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专业论文范例6篇

涉农专业论文

涉农专业论文范文1

关键词:会计学;涉农特色;人才培养;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113-03

会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审视会计教育改革30多年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会计专业经历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深刻转变。这种转变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了大批会计人才,极大地满足了市场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会计专业学生人数的快速增加,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越来越难。在这种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的会计专业应该实施与其他类型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差异化战略,着力解决扩招后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专业面临的学生就业难和农村会计人才缺乏之间的矛盾。我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凸显“涉农特色”

多年来,我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研究实践上,体现立足农村、服务“三农”会计人才的能力和素质,形成了一套颇具“涉农特色”的培养措施和方法。具体来说,我校会计学专业结合高等农业院校学科发展特色及时修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自身优势,面向农村和农业,培养涉农企业和农村基层部门会计与财务管理人员,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农业会计”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同时还开设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乡镇企业会计”、“畜牧业财务专题”、“农村社会学”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专题”共计6门涉农课程。二是在全球经济国际化发展趋势下,国际会计人才需求旺盛,我们在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了“国际会计”、“国际理财学”和“管理会计双语”等适应国际化要求的课程。三是在应用型和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的社会要求下,我们在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中提高了实践课程的比例,按照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开设了以“会计学原理实验”为基础、“财务与会计综合模拟实验”为核心、“理财方案设计”和“审计案例操作分析”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实践教学四个学年全覆盖,在实践教学中大量使用涉农企业案例。

二、教改和科学研究瞄准“涉农方向”

在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需求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其教学体系的深化改革和科学研究成果的支撑。长期以来,我校会计专业教师深入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公开发表教改论文23篇、科研论文200余篇,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和课程项目设计等视角探讨了本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另外,还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当前会计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展开广泛调查,在剖析本专业大学生学习状态的基础上,推进教学体系改革。主要观点有:(1)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上,首先是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让学生们了解和熟悉农村经济的特点、重要性和发展前景,培养面向农村和农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其次是利用“涉农企业家进课堂”授课方式,培养面向农村和农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再次是积极拓展涉农企业和农村实习基地,培养适应农村和农业的创新创业人才。(2)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上,着重完善以涉农企业和农村其他经营主体为对象的会计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和加强会计创新性实验软硬件环境建设,通过模拟实验,有利于他们掌握会计操作技能,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3)在案例教学上,从教师、学生和案例视角分析其原因后,提出全面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寻找涉农企业有针对性案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会计教学案例素材,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和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探索的过程,学生在某些现实的约束条件下,运用智力和情感锻炼他们面对复杂问题做出科学决策的能力,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清晰的专业理念、高超的专业技能和敏锐的专业判断。(4)在科学研究上,成果团队教师的科研课题和论文瞄准“涉农方向”,紧紧围绕农村企业财务、会计和金融展开研究。

三、学术交流与业务培训拓宽“涉农视野”

无论是科研工作,还是人才培养,都离不开广泛的学术交流。只有通过有效的学术交流,才能使老师们更好地传授知识、沟通信息、取长补短、开阔思路,才能促成不同高校间老师们的相互协作、形成交叉综合,才能使老师们获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出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通过学术会议和业务培训,与国内外其他高校尤其是农业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交流心得和体会,能够及时跟踪学科建设的前沿、发现专业建设的不足,了解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缺陷,从而推进本校会计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体系改革。长期以来,学院和会计专业教研室非常重视教师的学术交流和业务培训。学院提供经费支持每位教师每年1次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鼓励教师进企业尤其是涉农企业实践锻炼,教研室主任还可以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参加相应的教学改革会议。本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和业务知识的培训。

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彰显“涉农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的确立上,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掌握,把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定在学生掌握现有的知识上,要求学生对前人的知识进行接受、消化和储存。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人才的最重要的素质,而这些素质正是会计专业学生所欠缺的。我校会计学专业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依靠农学、园林园艺、茶学和生态学等“涉农学科”优势,构建出“科研课题+学科交叉+技能大赛”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从两个方面入手:(1)以科研课题为载体,通过与涉农学科交叉,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具体做法:一是学院每年将教师新增的各类科研项目向本专业学生和其他涉农学科学生征集调查和科研小团队,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科研项目,然后,课题主持人组织学生科研小团队召开研究思路座谈会、布置研究任务和明确相关要求,撰写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等。二是鼓励会计专业学生联合其他涉农学科学生积极申报学校和省里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2)以专业技能大赛为重点,通过与涉农专业交叉,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我校会计专业非常重视专业技能大赛的开展,商学院先后主办了六届湖南农业大学创业计划大赛,为学生们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本专业学生与涉农专业学生共同组建了诸如“风格尔花卉有限公司”等创业团队,通过创业计划大赛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另外,学院还积极承办了营销沙盘模拟大赛和鼓励学生参加“用友杯”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等。总之,我校通过创新实验项目和专业技能大赛提升会计专业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进而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学体系改革。

