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的民俗文化范例6篇

土家族的民俗文化

土家族的民俗文化范文1

【关键词】新时期;土家族;婚嫁习俗

21世纪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融合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日益彰显在文化本土化建设中的强劲张力。土家族婚嫁习俗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民族的发展历程,既承载着传统文化的魅力。然而,在社会转型和民族内部变革的背景下,传统婚嫁习俗面临着崩溃和消失的尴尬处境。在全民建筑“中国梦”,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土家族婚嫁习俗作为传承土家文化的一个突破点亟待更多的关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中探寻土家族婚嫁习俗的出路,寻找保护对策是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然之势。

一、土家族婚嫁习俗及其内容

土家族婚嫁习俗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背景下,土家人在结婚嫁娶过程中长期存在,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土家族婚嫁习俗内容丰富多样,在长期的流变过程中,各个时期婚俗内容有所不同:原始婚嫁习俗内容单一;南宋以后,出现了“落花媒人”做媒的环节;土司时期,需请梯玛选定良辰吉日压书成婚;改土归流后,婚俗仪式变得繁杂、带有浓郁封建色彩,形成了请媒说亲、插香定婚、交换庚帖、择吉送期、过礼、迎亲、回门等一系列婚嫁过程和求婚、定婚、拜年、结婚、回门五大程序;其婚嫁礼仪包括:纳采、问名、纳征、纳吉、请期、迎亲。

二、土家族婚嫁习俗的魅力

(一)土家族婚嫁习俗承载的传统魅力

1. 婚礼酒令、哭嫁共奏中华文学新乐章。婚礼酒令是土家人成婚之时,宴请亲朋好友的一项仪式,通过劝酒来表达对新人的祝福。婚礼酒令所表现出的民间口头文学传承了土家族地方的语言文化,以句子简短、押韵文雅和通俗易懂为特点,其内容丰富,健康活泼包含着比喻、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通过四言八句的“说客词”表现其文化内涵,彰显其文学价值,展现中华文学的独特魅力。

除了婚礼酒令外,被誉为“中国式咏叹调”的哭嫁也极具传统文学魅力,正如《土家族文学史》的评价“哭嫁歌是一部土家族风味极浓的优秀抒情长诗,是极具民族特色的土家族文学样式,假如不了解哭嫁歌,就不能真正的了解土家族文学”。哭嫁歌在哭唱中将汉语和土家语结合使哭嫁词具有格调新颖,长短成句且押韵的特点。在表现手法上,哭嫁词采用比兴、比拟、排比、谐音双关等修辞手法,歌词往往有固定结构,句式工整,多为七言,语言如诗。除此之外,被人们所熟知的土家民间叙事长诗《锦鸡》以叙事的方式采用四句一节的七言体,用生动简洁的语言彰显着土家文学的魅力。

2. 歌舞之风、婚礼服饰演绎“视听盛宴”。土家族婚嫁中表现出的服饰、民间歌舞带来的视听美感和“心理冲击”颇具艺术和审美价值,表现出土家族别样的民族风情。土家人崇尚自由,善歌善舞,通过对歌、赛歌、跳舞、吹木叶等方式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其歌舞之风可追溯至商朝末年土家先民发明的“军前舞”。《旧唐书》记载,“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和当时流行于巴渝一代的“竹枝词”都从侧面反映了土家先人“对歌定情、歌庆为婚”的婚恋传统。在传统的婚嫁习俗中,每年都要举行摆手舞活动,这是青年男女选择自己意中人的良好时机,他们在歌舞中挑选自己中意的人,吹木叶、唱山歌表达情意,互赠定情信物。

土家族的婚礼服饰作为土家族物质文明的结晶和精神文明的外化,以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完美的工艺美术结合形成土家族文化有形有感的文化载体。土家姑娘的嫁衣(露水衣)更是富丽堂皇,金针银簪缀满头。露水衣左开襟,大袖大摆,下配八幅罗裙或白褶裙,脚穿绣花鞋,配上很讲究的首饰,使露水衣看起来十分华贵,在配戴凤冠(土家族独有的一种帽子,帽前钉一个银宝花,宝花两边有一对龙,人称“二龙抢宝”。龙后有一对凤,凤后一对虾,虾后一对银帽襟,帽前下檐还有九只凤,每只凤嘴里衔三颗银针)。随着土家人的文化自觉提升和民族文化愈加被关注,土家婚礼服饰又重新绽放出无限的魅力。

(二)土家族婚嫁习俗的时代魅力

1.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衍生经济价值。当今世界传统格局已被打破,经济全球化成为一道亮丽风景,随之而来的文化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土家族婚嫁习俗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使土家族婚嫁习俗衍生出了特有的经济价值再现时代新魅力。以土家族婚嫁习俗为载体,特别是以其婚庆过程为平台,将传统的婚嫁习俗作为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经济活动融入文化内涵已成为许多民族地区发展的新模式。这种模式使土家族婚嫁习俗较好的存活,继承了大量的文化精髓又结合时代的要求进行不断的创新,增添土家族婚嫁习俗的文化内涵。当前,土家族婚嫁习俗文化产业的特点是以土家族聚居区为依托。其中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女儿会”和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消夏旅游节”最具有代表性。

2. 绽放人文魅力,建筑文化强国。党的十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建设文化强国就必须形成具有21世纪特征的中国文化形象与文化符号。只有植根于民族土壤的民族文化才能永葆其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真正表征中国文化形象。土家族婚嫁习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本身就承担着表征中国文化形象的社会功能。进步、科学的文化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撑,它所体现出的真、善、美的价值取向对于美化人的心灵,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土家族婚嫁习俗所包含的人文精神是土家族婚嫁的主要价值取向,是土家族在漫长历史实践中遗留下来的文化精髓。其专一的观念、亲戚关系密切、团结和睦、崇尚自由等人文精神,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传播、实践的普世价值,绽放着人文魅力。

