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江的古诗范例6篇

关于长江的古诗

关于长江的古诗范文1

[关键词] 古诗词;情感;意境;感受

小学古诗词有着丰厚的内涵和意蕴,内容大都形象鲜活,感情强烈,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遗憾的是教师缺乏对其教学方法的研究,导致古诗词在教师逐句逐字的解读中变成了枯燥的文字。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古诗词教学,教师该如何真正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真正体会古诗词独特的神韵呢?为此,笔者作了以下一些思考。

一、以情引读,引导学生在层进式复读中融情入境

教学古诗词,如果把它当作古文去逐字解读,得到的应是支离破碎的词语;如果把它当作散文去欣赏,就忽略了诗词的意象、语言韵律的组合。古语说得好: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动于心。因此,以情引读,引导学生在层进式复读中融情入境应该是深入解读、感受古诗词意境的绝佳途径。如《题临安邸》教学片断,老师问学生:“指着那些权贵的鼻子应该怎么问?”学生回答:“西湖歌舞几时休?”学生读出了质问的口气。接着老师又引读:“让我们再一起去痛斥、问问他们吧!”学生立刻带着气愤的语气读出了“西湖歌舞几时休?”语气饱含怒斥。教师在学生层进式复读中,不断引导学生读出痛斥的语气。以上的教学片断,较好地落实了语文新课标提出的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求。教师满腔激情,以情引读,运用层进、排比等方法进行追问的渲染,让学生设身处地指着权贵的鼻子“质问”读、指着南宋皇帝的鼻子“怒斥”读,由“质问”到“怒斥”,再升级到“痛斥”,教师变着法子让学生反复诵读,学生个个激情满怀,融情入境,酣畅淋漓。

二、创设场景,让学生走进诗词的情感世界

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根据古诗词的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发挥,或演绎成一段故事,或编织成一个戏剧性的场面,或描绘成一幅生动的画面,充分挖掘古诗词中可能隐藏着的情感画面,由此让学生深入地走进古诗词的情感世界。且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片断。

师:孟浩然离开黄鹤楼,走啊,走啊,李白等啊,等啊,直到那个影子都看不到了。猜猜看,李白在那里站了多长时间?用现在的时间计算,大概用了多长时间?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

生:可能接近半个小时。

师:到底多长时间?

师(继续设问):作者视野中最后浏览到的是什么?

生: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他还在那里看长江水滚滚向天边。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你这样送过客人吗?请带上你的体会有感情地读一读。

之后,老师又通过引导学生入情地读,读出了“目送”的感人场面。

以上教学片段,传神之处就在于教师抓住了“见”字做文章,把诗中所蕴含的离别深情具象化为“目送”的感人画面。李白到底“目送”了多长时间?教师把本来很模糊的时间长度,借用电脑里的特写镜头,启发学生去还原成具体的小到一分钟、两分钟的令人断肠的“目送”离别场景。教师先让学生走进这样的画面,再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诗中的意境联系起来去“想诗”,从而激发了学生自身的情思和联想,为诵读提供了感情依据,学生自然就能主动、深入地去体会诗意和文字背后的韵味,读起来也就随诗词神驰目眩,充满畅想。

三、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在诵读中把握古诗词神韵

古诗词的感彩,因为学生感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教师引导学生诵读时,只要学生能表达出自己所理解的感彩就行了。各种各样的视角、切入点,各种各样的理解和情绪,没有规定的标准,只要读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再创造,就能在诵读的过程中更深入地享受古诗词带给自己的美感,从而把握古诗词的神韵。请看《忆江南》教学片断。

师:诗人感慨的“能不忆江南”是什么句式?

生:反问句。

师:请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

生:能不忆江南?

师:请你读出不能不忆之情。

生:能不忆江南?!

师(深情地):在思念中赞叹!在赞叹中思念与赞扬!

生(小声读):“江南好!”

师(小声叹):我听出了诗人的向往之情。

就这样,教师引导学生读诗时,可以大声赞,可以小声叹,把诗人的赞扬之意和向往之情尽寓其中!

