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教案范例6篇

凡卡教案

凡卡教案范文1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部分,是培养素质人才的主阵地。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要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关键。如何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呢?结合新课标的要求,要提倡开放、多样的课堂教学,摒弃“满堂灌”、“一问一答”的课堂教学形式。为此,我在探索与实践中大胆创新,构建了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学教结合,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课堂教学结构新模式--“指导自学、质疑问难法”教学。

一、指导自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自学”即自主学习,是一种主体教学。其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促使学生自觉求知、积极参与、主动发展。并通过强化的训练,使学生形成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在进行课堂教学中,灵活指导学生自学处理教材,既能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指导自学教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要指导好学生自学处理教材,必须教给学生阅读教材的方法。具体的阅读教材方法有四小点:

1、阅读要有自觉性和专一性。进行阅读要做到一字一句地读、聚精会神读,尽快进入阅读的意境,保持稳定的情绪,抑制思想开小差。

2、边读边标记,提高阅读效果。进行阅读要做到抓住每一自然段的关键性词语和重点句子进行标记,并联系上下文的内容理解关键性的词语和重点句子的含义。

3、注意全面阅读,划分教材的主次部分。进行阅读要做到全面性,理解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的联系,既能把全文的知识点列出来,又能把全文的主次划分出来,进一步理解教材,提高阅读效果。

4、注意阅读的情感,充分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阅读要做到情感交融,深入领悟作者表达的喜、怒、哀、乐,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如教《林海》一课中,在学生掌握阅读教材方法的基础上,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能在阅读中准确地画出描写“岭”、“林”、“花”的特点的关键性词语和重点句子,又能抓住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和作者的联想划分课文的主次部分,并通过情感阅读领略到作者对大兴安岭那种赞美与喜爱之情。

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有步骤、有目的、有要求地进行阅读教材,不但掌握了教材的内容,还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

(二)指导自学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讨论,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自学讨论,是对教材懂得什么的讨论目标。通过进行积极的参与、讨论、交流等教学活动,逐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教《月光曲》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贝多芬为什么走进茅屋给盲姑娘弹琴?他不进去行吗,为什么?”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后很快就把第一问的答案写了出来:“那就是兄妹俩的对话中饱含着盲姑娘对音乐的爱以及哥哥无法使盲姑娘得到满足感到遗憾和内疚感动了贝多芬。”而第二个问题答案就冲突了。一部分同学的答案是:“行,因为贝多芬到各地演出是为了钱,盲姑娘买不起入场券听不到贝多芬弹钢琴是理所当然的,贝多芬根本不用同情盲姑娘。”另一部分同学的答案是:“不行,贝多芬到各地演出虽然是为了钱,但听到兄妹俩凄楚感人的对话,如果不进去,良心会自责,依理也说不过;很可能再也没有机会谱写出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学生经过了激烈的辩论,接受的知识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这样引导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刻性,同时还能满足学生的求胜心理,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指导求异自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少年儿童天生好奇,对万物万事都爱问个为什么,这是学生本身就有求异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本能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较好地引导学生那两种思维发散和深化,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凡卡》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凡卡提心吊胆好不容易有机会把写好了一封关系到命运的信投入邮箱以后,结果将会是什么样的?”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后,同学们都能在教材中找出答案:“信寄不出去,凡卡命运改变不了,他的悲惨生活还将继续下去。”这时,我抓住时机提出来说:“可能有不同的结果发生吗?”这样一引导,就点燃了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有的学生说:“过几天,凡卡的爷爷就把凡卡接回去了。因为送信的邮差正好是凡卡爷爷的好朋友,把凡卡那一封死信送出去”;有的学生说:“信虽然寄不出去,但碰巧凡卡的爷爷第二天来看望凡卡,凡卡把悲惨生活告诉了爷爷,爷爷就把凡卡接回去了”;还有的学生说:“凡卡等了一个多月不见爷爷来接他,他又再也忍受不了,就逃出老板家,正好碰到马车夫帮人送货,马车夫就把凡卡带回去了”等等。

