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繁体名字范例6篇

好看的繁体名字范文1

反方:韩冰玉 万博雅 黄梦瑶

【典子的话】

“是否应该学习繁体字”这个话题,我有发言权。我从小就喜欢书法,那时临的是颜真卿的字帖。临帖不久我就发现,字帖上的繁体字虽然笔画“稠”,但写出来好看。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了这种笔画很“稠”的字体,开始留意一些书法作品,景区的楹联、碑刻,慢慢地,我就能大体读懂一些古籍和港澳台地区的繁体字出版物了现在,我的手机设置的还是繁体字,不为别的,就为喜欢。

呵呵,上面的话说的尽是个人好恶,下面说说本次辩论情况,本次辩论,正方大体是说繁体字的“珍贵”。而反方总体是说简化字的“好用”,正反双方都辨到了点子上。

获得本期“最佳辨手奖”的是来自河南沁阳市第二中学的翟睿冰,她的发言思路清晰,内容充实,从“理”和“情”两个角度展开辩论,“情”“理”兼备。典子将送她一拳有典子签名的小说《黑焰》。6位小辩手除获得稿费外,都将获赠典子签名的本期样刊。

某市6部门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一项活动:“每人要读一遍《说文解字》,并至少认识500个繁体字……”此举一出,网上网下,一片热议。

反对者有之,认为学习繁体字是“开历史倒车”。认为当初简化汉字就是为了提高书写效率,使学习汉字更加容易,现在重提学繁体字无异“开倒车”。简体字易懂易学,也易向世界推广,现在应该继续推进文字改革。使其更简单易学。

赞成者却认为,炎黄子孙不认识繁体字是种耻辱。认为简体字只是为了学习方便,汉字的精华是由繁体字体现的,文明古国的精髓要继承。另外,认识些繁体字,还能更好地阅读古文典籍,学习更正宗的传统文化。

正方 (550000)贵州贵阳市第十七中学初二 唐 果

一点儿不学繁体字,我认为这是一种狭隘的想法。繁体字演化为简体字是为了书写更容易,繁体字可以说是简体字的根基,不学习繁体字。不了解繁体字,就不能从根本上了解中国文化。繁体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结晶,是打开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璀璨文化宝库的钥匙。

汉字文化发展至今形成了一条汉字演化链,如果抛开繁体字这一环,汉字演化链就会断裂,我们今天的简体字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请设想一下,断裂的汉字链怎么能指引我们以及后人去吸收中国古代悠久而璀璨的文化并继往开来呢?

还有,同一个字,一繁一简两种写法,通过比较你会发现,繁体写法不仅直观,而且端庄大方,让你更能感受“点横撇捺”间透出的那股东方神韵。

反方 (466300)河南太康县城关镇实验中学初二 韩冰玉

我认为繁体字不该学习,理由有三:

一、简体字乃是繁体字的后代,本来就是从繁体字中来的。推广简体字的好处,首先是规范了文字,看看鲁迅先生写的《孔乙己》中,光是“茴”字就有几种写法,太烦琐了:其次是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中国文盲率下降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简化字的推广。

二、简体字比繁体字书写效率高。简体字现在人们天天接触,基本上已经约定俗成。另外,现在生活节奏快,大家学习、工作都很繁忙,而写简体字能节省书写时间。

三、简体字清晰度高。对初学者来说,它笔画少,不容易看错,减轻了记忆的负担。

因此,不该学习繁体字。

正方 (621000)四川绵阳东辰国际学校初2013届11班 张楚宜

中国的文明是靠繁体字流传下来的,如果我们都不识繁体字,许多古代书籍就有可能成为“天书”。当初简化繁体字是因为繁体字太难写,笔画太多,但如今科技已十分发达,在电脑上打出繁体字和简体字的速度相信不会有大的差别。

父亲说,在他小时候,中国推行过一种特别简单的字,老师把新旧字对照表发给他们。好好的“道”字要写成“刀”加“走之儿”,幸好不久后就被淘汰了,不然汉字真的要大变脸,超级简化失去故有的神韵和风采。

有人说你要学习繁体字,不如干脆恢复甲骨文。这种说法实在荒谬。繁体字经过几千年的不断修改,已经比较稳定。而甲骨文不同,它是没有规范的文字,几乎每个字都有不同的写法,而且同一个字由不同的人书写出来也有所不同。

我们可以使用简体字,但需要适当学习繁体字,我们有义务把祖先留下的文明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反方 (621000)四川绵阳东辰国际学校初2013届11班 万博雅

有人说,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我们不能舍弃的瑰宝。简体字顺应时展和社会需求而产生,它也是一种文化,难道不是一种瑰宝吗?也许在几十年、几百年以后,简体字不再是主流,其他字体取而代之也是十分正常的。我们的文化必须跟随时代脚步进行更新、变化,才不会被时代遗弃。

有人说,继承了中国韵味的字体才是“正体字”,很多繁体字可以会意、形声等,而简化字则体现不出来,比如“有爱无心”(爱一爱),“有亲不见”(亲―)等。但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对,每个时代都有不同于其他时代的“正体字”,而不是必须沿袭传统字体才算“正道”。

总之,我认为简体字很好,并没有失去汉字的风韵。同样,简体字作为一种语言交流的载体,也实实在在促进了人们的交流沟通,这就足够了。

正方 (454550)河南沁阳市第二中学1001班 翟睿冰

我认为,中学生还是学习些繁体字为好,因为繁体字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比如在阅读一些古典名著或港澳台等地的出版物时,因不能很好地辨识字音、字义,会产生阅读障碍。

