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中的哲学思想范例6篇

孙子兵法中的哲学思想

孙子兵法中的哲学思想范文1

《孙子兵法》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通篇仅五千九百余字,然而这部古老的战略学的经典之作至今仍被奉为圭臬,经久不衰,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经典战略思维,领先西方两千年

《孙子兵法》的内涵绝不仅仅限于指导战争具体方式的兵法,而是一种高度概括和浓缩的东方战略思维,这种思想的提出,远远早于西方――差不多同时代的西方军事著作,还都是诸如凯撒《高卢战记》这一类记述战争史的著作。

直到十九世纪,西方才出现了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这部能与《孙子兵法》相媲美的,系统的战略理论著作。

然而,这部与《孙子兵法》并称世界兵学双壁的著作,也没有能够达到《孙子兵法》的高度。二者是建立在东西方不同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对战争的认识上有很大的差异,在战争指导思想上也是源自不同的出发点。孙子重“谋”,主张“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讲究“以正合,以奇胜”的“诡道”,而克劳塞维茨更强调“力”,讲究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力量,最大程度地打击敌人,二者的思维逻辑并不是在一个层面上的,在许多地方显然前者更胜一筹。

因此,不仅国人尊孙子为古今无出其右的“兵圣”,当代的许多外国学者也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战争研究著作中,《孙子兵法》是首屈一指的,而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则只能屈居第二。一部中国的古典著作在世界范围能得到这样的最高评价和普遍承认,实在是不多见的。

东方古老哲学,智慧光芒永闪烁

《孙子兵法》所论述的内容大都是超越了战争具体形式的,宏观和抽象的战略与博弈思维,是从东方古代哲学出发的,自上向下建构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这和“把光辉的战例作为最好的老师”来自下向上归纳总结战争原则的《战争论》恰好走的是一条相反的逻辑路径。

因此,明显不同于后者,从冷兵器到核武器时代,《孙子兵法》永远不会因为社会制度的变迁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过时。

尤其是在二战之后,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的核武器时代,当西方的最大限度打击敌人的战略使美苏两国走入了最高技术的核军备竞赛的困境和核战争的边缘而陷入僵局时,人们反而在最古老的《孙子兵法》中找到了解决之道,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原则指导下产生了一系列的核威慑战略,美国的智库谓之日“孙子的核战略”。

孙子兵法中的哲学思想范文2

用兵以一当十的主人公是孙武,孙武(约前545年-约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在柏举之战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被译为日文、法文、德文、英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来源:文章屋网 )

孙子兵法中的哲学思想范文3

[论文摘要]军事熟语是在中华民族的长期语言实践中反复加工锤炼而成的哲理性语言。它具有客观辩证的思维方式:联系发展的动态理念和把握全局的宏观视角;具有历史性:以谋为本的文化倾向,以治为胜的治军传统和追求全胜的最高境界;具有民族性:爱好和平的心理愿望和团结一心的民族气节。

汉语的军事熟语是在中华民族的长期语言实践中反复加工锤炼而成的,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文化观念,是我国传统军事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军事熟语的文化特征,大致表现在哲理性、历史性.民族性三个方面。

一、军事熟语的哲理性

(一)客观辩证的思维方式

矛盾的对立统一是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军事熟语的辩证思想涉及军事领域的诸多矛盾,其中包括众寡、强弱、攻守、进退、奇正、虚实、动静、迂直、勇怯、治乱和胜败等,如军事熟语:以卵击石、避害就利、以疾 掩迟、以治 待乱、以逛待饥、避实南虚、声东击西、以近待远、以静侍哗、以逸倚劳、以众击寡,无有不胜、以我之锐,击彼无备、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都是以矛盾的对立性为出发点,通过激化矛盾的一个方面,形成对已方 的绝对 优势,以达 到克敌制 胜的 目的。以逸待劳源自《孙子兵法 ·军争篇》:“以治待乱 ,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苦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是指注重人心理变化规律的作战谋略惊慌必然手足无措,将心摇则军心动。自古兵家都把镇定持重、处变不惊视为将帅修养要则。以自己的严整来对待敌人的混乱,以自己的镇静来对待敌人的哗恐,这才是掌握军心的方法对待军事问题应注意两点论、两分法,避免用片面观点观察事物。三是军事熟语的~大特色,如:义必有两、奇正相生、远而示近、文武兼备、以弱示强、治而形以乱、知已知彼,百敞不殆、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示之以柔,迎之以刚、智者之虑,杂于利害、用兵之法,主客无常等,都体现了这一特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孙武的一句名言,强调客观地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是确立韬略和用兵的客观基础。知彼知已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思辨命题,知彼既有赖于知己,知己也有赖于知彼。知彼是主观认识客观的过程,知己是主观通过客观比较进行自我认识的过程。在战争中,不仅要做到知己知彼,还要阻碍敌人知己,因为敌我双方情况的预测和把握是胜利的关键。故孙子日:“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 ·谋攻篇》。“知彼 知己”的 目的在于料敌决策,但也仅仅是掌握了敌我双方的必要信息。要克敌制胜 ,还必须对已经获得的材料进行由此及 彼、由表及里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全面认识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透过表面现象看到敌军的真实意图。孙子提道:“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孙子兵法 ·九变篇》。“故不尽知用兵 之害者 ,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孙子兵法·作战篇》。所 以只有充分考虑到矛盾的两方面,才能真正做到趋利避害,扬长避短。

