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园林景观设计范例6篇

更新时间:2023-07-31 15:24:24

景观园林景观设计

景观园林景观设计范文1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色彩设计

Abstract: plant landscape reflect some aspects of the formal beauty and not exist alone, but organic combination of every plant landscape of unit. Garden plants space is composed of many simple plant space unit constitution, every plant space has its special units were function, so it will have specific form, color, texture of treatment.

Keywords: garden plants; Landscape space; Color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概念及特点

1.1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概念其实构筑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主体就是各种植物材料,而它们与人的相互关系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植物景观空间。

1.2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特点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主要构成材料是“植物”。它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运动性。植物环境是活的生灵,每时每刻都在发展变化,植物空间随时间变化的程度是其它任何人为环境不能比拟的。植物材料本身规定了其空间具有强烈的运动性,它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延续性和复杂性,与人为的硬质环境有着明显的差别。二是色彩季相性。植物色彩的丰富宽广、季相的分明度远大于人工色彩,同时植物的色彩明暗对比和不同色相有机配合,必然引起人们的审美感受。三是可塑性。园林植物空间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对它的限定作用不象建筑和其它设施那么僵硬,而且园林植物空间具有丰富的空间层次和光影变化,构图巧妙的植物景观设计可以构成多种变化的植物空间。

1.3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的发展特点一是整体性。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更多的是从整体的空间入手,进而深入到各个局部的植物景观空间的环境设计。其整体性除了要求合理的群落结构之外,其中组群的内部和外部必须有机结合,形成组群之间的联系和过渡。二是时代艺术性。植物景观空间有它自身的组织结构,表现为一定的色彩、质地、具有一定的形状,同时也容纳一定的地域性。人们除了对它本身所表现出来的自然美的欣赏之外,还会在审美观念中加入时代要求,植物景观空间是按照人们头脑中的创作意向在实际中形成的,它的空间气氛所表达的意义、空间的使用特点等都必须与这个时代的使用者之间产生信息交流。只有当植物景观空间与该时代的审美情趣相适宜,它才会与人们之间产生巨大的亲和性,反之则令人避而远之了。三是评价的多主体性。评价现代园林中植物景观的主体,公众在自身素质层次上有着极大的差别,评价的原则与出发点亦有显著不同。针对如何调节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融合雅与俗方面则应有全面的分析。四是持续发展性。城市化的不断加剧,生态环境的日益破坏,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使得植物景观设计从空间的组成,植物材料的运用,以及植物的季相、时相、位相的变化等方面进行灵活处理,这正是解决城市及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本条件之一,而这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环节,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认识这一特点。

2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构景手法

2.1植物材料的视觉特征园林植物景观空间是由植物材料构成的,其形态特征对创造构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详细探讨。

第一,植物的形态。植物材料的形态、色彩、质感、季相等视觉特征对园林植物景观空间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它在植物的构图和布局上影响着统一性和多样性。由于它们各种各样的着生方式,使得每一种植物都有着独特的形态,通常可分为圆球形、椭圆形、锥形、圆柱形、垂枝形、水平展开形,还有不规则形。

第二,植物的色彩。它是通过叶、花、果、枝、干等表现出来的,极易被人感知,具有一定的情绪效应,因为色彩能引起人们生理和心理感应,从而获得美感。

第三,植物的质感。其是指植物材料能看到感觉到的表面特性,而这种特性常常是设计者容易忽视的。植物材料的质感通常由叶片、枝条的大小、数量、排列方式以及树皮的外形决定。在冬季落叶植物的质感则主要由枝条的大小、数量、着生方式来决定。植物质感通常分为粗糙、中等、细腻三种。粗质感植物是指叶片大、枝干粗壮、树皮粗糙的植物。粗糙植物容易吸引人们的视线,常作为视觉焦点来处理;细质感植物是小叶片和微小脆弱的小枝生长整齐密集的植物,由于细质植物纤维柔软因而不太醒目,但其清晰的轮廓,文雅密实的外观,使其在设计中常作为背景出现,具有远离观赏者的倾向;中质感植物是具有中等大小叶片、枝干以及具有适度密度的植物。由于中质植物占绝对数,因此它也是植物空间的基本结构,统一整个布局。质感的这三种类型的划分是相对的,一般是依据植物之间的比较来确定。一种植物与质感较它粗糙的植物相比是细质植物,而同质感较它细腻的植物相比较,则它又成了粗质植物。

