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俗语范例6篇

雨的俗语

雨的俗语范文1

关键词: 日照俗语 民俗文化 生产活动风俗 生活活动风俗

关于俗语的定义与性质,语言学家各有解释。在社会传承文化中,俗语是各民族语言、各种方言所共有的语言现象。就俗语的整体而言,其内容纷杂广泛,包罗万象,雅俗多姿,金石与泥沙并存;社会历史、民俗、技艺、道德伦理等诸文化事项多入其中。[1]P169例如,温端政提出:“俗语是群众创造的、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结构相对定型的通俗而简练的语句。”[2]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是以语言形象、生动、活泼为特点,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为宗旨,具有风格定型的语句”。[3]它们大多数是历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通过口头传述,长期积累,直接或间接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具有很多特性,民俗性便是其一。“俗语的民俗性指俗语的民族性和通俗性”[4],往往带有鲜明的文化色彩。因此,通过对俗语观察研究我们可以透视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

日照,地处山东省东南隅,濒临黄海,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建县于1184年(金大定二十四年)。其地“山海雄观,鱼盐利饶,钟灵毓秀,代多伟人”,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5]P1山东省日照市位于东经118°35′—119°39′、北纬35°04′—36°02′之间,地处中国沿海中段,山东半岛南翼,东临黄海,隔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北邻青岛,南接江苏连云港,西通中国内陆诸省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日照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水土深厚,民风淳朴,日照人民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作,世代相传,在蓝天碧海金土地的养育下积累与创造着富有特色的乡土语言。以日照俗语为例,我们可以透视出日照市民间特有的一些跟生产、生活活动密切相关的民俗文化。

一、跟生产活动风俗有关的

日照属暖温带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西部多山,丘陵与平原分布其间。岚山区等靠近沿海的地区以捕鱼业为主,西北部内陆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以小麦、高粱、玉米、红薯、花生为主。在农村,尤其是以前农机还未普及的时候,按照农民的话说就是“靠天吃饭”,天气晴雨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收成,自然也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状况。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这大多反映在人们口耳相传的民间俗语中。

1.反映人们对气象变化认识及其与农作物关系的

(1)东绛雾露,西绛雨,南绛出来卖儿女,北绛出来杀秫秫。

绛,即彩虹,在日照农村方言中中称作“绛”;雾露,即雾,和“雾忽”类似,区别于雾露毛(毛毛雨);秫秫,即高粱。此谚语使人们根据彩虹在天空中出现的位置,判断之后的天气情况,以及作物的收成怎么样。意思是如果彩虹出现在东方,接下来几天内会有雾;如果出现在西方,那么将会有雨;如果出现在南方,那么以后要么会大旱,要么会大涝,从而导致农作物没有收成,老百姓的日子将不好过,夸张到会卖儿卖女;如果在北方出现,则是良好的征兆,意味着将风调雨顺,作物收成很好,所以会“杀秫秫”。

(2)八月初下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如果在八月(农历)初的时候下过一阵雨之后没有接连着下,那么就有可能直接旱到来年(明年)的五月末。而在这段时间内,田地里的作物主要是小麦,跟农民生活最为相关的农作物。这就提醒农民提早做好防旱的准备,不让农作物大面积地受到干旱天气的影响,期待一个较好的收成。

(3)缸出汗,山戴帽,毕竟大雨到。

缸,指水缸。“缸出汗”,即如果水缸里有水,浸渍到外面来了,就是水缸外面是潮湿的;“山戴帽”,就是山头被云雾遮住了,像是戴了顶帽子一样。如果出现以上两种情况,那么即将有大雨来到了。在西部山区,人们生活在山脚下,这种“山戴帽”的雨,即指地形雨,指气流沿山坡被迫抬升引起的降水现象。地形雨常发生在迎风坡。在暖湿气流过山时,如果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也可以产生对流,形成积状云;如果气流过山时的上升运动,同山坡前的热力对流结合在一起,积云就会发展成积雨云,形成对流性降水。在锋面移动过程中,如果其前进方向有山脉阻拦,锋面移动速度就会减慢,降水区域扩大,降水强度增强,降水时间延长,形成连阴雨天气。因此,是有科学道理可循的。

(4)云彩向南雨涟涟,云彩向北一阵黑,云彩向东一溜青,云彩向西小放牛的披蓑衣。

此谚语是反映天气变化的,此处云彩一般指乌云,如果乌云向南,即冷湿气流遇到暖湿气流形成锋面雨;如果乌云向北,相对北方冷湿气流来说,是暖湿气流与之相遇,也是形成锋面雨;如果云彩向东,则是到海面上空了,这边的天气就是晴天了,“一溜青”指天空一片蓝色,在日照方言中“青”指蓝色;如果云彩向西,同上一条谚语类似,因为会遇到高山的阻挡,形成地形雨,所以放牛娃就该“披蓑衣”了。

(5)旱枣涝栗子不旱不涝收柿子。

在日照西部山区,多种植枣子,板栗,柿子。这句谚语反映的就是一年的天气情况与其收成好坏的关系。意思是如果天气比较干旱,那么枣子就会甘甜一些,收成也好一些;反之如果天气比较涝,就是雨水较多,那么板栗的收成就会好一些;而如果晴雨搭配相当,即不旱不涝,那么柿子收成就会较好。

2.反映农民生产经验的

(1)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的柿子乱赶集。

此谚语反映了日照西部农村部分作物的收获时间。即七月核桃成熟,八月梨子成熟,而到了九月在集市上就可以看到柿子的影子了。

(2)青割麦子吃白面,青割谷子是憨蛋。

“青割麦子”,意思是如果想吃到比较白的面粉,就不要等到小麦都完全成熟的时候再割;而如果谷子还是青的,就割掉了,那就是笨蛋了。“憨蛋”,就是傻瓜、笨蛋的意思,因为谷子不完全成熟就割是不行的。

二、跟生活活动风俗有关的

1.反映节日风俗的

(1)照毛虫,照毛虫,照的毛虫害头疼;照旮旯,照旮旯,长虫蝎子都憋煞。[5]P698

此谚语反映了日照正月十五元宵节小孩提着灯笼到处照的习俗。在正月十四至十六夜间,家家上灯,县城会有灯会。而在农村会燃放“滴滴金”(是一种微型烟花,用手拿着燃放,会滴下金色的火星,因此称为“滴滴金”,这也反映了农民期待美好富裕生活的愿望。),孩子们会提着灯笼到处照,并且哼着歌谣:“照毛虫,照毛虫,照的毛虫害头疼”;“照旮旯,找旮旯,长虫(即蛇)蝎子都憋煞(憋死)。”

(2)九月九,大米干饭堵着口。[5]P699

九月九,就是重阳节。在以前,人们一般结伴爬山观景,然后晚上聚在一起吃大米干饭,因此有“九月九,大米干饭堵着口”这一说。而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国家把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

(3)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伸手——稳拿糖瓜。[5]P697

这句歇后语反映了日照岁时习俗中跟过春节有关的民俗文化。所谓腊月二十三,俗称“过小年”,这一天又称为“辞灶”,指灶王爷回天庭,跟年后的初六灶王爷下界形成呼应,所以有“二十三上天言好事,初六下界保平安”一说。在春节这天贴对联,要贴在厨房烧饭的大锅旁边的“灶门头”(一种板画,画有灶王像)两边,图吉利。“稳拿糖瓜”是指二十三这天晚饭前要供水饺、麦芽糖瓜等,祭灶王,企求他能够“上天言好事”,即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反映婚嫁习俗的

(1)上八仙,下八仙,请下八仙挂门帘。上挂门帘生贵子,下挂门帘出状元。两手一齐挂,一个状元一个探花。[5]P700

此俗语反映了日照当地人结婚时挂门帘的一个习俗。是指结婚当天,中午新娘过门之后,要在新房的门上挂一喜庆门帘。这个任务一般由新娘的弟弟(堂弟)来完成,在挂的时候,嘴里要一边念叨着“上八仙,下八仙,请下八仙挂门帘。上挂门帘生贵子,下挂门帘出状元。两手一齐挂,一个状元一个探花。”一边上下轮一轮,然后两手举起挂上。反映了长辈对新郎新娘早生贵子的美好愿望。

(2)今年扔(heng4)墩子,来年抱孙子。[5]P700

此俗语指结婚当天闹完洞房的人们散去,待夜深新郎新娘就寝之后,婆婆在洞房窗外扔一个木墩子,嘴中叨念着“今年扔墩子,来年抱孙子”,这反映了婆婆期待儿媳早生贵子的愿望。

(3)上床馉馇,下床面。[5]P700

“上床馉馇(水饺)”,即在结婚那天中午入洞房,新郎新娘要吃上床水饺,就是坐在他们的婚床上,一般情况下都是互相喂着吃包子,吃两个,预示着以后的生活顺利。而“下床面”指结婚第二天,即“二日”,新妇下床时要吃一碗“下床面”,预示着长长久久。

三、结语

俗语作为语言中不可缺少的、广泛活跃的一分子,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不同地方、不同的时间,选用不同的素材,在不同的情景、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交际需要创造出来的”[6],是语言能力创新与思维能力相结合的产物,与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虽然“就俗语的整体而言,其内容纷杂广泛,包罗万象,雅俗多姿,金石与泥沙并存;社会历史、民俗、技艺、道德伦理等诸文化事项多入其中”[1],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做是民间生活的文化实录。但是俗语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之一,具有鲜明的民俗文化的特点,生动形象,内容丰富,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俗语不仅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经验,还反映了其对生活的追求,以及美好的生活愿望。这些俗语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不仅具有民俗文化内涵,还具有科学文化内涵,因此通过俗语发掘日照民间特有的民俗文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曲彦斌.民俗语言学(增订版)[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2]温端政.中国俗语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

[3]王勤.俗语的性质和范围——俗语论之一[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4):107-111.