军事熟语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揭示了万事万物相克相生,赢缩转化的自然规律。如:居安思危、以迂为直、以患为利、以柔克刚、以战代守、以攻为守、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变客为主、以退为进、欲速形以缓、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等。“以迂为直 ”、“以患为利”是孙子运用哲 学辩证思维提出的又一军事范畴。战争是两股活的力量之间的对抗,双方都力争实现自己的企 图而破坏对方的计划。因此,战争的进 程不是径直发展的,而是曲折迂回的。孙武说:“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孙子兵法军争篇》。为了达到最终目标,可以先走一段弯路。为了取得全局胜利,可以先作局部的牺牲。“以迂为直”的奥妙在于暂时处于劣势的一方,往往能深谋远虑,后发制人,夺取战争的最终胜利。孙子还提道:“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孙子兵法·势篇》。可见,治与乱,勇与怯,弱与强都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化的,恃治而怠则生乱;恃勇而骄则生怯;恃强而懈则生弱。也就是说,事物都可以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以上军事熟语都反映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论观点,是哲学辩证思想的直接体现。

(二)联系发展的动态理念

矛盾的普遍性决定了事物的存在不可能是孤立的、静止的,而应当是联系、发展的。军事熟语中所描写的军事也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与政治、经济、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相联系的。它必须以经济为基础,以综合国力为后盾,以政治为有力保障,以天时、地利、人和为先决条件,必须作为整体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加以考虑。军事熟语如:富国强兵、天时地利、允文允武、兼资文武、文武兼备、四战之地、地势便利、知天知地,胜乃不穷、上得天时,下得地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兵之胜败,本在于政、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以文为植 ,以武为种等都体现了联系的哲学观点。《孙子兵法 ·行军篇》也提道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武,代表力。文,指古代的礼乐制度。文、武之道并行,是古代治军的基本手段。“文武兼备”、“文武双全”,是古代选择将帅的理想标准。古代之所以要求将帅文武兼备,是因为将帅必须懂得统领士卒,既要教育,也要执行纪律。“知天知地,胜乃不穷”源 自《孙子兵法 ·地形篇》:“故日: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杜佑注:“知地之便,知天之时。地之便,依险阻,向高阳也;天之时,顺寒暑、法刑德也。既能知彼知己,又按地形法天道,胜乃可全,又何难也。”“知天知地,胜乃不穷”揭示了战争的一条普遍规律:天时、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懂得运用天时地利,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战争形势的发展、战场状况的更迭千变万化,这就要求对待军事问题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策略,而应根据临场状态随时做出调整,这体现了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观。军事熟语如:因利制权、因势而动、因机权变、随机应变、机诈权变、因敌制胜、立谋虑变、践墨随敌、胜败乃兵家常势、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法有定论,兵无常势等都体现了这一原则。“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指用兵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犹如水流没有固定的形状一样。“因敌制胜”指根据敌情变化而使用不同的作战策略,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这两条熟语皆源自《孙子兵法·虚实篇》:“夫兵形象水 ,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武把用兵形象地比作水流,强调用兵作战要根据敌情而决定其取胜方针不能墨守某种作战方法。

(三)把握全局 的宏观视角

联系、发展的哲学观点决定了中国人看待军事往往从全局性的高度出发,以更为宏观博大的视角把握战争的进程当军队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会选择放弃个人利益。当战略全局的胜负与局部战争的胜负发生矛盾时,会选择放弃局部战争。军事熟语如:完全之计、计出万全、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计一城一地之得失、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全局观。“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源自《寤言-二迁都建藩议》。这其中包含了三层含义:一要深谋远虑,照顾战争发展的全过程,预测战争发展趋势,做到“事未至而预图”,“此策阻而彼策生,一端致而百端起,前未行而后复具。百计叠出,算无遗策”(《兵经》卷上);二要周密、万全,全面分析关系战争胜负的各种因素,包括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设计应付各种局势的对策;三要叠筹选优 ,在设计定策时,提出上、中、下三策以至更多的方案。比较其优劣得失,从而选出最佳方案。

二、军事熟语的历史性

(一)以谋为本的文化倾向

前面我们谈到军事熟语的哲理性充分说明中华民族是个善于思考的民族,这就决定了我国传统军事文化必然产生注重谋略的文化倾向。我国历代军事家一向主张“先谋后战”,强调战略决策和谋略指导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以谋为本”的思想,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我国军事文化从产生到发展壮大的整个过程。百计千谋、深谋远虑、足智多谋、多谋善断、先计后战、诈谋奇计、谋臣武将、用兵在先定谋、多算胜,少算不胜、以计代战一当万、用兵之道,以计为首、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等军事熟语都充分印证了这种文化倾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指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取胜,再次是使用武力战胜敌人,最下策是攻城。语出《孙子兵法·谋攻篇》:“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 ,为不得已。”孙武非常重视“智”战,他主张“全国为上”、“全军为上”、“全旅为上”、“全卒为上”。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以谋略取胜。所谓以谋略取胜,并非取消军事斗争,而是要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有时还必须同“伐兵”、“攻城”相配合才能达到目的。“以计伐战一 当万”语出《晋书·杜预传》,指用计谋来代替战斗,一人就可以当万人使用。明智的将帅都十分重视计谋的运用,而不愿施匹夫之勇。以计伐战,可以少流血,而同样获得好的效果。

