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化学论文范例6篇

表面化学论文

表面化学论文范文1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自有人类社会就有社会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继承和积淀了深厚的民族传统,又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中不停地内化更新、外向传导,从而促进整个人类文化向前发展。

大学校园文化是作为一种社区文化而存在的。它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一种亚文化。它也必然以社会文化为背景,折射和反映出主体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性和时代性,同时又具有区别于主体文化系统内其他子系统亚文化的个性特征,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停地吸收、批判、创造、辐射,促进社会主体文化的发展。

大学校园是一个以教育为主要社会职能的社区,活动于其中的人群是大学生、教师和干部。他们的活动方式一是课堂内实验室内的教学、科研活动,二是课堂外的学术交流、社团活动、公益劳动、人际交往、日常生活、闲暇娱乐等活动,因此这里既是一个教育环境。

高等教育活动使生活于校园的人群有着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特别的共同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群体心理以及思想观念。“一种文化的核心是一种价值体系”(1)“校园文化的形成引导生活在校园内的每一个人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并且在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中,完成每个人价值观的实现”。(2)但校园文化环境不是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系统,它与社会文化大环境息息相通,必然受社会主体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2、大学校园文化现状

现代人类已进入新科技革命的时代,当前我们面临着新技术革命和国际激烈竞争,也面临着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主旋律的历史转变时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主体文化转型的剧烈变化,国际国内文化大环境对校园文化从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到生活方式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入主体意识的觉醒,自主观念、竞争意识、成才意识、参与意识、民主法制观念都大大增强,进取开拓和拼搏精神得到激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娱乐活动增多,人际交往、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其负面影响比较集中地表现为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和实用化,生活格调的低俗化以及消极颓废虚无主义的人生态度。

面对客观存在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才成长的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要努力净化校园环境,抵制低俗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方向发展。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学校应成为最好的小环境之一,并对大环境的优化作出积极贡献。”

3、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完成高等教育目标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它的培养目标不论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知识能力、身心素质上都应有较高的要求,应是高标准的。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造就跨世纪人才。在人才成长过程中与教育相辅相成的环境条件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教育导向、开发创造、娱乐调节、激励凝聚等功能,营造最优化的育人环境,实现高等教育培训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有赖于社会实践,大学校园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条件。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大学生、教师和干部既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创造者,又是校园文化的客体、消费者。在这里大学生是高智能的群体,是渐趋成熟的思考的一代。在大学校园这个学校与社会接轨的实践环境里,他们摆脱了单纯受教育的地位,转而以自我为主体,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中进行自我塑造,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个体的社会化。

4、体育与大学校园文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智力、道德品质和审美情操以及各种各样才能在一个人身上充分、自由、统一、和谐地发展。因此培养德、智、体、美诸种素质的发展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我国教育方针的制定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其中体育教育是有机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各国也无一例外地将体育作为学校基本教育的内容。大学阶段的体育,承担着使大学生身体完美发展,增强体质的重任。与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密切配合,共同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教育目标。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体育又是;种社会文化现象。人们从事体育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身心发展和满足自身的高级需要,通过体育来使自己的躯体和精神得到改造和升华,从而使人自身趋向完美。体育文化与政治、伦理、科技、艺术、社团文化等共同构成大学校园文化体系。

5、健美操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课外健美操锻炼是体育教育的扩展与补充,又是体育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健美操是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快节奏生活方式带来“文明病”蔓延的历史背景下,人类为保护自身健康而创造的一种健身体操。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富裕,人们体育价值观念增强,追求便与美的心理趋向日益强烈。这类初始以健身为目的的运动经过广泛地吸取体操、迪斯科等舞蹈及其他体育艺术门类的动作造型,而注入力度、增加负荷,借助音乐的节奏、旋律及风格调控动作、体验情感,并逐步在相关科学理论指导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从而发展成为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通过身体练习达到健身、健美和健心目的的新型体育项目。它还具有很强的群众性、艺术性、娱乐性和创造性而成为适应性极广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艺术活动。它以自我锻炼,自我塑造,追求健与美的全面协调统一的发展而为大学生所接受,成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枝鲜艳之花,给大学校园注入了新的活力。

健美操锻炼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美的功能。健美操是一种有氧代谢运动,通过较大密度和强度的身体练习,对身体各关节、韧带、各主要肌群和内脏器官施加合理的运动负荷,从而有效地改变体重、体脂等身体成份,提高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内脏器官的机能,发展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运动素质,增强体质,促进大学生身体生长发育日臻完美。使生命健康、强壮,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而呈现出美的魅力。开展课外健美操锻炼,不但与学校体育教育相辅相成,全面增强大学生体质。而且引导大学生追求健康美,使人积极向上、朝气蓬勃,抵制了消极颓废思潮对校园文化的侵蚀。

健美操塑造健美形体的功能。追求形体美是人们们选择健美操的直接动机。形体美主要指人体外形的匀称、和谐、健美。遗传因素生成了人的基本体型,但后天塑造却是完全可能的。健美操是在生理学、解剖学、人体造型学、体育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创编的。其动作和程序具有明确的对整体和局部目标的针对性。实践证明它是塑造形体的有效手段之一。因其实效,而受到人们重视。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是塑造形体的最佳阶段,

上海市上海中学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直属的实验性示范性大型寄宿制高中,创始于1865年的龙门书院。学校占地面积340余亩,绿化覆盖率达42%,堪称绿色校园之典范。现有行政班98个,中外学3200余名,其中累计有来自57个国家和地区的1980余名国际部学生。学校素以管理严谨、名师荟萃、教育高质、英才辈出而饮誉海内外。历届校友中有以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为代表的现任或曾任党和国家省部级以上领导100多位,两院院士51人,中国人民将领29人。

写作:写作阵容强大,具有多年论文写作经验,领域涵盖广泛,若有部分专业,没有相关的,我们将给你寻找合适的。本站投入巨大,收费合理,信誉卓著,口碑颇佳,对客户一向以诚为本,绝不因一点小利破坏自己的多年积累的良好名声!

