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行业商业模式范例6篇

新零售行业商业模式

新零售行业商业模式范文1

1.2016年10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马云在杭州云栖大会上提出:“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线束,未来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也就是说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

2.百度百科对新零售的释义为: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整合的零售新模式。

3.日本学者中西正雄提出新零售之圈理论,新零售之圈突破了传统零售之圈,而技术革新是零售业态发展的原动力。

基于上述“新零售”理论的探讨,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新零售”是在信息、管理、物流等方面的革新,是以消息者的偏好为中心,以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型的线上线下的商业经营模式。

二、“新零售”模式下商业企业中基层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零售”模式的快速推进与发展,不论是电子商务企业还是传统商业企业都在探索线上与线下、全渠道、提升顾客体验感、维护顾客忠诚度深度整合的新模式。然而商业模式的变革,如果其原动力来自于技术的革新,那么开发和运用新技术的人力资源应当就是商业模式变革实施的关键资源。在现阶段的商业企业“新零售”运营的人才储备或开发、培养究竟现状如何?是否能满足时展需要?

1.传统零售企业的人才流动性大,中基层管理人才缺口大。在我国传统商业企业属于人才密集型企业,中基层管理人才的入职要求不高,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工资待遇不高,而社会地位相对低下。因此导致的结果就是传统商业企业中基层人员流动强,人才缺口大。从基层员工培养到中基管理者的过程中,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人员流失,能够坚守到三五年的人员确实是少之又少。

2.传统零售企业的人才培养理念落后,随意性大,缺乏对人才培养的前?性和目标性。传统零售企业自身的人才培养能力弱,在“销售为王”的目标管理理念指导下,对人才的培养重视经营结果而非培养过程。在高速发展的“新零售”经营模式下,如何去培养基层员工的技术应用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使之逐步成为管理人才,企业的人才培养理念也是相对落后的。愿意为中基管理人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金的企业管理者毕竟是少数,当然在执行的过程上也是存在难度的。如企业师资队伍如何建设、教学课程如何开发、教学过程如何实现、教学效果如何达到目标要求?毕竟,具备如此实力的企业也是少数。

3.高等学院对零售管理人才培养的不重视,专业设置,专业人才缺乏。从另一个维度来看,高等学府尤其是职业院校对接零售企业的管理人才培养是否能否满足时代的要求呢?目前对接传统零售企业人才培养院校的对口专业主要来源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而实际上,这类专业除了在江浙、广东等商业发达区域在我国大部分内陆省份的职校院校开设不多,主要原因也是学生的报读率相对较少。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学院也就不会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以进行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此类专业的教学,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实践条件等诸多方面也是跟不上“新零售”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的。

三、“新零售”模式下传统零售企业中基层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尽管传统零售企业在“新零售”人才培养和更替中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新零售”时代的到来是势不可挡的。我们从大型传统零售企业永辉看到“超级物种”这一新型商业体的出现,可以看到新型社区生鲜“钱大妈”的快速扩张,也可以看到肯德基麦当劳无处不在的顾客体验感创新变革。也就是说,“新零售”人才培养尽管困难重重,但技术革新对人才培养的推进也推动着企业和院校不断思考应变的策略。

1.“新零售”模式下?魍沉闶燮笠抵谢?层管理人才的培养方向。从“新零售”的定义--在信息、管理、物流等方面的革新,是以消息者的偏好为中心,以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型的线上线下的商业经营模式。我们不难看出,“新零售”人才是跨学科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其培养的重点是具备管理、运营、财务数据分析、计算机网络应用、创业创新的综合等能力。

2.“新零售”模式下传统零售企业中基层管理人才的能力解构。通过对传统零售企业人才调研,以及对高等职业院校商科类毕业生的跟踪回访,我们发现解构传统零售企业的中基层管理人才的能力主要还是在于沟通、协调、组织、运营,而随着“新零售”经营模式的发展,另一项重要的管理技能就是信息的获取和应用以及互联网思维的开发。于是笔者发放了100份问卷得出以下“新零售”运营管理人才能力结构分析:

3.“新零售”模式下传统零售企业中基层管理人才培养的途径。基于对“新零售”人才培养方向的分析和中基管理人才能力的解构,我们基本可以明确两条实现“新零售”人才培养的路径。

(1)传统零售企业自我构造“新零售”人才培养途径。传统零售企业自我造血,转变思路,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模式,建设一种符合企业自身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提高零售企业人才的薪资水平,以保有企业用人的稳定性。二是,加大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投入,目标长远,注重质量。三是,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人员素养。

(2)基于校企共建的“新零售”人才培养途径。基于校企共建的“新零售”人才培养途径是笔者更为推荐的模式。一是因为,高等职业院校具备人才培养的能力;二是因为,将人才培养前置到学校期间可以节省企业人力培养的时间成本,进而提高培养的效率。校企共建的“新零售”人才培养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实践:

①校企共建适应“新零售”发展需求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从企业角度出发,首先是要选择适应企业需要的高校商科类专业,共同探讨基于“新零售”的人才培养新思路。其次是进行一步探讨订单培养和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

②校企共建适应“新零售”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在校期间学生所学习的课程,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的需要合理开发教学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而零售企业作为用人单位,高等学院作为培养单位??当能力合作共同开发适应学生未来就业的基本能力,以及职业生涯3-5年的发展能力的课程。

新零售行业商业模式范文2

关键词:医药零售业;发展现状;解决对策

药品零售市场竞争加剧,未来药品零售行业加快突破传统经营模式,创新经营业态与服务模式,探索向全产业链服务模式转变,向药品生产企业、医疗机构、社区家庭延伸服务,构建新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居民用药经济性和便利性,这将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同时,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上售药范围逐步放开及监管形式变化,药品电子商务模式与传统商业模式融合的速度将会加快。

零售业是实现各种商品的价值和使用的重要途径,是反映一个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并担负着促进生产,繁荣市场和满足人民生活多方面需要的重要任务。中国零售企业的发展历程,同时是信息技术在零售业中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的历程。零售业在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零售业的信息技术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地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成绩。通过探索我国医药零售业的经营模式来增强其自身的竞争力,促进我国医药零售业的发展,在医药零售市场竞争新格局里维护并且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和经营率,能够在更好地服务人民与进行自我完善发展建设上取得双赢的成绩。

(一)我国医药零售业目前发展状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迅速发展,医药经济也随着高速发展、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医药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也在不断加深,这给我国医药零售业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零售商在不断的进行经营体制改革以及特有的市场运行模式来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

