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安全管理制度范例6篇

基地安全管理制度

基地安全管理制度范文1

(一)煤矿工程基建期安全控制管理不到位

在煤矿工程基建期安全管理中,对人为的行为控制力度不足所造成的事故是十分常见的。诸如:对安全认知问题、安全措施问题以及个人素质问题等,这些因素都严重地影响着煤矿工程基建期的安全生产。

(二)煤矿工程基建期施工与安全不同步

在目前的绝大多数煤矿工程基建期中,安全管理人员仍然存在先施工再进行管理的管理方式,而不是在施工前将安全管理做到位,以至于许多在生产中的安全制度及知识无法及时传达给工作人员,待到安全事故发生时为时已晚,由此造成的人员生命及财产损失是十分严重的。

(三)煤矿工程基建期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安全管理制度不明确所造成的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是十分常见的。这主要是由于国内诸多煤矿企业都处于一种市场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下,许多煤矿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先机而一味地只重视煤矿的产量,对煤矿工程基建期的安全管理方面重视不足。或者是有些企业虽然有工程基建期安全管理部门,但由于企业注重产量远远高于安全管理,以至于安全管理部门形同虚设,无法起到真正的安全管理与监督职责。

(四)煤矿工程基建期施工人员素质问题

施工人员素质低下所造成的问题。现如今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所致,越来越多的农村务工人员涌入城市打工队伍中,而这些农村务工人员由于学历问题多数涌入各行业的施工队伍中,这就造成了施工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另外,由于这些施工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以至于在生产过程中对自身的生命安全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发生意外事故时不知如何将危险性降至最低,以至于造成自身生命安全隐患。

二、煤矿工程基建期安全管理措施

对于煤矿工程基建期来说,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煤矿工程基建期工作人员及负责人员经过不断地创新与研究,结合工作中安全管理经验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具有针对性且可行性较高的安全管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一)明确安全管理制度

针对上述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不明确的问题,首先要强化企业内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与任务。同时加强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是所有生产条件的前提这一认知。另外,要让安全管理人员清楚地明白,在企业生产活动中,要将故事防患于萌芽期,那就必须采用安全管理的手段来实现。同时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教育培训,势必要让所有的安全管理人员都认识到生产中不安全因素所造成的危害,使安全管理人员在对施工人员进行生产安排时,可以针对生产中可能会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做好较为准确的判断,并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制定出一套安全管理防范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或是将事故的损害降至最低。除此之外,在安全管理中,管理人员内部要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规范,要求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必须按照规范执行,如果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则将责任追究到人。以此来约束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与态度,强化安全管理的效力。

(二)做好煤矿工程基建期安全控制管理措施

所谓的控制,就是将可能发生的生产事故防患于未然。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最大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以此来确保工程施工人员以及工程施工中财产的安全。另外,相较于其他的安全管理来讲,安全控制管理是其中最为主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控制一切未知的事故,也可以说是控制一种动态的因素。例如:在煤矿工程基建期中,人为活动就是一种动态的因素,只有控制了人为活动的规律性,才能有效地控制生产安全,也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三)做好生产与安全管理同步性

针对上述诸多企业先生产后管理的问题,最有效地解决方法就是将生产与安全管理同步进行。首先,企业要设立一个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并将该部门所有工作人员的职责分配明确。同时要求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员在企业生产中要随时深入生产现场,对现场生产中不安全因素过行及时的管理与纠正,以最大限度保证生产安全。另外,煤矿工程基建期企业负责人要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认真学习国家相关的安全要求,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安全的管理模式。以此来强化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四)强化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

对于目前煤矿工程基建期施工人员的素质问题,首先企业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安全生产的技术与知识,并了解安全生产对其自身及企业的重要性。其次,企业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个人素质培训,强化其内在的安全生产认知,使每个施工人员都能够主动而非被动地将安全生产融入日常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中。最后,企业要对煤矿工程基建期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知识测试,没有经过测试的生产施工人员禁止进入施工现场,测试合格人员执行持证上岗工作规范,以此来最大限度确保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三、结语

基地安全管理制度范文2

社会保障基金是一项特殊的公共基金,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以及通过其他合法渠道筹集的社会保障专项资金。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是指国家行政监管机构、专职监管部门为防范和化解风险,根据国家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参保企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地税征收机构、基金开户行、基金运营机构及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监督。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基础,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定运行,有赖于社会保险基金的支撑。基金管理好坏,监督工作是否得力,监督机制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基金的安全和完整,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顺利实施,影响社会的稳定。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保险基金的规模以较高的速度逐年增长,给社保基金的风险控制及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我国有关法规政策不够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还不健全,管理和监督的不到位,使“跑、冒、滴、漏”、挤占挪用等违纪违规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如何利用各种方法健全和完善对社保基金的监管,成了社会保险执行及监管部门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社保基金监管现状