从文学艺术角度看,它为研究土家音乐、民族服饰及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宝贵资料,有助于了解土家族的艺术成就、历史流变、社会发展,从而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研究。

三、土家族婚嫁习俗的时代困境

(一)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异化”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功利思想的双重夹击下,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遭遇令人惋惜,现状令人担忧。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衍生出了经济价值,但实质上这种发展模式已经异化了土家族婚嫁习俗。一方面遗失许多文化元素,另一方面惨杂着功利因素。当前土家族婚嫁习俗的发展模式本身存在“破”与“立”的矛盾。当文化和经济融合为一体时,就必须正确区分经济和文化的属性,经济是功利的而文化兼具功利和非功利的二重性,如今的发展模式往往没有处理好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因为从一开始就是以经济发展为目的和核心。陋正认为:“发展文化需要打造文化产业,但文化发展不能简单等同于文化产业发展。

(二)异质文化传播客观上的冲击

文化具有传播性和流动性,随着土家族不断和其他民族交流融合,异质文化的潜移默化导致土家族婚嫁习俗难以独善其身。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地区的联系愈加紧密,文化交流愈加频繁。而我国本土传统文化及民俗文化张力的弱化,使土家族文化在异质文化大肆传播中艰难地寻找出路。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土家人离开土家族聚居区,人口外流直接导致了土家婚俗无人继承和异质文化的传播。在外来文化入侵过程中土家族婚嫁习俗逐渐边缘化,从城市到农村,从经济发达地区到不发达地区,从青年向老人靠近,土家婚俗不断被迫退守阵地。

(三)婚俗观念的改变使其边缘化

婚嫁习俗作为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是民族长期生存和发展的结果,其变迁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演变规律。徐杰舜先生认为社会文化变迁的内在动力是一个民族对于自己以及对自己和周围关系的意识,即民族自我意识。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前土家族婚嫁习俗的发展现状是土家人民族自我意识变化的结果。婚嫁行为是个人行为,代表个人意愿或家族意愿,具有主观性和选择性。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婚俗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传承断代,土家族婚嫁习俗不得不日趋边缘化。文化和意识形态本身需要有表征和具象传播,传承断代或是本身所具有的仪式内容的遗失都会使文化本身难以恢复,最终被边缘化。

四、土家族婚嫁习俗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的路径

(一)提高保护意识,紧抓非物质文化工作

土家族婚嫁习俗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精髓更多的表现在过程和内涵上,一旦消失很难修复,就会造成民族文化的巨大损失。当前土家族婚嫁习俗渐失的局面很大程度上赖于人们的保护意识尤其是土家人自身的保护意识不够,因此必须提高保护意识:一方面,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保护,形成土家族婚嫁习俗保护、开发制度化、系统化的有效体系,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既保护文化本身又保护文化传承人;另一方面,土家族婚嫁文化起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加强对土家族传统婚嫁习俗的宣传,鼓励以身实践继承和保护民族习俗,履行自己的民族责任,不断增强民间的保护意识。文化是用符号来表达的,文化符号有助于文化继承。而教育就是在传承文化符号,是帮助人们了解土家族文化习俗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因此必须加强教育。

(二)加强投入,构建系统理论保护体系

土家族婚嫁习俗的保护和开发,首先要加强经费和人员的投入,准备专项资金和专门人员保障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为其奠定物质基础和人力基础。对于土家族婚嫁习俗面临的困境和机遇,相关文化部门和学者应组织和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以便对土家族婚嫁习俗有全面的了解,对其生存现状、分布现状以及保护现状进行整体分析和研究,形成系统的保护体系。在理论层面上形成科学、合理、正确地指导方针和保护策略。同时,将研究形成文字、数字化的集册,以便为其他相应的文化保护提供借鉴,从而为文化体制改革和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三)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文化评价机制

加强土家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重在形成一套稳定、长期的制度。地方政府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文化政策,通过定期开展土家族文化艺术节、土家族风俗旅游月等活动传承土家文化,支持和鼓励一批民族研究科研员开展对土家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充分利用地方性的学术会议,例如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暨秦良玉国际学术研讨会”和“黔中文化论坛”,并根据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切实可行的意见制定地方文化政策。同时,要健全文化的评价机制,增强文化投资,形成长期稳定科学的文化建设体制。

(四)促进文化产业,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针对土家族婚嫁习俗的发展现状,一方面要继续发展文化产业将其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将土家族婚嫁习俗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不断开发扩充土家婚嫁习俗的文化内涵,使其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在传承和保护传统婚嫁习俗的内容上要注意摒弃传统婚俗中的陋习,吸收其他文化的精髓;在形式上,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关于保护传统习俗方法,结合民族和地方特色开展活动,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统一,做到兼收并蓄;在土家族婚嫁习俗为其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反哺土家婚嫁习俗的保护和开发,不断加强土家族婚嫁习俗的文化宣传和文化传承,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助推土家婚嫁习俗走向国际化,再现土家婚嫁习俗的文化魅力,增添中华文化的内涵。

当前土家族婚嫁习俗的魅力、困境以及出路既是以全球社会文化变迁为总背景又是土家族社会文化整体变迁的一种局部展现;既依存于全球社会文化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宏大叙事又表达着武陵山区独特“场域”的“惯性”和具体情境。在对待土家族婚嫁习俗当前发展状况时,必须秉承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保持和发展文化的民族特色,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参考文献

[1] 顾久幸.长江流域的婚俗[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5.

