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实验室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病毒实验室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病毒实验室

病毒实验室范文1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防治体系;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1概述

计算机病毒不仅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是与计算机有关系的实验教学经常遇到的问题。学生学习计算机相关的课程而进行实验时,如果感染了计算机病毒,操作系统会出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异常,导致实验教学无法顺利进行,严重影响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有些实验室为了应付计算机病毒的感染,最大限度地控制学生上机的权限,甚至在个别实验室,学生不能自己安装任何软件,不能从网络下载音视频文件。这种管理方式严重禁锢了学生的开放性、创新性思维和实验、实践活动,也给学生上机实验带来了明显的不良影响,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封锁方法是方便了机房管理人员,造成了机房管理人员懒惰,造成了实验教学环节的缺失和学生动手能力的低下,与开放性、创新性实验室的要求背道而驰。导致这种封锁方法的主要罪魁祸首是计算机病毒,实验室如何防治计算机病毒就是目前有待研究的课题。为了应对计算机病毒,大家采取过多种方式。本文从开放性、创新性实验室的要求出发,讨论了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中遇到的计算机病毒问题,构造了一个以保护卡为基本层、杀毒软件为中层、大学生为第三层,教师为第四层的综合性和全面性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病毒防治体系。该系统不仅考虑了硬件和软件技术的作用,更提倡拓展和深化“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和实验内容,重视大学生自身的防治病毒意识、防治病毒和防治病毒能力的培养。

2计算机基础课实验室病毒问题与现象分析

2.1计算机病毒防止方法――还原保护卡

曾几何时,计算机病毒是狼烟四起,肆虐横行。计算机反病毒专家们和生产商是绞尽脑汁,各显神通。无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从1983年制造第一例真正意义的病毒至今日,计算机病毒仍在呈几何级数增长,而且目前的任何反病毒手段,都不能完全防止计算机病毒的感染。在计算机实验室中,反病毒功劳最大的莫过于还原保护卡。还原保护卡有效地防止了学生实验时有意和无意的破坏软件系统和防止了病毒的感染。但系统启动后,系统可以被病毒感染,从而可能使得没有被保护的逻辑盘、U盘等移动存储器中的数据遭到病毒的破坏,另外,还原保护卡依然有存在漏洞和被病毒攻破的可能。以我们亲身经历为例,2007年1月出现的Worm.Nimaya.cf(瑞星取名)病毒攻破了我们机房的还原保护卡。由于这个情况和其它原因,花费每块200元更换了新一代还原保护卡。近来发现,2008年年底出现的Win32.BMW.o(瑞星取名)病毒能够攻破更换的这一代还原保护卡。

2.2计算机病毒防止方法――禁止操作

为了有效地达到防止计算机病毒和防止学生上机时玩弄音视频,一些机房采取了“禁止操作”。这些“禁止操作”产生的不良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例如一个经常出现的情况:一些作业具有连贯性或者是一次上机做不完,需

本研究受湖南省重点教学改革项目(湘教通2007230)和湖南省重点学科(湘潭大学)(The construct program of the key discipline in Hunan province)支持。

作者简介:李枚毅,湘乡人,教授,博士,湘潭大学计算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智能化技术及应用。

要将上机作业保留好,供下次上机时继续。有些机房对此也想了一些办法,例如,存储到服务器上,结果在上机开始时,大家都从服务器上下载,出现服务器超载,学生等待,导致浪费学生上机时间和上机秩序的混乱。目前,这类问题的最好解决方案是利用USB接口。

其实禁止注册表等管理软件操作是目前很多计算机病毒的常用手法,被认为是计算机病毒的破坏行为,管理人员图方便,禁止注册表等管理软件操作也可以认为是“人为的破坏行为”。

2.3计算机病毒知识和防治意识问题

有一些实验室管理员和实验室系统维护人员防治意识不强,主动性差,少数实验室员工甚至缺乏计算机病毒知识,闹出不少笑话。可以看到的现象是一些计算机没有安装反病毒软件,即便是安装了,也没有进行升级,计算机中还是几个前、甚至一年前的升级包;禁止USB接口,甚至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都没法使用USB接口。其根源就是一个字:怕。

