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的高产种植技术范例6篇

冬瓜的高产种植技术

冬瓜的高产种植技术范文1

摘 要 :介绍了 广东省农科集团良种苗木中心选育的冬瓜一代杂种新品种——特黑杂交黑皮冬瓜的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该品种植株生长旺盛,抗病,适应性广,瓜形炮弹形,单瓜重15 ~ 20kg,皮墨绿色,光滑,肉厚,优品,丰产。适合广东、广西、海南等华南地区春秋种植。

关键词 :冬瓜;一代杂种;品种特性;栽培技术

冬瓜原产我国南部和印度一带 , 适应性强,栽培容易,高产稳产,耐贮运,供应期长。冬瓜嫩瓜和成熟瓜 除 可供 鲜 食外,还可腌渍成蜜饯,制成冬瓜片,糖果,或脱水制干等。 另外,冬瓜 种子和果皮可作药用,有消暑解热功能,特别是夏秋季节,食之能利尿止渴,为南方各城乡夏秋淡季蔬菜供应最多的瓜菜 ,年播种面积80万亩以上。当前,我省黑皮冬瓜的主栽品种仍以农家种为主,由于市场对产品品质的要求日趋提高,加之菜区病虫害发生严重,农家种已难以满足生产需要,迫切需要抗病、优质的品种更新换代。为此, 广东省农科集团良种苗木中心根据我省生产与市场的需要,于2006年培育出了特黑杂交黑皮冬瓜新品种,为充分发挥其优良种性,现将其品种特性及其高产稳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特性

特黑杂交黑皮冬瓜新品种是以选自东莞地方品种的自交系GD024与选自南海地方品种的自交系GN-157杂交而成的一代杂种。该品种经2年试验示范种植,表现为植株生长旺盛,整齐一致,坐果能力强,瓜形整齐,果实炮弹形,瓜长55 ~ 65cm,横径25cm,单瓜重15 ~20 kg,皮墨绿色,光滑,肉厚5.5 ~ 6.5cm,肉质致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商品性高,品质优良,且丰产,每亩平均产量可超过7000kg,比农家种增产15%左右。春播生育期约100 ~ 120天,夏播生育期约90 ~ 100天,抗枯萎病、疫病,适应性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区春秋均可种植。

2 栽培技术

2.1适时播种

在广东地区, 特黑杂交黑皮冬瓜 春植适播期为1 ~ 3月,秋植播种宜在6月 ~ 小暑前。春植采用育苗移植方式,有利防寒,可提早种植;秋植用营养杯育苗移植或经浸种催芽后直接点播到大田。育苗移栽时,在3 ~ 5片真叶展开后选晴暖天气移至大田种植。

2.2 选地定植

选择前茬为水稻或甜玉米的地块为宜,土壤宜 选择向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 起宽畦,畦宽2 ~ 2.5m包沟,畦高0.5m左右,采用高畦阔坜水坑栽培。 行距1.8m,春植株距0.8 ~ 1m,秋植株距0.5 ~0. 7m,亩植500株左右。

2.3 肥水管理

特黑杂交黑皮冬瓜吸肥能力强,整个生育期要求有充足的肥水条件。基肥以鸡牛粪等农家肥为主,要求亩施1000 ~1500 kg农家肥。促苗肥以复合肥为主,花谢后及时 追肥,以 补充植株对养分的需要,一般每7 ~ 10天追1次肥,每次复合肥40 ~ 50kg,另外可追加适当的腐熟人畜粪尿。 在追肥时,要注意“四不”:⑴不要在大雨前追肥;⑵不要在大雨后即施;⑶不要偏施氮肥,注意N、P、K结合;⑷不要每次追肥均淋于植株头部,以免导致根部吸肥力减弱,或浪费肥料及引发病害。 在坐果前中期,可喷施1 ~ 2次叶面肥,补充营养,促进开花坐果。在植株生长期间,注意保持土壤水分,干旱时要淋足水或进行沟灌。采收前10 ~ 15天减少用水量,以提高冬瓜贮运性能。

2.4 植株管理

特黑杂交黑皮 冬瓜的植株生长旺盛,对植株的管理是能否取得高产稳产的关键之一。管理上要抓好如下几项工作:

2.4.1 压蔓 冬瓜容易产生不定根吸收养分,故应重视压蔓。压蔓时,将每株瓜滕在本植株周围畦面打个圈,每隔3 ~ 4天选晴天用泥块压住节间,只压3 ~ 4处,使节间增生不定根,待瓜滕在畦面压15个节后,才引蔓上棚。

2.4.2 插竹引蔓 用3 ~ 4支竹竿搭成鼓架,上面横架一条较粗的竹竿,连贯各鼓架作龙根,以求稳固。当瓜蔓长有16 ~ 18个节时便可引蔓上架,引蔓时根据畦的方向进行,围绕鼓架反时针打圈引蔓上棚,有计划地把瓜蔓引向西面,利用本身的蔓叶遮挡果实,以减少冬瓜日灼病。

2.4.3 及时打岔及留瓜 摘除全部侧蔓,定瓜位置控制在23 ~ 35节,28节最佳。坐定瓜后,留10 ~ 15片健全叶打顶。

2.4.4 护瓜 冬瓜个体大,重量大。为确保冬瓜免被风吹而落瓜,当果重有5kg左右时,便要用绳套住瓜柄,然后再缚在篱竹顶部龙根上。

2.5 病虫害防治

2.5.1枯萎病 以预防为主,选择水旱轮作地块种植,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定植时灌800倍敌克松。发病前期可采用灌根防治,可选用枯萎立克600倍液、95%绿亨一号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特效枯萎净200倍等。

