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企业财务关系范例6篇

简述企业财务关系

简述企业财务关系范文1

财务本质资金运动财权文献回顾

1引言

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的起点就是财务本质,因为财务本质是对财务现象内在联系以及规律的最基本解释。由于不同的学者对财务本质的研究视角不同,从理论上对财务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深刻的发展过程,曾出现过货币关系论、货币收支活动论、资金运动或关系论、价值分配论等观点,本文将其分为五类,并进行简单评述。

2财务本质理论相关观点及评析

2.1货币论

(1)货币关系论。货币关系论是在 20世纪 50年代引进到我国,在我国曾产生较大影响。苏联学者N.日夫加克提出:“企业、联合公司和国民经济各部门财务是一种特定的货币关系体系。这种货币关系体系客观地发生于货币基金形成和使用时。这些货币基金在产品(劳务)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被用来为资金周转服务,用来分配企业、联合公司和上级主管部门收入,以及用来对其经济活动实行监督。”在我国直到九十年代,仍有一些学者赞同此观点:货币关系论已将社会主义财务的性质、作用与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徐大海,1992);财务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活动,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吴水澎,1996)。

(2)货币收支运动论。该理论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前苏联,认为“财务是客观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货币资金运动”,货币资金贯穿于企业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包括货币资金的筹集、使用、收回和分配四个环节。杜英斌等(1988)认为“企业财务就是客观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货币资金运动(货币收支活动);企业财务管理就是对货币资金运动进行的管理”。

2.2资金运动或关系论

从20世纪 60年代起直至今时,“资金关系论”一直是我国财务界对财务本质认识的主流观点。资金关系论认为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构成企业经济活动的独立方面,体现企业各方面的经济关系,这就是社会主义工业财务。20世纪80年代,中国财务学家王庆成等提出:“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构成工业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独立方面,这就是工业企业的财务活动”。该理论较全面地阐述了社会主义企业的财务本质,不再把企业财务看成是静态的“关系”,而看成是动态的资金“运动”,既包括了财务表象――财务活动,又包括了财务本质――经济关系,许多财务管理教科书都以它作为首选观点。

2.3本金投入与收益论

本金投入与收益理论认为,资金按性质和用途分为本金和基金。本金是各类经济组织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垫支的资金。基金是国家行政组织与非企业化事业单位为实现其职能而筹集和运用的专项资金。郭复初教授(1997)在将资金区分为本金和基金的基础上提出:财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本金的投入与收益活动,并形成特定的经济关系。该观点认为把基金和本金加以区分,划清财务与财政、信用的界限,突出财务的经济属性。

2.4分配论

(1)劳动分配论。从经济活动对经济效果的影响因素出发,郭泽光(1989)提出劳动分配论,认为“财务实质上是经济活动中和生产要素在物质形态上的组合相应产生的劳动分配与经济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反映,简言之,财务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劳动分配”。郭泽光(1995)还通过对马克思《资本论》中曾经讲过的关于鲁滨逊的故事分析,得出财务源于劳动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优化所决定的劳动分配的启示,最终得出财务的本质是社会生产中的劳动投入与产出比例关系的优化所决定的劳动分配的结论。

(2)价值分配论。这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财务本质新观点。该观点认为,企业财务的本质是以企业为中心的微观价值分配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王广明、刘贵生,1989)。刘贵生(1993)指出,从企业经济角度考察,企业财务正处于企业再生产过程的分配环节。企业财务本质便是以企业为主体形成的分配活动与分配关系。企业财务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生产要素的分配活动;二是企业生产成果的分配活动。企业财务关系也就是一种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

2.5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论

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论认为,财务的本质具体包括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两个方面。唐与仕(1987)提出用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来概括财务的本质,认为“财务活动是企业在资金筹集、使用和分配的财务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包括资金的投入与退出、资金的耗费与补偿资金的收回与分配等内容。财务关系是经济范畴,即社会经济关系的理论概括。企业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会和有关方面发生财务关系,包括企业与财政的资金下拨与税利上缴的资金分配关系,企业与银行发生信贷与结算的关系,企业与企业之间由于相互协作和商品交换而发生的资金结算关系,以及企业内部所发生的各种财务关系等”。张惠忠(2000)也赞同该观点,认为“现代企业财务的本质应该表述为企业财务活动及其发生的财务关系”。

3财务本质理论的评价及启示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财务本质的认识还未达成一致。学者们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认识不断深化和多元化。对财务本质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围绕资金展开,如货币关系论和货币运动论,这样的理解是不完善的。随着财务本质认识的发展,对财务本质的理解又发展到“资金”层面,而后出现了分配关系论和价值运动论,财务本质上升到了价值层面的讨论。但学者们的研究也在一些方面达成共识,比如:对财务本质理论的研究既包括财务活动,又包括财务活动中所体现出的财务关系;认同对财务本质的研究,不仅要从经营角度,还要从所有者的角度对财务进行研究,把企业财务细化到多种层次来纵深研究。

参考文献:

[1]郭复初.财务理论研究与发展.会计研究,1996(2):13-16.

[2]张国正.财务本质的重塑:一种企业契约观.财会月刊,2008(8):17-20.

