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居在哪范例6篇

鲁迅故居在哪范文1

据说,这条老街基本保留了鲁迅生前的样子,即清末民初时的建筑风格。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是粉墙黛瓦,竹丝台门。一条小河从鲁迅家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水中晃晃悠悠……

鲁迅祖居、鲁迅故居、鲁迅纪念馆,还有我们十分熟悉的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等,都集中在这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上。走进鲁迅的家,如同走进鲁迅的作品,那故事,那场景,仿佛在我们的眼前晃动……

鲁迅祖居被当地人称之为“周家老台门”,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翰林”匾,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在清同治年间被钦点为翰林,这对周家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四进院落有廊屋贯通,空地上点缀着假山、石池和微缩的盆景,也有高大的芭蕉,翠绿的叶子伸向天空,把白墙乌瓦衬托得生机盎然。

从鲁迅祖居向西行不过半里就是鲁迅的家,即鲁迅故居。其规模和结构与祖居基本相似,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分为六进,有大小房屋80余间,连同后面的百草园在内,占地约4000平方米。

鲁迅故居建于清嘉庆年间。清末周家逐渐衰落后,于1918年整个屋宇卖给了朱姓人家,鲁迅戏称为“朱文公的子孙”。

我们踏进昔日鲁迅的家门,沿井边长廊入内,前进就是鲁迅一家当年的住处,鲁迅1881年出生在这进房子的西首第一间。辛亥革命前夕,鲁迅回到故乡,先后在绍兴府中学堂和初级师范学堂任教,期间也住在这间屋里,房中的一张铁梨木床是鲁迅睡过的原物。

老屋的后面是名气很大的百草园。

其实,百草园就是一个不大的菜园子,但对童年的鲁迅来说,却是他的乐园。他在这里玩耍嬉戏,品尝紫红的桑椹和酸甜的覆盆子,在矮矮的泥墙根捉蟋蟀、拔何首乌。夏天在园内纳凉,听阿长讲美女蛇的故事;冬日在雪地上捕麻雀、塑雪罗汉……

每个人都有过这种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但又不能不随着童年的结束而结束。当年,鲁迅也是恋恋不舍地告别了童年,告别了百草园: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复盆子们和木莲子们……”

鲁迅走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掀开了他人生重要的一页,为他后来成为文学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他不情愿地走进了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在鲁迅祖居的对面,紧临着一条小河,穿过青石小桥,一扇黑油的竹门旁,镶嵌着一块小石条,上面镌刻着鲁迅的字:“三味书屋”。

同行的游人见之,立即兴奋起来,有人大声背诵道:

“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

“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这些源自鲁迅著作的话,逗得游人们掩口而笑。

三味书屋是当年绍兴城内一所颇负盛名的私塾,也是鲁迅的塾师寿镜吾先生的家。鲁迅十二岁开始到这里读书,前后长达五年之久。

“三味书屋”的原名为“三余书屋”,寿镜吾先生的书房的额枋上仍悬挂着“三余斋”。“三余”取义于《三国志》裴松之注,即董遇所说:“为学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意思是奉劝人们要利用一切空余时间抓紧学习。

三味书屋座落在寿镜吾先生家的东侧厢房,房正中挂着“三味书屋”的匾额和松鹿图,两边的对联写道:“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

“三味”的解释有多种,其中一种解释是古人对读书感受的比喻:“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这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第二种解释出自宋代李淑的《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这是把诗书子史等书籍比作美味佳肴,喻为最好的精神食粮;第三种解释来源于寿镜吾先生的祖训:“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

也有专家认为“三味”是借用的佛教语言,“三味”即“三昧”,是梵文samadhi的音译。原指诵读佛经、领悟经义的三重境界:一为“定”,二为“正受”,三为“等持”,意思是说,诵经之前要止息杂念,做到神思安定专注;领悟经义态度必须端正,具有百般恭敬的虔诚;学习过程中要专心致志,保持始终如一的精神。随着佛教思想与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三昧”逐渐引申为对事物本质精神意义的概括,有“个中三昧”、“得其三昧”等说法,用来比喻领悟学问的精确与深刻。

鲁迅的座位排在三味书屋的北墙边,是一张带抽屉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略嫌低些的椅子。这儿光线较暗,空气也显得潮湿。他的书桌右角,有一个刀刻的“早”字,据说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寿先生的责备,他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字以自勉。

寿先生每年只收八个学生。他认为多收了教不过来。其教学的严谨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寿先生是位很爱读书的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描写中我们就可以体味出来。鲁迅写道:

“……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你看,“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多么专心、多么入神、多么陶醉、多么令人羡慕啊!

