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例6篇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1

关键词:阿拉伯语 汉译 语义缺失 表征原因

一、语义缺失的核心概念界定

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缺失”进行解读,缺失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空缺”。空缺一词最早有美国语言学家霍凯特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并做了相关的研究,其提出的“偶然的缺口”的语言学研究在不同语言语法对比模式中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在后来的语言学研究中,语言翻译过程中的“空缺”现象备受关注。[1]

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给语言翻译中的语义缺失现象做如下的概念界定:

某种语言中所拥有的一些特质,在另一种语言中并不具备对等事物时所存在的真空。由于语言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符号系统,因此本文所提到的阿拉伯语习语汉译中的“语义缺失”是一种广义的缺失,即指由于词汇、语用、文化等各方面因素造成的翻译中的“真空”。[2]

二、造成语义缺失的原因

造成阿拉伯语汉译过程中语义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大致可以归结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讲,就是由于译者受到环境、他人等各种原因的影响而造成的。客观方面是因为两种语言在互译的过程中由于语言的固有结构和形态、语言相互渗透、词汇范畴等在汉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所造成的汉译语义缺失,是不可避免的语义汉译缺失。由于阿拉伯语语言本身的特殊性,其汉译过程中造成的语义缺失是不可回避的。因此,我们也有必要对这种客观性进行探讨。

众所周知,人类不分种族、地域尽管存在着众多的差异,但是也有许多的共同点,可以肯定的是人类在语言生理和心理机制方面存在着众多的共性,相似的语言功能、生态环境这些普遍性产生了语言的同构现象,使跨语言、跨文化交际成为可能。但语言的异质性在日常的交往中往往也是人们所刻意突出的,不同的语言之间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言语双方若想成功达成交际,不管语言符号是否一致,他们最终都定要指向同一个目标,可这种差异则使这个目标变得不那么容易,从而造成语义的缺失。

阿拉伯语习语尤其体现了阿拉伯语鲜明的语言风格,涵括了阿拉伯民族独特的文化、信仰、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因此在进行阿拉伯语习语翻译时,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信息不对等就变得格外突出,简单地说就是某些阿拉伯人认为理所当然的表达,对于我们来说却是理解起来非常的困难。这种语义缺失存在的具体因素,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所造成:首先是语言层面的差异与结构、语义结构及语用功能的差异;其次是文化层面认知环境的差异,包括自然环境、思维特点、生活习俗、、历史文化等;最后则是审美形式及功能的差异。

三、语义缺失的表现

1.语言层面的差异

语言层面的差异就是语言本身形态和结构的差异,包括语法、词汇、语用及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阿拉伯语属于闪含语系,按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阿拉伯语属于综合型语言,即通过词形的变化来表达句法关系,而汉语属于分析型语言,即没有词形变化,而是通过词序或虚词等功能词来表达词法或句法关系。阿语的句法讲究形式上的逻辑关系,词汇层面有一个规律的、变化的由屈折来体现的派生系统,在阿文的句子中,各成分借助语法手段构成完整的板块,各成分的位置相对自由,但具有严密的形态变化来体现语法关系,包括名词的性、数、格、指以及动词的人称、时态等,语义则是通过这种语法关系来体现。而汉语则注重意合,语义的表达不是依靠严格的显性语法手段,更多的是依靠词语间的语义关系或上下文语境去体会,对汉语的理解更多地依赖于灵活的整体表达功能。两种语言本质上存在着客观的差异。[3]

2.文化层面认知环境的差异

文化层面的差异也是阿拉伯语汉译过程中造成语义缺失的一个因素。这种文化差异来于认知环境的不同,认知环境的不同也就是因为我们生活的、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不同,从而造成了我们的行为习惯以及理念观念的不同。这种不同具体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自然环境、生活习俗以及历化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对于某个或是绝大多从事汉译的人来说,他的认知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他的认知环境是他的一切的社会生活经验的集合,对于阿拉伯语汉译特别是习语的汉译也同样如此,这要求译者有一定的阿拉伯社会生活的环境认知,然而由于客观环境的因素,这种认识环境是比较匮乏的,对译者有较高的要求。外部环境带来的认知是不同的。语义缺失是阿拉伯语习语翻译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这是由源语和目的语的“语盲”及文化的特性所决定的,对此我们应该时刻的注意和警惕,在翻译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保持原意的完整性。[4]

