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工工艺学范例6篇

车工工艺学

车工工艺学范文1

一、参与式教学的界定

“参与式教学”是在参与式的氛围中,使参与者亲身体会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喜悦和困惑,以达到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并能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于自己工作、生活中的教学活动。这种方法不仅从内容上为参与者提供一些新的视角,而且鼓励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参与――参与者的学习从以教师为主导的“教中学”转向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做中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使学生提高学习的能力。与传统的以教师灌输为主的学习方式相比,参与式学习更有利于学生自己主动构建知识,改进学习策略,在群体互动中提高自信心和共情能力,进而获得更加和谐全面的发展。

二、参与式教学的必要性

时代的要求:新的形势、新的发展迫切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学习国际先进的教学方法,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参与式教学是一个系统的、互动的学习过程,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提供者”,标准答案的“者”或“核实者”,教师变成了“协助者”、“协作者”、“组织者”和“促进者”,他们的作用是营造一个相对宽松、安全、积极的学习氛围,使所有的人都参与到活动中,激发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知识和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学生也发生了角色上的变化,他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和消化知识,而成了“参与者”,是学习内容和形式的主动创造者,同时也是教师的“协作者”和合作伙伴。

技校学生特点:技校的招生来源和就业去向决定了技校学生的特点:他们多数文化基础差,学习没兴趣,学习无章法,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积极,主观不努力,甚至厌学。但陋们多数聪明爱动手,勇于创新。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上求新求变,采用多种方法教学,采用适合技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式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灵活多变,使学生有主人翁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和小组的合作学习承担责任,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学生乐干接受。

三、车工工艺学参与式教学的运用

《车工工艺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她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连。因此,在这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亲自动手,及时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疆,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下面举几个教学案例说明参与式教学实施过程:

1.《车工工艺学》中每一个工艺课题都要学习检测工件,如果只是老师在教室里讲解,讲的再生动、仔细,学生都觉得抽象,不爱听,忘记的也快。但我用参与式教学效果很好。准备若干检测工件和量具,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告诉学生实施活动的要求和目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小组的学习承担责任,最后比较各小组测量结果进行总结。如学习游标卡尺的结构、读数方法和使用方法。其实施过程如下:

(1)教师课前准备好台阶轴工件4-6件,0.02mm、0.05mm游标尺各三把;

(2)教师演示游标卡尺,进行10分钟的讲座:结构特点主尺和游标刻线游标读数值读数方法使用方法。(对于学习基础好的学生也可以不讲解,让学生自读教材,要求每个学生为小组同学讲解结构特点一主尺和游标刻线游标读数值读数方法使用方法。)

(3)将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指定工件上某几个尺寸,在老师和小组同学的协作下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把各组测量结果汇总,进行评比,分析读数不同的原因。

得出结论:被测尺寸的正确数值=正确的测量方法+正确的读数方法。

2.《车工工艺学》中车刀较多,车刀的几何角度和刃磨是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先采用多媒体让学生看磨刀过程;然后将磨刀砂轮引入课堂,示范磨刀给学生看,边磨边讲解车刀的几何角度,磨好一个面测量一个角度,要求同学记下;将学生分组并说明活动过程及要求;小组同学互相合作,在老师的协助下完成学习任务,评比几个小组磨好的车刀,并且每组抽一名同学讲解磨刀的步骤;最后引导学生画出车刀切削部分几何角度标注图。

车工工艺学范文2

关键词:职业教育;项目教学;车工工艺

当前职业学校机械专业教学主要面临两个困惑:一是专业知识枯燥而繁复,科学性、系统性很强,而且专业技术更新步伐很快;二是职高生源素质近年来不断下滑,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也不够理想。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如何提高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成效,有效提升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使毕业生能较快地适应企业对口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是摆在机械专业课教师面前的难题,也是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所在。

近年来,笔者在《车工工艺》课程教学中积极探索应用项目教学法,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实用性,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和综合应用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

一、项目教学法的基本特征

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采用项目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从而缩小与真实职业所需能力的距离。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项目教学是学生主动的学习活动。第二,项目教学的学是完成一个可以使用,或者可进一步加工或学习的工作结果。第三,项目教学的学习应尽可能地以学生的兴趣作为组织教学的起始点,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新的题目和问题,以不断地发展学习的兴趣。第四,项目教学的学习要求学生从一开始就参与到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之中。