[2] 柏贵喜.当代土家族社会结构的变迁[J].民族研究, 2001(4)

[3] 佘翠华.试析土家族哭嫁歌[J].咸宁学院学报,2008(8).

[4] 张卫东.21世纪文化的冲突与客家文化的发展[J].深圳大学学报,2001(11).

土家族的民俗文化范文2

一、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生态 首先,从土家族区域经济来看,土家族摆手舞的兴起和发展适合土家族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的,土家族人民是把山间或者是盆地作为基本的生存空间的,是由渔猎采集的经济生活发展至农耕经济生活,并在不断的发展中和外界形成交通信息往来,从而使得土家族的民族区域文化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从摆手舞的内容上来看,它所展现出来的是民族的迁徙、家园的创建、狩猎征战以及庆祝丰收等等画面,可以这样说,土家族摆手舞不管是在舞蹈形式上,还是在领唱形式上,或者是在基本动作上,基本上都是从土家族的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中发源来的。 其次,从土家族对祖先的崇拜来看,生活于湘、鄂、黔以及渝交界地区的土家族人民,他们并不相信神仙和皇帝,他们只相信自己的祖先,在他们严重,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离不开祖先的。土家族虽然不存在宗教,但他们却有着宗教观念,他们的信仰文化有崇拜祖先、祭祀土王、敬奉白虎并且是相信梯玛等等,而这一系列的信仰,在摆手舞种体现的淋漓尽致。摆手舞最早是起源于土家族的祭祀活动,并且祭祀活动通常都是在祠堂举行的,在经过了长期的演变之后,至今变成了土家族人民自娱自乐的一种舞蹈。 最后,从土家族民俗文化特点来看,民俗文化由于家庭以及家族制度不同,由于自然村落以及自然环境的不同,由于行政区划以及语言的不同,使得民俗文化事项在不同的家庭和家族、在不同的自然村落和自然环境,在不同的行政区域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内容,不且相互独立传承。土家族主要使分布于于湘、鄂、黔、渝等等地区,是把武陵山作为主要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在这样的一个相对比较闭塞的地区和语言环境之下,形成了具有浓厚的本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在这一民俗文化的圈子里,土家族民众由于家族制度的构成、受到自然村落的制约以及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在自己民族的内部形成了一种文化的认同,在这样的文化认同之下,集体参与的摆手舞就得以沿传至今。 二、土家族民族文化形态的弱化 对于一个处在相对比较弱势地位的少数民族来讲,在面临着复杂社会的强势文化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很难能够守住阵脚的,总是免不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和同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土家族的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异,被新的生活方式以及新的观念所弱化,不仅如此,地域差异性的不断缩小也使得民族文化的地域性特征逐渐出现淡化,加之信息时代使得一些包括摆手舞在内的民俗、以及技艺等等这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效率低下,成为了只供观赏的对象。简单来讲,民俗文化正逐渐随着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渐渐消亡。 三、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生态传承 (一)保护摆手舞原生形态的活态 土家族的摆手舞是一种原生态的舞蹈,熟知这一舞蹈的人主要就是在土家族土生土长的居民,那么,如果从环境上对这些居民进行保护,必然要比空洞的进行向外拓展要来的有意义的多。所以,首先就是要进行村寨的民族文化生态进行保护,存在是民族文化的发源地,而摆手舞在土家族村寨的存在,通常都是环境相对比较封闭的,只有把这种文化生态源流保护好,才能够把货号原生态的文化,因此,应该要发展民俗旅游,把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以及经济资源进行转变。当然,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不仅要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选择进行尊重,又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来建立起乡村博物馆,从而来防止民族文化出现瓦解。 (二)构建摆手舞文化生态经济模式 构建摆手舞文化生态经济模式,也就是要把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作为主要的手段,坚持在不把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的前提之下,把两者相结合起来发展经济,换句话说也就是要对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并把它们归入到经济发展之中,使得经济发展与文化生态保护同步进行。土家族的摆手舞也就是土家族可以开发和利用的一种较好的文化资源,必须要形成对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生态保护这样的意识,并试着在一些地区构建起把摆手舞作为中心的经济模式。 (三)弘扬和推广摆手舞 对民俗的传承活动其实就是人类自发的一种习俗惯制,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它使没有意识的,也就是说它是习惯成自然的,那么,对于摆手舞的传承来讲也是一样的,它也是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是土家族人民的一种自觉的行为,但是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来讲,单单只靠民间的自觉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政府的参与。所以,我们可以把摆手舞和音乐以及其他的舞蹈相互结合起来,可以在摆手舞的简单的锣鼓声中配上现代的一些音乐,从而来使得摆手舞在节奏上变得更加鲜明、更加欢快。 结语 总之,在高度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必须要不断对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让摆手舞得以与和谐社会同步而行,从而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贡献。

土家族的民俗文化范文3

关键词:县乡村;旅游现状;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F590;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为认真落实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大做强、做出品牌。我密切关注我县 “乡村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和优势,通过一段时间的下乡走访,开展了“乡村民俗旅游”发展状况的调研工作。现就我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浅析如下:

一、发展现状

随着城镇居民绿色消费、生态旅游、回归自然观念的形成,我县以小庄村为代表的“乡村民俗旅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本村农民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收入。小庄村共有161户603人,其中土族人口593人,占全村总人口的98.3%,耕地827.3亩,人均耕地不足2亩。2012年有民俗旅游接待户90户,占总户数的56%。去年,全村总收入470万元,其中旅游收入占总收入的76.6%,共接待游客12万人(次),人均收入为8000余元。2012年计划整治主巷道、民俗文化广场建设、水冲式厕所、示范户建设,大力推动民俗旅游发展。这已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经济来源,也是拓宽旅游业的新途径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实践。

