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范例6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范文1

关键词: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梦境与现实

全诗可分为人梦、梦游、惊梦三个部分。这里,笔者想重点谈谈以下三个问题。

一、诗人为什么会入梦

第一,因为神山的不可觅求,反衬了天姥的分明可睹。第二,因为天姥的高峻无比,气势雄伟:“天姥连天向天横”――有拔地耸天、横空出世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不仅气势超过五岳、盖过赤城,更是使天台也无法同它比较。这样,面对天姥山的高峻无比和气势雄伟,诗人不禁神驰心动,浮想联翩。应该说,这是诗人入梦的客观原因。但是,如果仅仅认为李白就是因为上述两个原因而“入梦”,那就大错特错了。须知,这是李白在受到权贵的无情排挤,政治上遭到残酷打击,自己又不肯轻易改变自己的理想、牺牲自己的人格,不愿意去迎合权贵的情形下,奋力抗争而发出的理想追求之声和对权贵们的反抗之音。因此,在他郁结孤愤、难以雄飞之时,道家愤世嫉俗、返归自然的思想就自然而然地鸣响在他的内心深处,成为他浪迹江湖、求仙访道的思想基础。我想,这一点,应该是李白“入梦”的根本原因。

二、诗人梦游的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何在

诗人驾长风,披月光,飞镜湖,达剡溪,见绿水荡漾,闻清猿长啼,真正是雅境满眼,雅兴满怀。于是,他来不及一洗风尘,马上“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迫不及待地拾级爬山。当他卓立山巅时,青云白雾仿佛缠绕腰间,一轮红日跳波而出,报晓天鸡引颈长啼。可谓兼声兼色,壮阔雄奇。此时,天姥苍郁,朝阳如染,海波湛蓝,梦游的境界由秀美一变而为壮美,梦游的情怀由急切一变而成豪放,真正是此山此水入胸怀,此画此景入诗来!接下来,诗人既描写了一天的游程,更写了傍晚的所见所闻;既写了一些奇景异物,更写了想像中的神仙世界。在作者的眼中,天姥山秀美,它令诗人“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天姥山也恐怖,“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天姥山神奇,“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这样,一个俊逸飘忽的虚拟仙界,表明了诗人的超凡脱俗,显示了诗人的与众不同。而这种种,难道不是现实中诗人思想――屡遭失意后对神仙世界的向往――的真实反映吗?诗人以现实作为冲飞腾越的立脚点,从现实去人梦,去畅游,但是大梦一醒,又回到现实惨淡的人生中来。如此说来,诗人梦游的内容是与现实密切相关的。

三、如何看待作者在诗中反映出来的思想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范文2

作品节选:

《梦游天姥吟留别》(节选)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白话译文:

海外来客们谈起瀛洲,烟波渺茫实在难以寻求。

越中来人说起天姥山,在云雾忽明忽暗间有人可以看见。

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

天台山虽高一万八千丈,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

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伴随我到了剡溪。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范文3

关键词: 游仙诗 道教意象 道教思想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作《别东鲁诸公》)[1],一般认为作于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即太白被从长安“赐金放还”的第二年,具体应为起身南游吴越之际。

从题中不难看出,这首诗所描述的是作者的梦游天姥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想象大胆奇特,气势磅礴开阔。神来用笔,述神仙之事,恍如人间实景。诗歌经历了从“现实——梦境——现实”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个循环,也是一次升华。兜兜转转,奇特的诗文反映了太白这个道教徒的内心世界。

一、道教意象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道教意象不可谓不多,笔者所述,不过选取典型意象。诗中的道教意象大致可分为诗外的和诗中的两部分,一是隐性,一是显性。

最典型的隐性意象当数这首诗的写作之地——绍兴了。

绍兴,古称“会稽”、“山阴”,被称作“神仙之都”,与道教渊源颇深,元微之曾有句:“仙都难画亦难书,天下风光数会稽”。隋唐时绍兴改名为“越州”。唐代的越州是江南最大的中心城市,也是隋唐的文化中心之一。后文所提到的“越人”之“越”便是指此地。

下面所列举的显性意象多为诗中所提到的地名,这些地名都与道教有匪浅的联系。

1.瀛洲

瀛洲,或作瀛州。“在东海中,地方四千里。大抵是对会稽,去西岸七十万里。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高且千丈。出泉如酒味,名之为玉醴泉。饮之数升辄醉,令人长生。洲上多仙家,风俗似吴人,山川如中国也。”[2]

