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语语言文学范例6篇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范文1

关键字:阿拉伯语;修辞学;作用;价值;阿拉伯语修辞学

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分科,它探讨了如何修饰语言的表达,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材料的选取和组织,即根据不同的场景和文体,选择具有能够表达特定语境的词汇和句式。二是修饰格式的运用,即根据不同文意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和效果,选择与之相匹配的修辞格(表现手法),增强文句的可读性和鉴赏性。

阿拉伯语修辞主要研究在具体语言环境里如何对语言进行选择、加工,以便“最有效地运用语言”。它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了一切语言形式,书面的和口头的,文学性的和非文学性的。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伊斯兰教兴起之前,即蒙昧时期的诗人,演说家就十分注意对词句的推敲。比喻、借喻、谐音等修辞手法在他们的作品里屡见不鲜。《古兰经》降世后随着人们的不断研究,摘抄出了其中很多具有修辞现象的经文。阿拉伯语修辞学在阿巴斯时期达到巅峰,此后随着文学和各门学科的衰退而停滞不前。因而在现当代不断有人发出革新修辞学的呼声。

阿拉伯语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句式具有音乐美感和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词汇量丰富。许多字符具有共同的结构和元音分布。因而在字符的种类、音符、数量上进行有规律的组合和排列即可产生精美绝伦的韵律感。这便为阿拉伯语修辞中的“谐音”奠定了语音方面的基础。众所周知,阿拉伯人以其“舌头”闻名天下,除去阿拉伯语字母本身具有乐感外,还与修辞中谐音的的作用密不可分。许多阿拉伯语演说家在演讲过程中体现出的铿锵气势,一唱三叹的节奏和极富感染力的句式,就得益于阿拉伯语修辞的使用。不仅如此,许多阿拉伯谚语,散文也充分运用了这一修辞手法,增强了句式的表达效果,使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妙不可言。在对不同字母进行不同排列时,若将尾音字母置成相同或相似,就为押韵这一修辞手法开辟了空间。在许多阿拉伯诗歌,散文中多次使用到这一修辞手法,不仅体现出了诗人高超的文字功底和才情,同样也使文句在结构上更加严谨,语音上更加和谐,情感上更加饱满。

阿拉伯语词汇量的丰富体现在根词数量大,派生词多,许多词具有高效性。例如与“水”有关的词义就有一百七十余个,表示各种母驼的词有三百五十五个。并且它在同一类事物的划分方面做的非常细致,比如“风”这一单词,微风,飓风,暴风等均表达不一,在特定的语境下会使用到不同的词汇。一方面,充沛的阿拉伯语词汇衍生出了很多阿语近义词和反义词,为阿语修辞中借代、映衬、对偶等修辞手法提供了有力根基;另一方面阿拉伯语修辞也为扩大阿拉伯语词汇量做出了贡献。例如:近代武器中的“步枪”在阿拉伯语中用“榛子”这个单词的从属名词来代替,他的产生便是通过修辞的途径。因为步枪的子弹形似榛树的果实,于是就用它来指代步枪。这就是修辞上的借代法。再如,中世纪阿拉伯人常用“蓝敌”这一词组来称呼仇敌。这是因为古代阿拉伯人把罗马人视为宿敌,由于罗马人大都长着蓝眼睛,故阿拉伯人把他们称作“蓝敌”,继而把所有的仇敌都叫做“蓝敌”。

除去阿拉伯语语言特点与修辞间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阿拉伯语语言风格的形成也得益于修辞格的妥当运用。例如:阿拉伯诗歌中巧用夸张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成了豪放雄浑的诗风;运用比喻、对偶、骈句的修辞手法塑造了藻丽绚烂的风致;运用双关、委婉、妙答、似褒实贬、似贬实褒等修辞手法塑造了蕴藉含蓄的韵味

此外,阿拉伯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分支,对其他语言学科有一定的影响。因阿拉伯语修辞涉及的范围较广,因而不同阿拉伯语修辞的使用与不同的语境相互关联,而不同的语境渗透出不同的语言风格。例如有:谈话语言反映出语言的口语化和大众化,文学语言塑造了语言的艺术性和审美感,商业语言体现了语言的通用性和准确性,政治语言折射出语言的庄重感和高度概括性。鉴于这一点,一门新型的边缘性,交叉性学科“阿拉伯语语言风格学”诞生了。

阿拉伯语修辞在阿拉伯语文句表达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是阿拉伯语科学性,(语音和语义),文学性(描述细腻语言美),书面性(非语言化)为一体的完美结合。它在使文字表达清晰,流畅的基础上对句式表达加以润色,对文式风格加以塑造,对词汇种类加以丰富和补充。它不仅使阿拉伯语符合语言逻辑,用语自然,语音和谐,用词恰当,而且增强文句的可读性,给读者或听者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和赏心悦目的效果。因此,阿拉伯语修辞在阿拉伯语的运用和发展领域起到了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阿拉伯语言文化基础教程》主编:喇敏学 副主编:马和斌 丁俊 中央人民大学出版社.

[2]《阿拉伯语语义研究》付志明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3]《阿拉伯语发展史》刘开古编著 朱威烈 审订.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范文2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关系源远流长,为顺应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外交的新变化提出了“一带一路”重大战略部署。阿拉伯国家位于“一带一路”的西端交汇地带,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天然和重要合作伙伴。中阿贸易的发展需要更多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必备职业技能以及阿拉伯国家概况、风土人情、社会文化的高素质应用型阿拉伯语人才。在新的形势下,教育部对我国高校实践育人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各高校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构建全新育人格局。实践教学已成为各高等院校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着力点和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实际行动[1]。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成为了我们高校教师积极探索和思考的主题。但由于种种原因,实践性教学在基础阿拉伯语教学中应用较少,这也较大的制约了阿拉伯语应合型人才的培养。