以上片段,学生如同一个个小白居易,畅游江南旖旎风光后,发出了一声声赞叹,或深情地、或强烈地、或小声地叹,不同的感悟就有不同的诵读。教师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根据处理诵读的抑扬、节奏、语调、音色,即表现词句的神韵,以读来检验学生对词的语言的理解,做到读中入境,读中入情。

四、注重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在拓展学习中融情

教材中选用的古诗词都是千古绝唱,语言精练深远,但它们并不代表唯一、全部的古诗词教学资源。因此,要尽一切可能,恰当地根据古诗词的内在联系,如同一情感、同一景点、同一作者的几首诗词,优化整合资源,尽可能地拓展古诗词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且看《忆江南》教学片段。

:诗人满怀激情地写出他“旧曾谙”的江南美景之后,又以“能不忆江南”的眷恋之情,收束全词。但这已勾起了他对江南的无限怀念之情,于是又写下了另外两首词:

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青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生自由读,并在老师的带领下寻找这三首词的异同)

通过老师提问学生诗人又忆的内容是什么,学生分别回答了“忆杭州,在灵隐寺、天竺寺中散步寻找从月亮上飘落桂花的故事”“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江南美酒、美女”,等等。老师进而归纳出了诗人之所以对江南忘不掉的原因,就是因为作者对江南有深厚的感情。之后再由学生反复地朗读和默读,更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以上教学片段,教师把同是白居易写的三首《忆江南》,以“情”字贯穿起来,在学习第一首的同时,带动学习另外两首。学生通过对比品读,不仅拓宽了阅读面,认识了词牌的特点,还更深入地感悟到白居易对江南无限的赞叹和眷恋之情。

总之,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只要教师千方百计把学生的内在情感激发出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有可能把古诗词的教学引向深处,深入地体会古诗词的意境和文字背后的韵味。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晓冰.情理交融,小学生古诗阅读的审美关照[J].语文教学通讯,2010(5).

[3]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关于长江的古诗范文2

我国的传统节日可谓丰富多彩,自古文人墨客也多有借传统节日绘景、抒情或砺志的名篇佳作,并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仿照示例,写出你所积累的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文名句。(任选三个节日)

示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试题解说:

这类试题的特点是:(1)鲜明的主题性。提供一个默写的主题,要求考生围绕主题默写出三至四句古诗文名句。上述试题的主题是“传统节日”。(2)答案的开放性。此类题的答案是不唯一的、多元的、开放的,只要是符合主题要求的古诗文名句即可。上述试题的参考答案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元宵节)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七夕节)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

这类默写题给我们的启示是:(1)在平时的古诗文背诵中要进行相关专题的背诵,如“荷花”、“黄河”、“长江”、“水”、“和谐社会”、“关心民众疾苦”、“人生”、“爱国”、“诚实守信”等等,由一句而联系出相关的多句。(2)学会整合归纳,要善于把平时散乱的积累整合归纳成相关主题。

模拟练习:

1.在下面横线上默写出六句古人关于修身养性的诗文名句,并注明作者。

例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例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国古文化。同时,历史上也留下了许多描绘和歌颂黄河的美好诗篇。请你写出四句描写黄河的古诗文名句,并在句后括号内注明作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请默写出四句体现作者宽广胸襟或宏大抱负的古诗文名句,并注明作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诗文中有许多体现作者关注国家命运、关心民众疾苦的名句,请你默写出四句,并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创建和谐社会主要体现在社会、家庭、自然等方面。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通过他们的诗篇生发了这种和谐思想(如社会稳定、人间关爱、家庭温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请你默写出体现和谐思想的古诗文名句四句,并注明作者。