由此可见,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思考,而且要引导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勇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才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获取更多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引导质疑问难,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古人言:“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一般只限于对事理的认识和表象的认识,未能对知识作进一步的探讨;通过找知识点学习后,认为已掌握了教材的内容,无疑可质。如果这时教师能把学生引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交流,直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就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如教《草船借箭》一课中,同学对这样的历史故事一看就懂了,似乎掌握了要学的东西。这时,我抓住贯穿全文的重点词语“神机妙算”进行设疑:①诸葛亮先神机妙算到什么才答应周瑜三天造好十万枝箭?②诸葛亮还算到什么才能成功借到箭?③从“神机妙算”中看出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一设疑,把学生带进了思考和探讨之中,让学生一点一点地进行讨论、交流,并鼓励同学们大胆把想到的都说出来。这样引导学生设疑、释疑,使学生通过遇难解难,得来的知识印象更为深刻,也特别有成就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实践证明,运用“指导自学、质疑问难法”进行教学,可突出以下几方面:

(一)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被动的学习局面变为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大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凡卡教案范文2

    美好的倾听,不是言语与耳膜的漠然的物理接触,而是内心追随着语言中潜含的情绪、思想、感悟,并细腻的有节律的舒张。如同贝壳在细致地吮吸着起落的潮音;也似木耳在谛听山间幽静的鸟鸣与涧声;如同树叶沉静地倾听阳光的细语与温谧……

    教师真实的倾听,不是仅用耳朵在工作,更多的是心的敞开与吸纳,只有心灵才能发现外在肉眼及感官看不到、听不到、摸不到的最珍贵的东西。竖起心灵的耳朵才能抵达言词不断延伸的世界。

    想起有位老师在上《凡卡》(语文十一册第21课)时的一个小片断,感慨颇深。他在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在写第一个字以前’凡卡为什么要看了一下那个昏暗的神像?” 时,让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而后在展开全班交流。有个孩子说,“老师,我觉得凡卡不是想求神像保佑,他在鞋匠家受尽了非人的折磨,神灵从来就没有保护过他。我想凡卡的心里是恨透了神灵。你看,他不是‘斜着眼’看了一下那个‘昏暗的’神像吗?” 老师一愣,显然与教参中的答案大相出入(教参中分析凡卡是想求神灵保佑自己写信不会被老板发现),他不置可否地问全班同学,还有什么想法?那个满心兴奋的孩子悄无声息地坐下。有个学生说“老师,我想可能老板经常在神像面前打凡卡,因此凡卡一看到神像就毛骨悚然。”可这些与教师心中的想法不相吻合,他又轻描淡写地说,还有吗?终于有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说,凡卡是想祈求神灵保佑自己写信不会被老板发现。老师一听有如获“我”心之感,忙连声表扬道,好!并一字一顿把这位女同学的话再重复一遍。坐在后排的有位男同学小声嘀咕 “其实凡卡在写信之前就是随随便便看了一下神像。因为天黑,他又点着蜡烛,因此神像才显得昏暗。凡卡才九岁,怎么会那样的头脑复杂。”……老师也没听到,依然一成不变地沿着教案设计一丝不苟地上课。

    其实,细想几位孩子的 “恨神像!”“因为担惊受怕”“随便看一下”的说法,完全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孩子们完全能“自圆其说,自创一体”,然而,教师却充耳不闻,或置若罔闻。学生们的思维空间如此的宽广无边,他们的回答,透露出各自思维的独特性。在教学上,只有关注了孩子独特的思考方式,尊重孩子的思维差异,才有可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课堂中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是一闪而过,稍纵即逝的,如果,我们无法“耳”明手快地探测到学生内心最隐秘、最复杂的角落中心弦微颤的波动,那么,生命中的一些不期而至的精彩就会与我们擦肩而过。