(一) 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初步形成,基金监管日益健全。

我国自社会保障体制建立以来,特别是社会保障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后,劳动行政部门、财政和审计等部门均承担起了社会保险基金相应的监管职责。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先后设立了由政府相关部门组成的基金监管机构,构建了一套自上而下的行政监管体系。为加强对基金的管理和监督,劳动保障部、财政部等部门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了先后制定了《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各级劳动和财政部门也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劳动保障、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财税等部门基本上能够认真贯彻实施这一系列规章和制度,使社保资金运行的安全性进一步加强,基金管理逐步改善,违纪违规行为得到初步遏制。这对加强社保基金管理和监督,确保基金安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运行情况基本良好。

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在各个环节的规范运作,是化解基金运营风险、确保基金安全完整的重要条件。据调查,在社保基金由地税部门征收、社保经办机构使用的地区,地税、劳动和财政各部门大都能认真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社保基金管理工作。

在基金的扩面和征收环节,各部门为完成上级下达的基金收入、净增参保人数等目标任务,结合本地实际,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在基金的支付环节,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基本上能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使用基金,通过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和规章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基金流失,例如,建立离退休人员生存调查制度、基本医保实时监控制度等,尽量杜绝各种欺诈冒领和违规行为的发生。当然,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地区出现了一些欺诈冒领和违纪违规行为,也给各级社保监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基金管理方面,各级劳动和财政部门均加强了对银行帐户和基金结余的管理,在地税部门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地区,能实行收支二条线和财政专户管理。对于结余的各类社保基金,除预留正常开支资金外,大部分在银行开立定期存款帐户或购买国家债券。

(三)有计划地开展社保基金专项审计和检查。

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完整,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为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各地区都十分重视对社保基金的专项审计和检查。拿我们县来说,除了每年由审计局对社保基金进行专项审计外,各级劳动、财政、纪委等相关部门也经常开展对社保基金定期和不定期的专项检查。通过自查自纠和全面整改措施,使社保基金的安全规范运行有了较为可靠的保障。

二、我县社保基金监管的基本情况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县社会保险基金的规模以较高的速度逐年增长,在20__年时社保基金结余(指五大基金)仅有0.9亿左右, 20__年末已有结余基金7亿,这给我县社保基金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县劳动部门着重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制度建设和监管体系日趋完善。近几年来,在县委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县在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健全制度和监管体系等方面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根据省财政厅、劳动厅和省地税局的文件精神,我县及时建立了由县分管领导为主任、各有关部门组成的__县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切实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同时根据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省劳动厅等部门的基金管理规定,先后制订了《__县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暂行办法》、《__县社保基金内部财务制度》、《__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实施细则》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基金筹集、使用和管理制度,为规范我县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提供了依据。制度建设和监管体系的日趋完善,为我县社会保险工作的平稳运行、基金的安全规范运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大力推进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建设,促进监管网络的不断健全。我县自20__年建成“五

保合一”社保信息管理系统后,20__年又投入360万元进行信息系统的升级、数据库扩容更新,在此基础上,20__年开发了劳动保障信息网站和社会保险网上申报系统,现已正式对外运行。通过对信息系统的更新和延伸开发,克服了设备陈旧、配置低带来的速度和安全问题;解决了劳动保障信息数据不共享、人力资源浪费的问题,不仅使监管人员、社会公众也能通过信息网络对社保基金进行一定的监督。(三)加强安全教育,抓好基金安全教育和业务能力建设。我们从基金安全教育入手,结合上级有关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的文件精神,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基金的安全宣传教育和业务知识学习,确保宣传教育和日常工作“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并不断创新安全教育方式,完善机制,改进方法,给基金安全宣传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为基金的安全运营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四)基金监管日益强化完善,杜绝违纪违规行为发生。规范社保基金管理机构和人员的合规运作,是化解管理运营风险、确保基金安全完整的重要条件。我们从规范社保经办机构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入手,不断强化基金监督。如每年积极与财政、地税部门沟通,按照上级的要求有计划地开展社保基金专项检查和内部控制检查,并结合实际拟定整改措施,逐步完善基金管理。通过经常性的专项检查,使社保基金监管更加规范有序,杜绝违纪违规行为发生。

当然,我县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使用、资金运营管理分别由地税、社保、财政部门实施,由于各部门的工作侧重点不同,基金监管合力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有待提高和完善。

