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范例6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综合实践 认知规律 创新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22-01

新课标指导我们小学教学实践中需要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来还原学生学习的主人翁地位。小学生抽象思维尚待发展,多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想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产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和冲动,我们就必须放弃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抽象理论说教,组织孩子们通过有针对性的动手实践来体验知识生成和发展过程,最终获得数学知识,提升运用技能。鉴于此,笔者结合一线教学实践,分别从生活化、实践化和创新化等角度对落实和践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进行讨论与探索。

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的关键因素

1.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介于小学生比较形象的认知取向,我们必须要对机械的教材说教进行整合,结合学生比较数学的生活情境来引导知识迁移,这样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新教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也是遵循了切近生活的原则,比如:四年级下册的“营养午餐”,就是让孩子们用初步的统计和排列组合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强化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五年级上册的“铺一铺”;五年级下册的“粉刷围墙”让学生通过通过铺一铺、摆一摆等亲手实践来培养空间观念,感受面积的意义;六年级上册的“合理存款”让孩子们初步学习储蓄存款的相关知识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切实办法。新教材如此设置就是为了让学生明确数学学科的特点,借助切近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完成知识迁移,生成运用能力。

2.实践性

邓爷爷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实实践也是认知知识,掌握技能的不二法门。实践性是高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的灵魂,只有动手实践才能切实感受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才能将抽象的数学思想形象化,才能有效完成知识迁移,生成运用能力。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1亿有多大?”让同学们通过对具体数量操作、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六年级下册的“设计运动场”让孩子在设计过程中复习图形周长和面积等知识,体会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培养研究和动手实践能力。这样设计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并弥补自己的不足,获得对良好的数学情感体验,迁移知识生成技能。

3.创新性

创新是知识技能的最高要求。数学教学不是让学生玩“死读书”的游戏,而是要培养学生在面对生活问题时,有创造性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五年级下册的“打电话”就是利用电话等生活情境,通过具体分析完成创造性的安排,培养学生优化统筹思想的应用意识和技巧;四年级上册的“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运用统计、估算等数学知识等进行创新性的统计。孩子们在生活中没有仔细研究过这类问题,因此兴趣十足,在实践过程中都主动思考、努力寻求到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实施探索

1.利用情境,激发问题

问题是引导学生通往知识殿堂的阶梯,情境是激发学生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灵动手段。小学生抽象思维尚未发展,我们就要立足以其形象思维的思考方式来通过形象、活泼的情况激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必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学习五年级下册“粉刷围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如下情境设置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索知识的能动性:(1)让学生观察教室墙壁,看一看哪里需要粉刷,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粉刷方案。(2)让大家在小组内讨论,遴选出最优化的粉刷方案。这样具体到实际情景的教学方式,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分体现实践课堂的灵动和魅力。

2.有效指导,自主学习

新课标要求我们必须还原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是这不等于我们放任不管、任马由缰,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必须发挥其纪律组织和学习指导的功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练兵场。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巡回观察学生的进度,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协助指导解决,消除探索实践的拦路虎。这里还以五年级的“铺一铺”教学为例,同学们根据认知和能力搭配成三五个人的学习小组共同对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等腰梯形等图形进行密铺实验。这个过程中,笔者一直巡视每一组的进度,保障合作纪律不紊乱,同时也针对学生的棘手问题参与讨论,比如许多同学队员找不出密铺的巧妙方法,笔者就加以指导和示范,避免探索中出现的逡巡不前现象。当然,教师指导要把握好“度”,不能喧宾夺主、越俎代庖,不能压制了学习自主探索和实践的积极性,要以鼓励和适当地启发为主。

3.归纳总结,反思升华

及时的归纳总结是对实践活动知识体会,迁移能力的有效手段,不能总结和反思,教学实践可能只是一堂热闹的动手游戏,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归纳总结,培养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以及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还以五年级下册“打电话”教学为例,同学们通过实践操作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心得,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笔者抓住重点设计4个问题来牵引大家归纳总结,反思升华:①同学们是怎样分组的?②这样分组的优势是什么?③分组越多越好吗?④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四个问题形成主线对课程进行了全程回顾和总结,牵引大家内化知识,生成能力。

上文是笔者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站在一线课堂的角度对落实和实践数学综合实践课的讨论和分析。总之,数学实践课是孩子们探索知识生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全面认知和理解数学概念,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分析和探究更优化的方案来践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重视对教学过程的适当调整和课前准备,确保课后的认识升华教学指导,全部保证教学的实效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春兴;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J];新课程学习(下)2012年第11期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范文2

从统计数字上可以看出,我国少儿读物的出版品种逐年增加,总量持续增长,总印数和定价总金额快速增长,国内少儿读物出版成效显著。

本文是利用《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的统计数据,对“十一五”期间我国少年儿童图书出版产业各项指标进行分析,以研究和反映我国少儿出版业的实际情况,检阅列入“十一五”出版规划的未成年人读物出版子规划项目的完成情况,为新闻出版决策部门和少儿出版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十一五”全国少儿图书出版品种数分析