    成功的教育者往往就是一个忠实的敏感十足的倾听者。他能够于平坦时见丘壑,在纷涌而来的“学生信息”中嗅出“创意的含量与气息”。苏联着名的教育家赞可夫有一次举行小学数学教学公开课,教学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从连加向乘法的过渡。他出了一道题目是:7+7+7+7+7+7+3=?赞可夫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得出7×6+3的方法。但出乎意料的是,开始一个同学说:“我可以用7×7-4的方法来计算。”在《教学与发展》这本书中,赞可夫回忆到:当我听到这一方法的时候,我非常激动,这个孩子非常了不起,她看到了一个不存在的7,她发现了数学的本质。既然孩子们已经具备了认识数学本质的能力,我们为什么还要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呢?如果我们忽视学生的发展水平,忽视学生的发展潜力,就等于犯罪。于是他推翻了自己准备的教案,对这位孩子大加称赞并调整思路从这个不存在的7讲起。这个“不存在的7”,孩子并没有很明白地讲述,我们未必能如此敏感地触味其间深刻的内蕴。如果是平常我们老师上课,我们可能会轻描淡写而过,或充耳不闻地继续我们的预定的教学环节。而赞可夫用这颗七窍玲珑的心探获了简单的数字背后的景深。这样的真切与意味深长的倾听及教学机智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因为他具有对数学和数学教学本质的认识,所以,才对于学生思维上的创意与跳跃性心领神会并大加褒扬。善于倾听,可以于细微处听惊雷,可以于寻常处见奇崛,可以于众人忽微间显意趣……

    善于倾听的教育者,可以准确无误地透视学生们思维行走的路径,感受到学生的困惑、疑惧、犹豫、感奋、欢欣……善于倾听,就不会迫不及待地将已知的答案一览无余和盘托出,而是,在倾听学生们的思维的激荡。善于倾听,就可以睿智地见证着孩子们头脑中神经细胞的运动状态:学生在积极地思考着,由满腹狐疑而半信半疑,由半信半疑而将信将疑,由将信将疑而置信不疑——信仰与思想的力量就是这样培植而成的。在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提到这样一个案例:菅野先生在科学课上,让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实验来确认“云是怎样产生的”。做这实验时,不一会儿,烧瓶里的水沸腾了,水蒸汽从玻璃管中喷出来。看到这种现象,每个学生都用各种各样的语言来表达各自的发现,有的说:“烟冒出来了。”有的说:“不是烟!是热气!”有的说:“这热气变成白的了。”也有的说:“这热气就叫做水蒸汽。”在这过程中很有意思的是,每一个人的发现与所表达的语言在教室中连锁地产生出来。例如,第一个喊“啊,啊”的是菅野先生。这“啊,啊”的声音表示产并不是漫不经心地在进行实验,而是表现出在观察实验过程中有所发现的态度。随着他的叫声,孩子们发出了上述的声音。开始时,“水蒸汽”这一概念只有一部分学生知道,不久,每个学生都开始使用这一词汇了。菅野先生就是在倾听中发现,学生是如何把这一词汇变成自己的语言来使用的。科学的认识就是这样在合作交流中建立起来,然后再由每个人将之内化为个性化的认识。这一过程就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毫无教师的灌输与强制。菅野先生高明之处便是引发学生相互倾听,在倾听中视界融合,认识重叠。倾听就是内在的对话,吸人之长,启已之思。

凡卡教案范文3

【关键词】 乐理知识增强记忆

【中国分类号】G623.71

一、利用插图讲解乐理知识

小学音乐课本里的乐理知识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难以掌握,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在实际教学中利用了课本上的插图将这些抽象、难懂的乐理知识加以形象化、直观化,巩固了学生的记忆。如音乐课本第四册第七课的乐理知识教学,认识掌握延长记号,课本上插图是小狗不拉琴了,而小鸡还在唱歌。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掌握这一知识,引导学生看图思考,为什么拉琴的小狗和唱歌的小鸡表情不同?曲谱的结尾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认真地看和想并找出其中的原因,我用琴弹出带延长音记号和不带延长音记号的曲谱,让学生加以比较。又如第六册第六课的乐理知识,渐强、渐弱记号,课本上插图是一名学生打军鼓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的过程,我便利用插图问学生:①当这名学生在远处打着军鼓慢慢向你走来时你感觉声音是怎样的呢?②当他经过你面前又慢慢向远处走时声音又是怎样的呢?以上知识仅用文字是很难说明白的。利用插图形象直观的画面来进行讲解,抽象的乐理知识学生便会很快的掌握。