如何发表职称论文,本站为您解决.本站提供省级,部级和核心级的服务.以敬业的心做专长的事.我们坚信诚信服务是公司的生命线.进入本站,难,职称评不上将成为历史.多年的成功经验,专业高效团队,告诉您如何发表职称论文:如何发表职称论文医学类如何发表职称论文教育教学类如何发表职称论文经济类科技类如何发表职称论文核心类如何发表职称论文综合类,确认您的论文顺利快速发表.您还在为写论文而发愁吗?您还在为找论文指导而担忧吗?您还在为购买论文材料的高额费用而困惑吗?您还在为而苦诉无门吗?所发表期刊均是国家正规期刊,全文可在期刊网查询。

《时代教育》杂志系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出版开发发行的G4类教育教学期刊(省级期刊、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8181国内统一刊号:CN—1677/G4),

栏目设有: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教学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论坛、研究生论坛、综合类文稿、艺术天地。

本站有各类300名写作论文,是全国最大的写作论文写作网,免费提供各种范文,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硕士论文,写作体育论文,写作医学论文,写作音乐,舞蹈,艺术,论文等。一个写作团队,全部由博士和一些专来帮你写作你的职称论文,所以你可以放心在你需要发表的期刊上面帮你发表。写作表一条龙服务。全过程一目了然。因为信任,所以简单!本写作团队,全部由博士和一些专来帮你写作你的职称论文,所以你可以放心在你需要发表的期刊上面帮你发表。写作表一条龙服务。有以上需要请联系本站客服。我们可以发表各类具有权威的期刊,对于各位评职称是很有帮助...根据你的需要发表的等级来帮你推荐什么样子的杂志来帮你以最小的费用来帮你发表你需要的论文。

表面化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社会。态 社会心理 社会意识 转型时期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07-0036-06

无论是否合法,也无论学科归属是否确定,社会心态的概念正被广泛使用,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中国期刊网上,以社会心态为关键词检索出来的学术论文为420篇,以与社会心态相近的文化心态、民族心态、国民心态、群体心态和大众心态为关键词检索出来的学术论文分别为803篇、62篇、59篇、18篇和19篇,专题研究社会心态的专著和博士论文近50部(篇)。这就需要我们关注这一问题,以便将问题的研究引向系统和深入。为此,本文以从1979-2006年发表的学术文章作为期限,将有关社会心态及相近的国民心态、民族心态研究的成果做一概述和评论,以求有所裨益。

一、关于社会心态的界定

社会心态这一概念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大量出现的。在此以前,对社会心态所反映的大致相同的对象的表述,使用的大多是“活思想”、“思想状况”、“思想动态”等术语。直至现在,没有哪一门成熟成型的学科将其作为一个正式的概念或范畴吸纳并使用。望文生义,社会心态就是社会心理状态;应该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可《辞海》和《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都没有收录,2004年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没有列此条目;其中的“社会心理学”条目中没有此内容。

社会心态的含义是什么呢?在相关的文章中,有的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了界定,有的没有做界定就展开了论述。从这些做出了界定和尽管没做界定但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的文章看,社会心态大多在以下三种含义上使用。

一是将社会心态等同于社会心理,认为社会心态是社会成员的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社会心理状态,或是社会心理的一个层面。持此观点的文章多以对社会调查的结果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为特征。…

二是把社会心态看作与社会心理有联系,但不归结或等同于社会心理,是一定时期的社会群体具有的共同性的、表现出来的社会意识。在特征上表现为整体性、复杂性和时代性。在理论定位上,认为社会心态属于社会意识的较低层次,介于社会意识和个人情绪之间。持这种观点的文章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态势论,即认为社会心态是一种“心理态势”。第二类是表现论,即认为社会心态是社会主体表现出来的社会意识。这类文章中有许多并没有对社会心态做出自己的界定,而是直接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表现出来的社会意识进行归纳分析。第三类是整体论,即认为社会心态就是表现出来的社会意识的整体,也可以称为国民心态、民族心态或文化心态、大众心态,包括心理状态、行为取向以及社会意识,是人们对于社会存在的认知程度、特定事物的价值评价以及情感观念有机集合的一种态度。第四类是人心民意论,即认为社会心态就是人心民意或社情民意。

三是从哲学层面加以界定,认为社会心态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中介,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和自我占有。持这一观点的文章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主体精神结构论,即认为社会心态是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而成的态状结构,是以整体面貌存在和流行于社会成员之中,内化为社会主体精神结构的心智状态。第二类是精神文化论,即认为社会心态属于社会主观精神领域,是人们长期积淀起来的意识和心灵深处的稳定性倾向、定势,在本质上属于低水平、不系统、不定型的、自发的社会意识。第三类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和自我占有论,即认为社会心态是人的主体能力和本质力量的自我占有和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和表现形式,浸染着生存论意义上的某种价值秩序或价值系统,标志着一定人的实际生存状态。

以上三种观点相互有交叉。每种观点内部的分类也是相对的,即相互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

二、关于社会心态的表现和作用

(一)关于社会心态的表现

根据对社会心态不同的界定,对社会心态的表现的论述也不相同。

在把社会心态等同于社会心理的观点中,对社会心态的表现都是从实证的角度。描述了人们对社会的热点问题表现出来的社会心理。具有代表性的是丁元竹等人的文章。他们在大量的实证数据分析中,将人们对相关问题的社会心理做出了概括。例如,文章根据“居民对社会经济活动各方面今后三年发展的信心度”的数据,得出了城乡居民的心态是:社会和经济发展预期好于对现状的评价。”冯伯麟的文章在大量的调查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将1993年北京市民社会心态描述为:对政府高度信任、对生活满意、对社会风气强烈不满,等等。㈣

在把社会心态看作是一定时期社会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的、表现出来的社会意识的观点中,对社会心态表现的论述比较丰富。一是整体论述,即正面负面的表现都讲。谢泽生对民族文化心理演绎的历史转变进行了描述。对上,由迷信而遵从,由遵从而敬畏,由敬畏而崇拜,由崇拜而奉献,由奉献而牺牲;对己,由分散而闭塞,由闭塞而知足,由知足而安分,由安分而守成,由守成而平庸。丁水木概括了改革开放后上海人的社会心态:对改革措施认识理性化、价值取向多元化、个体需求实利化。汪新建等从学理上,在道德观念意识、人格价值意识、审美意识、社会观念与人际关系心态几个方面描述了社会心态的表现。郑仓元描述的问题有:自我意识和自主意识不断强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趋势、社会心态反应不断趋向深层化和理性化、人们的社会心理空间将逐步得到拓展、社会心态的冲突和缓解的交替出现。刘燕描述的问题有:心态冲突的双向趋势、心态反映的深层化趋势。二是过程论述,即对国民心态的发展轨迹进行描述。邵道生给出了转型时期国民心态呈现的五大特征:从无序向有序方向发展:从简单的两极性逐渐向复杂的多向性方向发展;从非道德性向道德性方向发展;从浮躁、非理性逐渐向冷静、理性方向发展:从不成熟向成熟方向发展。三是负面论述,即对社会心态的表现中具有负面效应的因素所做的归纳。最具代表性的是邵道生的观点,他把国民心态的危机表现概括为六种倾向:物俗化倾向、粗俗化倾向、冷漠化倾向、躁动化倾向、无责任化倾向和虚假化倾向。㈣揭扬表述为五个症结:失衡与迷茫、浮澡与行为短期化、自危意识与怀旧心态、冷漠与无助、心理矛盾与评价标准的二元化。旧汪建新表述为:社会道德观念与信仰的世俗化、国民意识中国家意识和集体意识的蜕化、国民文化心理表现出一定的自嘲与自卑、审美心态发生一定程度上的畸变。