简述企业财务关系范文2

为的敦促。关键词:问题企业;财务重述;负面报道;权威报道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媒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此背景下,媒体在资本市场中的治理作用逐渐引起学界关注。周开国等(2016)发现媒体监督能显著降低公司违规的频率,李培功和沈艺峰(2010)研究了媒体曝光对上市公司纠正违规行为的影响,得出媒体曝光度与公司纠正违规行为呈正相关的结论。显然,媒体报道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更多在于监督与纠错的作用,故本文只关注媒体负面报道的作用。与财务舞弊行为密切关联的一种行为是财务重述,财务重述的本意就是对公司前期所公布的财务报告进行补充更正,然而,随着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这一行为逐渐被烙印上了舞弊欺诈的痕迹,也得到了很多实证的支持。上市公司把财务重述作为自利性工具,肆意操纵会计信息,这不仅降低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也反映了企业的道德水准,无疑会是投资人和财经媒体共同关注的焦点。

过去的研究者大多都从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财务特征等传统角度来入手研究影响财务重述的因素,且多基于全体上市公司。在各种开放式、互动式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本文的研究试图发现媒体负面报道与财务重述之间的关联。为了排除更多复杂因素的干扰,本文以注册会计师认定存在财务信息质量问题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即“问题企业”,同样是问题企业,为何有的企业会发生财务重述而有的企业却不会,该行为选择是否与媒体监督有关呢?理论上媒体的负面跟踪报道会给管理层带来持续的压力,加大其舞弊行为被关注和发现的风险,为了逃避责任,管理层更可能通过财务重述自我纠错。如果结论是肯定的,什么样的媒体对敦促其财务重述更加有效呢?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在经济环境风云变幻,科技蓬勃发展的当今社会,媒体已经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在中外学术界的研究中已经得到广泛的证实。在公司治理领域,媒体对企业信息进行搜集、确认、选择和加工,同时,它因覆盖范围广泛,运作过程专业,使得各种有关上市公司的信息高效低成本地传达给投资者、消费者等外部主体,市场透明度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在声誉机制下,媒体力量与民意表达结合形成的舆论压力,更迫使市场监管机构介入,调查企业不当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对被报道者的声誉构成影响,对企业形成了约束,进而阻止公司及其管理层为了企业利益和私人利益低质量的信息,信息不对称问题得以缓解。

当前,媒体治理作用的研究正向着更广更深的范围展开,单纯的媒体关注度研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媒体治理作用的探索。对媒体报道进行细分成为了媒体治理研究领域的一大新趋势。Tetlock(2007)第一次根据语言内容分析法通过对《华尔街报纸》上“每日一栏”内容的分析来判定其是积极还是消极信息,发现消极信息会造成向下的价格压力以及随后的反转,这表明不同的媒体报道方式和语言将导致不同的投资者情绪。正面报道有助于树立上市公司的良好形象,提高投资人的预期,进而引发较大的社会期望差距;非负面报道中相对无明显倾向性的报道一般不会影响上市公司的声誉;而表达批评抨击以及带有揭发性质的负面报道才会引起市场及监督者的关注,真正使企业形象受损,面临来自公众及监管机构的压力。被媒体负面报道的上市公司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会处于社会公众及监管机构的关注之下。因此,年报存在问题的上市公司本身就已经引起了投资者及相关机构的格外关注。这些企业利用财务重述对会计信息进行操纵时,相较于那些被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更容易被发觉。媒体对企业进行负面报道后,企业的利益相干者通常认为,企业存在的问题状况比媒体所报道的更严

 

,等龙益姚(益利的身自护来此以法方取采极积而重,进

2011)。而负面报道的传播也往往最能引起社会的反响,而且大量来自媒体的批评报道也会给予上市公司管理层以巨大的压力,为避免社会形象受损,他们会努力正面积极回应媒体报道,即时纠正可能被发现的错误,正确对待财务重述,减少对投资者利益的损害。据此,提出假设 1。

假设 1:问题企业的媒体负面报道比例与其进行财务重述的可能性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机构—

中国证监会在政府居于强势主导地位的中国是整个证券市场最具权威性的机

构。而其指定的四大信息披露媒体《中国证券报》、《上海

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更是对市场的重大事

件和重要信息享有一手和独家报道权。具有权威性的媒

体因为覆盖的受众更多,也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因此,笔

者认为四家权威性媒体对财务重述行为产生的影响相较

于其他媒体更大。据此,提出假设 2。

假设 2:权威媒体报道数量与问题企业进行财务重

述的可能性呈正相关。

若假设 1与假设 2均成立,说明媒体负面报道比例

和权威媒体报道数量均会促使问题企业发生财务重述行

为。而权威媒体的负面报道显然能引起更广大的关注度,

给问题企业造成更大的压力。故本文将近一步探究权威

媒体对负面报道的调节作用,并提出假设 3。

假设 3:权威媒体有利于加强媒体负面报道比例与

问题企业进行财务重述可能性的正相关关系。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本文所选样本的媒体报道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的《中国重要报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资讯行的《中国商业报告库》,该项数据的采集方式为手工检索。本文选择了《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

和《金融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济时报》、《第一财经日报》等专业财经与其他综合媒体。本文以所有样本企业的名称或简称为检索条件进行了查询,确定报道为该企业的相关报道的标准是,该企业的名称或简

称在标题中出现。

本文认定的财务重述是指因年度财务报告中所披露

会计信息的质量存在问题而进行的财务重述。非标准无

保留的审计意见恰好可以证明财务报表存在一定程度的

问题,因此本文选取 2010到 2014年间被出具过一次及

以上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为“问题企业”,

同时对样本执行了以下的筛选程序:1.去除属于金融保

险行业的上市公司;2.剔除 ST和 *ST公司;3.剔除数据有

缺失的上市公司。问题企业样本共计 282例,其中重述样

本共计 102例。数据来源为巨潮资讯网(证监会指定信息

披露网站)。

(二)模型构建为验证本文假设 1、假设 2,构建模型一;为验证假设

 

