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经济的商业模式范例6篇

流量经济的商业模式

流量经济的商业模式范文1

内容摘要:商贸流通是促进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则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如何充分运用商贸流通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并借助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商贸流通业,是地方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区域发展为视角,分析了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式,介绍了商贸流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而阐述了区域经济发展对商贸流通的保障机理,提出了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对策,以期为区域经济和商贸流通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商贸流通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及方式 

(一)区域流通业发展现状 

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各地区商贸流通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发展状态,对提升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和社会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部分地区流通业发展理念、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存在明显差异,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思想观念落后。目前,制约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依然是思想问题。长时间以来,受到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加上有些地区工业经济比重大,长时间一直存在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并未树立投资有限、消费无限的意识,也未认识只有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才能确保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显然,这种传统的思想严重阻碍区域流通业的发展,阻碍流通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影响。因此构建适合本地区发展需求进而才能自觉发展的现代商贸流通业,成为将本地区建设为中心城市的切入点。 

农村市场发育缓慢。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流通业发展进程缓慢。农村地区市场化程度依然處于较低水平,缺乏健全的商品售后体系和配套的市场设施,加之农村市场秩序紊乱,有待形成安全、方便的消费环境。 

部分地区企业经营规模偏小。我国部分地区不仅市场整体规模小,而且流通企业经营规模普遍偏小,其经济效益并不明显。有些地区多数流通产业为独立性较强的中小企业,缺少全国性大型流通企业,更不具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这对新时期开展无国界商贸活动非常不利。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不显著的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差异不明显、流通企业管理水平落后、缺乏充足的物流设施等,上述因素严重制约部分地区流通产业扩大规模,进而影响其区域经济的发展。 

物流技术和基础设施不达标。有些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较小、运输设施布局不合理,同时缺少完善的路网布局,导致商贸流通不畅。因不具备干线间的联络线,直接影响路网运输效率,不但无法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运输距离和时间。同时,各种运输方式、各干线等运输设施之间,存在相互脱节的情况。部分地区现代化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不足,加之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不同运输装备与物流器具之间缺乏统一的标准,直接影响各物流功能与要素间的协调发展,进而影响商贸流通效率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一个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与商贸流通业发展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二)商贸流通发展方式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由过去主要依托投资和出口转向消费、投资与出口共同促进经济发展,改革传统依靠第二产业转向依靠第三产业继而带动全部产业发展。当前,我国由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向集约型转变,进而达到可持续发展要求。商贸流通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产业,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速度、规模等发生了巨大改变,商贸流通业已迈入全新发展状态。但传统的发展方法并未被克服,表现为商贸流通环节过多,成本较大。在商贸流通业发展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要考虑其社会效益,必须注意以下方面:第一,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商贸流通业一直沿用粗放式发展模式,这是发展过程中过度注重总量忽视平均产出,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商品流通速度缓慢、成本高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情况,商贸流通业发展必须转变传统依靠外延式增长方法,重视运用科技进行创新,由重视数量轻质量的发展方式转变为人本式集约化发展模式,从而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第二,商贸流通业传统流通方式已过渡至现代流通方式,其主要表现如下:依据商业发展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促进商贸流通业更好地发展;对供应链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促使商贸流通产业链不断延伸,为发展区域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对物流方式进行创新,采用现代化物流体系提升配送中心的商品配送、流通能力。 

商贸流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一)商品与资金流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流量经济的商业模式范文2

根据产业组织学的理论,流通组织就是商品流通企业市场关系的集合体。所谓流通组织结构,既是流通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结构及其关联性,也是流通产业内大中小企业间的相互关系格局。流通产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内容。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一经确定,便具有相对稳定性,先进合理的组织结构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不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将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组织结构将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适时调整,以适应发展的需要。不同类型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都将依据自身经营环境的变化而进行,有其特定的内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传统流通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调整流通产业所有制结构,打破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大力发展集体和个体商业,并允许工业自销、引进外资等,从而使流通产业组织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无疑大大增强了中国流通企业的竞争活力,提高了社会流通能力。但就当前来看,传统体制下形成的“一、二、三、零”流通格局已经“网破线断”,而新的流通组织结构并没有形成,在流通产业组织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在此我们沿用美国经济学家席勒的产业组织模式,即“结构——行为——效应”范式,对中国流通组织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一国经济中市场和产业的特点及其构成要素,或者说,某个特定市场或产业中经营厂商所面临的环境,这种环境又可以通过产业集中、规模经济、进入退出壁垒等指标来反映。一般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从而决定产业组织的竞争性质及效果好坏的基本因素。我们从产业集中、规模经济、进入壁垒三个主要方面来考察当前中国流通产业组织的状况。

1.流通产业集中程度低。据资料表明,1996年我国GDP中商业所占比例为10%,零售商业50强在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占全国零售总额的百分比分别是499亿人民币和2.45%,而美国则分别是17%、4910亿美元和21.4%,差距是明显的。不仅如此,我国流通产业的集中度还呈下降的趋势。1993年全国最大的100家大型零售企业销售收入净额占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3.6%;1994年占3.3%;1995年占2.9%;1996年只占2.7%。

2.没有规模效应。当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通组织规模结构呈现非均衡发展的两种趋势。一种趋势是盲目扩张和片面追求大型化,造成重复建设和规模不经济。仅以大型零售商店为例,1995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有10家,到1999年为22家。而效益普遍不佳,1998年,全国100家国有零售商业企业中只有50%—60%的企业收支基本持平,而30%的企业处于利润下滑状态。另一种趋势是,一些流通企业的规模呈小型化发展。流通业所具有技术要求低、投资少、进入门槛低等特点,促使下岗人员、竞争力差人员纷纷涌入流通领域。大量小商业资本盲目扩张趋势使商业企业过度竞争、不正当竞争难以避免,导致流通领域的低效率、高成本和对城市公共资源的严重破坏。小型企业成为经济生活供应系统的主体,这显然不能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相匹配。盲目扩张和小型化使商业的组织结构朝两极发展,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从下表可看出,中美最大的商业企业规模比较的差距。

3.流通产业的进入壁垒偏低。进入壁垒由规模经济壁垒、产品差异壁垒、相对费用壁垒这三种经济性壁垒构成。由于流通产业的特殊性和经济性,流通产业的进入壁垒较低。首先,与工业企业比较,流通企业开办容易,只要有几平方米的门店,选址合理、定位恰当,就能在市场上找到生存空间,可见,流通产业的规模经济壁垒并不显著。其次,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流通产业由于社会产品的相对丰富,企业一般都能采购到同行都经销的产品,这使企业产品差异小,新企业进入流通产业的产品壁垒是较低的。第三,相对费用壁垒也低,流通产业并非技术密集型产业,新企业开办时购进设备、引进技术、寻求供应商、培训人员等费用均不高。正是流通产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流通产业的经济性壁垒普遍较低。