众所周知,繁体字仍有很多群体在使用。在港澳台与海外华人圈里,主要通行的还是繁体字。时下流行的电脑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大多分为简体字与繁体字两个版本。网站也大多有简体字版与繁体字版,浏览器也往往安装“繁体字库”,以便浏览用繁体字做的中文网页。在广告、牌匾、标志等社会用字方面,繁体字则用得更多。可见,繁体字仍在我们身边,它没有随汉字简化而远去,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繁体字毕竟是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字。中国人对繁体字仍然怀有特殊的感情。在时下艺术家的书法、篆刻作品中,汉字常常以繁体字的面目出现。何况还有大量流传于世的书法精品,更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繁体字辨别能力才能更好地欣赏。学习繁体字,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汉语文化的理解,增进对汉语文化的感情。

总之,掌握繁体字,是提高个人文化修养、生存能力的需要。中学生有必要学一些繁体字。

指导老师:翟乐峰

反方 (363000)福建漳州市第二中学初一(3)班 黄梦瑶

我认为,学习繁体字的用处不大。

好看的繁体名字范文2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网络时代,以网络为媒介的交流方式层出不穷,近年来广为流行,其中颇受人们亲睐的是微博。微博的主要功能是聊天,还有文件传输、手机短信服务等其他功能。微博用户群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注册用户群,且用户数量一直呈攀升态势。

新浪微博是由新浪网公司开发的,以“玩”和“聊天”为基本定位的产品。由于其界面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功能齐全,故而一经问世就几乎垄断了中国的在线即时通讯软件市场,其用户群一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注册用户群,是目前亚洲最大,全球第三大即时通信网络。围殴的用户群数目如此庞大,而且一直呈攀升状态。微博已日益成为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平台,于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影响了一代人的价值观念。

人名是一个人的外在标志,是一个社会人与另外一个社会人之间互相识别的符号。人一呱呱坠地,都要有一个名字,它是人的社会代号。人们使用微博时为了标志身份,也会给自己起一个代号,这叫微博名或微博昵称,属于网名的一种。刘澍心和吴十日认为:“网名是计算机用户在网上所使用的中文名字,也叫做昵称。”笔者认为:网名就是网民在互联网上使用的,用以识别身份的代码。它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文字、数字、字母、拼音及符号等。

微博名形式千奇百怪、内容丰富多彩。这是因为微博名是适合网络注册的要求产生的,是在“写“的前提下出现的。在微博上,我们可以不受传统姓名的种种限制,根据心情、爱好等随意给自己取一个心仪的名字。微博名丰富多彩,初看起来杂乱无章,但仔细研究之后,发现它还是有章可循的。为了研究的需要,本文从形式和内容这两个角度对微博名进行分类,每个角度下又详细分为不同的小类。

形式上,微博名形式千奇百怪,从形式上把微博名分为六种:纯汉字型、汉语拼音型、外文字母型、数字型、符号型和杂糅型。纯汉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字型这一类型在微博名总体形式中占57.7%,最为常见,其中又分为繁体字型和简体字型两类,以简体字型为主(占55.5%)。繁体字又分为传统繁体字和非主流繁体字两种。传统繁体字(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繁体字),是传统中华文化中所使用的中文书写体系。1956年推行简化字时,把简化前的传统汉字称作繁体字。非主流繁体字是一些年轻人为了追求时尚,常使用一些冷僻字等非正规化文字,是个性、张扬、另类的、符合自己心中的字体。

繁体字:?讨?勰恪⒍??湖、?小喵喵喵(简体字:猫小喵喵喵)、?行天下(简体字:龙行天下)。

简体字:蓝色忧郁、乖乖兔、润润爱瞳瞳、曾经遇见。

与传统人名相比微博名是传统人名在网络世界的变异,二者有明显的不同。宛新政在《穿过你的记忆的我的名—网名趣谈》( 2001)中论述了网名的特点:隐蔽性、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态意性,认为网名的千奇百怪,折射出网虫群体审美观、价值观的多元倾向。作为网名组成部分的微博名,同样也具有这些特点。

1、形式上:多样性

网络给人们提供了自由、随意命名的条件,在互联网这个“精神家园”里,可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网名因而个性纷呈,千姿百态,构筑了一道亮丽的“网景”。传统上人们取名,是为了自称或他称之便,既讲究声韵之美,又讲究字形、字义之美,一般以汉字为主;而微博名是人们在微博上的身份标记,是在“写”的前提下产生的,形态万千,既有汉字,又有拼音、字母、符号等。

2、内容上:恣意性

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传统取名人们总是引经据典、咬文嚼字,以寄托志向或期盼好运;而微博名却打破了取名传统,只要使用者喜欢,一切皆可入名,内容大胆开放、毫不忌讳,例如:爱情骗子、傻佬.玲、欠钱无痕等。

3、身份上:隐蔽性

微博名打破了“姓十名”的传统人名模式,很少负载真实的个人信息,很难看出微博使用者的年龄、性别等,令人不免有“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之感,例如:“幽远如菊”可能为男生,而“水寒三千”则可能为女生。

4、稳定性上:随意性

现实生活中人的姓氏是祖辈定的,名字也大都不是自己起的。真名具有强的社会限定性,一旦上了户籍,是不能随意更改的,往往要使用一辈子;而微博名可以随时更换,在不同阶段、不同心情下可以使用不同的名字,更换方便快捷。我曾认识一个上班族,她以前的微博名为“做人难”,后来改变了生活态度,于是将微博名改为“笑对人生”。