今天还有哪位先生能有这样的情致和神态!

鲁迅祖居和鲁迅故居之间,是一座中西结合、朴素庄重的新颖建筑物,黑漆竹门上方镶嵌着郭沫若手书的“绍兴鲁迅纪念馆”六个金色大字。纪念馆的序厅安放着两米多高的鲁迅塑像,影壁上镶嵌着鲁迅手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生平事迹陈列以鲁迅的思想发展为主线,按照时间顺序和活动地点分为五大部分。共展出鲁迅生平的600多件展品,其中有实物、手稿、信札、照片、模型和美术作品、书刊及各种版本的鲁迅著作。真实形象地再现了鲁迅的光辉业绩及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纪念馆的定位,是以对鲁迅的总体评价为主线,即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和鲁迅是同时代的两位伟人,一生敬仰鲁迅,阅读鲁迅,学习鲁迅,也号召党员干部读一读鲁迅。他多次表明:“我跟鲁迅的心是相通的。”

鲁迅是最赞赏的知识分子。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赞曰:“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在此后的四十年里,鲁迅由一位独立的文学家,逐渐演变成了无所不能的政治工具。仅以时期为例,“”利用鲁迅,清除了许多对立面。使鲁迅形象被歪曲,鲁迅作品被割裂,鲁迅生平被篡改。以至于改革开放后,一些专家为了还原鲁迅的本来面貌,作了许多拨乱反正的工作……

今天,鲁迅的政治外衣被脱掉了,可鲁迅的经济外衣又被隆重地穿戴起来。

虽然,鲁迅的后人对“鲁迅经济”十分反感,也不时在各种场合进行声讨。但经济了的鲁迅和当年政治了的鲁迅一样,是不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鲁迅笔下的许多人物如今都在绍兴开设了店铺,如孔乙己、阿Q、闰土、华老栓、祥林嫂等等,他们不仅生意兴隆,同时也繁荣了这条历史文化街区……

我在“咸享酒店”的门口看到孔乙己的全身塑像时,不由得一阵欢喜,“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句孔乙己的“名言”,立即涌出我的嗓子眼。

还有“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些迂腐、穷酸、强词夺理的“名言”,既令人同情孔乙己这个人,又对那个残害知识分子的时代感到无比的愤慨!

鲁迅故居在哪范文2

———— 题记

乘车去追寻名人足迹,造访中国近代文学先驱鲁迅故乡——绍兴,跟着课本游绍兴,在徜徉古城风情的不知不觉中,寻找课本中那些难忘的画面。参观鲁迅故居,进三味书屋、百草园和寿家台门,探寻鲁迅书桌上的“早”字,细细品味“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的韵味,读上一段“人之初,性本善……”,亲身感受鲁迅当年读书的意境。参观周恩来故居,感受伟人生活、瞻仰伟人风采。亲临中国书法圣地——兰亭,诵《兰亭集序》探书艺真谛,品味古人曲水流觞的诗情画意。感受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旷达洒脱,逸趣无穷的文章。

第一站:鲁迅故居。

绿柳低低垂挂,白墙青瓦飞檐,绿水乌蓬声旖旎,油纸丝绸黄扇间,古桥石巷喧。

竹槛灯窗雨暗,梦回千里江南。此系身前身后事,哪得横眉冷对寒。一身青布衫。

第二站:周恩来故居

周总理年轻的时候就相貌英俊,风度翩翩,是老一辈的中央领导人中最富魅力的了!