CROSS=COV-(CROSS项乘加交增基础上一的模型,在3

ERAGE1×COVERAGE2),以此来表示权威媒体对负面报道的调节作用,由此构建模型二。模型一:

RESTATE=α0+α1 ×COVERAGE1+α2 ×COVER-AGE2+α3×LEV+α4×ROA+α5×SIZE+α6×SE+α7×

AD+ε

 

模型二:

RESTATE=α0+α1 ×COVERAGE1+α2 ×COVER-

19

 

 

 

AGE2+α3CROSS+α4×LEV+α5×ROA+α6×SIZE+

α7×SE+α8×AD+ε

 

(三)变量描述控制变量参考何威风、刘启亮( 2010)的做法,模型中所涉及的变量及相关定义见下表。表1变量定义表

 

三、实证结果

(一)样本分布分析表2财务重述分布表

 

表 2列示了财务重述的样本分布。可以看出, 2010-2014年,进行了财务重述的“问题”企业共计 102例,占样本总量的 36.17%。除 2014年达到了 46.5%,基本上每年都有 30%-40%的问题企业进行财务重述。从数量上看,2012年与 2013年进行财务重述的企业分别为 24例和 22例,而笔者在搜集数据时发现,这两年也是中国 A股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较为集中的年份。由于财务重述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概念,各种类型财务重述的数量分布差异是较大的,因此笔者还按照动因以及样本上市地点对财务重述进行了分类。结果显示,在动因方面,非故意性重述是指上市公司的年报在编写时工作人员出现笔误、专业知识欠缺等问题造成年报出现错漏报而进行的财务重述。这类重述虽然数量较少,但仍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年报的编写不够严谨。故意性财务重述多是由会计问题、舞弊嫌疑、证监会压力引起的,进行这类重述的样本企业比例极高,一直在 80%以上。这说明问题企业进行财务重述通常都是故意性行为,比如以财务重述的名义进行盈余管理以此来掩饰糟糕的财务状况等财务造假行为。在上市地点方面,上交所与深交所的样本企业的财务重述行为在数量上没有太大差异。

(二)描述性统计

表 3列示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情况。结果显示,财务重述样本与非财务重述样本的自变量均值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财务重述样本的媒体负面报道比例 COVER-AGE1的均值大于非财务重述样本 COVERAGE1的均值,这也初步预期了假设 1的正确性。权威媒体报道次数在财务重述样本中为 2.8325,而在非财务重述样本中仅为 0.7696。说明权威媒体的高关注度使问题企业更有可能发生财务重述行为,初步预期了假设 2的正确性。财务重述样本中故意性重述样本 89例,而非故意性重述样本只有 13例,说明问题企业的财务重述动因主要为故意性动因。两种动因样本的各变量均值无明显差异,说明问题企业的财务重述动机与其他变量并无明显的关系。在公司的财务特征方面,问题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达到了 102%,这说明这些企业的负债较多,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较高的财务风险。总资产报酬率的平均水平只有 3%,表明样本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差。就公司规模而言,总样本企业的规模指数均值为 21.064,规模处于相对合理的状态。上交所与深交所的企业根据平均值的显示,在数量上是基本均衡的。从审计意见角度看,总样本企业平均审计意见为 0.63,这说明在控制年份的情况下,样本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企业较多。

表3主要变量描述统计

 

(三)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表 4列示了对模型一的回归分析结果。结果显示,财务重述模型回归后,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拟合优度较好。媒体负面报道比例 COVERAGE1与权威媒体报道次数 COVERAGR2的 Sig值均为 0.000,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说明无论是媒体负面报道还是权威媒体报道次数,均与问题企业的财务重述行为呈现正相关关系,且关系显著,验证了假设 1和假设 2。媒体负面报道比例的系数为 3.136,说明媒体负面报道在督促上市公司纠正弥补年报问题方面起到的作用是极大的。这是由于“盯住效应”会促使被媒体负面报道过或被权威媒体报道过的问题企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监管机构对其进行调查,被发现错误而受到更大的处罚,为了给社会大众留下知错就改的正面形象,问题企业更倾向于通过财务重述积极纠正前期财报出现的错误。在各控制变量方面,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报酬率、公司规模等财务特征变量均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这些变量与样本公司的财务重述行为之间并无显著相关关系。但是, 审计意见的 Sig值小于 0.05,说明问题企业财务重述行为还与审计意见呈负相关的关系。

 

 

四、进一步分析

根据上述结果显示,权威媒体报道占比与媒体负面报道对问题企业的财务重述行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为了验证权威媒体报道对负面报道的调节作用,从而产生的对问题企业财务重述行为的影响,对模型二进行

 

。4表如果分析,结归回

由回归结果可知,CROSS的 sig值为 0.000,小于 0. 05,通过了显著性检验。CROSS的系数为 2.069,说明权威媒体对媒体负面报道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权威媒体能增强媒体负面报道对问题企业的财务重述行为的敦促作用。由模型一回归结果可知,权威媒体报道与媒体负面报道比例均对问题企业的财务重述行为有促进作用,因此,权威媒体负面报道与问题企业财务重述行为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可看成加重影响。由此可见,权威媒体的质疑和批评不仅能够引发更多投资者的关注、造成更大的社会舆论压力,而且更有可能导致监管机构的介入,从而促使上市公司管理者在声誉受损和监管调查的压力下,增加财务重述行为,及时纠错,以此尽可能地挽回负面影响。

表4模型回归结果

 

 