例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例二:“不忧一家寒,所忧四海饥。”(魏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请默写出古诗文中有关亲情的名句四句,并注明作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2006年2月10日,中华民族千年奔月之梦――“嫦娥奔月”开始启程。假如有一天,你乘坐“嫦娥奔月”宇宙飞船登上了月球,你能情不自禁地吟出四句描写月亮的古诗词名句吗?请写在下面横线上,并注明作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水是地球的血液,水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历代文人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悠悠流水,拨动了几多情思。请调动你的文学积累,写出四句与水有关的古诗词名句,并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饱蘸母亲的乳汁写就了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恋情。请你默写出四句描写长江的古诗文名句,并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常见于文人的笔下。请你默写出四句含有“舟”的古诗词,并注明作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关于长江的古诗范文3

关键词:古诗 亭 闲情哲思 优国伤时 别愁思绪

亭最早作为国防军用建筑,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多设于边疆要塞,用以监察敌情、传递烽火。到秦汉时为基层单位,众所周知,刘邦原为泗水亭长。同时《说文解字》释“亭”为“亭民所安也”,《释名》言“亭停也,人所停集”,可见亭也是一种供人休息的建筑。亭还有一种功能就是审美功能,特别是受魏晋南北朝时玄学隐逸、登山临水之风气影响,亭的这种审美功能得到凸显。

意象是中国文论之特产。古人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故“圣人立象以尽言”,在立好象后“言有尽而意无穷”之蕴藉(《二十四诗品》),由此可见意象中蕴含着创作者之生命体验与人生情感。亭作为古诗中常见之意象,经历代文人情感之倾注,凝结了他们的人生情感与审美意蕴,有着多层次的文化内涵。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常见的山水园林之亭、古迹之亭、长亭短亭。归纳出亭意象所积淀之闲情哲思、忧国伤时、别愁思绪等人文内涵与审美情思。

一.山水园林之亭——闲情哲思

宋代陆游《秋雨初济徙门外有作》:“三十余年此结庐,客来不用笑迂疏。前身已预兰亭会,老眼曾窥禹穴书。浮瓮社醅香出屋,登场秋稼穗盈车。萧萧蓬鬓虽衰矣,追逐乡邻尚有余。”

兰亭位于浙江绍兴西南兰渚山。《越绝书》“勾践种兰渚山”,其名源于此。在王羲之前,兰亭的功用主要体现在传递公文、维系治安之用。而至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等名士游山玩水于此,并由王羲之写下了著名之《兰亭集序》。由此之后兰亭名显于世,其审美功能逐渐凸显。《兰亭集序》在对兰亭清丽山水的描绘中表达了文人的闲情哲思,抒发了对人生之生与死的感慨。而在后世之古典诗歌中一出现兰亭则多指王羲之笔下之,且情感颇为相似。上文陆游之诗,借兰亭意象表现了作者在经历了人生之后的一种自然闲适的态度。而与《兰亭集序》所体现的悲情意识不同的是,诗人于此体现的是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陆游的另一首诗写到“新晴快上兰亭路,莫代春残始一殇”(初春记事二首)。读者可以看出陆游以兰亭给人们呈现出一种不为世事所拖累的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其对生命短暂之悲叹对王羲之笔下的兰亭之意是有所继承的。

除了兰亭之外,古诗中众多的山水园林之亭多蕴藉着诗人闲适的自然情感与人生哲思。如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云:“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微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鸽相对鸣。”沧浪亭是苏舜钦的私家园林,作者在游自家园林中表现了文人雅士自然直情趣。同样《皎然酬乌程杨明府华雨后小亭对月见呈》“夜凉喜无讼,霁色摇闲情。暑退不因雨,陶家风自清。凝弦停片景,发咏静秋声。何事禅中隐,诗题忽记名”,诗中之“喜无讼”与“闲情”均已小亭之景而表现,可见“小亭”是诗人闲情逸致之代言,同时读者也可以看出其佛禅之空灵,超然之境界。另外韩偓《南亭》:“每日在南亭,南亭似僧院。人语静先闻,鸟啼深不见。松瘦石棱棱,山光溪淀淀。堑蔓坠长茸,岛花垂小蒨。行簪隐士冠,卧读先贤传。更有兴来时,取琴弹一遍。”读者知道亭是一种四面无墙之建筑,如此便更眼界开阔亲近自然。文中诗人坐于“似僧院”的南亭,四面之景呈现与眼中,空气清新,山色明丽,闲读“先贤传”,兴来弹素琴,表现出诗人对一种超然的生活之追求,当然闲情逸致也见其中。