《史记·封禅书》记载:“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3]诸王的寻药之举虽终未能如愿,但蓬莱三神山的神话却因此流行全国,深入人心。李文山有句:“不知今夜越台上,望见瀛洲方丈无?”亦望越州而思瀛洲。太白诗文中所见仙人便或为此瀛洲之仙,“金银台”或可为证。

2.天峔

天峔山,在越州剡县南八十里,今浙江新昌县内。山有枫千余丈,萧萧然。传云:登者闻天峔歌谣之响。又有:天峔峰,在台州天台县西北,与天台山相对。其峰孤峭,下临嵊县,仰望如在天表。玉京观道教认为,神仙所居住的名山洞穴,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而这天峔岭便是第十六福地。

虽然今日,世人对于天姥山只知其名而不知其所处,但在唐朝时,天姥山是文化名山,是文人最向往的仙山之一。杜甫、白居易等也曾追随先贤脚步,到过此山。谢灵运也有诗“暝抵剡中宿,明登天峔岑。高高如云霓,还期那可寻”。有了这两个原因,对谢灵运万分推崇的太白将现今看来并不算高的天姥山抬得如此之高,甚至“势拔五岳掩赤城”,那也不足为怪了。

3.赤城

赤城山,又称烧山。在浙江天台西北,为天台山南门。因山上赤石屏列如城,望之如霞,故名。是仙佛双修的圣地,山有石洞十二以紫云洞和玉京洞最著。道书云:“十大洞天者,处大地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此玉京洞即道教第六洞天。玉京洞为上青玉平之天,茅司命真君之所治。吴葛玄,晋魏华存、葛洪、许迈等都曾在赤城山炼丹。

4.天台

指天台山,位于浙江省东部,隶属于台州市天台县。是道教南宗的发祥地,传说中葛洪炼丹得道处。这里有汉末高道葛玄炼丹的“仙山”桃溪,碧玉连环的“仙都”琼台,以及道教“南宗”圣地桐柏观。前文提到的天下第六洞天玉京东洞也属于此山。《搜神记》、《幽明录》中所记载的汉朝刘晨、阮肇便是上天台山采药而遇仙。徐福所找的“长生不老药”便是天台乌药。这里还有隋梅、唐樟、宋柏、宋藤和“救命仙草”的铁皮石斛。晋孙兴公有《游天台山赋》:“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情之壮丽矣!”天台之景可见一斑。

5.镜湖

镜湖,位于中国绍兴城区,是晋唐时期的中国第一城市湖泊,黄帝铸镜于此而得名。杜甫赞“越女天下白,镜湖五月凉”。

6.天鸡

天鸡,传说中的神鸡。居东南桃都山大桃树上,又传居东海岱舆山扶桑树上,率天下之鸡报晓。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鸣之。”[4]

二、道教思想

“得道成仙”是道教的基本信仰,仙人无疑也成了道教世界最活跃的因素。而在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太白通过对他梦中景象的描述,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纷繁美丽的仙人世界。

太白在他的诗里毫不吝惜地渲染着他想象中的修仙之境:湖月有情,引至剡溪;神居之地,渌水荡漾,人猿清啼;青云为梯,踏云而起;日出之景,云霞纷迭,绚烂壮阔;天鸡一鸣,人间声和;绰约千岩,恍若无路;峰回路转,拨云见日;熊咆龙吟,震于灵山;云雾飘渺,水烟迷离。忽“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一作“扉”),訇然中(一作“而”)开”,在一片山崩地裂之后,终于见到了仙人真容与仙人世界:仙人们“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这里“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一片绚烂辉煌之色。

这便是太白的仙人世界。仙人们完全超脱了自然力的束缚,他们“或竦身入云,无翅而飞。或升龙驾云,上造天阶;或化为鸟兽,游浮青云。或潜行江海,翱翔名山。或食元气,或茹芝草,或出入人间,而不可识;或隐其身草野之间。[5]”神仙还享受着九芝之馔,玉女之侍;悠游于六合之外,无何有之乡;听钧天之乐,任役鬼神等美妙而优厚的生活待遇。仙人所居的,自然也是虚无缥缈的仙境,有的在天上,如三清境等三十六天;有的在海中,如十洲三岛;有的在名山洞府,如洞天福地。得见真容之前需得有一番“列缺霹雳,丘峦崩摧”,似乎也在预兆着修仙之路的艰辛。或许,在太白的想象力,得通过一番生死的考验,有了生死的觉悟,方能成为“云之君”。寻仙方才还是“千岩万转路不定”,下一刻却已是“忽已暝”;这一刻还是“列缺霹雳,丘峦崩摧”,下一瞬已是日月照耀的时间世界。这些仿佛都在说明着太白思想里“祸福相依”的观念。劫后必有福焉,这或许也是太白一向乐观的源泉。

