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章范例6篇

鲁迅文章

鲁迅文章范文1

1、《朝花夕拾》:

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夕阳从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

2、《彷徨》:

冷了起来,火炉里的不死不活的几片硬煤,也终于烧尽了,已是闭馆的时候。又须回到吉兆胡同,领略冰冷的颜色去了,近来也间或遇到温暖的神情,但这却反而增加我的苦痛,记得有一夜,子君的眼里忽而又发出久已不见的稚气的光来,笑着和我谈到还在会馆时候的情形,时时又很带些恐怖的神色。

3、《呐喊》:

鲁迅文章范文2

鲁迅的《社戏》、《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三篇文章与绍兴有关,其中着重描写了绍兴的风土人情等方面。鲁迅是浙江绍兴人,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鲁迅文章范文3

【关键词】鲁迅 价值体现 现实意义

在现在的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的处境似乎越来越尴尬。一方面,学生中间流传“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传言,将鲁迅的文章视作了语文学习中的洪水猛兽;另一方面,在老师看来,鲁迅的文章在中学课文中选入过多,有些选目不甚妥当,同时,语言晦涩难懂,不利于学生的对现代汉语的学习,也对鲁迅的文章敬而远之。更有甚者,有人还打出了“让鲁迅滚出中学课本”的旗号,建议删除课本中所有的鲁迅的作品。似乎一旦离开鲁迅,学生和老师便都能轻松了。

为什么现在的学生和老师都反感鲁迅?仔细探究,大致有以下原因:

首先,是鲁迅文章遣词造句的晦涩难懂。鲁迅文章的词句,严格地说,是鲁迅的白话文中的词句,确实晦涩难懂。鲁迅是故意要用这些晦涩的词句来为难大家么?显然不是的。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白话文,本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看懂。那么为啥到了今天鲁迅的文章反而让人看不懂了?这就必须要结合鲁迅所处的时代。尽管新文化运动倡导使用白话文,但是,那时候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规范的白话文语法系统,作为新文化运动和白话文的先驱,鲁迅只能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用白话文进行写作,所以我们在鲁迅的文章中可以发现,他的白话文,不仅有文言文的痕迹,还有欧化语言的影响,所以造成了其文字的晦涩。对鲁迅文章中的这种晦涩,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这种时代隔阂。唐诗宋词离我们的时代更远,隔阂更深,难道也要删除?那语文课本中可真就什么都没有了。

其次是语文课本中鲁迅文章的数量和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得不说,在现在的语文课本中,鲁迅的作品真的是铺天盖地。小学课本中就有节选的《阿长与山海经》和《少年闰土》,中学课本中更是连篇累牍。这跟鲁迅长期以来被摆上现代文学的神坛有关。文坛斗士、民族脊梁、投枪匕首的光环屏蔽了鲁迅文章本身的偏颇与局限,也造成了语文课本的政治化。在这样思想的指导下,鲁迅的文章大量进入中学课本,绝大多数的中学语文课堂也都主题先行,将鲁迅肢解为战斗性的符号。这使得鲁迅作品的文学价值在泛政治化倾向的影响下被严重屏蔽。这样的鲁迅,怎能让学生不讨厌?但是,这个责任应该怪到鲁迅么?当然不能,只要老师教法得当,鲁迅文章除了思想性,还可以有更多可以借鉴的地方。我就非常赞同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引用一位专家的观点,他说“鲁迅是语文的灵丹妙药”,特别是作文的灵丹妙药;鲁迅的文章从来都不会跑题,随便翻开鲁迅的杂文集,每篇文章都非常切题,古今中外正反左右,没有他做不了的题目;学生读鲁迅多了,思路自然就打开了;学生想写好作文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读鲁迅。

三是鲁迅文章中思想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有句话叫“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我的理解就是,鲁迅的文章思想深刻,少年人年轻气盛,不能静心,或许根本读不出其深意。鲁迅的深刻,尤其体现在他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阿Q、孔乙己、祥林嫂……每一个形象、每一个故事都深刻揭示了国民性中丑陋软弱的一面。他的杂文,更是深刻犀利,在看似嬉笑怒骂的文字中,表达自己的愤懑与不平。如果脱离了当时的时代背景,脱离了安静的阅读与思考,真的很难读懂,很难了解其中的深意。但是,这些语言,正是鲁迅文章的精华所在,他所批判的种种行为,很多在今天仍然存在,具有极其强烈的现实意义。

