声再现你一捶、我一捶的打粑粑的热闹场景。紧张而积极的节奏音响,真切地反映出土家族人民生活的火热画面。

土家族摆手舞不仅为土家人民所酷爱,同时也被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所喜爱。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土家族摆手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笔者在20世纪90年代有幸观摩了龙山县马蹄寨大摆手盛况,那宏大的摆手阵营和振奋人心的摆手锣鼓至今仍记忆犹新。在摆手舞一系列的舞蹈动作中,有雄健强劲的,有俏丽柔美的。它们都是通过锣、鼓来控制力度,来表现各种人物性格。锣鼓声中透露出一种人与自然的融合,这就是土家族人民对美的追求,他们用自己对美的体验去表现美、创造美。正因为有土家族摆手舞丰富的锣鼓节奏和音色变化,加上多姿多彩的舞蹈表演,达到了一种人与锣鼓节奏和谐美的境界。

摆手舞不仅包含了土家族传统的摆手舞艺术,而且保存了土家族古老的宗教、戏剧、军事、体育等传统文化艺术。

摆手活动是一个庞大的文化活动空间,在跳摆手舞的同时,有的还唱摆手歌、山民情歌,间或有梯玛举行祭祀仪式和土家族原始性舞蹈“茅古斯”表演,有的还表演声势浩大的军事活动。发展到后来,逐步融合了民间文艺、武术、杂耍等,构成了土家族地区一种广泛群众性的文艺盛会,进而演变成土家族特有的民俗节日活动。

摆手舞已成为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大汇集,通过其内容与形式,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土家族社会、历史、民俗、民族特征及其文化艺术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

[1]罗安源.土家人和土家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2][美]威廉・M.安德森.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视野[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朱祥贵.土家族“撒尔荷”源流内涵及功能探讨[A].黄柏权主编.土家族历史文化论集[C].

土家族舞蹈范文5

论文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仫佬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舞蹈教育传承仫佬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当地中小学舞蹈教育传承仫佬族舞蹈文化的策略,旨在加强仫佬族舞蹈教育和促进仫佬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并借此激发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民族文化的意识。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在为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及其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提供广阔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由于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渐缩小,本民族特有的主体文化特性也不断被削弱,尤其是弱势文化面临着被强势文化同化的危机。仫佬族优秀的民族文化也收受冲击。因此,必须对仫佬族的民族文化加以保护和传承。

学校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主力军,利用教育手段传承民族文化的观念正在普及:在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标准改革中,强调教育的“文化传承价值”,把弘扬民族文化作为一个基本理念纳入《中小学课程标准》;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要求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因此,在仫佬族地区的中小学教育中进行本土舞蹈文化教育有积极意义,传承仫佬族民族文化也应成为当地教育工作者迫切研究的课题。本文以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中小学的舞蹈教育为例,对此作初步研究。

一、 舞蹈教育与仫佬族舞蹈文化

中小学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石。舞蹈和教育都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们同存于人类文化这个机体之中,不同的是教育还起着传承和保护文化的作用。因此,在中小学中进行仫佬族舞蹈文化的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舞蹈教育具有保护和传承仫佬族舞蹈文化的作用。仫佬族民间舞蹈是仫佬族民间文化世界里的一颗璀璨明珠。这些传统舞蹈作为仫佬族文化遗产精华部分被传承下来,但是目前这些文化遗产正濒临消亡的边缘。仫佬族的依饭节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饭节是仫佬族特有的节日,它不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还凝聚仫佬族人民的伦理情感、宗教信仰、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文化。同时通过节日的祭祀仪式的举行还能进行宣传教育、文化传承、娱乐审美等。依饭舞是依饭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态文化,变化的因素很多,传承也因此带有很大的阻力。在学校里传承依饭节舞蹈,扩大这些文化的传承面,对保仫佬族文化遗产具有积极意义。

其次,舞蹈教育具有促进仫佬族舞蹈文化发展的作用。纵观历史,任何民族艺术都处于一个发展的状态之中,仫佬族民间舞蹈亦如此。因为人在特定的环境中会有特定的审美观念,如果仫佬族舞蹈依然保持着原始的状态,与现代仫佬族人民的思想格格不入,那么它就很容易为仫佬族人民所摈弃,也不可能还流传到今天。因此,仫佬族人民取其民间舞蹈的精华部分,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社会环境等,使仫佬族优秀的舞蹈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仫佬族民间舞蹈是仫佬族历史文化的特有载体,在传承仫佬族民间文化的同时,还丰富仫佬族人民的精神娱乐生活,使他们的精神信仰在这个动态文化当中得以牢固加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仫佬族的群体性格,对振兴仫佬族的民族精神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舞蹈教育对传承仫佬族民间舞蹈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二、 仫佬族地区舞蹈教育传承本土舞蹈文化的困境

在中小学舞蹈教育中进行舞蹈文化知识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当地的舞蹈教育发展滞后,难以实现在舞蹈教育中传承舞蹈文化。

