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例6篇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1

一、圈点动词,剖析含义定行为

此处用“讲述”这个动词,体现标准对学习“张骞通西域”的要求是在识记层次的。它在百度词典里解释“把事情和道理讲出来”。在历史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知识与能力”条目中也正要求“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如何让学生将“张骞通西域”,用口头语言流畅表达出来,是历史教师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此时,历史教师要全面而深层次收集所教班级学生对此处知识目前了解状况,从而有意识地限定学生的学习条件。

在百度词典中,“认识”的释义有一条是这样定义的,“知晓;认明。”然而此处的“认识”并不像上文中“讲述”那样被明确定位于识记层次。如果借用语文学科中有关划分句子成分的知识,对“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进行有效分析,则得出认识――“作用”指明了学生学习有关丝绸之路的“目的地”。学生经历初步感知丝绸之路――理解归纳历史变化――思考得出其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因而,我认为将“认识”应该定位于“理解层次要求”。

在课程目标中“知识与能力”条目中,也提到了“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的培养要求。所以,历史教师应该提供丰富的关于丝绸之路开通,引发中外交流变化的历史教学材料。笔者认为,历史教师应该选择视频类型的教学材料,要真实地再现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中外交流中的变化,便于学生动用其视觉、听觉等感官多角度获得感性信息,在有效问题引导之下,进一步分析归纳获取的感性信息,得出理性认识。

二、批注短语,拓展范围定内容

在百度词典中,“史实”一词解释为“历史上的事实”。如果再紧抓核心词语“事实”,继续查询词典,便可得到“事情的真实情况”。据此可以分析出,学生在学习“张骞通西域”这件事时,应该掌握其时间、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几个方面的内容。

“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中的“等”字的含义在《历史课程标准解读》有明晰的解释,“《标准》在内容的广度上也留有余地,所以用了一个‘等’字,目的是想说明,有能力的同学可以知道得更多。”从概念认知角度思考,历史教师需要对“丝绸之路”和“中外交流”两个词进行深入分析。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思考“丝绸之路”的特征,帮助学生构建“丝绸之路”的清晰概念,继而引导学生探源丝绸之路出现的背景,为探究丝绸之路的作用做好铺垫。而“中外交流”在该条内容标准中,对思考丝绸之路“作用”的角度起到限定作用。该词明确地表明应该将丝绸之路放在中西方交流的角度去探讨其作用。

三、重视符号,思考用途定关系

此案例含有一个显著的标点符号――分号。在百度百科中,“分号是一种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因果等,通常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句――分句可以属于单重复句,也可以是多重复句的第一层分句,或者是大句中的并列部分。除此之外,分号还可以用来分隔作为列举分项出现的并列短语,或是辞书中同一义项的不同释义。”那么该内容标准中两分句是何种关系?

第一,从学科逻辑角度分析两者关系,“张骞通西域”,双方使者、商人接踵而至,“丝绸之路”才得以开通,也就是说“张骞通西域”是“丝绸之路”开通的前提。从这个角度上看,两者之间具有前因后果的关系。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2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四课,是对第十二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延续和补充。本课主要有三块内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对西域的管理,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联。丝绸之路和对西域的管理是张骞通西域的结果。“张骞通西域”是本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张骞出使西域的基本史实和合理想象,感悟张骞开通丝绸之路的艰辛,并从中能够学到张骞身上所具有的可贵品质。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和中西方的交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促成了多个文明的相互渗透。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展示自我的需要,对感性事物易于接受和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历史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分析历史素材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但初一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本课内容的了解停留在表象。因此,本节课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创设历史情境,开展丰富的学生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基本能力,形成基本认识。

【教学目标】

1、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对西域的管理、丝绸之路的基本史实,使学生初步掌握我国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东西方文明之间交流的过程。

2、通过观察图片、阅读分析史料、观看视频,提高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初步掌握历史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师生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和讨论,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3、学习张骞不畏险阻、勇于探索开拓的进取精神,认识丝绸之路对沟通中外文明的重大意义,形成新疆、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自觉维护国家统一的共识。

【教学重点】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对西域的管辖

【教学难点】

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教学方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沙画视频

师:这段沙画视频中所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的哪条路啊?

生: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从这个视频中,我们可以发现,丝绸之路其实可以分为两条,分别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它们都是连接东西方的交通要道,都曾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它们曾一度衰落,却又在今天被复兴,并被赋予了新的名称,“一带一路”。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一下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一起走进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二、新课讲授

(一)张骞通西域

环节一:回顾所学、分析张骞出使的原因

师:我们一直说到西域,但是西域到底在哪里呢?同学们能否从课本中找到西域具体的地理位置呢?(出示地图)

生:(在课本中找到答案)

师:这里还提到了两个关隘,玉门关和阳关,同学们有没有学过相关的诗句啊?

生:思考回答。

师:读了这两句诗,这说明在诗人眼中,西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预设:那么面对如此荒凉的世界,西汉的时候,为什么还要派遣使者前往西域呢?

教师补充:西汉初年,匈奴在冒顿单于的带领下逐渐强大,不断压迫西域等国,还经常侵犯西汉边境,给西汉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困扰。汉武帝即位后,他从一位匈奴降者口中听说匈奴击败大月氏,曾以大月氏国王的头骨做成酒器,大月氏西逃后,一直图谋复仇。

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这个时候西汉政府逐渐就认识到了西域的重要性,于是汉武帝就想派遣一名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在这样的情况下,汉武帝颁布了招贤令。

预设:假如你是西汉王朝的子民,你愿意接受这个任务吗?最终这个任务落在了谁的头上?

