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现状及对策范例6篇

老龄化现状及对策

老龄化现状及对策范文1

【关键词】老龄化;老年体育;发展对策

1前言

在国外,老年体育产业曾一度被称为“银色产业”,相对国内而言,他们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发展模式。〔1〕另有一份资料表明:我国现有60岁以上人口已经超过了1??37亿人,基本上占到了我国总人口的10%左右,且每年还在以3??37%的速度迅猛增长。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龄人口将增加到2??8亿,届时将占总人口的19??2%。〔2〕但不论这份数据的准确与否,至少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将发展成为一个老年型国家。

当然,目前国内的社会各界对老龄问题的认识也在逐步提高,老年体育产业的发展已经得到政府部门、学术界和相关企业的广泛关注。有学者曾指出,这个快速增长的庞大的老年群体,将孕育着一个巨大的老年体育产业的生机。然而,仔细分析我国老年体育的现状发现,我国老年人口的体育商品和社会体育服务需求长期受到冷落、老年体育用品不仅数量稀少,而且品种单一,专门的老年体育用品商店更是凤毛麟角。可见,当前我国老年体育产业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体育消费者的需要,也开拓不了老年体育市场新领域,更别提产生什么经济效益了。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分析和探讨。

2 我国老龄化现状分析

2??1老龄化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这使得人均寿命不断延长,加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其主旨思想就是少生优生,更让我国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事实上,正是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使得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见表1)。〔3〕

不论这份数据的精确性和准确度有多高,我们从中至少可以看出,21世纪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迅猛,甚至在以可怕的发展形势向前发展。再者,我们还可以看出,2020-2030年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我国将在21世纪上半叶进入严重老龄化社会阶段。

2??2老龄化体质现状分析

虽然表2只是调查了女性的身体素质情况,但是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各年龄段老龄化人群的器官都发生了一系列退化。事实上,不通过这份表,在现实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这一点。一般60岁以上的人的身体素质已经开始逐渐下降,尤其不经常参加锻炼的人群,而且发病率比较高。要改变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必须加强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同时对其进行科学的指导和引导。当然,还需要相关的政府和卫生工作人员协同配合,要在增强老年人体质的同时,普及他们的卫生保健意识。

3 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体育对策研究

3??1发挥政府的主体的作用

我们知道,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曾指出:“老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诸多领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4〕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笔者认为,作为政府负责体育事业发展的各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此有所认识,特别是重点做好“三个到位”,即认识到位,要从思想上和观念上关注老龄化现象,要意识到它可能会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要工作到位,所谓工作到位就是要付诸行动,如有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牵头,领导各省、市的体育部门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工作目标;要组织到位,要从各个方面考虑,增加支持的力度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投入,如结合本地特点和老年人体育特点,因地制宜地加快农村老年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要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老年体育活动中来。与此同时,还要完善和老年人体育相关的法律体系,要保障老年人参与体育的权利,一旦发现对侵害老年人体育权利的行为要严厉打击,关于这一点,可以把农村老年人体育事业列入政府管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使老龄工作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3??2把握老年人的心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要开展老年人体育活动,除了政府引导,还要有针对性的展开,要把握好老年人的心理以及他们所喜爱的活动。有关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体育活动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而且项目也众多。通常而言,老年人喜爱的体育运动有跑步、散步、太极拳类、气功、健身操、舞蹈类、球类、类等。与此同时,日本的长寿社会开发中心调查显示:日本老年人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排名依次是:步行、简单体操、高尔夫、跑步、游泳、保龄球等。〔5〕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年人选择进行锻炼的项目多是以慢跑、散步这些轻体力为主的运动项目,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般人也认为这些就是最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