3.审美形式及功能的缺失

对美的追求、对美感的追求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都是普遍存在的,我们都有追求美的共同特性。对于语言也是如此,在阿拉伯语习语汉译过程也同样如此,然而意义与审美形式的无法兼顾以及审美标准的不统一造成了译语的不完整和缺失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阿拉伯语习语汉译中由于译者的审美形式的差异以及对美感追求的差异,语义缺失是客观存在的。审美是个人对特定实物的感知,是个人的客体感受,个体之间的差异是不同的,即便是对于同一事物都会存在不同的审美感受。这个差异也客观存在于而且体体现在语言中。在阿拉伯语汉译过程中,源语作者与目的语读者想要达成审美的统一,完整实现的统一审美功能,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从这个方面说在阿拉伯语汉译过程出现语义的缺失也是在所难免的。

参考文献

[1]朱立才. 阿拉伯语的两大文化特征及其汉译原则[J]. 中国翻译, 1995, 3: 014.

[2]纳洪其. 浅析阿拉伯语翻译技巧[J]. 科技资讯, 2008 (7).

[3]朱廷婷. 阿拉伯语习语汉译的语义空缺与补偿[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 (6): 74-77.

[4]张志忠. “百年翻译运动”及其贡献[J]. 伊斯兰文化, 2008, 1: 003.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2

关键词:禁忌语;中阿对比;跨文化认知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想要避讳或者禁止的一些东西,这种特殊的习俗反映在文化上就是禁忌,禁忌在文化学上被成为“taboo”,在生活中表达这些禁忌的委婉表达方式就是禁忌语。[1]

不论是中国还是阿拉伯国家,人们在表达敬畏、死亡、或者性、排泄等不洁现象时都会寻求一种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另外,禁忌语也与特定的社会、文化、等密切联系,因此,不同地域的人在禁忌语的表达上存在着差异。[2]

一、中阿禁忌语的表现类型

中阿两种语言,无论是在表现形式还是其所产生的文化效果上都有很大不同,因此禁忌语方面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名字称谓禁忌

中阿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别,导致在名字和称谓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人的名字是姓在前,名在后,一般晚辈忌讳跟长辈用同样的名字。在古代更是这样,老百姓要避开帝王的名字,遇到跟帝王名字中相同的字词时,要用其他的方式代替重。阿拉伯国家名字是名在前,姓在后,并且先是自己的名字,然后是父亲以及爷爷的名字,最后才是姓。在取名时多以跟先知的名字一样为荣耀,所以会有很多人的名字是、阿卜杜拉、阿罕默德、穆斯塔法等等,也会出现孩子的名字跟父亲甚至爷爷的名字一样的情况。

(二)植物禁忌

不论是中国还是阿拉伯国家,人们对植被的喜爱都是一样的。有些阿拉伯国家极度缺水,但是依然不能磨灭人们种植花草的热情,会通过各种方式储存水资源来种养植被。这些植物除了被人们给予对美好事物的象征以外,还有一些禁忌是我们需要避讳的。

在中国被视为花之君子,象征高洁尊贵,但是作为礼物馈赠是有很多禁忌的,如果在看望病人时挑选白色的,势必会对交际造成困扰。在伊朗,送人黄色的花代表着对被送者的憎恶和仇恨,在交际中要尤为注意。

(三)数字禁忌

数字产生初期只是一种计量单位,现在在不同的语境中也有不同的含义,数字禁忌也属于禁忌语中的一种。

汉语中, “四”是“死”的谐音,代表着死亡。因此在中国数字 “4”是非常忌讳的,在电话号码中、车牌号、门牌号的选择中会尽量避免。由于受到宗教的影响,阿拉伯世界的人对“13”这个数字非常不喜欢。不会选择十三号去办理重要的事情,建筑物中也尽量避免十三层。汉文化中,并没有对十三有特殊的敌意。

