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的管理技术范例6篇

冬瓜的管理技术

冬瓜的管理技术范文1

关键词:海南 冬季瓜果蔬菜物流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0-0079-02

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部,是我国热带面积最大的省份。由于其内部地形光热等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物种资源丰富等原因,使其天然的成为我国的冬季瓜果蔬菜的“温室大棚”之一,为我国广大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提供丰富新鲜的瓜果蔬菜。

海南省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积极推动海南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打造我国冬季瓜果蔬菜的“菜篮子”,加快培育海南冬季瓜果蔬菜的供应物流体系。本文由此出发,根据海南冬季农产品物流体系的现状,探寻发展对策。

1 海南冬季瓜果物流的特点

海南冬季瓜疏主要有辣椒、苦瓜、冬瓜、罗卜、青菜、圣女果等等。由于其这些瓜果的特殊性质、产地的分离等因素,使得海南冬季瓜果物流有以下特点:一是农产品的处理、包装、运输难。由于海南冬季瓜果极易腐烂、极易碰撞、脆弱、种类多、数量大、输送的地区多、范围远,使得在处理、包装、运输过程中很难以实现保鲜、防腐烂、保质。而且还要根据不同的瓜果属性,瓜果运输的远近程度、运输地的地理环境等实行分类包装,保障瓜果的食品质量与安全。[1]二是瓜果蔬菜的储存难。不同的瓜果对储存条件的要求不同,而建立不同标准和条件的仓库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不同的技术支持。这对于普通的农民或者中小企业而言,是不可能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根据每种瓜果蔬菜的属性建立起来不同的仓储条件的仓库。三是对有关人员的要求高。对于物流的处理、运输、仓储、管理人员不仅仅要掌握好自己的专业性知识,还要对每种瓜果的特性十分的熟悉。四是收购困难。冬季瓜果种植是单个农户的运作模式,虽然与相关公司有合同,但是在收购时候还是存在收购时间长、收购过程复杂、收购对蔬菜有损失等。五是信息输送的难。海南冬季瓜果面对的是我国一个广大的大市场,究竟哪里最需要,哪里收益高等市场信息收集、传输困难。加上,农村地区本互联网普及率低,信息的闭塞,更加加剧了信息传递的困难。六是潜在的威胁大。跨区域长距离的运输,不仅降低了海南蔬菜瓜果的品质,而且增加了运营成本,从而降低了市场竞争力。加上,随着我国某些地区大棚温室农业的发展,对海南冬季瓜果物流形成了一定的阻碍性。七是运输方式以汽车为主,“铁路绿色快车”开启比较晚。八是运输受天气的影响大。冬季北方多冰雪天气,对于海南以汽车为主的瓜果蔬菜运输形成了巨大阻碍。

2 海南冬季瓜果物流现状

2.1 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技术落后

(1)物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先进、系统和便捷的基础设施。而海南,物流基础设施发展严重滞后,比如物流储存仓库数量不足,物流运输专线构建不够系统,物流运输的冷藏设备不够先进,物流的网络平台搭建起步太晚,物流信息系统开发层次低等等。这使得海南冬季瓜疏很难及时有效和安全保质的运送到全国各地。

(2)分级包装、储存保鲜、冷链运输技术是目前影响农产品物流的突出问题。[1]海南冬季蔬菜瓜果具有鲜活的生命,其价值体现在在“新鲜”上,而对于蔬菜瓜果,保鲜的期限较短,非极易变质腐烂,运输半径和交易时间很大程度上就受到了制约,因此对运输效率和保鲜技术提出了很高要求。目前,海南蔬菜瓜果常温物流和自然物流是主要物流形式,没有形成连贯成形的冷链物流,存在着不合理的包装“运输”储存现象,导致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失很大!此外,“散装”非冷藏状态下的农产品物流,在运输“分销”零售以及多次装卸搬运中增加了二次污染的机会,降低了农产品的新鲜度,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

2.2 内部人才的缺乏,软实力不强

海南省本身属于教育发展落后的省份,加上城乡之间的差距,使得海南省农民知识文化素质与其他教育大省相比,明显偏低。海南农民接受成人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的机会少,名额有限,成本大,使得掌握科学栽培、合理加工、储存管理、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市场预测、网络操作与应用的知识缺乏,对物流缺乏全局性的认识。加上,海南物流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的规模小、资本有限、管理不善,使得海南物流企业管理人才缺乏专门的管理人才和一线的操作人员,海南冬季瓜果物流的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2.3 传统的“农贸市场销售”模式

在海南冬季瓜果物流可以归结传统的农贸市场销售模式,即生产者中间商较大公司运输外地外地批发市场外地二级批发市场零售市场消费者。在这种传统模式中,有以下特点:一是生产者身兼数职。不仅仅承担了生产职能,还承担了一定的加工、储存、运输、技术、管理等人员,而农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是很强,在处理过程中难免有适当之处;二是环节复杂,成本高,瓜果产品质量与安全无法有效保障,竞争力也无法提升。按照这种传统模式,瓜果要经过了七次流动才到达消费者手中,而在这七次的流动中,对瓜果的造成巨大损伤,降低品质和质量同时,也提高了瓜果的价格。三是在传统销售模式下,由于预冷库及冷藏车等冷链物流支撑缺位、流动的次数比较大等,使得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手中损耗比较大。

2.4 物流的专业化、组织化、产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程度低

海南虽然存在专业的、组织化、产业化的第三方物流组织,但是一方面这些组织本身的发育不成熟,发展规模有限、技术落后、组织管理混乱,无法拥有雄厚的资本建立具有信息化、现代化的物流加工、储存、运输业务;另一方面,大量的存在自营物流方式。而自营物流方式广泛存在缺乏专业人员、缺乏专业技术、缺乏前期资本投入、缺乏高组织程度的产业化运作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海南冬季蔬菜瓜果物流主体数量多、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2]严重制约了海南瓜蔬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2.5 未有搭建准确、系统的蔬菜瓜果网络信息系统平台