生:思考、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整合教科书的相关内容,分析匈奴与中原的政权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及目的,形成整体性认识,从而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

环节二:情景模拟。张骞拜别汉武帝的场景对话

教师出示课本中的一幅插画图为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并提供台词,学生现场演绎。

【设计意图】

用细节“描绘”历史场景,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感受历史课堂的魅力。

环节三:小组讨论,分析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精神、意义

师:拜别之后,于是张骞开始了第一次出使西域之旅。大家知道是什么时候、从哪里出发的吗?讨论:张骞所行之路会遇到哪些困难?

生成课堂:引导学生回答(两次都被匈奴所困、人越来越少,无食物水,有的人坚持不下去退回了,有的人抵抗不住牺牲了)

预设:要完成这样一项艰巨任务,学识只是最基本的条件,还必须能够随机应变,具有很强的外交能力。

师:张骞好不容易从匈奴逃脱后,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继续西行,辗转到达了大月氏,但此时的大月氏早已无意东反故地了。张骞见说服大月氏共击匈奴无望,遂踏上归汉之程。张骞考虑到北道危险,遂改行南道,不料又被捉住…

师:大家请看,这两幅图片分别是张骞出使和归来的面貌,大家可以看出他此行的艰辛,但是我们仔细看可以发现,张骞归来时手中紧紧握着汉节,这说明了什么?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忠心,他还有哪些精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吗?

预设:除此之外,这和张骞的个人品质有关,他敢为人先,勇于开拓,不畏艰难,坚持不懈。

师: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对匈奴发动第三次军事反击,取得重大胜利,大家知道是什么战役吗?

教师总结:为了防止匈奴势力再起,汉武帝再次任命张骞出使西域。这次,张骞率领300多人,携带大量的金帛物品,在大军的保护之下顺利到达西域各国。再次归来时,许多西域国家派出使者跟随张骞来到西汉,进一步发展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

过渡:后人把张骞出使西域称之为“凿空之旅”。什么是“凿空”,就是对未知领域的探险。张骞此行,不仅为汉朝开辟出了一张新的地图,更开辟出了一条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丝绸之路,使中原与西域可以进行友好往来。

师:几千年中,经由这条道路所运输的物品有很多,为什么把它称为“丝绸之路”?

生:学生讨论思考

【设计意图】

在前面环节的基础上,及时评价历史人物,既是水到渠成也是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浸润的需要。

(二)对西域的管理

环节一:对西域的经营与管理

过渡:张骞出使西域之后,西域各国后来纷纷归附汉朝,西汉政府又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该如何去管辖西域?那么西汉政府是如何管辖的呢?(西域都护府)

提问:到了西汉末年,匈奴又重新控制了西域,汉朝与西域的往来再次中断,到了东汉明帝的时候,为恢复对西域的管辖,一方面派兵出击匈奴,另一方面派遣使者出使西域,他派了谁啊?

生:结合所学西汉末年战乱情况,思考回答。

预设:同学们有没有听过和班超相关的故事?比如说“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那么班超出使西域后,到底做了哪些事?他派他的得意子弟甘英前往大秦,但是到达安息国最西边就受到了阻碍。

教师总结:正是从张骞到班超再到他的后人们,他们前仆后继地出使西域,行走在前往西域的道路上,也应验了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第三部分,重走丝路。

【设计意图】

按照本课设计思路的需要,将“对西域的管理”调整到“丝绸之路”之前,使西汉政府对西域管理的线索更连贯。

(三)重走丝绸之路

环节一:自主学习,画出思路之形

过渡:同学们,自张骞出使西域后,就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来,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于是,汉朝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来往使团、商旅提供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形成沟通东西方交通的陆上通道。

预设:结合课本与地图,让学生们指出陆上丝绸之路的大致路线是怎样的?(“中亚”“西亚”“欧洲”等区域在图中并未明确标注,要指导学生圈画出范围)

【设计意图】

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对某一时间范围内历史事件的了解,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某一空间范围内历史事件的理解,更有助于学生将时间与空间互相结合,全方位地理解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

环节二:进一步了解丝绸之物

营造环境:同学们,让我们现在穿越一下时空,假如我们现在走在丝绸之路上,我们可以听到叮铃叮铃的驼铃声,看到来往商人络绎不绝的脚步。

设问:那么,我们知道有哪些东西从西域传到中原,中原地区又有哪些物品或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域呢?

【设计意图】

通过实物图片丰富教学素材,学生能直观地了解丝绸之路贸易物种的交流,感受其对今天生活的影响。

环节三:海上丝绸之路

出示材料:近十几年来,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

预设: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还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开辟了多条航线。

活动:学生观看地图,找出海上丝绸之路的线路。

【设计意图】

从地图中找出答案,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知道海上丝绸之路出现的时间及大致路线即可。

环节四:共建未来——一带一路

播放视频《共筑未来——一带一路》

预设:给丝绸之路重新筑梦的就是我们的国家主席,2013年,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一带指的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学生讨论: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能够为共建“一带一路”做出哪些力所能及之事?

教师总结:其战略目标是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它与历史上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一样,也是为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增进中华民族同世界其他民族的人文交流。今天建设“一带一路”时,我们既要尊重文明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共同繁荣,也要坚持文化自信,勇于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3

中国首部“一带一路”学术专著

今年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政治经济学》,被称为“中国首部‘一带一路’学术专著”。该书由上海市委党校发展研究院邹磊主编。全书以“导论”为主要提纲,分为第一章“地缘、贸易与信仰:对古代丝绸之路的再思考”;第二章“新旧之间:理解中国与中东的‘现代丝绸之路’”;第三章“经略海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谋划”;第四章“点面结合:中国在‘一带一路’上的推进举措”;第五章“任重道远:中国在‘一带一路’上的风险与因应”。

