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分析范例6篇

工程材料分析

工程材料分析范文1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

由于工程材料的质量低劣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和损失往往是非常严重并难以弥补和修复的,因此,工程中必须尽力避免发生此类问题,防患于未然。

在材料的质量监理中,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使施工企业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同时在施工承包合同和监理委托合同中要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并明确监理方在材料监理方面的责任、权限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在我们的监理委托合同中有关材料监理的内容是相似的,即:监理方有权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抽检。施工单位要在监理方的监督下,同时取样和试(化)验,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当监理方的检验结果如与施工单位的试验结果不相一致时,以监理方所提供的检验结果作为标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合同办事,加强合同管理,以合同为依据,始终坚持施工单位自检和监理方独立抽、复检相结合,以施工单位自检为主,以监理方的复检作为评定自检结果的标准,同时还坚持目测和检测相结合、抽检和监测相结合、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相结合。改变过去只有施工单位自检,而没有第三方监督管理的状况。这样可以防止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

2、明确材料监理程序,制定材料监理细则

要在工程项目实施监理的过程中使参建各方明确监理工作的性质、方法以及监理工作程序。具体做法就是针对每个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材料监理规划和细则,要明确材料监理程序。在材料监理细则中,明确材料监理工程师的职责、工作方法、步骤、手段以及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保证质量应采取的措施等。在材料监理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则要严格按材料监理规划、细则开展工作,使材料监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的轨道。

3、审核施工单位材料计划

材料监理工程师进场后,首先了解施工单位的材料总体计划,并审核其是否满足施工总进度的要求,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使材料总体计划与施工进度相干致。在此基础上,每月25日前,施工单位应向监理方提交下月的材料进场计划,包括进货品种、数量、生产厂家等,材料监理工程师根据工程月进度计划予以审核,使材料进场计划符合工程进度要求。

4、材料采购的质量监理

对计划进场的材料,监理方都要会同施工单位对其生产厂家资质及质量保证措施予以审核,并对订购的产品样品要求其提供质保书,根据质保书所列项目对其样品质量进行再检验。样品不符合规范、标准的,不能订购其产品。

5、进场材料的质量监理

在材料监理实施细则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现场原材料的试(化)验工作。例如:对工程中使用的钢筋、水泥要求有出厂质保书,砂石、砖等要具有材质试验单,以掌握其技术参数资料。为提高试(化)验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确保工程质量,甲方同意监理方独立对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明确规定的质量保证内容进行必要的检查检验,施工单位的检验工作可在监理方指定的具有省一级实验资质的试验室中进行(主管部门有更高要求的,按主管部门要求),也可在监理方监督下由施工方在有临时资质的现场试验室中进行,监理方负责审核,以确认施工单位提供的试(化)验报告。

监理方应与施工单位同步进行材料的取样和试(化)验工作,负责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当监理方提供的检验结果与施工单位的试验结果不相一致时,以监理方所提供的检验结果作为标准。监理方在对现场材料的质量监理中,应严格按照材料质量监控流程,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合同及材料监理细则办事。

下面介绍几种主要材料的质量监理:

5、1钢筋、水泥

由于钢筋水泥这两种材料,施工单位难以做到大批量进货,针对来料的多源头、多渠道,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要求施工单位分批、分品种堆放、贮存,并及时提供出厂合格证。在此基础上,对每批钢筋均要求做机械性能试验,特殊部位所用钢筋或进口钢筋要另做化学成分分析试验。水泥要求做强度、安定性等试验,并进行现场监督取样。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清退场外。

5、2钢筋焊接制品

绝大多数进场钢筋均要进行现场加工后方可用于工程。如钢筋焊接、成型、张拉等。下面仅以钢筋对焊为例谈谈焊接制品的质量监理。钢筋验收合格后,监理方可通知施工单位进行加工。在施工之前,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其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技术措施交底、质量监控程序等,监理方进行审核,并要求施焊人员必须具有焊工上岗证,杜绝无证人员上岗施焊。对待有焊接操作上岗证的人员,要求对不同品种、不同焊接工艺的钢筋接头,先做焊接试件,试件经检验合格,方可施焊。