二、利用乐理卡片回答问题增强记忆

在乐理教学中难免要采取老师问、学生答的形式。这样全班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提出的问题,表面上看来,答案是正确的,一哄而起,热闹非凡。其实深入学生细问便知滥竽充数者不凡其人。为避免这一弊病,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我采用乐理卡片回答问题的教学方法。如:学习速度标记时,让学生每人自制一套卡片,当老师用不同的速度拍击桌子时,学生可凭借自己所学乐理知识迅速地选择正确的答案卡片举起,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举示卡片时,要求学生回答准确、果断,举后不准更换。这样全班同学就会精力集中找答案,争先恐后举卡片。待同学生们举起卡片后,老师只要用眼睛扫视一下,便知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凡是举起答案正确的,表明这些同学己掌握了所学的乐理知识;凡是举错的,表明这些同学还需要个别辅导。用乐理卡片教学,老师了解学生直接,学生回答迅速,教学非常方便。此方法也可以用于其它方面的乐理知识教学。如音符、休止符、拍号、力度标记等乐理知识,效果很好,这种方法在使用范围上,既适合全班集体性的教学活动,又适合于如同游戏式的分组练习,或同桌练习。这种教学方法既有利于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老师直接发现每一个同学的学习情况,为每个同学创造较多回答问题的机会,改善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利用唱歌教学讲授乐理知识

唱歌教学不仅仅是唱歌,也是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教学过程。许多乐理知识是需要通过唱歌来实践证明的。如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这首歌曲表现了孩子天真活泼的性格和热爱家乡的感情。歌曲用中速稍快来演唱,前两个乐句感情平稳,但略带诙谐,描写孩子得意、俏皮神情,在力度上音量不宜过强,可用“mf”,第三乐句两个乐节应做力度的变化,由“mf

四、利用分类推进的方法学习乐理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巩固利导一类,狠抓提高二类,鼓励帮助三类。为达到推进分类学习的目的,首先注意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其次,在提高学生能力上下功夫。为把分类推进搞得更有成效,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①面向二类学生,兼顾一、三类较好与较差的学生。②练习题要有启发性、思考性和趣味性。③有针对性进行不同层次的练习。如巩固性练习、判断错误练习、综合性练习等。④作业布置既有面向大多数学生,又要照顾学习好的学生,还有考虑学习差的学生。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本领或学会怎样学习,这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五、全面做好乐理课的复结

凡卡教案范文4

一、巧设计,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兴趣往往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出发点,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且对学生和个性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兴趣的培养既不是孤立的活动,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它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引导、渗透和影响,使学生逐渐培养起学习兴趣、愿望和热情,养成主动学习,乐学的良好习惯。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必须进行精心设计,运用巧妙的设计提问,设置悬念,创设意境,刺激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从而使他们产生参与寻找答案的浓厚兴趣。例如,在教小学语文二年上学期《小马过河》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认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我采用多媒体演示的教学方法,先打出一条河,然后依次让松鼠、老牛和小马在河上出现,形象生动地展示这些大小不同的动物过河的情景,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在学生兴趣盎然议论纷纷时,我又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同是一条河,为什么松鼠说水很深,老牛却说水很浅?它们究竟谁说得对?在学生很容易地回答这个问题之后,我顺势提出了下一个更深入的问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个问题不仅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而且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意识到在具体现象背后还隐藏着深刻的道理。学生的认识开始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于是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当中。