[4]刘春清.俗语的来源及特性[J].殷都学刊,2000(2):98-100.

[5]山东省日照市史志编纂委员会.《日照市志》[M].济南:齐鲁书社,1994.

[6]王勤.俗语的构成和意义(俗语论之二)[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24-28.

[7]曲彦斌.中国民俗语言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8]刘晋利.从晋城俗语看晋城的民俗[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49-51.

[9]邓红华,田世雄.从郴州俗语透视郴州民俗[J].民族论坛,2007(4):38-39.

雨的俗语范文2

关键词:文化意蕴 方言俗语 连云港

方言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一种由劳动人民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广泛流行的定型语句。它具有口语性、通俗性、简练化以及形象化等特点,和标准语有较大的区别,只在某些地区使用,是一个地方的居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下来的丰富生动的语言形式,能够生动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普通话的推广普及,有些方言已经淘汰消失,但有些方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到。方言俗语和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社会和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产生、发展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比较完整地表达特定的文化内容,包括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情感。

由于方言俗语受到当地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具有极其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表达形式,是对当地地域文化的反映,所以,从文化的角度研究方言俗语就能够更加深入地剖析方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了解和研究方言俗语产生的地理、文化背景。从方言背后的民俗习惯、社会观念和审美观文化等角度去研究方言俗语更能体现语言的价值。文章通过对收集到的1000多条连云港方言俗语材料进行分析,重点从农业生产劳动、气候气象、生活哲理和封建迷信等几个比较有特色的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充分展示连云港当地丰富的内在语言文化信息。

一、连云港方言俗语中的气象气候

连云港古称海州,现为江苏省辖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郯城、临沭、莒南、日照等县市接壤;西与徐州新沂市、淮阴市沭阳县毗邻;南与淮安市涟水、盐城市响水两县相连。连云港历史悠久,素有“淮口巨”“东南名郡”之称,是中国海港之一,有着底蕴深远的人文历史环境,下辖四县(赣榆、东海、灌云、灌南)、四区(连云、云台、新浦、海州)。

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农民的生存和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农业生产受到气候、天气等自然环境的严重制约,所以,气候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靠天吃饭的劳动人民,逐渐改变了当地老百姓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更为重要的是产生了大量与气象气候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短小精练、语调活泼上口的方言俗语。

此外,连云港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温度适宜,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常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由于受海洋的调节,气候类型为湿润的季风气候。连云港人民以海洋捕捞、植物种植和动物养殖为生,需要长期关注气候的变化,所以,方言俗语中会大量出现诸如“雨、雾、风、霜、阴、晴”等气象词以及“夏至、三月三、九天”等节气词。他们通过对气候环境变化和农业生产之间关系的观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展现了农业经济的社会场景。如:

打春你别欢,还有三十大冷天。九尽花开寒不来。三月三,路上行人把衣单。早看东南,晚看西北。早上浮云走,晌午晒死狗。春天有雨西边亮。有雾晴三天。东南雨不上来,上来漫沟崖。夏至水门开。六月北风当时雨。交九东北风,就有雨后跟。云台山搭桥,大雨像瓢浇。有云盘山腰,下雨在今朝。

二、连云港方言俗语中的农业生产劳动

连云港地区南北过渡的气候条件和地貌类型的多样性,使生物种群落兼具南北特征,盛产水稻、小麦、棉花、大豆、花生、林木、瓜果等农作物。海州湾渔场是中国渔场之一,盛产带鱼、鳓鱼、黄鱼、加吉鱼、刺参、扇贝、鲍鱼、对虾以及海带等经济海产品。

方言俗语在反映区域文化的同时也增强了语言自身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更好地将中国的农耕文化传承下去。连云港勤劳的人民在常年的农业劳动中创造了很多与节气联系起来反映农时、耕种等农业生产规律的俗语。如: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太平。五九六九,满湖插柳。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棒头胡子嘴,怕干又怕水。枣树发芽,快种棉花。立夏三天遍锄田。大麦不过芒种,小麦不过夏至。立秋三天镰刀响。处暑萝卜白露菜。秋风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豆黄种麦,麦黄种豆。豆三麦六,菜籽一宿。蚕老一时,墒沟张虾。十月三场雨,麦扎九条根。三月雨泼泼,稀疏麦变厚(稠)麦。好种出好苗,癞种癞葡萄。要吃大头蒜,不过八月半。桃三、杏四、梨五年,大枣当年就见钱。

此外,连云港面对大海,渔业发达,所以方言俗语中有大量和渔业生产有关的俗语,表现出浓郁的海洋文化气息。“大棒糊冻绿豆打,老咸菜就蟹渣”最能体现连云港人曾经的饮食习惯,兼具山东地区喜吃玉米和海边人以海鲜为主的饮食特点。此外还有大量与海洋有关的诙谐幽默的俗语,如:

吃咸鱼蘸酱油,有钱补鱼网(多此一举)。//黄鳝上沙滩(不死一身残)。//烂网打鱼(一无所获)。//嘴里没味吃咸鱼(正合胃口)。//鲈鱼探虾毛(没安好心眼)。//马鲛鱼嘴硬骨头酥(嘴硬心软)。//卖鱼的不带秤(抓虾)。//蛇吃鳗鱼(比长短)。//王八吃花椒麻爪了(着急)。//王八吃西瓜(滚的滚,爬的爬)。//网中抓鱼(笃定)。//瞎子摸鱼(碰机会)。//蒸鱼不沾水(凭的一口气)。//竹篓里的泥鳅(滑的很)。//捉鱼拦上游(先下手)。

三、连云港方言俗语中的生活哲理

劳动人民是天生的语言学家和哲学家,他们从生产生活中凝练出来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并在简洁的方言俗语中沉淀下来,代代相传,成为我国语言文学宝库中的经典。这些蕴涵人生哲学的方言俗语既在道德层面上指引、教育、劝戒和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也集中反映出了人们内在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社会生活中的人民有感于一些社会现象和命运情感等问题时往往通过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词语来表达。反之,后人从流传下来的方言俗语中同样也能了解到当时当地人的生存状况以及情感状态。

连云港方言俗语中有大量反映社会生活哲理的词汇,包括人们的处世态度、道德标准、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内涵丰富、寓意深刻,体现了当地的风俗文化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例如“宁跟讨饭娘,不跟宰相爹”这一俗语直白地表达了当地老百姓朴素的价值观,他们认为母爱的伟大、亲情的温暖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远远胜过锦衣玉食的物质生活环境。另外,大量方言俗语也表达了当地人眷恋故土,热爱家乡的情感,如:“金筐银筐不如自家粪筐,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穷家难舍,故土难离,落叶归根”。下面列举了一些独具连云港乡土特色,充满人生哲理的俗语:

现喂鸡不下蛋,狗伸舌你不动,鸡跷腿乱慌忙(踏踏实实做好眼前的工作,不能把当前的事情往后推)。//土帮土成墙,人帮人成人(互相帮助)。//莫笑穷人穿破衣,十年河东看河西(尊重他人,善待处于困境中的人)。//慢不慢,强得过站(做事情贵在坚持)。//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打断骨头连着筋(家庭和睦团结)。//包子有肉不在皮上,人有学问不在咀上(学会谦虚内敛)。//人哄地皮,地哄肚皮(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江山轮流坐,一朝天子一朝臣(政治变幻莫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遗传重要)。//人怕出名猪怕壮(中庸至上)。//杈头有火,锄头有粪(生产劳动一刻也不放松)。//喜勤喜懒,喜早喜晚,就看你的胆(要勤劳莫懒惰)。//细水长流,吃穿不愁(注意节约、勤俭持家)。//借死不借生(宁愿借房给死人办丧事,也不借给妇人生产。因为逝去的人洪福已满,带不走什么。新生小孩洪福大,担心把家里的福气带走)。//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年纪大的人身体弱,不宜在外逗留,以免发生意外)。