注:括号中数字为标准误,*、**、***分别表示在置信水平 10%、5%、1%时具有显著性。

五、稳健性检验

企业的财务重述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方向一致,均为正向影响,且媒体负面报道比例的影响力更强。这说明,媒体负面报道比例与权威媒体报道次数会形成对问题企业的有效督促,推动其主动解决年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表5稳健性检验

 

(二)对权威媒体报道次数与媒体负面报道比例进行进一步交乘分析发现,权威媒体对负面报道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权威媒体有利于加强媒体负面报道比例对问题企业财务重述行为的敦促作用。这说明,问题企业在关注度较高的情况下(即被权威媒体报道),当负面消息占主导地位时,企业会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及时纠正年报中的问题,从而做出财务重述。

本文的研究验证了媒体负面报道对财务重述的重要影响,这意味着媒体负面报道发挥了显著的公司治理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媒体报道对我国资本市场未来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这也启示着媒体负面报道尤其是权威媒体报道必将在保护投资者知情权、监督权及表达权方面发挥扮演难以替代的角色。本文的局限性在于选取的媒体报道仅为报纸这一传统媒体,可能会导致研究不够全面。此外,有关媒体报道的测度问题在本研究中可能会对结论产生一定影响。媒体报道的基调判定是一个较为主观的过程,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误。新闻报道中究竟哪些真正属于负面报道,仅通过某些词语很难将其归类。这可能也会影响本文的结论。

参考文献:

本文所选样本为问题企业,而问题企业的重述样本本

身大多进行的就是故意性财务重述,非故意性财务重述样本偏少,媒体负面报道比例与权威媒体报道的增加对问题企业发生何种类型的财务重述无显著影响。因此,以故意性财务重述替代财务重述进行上述研究,分别回归模型一和模型二。结果表明模型回归结果与前文相同,见表 5。

六、结论与启示

(一)媒体负面报道比例与权威媒体报道次数对问题

简述企业财务关系范文3

1.1财务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财务管理理论是根据财务管理假设所进行的科学推理或对财务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而建立的概念体系,其目的是用以解释、评价、指导、完善和开拓财务管理实践。

1.2财务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

一般来讲, 财务管理理论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研究对象, 是财务管理实践的一般。它既包括财务管理实践的一般规定性, 也包括财务管理实践诸要素的一般规定性。二是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研究任务或目的,是从总体上解决三个基本理论问题, 即财务管理是什么, 做什么和如何做, 揭示财务管理实践的普遍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三是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研究的功能是长远的, 具有战略性的。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研究的某些重大突破, 常常会给整个财务管理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变革。四是在对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研究中允许多种意见并存和发展, 并不急于对理论观点做出结论性的评价, 或者说不急于定论。

1.3财务管理体系的理论依据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既涉及经济学,又涉及管理学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该学科的任务,一是要阐明财务管理的种种规定性,即财务管理是什么;二是要揭示财务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即如何进行财务管理。前者属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后者属财务管理的应用理论。

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遵循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表述规律,即从一个最简单、最抽象的逻辑范畴出发,通过将形成该范畴时所舍象掉的其他因素逐步地包含进来,再现研究对象丰富的规定性,从而使人们获得对研究对象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复杂而不是简单的,生动的而不是僵死的认识。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方法,遵循的不是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表述规律,而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的思维规律。即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研究过程所得到的结果,正是构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既然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要从一个最抽象、最简单的范畴出发,那么,科学地确定这一范畴便成为合理地构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关键。财务管理理论除包括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以外,还包括财务管理应用理论。财务管理应用理论具备鲜明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其基础理论的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遵循的是人类思维活动的规律,遵循的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规律。

2.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内容的创新

2.1关于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理论问题

民营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但由于历史因素和企业自身特点等原因,民营企业融资难、投资难、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同时传统财务管理理论一直“偏爱”于国有企业及其改制问题的研究,没有“正眼看待”过民营企业的财务理论问题。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和相关政策的出台,应该重视起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要把其置于中国现阶段的政策环境和金融环境(特别是资本市场)中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

2.2关于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理论问题

虚拟企业是信息经济发展的产物,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其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进行信息的传递,形成一种“无边界”的组织形式。传统财务管理理论集中于研究实体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而对虚拟企业的财务问题研究甚少,而这种“无边界”的虚拟企业是现代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深化和中国“后改革时代”的来临,虚拟企业必将在中国迅速发展,因而应重视虚拟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同时与现有的财务信息化理论相结合。

2.3关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理论问题

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研究企业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综合平衡和协调利益要求的问题,是企业分配“共同剩余”的制度安排。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管理者、员工、供应商、顾客、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当地居民、所在社区以及新闻媒体等。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要求现代企业更加注重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传统财务管理理论所强调的股东财富最大化,因而现代财务管理理论应该重视企业利益相关者财务理论问题的研究,以更好地实现企业整体发展。

3.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方法的创新

3.1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方法的发展与创新

传统演绎法向可观察、可检验的演绎法发展。

传统演绎法的推导程式:前提命题(假设)――逻辑演绎推理――推导结论――验证――具体问题;可观察、可检验的演绎法的推导程式:前提命题(假设)――逻辑演绎推理――推导结论――转换为可检验的实践命题――观察、检验――修正、完善推导结论――验证――具体问题。强调传统演绎法向可观察、可检验的演绎法转变的原因在于:现实生活中涌现出许多亟待解决的财务管理问题,它们不仅要求概念上的可定义性,而且要求可操作性、可计量性。而传统的演绎法模式只能满足概念上可定义性的特点,不能满足理论概念可操作性、可计量性的特点。这就使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停留在定性化的泛泛讨论阶段,无法深入到定量化的可操作阶段,从而影响了财务管理理论的深入发展。为此,就要求研究者在采用演绎法时,根据由初始条件构成的前提,演绎出能够用具体事实加以论证和检验的实践命题,然后将这些命题与实践和观察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检验理论或假设的实际意义。