五、教材内容紧扣“涉农主题”

教材是教学思想、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载体,是课程得以实施的具体保证,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标志。随着主体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思想、人文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思想和实践教育思想的提出,具有多年传统的高等农业院校会计学专业本科教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难以满足新时期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促使我校会计学专业的教师们去思索如下问题:(1)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们需要掌握会计学科知识的哪些内容?(2)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们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3)高等农业院校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和素质?(4)教材应该怎样适应教学方式的变革?(5)教材怎样才能给教师在教学中留下较大的改革和创新空间?围绕着这些问题,老师们积极组织和参加研讨会,并一致认为:在教材建设中,要坚持培养适应涉农行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人才需求的目标,要坚持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的原则,理论知识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的适应性和创造力。因此,我校十分重视会计学专业课程的教材建设,先后主编各类教材9部,其中有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十二五”规划建设教材、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专用教材和普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等。尤其是主编的《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成本会计》、《会计模拟实验教程》和《审计学》等“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专用教材”系列更是符合在新机制、新模式下探索和创新涉农行业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要求,打破传统理论体系,精选涉农企业案例,突出技能训练,注重可操作性,引导学生从“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系统理解。

参考文献:

[1]杨亦民,胡晟姣,李桂兰.高等农林院校会计学专业建设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9,(3):116-118.

[2]杨亦民,屈静晓.关于会计学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7):124.

[3]张春颖,冯建军.谈会计专门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J].中国高等教育,2012,(17).

[4]章新蓉,顾飞.开放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J].会计之友,2012,(36).

涉农专业论文范文2

首先教学与生产结合不紧密,课程设置方面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体现农业生产的地区性特点。大部分江苏省各农业职业院校仍然以传统农业需要设置专业和课程内容,缺乏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乡土课程内容。其次,专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实践动手能力不强。部分涉农专业的教师往往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生产实践的锻炼,对土地、对农业的感情不深,对农业生产实际不太了解,上课时照本宣科,纸上谈兵。对于教授涉农专业的老师来说实验室是必不可少的教授场所,但是田埂间更应该是涉农专业的教师应该涉足研究的场所。农职院校培养目标有别于农业本科大学,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是农业职业院校的直接培养目标。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要求学生去进行理论的研究,而是要求学生会实践、会操作。再次,各院校的领导过于考虑生源数量,过于考虑招生市场需求,重复跟班地进行着一些非农专业的建设,对涉农专业鼓励发展策略不够多,无法形成学院鲜明的专业特色。

二、解读日本农业职业教育现状

二战后日本的农业教育快速发展,正规的日本农业教育逐步形成了三个层级,即大学本科(含硕士、博士的培养)、农业大学校(相当于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大专层次的高职院校)和农业高等学校(相当于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中职)。农业大学校在日本共有42所,还有15所短期大学设有农学系。

(一)从国家政策上来讲,日本对农业职业教育鼓励政策较多

在新修改的《粮食、农业、农村基本法》中规定,国家积极扶持农业技术教育,对农业学校进行财政补助。日本农林水产省管辖的农业职业学校实行免费教育,其经费来源由国家和地方财政分级拨款。日本政府还专门设立了“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校”,包括农业专业教师都需进行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从业能力。

(二)从课程设置上来讲,日本农业职业学院比较尊重

学生的主体角色,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日本农业大学校和日本农业短期大学学制分为两年,课程设置以学科为核心,分为一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课程设置方面内容较为广泛,有农产、畜产、林产、作文、外语基础、时事等综合课程。一般基础课程主要根据学生自己的爱好选择。一般基础课中与国际化相关的课程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如国际农业市场、国际文化等,这些课程的设置主要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国际思维能力。专业课程中分为必修课、理论课和实践课三类。日本农业高职院校非常注重支持和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每所学校都设有为教学服务的实习农场,面积最大有250亩,最小也有50亩。学生是学校实习农场的主角。学生从入学开始就经常在实习农场帮忙,到大二时他们会建立自己的研究课题。毕业论文中引用的大部分数据都是他们亲自在实验室或是农场实验基础上得到的数据。论文答辩过程中各专业老师会针对数据等提出比较尖锐的问题。