四、连云港方言俗语中的宗教迷信

方言俗语中有一些以宗教迷信传说为内容的俗语,如: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宁欠阎王债,不欠小鬼钱。牛魔王请客,尽是妖。阴阳先生送老子,早晚是手底活。阎王叫你三更走,你活不到天亮。

这些都说明民间对鬼的敬畏和由此产生的一些思想行为。连云港地区有着长期的宗教文化发展历史。民间有敬畏、供奉亡灵避灾祈福的习俗,它们以俗语的形式存在于方言俗语中,并随语言的使用和发展保存了下来。

五、结语

方言俗语除了作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交流工具以外,还具有传承文明、铭记历史的作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等社会因素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具有独特魅力的方言俗语。俗语的词源意义及衍生义包含着古人的传统观念,记录着各时代文化的发展变化,是历时文化在共时层面上的保留。方言俗语中出现的都是老百姓生产生活当中的常见事物,后来经常被用来说明一些为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能让人从中了解该地区文化的发展变化,并且从中体会到这些方言俗语所蕴含的丰富的哲理和民间智慧。

连云港方言俗语的传承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代表了当地劳动人民的传统思想道德观念、思维习惯以及风俗习惯。本文从连云港方言俗语所反映的农业生产劳动、气象、生活哲理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表明乡土文化深入民间,连云港传统文明源远流长,古老文明在当代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力。然而,一方面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普通话的大面积推广,很多鲜活的方言只保存在某些欠发达的地区和老一辈人中间,导致大量具有历史价值的方言逐渐流失。另一方面连云港方言俗语博大精深,其中包涵的更多的文化信息还需要更多的学者进行更为深入的发掘与研究。

参考文献:

[1]谭志满.土家语俗语的特征及文化意蕴[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2]姜莉.连云港市新浦方言词缀研究[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3]袁圣敏.山西祁县方言俗语的文化信息解读[J].晋中学院学报,2009,(2).

[4]丁爱侠.江苏赣榆方言词汇特点[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2,(2).

[5]王萍.连云港方言俗语与文化[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雨的俗语范文3

[关键词]海南闽语区 鸡俗语 文化 阐释

俗语是人民群众长期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俗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俗语“包括口语性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俚语等品类在内的定型化或趋于定型化的简练习用语汇和短语。”[1]狭义的俗语是具有自己特点的一种语类,它与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成语等并列。本文中说的俗语是广义上的俗语。

中国大陆存在过鸡的文化随着海南闽语区历代移民的到来而来到海南岛,并在此扎根且繁衍出新的鸡文化来(笔者在《海南闽语区鸡文化现象调查》[2]一文集录了鸡的文化现象)。海南丰富多彩的鸡文化及鸡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诞生了丰富的鸡俗语。本文收集海南闽语区的鸡俗语,并对这些俗语进行阐释,以期让人了解闽语区的民俗以及闽语区人们的价值观和和智慧。

一、鸡俗语下的闽语区民俗生活

语言是社会组织的产物,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程而演变的。“俗语的约定俗成的特定含义和文化底蕴使它成为民俗语言的一个重要语类,它能表现民俗,是一种语言民俗艺术形态。”[3]民俗决定俗语,俗语反映民俗事象,折射社会生活。鸡俗语是闽语区人们世俗生活的载体,它自身就是一种民俗事象,还记载和传承着其它的民俗事象,分析这些俗语,可以让我们了解闽语区相关的民俗事象。

【1】无鸡不成宴

这句俗语字面意义就是它的实际的意义,即,无鸡成不了宴席。在海南闽语地区,鸡是美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鸡是宴席中最重要的一道食谱,没有鸡一顿宴席就是不完整的。大到喜宴庆典,小到寻常百姓家,逢年过节,接亲待友要以鸡来接待,因此有“无鸡不成宴”之说。因为对鸡肉的偏好,诞生了海南四大传统名菜之一的白切文昌鸡,鸡以文昌市潭牛镇天赐村最出名,鸡以白切为最佳,白切鸡都是清水煮的鸡,酥黄的鸡皮白嫩的肉,入口油滑清爽,再蘸上一些蒜头、姜或香菜配成的佐料,真是满嘴生香。虽然现在生活改善了,鸡不再是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的食品,但是鸡还是闽语区宴席上的美食。

【2】无鸡不成年

【3】三十夜才笼鸡不肥

【4】鸡大婆祖死

例【2】无鸡不成年,即没有鸡参与的年不算过年。例【3】“三十夜才笼鸡不肥”,字面意思为:大年三十快杀鸡前才笼鸡,鸡已经肥不了,深藏的意思为:事情火烧眉毛才去做,那就来不及了,告诫人做事应该早着手,做好准备,不要等时间到了才急起来。例【4】“鸡大婆祖死”字面意思为:鸡养大了,婆祖也死了,深藏着:孝敬婆祖要及时。引申为:孝敬父母要从现在做起的,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这三句俗语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海南闽语区的民俗。闽语区过年一定会杀鸡,在闽语区的农村,要用鸡来拜公祖、婆祖(公祖、婆祖是统称,包括祖先神、保护一地方的境主,土地公,还有人们想象出来的神等等),鸡的大小也成为衡量一个人对神的虔诚程度。具体体现:大年三十(农历没有三十日就放在二十九日举行)的时候,各家各户都有杀鸡工作,拔毛,洗净,鸡身、鸡内脏放到清水中煮熟,用整只鸡拜公祖或婆祖。祭拜神要按照一定顺序进行:首先需要祭拜保护一村或几个村的境主、其次是祭拜土地公、最后是小宗族里逝世的祖先。在祭祀不同神灵的时候,采用不同的鸡,鸡的大小肥瘦也是不同的,但是鸡的大小和肥瘦代表着人对神的虔诚。因此,闽语区的人们,年前要准备充足的鸡(个别人家,如果今年没有养鸡或养鸡遇到鸡瘟,年前也要买几只鸡),并且为了表示对神的虔诚,一定要把鸡笼起来,使其变大变肥。因此才产生“三十夜才笼鸡不肥”和“无鸡无成年”之说。因鸡与祭祀密不可分,闽语区根据这样的状态,引申出“鸡大婆祖死”以教育人们孝敬要趁早。

“无鸡不成年”除了表现过年用鸡祭拜公祖婆祖的民俗外,还表现在过年吃鸡的民俗上,闽语区的海口地区,年三十有“围炉”习俗,即家人吃团圆饭。饭桌上必有鸡肉。闽语区的屯昌县,大年三十凌晨,农村的人家要杀一只小母鸡,当地人叫 “半夜鸡”(12点以后杀的鸡叫半夜鸡),煮熟,祭奉祖先完毕,父母就有说有笑地象征性先吃,接着全家人一起吃,通过这个仪式希望家里年轻一代要效仿老一辈,恩恩爱爱,和和睦睦。

【5】无鸡用鸡蛋替

这俗语的意思明了,即没有鸡的情况下,可以用鸡蛋代替。

在古代,鸡作为具有神性的动物,它能将人间和阴间,鬼魂和人类联系起来,起到沟通和交流的作用,因为鸡的神力,加之鸡的美味,用祭祀鬼神必悦之。这样的思想也随着闽语区移民的到来而来,闽语区人们相信鸡具有“召唤”黎明、沟通阴阳、招魂引魂、驱邪避鬼的功能。相信用鸡祭祀鬼神必悦之,而且与鸡相关的一切比如鸡血、鸡蛋等都具有了这些功能。

比如,在没有水龙头的年代,闽语区的农村小孩不小心掉水井(或池塘)里,虽然被救了,但其受到惊吓,夜晚常常哭泣,这种状态常被认为孩子的魂丢了。孩子的母亲(或奶奶,或请道公)就要拿鸡(没有鸡的情况下用鸡蛋代替)到孩子落水的地方,呼喊孩子的名字,这个习俗就是海南闽语区的“叫生魂”。经济发展比较慢的年代,一些家庭非常困难,养鸡遇鸡瘟,家里储蓄也不多,因此也买鸡蛋作为神的供品。现在农村的一些家庭,家里鸡比较少或杀鸡不方便的情况下,一些小的祭祀也是可以用鸡蛋代替的。比如为小孩祭婆奶(闽语区的人们认为,孩子没有超过12岁,有一个神保护他们,这个神就是婆奶,其神位在屋檐下)的情况下常用鸡蛋祭祀。因此有“无鸡用蛋替”之说。