三、我国社保基金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社保基金的监管体系不够健全,监管政策和管理制度有待完善。从立法层次上看,我国目前尚没有一部人大立法通过的正式社会保障法律,而是由国务院行政法规、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架构起社会保障的法律框架,使其缺乏相应的权威性和稳定性,横向对有关部门,纵向对地方政府,都存在一些监督不力的问题。没有一系列完善的基金监管政策法规,加上基金监管体系不够健全,社保基金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受到制约和障碍,从而造成社保基金管理出现问题。

(二)部分地方政府安全意识不强,存在一些违纪违规现象。部分地方没有将社保基金当作公共资金,对基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将其作为地方性的资金。局部地方存在社会保险基金被挪用作财政支出和违规投资现象。如前年查出的上海“社保案”,其违规投资及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现象,不仅严重损害了百姓的切身利益,而且极大地削弱了政府在百姓中的良好形象。其他还有如把基金以“启动资金”、“扶持资金”的名义借给企业,企业倒闭后借出去的资金无法收回等。

(三)社保基金的各项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尽管我国在社保基金方面的制度还不够健全,但对已有的各项管理政策和制度,各级社保、财政、地税部门由于各自的工作侧重点不同,监管合力不足,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如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制度执行不到位,参保企业瞒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少缴或不缴社会保险费、参保职工骗保或违规冒领社会保险金、社保经办机构违规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等问题时有发生,甚至违反国家政策规定,挤占挪用、违规动用基金的问题也屡有发生。尽管这是少数现象,却对社会造成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四)社保经办机构内部基础管理工作还有待提高。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级社保经办机构的业务量与日俱增,所承担的安全有序管理职责也日渐沉重,但由于人员编制紧张,经常通过加班加点来完成日常工作,对业务运行的监管控制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人力去执行,导致很多经办机构的社会保险稽核工作流于形式,未能落到实处,极大地影响了社保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进一步完善社保基金监管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社保基金管理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充分利用包括科技手段在内的各种监管措施,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工作,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切实保障参保职工的切身利益。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多、环节多,基金监督涉及面广,仅仅依靠单一部门或各部门孤立开展工作,已无法形成合力。因此劳动行政部门要与财政、审计、地税、纪委、工商等有关部门建立协同监管的机制,逐步健全以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为统领,行政监督、专门监督、社会监督和内部监督共同组成的基金监管体系,构建全方位、多层面的监督网络,切实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在筹集、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监督。

(二)加强安全意识,加大监管力度。社会保险基金是广大参保人员的“生活钱”和“救命钱”,各级部门要以“重视基金安全、维护基金安全”为突破口,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基金的安全教育,切实提高广大监管干部和社保经办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要加强队伍建设,配备一支与当前形势发展相适应的基金监管和专业化稽核队伍。如选配必要的财会、金融、法律等专业人员,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监督队伍,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基金监督和社会保险稽核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三)完善基金监管长效机制,创新基金监管模式。面对社会保险事业的快速发展,应健全完善基金监管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监管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开展创新活动。一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推进劳动保障“金保工程”网络系统,通过计算机技术对社保基金实施过程监控和实时动态监控,加大监控力度,提高基金的监督管理水平。二是完善劳动保障信息网站,通过网络加大社会保险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公开涉及参保职工切身利益的信息资料,让参保者本人知晓有关情况,保障社会公众获取社保基金信息的权利,自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三是建立健全社保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制度。通过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包括财务会计报告在内的社保基金

年度报告,将社保经办机构基本情况、社会保险基金征收支付情况、欠费单位及金额、基金结余及保值增值情况等涉及参保职工切身利益、社会公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重要事项披露出来,增强基金运行的透明度,形成全社会舆论监督氛围,以透明运行促进有效监督和安全运行。四是设立基金监督举报电话,鼓励有偿举报。通过完善有偿监督举报制度,鼓励社会公众对社保基金进行有效监督,促进基金的安全和完整。(四)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推进社保基金监管的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社保基金监管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故劳动部门应加强与财政地税、工商及银行等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共同探索社保基金监管的新思路、新方法,以确保社保基金的顺利运行和部门间基金监管的协调配合。同时应完善相关部门(如财政地税、社保、工商、银行等部门)的资源共享平台,促进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地税征缴信息系统、银行基金运行网络及工商登记网络等各个平台的资源共享功能,确保社会保险费应收尽收、基金使用合规有序、基金运营安全规范。

基地安全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基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加强地下室基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1.1 地下室基坑施工现场的特点