我还敬佩他对爱情的执着和矢志不渝,他的一生只有过邓颖超一位夫人,光凭这一点,他的品格也堪称高洁……

周恩来纪念馆修建得颇具现代气息,大厅中央棱锥体上“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雄健有力,那应该是老毛的手迹。

在出口处,有装饰精美的留言壁供游人留言。我看到台湾中华新民党主席乐可铭先生的两句留言:xx是绝路,中国最强大。虽然和纪念馆的整体氛围无甚大的关联,但一想周总理在世时也很操心两岸统一问题,于是就举起相机将它拍了下来。

第三站:兰亭

鲁迅故居在哪范文3

鲁迅的祖父因贿考入狱后,家境便开始每况愈下了。一次,鲁迅三兄弟用压岁钱买了一本画谱,三弟周建人将这事对父亲说了。父亲看过书虽未说什么,却让鲁迅挺不高兴,于是,便给三弟起了绰号叫“谗人”。

鲁迅在教育部时,有位同乡去拜访他,为了表示自己的恭敬,自称“小辈”。鲁迅颇讨厌近于谄媚的自谦,以后便称这位同乡为“小辈”了。鲁迅对商务印书馆一类的大印书馆,颇无好感,觉得它们因为大而过于傲慢。当时,该馆的总经理王云五以刊行四角号码字典出名,鲁迅便戏称他为“四角号码公”。

不过鲁迅起绰号,更多是出于朋友间的幽默和调侃。

在日本时,有在北海道留学的同乡邵明之,因其头颅硕大,且面部多须,被鲁迅戏称为“熊”。鲁迅招待刚到日本的朋友吴一斋,吴拿出一块火腿让公寓的女佣替他蒸一下。哪知女佣却将火腿切片煮了一锅汤。吴一斋差点没背过气去,逢人便提这桩倒霉事,颇类祥林嫂。鲁迅便笑呼他为“火腿”。那时候房东老太太有位兄弟是消防队望台值夜的老头。老头每次到他们这来,老太太总会问他今天哪里有火烛。鲁迅最初不解其意,便给老头起了个绰号,叫“放火的老头儿”。同乡蒋抑卮是位银行家,他到日本看病时,鲁迅一直为他做翻译。鲁迅和周作人翻译的《域外小说集》,还是他垫付的印刷费。蒋遇事喜欢说“拨伊铜钿”,绍兴话意为“给他钱”。鲁迅便称他“拨伊铜钿”。周作人不喜应酬,又比较沉默。蒋抑卮曾认为他像鹤一样高傲。鲁迅也给这位二弟起了诨名“都路”,为日语“鹤”。后来,周作人曾用过“鹤生”的笔名,典故由此。

物理学家钱三强的父亲钱玄同在日本时,曾与同乡鲁迅同列章太炎门下。当时,国家昏聩,同窗好友时常一起讨论自己关心的各种问题。钱玄同不但说话滔滔不绝,而且喜欢在席上爬来爬去,鲁迅便调侃地称他为“爬来爬去”。多年后,鲁迅在给周作人的信中,还不时戏称钱氏为“爬翁”。后来,憎恨新文化运动的林琴南在小说中,以“金心异”(对应钱玄同三个字)这个人物来影射、污蔑钱玄同。鲁迅便在给钱氏的信中以“心异兄”谑称了。

鲁迅曾称章廷谦为“一撮毛哥哥”,只因这位年轻帅气的小老乡当时留了一个很时尚的发型。虽是诙谐,但鲁迅对这位晚辈的慈爱之情却也包含其中。鲁迅当年住在北京砖塔胡同时,同院住的是小同乡俞芬姐妹,鲁迅也分别以她们的属相给她们起了绰号叫:“野猪”、“野牛”。想来可能是这对10岁左右的小姐妹,远离父母,少了约束,便顽皮起来。不过姐妹俩也以鲁迅的属相回敬了鲁迅一个绰号,叫“野蛇”。仅此已见小姐妹的“放肆”了。当年一群“野生动物”同居一院,欢快的场景,想是不会少了。

鲁迅故居在哪范文4

鲁迅的教子故事,含有独特的儿童教育思想,至今仍令人回味无穷。

鲁迅的工作很忙,可每天总要抽出一些时间,陪陪孩子。

“爸爸,我放学喽——”这天,7岁的小海婴蹦蹦跳跳地跨入家门。随即,就缠着爸爸讲《西游记》。一段故事听完後,小海婴又兴致勃勃地偎依在爸爸怀里诵起了《伐檀》。

诵着诵着,小海婴一双眼睛不时地往书柜上瞟。鲁迅会意地松开了手臂。小海婴立即直奔书柜,取出了自己心爱的《少年文库》,一幅图一幅图地观赏,一句话一句话地试读。问题也就一个一个地产生了——

“爸爸,萝卜是怎么长大的?”

“爸爸,小狗熊是怎么生活的?”