从理论研究的视角说,本书首先将“一带一路”与古代的丝绸之路进行了比较,又与中国―――中东“现代丝绸之路”进行了比较,提出了诸多需要深入思考的“一带一路”的历史、战略、举措问题:如何理解新时期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性、时代性和战略性,尤其是对未来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战略谋划的重大意义。“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性,在于通过“一带一路”进一步推动西部开发与向西开放,长远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理想愿景是,扭转长期以来经济重心沿海化、东西部发展和海陆开放严重失衡的现状,实现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和海陆地缘平衡,构筑东西互济、海陆统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中国国内市场和亚欧大市场的协同联动,建立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平等、共享、共赢的新型经济循环。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主题图书巅峰之作

从公元前2世纪张骞西域凿空到公元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的漫长岁月里,穿越广袤的草原、沙漠和海洋,欧亚之间长期活跃着一条以丝绸贸易而得名、由不同货物、原料、港口、城市、驿站、思想、文化、宗教和民族结成的贸易之路、文化之路和信仰之路,在近代西方兴起之前,这曾是全球最重要的地缘经济组合和宗教文化纽带。

关于“丝绸之路”,历来是图书出版的重要题材,笔者曾看到有关“丝绸之路”的好几种图书,其中有历史类的、也有文学类的;著作者既有国内的历史学家,也有国外的汉学家。去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被称为“学界公认的研究丝绸之路的权威之作”―――刘迎胜所著的《丝绸之路》。在有关此书的推广宣传中,有的评论这本《丝绸之路》为“丝绸之路主题图书巅峰之作!曾强势入围2014‘中国好书’榜单!”的确,为完成《丝绸之路》这本学术著作的写作,作者曾三次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与“游牧/阿勒泰丝绸之路”这些实地考察,积累了丰富、直观的第一手历史材料。

《丝绸之路》分为两卷,上卷为“草原丝绸之路”,下卷为“海上丝绸之路”。在上卷“草原丝绸之路”中,作者介绍了草原丝路的肇端,丝织业的产生原因,草原丝路上的原始文化,波斯帝国和马背上的帝国―――匈奴历史,以及草原丝路东西贯通由来过程,草原丝路沿线民族大迁移、融合,胡汉时代的科技文化的交流,西亚宗教如摩尼教、祆教、犹太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华的情况,还有成吉思汗时代、明清时代民族文化和宗教的交流。在下卷“海上丝绸之路”中,分为“海上丝路的黎明”“印度洋上的丝路”“空前的中外文化交流”“马可・波罗时代”“海上丝路的鼎盛时代”“欧洲人东来”这样几个问题,读者可以看到中国最初的造船业、航海术,早期中印文化交流情况,外来的番货、作物和宗教进入中国这些历史知识,重温了马可・波罗时代的中外文化、贸易的交流,以及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过程,了解了欧洲殖民主义对东方的扩张,以及东西方欧学和汉学的交流……

《丝绸之路》全书以时间为经,以文明交流为纬,全面系统阐述了两条丝绸之路的发端、发展过程,详细介绍了丝绸之路沿线不同民族、文明类型及其相互交流的历史状况,展示了数千年来以丝绸之路为纽带文明碰撞与融合的宏大历史场景,分析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影响及现实意义。

富有新意的《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

近十多年来,随着安伽、史君等粟特首领墓葬在中原出土和大量汉文墓志的新刊,来华粟特人及其历史文化成为丝绸之路研究中的热点。去年8月,三联书店出版发行了作者荣新江所著的《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一书。

从撒马尔干到长安,丝绸之路的繁华往昔,大唐与西域的文明交织,是后人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更是无数历史想象的渊薮。翻阅《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作者在第一编“粟特人的迁徙与聚落”中,考察了粟特人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生活、流寓、迁徙情况;第二编“粟特商队与祆祠”,对历史界关于胡人聚落首领问题、粟特队商首领等争论问题进行了辨析,厘清了一些历史脉络;第三编“入华粟特人的多元文化”中,这粟特人的多元文化主要体现在墓葬物品、石棺屏风的图像、壁画上的菩萨联珠纹、壁画上的胡风(猎豹、杂服)等文化形式中。在写作此书中,作者立足本土,兼具国际视野,在掌握的尽可能丰富的史料特别是墓志资料的基础上,力图以陈寅恪所倡导的历史研究的“通识”方法,对前所不详的粟特文明,做出了富有新意的探索。

颠覆历史认知的《游牧民的世界史》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4

>>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陕西担当 试论发挥文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作用 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段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研究 陕西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中心的战略研究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陕西段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在甘肃段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 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发展思路研究 陕西职业教育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外贸的机遇与挑战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区域传播研究 我眼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智慧考验 丝绸之路经济带宁夏地域文化发展研究 让新疆体育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彰显文化魅力 从古“丝绸之路”到如今的“丝绸之路经济带” 丝绸之路经济带传统文化资源的网络梳理 论“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的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经济带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管理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的英语文化教学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陕西文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传播研究 陕西文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传播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丁丽")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条文化带,文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从文化传播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重要作用出发,分析了陕西文化的主要特点及其在传播中存在的问题,着重探讨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传播的策略,以期产生积极的理论参考作用。 关键词:陕西文化;丝绸之路经济带;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8-0115-02

“丝绸之路”是古代欧亚大陆的长途贸易和文化交流路线的通称。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首次用“丝绸之路”代指这一交通动脉,后被国内外学术界普遍接受。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在经济合作区域,大致在古丝绸之路范围之上。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文化在古代丝绸之路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沟通人类主要文明的核心纽带。在当今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文化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实现“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桥梁,是实现“民心相通”的基础。

1.文化的概念

文化一词,英文和法文均为Culture,本义为耕作和植物培育,后来引申到精神领域,有化育人类心灵、智慧、情操、风尚之义。关于文化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意见认为,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被认为是人类学之父,他是第一个在文化定义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这个定义将文化解释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1]。