(二)市场行为

市场行为是企业在既定的市场结构的具体形态下为赢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和更大利润而采取的行为。企业的市场行为是受市场结构的状况和特点所制约的。中国流通产业组织的市场行为有以下三个最突出的特点:

1.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低,各自为战,盲目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流通体系内的批发、储运、零售企业以行政指令为纽带形成了专业分工协作体系。流通体制改革后,传统的体系打破了,企业成为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主体。在给企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的同时,在客观上又造成批、零、储各自分割的局面。加之小商人经营思想、行政条块管理的影响,分割状态下的批发、零售、储运企业无法走向联合,无法进行分工协作,各自为战,呈现了过大或过小的极端发展。仅盲目扩大规模行为而言,据内贸部的统计: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营业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商场有700多家。近5年开业的数量是前40年的总和,而销售额又没有与营业面积扩张同步增长,利润水平还下降了。同时,家电、服装、汽车等产业的厂家自办销售,甚至自办延伸至最终消费者的销售网络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工业企业自办销售带来的是专业化分工效应的进一步萎缩,社会资源的浪费。

2.流通组织间的竞争仍停留在低水平的过度竞争。到目前为止,中国商业企业依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还是商业地理位置和低水平的价格战、广告战等,外国商业零售业在中国能够因企造市,而大部分中国企业还只是因市兴企。未来商战核心是消费者战略。在消费者看来,海尔也好,沃尔玛也罢,物美价廉、服务优良才是首要的。但是,流通产业的经营主体是在低水平上迅速膨胀的,为了争夺购买者,企业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低水平的过度竞争,许多企业没有在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上下工夫,缺乏能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在营销手段上互相模仿,各种商品削价大战、重奖大战连绵不断。广告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1999年全国广告支出相当61亿美元,增幅15%;2000年支出97亿美元,又较1999年增长36%;预计2001年广告营业额将超过1000亿人民币,成为仅决于美、日、德的世界第四大广告市场。据AC尼尔森的调查表明,2000年广告花费前10名的都是中国自己的本土品牌,仅保健品和维生素一个种类的广告费就近90亿元,占全部广告费的12.5%。价格恶性竞争也愈演愈烈,从彩电、空调、汽车到保暖内衣等,价格战打得天昏地暗,尽管许多商品已跌破了成本价,为了压倒竞争对手,强行让利,亏本经营,其结果是国家和企业利益严重损失。

3.地方行政性垄断、市场分割加剧,造成异地市场的高进入壁垒。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中国出现的垄断现象主要是地方行政性垄断。形成垄断的主要根源是地方与部门的权力。这些权力构成的行政性垄断,时常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通过行政手段,设置市场壁垒,垄断并阻碍了正常的市场交易。例如,一些地方及部门为排斥异地企业进入本地市场时常制造地方性垄断,在制造业、国内批发、零售商业、对外贸易、交通通讯、金融保险、建筑等行业,规定苛刻的准入政策。在一些大型项目的交易中,他们不采取市场经济通常的公开拍卖的方法,长期维持内部审批、小范围招标和行政分配,对异地企业竞相排斥等等。地方行政性垄断的危害是:排斥地区间的正常竞争,分割市场,形成了经济性、强制性和保守性的封闭环境,妨碍商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专业性流通企业跨省经营难,只限于地区内寻求规模,这必然形成商业流通普遍规模过小和进入异地市场的高的壁垒。

(三)市场绩效

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阶段与产业组织演变的特征来看,存在以下关系:(1)工业化前阶段。这一阶段,产业资源密集度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相应地,产业组织形式素质低,呈小型化、分散化的特点,小企业居主体地位,产业间关联作用弱,几乎不存在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2)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在产业部门日益增多、交易复杂、产业技术关联趋紧的格局下,产业组织形式演进为以专业化协作为特征的托拉斯,大批量生产体系充分享有规模经济效益,保持了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国内经济增长速度迅速提高。(3)工业化后的经济稳定增长阶段。这一阶段以信息业、高科技制造业与其他新兴服务业为主导,相应地,产业组织形式向多样化方向演变,集中度与分散度适当,大中小企业关系协调,规模经济与有效竞争共存,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把中国流通产业组织放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组织结构的一般趋势中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中小型企业并行发展,反映了企业对市场结构的适应和对各种市场机会的有效反应,推动了流通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但是从中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变化的历程看,流通产业组织结构呈现出“小、散、乱、差”的根本性缺陷,即产业集中度低,规模经济偏小;众多流通企业被各个部门、各级行政区划分割,分散经营;低水平过度竞争造成市场秩序混乱,企业竞争力差,缺乏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世界各国新兴企业的发展演化过程无一例外地证明,企业的进入、退出或淘汰是市场竞争中一种带有规律性和普遍性的现象。由于中国处于市场经济发展初期,不健全的市场制度环境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流通组织结构优化水平的提高,并主要通过不合理的进入或退出壁垒对流通组织结构变化产生直接影响。流通业属于低进入壁垒的行业。现阶段中国不合理的市场壁垒主要表现为过低的壁垒和过高的壁垒并存,及缺乏形成合理壁垒的机制,造成重复建设、过度竞争问题,市场效率低下。据一项研究成果表明,1999年中国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流动资本周转速度仅为1.20次,国有商业也只有2.3次,而发达国家工业企业流动资本周转速度一般为6-8次,商业企业高达20多次。时至今日,全国各行各业因流通不畅,形成的资金短缺、巨额商品滞销,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高,投入产出不对称,发展的缓慢迟滞,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梗阻于流通。

二、中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的目标

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从而向流通组织结构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中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调整的环境因素

1.WTO对中国流通产业组织演变的影响。入世后,有雄厚实力的外国商业资本将加快进入中国的步伐,中国流通产业将面临更严峻的竞争。中国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按国际惯例进行,要求中国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建立起规范的竞争市场,合理利用资源,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为此,只有流通组织创新,才能促进技术进步与提高管理效率,实现规模化经营,内在地降低单位产品的经营成本,从而才能在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提高服务,创造世界名牌商品,进而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分工与贸易地位,由垂直分工为主向水平分工为主演进,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同时,流通产业只有建立起有效竞争的格局,才能外在地迫使国内产业为在国际竞争氛围中求生存和求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换,达到降低成本,增加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结构的目标,并将竞争的努力由价格竞争扩展为更广泛的非价格竞争和市场外竞争,获取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