第四,季相。植物景观空间的季相变化体现了时空的连续性,对空间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季相变化中的色彩变化十分引人注目。当植物空间由落叶植物围合时,空间围合的程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夏季具有浓密的树叶、树丛能形成一个闭合的空间,视线被阻隔,而随着植物的落叶,视线逐渐能延伸到限定空间以外,空间产生流动显得更大、更空旷,而空间范围主要是依靠枝条来限定的。

2.2构景手法植物景观空间是为了人们所使用的,这种人造的空间环境一方面要满足人们的切能使用要求,另一方面还要满足人们精神感受的要求。即在具有实用属性的同时还要赋予它美的属性。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植物景观空间原则,多样统一是指有适当变化的同时作为整体又具有牢固的结合状态,在植物景观空间中多样统一是通过简洁、多样、均衡、强调、秩序和比例六个因素对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的合理选择、组织而得以体现。

第一,多样性。过于单纯的构图会令观赏者感到平淡单调,而利用多样性则可以控制过多的重复,从而引发人们的兴趣。植物景观空间形式的多样性应该在具有一种控制性的贯穿整个构图的植物种类之后进行变化。这种“作为构图基础”的植物称为基调植物,用于“调整构图”的植物称为重点植物。同样多样性也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的变化来体现。

运用植物形态特征进行设计。将具有相似形态的植物组合在一起,在构图中重复出现形成整个植物空间构图中的控制性因素,使构图更易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例如圆球形植物没有方向性,对构图不会产生破坏性,因此它可以衬托形态特征明显的植物形成视线中心而不会破坏构图的协调。椭圆形、锥形、圆柱形植物具有垂直方向性,可以用来通过加强高度创造构图的焦点;垂枝形植物具有明显的下垂枝条,易于将人的视线引向地面,因此这种植物常被用于创造柔和的线条,成为与地面的视线纽带;水平展开形植物使人产生宽阔感和外延感,能引导视线向水平方向移动,既可以与垂直方向形产生对比,又可以在水平方向上联系其它形态;不规则形植物具有奇特的造型,这就使得它极易吸引人的视线,在突出的设计位置上作为孤植树将会产生不同凡响的吸引力。

根据植物的色彩进行设计。在园林植物空间色彩的处理中,从整体出发,把握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以绿色为基调色,以其它色为点缀色,形成“大调和,小对比”。将类似色组合,适当使用一系列具有变化的绿色植物,使构图具有丰富的层次效果。深绿色沉稳凝重,浅绿色令空间明亮、轻快,并令人有漂浮感。将具有对比色彩的植物配置在一起,其色彩的反差会造成强烈鲜明的视觉效果,对该种植物组合在景观中可以适当点缀形成点睛之笔。

例如用花卉造景者有春桃、夏荷、秋菊、冬梅的表现手法,但在设计中应注意不宜过多的运用,否则会造成跳跃和不统一感。对于色彩鲜的花卉和小灌木应在特定的区域内大面积布置,形成成片的效果,或者在某一重点部位作为强调色吸引观赏者的视线。