3.2由偏重研究对象向重视依托主体发展

现代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不能仅仅强调对象的内在必然性,强调本原与非本原的关系,强调财务管理实务结构的分析、研究,而应该注意引起这些事实的人的行为动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意制约和影响财务管理人员的意识、观念、偏好、感情等因素,注意财务管理人员通过实践活动和由此产生的信息对财务管理意图的影响。这就要求将包括判断行为、决策行为等在内的思维活动也纳入到研究范围内,以强化思维主体的能动性和主导作用。

简述企业财务关系范文4

关键词: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绩效;转型

中图分类号:F2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3-0015-02

引言

企业管理模式是围绕提高企业产品、服务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这三个核心活动而不断发展与变化的,是对企业管理进行系统化指导与控制的方法的总和。企业管理模式的变化将直接影响企业对包括人、财、物、信息等重要资源的整合效率及将其转换为服务与产品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企业绩效。对企业管理模式变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绩效评价模式评定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盈利,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模式是清晰化企业经营状况,并真实反映相关因素对企业绩效影响程度的必要基础。这里,我们对企业绩效评价模式的发展进行一个简要的阐述。

1.成本模式。这是对于企业绩效开始研究的最初关注点所在,它的侧重点在于控制并缩减生产成本,其主要的控制措施在于基于控制成本的原则,引入相应的科学管理方法,并将单位成本、标准成本及总成本作为绩效控制的关键参考指标。

2.财务模式。所谓的财务模式即依据相关财务指标,对企业绩效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价,其主要关注点在于企业的利润值。这种模式又可依据关注点的不同,分为利润财务模式及经济增长财务模式。利润财务模式关注点在于短期利润值,操作简单可行,是较为普遍采用的绩效评价方式,但该模式并未剔除生产成本,固然存在着绩效评价偏差;而经济增长财务模式则是关注了经济增长值,即“从税后净营业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入资本成本后的所得”,这样一来就成功规避了利润财务模式中的效益计算偏差,更为科学地评价了企业绩效。

3.平衡模式。随着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逐渐深入,我们发现仅仅关注企业的财务指标,并不能很好地评价这个企业的发展程度,将非财务指标列入关注点行列,将生产过程与生产结果相统一,强调各自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就是绩效评价中的平衡模式。1992年提出的BSC绩效评价模式,将财务、流程、学习与成长以及客户作为主要评价内容,但忽略了企业应具备的社会责任的关注;2000年提出的GRI绩效评价模式,将经济绩效、社会绩效以及生态绩效作为关注点,强调了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2002年提出的绩效三棱镜法则将战略、流程、能力与利益相关者的满意程度作为主要的绩效评价关注点,这种绩效评价方法对利益关系者的主次区分方面存在缺陷。这些绩效评价方法各有千秋,但均遵循效益并非企业发展程度唯一评价指标的原则。

二、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缺陷

这里我们首先对传统企业与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二者的特征区分进行一个论述说明,进而引申出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缺陷阐述。一方面,在资源利用方面,传统企业倾向于通过扩大自身生产规模或者参股供应商的方式实现自身与供应商之间的所有关系,追求“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而现代企业则倾向于通过实现与供应商之间更为深入有效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扩大化,追求“横向一体化”管理模式。另一方面,传统企业大多不关注现代管理技术的应用,而现代企业则恰恰相反。

我国企业很长时间内采取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世界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顾客需求的日益“苛刻”,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暴露出与追求绩效的企业发展目标相悖的缺陷。一方面,企业追求“全”的过程中,增加了各项目的建设,加重了企业经济负担,甚至导致企业负债,绩效无从谈起;另一方面,企业过于追求“全”,则势必会忽略“专”,过多辅助项目的负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核心技术的发展,核心竞争力丧失,竞争优势无存,绩效追求无计可施。此外,企业在追求多领域同时竞争的时候,在利润获取面更广的同时也将企业暴露于更多行业的市场风险中,一旦行业不景气,则企业将会从原材料到最终用户市场均遭受重创。再者,传统企业的纵向发展管理模式弱化了自身成本控制能力,产品的开发生产周期长,市场应对能力差,绩效控制力较弱。

三、现代企业模式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这里我们通过对几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对企业绩效提升产生积极影响进行简要论述。

1.CIM模式。即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模式,这个观念中强调了企业中各环节的统一性,认为自市场调研到产品设计,再到加工制造,再到经营管理和最终的售后服务这一系列生产服务过程均应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关注;认为各环节均可视为数据采集、传递和处理的过程。这种管理模式的应用确保了企业信息掌握、传递的全面及时性,提高了符合市场需求产品制造的效率,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企业各项绩效值。

2.AM模式。即敏捷制造模式,这个观念中强调了企业面对当前变幻莫测、技术更迭速度越来越快、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市场环境时,应通过采用扁平化组织结构尽可能地实现敏捷化市场反馈速度。实现权力的下放,用充分自治、相互协同配合的工作模式替代层层管理的冗杂组织架构,实现企业内部合作与竞争关系共存的“共赢”关系模式。快速的市场反应,是企业把握市场机遇的有效保障,是提高企业各项绩效指标的必要条件。

3.JIT模式。即准时生产模式,这个观念强调的是:“在需要的时候,按照需求的量,生产需要的产品。”这是一种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成本,缩小库存,甚至实现无库存生产形态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将以准时生产为切入点,将暴露出人员过剩、设备过剩、生产过剩等问题,进而对相关要素进行淘汰简化,最终降低成本,实现企业效益的有效保持。

4.ERP模式。即信息管理系统模式,是着眼于供应链的整体管理控制的制造业管理信息系统,它是通过软件的利用,将供应商、制造商、协作厂家、用户甚至竞争对手的信息纳入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中,将企业的整个生产管理流程更为紧密而直观地集成在一起。这种资源的最大化的集成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对于用户的响应速度,提高了顾客满意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市场份额的占领。

参考文献:

[1] 罗瑾.论柔性管理[J].大众企业管理,1999,(11).