二、巧激励,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施以不断地激发、鼓励。实践证明,课堂上最好的激励贵在教师精心设疑,让学生在质疑中思考,在释疑中解惑。学生只有在愉悦的心境下,思维才得以活跃,求知欲望才会更强烈。例如,教小学语文六年下学期《凡卡》最后一段,结局似喜似悲,同学们都陷入了对凡卡甜蜜的希望将变成痛苦失望的同情之中。见此情景,我因势诱导:“同学们是不是都希望凡卡的爷爷收到他的信?”学生异口同声的说:“是”。“那么大家想一想,凡卡的爷爷收到信后,会接他回乡下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活跃,顿时议论纷纷,有的说:“我认为爷爷一定会接凡卡回家,因为他是凡卡唯一的亲人,他不会置凡卡死活于不顾。”有的说:“不会接。因为爷爷是个穷苦的守夜人,他自己连家也没有,更不可能接凡卡回家。”有的说:“爷爷肯定会把可怜的小凡卡接回身边,因为他老了,也需要人照顾。”有的说:“我想爷爷宁愿自己孤苦伶仃,也不会让凡卡回到乡下,他要让凡卡留在那里学一门手艺,将来能混口饭吃,这是爷爷送他当学徒的愿望。”争论到此,我接着追问:“从同学们争议看,凡卡即使写清了地址,贴上了邮票,爷爷很快接到了信,同样也无济于事,那么凡卡的信寄到哪儿才有用呢?”沉默了片刻,学生思维迅速发展:“是啊,寄到哪里也没用,因为人们是不会同情可怜的小凡卡的。”“对了,凡卡只有把信寄到我们这里才有用,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会让他们过上幸福生活的。”就这样,在老师精心设问下,不仅让学生参与争论,主动学习新知识,而且通过争议对课文主题领悟得更深刻,也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

三、巧训练,培养学生参与能力

在教学中,我向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参与能力。听和读是吸收,是理解语言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在理解词语的过程中加强训练。

(一)注重听、说的训练。如教小学语文一年下学期《好孩子》一课中的第二段,我是这样教学的:

师:听老师读第二段,看哪一句话写出了听见有人敲门,奶奶心里很着急的句子?(这是老师要求听的任务)

生:“奶奶急急忙忙开门。”

师:板书“急忙”一词,问:什么是急忙?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急忙这个词?

生:下雨了,我急忙把衣服收进来。

生:小弟弟跌倒了,我急忙把他扶起来。

(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边理解词语意思,边学习边运用进行了说的训练。)

这样教学,充分体现了把学习字词和发展语言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强化读的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读是检验学生是否理解了作者表达情意的最好方法。如教小学语文二年上学期《小狮子》第四自然段时,我设计如下训练: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1.我才不自找苦吃呢!(课文原句)

2.我不去自找苦吃呢!(设计的句子)

①让学生分别读以上两句话,我问:你感觉哪句话读出来带劲?

(初读,学生感觉第一句带劲。)

②我又问: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再比较着读一读。(细读,找出句子不同之处,学生找出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了一个“才”字。)

③我再问:多用了一个“才”字有什么好处?(深读,这样更能强调出懒狮子很懒,怕吃苦,它不愿去吃苦头练功。)

凡卡教案范文5

近闻,山西河津市老年大学根据不少人退休后出现的无所适从、郁郁寡欢、倍感失落、精神不振等问题,在组织和人力资源部门的支持下,每隔一段时间,举办一次为期3天的即将退休人员培训班,由心理学教师和已经退休的人员授课,并结合实际开展讨论。通过培训,使即将退休的人员正确认识和对待退休,做好心理准备,以适应退休后的生活。

我觉得这一做法很好,值得推广。

山西省新绛县王顺才

编者感言:此种未雨绸缪、富有远见的培训,可大大减少“退休综合征”的发生。

莫用办卡“卡”老人

某市原来规定,凡是70岁以上的老人,只要办一“寿星证”,就可以终生免费乘坐市内的公交车。

然而前不久该市公交公司却规定,凡70岁以上的老人须到公交公司缴10元钱办一张免费乘车卡,并要一年办一次,每年缴10元钱,还要老人带着照片及有关证明亲自去办。近日有位73岁老人就猝死在了去办卡的路上,你说这后果多严重啊!

