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传染病防控措施范例6篇

春季传染病防控措施

春季传染病防控措施范文1

关键词:常见;猪病;防治措施

大多数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都会对畜禽疾病作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但因养殖条件有限和技术过于薄弱等因素,养殖户对畜禽的各个疾病往往难以做到完全根除,并且在日常养殖过程中也缺乏明确的预防意识,对疾病的控制力度较低,防治方式过于简单,这使得猪病在春季时期常常同时爆发,使得养殖户难以在短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挽救,这对养殖业的长远发展来说必然会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养殖户需清晰意识到春季猪病防治的重要性,并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手段,对各个较为常见的猪病做好针对性预防,日常严格按照饲养要求完成各个饲养环节,使病猪的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

一、春季常见的猪病的防治措施

1.仔猪副伤寒防治。从近几年畜禽养殖较常面临的各个问题来看,仔猪副伤寒是春季时期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该疾病高发于刚出生3-4月的仔猪当中,对于小于2个月的猪群普遍较少出现。该猪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早期便秘,在后期时逐渐出现下痢,远端皮肤处如耳朵、腹部、嘴周、尾端等部位皮肤相较于其它部位更红,并随着时间延长而呈现青紫色,此时仔猪体温会比正常水平高出许多。部分仔猪为慢性便秘,因此会出现下痢和便秘症状的交叉呈现,排泄物颜色多为淡黄,皮肤表层会出现湿疹。对此,对仔猪副伤寒的预防,需在仔猪断奶后,立即对各个仔猪进行副伤寒弱毒冻干苗接种,提前做好预防措施,这是降低病猪发生率的重要举措。而对已经出现仔猪副伤寒的养殖区,需对日龄在10-30天的仔猪进行首次副伤寒接种免疫,对其间隔8天后再进行免疫。免疫药物可选择庆大霉素、氯霉素等药物,但需谨记,青霉素、红霉素等药物无法治疗该疾病,因此在选择免疫药物时需对猪群的患病类型做到明确了解,对不同药物的治疗功效也做到熟知。

2.猪瘟的防治。猪瘟是一种由病毒所引起的猪病,该疾病发展速度十分迅速,传播速度也极快,可发生于不同年龄阶段及不同品种类型的猪群。其中,日龄小于1个月的仔猪其感染率普遍较低,而>1个月的猪群普遍发病率较高。当猪群受到传染时,猪瘟将会以爆发的形式出现,最先感染的猪群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死亡,死亡风险极高。猪瘟的疾病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热、四肢不受控制抽搐、痉挛等,猪瘟的高发时期为春季前期及春季末尾期,此时的防控重点在于对猪瘟高发地区和常发地区提前做好防控措施,在母猪配种前及配种后均进行免疫。对日龄

3.猪流感的防治。猪流感属于一项呼吸道疾病,该疾病主要是由正黏病毒科病毒所引起,猪群在病发时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热、咳嗽等典型症状。从以往猪病的感染过程来看,大多数猪流感的传染源都来自于已带病毒的猪群,猪群的感染方式主要为呼吸道,且传染群体不分品种,高发时期在冬季与春季时期。猪流感爆发形式十分突然,可在爆发后的短时间内迅速蔓延至整个猪圈,传染率极高,在病发早期普遍会存3~7天的潜伏阶段,若在猪群病发时期未对其进行科学管理,猪群则会逐渐出现肺炎、支气管炎等病症,导致猪流感病症进一步恶化严重,提升了死亡几率。该疾病目前还未有专门治疗的疫苗,但采用一定药物进行预防能起到良好的免疫效果,如佐剂灭活苗,可在冬季和春季时期前对猪群进行2次接种,即可达到较长的免疫时间。在预防工作上,饲养员还需对猪舍做好日常清洁及消毒,在冬季时期,饲养员要对猪舍环境做好保温,降低猪群流感的发生率,周围温度保持稳定,避免忽冷忽热。在春季时期,饲养员需加强室内通风,同时还要做好防潮工作,减少细菌的滋生。

