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的故事范例6篇

司马光的故事

司马光的故事范文1

奶奶一看我来了,很高兴。他一边缝衣服,一边准备给我讲故事。我问:“奶奶,你再给谁缝衣服呀?”奶奶说:“是你大伯的衣服,过几天他要出门了,我把口子钉牢些。”我说:“奶奶,大伯全家跟奶奶住在一起好幸福呀!”奶奶的脸上现出了慈祥的微笑,她说:“这就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呀!”我说:“这诗真好,可惜我没学过。奶奶,今天你给我讲什么故事呀?”奶奶看了看手中的针说:“就讲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吧。”我急忙说:“讲过了。”于是,奶奶给我讲了一个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我好佩服司马光的智慧。刚讲完故事,奶奶突然叫了起来:“糟了,针掉在地上不见了。”我开始帮奶奶找针,可是我们找遍了整个房间也不见针的踪影。我心想:要是聪明的司马光在这里会怎么做呢?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我用一大块吸铁石,在地上吸来吸去,那根针终于被吸到磁铁上了。奶奶抚摸着我的头,不住的夸我聪明,我说:“奶奶,其实是您交给我的好办法呀!”奶奶听了一愣,然后又笑了。

回到家里,我仍然很兴奋,司马光的故事还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黄埔学校 小学部

司马光的故事范文2

A教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例子

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作者提出他的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作者把这句话对你们说十遍、百遍,你们相信吗?应该怎样你才会相信?

2.作者举了谁的例子?为什么要举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例子?

二、解读事例,探寻勤奋

1.走近司马光。

(1)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你知道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2)自读课文,讨论:司马光勤奋表现在哪些地方?

(3)长大后他更加勤奋体现在哪里?文中“警枕”是什么?司马光为什么要用警枕?他想提醒什么?

(4)小结。

2.走近童第周。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

①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②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③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取得了成功?

(2)抓住重点词体会童第周的勤奋。

(3)简介“青蛙卵剥离手术”体会“高难度”,让同学们想象他是怎么勤奋的,练习说话。

(4)讨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含义。

(5)练读第三段。

(6)小结。

3.回归总体,提出要求。

(1)自由读第四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根据第四段的内容,完成填空。

司马光只有(),才能()。童第周只有(),才能()。()只有(),才能()。

4.小结。

三、链接生活,延续勤奋

1.在生活中,这些观点常常让我们充满困惑,下面就这些观点同桌讨论,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看法。

(1)天资聪明的同学也许稍微认真一些就能取得好成绩,难道一定要很勤奋吗?

(2)接受能力稍差的同学如果非常勤奋,能赶上那些天资聪明的同学吗?

2.学习几句与勤奋有关的名人名言,选一两句你喜欢的读一读。

3.好书推荐《中华勤学故事》。

B教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直奔例子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说勤奋》,作者在第一段提出自己的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并用了两个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二、解读事例,探寻勤奋

1.走近司马光。

(1)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你知道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2)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他是怎样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边读边画下有关词句。

(3)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向学生简介《资治通鉴》,进一步了解成就之大。司马光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容易吗?从哪个词可看出来?怎样读好这一句?

(4)自读课文,讨论:司马光勤奋表现在哪些地方?

(5)换句对比,体会具体描写。(出示:小时候,司马光读书非常勤奋)

(6)对比中体会勤奋:抓住“每当”、“却”、“一遍又一遍”等关键词来体会。

师生对话,指导朗读:春天,春色满园,燕飞蝶舞――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就出去玩了。他却……

(7)长大后他更加勤奋体现在哪里?文中“警枕”是什么?他想提醒什么?

(8)小结。

2.学习童第周的例子。(用第二段找关键词,读悟勤奋的方法来学习第三自然段)

(1)理解“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含义。

(2)说一说发生在你身边的同学或朋友的勤能补拙的故事。

3.小结。

4.回归总体,提出要求。

(1)总结引出第四自然段。

(2)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5.小结。

三、链接生活,延续勤奋

1.将积累的勤奋名言说一说。

2.学习几句与勤奋有关的名人名言,选一两句你喜欢的读一读。

3.好书推荐《中华勤学故事》。

教后感悟:

一、引入要实效,直奔勤奋

用A教案教学,师谈话导入风趣自然,师通过谈话让学生知道举名人事例论证最有说服力,但是本班级均为乡镇学生,阅读和积累较少,所以说法不一,耗时7分钟。经修改后用B教案教学开门见山,简洁明了,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用时2分钟,有效地把握了导入时间,为下文的学习空出更多的思想空地。