对焊接成品的质量检查是监理工作的重点,除施焊前对试件进行合格试验之外,对成品的质量监理要按监理方确认的监控程序进行。具体做法是:目测和检测相结合,首先从外观上,对如轴线位移、弯折角度、裂纹凹坑、烧伤等进行检查,随后作随机油样,坚持每300根接头取一组样品进行试验,并且始终坚持抽测时间与材料加工进度基本吻合,发现不合格焊接头,退回施工单位,并分析原因,改进技术措施,然后重新焊接,使之全部达到规范、标准的要求,并严格按《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验收

5、3混凝土

混凝土是工程中使用最为普遍的加工材料,它的质量不仅涉及到各种原材料的质量,而且影响建筑物的工程质量。影响混凝土的因素很多,诸如各种组成材料的质量、配合比、搅拌、运输、振捣、养护等一系列环节,均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材料监理的一大内容便是对混凝土的质量监理。在混凝土的质量监理中,必须要在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均满足质量要求,在有试验报告的前提下,审核混凝士的配合比是否正确,校核各种计量表具、量具等是否准确齐全,砼搅拌时间是否适中,运输中是否发生离析,振捣、养护、试块留置等各环节均有施工人员专管,浇筑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是否可行。对于大体积混凝土、重要结构必须采用自动计量设备或采用商品混凝土。并严格按照监理方提出的质量监控图进行。哪一道工序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质检人员组织整改,加强管理。监理人员在连续浇筑的过程中要跟班蹲点,对后台上料、搅拌、出料质量、振捣以及混凝土试块留置等均要有专人管理,实行旁站监理,层层把关。根据现场配合比和砂、石的含水率,随时调整搅拌用水量,并随时检测计量设备的计量准确度,发现偏差,立即通知施工单位加以整改。

6、试验室资质检查

以上曾提到,材料的试(化)验可在监理方监督下由施工单位在现场(若现场有试验室)进行,也可以在监理方监督下现场取样,由乙方和监理方同时进行试验。监理方所进行的检验.一方面用于平时的随机抽检.另一方面也可以验证施工单位试数据的准确可靠。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重要的是保证实验室的资质水平和实验数据的准确可靠。

监理方审核通过的检验单位要具有省一级试验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其试验资质要检查,对乙方现场试验室同样要审核其临时资质和所用器具的准确可靠度,只有在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展工作。

工程材料分析范文2

关键词:施工项目;材料费用;控制

一、概述

材料费是构成工程成本的主要项目之一,在工程成本中占很大比例,一般为50%~60%。由于水电建筑产品自身的特点是所需的材料品种规格多样化,而当今建材市场供应渠道多元化。一般除主体材料(水泥、钢筋、砂石料)按承包合同由建设单位按预算价格供应以外,其余材料均需施工单自行采购,而水电工程施工地点远离城市,加上目前招、投标市场的欠规范性及预算定额的滞后性,导致工程项目材料费用管理的复杂化。所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节约地使用各种材料,控制材料费用,对于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降低工程成本具有很现实的意义。这里的控制是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而不是一味机械地实行管、卡、压,相对而言,对成本的控制比其他经济要素主动性更大,它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可以降低成本,因而在经济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而材

料费用的控制又是重点之重点。

二、材料费用的控制方法及步骤

在此拟以下四个方面对材料费用的控制进行分述。

(一)材料供应计划的编制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使材料供应与需求相适应,需要提前编制材料供应计划。材料供应计划编制要经过的步骤:①技术部门按施工计划及施工预算,提供年、季、月工程项目、工程量、投资计划及需要主要材料明细表,同时提出三大材节约指标及措施;②工程所需的特殊材料和专用工具应由技术部门协助各承包单位按工程任务书提出计划,年初或季初交物资部门备料;物资部门根据各作业队提出的需用材料计划,在充分利用库存物资的基础上,做好物资平衡工作,及时编报材料采、订、购

计划。材料计划供应量的计算公式为:

材料计划供应量=材料需要量+期末库存量-期初库存量

由于期初库存量是已知的,关键是要确定计划期的材料需要量和期末库存量。

1、计划期材料需要量的制定

由于目前的水电建筑市场发育不完善,而工程的中标价格却是按市场的供求关系形成的,套用的又是旧的定额,尽管经过十余年的不同程度的调整,但预算成本仍很难反映社会建筑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所以根据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制定降低成本计划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材料费属于变动成本,所以在计划成本的基础上按不同工程量水平制定弹性成本也是比较容易的。