2.古代丝绸之路中文化的作用

丝绸之路是一条以丝绸贸易为代表的通道,但是这条通道无形中将中国的文化与丝路沿线的国家文化串联在一起。中国的文化艺术和儒家、道教思想通过此路传向西方,对西方产生了重大影响;西方的科技知识和音乐、舞蹈等艺术及宗教,通过此路先后传入中国,经过反哺相融,对中国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各种不同的文化在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架起了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桥。所以,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文化交流之路,是人类主要文明相互交流的核心纽带,对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互动产生过重大作用。

3.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有着悠久历史的古丝绸之路基础上构想的一个由多边国家协商合作共同发展的地缘经济带。文化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流动着的鲜活“血液”,是沟通丝路沿线国家最重要的切入点,也是促进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纽带。文化的交流、传播与汇通是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有效途径,必将成为丝路沿线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成为沿线国家和谐发展的剂、符合沿线国家人民的新期待。所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也是一条文化带。

二、陕西文化的基本特征

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和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枢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文化作为陕西发展的重要内容,必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陕西文化的基本特征如下:

1.完整唯一性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完整性、唯一性、丰富性和世界性等特殊优势[2]。陕西文化距今已有上百万年的历史。古都西安是中华文明之源头,汉唐风韵的中心,自周朝开始,先后有西周、西汉、秦等13王朝在西安建都历时1100多年,是中国唯一建都超过千年的城市。原始社会时期的陕西文化主要以半坡文化为代表;封建时期陕西的“秦文化”是西部文化的奠基[1];近代社会的陕西文化主要是中国革命文化;现代的陕西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特征,呈现出古老而富有生机、厚重而又现代的文化特点。

2.丰厚多样性

陕西文化丰厚多样,主要表现在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光辉灿烂的革命文化、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壮美雄奇的山水自然文化、颇具实力的现代文化以及深受海内外关注的宗教文化[2]。从历史文化来看,陕西历史悠远,古迹众多,地上地下的文物数不胜数;就革命文化来看,陕西孕育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已经成为对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历史教育的文化基地;就民俗文化来看,陕西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并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从自然文化来看,陕西的自然文化丰富多彩,在质朴中藏着博大;从宗教文化来看,陕西是中国重要的宗教文化地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众多宗教在这里共生共荣。历史上发达、繁荣的长安,现代包容、开放的陕西,都孕育和承载了文化的丰富、厚重和多彩多样。

3.开放包容性

开放包容是陕西文化的一贯禀性。陕西文化的开放包容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内涵形成的开放性。陕西文化资源是在融汇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将许多外来文化的因素转化吸纳成为自己的成分而形成的,文化内涵显得生机勃勃;另一个是文化资源享用的开放性。有形的文化资源可以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但是部分无形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元素可以跨越地域被利用和改造,从而被广泛共享。陕西今天正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而这种包容的心态、吸纳的勇气、融合的气度,将会造就陕西文化的斑斓色彩,续写中外文明交流的辉煌。

三、陕西文化在丝路经济带中传播的局限性

任何一种人类传播活动,其传播过程都离不开四个基本要件: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传播对象。陕西文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传播存在传播内容缺少品牌、传播媒介未充分利用和传播对象模糊等问题。

1.传播内容特色不明、缺少品牌

陕西文化总体的形象特色不鲜明,文化产品也缺少品牌。拿陕西的旅游形象定位来说,其定位一直在摇摆,且大众化倾向明显。比如,陕西在近几年先后推出了“人文陕西山水秦岭”、“山水人文大美陕西”两组旅游形象,缺乏“一以贯之”的战略地位。尤其是“大美”这一定位,在西部省份中就有青海省也提出了同样的营销口号,而且提出的时间比陕西早,在游客心中已经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因此容易引起游客审美疲劳[3]。其他的文化定位都缺乏特色,且比较零散,缺少叫得响的品牌和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内容,从而导致传播内容也缺乏特色、不容易给传播对象留下深刻印象。

2.传播对象模糊

传播应讲求传播效果,传播效果是传播对象对传播内容的反馈,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要研究传播对象。陕西文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传播,应了解其沿线国家的特点和其对陕西文化的需求及接受度。但是目前的传播都是只说传播内容,对传播对象的划分非常模糊,也没有认真研究传播对象,导致传播效果不尽人意。

3.传播媒介未充分利用

信息化的发展使传播媒介也日益多样,陕西文化的传播应充分运用多种媒介,实现多渠道传播,但是目前主要是活动类等参与型的传播比较多,各种传播媒介未得到充分开发和运用,使得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四、陕西文化在丝路经济带中传播的策略

传播的目的在于“通”,亦即传播内容为传播对象所理解,使传播者与传播对象实现信息共享。陕西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制定了“文化先行”战略,这既符合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本质,又符合陕西文化元素的优势。

1.打造品牌,特色传播

文化品牌是文化凝聚力、创造力和影响力的综合体现,也是文化产品与服务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应充分挖掘陕西文化的特点和优势,抓住陕西文化的基本特征,打造一批特色的文化品牌,使传播内容更清晰并富有特色,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比如陕西的历史文化、教育资源等非常具有优势,可以整合资源并打造品牌,通过开展广泛的合作得以很好地传播。

2.细分受众,精确传播

要实现精确化传播,首先要了解和研究受众,然后细分受众。受众的差异化决定了传播内容和方式的差异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传播中,受众可以以国别、民族文化背景、社会地位、传统习惯,甚至加上年龄、性别等进行细分,了解不同人群对陕西文化的需求,从而制定不同的传播策略。比如,对于“陕西村”东干族人来说,由于他们完整地保存了陕西人的生活习惯、语言文化等,所以他们对于陕西文化的心理接受度、亲切感自然是与其他民族不同的,他们对陕西文化的需求就和其他民族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传播内容的制定上也就要和其他民族有所区别。细分受众后制定的传播策略必定从大众走向分众,从分众走向窄众。

