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整合资金的定义范例6篇

涉农整合资金的定义

涉农整合资金的定义范文1

摘要: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起到推动的作用。我国每年都会拨放大量的资金用于“三农”的建设,以保证惠农、富农、强农政策的顺利开展以及实施。而对于这些涉农资金是否得到正确合理的使用,已经日益成为审计部门关注的重点。本文则针对涉农资金审计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治理措施展开详细的讨论分析。

关键词 :涉农资金;审计;治理措施

2014年年底,海南省审计厅对外宣布,在该省本年组织的“涉农四项资金绩效审计”主题项目中,共对21.55亿元的涉农资金进行审计,其中共发现问题资金5.03 亿元。大比例有问题的涉农资金被查处,再度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涉农资金是否得到正确使用的关注。涉农资金是否得到正确的使用,关系到我国“三农”问题的顺利实施,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关系到百年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涉农资金的审计也被审计署和各级审计机构列为做好审计工作的“重头戏”。

一、涉农资金审计的必要性

涉农资金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拨付的用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项资金,其包括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医疗、村村通、农村的义务教育等众多方面,关系到农民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因此涉农资金审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涉农资金涉及到的部门众多,并且关系到千百万农民的自身利益,情况复杂,为了保证国家的各项资金用在实处发挥正确的作用,让农民真正的得到好处,共享社会主义的成功,必须加大对涉农资金的监察。其次,通过调查与分析,可以清楚的了解各地方涉农资金的使用情况,分析和揭示不同地区在农业上所存在的困难,有助于政府根据审计过程中所发现的情况对已经制定的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和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确保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最后,进行涉农资金的专项审计,可以充分发挥审计机关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开展各项审计工作,发挥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依法审计严格审计,才可以保证国家的各项资金得到高效的使用,促使下级部门合理的分配、管理和使用各项资金,最终实现造福农民大众。

二、涉农资金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涉农资金审计对象财务知识缺乏,配套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农村的审计人员缺乏基础的财务知识,有些人员基本上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长期系统的财务培训,记录的账簿缺乏专业化和规范化。同时,大部分的农业资金使用单位的记录尚未实现电算化,仍然采用的是会计人员进行记录的“手工帐”,甚至有的根本就没有账簿,出纳与会计由一人担任,没有实现权责分离,而且记账的时候,在没有原始凭证的情况下就将相应的支出记录在账簿当中,没有经过认真的审核。由于没有配备电算化,缺少相应的内部控制程序,这就给审计人员在现场取证的时候带来一定的困难,很难获得高质量的审计证据,使得审计人员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二,审计人员不足,审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有待提高。随着国家逐步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植力度,涉农资金的投入量与日俱增,工作量大任务重,现有的审计人员已经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涉农资金的审计需求。同时,现有的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法制素质与涉农资金审计所要求具备的素质还有一定的差距。多数涉农项目审计没有实行真正的绩效审计,有的停留在查错防弊阶段。

第三,审计的深度和广度无法得到保证。首先,涉农资金投放的层级很多,涉及到的项目错综复杂,增大了审计的难度。涉农资金一般由财政部拨付给省级财政、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卫生局等各个部门,再由各部门根据所需逐层往下拨付,资金的用途包括乡村公路建设、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农村合作医疗、农业产业化经营等诸多方面,项目零星,复杂交错,所涉及到的范围广泛,有着“大而散”的特点。这就使得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的时候会对那些零星的项目进行抽查,无法对每一个项目都进行详细的审查,导致审计的广度无法得到保证。其次,由于人力和时间的限制,使得审计的深度也无法得到保障。涉农资金所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泛,审计人员仅仅会对重大的资金项目进行详细的审查,而那些零星的项目则是抽样审计,这就会导致很难对每笔资金的每一项用途都进行核对,有的环节有的项目很难做到审查到位、深入审查和透彻审查,使得审计的深度受到了限制。

第四,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在近几年,国家不断加强对“三农”的投资力度,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医疗保险、水利建设等方面投入的资金逐年增加,然而相应的法律法规却未能与资金的投入速度同步,没能达到及时的跟进。一方面,当财政资金拨付到某一个项目时,审计部门未能对资金使用的全部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如今审计工作基本为事后审计,缺少相应的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而我国也未能颁布明确的制度来规定农业资金的审计应当有哪些程序以及做好哪方面审计的工作。这就使得审计工作中漏洞百出,审计人员偷工减料,大量的财务舞弊现象未能被发现。另一方面,审计机关的督促整改细则制度尚不全面。审计工作的目标就是发现被审计单位在日常经营中是否存在重大错报以及舞弊的情况,审计人员还需根据审计的结果向被审计单位出具审计报告同时提供相应的建议。然而现实的情况则是,既没有对被审计单位出具相应的审计整改情况书也没有制定出完整可行的回访制度,同时对于审计中所发问题的相关责任人也没有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涉农资金的审计从表面上看也就是走个形式,未发挥其实质的意义。