材料需要量是计划期内保证施工正常进行所必须消耗的材料数量,它的计算公式为:

材料需要量=计划工作量*计划消耗

材料需要量确定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材料供应计划的质量,必须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2、计划期末材料储备量的制定

由于材料供应与需求之间存在着时空的差异,所以在客观上形成了材料储备。材料储备并不是越多就越好,而是要有一个度,即要制定材料储备额,常用的是经济订购批量法。

经济订购批量是指某种材料的订购费用和保管费用之和最小时的订购批量。订购费是材料从订货到入库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费用,它与材料订购次数有关。保管费用是材料储备占用资金的利息,仓库管理费和材料储备损耗等,它与平均库存量有关。二者是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可以证明二者之和最低的订购批量即为经济订购批量。

(二)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

材料采购成本包括买价、运杂费和采购保管费,它是材料部门的可控成本,所以材料部门是材料采购成本的责任中心。目前建材市场行情看涨,除按合同应向建设单位收取的那一部分材料价差外,其余的都要施工单位自行承担,所以,加强材料采购过程的控制,是材料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具体措施如下:

1、严格执行材料采购计划

材料采购计划的制定具有科学性、它的执行要具有严肃性,而不能随心所欲。

2、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价格低者优先

有些材料耗用的数量可能与材料质量的优劣成反向关系,即材料质量好,耗用的数量少,材料质量差,耗用的数量多,所以存在着一个优选的过程,坚持企业招标采购,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3、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在材料的供需中,常有这类问题:材料由若干供应点向几个工地供应,各工地需要量一定,单位材料运费也一定,要在这一系列限制条件下,求得合理调配,使总运费最低。要通过运筹学方法来求解,提供最优决策。

4、健全和完善约束机制,整治材料采购中的损公肥私之风气

在信息不畅通的情况下,材料采购一般要靠道德约束,有的采购人员素质差,责任心不强,以牺牲集体利益为代价,中饱私囊,而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市场比较完善,从制度上可以解决这种现象。

5、采用abc分类法对库存材料进行控制

abc分类法是按成本比重高低将各成本项目分为abc三类,对不同类别的成本采取不同控制方法。它可以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做到主次分明,抓住成本控制的主要矛盾。

(三)施工过程中材料成本的控制

施工过程中耗用材料数量的多少是影响材料成本的决定性因素,前已述及材料计划单耗的制定,在制定内部承包方案时,材料单价也需要重新修正,制定计划价格,建立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利益分配机制,尽力控制材料费用,具体措施如下:

1、施工部门在签发工程任务书的同时,签发限额领料单一式三份,经计划部门签证后,一份随工程任务书下达到作业队,一份交发料仓库,作为领料和发料凭证。

2、由于工程变更、设计变更等原因,必须补办相应手续,才能领发材料;发生材料代用,也必须按规定程序报请批准。

3、对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要按规定建立实物帐卡,加强实物管理,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进行摊销;对零星材料,采取按金额控制的办法;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残废材料,应回收入帐。

4、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严格成本考核,在实践中检验计划制定的偏差,以便更好地制定成本计划,来指导施工生产。

(四)材料费用的考核与分析

1、材料费用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树立管物就是管钱的观念;严格按照会计核算制度规定进行材料费用核算,有的单位材料帐上出现赤字,这可能是材料单据未到,而月末又未估价入帐所致,这是不正确的;严肃财经纪律,谨防利用材料费用帐做文章,如调节成本、转移资金等。

2、材料费用的分析

分析材料费用,一般是先将材料费的实际数与计划数对比,检查材料费的变动情况;其次,分析影响材料费变动的因素和原因。

各承包单位每月须按时向物资部门、财务部门提供以下报表:

①库存资金动态表

②主要材料库存明细表

③主要材料收支存情况表

④单项工程材料消耗统计表

⑤三材节约和回旧利废统计表

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费变动额=实际单价*实际消耗量-计划单价*计划消耗量

量差引起材料费的变动=(实际消耗量-计划消耗量)*计划单价

价差引起材料费的变动=(实际单价-计划单价)*实际消耗量

工程材料分析范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相关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针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首先,建筑材料的相关取样操纵应当力求规范并且科学合理,另外,还应当确保取样具有典型性和一定的代表性,在实践的检测过程当中还需要注意的是环境以及温度的影响,明确外界条件对建筑材料检测工作所产生的一些不利因素,并且准确的把控试件和操作工具的尺寸,把控其精准度,明确检测的要求和相关质量体系标准,避免出现差错和疏漏的情况。最后,在实践的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当中还应当对误差以及数据的处理等工作加以重视,尤其是数值的修约等,应当加以完善,明确标准和工作的需求,进而为现代化的建筑项目科学顺利的完工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

1.建筑材料检测取样分析

建筑材料的检测取样工作对于后续项目有着重大的意义,首先应当保证的是建筑材料的检测取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且明确规范化取样的重要意义针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可以综合性的反映出材料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并且一些材料可以综合性的反映出整个建筑材料的质量,所以还应当对检测数据报告加以完善,明确检测报告的规范化数据采集的重要意义。在整个取样的过程当中相关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还应当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准确的把控材料的性能,出具准确的、完善的数据报告。其次,则是建筑材料取样的代表性,取样需要保证数量的准确,针对取样的部位也应当严格的按照既定的程序加以操作。在通常的情况之下同样的一批建筑材料,应当对不同的部位和不同的批次进行抽样性的检查,而针对建筑材料的钢材,则应当从规定的部位进行样本的截取。总的来讲,取样对于最终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出现取样方式的错误和取样部位的偏差等情况,则会导致误差增加,有时甚至会得出完全相反的数据结果。最后应当注意的是在建筑材料检测取样工作当中时常会出现的取样量过少以及取样无代表性等问题,诸如针对建筑水泥的检查,应当在一批不少于二十袋的水泥之中任意的抽取一些样本,但是在实践的工作当中则会出现整袋水泥作为样本的情况,其检测的结果难以符合质量标准。所以针对上述的现象和问题应当加以重视,通过对工作制度和工作体系的完善加以改进。

2.建筑材料检测过程当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针对建筑材料检测的温度以及环境湿度的分析及控制也相当的关键。通常的情况之下外界湿度和环境温度对于检测工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对于建筑材料的性能也有直接影响。所以在检测标准的制定过程当中还需要针对外界检测的环境标准以及养护的体系等进行严格的规定,同时在工作当中应当严格的遵守。因为只有严格的控制了外界的环境,才可以确保建筑材料的检测数据结果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诸如针对水泥的强度测试,应当保证相关建筑材料在成体的环境之中温度恒定在二十摄氏度左右,其相对的湿度应当在50%以上,在水泥拆模之前,应当维持其养护的温度恒定在二十摄氏度左右,相对的湿度应当保证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此外,针对加荷速度的影响,也应当加以控制。通常在常温的情况之下针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如果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过程之中加荷速度较快,则在变形之后测定得出的实际强度数据会高于其原本的数据,这一点应当加以明确。所以还需要严格的规范加荷速度的相关标准,在限定的范围之中去最低值来加以测定。最后,针对建筑材料检测过程当中相关试件的尺寸精准度控制也非常重要。诸如针对相关建筑材料进行力学性能的测试过程之中,测试的材料应当为标准的构件,否则会导致测定的数据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结合上述的分析,也可以从中发现针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具有相当的技术标准,同时具有系统性和标准性的特征,如果在实践的操作过程当中出现把控不当的情况,不仅会导致最终的测试数据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同时还会对建筑项目的开展以及有序进行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应当明确检测的标准,明确检测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应当加强的部位,对实践的工作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在工作当中做到有的放矢。

