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范例6篇

司马光砸缸范文1

第一个学生提问:老师,什么是缸?

我晕!你初中生了,不知道什么是缸?哎!也是,现在的城市哪有缸了,难怪孩子们不知道。看到大多数学生都用同样迷惑的神情望着我,我只好在黑板上画了个缸的形状,告诉大家,缸是一种常见的家用容器。

第二个学生的问题是:哪买的缸?多少钱一个?

我说,这个问题不重要,下一个!

可那个学生还问:很重要的,老师,如果那个缸很贵,我总不会舍得砸了吧。

我瞪了他一眼,那缸不是司马光家的!下一个同学!

第三个同学问:缸是干什么用的?

又是一个超幼稚的问题。一个学生抢着说:“我知道,我爷爷奶奶家用缸腌泡菜。”

如此出色的学生是谁教出来的?我只好解释说明:古时候每家都有一口缸是专门用来存水的。

第四个学生马上问:那缸为什么没有盖子?

若有了盖子小孩就不会掉下去了。再说古代人也应该讲卫生啊,没有盖子,灰尘昆虫脏东西什么的都往里掉,人吃了会得病……

我……这都哪跟哪呀!有盖子的,掉到一边去了。

我意识到这样提问下去不是办法,弄不好会被这帮家伙扯得昏掉,只好拿出屡试不爽的老办法,提问领悟能力强的好学生。我示意体育委员。

体育委员:“那缸有多高?”他也昏头昏脑随着前面的思路走。

大概……到我肩膀这么高吧!本来想说和我一米八的个头一般高,可我也没见过那么高的缸,可说太矮了司马光也就不用砸了。

劳动委员看到我的示意:那么高,小孩是怎么上去的?有梯子还是从高处跳进去的?换了我可上不去。大石头多大?司马光多大?老师您讲了司马光当时也是个孩子,那他抱得动大石头吗?那缸里的水要是不够深,小孩掉进去也不会有危险,就不用救了。这家伙不顾我已铁青的脸色自顾自地说下去。

既然要救人,证明缸里的水足够深或者是满缸水,能承受那么多水的压强而缸没有破说明缸壁是够厚够坚固的。司马光既然只是小孩子,抱不动大石头,那么他拿小石头能砸破那够厚够坚固的大缸吗?不可能!就算他拿出铁杵磨成针的精神,一下下耐心地砸,直到砸破为止,就算他最终把缸真的砸破了,那小孩估计早就淹死了,所以……

Stop!我阻止他继续说下去。这小子的物理学得真不错。

我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班长身上: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

司马光砸缸范文2

1、作品原文: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作品译文: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年一样(古代成年指弱冠,16岁,并非如今的18岁)特别喜欢听人讲《左氏春秋》,了解其大意后回来讲给家人听。从此对《左氏春秋》爱不释手,甚至忘记饥渴和冷热。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瓮(非缸,瓮属于陶器,口小,缸是瓷器,口大且年代更晚)上面,失足跌落瓮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瓮,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来源:文章屋网 )

司马光砸缸范文3

那次,司马光砸缸救出伙伴之后,顿时成了响叮当的新闻人物,《大宋今报》、《大宋频道》和大宋搜兔网站报道的全都是有关司马光砸缸的新闻。

就连司马光到超市里买一点东西,凡是认识他的人都会把他围个里三层外三层,风雨不透,雨泄不通,那些不认识司马光的人,也想一睹这位见义勇为的少年英雄风采。这下,吓得司马光再也不敢在公开场合出头露面,怕得是人们的七嘴八舌和那些问得让人无法回答的无聊的问题。

司马光就读的学校名叫 “宋朝希望书院”,是一所官府主办的,里面的学生有相当一半是农家子弟,平时很少见外人来参观采访什么的。可当司马光成了名人之后,各大媒体轮番来学校采访,采访司马光的老师、同窗好友和他的院领导。全院师生都为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自豪。这一天,院领导接到上级教育部门的电话,说是政府要来召开一个现场会,主要是让各地学府学习书院在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什么经验值得推广。另外,在现场会上,还要安排司马光的英雄事迹报告,由院长和司马光本人发言,时间定在后天上午,抓紧安排,不得有误。

