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急救护理范例6篇

急诊急救护理

急诊急救护理范文1

昏迷是急诊科最危重的急症之一,[1]是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持续的中断或完全丧失。由于病因不明、患者病情危重、病死率高、短时间内需要进行大量的抢救治疗以及家属对救治的期望值高等因素,给急诊的救治带来较大的难度。一旦接诊,应果断地采取急救措施,才能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本文回顾分析总结这方面的临床工作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来我院急诊的昏迷患者615例,所有就诊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昏迷。

1.2 一般资料:男308例,女307例;年龄16~92岁,平均68岁;有亲属陪送者508例,无陪送者107例;昏迷时间5min~20h;轻度昏迷398例,中度昏迷135例,重度昏迷82例;有明确病史者426例,无明确病史者189例。

1.3 方法: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在急诊及住院期间的病例资料及护理记录,分析统计原发病、抢救治疗方案、措施及最终治疗结果。

1.4 结果:总病死率30%,急诊病死率14%,急诊1h内病死率6%,分诊正确率96%。昏迷最常见的原因是心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酒精过量及各种药物中毒等。

2 讨论

2.1 接诊分诊,正确作好对急诊昏迷患者的鉴别分诊,对尽快明确病因起决定作用。

2.1.1 耐心、全面地询问病史:昏迷病因复杂,有时病因十分困难,而病史常常给我们提供确诊的证据或线索。如头颅外伤后昏迷者,直接昏迷应考虑脑挫裂伤,有中间清醒期应考虑硬膜外血肿;有糖尿病史者,应考虑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若注射胰岛素后可考虑低血糖昏迷;有肝脏病史并伴有肝脾肿大应考虑肝昏迷;有高血压病史突然偏瘫昏迷应考虑脑出血;若有毒物接触史者应考虑中毒。

2.1.2 详细体检,[2]伴随症状

2.1.2.1 伴发热,先发热然后有意识障碍可见于重症感染性疾病;先有意识障碍然后有发热,见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

2.1.2.2 伴呼吸缓慢,是呼吸中枢受抑制的表现,可见于吗啡、巴比妥类、有机磷杀虫药等中毒,银环蛇咬伤等。

2.1.2.3 伴瞳孔散大,可见于颠茄类、酒精、氰化物等中毒以及癫痫、低血糖状态等。

2.1.2.4 伴瞳孔缩小,可见于吗啡类、巴比妥类、有机磷杀虫药等中毒。

2.1.2.5 伴心动过缓,可见于颅内高压症、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吗啡类、毒蕈等中毒。

2.1.2.6 伴高血压,可见于高血压脑病、脑血管意外、肾炎尿毒症等。

2.1.2.7 伴低血压,可见于各种原因的休克。

2.1.2.8 伴皮肤黏膜改变,出血点、瘀斑和紫癜等可见于严重感染和出血性疾病;口唇呈樱桃红色提示一氧化碳中毒。

2.1.2.9 伴脑膜刺激征,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2.2 急救护理措施

2.2.1 保持呼吸道通畅,开放气道,去枕平卧,头侧向一边,及时有效地吸出口、鼻、咽喉和气管内呕吐物、分泌物,防止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以保证气道通畅。氧疗处理,改善缺氧状况。

2.2.2 迅速建立大静脉通道,开放1~3个有效的静脉输液通路。最好采用留置针穿刺,便于固定,搬动或躁动抽搐时不易滑脱或穿破血管,有利于及时用药。

2.2.3 心电监护,进行生命体征检测。动态准确评估病情,意识与瞳孔,体温,血压与脉搏,呼吸与血氧饱和度,皮肤黏膜的颜色、温度、湿度变化,尿量的变化,为医生提供病情变化的动态信息。若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抢救。

2.2..4 遵医嘱对症处理:对药物中毒者先进行彻底洗胃;癫痫发作者给予药物镇静;急性脑血管者给予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如有手术指征,做好紧急术前准备:备皮剃头,备血,更换手术衣裤,通知手术室,准备手术用物如CT片等,送手术室;低血糖昏迷者给予静脉注射50%葡萄糖;酒精中毒者可使用纳洛酮静脉滴注;发热者给予物理、药物降温;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者给予纠正。

2.2.5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呼吸道肺部感染、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等。