就开展老年体育活动的整体思路而言,需要把握好老年体育的心理,因为只有适合他们的口味,满足他们的需求,才能调动他们的活动激情,即要体现出一定的针对性来。我们经常可以在城市的夜晚看到广场上有一些中老年人在跳舞,而且十分有规律性,这就是很好的体育活动形式。值得一提的是,从老年人体力的评估方法来看,老年人体力可分为防卫体力和行动体力两个方面。防卫体力主要是指预防疾病和延缓衰老能力;行动体力则指老年人的生活能力和社会贡献能力。考虑到老龄化对社会资源及对经济发展的压力,大体上可以从防卫体力和行动体力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老年体育活动,笔者认为这也是今后老年体育研究的新方向。

老龄化现状及对策范文2

摘 要

>>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我国农村空巢老年体育的发展对策研究 积极老龄化视野下的老年体育发展对策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龄事业发展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湖南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鞍山市老年体育组织建设研究 中国人口老龄化后老年人体育发展研究及对策 老龄化下的公共体育现状的研究 从“积极老龄化”视域解读老年频率 人口老龄化下的中医发展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长株潭地区老年人休闲体育的调查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护理发展现状及趋势调查研究 人口老龄化视域下对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研究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现行老年体育政策的优化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安徽省老龄产业发展的研究 我国老龄化现状分析及老年体育对策研究 保定市人口老龄化与社区老年体育现状剖析与对策研究 健康老龄化现状分析及老年体育对策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老年女性养老问题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老年教育问题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S].2016.8.26.

[3] 国发[1995]14号.《全民健身计划纲要》[S].1995.6.24.

[4] 赵荣莉.影响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3):63-64.

[5] 尚书庆.重庆主城区老年体育健身活动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2.

[6] 内府发[2016]5号.内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 [S].2016-02-23.

[7] 朱传宝.杭州市城区老年人体育健身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

[8] 田雪原.中国老年人口(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4:185.

老龄化现状及对策范文3

>>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现状及对策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问题及建议 人口老龄化下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探析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调查研究 社会工作与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推进 浅析苏州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现状与发展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太原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与对策 现阶段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与对策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析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策探讨 老龄化背景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探析 中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浅析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 居住郊区化背景下城市老龄人口居家养老模式与环境需求问题 西部城市社区推行居家养老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城市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庄琦.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与出路[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8(4):13-15.

[3]刘玉芝.关于加快发展居家养老模式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政,2009(5):36-37.

老龄化现状及对策范文4

关键词:和谐老龄化;和谐老龄化社会;构建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1011502

1 和谐老龄化概述

1.1 和谐老龄化的基本含义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老年人人数的不断增加,老年维权工作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老龄工作的重点,搞好《老年法》的宣传工作、建立健全老年维权组织,为老年维权工作提供组织保证;发挥部门职能,搞好老年维权工作,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一个尊老敬老的社会环境及和谐的社会氛围(曹馨仪,2005)。和谐老龄化是指在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老年群体与社会阶层、群体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稳定发展、匀称合理的社会结构和发展状态;和谐老龄化是在和谐社会的基础上针对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需要提出的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新思维,内容可概括为:社会尊重,待遇公平,“五有”实现,共享发展,代际融洽,邻里和睦,家庭幸福,社会环境优雅,健康快乐,这些内容具有丰富的内涵(秦普德,2006)。

和谐老龄化是针对老年人内在的利益和老龄化社会群体内部与外部环境是否和谐,以及对我国社会结构和发展状态的影响而提出来的概念,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战略部署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理念,是构建全面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努力去构建和谐老龄化。

1.2 和谐老龄化理念的由来

1990年9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老龄问题大会,庄严地向全世界发出了“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就意味着要用健康老龄化的战略来解决老龄化社会。“健康老龄化”是指老年个体、老年群体、老年家庭和老年社会都是健康的,是大多数的老年个体、老年群体和老年家庭同科学文明、健康幸福、经济发展、秩序稳定、有保障的老龄化社会的相互适应与协调。它重在强调老年内部的全面健康以达到与老龄化社会的和谐。近些年来,“健康老龄化”的理论和实践在发达国家受到普遍重视。