随着我国进入网络信息时代,搭建一个准确、系统的信息平台已经成为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搭建这一平台,首先要具有一大批具有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人员,使他们能够利用互联网实现对货物的收集、处理、加工、分析和信息;其次,搭建一个集农产品网上交易、物流营销、货物全程监控、市场分析与市场预测的网络平台。而海南省,目前在广大的农业队伍中,不仅仅很少有人掌握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而且也没有很好的搭建一个系统的网络平台,使得海南物流发展陷入了一个瓶颈。

3 海南冬季瓜果蔬菜物流发展的对策

3.1 抓住机遇,加快海南冬季瓜果蔬菜的物流发展

国家政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之一,也是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机制。海南要想把冬季蔬菜瓜果物流发展好,就必须牢牢抓住我国目前对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一方面海南要抓住全国普遍性的政策。如:2009年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10年国家发改委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0――2015);2011年国务院分别出台了“物流国八条”和“物流国九条”;2012年,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等等。[3]另一方面,紧紧依托国家对海南的特殊政策。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海南要把国家对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政策有效的整合到发展冬季瓜果物流中,如:发展冬季瓜果生态农业旅游、旅游与物流基础设施相互融合等。二是高效利用国家把海南打造出我国冬季“菜篮子”的政策。海南利用好这些政策,会为海南冬季蔬菜瓜果物流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3.2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增加物流软实力

无论针对何种农产品的物流,都会涉及到诸多环节,加上物流很多时候又是跨区域的,因此农产品物流一方面要有建立健全完善的采集、加工处理、运输、仓储、保鲜等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要求相关人员在知识上不仅需要涵盖采集、加工、运输、仓储、网络信息、运营管理、市场营销、市场预测等领域;而且要具有跨区域性,既要有素质、会管理、懂技术、能创新,也需要具备良好的市场经济职业道德素养,还要深入熟悉相关农产品的属性,冷藏保险技术等等。[2]

海南冬季蔬菜瓜果物流发展的首要瓶颈可以归结于基础设施和软实力上。因而急需加强海南冬季瓜果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物流软实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在政府主导下,农民与企业适度参与,加快道路、仓库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村网络全覆盖,建立运输高速公路和“信息高速公路”。②加强内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步建立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开发、考评和激励机制,保证及时有效的培养出一大批具有物流操作技能和产业经营能力的专业人才。主要是以海南本土的小学、中学、职高和高校为依托,建立物流和冬季瓜果蔬菜专业人才的培养链条,逐步在海南省内打造一批把产、学、研高度融为一体的人才培训基地。同时,提供更多相关的成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知识技术推广活动,保证农民具有较高的种植、加工处理技术,物流企业管理人员的水平和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不断增强。最终形成一种系统开发、层次鲜明、重点突出的人才培养机制。③培育统一的、先进的物流文化价值观念,保证物流发展的思想基础和价值理念的方向性。④建立政府带头的海南物流技术交流协会,致力于物流技术的研发、文化的培育和相关现实问题的研讨。

3.3 精简物流层次,搭建耦合的三层物流链条

目前海南冬季瓜果蔬菜物流的模式属于传统的“农贸市场销售”模式,这样的模式中间环节过多,不利于海南物流体系的打造。因而需要对其进行精简,建立耦合的三层物流链条,走出了一条缩减交易时间和节约交易费用的高效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之路。[4]所谓耦合的三层物流链是指将传统的“农贸市场销售”的七层中间环节缩减为三层,直接建立生产者运输外地批发销售消费者的链条。具体做法:企业与农民结合形成企民合作社,它主要是将企业的资本、技术和管理优势与农民种植产品的生产、加工、搬运、仓储等紧密结合起来,保障企业与农民高度融合和高效运作;在政府的协调下,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对海南目前负责运输的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整合,并与企民合作社建立双务关系,保证运输企业的运输能力和效率,搭建企民合作社与融资、整合后的运输企业的利益链条,实现利益共同体;在外地建立海南瓜果蔬菜的仓储和销售一体化超市,并在其他菜市场和超市建立自己的直接批发,保证在建立直销渠道的情况下,实现方便市民,打造海南蔬菜瓜果品牌。为了更好的实现耦合,需要以网络信息平台为依托。以此不仅可以保证适时更具市场情况,实现物流量和物流方向的控制;而且将强彼此之间了信息联系,方便彼此之间的务业网络,真正的实现紧密配合。[3]

3.4 建立系统的物流“网络信息平台”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平台在产供销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对于物流经济的发展更是如此。因而发展海南冬季蔬菜瓜果物流,需要建立系统的物流网络平台。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网络信息平台不是单方信息平台,也不是单信息系统,而是多方信息平台和复合信息系统。在这个网络平台上,不仅能够实时的了解海南每地蔬菜瓜果的生产情况、每个仓库的库存情况、每个超市的供需情况等等,也能对仓储储存环境进行控制、发展蔬菜瓜果电子商务、相关合同签订等等。[4]

参考文献

[1]郝琳琳.我国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物流技术,2013(32):83.

[2]张京卫.日本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分析及启示[J].农村经济,2008:127.