(三)日本农业职业学院最大的亮点就是专业课教材比较多样化

任课教师从各级农业部门和农业科技部门中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农业科技人员担任,没有统一的教材,全部由教师自编教材。这些兼职教师的聘用,有利于发挥兼职教师的潜力,给学院教学和科研注入生机和活力。另外各农业学院采取灵活的实践学分制,重视利用社会教育的场所、设施、人力资源等对大学生进行实践教育。学生在外所有与专业有关的实践都能得到学分。

三、艰难中寻求生存

(一)各院校要进行有效深入的专业内涵建设

内涵建设具体体现在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加强实训地建设三个方面。作为以农为特色的院校需对现行专业进行合理调整,发展壮大符合现今经济产业化结构的涉农专业课程,不符合的需大胆摈弃,在专业上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在课程建设方面要始终把握专业建设规律,尊重社会事实,要将专业的发展紧紧与区域经济联系起来。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采取灵活的机制,加强涉农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为涉农专业内涵建设提供力量保障。实训基地建设是涉农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实训基地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学生技能培养环境的好与坏。

(二)加大实践教学比重,采取公平灵活的评价系统

无论是对待老师或者对待学生,都要尊重他们。在统筹规划学院涉农专业的评价系统时,对待实践内容的传授,对待实践内容的演习与实践,给予老师充分的肯定,给予学生充足的学分。只有采取较为灵活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教师会乐于带学生去展开实践,学生会乐于参与实践,社会会给予学院一定的回报,形成良性循环。

(三)形成学院独特的农业精神和农学文化

农业精神与农学文化不是空谈,更不是“作秀”。它要成为鼓励全院师生爱农敬业,奋发努力的精神支柱。袁隆平是这个时代的楷模,他终身奉行的宗旨是“学为农民,生为农民,造福农民”。他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做到了。当科学实验与经典理论相悖时,他更是敢于大胆怀疑与创新。当代农业职业院校的老师与学生不能认为袁隆平离我们很遥远。这位平易近人的老人曾经也很平凡,最初他也仅是在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的农学老师。因为他志向高远,因为他爱岗敬业,所以他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们每所农业院校都要将像袁老这样的老一辈的农学家作为学院的楷模典范去景仰,要逐渐形成自己学院独特的农业精神与农学文化体系,老师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会热爱农学,关心学院的发展。

(四)加强对外科技指导

自2009年开始,江苏省涉农学校专业教师直接被派到县(市,区),驻在村,实现学校与地方对接,科技与产业对接,教师与示范户对接,实施“三对接”政策。这是农业职业院校发挥传统专业的办学优势,集中人才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重要体现。通过这种科技指导,教师可以借此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转化在产业上,增强在当地经济的辐射作用,扩大社会影响。这种类似的科技指导活动要多开展,而且要有更为实效的对接普通农户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农户享受研究成果,带领他们共同致富。

四、结语

涉农专业论文范文3

关键词: 涉农高职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载体路径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为此,中共中央提出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受到许多因素影响,涉农高职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这决定了这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与普通高校的共性,又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为了解和把握涉农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从而为研究涉农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及有效路径提供第一手材料,深化和推动涉农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学农、爱农、乐农,愿意献身农业的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涉农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规律及路径研究》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项目组对省内外十一所涉农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抽样专题调查。依据调查结果,笔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涉农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五种载体,以期对高职教育理论发展和涉农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相关问题作探讨。

1.涉农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1.1涉农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的培养目标不同。

涉农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重点围绕学生如何成为农业技术应用型人才进行。人才应当是具有一定的涉农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作出积极贡献的人。涉农高职和一般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尺度是不同的,是理论型和实践型的区别,是一个层次的两个不同分支,即普通高校培养理论型人才,而涉农高职院校主要培养为“三农”服务的实践型人才。因此,涉农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者是使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是成才,怎样才能做到对社会更有用,明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需要科研设计方面人才,更需要为城乡一体化提供服务的技能操作方面的人才,且需要量更大,人格并不比科研型人才低,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确立学好农业职业技术、岗位成才的价值取向。

1.2涉农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社会认可度不同。

目前高职尤其是涉农高职发展不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偏见严重,关键是人们对其性质认识不清,将职业教育当做二流教育,将职校学生定位为二流学生。这种认识是极其有害的。实际上高职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让学生知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非常重视发展高职教育,包括涉农高职教育。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专业技能型人才有很大的缺口,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正确指导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涉农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涉农高职,坚定自己的选择。