(一) 对舞蹈基础教育的偏见

各个学科都已经出台了相关的课程标准,但舞蹈学科由于各方面原因还没有自己的学科课标,只能在音乐课堂中穿插进行,由此导致许多人对舞蹈教育的认识不足。《规程》规定:“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包括:艺术类课程教学,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规程》规定艺术教育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认为非课堂的教育不能称为艺术教育,因此罗城当地很多的学校和教师由于课堂上无法实现舞蹈基础教育而对其全盘否定,而且忽略其他两项内容,尤其是校园文化建设这一方面。当地教育部门也按规定举行三年一届的中小学的艺术展演活动,但是由于大家忽略其中的教育意义,因而各学校对待这个活动只是应付式的参与,并没有达到教育目的。

(二) 缺乏师资力量

罗城的中小学舞蹈教学是穿插在音乐课堂中的,但是当地学校音乐教师绝大多数是兼职教师,他们兼职音乐课、美术课,甚至有些老师既上音乐课,又上文化课。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老师的教学重点放在文化课的教学上,而非艺术教学。更重要的是,兼职老师没有音乐舞蹈专业的能力去选择、整理和发展仫佬族的音乐文化、舞蹈文化,因而也无法进行相关仫佬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教学。这直接导致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就缺乏这一方面的知识。

(三) 学生对本土舞蹈文化的价值认识缺失

在罗城的中小学里,仫佬族学生占了大部分。但是他们都不太了解,甚至有些学生从未了解和接触过本民族的民间文化。忽视民族文化往往导致学生缺乏民族文化修养,缺失对仫佬族舞蹈文化价值的认识。中小学生将来应成为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的主力军,但是对本土民族舞蹈文化价值认识的缺失将使仫佬族舞蹈随着老一辈的逝去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三、 对策建议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其位于桂西北大石山区,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等原因,该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教育也相对受影响。长期以来,当地舞蹈教育面临经费不足、设备简陋、师资紧缺等诸多因素的困扰,因此不能按大纲要求实施,要改变现状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因此,在当地实施舞蹈教育以传承仫佬族舞蹈文化时,可以灵活多变。在学生主体核心地位不变、师资队伍和设备不变的情况下,探索一个适合本地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方式,实现本土舞蹈文化的传承。

(一) 灵活进行舞蹈教育

按《规程》的精神,在学校实现舞蹈教育有三种途径,除了在音乐课堂中穿插仫佬族舞蹈文化的知识外,学校还可以从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两个方面进行。如可以在课外活动或第二课堂中进行仫佬族舞蹈文化的教育,组织学生观看一些相关舞蹈的视频,编排一些简单的舞蹈并以集体舞或是体操的形式给学生排练,让他们真正参与仫佬族民间舞蹈。在校园文化方面应加大宣传力度,可以以海报、黑板报、广播等形式进行,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安排教育手段。

(二) 探寻适合的教学模式

探寻一个适合仫佬族中小学音乐舞蹈教育的教学模式,使其在传承仫佬族本土舞蹈文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这要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界定“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四位是指教师、家长、民间艺人、仫佬族民间舞蹈文化,一体是指学生。这是在仫佬族地区中小学传承本土舞蹈文化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在这个模式里,应严格遵守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主导,家长、民间艺人是合作伙伴,多方面互动,实现并依据学生所处的特定文化氛围,研究本土舞蹈文化教育传承对学生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步,实施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核心,进行多方面互动。那么,如何让民族地区的学生与本土舞蹈文化互动起来呢?首先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调查。在节假日期间,鼓励学生对其较熟悉的、周边的社区、乡村进行田野调查,收集仫佬族舞蹈文化。与此同时,民间艺人应积极与他们交流和沟通,家长也主动配合学生的收集活动。通过对家乡的文化、民族特色、民间舞蹈的形式、民间传说、民俗活动等这一系列民族文化资料的发现和收集,让学生感觉到仫佬族民间舞蹈近在咫尺。其次,探究本土舞蹈文化。对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鼓励学生与教师、家长和民间艺人进行互动交流,并一同探讨一些关于本土民间舞蹈的问题,让学生以虔诚的态度去看待祖先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通过对民间舞蹈的本源追溯,了解自身村寨和本民族的舞蹈特点,引起学生对本土民间舞蹈文化的关注。

第三步,体验舞蹈文化。本环节是激活学生对民间舞蹈文化的感悟力,以体验的方式认识本土舞蹈文化。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生命体验的过程,应鼓励学生展现收集的舞蹈文化,在全体学生面前表演,并带动其他学生参与。通过探索和实践,亲身体验仫佬族民间舞蹈文化,使学生与仫佬族舞蹈文化“对话”,实现学生和文化传承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杨仲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资华筠,刘青弋.舞蹈美育原理及教程[Z].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土家族舞蹈范文6

关键词:民族舞蹈 发展与保护

     一、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概述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而灿烂的传统文化资源,这些传统 文化资源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这其中,舞蹈在传统 文化资源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历史地位,是传统文化资源不可缺少 的组成部分。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一方面它是人类传 情达意的产物,曾在宗教崇拜、传授知识、记述历史、团结人民和娱乐中 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舞蹈在情感表达上符合人的身心需要 的本质特征以及愉悦身心健美肢体、联络情感和团结群体等独特的功 能,使它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1]尤其是民族 舞蹈它对于传承民族文化的传承,传达民族感情,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 用.