工程施工现场是施工生产要素的集中点, 其特点是多工种立体作业,生产设施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人机的流动性并存。由于人、机、料高度集中,存在着众多危险因素,这就决定了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多样性及持续性等。目前工程施工安全领域的主要特点有:

(1)建设规模快速增长,施工难度加大,危险性也增大。以前小区建筑没有设计地下室,现在不仅设计了地下室,有些而且还是多层设计,这就对施工安全及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我国固定投资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建筑业总产值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建筑市场以高容量状态向前发展,专家预测这种状态至少要保持25~30年。

(2)建筑投资主体的成分日趋多元化。投资主体由原国有、集体经济成分为主变为国有、股份制、私营、外商投资、个体工商户并存的形式。一些投资主体行为不规范,投资的项目刻意逃避政府监管。

(3)工程建设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随着生产专业化,总包、分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咨询、项目管理应运而生,工程建设分工更细,新的经营模式、生产方式不断涌现,一些作为安全生产主体的施工企业,其安全生产保证能力与当前生产状况不相适应。

(4)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低下。目前全国建筑业的3900万从业人员中,农民工比例占到80.58%,有的施工现场占到90%以上。工人的安全意识差,防护技能低,而职业技能的培训也远未达到要求。

1.2 企业管理不到位

针对建筑现场的安全管理,国家先后颁布了《安全生产法》《建筑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 建设部也出台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调查程序规定》等部门规章。但有些企业和部门漠视国家法律法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监管力度不够,忽视安全生产这一基础性工作, 再加上一些项目经理及事故现场管理人员,尤其是一线操作人员缺乏基本安全知识,不执行国家标准和规定,违章违规操作,且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疏于形式,使工人安全意识淡薄,从而成为酿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这些都对建筑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 构建地下室基坑施工现场安全保障体系的理论依据

2.1 安全系统管理

安全系统管理是以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结合现代管理工程的新内容,吸收传统管理的成功经验,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实行教育的、法制的、经济的、技术的、行政的安全管理手段,其目的是调节人与其所处环境中相应的物质条件(设备、工具、产品、材料等)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安全、高效,以实现劳动生产及社会活动正常运转,从而保护劳动者及公众的身心安全与健康。安全系统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不但具有系统的共同特性,即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有序性、环境适应性,而且有其特殊性,比如人本原理、预防原理、强制原理等。要求承包人应按国家和地方部门的规定,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施工管理制度,采用有效的防护措施。加强施工现场人员与机械设备的施工安全管理,对施工现场人员安全以及防台,防火,防爆,防汛和防盗等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承担安全施工责任和费用,并承担由于措施不力造成的事故责任和因此发生的费用。

2.2 本质安全化

本质安全化是指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在方法论上讲求安全的主动、超前,即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包括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降低事故严重程度。在每个工程开工前都要约定安全控制的目标:

(1)死亡事故为零;

(2)重伤事故0.5%以下,尽量减少轻伤事故;

(3)杜绝火宅事故;

(4)不发生重大机械事故;

(5)杜绝高坠事故;

(6)杜绝物体打击事故。

如未达到上述目标,业主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承包人适当惩罚,罚金从工程款中扣除。

2.3 事故预测与风险分析

传统的安全管理是被动的安全管理, 多是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措施或者在事故后总结经验教训,进行“亡羊补牢”式的管理“,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如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量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使用,要求人们不仅是要重视已有已知的危险,而且更要主动地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动权,从而对症下药,积极地进行风险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在进行事故风险分析的同时,要制定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安全应急预案。这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减少事故造成损失的重要措施,是现代安全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3 地下室基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地下室基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软件建设

安全生产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它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工程项目各职能部门都是安全管理网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各部门都能不折不扣地落实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才能使项目的安全管理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才能保证安全管理更顺畅,更有力度。安全规程、制度和纪律是过去人们在安全生产工作

中宝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和防止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因此建筑现场安全管理就应该在认真学习、参照安全规程和制度的基础上,编制一系列诸如生产责任制度、检查制度、教育培训制度、验收制度、奖罚制度、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消防保卫管理制度等安全规程, 并将其汇编成手册。通过安全管理资料的不断完善,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安全施工,规范施工人员的安全行为,积极推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在部门内,还应设置专职安全资料管理员,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按规定如实地记载、整理和积累相关安全管理资料,做到及时、准确、完善;并做到与施工进度相结合,施工现场实况相结合,与部颁规范标准(JGJ59-99)相结合,分门别类,建档管理,使之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切实起到指导安全施