简述企业财务关系范文5

关键词:预算管理 改进预算 超越预算 融合改良

在国际上,预算管理在企业中运用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在我国企业中的全面应用始于上世纪90年代及本世纪初,特别是近年国内企业在精细化管理思路的指引下,大力推动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规划、控制协调、评价激励中功不可没,是我国企业提升治理水平、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工具。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包括:预算分配机制僵化,错失发展机会;过于关注细节,与战略脱钩;预算项目过多,过程耗时耗力;各部门争抢资源并推卸责任,导致预算松弛和短期行为。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传统预算管理当前受到广泛批评。针对相关问题,业内出现两大方面的预算管理改良,一是以美国企业推行作业成本预算管理(activity-based budgeting,ABB)为代表的改进预算,二是欧洲企业开展的超越预算(beyond budgeting,BB)的研究与实践。

1.两大预算改良思路及不足

改进预算模式在保持传统预算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过程管理,完善管理工具,从而弥补传统预算管理的缺陷,其思路包括:

1.1精简预算管理流程

重点关注战略项目、业绩敏感度较高的策略项目,对于其它项目,尽量简化预算编制和审批、后续监控等流程。

1.2加强预算与战略的结合

其代表思路是运用平衡计分卡,按财务目标达成、客户关系拓展、内部流程管理、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实施预算管理,发挥非财务指标对于企业实际业绩与预算之间偏差的解释作用,并将业绩评价从当期报表业绩的短期评价,转为对企业战略发展的长期评价。

1.3实施作业预算管理

将作业成本法和产能管理的思想运用到预算管理,基于企业的作业流程,将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通过作业消耗率计算作业需求,再将作业需求通过资源消耗率计算资源需求,即以成本动因为起点,以实现财务平衡为目标,从而减少预算松弛;作业预算管理将预算的重点放在关键业务流程上,突出战略重点;采取易于预算执行部门理解和横向沟通方式,实现预算的灵活调整。

1.4利用IT软件开发和集成手段改进工作效率

以信息技术发展为契机,在会计集中的基础上,企业内部开展预算信息化系统建设,并和现有的ERP系统对接,以全面提升预算的预测和信息反馈效率。

超越预算则由国际高级制造业协会(Consortium for Advanced ManufacturingInternational,CAM-I)专门成立的研究论坛――“超越预算圆桌会议”于90年代提出,其目标是建立全新的、替代性的管理模式。其主张包括:第一,通过事后相对业绩评价(relat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RPE),消除传统的固定业绩合同评价所带来的非理;第二,实现根本意义上的授权,促进企业转型为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新型组织。具体内容包括三部分,即滚动预测财务业绩与目标、以包含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的综合指标为基础建立业绩评价系统、以相对业绩合同替代固定业绩合同进行业绩评价和激励。超越预算与企业组织的柔性管理、扁平化等发展趋势保持一致,欧洲一些大公司正运用超越预算的方法,不同程度放弃了部分传统预算,或将传统预算的运用局限于现金流量管理,弱化其激励控制作用直至取消。

上述两种预算改良方式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面临如下问题:

第一,难以实现效率提升和监督控制的平衡。传统的全面预算经过多年发展,已经与内部控制体系深度融合,比如对于美国上市公司而言,预算管理对应的控制已经成了萨班斯法案具体实施时的符合性要求。监督控制的严格性和效率性存在冲突,而目前两类预算改良都不能较好解决这个问题。其中改进预算对于预算项目的精简可能导致监控缺失,而超越预算的充分授权思路过于理想化,不能消除委托关系下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第二,作业预算管理来源作业成本管理,其主要限制因素是作业成本信息的获得性和可靠性,而且较高的实施成本让人却步;另外,作业成本管理适用于产品差异性大、间接成本的比重高的企业,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用作业成本和作业预算管理。当前在国内外大公司如包括波音公司、中国移动对作业预算的运用还只是停留在一些概念和思路的运用,尚未大规模开展。

第三,平衡计分卡预算的问题在于部分非财务指标难以用货币来衡量,非财务指标与利润目标的因果关系存疑,此外非财务指标之间存在互相影响和互相背离,而且非财务指标的评价权重不易确认,难以运用于业绩评价。在现行会计计量模式无可替代、在净利润和现金流量等指标仍处于最重要运营指标位置的情况下,非财务指标的有效性值得怀疑。

第四,超越预算陷入悖论:如果继续保留目前的预算编制模式,传统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如果完全放弃现有预算编制,又会丧失经营活动的计划性,对企业运营造成难以控制的影响。

第五,作为超越预算模式的最重要部分,RPE不采用传统财务数据而采用标杆业绩(benchmarked performance)进行评价,有利于授权、避免绝对数据的讨价还价,但不利于企业脱离低效率竞争的行业,实现蓝海战略与转型。而且外部的业绩标杆并非普遍存在,尤其是那些涉及企业核心秘密的非财务指标,行业数据通常难以获得。