同时,需重视的是,在春季时期饲养员需禁止引进新猪加入猪群,若需引进则需将其进行隔离饲养7天后确认属于无病猪再将其放入猪群中,在猪流感高发时期每日可将阿毒放入猪饲料中进行混合。若在饲养过程中发现存在猪流感的病猪,饲养员需立即将青绿饲料进行喂养,对对可能存在猪流感的病猪进行立即隔离,并将排泄物进行清理,采用烧碱液做好消毒。在疾病得到缓解后,饲养员可对每头猪进行肌肉注射4ml的安乃近,也可增加抗菌类药物,避免后期出现其它并发症。对病情严重的猪群,饲养员可对其进行肌注青霉素、病毒灵等药物,1天2次,还可对病猪肌注病寄灵药物,1天1次。

4.猪肺疫的防治。猪肺疫疾病的首要防治关键在于提升猪群对病毒的抵御能力。首先,饲养员需从猪舍环境进行改善,环境潮湿及通风差均会诱发细菌的滋生,同时也会加快病毒的传播,因此,饲养员需对猪舍做好消毒工作,对猪群定期进行接种防御,并着重在春季和秋季对猪群进行二联苗注射,对已经断奶的仔猪进行在猪肺疫弱毒苗接种。若猪群已爆发了猪肺疫,饲养员需立即将猪舍进行隔离,对其展开消毒工作,并对未感染的猪进行血清预防,将其与病猪进行立即隔离,对其采用100-240万/头剂量的青霉素进行肌注,再对其采用10%的磺胺嘧啶进行注射,注射剂量为没头20ml,连续注射3天。还可对患者进行庆大霉素注射,每次注射剂量为2mg/kg。

二、结语

综上所述,众所周知,春季时期是各个流感及病毒的高发时期,在此阶段中,饲养员需根据以往饲养经验对猪群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对春季猪群易感染疾病如副伤寒、猪瘟、猪肺疫以及猪流感等高传染疾病做好防控,每日对猪群的饲养情况做到密切关注,对猪群的各个生存状态进行观察,定期做好猪舍清洁与消毒,对疑似的病猪做到及时隔离饲养与治疗,确保其余健康猪群的病毒感染率降低,这是春季防治猪病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丁雪珍.对猪春季常见病综合防控措施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5,6(13):106.

春季传染病防控措施范文2

特别是手足口病、流感、麻疹等传染病,社会关注度高,传播快、危害大,防治不当极易引起暴发流行,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防治形势非常严峻。县、乡各医疗卫生单位要从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增强全面做好春季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春季是流感、手足口病、流感、麻疹、风疹、水痘、腮腺炎、流脑等传染病的流行季节。把春季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靠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强化督导检查,切实做到保障有力,反应及时,出动迅速,处置得当,效果明显,严防聚集性疫情和重症死亡病例的发生。

二、落实预防措施。严防暴发疫情

一)强化疫情监测分析。县、乡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前移监测关口。切实加强流感、手足口病、流感样病例、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的疫情监测,组织专家进行研判,及时制定防控措施,认真做好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接到流感、麻疹疑似病例报告后应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各级医疗机构要对发现的流感、麻疹疑似病例及时采样,并由疾控中心送市疾控中心检测,同时做好传染病报告卡的订正工作。县、乡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密切关注辖区内传染病疫情动态,一旦发生聚集性传染病疫情或重症病例,要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和疫情处置等工作;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疫情报告渠道和程序,及时报告疫情,及早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疾控中心要加强疫情分析、预测和预警,建立定期疫情分析制度,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指导性意见。

二)广泛开展防病宣传县健康教育所、疾控中心和各级医疗机构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多种渠道。切实增强群众防病能力和及时就诊意识,指导群众开展预防性免疫接种,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建立免疫屏障。要把学校和托幼机构作为春季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的主阵地,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动学生(幼儿)家长参与到防治工作中来。同时,要把握宣传力度,加强正面舆论引导,避免群众恐慌。

三)全面开展业务培训疾控中心和各级医疗机构要以手足口病诊疗指南流感诊疗方案为主要内容。不断强化医疗卫生人员责任意识,增强他对春季传染病的敏锐性和报告意识,提高医务人员诊断甄别能力和救治水平。