工的作用。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有效措施, 排除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达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3.2 地下室基坑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是增强人们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并顺利实现安全工作总体目标的前提保障。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强弱和安全技能的高低影响着项目的整体安全工作。因此, 除了组织管理人员参加安全生产的学习、培训、考核外,项目部经理还应围绕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经常举办一些相关内容的专题讲座或讨论会,邀请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参加安全工作座谈,以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大家的安全技能水平,保证安全工作在各领域的积极开展。作业工人安全意识的强弱和安全技能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安全工作的实效。通常建筑一线的作业工人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技能差,因而应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比如入场教育是工人上岗前必须接受的常规教育,它由公司、队伍、班组三级教育组成,重点是普及安全知识法规,讲解安全操作规程,剖析典型事故案例。三级教育完毕,安保部组织工人进行统一考试,考试合格后办理了上岗证,才许可进场作业。

3.3 地下室基坑施工现场信息

网络系统建设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由于作业面比较集中,作业人员密度大,安全管理难度大。为了能更及时、更充分地掌握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状况,了解和改进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应在施工难度高、危险性大的区域安装电子信息监控系统。通过使用监控系统,可以全天候、不留死角地记录监控区域的生产活动和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 从而有效地检测和控制安全重点和难点部位,随时发出隐患整改通知,分析查找(未遂)事故原因,弥补管理漏洞,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安全管理手段,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另外,施工现场安全文化建设以及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等也是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3.4 地下室基坑现场施工监测要求

地下室基坑支护结构安危关系到本工程的安全,还关系到附近建筑物和城市管线及道路设施的保护等,因此必须采取信息施工的方法对基坑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测。监测未到位不得开挖,业主务必委托有资质的单位且实力较强,认真负责的单位进行监测,监测单位应制定专项监测方案,应符合“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监测过程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及设计人员,施工单位应有紧急防患措施,以防发生工程事故。总之,监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伴随基坑施工的整个过程。绝不可以思想上麻痹,放松安全意识的警惕性。

4 结束语

基地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煤矿安全;健康持续发展;责任体系建设;瓦斯综合治理;矿井防治水体系

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是构建煤矿安全综合管理的重要路径。因此,在整个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中,要突出质量建设、安全体系、人才资源、规范管理等的应用,促进煤矿企业健康发展,进而实现煤矿整体效益的全面提升。

1构建规范化的责任管理体系

(1)强化行政领导责任。在矿井建设综合管理中,要围绕煤矿综合管理需求,在建立安全责任管理方面,首先要强化领导行政工作人员的主体责任;其中,建立企业各级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制度,行政领导对煤矿企业的综合发展全面负责,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者,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职责。在具体管理过程中,要突出在管理层执行制度方面的完善,突出在责任管理体制上责任的量化、细化等,作为一项具体化的管理职能,形成责任分工明确,管理到位的责任管理模式[1-3]。(2)强化安全责任制教育。在矿井建设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中,要形成安全责任教育的具体化运用,全面细化安全责任管理,并在实现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的基础上,促进每一个员工尽职尽责管理。因此,要形成系统化的安全责任管理教育模式,采取多种模式的安全教育,通过微信平台、信息化建设、网络宣传等方式,形成对煤矿综合管理的整体规划,尤其是在安全文化教育氛围形成中,构建“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尤其是在职工安全理念、安全操作、安全流程等方面,要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效果。

2加强瓦斯综合治理

(1)形成综合管理原则。在瓦斯控制的安全管理体系中,主要是采取“先抽后采”的原则,在严格控制基础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瓦斯抽放管理队伍,在煤层抽放的综合管理中,形成预防等方式,整体上严格控制。完善并严格落实瓦斯抽放技术措施,做到不抽不采,措施不落实不采。(2)全面加强现场管理。在现场管理中,要全面确保瓦斯抽放的精准时间,主要围绕抽放率、抽放量等指标进行严格细化,结合规范化的管理,在进行班组综合化管理的基础上,加强煤矿通风管理的能力组织,全面确保用风地点配备相对足够的风量,要坚决杜绝瓦斯超量操作的方式。同时,要对瓦斯集聚现象进行有效处理,在确保通风顺畅的情况下,保证安全系数的全面提升;在综合管理方面,要建立相应的防突管理机构,在配备相应素质较高的施工队伍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在检查有出现过动力现象的矿井,要派专人负责,加强现场管理,实现“四位一体”的规范化处理,将“防突”措施严格落实到位。这样可以形成瓦斯地质预报及矿井瓦斯地质图编绘的制度化、经常化等,进而形成科学有效地统计方式[4]。(3)全面完善监测监控系统。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瓦斯综合治理要求,配齐各种瓦斯监测监控系统。高突和高瓦斯矿井要建立瓦斯抽放系统,装备安全监控系统,全面落实“一通三防”四项装备措施,健全和完善瓦斯防治装备和安全设施。