项目教学法一般按照以下五个教学阶段进行:明确项目任务、 制定计划、实施过程、检查评估、归档或应用。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项目教学法是一个“引试做看创新”的过程,学生学习知识也经历了“不会会熟练巩固提高”的过程。由此可见,项目教学法在进度控制上遵循知识的连续性,学生学习有张有弛,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认识规律。这样教学,学生学得快,学得牢,其教学容量也远远超出了传统教学在同等时间内的知识量,既实现了大纲的基本要求又能使每个学生依据自身能力获得最大收益,充分挖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力,贯彻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采用项目教学法,符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第十三条,即“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的精神。

二、《车工工艺》应用项目教学法的主要操作环节

基于学科的特点和项目教学法的基本特征,《车工工艺》课程从单元实训项目到综合实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都是以提高学生车工操作和加工工艺设计能力为依归,融合了学生学习习惯、逻辑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要有以下几个操作环节:

(一)确定项目任务。

根据《车工工艺》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师选定项目任务,与学生一起分析任务性质,明确任务内容,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准备哪方面的专业知识,能锻炼哪方面的专业技能等。

(二)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和综合专业素质等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根据项目内容及特点,把项目教学分为几个阶段,分别制定项目实施计划,然后组织各小组学生为完成项目任务进行充分讨论,引导学生补充准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尝试编写项目任务完成可行性实施方案。教师要积极引导各小组相互进行比较,取长补短,肯定实施计划的多样性、差异性,允许存在多种实施计划,并提出建设性的参考计划。学生明确各自的分工,然后进行项目操作。

(三)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

项目教学法要求各小组在完成“项目”时要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与做的过程,即学生能明确项目任务、收集有关信息,独立制定计划、进行决策,组织实施过程,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项目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采取合作学习方式,有效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每个小组负责完成自己所选定的子项目或任务,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共同探索或发现的信息和材料为全班学生共享。

(四)项目实施过程的评价。

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以往以知识和结果作为标准来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做法。实施项目教学法后,对学生学习评价要以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情况为依据。过程性评价重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式,通过对学习方式的评价,将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到深层式的方向上来。比如,过程性评价中的学生自评、互评的方法,可以使学生逐步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真正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果。

三、《车工工艺》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实例分析

项目的名称是《轴类零件的加工》,这是《车工工艺》课程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综合性实训项目。该实训项目涵盖了圆锥的加工和螺纹的加工的专业知识,包括外圆精度控制、掉头装夹、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等。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一)布置项目任务。

如下图,零件图来源于工厂典型零件。将准备的毛坯φ30×85mm的45号钢,通过本校现拥有的车床C6132A1和准备的外圆刀、切槽刀、螺纹刀等刀具及工量具加工出图纸设计要求的圆锥螺纹轴。并将按工件的评分标准检测评价。

(二)学生应该学习或准备的新知识。

①圆锥的基本知识,圆锥的参数,采用近似公式计算圆锥半角a/2的方法;②转动小滑板法加工圆锥的方法;③圆锥的检测方法;④螺纹的加工方法及螺纹的检测标准等。学生的学习资料包括,课本第四单元“车外圆锥面”和“锥度检测”两节,第六单元“车三角螺纹”一节,第十一单元“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一节,以及机床的操作规程与说明书、安全知识等,让学生作为学习参考的资料。

(三)学生分组讨论。

全班平均分成几组,各小组分别进行加工方案设计讨论,并最终把加工方案形成文字,用工艺文件和工艺卡表达出来。然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和解读小组的设计方案,指出方案的特点和优点,并接受其它人的质询。全班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开阔了设计思想,各小组对设计方案都进行了优化,对该项目训练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有一个更深的掌握,运用专业知识设计实用电路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以下是班上某一小组学生设计的加工方案:

先夹一端车毛坯,伸45长,先粗精车左端外圆φ29、φ24、――切2个沟槽――倒角――掉头夹φ24――平端面保总长――车外圆φ26、φ20――切槽――加工圆锥――倒角――加工螺纹。

(四)确定实施方案。

各小组通过多次讨论、修改,确定出合适的加工方案。各小组根据优化后的加工方案,进行工艺路线确定,并填写加工工艺卡。

(五)项目实施与评价。

项目实施方案确定后,每个学生选取相应的刀具,分别对机床进行加工前的检查与调试,然后进行加工。工件加工完成后,各小组学生之间按照评分标准进行相互检查,认真测量,并把结果记录下来,各组长将评分结果向教师汇报,教师据此为每个学生评定该项目的实训成绩。

