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应用分析范例6篇

新经济应用分析

新经济应用分析范文1

【关键词】建筑施工;低碳经济;新技术;推广应用;分析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主要是指以低消耗、低污染以及低排放的发展方式,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与绿色、环保发展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理念涉及的领域包括电力、交通以及冶金、建筑、石化等行业领域与企业部分。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在面临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矛盾问题突出的背景下,为了在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对于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而提出的一种科学、合理的发展理念。对于建筑行业来讲,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于周围的环境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破坏,因此,在建筑施工中进行低碳经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也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1、低碳经济与建筑发展的关系分析

低碳经济是以低消耗以及低污染、低排放为主,通过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实现社会经济的健康、绿色与环保发展的一种发展理念。低碳经济发展理念涉及交通、电力、冶金、建筑以及石化等各行业与各领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以建筑行业的经济发展为例,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施工建设可能会对于建筑资源以及能源材料造成一定的消耗,同时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产生的噪音等,还会对于周围环境等造成一定的污染影响等,这些都是建筑行业施工建设过程中的突出矛盾与问题。因此,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来讲,在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以低碳环保为理念,进行建筑施工低碳经济新技术的应用,推动建筑行业的低碳环保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意义。

2、建筑施工中低碳经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分析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进行低碳经济新技术的施工建设推广应用,主要是指,应用一些对于建筑施工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小,或者是可以避免环境破坏与资源、能源浪费的新技术,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应用实现。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已经有专门的要求规定,对于建筑施工建设中低碳经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进行明确的要求。

国家建设部于2004年了“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的218号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详细列举了208个推广或限制或禁止的技术项目,并写明其性能和适用范围等,技术项目包括推广157项、限制31项和禁止20项。这些新技术,有的能节省资源,有的能节省能源、减少污染、减少有毒有害气体排放(以下简称节能减排),有的能提高质量。有的能节约资金等等,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以低能耗、低污梁、低排放为基础,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适应低碳经济的需求,可见积极推广应用薪技术具有十分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实例中,也有对于建筑低碳经济新技术的施工建设推广应用实现。比如,上海地区的某建筑工程二期施工建设项目,在进行该项目的施工建设前期,就以建筑施工技术与节约等课题进行了专门的施工经验、资料收集与研讨分析等,在进行项目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对于建筑的施工建设使用材料制作以及相关施工建设技术应用等,都严格按照研讨决定的材料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建设应用实现,并且在对于建筑施工垃圾的处理上,还根据建筑施工垃圾的不同类别性质,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以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或者污染。总之,在该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后,与同类建筑施工建设项目相比,在建设成本以及施工工期、能源使用、施工影响等方面,都有突出的优势。

3、建筑施工低碳经济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意义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与传统技术相比,有的能节省资源、有的能节能减排、有的能更加环保、有的能节约资金等,更加适应“三低”的低碳经济的需求,符合当今经济的发展。而建筑施工中应用的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它的生产制造又会耗费大量的煤、电、水、矿石等能源和资源,因此从广义的角度讲,推广应用建设新技术就是低碳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我国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宏观调控,重视在“三低”基础上发展经济,开展了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执行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使有限资源提高利用率,取得很大成效。一大批成熟的低碳技术在电力、冶金、建筑、建材、制造、石化等行业等等推广应用,就建筑节能而言,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问世,要求节能50%,各地生态节能建筑不断涌现,如地源热泵、围护结构隔热保温、屋顶绿化等,还有北京奥运会项目利用太阳能等等。总之,推广应用建设新技术是时代的需要,是走向低碳经济的需要,我们要认清形势积极行动,多多了解新技术的动态和信息,结合项目积极推广应用。

4、结束语

总之,低碳经济是在面临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矛盾问题下,提出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建设也同样适用。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推广应用低碳经济新技术进行建筑的施工建设进行,不仅有利于对于建筑施工建设企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保障实现,而且对于整个建筑行业的长期发展建设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伍晏,周以大.低碳经济与建筑施工新技术的推广应用[J].建筑施工,2008(11).

[2]郝本峰,邓美龙,油新华,邓少闻.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低碳化施工初探[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1(4).

