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范例6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范文1

李白聪明绝顶,“五岁诵五经,十岁观百家”,“十五好剑术”,“三十著文章”。由于自幼读书就广为涉猎,年轻时仗剑任侠,喜豪饮纵博,精于骑射,加上他求仙学道、采药炼丹的经历,养成了李白慷慨自负、不拘常调而又超然豁达的性格特点。他不屑于走一般士子由科举入仕的常规道路,而希望一举成就大业。

天宝元年秋,由于玉真公主(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别馆就设在李白曾经学道的终南山)的荐引,唐玄宗下诏征李白入京,并待以隆重的礼遇。李白“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人生愿望得以实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就是李白自信、乐观心情的真实写照,“一夜飞度镜湖月”,“身登青云梯”,也是这种人生际遇的曲折流露。

在供奉翰林期间,李白体验了宫廷富丽奢华、裘马轻狂的生活,这对浪迹天涯的李白来说,真的有一种如登仙境的感觉。诗中所描绘的“明月海日”“猿啼鸡鸣”“深林层巅”“洞天仙女”就是这种生活的曲折体现。也就是在这种生活中,李白自由洒脱、傲岸不羁的个性和“平交王侯”“一匡天下”的理想与现实生活产生了深深的矛盾。在李白看来:自己原来渴望的“一步登天”的理想之境,竟是“虎咆龙吟”“电闪雷鸣”“魂悸魄动”,完全是那样的陌生和令人恐惧。于是,在感慨“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玉壶吟》)的同时,李白那种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间一切的天生傲气也与日俱增。“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的李白无法适应宫廷尔虞我诈的生活,只好日日呼酒买醉,“长安市上酒家眠”了,甚至发展到“自称臣是酒中仙,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地步。特别是在“中亚碎叶”的使者到长安朝觐玄宗时,因满朝文武只有李白识得此国语言,使得他更加恃才傲物,目空一切。他不仅坐在玄宗的“宝座”上持笔“翻译”,还要求高力士给他脱靴,杨贵妃给他磨墨。李白的这种傲岸不羁,虽然给文坛留下了一段佳话,但他的这种做人风格,无疑也给自己的人生增加了太多的曲折和坎坷。天宝三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在政治上的一次重大失败,也是李白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惹的祸。大梦醒来,真个是“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此时的李白除了低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外,不得不“且放白鹿青崖间”,再次漂泊天涯。

像李白这样一位旷世奇才,虽有闲云野鹤之心,不问红尘之意,但同样是一个功名心很强的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就充分体现了他高度自信、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特别是在他“平步青云,一鸣惊人”之后,理应是宏图大展,人生如意,为什么最后竟落得个赐金放还、浪迹天涯的结局?除了权贵们的嫉贤妒能外,更主要的是李白自己那种狂傲不羁、自视清高、自以为是、目中无人、“戏万乘若僚友,视同列如草芥”的性格,造就了他悲惨的人生。李白的人生悲剧(指李白在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感愤时艰,参加了永王李的幕府,不久兵败受牵累,流放夜郎,虽途中遇赦,但晚年漂泊,最后病卒于当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在做人方面的欠缺而引起的。可见,学会做人,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是多么重要。

事实上,一切希望成功的人,处世为人的艺术尤为重要。起码他要懂得宽恕他人,尊重他人,欣赏他人,还要懂得容忍谦让,坦诚相处,双赢不败。一个不会处世、不会生存、不会做人的人,其实也并不是一个合格的人才,他的人生也一定不会很完美。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范文2

《新课程标准》中指导我们教师应该尽量避免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活动,虽然语文教学过程中这种情况已经得到不同程度的改进,教师和学生都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但在我们的诗词鉴赏上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翻译”诗词。由于诗歌是用简短的文字表达较多的内容,而且学生习惯于在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对诗词进行赏析,所以就产生了将古典诗词教学等同与一般文言文教学的情况。学生习惯于教师在讲解诗词时先逐字逐句进行翻译,翻译完之后才能去对诗词进行具体的讲解,分析其内在的意蕴。例如在讲解《燕歌行》时,由于整首诗歌有的词语意思学生无法理解,不能从整体上去把握诗歌的意思,所以教师就要先去结合课下注释,帮助学生去了解诗词的内容,之后才能去分析诗歌的情感和手法。在这样的教学情况学生自然也就无法体会到诗歌的那种含蓄之美。