2.5.2疫病 进行轮作换茬,苗床用25%甲霜灵粉剂(8g/m 2 ) 消毒。种植田块增施底肥,适当控制水。结瓜后,垫草或搭架吊瓜或垫高,雨季适当提前采收。药剂防治可使用安克1500倍液、77%可杀得粉剂400倍液、金雷多米尔1500倍液,喷洒和灌根同时进行效果更好。

2.5.3 缺锌 用安泰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每个5 ~ 7天喷1次,连续喷施3 ~ 4次。

2.5.4 蓟马 使用高效大功臣1500倍液、海正灭虫灵1000倍液、好年冬600 ~ 800倍液、菜喜1000倍 液 、或杀灭威1000倍液喷雾。

2.5.5 白粉虱 选用1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对粉虱特效;或喷施25%甲基克杀蜗1000倍液,对成虫、卵、若虫均有效。

2.6 采收与贮藏

食用老熟冬瓜,不宜雨后马上采收,自采收至贮存过程中,须小心搬动;贮藏地方要阴凉,通风,干燥,贮藏期间应及时检查,挑出病、烂瓜,避免传染。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菜篮子工程办公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东省蔬菜新品种新技术 [M ]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9.

冬瓜的高产种植技术范文2

关键词:冬瓜;生物学特性;春季;栽培技术

1生物学特性

冬瓜为葫芦科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其根系强大,须根发达,深度50~100cm,宽度150~200cm,根系吸收能力强,容易产生不定根;叶互生,叶片宽大,掌状,5~7个浅裂,绿色,叶面叶背具茸毛,宽30~35cm,长24~28cm,叶脉网状,背部突起。叶柄明显,长14~18cm,直径0.5~0.7cm,被茸毛;茎蔓性,五角棱形,绿色,密被茸毛。茎分枝力强,每节腋芽均可抽发侧蔓,侧蔓各节腋芽也可抽发副侧蔓。冬瓜一般为雌雄同株异花,个别品种为两性花。一般先发生雄花,随后发生雌花。雄花萼片5个,近戟形,绿色,花瓣5片,椭圆形,黄色。雄蕊3枚,在花的中央三角形排列,顶生花药,几度弯曲开裂。雌花瓣与雄花瓣相同。子房下位,形状因品种而不同,有长椭圆形、短椭圆形,绿色,密被茸毛,花柄较雄花柄短而粗,被茸毛。花柱短,柱头瓣状三裂,浅黄色。冬瓜一般靠主蔓坐瓜,侧蔓坐瓜的可靠性差。冬瓜花一般在晚上10时左右初开,翌日上午7时盛开,花瓣约经2d凋谢。

2春季栽培技术

2.1选地

冬瓜应选择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砂壤土或粘壤土上栽培[1]。同时应避免在前作为瓜类作物的田块上种植,最好是几年未种过瓜类作物,以减少病害的产生。

2.2播种

2.2.1播种时间。五华县春种冬瓜应选择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既可提早上市,又可获得高产。

2.2.2浸种催芽。浸种前须先用细砂擦洗种皮,除去粘附物,然后再将冬瓜种子浸在55℃温水中,维持稳定的温度15min,任其冷却至30℃左右,继续浸种10~12min,将浸种后的种子搓洗干净,再将种子混合湿润细沙后放在30℃左右温度下催芽,待种子露白、芽长至0.3~0.8cm时即可播种。注意在催芽过程中,应经常将种子翻动,并保持湿润,以利于出芽齐整。

2.2.3播种。冬瓜种植一般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方式。所需营养土要提前制备,可选用烤晒过筛的肥沃园土,即腐熟猪、牛粪渣,谷壳灰或椰糠等,另可加少量氮磷钾复合肥,其加入量一般以控制在0.2%~0.3%为宜,并要求细碎混均,以防伤种伤根。配置营养土时应进行消毒,每1 000kg的营养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30g溶于水中进行喷洒,喷后拌匀营养土,再用薄膜覆盖2~3d后即可使用。播种前1d要将钵中营养土浇透,播种深度2~3cm,每个营养钵播发芽种子1~2粒,种子要平放或芽尖向上,播后随即盖上遮阳网或稻草等覆盖物;若遇寒潮或阴雨天气,则宜用塑料薄膜覆盖。播种后至出苗前,要注意浇水,但切勿水分过多,以防沤种烂根,只须保持土壤潮湿即可。出苗70%左右时,要及时揭除覆盖物。在幼苗破心前适当控制水分,促进根系生长;破心后经常保持营养土呈半干半湿状态,使瓜苗稳健生长。约25~30d即可移植入大田,种植前2~3d,可用10%稀薄人粪水和80%代森锌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淋苗,做到带肥带药移植。

2.3定植

2.3.1整地。起畦种植,畦面宽2m,沟宽0.4m,畦高0.5m。在畦中央开沟条施有机肥,一般施用土杂肥15.0~22.5t/hm2、过磷酸钙或花生麸750kg/hm2。种植前施土杂肥15t/hm2、过磷酸钙450kg/hm2或复合肥300kg/hm2。