二、鸡俗语折射下的闽语区人们的价值观

语言是思想的体现,俗语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在建构动物俗语时,人们喜欢以自我的主观意志来观照动物,把人类的审美情感强加给动物形象。人们往往因游锬承矫娴奶卣鞫产生喜爱或厌恶的情感,并将这种主观情感反过来投射到动物形象中,赋予其人类的性格以及与人事相关的特定含义,这就使动物俗语有了人格化的情感特征。”[4]鸡在闽语区的俗语里既有美又有丑,既有好又有坏的一面,两种相反的感情集中于一种动物身上,折射出闽语区人们实用功利性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观以功利为其价值判断的依据,这种价值取向不管传统不论礼仪,而重实实在在的利益,对我有利的我赞美和拥护,对我不利的我否定和反对。

【6】人靠诚实,鸡靠勤劳

【7】鸡吃鸡脚爪,人吃人才调

例【6】人靠诚实,鸡靠勤劳,意为人要靠诚实才生活得好,鸡要靠自己勤劳才找到食物。【7】鸡吃鸡脚爪,人吃人才调,意为鸡靠自己爪子刨食过活,人靠自己的能耐过活,藏的深意为每个人的生活都要靠自己,生活不好也是自己才能有限不要羡慕或妒忌别人。这两句俗语都是劝诫别人的,但都折射出人们对鸡的认识:鸡是勤劳的。鸡在人们心中是美好的动物,人们对鸡情感是褒的。

鸡作为家禽,跟人的生活密切相连,人们有时不免受到它的带来的干扰,集鸡有时侵犯到人的利益。

【8】鸡母上灶鸡仔看样

【9】鸡仔落米缸

例【8】鸡母上灶鸡仔看样意为:鸡母跳上灶台寻食,小鸡自然也跟上,即“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意思。【9】鸡仔落米缸,意为:小鸡因经常偷吃米缸里的米,而困在米缸里飞不出来。这两句俗语折射鸡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干扰和侵犯人的利益。确实,现实生活中,鸡为闽语区的人提供肉食,也提供祭祀的贡品以及做法的道具,一定程度上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但在农村,鸡到处找吃的,看到吃的就会招朋引伴过去,还留下又脏又难闻得鸡粪,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麻烦,闽语区对鸡也有贬低。

【10】瞎夜鸡啄着虫子

【11】呆鸡吃白米

例【10】瞎夜鸡啄着虫子,意为:瞎眼的母鸡啄到虫子,引申出没本事的人撞好运的深意。【11】呆鸡吃白米,意为呆鸡也能吃到白米,引申出没本事的人撞好运。这两句俗语中,称鸡为“瞎夜鸡”“呆鸡”,这两个称呼都是不敬的,带有明显的看不起和贬低之意。

【12】鸡来穷,狗来富,猫来挂加注(加注:音译,以前,闽语区农村人用来装东西的草袋。这句俗语在闽语区的海口,定安,澄迈、屯昌一带流传)。闽语区的观念中,鸡自己来家中,会带来不好的运气,对自来的鸡抱有畏惧的心理,不会因为白得到一只鸡而高兴。

鸡俗语作为闽语区一种独特的语言风俗,反映了闽语区人们与鸡之间的复杂关系。鸡在古代被认为东方之子,南方之象。鸡鸣暗消,属阳,阳克阴。又因鸡与郁、垒二神能杀鬼,因此,鸡有神性,鸡能沟通神人鬼,还能祛鬼避。在万物有了灵的年代,鸡具有崇高的地位,得到人的崇拜,闽语区的人们用鸡赶鬼避邪,祭祀等,相信鸡具有神性。鸡自己找吃,使鸡也具有了勤劳的特点,闽语区人们肯定神性和鸡的功用,也承认的鸡的勤劳,但是鸡偷吃粮食,随地拉屎也给人带来了麻烦,因此以“瞎夜鸡”“呆鸡”表对鸡的不敬和不满。神圣的鸡、勤劳的鸡和“瞎夜鸡”“呆鸡”折射出闽语区人们较为功利性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观以功利为其价值判断的依据,重实实在在的利益而轻礼仪。在这种价值观下,即使是高高在上的神圣鸡,勤劳鸡,也能被拉下作为“瞎夜鸡”“呆鸡”。

闽语区的这种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在其它方面也可以看出来:对人的价值判断方面,不以圣人是而是,不以圣人非而非,他们看重的是人的德、才和对闽语区的贡献。唐宋期间遭贬来海南的“五公”,他们在政治上被当时人不齿,但闽语区人没有蔑视,没有嘲讽,更没有落井下石,而是充满了崇敬和同情,闽语区民间传颂五公在海南的善行和贡献,在他们死后,还建祠纪念和祭拜他们。另外,闽语区的几乎每个村庄都有自己崇奉的境主,很多是历史上出现的文臣武将,比如海瑞(海公),冼夫人,还有些是闽语区曾经出现过的人,比如:108兄弟神等。这些神对闽语区人有帮助,给他们来好处,因此设寺纪念,定期举行祭祀。

三、鸡俗语下的生活和生产经验

俗语反映的内容非常广泛,丰富多彩。人们在生产劳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践,用自己的思想、方法和立场观点来认识世界,俗语是观察的结果。这种结果或为成功经验,或为失败教训或为科学知识,或为生活感受,不管哪一种,都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闽语区的很多鸡俗语体现出了人们对生活和生产经验的感受,体现劳动人们的智慧。

(一)以鸡说明道理,揭示生活本质

【13】M时偷根针,大来偷鸡阉

意思是:小时候,偷小东西,如果没有及时制止,长大了则要偷大东西。告诫人们,从小要洁身自好,不要认为拿的东西小而任意放纵自己的行为,否则后果很严重。

【14】远处鸡啼声好听

意思是:远处的鸡打鸣都是好听的,引申为自己不甚了解的东西,偶尔看到或听到觉得都是好的。

【15】饲的鸡多,下的蛋多

意思是养的鸡多,下的蛋就多,引申为只有不惜下功夫,才有收获。

【16】鸡蛋甚密都出仔

意思:像鸡蛋长得那么紧密都能够孵出小鸡来,喻为很多事情不可能是天衣无缝的,隐藏得再深也终将有一天会浮出水面。有些事以为人家不知道,其实谁都知道。

【17】一跎鸡屎秽一锅汤

意思是:一跎鸡屎,能影响一锅汤。这话有贬义,即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影响整个大局。

【18】赶鸡不上屋,拉牛不上树

【19】 捉鸡孵蛋,押(强迫)牛吃水

这两句俗语的深层意思是强迫别人去做事,那是行不通的(比喻不能做成的事情无法勉强)。

【20】鸡不宰不知肥瘦。

意思是:鸡在没有杀掉拔毛前是很难知道肥的或者是瘦的,一般暗喻某事在没有结束之前是不知道结果的。

【21】鸡肥鸡脚香

这句话的浅层意思就是它的字面意思,深层里是对连带关系的一种相信与赞美,也有水涨船高的意思。

【22】有鸡叫天光,没鸡叫天也光

意思是:不管鸡叫还是不叫,天都会亮,比喻为有没有外在因素的催化,事实都是铁定、都明摆着的。

(二)以鸡讽刺别人,引导向善

【23】食鸡肠,厌鸡屎;娶老婆,厌父母。

意思是:人们喜欢吃鸡肠,却讨厌鸡屎,人们往往娶媳妇,就嫌弃父母。既是对现实生活的总结,又有反讽那些忘本人之意。

【24】鸡腿不拾拾鸡爪

意思是:鸡腿不要要鸡爪,讽刺他人因小失大。

【25】有就三三I 没就鸡毛烟

“I”量词,“一I”即一杯,“十I”等于一斗,意思是:在有米下锅的时候,每顿下米满满的,在没有米下锅的时才急急忙忙找吃的。“鸡毛烟”是比喻,喻为跑得非常火急。讽刺哪些有钱的时候,大吃大喝,不懂节约持家,没钱的时候为吃的到处奔波的人。

【26】三钱鸡囝看透肾

意思是:小鸡由于未完全长出毛,通身有点透明,因此可以看清血管乃至里面的内脏。比喻从人表面可以看穿其本质。在闽语区人们的语言环境中,表示出已经看透你这个人,看清你的本意,是贬义。