三、涉农资金审计的治理措施

第一,推进涉农资金基础设施的改进,提高信息化水平。一方面加强对基层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定期对其进行会计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同时,制定考核机制和淘汰制度,不定期的对基层的会计人员进行考试,未通过考试者通报批评或者开除不在聘用,以此提高账务的质量。另一方面,提高基层信息化水平,实现人机结合。将会计电算化普及推广到基层去,用电算化代替手工记账,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各项功能,既能减少手工处理的工作量同时也可以职权分离,加强内部控制,防止会计人员利用手工记账的漏洞私自占用涉农资金。

第二,壮大审计人员队伍,重视审计人员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训。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对审计人员的数量进行适当的调整,择优录取,招募素质过硬的审计者加入涉农资金的审计队伍中去。对已经在编的审计人员,定期考核,坚决淘汰无法胜任工作的人员,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审计人才队伍。同时,涉农资金审计的难度大,不仅要求审计人员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还要对一定范围的农业知识有了解,这样在审计的过程中才可以及时的发现舞弊错报等现象。因此,各部门应当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定期聘请老师进行最先进审计方法的辅导,为其传授应当具备的农业的基础知识;每年选派审计的骨干人才到各地高校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开展全省范围内的审计经验交流大会,资源共享,共同进步。不仅如此,还要注重对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与资金所涉及到的各个部门进行沟通,同时深入群众,与广大农民进行交流,了解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具备抗压能力,面对审计工作的繁琐与复杂,能够迎难而上,坚持下来,出色的完成审计任务;具备综合分析能力,面对错综复杂的审计证据,研究各个证据直接的关系,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三,创新涉农资金审计模式,科学运用审计方法。首先,突出重点,提高审计的效益。由于涉农资金涵盖范围大,涉及到的金额零星,很难将所有的领域全部覆盖,因此在进行审计的时候,应当将涉及到农民自身利益以及农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进行重点审计,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做到“全面审计,抓重点,深调查”。其次,强化审计调查。仅仅通过对会计账簿上面的审计很难发现挪用资金的问题,因为账簿上的记录一般来说所附带的原始凭证都是齐全的,无法发现问题。所以,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进行审计调查必不可少,深入了解每项支出是否用在实际的用途上,发放到农民手中的钱是否账实相符等等,这样有利于全面掌握情况。最后,实施全方位的联动审计。由于涉农资金的拨付不仅涉及到财政部,同时还涉及农业部、交通厅、文化部等等各部门,因此应当由审计部门牵头,自上而下层层审计,同时纪检部门、财政部门、教育等部门进行配合,通过多次的联动审计,提高涉农自己的使用效率。

第四,逐步完善涉农资金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大惩罚力度。首先,国家应当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弥补涉农资金在制度上面的空白。明确审计部门的职责范围、操作流程以及审查方面,敦促其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权限,提高审计的质量。同时,明确制定有关责任人的追究制度,对于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违法使用专项资金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做到“权利在阳光下运行”。其次,加大惩罚力度,严格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基本原则,对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严重损害农民利益的违法违纪案件依法严肃的进行处理。对于擅自改变涉农资金用途、挪用涉农资金或者私吞涉农资金的人员,追缴相应的款项并对其处于罚款;对于性质轻微的,给予记过通报批评的处分;对于管理部门滥用资金用于个人享乐等这些性质恶劣的,给以党内警告,性质严重者可撤销其职位;对于贪污受贿吃回扣者,应依法转交到司法机关进行处理。最后,要贯彻十八大中所提出的群众路线的政策方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紧密的依靠群众,认真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将审计的结果公之于众,让人民群众监督,对审计中的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做到审计透明化,让法制化审计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侯俊明,刘俊昌,陈文汇.我国财政涉农资金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财会研究,2014.1.

[2]林丽哥.地方农村基层涉农资金的审计特点分析.现代商业,2014.5.