虽然将鲁迅称为民族脊梁或许过誉,但是“投枪匕首”确实是他文章的真实写照。他,实实在在是一位批判的斗士,一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呐喊者,一位真正的勇士。

那么,是否真的远离了鲁迅,就能皆大欢喜呢?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对鲁迅,我们可以重新解读,可以去掉他身上的神化光环,,但是切忌将其真正的文学及思想价值也抛弃了。抛开功利性而言,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大师,可以说是具有永恒的意义。尽管鲁迅的著作确实限于特定时代,但是鲁迅精神却并不是也限于特定时代。鲁迅是反封建、反传统的,而这种反封建、反传统的“反”本身恰恰继承了自强不息的民族传统。正是这种批判性的继承,使“鲁迅”的意义和价值尤为凸显。

我们必须承认,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无论何时,我们都不应当打倒他,远离他。走进鲁迅,亲近鲁迅,更有利于我们的自我反省。因为鲁迅精神的实质――怀疑、洞察、批评和抗争,是任何时代都需要的。鲁迅毕生主张的立人观念,正是公民社会所应具备的基础。因为鲁迅的存在,总会折射出我们藏在皮袍下的“小”来。

鲁迅文章范文4

新课改还在继续,今年加几篇,明年减几篇,高中减几篇,初中加几篇,都是很有可能的事情。教材的审订是一个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工作,关系一个国家政治与文化历史的叙述、传承,绝不是通过媒体和民众投票能决定的。

但耐人寻味的是,近些年,媒体对于中学教材的改革保持着持续的兴趣。特别是关于鲁迅的“进”与“退”,争论不休。无所谓。

人们对鲁迅的敏感,源于一种价值与立场的焦虑。鲁迅死后七十多年来,一直是各方争夺的思想资源。有的认定的是一个革命的鲁迅,是反叛的破坏的,有的认定的是一个人间的鲁迅,是独立的自由的。

至于中间派,因为没有预设立场,往往只好左右摇摆,呈现出的一个道听途说、拼凑嫁接过且庸俗化的鲁迅。比如,要么听信前者,并机械地演绎,认为《药》结尾中,华小栓坟前树枝上的那只乌鸦,是一只革命的乌鸦;要么听信后者,自作聪明地认为,鲁迅每天晚上爱用热水洗脚,那是因为他爱。

在任何时候,中间派总是占据大多数的。而且,以貌似各种主观客观的理由,唱衰鲁迅的声音,还是相当占上风的。比如,鲁迅文章不好读,过时了,比如鲁迅这个人太阴暗,流毒匪浅。

反对鲁迅的声音比较大,在很大程度说明,作为符号化的鲁迅,已引起了许多人的审美疲劳。一些人迫不及待地说鲁迅终结,透露出对于民族、国家、历史、革命这些宏大叙述的极度厌倦。

鲁迅生前拒斥死后谬托知己,但显然不由他自主。人们还习惯以符号来说符号,以象征来说象征。其实,所有的争论,关鲁迅、关中学语文教学何事?归根结底是价值立场之争。

去意识形态,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只不过自觉不自觉罢了。正如有人剔除鲁迅的革命性,说说鲁迅很可爱,难道就一定还原了鲁迅了吗?不见得。毕竟,历史时空早已不一样,以此时的价值观去苛求、比附彼时的价值观,得到的是解构历史的,失去的却是历史的同情。

时代在越发开放与包容,许多东西的确需要重新去估量。当我们能够宽容曾经的许多反对过的,为何却不能宽容一个鲁迅呢?甚至,仅仅认为他“思想太深奥”而泼污水吧?

那些认为鲁迅的文章太深奥的人,显然是低估了高中生的思维素质。如果一个高中生承载不了那么一点历史感,那未免也太脆弱了。至于说鲁迅的文章,半文半白,不规范,这也很片面。鲁迅奠定了白话文的基本规范且不说,毕竟他是位个性分明的作家,有着自己的语言风格,供学生参考学习,很难说有什么坏处。

倒是鲁迅自己说,自己的文章有很多毒素,不愿意青年人来学习,自己的任务是肩住沉重的闸门,放孩子们到光明的地方去。的确,鲁迅的文章是给人力量的,这个力量并不见得适合每个阶段的青少年,但是他的文章有的也是能给人以温暖的,譬如《社戏》、《从百革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文章范文5