3.拓展方式,多元传播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5

[关键词]丝绸之路;古都文化;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6-0031-03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通道。因大量中国丝和丝织品多经此路西运,故名。丝绸之路东起长安,经河西走廊至西域翻越葱岭,贯穿中亚各国,不仅是东西商业贸易之路,而且是中国和亚欧各国间政治往来、文化交流的通道。丝绸之路是东西交往的友好象征,古代中国展示国貌的重要途径;是黄河流域文化、恒河流域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交流的通道。过去的十几个世纪中,丝绸之路这条横贯亚欧的大通道,在极大地促进贸易的同时,也见证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如今,丝绸之路已成为我国大西北主要的旅游线路,成为最具潜力、最具生命力的旅游产业。而西安又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个特殊的历史地位为打造西安丝路文化旅游奠定了历史基础。本文从西安现有旅游资源、目前发展状况,分析了丝路文化旅游开发的内部优势和略势及外部环境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打造西安丝路文化旅游提供可行性分析。

一、厚重的古都文化是丝路文化旅游的基础

西安是中国的根,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长河中,是13个王朝的古都,时间长达1100多年。西安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国际性大都市和灿烂辉煌的东方文化的集大成者,凝聚了古代中国所有突出文化成就,拥有中华文明深深的根基,它是最有条件、最有资格成为一个用文化与历史来定位的旅游城市。西安是整个亚洲重要的人类起源地和史前文化中心之一,有著名的蓝田古人类遗址、仰韶文化遗址等记录西安重要历史时期十大遗址,有秦始皇兵马俑、西安半坡、汉阳陵、西安碑林、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大型博物馆,有大雁塔、小雁塔、钟楼、鼓楼等古建筑群落,有金银器、青铜器、陶器、壁画、碑刻、瓷器等各类珍贵文物,有延续上千年的佛教寺院和道教道观等。这些文化遗产经过岁月的冲刷和历代的保护,使西安丰富的文化遗产以独特的风格呈现于现代旅游业中。近期的曲江文化、大明宫遗址公园更是几乎重现西安昔日雄风,彰显了西安的千年文化底蕴,为西安丝路文化旅游开发奠定了浓厚的文化基础。

2000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架起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桥梁,昔日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如今在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经贸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再一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成为吸引投资的热点。著名大唐西市、大唐不夜城等项目正是在这千余年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独特的商业渊源下启动的。这些独一无二的资源,使投资者们有信心利用国际化的视野、开放性的思维让历史真正走进生活,把历史的文化内涵和现代人的生活理念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在西安形成一个直接拉动经济增长的独特的商业旅游文化产业精品。

二、旅游业的大发展为丝路文化旅游提供了现实机遇

2006年6月初,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发起的首届丝绸之路投资论坛在西安召开,300多名中外政要、专家和嘉宾与会。2006年底,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丝绸之路文化研究中心在西安正式成立,众多专家参加的丝绸之路文化西安国际研讨会,再度明确了西安在丝绸之路上不可动摇的起点地位。

首先,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打造丝路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西部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西部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大大提高了,西部旅游业的发展更是成为国家开发的五大工作重点之一,丝绸之路被作为重点旅游区优先规划和建设。政府还通过加快旅游投资信息库、投资商信息库的建设,解决丝路旅游沿线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合理引导资金;支持和帮助丝绸之路沿线各地开发客源市场,加强丝路形象和产品的宣传促销,利用国家旅游局在世界的16个办事处及各类旅游推介会等窗口,树立丝绸之路品牌。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西部旅游成为国家积极倡导和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为打造丝路文化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机遇。

其次,当前旅游市场需求旺盛是打造丝路文化旅游的最好契机。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和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旅游已成为家庭消费的核心之一,旅游形式从传统的静态观光旅游向新型的动态娱乐型转变。产品结构要从单纯的观光产品拓展到休闲度假、生态旅游、民俗旅游、探险旅游、康体健身旅游等项目。而丝绸之路沿线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森林、温泉、戈壁、沙漠、工农业发展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正满足了当前的旅游需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国文化交流加强,有太多的人想要了解中国,跨国旅游成为时尚。而汉唐文化的历史魅力使西安在国际上享有盛名,成为中国旅游的必去之地。

再次,周边配套旅游环境的完善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打造“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是西安未来的目标和追求。这也是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的重要内容和强力支撑。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的利用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它的造势功能上,而是更充分地向产业转化,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近年,西安已不断建设了一批集商贸旅游会展功能为一体的旅游、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大项目,形成了与现代都市生活紧密衔接、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配套相符的服务经济体系。

汉阳陵地下博物馆展示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先进的文物保护理念,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遗址博物馆,最先进的影视成像技术可让人们感受当年的历史事件,体会汉朝文化。大明宫遗址公园是国家“十一五”大遗址保护重点工程和丝绸之路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龙头。2010年10月,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将建成开放,并成为我国大遗址保护的示范工程和未来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园”。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包括唐文化主题公园、考古主题公园、唐风休闲及生活主题公园等内容。同时,结合各景区不同文化特征规划建设相关博物馆,使博物馆作为文化载体与各景区历史文化相互依存,实现历史文化与人文景观的完美融合。“千载佛家圣地、万世人文经典”的法门寺文化景区作为西安曲江新区的重要辐射和延伸区域,是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全面展示陕西历史文化精粹的又一力作。精心打造世界级佛教文化交流平台和旅游的最佳目的地,使所有前来瞻礼和观光的人们都能领略文化的魅力,成为世界佛教文化交流的平台。

三、丝路文化旅游的未来指向

西安的文化产业旅游虽已初步形成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但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发展规模和速度与西安文化大市的形象不尽相符,文化产业旅游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仍需要进一步扩大和提升。