(二)以治为胜的治军传统

“以治为胜”是吴起的治军名言,出自《吴子·治兵第三》“武侯问日:‘兵何以为胜?’起对曰:‘以治为胜。’又问日:‘不在众乎?’对 日:‘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吴起治军思想的核心,是以法治军,恩威兼施 ,主张依靠严格的管理,建设一支纪律严明,团结一致的“父子之兵”。他认为军队有投有战斗力,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以治为胜。治由法生,令行禁止,纪律严明,军队才能做到平时秩序井然,战时威武雄壮,前进后退都有节度,左右运动服从指挥,虽然处于绝境仍能阵势不乱 ,虽然分散行动也能保持战斗序列;将领与士卒同安乐,共危难军队上下同心,“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吴子·励士第六》。这样的军队,才能所向无敌。否则,即便有百万之众,也无济于事。

要做到“以治为胜”,具体要从两个方面人手,一要以“教戒为先”,通过严格训练增进官兵的作战技能,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从而增强敢打必胜的信心。军事熟语如:用兵之法,教戒为先、军士不练,百不当一;练而用之,一可当百、久练成勇士,苦练出精兵、练兵必先练心、功夫要练好,三百六十早、好兵靠练,好日子靠干、兵要天天练,贼要天天防、兵可以百年不用,但不可一 日不练、兵不练不精,将不斩不齐、兵不练难上阵,树不剪不成林、弓箭越练越熟,扎枪越扎越准等,都强调了训练对军队的重要性。吴子在《吴子·治兵第三》中提道:“夫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故用兵之法,教戒为先。”主张把教育训练列为治军的首位。诸葛亮在《将苑·习鳓中也谈到:“军无习练,百不 当一;习而用之,一可 当百。”认为训练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有力保障。关于训练内容,一方面要练心(练兵要练心),另一方面要习武(功夫要练好,三百六十早)。“所谓练心包括将帅士卒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和战斗作风的培养教育,目的是用统治阶级的政治理想、道德观念统一军队的思想。所谓习武,内容不单指练技击、阵法,而且包括用兵韬 略,方 法注重实用,强调实练 。”

以治为胜二要做到“赏罚分明”。我国古代的政治家、军事家无不重视军纪军法的作用,都把严明军纪作为培养、维护和增强军队战斗精神的重要方略和手段。《周易·师》言:“师出以律,失律凶。”将严明军纪视为治理军队、培养军队战斗精神、克敌制胜的前提条件。《孙子兵法》将“法令熟行”作为预测战争胜败的重要标准和依据之一,再三强调,要使“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必须严明军纪。军事熟语如:令行禁止、令行如山、发号施令、信赏必罚、赏罚严明、赏不逾日、赏不当功、赏功罚罪、军无戏言、军令如山、三令五申、论功行赏、军令无私亲、军听将令草随风、治兵以信,求胜以奇等都体现了这一治军原则。“令行禁止”源自《逸周书·文传》:“令行禁止,王之始也。”指能做到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禁止就立即停止,这是统治天下的开端。令行禁止是军队纪律严明的重要标志。“赏不逾日”语出《孙膑兵法》:“赏不逾日,罚不还面。”即论功行赏在当天进行,惩罚有错不待转过面再处理。强调要把握好赏罚的时机与尺度,做到及时适当。

(三)注重“气”、“势”的作战风格

“气”和“势”是军事熟语中经常涉及的两个概念。气指士气,即战斗精神。在军事领域,士气是军队精神、气质和风貌的具体体现,是军人信念、思维、情感、意志和品质的综合反映,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孙膑兵法·延气》中云:“合军聚众,务在激气;复徒合军,务在治兵利气;临境近敌 ,务在厉气;战 日有期,务在断气;今日将战,务在延气。”这里“气”指军队的士气,意谓编组军队动员民众,一定要激励士气。连续行军,到达集结地区,务必要整顿武器装备,振奋军队的士气。兵临边境、接近敌人,一定要鼓舞士气。打仗的日期已定,就一定要保持持久的高昂士气。…由此可见,士气在战争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涉及士气的军事熟语如:一鼓作气、杀气腾腾、锐不可当、锐气益壮、鼓衰力竭、一鼓而下、一鼓而擒、气冠三军、惕威夺气、兵打一口气、胜在得威,败在失气、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三军可夺气,将帅可夺心等,后三条熟语皆出 自《孙子兵法·军争篇》:“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张预注:“气者,战之所恃也。夫含生禀血,鼓作斗争,虽死不省者,气使然也。故用兵之法,若激其士卒,令上下同怒,则且以不战挫之,伺其衰倦而后击;故彼之锐气,可以夺也。”明智的将帅都十分重视激励自己部队的士气,同时又施谋运计、想方设法地挫败敌人的锐气,如此才能使己方军队保持高昂斗志,所向披靡,无往不胜。

鼓舞士气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对敌方形成压倒性的态势。“势”指事物本身态势所形成的内在力量,孙子解释为:“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指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像将圆石从万丈高山推滚下来那样,这就是所谓的“势”。李靖在《卫公兵法辑本 ·将务兵谋》中谈道 :“兵有三势:将轻敌,士乐战,志励青云,气等飘风,谓之气势。关山隘路,羊肠狗门,一夫守之,千人不过,谓之地势。因敌怠慢,劳逸饥渴,前营未舍,后军半济,谓之因势。”气势、地势、因势,构成“势”的三个环节,也是将帅用兵任势的三项主要内容。如果能恰当加以利用,就能在态势上压倒对手,形成战略优势。军事熟语涉及“势”的有:势如破竹、势不可当、势如累卵、大势雄兵、大势所趋、强弩之末、一败如水、一败涂地、势均力敌、择人任势、审时度势、兵败如山倒、势弱只因多算取胜,兵强却为寡谋而亡等。“择人任势”语出《孙子·势篇》:“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择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军事上的势,通常指在军事实力基础上,发挥将帅指挥作用,所造成的态势和强大冲击力。择人任势,从字面上是说选择适当的人才,利用和造成有利形势。其含义是指作战要充分发挥将帅的指导能力,以自己的军事实力作基础,造成一种猛不可当,压倒敌人的有利态势。