“爸爸,月亮上有人吗?”

鲁迅极耐心地给孩子一一解答。

“爸爸,火车为什么能够带那么多车厢?”

这一回,他没等爸爸回答,而径直跑向书柜,取出积铁,组装了一个火车模型,并给火车头上安了一个大大的烟筒。接着,轮船、起重机这些大型机械又被小海婴一一“造出”。鲁迅的眼里含着笑,默默地看着孩子的一举一动,任凭孩子在想象的世界里驰骋。

小海婴玩够了,躺在地上,把积铁扔得满地都是。鲁迅走过来,轻轻地摸着小海婴汗涔涔的头问:“小红象(海婴的乳名),这积铁从哪儿来的?”

“瞿秋白叔叔从苏联带来的。”

“它还有一个什么名字?”

“小小设计师呗——”

猛然间,小海婴眼睛里放出异彩来,立刻坐起身子,把一块块积铁整齐有序地往盒子里摆。摆着摆着,小海婴突然有了想法:“爸爸,我长大能设计好千里眼、顺风耳吗?”

“能啊,一定能——”

可惜,鲁迅没能看到长大的海婴设计出的千里眼、顺风耳。也就在这年秋天,鲁迅病逝,永远地离开了他心爱的儿子。

生前,他似乎感觉到了小海婴与自己迥然不同的志向。但他尊重孩子的志趣,没有要求孩子从事与自己一样的事业。在遗言中,他嘱咐许广平:“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小海婴确实有着与父亲不同的志趣,他热爱的是被称为顺风耳的无线电科学。长大後,他用自己储蓄多年的压岁钱交纳学费,报考南洋无线电夜校,随後又考上北大物理系。最终走上科研道路,成为一名无线电专家。

孩子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自我个性的发展,而志趣则是孩子个性追求与发展的外在表现。尊重孩子的志趣。其实就是尊重孩子的个性追求与发展。这是回归了教育的本质。如何尊重孩子的志趣,鲁迅提出了“理解、指导、解放”三个层层深入的教育思想。

鲁迅故居在哪范文5

关键词:诗化叙述 抒情场景 意象 个体价值

鲁迅的《在酒楼上》情节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简化,把具有强烈冲突的这对矛盾,即过去的革命激情与现在的模糊生活进行了简和繁的选择,极大地省略了前者,同时也细致地描绘了后者。这样的选材安排不仅使模糊度日更加凸显,更有批判性;同时削弱了情节冲突,颠覆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模式。多个模糊的人生经历放置在一起,进行大肆描绘,使其具有了强大的象征意味和抒情性,整个文本把多个抒情场景通过纷繁的意像巧妙地衔接在一起,实现了过去与现在的自由穿插,具有了跳跃、重复,对比等诗化的特点,进行了诗化的言说。

一.情节的淡化与情感的强化

人物、情节、环境是传统小说里的三大要素,而情节是最重要的要素。但鲁迅把《在酒楼》的情节减少到了最低限度:第一叙述者“我”冒雪从洛思旅馆走到一石居,以逃避客中的无聊,与旧友不期而遇,两人一番把酒对酌言谈,听完主叙述者吕纬甫的一连串独白之后,各自顺着来时的路返回。从我遇旧有到旧友谈别后状况,“迁坟”、“送剪绒花”、“教授子曰”等主故事,件件皆是同质关系,没有垒营分明的冲突;没有精巧而出人意料的巧合,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只有一个充满抒情意味的酌酒闲话场景。这几件篇幅重大的事件,虽然与鲁迅本人的亲生经历相关,但其主功能并非详细记录某副现实社会真实的生活图景,集结某一宏大主题,即既非曹雪芹写《红楼梦》般的目的,也非福楼拜对包法利夫人的塑造结果。而是通过这几件事情蕴蓄、重复、强调“模模糊糊”的生活状态和无聊、孤独、负疚等情绪。