涉农整合资金的定义范文2

(一)健全涉农资金管理制度,规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涉农资金的使用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并不是简单的账务收支。建立健全乡镇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制度,对涉农资金管理制度、办法等进行修订和完善,使涉农资金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是确保涉农资金真正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完善涉农资金管理制度,应做到统一管理核算、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涉农资金管理,对涉农项目立项申报要严格审核,对项目建设要进村入户、实地核查。建立支农专项资金项目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支农专项资金报账制、严格贯彻执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范支农实施程序,从源头上抓好项目资金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政府采购制、法人负责制、合同管理制、公示制等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再制定特定项目资金的具体管理办法,做到一个专项资金一个管理办法,以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框架,保证专项资金监督、管理中的有法可依。

(二)强化监督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涉农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要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力度。乡镇财政办公室要在搞好部门预算编制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预算执行、监督资金使用、规划和项目的确定以及对支出标准的规范上来,实现对财政涉农资金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尤其是对直接拨付到村或者拨付给项目工程施工方的资金,要科学组织项目申报,细化项目预算,规范项目实施管理,建立财政部门、项目主管部门、项目实施单位和项目法人的资金责任制,加大项目实施的管理力度。严格按照制度、程序管理专项资金。另外,要提高涉农资金收支管理的透明度,建立完善的举报系统,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社会公众舆论应有的监管作用,使得支农资金在阳光下使用,真正发挥支农作用。

(三)加强对涉农资金管理业务的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

涉农资金的重要性要求管理者要有较高的管理水平,财务人员要学习法律法规,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做到依法理财,规范管理。部门领导要按照法律程序办事,严格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涉农专项资金计划管理和审批制度,明确责任,落实责任追究措施。要配备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较高的专职财会人员从事涉农资金会计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涉农资金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道德意识、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切实提高涉农专项资金管理水平,确保涉农资金安全、合法、规范的管理。

(四)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保证财政对“三农”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乡镇财政部门在努力争取上级部门在扩大三农资金供应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金源,合理整合财政资源,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涉农资金的使用要体现代表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公共财政的总体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严格把握政府支农投资使用方向,将支农资金集中于广大农民普遍受益的农林水利和农村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以及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理顺投资主管部门和财政主管部门在资金分配管理方面的职能定位,改变单个部门既要管项目又要管资金的格局,建立两部门合理分工、共同协商、相互制衡和有效监督的机制,从源头上改变投资渠道多、使用分散的状况。建立实施支农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实行严格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开展支农资金绩效评价、支农资金使用情况分析,强化支农资金管理,提高财政支农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结语

涉农整合资金的定义范文3

一、充分认识实施**工程的重要意义

实施**工程,建立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是加快建设都市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要求;是农民进行科学生产决策,规避市场风险,提高科技素质的现实需要。实施**工程,对于促进城乡间信息传递、互动和交换,给农村社会带来更多接触新知识和接受现代教育的机会,扩大农村传播先进文化的层面,有效缩小城乡数字差距,解决涉农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使广大农民成为直接受益者,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实施**工程的目标和内容

(一)**工程的主要目标:

到“十一五”末,在郊区1000个农业比重较大的行政村初步建成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基本实现面向农民的公共信息服务终端的覆盖;整合建设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实现涉农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基本实现农村信息宽带网络“村村通”;完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模式,基本建立市、区、镇、村四级信息服务支撑体系;开展“千村万户”信息化培训,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意识和技能。

(二)**工程的主要内容:

1、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到“十一五”末,基本实现农村宽带网络全覆盖,提高农村的信息传输能力,为实现传输方式多模式、信息来源多渠道、服务手段多样化,提供信息基础设施条件。

2、建设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服务站建设的基本标准:1台触摸屏(农民一点通),3台电脑终端。各区县根据村实际情况确定配置,有条件的地方可增设投影仪等其他设备。

3、整合建设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前台界面统一,后台信息联动”的涉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该平台体系由市、区县两级架构组成,内容主要涵盖农民生产和生活领域,可提供农科热线咨询、涉农信息查询、农业科技人员和单位查询,灾害信息、供求信息,村务公开、社会公共事业及公共文化资源等综合信息服务,实现信息实时更新、内容集成,并根据农民需求,进一步拓展农产品网上交易、订购等电子商务和其他服务功能。

市农委会同市相关部门负责市级平台主要功能和内容建设,以及相关信息资源的整合和维护;区县按照市、区两级平台框架标准要求,结合本区域实际,负责本区域平台的功能和内容建设,以及本区域相关信息资源的整合和维护。