语言和社会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社会是动态发展的,人们处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社会的各种因素和个人的不同特征也会对语言产生影响。人名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蕴含着民族文化的深层意识,折射着民族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种种变化。“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乃至不同生活环境的人在取名时又会有不同的取名心理,在选词用字上就会有差异,研究人名与这些社会因素的关系,则是社会语言学的课题之一”。

微博名属于网名的一种,是传统人名在网络世界的变异,同样也会受到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在研究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对微博名命名的影响之前,我们先根据搜集到的语料,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对微博名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于下文更好地探讨问题。

好看的繁体名字范文3

难道老婆做家务,老公要发工资吗?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容时尚报》社长兼总编辑张晓梅再一次成为争议人物,有关“家务劳动工资化”的提案引发了不小的波澜。

在最终被命名为《建议家务劳动价值化,切实保障女性权益》的提案里,张晓梅表达了这样的想法:从事家务劳动一方所创造的价值应当被肯定,付出的劳动应当得到相应的补偿;为家庭付出较多义务的一方,在离婚时可以请求补偿;张晓梅还提到,女性往往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她们因此失去了深造学习以提高自身技能的时间,直接结果就是导致女性的自身能力有限、竞争力不强,这造成了女性就业困难,也影响了女性自身的发展。

显然,这并非仅仅是一个“发工资”的问题,张晓梅再一次被“误读”了,但把家务劳动放到这样一个高度,对国人家庭伦理体系造成的冲击,可想而知。

“我不觉得自己另类”

在被渲染的报道中,张晓梅几乎是“另类”的代名词。

2007年“两会”张晓梅提出“‘妇女节’应更名为‘女人节’;2008年“两会”,她又抛出――女性经期应享受法定假期,将职业女性经期休假权益明确写入《妇女权益保障法》。2009年“两会”,张晓梅延续了她的“另类”风格――提出“四天半工作制”。

有诸多提案被网民认为“很傻很天真”,张晓梅对此的回应是,“很多人都在说我的提案脱离中国实际,不现实,我自己也知道不可能通过,因为依照以往的经验,提案被采纳通常都需要很长时间,更何况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增减工作时间是件很重大的事情,就算国家有这个意向,也得经过很长时间的调研。”

事实上,对于张晓梅的“非议”正集中于此:既然知道自己的“另类”提案不会被采纳,为什么还要提出来?是在“炒作”吗?张晓梅有自己的判断:“其实晚两年提出来也可以,现在只是打个‘提前量’。”

2008年人们把张晓梅“月经期休假”作为一种奇谈怪论,但2009年,成都市首部保护女性权益法规开始制定,对女性职工劳动权利提出新的规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经期可根据身体状况请短假”。

10年前,张晓梅在国外生活,看到外国人去做婚前财产公证,她曾感到荒唐,像所有传统中国人一样表示怀疑:被“公证”过的婚姻还有真感情吗?但是今天“婚前财产公证”在中国也已不是新鲜事,已被很多人选择来避免感情破裂产生的财产纠纷。

“我提出家务劳动价值化也是这个道理”,张晓梅说,“感情好的时候,多做点或少做点都无所谓,但是感情破裂分割财产时,能不能给大家提供一种考量依据呢?”

张晓梅的看法是,在这样一个愈来愈复杂多变、离婚率居高不下的社会里,多一种选择总是好的,可以使夫妻之间更好地去承担家务,“或许多年以后,这样一个大胆的想法就像‘婚前财产公证’一样进入到人们的婚姻生活中。”

“我不觉得自己另类”,张晓梅说。也许与她所从事的时尚行业有关,她喜欢关注一些“有前瞻性的事情”,那些被诸多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们关注的“老生常谈”的问题让她失去了兴趣。

在张晓梅看来,政协会议为委员们营造了一个宽松的氛围,让不同行业与不同背景的委员各抒己见,“只要他的基本政治素质符合大的语境,不要对政协委员限制太多”, “谈医改、谈房地产,请几个专家就够了。”

就像四川成都首部保护女性权益法规写入“经期可根据身体状况请短假”一样,事件本身因为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发生的变化,让张晓梅感到很欣慰。“只要是有意义的问题我们就先提出来,即使不被采纳也会推动事件的进程。”她说。

而有些事件的进展,的确“比想象的还要快”。

“恢复繁体字”的信念

以繁体书写的“爱”字,当中有一个“心”,它告诉我们要用“心”去爱身边每一个人,用“心”爱我们的民族;以繁体书写的“爱”字,是“人带着信念和理想在前行”;以繁体书写的“风”字,中间有一个“虫”,是风把生物带到世界每一个地方,带来了生命……

向本刊记者说起这些形神合一的繁体字时,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侨联副主席潘庆林十分动情。2009年“两会”,潘庆林提交了“恢复使用繁体字”的提案,“没想过会有如此轰动效应”,针对他的建议,教育部官员曾回应“简化字必须作为基本用字”,但是“在有关法律法规允许下,对繁体字的学习使用不做干预”。这让潘庆林很不满意。

潘庆林信念不灭,今年“两会”,他再次提交了恢复使用繁体字的提案:用10年时间,在使用简体字的同时,恢复使用繁体字。他的想法是,即使不被采纳,“呼吁总比不呼吁好,引起重视比等闲视之强。”