二、教学乏味。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如学生的文学素养差,教师参考资源有限等等,教师对于诗歌鉴赏的教学始终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只有采取和以前差不多的方法去讲解诗歌。

首先繁琐分析。教师为了在诗歌教学中不会产生缺漏,所以在教学中尽量做到面面俱到,从最开始的解题,作者介绍到背景解析,教师要把有关诗歌的很多内容交代给学生,以方便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而学生就要在还未正式进入诗词本身的鉴赏前就要先了解非常庞杂内容,一首优美的诗歌经这么一讲无任何美感而言,还怎么会提起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呢?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那就更谈不上能够学好了。

其次是单一教法。教师大都以“一解题、二释词、三解构、四总结”这样一种模式来组织整个教学活动,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机械乏味。要知道,很多诗歌中都蕴含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情感,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写梦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诗,它感慨深沉,抗议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飘渺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觉“世间行乐亦如此”。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亦破灭,诗人终于在惊悸中返回现实。梦境破灭后,人,不是随心所欲地轻飘飘地在梦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全诗兴到笔随,酣畅淋漓地倾泻感情,完全不受形式的束缚。如果只是以老套的方式来讲解这首诗,学生根本无法体会当中的情感。而对于李白其人以及对于诗所传达的思想,便难以得到深刻的体会,那么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也就更无从谈起了。

第三是重点偏移。由于古典诗词的鉴赏困难,又找不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就把对诗词的识记背诵放在了首要的位置,而忽略了本应该对学生要求的诗词内涵的领悟以及技巧的掌握。这样就偏离了《新课改》中对诗词鉴赏的要求,也淡化了诗词鉴赏对学生能力发展的作用。

三、误解诗词。古诗词的写作时代离我们很久远,学生对于这些诗词很难理解,而教师手中的参考材料又十分有限,无法知道诗人的所有的人生经历、思想感情以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所以就很容易从今人的角度去理解古人的观点,生搬硬套,牵强附合,以致对诗词的真正含义的理解不深,甚至产生误解。例如:李商隐的《锦瑟》,由于对作者写作这首诗的背景无法了解,所以对这首诗,或以为是悼亡之作,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抒写思念侍儿锦瑟,历来注释不一,莫衷一是。

四、畏惧鉴赏。无论是对学生而言,还是对老师来说,古诗鉴赏都可以说是为最难以掌握的。教师找不到好的教学方法,学生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所以学生和老师面对古诗鉴赏时都有一种排斥、畏惧的心理。就拿学生来说,本身教师在讲课时有关诗词的鉴赏方法都是在反复强调的,学生在同教师共同赏析诗词的时候,也可以较好的运用这些方法,但当学生独自面对诗词鉴赏题的时候,即使是一些意思浅显的诗词,学生也不知要从何入手。这主要就是因为学生已经在心理上把诗词鉴赏当作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对其产生了畏惧心理。本来古诗鉴赏就不是很好掌握,再加上这种畏惧的心理,那么鉴赏古诗对于老师尤其是学生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范文3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的翻译

名词活用作动词是词类活用中最普通的一种现象,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名词活用作动词的翻译可分为四种情况:

1.在名词前加一个动词,变成动宾短语。

如: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水:游水。

云青青兮欲雨。(《梦游天姥吟留别》)雨:下雨。

2.在名词前加一个介词,后加一个动词。

如:买五人之而函之。(《五人墓碑记》)函:用木盒子装。

旬余,杖至百。(《促织》)杖:用杖打。

3.换一个相应的动词。

如: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罾(鱼网):捕捉。

妾不衣帛(《训俭示康》)衣:穿。

4.在名词后加一个动词。

如: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腰:腰佩。

尊贤礼士(《赤壁之战》)礼:礼遇。

二、名词活用作状语的翻译

1.表示动作的凭借或工具使用的方法,一般在名词前加“用、拿、乘、靠”等介词。

如:得佳者笼养之(《促织》)笼:用笼子。

辞辇下楼,辇来于秦(《阿房宫赋》)辇:乘车。

2.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处所、地点,一般在名词前加“从、在”等介词。

如:其下平旷,有泉侧出(《游褒禅山记》)侧:从山旁。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赤壁之战》)水陆:从水路陆路。