五年来,我国少儿图书出版业品种逐年增加,共出版少儿图书品种66531种,2006年为9376种,2007年为10460种,2008年为11310种,2009年为15591种,2010年为19794种。其中,新出少儿图书种数2006年为5630种,2007年为6122种,2008年为6638种,2009年为8949种,2010年为12640种。少儿图书品种的快速增长,说明出版单位少儿图书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详见表1、图1。

从增长速度上看,五年来少儿图书出版逐年增长,2007年比2006年增长了11.56%,2008年比2007年增长了8.13%,2009年比2008年增长了37.85%,2010年比2009年增长了26.96%。其中,新出少儿图书种数增长更快,2007年比2006年增长了8.74%,2008年比2007年增长了8.43%,2009年比2008年增长了34.81%,2010年比2009年增长了41.24%。

从统计数字可以看出,无论是少儿图书出版业品种数,还是新出少儿图书种数,五年来都同步增长,尤其是在2009年之后,更是每年以30%-40%的速度增长,这与新闻出版总署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有关,作为配套工程,与新闻出版总署2009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出版,75家出版单位的100种图书人选新闻出版总署第六次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有关,新闻出版总署把做好青少年读物的出版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采取了多项政策措施加以扶持,确保给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健康的精神食粮,所以,从2009年起,少儿出版物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出现了快速发展的繁荣局面,为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十一五”全国少儿图书出版总印数分析

五年来,我国少儿图书出版业总印数不断增加,共出版少儿图书总印数13.4亿册,2006年为2.00亿册,2007年为2.44亿册,2008年为2.54亿册,2009年为2.84亿册,2010年为3.58亿册。其中,五年新出总印数为7.11亿册,2006年为1.13亿册,2007年为1.18亿册,2008年为1.34亿册,2009年为1.47亿册,2010年为1.99亿册。

从增长速度上看,五年来少儿图书出版总印数逐年增长,2007年比2006年增长了22.00%,2008年比2007年增长了4.10%,2009年比2008年增长了11.81%,2010年比2009年增长了26.06%。新出总印数2007年比2006年增长了4.42%,2008年比2007年增长了13.56%,2009年比2008年增长了9.70%,2010年比2009年增长了35.37%。详见表2、图2。

三、“十一五”全国少儿图书出版总印张数分析

五年来,我国少儿图书出版业总印张数不断增加,共出版少儿图书总印张数67.3亿印张,2006年为9.73亿印张,2007年为11.54亿印张,2008年为12.32亿印张,2009年为14.94亿印张,2010年为18.77亿印张。其中,五年新出总印张数为38.38亿印张,2006年为5.97亿印张,2007年为6.47亿印张,2008年为6.51亿印张,2009年为8.30亿印张,2010年为11.13亿印张。

从增长速度上看,五年来少儿图书出版逐年增长,2007年比2006年增长了18.60%,2008年比2007年增长了6.76%,2009年比2008年增长了21.27%,2010年比2009年增长了25.64%。其中,五年新出总印张数2007年比2006年增长了8.38%,2008年比2007年增长了0.62%,2009年比2008年增长了27.50%,2010年比2009年增长了34.10%。详见表3。

四、“十一五”全国少儿图书出版定价总金额分析

五年来,我国少儿图书出版业定价总金额不断增加,共出版少儿图书定价总金额152.59亿元,2006年为17.95亿元,2007年为24.35亿元,2008年为28.59亿元,2009年为34.42亿元,2010年为47.28亿元。其中,五年新出定价总金额为94.32亿元,2006年为11.57亿元,2007年为14.98亿元,2008年为17.07亿元,2009年为20.89亿元,2010年为29.81亿元。

从增长速度上看,五年来少儿图书出版定价总金额逐年增长,2007年比2006年增长了35.65%,2008年比2007年增长了17.41%,2009年比2008年增长了20.39%,2010年比2009年增长了37.34%。新出定价总金额2007年比2006年增长了29.47%,2008年比2007年增长了13.95%,2009年比2008年增长了22.38%,2010年比2009年增长了42.70%。详见表4。

五、全国各类少儿图书出版数量分析

五年计划最后一年的水平代表了“十二五”规划的起点水平,所以,对“十一五”的最后一年的分析具有意义。

(一)各类少儿图书出版种数

截至2011年底“十一五”结束时,我国共出版各类少儿图书总计19794种,使用《中国标准书号》部分合计为19783种,其中前10位的类别分别是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7866种,占比39.76%;文学类5992种,占比30.29%;艺术类2513种,占比12.70%;语言、文字1089种,占比5.50%综合性少儿图书512种,占比2.59%;历史、地理类323种,占比1.63%;生物科学193种,占比1.48%;哲学类234种,占比1.18%;天文学、地球科学类155种,占比0.73%;工业技术类154种,占比0.78%;其他类513种,占比2.59%。详见表5、图3。