[3]梁德洪.建筑施工企业的低碳增长方式的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

新经济应用分析范文2

关键词:新型保温材料;火力发电厂;经济性能

前言: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分析发现,保温工具具有应用面积广泛、技术较为简便、投入资金量小和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因此,保温工具成为了我国主张节能的领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尤其在火力发电厂的应用。而我国部分火力发电厂的设备和管道保温设施不达标,保温结构外表上温度超过标准,造成了巨大的散热损失。另外,保温设施在火力发电中的应用更能够有效的保障生产和人身安全。在新型保温材料的出现中,许多材料的工艺、成本均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对其发展和变化情况进行了新型保温材料经济性能的分析。

一、保温材料的保温原理

一般来讲,热导率小于 0.174 W/(m.K)、对热流具有显著阻抗的材料被视为保温材料[1]。保温材料的作用比较广泛,除了能够进行保温以外,还能够保冷、隔绝热度、吸收声音和消除声音。热导率是评价保温材料优劣的第一标准,如果热导率较小,则说明该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比较好。不同的保温材料保温性能是存在差异的,一般保温材料可以分为纤维、微孔和气泡等多种形态,若是按照其化学性质进行分化,则可以划分为有机高分子、无机非金属和金属材料等,即便材料所呈现的形式不同,但是其应用的保温原理却是相同的。

二、目前新型保温材料在火力发电厂的应用情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型保温材料被应用到了火力发电厂的设备及管道保温上,一般使用比较广泛的集中材料为:硅酸铝纤维、岩棉、玻璃棉、微孔硅酸钙等。下面就上述几种保温材料在火力发电厂的应用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硅酸铝纤维的应用

硅酸铝板、硅酸铝编绳、硅酸铝毯、硅酸铝管壳等形式均是硅酸铝纤维保温材料常用形式[2]。由于硅酸铝保温材料存在形式较多,所以其应用的方位比较广泛,加之可以承受的温度最高能够达到1000℃,更加适用于温度较高的设备和需要较高温度豹纹的管道。同时,硅酸铝纤维属于一种比较软质的保温材料,价格相对比较低,因此,在经济上张占有一定的优势。

(二)岩棉的应用

岩棉管壳、岩棉毡、岩棉板等形式是岩棉保温材料常用的形式,岩棉保温材料较硅酸铝纤维相比,其适应的温度不算高,一般而言为350℃,比较适合对火力发电厂中较为低温的设备和管道进行保温。虽然与岩棉有关的保温材料保温性能亦比较优良,价格上亦比较便宜,但是,由于该材料化学性质过强,具有毒性,能够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同时亦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尤其是与其接触比较多的生产人员和施工人员。

(三)玻璃棉的应用

玻璃棉的应用时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高效节能的环保型保温材料。国内和国外的工程保温设施大多数选用了玻璃棉,一般常见的玻璃棉形式有:玻璃棉板、玻璃棉毡、玻璃棉管等[3]。在现有火力发电厂应用的玻璃棉材料中,其能够承受的温度一般不应超过350℃。

(四)微孔硅酸钙的应用

硅酸钙平板、硅酸钙瓦块等形式是微孔硅酸钙保温材料当中比较常用的材料形式,该保温材料主要适用于设备与管道之间的介质温度在大于350℃的情况。但是近些年来,火力发电厂对微孔硅酸钙保温材质的使用明显减少。

三、几种新型保温材料性能的比较

(一)硅酸铝纤维与岩棉的比较

在硅酸铝纤维与岩棉的比较中,容重(kg/m3)方面,硅酸铝纤维为130,岩棉为120;导热系数W/(m.K)方面,硅酸铝纤维为≤0.093(平均温度973K),岩棉为0.047-0.052(常温);最高使用温度方面,硅酸铝纤维为10000C,岩棉为3500C;纤维平均直径方面,硅酸铝纤维≤6um,岩棉≤7;渣球含量方面,硅酸铝纤维

(二)离心玻璃棉与微孔硅酸钙的比较

在离心玻璃棉与微孔硅酸钙的比较中,容重(kg/m3)方面,离心玻璃棉为38/50,微孔硅酸钙为220;导热系数W/(m.K)方面,离心玻璃棉为0.037(平均温度700C),微孔硅酸钙为0.062(平均温度343K);最高使用温度方面,离心玻璃棉为3500C,微孔硅酸钙为6000C。另外,离心玻璃棉的纤维平均直径为6um,渣球含量为0,含湿率为0.2%;岩棉的抗压强度最小值为0.50MPa,抗折强度最小值为0.30MPa,线收缩率最大值为2.0%,质量含水率最大值为7.5%[4]。