第二,秩序。形态的秩序是利用水平展开形、圆球形、圆锥形、圆柱形之间的相似形的顺序而形成低、中、高、低的秩序变化。对于质感来说,秩序就是细质、中质、粗质或反之亦可,这种秩序可以由形态、质感、色彩分别形成,也可以由三者相互结合形成。在植物景观空间中,按照一定的节奏运用形态、色彩和质感可以使植物配置协调。秩序是植物景观的节奏,它将视线从一个焦点自然地逐步引向下一个焦点,植物按一定间距种植,形成秩序,直到间距发生变化,这时变化的植物将很容易被看到从而形成秩序,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个视野中焦点的数量只能是一个,仔细安排主景植物在植物景观中的位置十分重要,因此合理地运用秩序规律使植物景观中的各种形式和空间共存于一个有秩序的、统一的整体之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第三,强调。在植物空间中打破了植物材料的秩序和模式,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以控制空间构图。植物景观中强调作用,通常由主景植物来实现。主景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其形态、色彩或质感在该植物群体中是否足够突出。在一个群体中若有一种植物具有显著的形态特征,则它将会在群体中凸显出来。质感就是如此,如果在植物景观中的控制性植物模式的质感为细质,则利用粗质或中性质感的植物就可以创造强调效果。但要保持植物之间各种要素的平衡状态,即均衡的设计与处理给景物外观以魅力和统一,均衡的美学价值就表现出来了。均衡可分为对称均衡和不对称均衡。对称均衡是用来衬托主题的,在形态、色彩、质感上应该是强有力的,中心的明确标定可以避免散漫和混乱;不对称均衡是利用景物多维空间来创作的,在构图时要综合衡量构成园林绿地物质要素的虚实、色彩、质感、疏密、线条、体型、数量等给人产生的体量感觉来设计,不对称均衡布置在人们的心理上产生偏感性的自由灵活,可以起到移步换景的效果。

景观园林景观设计范文2

关键词: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之间加强了联系和交流,其中西方文化也通过这项渠道进入到我们的视线,给我国各个领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在园林设计中,西方园林设计理念与我国传统园林设计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新方式,并对此进行运用对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新中式园林景观类型

1.中国古典式的园林景观。中国古典式的园林景观主要是在景观中带有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特点的园林景观。这项园林景观主要是通过遵循传统园林设计手法,从而体现出浓厚的古典韵味,在园林景观的规划上,根据我国地域的差异呈现不同。1.1四合院。四合院作为我国北方园林景观中的代表,主要是通过仿照北方的皇城格局建造形成的,整体结构十分注重对称以及呈现闭合形式的独门独院模式。四合院主要是以一家人居住为主,并且与邻院的轴线形成对称式的排列状态。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韵味。1.2江南水乡。在南方中主要是以江南地区为代表,这一区域由于水流众多,因此在房屋、园林的建造中就将这一元素运用到其中。根据水势的组团分布,体现出婀娜秀雅的景观意境。2.现代中式园林景观。现代中式园林景观与传统的古典园林景观不同,在现代中在古典园林景观上加入了现代的思想,使之在最终的体现上更加多变和时尚,并且也更加的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和审美意识。在对园林景观整体规划上主要是运用丰富多彩的构景和材料在其中的运用。注重对意念进行模仿,如: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上加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意象符号,通过现代设计方式表达出传统的韵味。

二、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要素

1.建筑。在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中首要元素是建筑。这一元素主要是出现在比较大的庭院景观规划中,采用建筑的元素还需要加强对建筑进行装饰,如:细部中运用带有意象符号进行装饰,或者是植物盆栽进行点缀。通过这些方式的运用还能够体现中国文化意境和韵味。如:在现代别墅中设计中式中庭或者是游廊等。2.山水。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时,山水也是运用比较多的方式。通过山与水营造出自然的山水环境,增强新中式园林的灵性。但是在新中式园林景观中山水主要是以简单的造型出现,使之与景观融为一体。3.植物。新中式园林景观中的植物景观在选材上不是运用带有传统寓意的植物种类,而是采用外来品种进行装饰、点缀。在传统的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采用都是带有一定寓意的,如:松竹寓意人品格和意志坚定,梅花代表人的气节等。对营造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园林具有很好的烘托作用。新中式园林景观植物运用更多是自然形状的植物和运用修剪的方式,营造文化氛围。4.景观色彩。在景观色彩的运用上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在园林景观中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的红色和琉璃黄色进行,如在过年时通过红色表达出节日的喜庆。黄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在作为权力的象征,体现出高贵和威严。除此之外还有象牙白和黑色的运用,白色体现出干净、清爽,黑色主要是用于园路的铺装和亭子的底漆,呈现出内敛沉稳的氛围。