新出少儿图书种数为12640种,使用《中国标准书号》部分合计种数为12639种。其中,前10位的种类与比重分别是: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4933,占比39.03%;文学类3877,占比30.67%;艺术类1675,占比13.25%;语言、文字类670,占比5.30%;综合性图书类324,占比2.56%;生物科学类211,占比1.67%;历史、地理类178,占比1.41%;哲学类159,占比1.26%;自然科学总论类100,占比0.79%;工业技术类99,占比0.78%;其他为413种,占比3.28%。

(二)各类少儿图书出版总印数

2010年,全国少儿图书总印数为35781万册,使用(《中国标准书号》部分合计总印数为35748万册。其中,前10类少儿读物图书出版的总印数类及其比重分别是: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为17060万册,占比47.72%;文学类为9138万册,占比25.56%;艺术类为5079万册,占比14.21%,语言、文字类为1485万册,占比4.15%;综合性图书类为650万册,占比1.82%;历史、地理类为388万册,占比1.09%;生物科学类为324万册,占比0.91%;哲学类为264万册,占比0.74%;天文学、地球科学为254万册,占比0.71%;政治、法律为211万册,占比0.59%;其他为859万册,占比2.40%。详见表6、图4。

(三)各类少儿童图书出版总印张数

2010年,全国少儿图书总印张数为1876864万册,使用《中国标准书号》部分合计总印张数为1874815万册。其中,前10类少儿读物图书出版的总印张数类及其比重分别是: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为670485千印张,占比35.76%;文学类为662986千印张,占比35.36%;艺术类为192844千印张,占比10.29%;语言、文字类为125734千印张,占比6.71%;综合性图书类为42691千印张,占比2.28%;历史、地理类为36067千印张,占比1.92%;哲学类为29696千印张,占比1.58%;生物科学类为18178千印张,占比0.97%;天文学、地球科学为14040千印张,占比0.75%;政治、法律为11942千印张,占比0.64%。详见表7。

(四)各类少儿图书出版定价总金额

2010年,全国少儿图书定价总金额为472792万元,使用《中国标准书号》部分合计定价总金额为472313万元。其中,前10类少儿读物图书出版的定价总金额及其比重分别是: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为193934万元,占比41.06%;文学类为141736万元,占比30.01%;艺术类为54133万元,占比11.46%;语言、文字类为29042万元,占比6.15%;综合性图书类为11064万元,占比2.34%;历史、地理类为7359万元,占比1.56%;生物科学类为5998万元,占比1.27%;哲学类为6642万元,占比1.41%;天文学、地球科学为3532万元,占比0.75%;工业技术为2808万元,占比0.59%。详见表8。

六、全国各地区少儿图书出版数量分析

(一)各地区少儿图书出版种数

2010年,中央级出版单位共出版少儿图书3106种,占比15.69%,地方各省出版少儿图书前10位的省分别是:吉林为2555种,占比12.91%;浙江为1614种,占比8.15%;辽宁为1449种,占比7.32%;安徽为1094种,占比5.53%;上海为1057种,占比5.34%;湖南为961种,占比4.86%;江西为909种,占比4.59%;、江苏为874种,占比4.42%;北京为792种,占比4.00%;四川为759种,占比3.83%。

(二)各地区少儿图书出版总印数分析

2010年,中央级出版单位共出版少儿图书总印数为5479万册,占比15.31%;吉林为3410万册,占比9.53%;浙江为3195万册,占比8.93%;上海为2549万册,占比7.12%;江西为2327万册,占比6.50%;江苏为1976万册,占比5.52%;辽宁1962万册,占比5.48%;广西1565万册,占比4.37%;湖北为1549万册,占比4.33%;四川为1504万册,占比4.20%;安徽为1489万册,占比4.16%;湖南为1405万册,占比3.93%;北京为1226万册,占比3.43%。

(三)各地区少儿图书出版总印张数分析

2010年,中央级出版单位共出版少儿图书总印张数中央为78038千印张,占比16.51%;上海为52723千印张,占比11.15%;浙江为39713千印张,占比8.40%;吉林为36444千印张,占比7.71%;辽宁为32368千印张,占比6.85%;江西为30595千印张,占比6.47%;江苏为28230千印张,占比5.97%;北京为24784千印张,占比5.24%;湖南为19184千印张,占比4.06%;广西为17897千印张,占比3.79%;湖北为16491千印张,占比3.49%。详见图5。