由此可见对自然山水园林之亭,诗人多取其审美功用,而以写亭来抒发诗人之自然闲适之感与人生追求尤为凸显。

二.古亭记忆——评点历史、忧国伤时

(一)乌江古亭——评点历史

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在今安徽省和县乌江浦,古为渡口,秦汉为亭驿并设亭长。其因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于此兵败自尽,而闻名古今。故后世诗人一提及乌江亭便联想到这一史实。杜牧在《题乌江亭》中认为胜败是兵家之常事,项羽作为一个男子汉,就应当具有忍辱负重的男人品质。并且项羽在当时就应该过江东,江东故里有大量有识之士,说不定可以帮助项王卷土重来,东山再起。但历史是不容更改的,项羽最终没能过江东,诗人对此未免有丝叹惋之意。

而王安石《叠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则认为即便是项羽过江而东,但大局已定,且厌倦了战火的江东子弟是不会为项羽卷土从来的,表达了与杜牧不一样的见解。胡宏在《项王》一诗中写道:“快战马知霸术疏,乌江亭上独欷嘘。万人三尺俱无用,可惜当年不读书。”胡宏认为项羽有勇有无谋,最终败于乌江亭是当年没有认真读书的缘故。

(二)新亭遗迹——忧国伤时

李白《金陵新亭》:“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颐情。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新亭建于三国时期,故址在今南京市西南。它是南朝时代建康的西南要塞。使之名著于文史的是新亭对泣这个典故。刘义庆《世说新语》载:“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此便是本典故之由来。后世以新亭对泣来指亡国之悲及忧国伤时之情。李白的《金陵新亭》写作于安史之乱后,他抨击了当时朝中一些大臣不故江山社稷的苟安心态,并礼赞王导(诗中王丞相、西晋人)表现出自己忧国忧民的爱国情结。

值得提及的是新亭对泣这个典故出自于西晋末年,时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南宋与南明也同有此情形。由此时节的诗人在提及时事常想到新亭。如陆游《追感往事》“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不望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亦无人”,诗中的“夷吴”是春秋齐桓公时名臣管仲的字。其曾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诗人与后两句深叹眼看山河陷入敌手,朝中不求有管仲那样之贤臣,就连相对而泣的官员都没有。结合当时历史背景,便是有报国抗金之人士,也难被朝廷重用,故此可以看出诗人的愤慨与忧国伤时的心境。同为南宋诗人的汪元量在《题王导象》中写道:“秦淮浪白蒋山青,西望神州草木腥。江左夷吾甘半壁,只缘无泪洒新亭。”更是批判了南宋朝廷苟安半壁江山的耻辱荒唐行径,表达了自己坚定抗敌之意志。南明诗人张家玉在《读史》中写道:“晋室倾颓事莫当,鸡声啼起铁肝肠。诸君漫洒新亭泪,好向中原识范阳!”借新亭对泣典故表明眼泪不能挽救南明亡国之命运,要想救国救民力挽狂澜,英勇抗敌是唯一的途径。