情节淡化之后,无论是“我”,还是吕纬甫都不再是能够屡屡制造悬念,掌握全局,推动着事件的发生、发展、甚至是变更并决定结局方式的人物,而是纠结于“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的生活状态所带来的颓唐和困惑,并沉浸于回忆过去“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时候”[1],不安于生活的平凡性、世俗性、物质性所带来的循环和无聊,同时又无力去抵抗它们所织的网罗,甚至被他们所奴役,为了世俗情理去“迁坟”、“送剪绒花”;为了求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不得不去教“子曰、诗云”这类压抑人性的课程。吕纬甫虽然敏于体验、感受,甚至能够进行深刻而彻底的自我反省,但却失去了传统小说当中人物应对艰难环境时所爆发出的强大行动力。他反复咀嚼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至于能够进行精确到位地叙述隐秘而细微的内心感觉。在“迁坟”过程中,当他决然地指令土工“掘开来”时,感受到了自己声音有些稀奇,并不无嘲讽地发现“这命令也是一个在我一生中最为伟大的命令。”[2]还能描述“我的心颤动着”这样细节化、私人化的感受。分析自己本可以不必再给弟弟迁坟,但为了使母亲安心,花掉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去迁一个空荡荡的坟,这一系列行为背后的荒唐、无聊和无意义。吕纬甫不光能够细致地探寻自己内心,还能敏锐地观察周围的对象。“我看她的神情,是害怕而且希望”,对阿顺的观察如此用心和仔细;对旧友“我”的反应,吕纬甫亦是“阿阿,你这样的看我,你怪我何以和先前太不相同了么。”[3]最为深刻的体认在于,吕纬甫对自己的评价“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又不料你也回来了。你不能飞得更远些么?”[4]但是他对生活的观察力和对自我的感受力,只是化成了负疚和绝望交互感染的情绪体验,这些体验通过忏悔式的言说贯穿了整部作品,使小说以诗性的情感取胜而非曲折的情节。

“可以说传统意义的‘故事’已经从鲁迅小说中撤退,因而给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留下了足够的空间。”[5]在省略的对比框架和简繁失调的对话中,复杂的情节让位给了一个个不断去探索叙述者或主叙述者自己内心体验、感受和认知的场景、事件,人物不再传奇,情节不再跌宕;但是情绪在升腾、在蔓延,并隐藏在长段长段的独白中、丰富的自然意象、社会生活意象中,这些意象并不再是简单的实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是从背景地位走向前台担负起诗性的言说与叙述。

鲁迅既是小说家、思想家、学问家,也是诗人。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言“在鲁迅创作的艺术殿堂里,小说、诗、杂文、散文、戏剧,这些不同文学体裁;文学、哲学、历史、伦理学、心理学,这些社会科学的不同部类,都在互相融合渗透”[6]《在酒楼上》以诗性的叙述构造了小说的篇章,用诗歌的表达方式:省略、重复、对比等来组织和安排小说的素材,运用充满情绪意味的环境和暗示性的意象来构造小说的背景,故事让位于情绪;在日常世界中涵盖非现实的成分;从文字叙述的外部事实中发现精神性的现实,深刻揭露现实世界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艰难性。

旧友相会自是要怀旧,说说过去的共同经历和记忆,《在酒楼上》对过去拔城隍庙的神像,连日议论改革中国方法的激情场景不再进行史诗性的叙述,而是用高度概括的方式从吕纬甫的自我辩析和反思中闪现,在“你怪我何以和先前太不相同了么?”[3]的设问中深隐。只留下模糊不清的印象和深深的怀念之情。革命失败后留给吕纬甫的是沮丧、浑浑噩噩的现实困境,这种困境通过“迁坟”、“送剪绒花”、“教子曰、诗云”这几件事情不断得到重复。对于吕纬甫来说从北地到东南和“教子曰、诗云”等经历都是无意义的,但是他依然带着希望去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才发现,那点吕纬甫自己强行赋予的,弟弟和他感情亲近、阿顺善良等意义也被现实的“踪影全无”、阿顺的死亡所颠覆。吕纬甫模模糊糊的精神状态和心灵状态一再地被重现和强化。同时在吕纬甫和“我”之间,并存着情感的共鸣和精神的对立,这一对矛盾通过对话不断闪现,也是复杂的事件,情节得以收束为以情绪体验为主导的诗意文本。