在从哲学层面界定社会心态的观点中。对社会心态的表现主要是从社会主体的精神结构的要素与层次上论述的。程家明认为,社会心态的表现即它的结构,是心理意向、社会理智和精神支柱。李静等认为社会心态表现为价值取向性心态、思维方式性心态、行为模式性心态。

除上述对社会心态的表现的论述之外,还有许多研究具体社会心态的文章,如知识分子的政治心态、私人企业主的政治心态、大学生心态、地区心态和某一断代史的社会心态。

(二)关于社会心态的作用

所有的文章都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指出了社会心态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从哲学层面研究社会心态的观点对其作用的概括。程家明认为,社会心态具有社会认识论和历史观意义上的中介过滤作用、双向效应影响和自我调节效能。李静等认为,第一,社会心态一旦形成就有很强的抗变性,从而使社会转型可能出现不必要的滞后;第二,社会心态通常无形地起着社会组织凝结的作用;第三,社会心态有着非常重要的社会引导作用;第四,社会心态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李布的文章分析了社会心态正面变化的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形成的新的道德价值体系;二是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三是促进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同时也分析了社会心态负面变化的消极作用:一是信仰危机加大;二是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大;三是阻碍改革的进程。…

三、关于社会心态形成的原因、调节及调节的目标

(一)关于社会心态形成的原因

对于社会心态形成和变化的原因,所有的文章都持肯定的意见;并认为大致有三种:一是经济原因,二是社会环境包括文化传统的原因,三是主体自身原因。而根据对社会心态不同性质的概括,对原因分析的观点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整体型原因和负面型原因。

所谓整体型原因,就是对社会心态不做正面负面性质的区分,只就其整体由过去到现在不同面貌的变化原因而言。这种观点具有代表性的,是认为社会心态变化有其历史原因,同时也有其现实原因,即是由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社会结构的转型、制度的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文化的急剧转变所引起的。旧有的认为,经济原因是根本原因。利益关系变化是转型时期社会心态变化的经济根源;利益格局的调整造成了不同利益群体心态差异的产生,分配差距的扩大造成了分配不公情绪的出现。

所谓负面型原因,就是只分析社会心态的负面变化原因。这种观点认为,社会心态的负面甚至是危机性变化,是由于以下三个原因引起:一是社会心态的“非理性化”。这是对过去“极端理性化”的反动。过去人们在“极端理性化的理论”控制下,笃信有绝对权威的理论。在今天的转型社会,这种理论已不适用,而新的理论还没有确立,人们陷入“理性失落”,“非理性倾向”呈现出来。二是国民心态的失衡。这是转型社会两个文明建设失衡的真实反映。三是“榜样”力量的丧失,使国民心态的发展更趋无序。㈣还有的文章认为,利益关系变化是转型时期产生负面社会心态的经济根源,传统惯性的约束是负面社会心态产生的文化根源,认知局限是负面社会心态产生的认识根源,市场经济体制的负面效应及社会深层次问题的交叉互动是负面社会心态发展的体制根源。

(二)关于社会心态的调节

这是所发表的文章中的重要内容。这一方面反映这一课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也反映了这是社会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关于社会心态的调节(或调适或引导或疏导)的观点,可以根据对社会心态的不同界定来加以概述。把社会心态等同于社会心理的文章,在关于社会心态的调节的问题上,大多根据实证资料概括出来的社会心态的表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把社会心态看作共同性的、表现出来的社会意识的文章,分别根据自己对原因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如何调节的主张或对策。有的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必须经常深入基层体察群众疾苦:必须构建健全的利益表达制度,充分发挥其表达不满意见与宣泄不满情绪以调适与削减社会矛盾与冲突的强度与烈度的“安全阀”机制功能;必须有赖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政治经济体制进一步的完善;必须做一些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尤其是着力解决一些引起人们反感的社会问题。有的主张要大力强化市场经济秩序建设的力度;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创新的力度;加强社会利益矛盾的协调,促进社会利益关系的平衡。有的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提出了主张,要坚持科学的理论的指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培养高尚的精神境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有的从价值观教育的角度主张,扬弃和整合传统与现代价值观念,构建具有相对统一性且能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普遍接受的社会价值体系:坚持价值观的一元主导调控和整合作用。有的从文化教育的角度主张,建立良好的社会价值观,迅速完成文化转型;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工作,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促进人们的审美观念的更新;加强宣传教育与引导,用先进的意识形态来指导和影响国民文化心理;个人也要有意识地塑造自己的健康人格。旧

把社会心态看作是社会主体精神结构的文章认为,社会心态一经产生,就有了自己的相对独立性,是可以通过细致的工作而得到调节的。基本原则,一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原则,二是社会变革进程与社会心理承受力平衡的原则,三是利益分配公正的原则,四是妥善处理突发事件的原则,五是正确的舆论导向原则,六是斗争性原则。

(三)社会心态调节的目标

关于社会心态调节的目标,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从社会心态与党和国家的大局相联系的角度提出来的。它认为,社会心态的调节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有利于维护“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形成社会心态在体制转型时期的动力机制、更新机制、稳定机制、整合机制,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能够适应巨大的社会变迁,并以积极的态度推动社会进步,维护社会安定,形成一种有利于发展、改革和稳定的社会心态。第二种观点是从完善社会心态的角度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恢复正常的社会心态进而使之优化。它认为,要塑造现代人格。要校正价值取向,要正面发挥整体整合的功能。旧第三种观点是从社会心态自身的发展规律提出来的。它认为,社会心态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动荡转换期、稳定常规期、危机反常期、革命更换期,这些时期前后相连,循环发展。在这些时期都有良性状态、恶性状态和中性状态。调节社会心态的目标,就是要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运用正确的原则和科学的方法,正确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争取良性状态,避免恶性状态,促进中性状态向良性状态转化。