(三)以鸡为观察对象,总结生产经验

【27】八九月,鸡脚白

意思是:农历八九月天天都会下雨,地上的鸡脚都是白白的.而今年这段时间好久都未见下雨,是否预禾今冬明春要遇大旱,希望种养的人们做好抗旱准备。

【28】正月初一鸡叫早,第一年春年景好

意思是:正月初一一大早,听到鸡第一声啼叫,称鸡报春早,明年年景就好。

【29】三月水流,无米饲鸡

意思是:三月降水多,便成涝灾,粮食失收,无米喂鸡。

【30】小寒冷死鸡,大寒猪滚泥

意思是:如果小寒很冷,连小鸡都冻死了,那么,大寒就会热到猪难受,滚在泥里散热。这是对海南气候特殊性总结。

【31】鸡曝翅,天有日。鸡曝腿,天做水。

意思是:鸡晒翅膀,那么当天天气就好;鸡晒脚,那么当天天气不好,就要下雨了。

【32】十一月晒夜南鸡啼北,天转好谁不识

意思是:如果十一月,天空南边星光灿烂,天很亮,鸡在相反的方向北边啼叫,那么天气就要好转了。这个道理谁都懂。

【33】日落一,夜落七,鸡啼落雨十二日

意思是:在秋冬季节,如果白天开始下雨,大概只下一天会停,如果晚上里开始下雨,将会连续阴雨七天,如果鸡啼时分开始下雨,将会连续下阴雨十二天。

结语

海南闽语区鸡俗语是海南闽语区鸡文化的沉淀,解读这些鸡俗语,我们可以了解闽语区人们的生活、生产经验,可以了解闽语区人的价值观,可以了解闽语区相关的鸡民俗,当然,也可以透视闽语区的岁时节庆、宗法制度、。

基金项目: 海南省教育厅2014年高校科研资助项目(项目编号:HNKY2014-94);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科研项目(项目编号:qtky201312)。

参考文献:

〔1〕曲彦斌.中民俗语言学[M].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4):P149;

〔2〕梁静华,刘爱梅.海南闽语区鸡文化现象调查[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 P8-11;

〔3〕肖建华.民俗语言初探[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1):P44;

雨的俗语范文4

陕北民歌是陕北的乐府、陕北的天籁,是中华民族音乐殿堂里的“音乐活化石”。每一首陕北民歌都会给人以莫名的感动,那凄美的歌词、那荡气回肠的旋律,每字每音都散发出浓郁的乡土韵味,让人如痴如醉,把黄土高原淳朴、自然的民俗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它或悲凉高亢,苍茫遒劲,或婉转柔美,荡气回肠,充分展示了陕北高原的自然景观、人文地理、风俗习惯,蕴含着丰厚的陕北民俗文化,是陕北民俗文化一幅生动的画卷,是陕北地域文化一部恢弘的史诗。

陕北民歌翻译,就是要求译者运用翻译美学观点,多元互补、立体交叉、中西文化交汇融合,由一元走向多元,由结构走向解构,完美再现陕北民歌审美主体和客体的审美意识,从多角度进行审美重构,以期传递出原文美之“神韵”。

一、研究陕北民歌民俗美学特质

民俗“就是民间风俗习惯,是人类社会长久形成的习俗惯制、礼仪、信仰、风尚的总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民间生活、文化模式。”[1]《现代文化学大辞典》将民俗定义为:“民间流行的所有风俗习惯,蕴藏于民间生活之中,是民间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民俗学家认为,一个民族或某个地域的民俗事项,主要由语言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物质民俗组成。语言民俗,又称“民间语言”或“方言土语”,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一代代口头传承下来的,具有浓厚民俗文化特征的方言、俗语、俚语、谚语、套话等;社会民俗,又称“民间社会传承”,主要包括社会组织、人生礼仪、岁时节日、社会制度、生产劳动、民间娱乐等多方面的民俗,如民间婚丧嫁娶、春节社火、秧歌、脚夫们的“赶脚”生活等;精神民俗,是指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所留传下来的民俗习惯,包括精神信仰、道德伦理、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内容,如寺庙道观、民间巫术、祈雨祭祀等;物质民俗,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那些有形的、可感的、通过实物反映出来的民俗,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居住的窑洞,穿戴的羊皮袄、白羊肚手巾,吃的小米钱钱、洋芋蛋蛋等。

(一)人生礼仪、婚丧嫁娶民俗

人生礼仪、婚丧嫁娶属于社会民俗,体现着陕北黄土高原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如:

“打腰鼓迎吉祥,打得那妹妹进洞房”;“我和三哥哥拜花堂,拜罢花堂入洞房”;山(那)在水(那)在呀人常在,咱二人甚时候把天地拜”。

(二)民间观念、信仰民俗

陕北民间寺庙道观星罗棋布,人们烧香拜佛,信奉鬼神,相信巫术,求雨祭祀,反映了这一地域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属于精神民俗范畴。如:

“一拜灵神送福来,金银财宝日前在”;“龙王老爷爷早下了,早下海雨救万民”;“人人都说咱们俩个好,阿弥陀佛只有天知道”。

(三)岁时更替、节日庆祝民俗

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也是一种生活的节奏[2]。这在陕北民歌中有大量原生态的反映和遗留。如:

“辞旧迎新庆丰收,新春秧歌闹起来”;“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挂花灯”; “五月里来五端阳,我和三哥哥拜花堂”。

(四)衣食住行民俗

衣食住行属于物质民俗范畴,是通过实物反映出来的民俗。

“老羊皮袄顶铺盖,光景迫下咱走口外”;“赶骡子的哥哥七尺高,他上身穿的是蓝布布袄。脚底的麻鞋多结实,头上又把那羊肚子毛巾罩”。

“小米钱钱洋芋蛋,窝窝酸菜家常饭”;“红豆角角熬南瓜,革命成功了再回家”;半碗黑豆半碗米,端起碗来想起你”。

“马驹驹撒欢羊羔羔跳,哪达也不如咱这山沟沟好”;“上一道那个坡坡下一道道梁, 想起了那个小妹子来心发慌”;“日落西山羊上圈,干妹妹还在硷畔上站”。

“一道道的(个)水(来哟)一道道川(哟),赶上(哟哎)骡子儿(哟)我走(呀)走三边”; “一头毛驴踢塌踢塌踢(呀呼咳),赶起那毛驴走绛州”;“猪皮的筏子后生的哥,放下筏子你不要拉下我”。

二、美学期待视域下陕北民歌民俗文化翻译

陕北民歌是最能贴近于陕北民族文化本体的艺术,它不染纤尘、不事雕琢,朴实无华的曲词律调透露出质朴挚真的审美观,体现着人情美、意境美、风情美、绘画美、音乐美、形式美。

翻译追求“音美、形美、意美”三美的至高境界。陕北民歌翻译就是在翻译美学视域下,从多层次、多角度将陕北民歌中的民族文化之美、民俗文化之美、民歌艺术之美再现和创造出来。中国传统翻译美学思想,其感性层面指在翻译现象和本质的透视中掺入审美、咀嚼美、挽留美,甚至创造美的意识,在理论层面还包括思想方法和思维科学[3]。翻译陕北民歌就是要保持它的魂、它的美、它的精神和它的气质。

(一)音韵美之重构

“音美以感耳”。民歌翻译中的“音美”,要求译者充分发挥作为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对原文进行审美重构,恰如其分地再现原文的意境和氛围,使得语义上丝丝入扣,音韵上朗朗上口。

(1)《走绛州》

一根扁担软溜溜的溜(呀呼咳),

软溜软溜软溜软溜溜(呀呼咳),

挑起那扁担走绛州。

A shoulder-pole is so soft and springy,

so soft and springy, so soft and springy,

with so soft and springy a shoulder-pole,

I go to Jiangzhou.

一辆小车吱扭吱扭吱(呀呼咳),

吱扭吱扭吱扭吱扭吱(呀呼咳)。

推起那小车走绛州。

A handcart goes click-click-click-click and

click-click-click-click, and click-click-click,

with the click-click-click-click of my handcart,

I go to Jiangzhou.