3优化防治水措施

(1)明确相应责任。在细化每个责任的基础上,要构建煤矿水害防治第一责任的意识,在形成总工程师主体负责的过程中,形成相应的规章制度,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掌握矿井地质资源、水资源、水域区域地质灾害等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并从多个角度进行落实。(2)加强综合性管理。强化管理,完善并落实管理制度和“查、堵、疏排、截、探、防、躲”等措施,保证水害防治工作扎实有效且安全可靠,尤其是在建立综合管理过程中,要加强不同程序之间的衔接,做好全面管理工作。

4制定开采的有效方式

4.1注重煤矿井下安全管理

在安全管理路径中,最主要的是要加强井下开采技术提升。首先是强调安全开采的运用,在优化开采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煤矿企业综合设备实施,采取规划性强的开采技术,在整个方案实施中,对勘测仪器及技术等要素,形成有序性和安全性的优化;在巷道布置过程中,要形成简单、实用、安全的方式,对于不同方案结合煤矿地质条件和赋存条件进行技术交流,形成技术方案和开采方案的有机结合,既可提升开采安全技能,又能减少浪费;在提升安全综合功能的基础上,形成多元化的技术应用,起到更好地科学效果。

4.2推动综合效能提升

在责任管理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建立安全责任管理体系,从安全制度完善的角度出发,针对当前煤矿企业综合管理效能,做好责任细化工作。在煤矿企业建立相应的责任落实处理机制,层层进行安全管理,在确定每个领导层人员及工作人员责任的基础上,形成明确分工,搭建一个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保证煤矿安全管理落到实处。同时,加强采矿工作人员的灵活度培养,为一些煤炭专业高校提供一些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并与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丰富煤矿企业自身岗位与综合素养的同时,为煤矿专业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4.3加强矿井机电设备的规范化管理

在机电设备综合管理过程中,侧重在矿井相关设备,如提升机、主通风机、电器防爆、矿井供电等环节的安全管理,从而有效确保整个安全运行的落地生效。同时,要构建规范化的安全生产制度化管理模式,在进行生产设备常规化检修的基础上,加强对保护装置等设施的管理,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全面提升机电设备系统水平的整体提升。在建立完善的矿井安全管理机制上,重点在加强工程开工及巷到布置、技术改造等,形成对综采面初放、收尾、搬家、安装等地质条件相对薄弱的环节,安排专门人员管理;在加强班组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增强安全专项费用与瓦斯控制专项资金管理,侧重于提升瓦斯控制与矿井设备的综合水平,并建立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机制,以有效提升和改善资金利用率,切实提升安全保障能力[5]。

基地安全管理制度范文5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丽政发〔20*〕13号)、《*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的工作意见》(丽安委会〔20*〕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经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现就本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安全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降事故、控指标、保安全,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安全责任,夯实基层基础,加强隐患整治,创新监管手段,突出监察执法,确保实现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三个零增长”,并力争有所下降的目标,努力开创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进一步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各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切实加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强化安全生产技术和岗位培训;加强基层安全监管网络建设,切实增强监管实效;全面排查并认真解决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以及思想认识、工作作风、现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治理可能引发事故的各种隐患,有效防范事故发生,促进我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三、主要内容

以落实两个责任主体为核心,坚持不懈抓责任落实;以企业安全基础管理为基础,坚持不懈抓建章立制;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坚持不懈抓动态监管;以提高安全文化为突破,坚持不懈抓宣传教育;以完善应急救援和推广安全技术为保证,坚持不懈抓保障建设。

1、完善基层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安全监管机构,完善监管网络。以加强乡镇和村居基层安全机构和管理人员建设为重点,强化安全监管网络建设,不断扩大安全监管覆盖面,把安全生产监管延伸到村居,实现安全监管机构网络和队伍建设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监管工作同步、协调发展。全县乡镇在建立安全生产监管站的基础上,配备专职安全监管人员达到100%,三年内村居设立农村公共安全协管员达到100%。辖区生产经营单位较多,安全监管任务较重的乡镇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监察执法队伍,接受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委托,开展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工作。

2、掌握辖区企业状况。抓实以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和现场安全状况两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生产经营单位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实现分类动态管理。根据属地管理原则,乡镇建立“五个一”工作制度,即“一张安全生产分类管理表、一张辖区企业分布图、一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套安全生产台帐、一个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库”,确保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覆盖到辖区内所有生产经营单位。

