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与影响力范例6篇

情商与影响力

情商与影响力范文1

对此,坊间较为流传的说法是“周瑜气量小”,而究其根本,两个实力相当的杰出人物之所以归途迥异,似乎主要在于对情绪的驾驭能力,对情绪驾驭能力高低决定了各自的竞争力的强弱,从而出现了悲喜向背的两种结果。而这个情绪驾驭能力,用近几年一个流行的词汇来概括,就是“情商”。

所谓“情商”,是指人对自己情感、情绪的控制能力和在社会人际关系中的交往,调节能力,相对于智商而言,它更能决定人的成功和命运。

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明确提出了“情商”(EQ)这一概念,并撰写了《情感智商》一书。他说,“‘情商’是一个人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品质。在成功的要素中智力要素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情感因素。”无独有偶,早在1990年代初期,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萨洛韦和纽罕布大学的约翰・迈耶曾率先提出“情绪智能”的概念,也就是“情商”的前身,他们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上要获得成功,其主要作用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情绪智商’,前者仅占20%,后者占80%。”

作为“情商”学的奠基人,彼得・萨洛韦和纽罕布约翰・迈耶,以及丹尼尔・戈尔曼教授的贡献是巨大的,“情商”的提出,使人们对于成功的要素有了更新和更全面的认识。

一些研究结果显示,人的成功商数可以概括为智商、情商和逆境商,英文分别为IQ、EQ和AQ,合称3Q,它们各司其职智商使人发现机会,情商使人利用机会,逆境商使人不轻易放弃机会,对成功的贡献率分别为15%、80%和5%。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先知们提出的“情商”,所偏重的是日常生活中所调节的自知、自控、热情、坚持、社交技巧等心理品质,主要指出人要提升5个方面的能力: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而对于“情商”在组织中的应用却鲜有涉及。

根据《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的调查报告表明,70%的调查者都被职业倦怠侵袭着。职场上25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抑郁症患者正以每年11,3%速度递增,每十位男性中就有一位患有抑郁症;每五位女性中就有一位患有抑郁症。

基于此,2004年1月,吴维库出版了第一版《情商与影响力》,到2006年10月已经重印了17次。眼下读者所看到的这本,是第二版《情商与影响力》,相较于第一版,作者增加了一些职场上的丰富案例,阐述了用情商来缔造领导力的重要观点作为领导者,能调动员工的情绪就能调动一切;领导者所有的领导行为最终都是影响人的情绪。

未来组织中的竞争,将越来越脱离原有的固有资产、地域等边界,形成无边界的竞争。而此时,能够真正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首要因素将在于人。作为组织的领导者,如何将自己缔造成企业中“被有影响力的人影响”的有影响力的人,会决定组织的拼搏力、奋斗力:而如何将自己修炼成“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的影响者,同样决定着企业未来的走势。正所谓,眼界决定眼光,眼光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活路。

有一个寓言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只小猫,是一只小女猫,它爱上了它的男主人――一个光棍汉,想嫁给他。小猫于是找到了爱神维纳斯,请求爱神把它变成一个女人。在它的哀求下,维纳斯动了恻隐之心,用神通把它变成了一个美女,男主人和她结婚了。新婚之夜维纳斯想,这个女人是猫变的,她内心是人还是猫呢?我要试她―下。维纳斯就在房间里放进了一只小老鼠,美女看见了老鼠,毫不犹豫地扑上去吃老鼠。维纳斯明白了,美女骨子里还是一只猫,因为她改变不了吃老鼠的习惯,维纳斯就把美女又变回了小猫。

这个寓言故事说明思维模式的转变才是根本的转变,一个人的思想如果是“狼”,那他一定会“吃人”。因此,要想成为有影响力的人,首先改变你的思想吧!而改变思想的最好方式,也许就在于知识的补充。

情商与影响力范文2

关键词:出口贸易;电子商务;出口绩效

我国沿海地区进出口企业在整个贸易中占据较大比重,尤其是加入WTO之后,外贸经营主体的外贸经营权全面放开,这使得几乎所有生产企业都将参与到中小外贸企业的竞争中,市场竞争环境日趋突出,对外贸形态进行创新是必然趋势。在这种背景下,B2B电子商务作为创新型贸易和营销手段,与外贸结合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一、出口企业电子商务出口的影响因素

(一)技术层面因素。企业外贸出口行为中技术因素是指其运用电子商务的技术手段,以及电子商务绩效水平,一般包括四个层面:一是企业员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水平,二是企业内部电子商务专家,三是完整的外贸第三方平台,四是企业维护电子商务系统的能力。技术因素影响企业外贸进出口中电子商务绩效的直观表现为运用成本与技术实用性,这是因为电子商务系统是业务和技术的结合,二者协调才能够表现出较高的出口绩效。从沿海地区的实际调研情况来看,中小企业在外贸业务中占据较大比例,但多数中小企业并不具备高水平的自建电子商务系统能力,这使得其必须借助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电子商务活动,这种情况下的技术因素则主要集中于企业对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运用技术。

(二)组织层面因素。组织因素是影响企业电子商务出口绩效的重要因素,通常包括领导因素和战略因素两个方面,细致来讲,领导因素包括企业提供充足的人、财、物,领导亲自参与电子商务;而战略因素则包括企业已制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利用电子商务出口有明确的目标。通常来说,企业电子商务行为的起点是领导层决策,之后才是战略层面的制定和实施,这样决定了外贸企业是否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电子商务贸易是一个系统计划,需要领导与战略的支持才能够实现各项目标与环节中的资源合理配置,进而给企业带来更多的选择。

(三)环境层面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方面有关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政府对企业电子商务进入口的优惠、进出口环境等因素。实际情况来看,政策与优惠因素是政府行为,属于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基本属于企业的不可控因素。对于进出口环境因素而言,B2B电子商务则能够作为创新手段在进出口环境中产生优势影响。随着近些年来国际市场竞争形势的变化,我国进出口贸易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内部环境来看,国家为推动出口贸易的发展不断推出支持政策,使得内部环境不断提升;外部环境来看,外贸大环境不容乐观,出口所面临的心事较为严峻,世界贸易保持低迷发展态势,全球需求持续恶化,这使得我国外贸出口中必须取得足够的市场竞争优势才能够实现平稳发展的目标。

二、出口企业电子商务出口绩效指标

电子商务实施绩效直接反映出电子商务的实施能否促进企业成长和发展,而针对出口贸易,评价B2B电子商务的出口绩效需要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选择则依据资源利用率,在本文的研究中选择6个指标考察出口绩效。从出口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来看,指标分为三个方面,即市场绩效、财务绩效、生产力绩效,其中市场绩效的评价指标包括出口国市场增加(X1)、客户数量增加(X2);财务绩效指标包括流动资金周转加快(X3)、利润增加(X4)、交易成本降低(X5);生产力绩效指标包括出口额增加(X6)。

三、沿海地区出口企业电子商务出口绩效影响实证

(一)理论假设。在前人研究成果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以及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对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的影响因素建立理论假设,具体如下:

假设1:进出口贸易企业自身建立的信用体系与其运用B2B电子商务模式实现出口贸易绩效之间具有正向关系,即企业自身信用体系越完整,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越高;假设2:在企业出口贸易战略与行为中,领导的影响至关重要,领导参与和支持企业B2B电子商务出口,以及领导参与和重视程度越高,则企业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越高,二者之间正相关;假设3:对于沿海地区的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具有突出的优势,而且企业B2B电子商务出口行为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具有直接的关系,二者表现在第三方电子商务贸易平台越完整,企业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越高,二者正相关;假设4:政府政策支持在企业发展B2B电子商务进出口贸易中具有直接的影响,政府支持力度越大,企业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越高,二者正相关。

(二)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影响因子分析。在本文研究的假设中,涉及到的影响因子是否具有适合性与相关性,需要进行验证,采用KMO取样验证,并通过SPSS21.0专业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验证结果的表现形式采用KMO取值区间来衡量,KMO越接近0,表明变量间相关性越弱,KMO值越接近1,则表明变量间相关性越强。

将实地调研与相关资料的数据进行处理,并经过KMO与TOE模型处理分析,结果显示,在本文所涉及的6个指标因子中,检验的信度大于0.7,效度大于0.5,说明这些影响因子适合做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此外,在技术指标体系中,所有因子的TOE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信度为0.740,KMO值为0.697,解释反差为50.36%;组织指标体系中,信度为0.693,KMO值为0.607,解释反差为45.01%;环境指标体系中,信度为0.721,KMO值为0.598,解释反差为67.675%;这说明本文所选择的所有指标因子所有构成的指标体系基本上能够反映沿海地区中小企业实施B2B电子商务的现状和实际情况。

(三)回归分析及结果讨论。将各因素与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建立回归分析模型,计算各因子相互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可得出以下结果:

从单因素对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影响的回归分析结果来看,信用体系对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绩效的影响产生20.5%的正向变化,领导参与对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的影响产生32.0%的正向变化,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完善对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的影响产生15.3%的正向影响,政府支持对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的影响产生17.6%的正向影响,这些数据分析结果证明了本文的假设。

综合起来看,技术因素对企业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为65.3%,组织因素对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的单独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为36.3%,环境因素对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的单独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为52.2%。因此从这些因素入手进行完善和革新对于企业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睦欣.全球电子商务发展新态势与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D].吉林大学.2015.5

情商与影响力范文3

关键词:情商;护理教育;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5-0164-02

护理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新的护理观,即培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临床实践能力,较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沟通能力的综合型护理人才。护理职业的特殊性,在以病人满意度来衡量护理质量的今天,有了新的含义,99.4%的患者希望护理人员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因为良好的沟通可以使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需求以便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而良好的沟通交流则需建立在护理人员高情商的基础之上。国外最新的研究发现,智商对人的成功仅有20%的影响,而情商却有80%的影响。在对个人工作业绩的影响方面,情商影响力是智商的两倍[zl。然而,情商不同于智商,它不是天生注定的,而是可以从学习中获得的。可见,情商的后天培养乃是促进当代人成功的重要环节。

1 情商的概念和内涵

1.1 情商的概念

情商(简称EQ)是人的情绪商数,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的彼得・沙洛维教授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约翰・梅耶教授在1990年提出的。情商定义:情商,又称情感商数,指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表达自己与他人情感的能力和区分、调节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及运用情绪去引导思维的能力。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在社会上要获得成功,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他们所说的情绪智能,前者仅占20%,后者占80%。情商不同于智商,它不是天生注定的,而是可以从后天学习中获得的。

1.2 情商的内涵

包括5个方面的能力:①认识及觉察个人情绪的能力;②妥善处理个人情绪的能力。正常的个人情绪是社会交往的前提条件,每个人要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理解负面感受的想法,以消除人际关系中的不良影响;③自我激励的能力。自我激励是保持和调动个人情绪的基本方法,包括自制力、专注力及在各种环境中的应变能力等;④认知他人情绪的能力。要善于察言观色,正确认识他人情绪,特别要善解人意,运用同情心去确认别人的感受,并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⑤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人际关系管理是管理他人情绪的艺术,要能驾驭各种人际关系,提高社交技巧及人际沟通的能力。

2 情商的重要性

过去人们认为,智商是决定人成才的关键,然而最新研究认为,智力只是成才的基础,情商才是决定人将来能否成才的关键。而心理学家广泛深入的研究也表明:人在一生中能否成功、快乐,主要取决于其情商的高低。事实证明,情商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后天的培养和锻炼,而智商则更多的来源于遗传因素,由此可见,情商是极具可塑性和开发性的。

2.1 情商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2.1.1 情商与职业态度

护士职业要求有良好职业操守,无论置身何时何地,护士都必须忠实执行各项工作规则,自觉遵守职业准则;忠于职守,要求护士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能够长时期持之以恒地在无任何监督的情况下,自觉维护职业准则,这是高情商的职业态度;护理工作要求护士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应该具备尊重人、关爱人、对工作负责的职业道德素质。

2.1.2 情商与价值观的稳定性

护士职业教育的实践证明,许多天真烂漫的少女带着对“白衣天使”的神圣形象的美好憧憬投身护士职业,她们,的人生正处于较朦胧阶段。当她们置身护士队伍,面对于其理想相悖的社会舆论,很容易产生职业价值的困惑,甚至反悔,这反映了17-22岁这个形成人性观的关键期,个体价值观的不成熟与不稳定性。护士的年龄越小,择业的盲目性越大,其职业态度越容易因外来影响而变化。护士在校学习的3-4年间,正值其人生观、价值观确定的关键时期,也是角色人格发展的奠基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更应加强情商教育引导,将有益于护生对护士职业价值的认识,坚定其择业信念,为其日后职业角色奠定基础,所以这一时期学生价值观的可塑性很大。

2.1.3 情商与责任感、爱心

作为常人初次或偶然看见患者痛苦,大多会充满同情与关注,久之则可因司空见惯而麻木不仁;但职业使命却不允许护士对患者的痛苦有半点习以为常或视而不见,否者随时可造成延误诊治,危及生命等严重后果。护士有时甚至需要为患者奉献一些在常人眼里比较特殊,出入不平衡的情感,为“救死扶伤”忍辱负重,为维护患者的利益,能随时给受病痛煎熬的患者以较大的热忱与关心。护士要用热心、爱心、耐心、责任心对待病人,护理工作属于高情感职业,高情商是护理职业素质的要求。

2.1.4 情商与人际能力

护士始终处于护患关系的中心,是联系各种复杂人际关系的纽带,情商是影响和制约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它在人际关系中,特别是在精神需要满足程度方面发挥着很大作用。最新研究表明:医护人员的情商指数与病人的满意度有着密切关系,患者满意度有50%以上来自服务性活动,与技术无关,99.4%的患者希望护理人员与其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随着人们的自我保护及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日趋频繁和激烈。在这些医疗纠纷中,部分是由于护士的服务态度所引起,只要护士的自我认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及理解他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再强一些,不少纠纷是可以化解的,这也是情商内涵的具体表现。