(三)通过比较得出的结论

由此可以看出,火力发电厂在选择保温材料时,应该讲温度作为首要考虑的对象,以350℃为分界线。温度高于350℃时,需要选用微孔硅酸钙或硅酸铝纤维作为设备或者管道的保温材料。但是微孔硅酸钙属于硬质材料,其强度比较大,同时结构不容易被破坏,但是在施工时其工序比较复杂。而硅酸铝纤维属于软质材料,在施工时工序比较灵活、方便,强度比较小,很容易被破坏。温度低于350℃时,应该选用玻璃棉或者岩棉,而二者中,玻璃棉的施工、运输和保温性能均要强于岩棉。

四、新型保温材料的经济性分析

(一)经济厚度法

经济厚度计算方法,对传热的基本原理和新型保温材料的费用、能源的价格、融资的利率、设备导热的系数等经济因素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因此,火力发电厂在选用新型保温材料时,经常选用该方法计算热力设备和管道的保温层厚度[5]。

(二)表面温度法

用表面温度法计算保温层厚度是现今火力发电厂进行保温设计时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有利于控制设备或者管道保温外表面的温度。由于外表面温度可以传热,因此,只要设备或者管道内部存在温度,或者设备与管道之间的温度存在温差时,该温度就一定会从高温转向低温,从而利用其表面的温度变化进行表面温度计算。

(三)运用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的结果

近年来,各火力发电厂利用以上两个计算方法得出了相应的结论,该结论与火力发电厂现有的对新型材料的应用上大体相同。说明现有的玻璃棉、岩棉、硅酸铝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均可以为火力发电厂的设备和管道的保温带来显著的效果。

结论:高效节能的环保保温材料不但具有绝热效率较高、改善生产环境的功能,还能够较大程度上保障设备、生产以及人身安全。按照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火力发电厂所使用的低温设备以及管道保温新型材料将以玻璃棉和岩棉为主,高温设备以及管道的保温将会以硅酸铝纤维和其复合材料为主,不同地区会有不同应用情况,需要因地制宜。

参考文献:

[1]李慧.新型保温建材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02(05):8-9.

[2]贺瑞.新型建筑材料的节能保温及环保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5,12(04):3.

[3]王万卷,叶元坚,余巧玲,潘永红,何国山,蔡锦安,邓胡军,曹志祥.有机保温材料热解行为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4,54(23):100-103.

新经济应用分析范文3

目前我国的统计学在经济领域并未获得很好的发展,很多统计内容也并未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经济统计的重要作用并未得到重视。我国宏观经济统计的发展首先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实际的经验可以借鉴;其次,国民经济具有一定的整体性与层次性,想要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统计是一项很困难的工作。因此,在我国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过程中,应明确统计分析的发展方向与地位,并采取措施弥补数据不足、质量低下等问题,实现统计学的独立快速发展,从而促进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完善。

2.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统计分析我国已经提出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目标,因此,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创新能力。它需要我们在产业创新、国家创新等方面提升能力,并作出科学的研究。目前,创新指数的应用影响、创新对就业的影响、创新对国家税收的影响以及创新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都已成为经济统计分析研究的重要内容,将科技信息数据融入到经济统计之中已成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重中之重,也是统计与分析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2.2产业结构高端化的统计分析产业结构高端化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通过分析国内外的大量经济数据,对国家产业高端化的转型作出了统计分析,并研究了各要素之间的推动作用,提出了“三高一低”的产业结构高端化发展规律,即生产效率高、劳动报酬高、资金回报高以及能源消耗低。通过研究分析国家产业结构高端化的特征,发现产业结构高端化离不开创新与金融信息的支撑,这也说明了我国实现经济产业的高端化转型需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信息化创新等方面作为支撑,同时,还应坚持绿色创新,发展新能源,以便实现产业能源的绿色、高端化。