可是我们之后的另一代人,他们只把鲁迅看做遥远的中国故事里一个传说的片段,一个好像听说过的人。他们是新新人类,已经十分惧怕鲁迅先生的文章,更不能理解他的文章里的象征意义。君不知当今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这所谓的“怕”,充分说明了他们对于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无知和无奈。

这是一个民族的遗憾,也是中国文学史的遗憾。新新人类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去读谁的文章,他们也有权利选择去崇拜谁。青年人缺乏历史经验,我们可以谅解,但遗憾的是,我们当中有一些学者和文化大家,对于鲁迅的所作所为先是保持了沉默,然后又采取了避而不谈的态度。我们首先应该坚定自己的立场,大力地宣扬鲁迅的思想,引导广大青少年去阅读鲁迅,热爱鲁迅,保持鲁迅的战斗精神,用紧迫的民族使命感去创建理想的和谐社会。

鲁迅的精神是永远不会消失的,鲁迅不但是当时那个时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也是一个从民族文化的熔炉里走出来的英雄。我们没有必要去嫉妒他的丰功伟绩,也没有任何理由去否定他对这个伟大民族的解放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也许在社会发展和国际接轨的历史巨变中,我们的思维方法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我们的视觉所触及的范围已经更加广阔,我们接受新新文化的能力已经大大增强,同时我们也学会了享受和娱乐,但是当我们每天每夜守着电视或手机看着那无聊的戏剧,空虚而寂寞地打发难耐的时光时,那光阴已经从我们的手指缝悄悄溜走,殊不知皱纹已经不知何时爬上我们的额头。有位著名文学评论家做客电视访谈节目时,断然地说,中国这三十年没有真正的文学,他已经三十年没有问津过文学评论的事了。

我们阅读今天的文章,固然有很多的收获和意外,也不乏感动和激励。但是我们已经忘记了文学的重大历史使命,因为我们从事创作的人也是为了迎合读者的心理和赚钱,而读者对于文章的点击,主要也是看是否适合自己的胃口和阅读水平。作者在家里苦思冥想地构思世间本不存在的东西,眼睛只瞅着银行卡上的钱是否已经打来,读者吊着膀子在电脑桌旁等待那满是错别字的长篇小说,熬得眼睛通红茶饭不思,而纸质文学的图书馆里,门可罗雀,尤其是每到开学时,儿童学习教辅书店门前人山人海是何等的壮观。孩子要上学要找工作,鲁迅的篇目能值多少考分,这就是中国文学和中国人阅读需求的现状。

我同情着鲁迅,我怀念着鲁迅,他还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为中国苦苦奔走着吗?如果是,先生看到当今这个时代对自己作品的漠视,他那本来就爱生气的脾气,不知会爆发成怎样的呢?我希望善于觉醒的中华民族,有一天会突然想起鲁迅,感念鲁迅的功德,再一次让祖国的新新人类们骄傲地夸耀: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名字叫鲁迅。

说完这些话,我深吸了一口烟,借着烟头的火光,我默默祭奠这些已故的中国文化英雄,他们的笑脸一张张在我眼前浮现,果然还是那么年轻和充满希望。

(选自《时文博览》2012年4月,有删改)

阅读上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

A.作者认为新新人类只把鲁迅看做遥远的中国故事里一个传说的片段,已经十分惧怕鲁迅先生的文章,更不能理解他的文章里的象征意义。

B.作者认为应该坚定自己的立场,大力地宣扬鲁迅的思想,引导广大青少年去阅读鲁迅;只有热爱鲁迅,才有民族使命感去创建和谐社会。

C.鲁迅不但是当时那个时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英雄。我们没有必要去嫉妒他的丰功伟绩,没有任何理由去否定他的辛勤劳动。

D.我们阅读今天的文章,固然有很多的收获和意外,也不乏感动和激励。但是我们已经忘记了文学的重大历史使命,其中包括许多作者和读者。

E.作者希望善于觉醒的中华民族,有一天会突然想起鲁迅,感念鲁迅的功德,再一次让祖国的新新人类们骄傲地认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就是鲁迅。

2.文中结尾写道:“说完这些话,我深吸了一口烟,借着烟头的火光,我默默祭奠这些已故的中国文化英雄。”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