三、新中式园林设计手法

1.园林空间布局。园林景观的最终效果是通过对景观整体的空间布局是否合理恰当决定的。对空间进行布局,首先是连续性的空间序列,主要是将开始、引导、高潮和结尾部分进行组织,使之联系到一起,规模也是从小到大,简单到复杂。其次是对空间进行巧妙的转换,运用多种方式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装饰和点缀,给人心理上造成一种空间错觉,使之富有艺术性。最后是看与被看的关系,主要是促使景与景之间的过渡。2.构景手法。在园林景观设计上构景手法的运用可以营造出悠远意境的景观氛围,通过构景实现对园林景观空间的分隔和组合。主要的构景方式有:其一是借景,就是将视线所及之处的景观运用到园林中,达到丰富景致的目的。其二是隔景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屏风的形式完成,激发人的好奇心,为景致蒙上一层面纱。其三是框景的形式,主要是从角度上通过画框对景色进行欣赏。3.叠石理水。叠石理水主要是通过山水关系与叠山的形式,对景致进行表现。其中山水关系主要是通过对山与水之间的精妙布局,在形式上可以偏重于山,也可以是水,使之形成不同的园林景观风格类型。而叠山是通过石头渐渐堆积起来的形成的假山,使之成为一项景色,主要是为了呈现出景观的自然性。理水在其中运用是为了增添游览性和对景观空间的丰富。4.花木配置。在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中,花木的配置与传统的古典园林景观设计上有明显的差异。其一是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在整体造型风格上更加具有空间感;其二是植物层次上更加的简单、大方和自然。在植物的选择上通常是由乔木、草、灌木等相互配置的方式。在西方园林景观设计上比较注重植物的颜色搭配和修剪。而新中式园林通常是以自然的植物为主,进行修剪装饰,植物色彩的运用上更多体现为绿色,同时与其他花色相配,以此从整体上营造出浓厚的古典园林景观韵味和氛围。

四、结语

本文是基于对新中式园林景观的研究,新中式园林景观主要是通过传统古典园林景观与西方园林景观两者进行融合形成的新中式园林景观形式。在文中对此进行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新中式园林景观类型,中国古典式的园林景观和现代中式园林景观进行研究,对其中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了解。其次是对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的元素进行分析,主要有建筑、山水、植物、景观色彩这四方面元素分析。最后是对不同的设计手法进行叙述,对新中式园林景观在我国的设计和运用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张小玉.浅析新中式景观设计与传统景观设计的对比应用[J].居业,2016,(5):56-57.

[2]黄丹平.浅析人居环境的新中式园林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8):995-995.

[3]李士明.浅析“新中式”景观设计发展与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8).

[4]刘清.浅析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以常州云山诗意小区为例[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0):416.

景观园林景观设计范文3

本文主要从景观建筑在园林中的意义出发,对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

景观建筑;园林设计;应用

1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意义

1.1景观建筑可满足设计意图的需要。

景观设计的灵活性能很好的反应设计者的设计思想,通过现有的环境与园林设计所要表达的感觉、所要展现的样貌、所要达到的要求进行结合,可以从整体上呼应园林的主题,突出园林的特色,并加入自己专属的味道,形成相得益彰、相互辉映的和谐景观。所以景观建筑设计意图与园林设计的主旨是密切相关的,它关系着园林整体设计的质量与成败。

1.2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景观建筑作为园林设计的主体,满足了园林设计的需要,并与自然风光和谐的融合。景观建筑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多以组合的形式存在,将景观建筑的组合建筑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布局,达成美的体验,并使之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景观建筑的合理应用将会使园林的整体布局得到调整,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在园林设计中,将某个建筑作为重点来展开布置,相呼应游廊等附属建筑,使之与景观建筑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游客的观赏需求。人们在观赏游玩中会被自然景色和景观建筑所吸引,使游玩更加满足与丰富。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往往有着起承转合的作用,来让游客们驻足休息,是人们小憩的场所。通过借景的方式,可以使园林景观增添艺术性,满足了设计者们对艺术意境的表达,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艺术的观赏需求,并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2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1凉亭的布置与设计。