3.建筑材料数据处理的相关问题

根据上文针对建筑材料检测过程当中取样的相关重点内容和环境的影响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可以对实践工作的开展历程有着全方位的掌控,下文将针对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之中的数据处理问题,诸如误差的分析、数值的修约以及数据的取舍等,进行综合性的探讨,旨在为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并且以此来促进检测标准和质量体系的不断完善。数值修约一要符合材料标准要求的位数,二要符合数值修约规则,如果数值修约不正确可能会造成结果的误判。例如,检测一根直径为5.0mm的冷拉钢丝,如果检测结果伸长率为2.9%,那么这个结果算不算合格呢? 按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5223-85)标准,直径5.0mm 的冷拉钢丝伸长率)3%为合格。从数据上可以看出2.9%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现代化的建筑材料检测工作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对检测过程当中应当逐步规范的流程以及应当重点注意的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探讨,在实践的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当中还应当对误差以及数据的处理等工作加以重视,尤其是数值的修约等,应当加以完善,明确标准和工作的需求,在掌握了基础的核心工作环节和工作的质量标准基础之上,还需要对现有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对缺陷进行研究,同时对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核心环节和应当重点加强的部位进行了深入的探析,旨在不断促进现代化工作的全面发展,以求不断的保证检测体系和制度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郭慧芝. 钻孔灌注桩中泥浆的净化和利用[J]. 山西建筑.2008(05)

[2]霍跃宏. 浅谈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 山西建筑.2004(08)

[3]范玉凤. 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与现代化的建筑材料检测工作控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4)

[4]张伟. 谈建筑企业建筑材料供应管理及现代化的建筑材料检测工作[J]. 经营管理者.2010(12)

工程材料分析范文4

杨海燕

宁夏鑫成建材实验检测有限公司 宁夏吴忠 751500

摘要:在市场经济如此繁荣的今天,规范化管理已经成为当前工作中的重点任务,只有明确的对施工材料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才能实现我国建筑水

平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建筑材料检测就显得尤其重要。而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的材料检测试验技术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改进,有关技术工作人员通过不断研

发,使得我国的建筑材料检测试验水平得到了稳步提高,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依旧存在较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将着重

分析探讨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要点,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