(四)各地区少儿图书出版定价总金额分析

2010年,全国新闻出版单位共出版少儿图书定价总金额1876864万元,其中,中央级出版单位共出版少儿图书定价总金额78038万元,占比16.51%,地方各省出版少儿图书定价总金额居前10位的省分别是:上海为52723万元,占比11.15%;浙江为39713万元,占比8.40%;吉林为36444万元,占比7.71%;辽宁为32368万元,占比6.85%;江西为30595万元,占比6.47%江苏为28230万元,占比5.97%;北京为24784万元,占比5.24%;湖南为19184万元,占比4.06%;广西为17897万元,占比3.79%;湖北为17897万元,占比3.49%。

七、结论

“十一五”计划期间,由于政府的积极支持,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从出版政策上加大对优秀少儿出版物的扶持力度,在资源配置方面给予更有力的支持,书号、版号管理向优秀少儿读物倾斜,进一步鼓励优秀青少年读物出版社跨媒体经营,从新闻出版总署到地方都积极抓好已列入“十一五”出版规划的未成年人读物出版子规划项目的完成,同时加大了对少儿图书的宣传推介力度,让优秀的作品发挥现实的影响力,国内少儿出版成效显著。

但从总体上来看,多品种、大规模、竞争分散和低速度成为我国少儿图书出版的主要特征,市场竞争规模差异不明显格局,未来的竞争格局仍然存在较大的变数。今后,仍然要建立和健全青少年读物出版工作长效机制,加强指导和突出重点,加强对少儿文艺作品和科普作品的出版引导,加强对优秀少儿动漫读物的出版支持,推出更多有感染力的精品力作,打造一批少儿类读物的品牌工程。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范文3

近日参加学校教研活动,教师执教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比较数的大小》。练习时,有这样一道题目:下面的数各接近几千?5870 4012 4900 7104 5003 2895 6044 8002。学生正确地判断出了接近几千,教师追问判断的依据,帮助学生总结出:判断一个数接近几千,只要依据百位上的数字,用“四舍五入”法进行判断即可。

评课时,针对这一环节,教师展开了争论。一方的观点认为:虽然“四舍五入”法现在还没学,但是提前教给学生方法还是很有必要的。不然有些学生无法正确判断出结果,教给学生方法等于给了学生个拐棍,能提高学生判断的正确率。另一方认为:教材在此没有安排学生用“四舍五入”法来解决问题,肯定有它的道理。这儿判断接近几千,学生如果有困难,完全可以依托刚学的万以内数的认识,联系数轴来理解,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万以内的数。

【明理】

争议无法解决问题,教还是不教?成了我思考的问题。研讨活动结束后,我试着走进书本,再次钻研一下数学教材体系,争取从中寻求答案。

一、“四舍五入”法

“四舍五入”法是最常见的求近似数的方法之一。另外还有“去尾法”“进一法”等。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主要是看它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还是等于、大于5。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小于4,就把尾数都舍去,并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大于5,把尾数各位改写成0后,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

“四舍五入”法是四年级上册《除法》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学完了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后,学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时,引入“四舍五入”法。让学生把除数当做是与它相接近的整十数去试商,从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

二、错误率高达75%的“四舍五入”

记得《中小学数学》2011年第12期上有一位教师叙述过这样的事情:“有一个整数,把它精确到万位后是10万,那么这个数字最大是( )。”在班级练习时,有75%的错误率,主要错误是99999。学生在做此题时,只考虑到“五入”一种情况,忽略了另一种情况“四舍”。

看来“四舍五入”法并不是我们想当然所认为的这么简单的知识,在学生按照教材体系学完后,做练习时还有着如此高的错误率。

三、内容难易度对比

数学是有着严密逻辑体系的科学,本着“先易后难、逐步加深”的原则展开教学。“四舍五入”法原是四年级上册的学习内容,而且教学时先只要判断一个两位数是接近几十,从而掌握除数不是整十数的试商方法。

在本节课,教师将“四舍五入”法提前至三年级上册,一下子就要判断一个四位数接近几千。学生可能按照老师教授的方法机械模仿,却在第一次接触新知时就没有透彻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在懵懂中简单模仿,机械操练。先难后易,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究因】

明明是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师为什么却要提前至三年级上册教呢?教研组研讨时,赞成提前教“四舍五入”的教师说出了如下观点:有利于学生判定一个数接近几千。从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的认数从开始的20以内,至100以内,千以内,至万以内的数,有了很大的拓展。虽然认识了这些数,小一些的数字是他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比较好理解。数目变大,学生头脑中没有表象。要用以前低年级时结合数轴的方法,离几千近就是接近几千,错误率会非常高。教给学生方法,判断的时候,他们只要严格比对百位上的数字,按“四舍五入”的方法判断即可。

深究其原因,还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时,没有真正感受理解这些大数。没形成表象,5870等对学生来说只是一个个抽象的数字,无法体会这些数字在数轴上是如何排列的,到底是离谁更近些。初步教会学生用“四舍五入”法来判断,是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却掩盖了学生对大数体验不够的事实,学生的数感没能形成。用一个提前教授的知识,遮住了“学生对大数体验不足”的事实。