在“恍惊起”后,太白一梦而得出“古来万事东流水”的结论。既然世界万事不过一梦,又何须苦苦执着,那应该做些什么呢?太白很快做出了回答:“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不再为物所累,远离权贵,畅游名山,快意自然。

修仙之人,必须首先看破世俗,不为物欲所累,能以淡泊为怀,才能达到自然无为、清静超俗的境界。道学的祖师老聃、庄周,魏晋时的道士孙登、郭文,也都如太白一样,选择了这条走向远离世俗,亲近自然的道路。

太白选择的“访山”之举,自是也与道教有关。《说文》有云:“仚(仙),人在山上,从人从山。”[6]大山高耸入云,让人感觉直接与天相连,“手可摘星辰”,于是,古人将名山视为神仙居住的美妙胜境,同时也将山视为登仙之地。道教认为名山都有仙真主理,且草药丰富,空气清新,是采药炼丹、呼吸吐纳的理想场所。葛洪曾言:“古之道士,合作神药,必入名山,不止凡山之中,正为此也。”在这里,太白的“访名山”倒不如理解为“寻道访仙”更为妥帖了。

除了上述文章内容之外,本文的结构也隐含了道教思想。太白此梦因“越人语”而始,由“魂悸以魄动”地惊起而终,经历了从“现实——梦境——现实”的一个循环过程。从梦中醒来,又回到现实世界,“觉时之枕席”仍在,“向来之烟霞”已失,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但实际上,太白的心意变了,他通过这一梦,他明白了所要行的路。“现实——梦境——现实”的循环实际上不是一个循环,而是一次升华。颇有道教“九九归一”的味道。

三、李白内心世界与道教思想的结合

前文曾提到,《梦游天姥吟留别》作于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而在前一年,太白被从长安“赐金放还”。

太白自信地踏上明堂,希冀着一展宏图,有一番大作为。然而事与愿违,不仅空空供职翰林,甚至最后把官儿也给丢了。太白成为帝王师,匡扶明主的愿望一朝落空。当现实世界满足不了自己的愿望,人往往会走向虚幻的世界。而太白的这个虚幻世界,便是道教的世界。

道教是主张人通过修炼也能成仙的宗教。从《梦游天姥吟留别》来看,在太白的思想里,修成正果似乎有这样四个步骤:有道之人(湖月有情,引至剡溪)——仙境(神居之地)——历经磨难(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得仙。司马承祯曾夸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级之表”,世人也皆称他为“谪仙人”,这也能算个“有道之人”吧。而自己一朝被谪,被赐金放还,这还不是莫大的磨难吗?那么接下来,他要做的便是寻访仙境,继而得道成仙了!太白一贯的自信又跳了出来,他开始觉得这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而自己也已经通过了考验,离修成正果之日不远矣!自此,道教用磨难而成仙的思想完全收服了这个癫狂的天才。道教牢牢的绑住了太白,却也解救了他。道教的思想与太白的内心趁着太白处于低落情绪中的时候达成了秘密协议,发誓永不背叛。

于是太白带着一脸蔑视,远离那些让他摧眉折腰的权贵,充满无限向往地走向了虚无缥缈的仙山,踏上了他的寻仙之旅。

参考文献:

[1]李白.李太白全集[M].王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705.

[2]萧天石.道藏精华·云笈七籤[M].台湾:自由出版社,1962:393.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1369.