3、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各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体系,强化安全责任追究。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安全生产台帐;依法制订并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实现企业管理有章可循,员工操作有规可守;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强化企业基础安全管理,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车间、班组和岗位。进一步强化行业安全监管职责,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部门安全监管职责。督促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的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职能,完善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通过严格的监管、有效的指导和有力的社会监督,推动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到位。

4、全力组织“隐患治理年”活动。按照“地毯式动态排查、铁腕式追踪整治”的要求,全面深入整治旧隐患、控制新隐患,全力消除隐患风险。组织企业开展“明职责,守规程,反违章,除隐患,保安全,创建安全企业”活动。以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为载体,突出抓好道路和水上交通、建筑施工、矿山、危险化学品、公众聚集场所及“多合一”企业消防等五大领域的专项整治。实施重大隐患分级挂牌督办,建立全县统一的重大隐患分级公布挂牌督办和整改销号制度。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隐患普查基础上,建立全县重大隐患治理数据库,对隐患分布和治理情况进行登记建档,实施分级管理、分级督办,确立隐患治理重点,落实治理隐患责任制。做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经常化,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完善重大危险源数据和资料申报登记制度,及时跟踪掌握重大危险源变化情况,对重大危险源实施定期监测、综合风险评估和监控,逐步形成县、乡镇和企业三级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管理网络。

5,当前在大力推进安全标准化。把安全管理标准化作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的重要一环来抓,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扩大安全管理标准化实施覆盖面。推动企业主动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提高安全生产规范化程度,控制和减少生产过程不安全因素。

6、突出基本建设领域“治标治本”工作。以开展基本建设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为载体,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着实加大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动态监管,建立健全乡镇建设施工安全监管机制,加强对建设工程的标后管理,完善安全硬件设施,加强对塔吊、车辆、供电等重点设施的检查检测,督促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落实安全目标责任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各方主体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7、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认真开展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强化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广大从业人员的培训;突出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按照“政府统一规划,企业依法组织,职工积极参加”的培训模式,分解培训指标,制定考核办法。深入开展安全“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活动和“安全生产先进乡镇、社区,园区”创建活动。

四、领导机构

县政府成立*县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公布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安监局,周雄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的工作协调和指导。

五、职责分工

安全生产基层工作主要指乡镇、村居及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主要指涉及安全生产的制度性、规范性、源头性以及经常性、长效性的工作。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要按照“属地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由各乡镇政府组织落实各项要求,县级有关主管部门对各自行业的工作提出指导意见,指导面上工作的开展。

六、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第一季度)

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工作方案,明确各相关单位的工作责任,广泛动员,统一认识,周密部署。要将建设年活动的时间、范围、标准和要求等向社会,切实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参与活动的自觉性。

(二)活动实施阶段(第二、三季度)

各乡镇及有关单位对照有关认定标准,完成以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和现场安全状况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评估,实现分类管理,乡镇普遍建立“五个一”工作制度;完成乡镇安全监管机构的建立或者确定和专职安全监管人员以及农村公共安全协管员的配备;依法加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安全生产技术和岗位培训;落实安全费用提取和高危行业交纳风险抵押金制度;扩大安全管理标准化实施覆盖面;全面深入排查治理隐患,加大对重大隐患的治理整改力度;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严厉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三)督查验收阶段(第三季度)

县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将对各乡镇及有关部门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主要内容包括:开展建设年工作的部署和贯彻落实情况;基层监管机制建设和监管工作开展情况;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和隐患治理资金落实情况;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到位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应急措施制订情况;已发生的事故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情况。各乡镇、有关部门要于11月15日前将有关情况报县安委会办公室(联系电话:*,传真:*)。

七、工作要求

1、切实加强领导。“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由县政府统一领导,各乡镇、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具体工作方案,并明确分工,明确责任,狠抓落实。要认真落实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包括实际控制人)负责制。

2、切实加强督导。县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基层基础建设年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并结合工作实际,突出工作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强化监督检查,扎实有效地推进活动的开展。

基地安全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 地铁 运营安全 实践

中图分类号:C931.3

一、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理念

(一)企业文化 安全的先行者

对地铁行车而言,实现安全行车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运营服务也是地铁行业的一项重要的软硬兼有的行业指标,除行车之外,因服务造成的任何或大或小的影响都可能引发媒体和民众的高度关注,对运营造成巨大的社会压力,甚至对地铁的整体形象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必须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铁的手腕、铁的纪律、铁的规章来抓安全工作,始终坚守“没有安全就没有运营”的理念,落实各项运营安全工作措施,打造平安地铁。西安地铁从定制优秀的企业文化开始,凝聚员工的安全意识,有效的提高了安全的防范意识,截止2013年12月31日,实现了安全运营837天的好成绩。在其企业文化中,制定了传承文明、提速西安的企业使命;制定了服务百姓、奉献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制定了求真务实、严谨创新的企业作风。通过制定企业文化的宣传册,首先让员工在思想上高度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内涵所在,才可以做到爱企业,才会以高效、安全的工作来报效企业,体现出主人翁的责任意识,让企业文化处处深入的每名员工的心里,为安全生产的实现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所以,企业文化的制定对安全管理的效果也是不容忽视的。