冬瓜的管理技术范文2

关键词 黑皮冬瓜;栽培技术;四川丹巴

中图分类号 S64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096-01

黑皮冬瓜在低海拔地区种植历史已有10多年,其种植技术简单,产量高,深受菜农喜欢,可是在四川省高海拔地区却鲜有种植。为了把先进的理念、种植技术、优良品种带到高海拔地区,2010年,笔者响应省委号召,作为一名农业技术干部到甘孜州丹巴县农牧科技局任职,并带去了黑皮冬瓜、西红柿等品种。丹巴县地处东经101°17′~102°12′、北纬30°24′~31°23′,海拔1 700~5 521 m,谷底至山顶达2 000~3 000 m,全县幅员面积5 649 km2,东西宽86.9 km,南北长105.7 km,有耕地2 480.07 hm2,全县有5条河,131条支流。气候特点:干热河谷北亚热带—中山暖温带—中山温带—亚高山寒温带—高山亚寒带—高山寒带—高山永冻带,降水集中在6—10月,年均降水量500~700 mm,年均气温14 ℃,极端最低温为-4 ℃,最高温为32 ℃,年日照时数2 078 h,有效积温4 450 ℃,总辐射量518.8~5 656.8MJ/m2,无霜期267 d。2011年在丹巴县太平桥乡、聂呷乡、半扇门乡试种黑皮冬瓜20 hm2,平均产量66.42 t/hm2,实现产值86 340元/hm2,人均增收202元;2012年又在岳扎乡、巴旺乡试种30 hm2,平均产量75 285 kg/hm2,实现产值97 860元/hm2,人均增收327元,得到了种植户的充分肯定。现总结丹巴县黑皮冬瓜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 品种选择

在丹巴县种植黑皮冬瓜,应选择生育中短期、果大不超过20 kg、肉厚质硬、有一定抗紫外线能力的品种,如黑魁、黑将军等。

2 育苗

2.1 育苗时间

丹巴县昼夜温差大,海拔在1 800~2 000 m的河谷地带温室大棚育苗可在3月初下种,露地育苗应在3月底至4月初下种。海拔2 200~2 400 m的山间区可用地热线育苗,最好在河谷带代育[1]。

2.2 育苗方式

丹巴县风大,气候干燥,应釆用14 cm×10 cm营养钵育苗,具体操作:在大棚内按1 m开厢,做深度8~10 cm的苗床,将培好的营养土装钵放入床内,每行7个,装好后喷百菌清800倍液,覆地膜压实。

2.3 催芽播种

3月上旬,用催芽厢或电热毯催芽,60%现芽时即可播种,在备好的营养钵上用小棍扎深3 cm小孔,每孔放芽种1粒,细土覆盖,待整厢播完后再覆一层地膜,现苗时将此膜起拱。

2.4 苗床管理

丹巴县海拔高,昼夜温差超过10 ℃。因此,应注意苗床管理。现苗后,用绿享一号,或百菌清防治2~3次,苗2叶1心时,拱膜白天揭晩上盖,3叶1心时,可喷施叶面肥1~2次。晚上气温稳定在12 ℃时,应全天揭去拱膜,白天打开棚门。如营养钵湿度低于70%,选晴天10:00后浇水。

3 整地培肥

按3.5 m开厢,于厢中间开沟,施圈肥45 t/hm2、过磷酸钙1.5 t/hm2,覆土平地,盖膜备用。

4 移栽

移栽前应用绿享一号或百菌清喷苗,河谷海拔1 800 m地区4月中下旬移栽,山间海拔2 200~2 400 m地区,5月中旬移栽,注意破膜,开口能放入钵苗为准,窝距1 m,窝植2株,栽后用土压实地膜。

5 田间管理

5.1 压蔓打枝

蔓1.5 m时于1 m处用土压蔓,以不被风吹走为准。无死苗的,每株留1个分枝;有死苗或空窝的,可以多留1~2个分枝。

5.2 浇水

土壤湿度低于70%时,引水浇地。因为甘孜州土壤富钾缺磷,对土层浅、苗势弱的地块,应结合浇水施氮肥450~750 kg/hm2、磷肥750~1 200 kg/hm2 [2-3]。

5.3 留瓜保瓜

一般情况在蔓22~24节留笫一瓜,以后长势正常的瓜可保留2~3个,长势畸型的瓜应及时去除,去除后集中处理或带回家饲喂牲畜。

5.4 遮阳保瓜

丹巴县海拔高,紫外线强,应特别注意防止瓜被灼伤。现瓜后,用废旧报纸盖瓜,并用水将报纸淋湿,让报纸与瓜和蔓充分接触,防止被风刮跑,也可用草或其他不透明物体盖瓜,使瓜不被太阳直射。

6 病虫害防治

黑皮冬瓜主要病害是枯萎病、疫病和炭疽病,可用绿亨一号3 000倍液、百菌清800倍液、托布津500~800倍液等防治。主要虫害是蓟马,在温度为25~30 ℃的7月下旬至9月发生最为严重。防治要及时喷施巴丹1 000倍液、5%高效大功臣2 500~3 000倍液、杀虫双400~800倍液、20%康福多乳油6 000~10 000倍液,每隔5~7 d喷药1次,药剂要交替使用[4]。

7 采果

坐果后60 d左右,待表皮发亮、呈墨绿色时即可采果,原则是顺蔓采瓜,先着地的先采,由于丹巴县海拔较高,特别是海拔2 400 m的地区,应及时采摘,以防止果实被冻伤。

8 参考文献

[1] 袁文先.黑皮冬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种业导刊,2012(6):28.

[2] 朱娇,云美.海南冬春季黑皮冬瓜无公害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1,28(10):1414-1415.