大学生对病毒更是了解不多,我们作过一次学生问卷调查,学生普遍认为计算机病毒很可怕,仅此而已。他们所了解的仅限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教师上课时介绍的一点点计算机病毒概念性知识,对病毒知识和防治方法没有深入而全面的了解,更不用说学生自己动手防治病毒。因此,大学生成为了病毒的受害者、病毒的传染者、病毒的恐慌者。

3一个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病毒防治体系

我们计算中心是学校开放性、创新性示范实验室,承担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和部分计算机相关的实验教学任务。在还原保护卡支持下安装了多个操作系统:Windows 2000、Windows XP和Linux。多年来,逻辑分区D盘不列入保护,几个操作系统都可以访问这个逻辑分区。学生可以将数据等文件存储到逻辑分区D盘,如果学生之间不破坏这个逻辑分区上的数据,其数据将可以长久保存。个别计算机上,学生几年前存储的文件,现在仍然可以找到一些。多年来,都开放了U盘、MP3、MP4、带存储功能手机或者移动硬盘的操作和注册表等管理软件的操作权限。

通过我们一段时间的搜索和研究,并结合实践,逐步形成了我们目前正在实施的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病毒防治体系,该体系的框图如图1所示。

在我们这个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病毒防治体系中,充分考虑和体现了各个层次的分工合作。还原保护卡是基本层,没有它,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病毒防治就没有了根基;杀毒软件为中层,有效地发挥和清除绝大多数病毒,没有它,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可能无法正常进行;最高层是教师,包括授课教师、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系统维护员、机房管理员等,他们是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的主宰者,没有他们,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无法实施;大学生为第三层,但他们是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的主体,没有他们,就没有了学校,也就没有了计算机基础实验课。

病毒实验室范文2

本文通过探讨乙肝标志物模式与HBV-DNA结果的关系,为临床正确解读使用检验结果提供有力依据。方法: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定性检测采用实验室常用的ELISA法,HBV-DNA采用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结果1000例血清标本中,"大三阳"模式与HBV-DNA结果阳性符合率达96.5%,"小三阳"模式与HBV-DNA阳性符合率达32.5%,HBsAg(+)、HBcAb(+)模式与HBV-DNA阳性符合率达48.8%,HBsAg(+)、HBeAg(+)模式与HBV-DNA结果阳性符合率达94.7%。讨论"大三阳"模式标本两种检测阳性符合率很高,但是也有3.7%不相符,经调查均在治疗服药过程中,因药物干扰而呈假阴性。"小三阳"模式标本,两种检测阳性符合率仅有32.3%,却有68.9%不相符,说明"小三阳"模式病毒复制减弱,并非所有"小三阳"患者均不具有传染性,必须密切观察,才能更好服务于患者。HBsAg(+)、HBcAb(+)模式标本中HBV-DNA检测阳性占到48.8%,超过"小三阳"模式,表明HBeAg因浓度过高或刚好采样时间处于HBeAg滴度尚低于可检测线之上,已有报道此种情况下稀释标本重新检测HBeAg可呈阳性,部分患者在以后复查时变为"大三阳"或"小三阳"。因此这一模式结果做HBV-DNA检测查明病毒复制强弱。HBsAg(+)、HBeAg(+)模式与HBV-DNA结果非常一致,阳性符合率达94.7%。这一模式一般处于病毒感早期,传染性强。综上所述,两种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方法相辅相成,ELISA定性检测开展普遍,但影响因素较多,无法确知病毒复制强弱。HBV-DNA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越来越受到重视,是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良好标志。因此二者联合应用对疾病诊断、疗效判断有重要意义。

1 乙肝"两对半"检查的意义

国内人群调查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出生的,乙肝病毒的感染率超过了10%,因而时至今日,乙肝"两对半"仍是目前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感染检测的血清标志物。乙肝"两对半"顾名思义,就是有五项判断乙肝感染的乙肝病毒抗原及其抗体的检验指标,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等。尽管这五项指标使用得非常多,但对其真正的含义,由于认识过程的原因,仍有不少误解。