“命令如山倒”,院长放下电话赶快通知院领导班子成员,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现场会的准备工作。随后,院长派书院写作能力最强的办公室主任白茫惑为院长和司马光写发言稿,尽最大能力写得有激情,有煽动性,让领导和其他学府的人员听后有感触,能产生共鸣。白主任根据领导的安排,挑灯夜战,终于,洋洋洒洒数万言的两份发言稿问世了。

再说司马光,一天时间领导找他谈了两次话,把司马光谈得头昏脑涨,他脑子里充斥的满是如何接受领导的询问,如何向大家谦虚地说说自己救人的想法,如何向大家说说以前是怎样牢记校训牢记老师的教导的……一整天,司马光都没有迈出屋门一步,他恐怕领导见了他之后再有什么新的安排。一个人沮丧地闷在小屋里,脑子里苍白一片。

现场会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如期举行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府的领导、各大媒体记者纷纷涌进大宋希望书院,把偌大的大礼堂挤得满满的。主席台上各位领导依次坐定,在如潮的掌声中,现场会开始了。

在主持人热情洋溢的主持下,按照事先准备的程序,会议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当主持人喊道:“有请我们的英雄上台!”时,司马光从后台走了出来,他往台下望了一眼,哎哟!我的妈呀!这么多人呀!从来没见过这种阵势的他,腿不由地开始哆哆嗦嗦。本来就不善言辞的他,当在发言席上准备发言时,台下不知谁带头又一次鼓起掌来,这次鼓掌,并没有给他的心里带来多少平静,反而又让他多了些紧张和不安。他的心突突地跳得加快了速度,以至于白主任给他的发言稿在衣袋里由于刚才的局促被揉得稀巴烂。没有发言稿,这下可完了!事先司马光并没有准备发言的内容,完全按照领导的指示熟读白主任的稿子。在台上大约僵持了二十多秒,司马光觉得眼前白茫茫的,台下的人起初是双影,最后什么也看不到了——他晕倒在台上了。

这时,台下乱哄哄的,整个会场像热锅里的蚂蚁。不知谁冒了一句:“救人是个英雄,可在大众面前发言一点胆儿也没有啊!”

司马光砸缸范文4

“哈哈哈……”咦?这笑声是从哪里传来的?原来是从我们的教室里传来的,干什么呢?原来是我们在玩绕口令的游戏呢!

老师先给我们出了一个题目—司马光砸缸。顿时,安静的教室变得热闹了,大家都七嘴八舌地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老师微笑着说:“快速说三遍,谁来试试?”龚学自告奋勇地站了起来,快速地说:“司马光砸缸,司马光砸缸,司马光砸缸。”她居然说对了,大家都向她投来赞许的目光,黄怀民以为是小菜一碟,便站起来说,谁知一开口就说成了“司马缸砸光”,同学们听了都哄堂大笑起来:有的笑得前俯后仰,有的笑得直拍桌子,黄怀民的脸羞得通红,不好意思地坐下了。

同学们说:“这个不算,换一个!”老师听了,说:“好,没问题。”说完,老师便又出了一个新题目—班干部管班干部。首次夺胜的龚学还想再威风一次,便又站起来说,谁知,她刚开口就说成了“班办部管干旱肚”。同学们一听,像炸开锅似的又爆笑起来,教室里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司马光砸缸范文5