(四)动物禁忌

中国人敬畏“龙”,并称自己的是“龙的传人”,象征着智慧、尊荣和权势。古代阿拉伯贝都因人终日与骆驼为伴,骆驼成了他们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和生活财产,因此对骆驼尤为敬畏。

老虎在汉文化中被视为“百兽之王”,象征着力量和威严。在阿拉伯,狮子才是最勇猛的,常把国王和勇猛的男子喻槭ㄗ印[3]

二、中阿禁忌语差异原因分析

(一)风俗习惯不同

生活习俗、社会文化、法律制度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人自古以来逐水草而居,在两河流域繁衍生息,以儒家文化为正统思想,社会制度健全,崇尚儒家文化,反对战乱争斗。而阿拉伯民族尚武爱斗,在竞争拼夺中求得生存。

(二)思维观念不同

汉民族的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同时也受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重视直觉思维,强调悟性的重要性,忽略了逻辑推理能力。阿拉伯世界的人在思维上更理性,注重逻辑思维。

三、交际策略及具体建议

(一)中阿跨文化交际的策略

1.增强教师处理文化冲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让学生多渠道了解禁忌文化

3.调整课程设置

(二)中阿跨文化交际的具体建议

1.只有在合适的场合才可以使用“小姐”和“同志”;

2.给中国朋友送礼物的时候不能送、雨伞、钟、绿色帽子;

3.中国人在阿拉伯国家的“斋月”里尽量不要讨论饮食,不要在穆斯林面前吃饭喝水;

4.中国人尽量不要在穆斯林面前讨论堕胎,以及对不恰当的怀孕的处理办法;

5.外国人尽量不要在阿拉伯人面前抱怨自己住的地方离清真寺的大喇叭太近,极度影响生活等事情。

从文化认知的角度来看,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可以被认知并且逐步减少的。交际双方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全方位认知交际中的禁忌语,以减少交际摩擦,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进而达到成功的交际。

参考文献:

[1]严丽.韩中禁忌语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9.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3

阿拉伯人口约四亿五千万人

阿拉伯人,闪米特人的一支,是指西亚和北非讲阿拉伯语的居民,语言为阿拉伯语,多信奉伊斯兰教,由阿拉伯人组成的社会为阿拉伯世界。

“阿拉伯”作为民族指代词最早出现于西元前九世纪亚述征服亚兰时期的阿卡德文文献“库尔恩独石”上。欧洲人称之为“萨拉森人”。阿拉伯国家包括阿尔及利亚、巴林、埃及、伊拉克、约旦、黎巴嫩、利比亚、摩洛哥、阿曼、巴勒斯坦、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叙利亚、突尼斯、阿联酋、也门。还有一小部分分布在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乍得、坦桑尼亚等

(来源:文章屋网 )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4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要性的凸显,阿拉伯国家“向东看”政策倾向也日益明显。2004年“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以来,我国与中东阿拉伯国家在各领域的交流和合作迅速发展,对阿拉语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开设阿拉语专业的高校数量不断增多。据初步统计,截至2013年我国开设阿拉语专业的本科高校达到了30所,其中24所(80%)都是在2000年后新增设的。在教学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如何提高阿拉伯语人才培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利用二语习得关于动机理论及动机激发策略的最新研究理论和方法,对国内阿拉伯语本科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及自主学习能力展开量化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教学建议,以解决阿语基础教学阶段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和动力持续性差等突出问题。

二.文献综述

通过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到近十年外语类核心期刊上以“学习动机”为关键词的二语学习动机量化研究论文,并对这些论文进行分析发现外语学习动机类定量研究呈现出以下特征:

1.从研究对象看:我国二语学习动机定量研究的主要对象为本科学生(如高一虹等,2002至2012)。也有以非英专研究生(李淑静.2003,陈芳,秦晓晴.2004,郭继东.2009)、职业学院学生(朱振英.2010)和外国留学生(陈天宇. 2012)为被试对象的研究,但只占到了总论文数的1/4以下。此外,几乎所有调查项目都将英语学习者作为调研对象,“英语”成为了“二语”和“外语”的代名词。