1.1乙肝"两对半"检测应用的误区 乙肝"两对半"的临床检测应用极为常见,并且常将不同的阴阳性模式与乙肝患者的临床症状或过程联系起来,有的甚至进行乙肝"两对半"的定量测定,以判断乙肝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这中间存在对"两对半"结果应用的较大的误区,是对这些病原体感染者体内相应抗原抗体的发生发展以及对疾病状态和抗病毒治疗之间的关系不了解所致。目前针对感染性疾病抗病原体的药物治疗,主要有两类:①杀灭:如梅毒和结核病的抗菌素应用治疗;②抑制:如乙肝和丙肝的抗病毒治疗。当治疗有效时,前者表现为病原体的消失,后者表现为病原体数量的动态性降低。因此,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的是病原体的存在与否或存在数量的多少。而抗体,因其是机体对病原体特定抗原成分的特异免疫应答的产物,其与病原体的存在与否或存在数量无正相关关系。也许有同仁要问,那么病原体抗原呢?其不是病原体上的一部分吗?应该说其含量高低与病原体之间有正相关了吧。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上面提到的HBsAg和HBeAg就不行,因为HBsAg在乙肝患者血循环中以三种形式存在,即圆形颗粒、管形颗粒和Dane颗粒。其中只有Dane颗粒中存在乙肝病毒,但其仅占所有HBsAg的0.2%,其它绝大部分为空的圆形颗粒和管形颗粒,所以HBsAg和乙肝病毒之间自然就缺乏正相关。而HBeAg通常与乙肝病毒存在之间有很好的正相关,其也是乙肝患者传染性强弱的一个主要血清学指标。按理其应该可以作为乙肝患者抗病毒疗效的观察指标,但由于乙肝病毒基因组的前C区常易出现点突变,使得HBeAg表达缺失,此时血清HBeAg测定为阴性,但病原体仍大量存在。因此,HBeAg也不能作为乙肝患者抗病毒疗效观察的指标。

1.2在乙肝"两对半"中,真正有定量测定价值的只有抗HBs。但这种测定也不是用于临床乙肝患者疗效观察,而是用于人群乙肝疫苗注射效果的判断;也就是说,当某人注射疫苗后,如外周血中抗HBs定量超过10 mIU/ml,则说明受免疫者具有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免疫力及持续时间与抗HBs含量高低应成正比。

总而言之,"两对半"结果的实质其实只是机体感染HBV后免疫应答结果的反映,与乙型肝炎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因为绝大部分HBV感染者并不出现肝炎症状,而只是表现为携带者,但其同样会有免疫应答的产生,而得到不同的"两对半"结果模式。因此,从根本意义上来讲,"两对半"结果的阳性,反映的只是感染了HBV,与临床病情轻重之间可以说毫无因果关系。

2 HBV DNA测定的临床意义

2.1我们知道,HBV DNA检测是乙肝病毒抗病毒治疗唯一有效的监测指标。目前国内用于HBV DNA定量测定的方法基本上为聚合酶链反应(PCR),并以外标准作为定量依据。PCR用于HBV DNA 定量检测,如是使用外部标准进行定量,再加上HBV DNA定量数值大,往往不同测定批次间差异会较通常的检验项目大,一般量值变化在一个数量级内均可视为没有变化。因此,当一个HBV DNA PCR定量检验结果为7.2E+08拷贝/ml(7.2E+08为7.2108的意思)的乙肝患者,用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或干扰素)治疗,2w后,再检测,如结果为5.2E+08拷贝/ml,再2w后,结果为9.0E+08拷贝/ml,检测数据在一个数量级范围内变化,说明结果没有变化,抗病毒治疗无效果。

2.2乙肝病毒的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判断可以采用PCR方法,动态检测患者血循环中HBV DNA。当患者经抗病毒药物治疗后,HBV DNA含量持续下降,然后维持在低水平,或低至方法能检出的含量(测定下限)以下,则说明治疗有效。观察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不能凭两三次检测结果来判断,必须多次动态观察,每次检测的间隔天数不宜太短,一般为2w左右。如一急性乙肝患者,对HBV DNA PCR定量检测,其含量为5.2E+08拷贝/ml,在使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2w后,HBV DNA含量降为3.2E+05拷贝/ml;又2w后,降为1.8E+03拷贝/ml;再2w后,检测结果小于1.0E+03拷贝/ml,同时肝功能也恢复正常。也许有人要说,该患者乙肝转阴了,其实不然。因为到目前为止,人类对于病毒仍没有找到有效的杀灭方法,只能是用抑制病毒的药物如拉米夫定等治疗。而HBV一旦感染机体,体内将终身携带该病毒,不可能出现所谓的"转阴"。