二、品读感悟,探寻勤奋

A教案和B教案的教学都经过精心设计,把第一个事例作为重点来教学,引导学生品析重点词句来体会勤奋。但B教案在A教案的基础上设计了换句对比,用“小时候,司马光读书非常勤奋”和文中具体描写的句子对比,让学生体会了具体描写的重要性,这样对于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的培养更有效。B教案设计了一个情境对话:“春天,春色满园,燕飞蝶舞――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就出去玩了。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这样回环复沓的引读,司马光的勤奋在学生心中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三、训练需扎实,勿成课堂的虚设

A教案在教学第二个事例时设计了一个说话训练让同学想象他是怎么勤奋的,看似不难,可是学生的说话都停留在表面上,可见训练没有立足学生实际水平。练习填空部分,学生都能填“勤奋”和“成功”二词,这样不经思考能解的答案有何意义。所以B教案在修改后省略了这两个训练,不刻意地追求读写,显得简洁、朴实。

四、拓展有度,延续勤奋

司马光的故事范文3

第一个学生提问:老师,什么是缸?

我晕!你初中生了,不知道什么是缸?哎!也是,现在的城市哪有缸了,难怪孩子们不知道。看到大多数学生都用同样迷惑的神情望着我,我只好在黑板上画了个缸的形状,告诉大家,缸是一种常见的家用容器。

第二个学生的问题是:哪买的缸?多少钱一个?

我说,这个问题不重要,下一个!

可那个学生还问:很重要的,老师,如果那个缸很贵,我总不会舍得砸了吧。

我瞪了他一眼,那缸不是司马光家的!下一个同学!

第三个同学问:缸是干什么用的?

又是一个超幼稚的问题。一个学生抢着说:“我知道,我爷爷奶奶家用缸腌泡菜。”

如此出色的学生是谁教出来的?我只好解释说明:古时候每家都有一口缸是专门用来存水的。

第四个学生马上问:那缸为什么没有盖子?

若有了盖子小孩就不会掉下去了。再说古代人也应该讲卫生啊,没有盖子,灰尘昆虫脏东西什么的都往里掉,人吃了会得病……

我……这都哪跟哪呀!有盖子的,掉到一边去了。

我意识到这样提问下去不是办法,弄不好会被这帮家伙扯得昏掉,只好拿出屡试不爽的老办法,提问领悟能力强的好学生。我示意体育委员。

体育委员:“那缸有多高?”他也昏头昏脑随着前面的思路走。

大概……到我肩膀这么高吧!本来想说和我一米八的个头一般高,可我也没见过那么高的缸,可说太矮了司马光也就不用砸了。

劳动委员看到我的示意:那么高,小孩是怎么上去的?有梯子还是从高处跳进去的?换了我可上不去。大石头多大?司马光多大?老师您讲了司马光当时也是个孩子,那他抱得动大石头吗?那缸里的水要是不够深,小孩掉进去也不会有危险,就不用救了。这家伙不顾我已铁青的脸色自顾自地说下去。

既然要救人,证明缸里的水足够深或者是满缸水,能承受那么多水的压强而缸没有破说明缸壁是够厚够坚固的。司马光既然只是小孩子,抱不动大石头,那么他拿小石头能砸破那够厚够坚固的大缸吗?不可能!就算他拿出铁杵磨成针的精神,一下下耐心地砸,直到砸破为止,就算他最终把缸真的砸破了,那小孩估计早就淹死了,所以……

Stop!我阻止他继续说下去。这小子的物理学得真不错。

我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班长身上: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

司马光的故事范文4

还是从那个著名的“司马光砸缸”讲起吧。这个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不用我再复述了,从这个故事里看,小时候的司马光机智沉着,显示出与年龄不相称的老成。他的仕途也显得比常人要顺得多,他二十岁中进士甲科,到了宋神宗上台以后,他官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如果非要比照的话,相当于政治局委员兼中纪委副书记这样的大员。从这点看,他不仅早慧,而且早熟,还早发达,确实非常人可比。