2.3.2定植。五华县生产上栽培的冬瓜品种现多为大型品种,冬瓜栽培方式一般采用单行植,于畦面中央种植,株距80~100cm,可栽植8 250~9 000株/hm2。冬瓜的种植密度与肥水管理水平也有关系,肥料充足、排灌方便、管理水平高,则应着重于长大果,以争取高产、优质,而不宜太密;在摘除全部侧蔓的基础上,主蔓打顶比不打顶可以密些[2]。

2.4田间管理

2.4.1选择栽培方式。冬瓜栽培方式有地冬瓜、棚冬瓜和架冬瓜3种。结合实际,一般采用矮棚冬瓜栽培方式。以棚高0.6~0.8m、2.5~3.5m为宜。

2.4.2整蔓、引蔓和压蔓。冬瓜靠主蔓结果,但冬瓜分枝力强,应进行整蔓,在坐果前后摘除全部侧蔓,坐果后保留若干叶后打顶[3]。冬瓜引蔓主要采取每株植株在自己的株距范围内环形引蔓,冬瓜上架后,要勤引蔓,以免断蔓。大型冬瓜在引蔓的同时应进行压蔓,在茎节下方土壤挖5~10cm浅沟,将爬地绕圈生长的1.6~2.0m的茎蔓用细土盖住。

2.4.3肥水管理。冬瓜追肥时应注意氮、磷、钾的合理配合,植株生长旺盛可少追或不追,如果叶色淡或发黄,应及时追肥[4]。冬瓜生长前期应少追肥,植株雌花开放前后应控制水肥,1~2个瓜坐果后应重施肥,施尿素225~300kg/hm2和复合肥225kg/hm2,以后至采收前10d左右每隔15d追肥1次,追肥数量可适当减少。冬瓜进入抽蔓期后需水量较大,应灌1次跑马水,开花期一般不浇水或少浇水,果实膨大期需水量最大,应保持土壤湿润,以保证产量。

2.5病虫害防治

2.5.1病害防治。猝倒病可用70%敌克松3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防;疫病可用58%瑞毒霉锰锌300~500倍液、7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防;白粉病可用20%粉锈宁2 000倍液或75%百菌清700倍液喷防;炭疽病可用70%早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1 500倍液喷防;日灼病可用瓜叶或其他材料覆盖果实,减少阳光直射。

2.5.2虫害防治。蓟马可用18%杀虫双水剂250~400倍液或扑蓟灵1 000倍液喷防;守瓜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1 000倍液或90%巴丹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喷防;瓜绢螟可用40.7 %乐斯本1 000倍液、50%杀螟松1 000倍液或苏云金杆菌制剂等喷防;瓜实蝇可用40.7 %乐斯本1 000倍液、90%敌百虫1 000倍液或80%敌敌畏1 000倍液喷防;螨类可用三氯杀螨醇1 500倍液或73%克螨敌2 000倍液喷防。

3参考文献

[1] 谭雁飞,贺昌荣,雷永进,等.冬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西南园艺,2005,33(B05):82-83.

[2] 王成业,刘红霞,李海军,等.日光温室早春茬冬瓜栽培技术[J].致富之友,2003(10):44.

冬瓜的高产种植技术范文3

以科技为支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稳定冬种瓜菜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扩大桑园种植面积,优化结构和布局;积极推进优势产业带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合理安排植期,做好产销对接;加强产品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强化品牌效应,拓宽市场销路,扩大出岛量,提高产业效益。

二、目标任务

1、今年冬种计划面积57000亩,其中:(1)瓜菜5000亩(详见附件一);(2)桑园6000亩(详见附件二);(3)玉米10000亩,其中糯玉米和甜玉米5000亩,饲料玉米5000亩;(4)花生5000亩;(5)番薯5000亩;(6)豆类2000亩;(7)木薯20000亩;(8)其它5000亩。

2、推广标准化瓜菜基地建设。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整治、国土土地整理等项目,加强农田排灌渠道、田间道路、土壤改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标准化瓜菜基地。营根、湾岭、什运、红毛要抓好1-2个连片50亩以上的商品瓜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田洋建设。

3、加强产品质量监控。加大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力度,确保农资产品合格率在85%以上;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控,确保冬季瓜果菜产品的质量合格率超过98%,力争冬季瓜果菜绿色防控推广面积达到500亩,冬季瓜果菜农药使用量减少30%;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达到20000亩,农民瓜菜收入增加5%。

4、搞好产销衔接。办好“冬交会”,以“冬交会”为契机,寻找市场和订单,确保冬季瓜果菜产销订单率60%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真抓实干,成立专门机构具体负责抓落实。县成立冬种生产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县农业局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财政局、水务局、商务局、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扶贫办、科协、供销联社等单位主要领导组成。各乡镇也要相应成立由乡镇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农业工作的副乡镇长任副组长,成员为乡镇农业技术骨干的冬种生产领导小组。制定本乡镇冬种生产指导性意见,将冬种任务落实到村委会和村小组,并落实相关责任人。形成县抓乡镇、乡镇抓村委会、村委会抓村民小组的“齐抓共管”局面,做到领导职责明确,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迅速掀起我县冬种生产高潮,确保冬种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调整优化品种结构

各乡镇根据本地生产优势和经验,突出主导品种,进一步调整品种结构,积极发展效益好的农作物品种,增加农民收入。适当调减价格不稳定,效益较差,市场需求量逐渐减少的品种,逐步调减种植面积;对市场需求量较大,价格较稳定,效益较好的品种,适当增加种植面积。