3.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一般借助比喻,译为“像……一样”“像……似的”。

如:猱进鸷击,或能免乎?(《冯婉贞》)猱:像猱那样;鸷:像鸷那样。

天下云集响应(《过秦论》)云:像云一样;响:像回声一样。

4.表示对人的态度、方式的,译为“像对待……一样”。

如: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兄:像对待兄长一样。

人皆得以隶使之 (《五人墓碑记》)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5.表示事物的情理或道理,译为“按……”“在……上”。

如:失期,法当斩 (《陈涉世家》)法:按秦法。

予分当引决(《<指南录>后序》)分:按职分。

6.方位名词作状语,表地点或趋向,译为“向、朝、往、在……”。

如:操军破,必北还(《赤壁之战》)北:向北方。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东南:向东南。

7.时间名词用作状语,表示时间动作的经常性,含有“每”的意思,可译为“每天、每月、每年”等;如表示时间、动作的持继性、逐渐性,可译为“一天天地、一天一天地、天天(月月、年年)”等。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日:每天。

良庖岁更刀,割也(《庖丁解牛》)岁:每年。

三、动词活用作名词的翻译

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就活用为名词。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面有“其”或“之”字。动词活用作名词的翻译一般为“动词+的+名词”或“动词+名词”,名词的内容根据上文而定。

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至:到的人。

惧有伏焉(《曹刿论战》)伏:伏兵。

四、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的翻译

形容词一般在句中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如果它临时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那么它就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般以这个形容词作定语,补出中心语(名词)。

如:兼有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芙蕖》)长:长处;短:短处。

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赤壁之战》)旧:旧交情。

五、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的翻译

形容词一般不带宾语,如果在句中临时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那么就是活用作一般动词。它的翻译一般在形容词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动词,有时也根据意思换一个相应的动词。如: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远:远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老:尊敬。

六、使动词的翻译

使动词是动词里暗含了一个助动词“使”的概念,就是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出的。活用为使动词的可以是名词、动词,也可以是形容词。在句中,这些词带了宾语(有时宾语省略),但这些词与宾语并没有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发生某种变化,或具有某种状态,而这种动作的对象、变化的结果或具有的性质状态,就是那个表使动的词。它实际上是兼语的简化,翻译时应该恢复成兼语式,通常译为“使……怎么样”“让……怎么样”。

如: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负:使……负(承担)。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毛遂自荐》)臣:使……称臣。

有时,为了语意的畅达,将使动词的翻译进行引申,换成一个普通的动词。如:

大王必欲急臣(《廉颇蔺相如列传》)急:“使……急”或“逼迫”。

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弱:“使……弱”或“消弱”。

七、意动词的翻译

意动词里含有对宾语觉得怎么样,认为怎么样的意思,它与宾语并不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意动词主要从名词和形容词而来,翻译时一定要体现出主观意念上的感受。一般翻译为“以……为……”“把……当作……(看待)”、“认为……是……”“认为(觉得)……怎么样”“对……感到怎么样”。

如: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把……当作宾客。

成以其小,劣之(《促织》)劣:认为……不好。

八、为动词的翻译

动词对于宾语含有介词“为”、“为了”之意,即动词里暗含一个介词“为”的意思,这样的动词叫做为动词。这类词的翻译只要加上一个“为”或“为了”,译为“为(为了)……怎么样”就行了。

如: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死:为了……死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范文4

我国文学最开始是由文言文写的,早在东周就有了。之后的许多著名文学家将它发扬光大。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

丑话说在前头,无论你再如何讨厌,学文言文首先就是要读要背!但是总是背不下,那就充分利用你所有的空余时间!文言文的篇幅一般不长,先花点时间把它抄下来,边抄边记,不过纸不能过大,要折起来刚好能放在口袋里,平时没事等车排队神马的掏出来瞄几眼,时间一长就记得下来了。背下来,等于你的文言文成功了四分之一。