2.1.5 情商与社会适应性

社会工作者{职业属性}要求护士适应各种环境,无论置身于纷繁或孤寂中,都能保持良好适应,沉着应对。一方面特殊的工作性质,环境氛围等易使护士产生情绪问题;另一方面特定的工作对象要求护士始终保持稳定、积极的情绪状态,这是为患者营造积极、乐观情绪氛围的前提。护士若存在情绪调控等人格要素特质的明显缺陷,极易导致职业角色的不适应行为,情商的特征正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中所必备的心理素质,是情绪自控力在整体护理中的渗透。

2.1.6 情商与护士人文关怀能力

关怀是护理的核心概念和中心任务,人文关怀是指关心人的精神问题,注重自我与他人的精神发展;作为人文关怀的主体――护士,其人文关怀的能力正是情商的特征。

2.1.7 情商与自控能力

作为一名护士,情绪的变化对病人有着直接的影响:稳定的情绪、高昂的工作热情、文明的语言及微笑的面容,对病人有积极的感召力;相反,如果护理人员不能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往往在工作中就会感到身心疲惫,甚至会将不良的

情绪转嫁于病人。

2.1.8 情商与护士身心健康

护士作为人类的健康使者,随着人类健康需求迅速增长,其所承受的压力渐增,护士的身心状况不容乐观,情商的培养可以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护士在工作和家庭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当不同的角色在转换的过程中发生冲突时,久而久之导致身心状况不良。护士必须认识自己、控制自己并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善于克制不健康的情感,以保持自身心理和生理的健康。

2.1.9 情商与护理团队精神

个人有情商,团队亦有情商。医院护理工作中的大多数工作都是由各个(科)护理团队去完成的。为此,各个护理团队的工作气氛以及凝聚力对工作绩效有着深刻的影响。护理团队绩效是团队护理人员之间相互信任和意见沟通的结果,为了有效完成护理团队工作就必须提高护理团队的情商。

3 护生情商培养的重要性

3.1 护生年龄小,可塑性大

护生年龄大都在17岁-22岁,正处于青春发育中后期,生理已渐成熟,但心理和情绪发育尚不完善,易受环境或他人情绪感染;而护理专业学生以女性占绝大多数又容易受生理因素影响,情绪上发生微妙的变化,情绪不稳定也易产生负面情绪;在这时期情商培养显得更迫切、更重要。

3.2 护理工作亟需护生具备较高情商

随着护士职业的社会功能愈显重要,护士职业角色的总体水平与人类健康事业发展、人们生存质重提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息息相关。整体护理模式的提出不仅要求护生拥有良好的技能,更应懂得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具有广阔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沟通能力、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勇于吃苦、拼搏奋斗的精神,只有具备较高“情商”的护生才能适应21世纪对护理人才的要求

3.3 情商在护生就业中起关键性作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充满竞争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护生将通过人才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情商这个能体现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在就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高护生的情商水平,不仅能提高就业的成功率和质量,也对将来的人生、事业成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情商与影响力范文4

关键词:厂商合谋;非公开协议;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60(2008)04-0010-06

合谋是指同一市场中厂商间达成的旨在降低市场竞争程度,并使产量或价格达到垄断水平的非公开协议,但由于同一市场中各个厂商都有提高产出水平或降低价格以获取竞争优势的动机,因此成功的合谋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合谋的形成,即所有厂商能够就合谋结果――价格和各自的产出水平达成协议;第二,合谋的维持,即所有参与厂商都能严格遵守达成的协议。本文主要对经济学文献中有关合谋形成和维持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做一系统回顾,以窥见其理论发展全景。

一、厂商数量对合谋的影响

Shapiro(1989)认为,随着厂商数量的增加,合谋越来越难以形成和维持。可能的原因有:第一,参与合谋的厂商数量越多,市场中产品差异化的可能性越大,这增加了达成协议的难度;第二,偏离合谋的厂商可能太多而使合谋维持的努力毫无意义;第三,厂商数量增加意味着单个厂商仅能获得很小的合谋产出,这使其违背合谋更有吸引力,而且面临处罚的可能性降低;第四,当合谋并不包括市场中所有厂商时,未参与合谋的厂商不断增长的市场份额将削弱合谋的稳定性。Phlip(1995)认为,随着厂商数量增加,单个厂商更愿意游离于合谋之外并且免费搭载合谋价格的便车。实际上,尽管较高的合谋利润可以引致新的市场进入,并危及合谋的维持,但以往许多文献在讨论厂商合谋时,一般都假定厂商数量固定,特别是限制在双寡头垄断的情形。由此可见,市场中较高的进入壁垒保护了合谋厂商免遭可能的竞争并助长合谋。Friedman等(1994)分析一个在位厂商无法阻止潜在厂商进入市场的情况时发现,潜在厂商将逐步被整合进合谋体系中。

二、生产能力约束对合谋的影响

生产能力约束对合谋的影响效果并不确定。一方面,当一个生产能力受限的厂商只能满足较少的新增需求时,它能从抢夺其他厂商的市场份额中获得有限的收益,这减弱厂商偏离合谋的动机;另一方面,生产能力约束限制厂商的报复力量,偏离合谋的厂商能够预期的最大处罚就是已有的全部生产能力,这增强厂商背离合谋的激励。Brock等(1985)就生产能力约束对合谋模棱两可的影响效果提供了很好的说明。他们认为,在同一市场中所有厂商的生产能力约束对称的情况下(所有厂商生产能力相同),合谋维持与厂商拥有的生产能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并不确定。当产业过剩生产能力足够小时,生产能力约束的限制偏离效应占据主导,意味着不断增加的额外生产能力会使合谋更难于维持;当产业过剩生产能力足够大时,生产能力约束的弱化惩罚效应占据主导,于是不断增加的额外生产能力将使合谋更容易维持。Compte 等(2002)在分析生产能力约束非对称性(不同厂商生产能力有差异),以及加总的生产能力对合谋维持的联合影响后,得出了与Brock和Scheinkman相似的结论。他们认为,当加总的生产能力足够大时,生产能力约束的非对称性促进合谋,但是当加总的生产能力有限时,生产能力约束的非对称性阻碍合谋。所以,在评估水平兼并对某一市场合谋可能性的影响时,这一结论很有启发意义:一方面,减少厂商数量的水平兼并有助于合谋形成;另一方面,水平兼并可能会加剧厂商生产能力的非对称性。因此,如果产业生产能力有限,随着水平兼并缔造出一个难以遵守协议的新厂商,合谋将难以维持,这时水平兼并具有促进竞争的效应。Davidson 等(1990)认为,过剩生产能力是惩罚偏离合谋的必要条件,如果垄断厂商无法承担过剩生产能力投资的成本,那么合谋就不能实现联合垄断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除此之外,他们还发现,合谋价格的提高总是伴随着过剩生产能力的增加,而随着过剩生产能力投资成本的增加,厂商掌握的过剩生产能力减少,合谋价格也就相应降低。因此,如果厂商仅仅就价格而不包括生产能力达成合谋,他们不可能实现最大化联合利润。Feuerstein 等(2003)假定生产能力投资不可撤回,即一旦投入就形成沉淀成本,具有承诺价值。他们发现,不可撤回的投资对合谋有两种相互抵消的影响效果:一方面,偏离合谋对厂商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一旦违背合谋的厂商在受到惩罚之前就已经拥有较高水平的不可撤回投资,它面临的惩罚将非常微弱,如果第二种情况占据主导,意味着不可撤回投资使合谋难以维持,因为对偏离合谋的厂商的任何惩罚都会使所有厂商遭受同样的损失。