1999年是国际老年人年,在这一年的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口号。“积极老龄化”表达了比“健康老龄化”更为广泛的内涵,从“健康老龄化”到“积极老龄化”是人类老龄观念的一次重大变革。“积极老龄化”是指在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消除年龄歧视的不利影响,使健康、参与、保障的机会尽可能获得最佳机会的过程,使老年人生活得更加舒适、更有尊严、更有价值。可以看出“积极老龄化”是“健康老龄化”的进一步扩展,不只是保证老年人的健康,更注重生活质量和价值的提高。

在全国第八次人口科学讨论会上,我国专家提出了21世纪“成功老龄化”战略的基本框架。成功老龄化是对过去消极对待老龄化的反驳。对生物学家来说,身体健康、功能自主及长寿是成功老龄化的指标。心理学家以经验研究成功老龄化时,普遍将生活满足感、高士气或良好感作为主观评价。新的老化观把老年幸福扩展到了主观领域,发现个人生活意义是老年人主要的发展任务。

穆光宗撰文指出,在迄今为止有关老龄化的政策应对中,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是被屡屡提及的两大命题(穆光宗,2007)。健康老龄化是指身心健康的老年人口比例和规模扩大的过程,不是终极目标,如何使老年人成为社会发展的建设力量才是解决老龄问题的重要途径,强调的重点是人在进入老年之后,尽可能长久地保持在各方面,包括生理、心理、职能等方面好的状态。积极老龄化是指老年人的参与意识,包括延长退休时间或退休后继续参与社会,参与发展的老年人口的比例和规模扩大的过程,强调老年群体和老年人自身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不仅在肌体、社会、心理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而且要积极地面对晚年生活。“和谐老龄化”更多是从个体和个体之间、个体和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甚至老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来理解老年人和老龄问题。从“健康老龄化”到“积极老龄化”再到“和谐老龄化”的认识路线,使我们认识到其实人类真正需要的不单单是健康的、积极的或者是和谐的老龄化,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而老龄化问题的顺利解决正是成功老龄化的体现。

综上所述,“健康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是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和贡献,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成功老龄化。而和谐老龄化是为了迎合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而提出的概念,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更多是从个体或者群体的角度来理解老年人和老龄问题,但是“和谐老龄化”更多是从个体和个体之间、个体和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甚至老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来理解老年人和老龄问题。“和谐老龄化”要促进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天人关系的和谐。构建和谐老龄化建设是实现和谐社会和成功老龄化的必经之路。

2 我国构建和谐老龄化的现实性、重要性、可行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老龄化更是从我国人口发展状况的需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从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需要提出的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有中国特色的新思维、新概念。和谐老龄化社会重在构建,包括在构建和谐社会之中。我国的老龄化状况与其他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有很大不同,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起来有较大难度,具有严重性持久性特殊性的特点。构建全面和谐社会,构建和谐老龄化势在必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社会福利的日益改善,人类的平均寿命正日益延长。老年人既是和谐社会的受益者,也是和谐社会的维护者和建设者。21世纪我国显著的社会状态是人口老龄化严重:预计到2015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4%,到2050年全球老年人口将达到20亿人,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人,这就意味着届时全球每5个老年人中就有1个中国老人,而中国每4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人口老龄化已是世人不争的事实(人民日报,2007)。这样老年人口占中国总人口数的1/4,如果和谐老龄化的建设搞不好势必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面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一些老年学专家和教授提出了关于”和谐老龄化“的命题,针对老年人自身及与其亲属、社会环境之间的和谐做了一些研究,如人口老龄化引发的代际冲突及如何应对的探讨;“孝”这种道德资源在和谐老龄化构建中作用的强调;提倡老年大学以及开展老年文体活动在履行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中应不断努力研究、探讨和实践的建议;通过创建和谐社区,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老龄服务;提出营造和谐老龄化环境。以上对和谐老龄化的研究是针对如何处理好老年内部所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探讨和研究,这为和谐老龄化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3 构建和谐的老龄化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构建和谐老龄化社会,一是各级领导要把实现和谐老龄化社会放在应有的位置,充分认识实现和谐老龄化社会的重要性;二是老年人或老年群体自身要为实现和谐老龄化社会而努力;三是调动全社会的参与。人口老龄化问题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构建和谐。