①药品零售商的传统经营模式

我国的零售药店也一直沿用以销售药品为主的传统的经营模式,但是随着竞争的不断强化,传统的药店也在销售上采取了一定的改革措施,不断加强药品零售店的个性化经营和多元化模式的经营,目标更具有广泛性,将服务的群体扩大化,改变了以前的局限性的销售模式。致使我国药品零售商不断蓬勃发展的原因在于国家推进了医疗体质改革和药品分类管理的实施,使传统的药品零售商的模式发生了改变,得到了不断的突破和创新。

②政府政策的不足

我国政府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不足,政府政策在制定时缺少相应的监管体制,有的药品零售商可能违背了市场规律。现在的药品零售市场准入太严但是市场监管太松,应该加强对零售市场的监管,在供给市场需求量的同时还要进行严格的监管安全等问题,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非法经营问题,重视市场机制,发挥市场调节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让市场在合理的范围内运行,让市场不断得到完善与改进。

③信息技术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到来为中国的药品零售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电子商务对中国零售企业来说既紧迫又艰难,但是市场竞争不可阻挡,中国零售企业需要不断通过应用新的信息技术来快速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新的商业模式在中国的快速形成。这也是中国在面对WTO之际的一次发展机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电子商务一大支柱的零售业的电子商务,在势不可挡的经济潮流中,必将百花齐放,竞相争妍的局面。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使得供应商与中间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的市场联系更加密切,带动了物流体系和供应链的现代化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模式,加速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形成了新的产业优势,为我国药品零售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实现信息化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网络技术人才,更需要既懂得电子商务又熟悉零售运营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商务人才是零售业信息化的必备条件之一,然而,我国传统的经营管理人员虽然经验丰富,但却不熟悉网络技术知识。另外,公众的认识不足,对电子商务所涉及的技术、基础设施网络状况以及能为消费者带来的收益缺乏了解,这也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会给人们带来更加多的便利。

新零售行业商业模式范文3

关键词:传统零售业 电子商务 发展历程

引言

随着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消费模式。以美国为例,2001年至2007年,电子商务占美国消费市场总额从8%大幅上升至35%,显示美国的消费模式正从传统型消费逐渐向电子商务型消费转变。中国电子商务经过近十年的纵深发展,同样给传统零售业的运行和管理模式带来巨大冲击。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7万亿元,较2010年同比增长46.4%。网络购物交易规模超7700亿元,同比增长67.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4.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电子认证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计,到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翻两番,突破18万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超过9%。面对逐年下降的市场份额,一部分传统零售企业已经开始试水电子商务,实施“线上线下同步发展”战略。但很多传统零售企业仍未就如何确保在竞争激烈的电商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制定明确的经营战略。

一、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历程

零售业从产生到现在先后经过了8次革命:百货商店、一价商店、连锁商店、超级市场、购物中心、自动售货机、步行商业街、多媒体售货包括邮购、网上商店等。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综合性的零售革命。从90年代初期日用型传统百货向时尚型现代百货转型,到90年代后期超市卖场的引进。总体而言,中国零售业近年的发展趋势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连锁经营

大型连锁超市已经占领我国日用消费品零售市场的40%,并呈现集中度高、局部市场饱和的趋势。大型百货连锁店通过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不断提升产品层次,力图占领高端消费市场。

(二)百货业的区位转移

随着百货业竞争日趋激烈和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一线城市的百货业已经日渐规模,各大企业把目标转向占中国城镇消费总额超过60%的三四线城市。

(三)购物中心化

随着百货业规模的扩张,购物中心的兴起,百货店也趋向购物中心化,即订货+超市+配套服务项目(餐饮、娱乐等)模式,通过完善的功能实现顾客的“一站式”购物。

(四)差异化经营

由于购物中心普遍品牌同质化、经营模式相对固化,差异化经营成为零售业不断改革的动力。购物中心为顺应不断细化的消费者市场,引入差异化经营,以巩固消费群体的分类消费意识,增强自身的区域优势。

(五)电子商务崛起

作为新业态的电子商务具有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等特点,为零售企业创造了更多的贸易机会,成为零售业新的增长点。电子商务近几年的迅猛发展使零售业市场有效弱化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

二、电子商务的定义和运作模式

1977年11月,国际商会在世界电子商务会议上,将电子商务定义为:电子商务,是指对整个贸易活动实现电子化。欧洲议会组织在《电子商务欧洲》中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是: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方式的商务活动。它涉及许多方面的活动,包括货物电子贸易和服务、在线数据传递、电子资金划拨、电子证券交易、电子证券交易、电子货运单证、商业拍卖、合作设计和工程、在线资料、公关产品获得。

电子商务是通过信息手段,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商务运作模式。现阶段电子商务可以分为三方面:网上信息服务、网上交易和网络支付。主要模式分为企业与个人的交易(B2C模式),企业之间的交易(B2B模式)和个人之间的交易(C2C模式)三种。电子商务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交互性改变了企业诸多行为方式,正在对传统零售业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三、传统零售业进军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一)自营产品缺乏、利润较低

中国传统零售业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采取了联营扣点的经营模式,自营产品数量仅占销售产品总量的10%。随着各类产品成本不断上升,为了保证毛利率,商场不得不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而价格低廉正是新兴电子商务的最大优势。如何提高自营产品比率、降低产品价格,是传统零售业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传统供应链体系难以配合电子商务的发展

传统供应链体系是“推动式”的,顾客没有机会对供应商生产哪种产品进行选择。因此,这种供应链有三个明显的缺点:

1、缺乏灵活性。例如,某些商品销路很好,商店货源短缺,而供应商暂时无法供货,商店就只好到市场上寻找新供应商,货源无法灵活调配,既浪费了时间,也损失了利润。

2、运转周期长。供-产-销三方信息沟通不畅,导致产品供应周期拉长。

3、经营成本高。传统供应链中有多层的中间批发商,“层层加价”必然会提高商品的价格,商店的进货成本和消费者的支出都相应增加。因此如何有效的缩减中间环节、优化供应链,是传统零售业迈向电子商务模式的关键一步。

(三)物流配套不完善

传统零售企业是等客户上门消费,对商品配送能力的建设并不重视。反观电子商务企业,一些已经自建物流仓储配套系统,可以大幅缩减商品从采购到销售至客户的时间。这种门对门的销售方式令客户对电子商务抱有好感和较高的满意度。传统零售业要进入电子商务市场,必须克服增加物流配送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因此,是选择成立自有的物流公司还是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需要传统零售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合理规划。

