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融资范例6篇

订单融资

订单融资范文1

关键词:物流金融;订单融资业务;风险类型;过程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8)12-0066-05

一、订单融资业务产生和发展背景

订单融资业务是指金融机构以企业所签订的有效销售订单为依据,实行“一单一贷、回款结算”的风险控制办法,发放针对该订单的全封闭式贷款业务。这一业务最初主要应用在国际贸易中,也称为打包贷款,即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出口商收到的国外订货凭证为依据,在出口商接受国外订货到装运前,为出口商提供所需流动资金的一种贷款。随着产业经济从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发展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的运行机制从推动式变为以客户订单为驱动的拉动式机制,而基于订单的融资业务也逐渐从国际贸易领域扩展到了供应―生产―销售的整个交易链条中。

归纳而言,发展订单融资业务在供应链竞争的时代具有以下两大优势。

(一)发展订单融资业务能够有效解决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一种特定商品的供应链从原材料采购,到制成中间及最终产品,到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了一个整体。在这个完整的供应链中,将会有大量中小企业为核心厂商提供零配件加工或者服务;它们的业务行为紧密配合核心厂商的生产计划,并且为了尽量避免库存,降低生产的不确定性,越来越趋向于按照订单实时生产和销售。一般来说,核心厂商因其强势地位,不会提前支付全额的订单货款;相反,会在中小企业完成订单后延期付款。这样,从依订单采购到收回销售货款这段时间,就需要中小企业准备原材料货款、生产资金、人工费用等大量流动资金;订单越大,订单数量越多,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缺口就越大。为了填补这一缺口,中小企业常常需要外部融资,但它们既没有足够的信用评级,也没有足够的抵押资产和第三方保证,因而按照传统的信贷方式将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订单融资则可以有效避免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因为在供应链环境中,中小企业获得的生产或服务订单,代表了下游核心厂商的信用和支付能力。在下游企业的信用度高、业务良好、具有长期合作历史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只要能够完成订单业务,就能够保证销售收入,也就能够充分保证订单融资业务的贷款安全,使银行等金融机构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

(二)在供应链竞争时代,银行与物流企业合作创新能有效降低订单融资业务风险,从而使业务可行

虽然订单融资业务能够有效地避免传统银行信贷方式的信用风险,但是订单融资业务操作过程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在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订单融资中,银行并不很了解借款企业和相关订单的信息,对企业主体的风险以及用来担保的订单有效性和可实现性缺乏准确的评估,对订单所涉及的物流和资金流的封闭式控制也缺乏专业技能,监控成本高。因此,依靠银行本身单独进行订单融资业务难以对业务流程中遇到的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和操作风险等进行有效控制。而若银行与物流企业合作进行金融创新,就能够使这些问题消除。尤其是在供应链竞争时代,物流企业更加规范,信息化程度更高,实力更强,业务涉及的范围更广;它们非常了解中小企业的经营实力和状况以及和下游企业的贸易关系,也很了解订单融资所涉及的质押物的规格、型号、质量、价值、销售区域和承销商等。因此,银行若与具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在订单融资业务中开展合作创新,显然能够有效地降低订单融资业务的风险,使业务开展可行。

正是由于订单融资业务相对于传统信贷业务的优势,再加上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创新,订单融资业务获得了迅速发展。近几年,国外的金融机构,如法国巴黎银行、荷兰万贝银行和美国花旗银行等等,纷纷与物流仓储企业合作,开展包括订单融资的物流金融创新;还有些金融机构成立了专门的物流银行,如1999年美国摩根斯坦利投资3,5亿美元给上市物流公司Redwood Trust,用于开发包括订单融资的物流金融业务;而世界物流快递业巨头UPS更是收购了美国第一国际银行,成立了专门的UPS金融公司,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金融服务,以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同步化。我国台湾省近些年也出现了大量订单融资业务,如台塑集团的订单就被称为“铁单”,获得台塑订单的供应商只要按规定完成订单就能够保证货款的按时收回,因此金融机构很乐意将其作为融资的担保品。而随着物流与金融业务的有效整合,订单融资业务在内地也获得了较大发展。在我国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大型核心工厂,而随着大型核心企业业务的开展,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围绕核心企业成为了制造供应链上的一环。为解决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流动资金缺乏和融资困难等问题,民生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就与物流企业合作,广泛开展了基于订单的中小企业融资业务。但相比于现实需要,我国的订单融资业务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因此,充分识别和评估订单融资业务控制过程风险并采取相应策略,能够促进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更有效地解决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二、订单融资业务控制过程分析