(四)追求全胜的最高境界

将帅如果能以深谋远虑之谋,势如破竹之势,军令如山之法去指导、调动和治理军队,那么追求全胜的最高境界就成为理之所宜,势之必然。体现全胜思想的军事熟语如:天下无敌、不攻自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百战百胜、百战不殆、战无不捷、无敌于天下、立于不败之地、兵不血刃、战必胜,攻必取、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百战百胜、天下无敌虽然也是一种全胜的境界,但并不是我国兵家推崇的最高境界。孙子在《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认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指百战百胜,并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经交战而能使敌人屈服,这才算是高明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不仅是历代军事家用兵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兵家谋略运用的最高形式。孙子认为“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在既定条件下,以一定的优势力量为后盾,充分发挥指挥员的谋略,做到不战而使对方屈服,从而避免双方的,使人民的生命免遭涂炭之灾,实在是一种绝妙的全胜策略。孙子既把“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为战略决策的最佳选择,也作为具体战术的手段。

三、军事熟语的民族性

(一 )爱好和平的心理愿望

前面我们谈到的“慎战”思想以及兵家所追求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心理愿望。而这里我们主要从“民本”和“厌战”两个方面分析这种心理。古代进步的军事家、政治家大多数用以仁为本的观点看待战争,认识到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而利害得失则是人心向背的物质基础。他们认为富国强兵要以民为本,本固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以民本思想为主题的军事熟语如:人心所向、吊民伐罪、禁暴诛乱、国泰民安、以战止战、兵民是胜利之本、民为本,国为重、民为帮本,本固邦宁、天戈所指,到处称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敌人不足畏,百姓不能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国泰民心顺,人和万事兴等。“民为帮本,本固邦宁”源自《醒世姻缘传·第十七回》,指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就会安定。“以战止战”语出《司马法·仁本第一》:“古者以仁为本”,“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这些熟语都是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心理的具体体现,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战争在乱世的环境中,就变成了禁暴诛乱、维护和平的工具。但在治世的环境中,这种心理则表现为一种厌战的心态。军事熟语中以厌战为主题的有:兵凶战危、兵连祸结、止戈为武、洗兵不用、化干戈为玉帛、大兵过篱笆破、宁作太平犬,不为乱离人、一年大仗,十年穷、国破民遭殃,国强民安宁、兵过如火烧,百姓活不了等“化干戈为玉帛”源自《左传·鲁僖公十五年》:“上天降灾,使我两君匪以玉帛相见,而以兴戎。”指苍天降下灾祸,使我们两国的国君不是友好相见,而因此引起战争。“干戈”是古代的两种兵器,这里引申为战争。“玉帛”指玉器和丝织物,古时诸侯会盟用玉帛作为互赠的礼物,故引申为和平。“化干戈为玉帛”指将战争转变为和平。

(二)团结一心的民族气节

中国五千年历史表明,中华民族并不是一味地苟安于和平。在面对外敌入侵或国家危亡时,中华民族往往体现出惊人的凝聚力,满怀同仇敌忾、同舟共济的豪情。这种团结一心的民族气节在军事熟语中得到了充分印证,如:万众一心、军民团结、协同作战、众志成城、众心成城、同仇敌忾、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上下不和虽安必危、不和于国不可出军、不和于军不可出阵、不和于阵不可进战、不和于战不可决胜、人心齐泰山移等。语言的真谛使我们相信:团结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且也是一支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司马法·严位》提出:“三军一人,胜。”《左传》也明确指出:“师克在和,不在众。”《管子·形式第二》中言:“上下不和,虽安必危。”指上下级不和睦,表面上虽然安定,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吴子·图国》中说:“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意为国内意志不统一,不可以兴兵;军队内部不团结,不能摆兵布阵;临敌行动不一致,不可以同敌作战;战斗部署不协调,不能取得战斗的胜利。强调了团结对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 ,军事熟语在其哲理性、历史性、民族性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特征,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精髓,包含着深邃的逻辑思维,内容详实,系统完备,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真实写照。

【参考文献】

[1]李兵.中华兵书宝典[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6.338.58.367.

[2]中华传统文化大观[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501

孙子兵法中的哲学思想范文4

《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它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孙武在其书中揭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不仅深受战国以来历代军事家的重视和推崇,对他们的军事思想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军事思想领域内也拥有广泛的影响,享有极高的声誉,至今仍有其不可抹煞的科学价值。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孙子兵法》读书笔记,请您阅读。

《孙子兵法》读书笔记1最近我阅读了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真是受益匪浅。它成书于春秋末期,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对中国的军事学发展影响非常深远,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主要论述的是战略方面的理论,比较抽象,但哲理性强,可借鉴的范围很广。孙子兵法的作用远远不再局限于一本军事著作的范畴,它还被广泛运用于政治斗争、商业竞争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涉及到战争规律、哲理、谋略、政治、经济、外交、天文、地理、等方面内容,堪称古代兵学理论的宝库和集大成者,在世界广为传播。

在当代,一些相关企业要求员工的入门基础就是熟读《孙子兵法》,因为它的作用及地位在管理的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在《孙子兵法》的《谋攻》当中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形》、《势》讲决定战争胜负的两种基本因素:形指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势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虚实》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最后以多胜少。《军争》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九变》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行军》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地形》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九地》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火攻》讲的是以火助攻。《用间》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书中的语言叙述简洁,内容也很有哲理性。在古代,很多将领用兵都受到了该书的影响。处于当代的我们更应该像古人学习!