一、目前基础阿拉伯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基础阿拉伯语课程是阿拉伯语专业学生一、二年级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课堂内外各种教与学的活动,使阿拉伯语专业大学本科生在两年内掌握阿拉伯语语音、基础语法、基本词汇、功能意念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达到阿拉伯语四级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要求,具备用阿拉伯语进行交际的初步能力,同时对阿拉伯国家、阿拉伯民族和阿拉伯社会文化有初步了解,为进入高年级学习阶段打好基础[2]。但在传统的基础阿拉伯语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快的掌握阿拉伯语基础阶段的知识,在课堂上往往一味的进行知识的灌输,把知识毫无遗漏地传授给学生。这样片面的知识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

1.学生过分依赖老师,缺乏主动性

在传统的基础阿拉伯语教学中,教学过程主要由教师讲解而独立完成,学生没有思考、探究和钻研的时间和余地。而是被动接受,惟师是听,惟书是从,死记硬背。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只是机械反应似的回答,表面上热闹,缺少教师对学生深入启发,也缺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很多学生上课也只是坐在教室听,偶尔动动笔,学习没有计划和目标,缺乏思考和创造性。

2.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兴趣缺乏

很多学生在学习阿拉伯语之前充满了向往,对阿拉伯国家的风俗文化也兴趣浓厚。但是当学生对学校环境熟悉,对基础阿拉伯语教师的讲课风格适应后,学生的新鲜感逐渐消失。教师讲、学生听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很多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甚至有些同学感到厌倦,最后放弃阿拉伯语。

3.教学手段陈旧,忽视多样化的现代教学

在大二阶段,教学内容难度增加、学习任务重,再加上全国阿拉伯语专业四级考试的压力,使很多学生不堪重负,而教师在课堂上仍然使用黑板加粉笔这样单一的教学手段,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感。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单纯依靠课本讲解,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4.“拉平取齐”,忽视学生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

单纯强调知识的强化,而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方面不太受教师的关注。教师对所有学生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忽视因材施教,忽视学生的个性,这使有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基本每次都无法达到老师的要求,从而产生挫败感,而部分学生的优势也没有得到发挥。再加上现在很多学生都是90后,个性鲜明,心理比较脆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这就需要老师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5.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较差

大多数学习阿拉伯语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口语表达较差。即使是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也无法用阿拉伯语流利的交流。当然这和阿拉伯语本身的语言特点以及一些外部因素相关。在基础阶段,为了顺利通过全国阿拉伯语专业四级考试,大多数学生都把时间用在背诵单词、分析语法、翻译文章上面,而实际运用较少。很多学生学了四年阿拉伯语,却只会说一些很简单的生活用语,学生的口语运用能力无法达到市场的要求。

只有真正明确市场需要,注重实践性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应合型外语人才。

二、实践性教学在基础阿拉伯语教学中的应用概述

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3]。实践性是其最主要的特点。基础阿拉伯语教学中的实践性教学分为课堂实践性教学和课外实践性教学。

1.课堂实践性教学

课堂实践性教学是实践教学体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环节。无论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社会所需人才,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课堂实践性教学都是实践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4]。根据阿拉伯语专业学生在基础阶段学习中的实际情况和知识分布特点,可以通过任务教学、情境模拟、分组讨论、小组竞赛等方式进行词汇、句型、对话、课文、语法的讲解。

1.1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而提出的“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在基础阿拉伯语教学中我们也应该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以《新编阿拉伯语第二册》第三课看病为例。我们可以设定课前任务:学生自行选择一种疾病,查询该疾病在就医过程中常用的词汇;课堂任务:按同宿舍四人一组的原则进行演示;课后任务背诵部分常用词汇,教师抽查。这样,在课上就能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使每节课目的明确、内容实在、效果更佳。

1.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阿拉伯语字母共有28个,全部为辅音字母,元音通过由加在字母上方或下方的符号来表示。阿拉伯语的发音与其他语言有较大差别,它有其他语言少有甚至没有的喉音、顶音、舌根音、舌根小舌音、颤音、齿间音等,这给中国人学习阿拉伯语带来一定的困难。在阿拉伯语字母学习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向学生展示每个字母的发音部位;通过视频让学生模仿标准的阿拉伯语发音;通过阿拉伯语字母歌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记忆字母。在基础知识学习阶段,教师可以利用阿拉伯语词汇卡教授学生单词,用动画、视频、课件作为辅助教学材料。

1.3情景教学法

在基础阿拉伯语教学中,每课都有情景对话。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情境,在学生明确对话的时间、地点、人物的前提下,进行角色扮演,揣摩对话双方的心理状态,模仿对话双方的说话语气,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对话者要表达的观点和思想,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阿拉伯语的兴趣[5]。

1.4互动教学法

在基础阿拉伯语的很多课文中教师都可以进行思辨式互动,如:新编阿拉伯语第三册第六课课文“电视与社会”。教师在课文讲解完成后,根据电视对社会的好处与弊端有意设置正反两方,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体会和实际发表观点。这种方法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不受局限。但这要求教师一定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立足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互动问题。最好选择学生熟悉、关注度高和课文内容结合紧密的话题,有利于学员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教学中应抓住学员容易生疑的知识点设计互动问题。对于疑点,学员往往比较敏感,围绕疑点问题开展互动,可以激发学员探索欲望,换来学员心态的开放和创造力的激活。

1.5分组竞赛法

很多时候教师在进行单词、句型讲解时,往往让学生逐一朗读、翻译。这样单一的模式,学生容易疲惫。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3-4组,进行词语接龙或者句子替换练习,并给予适当的奖惩,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当然,每位老师应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具体分组安排。

1.6讲练结合法

阿拉伯语语法相当复杂,性、数、格、指变化繁多,加上语言古老,语汇丰富,书写奇特,发音困难,所以很多人认为阿拉伯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在教授学生阿拉伯语语法时,我们要特别重视讲练结合。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2.课外实践性教学