一头毛驴踢塌踢塌踢(呀呼咳),

踢塌踢塌踢塌踢(呀呼咳),

赶起那毛驴走绛州。

A donkey goes clip-clop-clip-clop and,

clip-clop-clip-clop-clip-clop and clip-clop,

with the clip-clop-clip-clop of my donkey

I go to Jiangzhou. [4]

这首《走绛州》中的扁担、筐、手推小车、毛驴、鞭儿都是陕北民歌中蕴含的丰富的陕北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亮点是模仿扁担、小车和毛驴的动作方式与节奏韵律的拟声词的使用,译文严格按照这种拟声效果的需要和要求,组织或仿造英文的拟声形式以达到类似的艺术效果。第一节“一根扁担软溜溜的溜(呀呼咳),软溜软溜软溜软溜溜(呀呼咳)”中,软溜溜既摹写扁担的质感“柔软有弹性”(soft and springy)的形态,又模拟出了声效,英文中难以找出能与之相媲美的对应表达法,译为“A shoulder-pole is so soft and springy, so soft and springy, so soft and springy”,用“s”押头韵,模仿出扁担颤动时嘶嘶作响的响声,也是一种另辟蹊径,以创补失的处理方法。

一辆小车吱扭吱扭前行(“A handcart goes click-click-click-click”)和一头毛驴踢踏踢踏走路,蹄子击地有声(“A donkey goes clip-clop-clip-clop”),译者抓住了两语间具有共性的因素,用英语中相应的拟声词进行转换,生动形象地将这一声音效果再现了出来,收到了与源语同样的音韵效果,可以说是惟妙惟肖。

(二)结构美之重构

“形美以感目”。在形势和结构上,讲究整齐与错落,避免无序与呆滞。规整之法汉语有之,英语也有之,虽然各有不同,但基本相同的特征仍然可以兼用和兼容,可以理解和接受。所谓翻译的实质,就是“要实现语际间意义的转换,摆脱形式约束,实行变通,进行必要的审美重构,使双语转换成为可能……在依附与变通中收放有致,又独具匠心,正是翻译艺术的真谛。”[5]

(2)《祈雨调》

{1}

龙王老爷爷(噢)早下了,

西葫芦南瓜咋晒死了。

龙王老爷爷(噢)早下了,

早下海雨救万民。

King of Dragon, Please rain!

Pumpkin and squash go dry!

King of Dragon, Please rain!

Rain for the salvation of men!

{2}

青龙大王老人家,

再下(哎)十分的海雨救万民,

巳时布云午时下雨救万民。

青龙大王老人家,

再下(哎)十分的海雨救万民,

巳时布云午时下雨救万民。

Blue Dragon, the Great King,

please rain hard to save men!

Gather clouds in the morning,

and downpour comes at noon! [6]

这首民歌的翻译打破了原作的句法结构,把原文每节三行,调整为常规的双行句结构,避免了不必要信息的重复,造成艺术上的凝练效果,使得句式整齐划一。“please ”一词的反复使用,烘托一种恳切的诉求之心声,通过一而再再而三的呼求,烘托出一种庄严的声音效果,演唱时也易于拖腔,产生类似念咒或诵经般的神圣感。同时,将“龙王老爷”“青龙大王”“老人家”,翻译成“King of Dragon”,“Blue Dragon”, “the Great King”,在文化上取得与目的语一致的呼应效果。之所以称之为“King”, “the Great King”,是要表现出穷苦百姓对上苍至高的虔敬之心,希望通过自己万般虔诚的祈祷感动上苍,求得老天爷的怜悯与同情,凸显了陕北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的人们靠天吃饭的这种无奈,折射出“天雨”和 “万民” 的滋养关系,表达出一种朴素而又蒙昧的精神寄托。词尾“king”“rain”“men” 相对整齐的脚韵和行内的节奏感,造成类似于原文的祈祷老天下雨的诉求效果,且都以元音结尾,演唱时根据旋律需要,句尾可长可短、可高可低,易于处理。

译文最大限度地再现了审美客体的审美价值与美学功能。这种美学价值只有凭借审美主体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才能使审美客体的意向和境界趋于完备;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产生由此及彼的移情作用,这需要译者有超凡的想象力与敏锐的感受力才能得以实现。

(3)《走西口》

哥哥你走西口,

妹妹(呀)犯了愁。

My honey goes to Xikou,

I feel worried about you.

哥哥你走西口,

妹妹送你走。

My honey goes to Xikou,

I say good-bye to you.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不丢手。

My honey goes to Xikou,

I won’t let you go.

这首歌原文表现出来的近乎五言诗的格调,翻译时译者在结构形式上进行了模仿,不仅采用了类似于五言的节奏感,而且尽量保留了尾韵的一致。五言对仗,合辙合韵,入乐可歌,完全可以根据原曲曲调进行演唱,传达原曲词与曲的魅力,可谓音、形、意“三美”的完美体现。

(三)文化底蕴美之重构

“意美以感心”。翻译,一是语言各有所长,包括词法、语序、遣词造句等,二是必须尊重语言各自的特征,意义是作者情感最真实的自然流露的载体,神贵于形,形受制于神,莫因韵害义,因形害义,在意思和风格上都要能从审美的角度再现原文的韵致[6]。民歌作品中包含的文化意义是指语言载体中所反映的民族文化和心理素质。翻译时要采取中性化策略或兼容性策略,使效果对等,做到基本上和大体上一致,双方的明显特点都要消除一点[7]。

(4)三哥哥你看美不美

……

五月里来五端阳,

我和三哥哥拜花堂。

拜罢花堂入洞房(哎个哟嗬),

咱二人情意长。

May celebrate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nd you and I celebrate our wedding day.

Then we enter our bridal chamber, my honey,

and enjoy our everlasting love of May. [8]

五端阳、拜花堂、入洞房,这些都是民间的文化民俗,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五月端午是中国传统节日龙舟节,拜花堂和入洞房都是民间婚礼上的礼仪。译者将“五月里来五端阳”译为“May celebrate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直接点明了汉语中这一隐含的文化底蕴,“五端阳”就是庆祝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日子,在这个盛大的节日里,我与哥哥“拜花堂、入洞房”,翻译时用了“wedding”“bridal chamber”,即婚礼和新房迁移了源文所指,使得整个过程以节日为契机,婚礼礼仪协调推进,突出和贯穿了爱的主题及其变奏。

(5)蓝花花

青线线的(那个)蓝线线,

蓝格莹莹的彩。

Black thread and blue thread. The blue thread is so bright.

……

正月里说媒,二月里订,

三月里交大钱, 四月里迎。

The first month a matchmaker came, the second she’s engaged.

The third month money paid, the fourth she’s taken in.

三班子(那个)吹来,两班子打,

撇下我的情哥哥,抬进了周家。

Suona blowing comes and drum beating goes

Leaving(without seeing) my dearest, I was carried into Zhou’s.

这首民歌是根据美丽的陕北姑娘蓝花花的故事写成的,蓝花花成为陕北民间美丽女子的代称。歌曲中渗透着地地道道的传统民间婚礼习俗:说媒―定亲―彩礼―迎娶。在婚礼上,还有唢呐、锣鼓吹吹打打,新娘坐着花轿被抬进婆家。

翻译时,为了将中华民族这一传统文化底蕴译介到国外,译者按照原文事物的推进过程,逐一再现了这一民俗。

这首民歌的翻译可以说其美有三:1.美在形式:看上去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平衡美,读起来给人一种听觉上的韵律美。“black,blue,bright”三个词押头韵,“thread”一词重复三次出现,节奏鲜明,入乐可歌,起到音美的作用。“The first month, the second…”句式统一平稳,达到形美。2.美在细腻:通过间接描述和直接叙述交叉并用的手法,细腻生动地刻画了蓝花花的美丽,揭露了封建礼教婚姻制度的残酷无情和金钱至上的丑恶。用“The blue thread is so bright”引出蓝花花的美,用“The first month, the second…”叙述从提亲到娶亲速度之快。3.美在情真。情真意切令人动容。用一个“撇”字(“leaving without seeing”,连看一眼自己心上人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抬到了那丑陋的周老头子家),描写了姑娘离开自己亲爱的情哥哥的万般无奈和心碎不忍,鲜活的人物形象顿时跃然纸上。

结 语

雨的俗语范文5

小学是学生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小学生对外语语言知识及外国文化的了解还不多,此时不宜向学生传授较难的英语文化知识,比如, “English”和“British”两个词的区别,因牵涉到英国的发展史、地理特征等背景知识,小学生很难充分地理解这些知识。因此,向小学生渗透英语文化,首先应以教材为主,以课本中的词汇渗透、俗语蕴含和语篇挖掘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在语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跨文化背景下的生活习俗、文明礼仪、天气交通、书信形式、节日含义等接近生活的学习内容,这与小学生成长需要和英语语言学习规律是相适应的。

一、运用词汇渗透文化

英语词汇多数来源于西方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以往的英语词汇教学,我们习惯于介绍词汇本身的结构以及与该词汇相关的近义词、反义词、延伸词等,往往忽视了词汇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实际上,文化教学是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也应该是英语文化的传播过程,如果仅仅从英语词汇本身去教学,而没有把词汇的文化元素介绍给学生,学生就不能准确地运用这些词。

如,《牛津小学英语》中的词汇“apple”,词的本意是“苹果”,但是“Apple”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公司的品牌,如果和一些特定的词组合,意义又会发生变化,如,“The boy is the apple of her mother’s eyes.”意为“这个男孩是他母亲的心肝宝贝”。学生全面地了解了词汇的内涵,在交流中就能准确地捕捉对方的意图,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关注俗语蕴藏的含义