(一)订单融资业务基本特征

在银行和物流企业合作开展订单融资业务的创新中,中小企业必须持合法有效的、已收取一定比例预付款的销售订单向银行申请销售订单封闭贷款,然后由银行、物流企业和借款企业三方签订融资合约;合约签订后,银行会要求借款人在贷款银行开立结算账户,并要求合作的物流企业对相关物流和资金流进行监控,使销售回款作为还款来源实时结算,保证贷款资金在该账户内的封闭运行。一般来说,订单融资业务贷款发放的对象为产品有市场、有效益但缺乏生产流动资金的中小企业;贷款用途是满足企业生产销售订单产品的流动资金需要;贷款手续力求简便,由金融机构对接受订单企业实行规模授权,专项用于订单业务的生产。这种贷款业务的主要特征有三个方面:一是封闭性,即“一单一贷、专款专用”,从而由额度风险控制和长期贷款思维转化为单笔授信和贸易短流程的风险判断和控制;二是灵活性,即业务具有及时、简便、循环使用、效率优先的特点,能够保证生产运营的顺利进行,非常符合中小企业贷款;三是复杂性,即业务由主体准入为基础的风险控制理念转变为基于过程控制,或在把握主体的同时控制资金流、物流的

风险控制理念,所涉及的物流和资金流较为复杂,监控难度高,所以需专业的物流企业有效参与。

(二)订单融资业务控制过程分析

一般来说,即便管理和控制最简单的订单融资业务都是相当复杂和繁琐的。这种复杂性主要来自于借款企业本身。借款企业要实现订单,获取转化为现金形式的利润,需要经历一个相当复杂的价值链增值过程,需要完成一系列的任务;中途会遇到各种问题,所以要控制订单融资业务的过程风险,就必须首先了解借款企业实现订单的整个运营流程。

结合图1,可得订单融资业务的控制图。从图2可以看出,银行和物流企业合作对拥有下游厂商订单的企业开展订单融资业务,并对业务进行相应控制;控制的重点是借款企业实现订单并最终收回现金的整个运营过程,包括采购、生产、销售运输、提供服务和货款回收五个环节。借款企业是否运营成功,主要看是否能实现订单收回货款。因此,是否满足下游厂商的需要,对借款企业来说将是关键的因素,也是融资方业务控制的重点。

作为融资方应仔细分析订单实现的五个环节。具体来说,采购是最初的环节,是指用银行贷款获得原材料及所需服务来实现订单生产。紧接着是生产环节,借款企业将通过生产制造将劳务和原材料转化为最终产品。由于对生产制造型企业来说,生产无疑是它的核心环节,也是融资方需要重点控制的一个环节。在销售运输阶段,借款企业应尽量满足下游厂商的交接要求,包括时间、数量、服务和经验方面的要求。因此对于运输,借款企业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来确定是自行完成,还是外包给第三方,还是由下游厂商来实行,并确定用什么方式来将产品交给下游厂商。在提供服务阶段,借款企业须在产品交接后给下游厂商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包括辅助下游厂商正确使用产品、回收有缺陷的产品以及保证产品使用安全等,这样可以使下游厂商满意,从而保证货款回收的安全。而在货款回收阶段,借款企业须继续保持和下游厂商长期稳定的关系,并组织专门的人员严格管理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以降低货款回收风险。

三、基于过程的订单融资业务风险分析与管理

(一)订单融资业务的过程风险分析

不同于传统的信用贷款,订单融资业务由主体准入为基础的风险控制理念转变为基于价值链过程控制的风险管理理念,因此,了解借款企业的订单实现过程是识别、评估和控制订单融资业务风险的关键。图3就是借鉴商业借贷中的一些策略构造的订单融资业务过程风险分析模型。这个模型为融资方提供了一个全面、有效和实用的方法,用来分析、管理订单融资业务的过程风险。

从图3可以看出,订单融资业务的主要风险可以分为五种:订单实现过程风险、环境风险、信息系统风险、下游厂商违约风险和物流企业监管风险。这些风险都会影响借款企业实现订单的能力,并最终影响订单融资业务的贷款偿还。在这五种风险中,订单实现是影响订单融资业务贷款偿还的最重要因素,所以订单实现过程风险分析应该是基于过程的订单融资业务风险分析模型中的核心;而其他四种风险,则是通过影响订单的实现过程而影响订单的融资业务。以下将逐一对这些风险进行讨论。

1.订单实现过程风险

借款企业实现订单的过程充满着风险,这些风险都会影响现金流量。

(1)采购。根据图3可知,借款企业实现订单的最初环节是采购。在这个环节中,隐含了一些重要的风险因素。首先是合约条款方面的风险,这些风险指的是借款企业由于缺乏相关可靠的信息而使企业在定价和制定其他合约条款时不能有效维护企业利益。例如,采购时间的不合理、成本太高以及采购的原材料不合格等等。其次,进货渠道也影响了采购环节,比如一些关键资源的进货渠道过于狭窄,造成在进货上受制于供应商;若供应商违约风险加大,则影响采购的时间和质量。最后,资源的配置也会影响采购环节,主要是由不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相关信息缺乏所造成的;也就是说,采购的资源批次、数量和时间是否合适,稀缺的资源是否能保证各个部门以及风险和收益的均衡,是否利用得更有效率,将影响借款企业在采购环节的竞争优势,从而影响采购的效率和效果。

(2)生产。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将导致订单实现过程风险的增加。生产效率是影响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借款企业如果不能以有效的方式生产出价格合理和高质量的产品,就会威胁订单的顺利实现。此外,银行还须考虑产能失衡的风险。其中,产能失衡的风险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指借款企业可能缺乏足够的产能,导致无法及时满足订单生产的需要;二是指借款企业也可能由于产能过剩而导致利润降低,从而引起风险。