二、突出成就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多年来我县以土族民俗为主题,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村民自我发展的同时,建成了西部民俗文化村、纳顿民俗风情园、姚家大院等上规模的民俗旅游接待点,并且在2000年互助故土园景区被评为AAAA景区,为展示土族文化创建了具有代表性的窗口。在此基础上,为加快农家乐旅游发展,将小庄村周围3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定为旅游规划区,专门开发土族民俗旅游。

(二)加快民俗资源开发

近年来,不断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挖掘土族民俗文化,丰富了一批极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推出了以饮食品偿、婚俗体验、歌舞欣赏、服饰及手工艺品展示、风光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土族民俗旅游项目,从而使我县成为全省民俗旅游的亮点。同时,天佑德大酒店被评为三星级酒店,进一步提升了互助旅游的形象。

(三)打造特色经营

县镇在深入分析农家乐客源市场现状结构和消费趋势的基础上,帮助“农家乐”经营户牢固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观念,以民俗小吃、民俗文化作为主要发展载体,从村庄建设、农家乐布局到餐饮,结合地方特色,突出“乡土”的农家风味,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个性风格,扩大农家乐民俗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加大旅游行业管理

为引导民俗旅游规范发展,我县出台了《互助土族故土园旅游服务质量标准》,下发了《互助县民俗旅游管理办法》(试行),对全县民俗旅游市场进行了专项整治,使接待水平进一步提高。并对全县从事民俗旅游接待一年以上的接待点、风情园进行了星级评定。并着力加强对经营户进行岗前培训,先后组织了有关人员开展实地教学培训,到经营户家中逐一示范,规范服务行为。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工商、卫生部门的经营许可证、健康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必须三证齐全。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乡村旅游有了较快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档次较低,规模不大,旅游项目不丰富,综合竞争力不强。现阶段,我县“农家乐”旅游接待大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长期的规划和指导,导致农家乐开发层次低,品位不高,竞争盲目。二是部分接待户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在接待中庸俗化、商业化土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资金短缺,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尤其是小庄村没有下水,旱厕影响民俗村的形象。四是旅游要素整合不够,旅游商品匮乏,旅游产业链条衔接不紧,旅游带动能力不强。经营户没有形成整体的宣传推介氛围,游客潜在的需求由于没有得到很好地组织与引导,很难转化为强大的消费力。五是民俗旅游接待不规范,有序竞争机制尚未形成。由于“农家乐”从业人员主要以农民本身为主,对旅游相关知识知之甚少,没有系统的管理知识,缺乏管理经验,服务意识不强,经营理念落后,存在重效益,轻质量的现象。大多数“农家乐”还只是停留在提供简单的餐饮和住宿的初级阶段。

四、发展思路

(一)加大政府支持和引导

把民俗旅游发展放到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在领导力量、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制定奖励政策,调动经营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氛围。

(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制定对农家乐旅游开发有利政策,并纳入到全县旅游总体开发规划中。帮助农民做好短期和长期策划、宣传和管理工作。不断改善农家乐旅游的发展环境,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把自身发展与配套产业相结合,把短期效益与永续发展相结合。

(三)突出民族特色,打造民俗品牌

把壮大民俗旅游产业、挖掘民俗文化作为特色产业来抓。注重形成个性特色的餐饮文化,整理开发土族农家乐菜系,积极挖掘互助土族特色食品锟锅、酿皮、狗浇尿、萱麻饼、白水肉、羊肉手抓等民俗小吃,提高农家乐烹饪技艺。收集富有本地特色的民间文化,把民风、民俗、民谣、民歌引入农家乐,不断丰富和利用安召舞、轮子秋、土族盘绣为主的土族民俗文化,发展民俗特色的“农家乐”旅游接待点,突出农家“乐”的魅力。提高农家内涵,打造民俗品牌。

(四)因地制宜,抓好乡村旅游发展

小庄村进一步扩大游客接待能力,提高档次和水平,从而与中国土族园、精品度假区、彩虹故乡农业生态园、青稞酒工业旅游、酒吧一条街、现代农业示范园等联成有机整体。北山景区要加快规范化建设。南门峡要设置垂钓台,供游人垂钓、娱乐。高寨镇大力发展“土鸡”经济、回族风味小吃等形式的旅游。佑宁寺利用宗教文化、生活特色及旅游产品生产,延长旅游产业链。

土家族的民俗文化范文4

关键词:土家族;摆手舞;文化;生态;传承

一、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生态

首先,从土家族区域经济来看,土家族摆手舞的兴起和发展适合土家族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的,土家族人民是把山间或者是盆地作为基本的生存空间的,是由渔猎采集的经济生活发展至农耕经济生活,并在不断的发展中和外界形成交通信息往来,从而使得土家族的民族区域文化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从摆手舞的内容上来看,它所展现出来的是民族的迁徙、家园的创建、狩猎征战以及庆祝丰收等等画面,可以这样说,土家族摆手舞不管是在舞蹈形式上,还是在领唱形式上,或者是在基本动作上,基本上都是从土家族的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中发源来的。

其次,从土家族对祖先的崇拜来看,生活于湘、鄂、黔以及渝交界地区的土家族人民,他们并不相信神仙和皇帝,他们只相信自己的祖先,在他们严重,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离不开祖先的。土家族虽然不存在宗教,但他们却有着宗教观念,他们的信仰文化有崇拜祖先、祭祀土王、敬奉白虎并且是相信梯玛等等,而这一系列的信仰,在摆手舞种体现的淋漓尽致。摆手舞最早是起源于土家族的祭祀活动,并且祭祀活动通常都是在祠堂举行的,在经过了长期的演变之后,至今变成了土家族人民自娱自乐的一种舞蹈。