“四舍五入”法,并不是我们想的这么简单。掌握了这种方法,会按正面叙述的方式解题,只是表明初步掌握了这个知识。遇到像《中小学数学》第12期的问题“有一个整数,把它精确到万位后面是10万,那么这个数最大是( )”,错误率就会很高。此类反叙的题,需要学生逆向思考,同时考虑“四舍”“五入”两种方法,看学生对“四舍五入”的方法是否真正理解。

任何数学知识,都需要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属于自己的表象,才可能真正掌握。在面对学生“无法正确判断是接近几千”的问题时,应该将培养学生的数感始终贯穿于认数学习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体会万以内数的实际意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感受数的大小,就要通过有趣的素材丰富对数的认识。有些素材学生虽然可能在生活中曾经经历过,有所了解,但对其中的数量并没有真切的感知,通过学习能使原有的认识得以升华。

【回归】

明理才能辨是非,依托教材、参考书籍进行比对,不难得出结论,在三年级上册进行“四舍五入”法的教学,是不太恰当的。虽然教师的出发点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却会无形中使学生的学习产生障碍。似懂非懂,后续的学习变成炒夹生饭,怎么也炒不熟。

教材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外在的、不熟悉的,需要教师对它进行加工后,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和掌握。内容的呈现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知识发展水平,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课堂教学内容就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识结构的过程。要实现这一过程,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弹性。

小学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符合相应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及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的发展水平,灵活地驾驭教材是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的。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范文4

关键词:华文教材;中文;语言;交际;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217-03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5.137

一、教材概述

华文教材《中文》是199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委托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专为欧美地区周末制中文学校的华裔小学生学习中文而编写的。主编为中国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的贾益民,副编为暨南大学于红梅、于珊、王碌取U套书基本按照小学6年制,12个学期进行课程教材的编排,书册的数字越大所对应的年级越高,如本文中所选的《中文》修订版第九册一般为小学五年级的教材。整套教材共包括48册,其中《中文》的课本有12册,练习册有24册,并设有A、B两册,教师课堂参考用书有12册。本文中所采用的《中文》为1997年二次修订版。

二、编写理念与原则

第一,华文教材《中文》的编写旨在通过配合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

第二,课文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普及中华文化常识。

第三,因为华文教材《中文》的对象为小学生,即初级汉语水平的学生且多为少年儿童,所以教材基于儿童心理和习得的特点,更注重趣味性及直观性。同时,鉴于此教材的对象所有的特殊的环境和家庭背景,对教材的内容选取和思维方式也有专门的思考与编排。

第四,教材的编写依据《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及《现代汉语常用字表》进行科学定量的编排。

三、总体框架

四、 《中文》每课结构体制表

五、教材课文分析

这里我们选取《中文》第九册作为研究对象对课本中各项作分别的分析说明。

华文教材《中文》(修订版)第九册教材的整体结构体系如下表所示。

教材名称 《中文》(修订版)第九册

页数 156页

单元数 4

每单元课数 3

组织结构 目录

第一单元:第1课至第3课

综合练习(一)

第二单元:第4课至第6课

综合练习(二)

第三单元:第7课至第9课

综合练习(三)

第四单元:第10课至第12课

综合练习(四)

总练习

附录 查字典(一)

查字典(二)

查字典(三)

音序生字表(简繁对照)

音序生词表

句子

第一册音序生字表(简繁对照)

第二册音序生字表(简繁对照)

第三册音序生字表(简繁对照)

第四册音序生字表(简繁对照)

第五册音序生字表(简繁对照)

第六册音序生字表(简繁对照)

第七册音序生字表(简繁对照)

第八册音序生字表(简繁对照)

分析可看出,本教材将12课分为4个单元。每一个单元之后都紧跟着一个综合练习,用以及时巩固每个单元所学知识。在整个教材的最后还有一个总的练习,用以对整册教材作总结性的提炼和复习。同时,在部分单元之后,如一、二、三单元之后都有额外的一部分查字典,通过三部分的讲述和操练,能够使学生学会使用汉语字典。附录部分有音序生字表(简繁对照)、音序生词表及句子,用以方便教师及学生查找学习。在修订版的华文教材《中文》中还很贴心地设置了前期教材的音序生词表附录,以方便教师和学生查找、对比学习。如我们在这里所研究的《中文》(修订版)第九册的附录上就增加了第一到第八册的音序生词表。

(一)语音

从语音设置上看,《中文》(修订版)第九册在每篇课文及阅读课文中的文段上都标注了清晰的拼音以供学生学习及朗读。这样的设置很好地避免了学生在不认识生词的情况下,随时进行字词的查询而导致无法通读文章、了解大意的情况的发生,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及课堂时间的占用量。但是,这样的设置也有它的弊端,如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和惰性,学生将不再查阅学习工具,朗读文章时也会直接索取标注好的拼音,不会加深对不了解的生词的记忆和掌握。这种现象的结果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可能会比较慢,学生在脱离书本之后可能不会很快地反应出已经学过的知识。