1、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的必要性

在建设工程中,加大工程材料检测试验的范围及力度势在必行,为工

程质量达标保驾护航,同时为施工单位的成本控制提供保证,减少因材料

质量事故而产生的返工现象,造成无谓的经济开支以及工期增加。专业的

检测方法,强有力的检测力度,是保证合格材料投入使用的前提,更是合

格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作为材料供应行业,必需严格按

照检验标准进行检验,确保所有材料符合质量标准,作为建筑工程材料,

务必按照“三检一验”制度进行材料检验。其次,对于各种各样的新型材

料,强化固有检测方法的同时,应该增加各种试验,通过实验数据,综合

分析该材料是否满足建筑工程质量及使用要求,逐步优化各工序材料。最

后,通过规范化检验及实验,将不合格材料拒之建筑工程大门之外,减少

因材料问题而产生的质量不合格问题,避免随之而来的返工等一系列问题,

为施工企业的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石。

2、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要点

2.1、制定周密、全面的检测试验标准

在建筑工程的材料检测试验工作中,为了能够对检测试验中存在的问

题进行合理的解决,就需要制定周密、全面的检测试验标准。增强检测试

验结果的准确性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的前提,这就需要在实际的材

料检测试验工作中制定一个全面周密的检测试验标准。首先,应该结合施

工项目的规模对材料检测试验的等级标准进行确定,保证材料的质量。其

次,相关的检测试验工作标准也需要进行创建,例如创建文件的管理标准

与样品的抽样检测标准等。最后,细致的材料检测试验标准也需要进行合

理的创建,并依靠这些相关的标准对检测试验人员的操作等进行有效的约

束,从而确保材料的检测试验能够顺利的进行。此外,根据相关的标准还

应该对材料的检测试验人员与操作人员进行合理的调配,从而提高材料检

测试验的工作效率。

2.2、严格按标准取试样

对建筑工程材料取样时,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常规的取样方法

是在相同批次的材料中,根据不同部位与不同数量随机抽取,但要注意的

是既要保证取样部位的合理性,又要保证取样数量的正确。在检测试验混

凝土取样时,应事先探测其钢筋位置,应在不含有钢筋的部位钻取芯样,

要注意为了确保芯样的抗压强度不受影响,取样时不要含有和芯样轴线相

平行的纵向钢筋。检测单个构件时,芯样数量不可低于3 个,芯样直径通

常情况下应大于骨料最大粒径的3 倍,最低不小于它的2 倍。

2.3、操作过程中取样的具体方法及数量

在运用检测试验技术手段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掌握科学合理的取

样方法,保证取样的材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具体的取样过程中,需要

遵循不同批次、随机取样的原则,增强取样数量的科学性。比如,当需要

对施工中所需的钢材进行必要地取样时,可以选取它的固定部位作为主要

的取样点,截取一部分作为取样样品。同时,取样结果能否达到预期的效

果,需要将取样的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取样位置的合理性,减

少检测试验过程中的误差。对于某些特殊的建筑材料,可以参照国家规定

的行业标准执行。比如在水泥的检测试验中,技术人员应该按照相关条例

的规定进行现场取样检测,保证水利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适用性。当某些

材料取样的数量无法达到检测试验方案的具体要求时,最终产生的数据也

缺乏说服力,影响着后续工程的施工效率。同时,选择合理的取样方法也

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影响较大,需要技术人员操作时遵循一定的原则。

2.4、加强检测设备

只有种类齐全、质量合格的检测设备才可以准确反映送检样品的真实

性,作为评判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参考。所以工程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

以及监理单位应当通力合作,必须确保试验检测设备满足检测要求。6.2

提高试验人员的业务素质对试验检测工作结果的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只有

加强对试验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使得试验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确保其业

务水平达到相关的要求,才能有效地提高该项工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同

时,试验人员的思想水平也起到关键作用,必须保证他们在试验检测的全

过程中都能自觉地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做到规范采样、科学检测,这样就

能从根本上提高检测结果质量。

2.5、在不同环境下的检测结果控制

样本选取和检测环节完成后并不意味着建材质量检测工作的结束,最

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即检测结果的处理。由于诸多不可完全

控制的因素存在,如湿度、温度等,同一组建材样本的检测结果会出现数

据分散性较大的情况,这种结果数据分散性情况出现时就需要对检测结果

进行再处理。例如进行水泥强度检测时,若是相同样本的检测结果出现平

均值的1.1 倍,那就需要删除该数据,以其他检测试验数据结果作为最后

处理的数据结果。此外,有的建材的特性检测是有固定程序和检测方法的,

检测数据结果并不是简单的求平均值,而是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处理才能得

到最精准的数值。从上述可知,实验数据结果的处理是整个建材检测试验

的重要一环。

2.6、对检测试验的工作与操作进行规范化管理

在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试验工作中,应该对检测试验的工作与操作进

行规范化管理,这样才能够有效的解决检测试验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应该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标准与规章制度进行性材料检测试验的工作。

在检测试验中,应该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工作,从而保证材料检测试验数据

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其次,规范材料检测试验的记录、报告以及计算等工

作,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规范的进行。最后,对材料检测试验的操作进

行规范管理。在操作的管理中,主要需要对材料的检测试验的过程与数据

处理等进行管理,并及时的向上级进行汇报。在材料的检测试验工作中,

对材料的样品选取、材料来源以及实验过程等进行详细的掌握是非常必要

的,如果在检测试验中发现材料存在的问题,就需要采取合理的处理,避

免在施工中应用不合理的材料进行施工。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工程施工建设中,施工材料是一大安全隐患,如

果不能保证施工材料的安全性,就会造成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

只有经过认真的调查与检测后,才能保证我国建筑工程朝着更加安全稳定

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其实现进一步重视

研究。

参考文献

[1]毛媛媛.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及常见问题分析[J].江西建材,2013,

04:300-301.

[2]薛伟.浅谈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

刊),2012,11:92.

[3]韩素玉.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检测要点分析[J].科技视界,2014,

24:134.

[4]李桂芳,阳玲玲.对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的几点分析[A].中国武汉

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软科

学论坛——工程管理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

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2.