(四)网络服务不成熟

传统零售业现阶段依旧主打实体店铺,力求提供舒适的一站式购物场所,不重视网站建设。在我国现有的大型百货网页上,供访问者浏览的信息只是购物中心内的实体店铺名称和位置,而所销售的商品以及线上销售都是空白;连锁超市网页上虽然有商品销售,但是商品描述过于笼统。网络配套服务的缺失,忽视了网上消费人群,而这部分人群恰恰是未来实体店铺的消费主力。因此,传统零售业在搭建电子商务平台时必须改善自身网络服务水平,将线上线下的消费者整合为一个有交集的消费群体。

(五)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匮乏

传统零售企业拥有的商务人才只需要了解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不需要精通现代信息技术。为了配合传统零售业电子商务战略,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执行团队,通过有效的管理工具,制定适合电子商务的组织架构。打造这个架构需要有对电子商务所涉及的经济、管理、法律、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等多方面都有所了解的跨领域复合型人才,否则人力资本的大幅上升会阻碍传统零售业进入电子商务市场。

四、传统零售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优势

(一)交易模式创新

传统零售企业具有的区域品牌效应、较高产品质量和良好售后服务,是架设电子商务平台的基础。消费者在实体店内对商品进行体验,然后到网上直销店进行购买;抑或是先通过网店了解商品信息,再到实体店进行商品体验。消费者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购物,能够保留体验商品的购买过程,既能获得网上支付的优惠,又能享受送货上门的便利。这一创新的交易模式,会使传统零售企业的销售业绩优于单纯电子商务企业的营销模式。

(二)资金充足

我国的传统零售企业一般为大型连锁集团,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进入电子商务市场之后对现有电商具备“后发优势”。这些企业因不需通过风险投资融资,所面对的金融风险较小。传统零售企业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巨资投入,可以吸引优秀电子商务人才、引进先进技术、加快在电子商务市场领域的发展。

(三)供货渠道有保证

传统零售企业拥有诸多供应商,其货源稳定,为开展电子商务提供了保障。其在各地拥有大量货物仓库,可以发挥区域优势,通过在各连锁门店之间调配货源,增加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五、传统零售业实施电子商务战略的对策

中国传统零售企业要构架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销售的双赢,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产业链的信息化水平,构建全程电子商务平台

中国零售企业长期以来忽视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导致企业的竞争力低下。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促使了零售业的业态转型,使企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只有企业和其上下游客户之间建立起网络化的无缝链接,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全程电子商务平台才能实现。

(二)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提高顾客满意度

传统零售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需要一批忠诚客户,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是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关键。客户关系管理在零售企业的全面应用,将会对零售企业的决策支持和智能分析提供重要的依据。它可以有效分析企业市场活动的回报,挖掘企业产品的市场卖点,确定企业的主打产品,进一步明确客户需求,并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个性化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

(三)强强联合,解决企业短板

传统零售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需要各种第三方服务公司配套。若全部由自己完成,无论是整体化解决方案,还是IT系统、物流配送等细分端口,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在传统企业进入电子商务时,可以选择专业性更高的外包服务,有效节约成本。而传统零售企业需要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特长,比如说品牌、产品等优势与互联网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达到强强联合的效果。

六、结论

传统零售业要改变市场份额被电子商务逐渐挤占的局面,就必须从细分市场入手,提高自营产品比率;发挥零售业的区域优势,增进与客户之间的交流;通过引入网络技术,加快自身交易模式的创新步伐,构建自己特有的电子商务零售平台,打造新型的贸易模式。

参考文献:

[1]周勇.中国零售业改革开放三十年[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9期

[2]鑫磊.中国商业零售业态之争[J].商业价值,2012年第1期

[3]赵燕山.社区百货店提升竞争力的策略[J].经营管理,2011年2月

[4]陈月波.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分析[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5]黄相如.网络热潮下,传统百货业如何转型[J].销售与市场,2011年第3期

新零售行业商业模式范文4

【关键词】零售业资源整合相关对策

一、我国零售业的发展

我国的零售业自入世以来,在对外开放的形势推动下飞速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对外开放就意味着外资的大举进入,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刺激了我国零售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零售业无论从经营规模、业态的发展、市场份额及零售业的管理水平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零售市场主要业态就是单一的百货商店,其市场份额高达60%以上。自中国加入WTO以来,,随着消费者需求、消费观念的改变和零售市场竞争的加剧,几种新型零售业态出现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如: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仓储商场等,成为中国零售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发展趋势。我国的零售业在短短几年内就在企业规模、组织化程度、影响力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使其成为国家大力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我国零售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好的,大型的零售企业发展的速度较快,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企业整体收益也不错。但是我国的中小型零售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了不少的问题和障碍,其中有企业内部的问题也有行业外部的问题。综观企业内外部所存在的的问题,我国的零售业应该重新调整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整合供应链进行多元化经营,突显自己的经营优势战略,强大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零售业市场求得发展。

资源整合实际上就是对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过程,是根据企业目前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现状,并依据市场发展的要求对企业的相关资源进行重新优化配置的过程,来突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我国零售企业应该重新审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用自身的资源,进行不断的整合与优化,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零售业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二、我国零售业资源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规模偏小,市场占有率低

从一般性质上来讲,零售业是为了满足分散领域的消费群需要,这就决定了零售业的分散性经营.在零售业领域存在着各种规模扩张的阻碍因素,如自身资源的限制,外界环境的约束,分散型经营的制约,同行业的竞争打击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零售业的规模扩张.导致了我国零售业目前整体规模不大,很难形成规模优势,造成市场占有率低的现状.

零售业是一个规模经济效应很明显的行业之一,零售业的发展对企业规模有强烈的依赖性。虽然我国的零售业近几年的发展速度惊人,但是毕竟起步较晚,还无法与国外大型的零售企业相比,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零售企业都没有形成一定的经营规模,都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这就导致了零售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低,规模经济效应难以形成。自身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本土的资源没有运用到企业的发展上去,使企业的规模扩大缓慢或障碍很大,严重影响了我国零售业的发展步伐,使零售业的整体市场环境不能很好的得到提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的零售业就缺乏了与国外零售业竞争的优势.目前我国的中小型零售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企业规模以及市场占有率问题,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实力才不会在日益发展的零售业市场遭到淘汰。

(二)品牌保护意识不强,自有品牌意识落后

开发自有品牌是满足消费者价值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中国的大部分零售业却不重视私人商标的开发和运用。零售业的私人商标商品具有价格低的竞争优势,大多数都是集中在一些低档的食品和日用消费品类.这些私人商标的商品远远低于同类制造商的商标商品.但是中国的零售业缺乏开发自有品牌的能力与前瞻性,往往对开发自有品牌不是很重视,突略了开发自有品牌的意识.