2.3乙肝病毒检测有两个意义,一个是乙肝病毒DNA定性检测,一个是定量检测,另外还有一个是基因分析和耐药的变异检测,定性检测比定量要求高,这点在国内是比较忽视的。还有定量的问题,强调用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无论是哪一种药物的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的滴度和阴转都是考核抗病毒治疗的硬性指标,所以这项检测指标是非常重要的。第三点要对乙肝病毒进行基因分形和耐药变异问题测定,比如说有的患者服药之后从阴性转成阳性,还有乙肝病毒DNA的升高,这样的患者要充分重视是否产生了耐药变异,这个检测对医生更换药物或者更换治疗方案是非常有关系的。从分子水平研究谈底是当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技术,DNA重组技术的发展,可取得大量高纯度DN段以供制备探针,杂交检测待检样品,尤其是在病毒性肝炎的研究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HBv-DNA分子杂交斑点试验是用adr亚型HBV-DNA做探针与患者血清中的HBV-DNA或片段进行分子杂交,最后进行放射自显影或密度计算,直接检测血清中HBV-DNA的一种先进技术。具有结果可靠、准确、敏感度高等特点,一般放射免疫方法(RIA)只能测定10-5(ng即毫微克水平),而分子杂交试验可以测定10-8(pg即微微克水平)。

3 HBV-DNA是判断乙肝病毒有无复制的"金指标"

HBV-DNA称为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病毒从结构上分为两类一类是RNA病毒(核糖核酸病毒),另一类是DNA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病毒),乙肝病毒属于后者。病毒与细菌不同,细菌体内含有两种核酸(RNA和DNA),而病毒体内只含有一种核酸,或RNA或DNA。核酸是病毒的核心部分、病毒的基因都在这里,没有核酸,病毒就不能复制。因此,检测HBV-DNA是判断乙肝病毒有无复制的"金指标"。检测HBV-DNA是必需的,不是重复检查,原因如下:

3.1如果乙肝患者是"小三阳",一般说这是乙肝病毒进入非复制状态,传染性消失或很低,病情也应当趋于稳定。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有时患者的转氨酶仍然反复波动,甚至出现黄疽,这是怎么回事?经检测HBV-DNA发现其为阳性,可以肯定,病毒仍复制活跃、病情不稳定与乙肝病毒活跃有关。"小三阳"乙肝因其HBeAg阴性,被医生称为"HBeAg阴性肝炎",是这由于病毒"变异"造成的,故也称"异型乙肝炎"。对此型乙肝不能掉以轻心,病情可能更重。

3.2在检测患者"乙肝两对半"时,仅发现其中1项阳性,如HBsAg阳性或单一的抗-HBc阳性,这并不能说明患者体内的病毒有无复制,必需检测HBV-DNA,一旦阳性、就可肯定仍有病毒复制、也有传染性。

病毒实验室范文3

1CMV感染的危险因素

1.1供受者CMV血清型不匹配供者CMV血清阳性而受者阴性(D+/R-)是器官移植受者CMV感染的高危因素。潜伏于供肾内的CMV在移植后复活,感染率高达96%[2],并且原发性感染引起CMV病往往更为迅速、严重。R+血清型的感染风险居中,称为中危患者,D+/R+可使受者感染供者移植器官不同毒株CMV,有继发感染的危险。D-/R-感染率

1.2移植器官的类型肺、胰腺移植受者比肝、肾移植受者具有更高CMV感染危险性,其可能原因是受者自身的免疫抑制程度和移植物中的病毒负荷水平。

1.3受者整体的免疫状态整体免疫状态低下是重要危险因素。整体免疫状态包括免疫抑制剂应用的种类、剂量、疗程、受者HLA配型情况、再次移植等。体内免疫抑制程度越重,CMV感染发病率越高。强力免疫抑制剂,特别是长疗程、大剂量接受ALG/ATG或OKT3治疗排斥反应,更易引起CMV感染。这是因为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起着维持CMV潜伏状态,并抑制其复制的作用,故多克隆或单克隆抗淋巴细胞抗体的应用引起机体广泛抑制,导致潜伏的CMV复活[3]。CMV感染也导致排斥反应,两者相互作用,互为影响。刘东等[4]的研究结果也显示,肾移植术后活动性CMV感染好发于术前长期血液透析者、因急性排斥而行ALG、ATG、OKT3等冲击治疗和术前存在潜伏性CMV感染的供受者。