[4]任昉.述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1:29.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范文4

刘长卿的“鸟道通闽岭,山光落剡溪”诗句中的“鸟道”在会墅岭,会墅岭也是唐诗之路的干线,这便是谢灵运开辟的“谢公古道”。从天台山国清寺向北行38公里,途经赤城山、关岭、越万马渡再两公里到天姥山南端,再依天姥山麓西向北行6.5公里到会墅岭。会墅岭左有圳塍,是剡溪源头之一,下接惆怅溪。有斑竹村、司马承祯桥,是数百位唐代诗人从旱路游览台州。越州的必经之道。惆怅溪过司马承祯桥向北10公里与兰沿村前的剡溪汇合后,北流11公里到今新昌县城。

谢公道:泛黄的古诗

我们行走在唐诗之路上,无疑我们是在吟诵着千年古诗,而谢公道,便是谢公遗留在新昌山水间的一句经年不朽的诗行。尽管这句古诗,已经泛黄和残破。

如今的 唐诗之路“已严重缩水,就保存良好的新昌精华段,也只剩下横贯斑竹的长街,会墅岭的石阶路,天姥寺至冷水坑的山路。驿道上残存的小石佛铺,关岭铺,还依稀可见古驿道的疲乏原貌。驿道再经桃源穿越天姥,抵达关岭头一段,全长共35公里。如翻越万马渡又可至天台,唐诗之路便一路延伸……

无论是行走唐诗之路,还是说谢公道,恐怕是不能避开谢公谢灵运的。谢灵运与颜延之,鲍照并称“元嘉三大家”,为晋宋之际的著名诗人。有专家评定:谢灵运为中国山水诗鼻祖,并且是李白一生的偶像,李白多次入浙探寻谢公旧迹,行走谢公古道,确实是个明证。谢灵运开辟了七百里剡(指剡溪)中道,后引得唐代众诗人追慕谢公风采,流连剡中山水,“唐诗之路”应运而生,更是无可非议。

但有一点,我们一定感兴趣:谢灵运酷爱登山,尤其喜欢攀登幽静险峻的山峰。为此,它发明了“谢公屐”,即一双木制的钉鞋,上山取掉前掌的齿钉,下山取掉后掌的齿钉,上山下山分外省力稳当。谢灵运仕途落寂,却穿着著名的。谢公屐“寄情山水,写下无数美诗佳句,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殿堂上的地位,以至熠熠生辉,万众景仰。因为谢灵运,有了“唐诗之路”,来了李白,孟浩然,王维,杜甫,白居易……并留有了踪迹和万古传唱的诗作。我想,这就是我们钟情的“唐诗之路”的魅力!

斑竹村:古老的记事绳索

本想谢公道定是个探幽思古的好去处,没有想到的是,见它的第一面却是留有缺憾的,好端端的一条古道,却被人用水泥覆盖上了一层外壳,说是鹅卵石路面走着不舒服。

还好,谢公古道还是留下了它的最精华的部分:斑竹村,天姥山拔云尖下的一个古村,在这里,谢公古道就像一条古老的记事绳索,牢牢地给我们打捞起来历史中的重要章节。

拥有司马悔桥,古驿道和惆怅溪等古迹的斑竹村坐落在天姥山下,是当年谢灵运投宿的地方,是道家的第六十福地。去斑竹村一般从村口下车,经过司马悔桥,踏着谢公道进村。我们就这样离开了104国道,下到了惆怅溪边。只见几株参天大树之下,有一座石拱桥,高10米,桥横侧刻有“落马桥”字样,桥头还有一座后来新建的小庙,是纪念司马承桢的。

司马悔桥又称落马桥相传唐代道士司马承祯隐天台桐柏山白云观,因唐玄宗数诏出山,至斑竹村落马桥,见这里高山流水林木葱郁,触景生情,陡生悔意何必出山自寻烦恼,还不如回去仍过我那自由自在的神仙日子。

从此开始,这座“文官到此需下轿,武官到此需下马”的落马桥,同时也成了有名的司马悔桥。桥上古藤缠绕,是不是就如当年司马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绪一般?

进村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条长达1.5公里的古驿道,说起古驿道,村人无不知晓。古驿道上铺着鹅卵石,经过几百年的磨砺,泛着青光,牢牢地镶嵌在大道上。

驿道两旁的黄泥瓦房,多为寻常百姓家;屋檐高挑、墙体斑驳的就是惟一留存的章家宗氏祠堂,却破旧陈烂,惟有尚存的门堂牛腿雕刻精美,昔日的富足与繁华仅此一斑,不过听村人们说,祠堂前的台阶有六级,在当时是不多见的。

走近一处破败的黄土堆砌的院落,此院据说曾是徐霞客在此住过的地方。这个院子里曾有驿站、监狱等。朝西的一间土屋敞开着门扉,门上的对联还在,只是退去了鲜艳的红色。很小的窗口晾晒着一双农村常见的沾满泥土破旧的解放鞋,站在这个院子里,我想像着当年徐霞客住店的情景,恍惚中感觉到了时间的瞬息万变和如风火轮般的急速飞逝。