(六)心得交流,共同提高。

展示各小组学生的作品,交流加工经验,评出最优组、最优组员和最优作品。最后由教师作总结,指出在实施该项目过程中做得好的方面和需要加强的方面。

通过以上项目实施的各个操作环节,学生通过已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补充的新知识,基本能完成轴类零件的工艺设计、加工、检测,达到了既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又体会到专业学习成就感的教学目标。在《车工工艺》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在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中“做中学、做中教”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作者单位:中山市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l]徐涵.项目教学法有关材料[J].职教论坛,2007,(3).

车工工艺学范文3

关键词:汽车制造工艺学;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是汽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性课程,其理论性、实践性强且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强。作为汽车专业的学生掌握汽车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和工艺方法,为今后从事车辆及其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工作积累工艺知识、奠定工作基础尤为重要。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我国已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阶段,普通高校的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自我约束力不足,仍采用过去的精英教育方式显然是不合理的。[1]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我约束能力,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进行改革,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普通本科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系统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在课程总课时缩减的情况下,在厚基础、宽口径的普通本科人才培养理念下,结合教学方法的改革,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调整。

1.教学中以各部分制造工艺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例如:工艺过程、工序、工序余量等基本概念,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工序尺寸的计算,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等基本方法。采用课堂讲授、课堂提问和作业等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2.对于工艺规程的制订,在理论课上只讲制订工艺规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具体的实际应用归到课程设计中,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安排集中指导讲解,提高工作效率。

3.夹具设计中的典型机床夹具、夹紧力设计与夹具结构设计归到课程设计中,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安排集中指导讲解。

4.对于工艺尺寸链问题,基本的极值解法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中已经学过,这里以解决工艺尺寸换算时的应用为主,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方法。以概率解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讲授计算方法和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恰当的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学方法是实施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2]

1.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显然不适合现在的学生,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要优化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以学生正确理解和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为原则,以分析应用为突破点,以汽车实际零部件为例引入教学的基本内容。例如:以汽车变速器为例,介绍其结构和功用,再以其某一轴或齿轮等零件的加工制造引入工艺问题。

其次,要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做好课前准备。提前布置课程学习内容和知识点,要学生提前进行预习准备,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问和讨论,进行师生互动,从而约束学生集中思想,变学生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感性认识,突破教学难点。现在学生缺少实际加工经验,对一些工艺问题难以理解,而有些工艺现象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又难以体现。同时,现代企业都采用先进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学生无法直接观察加工过程。因此,采用多媒体技术和手段,将那些无法直接观察的加工过程和抽象的工艺问题用动画和视频的方式来展现,给学生提供一个较为逼真的加工过程,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工艺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企业参观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它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生产现场,感受企业的生产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强化课程设计,提升教学效果。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过程,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的工程设计训练,培养和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在课程设计中要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组织作用,在进行课程设计之前,建立完整的专业课程知识认知框架,以便学生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的设计问题。在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之前,完成汽车制造工艺学这门课程的理论学习,在课程教学中强调工艺知识系统性和整体性,使学生建立汽车制造加工工艺及工艺设计工作的整体认知框架。对于设计题目,可以改变设计内容的主要参数,保证每位学生的设计内容“不同”。

采用独立课题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组织方式,全班分为若干小组,保证各小组的课程设计案例不同,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例如:小组集体完成发动机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各人分别完成不同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方案,这样,既了解了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整体方案,又有重点地完成了具体工序的夹具设计任务,使课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4.积极开展辅导答疑,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应坚持集中指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共性问题,可采用习题课等课程集体指导讲解;对于个性问题,只能通过个别辅导。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通过QQ聊天软件的语音、视频等功能,把教室中的集中指导向外延伸,扩展到图书馆、宿舍等地方,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及时交流,提高学习效率。

三、考核评价办法的改革

课程考核不仅要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课程考核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形成“教、学、考”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消除部分学生平时松懈、考前背诵、考试作弊、考后遗忘的不良现象,促进教风与学风的建设。[3-4]

在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将课程教学的全过程纳入考核范畴,使课程考核过程化、经常化,考核方式多元化。考核评价包括:平时考查(20%)、口试(30%)、结课考试(50%)。平时考查包括出勤、作业和课堂回答问题;口试是试题卡随机抽题当场作答,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结课考试采用开卷笔试,全部是分析计算应用题,主要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根据大众化教育阶段学生的现状,对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办法进行了探索,实践表明,对转变学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王丽萍.高等教育大众化现状、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2): 175~176.