(二)人人参与 安全的传播者

任何一名员工都是运营安全工作的重要力量,运营服务的高品质体现着每名员工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水平。企业强大、运营稳定有序与每名员工的成长、利益、价值是一个共同体,是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关系。安全运营离不开每名员工的努力,企业和员工只有相互依存,才能共同发展。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所以只有坚持不懈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工作技能,培育企业安全氛围,让员工深刻体会到安全工作与自己息息相关,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才可以让安全工作长久。

(三)严格管理 安全的奠基石

事实证明,绝大多数的事故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主动控制住事故链和风险源,消除安全隐患,事故是可以防止的。所以,对我们地铁行业而言必须不断加强运营安全管理,提高防范和处理事故故障的能力,努力做到“三个最低”,将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将安全风险的损失降到最低,将安全方面产生的干扰降到最低。这其中,管理工作是安全的奠基石,安全工作是否扎实有效,就看垫脚石是否稳固了。只有拥有一定的管理制度来对各项工作做好规范,才可以做到有章可循,这块奠基石才是安全的保障。

二、 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主要措施

(一)建立安全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有的放矢

众所周知,安全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教育和人的结合,这其中,多级管理是教育的核心。在西安地铁新员工以及岗位晋升的员工作中,建立了三级安全教育。这里提到的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无论是新员工的入司教育还是在职员工的晋升工作,都需要按照完成三级教育并经过专业知识考核之后,完全具备安全和技能双向合格才可以得到岗位资格认证,持证上岗。从地铁安全运营角度来考虑,要实现安全的目的,只有从最基本的安全教育把好关,让每个人从工作开始就牢牢记住安全的重要性,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才可以达到工作安全的最终目的。如同孩子的启蒙教育一样,从最开始的拼音字母开始学习,才会学好母语,才能具备这个国家公民的基本要求。在安全教育工作中,有个名词是热炉定律,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安全是一项长久的,警钟长鸣的教育工作,只有事先做好了安全教育的基本功,才可以将安全工作持久进行,才可以让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不产生偏差。

(二)建立完善安全规章,安全生产有章可循

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保障。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建立科学的、完善的、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使安全生产有章可循,是非常重要的。在地铁开通运营前认真全面的落实好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是保证安全运营过程中基本运营的依据和应急故障处理的依据,只有用规章制度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指引,才可以做到安全运营的有序可控。有句话说:员工培训是企业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西安地铁在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各项安全法律法规的同时,建立健全自我制度和各类操作规程,包括各项应急预案。公司的各个专业均结合岗位实际,制定出各自的安全管理及操作规程,为生产运营的安全性把好关,促进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现如今,在两条线同时运营的情况下,每条线都各自有各自的安全管理规章,切实做到了安全管理的细致化和规范化。

(三)建立安全检查制度,预防运营事故发生

管理就是追求一种调和;管理就是让别人完成事情;管理就是激发人的潜能,以赢取目标。加强监督检查机制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关键。安全检查是对安全工作实施有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班组每周一查,中心每旬一查,专业管理系统每月一查,公司每季一查的制度,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综合检查与专项抽查相结合的形式,坚持安全检查以自查自纠为重点,自下而上,查找不足。对与西安铁而言,为全面落实好安全检查力度,目前执行的《地铁运营安全问题分类标准(试行)》,按照专业细化,将安全检查由重至轻分为A\B\C三个等级,各个等级,又按照所有岗位通用、不同专业分类等细化,较全面的对安全检查及考核进行了制定。同时,根据各个级别的岗位不同,从最高的管理层到最低的安全员,都分别作出了量化指标,从而对安全检查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

3 结束语

地铁作为为大众服务的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出行,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安全要素,也是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只有通过加大安全管理、安全检查、安全行为规范等各项工作过,真正的实现安全的目的,才可以更好的为人民大众服务,才可以在城市交通服务中,起到主力作用。安全行车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实现的,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是一项长久坚持的事情,是要通过长久的经验积累,通过合理的管理,才可以更长久。同时,也要吸取其他兄弟单位的良好的安全管理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安全管理体制,让安全,成为生产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