凉亭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人文景观,它的存在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可以作为人们休息、乘凉、避雨的场所。一般来说,凉亭是独立处于园林景观的内部,凉亭的设计种类大体分为两种,即传统凉亭与现代凉亭。传统凉亭的形状主要有多边形、梅花形等,亭的顶部多以单屋檐和双屋檐为主,有时候也会用多重屋檐来设置。现代凉亭的顶部大都设置为平面图形、弧形和坡面等形态。亭顶的多种形态与亭的多种形状可以自由组合,使得凉亭的形状可以千变万化,样式精美,姿态宏伟,给予游客对于美的极致享受。凉亭在园林景观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要设在有水、有树、有花、有草、风景优美的地方,让游客不自觉的放松身心完全投入到美景中去。

2.2桥的设计与建筑。

大多数的园林景观都建造在有水的地方,因为水不仅可以作为观赏的风景,而且可以给空气进行加湿。人们想要靠近河流水流,来呼吸清新的空气,观赏河流水流的美丽之处,所以桥梁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桥的设计不仅满足了人们亲近自然的需求,也作为景观建筑的一部分发挥了其艺术美的观赏作用。桥的设计可以扩充景观的面积,还可增加景观的层次性,给人以层次分明的感受。在小型园林里可以将桥设计为精巧的拱形桥,并要与水面十分接近,让游客更加的亲近自然、享受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在大型园林里,可将桥设计为这个园林的标志性景点,桥的设计不仅要有特色,而且要与整个园林设计主旨相辉映,与园林的自然景观相呼应。使得桥的存在是对园林景观的锦上添花,让游客们对之流连徘徊,过而不忘。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就是杭州西湖上的断桥,这座桥本身不管是位置、还是形状都是设计的很巧妙、很合理的,使人们更加愿意去这座桥上走走停停,欣赏沿桥风景。

2.3廊的设计。

廊可以将建筑物与外部空间链接起来,是一个过渡性空间,也可以为人们提供休息空间,而且使得园林景观整体更具有层次感和空间感。游客可以在廊中休息、遮雨、遮阳,使游客充满安全感,也会让人感受到人与景的完美融合。其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是岭南地区四大名园之一的“浣红跨绿”桥廊,它完美的阐释了廊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园林设计离不开景观建筑的装饰与修饰,景观建筑作用在园林建筑才能发挥的更加彻底,它们的完美融合将会给人们带来最美好的艺术享受和最自然的风景体验。

作者:程韬 郑东辉 王玉松 单位:河南省豫广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周妩怡.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传播,2012(24):165,149.

[2]李睿.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5(02):129.

景观园林景观设计范文4

关键词: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1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概念

1.1 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是为人们提供了得以亲近自然,享受户外生活的场所和环境。人类在园林景观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既是设计者、又是管理者,还是使用者。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素包括山水地形、植物,还有水体和建筑,存在大量的人工成分,需要借助园林景观生态系统外部提供的物质能源,来维持它正常运转,由此说明它具有很大的开放性,还有相对的不稳定性。从生态学角度来讲,园林景观设计应该尽量体现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还要尽量补偿城市的生态负效应。

1.2 生态设计

所谓生态设计,是指在园林景观的设计当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园林景观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性,从而达到提升园林景观生态功能的作用。与传统的园林设计观念相比,风景园林的生态设计理念有效的强调了生态过程的组织与调理,以及艺术和美的表达与再现。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引入生态设计的理念,能够有效的提高园林景观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并帮助园林工程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风景园林景观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2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

2.1尊重地形,维护场地完整性

一切园林景观建设活动都应当建立在正确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对生态环境产生尽可能小的影响,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因而在园林设计中,应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以及各种设施,甚至利用原有的自然地形特点和废弃设施重塑新的园林景观,既保留了原有基地的历史文化,又满足人们需求。如对于原有的植被、地形、水系应加以保护利用,而不是一味推平重建。保持场地的自然风情与原始而貌成为律设园林城市的前提与基础。