2.知识经济对流通产业组织演变的影响。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世界各国的政府都在加大力度积极开展其知识经济发展的对策与规划的研究与实施,以期在未来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世界经济分工格局中抢占有利地位。这必将引起企业经营与环境的变化,从而对产业组织结构的若干决定因素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产业组织的演变。知识经济时代对流通产业组织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流通组织形式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已经不再满足于以往的市场购销渠道,制造商也已不满足于小规模、分散化、无组织的流通体系,迫切需要流通组织模式创新,提供专业化、大规模、高效率、低成本的流通组织体系。与此同时,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方式将发生较大的变化,而新型的消费方式完全取决于流通组织形式。流通组织可以从商业的品种和质量,服务的形式和方式、网点的布局和业态,从多层次、全方位反映人们生活素质和满足消费需求。流通组织还可通过消费信贷、分期付款、广告宣传,产品展示等形式,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服务项目,为人们提供多种消费和生活方式。

(二)发达国家流通产业组织发展模式的启示

世界工业化历史表明,经济发达国家无一例外是从流通开始推进并加速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过程既是生产过程的继续和延伸,又是生产过程的前提。流通在社会经济中居于先导性的地位。据统计,国外商品的周转、库存、保管以及把商品向最终消费者运送的全部流通费用,一般要占商品总价值的50%以上。流通速度对全部资本的周转效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企业单纯从技术途径提高生产效率以获取更多利润的难度越来越大,而改进流通组织管理,提高流通效率则被比喻为“一块经济界的黑大陆”。因此,发达国家于1960年代以后,相继开始掀起“流通革命”,逐步发展起高度现代化、专业化、高效率的流通产业。当今,企业如果没有相应的流通能力,生产能力再强,也不能快速有效地组织商品交易活动,也不能转化为现实的、有效的竞争力。

现代流通组织模式有两种典型代表。一种是美国模式,即以大型生产企业为主要力量,形成了以生产企业为主导,大型分销批发商、连锁零售集团企业同步发展的流通组织形式。美国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全社会商品流通中,生产企业的直接销售占主要部分。据估计,美国大约70%的生产资料是由生产企业直接销售,约30%是由独立的批发商销售。美国90%以上的出口贸易由200家大型工业公司直接控制。大型工业公司通过建立若干个现代化、高效率的销售中心、配送中心、新式仓库,现代信息技术贯穿于企业生产和销售全过程,实行电子订货,即时配送,实现了与高度发达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流通现代化,推动了全社会流通产业的发展。另一种是日本模式,即通过成功地发展大型综合商社,形成以专业流通企业为主导的流通组织模式。日本大型综合商社的特点是与金融、工业资本有机结合的流通产业组织形式,并以其融于庞大企业集团的实力,无所不包的经营范围,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从经营规模看,仅日本几大综合商社的经营额,就相当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1/3,占出口的50%,进口的60%以上,从而推动日本经济高度的社会化和高效率。许多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是依赖于综合商社有效地解决引进技术、确保原料和开辟销路这三大矛盾而发展起来的。尽管美日两国的流通模式各有不同,然而,两个国家都实现了流通产业的现代化,创造了突出的经济业绩。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一个国家的流通组织形式是一定经济发展阶段的产物,是按照经济实力形成的。一般发达国家是在市场化体制完备、工业化生产高度发达、高度集中后,开始重视发展流通的,因而必然是金融、工业垄断资本进一步向流通领域延伸,形成以工业资本为主体的现代流通产业,商业资本尽管也有很大发展,但仍然要从属于工业资本。但是,日本却比较特殊,二战后,日本财阀被解散,工业资本一无资金,二无市场,正是利用这一契机,使当时还是农村杂货铺式的商社逐步发展成为经济起飞的核心力量。可以说,综合商社是日本所特有的政治、经济等诸因素的综合产物,很难为其他国家仿效。

2.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流通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内在要求,是生产与流通在更高层次的分工协作,是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化大生产所带来的产销关系变化,这必然要求流通产业组织为之提供商品销售服务。因为只有大批发商、商才能大批进货,满足生产企业产品单一化、批量化生产与销售的特点和要求,使生产与消费很好的连接起来。这也与一、二、三产业顺序启动,相应发展的一般规律相一致。尽管美日两国代表的流通组织形式不同,但不同流通组织形式却都反映了流通社会化、专业化的共同规律。美国是通过大公司内部的高度专业化分工实现的,一方面发展庞大的专业流通产业,一方面发展专业化生产;日本则是通过发展大型综合商社,综合商社又与工业资本、金融资本组成巨型企业集团,从而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实现生产与流通的专业分工。

3.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流通组织发展的重要手段。一般流通组织形式的演变是与其科技背景相一致的。科技革命所引起的商品货币关系的深入发展,要求流通组织形式不断的演化和发展。随着现代科技在美国、日本流通领域的应用,百货商店、连锁超市、电子商务等流通业态的演进,从产销合一、产销分离到产销结合的演变,就表明了流通组织形式是随新技术应运而生,特别是当今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新科学技术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已能支持规模化、分工协作化的现代流通组织系统,使之在高效率、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和经营管理的轨道上运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流通组织由小型化、分散化向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方向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4.规模经济与有效竞争共存是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的内在要求。发达国家的流通产业组织结构演变表明:在工业化前阶段,产业资源密集度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相应地,小企业居主体地位,产业间关联作用弱,产业组织形式是小型化和分散化,产业组织素质低,几乎没有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在工业化阶段,产业部门日益增多,交易复杂,产业技术关联不断提高,产业组织形式演进为以专业化协作为特征的大批量生产体系,托拉斯充分享有规模经济效益,保持低成本的竞争优势,迅速提高产业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和经济增长速度;进入工业化后阶段,信息业、高科技制造业与其他新兴服务业成为主流,相应地,产业组织形式向多样化方向演变,集中度与分散度适当,大中小企业关系协调,规模经济与有效竞争共存,经济稳定发展。

5.不同流通组织形式体现不同的市场经济关系,反映商品流通各自的特点。生产资料流通具有销售批量大,用户相对集中,购销范围广等特点,商品的销售活动可以由专业流通企业完成,也可以由生产企业直接完成,由此可以产生不同的流通组织形式。与生产资料相比,在生活消费品的流通中,工商关系在总体上只能形成以专业流通企业为主导的流通组织形式,厂家直销不可能占主要部分,这是由消费品流通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研究流通组织形式问题,要根据不同商品的特点,解决好生产与流通的分工协作问题。

(三)中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的目标框架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中国流通企业组织结构中,不论是专业流通企业还是流通导向型企业,不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与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如在生产资料流通中,生产企业直销虽已逐步占到主要部分,大约70%,从这一点看,与美国模式比较相近,但这种自销是一种分散的、初级的、低效的流通,还不是现代化的流通,而要发展现代化的大流通,像美国那样主要依靠生产企业,在中国可能难以办到。大型生产企业在规模与实力上远无法与国外的跨国大公司相比,加之长期受传统体制的影响,企业的历史包袱十分沉重,解决生产上的种种问题,已相当吃力,要进一步发展高效率的现代流通产业,就难以为继了。另外,中国中小企业数量相当大,这决定了必须更多地发展和利用专业流通企业,如果以生产企业自办流通作为发展流通产业的主要途径,不但生产企业的实力达不到,而且从宏观的角度看,也是对于社会资源再投入的一种浪费。