对于理解,老师常叫我们翻译文言文并记牢,其实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学校的所谓“文言文高柴生”其实就是一块死木头,一般人的理解过程就是:先看见这句文言文―马上在大脑里找出相应的翻译―翻译完成。这种办法其实只能叫翻译,不能叫理解。真正的文言文之神(比如我)就是在阅读文言文时,首先做到的就是迅速把自己的大脑切换到文言文模式(其实多读多背就可以做到),开始用文言文思考。你的思维模式要完全转化为文言文,看见一句话就知道:我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然后不用搜索翻译,直接脱口而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因为你完全掌握了它的特性。它应该是什么样它就是什么样,它就是你平时讲的话。

文言文里出现最多的字就是“之”“乎”“者”“也”所以人们后来就用“之乎者也”来代表文言文。

文言文里最常出现的字之一就是“之”。“之”什么意思,就像平时看小说的“……之……”一样。一般用作代词,代“的”。比如袁宏道《满井游记》里的“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翻译为“水面亮晶晶好像刚刚打开的镜匣,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里射出一样。”这里的第一个“之”就是翻译为“的”而第二个也是,应该是“冷之光”,也就是译为“的”,就是“清冷的光辉”差不多也是一个“的”字的意思。有时也会用作第三人称代词,例如《曹刿论战》里的“肉食者谋之”里的“之”是“这件事”的意思,也可以说是“它”。还有《干将莫邪》里的“王怒,欲杀之”里面的“之”就代了“干将”就是“他”的意思。

文言文里之后是“乎”字,一般表示疑问或反诘,像是: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相当于“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勉速行乎!无重而罪!――《左传》。表示呼唤人的语气。相当于“啊”、“呀”: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表示商榷语气: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韩非子》。表示肯定语气: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韩非子》。

还有“者”,“者”也是代词,指人、物、事、时间、地点等。可以译为“的”或“的人”、“的东西”、“的事情”。比如:《老子》:“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商君书-去强》:“治国能使贫者富。”还有用在数词后的,多数译为“个”“样”。还有用在“今”,“昔”等时间词的后面,表示“……时候”。

最后还有一个“也”字。主要用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语气。比如下面的: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其实也是个语气词。

在文言文里“弗”这个字除了少数情况外一般都是译为“不”的意思。像《曹刿论战》的“神弗福也”就可以译为“神不会赐福的”在这里就是“不”的意思。

文言文里面的语气词很多,但是很好分辨,像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中的噫(yi)吁(xu)(xi),语气词一般用在句首或句尾,比如《爱莲说》的噫(y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噫”和后面的“矣”就是两个语气词。常用的语气词有“呜”“呼”“哀”“哉”,看见“呜呼哀哉”应该就是指无病之类的,不过这是现代文的理解方法,可以略。

“我”这个第一人称代词在“我、吾、余、予、朕、台(yí)、(áng)”等七个。其中,常用的是“我、吾、余、予”四个。东北人自称“俺”宋元时期关西一带人自称“洒家”还有的称“在下”“鄙人”“某”的,经常在小说里出现。

注意通假字,下面是一些通假字:

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汝见我不?”“宁可共载不?”

材:同“才”;才能。名词。“食之不能尽其材。”

裁:通“才”;刚刚。副词。“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同“彩”;颜色,彩色。名词。“须臾成五采。”“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仓:同“苍”;黑色。名词。“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藏:同“脏”脏腑。名词。“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廛:通“缠”“胡取禾三百廛兮?”

唱:通“倡”;倡导。动词。“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钞:同“抄”;抄写。动词。“适中手自钞录。”

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同“锄”;锄头。名词。“棘矜,非于钩戟长铩也。”

绌:通“黜”;罢免官职。动词。“屈平既绌,”

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动词。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淬:通“";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厝:同“措”;放置。动词。“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错:同“措”;放。动词。“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当:通“挡”;抵挡。动词。“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汉亦留之以相当。”“坦墙周庭,以当南日”“曹军不能抵当。”

党:通“倘”;倘若,偶然。副词。“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

道:同“导’;引导。动词。“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之,。

得:通“德”;恩惠。名词。“所识穷乏者得我钦?”