冬瓜的管理技术范文3

摘要阐述了冬瓜的生物学特性,并介绍了其春季栽培技术,以为提高冬瓜栽培水平提供借鉴。

关键词冬瓜;生物学特性;春季;栽培技术

1生物学特性

冬瓜为葫芦科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其根系强大,须根发达,深度50~100cm,宽度150~200cm,根系吸收能力强,容易产生不定根;叶互生,叶片宽大,掌状,5~7个浅裂,绿色,叶面叶背具茸毛,宽30~35cm,长24~28cm,叶脉网状,背部突起。叶柄明显,长14~18cm,直径0.5~0.7cm,被茸毛;茎蔓性,五角棱形,绿色,密被茸毛。茎分枝力强,每节腋芽均可抽发侧蔓,侧蔓各节腋芽也可抽发副侧蔓。冬瓜一般为雌雄同株异花,个别品种为两性花。一般先发生雄花,随后发生雌花。雄花萼片5个,近戟形,绿色,花瓣5片,椭圆形,黄色。雄蕊3枚,在花的中央三角形排列,顶生花药,几度弯曲开裂。雌花瓣与雄花瓣相同。子房下位,形状因品种而不同,有长椭圆形、短椭圆形,绿色,密被茸毛,花柄较雄花柄短而粗,被茸毛。花柱短,柱头瓣状三裂,浅黄色。冬瓜一般靠主蔓坐瓜,侧蔓坐瓜的可靠性差。冬瓜花一般在晚上10时左右初开,翌日上午7时盛开,花瓣约经2d凋谢。

2春季栽培技术

2.1选地

冬瓜应选择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砂壤土或粘壤土上栽培[1]。同时应避免在前作为瓜类作物的田块上种植,最好是几年未种过瓜类作物,以减少病害的产生。

2.2播种

2.2.1播种时间。五华县春种冬瓜应选择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既可提早上市,又可获得高产。

2.2.2浸种催芽。浸种前须先用细砂擦洗种皮,除去粘附物,然后再将冬瓜种子浸在55℃温水中,维持稳定的温度15min,任其冷却至30℃左右,继续浸种10~12min,将浸种后的种子搓洗干净,再将种子混合湿润细沙后放在30℃左右温度下催芽,待种子露白、芽长至0.3~0.8cm时即可播种。注意在催芽过程中,应经常将种子翻动,并保持湿润,以利于出芽齐整。

2.2.3播种。冬瓜种植一般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方式。所需营养土要提前制备,可选用烤晒过筛的肥沃园土,即腐熟猪、牛粪渣,谷壳灰或椰糠等,另可加少量氮磷钾复合肥,其加入量一般以控制在0.2%~0.3%为宜,并要求细碎混均,以防伤种伤根。配置营养土时应进行消毒,每1 000kg的营养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30g溶于水中进行喷洒,喷后拌匀营养土,再用薄膜覆盖2~3d后即可使用。播种前1d要将钵中营养土浇透,播种深度2~3cm,每个营养钵播发芽种子1~2粒,种子要平放或芽尖向上,播后随即盖上遮阳网或稻草等覆盖物;若遇寒潮或阴雨天气,则宜用塑料薄膜覆盖。播种后至出苗前,要注意浇水,但切勿水分过多,以防沤种烂根,只须保持土壤潮湿即可。出苗70%左右时,要及时揭除覆盖物。在幼苗破心前适当控制水分,促进根系生长;破心后经常保持营养土呈半干半湿状态,使瓜苗稳健生长。约25~30d即可移植入大田,种植前2~3d,可用10%稀薄人粪水和80%代森锌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淋苗,做到带肥带药移植。

2.3定植

2.3.1整地。起畦种植,畦面宽2m,沟宽0.4m,畦高0.5m。在畦中央开沟条施有机肥,一般施用土杂肥15.0~22.5t/hm2、过磷酸钙或花生麸750kg/hm2。种植前施土杂肥15t/hm2、过磷酸钙450kg/hm2或复合肥300kg/hm2。

2.3.2定植。五华县生产上栽培的冬瓜品种现多为大型品种,冬瓜栽培方式一般采用单行植,于畦面中央种植,株距80~100cm,可栽植8 250~9 000株/hm2。冬瓜的种植密度与肥水管理水平也有关系,肥料充足、排灌方便、管理水平高,则应着重于长大果,以争取高产、优质,而不宜太密;在摘除全部侧蔓的基础上,主蔓打顶比不打顶可以密些[2]。

2.4田间管理

2.4.1选择栽培方式。冬瓜栽培方式有地冬瓜、棚冬瓜和架冬瓜3种。结合实际,一般采用矮棚冬瓜栽培方式。以棚高0.6~0.8m、2.5~3.5m为宜。

2.4.2整蔓、引蔓和压蔓。冬瓜靠主蔓结果,但冬瓜分枝力强,应进行整蔓,在坐果前后摘除全部侧蔓,坐果后保留若干叶后打顶[3]。冬瓜引蔓主要采取每株植株在自己的株距范围内环形引蔓,冬瓜上架后,要勤引蔓,以免断蔓。大型冬瓜在引蔓的同时应进行压蔓,在茎节下方土壤挖5~10cm浅沟,将爬地绕圈生长的1.6~2.0m的茎蔓用细土盖住。

2.4.3肥水管理。冬瓜追肥时应注意氮、磷、钾的合理配合,植株生长旺盛可少追或不追,如果叶色淡或发黄,应及时追肥[4]。冬瓜生长前期应少追肥,植株雌花开放前后应控制水肥,1~2个瓜坐果后应重施肥,施尿素225~300kg/hm2和复合肥225kg/hm2,以后至采收前10d左右每隔15d追肥1次,追肥数量可适当减少。冬瓜进入抽蔓期后需水量较大,应灌1次跑马水,开花期一般不浇水或少浇水,果实膨大期需水量最大,应保持土壤湿润,以保证产量。

2.5病虫害防治

2.5.1病害防治。猝倒病可用70%敌克松3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防;疫病可用58%瑞毒霉锰锌300~500倍液、7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防;白粉病可用20%粉锈宁2 000倍液或75%百菌清700倍液喷防;炭疽病可用70%早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1 500倍液喷防;日灼病可用瓜叶或其他材料覆盖果实,减少阳光直射。

2.5.2虫害防治。蓟马可用18%杀虫双水剂250~400倍液或扑蓟灵1 000倍液喷防;守瓜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1 000倍液或90%巴丹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喷防;瓜绢螟可用40.7 %乐斯本1 000倍液、50%杀螟松1 000倍液或苏云金杆菌制剂等喷防;瓜实蝇可用40.7 %乐斯本1 000倍液、90%敌百虫1 000倍液或80%敌敌畏1 000倍液喷防;螨类可用三氯杀螨醇1 500倍液或73%克螨敌2 000倍液喷防。

3参考文献

[1] 谭雁飞,贺昌荣,雷永进,等.冬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西南园艺,2005,33(B05):82-83.