综合上述分析,传统预算管理弊端虽然可以通过改进预算和超越预算的一些管理策略予以改良,但并未完全得到改善,而且存在按下葫芦浮起瓢等问题,单一预算改良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

2.各种预算改良方法的本质分析

上述预算改良的方法中,流程精简、组织授权属于一般性的优化方法,除预算管理外,其它诸如营销管理、生产管理都会采用,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克服官僚组织等问题;IT信息化则源自外部技术环境的推动,也并非专为预算管理而推出。只有作业预算管理、平衡计分卡预算、相对业绩评价才是专门针对预算管理的改良方法。现对三种改良方法的实质分析如下。

作业预算管理的实质包括两点,一是预算资源需求必须基于动因,二是作业流程对应相应预算。平衡计分卡预算将预算管理体系按四个维度重构,其管理实质是改变过去依赖单一财务指标进行评价,增加了非财务指标的三个维度。相对业绩评价是超越预算的核心之一(另一个核心是建议取消预算编制,这个存在争议尚不能完全实施),实质是修正传统的预算业绩评价方法,将以前固定、缺乏弹性的预算业绩评价,改为以标杆对比为基础的相对业绩评价。三种预算改良思路各有侧重,作业预算管理强调预算编制和控制过程的改善,平衡计分卡预算关注管理指标体系的完善,相对业绩评价侧重于评价方法的完善,这三者只是角度不同,彼此并不冲突。

3.预算改良的思路融合及变革建议

预算管理向上承接公司运营总体战略,向下反映公司计划完成情况,与公司人财物、产供销等各方面保持同步。对于企业而言,预算管理类似于人体的中枢神经,属于基础平台。部分超越预算的支持者提出取消传统预算管理,这暂时还不现实,毕竟企业不能取消运营计划。预算作为一种管理制度,和其它制度一样,其变迁具有 “路径依赖”性(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对于预算制度改良,应该承认其总体合理的基础上,进行逐步完善。上述各种预算改良的主张,都有其合理的成分和不足。未来预算管理体系的演进,应是基于现实环境,博采众长的融合性提升,同时减少单一预算改良方法缺点的影响,相关构想如下:

3.1面精简预算管理

从国内大型企业的实践来看,预算管理历经多年的“做加法”,加上各类IT系统的运用,大部分企业的预算已经监控到具体项目,甚至关联到个人的行动。而监督的严密性和效率性存在此长彼消的关系,建议今后“做减法”。具体思路包括:第一,粗化预算项目的颗粒度,增加预算项目内涵,减少预算项目数量,对于不重要的预算事项进行合并处理,减少编制工作和决策的繁琐。第二,结合公司运营重点,精简预算程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战略发展要求,按预算项目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对于重要的预算项目,应由公司高层审核其投放和节奏;而对于常规预算项目,公司高层只需做好总量审核、动因控制即可,允许预算执行部门自行进行资源分配,通过增加对其授权以提高运营效率。

3.2预算管理去财务化

全面预算管理由于是财务部门推动,导致财务痕迹较重,体现为预算信息来源于会计科目的数据、预算信息披露只能与会计周期一致、预算使用的确认按照会计收支计量方式、预算评价缺乏对非财务工作的了解,等等。建议从各预算执行部门的需求出发,重新构造预算管理模式,除主要的业绩指标外,要尽量按照业务口径而不是财务语言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同时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的IT水平,提高快速响应和支撑能力。

3.3改进预算标杆管理

预算标杆管理如要提高有效性,就必须要让被考核者自己拟定考核方法,将公司管理层及财务部门角色转为监督者。预算标杆管理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预算标杆指标体系建设。按公司级和专业级两个层级设置,在公司内部成立跨专业的专家团队负责总体协调工作。首先按照指标可计量、能获取等原则,各预算执行部门先提出自身专业级的预算标杆指标,由专家团队审核确认专业级标杆并拟定出公司级的战略标杆指标,最终由财务部门汇总审核,分析公司不同层级之间的指标、非财务指标与公司财务业绩的逻辑关系,提交给公司高层决策。第二,预算标杆业绩评价。对于同行业可获得的标杆信息,可以开展横向对标;对于不能获得外部信息的,则开展集团内各预算执行部门(如子公司)之间的横向对标;所有标杆指标还可实施纵向对标,通过自身的跨期对比,实现逐步改善,这样扩展了对标管理的内涵,避免了相对业绩评价难以获得外部信息的弊端。

3.4通过内部审计防范授权风险

充分的预算授权不单能提高效率,也会带来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预算管理的精简、改进必将导致部分内部控制出现缺失,需要通过内部审计等检查手段补位。内部审计可以从两方面予以风险防范,一是监督预算业绩标杆管理程序是否有效执行,二是核查部门权限内的资金运用是否遵循合规和公允等要求,通过灵活的事后抽查,补位授权后的监管缺失。

综上所述,在传统预算管理发展到今天,面临战略脱节、体制僵化、耗时耗力等问题,但单一的预算改进、超越预算管理思路也存在自身的缺陷。作为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基本平台工具之一,全面预算管理难以被轻言放弃。需要从本质上研究、融合各类预算改良工具的思路,持续提升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周守华、汤谷良、陆正飞、王化成.主编,财务管理理论前沿专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1)

[2]蔡剑辉.预算的职能冲突与协调对策研究.会计研究.2009(12)

[3]胡玉明.平衡计分卡:一种战略绩效评价理念.会计之友.2014(4)

[4]王学兵.非财务指标融入激励契约设计研究文献综述.财会通讯.2013(3)