吊:同“掉”;落。动词。“连一根针吊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丁宁:同“叮咛”嘱咐。动词。“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读:通“逗”;即现在的“,”。名词。“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

队:通“坠;坠落。动词。“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同“夺”;强取,夺取。动词。“再门,门闭不得出。”

堕:通“隳”;毁弃。动词。“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

说文言文就不得不说到古诗词。古诗词倒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先说一下词,词的大致类别如下:

1.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2.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3.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4.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5.按词牌来源分。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象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3)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也就不再另拟题目了。

词有词牌,即曲调。有的词调又因字数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体”。比较常用的词牌约100个,如《水调歌头》、《念奴娇》、《如梦令》、等等。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二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按音乐又有令、引、近、慢之别。“令”一般比较短,早期的文人词多填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捣练子令》等。“引”和“近”一般比较长,如《江梅引》、《阳关引》、《祝英台近》、《诉衷情近》。而“慢”又较“引”和“近”更长,盛行于北宋中叶以后,有柳永“始衍慢词”的说法。词牌如《木兰花慢》、《雨霖铃慢》等。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据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之说,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0字以外为长调。最长的词调《莺啼序》,240字。

一定的词牌反映着一定的声情。词牌名称的由来,多数已不可考。只有《菩萨蛮》、《忆秦娥》等少数有本事词。词的韵脚,是音乐上停顿的地方。一般不换韵。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还有的几句押。象五、七言诗一样,词讲究平仄。而仄声又要分上、去、入。可以叠字。

古时候为了分辨词,一般会在词牌名后面加个题目,像辛弃疾的《西江月・遣兴》《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样就很好分辨,但是有些词的题目很长,已经不叫题目了,叫“叙”。其实以前是叫作“序”的,不过后来因为苏轼、苏辙的爷爷,也就是苏洵的父亲叫苏序,为避名讳,所以改为“叙”比如苏轼的一首《洞仙歌》的叙:

余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所以,你还得先理解一下这个叙。不过放心,老师都不可能让你背叙的,最多让你理解。

我建议大家先找一本《我愿意活在宋朝――宋词的三十七种读法》看看。

唐诗嘛,主要分如下派别,在此不做赘述。大家注意一下语气词、动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就好。

山水田园诗派

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卢纶、李益

特点:题材多青山白云、幽人隐士;风格多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形式多五言、五绝、五律、五古。

代表作:

王维:《山居秋暝》、《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孟浩然:《过故人庄》

边塞诗派

代表人物: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王之涣、李颀。

特点:描写战争与战场,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或描写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奇异的风土人情,又或描写战争的残酷,军中的黑暗,征戍的艰辛,表达民族和睦的向往与情怀。

代表作:

高适:《别董大》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浪漫诗派

代表人物:李白。

特点: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诗词自由、奔放、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语言主张自然,反对雕琢。

代表作:

李白:《月下独酌》、《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

现实诗派

代表人物:杜甫。

特点:诗歌艺术风格沉郁顿挫,多表现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情怀。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范文5

一、推敲“炼字”之传神

一首诗词当中,常常有一个或几个耐人寻味的关键词,这些往往就是“诗眼”和“词眼”,它既与语言有关,又与内容有关,有“一字递情,千古传诵”的美赞。对这些字词的理解,往往会影响到对整首诗的理解和感悟,所以命题者通常喜欢考查对关键词的理解,简称“炼字”题。常考的“炼字”对象有: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叠词、拟声词等等。此类字词,各有传神之处。

如动词,多常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能使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特点更加鲜明。比如2012年湖北卷:“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形容词的妙处在于能够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如2012年安徽卷:“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其中“软”的妙处为: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又如2012年四川卷:“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参考答案:“空”字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形容词当中的颜色词也是考查的重点,常常能表现诗人的心情,增强画面感,渲染气氛。例: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叠词的妙处为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拟声词妙处为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沙》)数词的精妙之处准确传神,突出强调内容。例:“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炼字”题一般的答题模式:1.找出该字。(已经给出就直接分析)2.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如果字表意义浅显,可以省略此步骤)3.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情状。4.点出该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达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例:王维《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问: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参考答案:① “诗眼”分别是“咽”、“冷”。②山中的岩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③ “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二、品读“炼句”之精妙