首先,政府应继续搞好宏观规划控制和投资政策的引导,加大并监督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是循着一条政府主导型的模式发展前行的,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可为发展旅游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吸引客源流、现金流、技术流的涌入,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宣传造势丝路旅游。对近期若干大型文化产业建设加大监督,对丝路文化遗迹开发与保护并举,开发过程中要重视资源节约和合理运用,确保产品质量和资源利用的长期性,杜绝资源浪费和污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打造品牌文化。文化是人类旅行活动中主动探询和感知的永恒主题,世界各地不同族群由于地理区域差异化和不同的传统背景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人类的文明与创造往往突破国界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相互补充、共同发展,这是丝绸之路闻名于世的本质原因。而西安是中国古代东方文化的集大成者。这种独特的文化成就是不可效仿、不可比拟的独特历史资源,其悠久的历史沉淀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打造丝路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西安重整历史雄风的几处大型遗址公园,成为特色品牌文化产业,为打造丝路特色文化旅游精品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要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提高服务质量和产品特色,塑造西安特色文化形象。

最后,要丰富旅游内容,迎合旅游市场。陕西省在旅游开发以往的政策上旅游产品有一种明显的倚古偏旧倾向,具体表现为人文景观多,自然景观少;文化遗址多,现代专题少;观光产品多,度假产品少;静态参观多,动态参与少。随着人们旅游观念的不断升级,为迎合市场、吸引客源,必须结合旅游产品进行创意和营销。景观结构及产品结构要重新调整,应在文物古迹这一特色性资源上大作深化开发,以保持相对优势,并在多样化开发上加大力度。产品结构要从单纯的观光产品拓展到休闲度假、生态旅游、民俗旅游、探险旅游、康体健身旅游等多种文化主题。通过新的开发思路、设计水平、主题特色、文化内涵、科技成果应用,游览的便捷、舒适程度上不断提高,进一步打造旅游精品、提升产品质量。紧跟市场需求,使西安丝路旅游成为西安的另一张名片。

[参考文献]

[1]保继刚等.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唐留雄.旅游产业经济学[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

[3]梁雪松.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研究:以丝绸之路区域为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何喜刚、高亚芳.甘肃段丝绸之路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成长研究[J] .旅游研究2006,(5).

[5]钱耀鹏.丝绸之路形成的东方因素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2007,(7).

[6]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中国科学院,国家旅游局.西部旅游开发发展战略[S].2002.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6

【关键词】海岱地区 桑蚕丝绸起源 海陆丝绸之路 交汇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海岱地区是陆上丝绸之路东渐的重要地区

海岱地区是以泰沂山系为中心,主要包括黄河和淮河下游部分地区及山东半岛。它东临黄渤海,西接中原,南北分别与太湖、燕辽两大文化区相邻,地处中国的东方。30万年前的沂源猿人生活在这一地区,一直到新石器时代中期,泰沂山脉北侧山前地带出现了若干群落。一部分南下成为马家浜文化的渊源之一;另一部分北上,繁衍生息于泰沂山北侧东段山前地带,留下后李、彭家庄、前埠下等3处遗址;北上的一部分进入山东半岛地区,形成典型海洋特征的白石文化,在6000年前就与辽东半岛进行过文化交流,对今天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也有影响①。到北辛文化、贝丘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珍珠门文化的时候,海岱地区的文化区系问题已相当清晰、环环相扣了。由此发现的大量考古遗址基本沿泰沂山脉边缘的南北两侧向四周呈放射状扩展,覆盖山东全境(除黄泛区)。

海岱地区发现的史前城址约15座,其中13座分布在山东境内泰、沂山北麓的山前冲积平原到黄泛区之间的狭长地段、沿古济水走向呈东西一线分布、一直到达今天山东半岛的黄渤海边,如果把这些史前遗址用一根红线串起来,会看到一条蜿蜒曲折的长廊―“海岱廊道”把海岱地区和中原地区连接起来,使海岱文化与河洛文化及其他文化区在史前的交流成为可能并保持文化上的大致同步性②。这说明,一方面当时中华文明各系之间的交通相对通畅、区域叠加比较明显;另一方面中华文明各系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也较为密切。这就为后期丝绸之路的繁荣和畅通奠定基础。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女执懿筐”、“爰求柔桑”。关于丝绸的始祖―嫘祖还是嫫母?学术界虽有争议,但她们都是黄帝的妻子,或来自海岱地区的东夷族或来自中原的华夏族,这里都是野蚕最初发育的黄河中下游地区。③荀况的《蚕赋》和晋代的《搜神记》都将桑蚕故事定位在东方的海岱地区,考古中发现的山东青州苏埠屯商代墓葬和济阳刘台西周墓葬中大量精美玉蚕也是最好力证。齐涛先生在《丝绸之路探源》一书中多次提到“黄河流域是中国蚕桑的最早发祥地”,“古代山东(古青州)是蚕桑业的重要起源地这一点已成定论,法国学者布尔努瓦、日本学者吉成武美、布目顺朗以及中国的相当一部分学者都持这一观点”。台湾学者邹景衡先生也认为中国蚕业的发源地是山东省。还有多元论的代表蒋猷龙先生把山东这一源头放在重要的地位,都说明海岱地区是古代丝绸的起源地。