2.3实现金融创新的统计分析金融体系与效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改革与创新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国才可以从容应对金融危机。目前正处于全球金融体系的改革过程,金融体系的创新与改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保持金融创新,实现金融业与其他产业经营发展的链条关系已经成为非常复杂的经济难题,这对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而言,既是重要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应做好对货币供求以及货币政策的金融统计分析,深入挖掘资本市场以及证券市场的统计分析内容,充分发挥现代统计学作用,进而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新经济应用分析范文4

摘 要:经济分析法学的基本思想是将资源效率最大化作为法的宗旨。作为一种思维方法,经济分析法学主张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于法学研究,系法学研究方法的重大变革。经济分析对于民法方法革新的特殊意义,缘于民法和经济学的一致性,包括对人的共同假定、对交易的共同关注以及对效率的共同追求等。

 

关键词: 经济分析法学 民法方法 经济人

中图分类号:DF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330(2013)02-0033-06

经济分析法学(Jurisprudence of Economic Analysis),①是20世纪60年代正式兴起的法学流派。作为一种法学方法,它被誉为法学研究方法的重大变革,因此,在法学研究中恰当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对经济分析法学的方法论意义认识不足,尤其对经济分析法学和民法方法之革新的关系尚待深入研究。

 

一、经济分析法学的基本理念

(一)从经济分析到经济分析法学

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的思想自古皆有,而非经济分析法学首创。用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一直可以追溯到贝卡利亚、边沁、斯密、马克思、瓦格纳,以及20世纪初美国制度经济学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康芒斯。当然,真正将经济学与法学紧密结合并以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研究方法形成一个新的可以与传统法学抗衡的法学流派,则非经济分析法学莫属。

 

从理论渊源上考证,经济分析法学的思想萌芽,最早大约可以追溯到18世纪边沁创立的功利主义理论,②分析主义法学、社会学法学等也都吸取过功利主义思想。经济分析法学缘何得以产生?回顾历史,我们可以说: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干预经济的兴起,奠定了经济分析法学的经济基础;政策选择的困境、效益与福利的争论,是经济分析法学产生的社会基础;学科间的渗透、法之宏观结果受到重视,是经济分析法学产生的法理基础。总之,“为适应经济和政治变化的需要,经济学的研究在向法律制度(这个过去被认为当然的既定前提)发展,法学的研究在向整个经济后果(这个过去被忽略了的法律的宏观后果)发展。正是在这两种发展趋势的交叉点上,出现了经济分析法学”。③经济分析法学的产生及其强大影响是有目共睹的,这一点有庞德先生的精辟总结为证:“在以往50年中,法学思想方面发生了一种转向于强调经济的变化……把寻求最大限度的满足作为重点。”④

 

(二)经济分析法学的基本思想

经济分析法学的理论基础是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是以制度作为其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是以交易成本为核心范畴,分析和论证制度的性质、必要性以及合理制度的标志的经济学派。新制度经济学的中心议题是一个社会要想维持活力就应当从制度上激发和保护经济行为主体的创新活动。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基础的经济分析法学以效率为其核心概念,因为“效率”虽属经济学领域的核心思想,但同样支配着法律制度的设计和施行。“法律制度归根到底受效益原理支配,法律安排实质是以效益为轴心”。⑤因而,经济学与法学结合的纽带乃是客观存在的,运用经济学上的概念、方法与结论对法律或法律现象进行审视和研究亦有可行性。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立法活动、司法活动以及法律制度本身,对人类的行为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隐含成本,从而在事实上发挥着资源配置之功能。所以,法律之原则与制度在最终意义上都成为促进资源有效率配置的手段,规范意义上的法律活动都围绕资源有效配置与利用而展开,从而,市场规律内在地演变为法律逻辑,并影响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各个法治环节。“良法”通过对权利、权力、义务、责任、法律信息、法律程序的有效安排,可以合理地降低法律规则对人类行为产生的隐含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并有益于人类。这就是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的基本理由。

 

法律规范(制度)是而且应当是包含了经济逻辑的,法律权利应当分配给能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收益的一方。⑥以价值得以极大化的方式分配和使用资源,或者说财富极大化,是法的宗旨。⑦可见,从分析路径上看,经济分析法学乃是将法律制度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进行理论诠释,其所运用的理论为现代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等,其所采用的方法是经济分析的方法,即“投入产出法”,其分析的对象是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效果、效率及未来发展等。