(三)稳定冬种瓜菜面积,推进产业带建设

1、稳定水旱田面积。积极推广“稻—菜”轮作制度,水旱田种植面积稳定在去年的基础上。

2、努力扩大坡地面积。坡地种植是扩大冬种面积的重要途径。解决灌溉问题,积极发展坡地瓜菜,可有效规避前期的涝灾,并可灵活安排种植时间,适于秋种,要充分挖掘水源,配套建设喷滴灌设施,解决坡地瓜菜用水,逐年加大坡地种植面积。

3、推进冬种瓜菜优势产业带建设。积极推进湾岭苦瓜、节瓜优势产业带,营根城郊菜优势产业带,什运乡青瓜、白玉豆优势产业带等建设,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优势产业带。

4、发展集中育苗。根据本地瓜种植计划和布局,引导农民采用小拱棚小面积集中育苗,提高种苗质量,合理安排种植时间。

(四)合理安排植期,推动科学种植

1、科学合理安排种植时间及种植地块。为了使冬种作物丰产丰收,各乡镇要把冬种作物的生长特性和所需的土壤气候条件及市场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动手,及早抓好备地、备肥和备苗工作,要在晚造收获前落实冬种作物种植田块,排干积水,边收获晚造边犁田备地备肥,尽可能提早种植,有灌溉条件的旱田和坡地可适当提前备地,确保瓜菜、糯玉米等冬种作物产品在明年1-3月份的黄金季节上市,不影响早稻生产。以外销为主的苦瓜一定要在11月份开展营养块育苗,11月底至12月初种下,才能确保在明年2月10日左右开始摘瓜。同时,各乡镇要进一步推进水稻改制度工作,合理安排早稻种植期,做到既不影响早稻生产,又能为冬种作物挤出充足的生产时间,确保冬季作物及时下种,按时收获。

2、针对我县冬季气候偏冷得特点,大力推广地膜覆盖种植瓜菜,同时发动农民群众在瓜菜基地北面设立防风障。

(五)突出主导品种,提高种植效益

1、突出主导品种。各乡镇要依据资源和种植经验,积极发展市场好、效益高的主导品种,如什运乡的青瓜、白玉豆;湾岭镇的苦瓜、节瓜等。

2、优化传统品种。积极引进省外、国外优良瓜菜品种试种,筛选与推广适宜本地栽培的优良瓜菜品种,保证瓜菜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品种推介见附件三)。

(六)建立冬种示范基地,以点带面

除桑树外,各乡镇要建设1-2个连片20亩以上的冬种示范基地(木薯除外),湾岭、什运、红毛三个乡镇要建1-2个连片50亩以上的冬种瓜菜示范基地。

(七)加强质量监管,创立知名品牌

1、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加快普及“两瓜两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推广太阳能(电能)灭虫灯、蓝/黄粘虫色板、性诱剂等物理防控措施,大力推广超免蛋白、海岛素等植物调节剂,配合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大力推广健康栽培和生态栽培技术,建设一批绿色防控示范点,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

2、加强农民培训。县农技中心和各乡镇要根据本地区农作物生产发展情况,组织多种形式的农作物生产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生产水平,教育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3、强化瓜果菜产品抽检。县农业局要加强冬种瓜菜的质量监管,建立完善瓜菜流动检测队伍,县级农产品检验检测流动服务站和乡镇农产品检验检测流动服务站要加强瓜菜上市前例行检测,强化田头、收购站(点)的抽检,“两瓜两豆”100%持证出岛,确保上市瓜菜产品质量安全。

4、提高品牌意识,创立知名品牌。要鼓励企业或合作社积极创立品牌,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加强包装设计,提高包装档次,着力打造瓜菜品牌,以标准创品牌,靠品牌闯市场,向品牌要效益。

(八)发展设施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农田整治、土地整理、菜田改造等项目,完善冬季瓜菜基地排灌渠道、田间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冬种瓜菜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积极发展大棚栽培及喷滴灌等设施,探索大棚周年利用生产模式。积极推广瓜类嫁接苗,提高种苗质量。

(九)落实惠农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我县今年计划通过补贴种苗的形式扶持连片种植冬季瓜菜的农户,对于连片20亩以上的基地,补助200元/亩用于购买种苗。种植桑树每亩补贴970元:桑苗按每亩490元补贴、种植按每亩300元补贴(用于购买肥料)、机耕按每亩180元补贴。各乡镇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和生产规模,着手做好种子、种苗、肥料、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的组织落实和筹备工作,保证按时供应生产需要。

(十)拓宽销售市场,做好产销对接

1、培育本地运销队伍。充分发挥当地农民经纪人的作用,积极培育本地区农产品运销队伍。鼓励和支持销售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交易会,多种形式宣传推介瓜菜产品。

2、做好产销对接。一是办好“冬交会”,扩大订单,使“冬交会”成为我县冬季瓜菜走向省外市场的窗口;二是建立产销联盟。各乡镇要根据本地区的生产实际,积极主动与相邻市县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新型的产销关系,组织一批生产基地和重点专业合作社作为批发市场的主供基地和固定合作伙伴,建立稳固的产销合作关系。

3、加强产地市场建设。有条件的乡镇可根据瓜菜种植面积、品种及产量做好预冷处理系统建设规划,建设冷库,制定收储标准,建立出入库制度,做好销售服务,创造良好的产地收购环境。