一气:落水儿童家人之气

当落水儿童小芳(化名)的家人知道了这事以后,一家子先是松了一口气,紧接着其母亲高兴地说要去他家谢恩,还问其父亲送什么礼物的好。其父亲那个精啊,他摇头晃脑了一番后说:“不忙不忙,先坐下,咱们想想。”其母奇怪:“有什么好想的,人家救了你的女儿,你不去谢他,还要打他不成?”其父亲点头说:“仔细想来,还是真该打他不错。你想啊,若不是他把女儿推下水去的,怎么可能救人这么积极,思维这么敏捷啊突然??这下知道了吧。再说了,人家司马光平时就对小芳有点图谋不轨,有点要追她的意思嘛!你想,咱们家的千金怎么舍得嫁给他那个楞小子呢!走吧,我们去锤他!”说完他拔下门闩就气势汹汹地网司马光家去了。

可怜司马光那孩子,现在还在家里偷着乐:“嘿嘿,小芳的那个钱多的啊!这次不给我1000算是小气了嘛!”

二气:缸主之气

司马光砸缸范文6

一、往别的事物想一想

考生写作时,思维不要拘于一点,“不敢越雷池一步”,而要有意识地由此及彼,由甲事物联想到具有相同属性的乙事物、丙事物、丁事物上,让思维如扇形一般“发散”开去,涉及新对象,拓展新领域,产生新领悟。如一段关于“美”的文字:“美,可以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可以在炸毁的大桥旁;可以在芳香扑鼻的上,也可以在风中跳动的烛光中;可以在超凡脱俗的维纳斯雕像上,也可以在平凡少女的笑靥里。”这段文字,就充分运用了发散思维,让大脑从“美”出发,多往别的事物上想一想,既想到了动态美,也想到了静态美;既想到了形态美,也想到了气质美;既想到了古典美,也想到了现实美。美的领域拓宽了,美的内涵自然也就丰富了不少,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也就显得深刻得多。

再如人们常说“松竹梅”是“岁寒三友”,考生可以将其拓展为“岁寒六友”:冬青的叶子在冬天风吼不凋,雪侮不谢。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可见,柏与松为友,显然是站得住脚的。至于菊,耐寒的品性,也广为人称道。明代张煌言曾做诗《野人食菊有感》云:“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笑黄花。已看铁骨经霜染,莫遣金心带雨斜。”只要有理有据,考生找一些其他的事物来凑成“岁寒八友”“岁寒十友”,也未尝不可。

二、往深层次的原因找一找

人们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往往浅尝辄止,得一知半解就停滞不前,新知自然难以萌生。这时候,我们不妨往深层次再问一问“为什么”。如司马光砸缸,许多人认为司马光之所以想出用石头砸缸救人的方法,是因为他比别的孩子聪明。这种观点,显然有失偏颇,尤其对教育“笨孩子”极为不利。我们可再往深层次问一问:为什么司马光敢砸缸,而别的孩子不敢砸?因为此缸乃置于花园中用于观赏之缸,价格必定不菲。而司马光家非常富有。有钱人做事的风格与穷人做事的风格是不一样的。有钱人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顾惜金钱,而穷人则办不到。他要考虑:我砸缸救人,万一要我赔缸,我怎么赔得起?只要我搬梯子、递绳子,参与了救人的行动,别人就不能指责我,我何必要去砸缸?正因司马光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后盾,便毫不犹豫,掷石砸缸;而其他的孩子则要权衡救人的代价自己受不受得住,于是犹豫。这一犹豫,救人就来不及了。这种观点,不仅比定论要新颖一些,贴切当时的生活实际一些,而且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有新的启示。

再如:“人能走多远?这话不要问双脚而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话不要问身躯而要问意志。人能创造多少?这话不要问双手,而要问智慧。人能看多远?这话不要问眼睛而要问胸襟。”这段话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表层原因挖掘深层原因,说得深刻,睿智。

三、往逆向方面想一想

逆向,即人褒我贬,人贬我褒。在不涉及大是大非的前提下,有意识地与名人名言搓一搓反绳,唱一唱反调,或许可以迸出令人惊异的思想火花。如鲁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可以说:“其实地上处处有路,只是人不走,所以有时候我们眼前看起来好像没有路。”

四、把现成的词句改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