四、关于社会心态研究的意义与评论

(一)关于社会心态研究的意义

在众多文章中,关于社会心态研究的意义,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认识的。

在理论方面展开的观点认为,首先,社会心态研究将历史观和认识论重新融为了一体。因为社会心态理论的提出。直截了当地否定了社会意识形成和发展中的“白板论”和“直观感受论”,表明任何社会意识现象的形成和发展,都是社会心态直接作用的结果。正是社会心态的作用,才使得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功能。在这里,历史观和认识论的界限消失了,使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块整钢”的特性。其次,有助于完善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心态的理论,以一种对唯心史观“只看到”思想动

机的片面性的否定的态度,在关注思想动机产生的经济原因的同时,认真分析了社会群体主体的心智状态,从而使历史唯物主义得到了完善和发展。

在实践方面展开的观点认为,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意识变化迅速、广泛和深刻,社会心态不像个人情绪变化迅速和无常,也不像意识形态变化较为缓慢,具有相对稳定性,以此来把握急剧变化的社会存在所引起的社会意识变化,较方便也较为科学。同时,研究和重视这~问题,调节社会心态进入良性状态,有利于促进社会整体前进和进步,也可以建立依据社会心态研究的成果,建立社会预防机制,在社会混乱状态到来之前拉起警报,及早采取对应措施,以达到社会的长治久安。

(二)关于社会心态研究的评论

社会心态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有其客观原因。转型时期急骤变化的社会生活,要求我们对社会意识进行与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同步性研究;仅从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都不能解决问题。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处于自发的、非系统的、低层次的社会意识的心理层次,其瞬息万变的现状,给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的稳定性以及研究成果的运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例如,1996年前,中国处于短缺经济的卖方市场:几乎就在转眼之间,中国人就要面对通货紧缩的买方市场。由此带来的社会心理的变化是极其迅速的,从社会心理层面研究社会意识跟不上社会变化的节奏。仅仅从社会意识形式的角度研究自觉的、系统的、处于高层次的社会意识形态,其缓慢的变化及其滞后性,给研究成果的应用性价值带来不利影响。正如任何风暴都发于青萍之末一样,意识形态的变化也发于“青萍之末”。这“青萍之末”就是社会心态。社会心态不仅是意识形态变化的起点,也是社会心理变化的整体显现或“晴雨表”。所以,在“青萍之末”可以见到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变化的端倪与整体面貌。正如马克思所言:“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社会心态研究成为热点就再自然不过了。

研究这一热点问题的成果在短期如此之多地出现,说明学术界的活力和责任感,说明参与此问题研究的同仁们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这是一件十分可喜的事情。其中许多文章的研究水平达到相当的高度,为实际工作提出了许多合理的建议,也在理论上提出了许多创新观点。这种研究已经大大突破了过去的那种对思想状况分析研究的模式和水平。这是社会心态成为研究热点的主观原因和主要状况。

然而,这种研究,还是处于散乱、不够准确全面、缺乏自觉的学科意识的状态,因而,尽管发表的论文和著作很多,但并没有达到规范的系统的程度。大多数文章在展开自己的研究内容时,并没有对社会心态做出自己的界定。这一方面说明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处于一种学科前沿状态,另一方面表现出了这方面研究的散乱状态。不少文章对自己所研究的对象把握不准,也没有采取相应的合适的研究方法,所以导致了对问题的表述不够准确全面。例如,有的文章研究的是转型时期的社会心态,却只是研究了社会心态的负面的表现,对正面的表现缺乏足够的论述。从而给人这样的一种印象,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心态正在走向误区,甚至越变越坏。这些问题都与缺乏自觉的学科意识有关。社会心态的研究,究竟是属于何种学科?或者什么学科也不属于,而只是新出现的边缘交叉学科?这些问题在许多研究者那里是没有意识到的。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学术界对新出现的研究对象缺乏一种学科自觉,没能迅速地将其作为一个新的学科或新的研究领域加以展开(最近,有人提出了建立“群体心态学”的主张,对于推动社会心态的研究是一个良好的兆头);另一方面是哲学研究滞后,没有对这种新的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这些缺憾都是今后进一步拓展的方向。建构一个新的学科――社会心态学,将是这个方向不远处的一个目标。愿这个目标能够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宋智勇,转型时期的社会心态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1997,(2);高云峰,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态的嬗变过程[J],辽宁师专学报,2002,(2);刘扬,转型时期的社会心态与价值观调节[J],江西社会科学,2002,(6);冯伯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l心态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5,(2),

[2]丁水木,社会心态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其启示[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1),

[3]郑仓元,转型期社会心态变化的主要趋势[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6,(3),

[4]李布,对转型期社会心态问题的探讨[J],桂海论丛,2000,(1),

[5]准确把握社会心态[J],嘹望新闻周刊,2003,(7),

[6]程家明,关于社会心态的研究及其意义[J],教学与研究,1993,(2);社会0态的变化和调节[J],江汉论坛,1992,(2),

[7]李静等,论社会心态的本质、表现形式及其作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8]胡红生,试论社会。态调控的基本目标及其实现途径[J],甘肃理论学刊,2001,(1),

[9]丁元竹等,我国居民社会心态跟踪分析与社会经济形势预测(2001-2002)[J],经济学动态,2002,(2),

表面化学论文范文3

文学评论是随着文学作品的出现而出现的,它与文学作品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他们都被认为是世界文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的文学评论只是一些读者对文学作品进行的主观看法和建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评论也在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和评论方法。进行文学评论的前提是对文学作品进行专业分析,没有对文学作品本身进行研究和份就没有资格对其进行评论,当然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其实也是文学评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英美文学评论就已经发展得很成熟,能够通过相关理论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并提出英美文学的发展规律为文学创作者的在创作提供借鉴。英美文学评论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英美文学可持续的健康发展。英美文学评论主要是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创作意图和作品的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评论加强作品读者对小说、诗歌等的理解,提升读者的鉴赏水平和文学素养,同时为文学创造者以后的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促进文学作品的良性发展。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如果要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的评论,我们必须对要评论的文学作品进行仔细研究。