3.1 老年人自身的努力

家庭代际关系不和谐是值得探究的问题,代际之间有着不同的婚姻、家庭、敬老、生育、幸福等观念。老年人通过参与老年大学和老年文体活动,可以提高自我认识,进一步促进行动的自觉性。老年大学是老年人的学府,应对当前我国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方针,老年大学应充分发挥教育老年人的功能,引导老年学员从思想认识到行为实践上增强融入社会、构建和谐的自觉性,这应是当前老年大学在履行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为适应形势发展,根据老年人独有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积极开展广泛多样的老年文体活动,活动形式来满足不同层次老年群体的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生命质量,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也是建立和谐老龄化社会的重要内容。开办老年大学、开展老年文体活动都是为了使老年人融入社会、协调关系中,促进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关系的和谐正是和谐老龄化构建的重要内容。老年人自身观念的改变,需老年大学、老年文体活动中心等机构帮助和引导,是解决代际矛盾和社会冲突的关键所在,有利于进一步营造”和谐老龄化“的环境。

3.2 政府的角色定位

(1)服务提供。人到老年,生理能力的衰退,心理观念的改变,是我们研究和改进福利服务的出发点,这要求提供给他们更加周到细致、更人性化的服务。然而家庭养老方式的弱化,使社区成为了主要的养老场所,社区养老需要建立满足老年人生活居住和具备精神慰藉的福利服务设施,这需要国家、社会与企事业单位加以扶持和帮助。政府应充分加以重视,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大对老年公寓、养老院等福利服务设施的投入,使尽可能多的老年人老有所居;集聚社会力量,比如青年志愿者的加入,给老年人以心理引导和精神上的慰藉;社区也要动员当地各企事业单位的投资和建设,创建更高层次的老年福利服务设施。福利服务设施的建设需多方支持才能达到更好更优的效果。良好的福利服务设施,有利于老年人的生活安顿和心理健康,处理好老年人群的关系有利于社会的安定,是“和谐老龄化”构建的有效途径。

(2)政策制定。计划生育政策是人口老龄化的催化剂是否应该停止实施或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我国是人口大国,计划生育政策一旦放松就会一发不可收拾,造成有限资源与人口剧增更加严重的社会矛盾。与其说停止计划生育政策,倒不如面对老龄化时代的现实采取积极有效应对措施(如“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或适当地调整政策(适应老龄化趋势,政策稍倾向于老年群体),据《老年人权益法》维护好老年群体的合法权益,处理好老龄化社会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关系,使老龄化社会结构与社会政策和谐并存。

(3)经济引导。未来老龄化加剧的社会状态,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市场经济的发展会愈来愈重视老年人的需求,将加大在老年产业的投入。然而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的适应并不像说的那么容易,其间必然存在矛盾,这不仅需要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还需要的国家政策支持和扶持(如因老年人购买能力的减弱,对老年产业进行税收优惠政策)。如借鉴日本针对老年人行走不变开发的“助走机”等老年产品以适应老年市场需求,鼓励商业者开发老年产品并针对老年购买和消费的特点对产品的提供者给予政策或税收优惠。政府需把老年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和老年产业开发纳入计划,加大改革以适应老龄化时代要求。经济发展与老龄化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但是如果经济发展不把当时的主要消费者老年人作为满足对象,必然影响经济的健康向前发展。中国现实经济还不发达的状况下,“边富边老”关怀老年、财富共享、和谐共生的重要主张也应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对策。不仅有利于经济与老龄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是构建和谐老龄化的重要体现。