天姥山:浮云遮梦眼

怀着对谢公的崇敬之意,到了新昌不上天姥山,将是一个缺憾。在一个岔路口,岔路口立着一块石碑,上写着“古驿道碑”。这里其实是谢公道的中间部分。岔路为上山路径,沿着山脚一直往前就是通过冷水坑穿越天姥山直达天台的古道了。

陪同的唐诗之路专家竺岳兵用脚踏着岔路口一块很不规则的立石说,这就是过去的路标石,从这里沿石子古道上山可以到达山顶。说着,他用手指向山林间若隐若现的石径。其实天姥山并不是一个山峰,而是一条山脉。斑竹村后的拔云尖就是天姥山的主峰或者说最高峰。

迎面一阵清风拂过,我们登上了天姥群山的一座山峰,登高四望,山顶云雾缭绕,山间树林一片葱郁,一浪高过一浪。水泥公路104国道在山下若隐若现,与古驿道并行,述说古时与现代的情缘。望不尽的天姥群峰,峰峦叠嶂,绵延不断,那磅礴的气势,那巍峨的景致,不觉让人吟哦起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来。

我们虽未看到李白描述的天姥烟雨、海日,清猿、天鸡、熊咆、龙吟、云裙,霞色梦幻景色,却为亲临天姥的那份经历而倍觉欣慰。于是,我们向着群山大呼:“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岔路口的南侧有一座路廊,其实就是建在路上的房子,山墙两头可以通过。这种房子便是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供那些出门在外,饥餐露宿的人歇息的地方,甚至人一时走不到目的地,还可以住在路廊里。我们从山上下来便通过路廊前行了一段。这时的古道由于被路边过厚的青草覆盖,显得很是狭窄,似乎只有一米的宽度。

在一个天姥山下的村子里,市文物馆的一个文物管理员正管理着几块刻有李白诗歌的石碑。那块刻有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已经断裂几块的古代碑刻才从一座废弃的村小学办公室里抱出来。

我们惊喜地发现,碑刻对在一起,碑文还尚完整,用水冲洗过后可以清晰地看出来,就是李白的那首著名的诗篇。另有几块碑刻上有两个比李白诗歌碑文要大一些的“唐”字,不知道是否正好对应了李白与 唐朝的关系。

就在我们随后到的天姥寺遗址旁边,我们另外又发现了两块古碑,刻字已经十分模糊。但还是被看出来有着“大明”字样的碑文,于是,同行的新昌文物管理所的馆长说,这是大明的碑,刚才看过的诗碑应该和它是一个年代,因为这些碑原来都在一起。后来这两块已经分辨不清字迹的石碑和李白的诗碑一起和古驿道碑立在了一起。

令人遗憾的是,天姥寺早已不复存在。在这里我们只能看到这些了。当地一村民指着旁边的一座不大的厂子告诉我这个工厂就是原来的天姥寺遗址。在没有建厂之前寺里还有配殿什么的,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太可惜了!可见,当地高速发展的经济却给自己的文化遗存带来了几乎是毁灭性的破坏。

迎仙桥:遇仙古径

在新昌盘桓到第六天的时候,我们从县城再次出发,沿104国道南下。在桃沅乡刘门坞附近的惆怅溪上,我们终于下车看到了惆怅溪上的迎仙桥。迎仙桥系国内首次发现的近似于悬链线拱的古石拱桥。该桥在明万历《新昌县志》有载,清代道光时重修。迎仙桥长29米,宽4.6米,净跨15.6米。悬链线拱桥型系20世纪60年代国外发明的世界先进桥梁科技。迎仙桥远早于国外应用了这项桥型技术。该桥的桥名源于民间传说。相传东汉时吴县青年刘晨和阮肇入天姥山采药迷路。在刘门坞遇见了二位仙女,双结伉俪。不几日,刘、阮回乡,世上已是其七世孙时代。此桥因刘,阮在此遇仙得名。此桥位于宋诗人谢灵运开辟的“谢公道”通向天姥山的门户处,经历了数百年商贾军旅的穿行,至今安然无恙,足见其结构的科学性。