工程材料分析范文5

材料是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前提,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没有材料任何工程都将无法建设。正确处理材料的批量采购与建设成本的匹配关系,是建筑行业要优先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加强建筑材料的核算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材料是指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经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实体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备用件,包装材料,燃料等。材料科目按照其流动性排列在资产的前列,仅从它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排列顺序,就能够看出它的重要程度。它既是流动资产,也属于存货的种类,它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材料所包含的经济价值,可随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而流动,并带来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二是材料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伴随着生产经营活动而改变自身的形态,且改变其本身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利益,也势必影响到企业最终的利润。

建筑材料,是形成建筑成果的实体;是构成建设成本的主体;是形成建筑产品的主力;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性极强且可随时变现,如果不能正确的核算与管理,不但会造成资金运用效率的降低,而且会加大会计账目记录与本文由收集整理市场价格的偏差,导致会计信息错误和失真。材料的积压,不仅会加大资金的占用,而且可能导致材料的损失与毁损,并会因新产品的出现而“退役”。所以加强材料的核算与管理,无论是对施工企业,还是对建设单位,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2 材料应按品种的不同分类采购和管理

材料的品种繁多,取得的渠道各不相同,各部门的管理和核算方法也有所不同。材料的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计算,也可以按历史成本入账。作为建筑行业的材料价格,一般是在当地建设管理部门按期公布的“建筑材料信息价”的具体指导下,分阶段按实际采购成本核算。材料的收发、账簿的记录,均采用实际成本法。

随着高科技成果在建筑行业的不断转化,新材料的不断推陈出新,越来越多的老材料因功能单调而显得落后,因不适应新的规范要求被限制使用;由于建筑施工的方法不断地向机械化、工业化发展,使以前的原材料进场,变成了现在的半成品采购;由原来的现场作坊,变成了现代的工厂化操作。这不仅给材料的采购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也向成本核算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是采购原材料现场加工,还是购买半成品直接安装?以何种方式采购才能降低施工成本?何种方案才能更有利于施工的进行?这需要管理会计对多种方案的成本,进行具体分析、比较后,作出最优方案的选择。

3 建筑材料分类管理的基本方法

3.1 制定和测算定额,指标性限额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贯彻执行各种材料消耗的定额管理,首先,消耗定额的制定应具备客观、公正的态度,要有科学的依据,不得胡编乱造。其次,消耗定额的制定应具有严肃性、权威性,要组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认真分析、仔细测算,不得以个别人的意图或暗示作为技术依据。再次,消耗定额的制定应建立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应符合先进合理的科学水平。最后,消耗定额的制定应具有通用性,应遵循普遍经验适应于个案的原则,不得从个案、特例推向工程的全面。定额制定以后,则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宜随意更改。

3.2 按照经济权重的大小,分类进行管理

将建筑材料划分为a、b、c三类,分品种重点管理a,分类别一般控制b,按总额灵活掌握c。按照建筑材料的经济权重的大小进行重点、一般和灵活的管理方式,即能达到重点控制、总体把握的目的;又能使建筑材料采购工作,抓大放小,管理灵活。a类材料:金额较大,但品种数量较少,如电梯、水泵,品种数量不多,单位价值却相当大,对建筑成本有一定的影响。b类材料:单价一般,品种数量相对较大,如钢筋、水泥,单位价值虽小,但品种数量比较多,总体数额极大,对建筑成本起着决定性的影响。c类材料:品种繁多,用量较少且单位价值很小,如铁钉、木屑等,品种非常零乱,所占金额较小,对建筑工程的造价不能构成明显的影响。因此,a类材料由于单体价值较大,而品种数量较少,较易控制;b类材料金额相对较小,品种数量很多,其总价值很高,应重点管理;c类材料品种数量繁多,但金额却很小,用量很少,对此只要把握一个总金额也就达到目的。

4 材料的采购不能简单地价格比较

建筑材料的价格是制约工程成本的主要因素,但是材料的采购并不是简单地进行价格上的比较。材料质量不同,品牌不同,其价格的内含不同;事后服务的态度不同,质量保证的体系不同,也就是价格所包含的内容和范围不同;市场的认同程度不同,供求关系不同,需求的季节不同,材料的价格也会不同。因此材料的价格确定,不应简单地以高低为标准,要注重质和量的辨证关系。耐久质优的产品、信誉较高的产品、质量确保的产品,不能因为价格稍高而被杜绝,它虽然是提升成本的因素,但是它同时也会给建筑工程带来“质”的飞跃。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就是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价值。