阿拉伯语全国性的比赛较少,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应该多组织校内以及兄弟院校之间的比赛,对于基础阶段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以下的活动来开展实践教学。

2.1举行阿拉伯文化节

阿拉伯文化节对于初学阿拉伯语的学生来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阿拉伯世界幅员辽阔,国家众多,学生可以按班级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国家,收集阿拉伯国家概况、阿拉伯文化、阿拉伯语言、阿拉伯习俗相关的资料和图片,用来装饰帐篷或用展板进行展示。还可以制作阿拉伯特色美食,向其他专业的学生展示阿拉伯舞蹈、歌曲,共同参与阿拉伯传统游戏,并在班级之间进行评比。比赛时学生需用阿拉伯语为评委进行文化解说。这样的方式既能增强学生对阿拉伯文化的了解,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阿拉伯语。

2.2参加校内外阿拉伯语竞赛活动

实践性教学应与阿拉伯语竞赛相结合,以专业竞赛为载体,为学生搭建语言运用的平台,锻炼学生的胆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形成具有实践教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阿拉伯语人才的质量[6]。对于一、二年级的阿拉伯语学生,学校可以组织朗诵比赛、背诵比赛、单词王比赛、演讲比赛、情景表演、书法比赛等,并鼓励学生参加全国高校阿拉伯语演讲比赛。

2.3定期开展口语角活动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交流。所以,定期开展口语角活动对学习语言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口语角活动可以每月进行2次,每个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形式可以多样化。如:猜词游戏、看图说话、知识抢答等。所有的这些游戏环节的设定都是为了让学生敢于开口,从而扩大知识面。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范文3

【关键词】阿拉伯语 翻译技巧 研究 意见与建议

文化交流是促进两国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翻译是促进两国文化交流的手段,也是了解他国文化的重要方式。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化的融会贯通、互通有无、彼此借鉴,这在一定程度上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这种文明的交往可以说是人类一切文明交往的典范。其中翻译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所以,可以说翻译对于文化交流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了阿拉伯语的翻译技巧,希望可以在今后的阿拉伯语的研究中翻译可以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1 阿语翻译技巧分析

第一,阿语翻译时直译需要注意的方面。直译是较为重要的翻译方法,它能够较好的传达原文的意义,体现原文的风格。然而,直译也存在着缺陷,比如说:冗长嗦、晦涩难懂。首先,生搬硬套式的直译是不正确的。有些句子采用直译法就会显得佶屈聱牙,文理不通。其次,修辞句型翻译的误区。阿语和汉语一样有些辞格可以使用直译的方法,但是,有的不行,有些使用直译的方法表达不清楚,并且,由于场合不同,有的也不能够使用直译。第二,阿语音译的技巧,有些人名、地名以及一些新的概念,而本种语言中,当把这些词或者是概念介绍到另一种语言中去时,可以直接采用音译法,但是,有时也可以采用意译法。意译译文时可以从语音、语法、语义等方面都合乎译文语言的规范,采用意译法是在直译不能够表达原文内容时,就只能够保留原有的内容而改变它的形式。

2 提高阿拉伯语翻译能力的方法和建议

首先,要加强阿拉伯语翻译者自身的基本素养。这里所说的加强自身的基本素养指的是:阿拉伯语翻译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满足一定的翻译条件,这也是对阿拉伯语翻译者的基本要求。阿拉伯语翻译工作者必须拥有高尚的“译德译风”,在进行翻译工作时必须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除此之外,阿拉伯语翻译者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阿拉伯语翻译者必须拥有一定的阿拉伯语水平;第二,阿拉伯语翻译者必须拥有较高的汉语修养;第三,阿拉伯语翻译者一定要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从很多的翻译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三个方面拥有较高的修养的阿拉伯语翻译者,完成翻译工作就越是简单。提高自身阿拉伯语水平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要打牢基础,第二要扩大词汇量,尽可能的是听、说、读、写、译这几方面同时进行。然而,在提高自身汉语修养方面,这就要求阿拉伯语翻译者要加强语法、逻辑、修辞这些方面知识的研修,要加强阅读、多写作、多练习、多改文章。在学科素养这一方面:就要努力精通本职业务,要多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经常阅览国内外专业期刊,更好的掌握学科发展动态。

其次,阿拉伯语翻译者要在翻译实践中多锻炼。一般而言,翻译是一项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翻译工作者只有通过不断地进行翻译实践才可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翻译能力,然而,这里所讲的翻译实践并不是盲目的进行翻译,这里所讲的实践也是讲究科学性。如果是一个阿拉伯语的初学者在没有专家指导的前提下,最好应该先做一些符合自身水平的翻译练习。翻译者将自己所翻译的文章和别人翻译的文章进行对比,首先要看自己在理解方面是否准确,再看看自己在翻译过程中的语言表达是否符合一般的语言表达习惯,并且要从自己的翻译当中找出不足。翻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翻译水平的变化,从而可以找一些比较简单的本专业基础知识方面的文章进行翻译,然后,在今后的文章翻译过程中逐步提高翻译的难度,找一些难度较大的文章进行翻译。通过这样的循序渐进,不断地翻译、不断地交稿,一定可以取得一定的成绩。要是有时间可以每天坚持做一些翻译工作,慢慢的翻译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最后,翻译工作者一定要敢于向他人学习,并且,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要不断地创新。刚开始做阿拉伯语翻译的工作者,可以尽量的多阅读一些阿拉伯语和汉语对照类的阅读或者说可以多阅读一些有汉语注释的阿拉伯语读物。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译文类杂志提供的某篇译文的原文出处查找与之相对应的原文。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翻译和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具体含义相比较,找出自己所翻译文章与原文的具体不同。并且,翻译者还可以和在这方面造诣较深的翻译者学习,向他们请教在翻译方面的技巧,并且,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可以直接向这些专家请教。除了这些,翻译者还应该要具有创新精神,不断提高自身在翻译方面的能力。突破原来的、传统的翻译方法,根据社会实际以及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提出新的翻译方法,从而更好的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