三、需求波动对合谋的影响

Deneckere(1983)认为,不断增长的需求增加了厂商从违背合谋中获得的好处,但同样也使它在惩罚阶段面临更大的利润损失,因此持久的需求转换对合谋维持毫无影响,市场容量只可能通过影响厂商数量间接影响合谋。然而,需求随时间的频繁变动对厂商合谋却有重要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未来是繁荣时期还是衰退时期,是否会发生激烈的价格战是合谋维持的核心问题。Rotemberg 等(1986)详细分析了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时垄断厂商对合谋的反应。以一个简单但具有说服力的商业周期为例,他们假定每一个周期的市场需求水平由各自独立的方式决定,以至于未来可预期需求水平与当前需求水平毫无关系,这就保证了未来可预期的惩罚成本与当前的需求水平无关。但当前的需求水平却影响厂商违背合谋的短期激励,因为在需求增长时削价更具有吸引力。所以,当经济经历一个短暂的繁荣时期时,厂商将价格定在低于合谋价格的水平,并实现完全控制市场的激励远远强于避免遭受惩罚的激励;同样地,当经济经历一个短暂的衰退时期时,厂商避免遭受惩罚的激励远远强于将价格定在低于合谋价格的水平,并企图完全控制市场的激励。这表明当需求暂时增长时,合谋更难以维持,而当需求暂时降低时,合谋更容易维持。Haltinger 等(1991)放松不同时期需求彼此独立的假定,并且引进一个更为现实的商业周期模型,该模型中需求与商业周期同步变化。他们发现,在一个商业周期中,厂商合谋维持最困难的时候就是市场需求最大的时候,当目前市场需求水平最高,且预期将会不断下滑时,合谋最容易解体,这是由于当需求处于最高点时,厂商从违背合谋获取的短期收益最多,且预期的经济衰退使得厂商面临最小的惩罚机会成本;同样,当目前市场需求水平最低,且预期将会不断增长时,合谋体制就更稳定。Bagwell 等(1997)进一步分析了商业周期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对厂商合谋的影响。他们发现,如果预期经济繁荣期足够长且衰退期足够短,厂商合谋更容易维持,但是无论经济处于繁荣期还是衰退期,短期的需求剧烈变化都会使合谋难以维持。Staiger 等(1992)对厂商在生产能力约束条件下运行时,需求变化对合谋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不可预期的低需求周期会导致过剩生产能力的出现,进而破坏合谋价格的稳定性。

四、信息交流对合谋的影响

1964年Stigler首次提出信息交流是合谋维持的重要因素的观点, Abreu等(1985)对此观点进行了正式验证。他们认为,在许多市场,由于交易和价格都无法得到直接准确的观察,存在秘密削价的可能,这使得某一厂商难以判断其他厂商是否偏离了合谋,特别是在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准确的判断更是困难,但合谋厂商关于价格和数量的信息交流使厂商的欺骗行为容易被察觉,这极大地弱化了偏离合谋的吸引力,进而促进合谋体系稳定。同样地,私人信息的存在将使合谋难以维持,Athey和Bagwell(2001)以及Athey 等(2004)以厂商拥有各自产品成本的私人信息的情况对此进行分析。他们发现,在任意给定的时点,一些厂商可能产品成本较高,而另外一些厂商却因为良好的劳资关系、完善的存货管理等原因保持低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合谋实现的最大化联合利润的分配份额应该和各自的成本高度负相关,即将大部分利润分配给那些低成本厂商,但由于厂商难以彼此知晓对方的成本信息,而且高成本厂商也不愿主动将自己的成本信息对外公布,结果建立在不完全成本信息基础之上的合谋产出分配方案无法得到厂商严格执行。Compte(1998)与Verboven(1998)认为,由于厂商掌握的彼此市场行为的不同信息而引致的信息非对称问题可能会瓦解合谋体系,但厂商间的频繁交流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特别是类似于贸易联合会这样的交流增强机制可以促进厂商合谋。

五、产品差异对合谋的影响

产品差异包括横向产品差异和纵向产品差异两个方面。横向产品差异是指在制造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数量一样,但产品在设计中却存在差异,如品种、花色、样式等。纵向产品差异指的是按照某种品质要求所生产的一系列商品之间的差异,典型的例子是质量。Hackner(1994)认为,在非对称的情况下,由于低质量产品厂商引发价格战的能力有限,高质量产品厂商没有遵守合谋的激励,因此,纵向产品差异使合谋难以维持。由于与形成产品纵向差异相关的创新活动会助长质量的非对称性,因而同样可以预期在创新活动活跃的市场中合谋很少发生。相比纵向产品差异与合谋之间这种明确的关系,横向产品差异对合谋的影响效果却不确定。一方面,由于厂商通过轻微降价从竞争对手那儿获取的额外需求有限,这使厂商缺乏偏离合谋的激励,另一方面,较低的需求弹性也限制了厂商通过发动价格战对偏离厂商的报复能力,最终究竟是哪种力量占优势,这需要具体分析。Deneckere(1983)认为:对于设定产量的重复博弈,横向产品差异化程度越低,合谋维持越困难;而对于设定价格的重复博弈,无论横向产品差异化程度高低,合谋都容易维持,因为横向产品差异化程度高,厂商很难通过低价吸引其他厂商的顾客,而横向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时,未来残酷的“价格战”使厂商企图通过低价抢夺其他厂商的顾客的激励不足。Raith(1996)分析了在厂商无法准确观察竞争对手的市场行为,但却能通过自己的需求予以推断时,横向产品差异对合谋维持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横向产品差异降低了厂商需求之间的关联度,结果,偏离合谋的行为难以被发现,合谋维持更困难。因此,当市场信息不充分时,横向产品差异使合谋维持异常困难。Symeonidis(2002)对厂商能够销售多种商品的情形展开深入研究,发现每个厂商能够销售的商品种类越多,合谋维持越困难。这是因为每个厂商能够销售的商品的种类增加使厂商从偏离合谋中获得的收益远远多于遵守合谋获得的收益,即销售多种商品使厂商从偏离合谋中获得的好处大于事后遭遇惩罚的机会成本。