翻看流传下来的司马光事迹,还是令人感动的居多。他一生好学,发明了“警枕”,就是用一截圆木当枕头,“警枕”一滚动,他便起来读书,并始终保持着刻苦学习的习惯。南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记载了他苦学的故事,还留下了他的话:“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可见,他的成功与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孝顺双亲,中进士后,朝廷授他以奉礼郎,华州判官之职,他申请随他父亲到苏州做官,好侍奉双亲。母亲和父亲相继病逝后,他按制度丁忧五年才回到京师任职;随后,他在他父亲生前好友、时任宰相的庞籍不断举荐下一路提拔,前期一直随着庞籍,庞籍死后,司马光拜他的妻子为母,像抚养自己的亲兄弟一样抚养庞籍的儿子,堪称知恩图报、有情有义;他为政地方的时候,能倾听百姓声音,同情百姓疾苦,为官清廉,受到百姓的尊重好评,他死后若干年,蔡京要把他刻入“奸人碑”(元祐党籍碑),连刻石的工匠都流泪反抗,可见民众对他的尊重是发自内心的。

他的人格魅力还体现在他的不事奢华。司马光生在官宦之家,从小家教很严,养成他不爱慕虚荣的性格。当然,这应该也与他从小就认真领会并遵守书本知识的习惯有关。比如考中进士参加闻喜宴的时候,按规矩大家都要戴一朵红花,他却以为这是矜夸的行为而不戴,直到一个同年告诉他,花是皇帝所赐,必须戴的,他这才也佩上。尽管后来他官儿越做越大,但是在生活上却仍然能保持俭朴,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里说他“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纯有帛”,这样的作风在古代的官宦之家是极其少见的,这也说明了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是真正身体力行儒家精神的实践者,而不是对自己一套、要求别人又一套的伪君子。

司马光值得称道的地方还在于他公仇私怨一一分明。尽管司马光与王安石政见不和,但并不影响他对王安石个人品行的推崇。他在《辞修起居注第四状》中说:“如臣空疏何足称道,比于王安石相去远甚……使臣之才得及安石一二,则臣闻命之日,受而不辞。”《传家集》里也说:“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可见,他并不吝啬对王安石做中肯而客观的评价,甚至还有那么一丝的过誉。当然,王安石也一样称赞司马光为“君子人也”。可以说,这两个政见不同的对手是惺惺相惜的。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司马光重新掌权,认为新法害民,立即全面否定了王安石的变法。但是后来王安石病故,正在病中休养的司马光特地写信给吕公著,要他“优加厚礼”,丝毫没有因为政治上的敌视而交恶。从中可以窥见,他的心胸相当宽广,退一步说,即便这只是装模做样,也与我们现代人所见到的许多因政见不和而反目成仇的故事成了鲜明的对比,何况皇帝最后还是采纳了他的意见。

他对于自己信念的坚持也是少有的,真正体现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安身立命原则。我们暂且不谈王安石变法的对错,在宋神宗与王安石搞这个变法时,司马光在位的时候就固执地加以反对,犯颜直谏,面折廷争,甚至因此贬官外放。看到无法改变神宗的观点,他并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搞阴谋诡计,而是就潜心研究历史,足足十五年时间闭口不谈时政,埋头编著多达二百九十四卷、三百多万字的《资治通鉴》。在这本书里,他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分析他们的得失,把自己的执政理念和政治观点都溶进了他对历史的评价里,在我看来,这正是“穷则独善其身”的表现。关于这本《资治通鉴》的历史价值,在这里不打算细说,但它无疑是一部划时代的历史巨著,包容万象,堪称国之瑰宝。而他终于起复之后,仍然坚持废除新法,最后虽然失之于严,但那另当别论。总之,他的这种契而不舍、始终坚持自己信念不动摇的精神,确实相当不容易。

用我们现代的眼光看,司马光在政绩上谈不上出色。尽管在地方官的任上,他颇有政声,但那毕竟是一时一地的作为,不能与他的身份相符。作为北宋前期的重要历史人物,他在起复之后,以六十七岁的高龄、身负君民厚望,可惜在执政的理念上过于保守,在清算新法的过程里也造成了一部分的矫枉过正,甚至在用人方面也犯了与王安石一样的毛病。他的固执的性格也造成他听不进反对的意见,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从而给社会造成了些许的动荡,尤其是对北宋官僚阵营里的党争起到了不好的示范作用。