和汉语一样,英语也有其特定背景下的俗语,这些俗语与西方的人文、地理、宗教有关,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些俗语的含义,就很难顺畅地和人交流。比如,“rain cats and dogs”,这是狂风暴雨的意思,我们注意到这个俗语中包含了两个表示动物的单词,即“cats”和“dogs”,那么这两个很简单的动物词汇组合在一起怎么就成了“狂风暴雨”的意思了呢?原来,北欧神话中的狗(dog)是象征着“风”,而猫(cat)则象征“雨”,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是“狂风暴雨”意思,而“You'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同样说明了西方人对“dog”的喜爱。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虽然对“狗”也有“忠诚、聪明”的评价,但更多的是贬义,“哈巴狗”“狗仗人势”等词就说明了这个问题。类似的俗语还有“as wise as an owl”,由于“owl”在西方的神话中是经常栖息于智慧女神雅典娜身旁的“智慧鸟”,因此它也就成了“智慧”的象征,“as wise as an owl”也就成为形容人的聪明与智慧的俗语了。而在中国文化中,因为猫头鹰是夜间活动的鸟,且常发出凄厉的叫声,因此中国人常把他与不幸、厄运联系在一起。

英语教学中,适当地引入一些英语俗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一些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

三、挖掘语篇中的文化因素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内容的安排多是以话题为单元,这些话题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特有的习俗。如,在《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3“Asking the way”一课中,以问路为话题的语篇,就告诉学生,英语中把所有横的街道称之为“街”,而竖的才称之为“路”,且全部按照阿拉伯数字的顺序编号。在问路的时候,回答的人只需要说出两条路的交叉点,就很容易找到地方,即使你迷路了,但只要知道路的编号,你就能找到目的地。再如,《牛津小学英语》5A“A telephone call”一课中,学生不仅能感受到西方电话交流用语与中文用语之间的差别,而且能够熟练地掌握英语中的电话用语:

“May I speak to…This is…speaking.What’s wrong with you I’vegot a… How do you feel now I feel…”等基本的电话用语。对语篇中文化信息的挖掘,可以培养学生对异域文化的敏感性,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雨的俗语范文6

[关键词]电视剧;名著改编;大众化;审美心理;适度

在我国电视剧的创作领域,由现代文学名著改编创作的电视剧为数不少,如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二马》、《四世同堂》,曹禺的《雷雨》,钱钟书的《围城》,郁达夫的《沉沦》等。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电视剧发展史看,以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为电视剧的创作素材,过去、现在、将来都会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领域,因为许多现代文学作家的名著至今仍受到读者的热情关注,因此进一步探讨现代文学名著电视剧改编的规律和特点仍有其必要性。

中国现代文学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学历史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截,只有三十几年的长度,从时间角度看它也许不长,但其深层的内蕴却是迥异于古典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其突出特点是由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产生了中西兼容,突破、创新及强烈的个性意识和中国传统文学少有的现代气息。中国现代文学家大多既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又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他们大多生逢新旧交替的时代,有着更复杂丰富的人生情感体验,相应地他们笔下的许多文学名著也就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具有文学名著“说不尽”的特点。

以《雷雨》为例,近七十年来常演常新,倍受观众钟爱,有其作为名著的许多显著特点。

第一,《雷雨》是一首蕴涵丰富悲剧寓意的情感诗,“我写的是一首诗,一首叙事诗……这诗不一定是美丽的,但是必须给读诗的一个不断的新的感觉”。⑴

作者把“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⑵艺术化为在雷雨式强烈的情绪渲染中推进的戏剧情节,通过八个人物错综交织的关系,透现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爱与恨,诱惑与恐惧,困惑与憧憬,挣扎与无助,表现“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⑶

剧本中“序幕”和“结尾”的精心设计,“那序幕中的音乐是Bach作的HighMassinBMinor,BenedictusquivenaitDominiNomini,那点音乐是有用意的”⑷(巴赫《b小调弥撒曲》)。它就像电影的远景镜头把一个极悲惨的故事推向了遥远的过去,距离感产生了悲悯的欣赏效果和神秘感,同时如祝红《〈雷雨〉的诗化意象》一文所述:“一个霹雷暴雨般原始情结下的悲剧故事,就在这悠远宁静的结尾中消解了,远去了……”⑸

《雷雨》全剧的叙述语言和人物对白也表现出诗的意韵。

剧中最能代表作者心声的周冲的语言,他美丽的梦及梦的破碎,谁能说不充满着忧伤的诗情画意呢?

第二,人性复杂的内涵。《雷雨》人物数量很少,只有八个人,但它又像许多文学名著一样,人物的分量是很重的,有挖掘不尽的内涵。

现在谈到繁漪、周朴园、周萍等人物,仍会有多种不同的解读,这也是《雷雨》作为名著的显著特点。正像钱理群先生所述:“《雷雨》既是关注现实的,同时又超越现实,追索者隐藏于现实背后深入的人生、人性、人的生命存在的奥秘。”⑹

像《雷雨》一样,许多现代文学名著都有着深刻的哲理意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如鲁迅《阿Q正传》“精神胜利法”的人类共通性;钱钟书《围城》中人生困境与无奈的普遍性;老舍《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在北京市民文化背景上姿态各异的人生状态和人性批判;张爱玲《传奇》世界的苍凉意蕴,都有极其丰富的蕴涵。

电视剧是以电视屏幕上的视听形象作为媒介的艺术,除媒介物与文学作品不同外,还有一些特别突出的特点:

其一,是大众化的传播特点。

中国的文学艺术自古以来大都有曲高和寡的倾向。五四以来胡适、鲁迅、老舍等许多文学先辈都试图朝着文艺大众化的方向努力,在不同的时代进行过许多可贵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或许是汉语言文字难解和文学文人化的特点,使五四以来的文艺虽追求大众化,但姿态各异。有的是高处不胜寒,试想鲁迅写农民的作品如《阿Q正传》等,有几个农民能够看得懂呢?这是一条趋雅的路;有的是走工农兵的方向,虽然当时影响很大,但再度审视,许多作品失去了文学艺术特质,这是一条通俗但也不无缺憾的路;有的是俗中求雅,如老舍曾说“通俗文艺的内容需丰富充实”,要“设法使作品有趣”,“趣味有高下之分,这在善于择选”,⑺他的作品吸引了范围广大的读者;有的是雅俗共赏,如张爱玲就出入于传统与现代,雅与俗之间,独创一格,别具韵味。另外,还有各类通俗小说、言情、武侠等等。各种类型中定位各异,雅俗互动,受众多少不一,影响强弱有别。

随着现代传播方式的不断更新,传播范围愈加广阔,电影、广播、电视,直至今天的网络,而目前尤以电视传播面最广。好的文学作品充其量也就是几十万、几百万的读者,而电视剧一夜之间就会有上亿的观众,而且有些观众也许不识字,但他们也可以成为某些电视剧的忠实观众。电视剧大众化的特点要求电视剧走雅俗共赏的路。

其二,是瞬时性及被动接受中的主动选择性特点。

电视剧作为主要在家庭环境中欣赏的艺术形式和电影、文学、戏剧都不同。视听艺术的瞬间性使电视剧欣赏不像文学作品欣赏那样可以反复咀嚼,也不像电影和戏剧那样受欣赏空间(电影院、剧场)的约束而会一心一意地观赏。电视频道有多种选择,家庭环境可在看电视的同时兼顾其他,电视剧在接受时是被动的(指时间上),但被动中有主动权,(不喜欢可随时换频道或关机)。

以上两个主要特点给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利弊兼有的条件。

[page_break]

由文学名著改编电视剧又要加一些限制条件,这里主要从审美欣赏心理的角度探讨一下。

1.文学名著审美心理的主要特点

语言:文学语言影响着读者的审美心理。语言文字印在书上,可长期保留,反复阅读,阅读中呈现的是较自由的个人欣赏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作品本身的绝妙语言就会给欣赏者提供美不胜收的审美体验。很多文学名著的作者又同时是语言艺术大师,于是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审美享受。

内容:胡经之先生曾论述:“接受理论认为,文学本文的接受是一种阐释活动”,“伊塞尔认为‘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意义不确定性与意义空白就成了本文的基础结构或审美对象的基础结构——‘召唤结构’”。⑻

许多文学名著都有构成“召唤结构”的特点,几十年上百年后仍使读者有强烈的热情去欣赏它,研读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学名著高出于一般作品所具有的“说不尽”的特点。

所以文学名著的审美心理特点更多地是通过作品感悟人生,细细品味。这种审美活动是人的生命精神领域的延伸。

文学名著的读者大多是文化层次比较高的知识阶层,这和电视剧欣赏就有很大的不同。

2.受众在观赏由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剧时的审美心理的主要特点

电视剧语言:钱钟书先生说:“从美学原理上讲,媒介物就是内容。”⑼媒介物的不同决定了欣赏方式和特点的不同。

电视剧的媒介物是视听语言,它是“依托视觉与听觉两种感觉器官,以声音和图像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交际与传播所使用的语言”,⑽这种语言的特点是生动、形象、真切,但普通观众在欣赏电视剧时不会刻意保留(录下来),所以这种语言是瞬时性的,不能反复品味的,因此电视剧欣赏重在由这种综合性形象化的语言所表现的内容上。