陕西省西安市赵德铭

编者感言:为啥要办新卡“卡”老人,其实谁心里都明白。不多说了。

这一条加得好

贵刊去年10月(上)刊载的《大山里走出的北大校长》我看了好几遍。周其凤同志的事迹令人敬佩。更让我拍案叫绝的是,当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条例呈现在案头供审阅时,他沉思片刻挥笔加上一条:“凡发现生活中不孝顺父母者一律不予录取。”这一条加得太好了。其斩钉截铁,铿锵有力,起到了警示世人、裨益人生的作用。

辽宁省抚顺市夏广才

编者感言:百善孝为先。把尽孝设为招生录取的一个“门槛”,也许更能全面考核与了解一个年轻人的素质。

银行付息抹零实不该

今年我在两家银行先后收了6笔定期存款。利息尾数有低于5分钱的,银行按四舍五入处理了,我可以理解。但是有个别工作人员把8分、9分甚至2角钱也给抹掉就有点说不过去了。钱虽然不多也买不了什么,但凡是分位或角位一律抹掉,这种做法有损国家银行的形象,也不符合有关规定。

辽宁省普兰店市邹俭成

编者感言:银行如果对所有的分位、角位的利息一概“忽略不计”,实际上是在侵害储户的经济利益,应予纠正。

“家赌”亦当戒

麻将场上小有名气的李翁,其子和儿媳也正在“子承父业”。如今,他又把牌艺手把手地教给了年仅15岁的孙子,堪称“三世同堂”的麻坛之家。

一天晚饭后,李家三代人在赌两角钱一个“豆”的小输赢。其间,李翁硬说儿子少给他两个“豆”,父子为此争论得面红耳赤,真实地上演了一场“无父子”的闹剧。

打麻将纯属社会陋习,把“”设在家里就更不应该。它破坏了亲人之间友善的氛围,也影响到家庭和睦。这种“家赌”理当戒掉!

凡卡教案范文6

一、走进文本,享受思维的快乐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将文本中蕴藏的能够激活学生思维的潜力挖掘出来。很多时候,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发现能力有限,文本中的这种潜力往往无法发挥作用。这时,教师的引导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通过教师精心地引导,学生才能走进文本,充分享受到思维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

1.先探后导

即教师先让学生进行尝试性学习,使其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所在,然后给予指导。

2.抑制判断

教师在释疑的时候要适当地抑制判断,即不要急于回答“是”“否”“对”“错”。这样可以为学生的思考留下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

3.评价适当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这种评价,绝不仅仅是对知识正误的评判,而是一种重要的指导方式,应准确、具体、富有启发性。

二、拓展文本,激发想象的灵气

想象是发展思维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创设符合文本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给学生提供想象的天地。

比如,《凡卡》这篇课文以凡卡的梦作为结尾,这本身蕴含了创造性思维的因素,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作者为什么要用凡卡的梦作为结尾?”经过思考,学生议论纷纷:“因为凡卡回到爷爷身边本身就是一个梦,永远也实现不了,所以作者用梦作为结尾。”“凡卡寄出的是没写地址、也没有贴邮票的信,所以爷爷不可能收到凡卡的信,因此凡卡只能在梦里和爷爷相聚。”“以梦作为结尾,突出了凡卡命运的悲惨,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感染,产生了丰富的想象。

三、挑战文本,培养质疑的勇气

教学过程中,在学生不易领会的关键处,教师应尽量设疑,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探究那些“牵一词(字、句)而动全文”的关键性问题,让学生经历从敢问到善问,从善问到巧问的过程。例如,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学生读了“负荆请罪”这部分内容,有的学生质疑:“‘负荆请罪’这部分也是课文的重点,作者为什么只用一句话轻轻带过呢?我想给课文加上廉颇请罪的话。”于是他在课文“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后补充了廉颇的话:“蔺上卿,我真糊涂呀!为了争地位,竟不顾国家利益!请重重处罚我,今后我一定和您齐心协力保卫赵国!”学生提出的见解可能是幼稚的,但往往不乏创新的火花。

学生能在“无疑处生疑”,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并在理解和表达中显出机智,透出灵性,真可谓“问题促思考,思考促理解,理解促创新”。

四、改变文本,激活求异的品质

在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求异”:

1.“一题多解”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题多解”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在“品词析句”这个环节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体会好词佳句在表达上的精妙之处。例如《麻雀》一课中,作者写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一个“落”字将老麻雀的形象写活了。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对“落”字运用的精妙之处,就体会得入木三分了。

2.“一题多述”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题多述”指的是教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去表达同一个思维的对象或内容。同一思维内容,往往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