司马光的故事范文5

王安石是个喜欢做事不喜欢表白的人,司马光却是个因循守旧、腐化不前的人。信中说道:“窃以为与君实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可见,两人只是所持政治意见不同而已,对于彼此为人,并不存在对立。对于王安石,司马光在《致吕晦叔书》中肯定了其节义超过常人,而且还担心那些投机的小人,一定会百般诋毁他。都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其施政本意都在于为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幸福谋划。好的谋划可能会得到好的结果也可能不能达到目的。这只能说王安石的政治离我们现在人近,离同时代的人太远了,以至像司马光这样的政治家也未见其价值所在。

王安石年轻的时候曾作诗说:“天下苍生待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他的抱负是伟大的;还说:“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可见他的性情之恬淡。对王安石有真实了解的人都知道,他可以出去做官就做官,可以不做就不做。他的一进一退之间,都忠实于自己的追求。他不善于同他人的交际,所以,即便面对司马光来信指责,他仍然只是表明自己的态度,稍作了一番起码的解释,正如信中所言:“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王安石的事业,大半是在理财,但是他理财的目的不仅是增加国库的收入,而且是让国民摆脱贫困,增加他们的财富,再从他们的财富中索取赢利的一部分,作为国家的财政经费。然而他的学识精彩卓越,规模宏大深远,司马光很难理解,因为司马光懂政治却不懂经济。对于司马光来信指责的四大罪状,王安石毫不犹豫地驳了回去,因为这些指责实在没有一个指出他的要害。从中自然也可以看出司马光并不理解王安石变法的本意。王安石回信的目的不为了求其理解,而求“见恕”。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对于当时的局势以及面对的诽谤非议,王安石早有所知,早有所料,但他做的只是坚持自己的原则,他计划要做的,就会毫不犹豫地做。梁启超在《王安石传》中说,“从当时的形势来看,有一万个理由支持变法,但是,从当时的风气来看,又有一万个理由不能变法。对于王安石,不得不敬佩他的志气而对于他的遭遇感到悲痛!”王安石毅然以自己的身体对百年的旧习、旧制进行改革,将天下的诽谤集于一身,那份勇气可想而知。

司马光的故事范文6

一、往往是开车的司机或过路的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所致:

1、在马路上,我们常常看到有车辆闯红灯或行人横穿马路。有时,我们明明看到两旁没有车辆,可车速是非常快的,你看得见吗?也许刚刚走到马路中央,一辆车就飞驰而来,便会造成交通事故。车辆闯红灯就更危险,行人明明走的好好的,却莫名其妙地被撞倒、撞伤,从而引发交通事故,而行人是无辜的,白白搭上了健康,这太冤枉了!

2、行人马路上打闹、嬉戏。放学后,常常会有这样的事发生:几个同学在一起走,说说笑笑,时而甩掉别人的帽子,扔到马路对面,那个同学便到马路对面去拣……灾难往往就会在这时发生——由于着急,这个同学也顾不上环视四周的车辆就跑,如果有福气,那还好;可如果正好有一辆车经过,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3、行人翻越护栏。比如说有人要到马路对面坐车,但要绕好一段路才能过斑马线,而此时对面电子显示牌上显示他要坐的车马上就要来了,所以他便“不怕危险”,翻过护栏过马路。想想,假如在他下来时,正好一辆车驶过,后果怎样?

4、是因为司机酒后驾车。报上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事:酒后驾车,司机神志不清,昏昏沉沉,使得车辆失控,引发车祸。

二、是因为司机素质差、心胸狭隘造成的。比如说《齐鲁晚报》上曾刊登的“宝马撞人案”,那“宝马”的主人实在是野蛮:别人不注意把葱挂在车主的车头镜上,又不是故意的,再说也没有人员受伤,并向车主道歉了,车主竟然故意开车撞那个人!结果呢,就引发了交通事故。

其实看看,有些交通事故完全可以避免,比如因开车的司机或过路的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交通事故,只要注意一些,遵守交通规则,交通事故就不会发生。

在此,我想提醒所有的人们,不管是司机还是行人:前人发明红绿灯是有原因的,不要怕麻烦,有句话说得好“红灯无数次,生命只一次”。所以,在红灯没有灭的时候,也绝对不要因心急而冒险闯红灯或横穿马路。建造护栏也是有原因的,所以,大家不要怕麻烦绕过护栏吧。另外,在马路上一定要严肃,千万不要在马路上打闹,这样太危险!

另外,我还想提醒广大的司机叔叔阿姨们,希望您们少喝酒,酒后一定不要逞能,要坐公交车或出租车回家,避免交通事故给您带来麻烦;而且,心胸应开阔一点,不要为小事而斤斤计较,或许就可以避免许多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