(3)销售运输。产品生产出来后必须销售运输给下游厂商。在这一环节中,借款企业有可能自营物流或者将运输职能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如果是后者,联盟伙伴的选择会影响销售运输环节,它将成为影响销售运输的关键因素。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第三方的道德风险。当第三方不按照合约规定完成职能时,就会大大影响借款企业物流战略,从而影响订单实现的效果;而当销售运输的职能被不同的企业与部门分担时,协作与沟通产生风险的概率也将增加,它们对订单实现也有影响。另一个影响产品运输环节的风险因素是运输周期的不确定性,即订单产品是否能够在规定的时间运达正确的地点。最后,许多订单实现过程出现风险都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分销运输渠道,这使得产品不能以一种及时可靠的方式运达下游厂商,所以运输渠道的选择也是融资方必须关注的风险。

(4)提供服务。订单产品被运抵下游厂商后,借款企业必须提供合约规定的售后服务。这个环节会遇到与顾客满意相关的风险,即借款企业处理下游厂商的抱怨、问题和售后服务无法达到顾客的预期,从而影响货款的正常回收;这个环节还会有大量客户信息的反馈,而这些信息对后续订单的采购、研发和生产影响很大,因此处理不当也可能产生风险。此外,由于产品缺陷产生的高返回率,也意味着借款企业货款正常回收的风险增加。

(5)货款回收。订单实现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货款回收。在这个环节中,货款的回收期是产生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回收期越长,由下游厂商还款不确定性造成的风险越大;而与下游厂商保持稳定的关系也会影响货款的回收,作为融资方要重点审查这个因素;此外,货款的有效回收还与借款企业本身的回收能力相关,借款企业是否有专门管理应收账款回收的部门以及与其他部门(尤其是财务部门)的沟通如何,是否有专门的人员以及他们的经验如何,是否有一贯稳定的程序处理货款回收等等,这些都将影响货款的顺利回收。

2.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指的是借款企业运营环境产生的风险。它可能影响订单实现过程的某个或某几个环节,有的甚至影响订单实现的整个过程。环境风险实质上可以分为自然、经济和政治三种类型。自然风险主要指的

是由火灾、洪水、风暴等引起的自然灾害对订单实现的影响,比较难以预测,因此要求借款企业有相应的应急机制来有效转移与缓释此类风险。经济风险反映的是和借款企业订单实现相关的劳务、资本和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它们包括原材料价格、就业率和工资水平、通货膨胀率和利率等因素。如果借款企业对这些风险相当敏感,那么这些风险对订单的有效实现将有很大影响。此外,经济风险也可能包括行业因素,例如行业的竞争度等,这些将影响对资源的争夺,从而影响订单的实现效果。政治风险主要指的是地方、国家乃至国际上的一些重要事件所导致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将影响订单的实现。例如发生战争或突发事件影响整个宏观经济,或者政府颁布法律规章改变了与借款企业订单实现相关的运营等。

总之,环境风险同样会影响订单实现的过程并最终影响现金流;但它在借款企业的外部,超出了借款企业的控制范围,因此对借款企业和融资方来说,管理和控制都相当困难。

3.信息系统风险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与信息系统相关的风险也越来越重要。因为现今企业的采购、研发、生产和运输都离不开信息系统。例如,ATM网络、自动化生产和客户服务系统等等,需要大量的硬件和软件,而这些硬件和软件的性能和使用情况都会产生大量的风险。因此,借款企业是否能确保信息系统平稳运行,是否有有效的措施及时处理遇到的突发问题,是否有对信息系统进行持续更新的能力,这些都会影响订单的实现。作为融资方,为确保货款的回收,就必须关注借款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以及与相应风险管理有关的措施和程序实施状况。

4.下游厂商违约风险

发出订单的下游厂商违约风险也是影响订单实现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下游厂商的资信状态,包括一些基本指标,如财务状况、资本实力、企业管理素质、领导人素质和现金流状况等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订单的实现,从而给订单融资业务的融资方带来风险。因此,在业务的合约中还可以将授信偿还与订单发出企业进行责任捆绑,以利用整体的供应链信誉关系实现有效的风险控制。融资方对发出订单企业的信用评估,和信用贷款中对借款企业的评估方式基本一致。不过,由于订单融资业务主要依靠订单的实现,所以对发出订单企业的信用评估更强调它们的历史信誉和过往的交易记录,这些指标理应获得更高的权重。

5.物流企业监管风险

因为物流企业最了解借款企业的运作及基本状况,银行需要物流企业实行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做到销单独记账、成本费用单独核算、效益利润单独反映,即从银行信贷资金的注入到原材料的购进、从产成品的销售到货款的归行、从本息的收回到整个资金的运转过程均实行封闭,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必须按合约担负监管职能。因为在物流企业的监管过程中,银行和企业是委托关系,所以肯定会产生物流企业的道德风险;也就是说,物流企业有可能欺骗、不负责任、虚假上报或者监管失误,而物流企业的监管风险将影响订单融资业务的实现过程,物流企业的监管水平也将直接影响订单的实现过程。