二.意象的多元与重复

《在酒楼上》,这文本中,鲁迅运用了色彩感非常强烈的自然意象及气氛感热烈的生活意象。它们在小说结构安排,素材连接,故事推进等方面都起到了用关键性的作用,让主体和客体、日常世界和精神世界得以对接,“实现热情与冷峻的平衡”最终达到“多重的抒情”,即反讽的抒情。[7]“在鲁迅小说的故事中,总是有看似不经意的几笔对季节和天气的描写,而且故事大多发生在寒冷的季节”。[8]《在酒楼上》也不另外,“深冬雪后,风景凄清”短短八个字,交代小说的季节、天气,甚至是整体景物风貌,后面接上“懒散和怀旧的心情联结起来”为小说奠定了基本的情感基调。洛思旅馆“窗外只有渍痕斑驳的墙壁,帖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的天”[9]。“墙壁”、“莓苔”及后面一石居的“店面”、“招牌”、“废园”一切生活环境和日常生活物象无一不是被暗淡的词汇所修饰的,它们共同地阐释着“风景凄清”这个氛围和感知。在见到吕纬甫这一主要叙述者之前,叙述者采用了重要的篇幅去描写非人物性的环境背景,通过灰暗、颓败、萧条的环境去映衬“我”到达了S城后,物是人非的景象及心中因此产生的孤独、无聊的心情和愁绪。旧同事不知散到哪里去了,学校不仅改了模样,还换了名称;原先没有的洛思旅馆,“我”现在住在里边;所有的一切都让“我”感到物非人亦非的生疏。

与传统的小说背景设置相较而言,《在酒楼上》的背景设置尤如一首诗歌,众多的意象围绕着“懒散和怀旧的心绪”而组建。洛思旅馆窗外寂静凄清的环境是“我”的情绪外化,也是在强化“我”的无聊,迫使我走向一石居的导火索。一石居中依然以个体意象的集合组合成整体主观的情绪体验。这酒楼的一切物件都将成为“我”和吕纬甫情感观照的对象,回忆的载体和投射物。

一石居外斗雪盛开的腊梅和“明得如火”的山茶,是这风景凄清的环境下唯一让人振奋和惊叹的景物。这两个明亮的意象为吕纬甫那抹“精彩”的眼睛难得“闪出射人光芒”埋下伏笔。“我”过去并未发现这废园的旺盛生命活力,现在以“惯于北方的眼睛”才发现。这种疏离后产生的陌生效果来暗示,后来出现的那个“我”所熟悉又陌生的吕纬甫形象。并在相互对应中凸显大自然的永恒性和旺盛的生命力,让“我”对人去楼空世事变迁,人类社会进程一片沧桑的感叹隐于美丽的雪中花盛图景。在有限的文字图景中,留下了无限深远的诗意。

在白皑皑的雪中,铅色的天空下,废弃的园子里,老梅可以斗雪开放,山茶也可以在暗绿的密叶里更加如火。大自然残酷的环境与绽放的生命力并存。前者的冷峻更显后者的不屑与傲慢。鲁迅精笔减墨、凝词炼句地勾勒雪中花盛的图景,图景空间虽小,却用了“满”、“密”、“毫不”这样绝对性的修饰词和“竟”、“仿佛”、“还有”多个连词汇聚。在一句话的线性空间里,放置如此多的词汇去修饰艳丽的景色,在鲁迅小说中几乎没有第二篇。它所产生的呼之欲出的节奏感和饱满的情感近似于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热烈。但这种热烈与鲁迅冷静、绝望的探索相背离,抒情的极致生发反讽。热烈的景致接上“愤怒而且傲慢,如藐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10]这样疏离、隔膜的情感评价。冷热对抗的张力带来多重的审美体验。“我”惊异于“老梅”、“山茶”明如火,被积雪压住的枝桠,不但没有弯曲,积雪滑落后反而更加笔直,它们在嘲笑“我”和吕纬甫们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下甘心于远行。“我”和吕纬甫皆是在S城参加革命,革命失败后甘心远行到北方,现今又因为屈服于失败后的失败,模模糊糊过日子。