有人说,读《孙子兵法》的启示就是:无论做什么都不要有一颗仁慈的心。我觉得这是错误的。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与古代是不一样的,虽然也需要竞争,但它们竞争的性质是不一样的,至少现在不用我们上战场与敌人厮杀,只是与对方动脑子竞争,专业的话就是心理战。

在《孙子兵法》里,学到的不仅仅是在战场上的技术,更多的是教会了我们如何在社会上立足的最好技巧。

《孙子兵法》读书笔记2在现代的商业范畴里,“商战如兵”。如“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这里提到了“奇正”。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多我退。正所谓“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孙子兵法》的魅力在于他是中华5000文明的结晶,他蕴涵了普遍的、朴素的、辨证的真理。在这里我们不能把其视为万古不易的真理,也不能把他捧上高高的神坛。但是,我们现在又必须把他捧上神坛,这不仅是因为数千年来《孙子兵法》和孙子在国人的心目中已经成为百战百胜、决战决胜的钢铁统帅的代名词及其圣经,更重要的是,其文笔简约,正因为简约,可以引申出无限的联想和解释,言简意赅,内涵深厚,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就像其道理尚存,“法无万古不便之法。”古时的圣经,现在很多以丧失其曾存的魅力,如“唯女子与小人者难养也,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如“男女授受不亲,嫂溺,叔援以手,权也。”如“蛮夷之有君,不若华夏之无也。”《四书》《五经》“六艺”,多以不用,就正如列宁所说:“历史是客观事物的排列,逻辑是主观对历史的排列。”,或如郭沫若所提出的:“为革命而研究历史。”旧瓶装新酒,使古老的东西披上新的外衣,外延其适用,内涵其道理;“新的实践产生新的理论,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使新的理论有古老的外壳,让其与中华文明完美的结合。正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够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现代,与古老,完美的结合,这也就是其真谛之所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一个道理。用古文阐释现代,用现代充实古文。《孙子兵法》有其长久适用的道理,因此,我们可以用它来解释、指导现代的实践,获得成就。如商业和教育。

《孙子兵法》读书笔记3今天,我和我妈去书店买了一些书,我看了其中的“孙子兵法”孙子兵法里有很多篇如《始计篇》第一、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

《作战篇》第二、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

《谋攻篇》第三、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军形篇》第四、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兵势篇》第五、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虚实篇》第六、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

《军争篇》第七、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九变篇》第八、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行军篇》第九、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地形篇》第十、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九地篇》第十一、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火攻篇》第十二、讲的是以火助攻。

《用间篇》第十三、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我还查了一些作者的资料:孙子兵法“是从战国时期起就风靡流传的军事著作,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都使用其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而且,其中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还被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方面。然而,这部著作者是谁呢?学术界议论纷纷,一种认为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孙武所著,一种认为是孙膑整理而成,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某位山林处士编写,还有的说是三国时代曹操编撰的。直到1972年4月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的两座汉代墓葬中同时发现了用竹简写成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这样,数百年的争论方告结束,《孙子兵法》的作者被确认为春秋时期吴国的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读书笔记4《孙子兵法》是一部经典的兵法著作,书中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他在后世被应用被实践,并且让实践者获得成功。在《孙子兵法》出现过后的几千年中,历史历经了多少场战争,又有多少猛将锐兵借用《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战术大获全胜。《孙子兵法》古人用之于战,现代人亦可用之,用之于生活。

何为道?道乃明政。古时的战争需要人力,更需要人心。君主应当同民众一样有必胜的目标,有保家卫国的理想,意志统一,共同生死。古之用兵需要有严明的政治,今之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身处和平年代,没有战争,却又灾难。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需要“道”的存在。这不禁又将我的记忆带回那段痛苦的时光,那段自豪的时光。我们,经历了雪灾地震。但是?种植恍也⒚挥写虻轿颐牵?颐堑牧斓既撕妥婀?嗣裢沤嵋恍模?餐?乖值某【傲钊烁卸?U庋?纳舷乱恍牟痪褪潜?ㄖ?“道”最好的体现吗?或许那段往事不堪回首,但是那段往事让人难忘。

何为天,何为地?天乃天时,地乃地利。古时用兵作战不仅要靠军队实力,除了之前所说“道”之所用带来的人和之外,还需依靠天时地利。如若不是江面大雾弥漫,或许诸葛亮便会因为自己定下的三天之内造十万支军箭的军令状而丧命了吧;如若不是东南风的吹拂,或许火烧赤壁中周瑜只会烧伤自己了吧;如若荆州不是军事要地,又怎会成就其兵家必争的美名呢。天时地利在战时很重要,在现在的生活当中同样很重要。为什么商人会在情人节将玫瑰花精美包装然后卖出,为什么大雨天总会有人撑着一把伞外出卖伞,为什么经营者会挑选店面位置?这些不都是人们在生存和竞争中对天时地利理解过后的运用和实践吗?