(二)字

从生字的设置上来看,不论是数量还是选取的范围都有一定的特点。

从数量统计来看(见下表),教材所选取的生词数量适中。

《中文》生字数量统计表

数量

对比项 生字量 每课平均 一课最多 一课最少

课文 196 16 19 12

阅读 69 6 7 4

《中文》(修订版)第九册的教学对象应该是年龄在10岁左右的小学五年级(六年制学制)学生。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认知度及接受能力都与教材所给的生词量及难度基本匹配。

从难易程度上看,本教材中的生字的难易程度略微偏难。鉴于《中文》课程的设置是对华裔的学生全日周末制版型提供的教材,我更觉得应该将兴趣放在首位。虽然说华裔的学生对象基础背景有优势,但是这些学生毕竟从小在非全汉语的环境里成长,并且在一周当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接受非汉语的课程,加之周末的课程原本就很劳累,中文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比较枯燥难懂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应该让汉语学习轻松化、简单化、交际化。所以,我认为在生字设置上可以相应的简化或趣化。

从汉字教学的角度来看,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教材的每一汉字设置部分都有田字格的给出,同时练一练的设置还给出了空白的田字格留以学生巩固练习。中国汉字是汉语魅力组成的一部分,它表达着中华文化的秀美,也展现着中国精神的奥秘。我们说中文的推广也便是文化的推行,中国汉字就是中国文化很好的一张名片,所以中国汉字教学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虽然在教材的设置少了一些趣味性,但我们同样可以把汉字部分抑或用漫画图形,抑或用象形表达的方式将它们的美展现给学生。

(三)词

从生词设定的角度来看,教材的编选还是做得很好的。先从数量上说(见下表),本册教材的生词数量并不多,基本涵盖文中的生词。但是从正本教材来看,词汇选取并没有很好地遵循再现复现的教学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仔细认真分析,充分做好备教材,将所学知识和词汇有机结合,并做到前后呼应,融会贯通。

《中文》生词数量统计表

数量

对比项 生词量 每课平均 一课最多 一课最少

课文 112 9 22 2

阅读 73 6 8 5

(四)句子

《中文》教材的句子的设置十分巧妙,其并没有设置语法这一项,而是由句子来充任。从根本上说,语法的学习就是要造出合乎情理的句子,然而大多数情况下,语法都是枯燥难懂的,所以编者出于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的考虑,将句子部分作为了学习重点部分,通过让学生分析句子,从句式入手将语法知识内化。这种方法的选取,在少儿汉语教材的编写上面是不可多得的。

(五)课文

从题材的选择上看(见下表),《中文》(修订版)第九册选取了多种题材的文章供学生学习,如记叙文、说明文、童话、传统文学、成语故事、古诗、名人故事、外国文学及对话等。在这些选材当中,记叙文、说明文及名人故事为多选题材,对话部分只出现在练习板块。从这样的布局倾向上看,编者是注重记叙文体、说明文体及人物传记故事的阅读培养的。在经过了之前八册的分别学习之后,水平达到这个层面的华裔学生此阶段应该加强记叙文及说明文等描述性文体,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写作的增进也是大有裨益的。

《中文》课文题材数量表

数量

体裁 记叙文 说明文 童话 传统文学 成语故事 古诗 名人故事 外国文学 对话

课文 3 2 1 1 1 3 1

练习 10

阅读 1 3 1 1 1 1 3 1

各体裁在课文中所占的比例表

比例

体裁 记叙文 说明文 童话 传统文学 成语故事 古诗 名人故事 外国文学 对话

《中文》

第九册 11.76% 14.71% 2.94% 5.88% 5.88% 5.88% 17.65% 5.88% 29.41%

从主要学习的课文内容来看,本教材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课文和阅读(见下表)。这两个部分构成了我们综合课的课文主干,并且其中的课文部分作为精读课来学习,而阅读部分则是用作为拓展延伸,充当阅读材料或泛读材料。鉴于这样的设置,这两部分的后续相关部分也有不同的安排。课文之后除了配以生字、生词、句子之外,还有相关的练习,而阅读部分则只配备了生字和生词。

《中文》每课名称表

课号 课文 阅读

1 剪纸 我的小制作

2 中秋之夜 丰富多彩的中秋习俗

3 家庭音乐会 迎春音乐会

4 猪八戒吃西瓜 三打白骨精

5 皇帝的新衣 小红帽

6 成语故事 返老还童 叶公好龙

7 桂林山水 海上桂林

8 神奇的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

9 古诗二首 古诗二首(今译)