六、最优价格政策对合谋的影响

为弥补需要自我约束的合谋难以完整维持的缺陷,有时厂商也愿意主动承诺自己不会违背合谋价格,以“最惠国待遇条款”和“相遇―竞争条款”为主要形式的最优价格政策常常受到厂商重视。然而,在分析它们对合谋的影响时,已有的关于最优价格政策的理论文献不是以无限次重复博弈为基础,而仅涉及有限次同时决策模型。销售中的“最惠国待遇条款”是指厂商向买主保证,对于同样的产品,它不会以更低的价格销售给其他买主。也就是说,参与合谋的厂商在各自的销售合同中都加上这么一条,即宣布卖方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不会向其他买主提供更低的价格,除非向先前的买主也提供相同的价格补贴。因而,这种补偿机制可以有效地惩罚厂商的削价行为,并抑止厂商偏离合谋的动机。长期合同的“相遇―竞争条款”是指厂商向买主保证,对于相同产品,如果另一厂商提供更低价格,它也将同幅降价,或允许解除合同。这一条款使厂商难以欺骗,因为买主会将较低价格的信息告诉其他厂商。但是,Edlin(1997)认为,从厂商的角度来看,“相遇―竞争条款”是实际维持高价而不是表面上保证的低价的最好替代机制,因为使用这样的条款,既不需要厂商之间签订协议,也不会面临事后惩罚的威胁,厂商能够默契维持高价。

七、多市场合约对合谋的影响

Edwards(1995)曾说,当厂商在多个市场彼此遭遇时,他们所签合约的多样性可能弱化竞争。Bernheim 等(1990)准确地识别Edwards的主张所需要满足的条件并对其给予严密论证。他们认为,多厂商合约对合谋的影响效果并不确定,一方面,它可以扩大偏离合谋的收益,另一方面,它也会增强事后惩罚的力量。在一个完全对称的市场――在该市场,厂商同质、产品无差异、规模经济不变,这两种完全相反的力量彼此抵消,多市场合约对合谋毫无影响;而在产品差异化和厂商差异化程度较高,且规模经济递减的非对称市场,多市场合约促进合谋。Bond 等(2005)认为,在这样一种优势对称的市场――地理意义上的子市场能够被区隔并且运输成本是一个主要因素,每个厂商在自己所处区域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厂商生产多种差异化产品,且每个厂商在不同市场的需求比其他厂商更大一些,在某一弱小的厂商有偏离合谋的激励时,联合利润最大化在各个独立的市场就不可能实现。因此,欲使合谋得以维持,合谋产出就不得不给那些弱小的或成本较高的厂商额外市场份额。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就更愿意在其中某一市场保持垄断地位,且主动限制进入其他市场,只要其他厂商也坚持这样的行为。也就是说,不同厂商分别在不同市场拥有优势时,多市场合约促进合谋。

八、交叉持股对合谋的影响

现实市场中大量存在厂商持有竞争对手股票的情况,它们对竞争对手的投资主要是为了分享利润而不是参与决策。Gilo 等(2003)研究类似这样的投资――交叉持股的情形,他们发现这样的投资对厂商的合谋有两种相反的影响效果:一方面,交叉持股弱化厂商偏离合谋的激励,这是因为厂商内化了部分由它偏离合谋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交叉持股也可能减弱厂商事后对偏离合谋采取严厉惩罚的激励,这使偏离合谋更有吸引力。除此之外,交叉持股还促进厂商间信息交流,部分地解决厂商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正如前面第四部分的分析,这可能因此促进合谋。然而,不断增加的交流也鼓励厂商再谈判,这可能导致合谋难以维持。

九、纵向限制对合谋的影响

显然,再售价格维持(RPM)、排他易、独占区域等纵向限制可以弱化零售商之间的竞争,因而,零售商通过保持与生产商的合约尽力稳定他们之间的合谋也是可能的。Rey 等(1995)认为,独占区域限制品牌间竞争,尽管纵向限制削弱了品牌内的竞争,然而在很多情形下,纵向限制可能担当了限制品牌间竞争的机制。Rey 等(2004)认为,再售价格维持可以导致生产商联合利润最大化,但是需要注意这两个研究并不是建立在重复博弈基础之上,而是在静态垄断模型中予以考虑。Jullien 等(2001)的研究表明,在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中,再售价格维持确实促进合谋。通过那些可以容易观察当地市场变动的地方性零售商销售产品,生产商可以及时地对市场变化作出调整,而且再售价格维持还使偏离合谋的行为容易被识别,因此它促进合谋。

十、厂商内部结构对合谋的影响

事实上,厂商内部的一些管理决策也可能影响合谋。首先,厂商的资本结构影响合谋。Stenbacka(1994)指出债务会使合谋难以维持。以有限负债为例,如果厂商在未来遭遇惩罚的期间可能破产的话,债务就会降低厂商偏离合谋的成本。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结论是以资产价值最大化假设为基础,当厂商的目标是实现市场价值最大化时,这一结论并不成立。其次,管理层的收入结构影响合谋。Spagnolo(2005)指出管理层对收入稳定的偏好可能促进合谋。如果管理层收入的增加与合谋利润增长高度相关,那么管理层为了获得一次性高收入而偏离合谋的激励消失。Spagnolo(2000)的研究还表明,当管理层的收入与股票相关时,只要股票收益在将来才能实现,且管理层预期事后惩罚时期股票价格的损失大于当前从偏离合谋获得的短期收益时,厂商就没有欺骗的激励。

参考文献:

ABREU D, PIERCE D,STACCHETTI E. 1985. Optimal cartel equilibria with imperfect monitoring[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39):251-269.

ATHEY S. BAGWELL K. 2001. Optimal collusion with private information[J].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32: 428-465.

ATHEY S, BAGWELL K,SANCHIRICO C. 2004. Optimal collusion with private information[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37):142-166.

BAGWELL K, STAIGER R W. 1997. Collusion over the business cycle[J].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8:82-106.

BERNHEIM D, WHINSTON M. 1990. Multimarket contact and collusive behaviour[J].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1:1-26.

BOND E W,SYROPOULOS C. 2005. Reciprocal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multimarket collusion[R].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Economics,Mimeo.

BROCK W A,SCHEINKMAN J A. 1985. Price setting supergames with capacity constraints[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52:371-382.

COMPTE O. 1998. Communication in repeated games with imperfect private monitoring[J]. Econometrica,66(3): 597-626.

COMPTE O, JENNY F, REY P. 2002. Capacity constraints, mergers and collusion[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6:1-29.

DAVIDSON C,DENECKERE R. 1990. Excess capacity and collusion[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31:521-541.

DENECKERE R. 1983. Duopoly supergames with product differentiation[J]. Economics Letters,11:37-42.

EDLIN A S. 1997. Do guaranteed low price policies guarantee high prices, and can antitrust rise to the challenge[J]. Harvard Law Review, 111:528-575.

EDWARDS C D. 1995. Conglomerate bigness as a source of power ,in business concentration and price policy[R]. NBER Conference Repor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FEUERSTEIN S,GERSBACH H. 2003. Is capital a collusion device[J]. Economic Theory, 21:133-154.

FRIEDMAN J W, THISSE J F. 1994. Sustainable collusion in oligopoly with free entry[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38: 271-283.