4、建设信息平台。一是建设瓜菜种植信息平台,通报种植品种、时间和面积;二是在政府网站上开设市场信息栏目,当地主要瓜菜品种产地收购价格信息;三是积极探索电子商务销售,减少流通成本。

冬瓜的高产种植技术范文4

论文摘要 介绍了冬瓜-优质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冬瓜、优质稻的栽培技术,以供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参考。

永定县地处福建省西部,位于东经115°51′~117°45′,北纬24°23′~26°02′,靠近北回归线,年平均气温14.2~20.7℃,年平均气温最低月份为1月,最高月份为7月;年平均气温 ≥20℃,年积温>7 400℃,无霜期317~320d;年降雨量1 450~1 800mm,3~4月为春雨季节,5~6月为梅雨季节;2~5月日照时数较少,7~8月日照时间最长。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岐岭乡围绕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把发展大田蔬菜生产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结合该乡农业生产实际、气候条件以及地理位置,经过3年的探索和实践,示范推广冬瓜—优质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年种植面积达133.33~200.00hm2,一般产冬瓜60t/hm2,优质稻7 500kg/hm2,年收入可达7.5万元/hm2以上,比烤烟—稻栽培模式增收1.95万元/hm2左右,不仅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提高复种指数,有效地制止耕地抛荒,加快了土地扭转的步伐,值得推广应用,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高密度冬瓜栽培技术

冬瓜属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短日照作物,蔓生性及分枝性强,主蔓叶腋间发生第1侧枝,形成子蔓,子蔓叶腋间发生第2侧枝而形成孙蔓;冬瓜怕涝耐旱,栽培上要求搭架、整枝、摘心等调整植株措施,以控制营养生长,使光合作用积累的养分能够输送到果实之中。冬瓜老果、嫩果均可食用;其果肉厚而洁白,疏松多浆味淡,有特殊香味,煮汤清炖、炒吃均宜,可加工制成各种蜜饯;冬瓜还是很好的食疗保健蔬菜。

1.1品种选择

一般应选生长健壮、果大肉厚、高产优质、抗病虫害、耐贮的品种,如青杂一号、粉杂一号等栽培为宜。

1.2育苗

1.2.1播种时间。冬瓜定植需气温稳定通过15℃,发芽气温30~33℃,≤20℃发芽极慢且不整齐,春播宜在2月上中旬,采用小拱棚保温育苗,3月中旬移栽。

1.2.2湿润浸种与保温催芽。选成熟一致饱满的种子,倒入55℃温水中,不断轻轻地搅拌,温度降至30℃时,再浸种6~8h,捞起冲洗,去除种子粘着物,用湿纱布包好,保持种子松散状态,置于26~30℃温度下催芽,每隔8~10h用30℃温水冲洗种子,并翻包1次,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1.2.3播种。将苗床耙平,整齐排放营养钵,钵与钵之间用细土填满,四周加土埂保护,每钵播露白种子1~2粒,深0.5cm,浇水后再盖1层细土或草木灰。

1.2.4苗期管理。播种后搭小拱棚保温,膜内温度不能超过35℃,根据气温变化和前期需变温的要求,控制膜内温度和湿度,进行灵活通风揭膜或盖膜,有利于花芽分化,提高雌雄花比,降低第1雌花节位,促进早熟;定植前5~7d,白天膜内温度保持25~30℃,夜间20℃左右,苗床温度过高应及时揭膜,苗床温度过低应及时盖膜,定植前5d日夜通风,定植前3d揭膜炼苗,确保苗壮而不瘦弱、不徒长。冬瓜根系木栓化较早,如根已木栓化则难以发侧根,断根移栽则缓苗期长,幼苗出土前15d,每隔7d施稀人粪尿1次,3叶1心至4叶时需移栽定植。

1.3移栽定植

冬瓜适应性较强,但不宜连作,应选3年以上未种葫芦科作物、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力强、微酸性的砂壤土为好,低洼地不宜。早翻耕晒白,施石灰750kg/hm2后,细碎土壤,做成畦带沟1.6m大畦,畦高40~50cm。每畦种2行,栽0.90~1.05万株/hm2,穴施有机肥2kg、硫酸钾复合肥50g、过磷酸钙30g,肥土充分混合后覆土,定植后浇1次定植水,并在畦两边喷洒选择性除草剂,然后盖黑膜,定植后20d左右破膜引苗。

1.4大田管理

1.4.1追肥。定植至抽蔓前,宜勤施薄施,用碳铵加磷肥掺入人粪尿浇施。抽蔓至开花,应控枝蔓徒长,观叶色施肥,叶色偏淡可施氮肥,叶色浓绿不施氮肥,只施钾肥。坐果至果实膨大期,坐果后应重施1次肥料,后每隔7~10d施肥1次,连续施2~3次,每次施尿素120kg/hm2,氯化钾120~135 kg/hm2,掺入人粪尿浇施。

1.4.2搭架。畦边适当距离搭上1.5~2.0m高“Y”式木桩,Y处放上横档搭好平棚,每穴边插一木棍以便引蔓上棚。

1.4.3调整植株。冬瓜分枝性强,又靠主枝结果,因此引蔓上架前应将所有侧枝剪除,培育健壮主枝,上架后引蔓向适当空间伸展,使蔓叶在架上均匀分布。留果应在叶片最大的第2、第3雌花处留果;根据长势每株留1~2个果。中型瓜10~15片叶进行打顶,并留1个健壮的侧蔓,其他侧蔓全部剪除,所留侧蔓应在5叶左右打顶摘心;第1雌花果处小叶处难于成大果,应及早摘除,以促进第2、第3雌花坐果成大果,方能提高产量。