2.从研究内容看:对二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动机内部结构和诸多动机变量间复杂关系的研究,如秦晓晴和文秋芳(2003);二是对动机类型、动机强度与自我认同关系的研究,如高一虹等(2002-2012)、边永卫(2009)、朱振英(2010)等;三是对学习动机与其他影响成绩的学习者因素间关系的研究,如李昆、余理明(2008)、倪清泉(2010)、郭继东(2009)等。

3.从定量研究方法看:一、几乎所有的量化研究都以问卷作为调研工具。除此之外,部分研究还综合了学习日记采集和学生访谈等调研形式(高一虹等.2008);二、多数研究(64%)的样本容量在100~499人之间,57%的研究抽样范围仅涵盖一所学校,即多数研究都是采用以研究者或同事任课班级为抽样对象进行数据采集,这可能导致样本总体代表性不够;三、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结合。纵向研究主要考察学习动机强度变化以及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的关系,如高一虹团队(2003~2012)、边永卫(2009);三、在数据统计工具使用上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相对于早期学习动机量化研究中纯粹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研究而言,近期研究对统计手段和工具的使用越来越复杂。如秦晓晴和文秋芳(2002)使用了Lisrel模型分析方法来建立动机因果关系模型,研究各动机变量间的复杂关系。其他研究均不同程度采用了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较为复杂的推断性统计分析手段。

三.研究问题

本文通过问卷调研和实证分析,研究我国高校阿拉伯语专业本科生学习阿拉伯语的动机类型,各类动机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教学建议。具体问题包括中国高校阿语专业本科生的学习动机有哪些,这些动机类别对成绩是否造成显著影响,学生的阿语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及动机激发策略。

四.研究方法及测量工具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共涵盖全国范围内开设阿拉伯语专业的五所本科高校的11个班级,分别来自北京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宁夏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和南京金陵学院,学生主要分布在三年级至四年级。施测时实际发放问卷232份,回收有效问卷230份,问卷有效率为99.1%。

问卷共包含三个部分,采用5点李克特量表(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第一部分为学习动机测项,共包含17个问题,测项来源为以往外语动机研究文献加上开放式问卷形式;第二部分为自主学习能力测项,包括15个问题;第三部分为测试者人口统计特征,包括性别、年级以及阿语专业四级考试成绩。

五.数据分析结果

1.学习动机的因子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的人口统计特征如下:230名学生中女生152人(66.1%),男生74人(32.2%),不详4人(1.7%);学生年级其中三年级203人(88.2%),四年级22人(9.6%),不详5人(2.2%);阿语四级成绩60分以下80人(34.8%),61-72分51人(22.2%),73-96分以上63人(27.4%),96分以上1人(0.4%),不详35人(15.2%)。

对17个动机项目的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阿语学习动机可归纳为五个因子,分别为“内在兴趣”,“社会评价”、“学习情境”、“家庭责任”和“宗教情感”。

“内在兴趣“包括“喜欢阿拉伯语”、“喜欢语言学习”、“对阿拉伯国家的人和文化感兴趣”、“对阿拉伯文学感兴趣”、“阿语是重要的世界通用语言”、“让阿拉伯国家了解中国”六个测项,因子均值为3.29。

“社会评价”包括“取决于我的阿语成绩”、“不辜负父母的期望”、“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对今后个人发展有用”四个测项,因子均值为3.70。

“学习情境”包括“取决于阿语课的成绩”、“取决于是否喜欢老师”、“取决于是否喜欢我的班级”三个测项,因子均值为3.47。

“家庭责任”包括“获得大学毕业证书”和“父母要求”两个测项,因子均值为2.89。

“宗教情感”包括“对阿语一见钟情”和“对伊斯兰教感兴趣”两个测项,因子均值为2.86。

从因子分析结果来看,我国阿语专业本科生学习阿语的最显著动机来自“社会评价”,即社会和父母的期许,其次“学习情境”对学生是否坚持学习阿语也发挥了重要影响,“内在兴趣”动力则排在了第三位,这体现了我国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的传统特色。