(二)管理订单融资业务的过程风险

基于过程的订单融资业务风险分析模型,比较全面地描述了借款企业实现订单融资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这个模型能够在以下几个方面帮助融资方管理订单融资业务的过程风险:一是识别影响借款企业实现订单的风险因素;二是确定借款企业实现订单的风险产生来源、产生原因和产生方式;三是评估借款企业实现订单过程中主要风险的大小、集中度和对现金流的影响。

当分析了借款企业订单实现过程的各种风险后,融资方就需要在考虑自己的风险容忍水平时,采取相应措施来管理这些风险。风险管理的策略通常分为四种:一是规避风险,即自觉选择不会产生风险的业务活动。由于风险是企业活动的内在特征,完全规避几乎不可能,因此好的选择是找到一个均衡。就拿订单融资业务来说,这意味着应对超过了融资方风险容忍水平的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和规避,而对一些在容忍水平以内的风险则可以接受。二是接受风险,即当风险收益高于风险造成的损失并且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时,作为融资方可以接受相应风险。这样做也是出于均衡的考虑。三是分散和转移风险,即采取“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面”的方法来分散和转移风险。通过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来降低订单融资业务的风险暴露。比如,对已经识别和评估的具体风险,融资方本身既可以要求借款企业进行相应的保险,也可以对风险进行套期保值,从而有效地将风险分散或转移;再比如,通过运用金融工程的方法,融资方可以将订单融资业务面临的风险暴露加以分解,从而使其自身保留一部分必要的风险,然后把其他风险通过金融衍生产品工具传递给他人,甚至还可以利用场外交易市场成功地创造更多新型的衍生产品。四是缓释风险,即通过控制风险过程来减少风险的大小。在订单融资业务中,融资方可以通过封闭控制相应的质押物或要求相应担保策略来缓释订单融资业务的信用风险,这样做可以提高贷款的违约回收率,减少违约损失。

总之,在订单融资业务中,不管融资方是采取某一种风险管理策略还是各种策略的组合,都必须基于订单实现的价值链过程对业务风险进行分析和管理,而且这种风险分析和管理是动态的,要求银行和物流企业必须紧密合作来把握业务的变化。

四、结束语

订单融资范文2

一、“订单信贷+订单农业”的运作模式

该模式以订单为载体,对订单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订单农户予以订单信贷支持,被当地农民形象地传颂为:“今天的订单、明天的存单”。

1、订单信贷与双重担保相结合支持订单企业。该县将破解订单企业融资难的路径确定在订单信贷与双重担保结合上。政府成立“订单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注册资金500万元,为订单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当地人民银行推出“订单企业退税账户贷款担保管理办法”,由退税账户对订单企业贷款进行反担保。双重担保支持订单信贷与订单企业对接,既防范了订单信贷风险,又提升了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当地农业银行针对订单企业农产品收购期集中、瞬时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创新推出“简式快速通道贷款”;农业发展银行将商业性信贷的重点放在订单信贷上,同时增加订单项目的中长期贷款。

2、订单信贷与企业垫付相结合支持订单农户。该县将资金支持订单农户的路径选定在订单信贷与企业垫付结合上。当地农村信用联社根据订单企业的订单计划及实施情况,按信贷规定对企业垫付化肥、农药、种子和收购资金的缺口给予信贷支持,并在结算上进行监督,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同时,农村信用联社根据订单农户的需求分别进行信贷投入,包括订单农户农林牧渔项目的大额农贷,订单农户其它生产经营的小额农贷,订单农户套种订单品种的短期农贷等,并创新发放“农村党员创业贷款”和“农村妇女双学双比贷款”,发挥农村党员和农村妇女的创业示范作用。

3、规范管理与风险防范相结合支持订单信贷。信贷安全是“订单信贷+订单农业”模式运行的关键。当地人行在支持政府科学运作这一模式的同时,非常重视信贷创新与规范管理相结合,适时出台了四大管理举措,防范金融风险。一是定位管理。规定订单信贷对订单农业的供、产、销环节进行服务,实行归口经营、适当业务交叉。二是业务管理。规定订单信贷的短期信用和保证贷款方式,订单企业实行资质等级评定,订单农户实行信用等级评定。三是流程管理。订单企业实施授权授信和应抵尽抵方式,aa以上企业可在授信额度内周转使用,订单农户实行大、小额农贷方式,一次放贷利随本清,借新还旧须经报批。四是风险管理。建立和运作订单信贷的评价、监控机制。

4、资信评定与诚信建设相结合支持订单经济。该县将促进订单经济持续发展壮大的路径选择在金融信用环境建设上,当地人行作为金融信用环境建设的重要组织者和参与者,注重资信评定与诚信建设相结合。资信评定主要执行金融机构现行办法,政府出台相关支持政策,不同信用等级企业实行区别优惠待遇,对信用缺失企业实行相应惩诫手段;订单农户实行“文明信用农户”评定,配之以优惠政策。在诚信建设方面,坚持以订单为基础、信贷为纽带、诚信为核心,重点加强企业订单真实性、农户订单履约性、订单信贷安全性、订单农业集约性、订单经济市场性的“五位一体”建设,以确保订单经济的规范运行。