[2]李娜.高等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23):176.

[3]梅迎军.高校专业课程考核现状及改革[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6):25~28.

[4]刘强.本科高等学校学生课程考核多样化研究[J].职业技术,2012,141(5):59.

车工工艺学范文4

关键词:车工工艺学,多媒体课件,制作,应用

一、引言

《车工工艺学》是中职车工、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它的教学内容直观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而且概念、术语多,内容抽象。长期以来,对《车工工艺学》的教学,主要是采用挂图加实物的形式,教材中的插图较多,而配套的挂图较少,能够有实物的,更少。如果在黑板上绘制插图,既费时间,效果也不好。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也缺乏兴趣,无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给该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免费论文。以Powerpoint或Authorware为平台,结合Autocad、Solidworks、Flash、3ds max等软件制作的《车工工艺学》多媒体课件,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推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二、制作《车工工艺学》多媒体课件的意义

1、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具体、生动的画面,以及悦耳的音乐背景,把学生带进了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面对生动有趣的画面,学生精力集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也分外活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免费论文。

2、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性。多媒体能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调动学生的学生兴趣。

3、运用多媒体变难为易,增强自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恰如其分的声、形结合,常常能把学生带入美的氛围,多媒体的应用能使原来较难讲清的问题变得简单,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运用多媒体增大课堂知识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现在中等职业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都增加了实践课时,而相应地减少了理论课时。怎样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多媒体解决了这一难题。运用多媒体不仅降低了问题难度,而且大大减少了老师上课板书的时间,使老师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可以讲授以前两节课甚至更多的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课件素材的获取与编辑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根据教师的教案,把需要讲解的内容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用图片、动画、视频、文字等表述出来的一种形式。目前可用于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软件较多,并且各有所长,根据《车工工艺学》课程的专业特点,本课件选用Powerpoint 为主要制作平台。

1、课件素材的选取

本课件以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车工工艺学》(第四版)教材为蓝本,再参考其他同类教材和相关资料,对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的参考图、动态图,经反复筛选,编辑其中。免费论文。在制作课件之前,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先大致列出本课件所需要的内容,然后通过光盘、网上下载、扫描仪、数码相机及Flash、Solidworks、Cad等手段获取所需要的文字、图片、动画、立体图、视频等素材。

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课件演示的方式要尽可能选择能较好地展示教学内容的方式。在制作课件前,要全面考虑,统筹规划,《车工工艺学》中有关的概念、术语要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表达,各部分内容放在什么位置合适,什么时候需要加图片、什么时候需要加动画、什么时候需要加视频,在事前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2、课件框架的设计

课件框架的设计要尽可能简单一些,从简单、直观的基础理论开始,按照《车工工艺学》课程教学要求,一步一步,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尽可能用视频和动画的形式演示出来,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的内容。

3、教学内容的补充及整合

《车工工艺学》现行的教材中,主要讲解车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成形面,车螺纹和蜗杆,常见的工艺装备,机床及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只是介绍了车削的基本加工方法和常见的刀、夹、量具,对一些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加工方法,涉及的较少,为了能尽可能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的需要,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加进了一些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现代加工方法,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展知识面,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工作。

四、课件的应用

课件制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教学中使用,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熟悉课程的内容,然后要会正确使用课件,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用图片、什么时候应该用文字、什么时候应该用动画、什么时候应该用视频。另外,在使用课件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时应灵活应用

教学时,同一课件对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演示也应有所不同,如演示的快慢,内容的多少,重点、难点等都应有所变化,来适应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需要。

2、注重启发与引导

使用多媒体课件时,不能只是机械地介绍内容,应从实际出发把握认识事物的规律,科学地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去理解问题、认识问题。教学时,应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反馈出来的问题结合传统教学方式耐心启发,循循善诱,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作为多媒体教学的补充,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及时进行教学反馈

多媒体教学时,不能只按其课件按部就班地机械地进行演示,而要积极地鼓励学生提问,或向学生提问,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确地把握教学动态,才能合理驾驭教学进度,提高教学质量。