1.3涉农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不同。

涉农高职院校的教育对象不同于普通高校,也不同于一般高职院校。涉农高职学生既有当代高职学生的一般特点,又有农村青年的特殊印记。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经济条件困难的非独生子女家庭,显得朴实、勤奋,积极进取;他们多数是普通高中生,尽管文化基础差,但经过自己的努力拼搏,跨过高考分数线,进入涉农高职院校学习深造,他们是农村青年群体中文化素质较高的一部分。但是,伴随对外开放的扩大,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涉农高职学生面临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他们的意识形态还没有定型,“三观”尚未完全形成,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在思想意识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和非理性化趋势;价值取向更加自我;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存在严重的分离现象和相悖特征;政治思想认识和行为表现上出现矛盾状况;心理上存有自卑感,学农并非学生自觉自愿,不少学生认为上涉农高职实属无奈选择,感到前途无望、低人一等。

2.涉农高职院校的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

涉农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呼唤思想政治教育在观念、内容、方式方法和路径上的与时俱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当前教育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新形势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面临理念、内容的创新,而且面临载体创新的选择,笔者所在的课题组结合本学院实际,并在调研基础上,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就涉农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提出了构建五个载体的思路,不断创新涉农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2.1构建“思政课堂”载体,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强固涉农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

针对涉农学生当中存在的价值多元化、非理性化,理想信念模糊、急功近利倾向严重、知行不一等问题,涉农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旗帜鲜明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用主导价值观念教育学生,强固涉农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加工、整合、滤清多元的价值观念,树立新的主导价值观。主导价值观不是一个孤立的价值单元,而是一个囊括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及个人精神生活层面在内的价值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要增强自身的时效性和生动性。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中有关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多联系涉农学生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充分调动涉农学生为我国农业作贡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成为与学生沟通、交流、讨论的重要平台。通过课堂讨论、专题演讲、案例讨论等教学方式,深入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构建起自己的“价值轴心”,树立学农、爱农、乐农、服务农业的职业理想,端正人生态度,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将个人志向与国家利益、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贡献青春年华。

2.2构建校园文化载体,以重大节庆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强化涉农高职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

校园文化活动生机勃勃、迅速发展,已成为高校以育人为目的、独具特色的活动体系。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品质的形成具有内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其他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充分发挥涉农高职院校传统资源,并结合涉农院校发展规划和办学理念,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现代农业特征的涉农特色文化和校园风气,笔者所在课题组紧紧围绕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将课题研究与学院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参与组织开展了以重大节庆活动为契机,强化涉农高职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的特色校园主题教育文化活动,不断创新主题教育活动载体,着力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包括:“新年之约”、“清明之思”、“劳动之荣”、“五四之魂”、“爱党之情”、“中秋之韵”、“感念之恩”、“重阳之孝”、“爱国之怀”等十项内容,重点突出“劳动之荣”涉农活动特色。首先,以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及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扶农政策、国家城乡建设一体化战略目标和科学技术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等为主要内容,开展涉农主题专项教育活动,以活动引导学生增强献身农业、扎根农村、服务基层的信心。其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设施和景观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规划,出谋划策,优化学生学习生活环境,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亲身体验选择涉农高职的路子是对的。最后,组织好学生课外涉农科技文化竞技比舞活动,重视校园新媒体涉农宣传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的择业观教育和网络媒体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网络载体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涉农高职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

2.3构建社会实践载体,以社会实践为纽带,架起涉农高职院校与“三农”的桥梁。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高校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途径。为了切实保证涉农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充分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本课题组所在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坚持集中和分散相结合,节假日与日常相结合,学生社团与志愿者相结合,勤工俭学与公益劳动相结合,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渠道,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以社会实践为纽带架起高职院校与“三农”的桥梁,强化学生学农、爱农、乐农及现身农业的责任意识。涉农类高职院校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行知互动,已经是一条成功的经验。涉农高职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可以利用家住农村的方便条件,以农村和其他生产、服务一线作为主要活动场所,在寒暑假期间组织他们结合所学专业开展社会调查和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了解国情、乡情、民情,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深刻认识党的“三农”政策的正确;了解科学技术在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了解农村的市场行情和农民的需求,消除对“三农”的偏见,增强感性认识,从而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坚定为农业发展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2.4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发挥涉农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作用,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即“以管理为载体”之意,是指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于管理活动之中并与管理手段相配合,达到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人们的行为、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的目的。为发挥涉农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作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必须做到:一是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三系统配合、三方互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运行机制。以学院党委为中心,负责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和指导工作;学生管理、教学、后勤三系统,相互配合、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家庭、学校、社会三方互补,实施“全员、全程、全方位”管理。二是涉农二级学院或涉农专业必须立足实际,优化德育载体,打造自身德育特色。以专业课程、专业内容和专业发展动向介绍为契机,组织学生参观农业科技园、实验场和一些先进的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和农业实验基地,以体验室活动强化学生学农的热情和责任意识;聘请一些有建树的涉农教师和涉农专家现身说法,使学生了解我国还是发展中农业大国,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实现农业现代化任重道远,学农大有作为。三是强化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意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让管理人员成为思政课实践教师,在管理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问题,使思政课实践教师同思政课理论教师共同承担德育职能。