1.4合并其他病毒感染合并有其他病毒如人疱疹病毒HHV-6和HHV-7、EB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会增加CMV感染的危险性。

1.5其他因素具有人白细胞抗原A1(HLA-A1)的器官移植受者较HLA-A9、HLA-DR7者更易感染CMV,AB血型CMV感染的机会明显减少。此外,器官供者年龄也是术后发生CMV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5]。

2 CMV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2.1病毒培养方法分离和培养出CMV是CMV感染的直接证据,但传统的病毒培养一般需要3~4周或更长时间,且病毒分离技术要求高,敏感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对CMV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几乎没有帮助,只能提供临床回顾性研究。改良后的病毒培养虽然可将检测时间减少到16~24 h,但由于需要进行细胞培养,技术水平要求高,操作复杂故难以普及。

2.2血清学抗体检测应用ELISA方法检测CMV特异性IgG、IgM抗体方法简单、技术成熟、临床应用广泛。血清CMV特异性IgM抗体转为阳性或IgG抗体滴度呈四倍以上增高,可以诊断CMV感染。但由于血清特异性抗体出现较晚(原发性感染一般在感染2~4周可测到,继发感染时IgG抗体滴度显著增高,但IgM抗体一般检测不到或含量极低),而且在免疫抑制状态、CMV重度感染时可能始终不出现,因此对于CMV病检测灵敏度较低。目前血清学诊断方法主要用于了解病人有无原发感染和筛查血制品及供者器官,以防止传播潜伏的CMV感染。

2.3聚合酶链反应(PCR)聚合酶链反应使用以CMV高度保守区为靶序列的引物和相应的热稳定DNA聚合酶扩增特异的靶DNA序列,并用凝胶电泳对扩增产物进行监测。它直接检测CMVDNA或RNA,它所要求的标本量很小、简便快速、有很高的敏感性,对发展成有症状的感染有很高的阳性符合率,并且可以检测尿液、支气管灌洗液、脑脊液等标本。目前用于检测CMV的PCR方法很多:单一PCR、定量PCR、巢式PCR、逆转录PCR等。但PCR方法区分潜伏感染和活动性感染能力相对较低,它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取决于引物序列的选择、扩增的循环数、方法的标准化等因素。其中定量PCR方法通过检测病毒的负载量来预示CMV病的可能性,方法准确敏感,在预测与CMV感染临床价值很大,但目前没有被标准化。

2.4抗原血症检测(CMVpp65)CMV侵入人体后,在病毒细胞核内合成某些病毒蛋白,这些蛋白是CMV活动的指标之一,而且可在外周血白细胞中检测到,故称之为CMV抗原血症[2],目前普遍检测的是CMVpp65。CMVpp65抗原血症可在活动性CMV感染出现症状前的几天至一周出现阳性,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具有快速、准确、简便的特点,在取得标本后的5 h内即可完成。CMVpp65抗原血症检测可快速早期检测CMV活动性感染,指导预防性抗病毒治疗[6],还可以通过记数外周血白细胞CMV抗原阳性细胞数来做定量分析。但在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中常常出现假阴性,因此需要有经验的操作人员。此方法是目前公认的病毒活动性感染的重要指标。PCR和CMVpp65法联合应用对监测CMV活动性感染、临床疗效及预后更加客观、准确。

2.5 组化、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 组化检测是组织切片经苏木素与曙红染色后可检测到感染细胞的特征性包涵体,是鉴别引起组织或移植物损伤是由移植排斥还是CMV感染引起的重要工具。免疫组化方法通过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检测CMV的早期抗原,此种方法可用于局灶性CMV病诊断。由于CMV感染早期组织内抗原含量较少以及标本固定和抗体敏感性等原因造成检测阳性率较低。原位杂交检测是直接检测组织切片中的感染细胞DNA,特异性与敏感性可达 90%以上,但操作过于烦琐。这些方法可用于CMV肝炎、CMV肺炎、CMV胃肠炎等的诊断,但是这些都是损伤性检测手段。

2.6核酸序列依赖扩增法(NASBA法)是一种特异性等温扩增技术,可检测CMV后期基因表达(CMV late gene expression,pp67)。与一般的逆转录PCR(RT-PCR)反应相比,NASBA系统扩增的效率很高,且方法高度敏感,耗时短,核酸的提取和检测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在RNA检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新药物、新技术不断问世,对于防治巨细胞病将不断有新的进展,我们期待着能够早日有效控制巨细胞病,提高器官移植受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金以森,朱益民.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器官移植.浙江预防医学,2004,16(3):162-164