此外,通过学习动机与全国阿语四级考试成绩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见表1),“内在兴趣”和“家庭责任”两项因子对学生的阿语四级成绩构成了显著影响,内在兴趣均值越高,成绩越好,家庭责任均值越低,成绩越好。这说明只有提高学生学习阿语的内在兴趣,才能使学生的成绩获得提高,而过重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反而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2.阿语自主学习能力分析结果

表2是阿语自主学习能力各测项得分情况,结果显示学生的课堂自主学习比课外自主学习能力强,表现为及时完成课后作业、上课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及时复习课堂学习内容等项目得分较高,而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阿语水平的书籍和练习、主动阅读阿语的报刊、新闻、杂志和小说等项目得分较低;其次,针对语言应用性的训练不够,如课后经常和同学练习阿语对话、主动进行课外听力训练和积极参加阿语相关文化活动及竞赛的得分都比较低。

六.阿语学习动机激发策略建议

如何激发阿语专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阿语教学碰到的首要问题,我国高校阿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动力持续性差等问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习进入良性的循环轨道尤为重要。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阿语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阿拉伯语专业是我国高校“零起点”的外语专业,学生对语言及相关信息的了解很少,而且容易受到西方媒体对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教妖魔化的影响,认为阿拉伯语国家落后、封闭、歧视女性、战乱,这对培养学生学习阿拉伯语兴趣是不利的。因此不少各高校都会在本科教学大纲中不同程度地设置阿拉伯国家社会与文化、伊斯兰概况等课程,帮助学生正确了解阿拉伯世界,同时也能提高阿语专业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为语言学习预备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此外,还建议各个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演习活动,如阿语知识竞赛、阿语歌唱比赛、阿语配音比赛等,在塑造浓郁的外语学习氛围同时,加强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此外,专业教师还应利用学生暑期实践环节,指导学生开展专业相关的主题研究,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语言学习目的的了解。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5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制约着语言的发展。任何一门语言都与其所承载的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阿拉伯语与阿拉伯文化也不例外。正如胡文仲教授所言,“只学习语言材料,不了解文化背景,犹如只抓住了外壳而不领悟其精神”。因此,在学习并运用阿拉伯语时,必须要了解阿拉伯文化。

阿拉伯文化更确切地讲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它由阿拉伯人固有的文化、伊斯兰教文化以及波斯、印度、希腊、罗马等外族文化共同构成。这几种文化对阿拉伯语产生了很深的影响,阿拉伯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反映出其特定的文化内涵。纵观历史,各文化的核心大都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伊斯兰教作为阿拉伯文化的核心,贯穿在阿拉伯人的日常生活中,并反映在阿拉伯人所使用的语言中。

阿拉伯语与伊斯兰教、穆斯林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阿拉伯语语用中,正确理解并处理阿拉伯语所承载的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阿拉伯语学习者而言,必须要了解伊斯兰文化,更要掌握它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才能避免语用失误,以利于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二、问候语中的伊斯兰文化

在语言交际行为中,最常见的莫过于互致问候。问候语是人们见面时打招呼、寒暄的一种语言交流形式,也是人类语言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问候语通常精短而简洁,并以问句或感叹句的形式出现。人们碰面互致问候是对对方的尊重。问候语既能体现个人的文化素养,也能反映一个民族的语言特点、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世界上各个民族几乎都有问候语,阿拉伯民族因其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不同拥有别致、独到、丰富的问候方式。

在阿拉伯国家,耳熟能详的问候语当属“?????? ?????!”(你好,愿平安降临于你),其完整的形式是“?????? ????? ????? ???? ???????!”(愿平安、真主的仁慈和吉庆降临于你)。根据问语的详略其答语亦有简有繁,分别有“?????? ??????!(愿平安也降临于你)”“?????? ?????? ????? ????”(愿平安和真主的仁慈也降临于你)“?????? ?????? ????? ???? ???????!”(愿平安、真主的仁慈和吉庆也降临于你)。中国穆斯林将这一问候语称为“说赛俩目”。