2.5构建三级网络载体,搭建四个平台,狠抓五项制度,开拓涉农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渠道。

社会环境等因素使得涉农高职学生心理比较脆弱,自卑、自暴自弃时有发生,如若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带来很大的心理隐患。针对涉农学生的心理特点,创新符合其心理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心理教育形式,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把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是解决涉农学生心理问题的一条有效路径。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就是依据一定的政治原则,针对人的思想、心理状况进行调适的工作。这就决定了对心理的调适与疏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心理问题必须用心理方法解决。为此,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构建三级网络载体,搭建四个平台,狠抓五项制度,开拓涉农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渠道。构建三级网络:建立了由院级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约谈室和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保健网络。在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心理治疗与行为矫正。搭建四个平台:搭建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网站(航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和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四个平台,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帮助涉农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狠抓五项制度:心理普查制度、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报告制度、心理咨询工作制度、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培训制度。通过面向全体学生的预防心理健康教育与个别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使涉农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和积极、健康、稳定的心理品质,在社会动态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耐挫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湛红艳.“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4).

[2]张涛.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职业教育,2012,(1).

涉农专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中职涉农;人才培养;工学交替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6.08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及岗位能力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对于中职学校来说,根据不同专业的职业需求标准培养合格人才成了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这些人才必须具备相关专业基本社会能力、认知能力和专业技能操控能力,这样培养的人才才能被社会接纳和认可。中职学校承担着培养包括一线技术工人在内的应用型职业人才的责任,目前中职学校涉农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单一,导致中职涉农专业毕业生素质不高,专业技能不强,适应性差,不能满足当今社会需要。教育部、人力Y源社和会保障部、财政部在2016年6月印发的《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文件指出:“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该文件对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

1中职学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中职学校生源差,涉农专业社会影响低

生源差几乎是所有中职学校涉农专业的共同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长和学生对涉农专业的认识不足,不愿读相关专业;二是即使愿意读涉农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实在是太差,学生的行为习惯太差。从而导致相关涉农专业久久得不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其社会影响力低。

1.2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在课程设置存在一定问题

中职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明显存在短板,现有课程设置没经过“调查研究-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行动领域序化整合-课程体系构建-教学环境搭建-教学资源支撑-评价模式构建”这一严密逻辑过程,课程设置缺乏融合性、复合性和前瞻性。

1.3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陈旧,教学效率低、就业率低

大部分中职学校在涉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上还是一种封闭式教学为主,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动手能力差,就业单位不愿接收学生。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一是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和单一化,没有针对相关专业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改革。二是学校寻找合作企业难、校企合作不稳定、顶岗实习劳动强度大,学生难以适应。三是学校的实习实训条件差,难以满足学生的要求。

1.4毕业学生很难专业对口就业,工作层次低

目前的中职学校为了招生,申办专业太多,专业缺乏有竞争力,定位存在偏差。“毕业即失业”也不再是大学生的“专利”了,中职学生就业时大部分很难找到对口的专业,有的在就业时降低标准,选择不需要多少专业技能的“大众岗位”,或者干脆选择与自己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工作层次低。

2构建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基于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三轮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为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中职学校应对行业企业进行调研,确定专业对应岗位群的岗位能力、职业能力,构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并根据岗位基本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四种能力构建相应课程体系和对应的评价体系,为解决中职学生就业不对口,学生技能不过关等诸多问题提供了有意帮助。

涉农专业注重农业的实践过程和成果培育,但其生产成果培养周期长、季节性强、受时间约束明显,这要求涉农专业在教学的过程中,分阶段教学,教学跟着生产走,理论和实践交替式进行。“工学交替、三轮递进”人才培养模式能突破以上局限,要求学生在三年的中职生涯中分阶段嵌入生产实训,交替式地学习理论和实践知识,让学生尽多地熟悉涉农专业生产周期的不同状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1“工学交替、三轮递进”之第一轮:识岗见习阶段

本阶段设在第一学年度,主要学习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提前了解以后的工作岗位情况,为后续阶段的学习和企业的见习,教学实训奠定较好的基础。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和培训基地进行现场参观学习和观摩与专业有关的情况。