[2] 王成业,刘红霞,李海军,等.日光温室早春茬冬瓜栽培技术[J].致富之友,2003(10):44.

冬瓜的管理技术范文4

源市位于辽宁省西部,与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接壤,是连接东北与华北,内蒙古东部与沿海港口的重要节点城市。20世纪90年代凌源市的设施农业产业在政府的推动下快速发展,成为北方最大的反季节黄瓜生产基地。当地菜农经过20多年的经验积攒与创新,栽培技术基本成熟,作者通过与种植产户多年的深入交流,总结出了凌源地区温室越冬一大茬黄瓜高产高效栽培方法,与大家共享。

整地施肥

黄瓜根系是吸收营养并供应植株生长的重要器官,而营养来源于土壤。肥料通过微生物的分解转化才能被植株吸收利用,微生物的呼吸作用需要空气,微生物的营养来源于土壤有机物,水分也存在于土壤的有机质与缝隙当中,因此种植黄瓜前要经过整地施肥,使土壤变得疏松且富含有机质。

施用有机肥

定植前20~30天,应清除温度内所有地膜等废弃物,第1次全层深耕25~30 cm,打破上一年的种植苗床,保持温室内南北水平。参考温室测土配方的营养状况,首先将所需化肥按氮:磷:钾:钙:镁=5:2:6:9:0.7的比例施入,均匀撒施在温室土壤表层。全部撒施后进行第2次深耕,再连续旋耕2次,使化肥、农家粪肥、土壤均匀混合,土壤与农家粪肥混合块的大小不能超过3 cm。在旋耕前观察土壤的含水量,达到表面既无干土又不粘脚还能站住人的程度为宜。干旱情况下需提前补充水分,过于湿润则要通过开沟、锄地等方法降低湿度。如果土壤没有适宜的含水量,会造成有机肥与化肥不能被分解发酵,或定植后有机肥与化肥在分解发酵时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与多余热量,造成黄瓜早期死苗的情况。提前20~30天全层施足有机肥,可以大大减少苗期的死秧现象,而且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土壤将提前储备大量的速效养分,根系可以迅速吸收并供养植株生长。

秸秆反应堆

结合秸秆反应堆总结出了新的整地方法:在预备定植的黄瓜垄下开沟(单行定植30~40 cm,双行定植40~50 cm),按秸秆反应堆要求铺秸秆撒菌种,回填30 cm左右的土壤,其中有10 cm左右的沉降,定植土壤20 cm左右深即可。秸反应堆的应用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改善了土壤的碳氮平衡,减轻了土壤的盐渍化,增加了土壤中有益菌群,还可以释放大量的CO2。因此使用秸秆反应堆是改良土壤,使黄瓜高产、抗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畦

越冬一大茬黄瓜栽培采用高畦栽培,畦高15~20 cm,上畦面60~70 cm2,高畦地温高于平畦,有利于黄瓜根系生长。按行距1 m,单行定植可在弱光期提高光利用率,大行距增加通透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育苗

普通黄瓜根系弱小,据侯锋院士主编《黄瓜》[1]一书介绍,胡萝卜根系总量是黄瓜根系总量的2倍,且生长在土壤浅表层。嫁接黄瓜苗的根系庞大、抗病、耐低温,有效改善黄瓜品种及商品性。因此越冬一大茬黄瓜必须定植嫁接苗,随着育苗工厂化与种植户嫁接技术的成熟,工厂化育苗已经成为主流,黄瓜嫁接应注意以下几点:

黄瓜苗龄应控制在26~30天以内。苗龄在这个时间段内,砧木根系短而白,利于黄瓜定植后根系在土壤中生长,苗龄过长的黄瓜根系长而褐,不利于扎入土壤。

种植户在育苗配制营养土时应控制好杀菌剂的用量,并严格按照说明使用。

由于营养钵的空间狭小,没有根系的生长空间,黄瓜生长第1~2片真叶时又不需要吸收过多营养,因此育苗期间严禁使用生根剂。

嫁接期间适度见光,光照是获取温度与光合作用的重要来源,适度见光是获得优质黄瓜苗的条件之一。

购买育苗公司的黄瓜苗,建议适应管理3~5天再定植。对于短距离运输的要进行水分适应管理;对于长距离运输的还要进行光照适应管理。育苗公司对于水分的管理方法是定时进行叶面喷淋,昼夜温差很小,而种植户只能地面浇水,因此要进行水分适应管理。在保证营养钵湿度的前提下,第1天要喷淋3~4次水,第2天喷淋2~3次,第3天喷淋1~2次,第4、5天不喷水,温度由高到低拉开昼夜温差。长距离运输的黄瓜苗与短距离运输的黄瓜苗在水分管理上一致,但由于在保温车内长时间没有光照,故要进行光照管理。光照管理上要逐渐加强光照,切不可立即照射强光,否则可能导致瓜苗永久萎蔫。另外,黄瓜育苗品种有天津绿丰的‘津绿系列’‘琬美系列’‘津典系列’,德瑞特的‘中荷系列’等,其中科润的‘津优35’‘津优36’为主栽品种。