GILO D,SPIEGEL Y. 2003. Partial cross ownership and tacit collusion[R]. Unpublished Manuscript, Tel Aviv University.

HACKNER J. 1994. Collusive pricing in markets for vertically differentiated product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12:155-177.

HALTIWANGER J,HARRINGTON J. 1991. The impact of cyclical demand movements on collusive behaviour[J].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2:89-106.

JULLIEN B, REY P. 2001. Resale price maintenance and collusion[M]. Universite des Sciences Sociales Toulouse: IDEI, Mimeo.

PHLIP S L. 1995. Competition policy: a gametheoretic perspective[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AITH M. 1996.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uncertainty, and the stability of collusion[R].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STICERD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EI, 16: 49.

REY P,STIGLITZ J. 1995. The role of exclusive territories in producers′ competition[J].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6:431-451.

REY P,VERGE T. 2004. Resale price maintenance and horizontal cartel[R]. CMPO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02/047.

ROTEMBERG J J, SALONER G. 1986. A supergametheoretic model of price wars during boom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390-407.

SHAPIRO C. 1989. Theories of Oligopolistic Behaviour[M]//SCHMALENSEE R,WILLIG R D.Handbook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1:329-414.

SPAGNOLOG. 2000. Stock-related compensation and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J].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31:22-42.

SPAGNOLO G. 2005. Managerial incentives and collusive behavior[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9:1501-1523.

STAIGER R, WOLAK F. 1992. Collusive pricing with capacity constraints in the presence of demand uncertainty[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3: 203-220.

STENBACKA R. 1994.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tacit collusion with repeated oligopoly competition[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25:281-292.

SYMEONIDIS G. 2002. Cartel stability with multiproduct firm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339-352.

VERBOVEN F. 1998. Localized competition, multimarket operation, and collusive behaviour[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39(2):371-398.

Review of Collusion among Firms

ZHAO Bo1,2 YUE Zhonggang3

(1.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2.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233041;

3.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03)

情商与影响力范文5

情商是从智商中衍生出来的新型能力,情商教育就是情商的培养、积淀和发展。情商教育有三大理论基础,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情绪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关键词:

情商;情商教育;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9016202

情商是从智商中衍生出来的新型能力,情商和智商共同构成了人类精神世界中两大相对独立的领域。情商教育就是情商的培养、积淀和发展的渗透过程。情商教育是一种渗透教育,其有三大理论基础,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情绪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商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及就业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学校教育应纳入情商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情商。

1情商

1.1情商的内涵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是“情绪智力”的简称,是相对于智商而言的心理学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管理、排解外来压力、调控心理平衡的一种能力,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范畴。

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萨洛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约翰・梅耶首先提出了“情感智商”的概念,并定义情感智商为“个人监控自己及他人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和利用这些信号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1995年美国作家丹尼尔,戈尔曼撰写了《情感智商》一书,对情商理论作了更全面、系统而又通俗化的阐释。按照丹尼尔・戈尔曼的解释,情商包含五种能力:(1)一个人把握与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2)了解、疏导与驾驭别人情绪的能力;(3)乐观人生、自我激励与自我管理的能力;(4)面对逆境与挫折的承受能力;(5)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以及通过情绪的自我调节不断提高生存质量的能力。情商主要是自我情绪和他人情绪的管理,是反映人的“内在精神和动力质量”的品质因素。

1.2情商与智商的关系

“情商”与智力的概念不同。智商(IQ)是智力商数的简称,主要是指人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观察能力、计算能力等的理性能力。智力越高,智商就越高。情商(EQ)是情绪智力的简称,情商是从智商中衍生出来的新型能力,情商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

智商和情商共同构成了人类精神世界中两大相对独立的领域,二者相辅相成。情商是心理素质的核心部分,智商是基础,情商能够促进智商的开发,为智商的发挥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和影响力。智商与情商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才能获得成功。

智商和情商最显著的区别就是,智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大于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智商主要得自遗传。而情商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则更多地来自后天培养,情商是可以通过教育逐步提高和完善的。

2情商教育

2.1情商教育的内涵

情商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学生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绪,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以促使学生个体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全面进步的教育。著名物理学家钱致榕教授在国内大学的一次讲座中指出:“对于每位同学来说,大学期间要完成四件事情,才能是成功的。一是学会学习的方法;二是造就动手的能力;三是学会与人相处;四是知道自己将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钱教授讲座中,学会与人相处其实就是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学习的方法、早就动手的能力和对个体自我的管力、控制、激励等情商的基本素养,这些都是情商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任务。

经验告诉我们,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应渗透情商教育,促使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使学生形成一种持续的学习力。通过情绪情感的感染及影响,使学生置于身心愉悦的氛围,在更深、更广和更远的层次上,激发培育学生的良好习惯、坚韧的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顽强不息的竞争意识、强烈的民族自尊、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及高品位的人格魅力等优秀个性。

2.2情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情商,心理学上指人的情绪品质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情商教育的目的,就是学生在智商发展的同时,提升并充实学生内心的情绪情感世界,使学生拥有健康积极地情感和心理世界,从而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奠定基础。

情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培养合格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情商教育指引方向,使情商教育向符合社会主流的方向发展。情商教育贯穿于学校思想教育始终,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因此,学校教育应把情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统一起来,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情商教育的正确引导作用,又发挥情商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保障作用。

3情商教育的理论基础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能够指导行动的方向,同时行动的结果又影响到理论的总结。我们首先应明确情商教育的理论基础,才能在逐步完善中使情商教育不断科学化。情商教育有三大理论基础,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情绪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是进行情商奇偶碍于的理论来源。

3.1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人的全面发展指个体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以一种完全彻底的方式,实现个体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其中知识、技能、才能属于智商的范畴,个性、素养、心理、情感等属于情商内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人的发展的最高价值体现,它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社会性需要得到恰当满足。

情商教育的目的,就是学生在智商发展的同时,提升并充实学生内心的情绪情感世界,使学生拥有健康积极地情感和心理世界,从而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奠定基础。它是一种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手段,加强情商培育,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情商教育的核心理念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它是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哲学基础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延伸。

3.2情绪心理学理论

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情绪是一个复杂的,具有适应性、动力性和系统性的,能够帮助个体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心理现象,是人类心理活动中的基本心理过程。情绪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情绪在人类心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身心健康的调节者,人对社会的适应是通过调节情绪来进行的,情绪调控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学会驾驭情绪,使其对我们的健康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情绪在人类的各种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生的道路是复杂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人们的生活随时都伴随着情绪,人们会体验到生活美满、事业成功的欢乐,也会体验到疾病和挫折带来的痛苦和折磨,这些都会影响着人们的成长和发展,所以我们要学会驾驭情绪,使其对我们的健康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

3.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是对传统的学习理论的批判与发展,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认为影响学习者的因素不仅有来自外部的,而更为重要的影响则是来自学习者自身的情绪情感、价值观念等内在因素。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简单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教育者必须重视学生的情绪、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造能力。因而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珐和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活动既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也需要学习者共同合作学习。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应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的建构知识。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学生学习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情商因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情商的培养,切实地提高教师的情商水平,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高情商的学生。

当代大学生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不仅要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情商水平。高情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大学期间如没有形成良好的情商,将不利于今后的就业。高校要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何社会适应能力,就必须加强情商教育。

参考文献

[1]尼尔.戈尔曼,耿文秀译.情感智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克里斯汀,韦尔丁,尧俊芳译.情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3]方成智,唐烈琼,聂志成.心理与情商教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许晟,黄双根.论高校情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5]南晓磊.旅游专业大学生情商教育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3.