最后,从土家族民俗文化特点来看,民俗文化由于家庭以及家族制度不同,由于自然村落以及自然环境的不同,由于行政区划以及语言的不同,使得民俗文化事项在不同的家庭和家族、在不同的自然村落和自然环境,在不同的行政区域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内容,不且相互独立传承。土家族主要使分布于于湘、鄂、黔、渝等等地区,是把武陵山作为主要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在这样的一个相对比较闭塞的地区和语言环境之下,形成了具有浓厚的本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在这一民俗文化的圈子里,土家族民众由于家族制度的构成、受到自然村落的制约以及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在自己民族的内部形成了一种文化的认同,在这样的文化认同之下,集体参与的摆手舞就得以沿传至今。

二、土家族民族文化形态的弱化

对于一个处在相对比较弱势地位的少数民族来讲,在面临着复杂社会的强势文化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很难能够守住阵脚的,总是免不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和同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土家族的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异,被新的生活方式以及新的观念所弱化,不仅如此,地域差异性的不断缩小也使得民族文化的地域性特征逐渐出现淡化,加之信息时代使得一些包括摆手舞在内的民俗、以及技艺等等这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效率低下,成为了只供观赏的对象。简单来讲,民俗文化正逐渐随着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渐渐消亡。

三、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生态传承

(一)保护摆手舞原生形态的活态

土家族的摆手舞是一种原生态的舞蹈,熟知这一舞蹈的人主要就是在土家族土生土长的居民,那么,如果从环境上对这些居民进行保护,必然要比空洞的进行向外拓展要来的有意义的多。所以,首先就是要进行村寨的民族文化生态进行保护,存在是民族文化的发源地,而摆手舞在土家族村寨的存在,通常都是环境相对比较封闭的,只有把这种文化生态源流保护好,才能够把货号原生态的文化,因此,应该要发展民俗旅游,把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以及经济资源进行转变。当然,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不仅要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选择进行尊重,又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来建立起乡村博物馆,从而来防止民族文化出现瓦解。

(二)构建摆手舞文化生态经济模式

构建摆手舞文化生态经济模式,也就是要把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作为主要的手段,坚持在不把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的前提之下,把两者相结合起来发展经济,换句话说也就是要对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并把它们归入到经济发展之中,使得经济发展与文化生态保护同步进行。土家族的摆手舞也就是土家族可以开发和利用的一种较好的文化资源,必须要形成对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生态保护这样的意识,并试着在一些地区构建起把摆手舞作为中心的经济模式。

(三)弘扬和推广摆手舞

对民俗的传承活动其实就是人类自发的一种习俗惯制,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它使没有意识的,也就是说它是习惯成自然的,那么,对于摆手舞的传承来讲也是一样的,它也是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是土家族人民的一种自觉的行为,但是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来讲,单单只靠民间的自觉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政府的参与。所以,我们可以把摆手舞和音乐以及其他的舞蹈相互结合起来,可以在摆手舞的简单的锣鼓声中配上现代的一些音乐,从而来使得摆手舞在节奏上变得更加鲜明、更加欢快。

结语

总之,在高度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必须要不断对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让摆手舞得以与和谐社会同步而行,从而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彦,袁革.土家族摆手舞的综合保护与开发[J].湖南社会

科学,2007年06期.

土家族的民俗文化范文5

    忻城土司文化源于土司制度.这一源头本身的特质决定了我们应该用理性的眼光来探讨与思考土司文化。毛泽东说:“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在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之余.多一点理性的思考。客观、历史、辩证地看待土司文化的现实意义.可以更好地做好文化的继承工作。

    一、土司制度文化的历史源流与理性思考

    忻城莫氏土司制度由来已久.考证它的历史源流.有助于我们理性地思考

    (一)土司制度文化的历史源流。忻城土司制度首先是多种制度文化的结晶。我国在历史上可谓地广物丰.为管理好这样一个东西南北跨度都很大的国家.历来.朝廷都是采取多种管理制度。隋朝以前.大多是世袭制,隋唐以来.朝廷采取开科取士的科举制度选拔官员.并通过铨选派遣官员到各地任职管理地方。但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为便于管理.朝廷不得不采取多种管理制度。对于广西这样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历史上就经历过郡县制.羁縻制和土司制由于羁縻制不编户上籍.不向朝廷纳税.各州县处于“互不统属”的分散割据状态。明代。为加强地方管理,朝廷最终采取编户上籍“皆赋役之”的土司制度取代羁縻制土司制度一方面是中央通过少数民族土着首领对少数民族实行间接统治.另一方面还由此获得各民族首领承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义务。忻城地属广西.瑶壮土民聚居.实行的土司制度正是多种制度文化之下的结晶。

    明代是广西土司的极盛时期.大小土官有300多人。清初,仍有大小土府、州、县等128个。广西历史上被称为“南蛮”之地,忻城更是地处山区。要了解土司制度全貌,通过忻城土司制度可见一斑。忻城土司制由莫氏世袭.莫氏土司管理的忻城的土地、经济、教育等制度都是比较清晰的。他们“世官其土.世有其民”,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立体地呈现了土司制度文化。

    (二)土司制度文化的理性思考忻城土司制度正式源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第十七任土司.莫绳武因“纵匪殃民”罪被撤职废除.历明清两朝4l1年。而若从其始祖莫保协理算起,时问跨度为500年。奠氏土司能够长时间地统治地方.而又最终被取消.其进步因素与落后因素均值得我们思考。