2.2生态性原则

生态设计要求园林的规划应充分的发挥景观植物的生态功能,实现其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改良土壤、吸声降噪的作用,在美化城市环境,带给人们审美体验的同时,满足园林景观生态效益的需要。为了保证风景园林景观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在进行园林的设计时,应根据不同植物生态功能和生活习性上的差异,合理的进行规划。

2.3高效性原则

当今地球资源严重短缺,主要是由于人类长期利用资源和环境不当所造成的。而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必须高效利用能源,充分利用和循环利用资源,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和消耗,提倡利用废弃的土地、原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循环使用。可以大大减少资源的消耗和降低能耗,还可节约财力、物力,减少扔向自然界的废弃物。

3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方法

由于生态化设计的特殊性和系统性,照搬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方法是不完全适用的,城市景观的网络生态化设计应该在根本上从景观生态出发。

3.1保留原有植被。尽可能保留场地的原有植被,这是小绿地建设中常常忽略的一个问题,保留原有植物,并非不加选择地将所有原有植物加以保留,而是要依据植物的生长状况、景观效果加以评价,当留则留。通常在城市中,经历了若干年的开发经营,几乎很难有原生的植物尤其是群落保留下来,比较常见的是次生群落及人工植被,由于这些植物与环境间长期共存,已建立相对稳定的关系,故而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保留。

3.2合理选择树种,协调植物间的关系。生态规划的要旨就是要实现生物与环境的协调统一。有的植物本身虽然很不错,但如果不适应规划区的生态条件也不行,所以,要想使所设计景观达到最佳效果,实现最大生态效益,除了跟系统环境有关外,还要合理选择树种,协调植物间的关系,遵循“互惠共生”的原理,使它们都能得到良好的生长。例如黑接骨木可以促进云杉的生长;七里香、和皂荚、白蜡他们之间有相互促进、共同获利作用;云杉、松树及山杨等都是共同获利、互相依存的共生。可是有些植物就不易种植在一起,比如松树和云杉、苹果和胡桃、松树与白桦,这些植物都不易种植在一起的。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注意上述问题。

3.3保持生物多样性生态设计。尽量保持生物多样性,是生态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尽量避免植物群落的单一化,越复杂的植物群落系统,更具有越好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具体包括物种多样性、及遗传多样性等生态系统和景观多样性。其中物种多样性是构成景观多样性的前提条件,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条件。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提高植物的物种遗传多样性,增强抗病虫害的能力,一般需要采取引进植物和当地的近缘种进行杂交。在植物配置中,多运用不同叶色以及不同的花色来进行配置,丰富景观,营造多种丰富的景观和生态环境,尽力避免单一的植物生态系统。

3.4将文化融入设计,体现景观内涵。做景观时,首先要理清历史文脉的主流,重视景观资源的继承、保护和利用,以自然生态条件为基础,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和历史文脉,使景观造景蕴涵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这样的景观作品才有真正的灵魂,才能与周围的环境或其他方面相融合,符合使用者的审美及心理需求。

3.5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是进行园林景观生态设计重要的方法。绿色生态化设计提倡最大化利用资源和最小化排废,提倡重复使用,回收利用。 可以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对有机 、无机、有害、无害物质分别再利用以达到最小排出和最大化利用。如在园林景观中实施中水系统,配备循环水净化装置,循环重复使用再生水资源,收集和利用污水雨水流动景观水以改善气候环境 景观小品更多地采用节能、 环保新材料,充分利用二次建筑垃圾,创造出有特色的优美环境景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现城市生态园林景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园林绿化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任重道远,需“标”“本”兼顾。因此,作为一名园林工作者,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并注重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才能为提高城市园林生态设计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仕涛.谈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

景观园林景观设计范文5

关键词:园林景观;目的;利弊;设计方法

正文:

1.前言:

人们满足了自己的温饱之后,会越来越注重精神世界的满足,而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就恰恰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能够使得人们的精神世界变的更加富足,能够使得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变得身体与精神同时富足,能够促进人们的发展,促进人们的进步,促进社会的发展。