中国的专业流通企业,改革开放后逐步走向市场经营,通过市场经营的磨炼和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专业流通企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重要发展。从总体上讲,在资金、网点、渠道、信息、人员等方面,已经初步具备了流通产业的雏形。但从流通企业自身来看,还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即企业组织结构分散,经营规模偏小,众多的专业流通企业及经营网点被各个部门、各级行政区划纵横交错地分割,形成各自独立小而全的经营单位,受体制的制约,又很难通过大量兼并重新组成若干个大型集团。从外部环境来讲,流通企业要进一步向其他产业渗透、发展,余地并不大。因此,专业流通企业与国内的大型生产企业极不匹配,形成了“小马拉大车”的格局。要发展像日本那样的大型综合商社也不现实。

以上分析表明,中国国情决定了发展中国现代流通产业的途径,无论通过生产企业还是专业流通企业,都难以成为中国流通组织的主导模式,无论美国模式还是日本模式,也都不是我们的方向。只能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吸收国外模式的合理部分,发展符合中国实际的商品流通组织形式。我国正处在不断加快发展的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中,迫切需要发展集约化的现代流通组织形式与之相适应。

基于以上认识。中国流通组织结构调整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流通组织形式,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市场法则,实施流通领域的大集团战略,加快流通组织的规划,加强立法工作,提高流通组织建设的规范程度,运用市场机制调整和完善流通组织和组织方式,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积极推进政企分开,使流通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流通组织形式和营销方式,尤其要针对中国当前流通企业组织规模过小,低水平过度竞争,难以发挥规模经济优势,经济效益持续下降等问题,政府通过制定流通产业组织政策,避免过度竞争,追求规模经济为主要目标导向;以培育和发展一批创新能力强、主业突出、拥有知名品牌、核心竞争能力强的大型流通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发展现代流通体系的骨干和依托,成为与国外流通企业相竞争的“主力军”和对外实行跨国经营的“先遣部队”,从而形成流通产业适度集中、企业间充分有效竞争、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组织结构。

三、促进流通组织结构优化的政策选择

为适应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并能引导、推动流通组织的健康发展,有必要通过政策对流通组织实施有效的集中、分散、兼并、融合、协作与联合,从而提高流通的组织化程度。

1.坚决打破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和地区封锁。这有利益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也是实行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催化和发展一批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流通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条件和前提。为此,一是尽快制定反垄断法。反垄断法不仅针对垄断企业,而且针对形成垄断的行为。当前特别要对由地方保护和行业保护形成的垄断加以限制;二是清理现有行业法规。目前,由于政出多门,地方与中央、部门之间及新老法规之间存在冲突。因此,需要对现有法规进行一次大清理,特别要撤消和废除一些阻碍竞争和制造垄断的法规。三是为了促进形成全国统一市场,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准入规则,同时要有保证实施法规的执法和监管体系,司法部门和一些重要法规执行管理部门应实行平直领导,排除层层干预。

2.制定企业兼并、联合政策。对于中国流通产业来说企业兼并能减少流通企业数量,提高市场集中度,扩大企业规模,从而较好地发挥流通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因此,政府制定流通企业兼并政策的重点是要促进流通企业间的兼并活动,并从税收、金融上支持流通产业的优势企业去兼并劣势企业,统筹解决和安排为被兼并企业的债务和职工。目前中国流通企业还受“条条”和“块块”的限制,造成分散经营、多头对外的过度竞争状况。考虑到上述实际情况,政府应重视制定和实施流通企业联合政策,通过组建跨地区、跨部门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减少流通企业间的摩擦和矛盾,一致对外,以实现规模经济和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对于不具备组建企业集团这种紧密性联合方式的企业来说,也可以建立较为松散的联合关系,采取统一联网、信息共享、统一退换保修商品等合作。这有利于减少企业的无序竞争,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3.流通业国际化经营政策。流通产业的国际化经营是一个双向过程,可分为外向国际化经营和内向国际化经营,前者指中国流通企业通过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等形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后者指外国流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与国内流通企业争夺市场份额。因此,流通产业国际化经营政策也相应地可分为外向国际化经营政策和内向国际化经营政策。鉴于中国目前在外向国际化经营中存在多头对外,国内企业间过度竞争,内部摩擦大等问题,需要政府通过制定外向国际化经营政策加以校正,通过设置必要的壁垒,对从事外向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实行资格审查,保证企业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和国际竞争实力,在优化市场结构的基础上,还要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特别是要在同类企业间建立利益协调机制,以增强一致对外经营的合力。同时,根据中国当前的内向国际化经营政策的重点是维持一定的进入壁垒,对外商进入同时实行数量和质量控制,以保证中国内向国际化经营的有序性,避免流通企业的过度竞争现象。

4.流通产业有效竞争政策。流通产业竞争政策的目标导向就是要规范流通企业的竞争行为。由于近几年来,中国流通产业普遍存在过度竞争现象,同时又缺乏必要的竞争政策约束,致使各种不正当的价格竞争、促销竞争不断发生。一些企业甚至通过非法途径获取竞争对手的商业秘密。这意味着中国迫切需要制定流通产业竞争政策,就流通企业订价、促销、商业秘密等制定出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法规,使流通企业的竞争行为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和制度保障,从而抑制流通产业的无序竞争,实现有效竞争。

流量经济的商业模式范文3

1引言

全球经济增长对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及可持续发展机制造成的巨大压力,使得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经济理念和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经济体和消费者认可。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建立在信息技术和传统商业模式基础上的虚拟经济,具有更高的低碳化水平和发展潜力,无纸化、低能耗和低排放是电子商务经济模式和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主要竞争力之一。进一步改善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的物流配送体系,提高低碳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不但是迎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需要,也是促进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势的客观必然选择。

2基于低碳经济的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物流配送发展现状及其结构形式

物流配送是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的最后环节和末端,同时也是最接近消费者和终端市场的环节,网络营销的理念,特别是一些速递服务企业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和流程中的参与彻底改变了传统物流配送的模式和理念,物流配送已经成为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最为重要的业务活动。目前,基于专业化社会分工的第三方已经成为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的最佳运行模式,可以为电子商务服务经营者提供巨大的经济利益、市场竞争力和社会效应。从国内外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发展及趋势上来看,这种建立在网络经济和物流产业联合基础之上的电子商务服务模式已经成为了推广低碳化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目前,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的物流配送模式主要有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两种模式。自营物流模式是指根据自身业务发展规模、布局、业务网点结构以及商品配送量等,来规划和建设配送中心和配送节点,并承担自身商品配送任务的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是指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把自身的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物流配送任务和配送流量等,全部委托给电子商务交易供需以外的第三方专业物流配送机构。