4、建立健全涉农信息服务体系,形成为农信息服务长效机制。建立完善市、区、镇、村四级涉农信息服务体系。在市级层面,做好涉农信息共享的制度性安排,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区县和乡镇负责收集、传递和整合本地区的涉农信息,对村级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工作进行指导和考核;村级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负责本村信息的管理和维护,收集和反馈当地涉农信息和农民需求,指导和帮助农民利用信息化手段获取各类涉农信息和政府服务。

5、强化培训,建设农村信息员队伍。广泛开展农村信息化宣传培训,在两年内完成10000人次的培训任务(每村重点培训5人,农村信息员1名、村干部1名、技术骨干或农业大户3名);注重提高各级农业信息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重点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的信息服务人员和农业生产经营大户、农村经济人信息技术培训,达到会收集、会分析、会传播信息的要求;要突出村级信息员队伍的组织、培训和管理,力争到“十一五”末,每个行政村有1-2名合格的农村信息员。

三、推进**工程的原则

推进**工程要坚持资源整合、强化服务;统筹规划、稳步推进;面上聚焦、求得实效的原则。

资源整合、强化服务。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涉农部门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建立信息交换制度,实现实用涉农信息资源共享;重点加强面向农村广大生产经营者的信息服务,提升广大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品质。

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市级部门要统一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工程;各区县要立足本地实际,编制“十一五”期间推进**工程的规划,合理确定不同阶段的任务和目标,因地制宜地开展建设工作。

面上聚焦、求得实效。根据“成线、成网、成片”的要求,优先支持以镇为单位,统一建设行政村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优先支持现代农业先行区中各行政村的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工程不搞花架子,以服务成效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让农民利用信息搞好生产经营,增加收入,丰富文化生活,享受信息化带来的实惠。

四、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工程建设资金

**工程面向“三农”,主要提供“涉农公共信息”服务,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按照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的原则,对**工程建设资金划分如下:

市级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发建设和运营维护资金投入以市财政为主;按基本标准配置的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中终端设备(相关软硬件,不包括房屋等设施)建设和维护,由区县政府投入为主,市根据区县财力不同的状况给予补助。

**工程不得让乡村举债搞建设。各区县要加强投入,确保基层正常运转。

五、加强领导、规范程序,推进**工程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市农委、市信息委、市财政局、市文广局等部门共同建立**工程推进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工程总体规划和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负责各自涉农信息资源的组织提供,推进涉农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应用,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农委。市农委做好“金农工程”落实,主要负责**工程具体方案的制定和组织推进,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开发和建设,涉农信息资源的等工作;市信息委做好信息产业部试点的组织推进工作,组织开展有关方案论证、规范标准制定、信息化培训等工作;市财政局负责协调监督**工程资金使用情况;市文广局做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落实。各区县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制定本区县工程规划和实施方案,指导镇、村**工程的建设工作。

2、规范实施程序。各区县根据实际,并结合自身需求,制定**工程实施方案,上报市**工程推进联席会议办公室;经联席会议审核同意后,开始实施;工程结束后进行评估验收。

3、加强监督管理。各区县对工程资金应实行专户管理,区县联席会议做好**工程实施方案的审核和推进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市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各区县实施的指导工作。

六、有关要求

1、各区县在推进**工程实施中,要充分利用存量资源,要因地制宜制定推进计划,不增加基层和农民负担。

2、各区县要根据自身推进方案落实年度配套资金和运行维护资金。

涉农整合资金的定义范文4

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按照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把各项涉农资金管理好、分配好、使用好,把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见诸成效,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保护好、发挥好、引导好,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是克服涉农项目资金发放弊端的迫切需要。改革和创新涉农专项补助资金发放模式,建立科学规范的涉农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和监督机制,能够有效减少中间环节,克服发放弊端,进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是反腐倡廉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建立惩治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其基本思路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制度的创新,用改革的办法,切实形成不想、不易、不能、不敢腐败的廉洁之风,进而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改革涉农专项补助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正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的一项重大举措。

二、目前涉农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涉农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涉及面广且繁杂,拨付渠道多,参与管理部门多,在管理上又未能形成一整套比较科学、完善的制度。资金的投入、分配、使用、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使资金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了使用效益。

(一)资金安排缺乏全局统筹协调,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

目前,我县对涉农项目资金实行分块管理,主管部门之间沟通不足,整体协调不够,使资金分配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有相当程度的重复和交叉,导致一些项目多头申报,重复拨款;另外,还造成资金分散使用,不能形成合力。