这一问候语具有普通问候语不具备的神圣色彩。穆斯林认为,“赛俩目”是来自真主的祝福,据《古兰经》记载,“他们与真主会见的那天,真主对他们的祝辞是‘祝你们平安’”。此外,真主在《古兰经》里也以“赛俩目”祝福许多先知,如努哈、穆萨、易卜拉欣等。不仅如此,“赛俩目”还被列为穆斯林生活中的义务之一,伊斯兰教法制定了详细的说“赛俩目”的礼仪。

“赛俩目”作为普遍存在于穆斯林群体中的问候语,已成为一种识别穆斯林身份的象征符号。在交际的过程中,往往以最直接的方式将文化认同感表达给对方且引起共鸣,促进了交际的顺利进行。即使交际的一方是非穆斯林,而他以“赛俩目”问候了对方,仍能增加亲和力,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赛俩目”是以穆斯林为主体的阿拉伯人最为推崇的问候语,在阿拉伯问候语中也是使用最广泛的。

此外,阿拉伯人在不同时间碰面有各异的问候语。早上相遇时用“???? ?????”(早上好),答语是“???? ?????”(早上好)“ ???? ???? ?????”(真主使你的早上幸福);下午碰面时用“???? ?????”(下午好),答语是“???? ?????”(下午好)“ ???? ???? ?????”(真主使你的下午幸福);晚上见面通常都以“???? ?????”(愿你的晚上幸福)来问候。此处的“???? ????”(幸福、好)寓指真主的恩泽及真主赐予穆民的福祉。

阿拉伯人常根据心情、天气、语用目的的不同,用“????”(茉莉花)“????????”(茉莉花)“?????”(玫瑰)“?????”(雨)等词来问候。“???”既是真主的尊名之一,又是先知的别号。这些问候语中蕴含着浓厚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色彩。穆斯林认为,好坏都是来自于真主的前定,他们通过问候表达的不仅是对真主的坚定信仰,也是尊行教义的一部分。

阿拉伯语问候语中还有询问身体状况、家人情况的,如“??? ?????”(情况怎么样)“??? ????”(你的身体怎么样)“??? ????”(你家人怎么样),这些问句的肯定回答都以“????? ???”(感赞真主,赞美是属于真主的)开头,附加上对其真实情况的描述,这表明穆斯林坚信个人或集体境遇的安好和幸福是来自于真主的恩赐,人们不应该忘恩负义,所以在回答问语之前,习惯表达对来自真主的这种恩惠的感激。

综上可知,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其问候语中。如果对此没有一定的了解,在与阿拉伯人接触过程中必定会产生隔阂,不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

三、承诺、祝愿语中的伊斯兰文化

人际交往中有这样的情况,说话人主动表明自己愿意承担义务做某事,听话人对其所讲的话及许诺的事有所憧憬,这两者间便产生了一种承诺。有些承诺可实现,有些则无法兑现。承诺的内涵非常丰富,有时是责任,有时是婉拒。阿拉伯人语言中的承诺尤为让人捉摸不透。

阿拉伯人常用“?? ??? ????”来许别人一个承诺,其意为“如果真主意欲”。对穆斯林而言,“?? ??? ????”不仅是允诺,更是祈祷词,是对真主的赞念。阿拉伯人时常将这句承诺挂在嘴边,既是其虔诚信仰的体现,也是对真主的敬畏。,“?? ??? ????”还体现了阿拉伯人的宿命观。他们认为事情的成败与否都是来自真主的前定,个人能做的只是付出最大的努力并履行应尽的义务,然后将之托付于真主并欣然接受。