3 小结

昏迷患者病情危重,生命垂危,快速而准确地分诊是急诊昏迷患者抢救成功的前提,争取最佳抢救时机是提高昏迷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因此,要求护理人员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娴熟的急救技能、果断的处事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分诊时要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有的放矢,熟练地掌握抢救操作配合,对提高急诊昏迷患者抢救成功率以及改善其预后都有重大意义,也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和投诉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2

急诊急救护理范文2

【关键词】急诊急救;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889-02

急诊医学是一个跨多种专业的学科,它具有紧急性、综合性、协作性。急诊科是接受急诊患者就诊及抢救危重患者的场所,是医疗,护理工作的最前线。因此,急诊科护士必须具有应急能力强、抢救技术熟练、处事敏捷、工作效率高、善于沟通的良好素质。如果护士在患者就诊、抢救过程中处理不当,不仅使患者人身受到损害,医务人员人身也会遇到风险。现总结作为急诊护士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探讨急诊护理风险的防范及管理。 急诊急救医学是一门研究和治疗急危重病的学科,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急诊急救工作的对象是急危重病人,他具有突发性、危急性、复杂性、情绪急躁性、数量不定性,承担急诊急救工作的医护人员具有思维敏捷性,快节奏性、高技术含量性、高风险性,因此:在此项工作中如何做好风险防范,降低风险系数,保证病人安全,保证护理工作安全是每个从事急救护理工作者所面对的重要课题。所以我们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要不断的探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才能防止风险的发生。现总结作为急诊护士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探讨急诊护理的风险及防范及措施。

1 急诊护理常见风险的种类

1.1 护理人员因素所致的风险

急诊护士是急危重症、疑难杂症的一线服务者,护理人员的素质或数量等从不同方面影响着护理风险。由于护理人员缺乏工作经验,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危重患者的评估能力差,不能熟练使用抢救仪器,救护技术不熟练及护理人员相对不足、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生硬等都给患者带来不安全隐患。

1.2 医嘱因素所致的风险

由于急诊科抢救大都是急危重患者,医生来不及开医嘱,口头医嘱多,护士执行时,可能会因听不清而用错药,以致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或护士在执行完医生的口头医嘱后,未督促医生在有效时间内补记医嘱,致使在发生医患纠纷时无证可依,使矛盾钝化。

1.3 护患关系冲突所致的风险

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现在社会上医患关系不够和谐,而急诊患者由于病痛折磨和家属陪护人员的心情焦虑,稍有不如意之处,就可能导致病患家属情绪失控,向医护人员发泄。

1.4 抢救仪器故障所致的风险

抢救仪器保养不妥,关键时刻不能正常使用可能延误抢救时机导致抢救失败。

1.5 抢救资料记录不清所致的风险

由于抢救的患者多,工作任务重,经常是抢救完一个患者紧接着又投入到另一个患者的抢救工作中,而医嘱又大多为口头医嘱,导致资料记录不及时、全面。

1.6 急救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漠所致的风险

急救护理人员因法律意识淡漠,如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漏记、随意涂改、字迹潦草、病情描述不确切,有因无果或有果无因、医学术语不当、反应动态观察记录不及时、用药后果观察不及时、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等都埋下了纠纷的隐患

2 急诊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2.1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医护人员的急诊急救技术 ,要加强对急诊专科护士的专业化、规范化培训,选拔高学历或经验丰富的护士进入急诊科工作,并保证足够的护士人数。 承担急救工作的护理人员要掌握全面的急救理论知识,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业务的范围也不断地在扩大,因而对护士应具备的知识机构和修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在护校所学的医学专业知识已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这就要求承担急诊急救工作的护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不断猎取新的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在工作中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最准确的判断,正确的对急危重患者实施抢救措施。

2.1.2 掌握娴熟的急救技术,医院急诊科是一个高挑战的岗位,护士具有技术风险,在急救工作中,娴熟的急救技术和过硬的基本功对抢救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否尽快实施抢救措施是决定生存希望大小的关键,当一个垂危的患者送到急诊室时护士在医生未下达遗嘱前即应采取救治措施的99%,所以我们平时工作中应加强基本功训练,练就一套紧急救治的基本功,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护理技术,是防止一切技术事故的关键。

2.2 注意核对医嘱

由于急诊抢救中大多为口头医嘱,因此,执行医嘱前护士应复述一遍,对药名相似的要多次核对,经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结束后,护士应督促医生及时补开医嘱。