2黎磊石,主编.中国肾移植手册.美国:lippincott williams&wilkins,2005

3薛五军,田普训,冯学亮,等,编.肾脏移植,2001.101

4刘东,郑克立,陈立中.应用半巢式核酸荧光技术检测肾移植术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新医学,1999,30:137-139

5王华.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的危险因素和预防.国际泌尿外科杂志,2006,26(4):479-482

病毒实验室范文4

天花曾是“死神的忠实帮凶”

天花病毒,作为一种古老的致病原,“陪伴”人类文明的成长走过了很多年。在公元前1000年的古埃及木乃伊上,就发现过天花痊愈后所特有的痘印。直到18世纪,“现代免疫学之父”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为小儿子成功接种牛痘后,天花疫情渐渐被人类医学所控制,1980年5月8日,天花已在地球上灭绝。天花病毒成了在世界范围被人类消灭的第一个传染病。从那时起,全世界仅剩两个实验室还保存着天花病毒样本,它们被冷冻在零下70℃容器里,存放在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以及俄罗斯国家病毒和生物技术中心。

实际上,这些侥幸存活的天花病毒,也早已被人们判了死刑。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就裁定要销毁实验室天花病毒样本。但这项裁定在执行中却一再受阻,一拖再拖。

生物学家希望保留继续研究天花

“从生物科学家的角度看,是不希望这个病毒样本被消灭的,因为有这个样本存在,科学家就能进行相关科学研究。”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研究员屈三甫告诉记者。

“天花病毒能灭绝的原因,是大量疫苗的接种,使人产生了抗体。失去了感染源的天花病毒,无法在大气中生存,又找不到可感染的宿主。在没有流行基础的情况下,天花病毒可以说是被灭绝了。”屈三甫说,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就可以说天花病毒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2010年,美国科学家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死于西班牙流感的病人尸体组织中提取出了“西班牙流感病毒”。这些已经死去百年的病毒中,仍有小部分的基因片段具有活性。运用基因合成的方法,他们复活了当时夺取无数人性命的西班牙流感病毒。

屈三甫告诉记者,过去感染天花死亡的病人,大都是以掩埋为主。这些尸体中,很可能也存在具有活性的天花病毒基因。从西班牙流感病毒复制的案例来看,天花病毒重新出现在世界的几率虽然很小,但也并不是毫无可能。所以,若是消灭仅存的天花病毒样本,就失去了了解和验证天花病理机制的机会。

绘制基因图谱可替代实验室保存

在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看来,销毁天花病毒样本可能会对研究造成一定影响,但是与天花病毒扩散带来的危害相比,销毁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况且随着现在基因技术的提高,天花病毒样本的保存并不是必须的,以后可以通过基因图谱的方式保存天花病毒。在需要时,根据基因图谱能够再将它制造出来。”

曾光说,保存天花病毒样本,始终还是会对人类产生威胁,保藏技术再先进,但是人为的操作失误却不能避免。

病毒实验室范文5

一、切实提高对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特别是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关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事关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健康,事关公共卫生安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颁布以来,各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条例》和有关规章和技术规范的要求,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执行不严、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防范知识缺乏,甚至存在违法保存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未经批准擅自开展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现象。同时,有些地方兽医主管部门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措施不到位,执法监督不严,对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不够。当前,我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各级兽医主管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高度重视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意识,完善管理措施,落实监管责任,严防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二、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工作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是《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赋予兽医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各地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一是依法把好实验活动审批关。要严格执行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审批制度,未取得三级、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资格或者虽取得三级、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资格未经批准的兽医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对从事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动物病原微生物有关实验活动的,或者从事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病原分离和鉴定、活病毒培养、感染材料核酸提取、动物接种试验有关实验活动的,必须经省局初审后,报农业部审批。

二是切实加强菌(毒)种安全监管。要严格执行指定保藏制度。除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和农业部批准的国家兽医参考实验室,其他任何实验室、单位和个人,不得保存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违法保存菌(毒)种和样本的,兽医主管部门要监督其就地销毁,或者立即送农业部指定的保藏机构保存。要加强菌(毒)种使用管理,实行菌(毒)种统一供应制度。保藏机构凭省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向实验室提供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实验活动结束后,实验室要及时将菌(毒)种和样本就地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保管,并建立销毁或移交记录。