二、“订单信贷+订单农业”的模式效应

该县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自20xx年全面推广“订单信贷+订单农业”模式以来,土地抛荒少了,有机农业超常发展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

1、订单信贷支持订单农业实现规模扩展。至20xx年底,全县订单贷款余额8750万元,累计发放额32587万元,是当年有机农业产值的1.2倍。在订单信贷的强力支持下,有机农业推广到全县60%的乡镇,土地抛荒率由20xx年山区的6.5%和平原的3%,分别下降到1.5%和0.4%;新增原生态有机产品种植土地17万亩,有机认证耕地23万亩,占全国的4%;通过德国欧格耳公司和欧盟国际生态认证中心认证的产品达34个,其中有机水稻5.1万亩,产量1.7万吨,有机农业产值25966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6.3%。订单农业的规模扩展,使××有机农业成为享誉江南的第一品牌。

2、订单信贷支持订单企业快速做大做强。至20xx年底,该县订单企业由推广初期的2家发展到现在的1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的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具有自主进出口权的有机食品加工企业6家。在订单信贷的支持下,青叶有机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经过5年的发展,订单面积达38500亩,销售收入达11628万元,实现利税587万元,带动农户5500户,成为规模以上的订单企业。与20xx年相比,目前该县订单企业资产增长近11倍,产值增加1.85倍,订单垫付资金增加7.11倍,实现税利增长3.5倍,解决下岗职工就业达8300人 。

3、订单信贷支持订单农户收入明显增加。抽样调查的该县茭湖乡15家农户,原来种植传统水稻每亩收益700元,现在种植有机水稻每亩收益1500元,实行“草莓+有机水稻”、“草莓+草莓苗”、“有机毛豆+有机水稻”的套种方式后,收益达2850元,是传统水稻种植收益的4倍。20xx年,该县大宗订单农产品中,有机水稻40000亩,有机毛豆2300亩, 有机木姜1420亩, 草莓500亩,帮助全县农民增收20849.4万元,其中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20xx年,该县农民人均收入3556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发展有机农业所产业的收入占18%。

4、订单信贷支持订单经济形成长效机制。在订单信贷的支持下,该县订单经济长效机制基本形成。一是建立订单企业的支持机制,出台鼓励政策,外引与内联相结合,确保订单企业对订单农业的引领作用;二是建立订单农业的组织机制,农户自愿组织有机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订单农业的组织形式进行配套;三是建立科技帮扶的服务机制,通过与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实现有机农业生产与科研对接;四是建立有机农业的环保机制,县、乡、村、户四级设立监控体系和队伍,实现从种子、土地到餐桌的全程检测和监控;五是建立订单农业的促进机制,包括有机农田的基本建设、有机生态链的梯度转移和有机农业的新型套种方式。

三、“订单信贷+订单农业”的实践启示

粮食安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特别是当前,国际粮价高涨,国内农业生产资料大幅涨价,如何进一步调动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农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尤为重要。该县“订单信贷+订单农业”模式发展有机农业,不仅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促进农业快速发展、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实践启示。

1、政府强力推进是关键。增加金融服务和信贷投入,改进农业经营方式并提高生产效率,政府强力推进是关键,归纳起来是“三个依靠”,即一是依靠科技帮扶,二是依靠市场机制,三是依靠金融支持。“三个依靠”中金融支持存有制度障碍,是政府强力推进的重点和难点。“订单信贷+订单农业”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金融手段,化解了制度障碍,使金融支持发挥了促进金融资本与农业资本融合的功能,进而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的集约与规模,确保了农业统筹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2、创新经营体制是重点。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必须有强力的金融支持。“订单信贷+订单农业”的支持模式,对在现行农业生产关系基础上有效实现形式进行成功探索发挥了积极作用,归纳起来是“三个促进”,即一是促进组织建设,二是促进农业服务,三是促进教育培训。该县打造以“订单信贷+订单农业”为核心的金融服务平台,进而建立以金融为纽带、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一体化长效机制,对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具有积极意义。

订单融资范文3

关键词:订单农业;专业合作社;风险补偿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6(9)-0058-04

订单农业,也称为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是指农户按照与客户签订的合同组织安排生产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把农业生产与加工销售企业联系起来,间接反映市场的需求,减少农业生产中的盲目性、无序性。2012年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确定汉中开展“订单+金融”试点工作以来,人行汉中市中心支行高度重视,结合本地区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洋县烟草公司列入重点监测企业和汉中市“订单+金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多次组织、协调财政部门、保险部门、金融机构等利益相关单位积极开展各种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洋县模式”的基本情况

洋县烟草公司主要经营烟叶收购、烟草生产和销售。2013年和2014年,每年的订单农户约290余户,履约率_95%。洋县烟草公司充分发挥企业龙头带动作用,连续多年通过与辖内烟农签订收购合同,形成了稳定的“企业+农户”的订单生产销售模式。该模式主要包含订单企业、金融机构、订单农户三大主体。