乌江亭与新亭是历史文化名亭的两个典型。因历史兴替到诗人所处之时,已为古迹之亭,诗人游历或联想至此,莫不有评点史实感叹人生,吊古言今忧国伤时之悲情。

三.长亭短亭——别愁思绪

杜牧《题齐安城楼》:“呜咽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不用凭阑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长亭”之出处见于南朝庾信名篇《哀江南赋》“水毒秦泾,山高赵径。十里五里,长亭短亭”。此言西魏攻破南梁江陵俘其民北归之事。作者批判了西魏军的残暴与南梁的无能,对百姓亦有同情之心。南梁民众“十里五里”渐离故土。集离别之意,故土之思,奴役之恨于一身,悲韵难绝。杜牧《题齐安城楼》中的“奇安”为黄州距离长安恰为75长亭之距。公元842年时任人任黄州刺史,距故土长安千里之外。因此“凭栏”无用,体现出诗人思乡之苦。长亭在陆游的笔下有浓郁的思亲之情,其在《看雨》中写道“拥被听春雨,残灯一点春。吾儿归渐近,何处宿长亭?”,诗中的“吾儿”指的是陆游第六子——子布,其与家人相离多年,陆游闻知子布从四川东归绍兴与父兄团聚规程渐进,便不住地想,我的儿子今夜在哪座长亭中留宿呢?可见其思念儿子之心切。而在戴叔伦《赋得长亭柳》“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之中,诗人更将长亭意象同含别情之柳意象与霸水意象并列写送客之新恨,表达了深深之不舍别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唐诗人柳郴《赠别二首》“江浦程千里,离尊泪数行。无论吴与楚,俱是客他乡。何处最悲辛,长亭临古津。往来舟楫路,前后别离人”,诗中同样将长亭、江浦、古津、他乡客等带有别情之意象并列,以离奇的手法描写出中唐人民疲于奔命、流落他乡的现实。将个人之离愁别恨上升至更广的时代层面。

短亭是与长亭相似之意象,如《皇甫冉送卢郎中使君赴京》中的短亭意象与李商隐《寄怀韦蟾》“谢家离别正凄凉,少傅临岐赌佩囊。却忆短亭回首处,夜来烟雨满池塘”中的短亭意象都蕴含有别愁思绪。故此不再赘述。

总之,意象是中国的特产,亭这种符号式的文学意象,经过历代诗人之人生情感与审美理想的倾注蕴含着闲情哲思,评点历史,忧国伤时,别愁思绪等文化内质。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郑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6.

[2]刘熙载《释名》[M].出版社:北京市: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1985 丛书名:丛书集成初编.

[3]黄寿涛 张善文《周易译注》出版日期:2001 丛书名:中华古籍译注丛书.

[4](梁)钟嵘,(唐)司马空图著《白话诗品 二十四诗品》[M].出版社:长沙市:岳麓书社.出版日期:1997.12.

[5]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M].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6]张仲清《越绝书校注》[M].张仲清校注,北京市: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9.

[7]苏舜钦《苏学士文集》[M].震泽徐氏白华书屋刻本.

[8](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M].出版社:郑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6.10.

[9]贺新辉主编.全唐诗鉴赏辞典[M]重排版.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07.第1版.

[10]葛全德主编《百家专题突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训练一百篇》[M]2008.

[11]胡宏《胡宏集》[M]中华书局 1987.

[12]郁贤皓主编.李白大辞典[M].南宁市: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01月第1版.

[13](南朝宋)刘义庆著;黄征,柳军晔注释《世说新语》[M]出版社: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

[14]张宝林编著《古今爱国诗词赏析》[M].中国文化出版社,2003.12.

[15](明)张家玉撰;杨宝霖点校《张家玉集》[M]出版日期:1992.03 丛书名:岭南丛书.

[16]文史知识编辑部编.《古代抒情散文鉴赏集》[M]北京市:中华书局, 1988.06.

[17]将寅《戴叔伦诗集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5.1.

[18]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M] 2008年11月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美)韦勒克,沃伦著《文学理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5.

[20]周晓琳,刘玉平著.空间与审美 从文化地理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M].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9.09.

[21]赵义山 李修生主编《中国分体文学史》诗歌卷[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2.

[22]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6.

[23]张晶 周晓琳《试谈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桥意象》[J]新学术2009 1.