3.作者为什么要以“鲁迅离我们到底有多远”为题?请简要回答。

答:

4.请结合我们学过的《故乡》《记念刘和珍君》《藤野先生》等文章,谈谈鲁迅的人格魅力。

鲁迅文章范文6

在日本期间(1908~1909),两人交往不多。1908年,在东京小川町民报社章太炎的寓所中,鲁迅等人开始听章太炎讲学。沈兼士也拜章太炎为师,向章太炎学习汉语言文字学,他和鲁迅“同在太炎先生门下读书,不过那时除了上课的时候,见面的机会很少,有时候谈文学,也是偶然的事情”。两人是同门师兄弟,有一定的交往,不过交情不是很深,偶尔在一起谈论文学艺术,而且1909年6月,鲁迅就回国了。

在北京的14年(1912~1926),两人交情深厚。在《鲁迅日记》中至少20次提到两人有书信来往。两人还经常互访,1926年7月4日,沈兼士访问鲁迅;8日和28日,鲁迅两次回访沈兼士。他们经常在一起聚餐,如1921年9月1日,马幼渔在宴宾楼请客,沈兼士和他两位哥哥还有鲁迅均在座;1923年4月16日,张凤举在广和居请客,沈兼士兄弟3人和鲁迅均在场;1926年8月8日,马幼渔、沈尹默等人为南下的沈兼士和鲁迅饯行。据沈尹默回忆,前后,有好几年,每逢元旦,鲁迅和周作人、周建人必定在八道湾宅内设家宴,宴请沈兼士兄弟3人和其他朋友。席上照例有日本过新年必备的食物――粢饼、烤鱼之类,而且从清晨一直边吃边谈到黄昏,作竟日之乐。

在这个时期内,两人还并肩战斗。1925年,在女师大风潮中,沈兼士同鲁迅、马幼渔、钱玄同、沈尹默、李泰盏、周作人等人站在一起,发表了7人签名的《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讨伐教育部部长章士钊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反击“现代评论派”的胡适之、徐志摩、陈西滢等人,声援女师大同学的正义斗争。后来许广平始终保存这一宣言的铅印件,并在旁附注:“鲁迅拟稿,针对杨荫榆的感言仗义执言,并邀请马裕藻先生转请其他先生连名的宣言。”8月6日,教育总长章士钊下令解散女师大。8月18日北大评议会决议:章士钊为教育界罪人,北大与教育部脱离关系。8月21日,鲁迅、沈兼士等人发表《北大评议员反章士钊宣言》,不承认章为教育总长。11月,章被迫辞职,女师大学生返回学校。由此可见,沈兼士及其他北大评议会成员与教育总长章士钊作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鲁迅是“最痛苦的中国人”。首先,他深刻的目光洞悉了中国民众精神世界的愚昧麻木,而在心里产生浓黑的绝望与悲凉。其次,就是他在现实生活中的痛苦:家道中落,从小尝尽人情冷暖;包办婚姻,葬送他大半生的幸福;体弱多病,终身被多种病痛纠缠;1923年7月后,兄弟失和,成为其毕生无法言说的深深隐痛。他在北京教育部任小吏的14年(1912~1926),尤其痛苦,绝望的他整天喝酒、抽烟、熬夜、摆弄古文物麻醉自己。沈兼士给他的友谊,极大地慰藉了其凄凉的心境,热烈的友谊,给他的生活增加了许多暖色。沈兼士也欣赏鲁迅的道德文章,从鲁迅身上学到许多优点和长处。

在厦门同事期间的1个多月里(1926.9.4~10.27),两人均为厦门大学国学研究所的教授。1926年,由于北洋政府财政濒临破产,北京大学的经费捉襟见肘,拖欠工资的现象十分严重,国学门的研究成果无钱出版,工作难以开展。于是,时任北大国学门主任的沈兼士应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的聘请,于8月10日来到厦门大学筹办国学院。

同年9月4日,鲁迅来到厦门,沈兼士等人到其下榻的中和旅馆,把他接入厦大。在厦大,沈兼士与鲁迅等人经过1个多月的努力,制定了《国学研究院院程》、《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发展计划书》等规章制度与计划,完成了国学研究院系机构的建设及人员的配备。林文庆兼任国学院院长,沈兼士任秘书并主持国学系工作。1926年10月10日,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召开了成立大会,沈兼士发表了讲话,主张国学研究要和地质学、考古学、古生物学相结合起来。