3 对阿拉伯语翻译技巧进行研究的意义

提高我国阿拉伯语翻译的技巧,可以更好地研究阿拉伯语,更加深入的了解阿拉伯文明,从而可以更好的促进中国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交流。提高我国阿拉伯语翻译的水平,就可以更好的提高我国对阿拉伯语著作的翻译能力,能够更好的了解阿拉伯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我国阿拉伯语翻译能力的提高,就可以加快中阿文化的交流。对于阿拉伯国家的一些优秀文明就可以更加便利的将其翻译成中文,促进其在中国的传播与交流,更好的帮助我国人民了解和宣传阿拉伯文化。通过不断地翻译阿拉伯国家的优秀著作就可以更好的加深中国人民对其的理解,从而促进中阿文明的不断结合。

4 结语

翻译是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提升我国在阿拉伯语翻译方面的能力,是加快中阿文化合作步伐的重要条件。只有在我国阿拉伯语翻译上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才可以更好的促进两国文化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叶良英.中国高校阿拉伯语专业四级测试与基础阶段教学[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04).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范文4

关键词:中国;阿拉伯;文化交流

1.中阿语言交流融合

语言是人类得以交流和沟通的工具,而不同国家、地域之间的语言认同,也正是代表着而这文化的融合。中阿语言的融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中国的穆斯林常能听到和看到一些阿拉伯文字,只是,我们所见到的这些阿拉伯文字并不具备交流的功能,人们只是用这些词语以借词的方式融入到穆斯林的语言中,并用来表示相关的阿拉伯文化,例如宗教、人文信息、风俗习惯、食物等,由此可见,阿拉伯文化与我国穆斯林地区之间的融合是有历史原因的。在过去的回族地区,当地的民族还未得到汉化,仍然使用一些阿拉伯语言和文字,他们还用这些语言来代替汉语,例如穆斯林的文化特色——小儿经,虽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不同,但这种阿拉伯文化已经融入到汉语言文化环境中。

在我国回族穆斯林地区,或多或少的使用者阿拉伯传统语言用来表示特定的事物,就好像我们上述说的借词一样。回族文化是伊儒文化的结合体,用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来分析就是:伊斯兰文化为“体”,儒家文化为“用”,很显然,阿拉伯语言已经成为回族语言的一部分,它为形成多元化的民族特色付出了努力,回族地区人民使用的这些阿拉伯语言,从根本上说,其实是一种对自我文化的民族认同意识。

2.中国文化与阿拉伯文化的交集

有研究证实,中国与阿拉伯文化中具有共通性,这种共同性的内容丰富,跨度大,而那些共通性较大的内容更是容易出现两国文化融合的现象。因此,我们要走进阿拉伯世界,这正是中阿文化共通共鸣的重要内容,即文化“交集”。

中国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存在共通之处,有很多“交集”。例如,中国和阿拉伯文化中都同样重视社会道德、人文道德,而中国文化中的主要所要阐述的道德特点已经在我们的文学、、日产习惯中表现出来了,所谓的伦理道德也是我们毕生要学习和提升的,因为这是我们生存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发展的需求。除了我们,伊斯兰民族也同样注重道德伦理的建设,他们还把穆斯林的人格修养和道德品行纳入信仰当中,所以在他们的习惯里,就是良好的道德。

2.1中阿文化中蕴含的普世价值观

我们的民族讲究以和为贵,而伊斯兰教也是和平的宗教,穆斯林爱好和平,尊重人民,其问候语“赛俩目”就是和平的意思,“伊斯兰”本身的意思也是“顺从真主、追求和平”。中国《论语》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伊斯兰的圣训则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中国的孔子提倡“中庸之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样伊斯兰的圣训内容一不谋而合,即“最优美的事是中正之事。”

2.2共同自豪的文化遗产

除了语言、道德文化之外,中阿两国也是充满了诗歌的过渡,我们都是在诗歌中成长的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产。在文学批评领域,阿拉伯古代诗评的开山之作《诗人等级》和中国钟嵘的《诗品》,其在体制和思路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在书法领域,汉字书法和阿拉伯文字书法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书法组成部分。各种文化细节暴露出中阿两国文化融合的特点,也提醒着我们,文化的融合是促进双方进步的不二手段。

3.如何促进中阿两国的文化融合

3.1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和互设领事馆

建立两国友好关系,除了军事、政治等方面,关键还要从民间做起,实现城市间的互相沟通,建立友好城市,这是实现中阿文化民间交流的重要手段。回族与阿拉伯民族在文化上同源,从低于上看,我国回族地区与阿拉伯国家开展民间交往有天然的优势,也给两国文化交往带来了很大便利。所以,来站有好城市计划应先从宁夏等内陆省区入手,以此来推动内陆地区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国家也要积极利用机会,举办“中阿经贸论坛”等平台,鼓励中阿间人员来往。

3.2通过建立孔子学院、增设阿语培训基地

阿拉伯国家是我们的有好朋友,应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而这个过程中,阿语人才不足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虽然我国有一些高校开展了阿拉伯语言教学,但内地大学开设阿语的实力普遍不强或根本就没有这个专业。要实现文化交流,我们还应注重语言的互相学习。可以在境外创办孔子学院或设立中文系,让阿拉伯人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随着交流的深入,我国还专门举办了各种活动,如“海上丝绸之路泉州文化节”、“中华文化北非行”等。而阿拉伯国家也相继在华举办了一些大型文化活动,如“海湾六国文化周”、“埃及文化周”等等。中阿两国也达成了合作协议,为与阿拉伯地区的主要几个国家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帮助他们培养在农业、动植物学、应用化学、生物化学、医药、汉语等方面的人才。中阿文化的交流,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表现友好,维护和平的重要内容。

4.结语

我国已经与阿拉伯国家建立了战略合作的关系,这表明了我国十分重视中东伊斯兰文明体系中的这个特色国家,并希望与其长期发展。因此,要加强合作交流,更需要的还是加强人文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实现文化的融合与增进。其意义不仅在于可以增加中国文化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也可以提高中国的国家形象,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参考文献:

[1]朱威烈.“中国与伊斯兰国家关系的特点、问题与趋势”,《中国国际战略评论》[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

[2]杨怀中.宁夏对外开放中的伊斯兰优势[J].回族研究,2010(2).