[6]李章琼.浅淡大学生的情商教育[J].教育探索,2011,(12).

[7]何绍纯,高岩,王旭飞.德商・智商・情商教育-成长的源泉[M].哈尔滨: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

[8]董雪.当代大学生情商教育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情商与影响力范文6

关键词:上海企业;电子商务;运作效果;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1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7133(2013)01-0064-06

1 研究背景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市场分化为实体市场和虚拟市场,使得传统经济演化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个市场、两种经济形态并存的局面将成为未来世界竞争的主要格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海必须正确把握未来世界市场的发展趋势,主动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这是上海市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根本保证。

2010年以来,商务部连续进行了《我国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状况调查》,旨在通过一定数量企业的调查,统计归纳有关数据,总结近年来我国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以便为推动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提供参考意见和决策支持。

在对全国企业调查数据进行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在全国范围内电子商务对企业运作因素影响不是很突出。在不同规模企业中,电子商务对中型企业运作因素影响最大;在不同地区企业中,华北地区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状况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华东地区与华南地区的企业在电子商务各方面的表现处于全国企业的中等偏上水平,华中地区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情况较差;在不同行业企业中,流通业电子商务的应用状况最好,制造业的状况最差;在不同经济类型企业中,三资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状况最好,国有企业最差。

在对全国数据筛选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样本中上海地区企业的数量最多,不同行业的企业数量分布也较均衡。因此把上海地区的企业数据单独筛选出来,发现在上海企业中电子商务虽然对不同企业的运作都有较积极的影响,但影响还不是很突出。本文在该项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上海不同行业企业中哪些影响因素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上海市政府部门电子商务发展政策的制定及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提供更具可操作性、更细节的参考意见。

2 数据分析

2.1基本思路

本文主要采用了验证性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均值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商务部调查问卷设计分为5个模块,分别为能力模块、影响力模块、管理因素模块、技术因素模块和运作因素模块。首先将原运作因素模块中的二级指标销售影响、采购影响、内部操作影响3个因子在通过KMO检验和Sig值验证后,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新的变量,称为新运作因素,作为因变量;再将能力模块、管理因素模块、技术因素模块中的数据也分别在通过验证后,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相应变量,作为自变量。

分析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先确定对新运作因素起显著影响的一级指标,第二步将新运作因素分别与起显著作用的一级指标中的二级指标作回归分析。普通的回归只能确定新运作模块是哪几个大模块的函数,却不能细致的反映这些模块中真正起作用的因素是什么,而本文在确定与大模块的联系以后分别与相关的模块作回归能够更好的分析隐藏在大模块后的二级指标,有利于做深入的研究,探究出不同因素对电子商务运作效果的影响程度。同时,为了突出竞争强度在企业运用电子商务过程中的作用,单独分析了竞争强度对企业电子商务运作情况的影响。

另外,本文还将受访企业分为制造业、流通业和服务业3个组别,通过均值法和方差法将现阶段各个因素的得分进行对比,结合回归分析结果提出不同行业应当着重改进的方向。

2.2上海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综合状况分析

调查问卷的统计方法主要采用了均值法。得分区间为[1,7],7表示“非常同意”,1表示“非常不同意”。上海受访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综合状况,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上海企业能力模块和影响力模块得分普遍较低,管理因素模块目前做的最好,但方差较大,即不同企业间的差异较大。

在能力模块方面,上海企业最重视开发能力的培养,支持利用电子商务提升企业竞争力,而在把员工学习电子商务技术纳入日常工作方面有所欠缺,在基于电子商务的需要重新设计自己的商务流程方面也不够积极。

在影响力模块方面,上海企业大多受到了政府、行业、供应商及客户给予的应用电子商务的强烈影响,其次是同行业成功使用电子商务的示范效应。但除去强制因素,企业较少感觉到上下游使用电子商务对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压力。

上海企业管理因素模块得分最高,说明现在有一大批管理人员已经认识到了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对在企业运作中采用电子商务已经达成共识。但在制定电子商务的目标、标准、具体规划和了解竞争对手如何在商务运作中使用IT技术方面还有待加强。

在技术因素模块的4个因素中,上海企业做的最好的是外部流程集成,技术兼容性方面做的最差。企业为使运作便利,正努力使用统一的标准及规则惯例,与商业伙伴的集成度较高,而在与供应商和客户的数据传输、接入和处理环节的兼容性较差。

在运作因素模块方面,上海企业普遍认为自身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同时认为电子商务在销售、采购和内部操作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销售方面电子商务的影响作用还不很显著,说明电子商务在上海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3上海企业运作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本文的分析思路,对销售影响、采购影响和内部操作影响因素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新的因变量;其他模块数据分别用因子分析法提出自变量,因子分析中,首先对变量进行KMO检验,均大于0.7,同时Sig值小于0.05,通过验证,可以进行因子分析。然后通过对因变量和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强度,如表2所示。

根据以上回归分析结果,可以得到如下回归模型:y=-0.303+0.325*X1+0.05*X2+0.364*X3+0.324*X4 (1)其中,y表示新运作因素;X1表示能力模块;X2表示影响力模块;X3表示管理因素模块;X4表示技术因素模块。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能力模块(X1)、管理因素模块(X3)、技术因素模块(X4)对运作因素有显著影响。而影响力模块则没有显著影响。从调查的情况看,上海企业应用电子商务主要受内部因素的驱动,外部环境对于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影响还不显著。主要表现在电子商务政策的覆盖面不广,电子商务还没有真正成为上海市的战略性新型产业,有关部门对电子商务的研究课题立项也较少。

对于产生显著影响的能力模块、影响力模块和技术因素模块,下面将分别作回归分析,找出起显著作用的二级变量。

2.3.1能力模块

能力模块的三个因子反映了企业接受新事物、应用新事物的基本能力,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的前提条件。其中,吸收能力主要是衡量员工能否正确理解电子商务和企业运作之间的关系,用好电子商务技术,并将其纳入日常工作;转变能力是衡量企业是否有能力将电子商务运作与公司的商务运作整合起来,重新设计自己的流程;开发能力是指吸收新知识、变革老观念的能力。本文采用SPSS19.0软件对能力模块二级变量数据与新运作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如表3所示。

根据回归结果,可以得到如下回归模型

y=1.296+0.325*x1+0.331*x2+0.1*x3。 (2)