三是加强对动物病料采集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切实加强动物病料管理,防止采集和使用病料不当造成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除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农业部或者省局批准,不得擅自采集、运输、保存病料;不得转让、赠送已初步认定为重大动物疫病或者已确诊为重大动物疫病的病料;不得将病料样本寄往国外或者携带出境。

四是做好全国兽医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填报工作。“全国兽医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各级各类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设施设备、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管理状况以及保存利用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等情况进行收集、统计、分析的系统,通过该系统逐步建立全国兽医实验室信息数据库,是兽医实验室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视,按照《全国兽医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填报说明》的要求,明确专人,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从事动物疫病检测、研究、教学、菌(毒)种保藏以及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等单位的兽医实验室基本情况的网上填报。

五是加强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宣传和培训。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每年至少举办一期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班,对兽医实验室或者实验室的设立单位进行培训;兽医实验室或者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每年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掌握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进行考核。工作人员经考核合格的,方可上岗。

六是做好新建、改建或者扩建一级、二级兽医实验室备案工作。新建、改建或者扩建一级、二级兽医实验室的单位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省辖市兽医主管部门备案,省辖市兽医主管部门应于每年12月份将备案情况汇总后报省局。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病毒实验室范文6

一、目的

(一)监测流感活动水平和流行动态;

(二)及时发现流感病毒变异并做出预警;

(三)为全球及我国流感疫苗毒株的预测和推荐提供依据。

二、监测内容与工作要求

(一)流感样病例监测

1.监测病例定义

流感样病例: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

2.监测时间

所有国家级(9家)与区(县)级(11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均开展全年流感样病例监测。

3.监测指标

每日内科门急诊病例总数,每日分年龄别流感样病例数,每日流感样病例百分比。

4.监测诊室的设置

(1)综合医院在内科门诊、内科急诊、发热门诊和(或)儿内科门诊、儿内科急诊开展流感样病例的监测;内科门诊开展流感样病例监测的诊室应当包括所有内科诊室和感染性疾病科。

(2)儿童医院在儿内科门诊、儿内科急诊和(或)发热门诊开展流感样病例的监测;如哨点医院儿内科门诊有细分的科室,儿内科门诊开展流感样病例监测的诊室应包括所有儿内科诊室。

5.流感样病例的报告

(1)监测点医院设置监测诊室的医务人员,按照流感样病例的定义,对诊室每日就诊的病例进行诊断,登记分年龄组的流感样病例数和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填写“流感样病人门诊病例登记表”,报医院主管科室。监测点医院主管科室汇总后,每日上午10点前上报前一日数据,国家级监测点分诊室录入“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区(县)级监测点将报表传真或电话通知至辖区疾控机构,辖区疾控机构于当日上午11时之前录入“*市公共卫生信息数据平台”。

(2)流感样病例数和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在每个监测诊室的产生来源必须一致。

(3)哨点医院可自行安排主管科室,但必须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报告和数据录入;院方做好对主管科室的监督和检查。

6.流感样病例标本采集和运送

(1)采样对象:发病3天内的流感样病例,且没有服用过抗病毒药物。

(2)咽拭子采集方法:用带有聚丙烯纤维头的拭子适度用力擦拭双侧扁桃体及咽后壁,应避免触及舌部,将拭子头浸入采样液中,尾部弃去。采样所用材料由哨点医院对应的流感网络实验室提供。

(3)标本数量:每家国家级哨点医院在10月至次年3月(流感流行季)每周采集10-15份流感样病例标本,4-9月(流感非流行季)每周采集1-3份标本,标本采集量每周应均衡分布,避免集中、突击采样。

(4)标本的运送:标本采集后应当在48h内运送至相应的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保存温度为4℃以下;如未能48h内送至实验室的,应当置-70℃或以下保存,并保证采集的标本1周内送到对应的网络实验室。标本应当避免反复冻融,各监测点对应网络实验室见附件1。

(二)病原学监测

1.实验室检测工作要求

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收到哨点医院的常规监测标本后,24小时内对标本进行处理,利用状态良好的mdck细胞和(或)鸡胚进行病毒分离。实验室工作完成24小时内要将标本信息和核酸检测结果录入“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