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的自营物流配送模式具有以下优势:有利于保证自身对于目标市场客户群体的控制权和保证订单货物配送的及时性、准确性,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和服务质量,但也具有明显的不足,自营物流配送服务体系需要规模巨大的资金投入且回收周期相对较长,增加了电子商务服务商物流配送和经营中的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同时面对我国区域分布相对广而散的电子商务购买者,在满足消费者即时化购物方面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由于订单变化幅度较大给物流配送能力的规划也带来了巨大挑战,使得电子商务服务商很难在投入产出和客户满意度之间达成均衡。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的第三方物流模式,可以减少由于自营物流配送体系所需要的庞大资金,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领域。但是一般的讲,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借助第三方物流配送体系进行业务开展也面临着下面几个问题:一是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配送机构的规模和实力相对较小和配送成本相对较高,还不能有效地满足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的物流配送需求;二是第三方物流配送的服务功能范围和领域相对来说比较狭窄,服务的主要内容多局限于货物配送领域;三是第三方物流配送机构的服务水平和价值创造价值增值能力较低,这些因素都成为了低碳经济下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在选择第三方物流配送解决方案中面临的挑战。

3低碳经济下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物流配送体系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物流配送体系规划和建设的现状来看,总体上还不能有效、灵活地满足电子商务业务开展的需要,尚未能从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自身发展的战略规划和经营决策需要的高度去考虑物流配送体系设计问题。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低碳经济背景下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对于物流配送模式的规划选择与其自身业务需求存在较大的脱节和不匹配。由于目前电子商务服务商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竞争激烈,以及与第三方物流企业所产生的基于各种短期利益的博弈行为,更加倾向于自营物流配送方案,这种状况不但使得电子商务服务商背上了沉重的财务负担,而且相同功能的物流配送体系的重复建设,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物流配送能力闲置,配送服务的专业化效率水平和质量也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第二,低碳经济背景下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对于物流配送模式的规划选择面临着相对落后的物流基础设施与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不协调、不匹配的问题。虽然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瓶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整个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的落后局面一直尚未得到根本的改观,其主要表现有:高速公路运输网络建设、运输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和节点的选址和布局、配送设备和技术手段以及相关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案都不能有效地满足现有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

第三,低碳经济背景下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物流配送模式的规划选择框架中,物流信息化的水平相对较低。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和解决方案中信息化的程度和水平相对都比较低,该过程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商流等得不到有效的整合、集成和综合处理,使得相关方面和业务环节对于变化了的市场客户需求不能做出快捷的响应和有效率的变动,造成了电子商务服务商与上游的供应商之间、与各配送中心和仓储节点之间、与第三方物流配送专业机构之间等环节的信息沟通困难和信息延误迟滞等现象不断出现。

第四,低碳经济背景下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对于物流配送模式的规划选择中,缺乏相应的物流配送专业技术人才作为人力资源保障。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中人才的缺乏,特别是一些物流和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的缺乏,始终是困扰我国电子商务服务商物流配送解决方案规划的一个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国目前的高校开设了物流专业,但其教育水平和质量由于缺乏物流配送实践的指导还很难满足现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解决方案综合化、复杂化、系统化的要求。

4加强低碳经济下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水平和质量的建议和对策

第一,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经济规模实力以及专业化核心竞争力优势等来选择适合自身的物流配送模式和方案,电子商务服务商应该根据自身物流配送需求量和战略性规划来考虑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问题。

第二,加大与电子商务发展相匹配、相协调的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的建设。从电商自身来说应该投入资金资源来购买专业化的物流配送设备、转运搬卸设备和货物自动化管理和识别设备,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来讲则应该加强公共物流网络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高速公路、港口以及建立健全相关的物流配送法律法规和规范电子商务服务商之间的物流配送行为,以减少对于社会物流资源的浪费,从而实现低碳化目标。#p#分页标题#e#

流量经济的商业模式范文4

【关键词】商贸流通农业经济指标选取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在整体农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商贸流通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针对山东省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对其进行实证研究,能有效为政府和国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发展山东农业经济奠定良好基础。

一、目前山东省农业经济与商贸流通的发展状况

2018年我国农业生产总值为61452.60亿元,同比下降0.43%,其中山东省的农业生产增加值为4950.5亿元,同比增长2.6%,粮食总产量1063.9亿斤,同时也是连续五年过千亿斤,产地总面积457.1万公顷,增长22.0%。虽然数据呈上升趋势,但是相对于全国范围内来说,山东省的农业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根据商贸流通总额与农业生产总值对比呈现出的变化趋势可知,目前两者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且农业经济发展已经跟不上商业流通的发展速度,而商贸流通能起到推进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也是促进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因此,必须加强商贸流通业的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对推动山东省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二、山东省在农业方面发展商贸流通业存在的问题

商贸流通業的实质就是进行商品流通以及为商品流通提供有效服务的产业,能有效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转变产业结构,而目前山东省在农业方面发展商贸流通业中仍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第一,没有符合社会现代化发展要求,建立健全商贸市场体系。由于山东省商贸流通业起步比较晚,仍处于发展中阶段,导致总体的商贸市场体系建设缓慢,具体表现为山东省省内城市与乡村之间商贸体系分割严重,与此同时城区内部商贸市场也没有与企业之间形成连续纵向的构成体系,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商贸理念和相关市场流通设施,从而出现较为严重的农业发展滞后现象。

第二,缺乏相关理论依据,同时山东省政府没有对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政策、经济投资、产业规划以及扶持力度等方面进行高度重视,导致了相关执法监管影响力与群众的认知程度较低,在此基础上,没有有效的理论依据支持,导致整体商贸流通行业的根基不稳,不利于农业经济产业结构布局的建立以及合理分配,对农业经济的有效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三、商贸流通业对山东省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实证分析

(一)模型建立与指标选取

针对商贸流通业自身存在的价值,以及对山东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想要切实有效的对其进行论证分析,则需要通过模型建立的方法,通过运用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常被称为C-D生产函数,得出商贸流通与农业经济在坐标系中相对应的数值,从而得出其对山东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而这种方式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已经被广泛应用和认可,其基本函数形式是:Q=AKαLβ,其中,Q代表的是总产出量,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等影响因素则是用A代表,K和L分别代表的是资本和劳动的投入量,α与β则代表的是不同参数值,在此情况下,还需满足0<α,β<1的条件。