而有不信守承诺的阿拉伯人在具体语用过程中,会在文字上下工夫,钻空子。他们将作为肯定句表承诺的“?? ??? ????”当作条件句的结句来使用。所谓条件句就是当条件成熟或具备时,其所陈述的事情才有可能实现。此时,承诺大都表示一种委婉的拒绝。如承诺的事情没有实现,承诺者的托辞便是“真主没有意欲这件事情”。若听者对该表达所指的含义还停留在是其信仰在言语上的体现时,则很有可能误事。这种投机取巧者在阿拉伯国家并不少见。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阿拉伯民族性格的一种误解。有人认为,不守诺言是阿拉伯人的本性所致,其实不然。这种观点的产生,是因为对表承诺的“?? ??? ????”文化内涵的误用。

人际交往是个相互的过程,当讲话者告诉听者他立志要做成某事的时候,听者通常都会予以回应并祝愿他能够取得成功。阿拉伯人这样回应讲话者,如“????? ???? ????”(真主使你成功)“???? ??? ?????”(真主使你成功、好)“?????? ??? ????”(我们托付于真主)“???? ???? ??? ???????”(我们祈求真主使我们成功)。伊斯兰文化的核心是对真主的信仰和崇拜,其他的一切细则由此派生而来。真主是天地万事万物的掌控者,他意欲使谁成功,其他任何人都不能阻碍,所以以这样的句子来回答,是对对方真诚的祝愿。

四、发誓语中的伊斯兰文化

发誓在各文化中普遍存在,发誓在言语和行为上的表现因各民族信仰、历史的不同而异。中国人喜欢“对天发誓”,是因为古人认为,天代表天上的神仙,凡间的一切都是由天上的神仙决定,所以对天发誓,就表明对天上神仙的承诺。既然是神仙,就必然是无所不知的,违背了诺言也是瞒不过神仙的,以此来显示诚意。发誓往往表明的是一种决心和心理暗示。

发誓这一语言和文化现象在阿拉伯社会具有普遍性,阿拉伯人与其他民族相比,更喜欢发誓。阿拉伯人通常以“生命”“真理”“名誉”“真主”“先知之名”来起誓,如“??????(以你的生命起誓)”“????”(以你的权力起誓)“???? ?????”(以我的名誉起誓)“???? ?????”(以真主起誓)“?????”(指真主发誓),也有少数人喜欢以父亲、离婚等来发誓。

纵观历史,不难发现各民族用于起誓的东西都是其价值观中最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对于阿拉伯人而言,生命、真理以及名誉是无价的、宝贵的,而真主是至高无上的。真主能够洞察天地万物,他必然知晓一个人是否违背诺言。穆斯林认为,当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真主就是第三者,当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真主便是第四位,这就是说真主是一切行为的见证者。穆斯林坚信,不遵守自己所许的承诺,会遭到来自真主的审判和惩罚。因此,以真主来发誓,是最有诚意的。这与中国人对天发誓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中阿跨文化交际中,由于语言障碍不被理解和认同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巧妙地运用发誓语,能够加强自己说话的分量,提高可信度,赢得对方的信任。

五、赞美、称赞语中的伊斯兰文化

用语言表达对人或事物优点的喜爱即是赞美或称赞。适时的赞美能给人带来好的心情和美的享受,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赞美还能使自卑者自信,使懦弱者坚强。

阿拉伯人的赞美别具一格。阿拉伯人表达对某人、某物或某事的喜爱之情时,并不就事论事予以赞美,而是赞念真主。最普遍的赞美词有:“????? ???”(感赞真主)“?? ??? ????”(真主意欲、太棒了)“????? ?? ??? ?????”(愿真主赐福先知)“?? ????”(主啊)。这些词或用于赞颂感叹事物的美好,或赞叹别人的成功和成就,或鼓励别人为之打气加油。阿拉伯语这些赞美之词中都饱含着对真主恩赐的感谢。