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卫生局已结合传染病防治工作需要。及时修订完善相关传染病应急预案。疾控中心、各级医疗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要进一步调整充实传染病应急队伍,有针对性地开展实战演练,提高事件处置的综合能力。落实值班制度,做好突发疫情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及时有效处理各种传染病突发事件。

五)积极组织预防接种疾控中心和县、乡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对未按要求接种疫苗或无接种证的学生尽快补种补证,确保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到位,有效防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传染病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的发生与流行。并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学生接种流感、甲肝、流感、腮腺炎、水痘、风疹等二类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接种疫苗可预防的疾病暴发流行。群体性预防接种必须严格执行审批制度。

六)深入开展技术指导疾控中心和县、乡各级医疗机构要把辖区内学校和托幼机构作为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场所。从晨检、缺课登记、健康教育、疫情报告、环境消毒、查验预防接种证等各个方面开展技术指导,积极督促落实,严防聚集性疫情发生。

七)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县爱卫办要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春季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三、狠抓医疗环节。加强重症救治

严格规范各项工作流程,县、乡各医疗机构要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有关要求。认真做好预检分诊工作,排查可疑病人,合理分流。要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特别是县医院,要根据疫情发展需要,传染病区预留床位,完善重症患者转接诊制度,落实流感、手足口病住院病例新农合保销制度,确保患者顺利入院治疗;要积极开展各类传染病,尤其是传染病重症病例的主动搜索工作;努力提高传染病患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及时储备应急药物和器械,全面落实重症病例会诊和讨论制度;要根据疫情发展形势,及时调整充实医院专家组,抽调内科、儿科医生和护理人员充实感染科技术力量,落实县级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同一医疗机构内不同专业科室之间的对口技术支援,切实提高医疗救治水平;要加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落实各项隔离消毒措施,杜绝院内感染发生。

春季传染病防控措施范文3

春季到了,各类细菌和病毒随气温逐渐回升迅速繁殖,如预防不当,呼吸道传染病极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微生物 通过呼吸道侵入易感人体,并随呼吸道分泌物继续传播,侵入另一易感机体的传染性疾病。一旦患上呼吸道传染病必须及时治疗,否则会产生相关并发症,造成严重后果,现笔者针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治疗情况进行浅析,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防治措施

1.2.2 市动员和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市疾控中心派专业人员到各学校及托幼机构、各流动人口密集区域进行宣传指导,充分利用广播、宣传画、墙报、校会、发放宣传单、报纸、悬挂横幅和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势,广泛开展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做到家喻户

1.2.3 加强协作,做好疫情防控 各医疗单位、学校及托幼机构加强与卫生部门协作,建立信息通报制度;认真落实晨午检制度,在做好因病缺勤统计上报工作的同时,切实做好生活场所环境通风、换气、消毒等防范措施;配合区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加强对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的主动搜索和技术指导;要配合区卫生局监督所加强开展对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控的监督执法检查。同时,大部分医疗机构能充分认识到当前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紧迫性、艰巨性,建立有防控领导小组,开展了对重点科室、重点人员的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设置发热门诊,按要求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暂存和集中处置;但个别社区服务站还存在对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管理及防治知识培训内容不够全面、无独立发热门诊、布局不符合消毒隔离规范和医疗废物移交登记不及时或有遗漏项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执法人员当场下达监督意见责令限期整改,确保广大群众身体健康。逐级开展培训,扩大冬春节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宣传力度和范围;强免期间各县区卫生局、疾控中心抽调人员,组成督导组巡回督导各服苗点,并对流动人口、农民工聚集地区进行重点督导,力求强免工作不出现疏漏。

2 结果

3 讨论

呼吸道传染病在冬春季节容易频繁暴发,人群密集的地方,一旦有传染病发生,易造成流行。因此掌握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对于远离传染病、保证身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而所谓的呼吸道疾病是指病原体从呼吸道感染、侵入、传播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呼吸道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呼吸道疾病的危害很大,流感可引起脑炎、心肌炎等,2003年爆发的SARS就是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