雪和酒。“一个‘意象’可以被转换成一个隐喻一次,但如果它作为呈现与再现不断重复,那就变成了一个象征,甚至是一个象征(或神话)系统的一部分。”[11]《在酒楼上》鲁迅多次写到雪,除了在对话外插入描写性的文字时,以雪为媒介,更是在对话当中加入了吕纬甫对南北方雪景的议论“这在那边哪里能如此呢?积雪里会有花,雪地下会不冻”。[12]而在写雪的时候不忘提到“酒”,雪天毫无酒气的酒楼、“我”独酌、酒味儿纯正、酒的配菜带来的热闹,酒引出了话,话组成了故事,故事传达了情感。这两个贯穿整篇小说的意象不仅让它具有了独白小说的模式,还把原本该是意识流的小说拆分成了“我”和另一个“我”,即吕纬甫之间的对话,把沉闷的、冗长晦涩的心理小说,折换成可触、可饮、可见、可闻的生活世界。酒楼是一个公共空间领域,具有临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具备了交流对话的可能。“我”虽孤独,但不愿被其他酒客打扰,然而酒楼是酒客的归处。无论是西方的“酒神”文化,还是中国的“诗酒“文化,酒都于知识分子紧密相连,酒楼让“我”和吕纬甫相会。酒楼中的酒还具有解愁、引话的功能。“一斤绍兴酒”、“早喝了一斤多”、“再添两斤”,酒后吐真言,喝得多的人,说得多,喝得少的人听得多。酒是“我”和吕纬甫的下话的作料,“举杯消愁愁更愁”,“堂倌搬上新添的酒菜来,排满了一桌,楼上又添了烟气和油豆腐的热气,仿佛热闹起来了”[13],热闹的不是酒菜、烟气、热气、而是人物内心世界纷繁复杂的情绪外化和实体。它们喧闹地奔向人物,而这样的热闹没有带来人物困境的调解。从山茶树上滑落积雪时的沙沙声,铅色更加浓烈的天空,小鸟的叫声。一切白雪图景中丰富的声响都在反衬人物热闹言谈下,精神体验的寂静、无聊和绝望,暗示自然顽强的生命力和社会变革困境中个人生存的重重困境。

雪为故事提供背景,为话语提供移情的载体,亦把人文社会和自然环境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还结构全文在雪中起,在雪中结,使结构整饰,前后照应,产生了回环往复的模式,增加了抒情效果和节奏感。同时不断重复的雪景具有了象征的意蕴。雪代表了寒冷的冬季,寒冷使万物绝迹,是严酷绝望的载体;同时雪也潜藏着生命勃发和春天来临的可能,是绝望和希望共生的地带,黄昏下纯白而密罗的雪依然有带来黎明和春的可能。

酒、雪、花等意象的重复使用,让《在酒楼上》充满了暗示性、多义性、和象征性;使小说文本脱离了单纯写实的传统文本模式,具有了诗歌般的抽象意蕴和多重主题,在有限里表达无限,在具体中暗含抽象。文本还运用了“坟”、“死亡”等意象,他们都与情节淡化后的情绪氛围紧密相连,让小说具有了强烈的抒情性,多重的象征意味,产生了诗意化的效果,

三.结语

在整篇小说中贯穿始终的无聊感和模糊生活状态带来了负疚、绝望等多重情感,使该小说蕴含了浓烈的抒情性;加上省略、对比、重复等表达策略;暗示性的意象,地域特色浓郁的吃食都使《在酒楼上》超越传统、继承传统;超越现代,又运用现代,最终在浓郁的情感和诗意的表达中达到小说内容和诗性叙述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2][3][4][9][10][12][13]鲁迅.鲁迅自编文集―彷徨[M].南京.译林出版社出版.2013年:26;25;25-26;23;20;24;24

[5]张箭飞.鲁迅诗化小说研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33

[6]钱理群.心灵的探寻[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0

[7]张箭飞.鲁迅诗化小说研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30

[8]冯芙蓉.鲁迅小说的诗意特征[D].兰州大学.2011:22

鲁迅故居在哪范文6

浙江的感兴

我很想追怀自己在浙江的童年,却之记起了一些片段:随着母亲去一个庙里看初期的电影,去曹娥江头看潮水,随着小舅舅到河蚌头石桥边的馆子里吃馄饨,那样好吃的馄饨,后来似乎再也没有吃过。如此等等,连不起来,而且越来越模糊了。

于是我怀疑自己是否配称浙江人。

这一次到杭州,住在西湖旁边,又有幸去了绍兴,看到鲁迅故居,还在咸亨酒店里喝了加饭酒,并且站在门外吃了一串油豆腐,上年涂了厚厚一层辣酱,吃着吃着,心里感到不管配不配,我是喜欢这乡土的。