(二)项目审批不科学,造成资金安排不合理有的农业部门、企业申报的项目所需资金数额都是非常巨大的,即使是当年全县财政全部用于支农还远远不够,但其中不合理成份所占比重也是很高的,加上主管部门在组织评审中,存在着较普遍的走过场现象,致使一些项目立项草率,缺乏科学性和效益性。一些企业还受利益驱使,积极跑项目,争资金,更使项目立项中出现“人情项目”,个别项目重复立项,造成资金安排不合理。

(三)资金使用监督不力

县有关职能部门对涉农项目资金缺乏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跟踪监督,致使支农资金被移用、截留,使用效益不佳,有些项目效益明显不好,照样通过验收,补助资金一分不少。

(四)资金拨付过慢,影响使用效率

资金在每个环节都需要时间流转,影响了资金的时效性,而县财政在资金安排时间上又较晚,一般都在四、五月份下达文件,往往拨付到项目建设单位或个人时,都已是下半年,甚至是第二年,这就影响了相关工程项目建设进度,降低了涉农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也增加了资金管理难度。

三、规范财政涉农项目管理机制的建议

(一)完善农业项目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财政涉农项目管理机制

第一,健全制度,理顺涉农项目资金管理体制。在深化体制改革中,要逐步理顺政府各部门的职责,解决宏观经济管理、资金管理、行业管理等部门之间职责权限和范围划分不清,管理职能交叉重叠等问题,重新配置资源,实现职责到位,从根本上杜绝政府各有关管理部门既是项目的管理者,又是项目的实施者、监督者,但同时各部门之间应加强合作,避免出•工作研究现一些项目资金未见业务部门验收手续,财政便一步拨付到位。这样业务部门对项目建设质量的监督便沦为空谈,甚至于项目建设资料都不能完善。第二,合理安排,完善涉农资金分配机制。企业实施的涉农项目,其资金应由有关部门的联席会议审定,避免多头申报,重复拨款。要明确各部门在支农资金使用、管理中的分工,做到权责分明,责任到人。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全县一盘棋,县政府要在不断完善全县城乡发展规划的同时,科学、合理地编制好涉农项目建设规划。每年财政安排涉农资金要以规划为依据,突出重点,统筹协调,减少盲目性,增强科学性,提高实效性,做到上年底报计划,当年初下指标并及时向社会公示。对农业建设项目的财政支持,要避免资金分散,避免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各自为政,自行建设,重复投资。在项目审定的基础上,相对集中投入,分年分批实施,支持一个落实一个,生效一个。

(二)强化项目的管理,从源头上把握财政支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涉农整合资金的定义范文5

县财政局  XX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中共临潭县纪委  中共临潭县委组织部《关于认真开好2019年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通知》(县委组发[2019]12号)文件精神,我认真学习了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的审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现对照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的问题、特别是对照对照州委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关于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实施方案,认真开展对照检查,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现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恳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领会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有差距,脱贫攻坚理论武装不够扎实。

认真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会关于扶贫开发工作重要论述不够细致、广泛、深入,完全没有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方面做到不够好,没有完全做到学习系统化、全方位,学习政治理论,仅仅停留在了解一些条例、规定的部分章节、条款上,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细致的吃透实质精神。学习领会与实际有差距,出现贯彻中央脱贫攻坚方针政策不精准的问题存在。

(二)研究制定脱贫攻坚政策统筹协调不够,综合施策不够精准,有的工作措施落实质量有待提升,个别地方执行“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存在偏差。

精准帮扶方面,由于单位工作比较繁忙,存在深入帮扶贫困户家庭次数少,了解农户家庭情况不够细致,深入分析致贫原因不够精准,认真研究脱贫路径和方式不太清晰,核算贫困户收入支出账不够详细,制定切合帮扶户家庭实际的帮扶计划内容也不够细致,“一户一策”确定的帮扶措施落实有难度。存在填写“一户一策”精准帮扶计划对贫困户基本情况摸得不清问题。

(三)履行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存在差距,有的县直部门履职尽责不到位,责任和压力传导不到位不到底,有的对脱贫攻坚的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深刻,盲目乐观。

作为县直部门脱贫攻坚工作的一名工作人员,缺乏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存在脱贫攻坚中责任定位认识相对不清的问题,缺乏相对应的责任担当,责任定位不是太准,资金保障专责组职能理解不是太清的问题存在。