(4)养老保险迎合。基于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的现实,有必要逐步将社会保障模式从当前的现收现付制转向自存自用的个人账户制,并从企业集团着手推进这一转轨进程。现收现付制将雇主和雇员缴费全部进入社会统筹基金,不设个人账户,由社会统筹基金统一支付养老金,不足部分由财政直接拨付。在人口老年化的压力下,令财政不堪重负,让在职者丧失信心。而个人账户强调个人贡献,由“个人账户”这个单一支柱承载个人养老负荷(如美国养老金储蓄计划),结合社会统筹,统账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既吸收了传统型的养老保险制度的优点,又借鉴了个人账户模式的长处;既体现了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保险的社会互济、分散风险、保障性强的特点,又强调了职工的自我保障意识和激励机制。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由现收现付制转变为中国独创的统账结合制度既符合我国的国情――老龄化的现实,也体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老龄化社会的迎合。

3.3 社会的支持

老龄化的到来给我国的传统“孝”文化带来了挑战,当今社会青年人在外忙于工作生活,不再是过去子女在父母膝下养老的状况,农村空巢家庭现象严重。由于自己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有“创意”的人还花钱去买“孝”,认为也算是尽孝了,但是这种行为只是寻求到了心理安慰,没有考虑会给社会道德和老年人心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中国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代表,它强调的是个人对家庭及社会的职责与义务而不是个人的权利,重视家庭的伦理道德,强调要尊老敬老,子女要把父母长辈视为自己终身尽孝的对象,赡养父母、遵从父母;如果不赡养父母,则是不孝,要受到道德或法律的惩罚。“孝”是发自内心的,不需要表面上的做作或演示,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真实的感情回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尊重过去与老人经验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谓是崇尚老年至上的文化,这也是老龄化社会与中国传统“孝”文化不可分割的和谐的表现。“孝道”不可丢,要把这一优秀的传统美德永远延续下去,老龄化与孝文化的结合,是构建和谐老龄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穆光宗.论“和谐老龄化”[J].老龄问题研究,2007,(5).

[2]赵淑英.对成功老龄化本质的理解[J].湖北体育科技,2003,22(3):331332.

[3]穆光宗.老年发展论――21世纪成功老龄化战略的基本框架[J].人口研究,2002,26(6).

[4]赵华夏.和谐老龄化力倡孝道[N].第八届亚洲/大洋洲地区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大会年报.2008,(1).

老龄化现状及对策范文5

关键词:老龄化 经济 现状 对策 措施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也在不断增加。同时,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人口增长速率也明显降低,这必然导致人口老龄化。在国家综合实力并不十分发达的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压力,同r还会影响到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针对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制定相应的战略性决策是确保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不容忽视的话题。

一、老龄化社会现状

一个国家或该地区年龄超过60岁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10%以上,以及年龄超过65岁的人口占总数量的7.2%以上,即被认为是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判断指标如表1所示。

根据国务院人口普查结果看出,目前中国人口超过13亿人,其中14岁以下的人口约为26500万人,占总人口的20.3%;15岁到64岁之间的人口数量为94196万人,约占72%;并且65岁以上人口约10055万人,约占总人口的7.7%,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目前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到2015年为止,我国人口年龄超过60岁的超过15%,预计到2040年底,我国人口老龄化比例将达到25%,这预示着我国全面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

二、老龄化社会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大,也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生产效率较低

劳动人口的数量以及所占人口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慢,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大多数家庭出现了独生子女现象,随着国家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开始出现了劳动力不足问题。经济的发展需要创新,而创新需要年轻有斗志的年轻人,老龄化人口更趋向于安逸的生活,缺少创新的激情和活力,不利于提高劳动者生产效率。西方学者研究发现,劳动者年龄和生产效率有明显的关系,通过调查发现,当劳动者年龄超过45岁时,尽管工作经验丰富,也会存在体力和脑力方面的不足,影响生产效率。