电视剧的内容:由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一般都是连续剧,有点像长篇连载小说和小说连续播讲,所以故事情节的引人入胜、以情动人是至关重要的。但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已为多数电视观众所熟知,在欣赏这类电视剧时就有一个审美心理的定势问题,读者常常先入为主,容易发生欣赏上的心理距离。

电视剧传播媒介的生活化、真切性也使观众容易从生活本身出发做出道德评判,而不像欣赏文学名著,常会产生形而上的哲理思考。

电视观众的大众化,不同层次群体对名著改编电视剧的欣赏效果迥异,这就涉及到名著改编电视剧的定位问题。1990年两部有影响的电视连续剧同时播出,《渴望》可以说定位在市民阶层,《围城》则主要定位在知识阶层。

基于上述特点,现代文学的名著改编应该很好地把握适度原则。

所谓适度原则,具体地说就是文学名著的“雅”(原著丰富的内涵及文化品位)与电视剧大众传播方式形成的“俗”(大众化)之间的适度问题,文学界有诸多关于雅俗共赏的论述。

朱自清先生在《论雅俗共赏》一文中论述“雅俗共赏是以雅为主的”,还提出“以俗为雅”,“俗不伤雅”⑾的雅俗之间的平衡问题。这对文学名著的电视剧改编应该有很大的启示性。

电视剧是一种大众化的文艺形式,而由文学名著改编成的电视剧应该在保留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在雅俗之间寻求一个恰到好处的尺度,达到雅俗共赏的审美境界。

电视剧名著改编的适度原则应主要遵循以下几点:

第一,准确定位

根据名著的内容确定应定位在哪个方面,偏雅或偏俗,应尺度恰当。

如电视剧《雷雨》改编的定位就有偏颇。导演李少红女士说:“原著实际上是一部结局戏,我们的改编重在把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过程表现出来,把人物的情感经历细腻地展现出来,让观众看得比较过瘾。”并要“给周朴园一点理解,给繁漪一点敬意,给周萍一点青春的光彩”,全剧以繁漪为核心“着力描写了她与周萍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直到最后分手的全过程,让人看到了年轻漂亮,热情活泼,有追求的繁漪是怎样一天天变得粗暴、乖戾,神经质的过程,并给了她一个自杀的结局,凸现了这位敢说敢做,敢爱敢恨,甚至敢死的反封建的女性形象。”⑿

而《雷雨》原著矛盾冲突最本质的核心是在周朴园所代表的封建专制家长制那种压抑、禁锢、令人窒息的环境下所产生的,但这一内容不是概念化的。曹禺先生凭着多年深切的生活体验,以及他过人的艺术感觉,把这一内容浓缩进雷雨之前那自然界的郁热、憋闷,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氛围之中,而离开了这个矛盾的核心,其他冲突都将不复存在。

电视剧《雷雨》的重心从上述主要矛盾移到了繁漪身上,以繁漪和周萍的关系为情节主线,以繁漪自杀为悲剧结局,这就偏离原著太远。定位的偏差使电视剧《雷雨》的“”恋情看似合理实为荒唐。原著中繁漪对周萍恋情的产生是极度封闭、专制,备受压抑而心有不甘又不能冲出家庭的具有“雷雨”性格的旧式女性的畸形恋情,她虽然敢爱敢恨,但“雷雨”式的性格是长期压抑下的蓄势爆发,是在过于死寂的状态下情感的一种非常态的表现,但她还算不上是反封建的“英雄”。而电视剧中的繁漪,行动自由,可在家里开Party,到外面喝咖啡,给周萍介绍女朋友,引得小报记者对她着迷。这样的自由女性与周萍关系的发展似乎有电视剧中发展的逻辑,但这毕竟是由名著《雷雨》改编的电视剧,对原作改动过大,失去了产生这段畸恋的基础而流于俗套,也失去了所谓“现代人的理解和当代人的审美需求”⒀的基础。在现代人的道德观念中,繁漪和周萍的恋情也有它的不可思议性。反而在话剧《雷雨》中,他们的畸恋有偶然之中的必然的可思议性,因为繁漪可接触的男人屈指可数,只有周萍能令她动情。

因为缺乏对《雷雨》原著实质内容的精心解读和严谨把握,对原著人物应有的内在逻辑破坏过大,失去了原著撼人的悲剧力量,内容定位偏“俗”的一面,想“让观众看得比较过瘾”⒁而把一部高深雅致的情感诗剧改成言情剧,是大失水准的。这就失去了雅俗之间应有的平衡。

第二,再造有序

从文学作品改编成电视剧要经历一个“有序——无序——有序”⒂的转化过程,即从原著的有序中,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之上,根据电视剧的要求和特点取舍,达到改编后电视剧的再造有序。

一般有两种方法,或只以原著的故事构架和人物关系为基本素材,然后进行再创造;或基本忠于原著,尽量发挥电视剧的特长。前者可挥洒自如,后者则较受约束,但对名著改编定位前者是不够科学的。

在这方面黄蜀芹的《围城》做了正确的选择。历经五载,把十集电视剧当作五部电影来拍,极其认真、严谨。在最大限度地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电视剧艺术的特长,不拘泥于形式,把一部长篇小说由原定的十一集压缩为十集,两集为一个单元,以方鸿渐为中心视角,叙述他“回上海”,“进沙龙”,“去内地”,“在三闾”,“小家庭”⒃的人生经历,演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⒄这一深刻的人生内涵。电视剧《围城》是在虔诚地求教于原作者钱钟书先生,编、导、演通力合作之下产生的现代文学名著改编雅俗适度

得体的典范,既有很强的观赏性,又极具文化品位。

而《雷雨》却把一部四幕话剧拉长成二十集的电视剧,过于冗长,前后两部分衔接牵强,许多人物的穿插也有画蛇添足之嫌,虽注意了设置悬念,吸引观众,但这只是表面文章,改编后并没有形成再造有序。就像杨新敏在《论电视剧的戏剧性》一文中所述:“戏剧《雷雨》前面三幕蓄势,到最后达到高潮,使作品极富于结构的张力。但电视剧《雷雨》中,这股子张力却完全没有了……在这里,这场雷雨不是到最后在高潮处落下来,而是动辄就下一场……事实上到作品结尾处,也早已没有什么让观众惊心动魄的高潮。”⒅

第三,扬长避短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各有短长,名著的电视剧改编应在重内容的基础上扬其所长。电视剧的优势在视听直感,生动传情。

如《雷雨》的改编,某些硬件形式很讲究,整部剧的用光利用了电影的表现手法,非常精致。每位演员的选择恰当,主要演员赵文、王姬、归亚蕾、鲍方、雷恪生的表演有很多可赞赏之处。全剧的音乐也很成功,片头、片尾蔡琴唱的两首歌,旋律低沉、幽怨,耐人寻味:“……你无波的心情,比我的泪还冰凉……夜那么长……听我的爱断情伤。”有些场景,如“闹鬼”一场,侍萍一袭白衣,梦幻的情境令人印象深刻。全剧的各场景安排也很真实得体,但因全剧的软件——内容的缺失,演员表演得再好,形式再精致也无济于事,因为电视剧的所长在内容而不是形式。

另外,改编中也并未发掘原著中可发挥电视剧特长的内容。如《雷雨》剧本的“序幕”和“尾声”,因舞台时空限制从未演出过,而电视剧容量很大,声、光、电等技术手段的使用和调动非常自由,但可惜编导者并未把它引入电视剧中。

对于现代文学名著的电视剧改编,应重内涵,追求高层次的雅俗共赏,这样才能拍出像《四世同堂》、《围城》这样的电视剧精品。

注释:

⑴⑷转引自《曹禺年谱》田本相张靖编著第29、17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⑵⑶《曹禺文集》第1集《雷雨·序》第211、213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

⑸《雷雨研究论集》主编田本相刘绍本曹桂芳第203页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⑹《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第41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⑺《老舍文集》第15卷第333、335页《谈通俗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⑻《文艺美学》胡经之著第356、35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⑼⒂⒃⒄《围城内外――从小说到电视剧》主编解玺章《钱钟书•杨绛谈<围城>改编》孙雄飞第41、43页《我们选择了艰难――谈<围城>的改编》孙雄飞的i68、72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⑽《影视语言教程》李稚田著第22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⑾《朱自清散文选集》主编林呐徐柏荣郑法清第281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