春季传染病防控措施范文4

卫〔〕71号

市卫生局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以麻疹为主的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通知

各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市卫生局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以麻疹为主的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通知》(卫函〔〕83号)转发给你们,为加强我市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提出如下工作要求,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意识。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麻疹控制工作的领导,把麻疹防治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组织对本辖区的麻疹疫情和常规免疫工作进行认真分析,制定具体的防控措施,狠抓落实,减少麻疹病例的发生,防止疫情暴发。

二、加强监测,做到“五早”。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加强对《传染病防治法》的学习、贯彻,加强以麻疹为主的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报告麻疹疫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降低病死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按照麻疹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主动监测和主动搜索工作,做好个案调查和标本采集和送检。对发生的疫情要及时进行分析,做好预测、预警工作,一旦发现有麻疹暴发的苗头,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隔离,同时实施相应的免疫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三、做好预检分诊和消毒隔离及医务人员防护工作。各医疗卫生单位要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有关要求,认真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对就诊的具有呼吸道症状、发热的患者进行预检分诊,排查可疑病人,合理分流,并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救治措施。要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管理办法》等有关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防护工作,防止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接诊的医疗机构要保持空气流通,当发现疑似病例时,应首先给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戴上口罩,保障其他患者就医安全。

四、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管理,消除免疫空白人群。各医疗卫生单位应严格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做好预防接种各项保障工作。要加强免疫规划工作薄弱地区的工作,保证常规免疫服务次数和免疫服务质量,消除免疫空白地区。各医疗卫生单位要积极配合教育部门督促辖区学校、托幼机构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要求,严格督促落实儿童入托、入园、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对无预防接种证及未按规定完成接种的儿童,要及时督促其补证、补种。

市卫生局

春季传染病防控措施范文5

通讯作者:孙刚

【摘要】 目的 了解幼儿园、中小学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流行特点,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68所中小学、幼儿园作为监测点,检测常见传染病。下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相关信息,与笔者调查的监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学校和幼儿园传染病以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为主。结论 不同季节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不同,而春、秋冬季为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实施传染病监测能够较真实反应学校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弥补疫情报告系统的不足。加强儿童呼吸道传染病疫苗的接种,提高免疫覆盖率,可很大程度上减少儿童传染病的发病率。

【关键词】 传染病; 流行病学研究; 幼儿园; 中小学生

学校是学生集居学习的场所,尤其是中小学校,人口密度较大,极易发生传染病爆发,中小学学习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患传染病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学生身体健康,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因此学校的传染病防治应受到高度重视。为了解中小学生传染病的发病规律,探讨管理经验,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现将2009~2010年度中小学生传染病发病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所幼儿园、中小学学校中随机选取学生20692例,其中男10201例,女10491例。见表1。

1.2 方法 依据《全国传染病统一诊断标准》,对2009年10月~2010年10月被诊断为传染病的学生进行逐一登记。

2 结果

2.1 发病情况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发病例数为198例,发病率为0.68%。见表1。发病率最高的是手足口病,高达51.01%。其次是水痘和腮腺炎。见表2。

表1 2009年10月到2010年10月中小学生

传染病发病情况

表2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中小学生

各种传染病发病情况

2.2 学校常见传染病时间分布 2009~2010年学生发病最多的季节是春季(113例),其次是冬季(51例),秋季列第3位(40例),夏季发病例数最少(11例)。冬季发病最多的是腮腺炎19例,占冬季发病总数的37.25%;其次是肺结核10例,占19.61%;春季手足口病(51例)和水痘(16例)发病例数均较高;夏季肺结核发病例数较高(7例);秋季水痘发病例数最高,共28例。提示应在发病高峰季节来临前做好预防工作。从学校监测情况来看,报告的病例主要分布在春、秋、冬季节,趋势与疫情报告的趋势基本一致。