《汉字简化方案》自1956年由国务院正式公布以来,汉字的“繁简之争”就没有停息过,有汉学家甚至预言中国大陆所使用的简化字会恢复为繁体字。在潘庆光看来,繁体字是中华民族的魂、根和血脉,包含了中国人对于善恶美丑的理解,也包含着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文化传承。

但反对者的态度也很鲜明:“简体字虽然对文化本身有着伤害,但有利于学习和传播的速度”,“恢复繁体字,将是一项浩大工程,所需付出的代价和成本难以估算,”有人甚至讥笑潘庆光:“恢复繁体字不如恢复甲骨文。”

潘庆光对此评论说:甲骨文更让人痛心!在郭沫若逝世之后,甲骨文几乎近于失传,“我的提案提醒人们不要重演甲骨文的悲剧”。在潘庆光看来,今天伴着电脑孤独长大的新一代,已不再懂得“爱”字当中有一颗“心”,这种文化传承的断裂让他非常忧心。潘庆光说,他希望通过努力和探讨,人们可以理解繁体字里充满的爱和情,冷静思考“在与国际接轨、向他国学习的过程中如何不断完善和提高我们的国民素质。”

“值得表彰的社会进步”

回眸今年“两会”,切实关乎人民“幸福和尊严”的民生话题引发了热烈而严肃的讨论,那些因“另类”而饱受争议的言论,同样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并不止于上述两种而已。

政协会议开幕第一天,陶然居饮食集团总经理严琦曝出“关闭社会网吧”的提案,吸引了社会的强烈关注,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韩方明在人民网微博曝料说,“昨晚一众人马应邀去严琦委员的陶然居晚宴,席间她对关闭网吧的提案颇为沾沾自喜,……又称她的陶然居品牌由此话题增值五个亿。”

接下来,韩方明在两个小时内又陆续发出4条微博评论此事:“其实严委员的提案我是相当程度上认同的,只是她表白的动机让我有点恶心”;“如果不是为民讲话,只是为自己出名讲话,把两会变成名利场,搏出位,还请换个场合好”;“某委员评雷语:开会想赚钱,居然还陶然。雷人为利己,未免太厚颜。”

好看的繁体名字范文4

标题是影片片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字字幕则是影片内容有力的补充。一个吸引人的标题效果将直接影响观众观赏影片的兴趣,因此这次我们就来讲解一下字幕的制作。

一、字幕概述

1.字幕的用途

PINNACAL STUDIO 10提供了良好的中文支持,可以直接在标题中输入中文,这样可以十分方便的制作出需要的提示字幕。同时利用内置的标题工具可以制作一些非常漂亮的提示标板,甚至可以利用各种形状工具制作漫画风格的字幕框。

2.种类

字幕的制作,大体可以分为:

a.片头或标题字幕:这类字幕是专门为了漂亮的片头或段落的提示而制作的,一般都会运用很多种特殊的效果,把文字处理得特别眩目。经常会使用特别醒目的字体,再加上光晕、填充变色、彩色边框等效果。可以很好地引起观众的兴趣,同时引出下文。

b.片中字幕:这类字幕最多的应用是对白字幕。我们看电影的时候(尤其注意外语片),为了不漏掉片中演员的对白,都会不自觉地注意画面下方的字幕,这就是对白字幕了。另外,现在十分流行一种“卡通风格”字幕,如果你经常看电视里的娱乐节目,比如“超级访问”什么的,会发现每当嘉宾妙语惊人时,不单有乐队的音乐烘托,还会在屏幕上把“妙语”逐一打出字幕。这时的字幕就比对白字幕漂亮多了。STUDIO 10制作这类字幕是非常方便的。

c.工作人员名单:每当电影结束,我们边听片尾曲,边看着黑漆漆的银屏时,那一长串似乎永远也滚不完的名单就是片尾字幕了。一般这里所打的都是全部参与制作的工作人员名单,以表示对他们劳动的敬意。很多人都像我一样,一旦制作过属于自己的短片,就会不厌其烦地在这黑黑的背景下敲入各种帮助我的人的名字。因此,记得这个制作步骤也是非常重要的哦。

3.原则

在制作字幕的时候,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原则:

a.最首要的原则,当然是要清晰。应该想尽一切办法令字幕清晰可读。如果字幕出现的时候,文字过小,就必须调整到可见的字号;另外,经常会出现字幕的颜色与背景的颜色非常接近,影响阅读的情况,这个时候给字幕勾上一圈深色的边或设置阴影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b.要时刻注意字幕的安全框。对于DV来说,我们在电视上与在电脑上看到的画面大小是不一样的。电视上总比电脑上的面积小一圈,因此就要注意这个显示面积。在专业领域,这个叫做安全框,一定注意字幕的位置不要超出安全框。

c.字体要尽量统一。我们最常见到一些朋友很喜欢用繁体字,不错,繁体字的确比简体字更具“艺术气息”,繁多的笔画也更容易体现“方块字”的优势。不过,如果我们看到一句话里有些字是简体,有些是繁体字,那就会非常不舒服了。另外,如果我们制作的短片有可能在大陆的电视台播放,那么记得千万不要用繁体字,不然不会通过审查的哦。当然,字体的问题除了繁简之外,还有中英文,记得统一就好。

二、操作――如何添加字幕

1.基本操作

第一,我们要找到需要添加字幕的段落,把视频拖动到时间线上。

第二,点选字幕编辑菜单,出现许多STUDIO 10预制的字幕模板,选择符合的字幕样式,把它拖动到时间线中,字幕的轨道上。注意,字幕的部分是可以翻篇儿的,不止是第一页那么多哦。