此外,阿拉伯语在表示认错、忏悔及谦虚等语言中也都融合伊斯兰文化,如“?????? ????”(我向真主忏悔)“????? ????”(真主是全知的)。在阿拉伯语语用中,必须注重对祈祷词的使用,祈祷是穆斯林的一项功修,也寄托着美好的愿望。如听到先知穆圣的名字时,当赞念“??? ???? ???? ????”(愿真主赐福穆圣);当听到其他使者及圣门弟子的名字时,用“??? ???? ????”(愿真主赐福他们)来祝福他们;当听到有人去世时,“??? ??? ???? ???? ??????”(我们来自于真主,必将归于真主)表明人们都是来自于真主的创造,必将归于他。诸如此类的祈祷词,又叫“杜阿”,不胜枚举。不管是否信仰伊斯兰教,在与阿拉伯穆斯林打招呼时,如此运用,既是对对方的尊重,也是拉近距离的手段。

六、结语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6

关键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开放性;保守性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由阿拉伯人与穆斯林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其糅合了东西方古代优秀文化,尤其是汲取了希腊罗马文化的特征,属于阿拉伯人固有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波斯、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等多种文化源流汇合而成的新文化。所以,可以说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贯通东西方文化的重要交流媒介,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一、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

(一)开放性的形成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产生本身就是建立在多种文化融合基础上的。早在公元7世纪之初的阿拉伯部落林立、缺乏统一的文化思想,直至传播伊斯兰教,才使得阿拉伯人成为了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然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伴随着穆斯林向东西方扩张的历史,阿拉伯人先后征服多个国家建立起“阿拉伯帝”,其中原有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了交融发展,使得伊斯兰教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同时,也使得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成为融合古代多种优秀文明的综合性文化。其中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医学、天文学、游艺、美术、工艺、占星学等多种文明成果糅合在一起,涉及到波斯、古希腊、罗马、印度以及中国等各种优秀的古典文化。

(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互影响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善于汲取其它文化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在长期的征服战争过程中,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得到了迅速传播,并且在唐朝时期传入中国,对其他文化造成了深刻影响。然而,早期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毕竟存在局限性,尤其是在社会制度与思想文化上与其他优秀文化相比处于劣势,古代印度、埃及、罗马、叙利亚等国家的文明程度要高于阿拉伯人,所以,当阿拉伯人在传播伊斯兰教的同时也在积极吸收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各种民族文化在阿拉伯人的精神世界中相互渗透和融合进而逐渐形成更具开放性和兼容性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尤其是在阿拔斯朝时期所掀起的“翻译古典文明运动”高潮,使得阿拉伯人大量吸收了来自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越来越多的其他文化纷纷以阿拉伯文为载体而被保存下来。同时随着伊斯兰教向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其他民族也在积极学习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语也成为许多民族的通用语言。可以说,阿拉伯人在接纳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对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交流与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阿拉伯文明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近代文明的产生奠定了文化基础,为东西方优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发挥了桥梁作用,使得大量的东西方古代优秀的文化精华传播到世界多地,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正如赫伯特・格特沙尔克所说的“全世界都应感谢阿拉伯这个媒介”一样,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保存与传播作用,例如中国,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就是在中世纪通过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传入欧洲的。与此同时,阿拉伯人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创新者,他们在翻译其他优秀文化过程中,会融合进入更有价值的解释和评论,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如果没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那么世界文明发展的脚步无疑将会延缓。

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保守性

中世纪的阿拉伯帝国作为统治者,在吸纳外来民族文化时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在保留自身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兼容并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取舍标准主要是依据伊斯兰意识,对外来文化进行筛选和加工,适合帝国政治和伊斯兰宗教发展会予以保留,对于那些非伊斯兰的文化会排斥,以此来确保伊斯兰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所以,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与保守性是相统一的,开放性建立在保守性的基础之上。随着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倒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却得以庇护延续下来,二战以后,阿拉伯国家陆续获得民族解放,伊斯兰文化复兴有了新进展,也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阿拉伯民族文化的保守性和排他性也在新的时期有了新的发展。面对来自西方文化的侵蚀,当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保守性更加凸显,开放性与保守性的对话一直没有停止过。

三、结语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与保守性与伊斯兰教本身的理性思维密切相关。同时也证明,不同文化之间是可以相互理解和渗透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中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世界文化也得以借助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媒介作用,得到了不断丰富和更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新时期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也面临着重新审视自己的命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