1.4.4提高坐果率。着果季节遇阴雨天多,影响昆虫活动时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蔓叶生长过旺,可在坐果节前一节用小刀刻伤其蔓,同时打顶去侧枝。

1.4.5水分管理。冬瓜对水分要求高,结瓜前,除移栽时浇水外,一般应中耕控水蹲苗;挂果后应一直保持畦面湿润,表土见黑不见白,雨后及时排除积水。

1.5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上要重抓农业防治,如实行科学轮作,发现病株及时清除焚烧或深埋,发病株周围喷药保护等。冬瓜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白粉病、枯萎病、炭瘟病、黄守瓜、蚜虫、瓜实蝇等。应选用对症药剂及时防治。

1.6适时收获

冬瓜开花至成熟需35~45d,达食用标准至老熟时均可采收。

2优质稻栽培技术

2.1选用良种

选用高产、高抗、优质品种,如Ⅱ优2186、Ⅱ优明86、特优898等。

2.2采用旱育稀播,培育足龄带蘖矮壮秧

在5月中旬进行播种,用种量11.25kg/hm2,播种前种子用300~500倍强氯精进行消毒,1叶1心时喷施250~300mg/kg多效唑液,并薄施人粪尿,3叶1心时撒施尿素30kg/hm2,5叶1心时撒施复合肥30kg/hm2,秧龄35d以内。

2.3田间管理

施足基肥,用碳铵750kg/hm2、氯化钾300kg/hm2、过钙225kg/hm2;插2.7万丛/hm2左右,插秧后5~7d结合第1次追肥进行化学除草,一般追肥用碳铵600kg/hm2、过钙300 kg/hm2,丁草胺除草剂15kg/hm2,促进禾苗早生快发,提高分蘖率;中后期适施穗粒肥,施尿素75kg/hm2加氯化钾75kg/hm2,达到壮大穗,提高粒重。水分管理做到早控苗早搁烤田,及时搁烤田有利于“中群体,壮个体”,为穗大、粒多、青秆黄熟打好基础。

2.4病虫害防治

根据当地病虫测报适期防治,注意掌握前期稻纵卷叶螟、稻瘿蚊,中期稻螟虫、纹枯病,后期根据稻飞虱、稻瘟病的发生特点,做到测准、狠控,确保稻苗生长健壮、活熟高产。

参考文献

冬瓜的高产种植技术范文5

关键词 黑皮冬瓜;栽培技术;四川丹巴

中图分类号 S64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096-01

黑皮冬瓜在低海拔地区种植历史已有10多年,其种植技术简单,产量高,深受菜农喜欢,可是在四川省高海拔地区却鲜有种植。为了把先进的理念、种植技术、优良品种带到高海拔地区,2010年,笔者响应省委号召,作为一名农业技术干部到甘孜州丹巴县农牧科技局任职,并带去了黑皮冬瓜、西红柿等品种。丹巴县地处东经101°17′~102°12′、北纬30°24′~31°23′,海拔1 700~5 521 m,谷底至山顶达2 000~3 000 m,全县幅员面积5 649 km2,东西宽86.9 km,南北长105.7 km,有耕地2 480.07 hm2,全县有5条河,131条支流。气候特点:干热河谷北亚热带—中山暖温带—中山温带—亚高山寒温带—高山亚寒带—高山寒带—高山永冻带,降水集中在6—10月,年均降水量500~700 mm,年均气温14 ℃,极端最低温为-4 ℃,最高温为32 ℃,年日照时数2 078 h,有效积温4 450 ℃,总辐射量518.8~5 656.8MJ/m2,无霜期267 d。2011年在丹巴县太平桥乡、聂呷乡、半扇门乡试种黑皮冬瓜20 hm2,平均产量66.42 t/hm2,实现产值86 340元/hm2,人均增收202元;2012年又在岳扎乡、巴旺乡试种30 hm2,平均产量75 285 kg/hm2,实现产值97 860元/hm2,人均增收327元,得到了种植户的充分肯定。现总结丹巴县黑皮冬瓜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 品种选择

在丹巴县种植黑皮冬瓜,应选择生育中短期、果大不超过20 kg、肉厚质硬、有一定抗紫外线能力的品种,如黑魁、黑将军等。

2 育苗

2.1 育苗时间

丹巴县昼夜温差大,海拔在1 800~2 000 m的河谷地带温室大棚育苗可在3月初下种,露地育苗应在3月底至4月初下种。海拔2 200~2 400 m的山间区可用地热线育苗,最好在河谷带代育[1]。

2.2 育苗方式

丹巴县风大,气候干燥,应釆用14 cm×10 cm营养钵育苗,具体操作:在大棚内按1 m开厢,做深度8~10 cm的苗床,将培好的营养土装钵放入床内,每行7个,装好后喷百菌清800倍液,覆地膜压实。

2.3 催芽播种

3月上旬,用催芽厢或电热毯催芽,60%现芽时即可播种,在备好的营养钵上用小棍扎深3 cm小孔,每孔放芽种1粒,细土覆盖,待整厢播完后再覆一层地膜,现苗时将此膜起拱。