第三,在字幕部分点击右键,选择编辑字幕,就可以修改字幕的文字了。写好字幕,调整好字体的大小,并且调整字幕的位置,不要让它超过安全框区域或者挡住画面主体。

第四,回到时间线,调整字幕的时间长度。这样,一条字幕就制作完了。之后依此类推,制作所有需要添加的字幕。

两种方式设置字幕

在STUDIO 10中,添加字幕的方式并非一种,为了适合各种使用环境,它为我们设置了多种快速添加字幕的方式。刚才讲的是直接在时间线拖动字幕添加的方式,另外一种需要在菜单中添加。

字幕叠加的意思是,在原有画面上,添加字幕,此时字幕和画面同时显示,可以起到注释画面内容的作用。

全屏字幕则是在时间线上加入一个单独的字幕,它会在全黑屏幕上显示字幕,而之前的DV画面会按时间往后顺延出现。

2.利用样式模板

对于添加的字幕来说,我们总希望它们有更多更漂亮的特殊效果,但是这些效果设置起来非常麻烦,有没有一种简便的方法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就是利用字幕样式模板。

打开字幕编辑窗口,在右上角会显示3个菜单:标准样式,自定义与收藏夹。

a.标准样式

这里面预先设定好了好几十种常见的字幕效果,我们选择了字幕后,直接点选想要的字幕样式就可以,非常实用。

b.自定义

除了软件自带的几十种文字效果外,我们还可以自己定制个性的文字样式。在自定义菜单下,我们可以修改文字的字体,边缘效果,文字阴影还有光线照射字体的方向等等。

c.收藏

对于我们自己千辛万苦设置的字体,我们可以把它保存在字体的收藏夹里,以方便今后取用。

3.爬行与滚动字幕的制作

爬行与滚动字幕,乍一听似乎很陌生,但实际上前面我们已经涉及过了。

爬行字幕实际上就经常出现在我们前面提到的对白字幕情况下。还记不记得我们看电视时,经常会看到画面最下方会有一行字幕,不停地从右向左“爬行”着出现?有时这些字幕的文字还非常多呢。我记得小的时候,电视上临时要改变播出节目单的时候,就经常出现这种字幕效果,所以我对它可没什么好印象,它经常引发动画片的无故停播,哼!

滚动字幕就更常见了,我们看电影时,片尾的演职员字幕就是这样出现的。一大堆人名,公司名,团体名,各种赞助商的商标,都是这样排着队从下往上“滚动”出来的。无论这些字幕有多少,它们总能刚刚好卡着片尾曲的时长结束。

爬行与滚动字幕的制作其实非常简单,你只要把需要滚动或者爬行的所有字幕,按部就班的输入到文字输入框里,然后,点击文字设置窗口左上角的3个图标就可以了。

在设置好后,回到时间线,拖动字幕的时间长度,当然字幕持续的时间越长,文字滚动或爬行的就越快,反之亦然。

三、如何升级字幕

讲解了这么多,可能你还有一个疑问,难道字幕的样式就这么多吗?相信我,如果你使用软件,不想再花钱,那么除非自己调试出“可口”的字幕样式,否则就只有“享受”这些数目固定的字幕样式。不过,如果你肯稍微再花那么一点点银子,情况就大不一样了:PINNACLE的官方网站上,提供许多实时更新的字幕样式下载,只要在字幕的素材窗口中,选择其他标题,软件就会自动连接到PINNACLE的官方网站,提示如何购买新的字幕样式。怎么样,方便吧!

好看的繁体名字范文5

・喜庆的李小莲:今天无意中看到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发现自己真是好多字都不会写了……顺便感叹下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得了啊。

・张风云:《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让我找到了上学时的那种感觉,但同时又感觉自己有太长时间没有写过字了,有很多字都写不出来了,真是汗颜啊。

・杜华:昨天的事情一直让我耿耿于怀,看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才发现,原来自己是个文盲。

・艾小悦:《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个词都默写不出来,我深深地怀疑我还是中国人不……还是要多钻研钻研国学啊。

・魏晓东BG1EEO:汉字听写大会,长知识啊,好多不会写,“搜狗拼音”让我们懒了。

・冰洁是扯淡的小行家:陪老妈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才知道自己是文盲啊!“嵯峨”“狷介”“仡佬族”……“哀家”一个都没写对,还有什么脸做文案……

什么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也许在看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后,你的心中会有这样一种答案:“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平日里,那些我们认为信手拈来的汉字,实际上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看看网络上的微博留言,你就知道这是一件令人既痛心又诧异的事情。没错,我们以为自己会写很多字,但是其实,有很多字我们不会写;那么不会写,我们又怎样在日常生活中顺利交流呢?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问题是早已存在,还是突然爆发的呢?而这一切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根本原因呢?这值得思考与讨论。

为此,我们专门进行了一场调查,受访者包括初高中学生、大学生,已经参加工作的汉语言专业以及相关专业从业者,非汉语言专业从业者。以下结论根据受访者调查得出。

病症一:会写,还是不会写,这是一个问题

刚刚升入高一年级的陈潇是在一次观看汉字听写大会后才发现自己在汉字书写上可能出了点儿问题。一个在她看来明明写对了词语的选手,最后却因为笔画不规范,被判错误,从而出局。看到这个结果,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书写,长叹了一口气:“要是我,估计早就被请走了。”陈晓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是班里的语文课代表,她的语文成绩好,“那会儿听写拼音和字词,我随便就是100分了”。按理说,“随便就是100分”的陈晓的汉字书写基础应该很扎实,但是,她却告诉我们另外一个事实,那就是:会写,不代表写得好。“虽然我是语文课代表,但是小时候我的字特不好看,那会儿老师好像也没怎么要求一定按田字格写字,只要写对就行。”如今,她在听写大会上受到的“挫折”已经让她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会写,不代表写得好;而写不好,就一定是不会写。那么,会写的陈晓到底会不会“写”呢?