[3]付晓丽.试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J].河南社会科学.2007(05)

[4]成中英.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之需要[J].东方论坛.2004(05)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阿拉伯语 阿拉伯文化 整合教学 iBooks Author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02

1 引言

对于阿拉伯语专业学生来讲,绝大多数同学在进入大学前从未系统地接触过阿拉伯语,这就使得初学阿拉伯语的学生,学习难度非常大。学生们在学习阿拉伯语时遇到诸多困难,主要原因是由阿拉伯语自身的特点决定的,这些特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1 复杂的发音方式

阿拉伯语源自一种古老的闪米特语,由28个辅音字母组成。与汉语注重清辅音发音的方式相比,阿语发音清浊辅音使用参半[1]。与汉语发音方式上的较大区别,使得在进行阿拉伯语口语和听力课程时,教学难度大大增加。

1.2 艺术化的书写形式

阿拉伯文字是现存不多的从右向左方向书写的语言,由于伊斯兰教不允许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存在,因此阿拉伯书法就慢慢演变成为一种书写艺术的载体[2],因此阿拉伯语写作课的教学难度比其他语言要大得多。

1.3 特色鲜明的文化背景

除了阿拉伯语本身发音和书写特点带来教学难度增加外,文化因素也成为阻碍学生很好地学习阿拉伯语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穆斯林世界将《古兰经》奉行为根本经典,阿拉伯文字从中衍生而来[3]。如果完全脱离文化背景来学习语言,势必会增加学习语言的难度,甚至无法跨越文化所带来的语言鸿沟。

2 新媒体环境在教学整合中的特征

新媒体环境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其含义往往随着时间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改变。例如互联网就被认为是典型的新媒体环境,近年来出现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数字电视等都被认为是新媒体中的典型代表。新媒体环境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4]。

2.1 泛媒体化的信息存储形式

泛媒体化是指不再严格界定不同类型媒体的使用场合,新媒体环境中一切信息都以数字形式存储和展现,各种类型媒体可以无缝集成到一个存储和展现环境中,包括各种信息间的组织、链接、整合、交互等关系在内,共同形成类似数据仓库这样的信息集合。

2.2 强调交互性与融入感

交互性与融入感是新媒体环境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又一重要特性。例如新媒体环境中强调的鼠标点击或者是多点触摸屏的应用都是交互性的具体体现,虚拟现实技术的大量应用则增加了视觉上的融入感。新媒体环境中信息的传递则具有更多平等、交互的特性,信息不再是单向地获取,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提供者、审阅者、浏览者和评论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用户使用的融入感。

2.3 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束缚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一方面,智能搜索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化的搜索引擎可以预判搜索的结果,另一方面,云计算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使用不同设备随时随地获取需要的资讯,而且可以获得更加立体化的检索结果。

3 电子教科书模式在阿语整合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阿语教学模式中信息的主要载体为纸质书籍,近些年提倡的多媒体教学,通常是生硬地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组合到一起,并不能将信息很好地整合为一个整体,同时交互性、融入感等更是有所欠缺[5]。电子教科书模式是近些年新出现的一种学习资源载体,由电子书阅读器和整合学习资源的电子教科书两部分组成。常见的电子书阅读器具有的共同特点包括标准的屏幕尺寸及分辨率,使用多点触摸技术操控,提供统一的资源和获取平台[6]。随着近些年人们对数字版权的越发重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电子教科书开始具备与传统的纸质出版物市场进行竞争的条件。

以2012年初,苹果公司的电子教科书制作工具iBooks Author为例,终端用户不仅可以免费使用iBook2程序,同时在类似于AppStore的iBookstore电子书市场中, iOS用户可以像真实世界中的出版平台那样和购买电子教科书。iBooks Author制作的电子教科书充分发挥了多点触摸技术带来操作上的革新,可以方便地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3D模型等多种媒体形式整合到一起并完美的展现出来,同时还可以在电子教科书中制作互动测验题这样的内容[7]。笔者利用iBooks Author针对阿拉伯语视听说这门课程制作的一本电子教科书,电子教科书可以章节的形式组织学习资源,更加符合教科书的编写习惯。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电子教科书对各类媒体资源整合更加紧密,显示和浏览效果更加出众,互动式测验题的加入使得学生对学习内容更加重视。

4 结束语

对于语言的初学者而言,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的重要性无可替代。新媒体环境在语言学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新媒体技术将学习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可以使语言学习的环境更加立体化、系统化,语言学习效果更加令人满意。

参考文献:

[1]范金梅.阿拉伯学生汉语辅音学习上存在的问题[J].群文天地,2012,(24):51-52.

[2]焦燕.阿拉伯语书法美学研究[J].北方文学,2012,(7):93.

[3]魏启荣.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维度浅谈阿拉伯语教学[J].中国穆斯林,2013,(3):33-35.

[4]柴艳霞,王健.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应对新媒体技术的挑战[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8):11-13.

[5]康进慧.多媒体在阿拉伯语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34):232.