定植

定植是植株与土壤的结合,是决定总产量的关键环节,提前造足底墒是丰产技术的一部分,埋墒法是提前造足底墒的最佳方法。提前7~10天按黄瓜苗定植的方向挖20 cm深的沟,视温室土壤干燥程度适当补水,补水后将水沟还原填平,待定植。经过7~10天的蒸发,地表土壤含水量稍低,10 cm以下土壤含水量均匀一致,利于黄瓜定植根系生长。造底墒使得土壤提前沉降,种植户应在定植前修正畦面达到南北水平。在定植挑选瓜苗时,应剔除长势极强(这类苗有杂株的可能)和长势极弱(根系或嫁接愈合有问题)的瓜苗,并把长势正常的瓜苗按大、中、小分成3类以待定植。

开沟8~10 cm随水定植或定植后及时浇水。定植时不用大量浇水,在保持地温,底墒足的情况下,缓苗很快。瓜苗定植宜浅不宜深,以土钵上沿高出地面2~3 cm为宜;要遵循温室前1/3、两侧5~10 m的地面用大苗,中间地面用中苗,后侧1/3用小苗的原则定植;定植密度应根据黄瓜品种叶面积来决定。一般瓜苗的叶面积指数在3~4左右。因此,越冬一大茬黄瓜定植密度在4~6 株/m2比较合理。由于现在大部分棚户定植密度过大,造成了产量及质量下降、病虫害发生严重的情况。定植时应留出总苗量1%~2%的瓜苗,在今后管理中备用。

采收前植株管理

覆膜

越冬一大茬黄瓜的传统覆盖地膜时间为定植前后,经过多年实践发现传统覆膜时间并不合理,所以在定植后15~20天覆膜,是越冬一大茬黄瓜高产栽培技术的又一关键创新。

黄瓜开花标志着生殖生长开始,有关资料介绍,在第一穗花开生长15~20 cm时,根系停止扩张生长,植株分配给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营养各占50%,这时应及时覆盖地膜,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地温。栽培方式是单行定植,因此将1 m宽的地膜平均裁成两幅小膜,盖在单行的黄瓜秧两侧,这样每667 m2的温室2个人操作1~2 h便可完成覆膜作业(传统覆膜2个人需要2天时间左右),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黄瓜根系需要呼吸、土壤气体需要交换,覆膜时要在两片膜中间留出10~15 cm的间距,也为以后调节根系,加肥、灌药留出空间。

越冬一大茬黄瓜定植时处于10月中旬~11月上旬,最近几年部分棚户甚至提前到了9月中旬,此时外界温度高、光照时间长;温室覆盖材料均为新换的塑料膜,透光率较高,温室内热量充足,黄瓜苗叶面积指数较小,阳光直射地面,使地温升高;定植水充足,土壤含水量高。

越冬一大茬黄瓜在定植后立即覆地膜或定植前覆盖地膜,白天会造成土壤中水分蒸发遇地膜受阻,夜间温度降低水蒸气在地膜上结露,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滴入地表,每天一个循环。由于地膜拦截的作用,让土壤地表含水量境多,适合根系生长;土壤中下部相对干燥,不适合根系生长,这样促使黄瓜形成强大的地表根。

初期,黄瓜在强大的地表根作用下,整体植株根系发达,枝繁叶茂。20天左右开花结果,植株逐渐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长势逐渐减弱。一个月后开始采收黄瓜,植株整体生长平稳。

但12月中旬~次年1月上旬外界温度下降、光照时间减少,以及塑料膜长期的使用,透光率开始下降,导致温室积温逐渐降低。黄瓜植株叶面积指数很大,温室地面得不到充足的光照,使地温降低。黄瓜生长环境越来越差,黄瓜根系吸收的营养不能满足营养生长的需要,植株开始逐渐衰弱死亡。此r是农户留瓜的关键时期,这种情况会对农户造成极大的损失。强大的地表根系是造成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提前覆膜是形成地表根系的主要原因,推迟覆膜是控制地表根系生长,使黄瓜高产稳产的关键。

中耕

中耕不控水是越冬一大茬温室管理中又一关键技术。定植后不控水肥,要中耕3~4次。定植2~3天后开始第1次浅中耕(5 cm左右),一周内进行第2次中耕(10 cm左右),时刻保持土壤水分充足(浇水必须浇透),浇水后继续中耕。多次中耕切断了地表10 cm的黄瓜根系,使得地下10 cm以上的土壤干燥,不利于黄瓜根系生长。这样可以有效减少黄瓜地表根系生长,促进土壤10 cm以下的黄瓜根系生长,为安全越冬做好提前准备。

越冬一大茬黄瓜要想高产稳产必须拥有庞大稳定的根系,地表根的存在是根系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提前覆盖地膜、控水与不进行中耕均是造成地表根生长的先决条件。

植株调整

黄瓜植株整齐一致是越冬一大茬黄瓜丰产的技术关键。越冬一大茬黄瓜栽培定植后应以调整黄瓜植株大小一致为目标。高产、稳产与整齐适度壮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秧苗营养生长过剩会导致生殖生长的减弱,结果量变少,反之秧苗营养生长太弱不能为生殖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也会使植株产量降低。因此应对弱小的秧苗单独管理,采取喷施低浓度叶面肥、多见光、肥水浇灌根系等措施;对于生长过旺的植株应采取适量减少叶面积(掐去几片营养叶)或将植株新枝顶尖放于其他植株下方等措施,以保证植株整齐一致。如果单独管理后植株长势没有改变,应直接拔除,并从预留的瓜苗中补充(定植黄瓜时预留1%~2%的瓜苗)。为了保证植株前期营养生长健壮,后期高产,应将6~8节以下黄瓜全部疏掉,6~8节以上的作为商品瓜管理。