 

既然经济分析法学是把效益放在法律价值序列之首位,那么我们评价经济分析法学的是非得失,毋宁说是检验这样一个命题是否成立:法律可不可以追求效益目标,可不可以把效益作为首要的价值?马克思指出:“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们的幻想。相反地,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⑧既然法律是以社会为基础的,那么法律在总体上应当以社会的主要目标为其主要追求。“法律价值的变化受制于生产力状况的发展”,“法律价值观也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开发性系统”。⑨随着法律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经济运行模式以及整个社会所追求目标的变化,法律的价值偏重也无法做到“从一而终”。“当一个社会发展到需要把效益作为它在某一发展阶段上的主要目标的时候,法律可以把效益作为它的首要价值,或者说,这时候法律应当追求效益目标”。⑩我国在经济生活领域已经确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一般原则,并开始全面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法律特别是作为调整市场经济的具有直接经济内容的法律部门(如民法),应当在不破坏社会最低限度的公平的前提下把“效益”作为其最基本的价值追求。

 

二、经济分析法学对法学方法的影响

新经济应用分析范文5

关键词: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相关内容;发展问题;提高方法

引言: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社会经济领域应用的范围在扩大,都促进众多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其在发展过程中对基础性的理论、方法等开展合理化运用有利于提高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研究、应用的水平。对于国家有关经济主管部门来讲,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知识、模式等进行有效性应用可以把握好经济发展的整体性趋势,为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指导我国众多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数据信息参考。因此,我们针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相关内容、发展面临的问题、提高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工作。

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相关内容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学科由以往的经济学、统计学融合而组成,通过对宏观经济理论的运用,进行众多经济运行资料、信息、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对宏观经济的运行形成基本的统计分析结果,加深对经济发展趋势、产业经济结构认知的水平。在具体的应用中,宏观经济统计分析通过专题性的统计分析工作和制度化的统计分析工作形成对宏观经济运行发展趋势的深刻判断,渐渐形成完整性的报告内容[1]。

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面临的问题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第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应用的方法存在滞后性的问题,无法有效性、客观性的反映出宏观经济运行中深刻的问题。同时,有关方面的统计分析人员缺乏创新性思维,没有顺应经济发展运行的客观规律。第二,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大数据时代特征。比如:对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存在认知上的缺陷,使得大数据特征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模型无法有效构架,无法科学、客观、准确的分析、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特点、未来发展的趋势等等。第三,缺乏必要市场机制的内在推力,影响到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比如:众多企业出口积极性受到削弱、供需矛盾的进一步加剧等等[2]。

三、提高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方法

(一)全面贯彻新型的理念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需要以发展性、多样性、灵活性、全面性理念为支撑,提高其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具体来讲吗,第一,需要有效性、灵活性的贯彻我国政府提出的经济发展方针,充分结合我国经济运行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性的方法规避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因素,促进我国经济更加平稳、科学、健康的发展和进步。第二,需要应用多样化的理念,充分的协调好经济运行发展中的各种资源、各个领域,使得它们在多样化发展的理念下更加协调,促进我国宏观经济整体性进步。第三,需要应用好宏观经济分析理论,有效性的解决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把握好其未来运行规律,进一步的提高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率[3]。

(二)提升宏观经济调控能力

经济的发展运行是促进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础。因此,对于我国政府来讲,需要应用有效性的手段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使得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有可靠的动力。具体来讲,第一,明确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发展目标,依照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模式、方法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第二,对于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进行科学规划,有效性的巩固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结果,使得我国经济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经济平稳、安全、科学、健康发展。第三,进行投融资体制的创新。投融资体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社会中各个企业资本的质量和安全性。因此,我国需要加快革新投融资体制,建立起必要的风险投资基金。第四,我国政府需要促进出口退税进程的加快,为众多出口企业的信贷提供有效保障。第五,进行国家发展资金的统筹,对重点的经济领域进行全面性扶持,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和支持。

(三)构建大数据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模式

大数据理论和技术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模型,提高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应用质量和水平。具体来讲,我国需要以政府信息数据发展应用为重要切入点,全面促进政府信息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使得政府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中长期的科学规划,提高经济分析的水平和效率,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4]。