一座桥不仅与千年古道相关联,还与美好的传说有关,实在是奇妙无比,更何况自身的桥梁科学价值。我们在桥上望着溪水,听着叮咚的水声和着山里的鸟叫,想着久远的故事,满怀的激越溢于言表。就在桥的东侧,有一条铺满错落的鹅卵石的小路,间杂这绿绿的草丛,向着山里蜿蜒而去。陪同的朋友说,从这里就可以到达有着美丽传说的那个村庄:刘门村。而这条山间的古道小径也正是刘,阮遇仙的所在。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范文5

关键词:自主;生成问题;教学模式

执教人:刘柏敏

教学内容:鉴赏李白,体会其诗歌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的艺术特色,理解和感受李白蔑视权贵、反抗现实的精神。

执教班级:高二(3)班。

教学时间:20012年10月15日。

教学过程:这首诗歌难度不大,学生容易理解,因此我把教学设计为背景导入切文题、诵读悟别意、合作赏别情,探讨究主旨、拓展品诗情六个环节。这样,学生走进课文能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到了课外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自觉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教学得失:《梦游天姥吟留别》有着雄伟的意境,瑰丽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历来为人传颂,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优秀的文章可学的东西很多,教师必须大胆取舍,集中兵力,突出重点,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有所收获。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有优点也有不足之处。

一、闪光点

(1)自主学习,激发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预习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在本文的学习中,学生课前自主收集李白的资料、了解本文写作背景、收集李白诗句,感受其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结合注释疏通大意,圈点勾画,并就不理解的字词句以及内容上的问题质疑。(收集过程提倡资源共享)上课伊始,同学们就收集的资料做了交流,加上教师对李白的激情介绍,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良好课堂氛围。

(2)读赏结合,合作探究,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美文不厌百回读,李白的诗歌韵律、节奏、起伏、情感都适宜诵读涵咏,通过诵读可以更好地与诗人心灵对话,走进其创造的奇妙境界。在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诗歌学习的基础上,本节课我设计了自主赏析诗句和诵读结合的环节,抓住学生回答的闪光点多给予肯定评价,提高了学生的鉴赏兴趣和信心。

(3)师生平等对话,重视生成问题引导,形成了自主学习的意识。这节课上,教师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但绝不是对课堂放任自流,师生通过平等对话解决了问题,推进了课堂进度。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了,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质。因为学生都是独立、有思想的个体,因此课堂上有许多生成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应该留有预设空间,课堂上运用教学机智,巧妙解决生成问题,并借此让学生的思维飞跃。如学生欣赏了大部分精彩句子后,我发现有少数同学因大家赏析的句子忽前忽后而有点迷糊,于是我及时调整思路,让学生将梦游之旅按时间和地点顺序分成四个部分:月夜——剡溪清幽,白昼——山中壮美,傍晚——洞外昏暗,夜晚——洞中仙乐,这样一来,学生的思路就更清晰了。又如在分析最后一段时,同学们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的理解产生了争议,我适时让学生展开小辩论,最终同学们达成了共识。

二、不足之处

当然,由于个人经验的不足,对文章理解的不够深入,本节课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虽然本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由被动接受变为了主动思考,但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还是对学生、对课堂不够放心,本来学生已鉴赏了大部分内容,已经相当有收获了,又补充了许多学生未分析到的内容。

(2)对课堂生成问题的引导还应更灵活,尤其是当学生还未回答出最佳答案时,不应操之过急,应给他们更多的思考时间,启发诱导也应再细致再到位一些。对于学生的回答,以鼓励为主,但理解有明显偏差的地方不应不了了之,或含糊带过,应更耐心地引导解决,不能给现成的答案,让学生养成思维惰性。

(3)基础知识的掌握还需再落实,本诗虽不宜逐句翻译,弄得支离破碎,不过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多准备几句学生可能存在理解问题的句子,当学生未提出时,教师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可能对学生更有帮助,效果会更好。

理论思考:①教师要深研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和二度创作,集中兵力,突出重点。②师生之间平等对话,营造和谐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④多种形式,夯实基础,紧扣文本,让学生学会和文本对话,不能使自己的认识脱离文本,成为空中楼阁。⑤诗歌学习要重视诵读涵咏,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⑥注意课堂生成问题的引导,并籍此激发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M].桂林:广西教育出

版社,1998.

[2]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盛群力,等.现代教学设计应用模式[M].杭州:浙江教育出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范文6

李白出生于701年,762年去世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长安元年,李白出生。神龙元年, 十一月,武则天去世。李白五岁。发蒙读书始于是年。开元十二年,李白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开元十六年,土蕃屡次入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