存在问题与前景

越冬一大茬黄瓜栽培由高温长日照的深秋(9月中下旬),到低温短日照的冬季,再到日照见长、气温回升的春天,历经深秋、冬季、春天3个季节,历时6~8个月,在自然条件上很不适合黄瓜生长的要求。相较于栽培其他茬口黄瓜,此茬口的黄瓜技术难度高、病虫害多。但是,此茬口黄瓜经济效益好,已在凌源地区推广种植。

目前,种植产户管理温室主要存在以下两大误区。

水分与肥料

据《黄瓜》[1]一书介绍,每生产10000 kg黄瓜,植株需要吸收氮24 kg、磷9 kg、钾40 kg、钙35 kg、镁8 kg和微量元素,需要矿物肥料约116 kg、水9880 kg。肥料适量即可,水要不断添加,这样黄瓜才能高产。

黄瓜植株生理病害与侵染病害

现在菜农普遍忽略了黄瓜栽培中的温度、光照、水分、肥料、气体五要素的相互性,由于5要素的失衡导致新生病害。在栽培中生理病害占50%以上,如果管理不当将造成生理病害进而转变为侵染病害的情况。如黄瓜的霜霉病是由植株的碳氮比失衡造成的,及时补充营养改善碳氮失衡情况,可以有效阻止霜霉病的侵染。

走出误区,客观公证掌握黄瓜生理特征,按照黄瓜植株生长需要栽培,是创造高产的唯一路径。

参考文献

冬瓜的管理技术范文5

关键词 黑皮冬瓜;无公害;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2.3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072-01

1 栽培时期选择

琼海市气候温暖,温光条件良好,黑皮冬瓜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但为获得最佳的产量及较高的经济效益,并考虑其作为南菜北调的主导品种,常于11月中下旬播种育苗(育苗盘育苗移栽)。

2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用优质﹑丰产﹑商品性佳﹑耐贮运﹑抗病虫﹑适用当前市场需求的品种,如三水黑皮冬瓜、南海黑皮冬瓜﹑广州黑皮冬瓜﹑琼农黑皮冬瓜等。播前进行种子处理,先用清水洗净种子,然后用55 ℃左右的温水浸种15~20 min,待水温降至常温即取出洗净,接着用常温水继续浸泡10~12 h,然后用10%的磷酸三钠溶液浸泡20 min后捞出洗净[1]。种子洗净后,先甩干或自然风干表面水分,再用湿润纱布包好置于30~32 ℃下保温保湿、透气条件下催芽,每天要用常温清水冲洗1次,并及时将水分滤干,再继续催芽,直到种子露白。

3 播种育苗

种子开始露白后,当露白的种子达到40%~50%,要及时播入营养土中,每穴点播1粒,种子要平放,播后覆盖1层厚2 cm左右的营养土,并轻轻压实,覆盖遮阳网,面上轻浇1遍水。遇低温和雨天要加盖塑料薄膜等,种子出土前晴朗天气每天要浇水1次。苗期温度主要靠农用薄膜和遮阳网调节。日间适宜温度为25 ℃左右,夜间适宜温度为18 ℃左右。播种至子叶出土阶段要保持土壤湿润,土壤湿度为70%~80%,此时期不施肥。子叶出土至第1片真叶露出阶段要求严格控制浇水,使营养土表面见干,土壤湿度为60%左右,此时期也不施肥。第1片真叶露出至成苗阶段要干湿交替,即营养土表面见干但尚未完全现干时需及时浇水,土壤湿度以70%左右为宜。若苗子出现缺肥可结合浇水追提苗肥1~2次,可施0.3%~0.5%三元复合肥(15-15-15)水溶液或10%左右沤熟的人(畜)粪尿水溶液。定植前7 d开始炼苗,逐渐揭除覆盖物,在晴天烈日下可采用先揭开农用薄膜两端,再逐渐全部揭开,适当控制水分[2]。

4 整地定植

土壤要提前15 d以上深耕晒土,结合深耕撒施生石灰750~1 125 kg/hm2。起垄做畦前施优质有机肥15.0~22.5 t/hm2(拌饼肥750~1 125 kg/hm2及磷肥750 kg/hm2沤熟)、三元复合肥450 kg/hm2,2/3结合整地时撒施﹑1/3在种植行上开沟施入。缺硼的土壤施硼砂7.50~11.25 kg/hm2,然后覆上银灰色地膜。苗达到壮苗标准要及时定植。选择冷尾暖头或阴天无雨天气10:00前或16:00后定植最佳。按预定的株距在畦中挖定植孔再起苗,苗要尽量多带营养土,定植深度以子叶刚好露出畦面为宜,边定植边浇定根水,及时封严定植孔,用土块压紧四周地膜,并防止植株叶片与地膜接触。

5 水肥管理

冬瓜需水量大,水分不足会影响正常生育,缓苗后至坐果前,一般土壤不出现干旱﹑苗不因缺水萎蔫则不浇(灌)水,土壤湿度不宜高于60%。坐果后当果实开始发育时轻浇(灌)1次稳果水当瓜果重250 g重以后要浇(灌)1次壮果水;此后土壤不能露白,常维持土壤湿润。切忌忽干忽湿,田间湿度也不能过大,沟灌时只能浅水灌且要速灌速排,雨天要注意及时排干积水[3]。冬瓜生育期长,需肥量大,覆盖地膜栽培的黑皮冬瓜一般追肥4次以上,第1次在定植后10 d进行,用三元复合肥75 kg/hm2冲水肥7 500 kg淋施;第2次在开花前7 d;第3次在果重500 g左右,重施1次三元复合肥,用量为375 kg/hm2左右;然后每隔10 d施1次,连施2次,每次用量270 kg/hm2左右。重视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及其他含微量元素的叶面肥,一般每隔7~10 d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1次。