这里主要的色泽是黑与白,黑的瓦顶,白的粉墙,冲洗得发白的石板路,连木柱子也是黑的,严谨、素净。然而空间是庞大的,人有足够的地方可以移动,物件也是厚实可靠的,像那件大大的厨房里的那口大大的腌菜缸,在朴质的生活里有温厚的人情,正如那三味书屋里,既有严厉老师的戒尺,又有那顽皮学童的小小乐园,在门前的石板路下则是潺潺的流水。

水是浙江灵秀所在,是音乐,是想象力。

在鲁迅的艺术素描里不是也有这样的黑泥、白石和绿水的配合么?多么朴质,又弥漫着多大的温情!你看他用笔何等经济,总是短短几句话就勾画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生处境,而同时他又总是把这处境放在一片抒情的气氛之内。他是最严格的,有事最温情的,这就使得他最平常的叙述也带有余音。富有感染力——他的闰土成了我们一切人记忆中的童年好友。他的乌篷船成为我们每个人梦里的航船,他的忧郁、愤怒和向往也成为儿代读者难以排遣的感情。

看着绍兴的街道、店铺和水乡景色,我以为我对这位大作家多一点了解了。

回到杭州,又是另一番景色,1981年我第一次来,忙于游览名胜,但也抽时间陪一位老友去追寻他年少时代的踪迹。走了一个旧的市区,像是有一家过去很有名的布鞋店,那里依然卖着素净而又雅致的黑面白底的舒服鞋。接着进入一家咸肉店,面前时一条长长的洗的白白的木柜台,上面摆着十几块干干净净的咸肉,随你挑选。这铺子的旧式建筑有高的屋顶,店堂里空空荡荡的,没有现代肉店那种血淋淋的屠场味道,人们从容选肉。大刀切下去,一段醇厚的咸肉香随之而起。

这次虽来,我很想再出去看看那些犹有南宋遗风的街道和店铺,却始终不的空儿,只在汽车里匆匆看了一下中心区的主要街道,在我游历过的城市里,我总觉得杭州是最富于中国人情味的,即使车站旁边的闹市也闹而不乱,人行道上人来人往却不拥挤,同时有一些老铺子老字号还以传统的礼貌待客。

杭州难分市区与郊外,环湖的大道既是闹市,又因西湖在旁而似乎把红尘洗涤了。任何风尘仆仆的远来人也是一见湖光白色而顿时感到清爽。

在阳光下,西湖是明媚的,但更多的时候显得清幽,这次因为就住在湖岸上,朝朝夕夕散步湖畔,总是把湖的各种面容看了一个真切,清晨薄雾下,黄昏夕照里,湖的表情是不同的,沉沉夜色下列只见远岸的灯火荡漾在黑黑的湖水里,千变万化,没有太浓太艳的时候,而是素描淡妆,以天然而不是人工胜。

在湖岸散步的时候,抬起头来,看到了环湖的群山在天边耸起,也是淡淡的那抹青色。然而它们都引人遐想。给了西湖以厚度和重量。没有人能把西湖看的轻飘飘的,它是有性格的,从而我也看到了浙江的另一面:水固然使它灵秀,山却给于它骨气。

(取材于王佐良的同名散文)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饮食在作者关于故乡的感性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源于作者无法追怀的童年。

B.作者书写的是对故乡的追忆和游历,感物寄兴,表达了对浙江性格的体悟。

C.作者插叙初次游览杭州的经过,揭示了这座城市日常生活中的传统特征。

D.“水”既是浙江灵秀风景的精髓,也是本文组织结构展开叙述的核心线索。

E.文章勾勒出一副融汇了自然山水、风土人情、历史传承等因素的江南图景。

18.文中说:“看看绍兴的街道、店铺和水乡景色,我以为我对这位大作多一点了解了。”结合原文,回答下面问题(7分)

①作者从鲁迅的故乡环境中看出了哪些特色?(3分)

②作者对鲁迅又多了那些了解?(4分)

19.作者从湖光山色中感受到西湖哪些特点?(4分)

20.有评论者曾用“一切景语皆情语”来概括本文带给读者的艺术感受,请谈谈你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并结合本文惊醒具体阐述。(不少于200字)(12分)

答案:

17、A D

18、(1)色彩鲜明、谨严素净以及质朴温厚的特色。

(2)要点一:鲁迅创作中即使最平常的叙述也富于感染力。

要点二:鲁迅性格中既严格又不乏温情的一面。

19、要点一:模糊了市区与郊外的界限,虽处闹市,却清净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