(四)保障社会供求基本平衡

保障社会供求基本平衡有利于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提供重要指标数据支持。因此,对于我国的政府来讲,需要从众多的方面着手,保持我国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具体来讲,第一,需要应用多种方式提高我国的就业率,提高我国社会保障机制的应用能力。第二,适当性的增加政府支出,提高我国经济运行中消费比例的提高、拉动内需,提高宏观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为更好的开展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提供重要依据。第三,促进货币的流通,加大对基础性经济领域的投资。第四,降低城乡之间差距,提高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开展合理化的资源分配,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5]。

结论: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本文以我国政府为主要的视角,通过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问题为研究的重点,提出来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政府在各个方面的举措应用完善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平台的构建,对于经济运行中社会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对于众多资源进行统筹,有效性解决了经济发展问题,提高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也促进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伟.探索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01:8.

[2]袁天夫.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06:20.

[3]丁宇昕.宏^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6,06:31-32.

新经济应用分析范文6

关键词:基本问题;统计分析;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分析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有着十分鲜明复杂性特点与专业性特点,涉及工业、农业以及科研等多个社会经济领域。做好宏观经济的统计与分析工作对于科学决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相关的研究人员综合运用各种理论与技术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概述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一项经济学与统计学相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知识科目体系。由于统计学是经济学十分重要的研究工具,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的关系。将统计学知识与经济学知识结合起来,能够将各个领域的研究方面与研究方法统一起来,打破不同研究内容在领域上的界限,为经济决策与经济规律的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由于我国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领域的起步比较晚,在该研究领域中尚未形成一个高效的研究体系,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变化的过程中,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重要意义才逐渐显示出来。

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初期,由于统计学的有关理论沿未得到完善,尤其是在计算机技尚未成熟时,统计学分析理论在应用方面的重要意义没有充分显示出来,对于宏观经济分析方面的支持十分有限,造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实际应用方面所直到的作用不够突出。随着我国社会生产部门的不断分化,越来越多的小型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管理与经营决策方面对于新的统计与分析技术表现出了巨大的需求,加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统计学理论在研究人员的不断探索下开始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形成了比较明确的周期性经济规划目标,根据周期性经济目标对我国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等产业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大幅提高我国经济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我国经济的调整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能力在已经进入宏观统计与微观统计并行发展的重要阶段,宏观统计与微观统计在目的划分上更加明确,在应用效率与应用水平上得到了大幅度的蚊帐,两项学科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同时也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与数字化时代,选择计算机技术与统计分析技术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在我国电子商务领域不断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重要作用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在网络环境下,消费群体在消费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消费需求数据,有关单位与企业可以以用户的消费数据为资源,以统计学与经济学的有关理论为基础,以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为重要手段,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消费行为进行科学、有效的判断,提高社会产品生产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为电子商务消费用户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商品,为我国经济消费的不断增长创造有利的条件。除了电子商务领域之外,银行业与服务业也可以利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有关手段对用户名的储蓄行为与消费行为进行判断,为用户制定出更加科学的理财方案与出行方案。对于政府单位来说,则可以利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结果,对社会公众的物流状态与交通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对社会公众在日常的生产生活活动中的支行规律有一个全面且深入的了解,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三、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问题研究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领域已经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成经济发展过程中,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已经成为分析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与发展水平十分重要的一项工具。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大该领域的研究力度,为领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与技术基础,真正认识到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政府及有关单位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数据信息的收集能力建设与处理能力建设,设置云计算中心,对各方面流动数据进行统计,了解经济数据变化的有关规律,交各方面的统计与分析结果应用到市政管理与组织决策中,为区域内乃至于国家的经济增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自主发展

由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无论对于政府机关还是在于中小企业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尤其是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应用范围与应用空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在社会各阶段与各领域工作与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的有关理论将会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同时也是统计学领域宏观经济分析得到快速独立发展的重要机遇,由此可以现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进步性影响,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自身的独立发展前提下吸收了大量的信息数据,之后又利用统计学的思想和方法进行创新研究尝试。

结束语

先进的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国家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重要支持,与此同时还应该配合以功能强大的数据库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先进技术和统计学专家的密切配合下可以进一步推动其发展,实现系统完善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

参考文献:

[1]蔡真.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J].商,2015,47:266.

[2]袁天夫.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