何为将?将乃明将。战时拥有一个贤明的大将是福,现在拥有一个贤明的领导人同样是福。我们同样期盼自己的领导富有才华,赏罚有信,对下属关爱有加;我们也同样期待着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勇敢果断受人尊重的领导。《孙子兵法》中的“将”告诉了我们领导之方,告诉了我们成功管理的方法。

何为法?法乃军法。古时战争中军法严明是众所周知的,只有拥有严明的纪律才会有严明的军队,只有严明的军队才会取得战争的胜利。古之军法,现之律法。在现代这样一个法治社会,我们需要懂法更需要守法。只有在有规有矩的社会中,我们才能够自由发展,良好发展。试想一个没有法律的国家将会是怎样,那将会是没有管制,没有保护,没有人权的混乱世界。

《孙子兵法》是兵书,指导军队在战争中获得胜利;《孙子兵法》也是生存指南之书,指引我们在生活中走向成功。

《孙子兵法》读书笔记5孙子兵法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军事巨著,其深邃的战争理论、精准的战略眼光以及无可挑剔的战术运用,让多少战争神话上演,使多少不世名将诞生!读来荡气回肠,发人深省。禁不住总结了一下心中的感受:

一宏,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站在人类的生死存亡高度来定义战争,宏观大义,发人深省,可见孙子是深恶战争的,但又深知只有用战争的形式才能真正阻止战争,故其修兵书绝非是赞成战争。

二略,孙子言略归于形势虚实之道,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算也;奇正相生,如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行,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可见孙子反复强调创造性和变化性的重要性,他指出战争要创造出战略上的优势而使敌虚,反复变化自己的用兵使之实。从后代无数百站百胜的名将的用兵来看,创造不存在的优势和飘忽不定的用兵正是他们的取胜之道。

三计,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扶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孙子毫不避讳的提出战争就是耍诈,这与春秋时期堂堂之鼓,阵阵之旗,兵对兵将对将兵车对兵车的战争形式背道而驰,却引领了之后数千年的中外战争。

四谋,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子深知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道理,故提出战争最终目的是使敌人不与我为敌,使想法不和者同我想法而已,能用别的办法达到这个目的就最好不要用战争。多么先进的军事思想啊,历史的长河中不就挂满了那么多因谋而息的战例吗?

孙子兵法中的哲学思想范文5

[关键词]孙子 处军

阴阳 五行 空间环境生态学

开宗明义,自从《孙子兵法》问世二千多年以来,人们对孙子思维定势的诠释活动始终没有终结。这种诠释活动本身就是在有理论框架支撑的条件下。对K《孙子兵法》的全部内涵进行破译。使当今社会与兵家韬略的研究者们,同步理解先哲的武学思想,或言之,同时代人在从体系研究者们的研究成果中,“汲取的是派生出来的诠释者的私人哲学”(见《周易的自然哲学基础》)。在孙子武学体系的研究中,本人也曾衍生出来一些“私人哲学”,今天笔者在“私人哲学”的层面上。再做新的探索。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5],而右背高[6],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所谓处军,是指在各种地形条件下,军队行军、作战、驻扎的不同安置对策。处是安排、安置、处置、安顿、部署的意思。而相敌者,是为观察判断敌情。相者,观察、审视也。绝山依谷是说通过山地,靠近谷地行进。绝为通过意。依为靠近、依托。视生处高意思为驻扎在向阳而高隆的地方。视生专指向阳。还有一种观点说,“视生”是指视界开阔,展望良好。战隆无登可以理解为敌人占据高地,不可仰攻。隆在这里是指高地。登者,迎战也。绝水必远水指横渡江河后,要距离河流稍远的地方驻扎,以便有进退回旋的余地,避免背水作战。张预注:“凡行军过水,欲舍止者,必去水稍远,一则引敌使渡,一则进退无碍。”客为客军,指敌军。《礼记,月令》注:“为客不利。”疏引正义:“起兵伐人者谓之客。”半济而击之,是说乘敌军一半上岸、一半还在水中之际予以攻击。济为渡。无附于水而迎客,不要在靠近江河处与敌军交战。无为勿,附为靠近。无迎水流:不要在水流的下游驻扎。“迎”或“无迎”是与敌营阵相对而言,以敌阵为准,在其下游者为迎水流。此处是说不要在敌阵的下游驻扎,以防敌人决堤放水或者顺流攻击。绝斥泽,不能通过盐碱沼泽地。斥为盐碱地。泽为沼泽。惟亟去无留:希望迅速离去,不可停留。惟,句首语气词,这里表示希望。亟去,迅速离去。交军于斥泽之中是说两军在盐碱沼泽地带作战。交是指接触,在此引申为交战。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是强调必须靠近有水草的地方,背靠树林。依为依近。背为背靠,依托意。平陆处易,是说在平原开阔地带驻扎,要选在平坦的地方。平陆是指平原地带。易为平坦。右背高:最好背靠高地。右,本义指右侧。古人以右为尊,所以又引申为尊尚。还有一种说法为,要求军队的侧翼要以高处为后背依托。前死后生,指前低后高。这里的死生是指高低。《淮南子・地形训》中说:“高者为生,低者为死”,句意为在平原作战也要做到背靠高地,面向平原。四军之利,指上述“山”、“水”、“斥泽”、“平陆”四种地形上处军原则的好处。利为利益、益处、好处。黄帝是传说中的部落首领,汉族祖先。姬姓,号轩辕氏。少典之子。他联合中原各部落打败四方各部落,统一了黄河流域,而被拥戴为部落联盟首领。其传说详见《史记・五帝本纪第一》。四帝:传说中黄帝周围各部落首领。银雀山汉墓竹简《黄帝伐赤帝》残筒记载:“黄帝南伐赤帝……东伐青帝,……北伐黑帝,……西伐白帝。……已胜四帝,大有天下。”