    1.进步因素。首先.忻城土司制度是固有社会生存发展的主动脉。忻城是山区.自古以来以农业为主。莫氏土司是当地土着居民,熟悉忻城的主要交际语言瑶话壮话,编户上籍.帮助朝廷征收赋役,并且确立农业生产为基础的经济政策.比较顺应当地的社会发展。

    土官不领朝廷俸禄.但得到中央王朝的确认.对土县境内的土地具有所有权,有权对境内土地进行分配对于为土官及家人服役的土民。土官是不发银两的。但为了让士兵、厨子、厨娘、轿夫、鼓手甚或捕鱼捞虾的等人能够比较忠心地为土官服役.土官把能够维持其生活的地分给他们,这就是役田管理制。耕种役田的虽实为农奴,服劳役世世相袭.但对役田也能够世世相袭.并且无需缴纳租税.这就使得耕种的人能够相对独立地耕种役田.积极发展生产并维持生活。在阶级矛盾激烈的明清时期.这一举措满足了土民的愿望。基本符合社会生存发展需要。

    其次.忻城土司制度还是维护封建统治长治久安的基础。世袭土官们不仅注意修正与朝廷的关系.还制定与完善一套适合忻城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政策.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一定历史作用。如土官及其官族还通过建立学馆,撰写诗文。加强教化,安抚民心,维护统治。

    第四任土官莫廷臣开始举办学馆.“嘉靖年间,忻城土官莫廷臣在县城办学.延请名士专教莫氏官族子弟。”而第十五任土官莫振国不仅创立义塾.以儒家正统思想教授官族及堡目子弟,还亲自制定类似今人校规的《教士条规十六则》示于学堂.从思想意识,道德修养到做学问和日常行为都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土官当中有不少土官及族人勤于撰文的,土官莫镇威、莫宗诏、莫元相、莫振国、莫景隆等人及官族诗人莫震、莫云卿、莫煦南等人都有诗文传世。诗书礼乐教化显然对维护土司统治.安抚民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落后因素。忻城土司制度的落后。首先体现在它等级森严的统治上“土司土官对辖境内从土地到臣民有自主之权……土司土官实行的是封建农奴制而一般州县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水平较高.属封建地方制。”日(p印6)生产关系是封建农奴制的忻城土县.生产力低下.土官对土民的统治等级森严土民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要严格体现出对土官的毕恭毕敬.不得有半点越级之举。如土民“入市不准撑雨伞,吃饭不能与土官、官族同席。出行必须给土官、主人让路,见官必须跪拜土官出巡……路过村庄,村民须收藏所晒之衣物,人屋回避,小孩不许啼哭。村民如回避不及,或就地低头站立,或跪于路边迎候。所到村庄,村庄头人负责招待,按户派要食品,贡纳钱物.供土官及随员享用。”聊(嘲)在这样等级森严,尊卑分明,黄发垂髫不能怡然自乐的情况下.自然会延缓社会发展的步伐。

    此外.莫氏士官在教育上也实行严格的等级制。由于阶级的局限,私心的考虑,土官一方面鼓励官族子弟人学,另一方面对于经济上相对较宽裕的土民百姓.虽然允许他们人私垫读书.但却不允许他们参加科举,唯恐失去对他们户籍的控制对于大多数土民,则实行愚民政策,不准他们读书。这样的等级教育制度显然是极不公允的.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忻城教育的滞后。这样等级森严的统治必然会激化社会矛盾,引起土民暴动。

    利用手中武器进行军事镇压.是忻城土司制度的又一局限及落后因素。忻城莫氏土司始祖莫保在元代即有镇压农民起义的记录.其后代均有维护封建王朝统治的表现.得到皇帝的信任.如第六任土官莫镇威甚至还在镇压瑶壮人民起义中得到万历皇帝的嘉奖土官们针对土民的军事镇压以维护封建统治、土官利益为出发点,大大激发了社会矛盾,从而影响了当地社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

    二、土司民俗文化的历史源流与理性思考

    莫氏土司统治忻城500年问,生产与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岁时节日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等组成的民俗文化多姿多彩。这种民俗文化既有多种民俗文化的特征.又带有土司统治的等级烙印。

    (一)土司民俗文化的历史源流。忻城人民自古以来世代种田,缺乏商品经济观念,加上身处山区的封闭和地理障碍,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有太多的物质追求。但是,他们在精神上自得其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忻城民俗文化是多种民俗文化融合的结晶忻城自古以来生活着壮、瑶、苗、汉各族人民,各族人民在生活生产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风俗。如过年时赶歌圩.开展苗侗族人们喜爱的上刀山、下火海等竞技类娱乐活动。三月清明节祭祀,家家户户要煮五色饭.七月鬼节吃鸭,端午节吃粽子等等。

    (二)土司民俗文化的理性思考。

    1.特色因素。首先.丰富多彩的民俗缓和了社会阶层间的矛盾。比如过年,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土司封官印停止办政事,~直到十五闹元宵后才又“开官印”办理政事。在封印期间.土官与土民同乐土民在这一个时候可以自由享受过年的快乐.猜拳划码,赶歌圩。此外,颇具生活趣味的传统竞技类娱乐活动,比如上刀山、下火海、踩梨嘴、斗牛、斗鸟、斗鸡等。也颇能吸引人这些传统娱乐活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缓和了社会阶层间的矛盾.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温情。

    其次.忻城土司民俗文化凸显了壮族特有的生存状态。

    歌圩是壮族人民的情人节.明清时期.都有地方官严禁歌圩。而在“以故俗治”的忻城.歌圩得以保持下来,不仅土民平时的禁锢得以释放.而且土官甚至也可以参加歌圩。同享子民的这一盛大节日。如让人记忆深刻的电影《刘三姐》中与刘三姐对歌的莫怀仁的生活原型就是莫氏第十一任土司莫元相。歌圩上.除对歌外.还有抛绣球、碰红蛋、放花炮等节目。热闹的歌圩体现了壮族人民奔放热情、乐观豪迈,向往美好的人性化需求。