简述企业财务关系范文6

我们认为,传统财务体系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理财主体的缺位、理念不够先进和缺少基本方法论这样三个方面,而这些缺陷共同导致传统财务体系很难成为整体最优的控制系统,当然也使财务管理或控制的效果难以达到最优化。

1.财务管理主体中缺少所有者

传统财务管理的主体在许多情况下都只是企业的经营者,是所谓的经营者财务。如果翻阅随处可见的财务管理教科书,除了在对财务目标的阐释中会比较集中地涉及到所有者以外,在其他部分也就再难觅其踪影了。例如,由詹姆斯。C.范霍恩和小约翰。M.瓦霍维奇合著的、被誉为当代金融名著的第11版《现代财务管理》,就只在公司的目标部分比较集中地谈到公司的目标是使所有者财富最大化,并且根据理论把管理者看成是所有者的人,之后的内容几成CFO们任意驰骋的天地。由此引人思考的一个尚未真正理解的问题是,财务专家们是在假设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财务利益完全一致,还是认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主体不需要再加以细分?我们觉得,如果是第一种理解,那这个假设就显得太过理想化;如果是第二种理解,则显得有些过于简单化。它们共同导致理财主体在理论方面的缺陷,同时也可能误导财务管理实务,使之出现财务管理方面的所有者缺位,而层出不穷的财务造假案则与此直接相关。

2.财务管理的理念不够先进

依照系统科学的观点,企业的财务管理应属于企业这一大系统中的支持子系统,而财务管理的主体、目标、客体或对象、管理方式和方法等则是构成它的元素。财务管理的特点,要求理财主体首先必须具有先进的理念并使财务管理系统实现最优化,然后用这一系统指导、约束理财行为,最后达到在一定目标限制下的理财效果最佳化。但是,我们也遗憾地看到,传统财务管理在理念上还不够先进,或者说它应用的并不是系统概念和非常强调整体最优的“系统观点”。现有的财务管理著述,大都是平铺它的内容:从总论或导言开始,然后是价值观念及财务分析,再后是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和盈余管理,最后则是一些比较特殊的财务问题。虽然它们在先后顺序和具体内容上有所不同,但是在呈现出一个理想状态下的平面结构上却没有什么差异。这里的问题是,传统财务管理体系究竟是按照什么理念构思出来的?如果一个具体的企业不折不扣地或基本按照这样的体系和方法去进行财务管理,那么,它能否使自己的财务系统达到最优化并使财务管理效果也达到最优化?实际情况是,许多企业一方面有着内含财务管理各个要素的制度和措施,另一方面却远未实现这两个最优化,甚至于连优化也谈不到。倘若再进一步说,即便已经是一个最优化的财务管理体系,在管理效率递减规律的影响下,它能够维持最优的期限也往往会比企业寿命更短。企业及其财务系统难以实现和长期保持最优化的原因,除了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企业显得无力回天以外,更重要的不是缺少现代技术方法,而是缺少可能使企业及其财务管理成为自组织和自适应系统的理念和尝试。关于这方面的理念,下文将作较为具体的探讨。

2.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缺少基本方法论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一种带有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必须讲求制度成本和制度成效的匹配。由于本文不准备具体研究这里的成本和成效,只想指出对它们的研究必须从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两方面进行,并且最好将它们人格化,因此,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也就无法回避方法论的问题。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难看到传统财务管理体系的孱弱。就笔者读过的财务管理著述而言,似乎没有任何一本教人以设计或建立财务管理体系的方法论,但具体的技术方法却多得令人眼花缭乱。我们所教出的学生其中包括高层次的学员,绝大多数都是熟悉某些技术方法的“财务操作员”,而很难成为能够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和可能建立适用财务控制系统的“财务设计师”。从财务管理角度说,由于财务管理肯定是在由管理和被管理双方甚至是多方共同构成的关系中进行的,能否正确处理这些往往是非常复杂的关系,既影响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又影响到财务管理的效果。再从权利的角度看,任何属于财务范畴的制度安排都是某种“财权”和“财利”的选择与分配,而优化的财务管理体系和效果只能产生于管理与被管理双方或多方的重复博弈中。所以,离开方法论的财务管理体系至少是不完备的和值得研究改进的。

改进和完善传统财务控制体系的基本途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已能约略看出传统财务管理体系在管理主体、系统优化理念和建立方法论等方面的缺陷。它们一方面反映出传统财务理论的陈旧,另一方面又反映出财务管理实务的薄弱。如果这些看法可以成立,那将意味着传统财务管理体系在理论和实务两方面都需要加以变革或完善,而基本途经则有以下四个方面:

1.使企业所有者加入理财主体并发挥实际作用

企业是其所有者的企业,而并非是“大家”的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风险资本提供者,企业所有者之所以愿意进行风险投资,是因为期望获得风险报酬。因此,企业的所有者没有任何理由不介入所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企业的经营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也没有任何理由排斥他们的进入。

2.摒弃单纯财务观点,更新财务控制理念

不论对财务管理作如何定义,它本质上肯定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价值管理。如果考虑到资金流和物流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非人为和人为的背离,单纯的财务观点应是一个非常危险且又有害的导向。摒弃单纯的财务观点,同时意味着更新财务控制的理念。鉴于管理效率递减规律的普遍存在和经常发生负面效应,企业及其财务控制应以自组织和自适应系统作为追求的目标,我们主张以下文阐述的耗散结构理论作为构建财务控制系统的指导性理念。尽管将物理学和系统科学的知识融进财务管理还只是一种尝试,但我们相信这样做对摒弃单纯财务观点和更新财务控制理念,构建更加科学有用的财务控制系统还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