10 孔子求教 闻过则喜

11 杨振宁获奖 诺贝尔

12 总统道歉 拿破仑开枪救人

表格中的各个名称都简洁生动,有吸引力,尤其是符合该年龄段学生的接受及认知范围。这一个个由故事组成的课文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产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我们再从这些文章的话题分类看(见下表)。中国传统文化占总文章的比例最大,然后是现代生活及科技。所以,这些话题的设置依旧遵循文化优先的原则和与现代中国生活紧密相关的原则。

华文教材《中文》话题数量统计

话题

数量 《中文》(修订版)第九册

现代生活与科技 7

外国文化故事 4

自然景观 2

中国传统文化及知识 11

另外,外国文学的提及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熟悉的材料产生认同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中国自然景观文章的设置,能够丰富教材种类,增添教材可读性。

(六)练习

练习部分在整个华文教材《中文》中拥有不容小觑的地位。练习作为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的一种良好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是重头戏。对外汉语教学也一直强调精讲多练,操练为主,说的便是这个道理。所以,《中文》(修订版)第九册也遵循这个原则,在练习部分进行了认真的排布。

练习部分包括:写一写;读一读;替换;对话;想一想,说一说;综合练习;总练习。

下面我分别从这几部分进行简单分析。

1.写一写。这个部分主要是田字格生字的重复巩固练习。在之前课文部分已经分析了汉字教学的优点,为了让学生能够复现所学的汉字,练习部分的写一写应运而生。田字格本来就可以很好地规范汉字的布局结构,加之一课当中复现多次,更加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及掌握。

2.读一读 。这个部分选取大量的词语让学生进行词汇的感知。这些词语并非随意选取而是根据课文中的生词,抑或同根抑或相近拓展开来,集结在一起供学生学习。这部分的设置很好地将课文中的生词及词语进行扩展,加大了学生的词汇认知量,有效地提供了词汇积累素材。

3.替换。替换部分是正本教材的一个最巧妙的设置。在这个部分编者通过句子的替换设置将句法学习渗透其中。在教学对象所处的年龄段,对语法的理解及接受相对困难,而且语法的设置相对较难且枯燥,也不利于这个年龄段的学习者进行高效学习。通过找相同及不同进行对比学习,学生能够相对轻松地掌握这部分知识。

4.对话。对话的设置旨在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交际中。语言学习的终极目标就是交际的无障碍化,所以在《中文》教材编写的时候,根据文章内容设立类似交际情境的对话的编入也是要将交际引入教材,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与实践并上。这样的安排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只掌握教本语言而不善生活会话的现象。

5.想一想,说一说。这部分的设置有些类似于阅读理解,旨在查看学生对文章含义的把握,提高阅读能力。这一部分在文章学习时也可以充任教师对文章阅读的问题考察,减少教师备教材的任务量。

6.综合练习。在《中文》(修订版)第九册中,每一个单元结束都会设置一个综合练习。综合练致包括:音、字、词、句子、对话、写作等部分。通过不同方面的整合对整个一个单元所学习的重难点进行总结概括。这部分的设置可以很好地向学生和教师指明教学的重难点,同时还能依据遗忘理论及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

7.总练习。总练习的设置是在全书所有单元结束后,它大致包括:查字典、选词、句子、阅读、写话。这个练习比总练习升级了很多,对这本书的掌握的考察和知识贯通的练习都比综合练习要求要高。