2.4 苗床管理

丹巴县海拔高,昼夜温差超过10 ℃。因此,应注意苗床管理。现苗后,用绿享一号,或百菌清防治2~3次,苗2叶1心时,拱膜白天揭晩上盖,3叶1心时,可喷施叶面肥1~2次。晚上气温稳定在12 ℃时,应全天揭去拱膜,白天打开棚门。如营养钵湿度低于70%,选晴天10:00后浇水。

3 整地培肥

按3.5 m开厢,于厢中间开沟,施圈肥45 t/hm2、过磷酸钙1.5 t/hm2,覆土平地,盖膜备用。

4 移栽

移栽前应用绿享一号或百菌清喷苗,河谷海拔1 800 m地区4月中下旬移栽,山间海拔2 200~2 400 m地区,5月中旬移栽,注意破膜,开口能放入钵苗为准,窝距1 m,窝植2株,栽后用土压实地膜。

5 田间管理

5.1 压蔓打枝

蔓1.5 m时于1 m处用土压蔓,以不被风吹走为准。无死苗的,每株留1个分枝;有死苗或空窝的,可以多留1~2个分枝。

5.2 浇水

土壤湿度低于70%时,引水浇地。因为甘孜州土壤富钾缺磷,对土层浅、苗势弱的地块,应结合浇水施氮肥450~750 kg/hm2、磷肥750~1 200 kg/hm2 [2-3]。

5.3 留瓜保瓜

一般情况在蔓22~24节留笫一瓜,以后长势正常的瓜可保留2~3个,长势畸型的瓜应及时去除,去除后集中处理或带回家饲喂牲畜。

5.4 遮阳保瓜

丹巴县海拔高,紫外线强,应特别注意防止瓜被灼伤。现瓜后,用废旧报纸盖瓜,并用水将报纸淋湿,让报纸与瓜和蔓充分接触,防止被风刮跑,也可用草或其他不透明物体盖瓜,使瓜不被太阳直射。

6 病虫害防治

黑皮冬瓜主要病害是枯萎病、疫病和炭疽病,可用绿亨一号3 000倍液、百菌清800倍液、托布津500~800倍液等防治。主要虫害是蓟马,在温度为25~30 ℃的7月下旬至9月发生最为严重。防治要及时喷施巴丹1 000倍液、5%高效大功臣2 500~3 000倍液、杀虫双400~800倍液、20%康福多乳油6 000~10 000倍液,每隔5~7 d喷药1次,药剂要交替使用[4]。

7 采果

坐果后60 d左右,待表皮发亮、呈墨绿色时即可采果,原则是顺蔓采瓜,先着地的先采,由于丹巴县海拔较高,特别是海拔2 400 m的地区,应及时采摘,以防止果实被冻伤。

8 参考文献

[1] 袁文先.黑皮冬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种业导刊,2012(6):28.

[2] 朱娇,云美.海南冬春季黑皮冬瓜无公害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1,28(10):1414-1415.

冬瓜的高产种植技术范文6

关键词 冬瓜;播种育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 S642.3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106-02

冬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又称枕瓜,属葫芦科。冬瓜营养较丰富,且有消暑解热的攻效,是盛夏季节的重要蔬菜之一,对缓和蔬菜秋淡有重要作用,是茂名市蔬菜主要品种之一。一般产量在68~75t/hm2,收益1.5~1.8万元/hm2,经济效益显著。冬瓜除作蔬菜用外,还可加工糖果或干制,种子和果皮可药用。冬瓜喜温耐热,生长适温在22~30℃,对光照要求不严,如幼苗期处在16℃左右的温度下,经11h日照则开花早,雌花节位低。冬瓜根系发达,吸收力强,较耐旱。目前茂名市种植较多的冬瓜品种为广东黑皮大冬瓜,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果实长圆柱形,皮色墨绿,肉厚白色,单果重13~15kg,肉质致密,耐贮运,味清淡,品质优。1年可种植2造,春植在1~2月播种,秋植在7月上旬播种,春植全生育期为120d,秋植90d。现将冬瓜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土壤选择

冬瓜的根系发达,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格,但要夺取冬瓜的高产稳产,宜选择向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为好,畦的方向以南北走向为佳。

2 播种育苗

春植冬瓜,采用播种育苗,可有利于苗期防寒、保温。农膜育苗,幼苗抽出3~4片真叶,可揭膜炼苗,选晴暖天气移植。秋植冬瓜多采用浸种催芽后直播,于小暑前播种,以免生长后期被寒潮侵袭而受害。一般用阳畦育苗。采用优质腐熟的土杂肥与肥沃大田土以1∶2的比例配制营养土,混匀后过筛,装入10cm×10cm的营养钵。把营养钵整齐地排放在阳畦内,然后浇水,上覆1层地膜以提温保湿。选饱满的种子放在3倍于种子体积的70℃热水中烫种,边烫边搅拌,待水温降至30℃时静置浸种8h,搓掉种皮上的粘液,稍晾后用干净湿纱布包好,放在30℃处催芽。大部分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每个营养钵内播种1粒,覆土1cm厚,播种后阳畦及时扣膜保湿。苗床温度控制在28~30℃,出苗后适当降温,白天阳畦保持25~28℃,夜间12~15℃。忌夜温过高,否则易引起瓜苗徒长。小冬瓜较耐旱,播种时浇足水后苗期一般不再浇水;若营养土过干,可于晴天上午浇水,浇后注意阳畦的保温和散湿。约35d,待苗长至3叶1心或4叶1心时即可定植。