由于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种类较多,所以在以C-D生产函数为基础模型建立的同时,不断加入可能导致商贸流通业发展变化的解释变量,改变相关参数,取得方程两边的对数,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入与农业的资本与劳动投入的相关控制变量,才能有效建立商贸流通与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最终模型。而在对山东省农业经济增长问题进行分析时,设定AGDP为农业总产出,则相应的可以得出生产函数:AGDP=AKαLβ,而其中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机械化水平、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因此需将其作为模型中的控制变量,最终得出的函数方程式为:lnAGDPt=lnA+αlnKt+

βlnLt+φlnMDDt+xlnAMEt+εt,其中AME代表农业机械化水平,RHC为农村人力资本,ε为误差项。

通过对计量模型的建立与分析,通过商贸流通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参数之间的关系对比,根据对各种数据可行性因素的影响分析,实证检验出其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的实质性影响。与此同时考虑到以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农业经济增长指标存在重复性计算等问题,因此选取了农业的增加值作为衡量指标与标准,以近些年的统计数据为依照,方便对商贸流通与经济增长之间数据的收集。

(二)变量描述统计性分析

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能有效对其的发展水平、特征及状况进行精细认识和了解,以此获得解释与控制变量的样本容量、最大值与最小值、平均值以及标准偏差等统计特征具体的参数数据。根据变量之间存在的不稳定性以及可控性,针对各种变量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影响,建立相应的、且具备描述性统计特征的变量参数表,以此为依据进行分析对比。

在此基础上,为了对商贸流通业与农业经济增加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准确的判断,同时明确商贸流通业对农业经济增长起到的关键作用和影响,须通过有效手段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表达。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绘制总产值与现代流通商贸发展之间关系的散点图,展现出其相关性的特质,从而进行有效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在图表中,横轴与纵轴分别表示商业贸易流通与农业增加值,由散点走势可以看出双方之间存在的明显联系,依据散点图的表示,可以对相应数据进行表格归置,对相应系数与标准误差的不同解释变量进行综合比对,从而可以直观的发现山东省省内商贸流通业与农业经济增加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增长关系。

(三)实证结果分析

以总结商贸流通对山东省农业经济增长影响为目的,充分利用模型、指标等板面数据,对农业经济增长趋势在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下进行实证检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运用豪斯曼检验方式,选择适宜的模型,具体分为随机效应与固定效应两种模型方式。通过相应计量软件对山东省的人力与劳动投入、机械化水平、农业增加值与商贸流通业等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多种元素与农业经济增长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商贸流通的二次方还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进一步促使商贸流通增强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促进农产业向外省运输流通,提升农产品的流通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出农产品的真正价值。与此同时,实证结果还显示出资本投入、劳动投入与农业增加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分别通过1%、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切实体现出山东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全面性,但是其中人力资本与农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从散点分布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发展动向走势幅度较小,因此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没有明显效果。

四、商贸流通业对山东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一)实施协调发展战略,积极培育产业主导

山东省想要切实发展农业经济,就要大力支持商贸流通产业,积极培育集约化农业产业,运用合理有效科技手段构筑商贸流通集聚的新平台,通过联合企业、市场,开拓农业发展渠道,在此基础上还要对体制机制进行有效创新,在保障农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农产品的动态高效率流向,解决了农户运输难、推广难的问题,不仅有效的降低了流通成本,还能在一定条件下满足企业与市场的需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将农业的扩散作用发挥出最大效能。

(二)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想要有效推进商贸流通业对山东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必须建立在响应国家号召的基础上,实现城乡发展战略,并充分发挥政府积极引导与能动作用,重视对商贸流通产业的合理规划,并保障其时效性、适用性以及权威性,对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农产品进行严格检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促使形成一定程度的约束机制,不断加强市场监管力度,积极主动的增强对农产品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市场氛围。推动企业创新也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以推进农业需求为出发点,运用科学技术不断拓展商贸流通运输方式,加快农副企业的市场转型,促进企业与农业之间构成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三)推进电子流通方式,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针对商贸流通的方式需要紧跟时展步伐,对流通方式需不断创新发展,融入科学技术,实现商贸流通产业科学化、现代化发展。加快商贸流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不仅能对提高流通质量和水平,还能在拓宽流通渠道的基础上,降低流通成本,切实提高農副生产企业的实际利润,从而增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在市场份额中占据较大比重,起到稳固地位的作用。比如:在农副企业在进行农产品运输管理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需求的条件下适当对相关管理系统或运输系统进行引进或研发,提高商贸流通的运输效率。

流量经济的商业模式范文5

【关键词】 网商 经济效益 长尾理论 社会影响力

一、网商的发展历程

1、网商的浮现

2003年至2004年,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单向从网上获取信息,网民特征和行为越来越接近于现实的社会,网上经商自然成为人们的一种需求。2004年,马云在深入思考电子商务和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后率先提出了网商概念,同年召开的网商大会是中国网商群体第一次大规模的亮相,“网商时代”开始浮现。

2、专业化时代的来临

2004年至2006年,网商群体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与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平台的积极互动,逐渐实现了自身的生存和立足。经过浮现期的历练后,网商群体开始重视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增加对网络营销的投入比例。同时,网商自身也从业余化、兼职化的电子商务操作、管理,走向了一种专业化、专职化的电子商务应用。很多发展比较好的网商已经开始通过互联网来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电子商务获得订单,同时利用电子商务寻找合作加工企业,初步形成了稳定的合作链条。

3、迅速崛起时期

在内外多种因素的积极促动下,2007年的网商开始进入迅速崛起阶段,正在实现一种全面的、积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004年以来,网商数量从400万显著增加到3000多万;网商的交易规模也有所提升。数据调查显示,2006年网络销售额占企业总销售额的平均比重为16.62%,相比2005年的9.85%有了明显的增长。

中小企业在网络平台上的活跃,使得很多主流企业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为了更好的利用电子商务的推广价值,他们纷纷进入这一市场,网商范围也从边缘企业迅速延伸到包括大型采购商和品牌生产商在内的主流企业。

随着电子商务应用的推进,处于不同发展时期和规模的网商,其需求出现了分化,由对信息量和操作技能的需求转向对信息质量、诚信、物流、金融、专业培训的需求。网商需求进一步多元化、个性化。

二、网商迅速崛起的原因

在中国,网商不仅仅是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的产物,其巨大的成功也是中国经济崛起的表现,是网络经济兴盛的一部分。这种经济现象的迅速崛起是有一定原因的。

1、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因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其它交易障碍的存在,并非是一个统一的、通畅的市场。交易高效率的缺乏,导致交易成本较高。电子商务的发展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极大地降低了中间成本和摩擦成本,使得这种交易变得更加顺畅,增加了企业大规模拓展自身经营范围和市场活动空间的机会。