二、东西方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注重的是人文理念,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侧重点则是科学精神,也就是说东西方在文化精神的本质上来说就是不一样的。东方文化在进行文学评论的时候主要是对人的行为和心理方面的反思,而西方文化注重的是客观的评论相关事物。中国的语言艺术讲究的是语言文字的“意境”,就如李安导演的动作电影《卧虎藏龙》一样总是给人一种出神入化、极具诗意的感觉。西方文化讲究的则是相对理性和科学性并强调文化形式的故事性,如《荷马史诗》的创造。东方文化强调的是与自我、本我的交流和沟通,西方关注的重点则是自身与外部的关系。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使得两者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评论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为它们的出发点就有着很大的不同。如西方文学评论家们认为《城堡》主要是为了表现人们对于上帝的追寻,具体表现犹太人希望在不安定的漂泊生活中追寻精神寄托,表现人类对存在的意义的追问。以中国来说,大部分相关评论主要是对于作品的思想意义、艺术特点等进行的讨论,较少设计《城堡》的主题探究。由此可以看出,西方文化侧重评论与文学作品内容相关的社会、心理等的问题,目的是为了研究其中存在的规律。东方文化重点研究的是具体作品的情况和它的艺术方面的问题。我们以《老人与海》为例来进一步说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对英美文学作品评论的影响。美国文学评论认为《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表现出的硬汉品质是文学作品的创造者个人意愿的扩大化,相关的文学评论没有对作品进行升华。而中国的一些英美文学评论家则认为小说主人公表现出的硬汉品质所反映的其实是美国的广大底层人民对于人性的追求,这种品质是具有民族性的。中国的文学评论中的大多数都只是对作品自身进行相关分析和研究,一般会从文学中对人物的与社会的联系进行细致分析,习惯将作品中所表现的精神文化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进行评论。西方文化评论通常会以更加客观的视角去比较不同文化作品之间的差别并进行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学评论体系。众所周知,西方社会已经有了一套分析方法多样、分类细致、辩证的文学评论体系。

三、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某种文化的主要载体,人们都是通过语言交流来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常说语言没了文化也就跟在消失了。由此可见语言对于文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是同源文化,因为它们有着相同的语言基础。英语经历了OldEnglish、MiddleEnglish和ModernEnglish三个重要的阶段。英国的英语作为英语语言的正宗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但是这却使得英国的文学评论家在使用语言文字进行文学评论时总是存在顾虑,总是怕对传统英语语言破坏。而美国英语则不同,美式英语虽然与英式英语有着很多相同之处,但是由于美式英语是在英式英语与北美土著语言相融合而形成和发展的,与英式英语有着很大的不同。同时,美国是一个历史并不太长的新生国家,对任何新生事物都充满探索的欲望,自然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也不存在任何的顾虑和担心。

英国的文学评论总是在继承还是发展的问题上纠缠。十七到十八世纪的英国文学评论无论是具有宗教色彩的创造手法还是荒诞的手法都无一例外地体现了该时期英国文学评论在继承与改变传统之间所进行的自我争斗。该时期的英国文学评论正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主人公的性格一样优柔寡断,总是不断对自己发问:生存还是死亡。英国文学评论家们也试图通过结构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理论来打破传统,对相关理论进行重新的理解和阐述,但我们依然能够从英国文学评论中看出传统思想的痕迹。美国文学评论的发展完全不同于英国文学评论,美国文化其实是多种文化的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文化,它没有英国文学评论家们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所以美国文学评论能够运用各种理论进行文学作品的评论,同时也容易进行创新。总之,美国文学评论更为自由、开发。英国文学评论强调禁欲主义和神权主义,表现出来的是传统的人本主义色彩。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不断进步,英国文学评论中也进行了不断地创新,做到文学评论的与时俱进。正如上面提到的,美国文学没有英国文学评论界那样的历史负担,美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各种不同文化的养分,使得美国文学评论具有了自由、开发并具有很强的创造性的特点。

四、小结

表面化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产品设计 情感化设计 感性工学 情感测量 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1-0074-02

引言

随着设计和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种类日益繁多,卖方市场逐渐转变为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买方市场,情感化设计已经成为现在的研究热点。在理论上,情感化相关理论的发展整合了生理学、人因学、心理学、工程学、管理学、设计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在实践中,情感测量的方法与技术也在交叉学科背景下得以发展和完善。本文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并借鉴国内外文献,对多学科影响下的情感化设计研究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对情感测量的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与技术进行梳理分析,找寻现有相关研究可改进的地方,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1 情感化设计概念及产生背景

1.1 情感化设计概念

情感化设计在日本和韩国一般被称为“感性工学”,欧洲学术界基本接受感性工学的提法,美国学者称为情感化设计,我国工程学术界一般也接受日本感性工学的相关概念,称之为“感性意象或感知意象”,也有的学者称之为“感性设计”,而我国部分艺术设计学院的学者则与美国学者保持一致,称为“情感化设计”。

情感化设计不以情感设计为基本目的,而是研究人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反应和心理体验并总结规律,应用于设计之中,它首先要满足用户对功能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表达设计师的情感。

1.2 情感化设计的产生背景

情感化设计研究建立的标志性事件是1 999年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召开了第一届设计与情感国际大会,并在会上成立了“国际设计与情感学会”。之后有许多起初并不涉及设计问题的研究成果推进了情感化设计研究的发展,例如“体验经济”、“体验营销”、“情感计算”等概念的提出。直到2004年,诺曼的《情感化设计》问世,标志着情感化设计研究彻底从幕后走向台前。

2 多学科背景下的情感化设计

情感化设计在发展过程中,整合了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为了更好地理解情感化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部分,将各学科基础之上的情感化设计理论做简要概述,如表2.1所示:

在情感化设计领域,人因学在传统人因学基础上探讨设计对人的情感因素的影响;认知心理学通过研究人对情绪信息的认知加工方式来探索情绪的产生;工程学用理性的方式来衡量感性的问题;管理学关注产品竞争力,研究设计在顾客满意度方面的作用;设计学用各种情感化理论指导设计实践;社会学探讨了社会环境对人的情绪产生的影响。从上表所整理的基于多学科背景下的情感化设计研究可以得知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方式使得情感化设计的内容得以多角度的阐释,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会是基于交叉学科背景下进行相关研究。