诗歌的语句具有跳跃性、含蓄性的特点,所以要欣赏诗,首先必须要了解“诗家语”的特点,发挥联想和想象,读懂难以理解的诗句。省略句和倒装句就是难句中的常见典型。

1.省略句

诗句中的省略,可以留给读者大量可供联想、想象的空白。古人喜用实词表达意象,并省略虚词在彼此间的连缀。如“洛城一别四千里”(杜甫《恨别》)省略了介词 “自、在、之外”,可翻译为“自洛阳一别我已在四千里之外”。“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省略了比喻关联词“如”,可翻译成“游子如浮云”。有时动词也会省略,如“风”“雨”“日”“月”后面常常省略“吹”“下”“晒”“落”,翻译时译成什么动词则要视上下诗句内容而定。表示人与景、人与物的关系或行为的动词也往往省略,如“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足迹”与 “板桥、霜”之间就省略了动词“踏”和“印”。省略还有互文省略,即在上下文中两个事物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一是词的省略,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上句省略了“皎皎”,下句省略了“迢迢”。二是句子的省略,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上句省略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去了“开我西阁门”。在意象并置的诗句中省略往往最多,如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全联大多由名词构成,省去了表方位、处所、关系的虚词和人物活动的动词,做到没有一个“闲”字。

2.倒装句

有不少的诗句为讲究押韵和平仄,使语言精妙、耐人寻味,其词语排列常颠倒了现代汉语的顺序。在理解的时候,重新调整一下语序,句意的理解会轻松很多。常见的倒装句有:主语后置如“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崔颢《黄鹤楼》)意为“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凄凄。” 宾语前置如“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应为“清辉寒玉臂”。主宾换位如“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叶梦得《水调歌头》)应为“黄花报霜信” 。定语后置 如“一夜飞渡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应为“一月夜飞渡镜湖” 。状语后置如“双燕归来细雨中”(欧阳修 《采桑子》)应为“双燕细雨中归来”。因果倒装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是因为平野辽阔,所以才感受到星星显得格外低垂;是因为大江奔流,才觉得月亮也随江流在涌动,所以应该是“平野阔星垂,大江流月涌”。

只有读懂诗句,方能品读出“炼句”的精妙之处。“炼句”主要考查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描写精彩的语句以及上述的特殊句式。

“炼句”题常见的答题模式: 1、描述诗句描绘的意境2、抓住最突出的一点(或诗眼或写法)简析。3、分析该句的效果作用、表达的情感主旨。

例:2012江苏卷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问: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参考答案:碧云在空中飘忽不定,最终消沉在天边,结句利用象征的手法,用“碧云斜”象征人的心情消沉;用碧云的飘忽不定象征人的心神不宁。以景结词,委婉含蓄,蕴味悠长,而又情景交融。

三、赏析风格之神韵

“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每个诗人在写诗过程中形成了自己韵味独特的语言风格,有的朴实无华,有的华美绚丽,命题者通过考查考生对诗歌语言特色的把握,也同时考查了考生对作家语言风格的了解。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析整首诗表现出来的整体语言风格。而一首诗的语言风格往往和诗人的总体语言风格相一致,因此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诗人的语言风格,如陶渊明的诗清新自然,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王昌龄的诗雄健高昂,李商隐的诗朦胧隐晦,温庭筠的诗绮丽香艳,李清照的词缠绵婉约,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李白的诗豪迈飘逸,杜牧的诗清健俊爽,王维的诗诗画一体,高适的诗悲壮苍凉,陆游的诗悲壮沉郁等等。同时还要牢记不同类型的诗的常见风格。如宫廷诗:缠绵婉转,山水诗:清新优美,田园诗:恬淡温馨,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怀古诗:幽深绵长,送别诗:意蕴深远。当然诗歌的语言风格也远不是这些词语所能全部概括的,平时要多积累。

解答这类题目一般要考虑以下三个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范文6

【关键词】背诵 默写 诵读 联想 想象 衔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近几年来的福建高考考试说明更是对古诗文背诵篇目作了量的规定,积累一定量的古诗文,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也是学生提高古诗文鉴赏水平以及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积累一定量的古诗文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来掌握和积累古诗文,真正实在地抓好古诗文的默写,成为摆在我们语文教师教学中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笔者认为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离不开两个关键的环节―――背诵和默写。本人总结出几个行之有效的背诵文言文的方法,希望与大家共享。