2.解读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是指在园林环境中运用自然或人工的铺地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铺设与地面形成的地表形式。从古至今,人们就对好的景色具有强烈的向往,好的景色能够使得人们变得心旷神怡,能够使得人们的心情变得更加舒畅,能够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从一定程度上加快社会的发展。在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之后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在生活中的精神需求,还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休息,娱乐,沟通交流的场所,在具有观赏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3.园林景观铺装设计的利弊

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是现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很关注的一点,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能够给人们建设出一个良好的生活场所,对于人们的生活具有很多意义,总的来讲,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为人们提供场所

在现如今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人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高,这样满足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限制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不再像以前一样能够频繁的沟通交流,园林景观在生活中能够为人们在生活中提供一个娱乐休息,沟通交流的场所,这样也就使得人们在茶余饭后能够有一个走出家门沟通交流的场所,能够使得人们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更加有利于人们的发展。

(2)美化城市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生产越来越发达,但是这样也就造成了大量的污染,会对城市的绿化产生很大的影响,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能够使得城市之中的绿化有一个很大的提高,能够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

(3)提高人们的精神需要

人们在生活中每天剧本都处于两点一线,每天劳碌工作的状态下,这个时候,就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很疲倦,变得身心疲惫,进行长时间的工作之后,就会使得人们的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导致人们无法再进行顺利工作,人们的工作效率下降,也就会使得工业生产出现问题,好的环境能够使得人们变得心旷神怡,能够使得人们的工作效率提高,使得人们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4)减少荒漠化

现如今世界各地的荒漠化严重,园林景观铺装设计能够改善生活环境,能够改善荒漠化的家中,园林景观是指利用自然或者人工材料形成的地表形式,这样能够使得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地表荒漠化减少,能够使得绿化面积增多,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在园林景观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同时,也具有一点的缺点,大概如下:

(1)工程浩大,程序繁琐

一个城市的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不是一件小事情,它在进行建设的时候也就需要准备很多东西,也需要进行很全面的设计,这样的话,也就使得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过程变得很复杂,相应的程序也就变得很繁琐,也就使得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出现很多困难,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方案,很有可能前功尽弃。

(2)后续工作繁琐

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除了前期准备工作复杂,工程浩大等缺点之外,后续保养工作也是一项很繁琐的事情,园林景观是利用植物或者石头来进行装饰的,植物会有自然生长,并且还会因为天气等原因发生变故,这个时候也就需要对园林景观进行后续保养,也就给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之后的后续工作变得繁琐。

4.现阶段铺装设计的方式方法

在进行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的时候,应该具有一定的方式方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色彩方面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颜色的感知能力是极强的,这样也就使得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对于色彩方面具有很强的的要求,不同的色彩能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比如红色代表热情,代表动力,就会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加快自身的工作速度;绿色代表植物,代表生机,就会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舒畅,变得安定;紫色代表神秘,代表优雅;蓝色代表天空,代表海洋;白色代表和平,代表纯净。不用的色彩给人们的感受不同,也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同的变化,在进行铺装设计的时候,要注意色彩方面的不同,选用合适的颜色,保证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要。

(2)尺寸方面

尺寸是在进行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的时候另外一项非常值得关注的事项,生活中能够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的用地面积不同,对于大的用地就应该设计一个大的图案,小得用地就应该设计一个小的图案,但是不管是大的图案还是小的图案,都应该符合一定的比例,满足一定的要求,设计的图案也不应该过密或者过散,太密会显得很凌乱,太散会显得很空,没什么实际的东西,这个时候,在进行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的时候,就应该根据实际用地的情况,进行实际的设计,使得设计出来的图案能够真正的起到作用。

(3)形式方面

在进行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的时候,应该事先考虑好相应的形式,是以点型,线型还是面型进行铺装设计,在进行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的时候,对称设计是一个很好的设计方案,这样能够使得图案看起来更加清晰明了,能够给人一种有条不紊,秩序凛然的感觉。

(4)应用方面

在进行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的时候,应该结合当地文化,当地风土风情,设计出符合当地文化,具有强烈代表性的园林景观,能够在人们见到园林景观的时候能够了解当地文化,明白当地习俗,并且在进行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之前,也应该考虑到当地的气温气象条件,地质土质情况,只有严格按照所调查到的信息来进行铺装建设,才能保证最后建成的园林景观具有强烈的代表性,具有很强的文化性,满足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发展需要。

5.结束语

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审美的要求,还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并且经过精心设计的园林景观还能够起到美化城市,体现当地的文化,能够保证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能够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所以,对园林景观的铺装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我国在这个方面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应该精益求精,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进相关措施,完善方式方法,保证园林铺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微,肖池明.对园林景观铺装设计思考[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9):00198-00198.