2.3 学校传染病疫情爆况 总结呼吸道传染病爆发疫情:从首例病例到末次病例发病时间最长79 d,最短4 d,平均25 d。在学校传染病爆发疫情的处置过程中,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发病学生几乎没有接种过相应的疫苗,而接种过疫苗的学生则极少发病。

3 讨论

监测结果显示,学校传染病发病以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为主,主要发生在春秋冬季节,传染病爆发疫情以小学为主,与疫情报告趋势基本一致,可以反应学校常见传染病的流行概况。因而,学校常见传染病监测可以弥补疫情报告系统之不足。由于疫情报告系统局限在医疗机构,对不到医院就诊或到个体诊所就医的病例覆盖不到;而且学校常见传染病往往是一些丙类或其他传染病,漏报的情况和填写不规范的情况确实存在,造成了疫情报告系统在监测学校传染病爆发疫情时有不完善之处。建立学校常见传染病监测网络有助于对爆发疫情的早期发现,以便及时预警、调查、核实。

调查结果显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重点应放在呼吸道传染病上,对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最好的预防措施是接种疫苗,而目前仍存在较高的流行水平甚至爆发,表明免疫空白较大。学生人群传染病流行有很多客观因素,但爆发疫情主要取决于制度落实情况。因此从幼儿园开始必须严格执行接种疫苗制度。可以调查和掌握学生接种覆盖率,鼓动家长为孩子接种疫苗,从而评价人群的免疫屏障,提出预警建议。在无法根本消除免疫空白的前提下,建立学生晨检和师生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记制度,及时发现和隔离首发病例,也是防止疫情蔓延的有效环节。

为了更好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学校和社会还必须做好健康教育与宣传,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个人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影响机体抗病能力,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提高他们的防病意识。对于呼吸道传染病,特别是重点时期针对不同年龄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如板报、广播、游戏、小品、班会、校园网等)进行宣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抗病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比如为了预防消化道传染病,强调饭前便后洗手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春季传染病防控措施范文6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邓小理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因地制宜、科学防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积极构建适合新形势要求的防治机制,科学管理,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提高综合防治能力,强化督查指导,有效巩固我县血吸虫病传播控制达标成果。

二、目标任务

(一)今年全镇各村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

(二)加强血吸虫病检查和治疗

完成查病0.9万人次(血检0.8万人次,粪检0.1万人),扩大化疗0.3万人次,完成3人次晚血病人的治疗,改善其生活质量。

(三)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

加强血防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受教育人群1万,培训技术人员36人次,制作墙体标语5幅(条)。

(四)开展春秋季查灭螺工作

查螺120万㎡,灭螺100万㎡。

三、重点范围

(一)确定重点范围的原则

1.达标后钉螺面积回升较多的村;

2.2004年以来发生过急血和发现阳性钉螺的村;

3.2004年以来发现阳性耕牛较多的村;

4.2007年疫情控制评估和病人数推算中人群和耕牛感染率>1%的村;

5.综合各种因素,专家认为存在危险因素的村。

(二)2013年血防工作重点村(1个)

四、组织保障

认真贯彻省、市、县关于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对血防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和完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调和合作,综合治理。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有关部门务必进一步提高对血防工作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血防工作的领导,积极履行各自的职责,认真研究落实防治规划和措施,解决防治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保障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职责到位、措施到位“四到位”。

五、技术措施

(一)春秋季查灭螺

通过对重点环境和重点区域的环山堰、斗、毛渠、田沟及埂、房前屋后进行查螺。对钉螺密度高、疑有阳性螺的环境用药物高压喷洒灭螺3次,重点危险环境实行泥敷灭螺,面积应占有螺面积的70%以上,复杂环境采用地膜覆盖灭螺。全年完成钉螺调查1500万㎡;采用氯硝柳胺浸杀、反复喷洒或泥敷等方式灭螺,地膜覆盖等方法灭螺1200万㎡。查灭螺工作应在春季3-5月、秋季10-11月完成。

1.查螺:各村春季查螺按照传播控制地区巩固方案的查螺总体要求进行。3月份开始对有螺地带进行全面查螺,对历史有螺环境进行重点清查,4月底前完成全镇钉螺调查。对捕获钉螺均要分框包装、解剖观察。查出有螺环境均应填写“县查螺登记卡”,按要求计算钉螺面积。