大量文献表明:春秋战国时的齐国,已是我国桑蚕丝绸生产和服装时尚的中心。“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带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史记・货殖列传》)到秦汉时期,齐地的丝织业继续辉煌。其中汉朝在山东临淄设立的“三服官”,每年花费数亿钱(《汉书・惠帝纪》),远超其他两地三服官花费之和。山东生产的绮绣、罗纨、素绨、冰锦等丝绸品种,沿“海岱廊道”一路西行运往京城长安,除汉皇室自己消费一部分外,其余作为高贵礼品分赐功臣和各地来华使者、或西出长安走上丝绸之路远销西亚和欧洲。如汉武帝在山东河北等地出巡一次,“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皆取足大农”(《史记・平准书》)。按就地取材原则,这些丝绸应出自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北一带,出巡一次赏赐帛百余万匹,相当于当时全国人均要生产丝织品约0.4平方米④。“公元前51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赏锦绣绮b杂帛8000匹,絮6000斤”;“前50年,呼韩邪再次入朝,赏衣110袭,锦帛9000匹,絮8000斤”;“前25年,匈奴伊莫邪单于来朝,赏锦、绣、缯、帛20000匹,絮20000斤”;公元前1年,单于来朝“加赐衣三百七十袭,锦绣帛三万匹,絮三万斤”。(《汉书・匈奴传》)这些对匈奴的赏赐并非特例,对其他来朝的国家亦是如此。如“公元前65年,龟兹使团来朝,赏绮、绣、杂缯数千万匹”。到西汉末年,海岱地区的济阴、川、东平、高密、鲁国、北海、齐郡等地人口密度居全国前十位⑤,丝绸的生产规模和产量更是大得惊人且质量上乘。齐地的丝绸、盐粮、铁器等沿“海岱廊道”运到长安,在这里集散并西出阳关走上丝绸之路。上世纪初在敦煌出土的西汉时期“任国亢父V”,就是山东地区汉代丝织品的重要代表,说明海岱地区已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物质供应地。

“陆、海丝绸之路”在海岱地区交汇和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北线的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北线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开辟的、主要面向朝鲜半岛和日本群岛的循海岸水行的海上贸易通道。

齐国强盛时疆土包括整个山东半岛(海)和泰山(岱)以东的泰沂丘陵地区,是海岱地区的主要代表。齐国充分利用丘陵和海洋优势,“劝女工”“通鱼盐”,不仅丝绸生产质高量大,而且航海能力和造船技术在当时也遥遥领先。公元前485年的齐吴大海战时,吴水军已有了三翼,“大翼广(宽)一丈五尺,长十丈(可载士卒90多人)”、“大翼者当陵军之重车,小翼者当陵军之轻车”(《越绝书・逸文》)。这些狭而长的多帆战船,如遇顺风顺水,可以船行如风的⑥。《史记》载:吴“乃从海上攻齐,齐人败吴”。如果没有巨型而坚韧的战船、娴熟的航海技术,自然是做不到在海上航行并进行大海战的。虽然种种原因现在还找不到齐的造船厂遗址,但能败吴的齐国造船水平至少不会低于吴。所以,齐被冠以“海王之国”一定是有其航海技术支撑的。

齐曾一度是我国海上航行的霸主,控制了环山东半岛及渤海航线,开辟了“循海岸水行”直通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北航线;向南控制了远达东海和钱塘江的航线⑦,与海丝南航线接通,使南方的货物、甚至南亚、西亚、地中海地区的奇石异物也能转运北上来到中国腹地。如山东青州战国西辛齐王墓和临淄西汉齐王墓内都发现了近东风格的列瓣纹银豆,与伊朗考古发现的前9~前6世纪的埃兰银器,艺术造型如出一辙,这说明海岱地区与前6~前3世纪的西亚已经有了一定的联系。参考广州汉代南越王墓中发现的13件香薰炉、波斯银盒以及非洲象牙等物品,说明先秦时期吴越贵族和齐国贵族是通过南北航海贸易获得南亚、西亚甚至非洲和地中海地区货物的可能性较大⑧。而分布全国各地战国墓中的蜻蜓眼玻璃珠(前6~前3世纪地中海东岸产品),也应该是以同样海运方式来到齐国,再沿“海岱廊道”往西流往河南、陕西、四川等地。因为连接南海与西南地区的“灵渠”一直到秦始皇时期才开凿,之前南洋来的货物不太可能从陆地经西南来到中原。

“海上丝绸之路”北线到秦汉时期,因秦始皇两次派徐福东渡寻仙药、汉武帝七次从山东半岛出海巡游、并于前109年“从齐浮渤海,兵五万”北击朝鲜说明: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北航线已被官方作为与朝日交流的干线了。

海岱廊道连接陆海“丝绸之路”在唐宋时期达到高潮。与南北朝大致相同时间的是公元四世纪西方拜占庭帝国的兴起,“公元301年,运到亚历山大的丝绸,几乎与黄金等价。国王下诏把每磅生丝的价格定位274个金法郎。到查士丁尼(527年~565年)时代,……每盎司普通丝绸的价格提高到340.56克黄金,丝绸的价格要比黄金高出十几倍。所以有许多人争相逐利,包括平民与国王”⑨。这时期的波斯使节与商人一直源源不断地与统治黄河中下游的朝廷进行沟通,来做丝绸贸易。因此,虽然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朝代更替频繁,但每个朝廷都十分重视丝绸业的发展。

山东青州出土的9块北齐线刻画像石,形象地再现了古青州与高鼻卷发的西方人进行丝绸贸易的场景;青州博物馆一件南北朝时期的佛像,其脚上穿的一双鎏金方口履鞋,与新疆民丰出土的织锦履鞋,形制上也极为相似,被专家认定是山东与新疆和西亚密切商贸的力证。

东晋高僧法显于公元399年从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印度取经,413年从海上丝绸之路东归青岛崂山,第一次将陆海丝绸之路交汇于海岱地区。当然,法显大师沿海岱廊道“来青州一冬一夏”,又西行到徐州,却因战乱而没能最终到达长安而遗憾终身。这说明连接陆海丝绸之路的海岱廊道顺畅与否,与国家的和平安定休戚相关。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对峙分裂的局面,并派人远征西域,东征高丽和流球,将丝绸之路向西跨越咸海,伸延到里海沿岸;向东将丝绸之路经海岱廊道与通往朝日的海上丝绸之路紧密连接。