4、课件的演示并不能代替实物操作(或实地观摩)

图片图像给人的毕竟是感观印象,要真正获得感性认识还是要亲自接触具体的事物,参加具体的实践活动。譬如《车工工艺学》中各种表面的加工方法,教师如果不亲自动手示范,学生如果不亲自动手练习,而一味靠多媒体课件的动画、视频等,要掌握这些加工方法是很困难的。

5、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板书

再好的课件也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的讲解和板书,只有将两者配合起来,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辩证地认识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既要会应用多媒体课件,又要摆正它的位置,不要一味地依赖它,而忽视了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

五、结束语

随着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水平会越来越高,素材的表现力也将越来越强,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也会更科学,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就会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01]李树合.浅析中职机械基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4

[02]刘秀娥. 多媒体课件应用及制作的思考.新课程(教师版).2006.2

车工工艺学范文5

关键词:车工工艺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技工学校,原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材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在教学对象的要求。这就要求学生要以学好、够用、实用的知识作为基础,要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有较高的技能,能很快适应岗位的需要。车工工艺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技术课程。它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全面掌握车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技巧;能对产品有一定的工艺分析能力和操作技能;能熟练使用、调整、保养本工种的主要设备;正确使用工、量、夹、刃具;具有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良好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学科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新知。但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技工学校所有课程都面临的难题。

一、学情分析

现在的技校生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成天拿着手机玩游戏,看视频、小说,成为低头族的一员,所以就有了班主任推门而入逮个正着,将手机没收的情况。然而,这种方法并不能完全将学生的兴趣转移到W习上来。

第二,技校生大部分是初中毕业,他们年龄小、文化程度不高、学习差异大,普遍存在不愿思考、被动学习甚至不学的问题。

第三,父母过多的保护和宠爱。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变好了,所以孩子们不知道生活的艰辛,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

以上三种情况给技工学校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学校既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要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因此探究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很有必要。

二、教学方法

1.数字法

所谓数字法就是将车工课程中常用到的知识点编成数字,从而达到方便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在科技进步的今天,年轻人常常从网络上或者自编一些有趣的数字,如201314、520、7731等,学生对数字也非常的敏感,所以将一些知识汇编成数字,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学生们也觉得有趣,知识点自然就理解、记忆了。比如在讲解车刀切削部分时,书中提到了面、刃和角度的定义,抱着将这些归纳起来形成一个数字系列“三、二、一、六、二”,即三个刀面(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两条刀刃(主切削刃、副切削刃),一个刀尖,六个独立基本角度(主偏角、副偏角、前角、主后角、副后角、刃倾角),两个派生角度(刀尖角、楔角)。这五个数字就将刀具切削部分的内容全涉及了,对照实物车刀再讲解,学生基本能掌握这些知识点,但是必须跟学生说明,对于45°车刀,由于有两个副后面,所以数字将变成“四、三、二、七、二”。再比如讲解角度和弧度的变换时,1°=π/180(rad)=0.0174533rad,这一串数字不好记忆,就可编成一句话:“一切事物在山前”,这样学生再换算时方便很多。利用数字法不仅方便学生理解、记忆,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形象举例法

此方法就是将书中所涉及的比较抽象的一些实物形状用日常生活中所见过的物体来描述出来。比如在讲到切断刀刀头时,学生们可以观察一下其形状有什么特点。然后教师给出提示:“同学们仔细观察,看它像我们在农村见过的“棺材”吗?”经过这一点拨,学生们就知道了切断刀刀头的形状特点(上宽下窄,前宽后窄),从而也就容易理解切断刀的特点(刀头刚度低,切削时振动大),因此在选择几何参数和切削用量时要特别注意。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容易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简单化,方便理解和掌握。有些时候学生对书本知识不感兴趣,但将知识生活化反而能使他们提起兴趣。