2、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个性化需求

中国市场发展的高度不平衡,使得商品的供需比较分散。供给方很难准确定位客户的需求,更别提找到合适的生产商进行小规模的个性化定制生产来满足部分客户的特殊需求。但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企业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主动、迅速、准确的定位消费者的需求,使得消费者的很多个性化需求得以实现。

3、重新组合传统经济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电子商务的发展解决了中国企业因为信息不流通而导致资源匹配不合理的问题,提高了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的效率。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企业依托于网络信息的虚拟集群正在产生,原有的产业链和价值链被重新构造。重新组合后的企业进行作业不仅降低企业间的协调成本,而且实现了利益共享。

三、网商产生的经济效益

一直以来,我们大部分人都认为社会上20%的主流企业创造出了80%的经济效益(二八定律),因此,会忽略掉中小微企业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而对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本支持、技术支持、人才支持持不鼓励甚至是排斥的态度。结果导致中小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受到制约,永远“长不大”。

但是,网商时代的来临彻底颠覆了人们公认的“二八定律”,阿里巴巴让无数中小微企业摆脱了以前销售渠道的限制,利用较低的成本进入更广阔的市场,进而产生更大的甚至可以与主流企业相匹敌的经济力量,即众多小市场完全可以通过网络这种渠道整合在一起占据与大企业不相上下的市场份额,这就是所谓的“长尾理论”。

如图1所示,所谓的“长尾”指的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的品种比较齐全的小批量商品,而“头部”指的是主流企业生产的大规模的品种相对比较单一的商品,虽然在数量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是长尾产生的收益并不低于头部的热门产品产生的效益。当然,长尾理论能够实现的基础是数字网络的存在,没有它,经济形式会更接近于大规模生产,有了它,经济形式则更接近于个性化定制。

工业时代是大型企业的时代,信息时代是中小企业的时代。长尾理论强调的是中小企业将在经济的个性化定制上起到比大企业的大规模制造更大的作用。中国存在大量“长不大”的中小企业,在网络条件下,具有一种比“长大”更有价值的作用,那就是在长尾空间,赚取与世界500强同样的利润。

四、网商的社会经济影响力

单个网商其实很平凡,但是众多网商集结起来通过自身的努力所产生的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尤其是在目前中国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产品销售率不高的大环境下,网商这个新商人群体的出现盘活了大量的滞销产品,对中国经济状况的改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网商的崛起,新型商人的崛起,从多个层面影响到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

1、使中小企业通过网络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提高了生存概率

中小企业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保证,但在传统的商务环境中,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资金、信用的支持,抗风险能力较差,存活率也就相对较低,很难与大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能在大企业留出的缝隙市场中生存。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中小企业专注于某一领域“小、快、灵”的优势发挥出来,能更快地更经济地定位客户的需求,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网商对于中国经济的最大的贡献,就是中小企业通过网络获得很大的发展机会,快速发展壮大,使中国的经济成分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中国经济的整个格局

2、培育了一个高效配置资源的新兴市场

和传统的购物市场相比,在节约社会资源,拓宽信息渠道,提高服务效率,减少客户与卖家面对面交流的时间方面,网上购物有更大的优势。随着电子商务发展的日益完善,网上支付的安全性的提高,移动手机在消费者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新消费者开始倾向于从网上购买需求品来节约时间和金钱,新兴市场在这种背景下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新兴的网上购物市场,倡导的是一种高效、低能耗、无污染的购物方式,可以很容易的做到24小时不打烊,但并不浪费资源,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将会成为以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3、拉动传统行业进行创新,增加相关行业的业务机会

网上购物的人越来越多,传统的实体店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在有限的市场中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他们不得不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网上购物的流行也带动了相关的零售业和银行业、物流行业的发展,增加了他们的业务量,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目前就业形势难的社会问题。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因为最近几年网商的发展,中国的就业岗位每年将缺失1300万个,很多并不富裕的人群也开始通过网上开店的方式实现自己的就业与创业。相信,就业难的局面会在网上购物迅猛发展的影响下得到更大程度的缓解。

4、增加社会公益价值,促进社会和谐

网商的发展不仅从不同的方面影响到了中国的经济成分,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应,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众所周知,电子商务的门槛很低,但对卖家的诚信要求却很高,这就使得在网络环境中交易的双方越来越诚信,越阳光。随着网商影响力的扩大,必将波及到更多的人群和范围,释放出更多的公益价值。最重要的是,网商通过互助,授人以渔的方式,帮助了那些无法以传统方式参与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有特殊困难的家庭和人群,获得了一个绝佳的就业渠道,实现了生活上的自尊和自立。在创造社会公益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减轻了负担。

5、推动了制度创新

网商的发展还推动了制度的创新,对于企业本身而言,电子商务从外部逐渐深入到企业的内部,不仅改变了企业前端的营销方式和销售渠道,而且还改变了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进而推动了企业内部管理的整体创新和文化创新。看似一件很小的事件,经过网商群体自下而上的积累和创新,其实是一次伟大制度创新的开始。

五、网商对全球市场经济的贡献

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网商的出现不仅是中国的一种独特的创造,同时也是中国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网商的发展为世界贡献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即中小微企业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平台下实现海量崛起和高效聚合再加上高效的交流,大大降低了企业之间的协同成本,创造出了可以和大企业竞争的商业集群,在经济的主要方向上起到比大企业更大的作用。这种短时间内迅速形成的大规模、高效率、相互协作的虚拟集群是世界经济史上没有过的经济现象,如同美国为全世界贡献了以福特汽车流水线为典型的大规模生产方式一样,中国也正在为世界贡献着一种小规模的个性化定制高效率的生产方式,基于这种新的经济模式,世界整体经济的运行效率将会被大幅提升。

中国未来经济真正主导型的力量、最有活力的力量是那些基于互联网支持的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而非那些规模庞大的主流企业。未来网商群体将成为中国经济的领导者,后工业时代商业模式的开创者。

【参考文献】

[1] 姜奇平:阿里巴巴无意间踩中长尾理论的尾巴[J].经济周刊,2006(11).

[2] 梁春晓、宋斐:网商赢天下[M].中信出版社,2008.