病症二:科技发达与“全民失写”不得不说的那些事儿

周萍是一名参加工作两年的初中语文老师,上大学她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不过,最近这段时间,她陷入了一种自卑心理中:“有的时候真的还不如学生,好几次正在板书,突然发现下一个字不会写了,而且死活都想不起来怎么写。还有几次,课外阅读时间,有学生拿着《西游记》过来问我生字,老天,我明明见过那个字,可是我就是忘了它怎么读了!”对于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周萍归咎于自己的“懒惰”。每天除了上课,她很少亲自写字了,教案、发言稿、各种教学参考无一例外是用电脑的word制作出来的,现在学校推行多媒体教学,有时候连板书都被PPT所代替。下班后,她与家人朋友的联系大多通过手机,“有了微信以后,我连拼音都懒得拼了,直接说语音多方便”。就这样,在方便快捷的路上越走越远的周萍离汉字书写也越来越远了。

好看的繁体名字范文6

1关于汉字“书同”的标准

汉字的书同标准,大体应分为:⑴字量标准;⑵字体标准;⑶字形标准;⑷字序标准;⑸字音标准;⑹字义标准等方面。下面谈谈制定这些标准时可能遇到的各种相关问题。

1.1字量标准问题

字量的标准问题,主要包括:常用字量、通用字量、汉字总量和专用字量等。

字量问题虽然工作量巨大,但可以采用计算机进行计量统计和计算,人为的争议也比较少。目前大陆方面已经对“常用字量”、“通用字量”等进行了统计和研究,制定了《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收3500字)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7000字),基本解决了教育用字和印刷用字的数量问题。台湾方面也对教育用字进行了研究,制定了《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收4808字)和《国字标准字体楷书母稿》(收11151字)等。另外,韩国和日本也研制了各自的常用汉字表。目前韩国的常用汉字是1800字,日本的常用汉字是1945字。(孙维张,1994)目前急需解决的是两岸统一的常用字表和通用字表,然后再考虑与韩国和日本的统一用字问题。现在已经装入WINDOWS视窗的20902字的GBK大字库,显然是太臃肿了。

汉字总量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字典编写方面,《汉语大字典》(1990)收54678字,《中华字海》(1994)收85568字,这是到目前为止,收字最多的两部字典。但其中到底含有多少异体字,除去异体字后,实际的汉字总量是多少等,仍需要继续研究。

目前两岸都未能完善解决的是各种专用字量,如姓名专用字、地名专用字、方言专用字、行业专用字、翻译专用字等。

1.2字形标准问题

鉴于目前两岸政治对立的现实,为了消除政治对“书同文”的影响,在汉字繁简问题上,我们认为,不要人为强化繁简之间的对立,不要进行谁一定取代谁的无休止争论。这样做只能伤了大家的和气,是不能取得好的结果的。我们应该树立一种观念,即:汉字的繁体字形和简体字形,都是汉字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性字形,并没有你死我活的利害冲突。要论优缺点,哪种字形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或一无是处的。繁体字形和简体字形都需要进行整理和改造,如对其异体的整理和对不合理、美观字形的改造等。喜欢用繁体字形的人们,不要反对别人喜欢用简体字形;喜欢用简体字形的人们,也不要反对别人喜欢用繁体字形。

从学理上说,繁体字形与简体字形之争,牵扯到正体字形的确立原则问题。内地确立正体字形,以从俗、从众为原则,故多把简体字形作为正体;台湾偏重历史传统,故多把繁体字形作为正体。这一点在两岸各自的异体字整理表中就有所体现。因此,统一整理异体字的标准,应成为确立标准字体的首要任务。为避免分歧,在整理异体字时,不妨把有繁、简两形区别的字,都分别确立繁、简两种正体,并尽量使其一一对应。这样就为两岸制定不同的文字政策,留有了余地。在历史上,秦代曾出现过官方以小篆为正体字形,民间则大多使用隶书字形的情形。我们今天为什么不可以允许官方和民间在用字上有一定差别呢?譬如,内地官方可以简化字为正体,民间则繁简由之;台湾官方可以繁体字为正体,民间也繁简由之。

实现“书同文”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即现阶段,先要求书同“字”,而不要求书同“形”;第二步,待条件成熟后,再讨论书同“形”乃至完全实现“书同文”的问题。也就是说,目前的“书同文”,并不是要求只书写统一的简体字形或统一的繁体字形,而是应要求既书写统一的简体,也书写统一的繁体。因此,现在我们要做的工作,应是尽快制定出统一的简体字形标准和繁体字形标准,而不是进行或简或繁的无休止争论。就是说,“书同文”的字形标准应该有繁、简两套,以供各方各取所需。傅永和先生编的《规范汉字综合表》的体例,可供我们参考。