自有品牌商品是未来消费者购物选择的一个新趋势,也是零售企业吸引消费者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目前我国零售普遍存在这么一个现象,那就是不重视自有品牌的开发与投入,宁可将资源投入到企业的其它方面,如降低成本,提高人员素质等,当然这些投入都是必要的,但是零售企业忽略了自有品牌对企业的重要性,零售商普遍认为只有大型的规模和完善的服务才能最吸引消费者,却不知道其实零售业的商品就是服务,使得自己的商品更有吸引力就是对消费者服务的一种提升.而较之于国外的零售企业,他们将开发自有品牌列入了公司的主要投资项目,以沃尔玛为例,沃尔玛经过这么多年的全球性发展,其商品的数量已由最初的350多种增加到现在的将近20万种,而其实自有品牌创建了40多个,这其中有20多个还是全球性品牌.其中以”沃尔玛”为品牌命名的商品更是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自有品牌商品给沃尔玛带来了相当大的利润.所以我国的零售业要重新认识自有品牌商品的重要性,树立起品牌意识,增加自有品牌研发投入,创造独有特色的产品及服务,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三)物流与采购体系不完善,运营成本过高

企业的交易成本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企业物流的成本.而目前我国零售业的物流与采购体系规范化水平偏低,大部份企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规范的物流与采购体系,这严重阻碍了我国零售业的发展。很多零售企业不注重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采购流程也相当混乱,商品的进货成本过高,流转不顺畅,造成了资金周转困难,直接导致了经济效益的下滑,规模经济很难形成。

零售企业的经营理念就是以低价格来吸引广大消费者。低价格就要求要有相对较低的进货成本,进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与物流配送库存成本,这就要求零售企业的货源价格要尽可能的低价格,物流配送体系也要相应的减少成本。但是目前我们零售企业的这两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采购的高成本直接制约了商品的销售价格也间接限制了零售企业的规模扩大,物流体系的低效率与高成本也成了阻碍零售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物流是零售业维持经营效率与企业形象的主要支撑点。物流体系的发达与高效率是零售企业降低经营成本的主要措施之了,也直接反应了企业的商品与服务。而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零售的统一采购,集中配送效率还远远未达到规定的标准,多数企业的集中配送率还达不到30%,物流配送的不规范与不成熟将很难使零售企业的规模效益发挥出来。

(四)企业管理水平低下,企业经营理念落后

目前我国零售企业的管理还仅仅是依靠传统的管理方法。然而传统和管理方式根本适应不了快速发展的零售企业,零售企业普遍存在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不能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且大多数零售企业缺少高级专业的管理人才,从而导致零售企业缺乏创新,使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大大较低。企业的管理没有运用现代化的电电子信息技术,或是利用的很少。而在一些国外的大型零售企业以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物流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为核心,形成了以网络高科技为辅助的自动化管理模式,这与我国传统的零售业动作管理方式截然不同。

企业管理理念的落后直接造成了企业经营理念的落后。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不适合经济全球化发展下的企业。企业的经营理念是影响企业营销活动、决策活动、发展战略等,代表本企业的企业愿景、经营范围、管理模式、行为规范发展的价值体系。是判断企业经营状况好坏的依据,是企业内部员工的一种信念,是连接消费者认识企业的一个纽带。管理理念决定了企业的长期发展愿景与经营理念。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要想取得更为长久的发展,就必须得从根本上创新改进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企业经营理念的完善与发展。

(五)经营品种老化,缺乏经营特色

我国的零售业定位比较模糊,经营品种一陈不变缺乏创新。目前零售业的经营方式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含量较低,没有树立企业产品的形象和特色,没有形成自己的经营特色,这样就很难吸引消费者。普遍零售企业在经营中没有侧重点,出现“多而不精”的现象,在同质化的零售业市场内,没有突显的亮点来吸引消费者。

在经营方面也较之于国外先进的零售企业有一定的差距。我国的零售业主要还是依靠购物折价,礼物赠送,价格折让等促销方式,而不是以树立品牌,服务,信誉和企业的整体形象等方面为主的营销战略。缺乏商品组合,服务标准,价格,促销和门店布置等方面的管理经验,使营销管理方面缺乏创新。

三、加强我国零售业资源整合的相关对策

(一)利用资源整合推广连锁经营,实现规模效益

当前是一个规模经济的社会,我国零售业所要面对的就是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进行统筹整合企业的资源,在规范化的基本上扩大规模,实行规范化经营和管理的连锁经营,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市场份额。连锁经营是社会经济化的产物,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而在我国还算是一种新型的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

零售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和企业规模,首先;要在规范化经营的基础上,继续扩大企业规模,制定连锁经营的标准和准则,真正实现统一货源,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的理念,防止单纯的连而不锁。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连锁经营的规模效应。其次;要根据企业自身的资源条件选择适当的连锁经营形式。连锁形式包括经营连锁、特许经营、自己连锁三种形式。每一种连锁形式都有基适用的条件,当然也存在缺点。零售企业要根据自身的行业结构、经营特色、企业规模、经济环境以及其它的因素因地制宜来选择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连锁形式。第三;要重视零售企业的物流采购体系的建设,扩大规模、实现连锁经营是零售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个业的零售资源是不可替代的,所以扩张过程中还要注意资源的合理利用,在连锁经营的过程中进行各方资源的整合,协调连锁经营的发展。

(二)完善物流采购体系,合理有效的进行资源整合,控制运营成本

商品采购是商场主要的业务活动之一。零售业的采购体系主要包括两种模式:一种是以量制胜,即以大量的进货,从而使商品的单位成本尽可能的降到最低,以大规模的进货即保证了商品货源的低价格,又保证了零售业不间断的商品供应链。即有效的降低了经营成本同时又能提高企业的效率。

物流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了零售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零售企业要想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的需要,就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还需要适时有效的整合自身的物流资源,以实现高的经济效益.零售业的物流整合就是要根据企业目前的各方面资源状况,对物流系统的功能,资源,体系,结构,信息等要素进行重新的规划与安排,以通过各要素之间的有效而合理的资源整合,对现有的的物流流程进行彻底的改选,以达到迅速提高零售企业物流的效率水平,从而实现企业物流体系的最优化结构。