    《辞海》中认为所谓的少数民族舞蹈指的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 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现代的民间舞 研究者将少数民族舞蹈定义为\"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发展的过程中,由劳动群众集体创作,又在群众中进行传承,而且仍在 流传的舞蹈形式,他具有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点,既表现了一定历史时 期经济条件下的文化背景,又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注入新的成分。\" 如藏族的\"弦子\"、\"果谐\",苗族的反拍\"芦笙舞\"、\"打歌\",土家族的\"摆手 舞\",白族的\"绕山林\",彝族的\"阿细跳月\",傣族的\"嘎央\"、\"嘎洞\"等是我 国古老的少数民族舞蹈形式。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种类和风格样式之 多是无与伦比的,据我国民间舞蹈集成普查,我国的民间舞蹈品种包括 汉族在内约有一千多种,然而人口只占全国8.98%的少数民族,其民间 舞蹈却占全国民间舞的50%左右,可见少数民族地区被誉为\"歌舞的海 洋\"是名副其实。[2] 二、我国少数民族舞蹈发展与保护的现状与问题 少数民族舞蹈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并拥有的一种至高无尚的精 神财富,它不但反映了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更是一种 文化传承的文脉。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强以及西方文 化的不断融入,形形色色的现代舞蹈诸如交谊舞、国标舞、街舞、迪斯科 融入祖国内陆城市,使得少数民族舞蹈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冷落, 而一些地区的民族舞蹈呈现出民族属性渐渐淡化的迹象。舞蹈的民族 属性渐渐淡化主要表现有:在一些以歌星为主动脉的综艺拼盘式的大 型晚会上,不少舞蹈成为大腕歌星的陪衬,成为功效制作流程中的雷同 标本,缺乏独特鲜活的舞蹈语汇和形象塑造;舞蹈作品只强调表演技法 而忽略民族语汇的运用和舞蹈的民族文化内涵;一些以表现自我为主 的蹦迪之类的舞蹈甚至成为时尚,等等.

    近年来,少数民族舞蹈的民族属性淡化,引起了我国民间艺术工作 者的警觉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行动。由此也取得了一些在民族文化的 保护和发展上的重大成果。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颁布了一 系列法律,用法律手段来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舞蹈,2005年2月《中国 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白皮书,明确指出\"国家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 文化、繁荣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第二设立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舞 蹈的机构和设施,使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载培养人才。到 目前为止,全国民族自治地方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534个,艺术表演场 所194处,图书馆661个,群众艺术馆82个,文化馆679个,文化站7318 个,博物馆155个,全国五个民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吉林等省有24 所高等和中等艺术院校,专门培养少数民族艺术人才。第三申报和设 立世界和国家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鼓励教学科研机构为保护 和发展民族舞蹈提供智力支撑。到目前为止,我国设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目前已经有518项被选入,其中包括民族舞蹈.

    尽管如此,但是各个地区未将将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族传统 文化保护相结合起来。而费孝通曾指出\"一方面我们要保护这些珍贵的 人文资源,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把这些人文资源作为一个突破口,从旅游 业入手,发展西部经济。当然,要形成良性的发展,就需开发和保护一 起抓。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西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许多举世 罕见的历史文化。因此,我们要把旅游业作为一个吸引外资的窗口。世 界经济越发展,人们花在旅游方面的消费就会越多。但我们现在的旅 游业发展还不够,光靠几个兵马俑是不行的,还要有一套历史的知识.

 要组织一批人来讲清楚西部的人文资源,包括中国早期文化的光辉历 史,在全世界确定中国文化的历史地位\"。同时,也没有对少数民族舞蹈 赖以生长发育发展的土壤和环境进行保护,使得少数民族舞蹈保护和 发展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大力发展我国民族舞蹈是当务之急,对推动 我国舞蹈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并且对我国历史文化的研究也提供不 可缺少的部分.

    三、我国少数民族舞蹈发展与保护的对策建议 1.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舞蹈,首先就要保证少数民族舞蹈赖以生长 发育发展的土壤和环境。对少数民族舞蹈赖以生长发育发展的土壤和 环境进行保护是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舞蹈的根本。因为没有少数民族 舞蹈赖以生长发育发展的土壤和环境就缺乏民族舞蹈成长的支撑力.

    对民族舞蹈赖以生长发育发展的土壤和环境的保护就是要尽最大可能 将民族民间舞蹈置身于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在浓厚的民俗 民风的浸润下,对其能整体\"活性\"的保护起来。正如北京舞蹈学院副教 授金浩认为的那样原生态的民间舞蹈在现代环境中处于弱势地位,需 要对其生存的环境予以支持和重视,我们在坚持民族民间舞蹈自主性 的基础上,尽可能保护它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上一篇元旦放假

下一篇结婚宣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