一 大声反复诵读,形成语感,加强背诵

诵读是文言文入门的途径。谈到古文诵读,南宋朱熹的看法是,“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清代古文家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见,诵读时要做到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熟读成诵,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通过反复诵读,既可以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兴趣,同时又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古人说的“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就是这意思。

二 展开联想和想象加强背诵

许多古诗文具有蕴含丰富韵味、优美的诗词曲辞,我们可以在背诵时指导学生调动主观能动性,激发联想和想象,把诗句“翻译”成”图像”,在大脑中再现诗句所描绘的意境,然后闭着眼睛回忆,把这些“图像”再转化为诗句,边想象边背诵,这样能使自己融入到诗句所描写的意境中,既背得快,又记得牢。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充满了浪漫主义的瑰丽想象与昂扬气势,描述梦境,真可谓酣畅淋漓,美不胜收。“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洞天福地,于此出现。“云之君”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虎为之鼓瑟,鸾为之驾车,皆受命于诗人之笔,奔赴仙山的盛会来了。这是多么盛大而热烈的场面。“仙之人兮列如麻”!群仙好象列队迎接诗人的到来。金台、银台与日月交相辉映,景色壮丽,异彩缤纷,何等的惊心眩目,光耀夺人!仙山的盛会正是人世间生活的反映。这些充满了热烈奔放的激情和富于幻想的气魄,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也表达了诗人愤世嫉俗、不满黑暗现实、蔑视封建权贵的反抗精神,抒发了诗人渴望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心情。在教学这首诗时,应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在想象过程中,引领学生进入诗画的境界,与作者产生情怀的共鸣,使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在这样想象中背诵,既有效地提高了背诵效果,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三 注意初高中课文的衔接

2014年福建语文高考与2013年相比,语文名句名篇背诵默写篇目(段落)再增5篇,分别是: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王安石《登飞来峰》等。新增部分为初中教材中文质兼优的篇目,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有利于初高中教学的连贯性,而这些篇目尤其是新增篇目在高考中出题的概率极大(新增必考),这几个名篇距学生学习的时间较长,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时要适当引导学生对初中所学古诗文进行复习回顾,这样学生在进入高三总复习时对这些篇目就不会感到生疏,掌握起来会更容易些。

四 化整为零化难为易

经常听到学生诉说看了屈原的《离骚》头就痛,不知从何下手,不要说默写,连背诵都很难做到。对于这样的篇目让学生在一两天内背下来确实是有一定的难度,因而除了刚才所说的要理解背诵课文之外,还可以将其进行分解掌握,不要给自己定太高的要求,每天只要背诵掌握4~8句就行,连续两个星期就能掌握。还有《送东阳马生序》、《阿房宫赋》等篇幅较长的课文也是如此。

当然指导学生背诵还要讲究方法,学生的默写也要细心,很多学生认为只要会背就会写,可事实并非如此。许多学生在平时课堂上抽查背诵时都能倒背如流,但在考试中却常因为书写错误而丢分。因此教师还要在默写的细节上多指导,引导学生在识错――改错上下工夫,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理解文意辨析同音异义词

古诗文中有许多的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甚至相反,因此学生在背诵和默写时需要特别注意这些词语,有意识地进行分析比较,既要读得准,又要理解意思,这样在书写时就不会有错误。如默写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这里的“汗青”是指历史典籍。古时在未有纸的发明之前,要记录军国大事,只能刻写在竹简之上;但必须用火把竹简中的水分蒸发出来,这样才方便刻写,并可防虫蛀;后人据此引申,把记载历史的典籍统称为“汗青”。学生如果理解了这点就不会把“汗”和“汉”相混淆了。

2.要注意辨析同音异形词

读音相同字形不同的词在古诗文中数见不鲜,在平时学习和考试中对学生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很大,教学时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让学生注意句中词的写法。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惟”易误写为“唯”,这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多加注意,学生在考试时就不容易再出错了。

3.注意总结归纳、建立错词库

上一篇聘书怎么写

下一篇爆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