2.3 增强护理道德观念,尊重患者

在急诊护理中要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做到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要讲究语言艺术,推广应用礼貌用语及规范化语言,提高护患沟通技巧,缓和护患关系,避免医患冲突发生。

2.4 增强护理道德观念,尊重患者

护理工作与法律密切相关,尤其在急诊科这个特殊的岗位中护理人员实施的每项护理活动都与法律密不可分如:对急危重病人抢救无效死亡的病人,如果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漏记、随意涂改、字迹潦草、病情描述不确切,有因无果或有果无因、医学术语不当、反应动态观察记录不及时、用药后果观察不及时、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等都埋下了纠纷的隐患。

2.5 加强抢救仪器的管理

要认真做好各种抢救仪器的交接与管理工作,要有专人负责,班班清点,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证抢救仪器和设备定位定点放置、性能完好、时刻处于备用状态。

2.6 做好各种护理文件的书写及记录

病历、护理记录和医疗文件是医疗纠纷中最重要的证据,因此,工作记录一定要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抢救记录上要准确记录患者入院时间、用药、抢救措施及时间,具体到分钟,如患者发生病情变化要及时告知家属,如患者拒绝检查、治疗或住院要其说明原因并签字,保证病历记录的完整。

2.7实施细节及风险管理

2.7.1 细节是认真的态度,细节管理是把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后的消极处理变为发生时间前的积极预防,护理工作者必须深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特别是护理工作的平凡使人产生厌倦和麻痹,造成人命关天的不良后果,所以我们在工作中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做到大事着眼,小事者手,小事做细,细事做精。

2.7.2 医院急救风险管理与质量管理密不可分,实施风险管理能不断识别急救护理工作中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不仅把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投诉和纠纷,同时能提高急诊急救工作的整体水平,急诊风险管理应完全渗透到每位护理人员的意识中,体现到各项急救流程中,克服工作中漫不经心和随意行为,以有效地降低风险系数提高急救工作安全性。

正确的对急危重患者实施抢救措施。

2.8加强急救人员的责任心教育

无论哪一种职业,从业者都需要具有责任心,特别是医院急诊急救护理工作,护士担负着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使命,她的职责就是全力以赴抢救患者的生病,救治急危重症过程中责任心缺失可直接导致患者痛苦和生命安危,会因失去有效的抢救时机而导致伤残或失去最宝贵的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当对生命高度负责,否则会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同时自己也受到良心的谴责,终生感到遗憾和内疚,高度的责任心认真负责的态度是保证急诊急救工作质量防止一切责任事故的关键。

2.9加强与急诊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急诊病人的病情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在急救过程中良好的沟通则显得非常重要。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很多纠纷的发生与护患沟通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主要是因护患沟通不足,不注意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忽视对患者的告知,不顾及患者在及家属的感受,使患者缺少信任感,从而引起不良情绪导致纠纷的发生。对急诊病人的沟通要不失时机且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切实为患者着想,使患者对护士有信任感、安全感,通过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解除心理压力,调动病人及家属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沟通还可进一步密切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可提升急诊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又可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获得最佳抢救效果。

护理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需要不断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强化护理人员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应急、应变能力,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推进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有效地降低差错、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急诊急救护理的安全系数,真正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全效的护理服务。随着法律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人们的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而急诊急救工作与生命息息相关,稍有不慎便可引起纠纷。因此从事急诊急救工作的护理人员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所做的每一项抢救措施必须准确无误,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提升对医疗不当因素后果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用法律和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从而保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提高急救工作质量。急救医学已被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和同行承认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发展速度迅猛,重要性也受到社会上更广泛和充分的理解,它涉及的法律范畴日益剧增,风险也贯穿于其全过程,做好急救的风险防范工作,可保证急诊急救护理工作质量,同时能提高急救工作的整体水平。推动急救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急诊急救护理范文3

【关键词】创伤;急诊;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62―02

随着现代交通、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多发创伤的发生率迅速增高,多发性创伤在急诊科是非常多见的一种病。多发伤指单个致伤因素引起的多系统或多器官的严重损伤( 至少要有两个器官有严重损伤) ,伤情重,变化快,重要器官生理功能紊乱,病死率高,临床上稍一延误即可造成患者死亡。因此,进行急救护理是挽救严重多发伤患者赢得生命的关键[1]。护理工作是急诊急救过程中重要因素关系着抢救质量和抢救成功率。提重创伤患者护理质量,有利于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现对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153例严重创伤患者护理情况予以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153例,男94例,女59例,均为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接诊的严重创伤患者。年龄15~72岁,平均年龄(42.3±5.7)岁。所有伤员均在10min~1.5h内接收救治,就诊时心跳呼吸停止12例,其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休克。