工程材料分析范文6

1 加强建筑材料的核算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材料是指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经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实体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备用件,包装材料,燃料等。材料科目按照其流动性排列在资产的前列,仅从它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排列顺序,就能够看出它的重要程度。它既是流动资产,也属于存货的种类,它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材料所包含的经济价值,可随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而流动,并带来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二是材料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伴随着生产经营活动而改变自身的形态,且改变其本身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利益,也势必影响到企业最终的利润。

建筑材料,是形成建筑成果的实体;是构成建设成本的主体;是形成建筑产品的主力;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性极强且可随时变现,如果不能正确的核算与管理,不但会造成资金运用效率的降低,而且会加大会计账目记录与市场价格的偏差,导致会计信息错误和失真。材料的积压,不仅会加大资金的占用,而且可能导致材料的损失与毁损,并会因新产品的出现而“退役”。所以加强材料的核算与管理,无论是对施工企业,还是对建设单位,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2 材料应按品种的不同分类采购和管理

材料的品种繁多,取得的渠道各不相同,各部门的管理和核算方法也有所不同。材料的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计算,也可以按历史成本入账。作为建筑行业的材料价格,一般是在当地建设管理部门按期公布的“建筑材料信息价”的具体指导下,分阶段按实际采购成本核算。材料的收发、账簿的记录,均采用实际成本法。

随着高科技成果在建筑行业的不断转化,新材料的不断推陈出新,越来越多的老材料因功能单调而显得落后,因不适应新的规范要求被限制使用;由于建筑施工的方法不断地向机械化、工业化发展,使以前的原材料进场,变成了现在的半成品采购;由原来的现场作坊,变成了现代的工厂化操作。这不仅给材料的采购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也向成本核算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是采购原材料现场加工,还是购买半成品直接安装?以何种方式采购才能降低施工成本?何种方案才能更有利于施工的进行?这需要管理会计对多种方案的成本,进行具体分析、比较后,作出最优方案的选择。

3 建筑材料分类管理的基本方法

3.1 制定和测算定额,指标性限额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贯彻执行各种材料消耗的定额管理,首先,消耗定额的制定应具备客观、公正的态度,要有科学的依据,不得胡编乱造。其次,消耗定额的制定应具有严肃性、权威性,要组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认真分析、仔细测算,不得以个别人的意图或暗示作为技术依据。再次,消耗定额的制定应建立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应符合先进合理的科学水平。最后,消耗定额的制定应具有通用性,应遵循普遍经验适应于个案的原则,不得从个案、特例推向工程的全面。定额制定以后,则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宜随意更改。

3.2 按照经济权重的大小,分类进行管理

将建筑材料划分为A、B、C三类,分品种重点管理A,分类别一般控制B,按总额灵活掌握C。按照建筑材料的经济权重的大小进行重点、一般和灵活的管理方式,即能达到重点控制、总体把握的目的;又能使建筑材料采购工作,抓大放小,管理灵活。A类材料:金额较大,但品种数量较少,如电梯、水泵,品种数量不多,单位价值却相当大,对建筑成本有一定的影响。B类材料:单价一般,品种数量相对较大,如钢筋、水泥,单位价值虽小,但品种数量比较多,总体数额极大,对建筑成本起着决定性的影响。C类材料:品种繁多,用量较少且单位价值很小,如铁钉、木屑等,品种非常零乱,所占金额较小,对建筑工程的造价不能构成明显的影响。因此,A类材料由于单体价值较大,而品种数量较少,较易控制;B类材料金额相对较小,品种数量很多,其总价值很高,应重点管理;C类材料品种数量繁多,但金额却很小,用量很少,对此只要把握一个总金额也就达到目的。

4 材料的采购不能简单地价格比较

建筑材料的价格是制约工程成本的主要因素,但是材料的采购并不是简单地进行价格上的比较。材料质量不同,品牌不同,其价格的内含不同;事后服务的态度不同,质量保证的体系不同,也就是价格所包含的内容和范围不同;市场的认同程度不同,供求关系不同,需求的季节不同,材料的价格也会不同。因此材料的价格确定,不应简单地以高低为标准,要注重质和量的辨证关系。耐久质优的产品、信誉较高的产品、质量确保的产品,不能因为价格稍高而被杜绝,它虽然是提升成本的因素,但是它同时也会给建筑工程带来“质”的飞跃。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就是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