3 情感化设计研究热点

情感化设计的主要研究包括消费者情感因素的测量、分析、建模,情感因素到产品设计参数的转换等,情感化设计研究相关的文献繁多,所用理论和方法也很多,但纵览情感化设计相关文献,发现能形成理论体系的、目前公认的仅有日本的感性工学理论和美国诺曼教授提出的三层次理论。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主要对理论方面的感性工学理论、三层次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情感测量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

3.1 感性工学理论

日本学者长町三生等人基于工程学的研究方法,创立了研究用户感性问题的“感性工学”,它是一种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来探讨‘人’的感性与“物”的设计特性间关系的理论及方法。利用感性工学,可将人们模糊不明的感性需求及意象转化为细部设计的形态要素。

3.2 情感化设计三层次理论

诺曼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提出了“情感化设计层次模型”,将用户的认知处理分为三个层次: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本能层是指产品给人带来的感官刺激,反应快,可迅速作出判断;行为层设计侧重产品的使用,操作过程中带来的乐趣与效率;反思层设计强调产品的意义,在用户内心产生更深度的情感。

3.3 情感测量的方法与技术

从设计师角度来说,因用户一般通过语言、表情、行为等方式来表达情感,并且情感表达本身具有个性化、动态性和易变性,对于用户情感需求的量化带来了很大困难。设计师为了更好地结合理论指导后期设计实践,需要通过一些方法来测量用户的情感因素。目前一般通过心理学和生理学两种手段测量。从传统与现代、主观与客观两个维度对情感测量方法进行整理及分析如表3.1所示:

从上表的测量方法及分析可知,研究的关注点从以往的定性到现在的定性定量结合,体现出了多学科交叉背景下的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但是,情感测量仍面临诸多挑战。现代心理胜利测量技术仍存在上表中分析的问题。

4 情感化设计主要研究领域

当前,对于情感化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领域。

1)造型与情感

产品的物理造型设计属于本能层次的设计,快速传递给人相关信息,其在产品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尹欢,高晨晖(2011)以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及设计的三层次理论为基础,提出加强人性化考虑思路来指导家居用品情感化设计。

2)功能与情感

功能是指产品具有的某种特定功效和性能,属于行为层次的设计。诺曼《设计心理学》中强调了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时产生很多沮丧、挫折等消极情绪都是因为不恰当的设计造成的。在《情感化设计》一书中则讨论了行为层次的设计,作为功能与情感的研究案例。例如赵鹏睿(2010)从产品功能设计趋向多元化、趋向单一简洁、产品功能设计要预测和挖掘消费者潜在的和精神文化需求三方面分析了产品功能设计的未来趋势。

3)文化与情感

文化则代表着反思层面的设计,该层面是增强用户满意度与忠诚度的重要部分。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和选择标准,产品设计也要结合特定地区和国家的文化传统,才能很好的与消费者产生共鸣。例如张路得,李志春(2011)提出在产品设计中运用设计要素来表达文化的方法。使用者通过产品的文化符号等引起自身对相关经验或情感的联想和共鸣,从而感知产品中的文化意象。

5 存在问题及研究趋势总结

表面化学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重要表现形式,它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认识论哲学和政治论哲学中对人的价值追求的不同观点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的理念选择。认识论哲学家认为人的价值和幸福的最高体现是理性知识和真理,求知和知识是人存在的最高形式。政治论哲学家认为人的价值侧重体现在社会价值方面。在这两种不同的哲学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也是认识论和政治论哲学之间不断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高校校园文化在引领、塑造高校物质形态、观念形态方面起着重要导向作用。它既有着文化的共性,又有着自身的个性。在多元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下,高校校园文化如何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

1.1 文化的本质

伯顿·克拉克主编的《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用文化的观点来研究高等教育,并指出文化是一种共同使用的思维方式和集体的行为方式,“文化塑造个人的心智”。也有人认为文化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文化。文化的本质不是别的,而是人本身的发展。①

1.2 高校校园文化与文化的关系

1.2.1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普遍表现形式

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是“由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和管理者经过长期的培育而形成的,它反映了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和校园群体的智慧与意志。”②从文化在高校的表现形式来说,高校教育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资料三个部分,教育者是文化的传承、传播者。同时又是文化的受传者,作为文化化了的人对文化进行传播;受教者接受一定的文化,又将这种文化进行新的创造,最终也是被文化化了的人;教学资料实质上是文化通过教材、辅导书、工具书等形式表现出来。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文化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有着文化的共性。通过校园环境进行的文化选择,具体体现在学校的校风(包括教风、学风等)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等)的确立、校园活动的组织、学校规章制度的订立和各种设施的建立等方面。③高校校园文化是各个高校中都有的一种文化,只是依据高校层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2.2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特殊表现形式

高校是传播高深学问的场所,高校校园文化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体现了高校不同的办学理念或办学理想。从整个学校教育系统来说,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有着高知识、高学问的教师和处于青年时期、激情洋溢、充满理想的大学生群体。作为高校主体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更具先进性、开放性与深度性。高校校园文化主体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文化体现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复杂性、针对性与多元性。从不同层次、类别的高等院校来说,各个高校的校训的不同正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同的一个突出表现形式。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校训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武汉大学的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武汉理工大学的校训是“ 厚德博学,追求卓越”。

1.3 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作为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在于作为高校主体的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对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的认识不足。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只是丰富高校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只是树高楼、搞绿化、开办讲座等;以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只是学校特定部门如团委、学工处等部门的工作。没有认识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基石,没有认识到到校园文化的深层本质是学校的元气,各项工作都应是这种元气的流布,广大师生都应能够受到它的滋养。④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也具有动态性。但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不变的,它是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引导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高校校园文化一般选择的是社会的主流文化,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非主流社会文化的冲击。在主流与非主流文化的不断冲突与融合过程中,高校校园文化表现为高校主体的自主与自觉选择的特性。有人说,校园文化的变迁本质上是大学生正确的社会感知、成熟的文化自觉和整合的群体互动。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大学生群体在文化的变化过程中不断适应、调整的自我发展。

2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基于认识论和政治论的视角

布鲁贝克指出,研究高等教育主要有两种哲学基础:一是以认识论为基础;二是以政治论为基础。高等教育的哲学指导思想支配着高校各个方面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哲学指导思想的影响。