关于长江的古诗范文4

镇江三山之一,金山怀想

金山,雄峙在镇江市区西北的长江南岸,原名氐无山,又名金鳌岭。金山山势巍峨,风景优美,有“江南诸胜之最”的美誉。历代以来相继建成了芙蓉楼、塔影湖、百花洲、镜天园等诸多景点,景区内陆水相连,泉、湖、洲、园、寺等相得益彰,呈现出幅“楼台两岸水相间,江北江南镜里天”的诗情画意。宋代大诗人坡曾多次游历金山,与佛印、宝觉、圆通等法师交往甚密。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甲秋,东坡携友重游金山,江涛滚滚,月色如画,东坡一挥而就写出了《水调歌头・中秋》的千古名篇。

金山以绮丽著称,最有名的胜迹是金山寺。金山寺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特殊,历代王侯将相、文人骚客对它都倍加关注。如今金山寺还珍藏着最为著名的文物“金山四宝”:坡的玉带、诸葛亮的战鼓、文征明绘的金山图以及周鼎。

金山寺依山而建,远望金山寺,只见金碧辉煌的寺庙建筑群和高耸入云的慈寿塔,却看不见山的原貌,故有“金山寺裹山”之称,并成为一种盛极一时的建筑流派。

登临慈寿塔,环眺四野不但可看到东面焦山、南面长山、西面的鱼池和北面的瓜洲古渡,脚下是金山寺密密层层的殿宇楼阁,更兼满寺香烟缭绕,佛声入耳,一派虔诚志佛的景象。而不远处的长江波涛滚滚,那经久不息的涛声似乎是白娘子水漫金山余怒未息。

是的,这就是那个唏嘘了中国人多少年的爱情神话――白蛇传中白娘子水漫金山的所在。

镇江三山之二,京口第一山

北固山位于镇江市区东北,北临长江,陡壁如削,形势险固,故名北固。又因梁武帝曾登山顶,北览长江壮丽景色,改名北顾山。

北国山与金山、焦山互成掎角之势,山上有一牌楼上书“金焦在望”,从此处可西眺金山,东望焦山,南踞城阙,北临浩瀚。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诗赞日:“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问”。北回山风光壮丽,景色宜人。由梁武帝萧衍“创意”,南宋镇安军节度使吴琚重写的“天下第一江山”这六个笔迹雄秀、气魄非凡的大字,至今仍横嵌在甘露寺东边墙壁上。

古老的甘露寺雄踞在北固山后峰上,最初建于三国东吴时期。甘露寺规模虽不大,名气却不小,其原因自然与传说中的吴国太相婿有关。陈寿《三国志》上记载“建安十四年刘备牧荆州,婚吴如京”,《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的故事,使甘露寺蜚声海内外。刘备招亲实有其事,但乔国老说媒、吴国太相婿则完全是后世文人的杜撰,但好事者言之凿凿,特别是京剧《龙凤呈祥》、《甘露寺》更是作了绘声绘色的细致描写,戏中乔国老“劝千岁……”那一大摞子脍炙人口的唱段,对刘备着实美化了一番,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龙凤呈祥》更成了百姓喜闻乐见的喜庆剧目。

多景楼是北固山风景最佳之地,宋、元以来经常为历代文人雅士聚会赋诗之所。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坡,科学家沈括,书画家米芾,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陈亮、陆游、刘过,元、明、清无数文人雅客,都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

镇江三山之三,碑林书香慧焦山

关于长江的古诗范文5

【关键词】古体诗;联想

联想是阅读、鉴赏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思维活动。只有联想,读者才能走进诗人的世界,感受诗人心的搏动;若无丰富联想,那只能停留在作品字词的训释上,读者与诗人的思想难以对接,心灵无法共鸣,当然失去了读诗的趣味。

联想,才是架起诗人与读者之间一座沟通的桥梁,才能帮助读者走进诗人的天地。这其中的原因有二:

一是中国古典诗展示给读者的形象,往往不一定是写实的,其中更多的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古代诗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诗人借助某种可感的物象表现自己的主观感情,亦即“意象”――包蕴着作者某种感兴、情意的物象。这些物象,有的是客观实有的,如山川草木之类;有的并非实有,如神话、传说、寓言中的物事。古代的诗人们在抒情时,很少裸的直接抒情,也很少纯客观地写景或咏物,他们常常借助于富有形象感的景或物表达他们的内心活动。所以,我们在阅读古诗时,就要善于抓住诗中展示的物象,透过它们的外表,把握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这是一个由表及内据实入虚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环节就是在于联想,联想就是由表及内据实入虚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揭示诗的底蕴,领略其中妙谛。