1.3字体标准问题

字体是汉字体系在某一范畴中所具有的共同的字形体式。从历时范畴上看,汉字曾发展出甲骨文、金文、大篆、六国古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多种字体;从共时范畴上看,在某种历时性字体中,往往还包括正规体、草写体,以及欧、柳、颜、赵等个人风格性字体等;印刷术出现以后,还出现了手写体和印刷体等。某个汉字字形,在什么情况下应使用什么字体,而不应该使用什么字体,就属于字体标准的规范问题。

当前,与字体标准有关的主要是新、旧字形问题。内地实行汉字改革以后,对简化字和繁体字的字形都进行了改进,推出了以《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1965)为标准的新形字体,俗称“人民体”。而台湾和港澳则基本上仍沿用老式的旧字体。我们要确定“书同文”的印刷体标准,就必然要考虑使用新字体还是旧字体的问题。到底哪种字体好,恐怕也要做深入研究和讨论,才能取得一致意见。

另外,宋体、楷体等各种印刷体之间,也存在字形差异问题,如宋体的“心”和楷体的“心”等。我们在确定印刷体的标准时,不能只考虑宋体的字形标准,而应将各种字体的字形标准都考虑在内,要制定一整套变形规则,如笔画变形规则、部件变形规则等,以使构形规则化,让人们觉得有章可循,否则,即使搞出了标准印刷体,也难以推行。

1.4字序标准问题

字序问题包括两个方面:⑴个体汉字内部的笔画和部位顺序;⑵汉字系统内部个体汉字间的排列顺序。相对来说,前者比较容易统一,而后者则仍未找到理想的标准。汉语的字典、词典,查检起来特别麻烦,就是因为我们尚未找到理想的字序标准。“书同文”标准字的排序,可以在继续沿用传统排序法的基础上,适当推出部分新排序法,如与计算机输入码一致的编码排序法等。

1.5字音标准问题

从表面上看,字音标准问题似乎与“书同文”关系不大,实际上并非如此。首先,“语同语”是“书同文”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不实现“语同语”,也就无法实现“书同文”。就拼音文字而言,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发音不同写法自然也就不同。汉字似乎特殊一些,因为它具有超方言的特点,但实际上其“超方言性”也是以各方言间的有对应的方面为基础和前提的,在各方言间非对应的方面,其“超方言性”就不存在了。如广东话写作“无的弹”(mu?di tan),是“好得没的说”的意思,这在北方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其次,作为“书同文”标准的个体汉字,都需要注上标准的读音,语音标准不确定,就无法给标准字注音。

不管是内地的“普通话”还是台湾的“国语”,都选取北京语音作为标准音,在大的方面为“语同语”和“书同文”奠定了基础。但就个体汉字的具体读音看,仍然存在很大差异,如两岸的“审音表”就不完全相同。在这方面,周有光先生提出的“是否改弦易辙,索性走‘方言普通话’的道路”的问题,孔宪忠、胡百华等先生所提出的“音混症”问题等,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应该引起我们关注的是,普通话或国语的正音标准规定得太严,连北京人、某些推普者以及国家领导人等,都不能做到完全符合标准,是否妥当?规范和统一,是否一定意味着“整齐划一”?允许某些字的异读音的存在就不规范了吗?在标准语读音中,是否一定要突出强化“轻声、儿化、变调”等多数人难以把握的现象?我们是否过分强化了各方言特别是各北方方言之间的差异呢?这些过去被忽略了的“反思性”问题,是否到了应该加以认真考虑的时候了呢?

语音标准与其他标准一样,都存在一个刚性与柔性的矛盾问题。过去我们过分强调其刚性的一面,教训是深刻的,如《异读词审音表》难以深人群众,群众对学习普通话望而生畏、信心不足,连播音员都经常读错字音等。作为一种标准语而让大多数国人觉得可望而不可即,的确是令人伤心的。如果适当强调一下语音标准的柔性,在经过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默许某些音混现象的存在,使一字多读的范围适当放宽,让多数国人感觉到自己离普通话不太遥远,也许是加快推普进度的值得探索的道路。

1.6字义标准问题

要确立标准的印刷体字形,还必须配备一套字典,将标准字的字义确定下来,否则,在不同方言区、不同人笔下,同一个字有不同用法和意义,也就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书同文”。因此,字义问题也是确立标准字时必须认真考虑的重要因素。两岸虽然都有各自的几部权威性辞典,但用作“书同文”的标准恐怕都不太理想。若要编一部“书同文”辞典,势必牵扯到更多的问题,需要做很多事情。

2关于“书同文”的“文”

关于“书同文”的“文”,是否专指汉字呢?我们认为是不能专指汉字的。汉字作为汉语的主要书写工具,自然不能排除在“文”的行列,并且应当给以首要地位,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书写汉语的符号体系并不仅仅是汉字一种,汉语拼音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也都是书写汉语的符号体系,并且同样存在能否“书同文”的问题。就是说,在强调汉字“书同文”非常重要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了汉语拼音、数字和标点符号等的“书同文”问题。汉字的“书同”问题要研究,汉语拼音等其他符号体系的“书同”问题也要研究。下面着重谈谈汉语拼音的“书同”问题。