2.1 认识论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

认识论哲学的指导思想在西方有着传统而悠久的历史,它强调认识论的人趋向于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为目的,强调高校是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是为了学术而存在的。这种哲学思想提倡的是能够训练人的思维、发展人的理智,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学理性知识”。但是,传统认识论哲学的这种以理性思辨、逻辑推理求取知识和真理的活动并不单纯为获取系统化的理性知识。在这个直接目的的背后还有更为高远的目标,这就是人的存在、价值和幸福。⑤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核心是以人为本,客观上要求大学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尤其是在科学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现代大学里,更加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构建形成科学人文的理念以适应大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校园文化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日益呈现出开放、公平、民主的文化气息,表现在不同的学术观念的共存、对个性的包容、对个体的尊重等。高校教师和学生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的存在是为探索知识、传播真理而存在的。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培养具有开放视野、创新能力的学生,而且通过科研对知识进行探究。教师和学生都带有自身独特的个人文化,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个性特征、思想观念。高校校园文化正是学习、工作、生活在校园里的人所共同营造的共性文化。它通过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来约束人们对知识探索的态度和行为。

2.2 政治论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

政治论哲学认为人们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社会、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高校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密切相关。高校只有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高校必须依靠培养的人才以及知识、技术的不断创新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高校的存在是为社会服务的。它提倡的不仅仅是“学理性知识”,更重要的是“应用性知识”。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科学技术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创新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样,应用性知识更能为社会的发展服务。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也在高校校园文化中体现出来。高校校园文化向社会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直接为社会文化建设服务。

3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

3.1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冲突

政治论和认识论之间一直存在着冲突,高校校园文化存在着认识论和政治论的两难选择。其矛盾之处在于,探讨高深学问的认识论方法想方设法摆脱价值的影响;而政治论方法则必须考虑价值问题。⑥选择了认识论的人认为,高深学问的坚实基础是严格的客观性,如果不能避免高校的政治化,将迟早会歪曲和干扰学者研究的客观性,从而导致学术贬值。选择了政治论的人,更多的从社会发展的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高校存在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高校校园文化认识论和政治论价值取向的冲突具体体现在对高深学问、高校自治、学术自由、大学功能的不同态度上。认识论注重知识的学理性,政治论注重知识的效用性。认识论认为高校应该完全自治。应该让高校里的学者、教师独立自主的解决知识领域的问题。因为高深学问是高于普通知识的专门学问,那么只有学者能够深刻地理解它的复杂性。由于他们最清楚高深学问的内容,因而最有资格决定应该开设哪些科目以及该如何讲授,应该决定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如招生、考试、学生的毕业要求、评聘教师等。政治论认为高校的自治不完全由教师们决定,学术上的自由也是有限定的。应该依据社会事务的要求决定高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标准、质量要求等。由于认识论注重知识的学理性,持认识论的人认为大学的主要职能是教学和科研。政治论注重知识的效用性,持政治论的人认为大学的职能是为社会服务。

3.2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融合

高校的职能发展由单一的教学功能到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再到弗莱克斯纳的社会服务功能,是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高校功能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总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既要通过教学来传递知识、保存文化、培养人才,又需要通过科学研究来创新发展知识,还需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直接、间接地提供服务。任何国家、任何时候的高等学校都摆脱不了政治论的根据,只是程度有所不同。当国家处于非常时期,或是在专制的国家里,总是要特别强调政治论的根据。⑦长期以来政治论哲学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认识论哲学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但是大学是探索知识、传播知识、追求真理的重要机构。对知识的保存、选择、传承,对真理的探寻都需要大学具有自治和自由的权利,是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应该是认识论和政治论的融合统一。高校校园文化需要营造出追求学术、追求真理、以人为本的氛围,从而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大学发展的过程表明,大学内部需要有专门的行政人员来参与大学管理。但是,目前在高校中存在行政管理权过度的倾向,行政级别化、干扰学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需要在教学、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使得大学能和谐有序地运行。从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大学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他们的关系也愈来愈密切。现代大学功能强大,它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正越来越成为政府借以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⑧市场力量也成为干预大学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更加需要坚持自治,倡导学术自由、追求真理。新时期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下,我们坚持这种价值取向,绝不是要求大学脱离社会,而是在自治、自由的基础上更好地履行社会赋予的职责、为社会服务。认识论者洪堡就曾这样指出:大学倘若实现其目标,同时也就实现了,而且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社会和国家的目标。⑨

注释:

①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②③⑧潘懋元.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J].高等教育研究,1995(1) .

④程祥国等.大学精神的奠立与高校校园文化的营造[J].江西社会科学,2009(12).

⑤刘志洪.认识论哲学观及其超越[J].攀登(双月刊),2010.4(29) .

表面化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本科 毕业论文 质量

毕业论文写作是高等院校本科生培养计划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与工科院校的其他专业相比,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学生的毕业论文的质量高低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毕业,更是对四年来所学知识的全面总结,也是对学生写作能力高低的检验。笔者通过抽样,对近年所指导、评阅的汉语言文学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调查研究发现, 从论题的选择、观点的提出, 到论据的运用、文字的表述, 问题多多, 不一而足。在毕业论文写作水平不断下降的今天,研究这个课题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南京林业大学2003——2008届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情况,针对毕业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一、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选题缺乏创新,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

与大多数高校相同,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专业的选题也是由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科目和研究方向,向学生提供选题的范围,然后教研室根据学号随机平均分配给指导教师。学生的选题主要侧重在新闻、公关、秘书、语言、文学、广告、文化等方面。2003——2008届论文共396篇,其中新闻类选题25篇,占6.3%;文化类选题23篇,占5.8%;广告类选题12篇,占3%;秘书类选题70篇,占18%;语言类选题38篇,占9.5%;文学类选题220篇,占56%;其他8篇,占1.4%。论文选题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结合秘书专业实际的很少。有的选题大而空,比如《周国平散文研究》、《浅析海岩小说的创作》、《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关于中国民营企业道德伦理的探讨》、《当代秘书素质要论》、《秘书美学浅谈》等,对于本科生来说,这些问题很难在8000字左右的文章中论述全面而深刻。有的选题虽有新意,比如《中国饮食类广告的文化内涵及其表现》、《秘书学研究现象新探》、《论秘书工作的管理效应》、《公共关系在企业秘书中的运用》等,但由于时间紧迫、资料查找困难、缺乏实践感性认识、投入写作精力不足等原因,泛泛而谈,缺乏说服力,影响了论文的写作质量。