1.2 损伤部位及原因 交通事故98例,刀刺伤23例,由坠落造成的损伤19例,其他13例。损伤部位:颅脑44例,运动系统42例,胸部37例,腹部23例,其他10例。152例中抢救脱险138例(90.1%),死亡15例,急诊抢救室死亡8例,院前已死亡4例, 3例送手术室抢救无效死亡。

1.3 急救护理措施

1.3.1快速评估伤情 多发伤是一种变化迅速,伤情复杂的动态损伤,当多发伤患者到达急诊抢救室时,护士应简单询问病史,分秒必争地迅速评估伤情,严格按ABBCS法进行:检查患者(A气道)有无堵塞、是否开放,(B呼吸)动度和频率,(B出血)体表主要出血部位,(C循环)脉搏、血压和末梢循环,(S感知觉)患者意识情况、对刺激反应状态[2]。1.3.2 准确执行各项抢救程序 注重抢救黄金时间1h的概念,遵循“先救命后治疗”原则,,争取抢救时间,按急救程序(VICSO)抢救患者,V(Ventilatian)指通气,确保呼吸道通畅是急救过程中最基础和最主要的措施,通气障碍是严重创伤患者最常见死亡原因。首先要清除呼吸道异物,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入氧气,必要时呼吸机辅助呼吸。153例患者中,有23例行呼吸机辅助呼吸,8例气管切开。I(infusion)指输液抗休克,防止休克的恶化。严重创伤患者常伴有休克,休克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伤后6-8小时(第二个死亡高峰)主要抢救内容[3]。首先建立2~3条静脉通道,要保证静脉通道畅通,采用静脉留置针或配合医生深静脉置管,以保证大量输液、输血通畅。153例患者均建立了静脉通道,并给予了补液治疗。C(control bleeding)指紧急控制活动性出血。有效的控制活动性大出血是早期进行急救护理的重要手段。有明显的外伤出血,给予加压包扎,填塞,钳扎等止血。S(supervise)多功能监护。密切观察患者心电监护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心肺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术。O(operation)手术。需要马上手术治疗者,应直接送手术室治疗对自缢、中毒、各种大出血、电击伤、休克等建立十多种抢救程序,按部就班的执行标准的诊疗程序。

1.3.3 有预见性的协调各科室工作,做好术前准备多发伤一般涉及多个系统器官,需要多个专业处置,为了保证抢救时间,护理人员要有预见性的协调好与其他科室相关的工作,使其

他专业人员尽快处理患者。使急诊科真正地成为生命的绿色通道。危重创伤患者的手术率79.35%[4],危重创伤患者多需要手术,在抢救同时护理人员应积极做好紧急术前准备,如配血、备皮、皮试、插胃管等,并快速联系手术室,及时开始手术。

1.3.4 做好心理护理

突发事件给患者及家属心理造成了恐惧、紧张、焦虑、孤独、无助、悲伤、内疚和愤怒等创伤后应激反应,护理过程中护士应积极主动观察,以娴熟的技术、温和的同情心、关心的语气及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快而有序的完成各项抢救工作,给患者安全感,稳定患者的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伤痛的信心[5]。

2 讨 论

急诊抢救工作中的体会如下: ①科学规范、合理有序的急救护理是多发伤患者抢救成功的有力保证。如我们采取的甲乙丙制护士抢救配合分工程序图,即在抢救中甲护士负责呼吸道管理,乙护士负责循环系统,丙护士负责对外联系,做术前准备,补充急救物品、药品,通过为采取科学规范的分工制度,使各项工作同时穿行,且有条不紊,能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②熟练的急救意识和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严重创伤的急救水平,主要反映反应速度和反应质量上,接诊抢救应分秒必争,争取在“黄金 1 h”内使伤员的生命体征平稳,这就要求急诊护士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与熟练的各项抢救技术,在接诊后做到忙而不乱,急而不慌,快速、准确地实施各项技术操作,提高抢救效率。在急诊急救工作中也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李学霞,杨春霞. 严重多发性创伤74 例的急救护理.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 22) : 2040.