在这里,可以明白孙子的处军军事思想。孙子说:在各种不同地形上行军作战的处置原则和观察判断敌情的方法是:通过山地时,要靠近有水草的山谷行进,驻军扎营时,要驻扎在高处并且向阳的地方。如果敌人占据了高地,不要去仰攻。这些是在山地行军作战时的处置原则。横渡江河后,必须远离水流驻扎,敌人渡水前来进攻,不要在水边迎击敌人,而要在他渡过一半时,发起攻击,这样最为有利;如果要待敌决战,不要靠近水边列阵;在江河地带驻扎,也应选择居高向阳的地方,不要迎着水流设营扎寨。这些是在江河地带部署军队的原则。部队通过盐碱、沼泽地带时,应迅速离去,不可停留:如在盐碱、沼泽地带与敌遭遇,就要迅速抢占靠近水草并背靠树林的地方。这些是在盐碱、沼泽地带行军作战的处置原则。部队在平原地区驻扎,应选择平坦开阔的地域,其侧翼应依托高地,做到前低后高。这些是在平原地区行军作战的处置原则。以上四种军队部署原则的运用,就是历史上黄帝战胜赤帝、青帝、白帝、黑帝等四方部族首领的重要原因。

孙子又云:“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孙子的贵阳而贱阴是重视向阳之处,轻视背阴地带。张预注:“贵阳者,以其光明气舒,疾病难于滋蔓也:贱阴者,晦逆非养生之道也。”养生而处实是指军队要驻扎在水草、粮食、物资方便,并且地势较高,土地坚实的地方。养生,军队人马得以休养生息的地方――水草茂盛、粮食充足、物资供给方便。处是指军队驻扎。实为地势较高,土地坚实的地方。百疾是泛指各种疾病。

我们可以看出,孙子的思想应该明确为。大凡军队选择营地。总是喜欢干燥的高地,避开潮湿的洼地:重视向阳,避开阴湿之地:驻地要靠近水草茂盛、军需供应充足的地方。将士百病不生,这样就有了胜利的保证。利用丘陵、堤防时。要占领它向阳的一面,并把主要翼侧背靠着它。以上这些对于军队如何行军作战的有利措施,都是利用地形作为辅助条件的。

自从孙子武学思想问世以来,此处军原则成了军事理论家们的法典,而且照此运兵,百战百胜,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战争神话。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应该是兵家处军韬略的最好诠释。

赤壁大战时,孙权与刘备联军决定抗击曹操。周公瑾亲临战地,观察曹军布阵,只见曹军“战船如芦苇之密”而且均用铁索连在一起,固若金汤,周瑜看后当即“口吐鲜血,不省人事”。诸葛亮知道周郎心病所在,于是献上十六字密书:“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当时,正值隆冬季节,西北风呼啸,曹军隔江在上风头的位置,孙刘军队在东南方,处于下风处,联军若火攻,火随风势。只能出现“引火烧身”的局面。可以说,曹操的处军无懈可击。

诸葛亮筑起“七星坛”,“沐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登坛祈风。果然,三日三夜后,东南风大起,周郎施“苦肉计”,黄盖诈 降,迷惑住了老奸巨滑的曹操,降船顿时成为火船。风助火势冲入曹营,一世枭雄兵败赤壁。诸葛亮的呼风唤雨成为历代民间的美谈。

为什么曹阿瞒处军正确还损失了八十万水军?只能说是孔明“借东风”的结果。

诸葛亮“借东风”应该是十一月二十甲子曰。此日是冬至之日。是地球上日照最少的日子。冬至,顾名思义,应该为冬天到了尽头的意思。既然到了尽头,马上就应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也可以说,地球上的日照时间从此应该一天一天的多了起来。古人以阴阳来概括宇宙间一切事物,他们认为“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按照这个规律,冬至之前,阴气盛,长江沿岸便刮西北风,到了冬至,阳气生长应该刮东南风。诸葛亮正是运用了这一规律,留下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千古绝唱。

倘若世间万事真的有根,笔者则认为,孙子处军原则的根,应该是《易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

在我国古代,阴阳五行是一个哲学概念。古人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从阴阳五行中找到答案,因此,《易传》有“一阴一阳谓之道”的说法。最初,阴阳只是阳光向背的意思,朝日的为阳,背日的为阴。但是,随着人类生存活动的需要,他们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阴阳的派生产物,例如男女、动静、刚柔、昼夜等。《尚书・洪范》认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

土日稼穑,润下作成,炎上作苦,由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何意?就是说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大自然、天地都是由五行的派生产物,人类本身也不例外。男女结合,实质为阴阳结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孩子出生则为阴阳结合而派生出来的产物,当新的物质一旦问世,他或她马上就又进入了新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是无止境的。倘若一个新的物质不能在问世后进入阴阳范畴,那就说明新生成的物质违背了应该遵循的自然法则,他或她在生长一个阶段之后,会被自然淘汰。

五行学说在战国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研究者们系统地提出了五行的又一规律,即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水。

《命理探源》说:“木生火者木性温暖,火伏其中,钻灼而生,故木生火:火生土者,火热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故火生土:土生金者,金居石依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土以生石,故土生金:金生水者,少阴之气温润流泽,销金亦为水,故金生水:水生木者,因水润而芽出,故水生木也。”

这种诠释,再清楚不过。

战国时期,五行说风行,影响了整个社会。整个时代。那时的诸多学术门派,都以谈论五行为高深,有些类似于清代儒学们以易谈兵为时尚,而孙子正是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孙子从天地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处军思想,严格地贯彻了五行原则,特别是向阳弃阴一说。