2. 投入精力不足,抄袭现象严重

从六届学生的写作情况来看,因为选题陈旧,缺乏创新性,加上精力投入不足,每一届都有相当部分的学生的初稿抄袭已有的论文,而且屡禁不止。原文照抄的学生较少,大多学生将别人已发表的成果进行剪切粘贴、注水,拼凑为不少于8000字的论文。这些论文在指导老师的严格把关下大部分都被退回重写,如《浅论现当代文学创作中语言的突破创新与规范化》、《论李白诗歌中的送别情感》、《论中美文化下的姚木兰与郝思嘉》、《对解梦文化的思考》、《浅谈文学美与服饰美》、《试论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等。

3.论文写作格式不规范

规范的论文格式也是合格的毕业论文的要求,论文的标题、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注释、文献综述、致谢等的撰写都要符合规范。比如《浅论古典诗词与阳羡茶文化》,这个标题有歧义,实际上作者主要论述的是阳羡茶文化在古诗词中的表现,标题可改为《从古典诗词透析阳羡茶文化》;英文摘要中语法、拼写错误很多;中文摘要中“本文”、“笔者”、“我”比比皆是,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残缺不全;有的正文通篇都用第一人称“我认为”,有的地方论述缺乏逻辑性与严密性,层次紊乱;错别字、病句较多;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注释不规范;小标题的序号标注欠规范、口语化严重;文献综述只是已有成果的综合,缺少评述等等。

4.口头表达能力欠缺

答辩主要是为了检验学生对论文的熟悉程度,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每届的答辩中,总有一些学生论文写得不错,但表达能力欠佳,影响了毕业论文的成绩。有的照本宣科;有的回答问题的时候抓不住重点,不能做到言简意赅;有的甚至因紧张而憋得满脸通红说不出话等等。这些对于文秘专业的同学来说,都是表达能力欠缺的表现。

转贴于

二、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

1.传统的选题方式缺乏科学性

传统的选题方式剥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他们将毕业论文写作等同于被动完成作业。另一方面,这种选题方式经常会使指导老师感到力不从心。比如研究外国文学的老师可能对武侠小说了解不是很深,研究文学的老师可能在语言学论文的指导方面也有困难,研究广告的老师对公关、秘书等领域也不一定有深入研究等等。

2.学生重视不够

从近几年来的写作实际来看,大部分文秘专业的学生不将毕业论文的写作当成毕业前的一个重要学习环节,他们不以为然,觉得写得好与不好都能毕业。有的学生甚至在写论文前没有进过图书馆,没有查阅过期刊;有的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不主动与指导老师联系;有的学生在交稿前几天才匆匆忙忙赶论文;有的学生认为答辩就是走过场,念念提要和目录,随便回答几句就行了。

3.就业、考研、考公务员与写作论文冲突

因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安排在大四,与学生实习、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在时间上发生冲突,部分文秘专业的学生将毕业论文看作就业、考研、实习的绊脚石,产生抵触的情绪。比如有的指导老师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催交论文时,有的学生竟然拒绝:“老师,我在外地,两周后才会学校。到时再说吧。”更有甚者给老师发短信:“我最讨厌做的就是这件事。”

4.语言表达的基本功不扎实

毕业论文的写作在人称、标题、摘要、关键词、标点、文献综述、序号标注、注释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缺少理论知识的指导和写作实践能力低。答辩过程中的结结巴巴一方面说明学生对论文研究与写作的过程不熟悉,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不高。

5.缺乏严厉有效的论文质量监控机制

对于不按时完成毕业论文或有严重抄袭现象的学生,学校应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处罚教育,否则会导致不良风气的盛行。事实上,很多学校考虑到学生的就业率和学生的前途,对学生采取过分宽容的态度。

三、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1.改革选题方式,将写作时间安排在大三

选题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将兴趣与专业相结合,尽量与指导教师的科研方向结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选题,教研室再根据学生选题方向确定指导老师。要选择可行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题目,尤其要结合文秘专业的实践。本科毕业论文之所以成为大学毕业生的负担,主要原因是毕业论文写作时间的安排不尽合理。多数学校都把毕业论文选题安排在大四第一个学期期末,把中期检查放在大四第二个学期也就是四月中旬左右,把答辩时间安排在五月底或六月初,而这一段时间正是毕业生实习或急于找工作的时间。面临当前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根本无暇顾及毕业论文; 就算考上研究生的学生也正忙于复试, 根本没有太多的精力写毕业论文。为避免写作时间与就业、实习、考研相冲突,将论文写作在大三即第五学期布置,在第六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任务书和计划书和论文初稿,大四主要完成论文的修改。这样错开时间就能避免写论文和找工作在时间上的直接冲突。毕竟大四第一个学期初的招聘会还比较少,毕业生还没有完全开始找工作,如果指导教师严格要求的话,毕业论文应该能够发挥它在锻炼学生能力方面应有的作用。   2.开设专门的论文写作课

文秘专业开设的写作课程主要有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新闻写作、广告文案写作,平均只有32课时。建议在大二增设毕业论文写作课与实习课,学时32,理论和实践各16学时,在学生理解论文写作理论的基础上锻炼学生论文写作实践能力,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训练,切实提高论文书面表达能力。在写作实践课上,可以通过演讲、主持、辩论、模拟答辩、模拟法庭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面试、答辩中能够从容面对,游刃有余。

3.完善论文质量监控机制

从大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使他们明白为人为文都要诚实,这是道德的底线。让学生知道论文的剽窃与考试作弊一样会受到严重的处罚,并与学士学位的授予挂钩。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指导老师和学校教务部门要严格把好选题关、论文写作进度关、内容关、格式关,让学生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真正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论文完稿后可以借鉴南京其他高校的做法,利用图书馆论文过滤系统,如抄袭超过40%,论文即为不合格。尤其对初评为校优秀的论文,也应进行过滤,抄袭不能超过10%。对答辩中表现极差的学生要求二次答辩,如仍不合格,推迟毕业。

4.端正师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在毕业论文工作开展前,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端正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一方面,要使学生明确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毕业前学习的最后一关,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不少毕业生参加工作后接受实际工作,面临具体写作任务时,往往手足无措;甚至有些学生以高分考取研究生,撰写硕士学位论文时,连内容摘要、关键词、文献综述等都不会写,更谈不上内容的创新了,这些情况都与其大学阶段缺乏科学系统和实际的写作训练、忽视毕业论文写作环节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要让教师明确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是自己的重要职责,另一方面从富有创造性的学生身上,教师也能学到一些知识和技能,教学相长。

写作能力的高低对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目前高校毕业论文整体水平下降的趋势下,结合各校专业实际,寻求解决的措施和有效的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