3.口诀法

这种方法不用多说,将一些知识点汇编成口诀来记忆和掌握。比如在磨车刀时,需要知道的是砂轮颜色不同就应用到不同的材料,磨时应该先磨哪个面才能保证面、刃都正确,还有磨刀姿势等问题,但是如果用口诀法,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也容易被掌握。可以这样来理解、记忆磨刀要领:根据材料选砂轮,磨刀姿势要端正,先主次副再磨前,最后轻轻修刀尖。也就是高速钢材料选白色氧化铝砂轮,硬质合金材料选绿色碳化硅砂轮。磨刀时应站在砂轮一侧,不能正对砂轮,以防砂轮碎裂时碎片飞出伤人,两手握刀的距离应放开,两肘应加紧腰部,这样可减小抖动。刃磨时先磨主后面得到主偏角、主后角及主切削刃,再磨副后面得到副偏角、副后角及副切削刃,最后磨前面得到前角。至此刀头基本磨好,最后将刀尖轻轻一修即可。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将很多知识融合成几句话去理解,学生也觉得这样比书本知识有趣得多,跟顺口溜似的。学生有兴趣后,知识掌握起来就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在磨麻花钻时也可用这种方法:钻刃放平轮面靠,钻轴左斜出锋角,由刃向背磨后面,上下摆动尾别翘。其实还有很多知识点可以用口诀法来学习,在这就不一一列举了。

4.简化法

所谓简化法,就是在一句话中把能够将意思清楚地提炼出来,用一个字或词来表示。工件在夹紧时,有时需要夹紧装置才能将工件可靠地夹紧,因此对夹紧装置就提出了要求:夹紧后,工件在夹紧过程中应保证正确位置始终不发生变化;夹紧后,不应破坏工件的正确定位;夹紧要迅速,安全省力,操作方便;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有足够刚度且便于制造;夹紧力或夹紧行程在一定范围内可进行调节和补偿。

根据以上的五点要求,可以将其简化为五个字,分别是牢、正、快、简、调。这样简化后,学生只要掌握了要求,在用每一种夹紧装置时都按照这几个字来挑选就能使效率提高。对学生或工人而言,字太多太繁琐反而使他们对此产生厌倦情绪,对学习失去兴趣。简化后,不管是从学习或是工作都能使人印象深刻,通俗易懂。

5.利用工厂行话上好第一堂课增强兴趣

学生刚开始接触车工工艺课程,不明白要干什么,学些什么,因此教师上好第一堂课至关重要,要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兴趣,在以后的教学中愿学、愿动,因此,在第一堂课时除用实物、视频或现场参观来吸引学生外,还可引用工厂行话来增强兴趣。经验丰富的师傅们总结出一些比较有趣的话,至今仍然实用,也确实如此。比如“车工最怕细杆杆,铣工最怕薄板板,钳工最怕深眼眼。”这三句行话从三个工种出发,阐述了不同工种在加工工件时的难度。以车工为例,所谓的细杆杆,专业的说法其实就是细长轴。这类轴刚度低,加工中变形较大,产生的问题较多,所以工人怕接这类活。运用这样的行话来上第一堂课,比较接近地方话,学生也会觉得有趣,愿意学这门课,自然兴趣就提高了。

三、小结

车工工艺学范文6

关键词:3D虚拟;教学设计;氧化工艺流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233-02

微电子技术专业是我院最早成立的专业之一,为我国的微电子产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目前,本专业是省重点专业群核心专业,建成了中央财政支持的微电子技术综合实训基地,该实训基地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总投资近700万元,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但是,在《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这门专业核心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改革过程中,我们仍然遇到了一些的问题:一是氧化、光刻、刻蚀等核心工序设备每台都要50万以上,所以实训设备台套数较少,学生操作训练不足;二是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存在高温、高压、有毒气体等危险因素,用电、耗材成本也很高。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自主开发了“集成电路制造3D虚拟车间”。这个软件利用3D虚拟仿真技术完全再现了生产车间的设备和环境,学生可以通过键盘和鼠标控制虚拟员工完成全部集成电路制造核心工序的工艺操作,相当于一个RPG游戏,课程知识融入到这个游戏中,学生玩游戏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通过这个工艺软件可以帮助学生体验生产车间的环境,熟悉核心工序的工艺流程,掌握工艺操作的具体规范。本文以氧化工艺流程的教学设计为例介绍这个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这门课是微电子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融工艺原理和操作技能为一体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氧化、光刻、刻蚀、掺杂、薄膜五大工序,每个工序又分为: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工艺实训三个教学模块。本次课是氧化工序的工艺流程模块,设置为2课时。