[2]齐颖.浅谈对园林景观铺装设计的思考[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9):00168-00168.

景观园林景观设计范文6

关键词: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继承

DOI:10.14051/ki.xdyy.2015.24.102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时充分融入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可以更好地反映出不同时期的人文思想内涵,也能够让园林景观具有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艺术内涵。我国园林景观事业近年来对古典园林设计精华予以充分地继承和吸收,打造出具有典型中国古典特色的现代化园林景观。文章就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的运用进行探讨。

1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特点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形成较为独特的乡土景观。在历史漫长的古代,无论是官宦之家,还是文人墨客,都对审美有着较高的要求,都会在设计居住环境时将艺术文化应用其中,以便能够打造出更加宜人居住的优美环境。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充分考虑到光线、气候、温度等一系列因素,无论是布置亭台楼阁,还是种植植被,亦或者布局园林结构都对其予以考虑,除此之外,还将园林内的景观环境与外界的景观环境予以有机结合,让人们在对优美的园林景观进行欣赏的同时,也能够与大自然实现亲密接触。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还较为重视空间曲折变化和空间组织手法,努力做到虚实相间、动静结合,将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充分结合起来,以此来打造出独特的个性化功能空间。例如扬州个园就是扬州古典园林中最具艺术价值、最富盛名、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园林,集中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精髓。

2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天人合一”的古典造园思想的应用

古典园林设计思想极为推崇顺应自然的发展让园林设计与大自然进行有机融合,园林设计效果务必达到“天人合一”,这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需要予以关注的重点,从目前来看,虽然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已经取得较大的发展,但是却没有足够重视自然的生态环境,这样一来,就造成较多生态资源浪费。

2.2古典园林中意境创造思想的应用

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特别希望“用有限的土地面积来营造出无限意境”,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合理布局景色。例如北京颐和园在自身建筑的独特性基础上巧借玉泉山的美景,让二者相映成辉,一起将颐和园的整体美观体现出来。又如扬州个园的面积虽不大,但一处一景,将造园者的匠心独具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特别是个园的叠石艺术让人叹为观止,个园利用分峰用石的手法,堆叠4种不同的石料(宜石、笋石、黄石、湖石)来营造出“春、夏、秋、冬”4景,表达出“冬山宜居”“、春山宜游”“、秋山宜登”、“夏山宜看”4种截然不同的诗情画意,最终形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精品杰作。

2.3因地制宜的古典园林设计技巧的应用

由于受到城市人口增加、大气污染、用地日益紧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代园林景观建设的用地面积也较小,应用因地制宜的古典园林设计技巧显得尤为重要。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对于空间变化往往要求既统一又多样,那么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层次变化的特点,必然会大幅度增加园林景观的空间层次感,打造出现代、立体、多样的园林景观空间。

3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继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日益加快,中国文化正在遭受多元化文化思想的冲击,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历史意义与文化底蕴也与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渐行渐远,但无论是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还是古典园林的创作手法都能够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提供许多思考、许多借鉴。从目前来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过多地受到西方园林景观设计思想的影响,虽然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个性,但缺乏内涵,完全没有考虑到中国人内心对于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解和感受,必然不利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因此,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务必要继承发展古典园林设计思想,营造出具有适宜居住和较强观赏性的景观作品。这既是对中国历史传统的继承,也能够让打造出来的园林作品更符合中国的国情,更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4结语

总之,我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务必要基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借鉴和学习古典园林设计理念,创造最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现代园林。

参考文献

1邹伟周.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继承与发展[J].现代园艺,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