区县网络实验室将分离到的所有符合报送标准的流感毒株,应送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复核鉴定后,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上送国家流感中心,标本采集到送至国家流感中心的时间不超过1个月。

每个开展病毒分离的网络实验室向国家流感中心报送流感毒株数量每年不低于30株,流行季节每月不少于5株。

区县网络实验室对于不能区分型别或亚型的毒株和阳性标本要求在24h内送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仍不能区分的24h内送至国家流感中心,对发现的新亚型(或疑似新亚型)的毒株和阳性标本应当立即送国家流感中心复核检测。

(三)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监测。

1.流感样病例暴发:指一个地区或单位短时间出现异常增多的流感样病例。

2.暴发疫情报告标准:

(1)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发生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或发生2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死亡病例;

(2)在某一社区内(如同一乡或街道)1周内出现流感样病例异常增多。

3.暴发疫情报告要求:疫情暴发单位发现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病例或暴发疫情后,及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农村学校可先向当地乡镇卫生院)报告。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乡镇卫生院及时核实疫情,如达到报告标准,应当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4.标本采集和运送:疫情发生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必要时可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标本。每一起暴发疫情采集10份左右咽拭子标本(如果现症病例在10例以下的,全部采样)。对不能明确诊断的可酌情增加采样批次和采样数量。样本采集后在4℃条件下,于24小时内运送至对应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见附件2)。血清标本可暂时冻存在-20℃以下冰箱。

5.暴发疫情标本实验室检测

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收到暴发疫情标本后,要求在24h内利用核酸检测方法进行流感病毒亚型鉴定,检测结果在实验完成后24h内上报“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发现流感病毒新亚型或疑似新亚型,应当立即上报,同时将相关毒株和阳性标本送国家流感中心复核检测。

亚型鉴定后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要进一步对核酸检测流感病毒阳性的标本进行病毒分离。每起暴发疫情至少对5份核酸检测阳性的标本开展病毒分离,如采集标本数或核酸检测阳性的标本数小于5份,则对全部标本均进行病毒分离。

各网络实验室暴发疫情来源标本分离的毒株报送程序、要求与常规监测部分相同。

(四)其他要求

流感样病例监测、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监测过程中,有关流感病毒毒株和标本的采集、运送、保藏和检测等各项活动均应当遵守国家相关生物安全管理规定。

三、组织管理及职责分工

*市流感监测网络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技术实施单位两部分组成。技术实施单位由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医院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成。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类指导、科学有序的原则开展流感监测工作。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协调、督导、考核、评估全市流感监测工作,保障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并按要求安排配套经费,适时组织对前十流感监测网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区县卫生局负责组织、协调、督导本辖区流感监测工作,保障本辖区流感监测网络顺利运转。

(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负责*市流感监测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和管理;开展流感监测督导、考核、评估工作;负责流感监测和暴发疫情处置的培训和技术指导。

2.定期对流感监测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和上报,包括日报、周报、月报,同时编发流感简报反馈监测点医院。

3.负责收集和检测对应监测医院的标本,对区县流感网络实验室检测阳性的标本或分离的毒株进行复核;逐步建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分析、基因特性分析和耐药性监测的能力。

(三)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本辖区的流感监测工作,开展本辖区的流感监测督导、培训、考核、评估工作;开展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现场调查处置工作,按要求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保存和运送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标本;开展辖区阳性病例的流调工作。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所在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开展对应监测医院的常规标本和对应区县暴发疫情标本收集、检测工作。

(四)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医院

1.按要求设置监测诊室,明确监测工作日常管理科室,指定专人负责;监测数据原始记录至少保存2年;对本院监测人员开展培训。

2.负责按要求报告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国家级监测医院还应开展流感样病例标本采集工作。

四、培训、考核和督导

(一)培训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组织对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重点加强不具备病毒分离能力网络实验室的培训。各网络实验室可选派专业技术人员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国家流感中心进修。

(二)考核和评估

1.盲样考核

国家流感中心每年组织对*市疾控中心流感实验室进行盲样标本考核,抽查区县流感网络实验室1-2家,盲样考核样品由国家流感中心统一提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考核区县流感网络实验室,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网络实验室并同时报送国家流感中心。

2.监测质量评估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照国家考评方案,制订本市考评方案。每年组织对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网络实验室所在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并将结果报送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并上报市卫生行政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