[6]龚小浅.电子教科书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新闻天地,2011,(5):250.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范文6

一、中国人留学阿拉伯国家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人留学阿拉伯国家始于近代,起初主要是穆斯林在朝觐途中的访学和求学,代表性的人物有:哲赫林耶门宦的创始人马明心、苏非主义虎夫耶华寺门宦的创始人马来迟,以及近代著名经学家、翻译学家马统(又名马德新)和伊赫瓦尼派的创始人马万福等。马明心(约1719―1781年),经名伊布拉欣,于1728年随叔父前往麦加朝觐,途中与叔父失散,后流落也门扎比德地区,为当地伊本・载尼道堂收留,遂在此攻读《古兰经》、《圣训》。马来迟(1681―1766年),经名阿卜杜。哈里木,祖籍陕西长安,后迁居甘肃河州(今临夏)。清雍正六年(1728年),马来迟赴麦加朝觐,并先后在麦加、大马士革和开罗访师求学。雍正十一年(1733年),马来迟回国。马德新(1794―1874年,又名马统),云南太和人(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于1841年赴麦加朝觐,后游学开罗、亚历山大、耶路撒冷、亚丁等地,与当地的伊斯兰学者、长者接触和交流,研讨“天方之学”。根据庞士谦所著《埃及九年》记载,马统跏侵泄最早在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的回族学生。马万福,1849年生,经名努哈,甘肃东乡果园村人,1888年前往麦加朝觐,后留居麦加4年,寻师求教,学习《古兰经》、《圣训》和教法。此外,上海的哈德成(1888―1943年,陕西南郑人)阿訇在1920年前后去麦加朝觐,并在埃及游学多年。可见,早期华人留学阿拉伯国家是“辅”的,其主要任务是宗教性的,即完成伊斯兰教“五功”之一――去麦加朝觐。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穆斯林兴起了到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的潮流,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到阿拉伯国家留学。1922年,天津的王静斋(1879―1949年)阿訇人该校学习。1931―1945年,中国穆斯林界创办的新式学校(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和昆明明德中学、成达师范学校)及新疆先后派出六批共40名穆斯林学生到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留学生有马坚、纳忠、林仲明、张有成、马金鹏、张秉铎、纳训、庞士谦等人。访问过埃及的著名爱国教育家陶行知曾以《卅一个中国回教徒留学生》为题记述了当时留埃学生的情况及爱国情怀:“他们所进的学校,是世界最古老的学府――爱资哈尔大学。……这些留学生,每人每月十金洋,一切烧饭、洗衣等杂务,都得靠自己动手。抗战后,对于祖国争取民族的自由解放,是有着极高度的同情和热望,他们在勉强维持的生活费中,还挤出一点钱,在海外对污蔑祖国的日本帝国主义,作强烈的抵制宣传。”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向阿拉伯国家派遣留学生是依据双方签署的有关文化教育合作协议进行的。第一个与中国签订文化交流协定的阿拉伯国家是埃及(1956年),后中国又陆续与科威特、黎巴嫩、沙特阿拉伯、苏丹、突尼斯、叙利亚、也门等阿拉伯国家签订文化教育合作协议,双方承诺互派有关人员赴对方国家进行研修、学习。中方派遣人员的留学身份一般为访问学者或高级研究学者,高级研究学者的留学期限为3――6个月,访问学者的留学期限为8―12个月。中国留阿人员的奖学金由对方国家提供,往返国际旅费和奖学金补差由中国国家留学基金负担。据阿拉伯联盟教科文组织统计,近年来在阿拉伯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主要集中在埃及的爱资哈尔大学、开罗大学,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大学、阿勒颇(Aleppo)大学、拉塔基亚(Al-Latakia)大学、十月(October)大学、复兴(Nahda)大学,以及约旦的安曼(Amman)大学、也门的萨那大学、阿曼的苏丹卡布斯大学、利比亚的加尤尼斯(Garyounis)大学、苏丹的喀士穆大学、突尼斯的布尔吉巴语言学院等院校。据阿拉伯联盟驻华代表处提供的信息,2005年时阿拉伯国家的中国留学生有近千人。从国别来看,埃及、叙利亚、沙特阿拉伯三国是中国留学生在阿拉伯国家的主要集中地,尤以埃及为最多。

新中国向埃及派遣留学生始于1956年,在“”期间中止。1979年以后,恢复正常工作的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与爱资哈尔大学签订了合作协定,每年从国内选拔5名留学生到爱资哈尔大学(后名额有增加,该协议现仍在实行),奖学金由爱资哈尔大学提供。目前,留学埃及主要有公费和自费两种。公费留学生由中国国家教育部根据两国“文化交流协议”的有关规定派出的,其名额已从最初的每年15名增加到2001年的25名。中国国家教育部下属的留学基金委员会负责面向全国的招生工作。申请者如获得批准,可前往埃及开罗大学进行为期约8个月的进修。开罗大学是埃及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教学科目设置比较齐全。目前,中国的公派留学生基本上都在该校学习。传统上,从中国高等院校、国家机关等部门选派的访问学者都在那里进修阿拉伯语,但现在已逐步扩大到旅游、考古、水利、农业、治沙、地震减灾等领域。公派留学生在埃及学习期间都人住学校附属的大学城宿舍,大学城中的食堂提供三餐饮食,只向学生收取象征性费用。如果在中国已经获得副高以上职称,则可享受高级访问学者的待遇。赴埃及的中国自费留学生中,一部分是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负责派出的公派自费留学生,即由该协会负责办理出国手续,但不负责这些学生在埃及的管理工作,学生个人负担费用。这部分学生主要是来自宁夏、青海、河南、河北等地的穆斯林学生。此外,还有来自新疆的自费留学生,他们大多是通过办理旅游、探亲和商务签证等途径来到埃及。中国自费留学生主要就读于爱资哈尔大学。爱资哈尔大学是一座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宗教高等学府,在整个中东地区和穆斯林国家享有盛誉。该校对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学生给予关照,不仅免费提供食宿,还发放一定数额的生活费,因此对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该校的中国留学生全部 选学宗教和语言,他们大多从预科教育开始,也有部分较年幼的学生从初中教育开始学习。据2001年的资料,在爱资哈尔大学就读的各类中国留学生约为250人,其中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派出的公派自费生共4批、56人,另有来自新疆的自费生约为200人。中国公费留学生在埃及主要以旁听或进修形式为主,不能获得学位和相应的学历证明;而自费留学生虽然在毕业后能获得相应的文凭和毕业证书,但爱资哈尔大学的学习周期太长,从预科到大学毕业一般需要10―12年时间,很少有学生能够坚持下来,常常是念到一半就转往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学校学习。近年来,埃及对前往爱资哈尔大学学习的中国自费生采取了限制措施,只接受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推荐或经埃及驻中国使馆同意并通过考试的自费学生。在中国驻埃及使馆教育处的组织下,该校中国留学生成立了爱资哈尔中国留学生联谊会,办有学术性刊物《爱大学报》。据统计,1955―2005年,根据中、埃两国政府间的交流协议赴埃的中国公派留学生成行400名;2005年时在埃及的中国自费留学生共有300多人。