流量经济的商业模式范文6

关键词:农村电商;农村经济;乡村振兴;城乡差距;发展模式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分析

(一)农村电商发展特点

第一,我国农村电商起源较早,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演化历经涉农电子商务阶段、农产品电子商务阶段和农村电子商务阶段三个阶段(刘静娴、沈文星,2019)。在早期农村电子信息化阶段,以1994年开始的“金农工程”“村村通电话工程”为标志,实施政府主导投资为主要发展方式,重点进行包括信息化和交通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农村电商奠定基础。随后的电商初步阶段,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农村电商开始逐渐发展起来,但此时尚未形成全面发展的局面。第二,我国农村电商进入全面发展期。2005年我国第一家农产品网络零售商“易果生鲜”上线,我国农村电商进入全面发展期。但同时,从2009年起大量资本、企业进入农产品电商行业,制造了行业泡沫,我国农村电商发展陷入低迷期,而这一状态基本持续到2013年。至2017年,全国农村电商零售额达到1.24万亿,占全国比例为17.35%,农村电商再次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电商发展规模逐渐扩大,见表1。同时,农村电商产品交易类型逐步多样化,如表2所示,居民消费已经不局限于基本的生活所需,逐步向休闲娱乐转型,农产品消费层次提升。第三,农村电商发展模式逐渐成型。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以及大量淘宝村、淘宝镇的出现,农村电商又逐渐恢复生机,尽管在2015年出现了超过80%的农村电商平台亏损的情况,但在整体上仍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2009年全国淘宝村3个,至2018年全国符合条件的淘宝村3202个,到2019年的上半年全国淘宝村数量达到4310个,淘宝镇达到1118个,其中活跃网店数244万个(见表3)。以淘宝村、淘宝镇为代表的新型电商发展模式正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活力和机会,成为新一轮创新、创业的重要支撑点,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农村电商发展模式

1.农村电商A2A:泉州兰田模式。农村电商A2A是较早的一种电商模式,是商与商之间的贸易合作关系,商品交易的全部过程依托于商的服务,参与主体一般包括平台企业、信息员、销售商和采购商四方,如泉州的蓝田模式。兰田模式中,由兰田集团公司作为平台负责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和运营,是整个供应链环节中最为核心的角色,决定了供应链运作的效率。信息员即人负责交易信息的,居间撮合交易,由农产品商人或者农资商人充当,人连接上游销售商和下游采购商,提供居间服务(见图1)。销售商一般由农村小型企业充当,与农户、合作社等农业生产主体对接,负责统购农产品。采购商如下游的超市、批发市场等,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或再下一级的终端销售。

2.农村电商A2C:福建安溪模式。农村电商A2C是人对接消费者的一种基本模式,缩减了交易环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交易效率(见图2)。市场中,存在大量涉农产品网络经销商,这些经销商在电商平台开设网店,从农户或农业合作社手中收购农副产品,成为A2C模式中的人。以福建省安溪县诸多茶叶经销商为例,当地优质铁观音茶经由人销往全国,既增加了当地茶农收入,也为福建茶叶品牌化经营提供了市场(见表4)。这种模式相对于A2A而言,减少了下游信息员的贸易环节,提升了整个贸易链条的效率。

3.农村电商C2C:江苏雎宁模式。农村电商C2C模式是个人卖家与个人买家之间直接通过平台进行交易的模式,适合零散化的农村创业者,但不利于形成规模化经营(见图3)。C2C模式比较典型的代表是江苏省雎宁县沙集镇,当地农民自发式开设网店,在网上销售板式拼装家具,在扩大家具销售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叶秀敏,2011)。C2C模式更加符合现代市场发展需求,随着越来越多的创业活动的增加,零散型、专业型电商企业大量兴起,成为当前我国电商发展的重要模式,对促进农村电商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农村地区拥有无穷的活力和创造力,农村电商极大触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上述三种模式属于当前农村电商发展比较典型的模式,随着电商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更多更具效率的新型模式不断涌现。基本特点就是,依托于农村当地产业特色,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并借助电商平台开拓市场,实现规模化经营,如浙江遂昌农产品加工、河北清河羊绒制品等。同时,个体户、小作坊大量兴起,民间创业活动增加,成为农民闲暇时期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一个重要渠道。

农村电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城乡差距视角。农产品电商发展具有显著的区域就业效应和创业效应,能够有效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网店、“淘宝村”经营点等能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具有良好的创业集群效应,尤其是将低收入群体纳入进来的“包容性创业”对于改善其收入状况有明显效果(梁强,2016)。农村电商既能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收入,具有显著的扶贫效果,同时又能深刻改变农村社会面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而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桥梁。同时农村电商的发展也为城镇地区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机会,成为推动城乡协同发展的重要推力。乡村振兴视角。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发展农村电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不仅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更能在短时期内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整体上,农村电商的发展在市场拓展、产业升级、资金融通等方面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郭娜、李华伟,2019)。一方面,发展农村电商使得农村地区能够依托电商渠道实现脱贫致富,并建立长效稳定的经济增长机制。另一方面,农村电商的大力发展在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了产融结合,进而促进精准扶贫和农村经济发展(CuiM等,2017),同时也极大改变了农村面貌,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供给侧改革视角。农村电商发展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作用显著。农村电商的发展实现了供需的直接匹配,改变了传统农业流通模式流通环节长、成本高、效率低、服务差的不良状况,大幅度提升了流通环节的供给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产环节供给质量的升级(陈祖武、杨江帆,2017)。农村电商的发展,使得传统流通模式中存在的供需矛盾得以有效化解,有效化解了产供销的矛盾,也从供给端加强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升了农村经济发展质量。

农村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

区域发展差距问题。电商是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电商发展依托于良好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基础,并汇集大量人才、资金和政策,这就导致了区域发展差异性的存在,电商经济发展的短期收益可能集中在发达地区(TerziaaN,2011)。例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拥有明显的资金、技术、市场优势,发展农村电商基础良好,而中西部地区则因资源的相对不足而发展缓慢。不同地区对电商经济利用程度的差异会导致地区贫富差距的恶化,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城乡之间电商平台建设和发展较不均衡,这种不均衡在产业集中的驱动下导致经济收益逐步向少部分人集中,可能会进一步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化。因此,电商经济发展的分配效应可能存在一定的地区异质性。就业结构调整问题。当前,我国农村不同地区电商发展经济基础各不相同,人才、资源、政策、市场等因素的差异性决定了发展规模和发展迅速有所不同。由此,资源差异最终可能会形成发展差距,且具有逐步拉大的可能,造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资源差异性必然导致就业结构发生改变,农村地区不具备知识技能的年轻人则会失去就业机会,农村电商市场可能会成为产业巨头争夺的最后“战场”,加速人才结构调整。

这种新旧交替的结构调整,以农村地区现有的发展水平而言是完全匹配不了的。福利相对损失问题。农村电商有效解决了农产品“进城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工业品“下乡难”的问题,但也存在压缩农村福利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在我国农村电商发展背景下,主要电商平台的用户竞争还会较大程度地压低生产者剩余、增加消费者剩余,进而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张磊、韩雷,2017)。居民消费者福利水平的提升则意味着供给者福利水平的下降,但又不能通过压低消费者福利水平的方式来提高供给者的福利水平,这种终端矛盾一直存在,这也是学术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如何持续优化电商贸易流通渠道,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成本,成为推动农村电商高效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