(三)借鉴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

借鉴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引进先进的高科技技术对企业进行管理,如建立现代化的物流配送系统,减少零售业物流成本:运用计算机技术对商品进行管理,即减少了管理成本,又加快了商品信息的沟通速度。运用科学化的管理使物流,商流,信息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统一,大幅度提高企业效率,降低企业的成本。在人员管理方面,借鉴国外先进的人才管理模式,采取适合本企业的先进人才管理理念,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含量。传统的人才管理理念已经不适合日益发展的零售业的需要了,必须有一种全新的适合社会经济和零售业市场环境发展的新人才理念

(四)开发自有的商品品牌,创独有的商品品牌及企业形象

商品对零售企业来说是吸引消费者的原动力。因此销售特色商品,自有品牌的商品是赢得顾客的一种主要方式。国外大型的零售企业大部分都经历了从一般品牌发展到自有品牌的过程,有些大型的零售企业的自有品牌甚至达到20%以上。自有品牌具有品牌唯一,价格低,统一生产,统一价格,统一货源等优势,尤其适合消费者的需要。建立和发展零售业自有品牌充分发挥品牌的效应已成为零售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我国的零售业应加大自有品牌研发投入,借助企业的自有资源大力开发自有品牌及商品,树立独有的企业形象,建立良好的消费者口碑,进而促进零售的快速发展。

在现代社会零售自有品牌在零售商品结构中的比重在不断的上升,已成为未来零售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零售业自有品牌实质上是零售业对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这种整合充分体现了买方市场条件下零售业营销渠道发展的总体趋势。在目前中国市场体制还不是很完善的条件下,零售商在供应渠道上采取自有品牌策略整合比采取外包形式有更低的交易费用,因而更应被我国的零售企业所运用。

(五)准确的进行市场定位,调整经营品种,创新经营模式

零售企业的市场定位是零售企业对目标市场,消费群体的一种双向选择的行为,市场位是否准确直关系到零售业的发展。而目前我国零售业的经营品种和经营范围基本上相同,没有突出的特色,形成千店一面的不合理行业结构。经营商品雷同这一现象已成为我国零售业大型商场的一个通病。要进一步摆脱这一缺陷,零售企业应该重新审视企业自身的资源,还有根据目前市场竞争的情况以及社会经济这个大环境,重新对企业进行市场定位,调整企业的经营品种,创新企业的经营模式,以适应一部分的消费者的偏好和需要。,以树立企业独有的形象和产品特点,开成自己的经营特色,吸引消费者。

首先,零售企业要根据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将商品的品种和档次进行定位。运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让所经营的商品适合一部分的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和偏好,在经营中有所侧重,避免出现“广而全”没有特色的现象。

其次,零售企业要打造自己的独有的服务特色。零售企业的产品就是服务,服务又间接反应了企业的形象。如何提高零售企业的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服务是目前我国零售业的当务之急。也是零售业能否站稳市场,提高市场份额的关键所在。

(六)发展电子商务,进行多方位经营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网络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购物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购物必将成为未来人们购物的主要方式。而目前我国零售业的技术含量不高,与一些外资企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电子商务必将是零售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经营方式。一种无形的市场迅速发展,网络市场的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我国的零售业从有形市场向无形市场扩张,给零售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前景。相对于传统的有店铺商业经营,网络市场存在很多便利因素,例如没有营业时间的限制,没有经营范围的限制,更没有商品陈列与布置的限制,网络经营可以24小时不停营业,服务范围可以拓宽到全球任何一个有网络的地方,网络上陈列的商品也可以多种多样,还可以提供更加细致入微的服务。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传统的零售业态必将全面的发展运用电子商务这一先进的经营技术,从而为零售业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零售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我国零售业处在一个规模快速扩张而经营能力却严重缺乏的过渡期。很多零售企业是以单纯的追求企业经营规模和利润为基础的经营,往往忽视了运营管理和企业架构体系管理方面的问题,从而导致了零售企业在资源的利用和人才的管理方面形成了越来越多的潜在危机。零售企业在向各种业态进行全面扩张的同时,资源方面的不足也开始慢慢显现出来,严重阻碍了零售企业的扩张与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零售业市场的对外开放已经成为我国零售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在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推动下,零售企业应该重新审视目前零售业市场的特点,结合企业自身的优势及所处的经济环境,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整合优化自身的供应链管理,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完善企业的物流与采购体系,对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从而提高零售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总成本,形成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使中国的零售业真正的与跨国的大型零售业并驾齐驱。

参加文献

[1]董雅丽,陶李.整合营销战略[J].企业管理,2004,(6).

[2]雷大章.零售商自有品牌分析[J].商业研究,2002,(2).

[3]刘宇霞.试论我国零售业发展现状及其趋势[J].北方经济,2006

[4]张文中.如何系统整合传统零售资源[J].商业文化,2005,11.

[5]王金平.传统零售业的战略转型[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24.

[6]彭铁志.浅谈WTO后我国零售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07,19.

[7]张志军.零售业十大赢利艺术[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0.

[8]金薇.我国零售业现状分析及零售业企业的发展对策建议[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

[9]金永生、王正选.零售企业经营与管理[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9.

新零售行业商业模式范文5

【关键词】跨渠道变革模式;渠道整合;闭店潮

【作者简介】谭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法商学部讲师,广西 南宁 530022;汤定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湖北武汉430073

【中图分类号】F7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7-0151-04

一、引言

在2012年下半年我国诸多百货和传统零售企业纷纷遭遇闭店潮的大背景下,新兴的销售模式备受关注。甚至还有学者预言新兴的非店铺式零售渠道将会取代传统的店铺式零售。但据艾瑞咨询最近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增长迅猛,达7735.6亿元,但这也只占到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3%。受零售网络的覆盖面、消费的观念和消费习惯的影响,单一渠道的无店铺零售企业还是很难撼动传统零售业的霸主地位。而将虚拟与实体相结合的跨渠道零售模式,则有可能发挥两者的优势。越来越多的零售商们都开始意识到通过跨渠道模式来扩大顾客覆盖面,增强市场整合效率,提高消费者体验满意度,这一方法或许可以改善原有单一渠道所面临的困境。