中国向叙利亚派遣留学生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派遣的留学生大多就读于大马士革大学的文学院,主修阿拉伯语言和文学。按照中、叙两国教育部签订的留学生互派工作协议,中方每年向叙方派谴10名留学生。随着中、叙两国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赴叙利亚的公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名额增加到29人。据了解,中国留学生一般9月初到叙国,次年7月中旬以前回国,学习时间为9个月。此外,据叙利亚教育部统计,1989―2002年,有100多名年龄不等、男性居多的中国自费留学生到叙利亚学习,他们大多来自甘肃、内蒙古、陕西、云南、宁夏、新疆、河北、辽宁等省(自治区)。在叙利亚的大部分中国留学生多集中在艾布努尔学院、法塔哈学院、大马士革大学语言中心等高校,学习阿拉伯语言和伊斯兰教,少部分留学生在大马士革大学、拉塔基亚大学学习阿拉伯语言文学。2002年,在大马士革的中国留学生大约150多人。自2002年9月起,中国国家公派留叙学生和访问学者将增加到29人。

沙特阿拉伯拥有伊斯兰教的两大圣地,浓厚的伊斯兰氛围和给予留学生的优厚待遇,使沙特阿拉伯的大学备受中国留学生青睐。建于1961年、位于麦地那的国际伊斯兰大学是中国学生留学沙特阿拉伯的主要大学。据留学该校的一名学生介绍,自1990年中国与沙特阿拉伯建交后,沙特阿拉伯政府开始扩大批准中国穆斯林的朝觐名额,同时也在中国大陆招收留学生。大多数赴沙特的中国穆斯林留学生来自于西北、华北地区以及云南。目前,在麦地那国际伊斯兰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有自己的中文和阿拉伯文网站、留学生期刊和学生联谊会等。就读该校的留学生免交学费,每月享有842沙特里亚尔助学金(1994年以前为520沙特里亚尔),享受免费医疗,每年享有800多沙特里亚尔的书本费(1994年以前为1500沙特里亚尔的服装费),每年长假回国省亲的往返机票由学校提供。20世纪90年代初,该校每年招收40多名中国学生,至2005年已有100多名中国学生在该校学习。另外,利雅得的国王大学和麦加等地的大学中也有不少中国留学生。由于受阿拉伯国家的习俗和有关规定的影响,一般单身女子不能获得沙特阿拉伯的签证,前往沙特阿拉伯留学的中国穆斯林女学生很少。

由上可以看出,虽然新中国建立后阿拉伯国家中的中国学生数量呈上升趋势,但其总量并不多;他们多为穆斯林学生,主学的专业是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

二、留学阿拉伯国家的中国学生的贡献

到阿拉伯国家留学的中国学生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的成就却十分卓著,在国内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促进国内伊斯兰事业的发展。中国留阿学生在翻译和注释伊斯兰教经典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精通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马统醴译的《宝命真经》,是中国最早的《古兰经》节译本,他的主要作品还有《四典要会》、《朝觐途记》。他也是中国第一位直接用阿拉伯文和波斯文解释《古兰经》的回族学者。回国后,马统豕闶盏茏樱讲学授课,逐渐形成伊斯兰经堂教育的云南学派。留学爱资哈尔大学的王静斋回国后三次翻译《古兰经》,他翻译的《真境花园》是中国伊斯兰经堂教育的基本教材之一。第六批赴埃及留学的庞士谦阿訇(1902―1958年)主修教法学,他的译著《回教法学史》对后人了解伊斯兰教法的基本面貌有重要的价值,他的著作还有《中国与回教》、《回教认识的派别》等。留学爱资哈尔大学达8年之久的马坚(1906―1978年,云南个旧人)是留阿学生的杰出代表,他用现代汉语翻译的《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是在中国广为流传的《古兰经》汉译本之一,伊斯兰世界联盟也采用了其汉文译本。他翻译的《教典诠释》是云南伊斯兰经堂教育长期以来的读本之一,他的译著还有《回教哲学》、《回教真相》等。马坚还是创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发起人之一,后任该会常务委员。中国留阿学生翻译的大量宗教著作,对推动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和研究具有非凡的意义。

除翻译伊斯兰教经典与著作外,留阿中国学生归国后利用所学知识,对国内伊斯兰教进行了革新。例如,马明心回国后创建了哲赫林耶门宦,马来迟回到西北河湟地区后创立了虎夫耶华寺门宦,马万福回国后在河湟地区宣传他在麦加所学的瓦哈比派教义并创建了伊赫瓦尼派。留阿学生回国后从事宗教事务工作,实际上实现了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形成了中国伊斯兰教门宦制。

近年来,新时代的中国留阿学生在推动中国伊斯兰文化事业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笔者的同窗学友中,就有不少人曾在阿拉伯国家留学,他们现已成为国内伊斯兰文化研究的中青年才俊。如西北民族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所长马明良教授,曾留学科威特,专注于伊斯兰文化研究,著有《伊斯兰文化新论》(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等;曾在约旦等多个阿拉伯国家留学的兰州大学法学院马明贤副教授,以研究伊斯兰教法见长,他发表了多篇颇有见的学术论文。