2.药物灭螺:于4-5月和9-10月份开展春秋两季灭螺行动,抓住有利时机开展巩固性药物灭螺,对有螺环境根据《省灭螺技术规范》喷洒2—3遍,对近3年内有螺环境至少进行1遍。喷洒灭螺要做到事先割草清障,喷洒水量充足、均匀透彻。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灭螺剂量为2~4g/m2;小型有螺水体浸杀剂量不低于8g/m3,稳水浸杀3天以上。药物灭螺后须进行质量和效果考核,喷洒、喷粉灭螺后2周钉螺死亡率大于80%或活螺密度下降率大于85%为合格;浸杀灭螺后钉螺死亡率和活螺密度下降率均应达到100%;采用地膜覆盖灭螺环境应加强后期管护,保证其灭螺效果;环改灭螺后有螺面积下降率应达100%。凡“灭光钉螺”环境须填报“灭光钉螺环境备案表”,并由县血防站考核后方可确认。

(二)查病、治病

全年开展血清学查病0.8万人次,粪检0.1万人;开展人群扩大化疗0.3万人次。

1.查病:春季人群查治病时间在春耕结束后30天左右进行,秋季人群查治病时间在9月中旬以后进行,杜绝急性血吸虫病发生,降低人群感染率。采用血清学方法对相关村民组6—65岁常住居民进行查病,一类村受检率达90%以上。血清学阳性者采用尼龙绢袋集卵孵化法和Kato-katz法进行粪检。

2.治病:对所有血检阳性者进行化疗,在感染率高的地区进行人群普治。

凡查出的病人均使用吡喹酮进行正规治疗,并注意随访复查。扩大化疗必须严格掌握指征,防止滥用,按照送药到手、看服下肚的方法服药,建立健全治病登记账册。

3.晚期血吸虫病病人调查与救治。认真开展晚期血吸虫病的复查清理。落实血吸虫病人救治项目管理办法,各村要搞好宣传咨询工作,将政府对晚期血吸虫病人的关怀政策落到实处。全年完成3人次晚血病人的救治和随访。掌握现有晚血病人的生存现状,对未登记上报的晚血病人进行普查,符合救治条件的及时进行救治。

4.急性血吸虫病控制。通过镇、村、社三级防疫网络,建立健全血吸虫病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发热门诊和转诊、会诊制度,实行首诊责任制,严防漏诊和误诊,杜绝急血病人发生。

5.家畜查治病和管理,由镇畜牧站负责落实。实施人、畜同步查治,禁牧圈养和实施“以机代牛”,减少阳性钉螺,确保家畜感染率在1%以下。

(三)技术培训和健康教育

1.在血吸虫病流行季节到来之前,加强镇卫生院防疫医生和村医的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诊断血吸虫病的能力和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

2.加强村(居)民血吸虫病健康教育,通过标语、板报、墙体标语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强重点区域居民的健康教育工作,完成墙体固定宣传标语5幅。

3.加强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是预防控制血吸虫病的重要措施,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制定2013年学校血防健康教育计划。在4月份血防宣传月,各村要精心组织,多渠道、大范围进行血防健康教育宣传。积极开展血防“五个一”活动。由镇政府组织督查考核,并开展血防知识基本知晓率和正确行为形成率的抽样评估和健康教育工作考核。

全年完成健康教育1万人次以上,举办全镇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师资骨干培训班,培训师资10人次,完成学校健康教育60学时;分片开展查治病、查灭螺技术指导和防治策略培训,以及开展晚期血吸虫病人内(外)科治疗救助管理,救助政策及技术方案培训等培训班。

六、疫情监测

严格按照全国、省、市、县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工作方案要求,做好全镇血吸虫病的监测监控工作,及时调整防治工作重点。

七、创新思维

继续实施“消除耕牛控制血吸虫病传染源”综合防控措施,开展地膜覆盖灭螺新技术、新方法,总结经验,全面指导和推进血吸虫病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