在零售管理的文献研究中,近些年开始逐渐有人关注零售业的多渠道变化趋势。但绝大部分的焦点都集中于多渠道建设的意义以及多渠道背景下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国内外的文献都极少提及跨渠道零售战略以及如何实施跨渠道的战略整合。而区别于简单多渠道经营的跨渠道整合正是零售行业多渠道建设的一个关键过程。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首先概括了跨渠道零售战略的内涵,并分析目前跨渠道零售的现状。其次,在对整合难点概括的基础上提出了零售业实施跨渠道整合的模式。

二、零售业跨渠道变革的内涵

跨渠道零售变革是在多种零售渠道环境下的一种整合战略。它指的是零售企业在设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营销渠道时,通过充分的渠道整合使企业重建一个具有多种渠道聚合效应的渠道模式。它具有自身的独有特征:一是革新性。跨渠道零售战略其实并非是零售企业新增销售渠道,而是在新增渠道之后对零售企业的运营模式、营销要素、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进行的全面革新重构。二是具有冲击性。跨渠道零售战略的实现。不仅影响厂商、供应商与零售商的关系。更影响顾客购买行为的变化。

跨渠道零售其实是将网络零售、实体零售、移动终端等不同的零售方式有机的整合在一起。零售企业实施跨渠道整合战略后。顾客可以通过其门户网站了解产品信息,到实体店进行有形商品的体验以确定产品的选择。然后在虚拟店付款,使用后在网络平台给出产品评价。如出现问题则可以拿到实体店铺进行维修或退换。零售商通过对不同渠道和各个顾客接触点的充分整合。使顾客能在成本最优的情况下得到无缝链接的购物体验。有可能使跨渠道购物的消费者达到购物效用最大化。

三、跨渠道零售的发展现状

(一)网络电商纷纷构建实体渠道

早在2007年。“淘淘巷”作为一种网络经营+实体店铺的跨渠道网络实体街区在南京的淮海路开业。高峰时每日超过1万人次的人流量充分的证明了它的成功。

而在无数人为双十一创造的奇迹感到激动无比时,天猫却再一次的反其道而行之。淘宝宣布通过加盟方式建立实体便利店——淘1站。网上卖家向淘宝申请提供折扣商品。而淘宝将这些商品印制成目录,放置于每个“淘1站”。消费者挑选目录上的商品后向淘1站付款,淘1站承诺将于3-5日内到货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这种淘宝网下实体店以代买和代卖为经营模式,目前全国已经陆续开了几十家。

(二)传统零售业巨头向线上扩展

除了早在本世纪初就已经向电子商务方面发展的沃尔玛和家乐福等世界零售业巨头外,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地的大型零售企业也纷纷加快了跨渠道变革的进程。前段时间甚嚣尘上的苏宁易购与京东商城的价格战则正好体现出了苏宁电器网上扩展的决心。而苏宁的老对手国美电器的网上商城(.cn)上,很多商品也都实现了在线订购。此外,北京以王府井百货、百联集团等等为代表的传统零售企业也都纷纷进军电子商务行列,而在武汉的武汉广场和武汉百货也不约而同的于今年下半年宣布开设自家的网店或网上商城。

(三)实施跨渠道整合的难度较大

现实中许多进行跨渠道建设的零售企业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拿武汉的百货业为例:武汉世贸商城去年其网店销售同比增长了6倍多。但其实网店销售基数小,所以增长显得很快,实际销售比实体店差远了。而且与实体百货店有数万种商品相比,商场网店的货品着实不多。在武汉广场的淘宝网店内,能搜索到的有货商品,仅仅有不到100件。

为什么看似进行跨渠道建设的尝试而并不尽如人意?原因是真正的跨渠道零售并不仅仅是新建一个网站、一个呼叫中心或一个店铺那么简单,而应是建立起一种新型的业务模式。因此跨渠道变革远在技术层面以上,它意味着零售商整体运营系统需要面临根本性的改变。包含了整个运营模式的转换、营销要素的变化协同、流程再造和组织变革等等。在跨渠道整合的过程中,尤为突出难以协调的地方应主要集中于供应链信息共享、顾客管理、不同渠道的商品结构及定价、促销协同、组织重构等等方面。本文下面的内容将通着重归纳分析在整合难点基础上的跨渠道整合模式。

四、跨渠道零售的战略整合实施

(一)构建跨渠道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

在传统零售商甚至是普通的单一渠道零售商供应链信息流动模式中,信息的流动是多层级且延时的。更有甚者,一般来说零售商与供应商是不愿与对方共享供应链信息的,他们更倾向于将比较重要信息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提供给对方,即使共享信息能够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这种信息流动的多层级化使得供应商与零售商有可能产生更大的摩擦。

因此面对跨渠道购买,各个渠道间要实现精诚合作让消费者体验无缝链接的服务,零售商在实施跨渠道整合战略时应首先考虑信息平台的整合,构建起跨渠道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

要打造跨渠道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就要建立一个拥有零售商端、供应商端和顾客端的供应链信息系统。该系统必须渗透到订货、物流、收银、库存管理、消费者信息收集与管理等的不同渠道间零售流程的各个方面。在这一平台上供应商、零售商和顾客之间的信息流通是实时与同步的。顾客可以利用这一系统即时查询不同渠道上商品的款式、价格、库存的变化、商品物流信息、退换货服务信息等以及可以用来进行网络支付。而零售商必须利用这一系统使各个渠道间的销售情况、库存变化、商品物流情况、消费者资料和反馈等做统一的数据储存和处理。而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由于在这个共享平台上各有端口,他们可以同时实现消费者数据的存储与提取。用以对顾客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使用,以便在商品款式、价格、促销等各个方面更快的予消费者以反馈。

(二)实施个性化及专业化的跨渠道顾客管理模式

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零售商们的低价策略难以维持长久的优势。而产品的特色最终也会走向趋同。要在未来的长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使用跨渠道战略的零售商们首先需要将运营理念从以产品为中心的业务管理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上转变。而要建起适用于具有多种渠道零售商的专业化及个性化的顾客管理方式,本文提出了跨渠道零售的顾客管理模式。

对消费者选择渠道的需求进行分析是提出零售渠道战略与进行渠道设计的关键。其后销售商需要分析其竞争对手所采用的渠道,更要根据行业结构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对已经采用的渠道做出反馈评估。在确定了全部可供使用的渠道之后,要在顾客信息、营销手段、组织结构等各方面对渠道进行有效整合。但在客户关系管理的背景下,其整合中最重要的是对不同渠道上的客户信息和数据资源进行整合,进一步建立起一个跨渠道的顾客数据库。