2.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微电子技术专业高职二年级学生,他们在知识基础、能力状态、学习心理特征、可能存在困难等方面的情况如下:(1)知识基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集成电路制造基础知识,学过氧化原理和工艺概述,对设备的系统构成有一定了解。但还未接触实际工艺流程,需要进一步学习。(2)能力状态:对公式、流程、原理等理论内容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但实践操作能力较强。(3)心理特征:对学习对象有很大的选择性,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能够认真投入,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则“不想听”。(4)存在困难:从往届学生的反映看,对着文字和图片来学习氧化工艺操作和设备运行知识,他们觉得抽象、烦琐、枯燥,教学效果差。结果导致后面的现场实训不敢动手,工艺流程操作的一次成功率较低。另外,设备内部的运行情况就算在企业现场也无法观察,这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3.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参照国家半导体芯片制造工职业资格标准,设定本课题的知识、技能、素质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熟记氧化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了解氧化设备运行情况;(2)技能目标-学生能选择正确的氧化工艺流程并完成操作;(3)素质目标:学生具有严格遵守净化室规章制度和工艺规范的意识。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是:能正确完成氧化工艺操作。教学难点是:了解氧化设备运行情况。

二、策略选择

1.项目教学法。本次课采用项目教学法,设置创设情境、确定任务、实施任务、考核评价、拓展提高五个教学环节,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当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

2.信息化教学。为了克服传统教学中工艺操作方法和设备运行情况不够直观、信息量太过丰富不易掌握等制约因素,我们紧紧围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制造3D虚拟车间开展教学,在每个教学环节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室、课程网站等信息化环境和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等数字化资源,优化教学过程。

三、实施过程

课前回顾和预习:通知学生课前登陆《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课程网站进行理论知识回顾,通过查看多媒体课件和化学反应动画,知识的复习显得快速高效。要求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整理氧化工艺的详细工艺流程,通过课程网站发给老师。教师网上检查学生作业的递交情况。

1.创设情境。新课的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利用信息化教室功能,学生登陆课程网站观看氧化环节的视频,初步了解更衣室、风淋室和净化车间的情况,配合教师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进行集成电路制造3D虚拟车间的演示,教师通过广播系统演示软件操作方法,介绍更衣室规范要求和净化车间工作环境和设备,引出工艺操作这一学习主题。

2.确定任务。教师总结点评学生上传的作业,整理出正确的氧化工艺流程,明确学习任务。

3.实施任务。氧化工艺的全部流程可以分为“更衣室”、“清洗”、“氧化”、“测试‘四个环节。每个环节又包含多个工艺操作步骤。以氧化环节为例介绍学习的流程:氧化环节包含输入系统、货架取片、上料、下料四个工艺操作步骤,学生利用集成电路制造3D虚拟车间来完成学习任务,登陆软件选择教学模式,经过更衣室环节后,进入净化车间,选择氧化区域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指导单个工艺操作的学习方法:(1)查看主菜单里面的工艺文件,了解工艺规范;(2)观看企业视频,学习操作要领;(3)进行虚拟操作,完成技能训练;(4)如果做错会有信息反馈,学生重新练习。氧化环节的货架取片、上料下料等操作也是用这样的方法学习的,其余工艺环节的所有操作训练均可在虚拟车间完成。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完成一个环节之后,学生总结操作要领,教师进行点评。这种学习方式教学内容呈现生动有趣,真正寓教于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专注度明显提高。3D虚拟车间里面还整合了很多的数字化资源:比如清洗机构、氧化传片、测试传片的动画,克服了设备内部运行情况在企业现场也难以观察的困难,实现了对难点的突破。

4.考核评价。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考核评价,学生选择考核模式进入,完成全套工艺流程。在考核模式中系统会有相关问题提出,学生作答。如果答错则会扣分,并会将正确答案显示在左下方。在工艺流程中如果选错流程,那么也会显示’步骤错误”并做正确提示。学生完成考核之后,可以即时看到得分和用时;通过软件统计分析,教师可以看到学生整体的掌握情况和每个知识点的正确率,获得及时的信息反馈,最后做总结点评。

5.拓展提高。在前面实施任务过程中,学生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技能训练上了,要求他们关注车间墙壁上的工艺规范、员工守则、管理条例甚至急救方法等信息,在虚拟车间中实现环境育人,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四、效果特色

1.教学效果。通过课堂教学调查问卷发现,采用信息化教学的12级学生在“学会知识”、“掌握技能”、“激发兴趣”三个方面的正面评价比例远高于采用传统教学的11级学生。本次课之后的实训环节的一次成功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