到盛唐时期,陆、海丝绸之路的交汇出现了北线、南线等多条线路,中外交流达到历史高峰,中朝、中日之间的交往是最大亮点。据史料记载,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日本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北线向唐朝正式派出十九次每次约400人的遣唐使团来华学习、交流;新罗国作为唐朝的近邻,关系更为密切,新罗国以“各种名义向唐派出使节126次”,唐“向新罗国派使节34次,双方共160次”⑩。他们大多借助成熟的海上丝绸之路北航线经胶东半岛的莱州、板桥镇到达中国,然后再转陆路“经青州―兖州―曹州―汴州(开封)―洛阳,最后到达长安”。当然,这一时期南方的扬州、宁波等港口也开辟了穿越东海直达日本的航线,但由于造船技术和对季风规律认识的局限,从南方各港口穿越东海直达日本还是经常发生船毁人亡的事件。如《鉴真东渡日本》载“然东海风骤浪高,或船覆,或粮匮,或失向,历十二载,五渡未成”。所以,南方大批去高丽和日本的商船更多还是北上取道成熟的“海上丝绸之路”北线,循海岸水行经辽宁半岛到朝鲜和日本。

为更好管理货物和对外贸易,宋元v三年(公元1088年)在胶州板桥镇设置市舶司(海关)。这是北方唯一设置过的市舶司,其进出口货物量“必倍于杭、明二州”(《宋史・食货志下・互市舶法》)。2014年版的《胶州古板桥镇遗址出土文物图集》再现了古板桥坊的繁荣,来板桥镇港的不仅有韩日商人、也有东南亚、西亚的商人,他们从海外带来货物在这里销售或中转,然后再装上他们需要的中国丝绸、陶瓷等产品回国。直至南宋末年,板桥镇还保持着海上物资集散中心和海外转口贸易两大传统优势。而海、陆丝绸之路在海岱地区的交汇发展也达到鼎盛。

元明清时期海岱地区的丝路交汇发展开始衰退

蒙元时代疆域辽阔,与各国外交往来频繁,各地派遣的使节、传教士、商人等往来于陆、海“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被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三次西征“摧毁了横亘于东西方传统贸易之路上的种种障碍,为蒙元时期丝路贸易提供了比较有利的社会环境”。在东方,元顺帝通过“立胶东行中书省及行枢密院,总制东方事”(《元史・卷四十六・本纪第四十六》),加强对东北亚朝日的贸易、军事管理。

元之后中国已形成南方是经济中心、北方是政治中心的格局。南方的丝绸生产也超过黄河中下游地区,山东地区的丝绸业开始走向衰退成为丝绸生产的二类地区。但是,随着元朝海运漕粮逐渐取代传统运河漕运成为南粮北运的主要方式,山东半岛因海运而地位上升。

连接山东半岛和中原的海岱廊道被元明清继承,并随时局的变化而略做调整:一是随着京城从开封转移到燕京(今北京),徐州―济南―德州―燕京的南北干道取代了宋代以前东西主干道的位置;二是随着海运漕粮重要性的提升,三条海路航线都必须经过山东半岛转到燕京,或者从胶州板桥镇(或莱州)转陆路―青州(或诸城)―济南―德州―燕京,或者直接从山东半岛到天津港再转陆路直达燕京。所以,无论是南北交通大动脉还是东西交通大通道,它们都要经过海岱地区,并在此进行交汇、融合,展现出与其他时期不同的文化特色。而海岱地区沿途也因此形成一系列著名的商贸核心城市,对全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如淄博的“周村”,晋代还只是个铸钱的小镇,到元明清时成为北方丝绸产品的重要转运城市,居山东四大商业重镇之首。唐宋时期的板桥镇市舶司,到元明时期因胶莱运河从这里通过,使海河陆贸易交汇于此,胶州因此而繁荣富足,被称为“金胶州”。这些海岱廊道上的重点城市,都是“陆海丝绸之路”上闪亮的珍珠,一直到今天依然发挥着“一带一路”双向桥头堡的重要作用。

结语

当然,由于清王朝整体奉行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所以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处于历史低潮。甲午海战的炮火使得海上丝绸之路弥漫着腥风血雨,千年古航道辉煌不再。海岱地区丝绸之路的交汇发展也遭到空前破坏。

总之,从史前开始萌芽的海岱廊道到秦汉时期完全成熟,它与丝绸之路西部的天山廊道东西呼应,成为山东丝绸生产重地向西安汇聚的重要东方廊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向东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广泛传播至日韩、最终形成亚洲儒家文化圈的重要通道。梳理海岱廊道的形成与发展可以为我们今天“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历史上的借鉴,因为认识历史也就是认识我们自己、认识我们的未来。

(作者分别为青岛理工大学副教授,青岛理工大学教授;本文系2015年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丝绸之路在山东的交汇衍生与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ZZ-SH-01)

【注释】

①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烟台白石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7期。

②戚松安:“试论河洛与海岱地区史前文明交流的格局、途径与历史背景”,《中州学刊》,2010年第3期。

③王云鹏,庄明军:“青州西辛战国墓出土金银器对草原丝绸之路的佐证”,《潍坊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④姜颖:《山东丝绸史》,济南:齐鲁书社,2013年,第81页,第243~244页。

⑤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1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第333~340页。

⑥⑦王崇焕:《中国古代交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88~89页,第133页。

⑧程爱勤:《古代中印交往与东南亚文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第234页。

⑨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史》(第1册),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⑩杨昭全:“唐与新罗之关系”,《中朝关系史论文集》,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第11页。

[日]中村新太郎:《日中两千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