(一)订单企业

在每年四月初,洋县烟草公司按照上级公司的配额并结合历年与烟农的合作情况,确定订单农户名单和其种植面积。收购合同签订以后,烟草公司将每一份合同的主要要素内容录入系统,以备上级单位跟踪、监测。在种植前期,公司把指定的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必备要素全价卖给订单农户;在种植过程中全程提供无偿的信息和技术指导;在合同到期时,按照合同内容收购烤烟。公司财务部门按照规格进行结算,将烟叶收购款通过县邮政储蓄银行汇入订单农户的账户,并且全额返还前期烟农所支付的生产资料款项。

(二)金融机构

洋县邮储银行凭借烟农所签订的订单合同及三户联保情况对农户进行授信评级,审核通过后直接发放贷款。随之又与烟草企业签订关于烟叶结算款项代付协议,要求所有烟叶收购款项必须汇入订单农户在邮储银行开立的个人账户,以便金融机构按期能够扣收订单农户借款及本息。待烟草公司结算汇款之后,邮储银行再扣除贷款及本息,将剩余款项返还到烟农账户。整个过程中,资金始终是封闭运行管理。

(三)订单农户

烟农按照要求统一到县邮储银行开设结算账户。前期凭借订单合同向县邮政储蓄银行取得贷款,用于购买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依据订单合同种植烟叶并制成烤烟;在收购期满由烟草公司统一验收。对于不履约的烟农,来年烟草公司不再与之合作。

二、洋县烟草订单农业贷款模式探析

(一)贷款对象

洋县种烟面积10亩以上的种烟大户和烟草专业合作社。

(二)参与主体

邮政储蓄银行洋县支行、订单农户与烟草公司下属磨桥烟站、城区烟站参与。烟草公司负责全程对烟叶生产提供技术帮助与支持,指导农户自建现代烤烟炉。邮储银行成立“订单+金融”协调小组,负责组织实施烟叶订单质押融资工作,主要审核贷款扶持对象的资格和烟叶订单合同的有效性,进一步规范烟叶订单质押贷款的操作流程,监督贷款使用范围,并通过与烟草公司协作配合,做好烟农贷款回收工作。

(三)授信管理及流程

第一,由烟农提出借款申请,并到县邮储银行填制专用的借款申请书。贷款农户必须具备以下贷款条件:①贷款农户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无不良信用记录,往期无未按时履约的情况发生;②贷款农户需按照要求在县邮储银行开设账户,用于贷款发放、还款付息;③贷款农户承诺同意将各种收购款和奖励资金用于优先归还烟叶融资贷款;④贷款农户与烟草公司已经签订了烟叶收购订单合同,并且合同的主要要素明确记录在烟草公司的系统中。

第二,邮储银行接到订单农户的借款申请后,开展如下环节工作:①对农户的征信情况进行查询;②与烟草公司联系,委托其登录系统查询订单合同的真伪性,并且了解烟农往期履约情况:③指派专人对订单农户的资产状况进行评估。

第三,烟农需联合其他有贷款需求的农户成立3户联保小组,互相担保,形成利益共同体。如,2014年4月10日,洋县黄安镇烟农许某、李某、张某3户,欲向邮储银行洋县支行申请贷款。经过资信调查,许某、李某、张某3户组成联保小组互相担保,于次日顺利获取15万元贷款资金,并发放到位。

第四,县邮储银行对是否符合贷款申请额度2-3个工作日就给予明确答复。并在确保质押融资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简化手续,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目前执行的贷款期限均是一年,贷款利率是9.9%。

(四)风险控制与管理

1、贷款管理

订单融资范文4

(一)企业与农户团体签订长期订单,同时为农户提供财务支持

以泰国的“伙伴式”订单农业模式为例。公司在泰国多个地区将农户组织起来成立农户团体,与农户团体签订长期合同(通常为3年)。一般情况下,公司会增加9%—30%的种植面积来防范交货短缺的风险,多余的部分将进行速冻或深加工。公司每年与农户团体协商一次保证价格,公司会从市场价格和保证价格中取高来收购签约农户的所有农产品。同时,公司通过一个财务安全网络向农户团体而不是向个人提供财务支持。公司财务安全网络包括:向需要资金的农户团体提供无息长期贷款;若发生由于农民无法掌控的因素所造成的严重损失甚至全损,公司会向农户提供与耕种成本等额的无附加条件的赠款,弥补其损失。

(二)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规避农产品价格下跌风险

在美国,期货市场发展成熟、参与主体广泛,农产品期货品种丰富,农业信息化程度高。农场主为了避免粮食产出后的价格下跌风险,普遍借助期货市场来规避风险。一些较大的农场主直接参与期货市场;而大多数中小农业生产者则通过各种销售合作社来参与粮食流通。这种销售合作社涉及多个农产品流通环节,大多以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在具体操作中,销售合作社开展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来规避价格风险,农业生产者间接参与期货市场,销售合作社再按照一定比率将期货市场上获得的收益分配给农业生产者。