(二)养老费用增加,财政分配不平衡

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以及社会福利待遇的提高,政府将会继续加大养老金、退休金以及相关的社会保险支出费用。然而大部分老龄化人口已经失去了创造生产价值的能力,这样养老保险的支出更多的来源于国家的各方面税收,大量的养老费用支出将会进一步影响国家的资金分配。对天津市南开区的调查数据是:南开区在职员工福利总数为2370万元,人数为17000人,而退休人员费用为24460万元,人数为18700人。调查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费用的增加已经超出了国家的预计范围,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平衡。

(三)增加子女抚养负担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预计到2050年时我国人口比例将会出现4:2:1的模式,即一个成年人将面临着抚养六个老人的义务和责任,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虽然现在政府的养老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子女抚养老人的负担,但从长远角度看,这将会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此外,随着抚养负担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道德方面的缺失,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子女抚养费用的大量支出也会影响家庭的和睦。

三、人口老龄化应对措施

社会人口老龄化是国家经济发展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如何有效的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类问题,是保证国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社会和谐、家庭团结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稳定低生育水平

尽管从解决老龄化问题和群众意愿的角度出发,应该鼓励人口生育,降低老龄化人口比例,即适当放宽人口生育政策。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人口基数仍然很大,而且人口政策是一项缓慢发生效应的政策,政策一旦失误,也将产生巨大的惯性,长时期难以挽回。因此,从社会经济的长远考虑,必须长期稳定现行的生育政策,稳定来之不易的低生育水平,人口才可能在未来实现长期的零增长。

(二)大力发展老龄化产业

虽然我国老龄化人口不断增多,但国家政府制定的养老保险制度还是比较完善的,对于大多数老龄化退休人口,国家丰厚的养老保险金完全可以确保他们较高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引导老龄化人口健康消费意识,通过发展老龄化产业,可以进一步带动国家的经济。发展老龄化产业,可以从生活的各方面着手,例如发展针对老龄化人口的医疗服务行业,政府可以针对老年群体提供专业医护人员上门服务以及老年人衣、食、住、行服务机构。引导、鼓励老龄化人口的消费,并带动一些新型行业的发展,创造一些新的就业机会,这不仅提高了老龄化人口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由此可见,国家大力开发老龄化产业,鼓励社会兴办养老事业,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具有显著的效果。

(三)延长退休年龄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目前,我国人口的平均年龄已经提高到73岁,远高于世界人口的平均年龄63岁。现如今,我国仍是实行的男性退休年龄60岁,女性退休年龄55岁,并且还存在多数职工提前退休的现象,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实行的退休年龄偏低,造成一些员工在还有劳动能力的情况下就远离工作岗位。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以及该地区的生活水平,延长职工退休年龄。根据我国养老保险政策,退休后的福利待遇是由工龄来决定的,工龄越长,退休后享受的福利待遇越好。延长职工退休年龄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老龄化人口的资源优势,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同时也能保证退休职工享受到更好的福利待遇。对于延长退休年龄,国家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例如规定男性65岁退休,女性60岁退休,对于快要达到退休年龄的职工,可以安排到非一线岗位,选择一些劳动强度比较小,危险系数较低的岗位继续从事相关工作。延迟职工退休年龄,合理使用人力资源;根据岗位的不同,还可以把部分退休的专家组织起来,担任企业顾问或提供咨询服务。