[2] 贺欣,李群,童新明.严重多发性创伤74例的急救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6):91-92

[3] 张建波,马俊勋,何忠杰,等.创伤急救白金十分钟--快速判断伤情启动创伤小组[J].中国急救医学,2006,17(5):85-86.

急诊急救护理范文4

摘 要: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总结严重创伤患者52例的护理经验。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急救及护理,抢救脱险49例(94.23%),死亡3例(5.77%),有效抢救时间为25~55 min,平均(35.5±4.4)min。结论:在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过程中,时间性、准确性、针对性的护理以及科学运用急救程序,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严重创伤;急诊急救;临床护理

    急诊科在对外治疗期间会遇到不同的急发症状,若不及时处理则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当前,临床急症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医生必须要制定更加科学的急救方案才能保持理想的处理效果。现对2010年1月~2011年7月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52例的临床护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计52例,均为2010年1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其中男44例,女8例,年龄12~67岁,就诊时间为伤后1~5 h。损伤原因:交通事故37例,高处坠落伤6例,砸伤5例,刀刺伤4例。诊断分类:单脏器创伤26例,复合伤13例,多发伤10例,挤压伤3例。严重程度按创伤指数(TI)>17分判断为重伤。

1.2  急救护理的有效方法

急诊急救护理范文5

关键词:针对性急救护理 急诊 高热惊厥 应用

高热惊厥是儿科的常见疾病类型之一,多发年龄是0.5~3岁,其发病因素与年龄、发热、遗传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其中感染是导致大部分儿童发病的原因,主要临床表现是患儿身体局部或全身出现肌肉痉挛、抽搐,若不及时干预疾病,很大可能会伤害到患儿的脑部组织,出现智力下降或神经疾病并发症,给患儿带来伤害,患儿家属也难以接受。因此高热惊厥患儿需要及时的干预措施,以防止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影响患儿终身发育[1-2]。探索在小儿高热惊厥中应用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的效果,以促进患儿身体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2016年8月~2019年10月治疗的100例急诊科高热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年龄为1.26~10.35岁。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48~10.61岁。纳入标准:年龄小于12岁,没有合并血液性疾病,家属已清晰了解整个研究过程并自愿签字同意书。排除标准:肝脏和肾脏器官发生疾病且受损的程度较高,意识不是很清晰,类似心脏病之类的紧急性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管理办法。观察组添加针对性急救护理办法。

(1)急救护理:

把患儿所住病床的枕头拿走,呈平卧状态,转动患儿的头,偏向一边,解开喉部位置的衣物,把患儿口腔中的污物清洁干净,做吸痰处理,防止发生窒息等严重后果。用纱布包裹压舌板放入上下磨牙之间,或用拉舌钳轻轻拉扯患儿的舌头,防止舌根后坠,为患儿进行穿刺时选择具有良好弹性、直径较粗的血管。使用安定0.1~0.3 mg/kg静推,一般总量不超过10 mg, 注射速度每分钟1 mg, 或者苯巴比妥8~10 mg/kg肌肉注射,或者10%水合氯醛0.5 mL/kg保留灌肠的方式为患儿给药,并迅速给氧,改善组织缺氧情况,期间可以让患儿的头枕在冷水袋上,或佩戴冰帽等形式帮助降低体温,让患儿家属用温水擦拭其身体,严重的患儿可以使用冷盐水进行灌肠。若患儿的体温仍然长时间居高不下,则可以使用复方氨基比林、地塞米松等退烧药进行静脉注射,或给予患儿退热药剂进行口服,每30 min测量1次体温。

(2)健康宣教:

由医护人员向患者讲解关于热惊厥症的知识,例如发病机理、治疗方案、发病原因、有效护理等内容,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有助于患儿家属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理解并支持医疗操作。医护人员要加强和患儿家属的沟通,指导家属对患儿进行家庭护理,让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促进患儿身体恢复,提高免疫能力,同时可以让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建立信任感,提高患儿家属遵从医嘱的意愿,及时将患儿的身体情况上报给医护人员。

(3)观察患儿生命体征:

由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儿的血压、心率、体温以及脉搏等生命体征指标,记录患儿发生惊厥的次数、两次发作相隔时间、每次持续时长以及发作时的临床症状,患儿惊厥发作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他的精神状态,有没有发生腹泻、呕吐等状况。若患儿的生命体征有异常出现时,护理人员应立即通知医务人员,配合医务人员采取相应措施开展治疗工作。

(4)心理管理:

患儿年级普遍偏小,疾病本身就会给患儿带来不适感,甚至痛苦感,导致多数患儿出现烦躁的情况,加上患儿对于静脉滴注、静脉注射以及口服药物等给药方式具有恐惧感,因此患儿常常会出现吵闹的情况,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要经常与患儿接触交流,依据患儿的喜好和性格安排互动活动,例如阅读图书、玩玩具、观看动画片等,转移患儿注意力,让患儿情绪稳定下来,和患儿交流时要耐心,和声细语,和患儿接触时可以通过抚摸背部的方式来让患儿有更多的安全感,从而增加患儿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

(5)饮食护理:

住院期间患儿的饮食以清淡为主,食用半流质和流质食物,若患儿处于昏迷状态,则使用鼻饲的形式供给营养,24 h都需要有医护人员看护,可以适当将患儿的四肢固定起来,防止发生惊厥时患儿伤害到自己,同时加强不良事件的监管,防止跌倒、坠床、烫伤发生。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儿就诊期间的惊厥治疗情况,并进行比较。统计两组患儿的管理效果,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惊厥治疗状况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惊厥发生次数、持续时间、退热时间、消失时间等,与对照组患儿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惊厥治疗状况比较(χ¯±s)

2.2 两组患儿管理效果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管理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管理效果比较 [例(%)]

3 讨论

高热惊厥发生时,将持续10 min, 甚至30 min期间出现反复发热、持续发热的状况,疾病反复发生的过程中患儿将不具备意识能力[3]。

观察组患儿惊厥发生次数、持续时间、退热时间、消失时间等,与对照组患儿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管理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急诊惊厥高热患儿中添加针对性急救护理能够及时清除患儿喉部异物,保持呼吸畅通,专业的急救模式很大程度避免了窒息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可以让患儿家属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为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4-5]。

综上所述,在临床患儿高热惊厥的急诊工作当中使用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对疾病情况的恶化有着阻止作用,患儿的临床症状都有较大改善,缩短惊厥时间和退热时间,有利于患儿预后,同时可以为患儿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护理措施,加快患儿身体恢复。

参考文献

[1] 沈佳佳.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20,18(22):2850-2851.

[2] 李文楠.针对性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中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66.

[3] 周敏.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急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7):3886-3887.

急诊急救护理范文6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儿科急诊护理干预,接诊后,护士长安排护理人员开展各项护理工作,遵医嘱实施各项操作。试验组实施儿科急诊护理流程优化下的护理干预,具体为:(1)人员优化。固定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一组人员作为急诊各组组长,并合理排班,使每个护理组、每个班次都实施组长负责制,并对组长定期考核。(2)优化系统支持。各组组长每班都必须对设备仪器、药品进行检查、消毒工作,以保证所有设备都处于完好、正常运转状态。(3)急救技能强化培训。对组长按照“儿科高级生命支持培训”模式进行急救技能培训并考核,考核合格者才任命护理组长。(4)完善急救流程,强化责任考核。如在接到120电话通知后,由抢救组组长全权负责,及时获得患儿信息,做好抢救准备。到达抢救室后由组长亲自与120急救人员完成交接,并及时完成各项生命指征的监测,第一时间完成心电监护、吸氧、静脉通路、血糖四项操作。(5)优化绿色通道。严格遵守《急诊绿色通道制度》,遵循先抢救,后收费的原则,减少等待时间。(6)优化各项护理记录单。整合部分护理记录单,优化格式化内容,减少护理记录的书写种类,缩短记录的书写时间。(7)实施专人负责安抚、解释工作。该项工作由各组组长负责,在解释安抚前主动介绍自己护理组长的身份,以便更好地取得家属的信任。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抢救效率。统计两组完成预检分诊评估时间、完成心电监护时间、完成静脉采血时间、静脉用药治疗时间等相关时间指标,并作为抢救效率观察指标,用时越短,表示抢救效率越高[4]。(2)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其中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量表,分值0~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实施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抢救效率比较

试验组完成分诊评估时间、完成心电监护时间、完成静脉采血时间、静脉用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家属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