(三)发展农业保险,弥补农户的农业损失

美国和加拿大的农业保险采取的是政府指导下的市场运营模式:以国家专门保险机构为主导,负责全国农作物保险的经营和管理,对政策性农作物保险进行经济扶持,为经营政策性农作物保险业务的私营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支持。私营保险公司在开展保险业务过程中,有健全的农作物保险法律体系作为保障,政府实行税收优惠并实施较高补贴。日本的农业保险是民营保险相互会社模式。这些保险相互会社不以盈利为目标,在上级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下工作,直接面向农户,负责办理农户投保业务,收取参保农户保费、评价灾害损害程度、向农户支付赔付金等经营活动。同时,日本农业保险的分保和再保体系也非常完善,其分散风险的能力非常强。在西欧国家,农业保险的主要特点是政策优惠。由相互竞争的互助保险社和商业保险公司承担农业保险,其中农业互助合作保险社成立的基础是各种农业生产者合作组织,政府不直接参与农业保险的经营。但是,国家为了减轻参加农作物保险农民的保费负担,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和税收等政策优惠。

二、金融支持我国订单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建议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的资金扶持,通过订单农业“以点带面”,组织带动更多的农户生产发展

农业龙头企业是订单农业发展的主体,只有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才能更好地带动农户发展。部分农业龙头企业反映目前国家和地方对农业的各类扶持资金过于分散,影响了扶持资金的使用效果;而且扶持资金较少、通常只是按照项目一次性给付,作用较小。而且,在农业企业和种养大户的前期经营过程中,通常都面临着投入成本大、而收益缓慢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建议中央和地方财政整合各类农业补贴资金,对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予以重点扶持、持续扶持,通过“以点带面”,组织带动农户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

(二)金融机构应继续加大对订单农业的信贷投入,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发展

现代农业需要资金,规模化生产需要规模化资金。从目前情况看,主要是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都能够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满足订单农业中各类农业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但是,站在农业龙头企业的未来发展角度看,仍需要大量的信贷资金支持。因此,金融机构有必要继续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农业经济主体的信贷投入,推动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三)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方式,多元化满足订单农业中不同农业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

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信贷资金投放期限短,因此存在着农业资金供求期限不匹配的问题;种养户在进行较大规模生产时,前期投入大、成本回收时间长,而由于缺乏抵押物而难以获取信贷资金,部分种养大户以个人房产作抵押来获得贷款;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产品收购季节,存在着收购资金需求量大且集中的特点,资金周转率低、占用时间长;大部分农业龙头企业贷款都是以土地、房产作为抵押,而采取商标、存货、应收帐款等质押贷款的方式都由于现实中操作困难而无法实现。以上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订单农业这一新型农业产销模式的发展。建议金融机构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步伐,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对农户和农业龙头企业发放中长期信贷资金;简化农业企业贷款流程,对农业企业信贷给予“绿色通道”;基于订单农业,探索以农业龙头企业作担保,向农户发放贷款的方式;探索开展农产品存货质押贷款,多元化满足农业企业和农户的资金需求;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从债券市场上直接融资;加大对银行卡的使用宣传,推广非现金结算方式,提高企业收购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健全农产品期货市场,通过市场机制完善农产品定价机制,推动订单农业发展

农产品定价机制是订单农业的一项核心内容。而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农民获取的信息有限,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对农户和农业企业的收益影响很大,进而影响到农业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了规避农产品的价格波动风险,建议在制定、推广农产品标准的基础上,发展我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在现有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上,增加期货上市交易品种,完善上市农产品结构,鼓励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交易,规避农产品交易过程中的价格风险。通过期货市场,平抑农产品价格的过度波动,完善订单农业的农产品定价机制。

(五)探索建立风险基金制度,保障订单合同双方利益,促进提高农业订单履约率

订单融资范文5

汇率波动之困

近日,由一达通中小企业外贸研究中心联合深圳市万人市场调查股份有限公司,根据珠三角范围内超过1000家中小微外贸企业的实地调研数据汇总显示,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依然低迷,中小企业依然面临困境。

调研结果显示,78.63%的企业主表示,2013年以来,人民币升值成为当前影响外贸尤其是出口的最重要因素之一。20.09%的企业存在因为汇率波动而推掉订单的现象,其2013年以来平均推掉的订单额达到57.80万美元,人民币持续升值也导致出货订单的盈利能力大幅降低,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窄。另外,国际市场需求呈现波动甚至微微萎缩,21.75%的企业询盘量急剧下滑。

2013年以来,出口商品价格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接近20%的企业2013年上半年订单商品单价出现了明显下降的现象,其平均下降幅度为4.35%,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缩。

《珠三角中小企外贸指数》结果显示,2013年上半年集中在机电产品且以欧美市场为主的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价格指数基本在临界100以下徘徊,尤其是欧美等主要贸易大国的价格指数呈现缓慢下滑的趋势,总体价格水平低于上年平均水平。