在厦门期间,两人生活上经常来往,工作上互相扶持。据《鲁迅日记》,9月19日、10月18日,沈兼士和鲁迅两次一起到南普陀午餐。10月23日,沈兼士和鲁迅一起写信给朱家骅(中山大学校长),向朱推荐失业在家的许寿裳。10月27日,沈兼士不堪刘树杞的排挤打压,请假北返,特地向鲁迅告别。到了北京后,12月14日,沈兼士写信给鲁迅,向他打听厦门大学的情况,鲁迅告诉他情况不好,自己“仍定于学期末离去”。在厦门期间,沈兼士还从兴趣、爱好上关心鲁迅,据1926年9月9日《鲁迅日记》,沈兼士赠送给鲁迅晋朝印刷的《教宗禁约》,不久又赠送了唐人墓志拓本等等。

在厦门同事的一个多月内,他们均为北京来的文科教授,均受到厦门大学内某些人的打压,两人互相关心,互相支持,抱团和歧视他们的理科主任刘树杞斗争,但最终两人都不得不离开厦门大学。

分别后的10年(1926.10~1936.10.19),两人一直保持联系,友谊依然深厚。沈兼士回到北京,依然保持书生本色,靠教书谋生,因为他的志趣在汉语言文字学,对文学不是很擅长,所以他把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鲁迅这个时期在广州中山大学呆了不到一年后,于1927年冬来到上海定居,充当自由撰稿人。

在1929年5月和1932年11月,鲁迅两次北上探亲,两次均和沈兼士见了面。1929年6月1日,他曾经不无感慨地给许广平写信说:“南北统一后,‘正人君子’们树倒猢狲散,离开北平,而他们的衣钵却没有带走,被先前和他们战斗过的有些人拾去了。未改其原来面目者,据我所见,殆惟幼渔、兼士而已。”这里所谓的“正人君子”就是“现代评论派”的胡适之、徐志摩、陈西滢等人,“先前和他们战斗过的有些人”指的是钱玄同、周作人、刘半农等人,他们在后,思想倒退、保守、僵化,不管人民死活,远离政治,埋头冷门学术,过着悠闲的名士生活,而老朋友沈兼士本色依然,深得鲁迅信任。

1932年11月,鲁迅最后一次北上探亲,并作了著名的“北平五讲”,旧友又重逢了。11月22日,鲁迅应沈兼士的邀请在辅仁大学作了《今春的两种感想》的演讲,沈兼士全程陪同在侧。演讲完毕后,沈兼士邀请鲁迅赴东兴酒楼夜饭,同席11人,临别赠送《清代文字狱档》6本,这套书是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印的,陆续发行,一共印刷了9本。鲁迅颇为推崇此书,因为从中可以看到封建统治者的专横、野蛮和昏庸,是写中国“文字狱”的最好的史料。鲁迅得到此书后,认真阅读,还运用了其中的许多史料影射反动政策对思想文化的摧残。11月20日,他在北平给许广平写信说:“我到此后,紫佩、静农、寄野、建功、兼士、幼渔,皆待我甚好,这种老朋友的态度,在上海势利之邦是看不见的。”老朋友相聚的欢欣溢于言表。

除了上述的6本《清代文字狱档》外,沈兼士还先后赠送了《考古学论丛》、《辅仁学志》等5册书给鲁迅。1934年3月26日,鲁迅收到了沈兼士的《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一书。此书是很冷门、很枯燥的学术专著,可因为是老朋友沈兼士的著作,百忙之中的鲁迅仍拿出宝贵的时间当夜就阅读完毕,然后马上写信给北平的台静农,委托他向沈兼士表示感谢和敬佩。这个时期,鲁迅也经常寄送自己的译著给沈兼士及其爱子沈观,如《竖琴》、《萧伯纳在上海》、《南腔北调集》、《解放了的堂吉诃德》等。沈兼士这段时间也是埋头学术,鲁迅依然喜欢他,是因为他和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保持了距离,而一直对鲁迅友好。

在这10年中,沈兼士远离政治,埋头学术研究,专攻汉语言文字学,而鲁迅则在文学界、思想界对人民进行启蒙,虽然两人走的道路不同,但鲁迅对沈兼士没有丝毫的责怪。两人互相寄送书籍,互相鼓励,互相交流事业上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