(四)党建与脱贫攻坚结合不够紧密,一些贫困村党组织建设比较薄弱,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

就抓党建而抓党建的问题还存在,并没有就脱贫攻坚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存在“两张皮”现象。没有把党建工作贯彻到脱贫攻坚工作始终,做到作风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相互促进。

(五)职能部门发挥作用不充分,存在作风不实问题,扶贫资金监管力度不够。

扶贫资金监管力度不够。2018年虽然加强和规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与管理,促进提升资金使用效益,规范了精准扶贫贷款落实和使用,规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及产业入户资金效益发挥,对全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和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多次重点检查和督查,认真履行财政部门会计监督职责,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加快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的实施进度。但仍然存在对扶贫资金监管力度不够的问题,存在监管业务人员缺乏,监管人员业务能力不高,扶贫资金监管力度不够、监管不全面、有死角等问题的存在。

(六)有的党组织对整改难度大的问题较真碰硬不够,一些问题整改不扎实不到位,有的问题整改机械教条。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不到位,2018年,虽然整合了以工代赈、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涉农资金,但没有完全做到“应整尽整”,特别对以工代赈、车辆购置税、农村饮水安全等3类资金没有做到全部整合。涉及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县直相关部门思想观念没有完全改变,但仍然存整合率低的问题,大类间打通较难、跨类别使用不明显,整合资金的管理存在不规范的问题,作为财政部门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负责人之一,存在不较真碰硬整合相关部门涉农资金的问题。

(七)针对个别党员特别是农牧村党员不同程度的存在“双重信仰”的问题,把党员不准信仰宗教和封建迷信纳入作为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零报告”内容。

本人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信仰任何宗教,不参加宗教迷信活动,始终坚持反对和抵制邪教。

二、整改措施

(一)要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摆在自身建设的首要位置,重点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和省市重要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泛、深入学习领会关于扶贫开发工作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方面,做到学习系统化、全方位,深入细致的吃透精神实质,把准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不忘初心、对党忠诚,坚决维护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落实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

(二)在精准施策、精准帮扶方面,要进一步深入帮扶贫困户家庭。了解农户家庭现状,深入、细致分析致贫原因,认真研究脱贫路径和方式,精准核算贫困户收入支出账,,制定切合帮扶户家庭实际的帮扶计划,加大“一户一策”确定的帮扶措施的落实。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需要、群众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党的事业第一、人民的利益第一。倾听群众意见,努力做到善于克服消极思维、模糊认识所造成的各种束缚,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积极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脚踏实地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要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和资金保障专责组职能学习。进一步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提高脱贫攻坚中责任定位认识,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宗旨意识,树立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进一步务实创新,增强工作实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实现学习方式、工作理念、工作手段和工作机制的创新,最终达到工作成效的不断提高。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经验,提出新思路、新方案,拿出新举措,开创工作新局面,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

涉农整合资金的定义范文6

近日,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率督导组在四川省和重庆市开展全国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督导并调研。他强调,要建立定期督导制度,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如期完成,继续推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加快完善涉农资金管理机制,推动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张桃林先后在四川省和重庆市听取了两省(市)涉农资金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关于前期工作情况的汇报。他指出,两省(市)对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和保障工作有力,下一步要抓紧问题梳理、原因分析和问题整改,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交代,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如期完成。要紧紧抓住当前“三补合一”改革的机遇,加快建立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并强化农业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和金融保险政策三位一体、协同配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张桃林赴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新都区、广安市和重庆市铜梁区等地开展了实地调研,现场查阅了涉农资金整治行动相关工作资料。在邛崃市冉义镇和牟礼镇,张桃林肯定了当地在县级层面统筹整合中央和地方各类涉农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做法。他强调,要充分发挥资金规模效应和集成效应,做到集中连片、项目对接、优势互补,有效避免项目交叉和重复建设。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是四川省立足于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需要而建设的首个农机产业园,张桃林希望园区不断创新机制,加强产学研推用有效结合,加快先进适用、节能环保技术和机具的推广应用,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在广安市岳池县朝阳乡、石垭镇和武胜县新农村示范区调研时,张桃林指出,广安立足本地优势,以规划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使农业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融合,并在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在重庆市铜梁区西郊猕猴桃种植股份合作社调研时,张桃林详细询问了合作社股份构成,特别是财政补助资金形成资产的管护和农民参股分红的情况,他希望在提高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效率、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并带动农民增收方面,进一步加大探索创新力度,积累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