亟需有效融资服务

中小微外贸企业经营现状不容乐观。汇率波动的背景下,配套金融服务成为改变困局的关键因素。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以来近80%的企业订单额并未出现增长,其中接近3成企业反而出现了下降,经营现状并不理想。另外,成本变化显著,总成本提高了4.22个百分点,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窄。

目前外向型中小微企业的订单结汇方式主要以T/T为主,分布比例达到 72.50%,信用付款方式依然缺失较大,导致中小微外贸企业流失了大量的大额订单。有33.22%的企业存在“因为支付方式不能达成一致而丢失订单”的现象,其平均丢失订单额占企业订单总额的11.52%;超过7成的企业存在资金缺口,其平均每月缺口额达到67.55万元人民币,资金缺口巨大。

更加严峻的是,接近三成的企业在总体订单尚未有明显增长的条件下,资金缺口依然呈现扩大的趋势。企业还表示,有效融资服务对于中小微外贸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至关重要,有接近一半的企业明确表示需要持续性融资,其融资的主要目的为生产设备更新、新产品基数研发、原材料备货和市场营销推广。

订单融资范文6

(一)集体合同签订率不平衡、覆盖面有限目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方面的《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规定》等法律法规,对集体合同的内容、缔约形式、订立程序及合同效力等方面做了规定。金融企业作为用人单位,也必须遵守相关规定,与各自的工会签订集体合同。但实际中,金融企业集体合同的签订仍存在签订率不平衡,覆盖面有限的问题。

(二)集体合同内容空泛、条款简单《集体合同规定》对集体合同的内容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对签订集体合同的行为做出了具体指引。但现实情况中,即使是集体合同签订率最高、集体合同制度落实最好的国有金融企业,其集体合同的内容仍然过于空泛、条款过于简单,没有很好的反应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三)集体合同签订程序不完整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以集体协商谈判的形式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协商谈判的主要形式为用人单位和工会(或劳动者代表)之间召开协商会议。经协商谈判后形成的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但是,在实际中,大多数金融企业并没有协商过程,集体合同多为格式合同,签订过程形式主义。

(四)集体合同重签约、轻履行在我国,相当一部分用工单位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不好,重签约、轻履行现象普遍存在,金融企业也不例外。由于金融企业劳动者流动性较大,集体合同签订常缺少谈判协商程序,合同内容较为格式化,因此,大部分金融企业在签订集体合同后,不能够很好的履行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缺少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导致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保护。

二、金融企业集体合同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集体合同立法存在缺陷,缺乏可操作性我国有关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虽然都有集体合同的相关规定,但大多为原则型规定,其内容不够具体,规范效力有限。就目前我国金融企业实际情况而言,需要形成金融企业行业性集体合同及跨地区性集体合同,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金融企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工会不够独立,集体合同制度功效有限在签订集体合同过程中,工会作为劳动者团体的代表,承担着与用工单位进行协商谈判的重要任务。如果工会不独立,而隶属于用工单位的话,劳动者的权益在集体合同中难以得到保护。而我国的工会仍隶属于行政机构,有的工会成员甚至还由企业指定。

(三)工会组建率不高,导致集体合同签订率低虽然我国的金融企业大部分为国有金融企业或国有控股金融企业,但股份制金融企业、合资型金融企业、外资型金融企业及私营型金融企业等也将成为我国金融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合资型金融企业、外资型金融企业及私营型金融企业等金融企业中,工会的组建率还较低,在没有成立工会的金融企业中,劳动者难以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其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四)没有明确的罢工权,集体谈判易陷入僵局用人单位不接受工人的要价时,工人便无法通过依法罢工推动谈判的进行。因为担心要求得不到用人单位满足而又没有罢工权利作为保障武器,只能降低条件来换取用人单位与其签订合同,这样签订出来的集体合同的质量较低。

三、金融企业集体合同机制的完善措施

(一)完善我国的集体合同立法我国之前颁布的《劳动法》等相关法律,都几乎没有规定集体合同制度的法律责任。对于我国目前主要存在的诸如集体合同集中于企业级别、谈判环节缺失、签订率低、内容空乏、针对性不强、重签订轻履行等问题,没有法律责任的规定。而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也没有规定其对上述存在现实问题的监管。所以我国需要出台一部单行的《集体合同法》,来扩大集体合同的主体和签订范围,规定集体合同的法律责任和监督检查。应增加一些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责任条款,从立法层面保障集体合同制度的顺利实施。

(二)解决工会独立性问题要解决金融企业工会在签订集体合同方面的现实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要改善金融企业工会的法律地位问题。工会法律制度中应明确基层劳动者,在地方工会或行业工会指导下建立工会组织,由会员按照一定的规则,选出代表这一群体劳动者利益的工会主席。基层工会的会费实行政府、企业、个人三种来源渠道。由政府补贴一部分,由会员缴纳一部分,企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拨付一部分。个人部分和单位部分可以比照社会保险费缴纳办法由企业按月代扣代缴给相应的工会组织。这样就从组织结构、工会主席的选任、工会经费的来源方面保证了工会的独立性和代表性,为工会组织代表劳动者以团体的力量与用人单位协商谈判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工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增加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