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写诗人江边送客的情景。后两句从字面来看,纯然是写景之笔,“孤帆” 、“碧空”、“长江”等都是眼前的客观景物。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这些眼前景物的欣赏上,忘了面对这些景物的主体――一位伫立江头,目送征帆东下,心随友人远去的诗人的形象以及他对友人的那份至情,那就不能说是读透了这首诗。若要理解的再深透、再真切、在感人些,不妨联想,由李及己,想想自己目送亲人、友人背影走向远方直到消失在天涯时自己久久不能收目的情景,体味当时的情怀。若能这样,我想,对李诗的理解与感受绝非字面表意那么浮泛。

我们再看看南朝诗人谢的《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一诗。当时谢被迫离开京城健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去宣城郡做太守,在离健康不远的新林浦写了这首诗,其中有两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历来受人称赏。上句写沿长江往上看,看到远方天水相接之处顺流而下的“归舟”;下句写沿长江往下看,建康江边的树木隐现在天际的云中。表面上看来,这二句是写建康附近长江一带的景色,廓落壮美,令人神往。然而,我们再细细品味,这二句诗远不止于写景,除写景外,景中含有深情。如说舟在“天际”,一时又怎能辨清它的航向呢?诗人认定它是“归舟”那只是他主观感情上的想当然罢了,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心仍在故乡建康。再说,诗人乘舟去宣城,离京都越来越远了,故乡的树影被笼罩在天际的云中,他为什么还要那么认真的去“辨”呢?这难道不是对故乡的恋情在作怪吗?读这两句诗,“隐然一含情凝之人,呼之欲出”(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五)。诗人那炽热的乡情,就从“归”、“辨”二字隐约地透露出来的。古代诗评家称这种字词为“诗眼”,它们好像人的眼睛一样,是灵魂的窗户。

因此,我们阅读古典诗歌,要想深入体味其中的意蕴,就必须根据诗中提供的可感物象做合乎逻辑的联想,由实入虚,进入诗词王国的奥府。

二是中国古典诗歌空白跳跃大。古典诗歌一般形式短小,而诗人又力求在这有限的形式中注入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留有余地,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去补充、发挥,这种补充、发挥就是联想。比方说,绝句仅有四句诗,五绝二十字,七绝二十八字,在这里,语言文字提供给诗人的表面信息实在有限,如果实来实去写,恐怕连简单的意思都说不清就得结束。然而,这种形式短小的诗体却在古代诗人的笔下产生过无数艺术的奇迹!这其中的奥妙就是留有空白。因此,我们阅读这类古诗就要善于通过诗中提供的有限物象和空间,展开积极地思维活动,去突破诗中物象本身的局限,真正领会诗的丰富意蕴。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也是联想。

关于长江的古诗范文6

关键词:庐山;旅游文学;变迁;价值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5-0102-05

中国古代文学的地域性在近年的研究中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其中文化地理学中的相关研究方法,对探析人地互动关系中的文学事象及其发展规律具有良好的参考意义。旅游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记述旅途见闻,描写旅游地各种自然与人文景物,记叙、评介旅游地的现实状况、社会习尚、风土人情、历史沿革、名胜古迹等,表达作者由旅游活动而产生的思想、感情和见解的文学。庐山是中华传统名山,这不仅源于丰富多彩的名胜古迹,更有赖于历代传承的旅游文学作品。基于此,本文以吴宗慈《庐山志》和《庐山续志稿》辑录的历代诗文为统计依据,并参考胡迎建校补的《庐山诗文金石广存》以及《全唐诗》和《全宋诗》等古典文献,对1911年以前的庐山诗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共收录有135篇文章,1573首诗歌,涉及660位作者。按照朝代划分,将作者及其诗文分别统计,从中可了解庐山旅游文学的发展变化过程、地理分布状况及其价值构成,由此进一步揭示中国古代独特山岳文学的沉积特点和机制。