    忻城还有织壮锦的风俗。这些壮锦图案别致。有“狮子滚球”、“双龙戏珠”、“丹风朝阳”、“鲤鱼跳龙门”、“字纹”等十多个品种.体现了壮族人民的美好愿望。歌圩、织壮锦等民俗凸显了壮族特有的生存状态。

    2.民俗文化再现存在的缺失因素忻城民俗虽丰富而具趣味性.但这些民俗处于土司制度之下,文化再现存在缺失因素.如不少民俗带有鲜明的等级特征,呈现“异化”状态。即使是在最欢乐的年节也如此如除夕要给土官家族送扫把等礼物.而要进庙上香也要等土官祭拜之后方可。袭任的土官上任前一天要到城隍庙烧香.举行大祭。土民要承担这些活动的所有费用。土民的衣服颜色不能鲜艳.只能着蓝、灰、黑三色衣服.长袍不能穿在身.嫁娶等人生大事不能坐车骑马。这些民俗文化呈现出的“异化”状态.其实也与忻城土司民俗文化的封闭有关。土司时期,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外人很少进入.忻城土民也很少外出.基本已经处于封闭状态因此,民俗也就很少有变化.有些落后的习俗也无从改起。

土家族的民俗文化范文6

关键词:大湘西;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态;民俗旅游

一、引言

历史上湘西包括的范围甚宽,现在的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称湘西州)、怀化市、邵阳市和益阳市的安化等地都属于其范畴。本文主要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定义湘西,为和湘西州区别开来,称之为大湘西,主要包括张家界市、湘西州和怀化市。大湘西地处武陵山脉,长期以来居住着土家、苗、侗、白、回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土家族、苗族和侗族为主。在长时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信仰、居住、服饰、饮食、节庆活动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大湘西一直以来相对闭塞,民俗旅游资源保存丰富而独特,土家族的吊脚楼、哭嫁,苗族的银饰、拦门酒,侗族的风雨桥、侗族大歌等民俗风情享誉海内外。从大湘西的旅游资源来看,民俗旅游资源是其无可争议的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在开发中实现大湘西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无疑应成为大湘西地区的正确选择。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张家界的秀华山馆、吉首的德夯苗寨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开发形式基本涵盖了当前民俗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即以秀华山馆为代表的民俗博物馆;以德夯苗寨为代表的民族村寨和以张家界土家风情园为代表的主题风情园。但该地区民俗旅游发展很不平衡。张家界民俗旅游依托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开发较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湘西州和怀化市发展民俗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

二、大湘西民俗旅游开发中凸显出的问题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凸现出许多问题,影响了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遍地“开花”,缺乏统筹规划

近年来,民俗旅游逐渐成为热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凭借自身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出众多的民俗旅游景点,据统计,各种类型的民俗旅游景点近20处,但大多规模较小、项目雷同、重复建设多、布局欠合理。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能统筹规划、整合,各地的民俗旅游资源难以形成合力开发出民俗旅游的精品,形成品牌,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形象并不清晰。

(二)重仿轻真,深度挖掘不够

开发中过分商业化扭曲了民俗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主要表现在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以至失去了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使一些民俗旅游脱离当地的社会生活,缺乏自然朴素的真情,如在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所展示的并非真正的土家族传统服饰,婚俗表演缺乏土家族特点,存在欺、哄、骗等不良现象。在开发民俗旅游时,不重视对传统民俗的挖掘和民俗文物的收集整理,制造出许多假古董、伪制的古建筑,旅游实践证明,纯粹人造民俗和风情风光不再,正在被市场淘汰。

民俗旅游开发后由于缺乏民族学、民俗学方面的人才,又没有寻求相关高校、科研单位的智力支持,民俗文化没有专人调查研究,开发层次浅,缺乏深度,止步于对民俗现象特别是奇、怪甚至庸俗的民俗现象的展示,游客的参与性不强。

(三)主流文化和旅游的双重冲击,文化生态面临失衡

少数民族地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与保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矛盾,大湘西地区也不例外。一方面,要应对主流文化的现代化、全球化冲击;另一方面,随着大湘西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尤其是近年来发展旅游业,大量外地游客带来的“示范影响”改变了当地人的价值观念,也必然会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产生影响。大湘特的风俗习惯、民族艺术和手工制品等吸引了众多游客,而这些“独特”之处,往往又是“脆弱”之处,在外来文化的压力下很容易遭到破坏。我们已经看到,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多种文化的吸引,大湘西开发民俗旅游的地区民俗文化已遭到歪曲和破坏,变化速度也大大加快。其民俗文化面临丧失自身独特的品质,被现代主流文化所同化,甚至造成民族文化生态失衡的危险。张家界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已岌岌可危了。

三、大湘西民俗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成为主流的、新的全球性旅游发展哲学。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是通过开发旅游地民俗旅游资源,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民俗旅游的经历,同时,促进当地民俗文化保护、发展,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大湘西要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做到:

(一)坚持三个原则

1.民俗文化独特性原则

这是指发挥“唯我独有”、“你无我有”的民俗旅游资源优势,充分体现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创造出独特性的民俗旅游项目。民俗文化要在全国、全世界占有位置,关键在于特色和优势,民族特色和优势也是民俗文化旅游的诱人之处。游客旅游动机之一就是探秘猎奇心理,他们所感兴趣的也是异质文化的不同点、特殊点。因此,大湘西要根据自身实际,结合自身的人文和特色优势,开发出具有大湘西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在整个大湘西旅游区,重点开发张家界市的土家族民俗旅游、湘西州的苗族民俗旅游、怀化的侗族民俗旅游。