2.2“工学交替、三轮递进”之第二轮:入岗实习阶段

本阶段设在第二学年度,重点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学生进行系统学习、不但要掌握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在学校和企业进行实训操作,采用理论在前,实践在后的方式,以师傅带徒弟的“师徒”形式,提高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3“工学交替、三轮递进”之第三轮:顶岗实习阶段

本阶段设在第三学年度,在继续学习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巩固并强化相关专业课程技能的学习,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要重点放在实习实训上,在学校和企业安排实习实训老师、实习单位的师傅进行“指导――纠正――监督――评价”几个实训环节,确保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实现理论知识实践化、操作进程规范化、脑中疑问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学生以后融入社会的能力。

3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配套措施

中职学校要培养社会所需涉农专业人才就应该紧跟时代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但仅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不够,还应该做好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和评价模式改革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涉农专业的特点和学生应具备相应的能力,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地,以能力本位为指向”的方针,将课程划分为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础能力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和专业拓展能力模块,实现学生的文化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相匹配,人才规格与职业标准相适应。

3.2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在学校里学生的知识技能直接来源于教师,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教师的思想要与时俱进,业务水平技术水平也要与社会接轨。所以培养涉农专业的师资尤其重要,重点是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3.3深化校企合作机制改革

由政府引导,学校和企业联动共建校企合作新模式,学校采用建立农业产业化培训基地和建立“校中厂”、企业建立“厂中校”等方式,真正实现企业员工的“订单培养”,让学校和企业均能享受校企合作的红利,打通“学生技能最后一公里”。

3.4构建多元主体综合评价模式

在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时应对整个教学环节进行全方位评价,由学校、企业、行业、班级等组成多元评价主体,对学生的四种能力进行动态、整体和综合性的评价。

通过基于校企合作的涉农专业“工学交替、三轮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学校进一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认清了涉农专业发展的方向。构建了与之相匹配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模式,使整个中职专业建设系统化。提高了学生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Z].2010,(9).

涉农专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涉农专业;大类招生;天津农学院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168-01

一、大类招生的内涵

大类招生始于2001年北京大学实施的“元培计划”。元培计划的教育理念是:把本科教育定位为整个高等教育(10年或9年)的基础教育阶段,在此阶段,实行低年级通识教育和高年级宽口径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该模式是“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方针的延续和深化)。在此模式框架内,探索自由选课学分制、导师全程指导制、弹性学制和教学资源许可条件下的自由选择专业制。突出基础、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为研究生教育阶段输送高素质、创新型的生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适应能力强的毕业生。[1]实践证明,大类招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从考生报考角度来看,大类招生降低了考生志愿报考时专业选择的烦恼;从学校培养角度来看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入学后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社会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学校合理分流按需供给,满足社会对不同专业的需求。于是,大类招生逐渐在高等院校中推广开来。

二、天津农学院涉农专业招生现状

根据天津农学院2014年招生录取数据分析,发现涉农专业生源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相近专业间报考率差别大

由于考生对各个专业认可程度不一致,导致相近专业间第一专业志愿报考率差别巨大。例如动物医学(小动物医学方向)专业的报考率为163.3%,而动物医学专业的报考率仅为73.2%。

2.部分报考涉农专业考生被录取至非农专业

从考生第一专业志愿报考情况来看,报考涉农专业的考生中有10.9%的考生被录取至非农专业。

3.部分报考涉农专业考生被调剂至其他涉农专业

从考生的六个专业志愿报考情况来看,报考涉农专业的考生中有7.35%的考生最终被调剂至其他涉农专业,与考生的专业意愿不一致。其原因仍为按照具体专业进行招生录取,各专业最低录取分数差别较大,这些考生由于分数偏低,被调剂至其他涉农专业。

三、涉农专业大类招生构思

根据教育部学科分类,天津农学院现有招生专业中涉农专业及方向共有15个,分别属于4个学院。结合天津农学院实际情况,依据学科分类及所属学院,拟将涉农专业分为农学类(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林学类(林学、园林)、植物生产类(园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动物生产类(动物科学、动物科学(设施畜牧业方向))、动物医学类(动物医学、动物医学(小动物医学方向)、动物药学)、水产类(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进行大类招生。

四、涉农专业大类招生的优势

相比传统招生模式,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具备以下优势。

1.有利于考生志愿填报

以往按照具体专业录取,考生最多报考6个专业志愿,能够选择的范围比较小。再加上对专业的认知不全面,在挑选专业的时候无从下手。按大类招生后,原来相近的专业整合为一个大类,考生就可以填报更多的专业志愿,在增加了考生选择性的同时,也降低了专业选择的困扰。