6 植株调整

冬瓜结果节位高,为了减少蔓叶分布面积﹑增加根群,扩大吸养面积,在栽培技术上常使用卷蔓措施。当瓜蔓伸展约0.5 m时,将瓜蔓环绕植株基部旋转卷成圆圈形,在坐果前后各压1次,待摘心后再压1次,可促使不定根的发生。将地上的瓜蔓用细土浇埋。坐果前留2~3条侧蔓,坐果后剪除全部的侧蔓[4]。

7 花果管理

冬瓜不能单性结果。并且授粉不足会产生畸形果。尤其是早春气温较低蜂蝶少,要夺取冬瓜高产﹑优质,必须进行人工授粉。方法是:在雌花开放阶段,每天7:00—9:00人工采摘刚开放的雄花,除去花瓣将花药轻轻蘸在刚开放﹑选定需要授粉的雌花的柱头上即可。1朵雄花授粉2个雌花。1株冬瓜能结多个果。为保证瓜的质量品质,以主蔓留1个瓜形端正﹑肥大的好果为主,其余瓜果要及时疏摘。

8 病虫害防治

防治枯萎病,用2%春雷霉素(加收米)液剂500倍液;10%多抗霉素(宝丽安)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次。防治疫病,用

44%精甲·百菌清(菲格)800倍液,或72%霜霉威水剂(克露)800倍液,或50%烯酰吗琳(安克)3 000倍液喷雾,重点喷基部老叶,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次。防治炭疽病,用25%苯醚甲环唑乳油(势克)2 000~3 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咪鲜胺(施宝功)3 000倍液喷雾,重点喷基部老叶,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次。防治白粉病,用12.5%的腈菌唑乳油1 500倍液,或25%苯醚甲环唑乳油(势克)2 000~3 000倍液,或50%醚菌酯悬浮剂3 000倍液喷雾,重点喷部老叶正反两面,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次。防治蚜虫,用25%噻虫嗪(阿克泰)4 0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1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蓟马,用阿维菌素1 0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1 000倍液,或10%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

9 及时采收

待瓜熟后及时采收,且采收前7 d不灌水。采收后将残枝败叶和杂草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保持田间清洁。

10 参考文献

[1] 郭长菊,朱荣花.麦田套种冬瓜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1997(3):30.

[2] 袁文先.黑皮冬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种业导刊,2012(6):28.

冬瓜的管理技术范文6

一、依托科技抓培训,引导农民科学种田

__村农民有多年传统种植瓜菜的历史,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生产积极性。但农户种植瓜菜,存在的盲目性较大,虽有八仙过海,各显神威之势。品种虽多,植期却不一致,管理上也缺乏规范,造成上市时间不一致,产量无法把握。往往出现市场价格差时,瓜菜产出压市情况严重,市场价格上扬时,农户却没有多少瓜菜上市。针对这种情况,合作社经研究后,因势利导,把发展瓜菜种植作为合作社的一件重要工作来抓,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植期、统一管理标准的办法,引导农民科学种田,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由合作社负责牵头宣传,动员农民扩大瓜菜生产规模,并由合作社负责组织邀请省、县、镇瓜菜专家和技术人员到村里举办瓜菜种植技术培训班。邀请先__公司瑞士农学博士到村里讲授无公害瓜菜生产管理技术。组织农民群众观看《七彩椒栽培技术》、《无公害农药使用》等瓜菜种植技术,为农民群众征订《__农民报》、《农民种植知识》等多种科技书刊,设立瓜菜种植科技书角,方便农民群众学习瓜菜种植实用技术。设立农技服务墙,瓜菜管理信息,宣传病虫害防治知识。20__年举办各类培训班20期,培训3000多人次,发放瓜菜种植资料1800多份,瓜菜信息公告18期。通过技术培训,培养出一批永不离村的科技乡村队伍。目前,加入合作社的有88人获得农民技术员证书,成为瓜菜种植的技术骨干,为扶持瓜菜农科学种田奠定了基础。

二、依托品牌抓生产,积极引导推广优良品种

为促使瓜菜产业向品牌化发展,合作社把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做为提高瓜菜产量和质量来抓,积极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技术,加强田间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采取一户带多户的方式,并根据市场规律和季节,安排好品种和植期,实现产品与市场的真正对接,最大限度拉动产业化的形成,推动瓜菜规模化的发展,创造瓜菜的优质品牌,把瓜菜产业做强做大。目前,合作社先后引进圣女果、七彩椒、金公主长瓜、以色列303番茄等10个新品种,推广给农户。现在这些新特优品种成了冬季瓜菜的当家品种,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如引进的“千禧”圣女果新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每市斤价钱比其他品种高2元。

三、依托市场抓建设,帮助农民解决“销售难”的问题

为把“__瓜菜”打入市场,增进农民种植瓜菜热情的高涨,我大胆地提出创办村级瓜菜批发市场的思路,多方筹资30多万元,建起了具有30个摊位,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瓜果菜批发市场,将市场搬到了家门口,创造了一个优良的交易平台、方便了农户的销售。同时,在上级农业部门的帮助下,专门购置了电脑,建立起了电脑宽带信息平台,每天还在瓜果菜批发市场门口,公布全国各大城市瓜菜批发价格,让农民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冬季瓜菜上市期间,批发市场客商云集,车来人往,日批发瓜菜达20万斤,远销__、上海、北京。__村因此也成了__北部瓜菜的集散地,解决了__北部地区5个乡镇2万多亩瓜菜销售难问题。

四、依托信誉抓资金,帮助解决“资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