(四)完善国家养老设施建设

人口老龄化是国家经济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作为政府要积极应对,在确保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的同时,也应加大对老龄化人口的服务设施建设,让老龄化人口享受到美好的晚年生活,同时也能减少子女的生活负担,从长远角度看,这也是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目前,国家对于老年人住宅及相关配套设施还不完全,大多道夏耆嘶故歉多的居住在比较高的建筑上,对于行动不便的老龄化人口来说,存在上下楼困难,并且多数建筑并没有考虑到老龄化人口安全方面的问题,例如:地面未经防滑处理、电梯内未设置扶手等。针对该现象,国家应加大投资力度,为老龄化人口建造专门的住宅区,实行无障碍设计原则;充分考虑老龄化人口的生活习惯,室外设计便于活动和交流,并且应配备健全的医疗设施和生活服务保障设施,确保老龄化人口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

(五)加大对老龄人口的教育

自古以来就有这样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要去学习,去接受教育。接受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开拓眼界,更重要的是学为己用,并通过学习提高自身修养,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个人的教育水平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周围的人,提高老年人的教育水平,也是提高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上海市共成立老年教育机构280多所,教育机构数量较2011年增加了177所,受教育的老龄化人口增加了5.7万人,老年教师增加了560多人。通过上述调查表明:我国已经开始重视老年人的教育工作,通过教育的方式,提高老龄化人口的文化水平,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六) 其他方面

及时落实有关政策,提高老同志待遇,例如:每逢春节、五一、中秋节、十一等重要节假日,笔者所知处福利科负责为原子能研究院广大离退休职工发放福利费。开展走访慰问工作,为老同志送温暖,走访慰问离退休老同志是表达组织关怀的重要体现,是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生活状况、思想状况的必要方式,包括住院病号慰问、生日慰问、节日慰问、困难职工慰问、异地职工慰问等。另外通过组织参观游览活动,丰富老同志晚年生活等。

四、结论与展望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的实施,我国老龄化人口比例越来越大,并预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老龄化人口还会进一步增多。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劳动力不足、养老保险设施投资较大、增加子女负担,影响生活质量等。但人口老龄化是国家发展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针对社会人口老龄化,我们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充分发挥老龄化人口的优势,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面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我们不必害怕,只要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人口老龄化引起的一系列不利现状都会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老龄化现状及对策范文6

关键词:“二孩”政策;大学生;生育观

一、潍坊学院大学生在“二孩”政策实施后的生育观状况分析

本课题以潍坊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400名在校大学生开展网上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的个人情况”、“大学生对‘二孩’政策的了解和建议”、“大学生自身的生育期望”等方面问题。收回有效网络问卷数据400份,有效率为100%。

(一)大学生的个人情况与家庭状况

根据调查数据统计,所调查的男女比例相当,男生占48.28%,女生占51.72%,这将使调查结果更合理,而不会因为男女观念差异出现太多偏差。

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从双独二孩到单独二孩,再到在完全实施的全面二孩政策,中国生育政策的逐步调整背后是中国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虽说全面实施二孩,是结合逐渐发展的国情对生育政策的逐渐改变,但是对于其中可能存在的弊端,我们也应该认真思考。怎样才能够做到将全面二孩更好地实施下去,也便成为了我们大学生研究的话题。及时调查为政策及时做出反馈和建议,也是一种无形的社会现实价值。

调查中发现,有5.91%的学生对“二孩”政策非常了解,0.69%的学生对“二孩”这一政策是比较了解的,48.77%的大学生对“二孩”政策略微了解,甚至有2.32%的人不清楚有这个政策的存在。同时,我们针对大学生对“二孩”政策的态度也做了相应调查,发现超过半数以上的大学生是支持国家这一政策的,仅有小部分学生是不支持的,而保持中立态度的也有不小的比例。被调查者中有62.07%的大学生认为开放二胎的生育政策还是可行的,有32.02%的大学生表示无所谓,只有5.91%是拒绝的。针对这部分不了解,不支持政策的同学,我们应加大对二孩政策的宣传力度,制定方案帮助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充分认识树立科学、健康生育观的重要性,用积极理智的心态来对待生育问题。