2.有利于涉农专业录取到更多有意愿的考生

以往按照具体专业录取,容易造成报考涉农专业的考生被调剂至其他涉农专业或被录取到非农专业,导致涉农专业生源减少。按大类招生后,相近专业间的报考率差异大和各专业录取最低分差异大这两个问题得到了完美解决。有涉农意愿的考生更加容易录取至自己填报的专业,涉农专业的生源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提升。

3.有利于整合学院内的教育资源

大类招生后,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期间,学生共同学习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由于学生相对集中,学院可以充分整合院内教育资源,将教育资源价值最大化。

4.有利于学生的后期培养

由于学生共同学习专业基础课,从而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覆盖面,有利于实现“基础厚、口径宽”的培养要求,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在大学三年级的分流过程中,需要参考学生前两年的学习情况,这就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有利于合理分流

以往,考生入学报到后,由于录取专业不是考生期望的专业,经常提出调整专业的要求,但由于学校教育资源、培养计划和培养模式的限制,很多学生无法按照意愿选择自己真正想学的专业。而按大类招生培养后,通过两年左右学习,学生对专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再加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了解,学生可以更加理智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道路。

参考文献:

涉农专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 农广校;涉农中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336-02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农业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其开展“半农半读”涉农中专学历教育办学模式,培养新型学历农民,已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的重要形式和方法,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专业优势。根据江苏省阜宁县农业干部学校“半农半读”涉农中专学历班的办学实践,就如何加强学历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法谈几点看法,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1 科学合理规划,开设专业班级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半农半读”涉农中专学历班的开设需要把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学习场所、实习实践基地等软件元素和硬件元素进行综合配置,准确定位,合理安排,科学规划,才能达到办学要求,完成教学目标,实现培育成果。

1.1 专业设置

学校开设涉农中专班,并要选准专业设置。一是要根据本地区农业主导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选择相关对口专业;二是根据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选择一批对称专业;三是根据本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开设相关专业;四是根据调研了解当地农村青年农民群众对知识需求的情况开设特色专业;五是根据学校师资力量、教师专业特点等开设本职专业[1-2]。

1.2 班级招生

班级开设可以根据学校的办班规划、教学场所、专业特性、学员情况等因素进行统筹调配。建立适宜农民群众参学的田头学校、田间学校,分别设立农广校学习班、农业产业基地班、农业企业班、镇农技综合服务中心班、村居党群服务中心班等班级,还可以根据其他情况进行合理安排,设班宗旨是学员参学方便,学校便于管理[3-4]。

1.3 督学管理

学校制定督学机制,根据办学规模配备专门的督学管理人员,尤其是对校外教学点的教学管理,同时加强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保证教学质量。

2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专兼职教师管理

由于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自身因素所限,专职教师以农业技术人员为主,其他基础课程教师人员较少甚至没有,如何解决教学矛盾,外聘兼职教师进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是必然需要。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加强专兼职教师管理就成为必要性,针对教师性质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予以管理。

2.1 兼职教师管理

兼职教师的管理应着眼于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根据学校所设专业和所招学员情况,根据教学要求选择一批优秀兼职教师,使其作用得到最大发挥,保证教学质量。一是必须熟悉所授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认真备课,因材施教;二是对所授课程,每学期必须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有完整的教案和教学课件,并交教务处检查、备案;三是按要求对学生进行测试考核,包括平时上课对学生的考勤、批改作业、出卷阅卷等;四是管好课堂秩序,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要批评和制止。

2.2 专职教师管理

专职教师除了具备兼职教师的任务外,还需要更强的责任心、细致心、使命心。一是要按照高质量标准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二是要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动态,把各种情况及时上报教务处、校领导;三是要认真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各种困难,把各种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同时,要加强对专兼职教师考核的工作力度,一是考核各位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二是建立学员评价机制,对考核不合格的兼职教师予以解聘,考核不合格的专职教师予以批评教育、扣发奖金等,双管齐下,以切实保障教学质量。

3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适应农广校涉农中专制度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拥有一套健全和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实现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管理制度同其他中等职业学校相比还有所不同,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管理要求,落实管理措施,强化管理责任,用创新的精神研究制订各项管理制度,将自主管理和创新管理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3.1 以人为本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涉农中专的学生基本上是农业生产者、农村工作管理者,因此学校管理要主抓“人”的重要性。在制定制度时要充分考虑他们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出发点,以他们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这样的制度才能得到学员的拥护,才可以得到实施。