在对顾客数据库中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可将顾客按照消费金额的等级分成若干不同的顾客群体。其后可再按照顾客消费商品的主要类别又将顾客划分为不同商品大类的VIP。根据不同大类商品VIP们的共同和不同偏好。对大客户进行个性化的营销;甚至是借鉴酒店管理或者金融服务业中的大客户管理模式,进行一对一的客户管理。

在多零售渠道环境下,运营者们应该意识到各个渠道间积累起来的顾客资源和顾客数据是必须要共享的。只有根据顾客和顾客管理的需求,不断地调整渠道的设置和进行渠道资源的整合,才有可能实现跨渠道下的专业化的顾客管理。

(三)跨渠道营销要素协同整合

市场营销组合中的4P指: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当零售商们面临跨渠道发展时,原有营销组合中的渠道已经由单一变为多元化,进而发生跨渠道整合。面对营销组合中渠道这个P的整合变化趋势,其他的3个P也应做出相应的变化协同。

1.跨渠道整合中的产品定位协同机制

零售商无论是线上向线下发展还是线下向线上发展都不约而同的碰到一个问题:经营完全相同的产品则没法体现不同渠道的特点和不同消费者结构的需求;而经营定位不同的商品则有可能在新增渠道的同时面临拓展新的定位市场,容易引发渠道品牌稀释及消费者的费解,也增加了经营的难度。面对这一问题。本人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在做跨渠道经营时商品结构上的选择定位尽量保持一致,但是可以在商品定位保持一致的前提下,选择不同品牌的产品或者同一品牌下的不同系列和风格来错位经营。实体店经营以白领或成熟款为主,推出一些限量版和纪念版;而网上商城则可以选择一些年轻化的品牌和某些品牌下易运输好存储的的大众系列产品。

2.跨渠道整合中的产品定价协同机制

在考虑不同渠道经营产品定价问题的整合上,如不同渠道上经营的同品牌同种类产品,则应考虑采取标价一致,实际销售价略有差异的原则。采取标价一致原则是为了避免顾客在不同渠道消费时对经营者的定价体系产生疑惑。虽然商品的标价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折扣、优惠、买赠、支付手段以及运输成本等方面的原因。导致顾客在不同渠道购买的实际价格是可以不同的。因此实行跨渠道战略的经营者,可以充分用于促销手段和其它方式来调节不同渠道上同种商品的实际销售价格。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零售经营者必须将不同渠道上商品的定价作为一个战略问题来进行统筹考虑,进行全面整合。

3.跨渠道整合中的促销协同问题

跨渠道的经营者在执行促进计划时应从整体战略上进行统筹规划,协调促销资源和手段。

首先,零售商应统筹促销成本控制。其实无论是在广告、公共关系、销售促进手段还是人员等方面,不同渠道间的促销资源是可以共享的。因此,从成本控制方面来看,促销计划必须是一个有机整体,尽量避免重复建设与浪费资源。其次,广告方式的合理安排。电商们多半喜欢选择全国性的媒体,而传统零售商们更乐意将广告投在区域性的主流媒体上。一个拥有多种渠道的零售集团在做促销计划时应清楚的了解和把握每个渠道的特点,有所侧重,合理安排。再次,应注重不同渠道间的促销互动。不同的销售渠道其实是可以互为宣传和销售促进的阵地。例如:实体店的促销活动可以在自家的网上商城做宣传;而零售商也可以选择在顾客最常光顾的购物中心实行促销计划,消费满一定数额即赠送指定在新建网上商城使用的代金券。加强不同渠道间的促销协同运作,在不违背整体战略发展的前提下,可以灵活导向消费者在零售商希望的渠道之间流动。

(四)跨渠道零售商的业务部门组织重构模式

大部分传统的甚至是新兴的单一渠道零售商是以渠道为单位划分业务部门的。他们的核心业务部门往往是以商品为主的采购部门或者以是现场管理及平台建设为主的运营部门。这样的业务组织形式。面对激烈的商业竞争及零售商快速的变化发展,有两个问题会变得极为凸显。一个是大部分零售商在组织结构中缺失专业的顾客管理和属于自己的销售业务团队。第二个问题是,对跨渠道零售商来说以渠道为单位的业务划分难以准确的进行业绩考核。跨渠道消费者的购买过程往往包含很多渠道。企业采取不同渠道成本和收益分开计算的方式,则会给绩效评估带来很大的困难。

新零售行业商业模式范文6

关键词:农村零售业;业态创新;连锁经营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046-02

农村是我国商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零售业是我国今后零售商业发展的重点,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农村存在交通状况、购买需求、季节依赖等方面的特殊条件,现有的零售业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进一步开发潜在的农村市场决定了我国农村零售业必须进行发展创新。对农村零售业的发展模式进行创新研究也就具有了重要意义。

1 我国农村零售业发展现状

截止到2009年,我国拥有的农村人口为7.37亿,占总人口的56%,2003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就已经占全国的比重的35%。具有如此巨大的数字和比例,可以说农村零售业蕴藏着无限的商机与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与城市零售业快速而又健康的发展状况相比,农村零售业则由于其自身存在的一些“瘤疾”而使其发展速度缓慢。

1.1 农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低

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153元,实际增长虽然达到8.5%,但仍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的三分之一。剔除农村区域性发展差距、贫富差距和统计偏差等因素,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的老少边穷地区,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更加偏低,有的甚至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农村零售业的发展。

1.2 农村商业网点布局散乱

农村商业网点建设缺乏规划的引导,布局不合理,业态简单,商业网点疏密不平衡。零散度高达90%以上。与城市零售业相比,把商品配送到星罗棋布的农村网点的物流成本是相当大的。这种互不协作、小农经济方式的单体经营组织,市场竞争能力十分薄弱,发展上自生自灭,布局上散乱无序,流通效率低下且缺乏规模效益。其自身的局限性和落后经营决定了农村零售业尚不能满足农村消费者对商品质优价廉的最基本要求,更不能满足我国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

1.3 农村零售业规模小,档次低

近年来,与规模宏大竞争激烈的城市零售业态,如大型超市大型百货店和购物中心相比,我国农村零售业态主要由小店铺、杂货店构成,走小型化路子。由于农村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很难有高收人作为资金支撑以其自身为经营主体的农村零售业,而且农村零售业面对的顾客群体分布范围十分分散,很难形成集中的购买力,易造成积货过多,引起经营成本大幅提高,利润率水平下降。农村零售业经营的商品虽然多种多样,但低档次的日用消费品占主要地位,且不同商家商品差异化低,商品雷同现象普遍,中高档商品几乎没有。