独特性原则是建立在民俗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之上。现代人旅游又是一个求真求实的过程,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有着可靠的文化背景和真实的民俗存在,符合现代旅游者求真的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认真挖掘蕴藏在民间的民俗遗存,去劣留优;同时,要开展民俗研究,对本区域的民俗加以科学整理。其次,要抓好本区域民族文化的精品挖掘,科学开发,营造一个逼真的文化背景,树立大湘西民俗旅游的鲜明形象。

2.居民参与原则

即民族旅游村寨的居民参与,共同营造民俗旅游的氛围,共享民族开发的利益。民族旅游村寨的开发,涉及到开发商、旅游中间商(旅行社)、政府管理部门、村寨居民等的利益。在开发实践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村寨居民的利益,使他们成为旁观者,这就需要政府引导,开发商要与村寨居民加强沟通,融为一体,共同经营好村寨,实现共赢,从而实现民族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3.保护与尊重民俗变迁并举的原则

对游客构成吸引力的传统民俗在当前面临一个保护和民俗变迁的问题。处于当前这样一个变化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对待大湘西的传统民俗文化一是发扬,既要保留、保护民俗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和精华,又要扬弃、克服民俗文化中落

后、消极的成分。在开发和利用大湘西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存在着优劣不分、把糟粕当精华、歪曲民俗的现象。二是尊重,要宽容地承接来自大湘西之外的外来文化,尊重当地民俗的变迁,不能打着保护的幌子,拒绝当地民俗的变化和发展。

(二)选择三种优化模式

1.民族民俗博物馆

广泛收集民族民俗的各种实物资料和声像资料,建立博物馆,馆内一般可分为展示、演示、收藏、科研等区。在博物馆全方位展示该地区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同时将其建成该民族的保护和学术研究中心。建设时,博物馆的总体布局、建筑风格等要充分体现该地区的民族特色。

大湘西目前建有张家界市的秀华山馆、凤凰的山江苗族博物馆、永顺王村的溪州民俗风光馆等民族民俗博物馆。但规模偏小,所存资料有限,学术研究价值有待提升。吉首市是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拥有一所在民族研究方面颇具实力的高等学府——吉首大学,可规划在吉首市建立一座规模较大、特色明显、功能多样的民族民俗博物馆,使之成为大湘西地区民族民俗文化的资料中心、研究中心和发展基地,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原生态民族村寨

也有学者称之为民族生态博物馆。它是在民族地区原有自然环境及设施基础上改建而成,保存当地原有的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居住者,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也大多是当地居民。原生态民族村寨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把人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起来;该村寨还必须融于周边的文化氛围,共同建成原生态协调的民族村寨。原生态民族村寨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潮影响下,中外学者共同探索出的一种崭新的民族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模式,也是一种实现动态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双重目标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

目前,吉首市的德夯苗寨、怀化通道县的皇都侗文化村是发展较成熟的民俗村寨,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德夯苗寨位于张家界一猛洞河一凤凰古城黄金游览线上,地理位置优越,现属张家界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管理理念和方式较为先进,今后应把德夯和周围的吉斗等苗族村寨作为一个社区加以保护和发展,维护该社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平衡,建成湘西州的苗族文化保护区和原生态的民族民俗旅游村寨,将其打造成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品牌和示范基地。

3.挖掘民俗精髓,丰富旅游产品

大湘西民族民俗资源丰富,对传统的餐饮、民居、工艺品和民俗节庆活动等进行挖掘既可开发成单项的旅游产品,如凤凰古城将沱江边的吊脚楼改造成家庭旅馆,张家界把土家十大碗搬上游客的餐桌等。传统民俗又是包装大湘西旅游产品,提升其文化品位取之不竭的素材。

(三)建立四种保证机制

1.政府主导,企业运作

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宏观上应坚持政府主导。政府要做好统筹规划,在对民俗旅游资源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科学、权威、可行的区域民俗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开发重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很难做到统一领导,因此,在开发大湘西、打造大湘西旅游圈的形势下,有必要成立一个权威的协调机构,建立定期协调机制,共谋本区域民俗旅游的发展。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微观上要实行企业运作。三种优化模式中,原生态民族村寨在经营体制上适合采用企业运作,一般采取公司+居民(农户)的运作模式。此种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必须考虑到村寨居民的切身利益,建立居民参与民俗发展的机制。

2.重视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要保护和发展大湘西的民俗文化、提高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旅游规划设计等人才。因此,必须加强此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本地和其他地方高校、科研单位协作,实施“借脑工程”,加大人才培养和民俗文化学术研究的力度。对于民俗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和一线服务的员工(如表演人员等)的培训,也应引起重视,要特别注意将纯正、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加到培训中去,因为他们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从而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上的保证。

3.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民俗文化生态平衡

在旅游开发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对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未能引起充分重视。在发展民俗旅游的过程中,我们在强调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要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持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首先,要通过制度化的手段保护好传统民俗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不要停留在号召和宣传层面上,应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实施强制性保护。大湘西所属的民族自治州、民族自治县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惠条件,制定民俗文化的保护法规,借助法规的强制性力量对民俗文化实施保护。2006年5月,湘西自治州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湘西洲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这标志着湘西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其次,要利用发展民俗旅游的正面效应唤起当地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群体及其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从而自觉地发扬和繁荣本民族文化。再次,要通过编写乡土教材、举办传统节庆活动等形式教育、引导当地居民珍视本民族传统民俗文化,与时俱进,发扬光大,实现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