汉字在表记汉语的意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表记汉语的语音方面却往往力不从心,如记写拟声词、音义外来词时的蹩脚表现等,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因此,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辅助作用,强化汉语拼音的副文字地位,既是汉语发展的要求,也是对汉字功能的完善性补充,是非常必要的。正如胡百华先生所说,“汉字的发展要有所突破,必须要能兼容纯粹表音、即能配合汉字共同使用的‘音符’;这样汉语人才有机会去习惯并能娴熟地运用普通话的声母、韵母以及可采用的全部音节;换句话说,汉文字必须拥有客观表音的各式符号,也就是大家渔具齐备,便不用靠‘浑水摸鱼’过日子了。”(胡百华,1999)目前,要实现汉语拼音系统的“书同文”,需要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2.1“拼音方案”的标准问题

鉴于内地的“拼音方案”的 “国际标准”地位已经得到国际上的普遍承认,台湾已经决定从1999年9月份开始,推行经过改进的内陆拼音方案。这对于汉语拼音的“书同文”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它标志着两岸“拼音方案“的标准问题已基本解决。尽管如此,由于“拼音方案”仍然不是拼音文字,而且无法成为拼音文字,因而如何找到一种更接近拼音文字的“拼音方案”,仍需要继续研究。

当然,其他思路也是可以考虑的,如采用“注音字母”或“国际音标”等。“注音字母”比“罗马字母”(即用罗马字母书写的国际音标或汉语拼音)更接近汉字,对保持文面的美观一致有好处,但却与国际文字相去甚远,不利于国际流通;“罗马字母”虽然便于国际流通,但却与汉字格格不入,若大比率使用(如音译外来词、拟声词的汉拼化等),很容易造成文面上的参差不齐,影响版面的美观性。

2.2“拼音方案”的应用范围问题

在确定了标准的“拼音方案”后,还应界定“拼音方案”的应用范围。我们认为,借确立“书同文”标准之际,适当扩大“拼音方案”的作用,如拼写音译外来词和拟声词等,并以“书同文”标准的形式肯定下来,不仅是很有意义的,而且是完全可行的。

随着英语文化等外族文化的渗透,汉语中外文符号逐渐增多起来,人们对读写外文字母已经习以为常,甚至有些播音员也经常把“汉语拼音”当作英文字母来读,这种语言渗透现象,是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的。如果我们确定了用“汉语拼音”书写外来词汇的原则,让大家有所遵循的话,就可遏止这种汉语书写外语化的潮流,并最终实现外来词汇汉语化的目标。

另外,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音译外来术语的大量涌进,一种术语多种译法的问题显得非常突出,大大影响了学术交流的效率。例如同一个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在汉语中则有“里奇”、“利奇”两种译名;同一个社会学家Durkheim, Emile,在汉语中则成了“涂尔干·埃米尔”,“迪尔克姆”、“ 迪尔凯姆”、“杜尔克姆”、“杜尔凯姆”等5个人;同是瑞典人,同姓Bergman,化学家T. O. Bergman按译名规范译为“伯格曼”,作家H.F.E. Bergman,却因要按习惯译成“贝里曼”。(陆嘉琦:1998)这些现象都与汉字的示音能力低下有关。如果用拼音书写外来词语,就能避免“同音异字”的问题,如果同时也解决了汉语拼音字母同国际音标的对应问题,“同名译异”的问题也就可以解决了。在这方面,刘涌泉先生等做了不少研究工作,我们可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好其必要性、可行性等问题,为音译外来词语汉拼化的最终实现做好理论准备。

如果说用“汉语拼音”书写音译外来词语有利于对外学术交流的话,那么用汉语“拼音书写”拟声词,主要是为了改变拟声词书写混乱的局面。如“哐啷”、“桄榔”,“汲汲呱呱”、“嘀嘀咕咕”,“叽叽嚓嚓”、“唧唧喳喳”、“叽叽喳喳”等,同一声音不同书写的情况大量存在。如果用“汉语拼音”书写拟声词,不仅可以解决书写混乱问题,而且可以省去记忆那些专用来书写拟声词的汉字,如“叽”等。从汉语信息化处理的角度说,将拟声词拼音化,对分词处理将大有好处。当然如果将所有虚词都拼音化,则会更有利于汉语的信息化处理。由于拟声词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是纯粹的声音符号,又基本不存在拼不出的音节,因此,也许比音译外来词更容易实现其书写形式的汉拼化。鲁迅先生的文章中就经常使用拼音字母书写拟声词。尽管如此,能否全部推开,能否带来某些意外的麻烦等,仍需要认真研究。

3结语

综上所述,就建立“书同文”的标准来说,上述诸问题不仅都是需要首先予以解决的,而且都是必须经过认真研究、广泛讨论才能得出答案的,因此,本文只是从总体上把问题提了出来,并未作展开性论述,况且,这些问题间的联系比较紧密,在解决某问题时,必然也涉及到其他问题,所以,由大家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分头来做比较合适,只靠少数人的力量恐怕是办不到的。

参考文献

周有光《向信息化时代迈进》(《语文现代化论丛》第2辑,14-19,语文出版社,1996

刘涌泉《语言规划和中文信息处理》(《语文现代化论丛》第2辑,语文出版社,1996)

孔宪忠《五骂祖宗:可怜的汉语语音》(《语文建设通讯》第56期,16-24,1998.7)

罗维明《关于汉字异读的几个问题》(《语文建设通讯》第57期,58-60,1998.10)

姚德怀《“规范普通话”与“大众普通话”》(《语文建设通讯》第57期,58-60,1998.10)

陆嘉琦《关于外国人名、地名翻译的思考》(《语文建设通讯》第58期,35-38,1998.12)

周有光《关于“大众普通话”问题》(《语文建设通讯》第59期,1-4,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