1.4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其中尤以交通问题最为严重

一个地区交通状况对该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在农村更为明显。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地方财政实力不足,致使包括道路在内的整个基础设施建设很不完善,农村零售业很难完成畅通的进货和售货运输,更谈不上包装、流通加工、仓储等要求更高的物流活动。就我国目前农村公路发展而言,除东部的一些城市化水平较高、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市)如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海南等省市农村公路密度尚可外,其它省(区、市)的农村公路整体规模仍显不足,农村公路网密度偏低,已严重阻碍了了我国农村零售业的发展。

1.5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水平低

与发展水平较高的的城市零售产业相比,农村零售业从业人员大多缺乏零售业所必备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对于顾客的心理、顾客的需求一概不知,习惯于在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中赚取必要的利润,不可能为顾客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零售商业的社会功能、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更无法实现。

2 农村零售业业态创新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初步认识到了我国农村零售业的现状,同时也认识到我国现有的农村零售业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因此,对我国农村零售业的发展模式进行创新研究也就具有了重要意义。

2.1 我国农村零售业现有模式

我国农村零售业主要存在三种模式:小型杂货店模式、流动商贩模式和定期集市模式。

(1)小型杂货店模式。这些小型杂货店大部分都没有任何手续,只是进城采购一些相对廉价的商品,然后加价卖给村民。此种模式既不能保证产品质量也无法保证商品的连续供应,经营者考虑到需求量和进货成本,往往在某种商品售完后不能及时充货,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邻里关系不协调,农村同组的人相互都比较熟悉,如果这个组有两家小型杂货店时,在选择购物地点时难免伤及邻里感情。

(2)流动商贩模式。这种模式是指经营者用汽车、三轮车等交通工具把商品运送到农民家门口进行交易的一种零售模式。这为农民消费提供了方便,但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商品质量的问题,流动商贩为增加经济利润,就采购那些小作坊生产的低质商品;其次,由于经营成本和运输成本的考虑,他们往往只销售少数种类的商品。最后,流动商贩之间由于价格问题产生矛盾,形成恶性竞争。

(3)定期集市模式。农民大部分购买需求是通过集市模式实现的。集市模式的商品较以上两种模式是齐全的,从饮食到衣物,从农用物资到各种服务,几乎应有尽有。但定期集市也存在明显的缺陷:首先是农村道路交通不便,给消费者带来购物成本,不能提供便捷的服务;其次是恶劣天气将导致集市无法正常举行,农民的购买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

以上的每一种模式都在繁荣农村经济中起到重要作用,成为农民消费购物的主要平台。但当我们思考如何开辟广阔的农村市场时,会发现这些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2.2 我国零售业业态创新

我国农村零售业的高零散度问题是中国商业发展的难点,这些既没有资金优势又没有规模优势的小企业如何在不大量投入、不改变现有设施的情况下在竞争中发展,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连锁,寻求规模优势。近年来浙江农村迅速崛起的连锁超市,就是一个例证,它以统一的配货中心为龙头,统一价格、服务、标识、质量的网点遍及乡村,给一直疲软着的农村市场注入一剂兴奋剂。具体措施包括:

(1)建设标准化市场,努力使农村市场成为既卖商品给农民,又买农民产品的现代服务平台大规模开发农村市场,这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建设标准化市场,使市场集“展示展销、采购交易、物流配送、信息、检测认证”等功能于一体。为保障双向物流经营产品的质量,应建立食品安全机制、农产品回溯机制,从源头上保障货源质量,杜绝假冒伪劣;应建立农资服务网络体系,包括物流平台、信息和农化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及时的农资资讯服务。

(2)用特许加盟的新型组织形式改革农村商业。目前,县乡一级的农村商业多数处于单店经营、个体经营的状态,竞争能力和服务能力都比较弱,依靠农村商业自身力量很难发展成为具有较大规模的连锁企业。用加盟店的方式发展农村连锁,实际上是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推动农村商业的改革与创新。

(3)用管理输出全面提升农村商业经营水平。一是把总部一整套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问题向加盟店输出;二是把总部科学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向加盟店输出,一大批县乡级的加盟店建立了POS系统,使超市门店全部采用微机管理,实现了商品单品管理;三是加强对加盟店的培训,新店开业,店长和业务骨干全部要到总部培训,到直营店实习。

(4)应树立品牌化、超市化、绿色化的经营理念,发挥连锁经营对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连锁经营商应与农产品生产、运销的农场和食品加工企业建立稳定供货关系,形成农产品基地加工市场的供应链,从而带动相关生产经营企业的发展,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市场有机地连接起来。大力开发特色农产品,积极推进土特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让土特产品大规模进入超市。

(5)连锁经营企业要强化自有品牌意识,努力赢得产品特色优势、独占优势和价格优势充分利用制造企业的生产能力,以资本经营为纽带,运用参股、控股、兼并等多种方式,开发自有品牌商品,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实力雄厚的零售企业应独资建立自己的生产加工基地,走工商一体化之路,使制造业过剩的生产能力转变为零售企业实施自有品牌战略的基础和保障。

2.3 农村零售业实行连锁经营优势

(1)连锁经营将使农村零售业态具有低价格优势

连锁经营方式把现代工业大生产的原理应用到商品流通领域,实行采购与销售职能的分离,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一方面适应农民消费者分散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又保证零售业态的经营规模。现阶段我国农民收入水平普遍不高,且不稳定,价格成为影响广大农村消费者是否购买的首要因素。连锁经营企业随着规模的扩大,平均总成本的下降,最终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使得实行低价经营策略的连锁商店能够正常的营运和盈利,而传统非连锁零售业(如单店)做不到。

(2)连锁零售业态可实行规范化经营,提高农村零售业管理水平

连锁零售业态可对同一业态实施营运管理标准化,连锁总部通过管理的及时输出,使得优秀管理方法、经营能迅速有效地在各连锁店铺内贯彻实施,使得整个连锁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始终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准上。目前我国农村零售业态仍以传统的杂货店、夫妻店、集贸市场等业态为主,这些业态主要以个体劳动、分散经营管理为主,在商品质量、服务保证、经营信用大等方面存在大量问题。通过引进连锁经营的基本运营技术和方法可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从而提高农村零售业经营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