(七)其他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范文5

英语班教学计划 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 陈 秀 丽 从本学年起,英语与同时列为主课程。各年级面临着区统考,六年级还面临着毕业升学考试。诸多因素,报兴趣班的人数增多。六年级就有84.7%的学生报名。针对本学年的现状和区教研室对教材提出的新就替换要求,制定本学期计划如下:一、 特快班。本班20位同学是与上届六年级同学起作为快班的学员,他们学习进度远远超出其他学员。从课时安排和培养尖子生的角度考虑,这20位同学编为特快班。由于时间的关系,授课时间定为每周六下午一个半小时和隔周五下午两个小时,这样确保了时间。主要目的是通过一年的学习,让他们在毕业前成为真正的英语特长生。尽量参加剑桥一级考试,以评价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成效、以更加明确剑桥教材的教学方向和教学方式。从而弥补我校与城镇地区英语教学方面的差异,助我校学生在区选拔英语特长生中,脱颖而出,也助他们考上理想学府。本学期学习内容分为三部分: 1、 剑桥一级二册:14—15课,完成一级的教学任务,并作好考前准备。 2、 继续学习剑桥英语二级,丰富学生语法知识、单词量、句型量,为来年考二级作准备。 3、 六年级英语教材在平时打好基础的同时,灵活掌握并运用课本知识,用尖子生作开路先锋,探讨如何把北京版教材渗透得更好。学过的东西尽可能的让学生达到“四会”,以说为领先。二、 六 年 级 班:除特快班20人以外的六年级学生编入此班。虽有新报班的学生,但为了统一管理,又为了同一个目的:打好基础的同时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剑桥上册42课至下册15课。另一部分是原六年级英语教材。教学内容:保持住六年级同学对英语已有的兴趣,对各别没兴趣的同学不能放松,拉住他们,不能使他们再下滑,培养他们的兴趣,留住他们敢于报英语班的信心,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坚定师生教好学好的的信心。以剑桥为主,主要培养拼读单词的能力,掌握全部的拼读规则;单词能做到听、说、读三会,丰富单词量,固化句型结构,句型三会,部分单词句子能书面表达。重要的是说,能就他人提问口头回答。在“三会”的基础上逐步加快速度,并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以北京版五册为辅,主要是复习巩固,加深课上内容;操练功能句,从读到写;牢记单词,从认读到拼写;课文,从朗读到背诵;语音,从认读到找规律到熟练掌握并区分。从而提高朗读、阅读能力。这个班在学习剑桥方面只要学生“三会”,不给学生造成“课本还学不会呢,又学新的”的心理负担。三、 五年级班:五年级面临的问题是下学期要从人教版三册接北京版四册,难度很大。为尽量做好准备,也为配合英语教师的工作交接,特将此班的计划做如下安排:第一、 以剑桥教程为主,对单词、句型的教学严格要求。与同轨班教师统一规划对单词的要求,要求“二会”,“三会”和“四会”的区分开,该认读的要认读,该会拼写的要会拼写。句型分为两种基本句型。即:重点句型、非重点句型。重点句型,必须会背,确保班内大多数学生“四会”。非重点句型,认读、听懂即可,讲明所出现的语法点。要实实在在的认读、拼读、拼写。提快语速,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强化学生的记忆。第二、 为配合下学期的工作,以拼读为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词,大大提高单词量,单词来自新版四册。第三、 五年级同学来自三个学校四个班级,以班为单位,比纪律,比成绩,比课上积极参与,促进班与班之间的竞争,也促使班内的团结互助。四.四年级班。在教材的使用上,这是最稳定的一个年级之一,所以保障他们的学习秩序,稳定他们的学习情绪,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此年级的教学工作步入正轨,没有这样那样的不利因素,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不可怠慢的基础上,也要保证兴趣班的教学质量。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同五年级班教学内容与要求的部分一。四年级孩子小,教学过程中多带体态语,多调动孩子积极性,让他们保持兴奋状态,甚至是疯狂状态。他们记忆力强,又善于爱于敢于表现自己,只差教师大胆的要求,大胆的去塑造。五.特长生的辅导。特快班的学生自愿报名,利用平时时间辅导口语,让学生说出口。望能在十二月份或 在明年四月份与教师同步参加口语考试,营造师生竞争学外语的气氛,并探讨成人与孩子用同一本书 ,教学方面的差异,有二点要求是,报名的同学必须要保证时间,必须参加市统考。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大课堂的容量,避免教师总是怕孩子不会,不敢多教,教学速度慢,甚至原地踏步的现象。加大课堂练习,避免以往的教的多,练的少,一见到检测卷子就晕的想象,课课有练习,月月有检测,及时反馈。总之重点是实实在在的教学过程,要的是 实实在在的成绩让学生学有所获,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是本学期的目的。 注: 另付教学具体内容。[1]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范文6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九个单元,分别是1、长度单位;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3、角的认识;4、表内乘法(一);5、观察物体(一);6、表内乘法(二);量一量 比一比;7、认识时间;8、数学广角——搭配(一);9、总复习。

我们依据新课程标准,把低年级数学分成了几大块,现把二年级数学的这些单元与这几大块的关系列表如下:

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4、表内乘法(一)

                     6、表内乘法(二)

           常见的量:7、认识时间

           探索规律

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认识

             测量:  1、长度单位

                     3、角的初步认识

                        量一量 比一比

             图形与位置:5、观察物体

统计与概率:数据统计活动初步:8、数学广角——搭配(一)

实践与综合应用:实践活动

二、针对教材特点,依据课标,制定了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册内容。

(二)、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好习惯。

(三)、学会做人、做事。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难点: 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以及教学实践、教学思维的训练。

四、班情分析

由于二年级学生刚从一年级升上来,很多好的行为习惯还有待于进一步养成。小孩子都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喜欢被夸奖。我会针对小孩子们的这些特点,对孩子们多鼓励、少批评。因为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嘛。

五、具体措施

(一)打牢基础

(二)向课堂要质量

(三)严把作业关,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作业必须面批。当面指出错误,让学生及时纠错。

(四)练习要讲质量,重视课堂作业的设计,课外作业也要精心设计。

(五)与家长沟通好,家校共同努力,合力教育。

六、教学进度

第一大周:练习一——练习三

第二大周:练习四——练习七

第三大周:练习八——练习十

第四大周:练习十一——练习十五

第五大周:练习十六——练习十八

第六大周:练习十九——练习二十二

第七大周:练习二十三

第八大周:练习二十四——练习二十五

第九大周: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