其中:y表示新运作因素;x1表示吸收能力;x2表示转变能力;x3表示开发能力。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能力模块中吸收能力(x1)和转变能力(x2)起显著作用。由于大部分企业的电子商务项目外包给专业电子商务公司,因而开发能力对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效果并不起显著。可以看出,在现阶段,良好的吸收能力和转变能力是上海企业取得较好的电子商务运作效果的关键。企业必须要敢于的接受新兴事物,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才能把握电子商务发展初期的发展机遇。

由于所处行业不同,不同企业在能力模块二级变量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制造业、流通业、服务业的3组企业在各个水平的均值和方差,如图1、图2所示。

由图1和图2可知:①制造业总体得分较低,表明上海市制造业企业(除少数企业,如宝钢)电子商务吸收能力和转变能力较差。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过程中需要着重加强领导班子对世界市场发展和电子商务作用的理解认识,制订出适合本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②流通业各项水平分值较为均衡,但不同企业的转变能力得分方差较大,差距明显。表明目前上海市一部分流通业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应用电子商务,例如百联公司,注重电子商务运作与公司商务运作的整合。但仍有较多的流通企业仍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经营,因此表现出明显的分化。③服务业在该模块得分高于总体均值,吸收能力和转变能力对于电子商务运作效果起到显著作用。例如,携程网在旅游业、盛大在线在娱乐业、前程无忧在招聘业中都表现出很好的吸收能力和转变能力。

2.3.2管理因素模块

在管理因素模块的二级变量中,经营理念是衡量公司管理人员对电子商务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作用的理解和认识程度;管理参与是衡量管理人员是否在商务运作中采用提出规划和目标,并采取了实际行动;管理人员的IT知识是衡量管理人员是否了解目前IT技术的潜力和局限。对管理因素二级变量数据与新运作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如表4所示。

根据回归结果,可以得到如下回归模型

y=0.831+0.159*x4+0.545*x5+0.099*x6。 (3)

其中:y表示新运作因素;x4表示经营理念;x5表示管理参与;x6表示管理人员的IT知识。

如表4和回归模型(3)所示,管理因素模块的三个因素对于运作效果都起了显著的作用。其中管理参与(x5)的作用最为显著。可见,一个企业是否应用电子商务管理因素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管理人员对于电子商务的认识程度和态度也决定了其应用的最终效果。而管理参与的重要性更显示了切实可行的电子商务实施方案,定会给企业带来收益。

制造业、流通业、服务业三组企业在各个水平的均值和方差如图3、图4所示。

由图3、图4可知:①制造业企业总体得分较低,尤其是管理参与度较低,表明众多企业并未采取实际的电子商务运营措施。②在经营理念中,流通业普遍已意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但在管理参与和管理人员的IT知识方面不同企业间差距较大,可能是由于流通业正在转型时期,应用电子商务的程度参差不齐,不少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正处于尝试阶段,导致其整体方差较大。③服务业在该模块总体得分最高,且方差较小,表明推进电子商务的力度较大,并取得一定成效。但要取得进一步突破,还要增强自身的IT知识,提高管理参与度。

2.3.3技术因素模块

技术因素是电子商务推广的基础。技术因素模块有4个二级变量:外部流程集成是衡量企业商业流程、商业规则和惯例与商业伙伴的流程、规则及惯例的匹配情况;内部流程集成是衡量企业内部流程的衔接、集合程度;技术兼容性是衡量数据在内部不同部门网络系统中共享、监控和处理过程中的相容性;标准化是衡量企业使用电子商务所用技术的标准程度。技术因素模块各二级变量对运作效果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如表5所示。

根据回归结果,可以得到如下回归模型

y=0.693+0.157*x7+0.389*x8+0.124*x9+0.169*x10,(4)

其中:y表示新运作因素;x7表示外部流程集成;x8表示内部流程集成;x9表示技术兼容性;x10表示标准化。

表5和回归模型(4)表明:现阶段技术因素模块对企业电子商务运作情况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外部流程集成(x7)、内部流程集(x8)成和标准化因素(x10)都对企业电子商务运作情况有显著影响;技术兼容性因素(x9)对企业电子商务运作情况的影响不显著。

从上海市电子商务应用的特点可以看出电子商务在上海市企业中的应用还处于初期阶段,正在进入高速发展期。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阶段技术是基础的关键因素。在企业内部电子商务网站的建立、优化和推广等过程中和外部相关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的对接、支付、安全维护等过程中技术因素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同时由于企业正处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初期,很多企业都是重新设立独立的电子商务部门,采用线上、线下并行的经营方式;或是首先将电子商务应用于销售、采购等易于应用电子商务的部门。所以导致企业内部电子商务系统结构比较简单,因此现阶段技术兼容性问题还不突出。不同行业企业的技术模块的得分的均值和方差,如图5、图6所示。

由图5、图6可知:①制造业的整体表现较差且比较稳定。说明制造业对电子商务的接受程度整体较低,或者由于上海市制造业大多集中于产业链的生产环节,很难应用电子商务。②流通业在技术模块的表现居中。不同企业的外部和内部流程的集合程度都相差较大,说明企业在电子商务应用中的表现差别较大。特别是在技术兼容性方面,尚需要做大量的工作。③服务业在技术模块的表现整体情况比较好。不同企业外部流程的集合程度相对较高,内部流程的集合程度差别较大。可能是因为服务业属于外向型和销售型企业,更加注重与外部流程的整合;而内部流程相对独立,集成程度的差别较大。

2.3.4竞争强度与运作效果

竞争强度是影响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将竞争强度作为自变量对运作效果作回归分析,如表6所示。

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可以得到如下回归模型

y=2.458+0.421*x11 (5)

其中:y表示新运作因素;x11表示竞争强度。

不同行业企业的技术模块的得分的均值和方差,如图7、图8所示:

由图7、图8可知,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强度与应用电子商务的运作效果紧密联系:制造业所面临的竞争强度相对较低,因缺乏应用电子商务的动力,运作效果也较差;流通业普遍面临较大的竞争强度,其电子商务运作效果也相对较好;服务业应用电子商务整体较强,竞争状况相对平稳。

3 结论

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反映出上海企业电子商务运作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如下特点:

1)目前电子商务运作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为企业接受新兴事物的基本能力、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企业使用电子商务的技术水平。相关能力的增强,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益。同时,随着市场竞争强度的增加,推广电子商务将是越来越多企业的必然选择。

2)制造业总体均值较低,且方差较小,可以表明各企业差距不大,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使用电子商务还未成规模。由于传统的生产销售模式已深入到企业的各个流程,同时面临的市场竞争强度相对较小,其应用电子商务的动力也较小,这些现状给企业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很大障碍。提高制造业,特别是主要管理人员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是上海市制造业企业发展转型的一项重要任务。

3)流通业在各个模块表现都较为突出,但其总体方差较大,表明内部目前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处于传统的经营方式与新兴经营方式共存的阶段。未来一段时间,使用新兴经营方式的企业优势将会更加明显,使用传统经营方式的企业将逐步被淘汰。因此,上海流通业企业要树立危机感,大胆探索电子商务应用新模式,提高电子商务的管理参与度,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