后来,我们在船山易学中看到了阴与阳的精确涵义,王夫之认为阴阳是两种力量:一种致使系统“躁进”,一种致使系统“重滞”。前者为阳,为系统的不稳定力量:后者为阴,为系统的稳定力量。光有阳而无阴,则“往有余而来不足”,系统将无以言秩序:光有阴而无阳,则“来恒疾而往恒迟”,则系统无以言进化。故尔阴阳其性也“全有所任”,“两相为酌”:其性也“全有所属”,“皆有分剂”。

在太极(阴阳)之真实所指的问题上,王夫之的论述似乎难懂一些,但是王夫之抓住了阴阳实质的要害,他认为“变通者,阴阳之制也。”“变者,阴变阳,阳变阴,爻之相间者也。通,阴阳自相通。爻之相承也。”在他看来。一种阴阳贡献的变化此消彼长地决定了系统的状态跃迁。

当今学者们提出的空间环境生态学,没有离开阴阳五行的轨道,与孙子的处军思想同出一辙。我们都清楚,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破坏人们在世间的生命规律,还蕴涵着许多不可知的变数。所以,中国人在选择住宅时,都喜欢“负阴抱阳”,这样可以减少疾病。特别是在南方,选择南北朝向的房子尤为重要,因为南方雨量充沛。空气潮湿,没有暖气。古人们根据实际生活经验,总结出许多环境理论,最为有名的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何为青龙?青龙即为大道,或为较宽阔的马路;白虎是流动的河流;朱雀是指低洼处的池塘或湖泊;玄武是山势不太陡峻的丘陵,也可为小山。在韶山冲的故居,正是这种格局。在我国南方,建造房屋要考虑到我国是处在亚洲东南部,受到东、东南太平洋和西北、东北西伯利亚季风气候的影响。所以在房屋的西北角和东北角不能留出过道。这种过道会使冬季的西北、东北风畅通无阻,夏季产生热岛效应。此皆为专家评说。

总之,孙子的处军原则应该源于五行,而五行的理论又是阴阳的诠释。阴阳的合二为一是为道。可以这样说,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孕育出了《孙子兵法》这棵参天巨树,我们在学习与研读孙子精神的同时,也感悟到身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参考文献

[1]祁洞之,周易的自然哲学基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夏 青,孙子兵法研读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3]王光军,孙子兵法全典,印刷工业出版社,1997.

[4]杨善群,孙子答客问,人民出版社,1997.

[5]崔占国,孙子兵法警官读本,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6]X承勤,一百二十年阴阳谴历,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  [7]朱 熹,易经问卜今译,社科院出版社,1993.

[8]郭化若,孙子译注,古籍出版社,1984.

孙子兵法中的哲学思想范文6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其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

《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计》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这是全书的纲领。《作战》主要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谋攻》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形》《势》讲决定战争胜负的两种基本因素:“形”指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势”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虚实》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最后以多胜少。《军争》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九变》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行军》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地形》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九地》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火攻》讲的是以火助攻。《用间》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孙子兵法》关于战争的理论受到后世军事家的称赞,被广泛地应用于战争实践中,并且,其军事理论也成为后世军事家和研究者的兵经要义,受到了广泛的学习和研究。西汉时,经官方整理校订,《孙子兵法》的篇名次序得以固定。

《孙子兵法》通篇博大精深,说理精微,逻辑严密,不独是一部军事理论著作,它在语言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在形式上,《孙子兵法》十三篇并列出现,各自独立成章;在内容上,《计》篇虽为首篇,却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十三篇各自围绕一个主旨进行论述,其结构形式灵活多样。同时,《孙子兵法》中使用了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设问、反问、顶针、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孙子兵法论点鲜明,说理机敏,文如流水、晓畅自如,使人读来津津有味,兴致盎然。此外,《孙子兵法》用词极为洗练,字如矶珠,词约义丰而且气势恢宏,雍容大度。

《孙子兵法》全书贯通了朴素唯物论和原始辩证法的思想,不仅客观地揭示了战争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关系,而且透彻地论述了指导战争的重要规律和原则,一直为古今兵家名将所推崇,受到中外有识之士的称赞。现在《孙子兵法》的基本原则与思想,还渗透到军事以外的社会生活领域,在企业管理、商业竞争、体育竞赛等许多活动中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孙子兵法》既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它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它在书中揭示的军事规律、哲学思想以及管理知识,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世界意义日益显著与广泛,其文学价值也日渐突出。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①,其次伐交②,其次伐兵③,其下攻城④。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注释】

①伐谋:指破坏敌人的计划、沮丧敌人的意志。

②伐交:指破坏敌人的外交。

③伐兵:指野战。

④以上“伐谋”“伐交”“伐兵”“攻城”四个阶段,从手段的激烈程度来讲是个逐步升级的过程,从“兵不顿而利可全”的原则来讲是个逐步降级的过程。

【译文】

所以百战百胜,算不上真正的高明;不战而使敌军屈服,才算得上真正的高明。所以军事手段以智谋战为上,其次为外交战,其次为野战,而以攻城为最下。攻城的办法,是出于不得已。修造“橹”(带望楼的战车)和“”(有皮甲装护的四轮攻城车),准备各种器具,要三个月才能完成;“距堙”(攻城用的土山),又要三个月才能完成。将领怒不可遏,而命士兵“蚁附”(像蚂蚁一样缘墙而上)攻城,导致三分之一的士卒白白送命,而城却仍然攻不下来,这是攻城的灾难。所以善用兵的人,使敌军屈服不是靠野战,拔取敌人的城邑不是靠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不是靠持久,一定要本着“完整取胜”的原则来与天下各国竞争,所以既不用消耗兵力而又能保全利益,这就是用智谋攻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