(三)大学生自身的生育观及对影响生育观因素的看法

对于生男生女的问题上,调查结果表明:60.1%的大学生认为生男生女是一样的,剩下的人群中生男孩生女孩的比例也接近1:1(想生男孩的有21.18%,而想生女孩的人数占有18.72%)体现出90后大学生的生育观没有出现严重的性别歧视现象,这是值得肯定的。

而在影响生二孩的因素上,大家也有着不一样的看法,65.02%的大学生认为有家庭观念的影响,有的家庭因为一脉单传,所以在为了保证自己的家族不在自己这一代中断,就必须生一个儿子,这就有可能出现超生的情况。85.71%的大学生认为经济状况是很重要的因素,认为在经济状况良好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孩子的生活质量和教育程度,才能让孩子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并能够健康成长。17.73%的大学生认为生二孩会受到他人的影响,也有部分人不想要孩子。还有9.36%的大学生认为生二孩有着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也造成了大家有着不同的生育观念。51.72%的大学生认为国家政策是很重要的因素,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影响人们生育观念的多样化因素,对于合理的应积极支持而对于部分超生和不生的人群也应该积极引导她们,基于中国国情形成科学合理的生育观,这也正是“二孩”政策的实施愿景所在,让更多的人们加入到生二孩的行列来减轻孩子的养老压力,和减缓老龄化对社会的压力,让孩子更能健康成长,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

(四)国家人口基本概况

联合国公布的社会老龄化标准显示,2000年的中国人口普查数据就已经有了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趋势。然后,联合国科研机构大胆预测,自2020年开始,我国即将步入老龄化严重阶段;2050年,我国将步入超高老龄化国家行列。然而,与其他老龄化问题严重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龄化将面临更为艰难的问题。即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均GDP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不足发达国家的20%,这就会出现未富先老现象。随着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社会所需要的年轻力量也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而变化,这使我国不得不实施二孩政策,从单独二胎政策到全面二孩政策,国家一直在努力改进生育政策以应对老龄化、养老压力、经济发展等各种问题。

二、总结

(一)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对“二孩”政策积极关注,通过问卷调查中的开放式答题中得到大学生对生育政策的建议总结后如下:第一,可以针对城市和农村实行不同的政策,针对不同学历的人群实施不同的政策。第二,希望国家能够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因为很多家庭想养二孩却局限于经济基础不足,而没有办法生养二孩。第三,对于人口出生率较低的地区,可以实行鼓励生育,从而有利于减缓老龄化进程。第四,希望社会可以做到男女平等,因为很多公司、企业一直都存在性别歧视。第五,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来实时调整国家生育政策,在实施“二孩”政策的同时,要对其相关方面(医疗、教育等)加强制度的改善和实施。第六,大力普及“二孩”政策,但不强制“二孩”政策,希望自己的意见能被尊重。

(二)当前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性别结构的失衡,中国的人口结构正面临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给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一些隐忧。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大学生群体越来越庞大并且接受了较多科学的思想观念,他们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在生育子女的观念上更趋向于合理性,也从中显示了我们90后大学生的生育观明显的现代化特征。体现在对于生育子女的“重男轻女”观念弱化、及时关注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科学合理的思考生育问题,这对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以及人口老龄化还有其他一系列的问题的解决是非常有利的,但有一部分同学仍然存在落后、消极、不科学的生育观念,表现在对生育政策的不关注,仍然受封建落后观念的影响等方面,这说明还需要对大学生积极的去引导,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生育观,用积极理智的心态来对待生育问题,进行现代生育观的指导,端正部分大学生的生育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毅,普遍允许二孩民众和国家双赢 [J].社会观察, 2012;9:23-25.

[2]王广州,胡耀玲,张丽萍;中国生育政策调整[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212,217.

[3]陈岱云,高功敬,于晓丽,刘静;生育意愿调查报告[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李晴琴;对大学生生育观的调查――以HH大学为例[J].才智;2011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