3 整地定植

种植冬瓜的大田,要求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冬瓜不宜连作,前作是水稻田最好。要求犁耙晒白,施足基肥,基肥可施腐熟的农家肥或猪、牛粪、土杂肥37.5~45.0t/hm2,基肥与表土层充分混合。整地细碎均匀。起高畦、大畦,要求畦宽1.5~2.0m(包坑),畦高0.5m以上,以利灌水栽培。种植时,在种植的小沟或穴内再施用经沤制的猪牛粪、复合肥、磷肥等的混合沤制肥,每穴施用0.5~1.0kg,盖上土层,不让幼苗根系直接接触肥料,以免灼伤幼根。春植当苗长出2~3片真叶、苗龄20~25d时即可进行移苗定植,规格为单行单株植,株距0.8~1.0m,植6 000株/hm2左右。秋植株距0.6~0.8m,植6 750株/hm2左右。

4 肥水管理

冬瓜生长需较充足的肥料,除施足基肥外,还要根据冬瓜不同时期的生长情况,适时、适量追肥。掌握“勤施、薄施,前轻后重、由淡到浓”的原则,重点应从引蔓上棚至结瓜后,瓜重达3kg左右时进行追肥,以氮、磷、钾相结合,不偏施氮肥。待苗长出5~6片真叶时施三元素(氮、磷、钾各15%)复合肥150~225kg/hm2,尿素120~150kg/hm2,促进伸蔓,增加植株营养积累。第1朵雌花开放后控肥控水,防止徒长,以利于保花坐果。当果实长至3~4kg时加强肥水管理,施三元素复合肥225~300kg/hm2,尿素150~180kg/hm2,氯化钾120~150kg/hm2。隔10~15d施1次,连续施4~5次。冬瓜对水分的要求严格。幼苗期遇晴暖天气,需早晚淋水1次,春植如气候寒冷,可减少水分。瓜蔓上棚后需要水分较多,除每天淋水外,晴天要保持10cm左右的畦坑水,以利根系吸水,长期保持湿润而不干旱,采收前10~15d要控制用水量,把沙坑的积水排干,以提高冬瓜的贮运性能。雨期注意排除积水。

5 植株管理

冬瓜茎蔓粗壮,结瓜期长,为减轻棚架的负担,防止台风吹刮倒棚,增加节间不定根吸收养分、水分需要,延长瓜蔓寿命,要进行压蔓。选择晴天,在主蔓3~4个节位处压上泥块,压2~3段,使节间增生不定根,加大吸收养分能力。当瓜蔓长至30cm左右时,可插竹竿搭架引蔓,搭架高度1.5m为宜,上加1条较粗的横梁连贯固定支架,引蔓时根据畦的方向,定向把蔓引向横梁,有利结瓜后瓜叶遮挡太阳斜照而防止灼伤瓜实。在正常情况下瓜蔓的生长由细到粗,而一般在主蔓上结瓜。因此,为集中养分,供应主蔓的营养生长,应及时摘除侧蔓,有利于通风透光、传播授粉。冬瓜生长培育部位要求选择在主蔓28节前后,并选择瓜形均匀、瓜蒂较短且无病虫危害的幼瓜,才能培植出硕大的瓜果。幼瓜选定后,应把再长出的雌花摘除。当幼瓜长至2~3kg时,可用麻绳结网将瓜吊于横梁上生长。留瓜后,蔓苗再伸长到10节后将顶部摘除,以集中养分供应瓜实。

6 病虫害防治

冬瓜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疫病,其中以疫病危害最严重。应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的地块种植,切忌连作。同时起高畦、开深沟,以遇旱能灌、遇雨能排;苗期和抽蔓期切忌重施偏施过量的氮肥。苗期猝倒病,用瓜克宁1 000倍液+云大120 1 500倍液喷施。注意在大雨或暴雨过后防治疫病,用博信1 000倍液+双星疫宝800倍液喷施,或灵品1 000倍液+克丹1 000倍液喷施,或双星霜霉威800倍液+双星1号800倍液喷施。枯萎病于发病初期用瓜克宁800倍液,或20%地菌灵600倍液,或贝尔生800倍液灌根。防治白粉病用奥尔或千生800倍液喷施。防治炭疽病用炭疽诺康800倍液喷施。防治病毒病用毒尽800倍液或病毒克绝800倍液+加索1 500倍液+云大120液1 500倍喷施。防治日灼病用瓜叶或其他材料覆盖冬瓜,减少阳光直射。冬瓜的主要虫害有瓜蓟马、瓜绢螟、椿象、瓜实蝇、跳甲等。防治上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轮换使用。瓜蓟马注意在坐瓜前防治,用加索1 500倍液或好年云大啶虫脒800倍液或蓟马亮剑1 000倍液喷杀。瓜绢螟用双星阿维菌素或闪打或虫索敌1 000倍液喷杀。椿象用90%敌百虫或双星阿维菌素1 000倍液喷杀。瓜实蝇、椿象用90%敌百虫600倍液或高效灭百可1 500倍液喷杀。跳甲、守瓜用福毒1 000倍液或锉虫朗600倍液或毒斯本800倍液喷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