3.2 因校制宜

每所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因办学规模、办学定位、地理位置、师资水平等客观因素的不同,以及招收学员的对象也不尽相同,所以造成了校与校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不可能有一套“放之各校皆适用”的制度。制度的制定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才切实可行,才能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和谐发展。

3.3 内容健全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半农半读”涉农中专,对象为农民,在管理工作方面要加强的制度建设:一是学员学习约束力相对较小,时常会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老有理由请假”的学员,这就需要加强考勤签到制度建设;二是学员流动性较强,经常参加集中学习活动,来来回回,交通等方面安全制度建设也显得尤为重要;三是涉农中专是免学费学习,如何让这些政策应用好,发挥好,需要加强账务管理制度方面建设,保证各项资金使用得当;四是加强对学员的免书籍费、交通补贴、伙食补贴、评优等方面制度建设,通过此类办法把农民参学积极性再进一步提高,扩大农广校办学影响力。

4 丰富教学形式,建立适应农广校涉农中专教学体系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涉农中专办学要根据学员在家务农的特点,以及学校的硬件条件等因素影响,以学员更易学习,更易获得知识为根本,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形式,逐步建立起适应农广校的教学体系。

4.1 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

涉农中专除按照实施性教学计划,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步骤,获得教育部门颁发的中专学历证书外,每位学员还要参加统一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完成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工种的资格证书。

4.2 课堂理论教学与基地实践教学相结合

学员在参加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定期到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教学实践基地上进行实践操作,教学基地是提高学员生产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实训基地,是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试验场,是学员第二课堂,使得学员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4.3 农闲教学与农忙实践相结合

学校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一是在农闲时间,集中安排教师进行理论教学活动;二是在农忙时间,安排学员进行实践练习和生产,确保教学有序开展。

4.4 教师授课与学员自学结合

涉农中专要按照实施性教学计划进行,如何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让学员学到更多内容,这就要求必须解决好学员的工学矛盾,充分利用好学员的自学,这样才能提高效率。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对所授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述的同时,加强学员自学能力培养,引导他们克服年龄偏大、记忆力差、基础薄弱等方面的困难,调动他们的自学积极性;二是明确学习目的,每次在集中授课以后,授课教师布置一定的自学内容和作业量,让学员在家完成一定的课程内容和作业;三是经常检查学员自学情况,强化自学意识,定期检查学员自学计划、自学笔记和作业完成情况,使学员养成勤奋好学、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

4.5 教师跟踪指导与学员随时咨询相结合

教师可根据农时季节、关键技术生产环节,以及学员需求,不定期到学员家中、田头开展跟踪指导,进一步巩固学员的学习成果,解决学员生产上遇到的困难,提高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办学服务水平,让学员满意。通过跟踪服务指导,一是让教师了解掌握学员在生产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以便了解自己在教学过程的不足,来提高完善教学的方式、方法和内容,使以后教学做到更加贴切、实用、有效;二是让学员能够把学到知识应用在生产实践中,再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得到解决,做到以学为用,用中固学的目的,提高学习效果。

5 注重学员考核,以考促学保成果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注重学员考试考核是提高和检验办学成果的重要手段。一是通过考核学生,来提高各位任课教师的认识和教学积极性,保证教学落到实处;二是通过考核学生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实现以考促学的目的,保证学习成果。如果学员考核松弛不严格,不仅学生学习放松,而且教师教学不认真,使教学流于形式,不但削弱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影响学校声誉。

6 加强典型培植,以例示范造品牌

从2010年开展“半农半读”涉农中专班办学以来,阜宁县农业干部学校先后毕业现代农艺技术、农村经济综合管理、畜牧兽医等涉农专业学员206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和岗位上,有的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年轻当家人、发展领路人、农业致富带头人、技术推广服务人等新型职业农民,遴选部分成功的村组干部、家庭农场主、村级动物防疫员、种养殖大户等优秀毕业学员进行培植,树立典型,加强宣传,建立基地,带领更多农民群众定期观摩学习,扩大“半农半读”涉农中专办学成效和影响力,鼓励更多农村青年劳动力参学,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更多的“学得好、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人才[5-6]。

7 结语

总之,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农广校“半农半读”涉农中专学历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出台一些专门的扶持政策,提高农民参学的积极性,这种学历农民培育模式才能不断发展,才能为“三农”培育出更多实用的新型职业农民。

8 参考文献

[1] 莫广刚,张治霆.浅谈职业农民的培养[J].中国农学通报,2014(14):98-102.

[2] 常英新.城镇化发展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3):71-74.

[3] 韩娜.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4.

[4] 郭智奇.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 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J].中国农业教育,201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