其次,开启了国内高校阿拉伯语和阿拉伯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之门,培养了大量学术研究人才。留阿学生中有不少人专攻阿拉伯语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以马坚、纳忠、刘麟瑞、马金鹏、王世清、马宏毅、杨有漪、林兴华、林仲明等为代表的一批留学埃及的高才生回国后专心致力于阿拉伯语的教学与研究。在这方面成就最为突出的是马坚和纳忠。马坚于1946年起担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是该系的奠基人,主持编写了中国第一部《阿拉伯语汉语词典》,为我国的阿拉伯语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纳忠于1940年回国后,先后在中央大学、云南大学任教。1943年他首次在中央大学开设阿拉伯语课程,并编写了国内第一本阿拉伯语教材。1958年,纳忠调入北京外交学院,创办阿拉伯语系并任系主任。1962年,纳忠又奉命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创阿拉伯语专业,任亚非语系系主任,并兼任阿拉伯语教研室主任。他主编的《阿拉伯语》(10册)和《基础阿拉伯语语法》(4册)被全国相关院校采 用,影响广泛。对以马坚、纳忠为代表的这些留阿学生在发展中国阿语教学事业上的贡献,有学者予以了高度评价:(他们)“将中国阿拉伯语教学从延续千年的民间教学成功地引入高等学府,并使其进一步发展”。可见,留阿学生是中国高校阿拉伯语教学和研究的开拓者、推动者和身体力行者。目前,新生代留阿学生已成为中国阿拉伯语教学和研究的有生力量。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阿拉伯语系为例,该系所有的教师都曾分别在开罗大学、大马士革大学等阿拉伯国家的大学留过学。在新、老留阿学生的推动和辛勤努力下,中国的阿拉伯语教学与研究蓬勃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起,国家先后批准在外交学院等高校设立阿拉伯语专业。截至2005年,中国开设阿拉伯语专业的高等院校已增至16所,各高校阿拉伯语专业的在读学生也有了成倍的增长。目前,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三所高校有权授予阿拉伯语硕士和博士学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有权授予阿拉伯语硕士学位,北京外国语大学还设有阿拉伯语博士后流动站。

留阿学生回国后在阿拉伯史、伊斯兰教史教学与研究方面也是成绩斐然。其中最突出的为纳忠。早在1945年,他率先在中央大学为本科生开设伊斯兰教历史与文化课,后又有多部关于阿拉伯历史和伊斯兰教历史方面的论著问世。他早年出版了《回教诸国文化史》、《埃及近代史》、《阿拉伯史》等书,1997年、1999年商务印书馆分别出版了他约90万字的巨著《阿拉伯通史》(上、下卷)。《阿拉伯通史》是目前中国学者研究阿拉伯历史的权威之作,曾荣获1999年中国第四届国家图书提名奖、2000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这些著作已成为国内阿拉伯史研究的必备参考书。1981年,纳忠成为我国第一位阿拉伯历史、文化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培养出了多名博士研究生。

除上述这些著名学者外,其他留阿学生大多奋斗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以开罗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为例,就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前副校长余章荣教授、北京大学东语系前主任陈嘉厚教授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约旦哈希姆王国皇家伊斯兰思想研究院(皇家学会)通讯院士朱威烈教授等。

第三,促进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间的学术、文化交流,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外事人才。留阿学生是中、阿友好交往的桥梁,特别是在文化交流方面,留阿学生付出了极大心血。例如,马坚在爱资哈尔大学求学之时就将中国的《论语》和《茶神》、《河伯娶妇》等民间故事及《中国格言谚语》译成阿拉伯文本,并用阿拉伯文著写《中国回教概况》等书在开罗出版。纳忠从青年时代起,就一直致力于增进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和人民友谊。1932年,他翻译了埃及著名学者哈桑,曼苏尔阐述伊斯兰哲学、伦理、历史、文化和古兰经的《伊斯兰教》一书。之后,他又翻译了《黎明时期的阿拉伯文明》等5部书籍。1938年10月,他应邀出席了为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正义斗争而召开的埃及国会高级代表大会,并在上万人的大会上用阿拉伯语做了强烈谴责殖民主义、支持巴勒斯坦解放事业的演讲。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参加阿拉伯国家的大会并第一次上台演讲,为中国在阿拉伯世界树立了良好形象。20世纪80年代,纳忠先后到阿尔及利亚、沙特阿拉伯等国参加各类文化交流活动,被誉为“中阿文化交流的使者”。为表彰他在中、阿交往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1985年,叙利亚大马士革“阿拉伯语学会”推举他为该会终身荣誉通讯会员。2001年10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首届“沙迦阿拉伯文化奖’’授予了他(也门诗人马卡莱赫与他一道共获此殊荣)。留学埃及的学生纳训(1911―1989年,经名努尔)以翻译阿拉伯古代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而闻名。早在20世纪40年代,他就把该名著译成中文本《天方夜谭》(共5册,由商务印书馆出版,50年代的新译本改名为《一千零一夜》)。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把《一千零一夜》全译本分6卷出版,共230多万字。这是中国惟一的、直接译自于阿拉伯文本的全译本。此外,他还将鲁迅的《风筝》、朱自清的《背影》、曹禺的《雷雨》等译成阿拉伯文本。留阿学生的大量中、阿文译作,增强了中、阿人民间的相互理解,对中、阿交往具有重要意义。

留阿学生已成为新中国对阿拉伯国家外事活动专业人才的重要来源。新中国成立后,马坚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阿拉伯文本的翻译工作,并多次为主席、总理在国事活动中担任阿拉伯语翻译。曾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外交学院院长、驻埃及大使、中国中东学会会长的杨福昌先生,就是开罗大学中国留学生在外交战线上的佼佼者。另外,中国常驻阿拉伯各国使领馆中的大使、参赞,也大多曾在开罗大学学习或进修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