一、庐山旅游文学变迁过程

以公元220年三国魏建立为起始,一直到1911年清朝结束,在总长1691年的时间内,按照朝代更迭的历史时段,将庐山旅游文学变迁过程划分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代和清代五大时段,前三时段的朝代时长大致相当,明清时长也基本相似。以此为依据,在统计庐山诗文作者和篇数的基础上,分别计算各时段的平均数值,具体结果见表1。

从朝代分布来看,年代越为久远,作者人数也越少,清代以206位作者最多,年均作者人数达0.77人;明代以200人的作者群体和年均0.72人紧随其后;宋元时段作者群体虽较隋唐五代多了5人,但按年均作者计算则唐代还略多一些;魏晋南北朝作者群体最少,仅有25位,而年均作者则更是仅有0.07人。这一趋势与作者群体的诗文篇数变化一致,魏晋南北朝的年均诗文数量最低;清代的创作效率最高,年均达2.12篇。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虽与时代久远而相关作者及其诗文湮没有关,但更为重要的还是受整个中国文化重心南移趋势的影响。两汉及其以前的庐山旅游文学,最早可追溯至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大禹于庐山紫霄峰筑石室并刻石载功,《一统志》说有好事者下至石室并识得其中“洪荒漾予乃撵”六字,《舆地志》则云“摹得七十余字”。无论如何,后来的司马迁受此事感召,千里迢迢赶赴庐山,并在《史记・河渠书第七》中记下了“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十字,这成为庐山名称由来的正式文献记载,也同时开创了庐山旅游文学的文献发端。自此而后的数百年间,庐山字眼逐渐出现在了各史家笔下。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以上著述并非旅游文学作品,但是相关的传说故事和点滴文献记载却为庐山旅游文学作品的产生奠定了文化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淮以南在时人心中仍是蛮荒之所,许多历史典籍在提及庐山时带有的神仙境域描述,充分说明了南方的“未开化”状态。庐山君女是庐山旅游文学的开山鼻祖,汉顺帝时有小吏曹著被庐山君迎至庐山,庐山君女为其抚琴而歌,遂有《琴歌》一首流传于世。实际上,这则神话传说是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的一个缩影,庐山的遥远神秘成为中国旅游文学创作的一个创作灵感来源。晋武帝太元四年(381年),慧远由长安南至庐山,由此开辟了庐山旅游文学的正式发端。慧远善为诗文,原有集十二卷,但至今仅存《庐山记略》、《游庐山》和《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并序》等若干篇,成为现存有关庐山的诗篇中最早的作品,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诗篇。稍后的陶渊明,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文,虽然大部分诗篇中未有时著庐山者,但所居游地处庐山南麓一带,著名的《桃花源记》的原型地也被许多学者认定在星子县境内的庐山垅。文化名士在庐山的活动,既是庐山自然地域的吸引所致,而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庐山区域文化的形成发展,慧远、陶渊明以及道教南天师道创始人陆修静三人,虽然并不生活在同一时期,但“虎溪三笑”典故却在后世得到广泛宣扬传播。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庐山旅游文学发展的创始期,伴随着中国文化重心的渐次南移,庐山区域文化的集聚效应逐渐得到了体现和扩张。

隋唐五代是庐山旅游文学的初兴阶段。李白和白居易曾长期栖居庐山,不仅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文,而且带动了唐代大批文人前往庐山观瞻拜访。李白在庐山秀峰创作的《望庐山瀑布》,引发了更多的文人前往访古探幽,据不完全统计,历代诗文中提及的香炉峰和黄岩瀑布的总次数分别达到了55次和41次。五老峰是另一个吟咏的主角,魏晋南北朝时,尚未发现有提及五老峰的诗句,自李白写下“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的绝句后,五老峰在后世诗文中的提及率显著提高,历代总次数达到了惊人的132次。白居易贬谪九江期间,为我们留下了59篇各种类型的诗文。其中,《琵琶行》、《大林寺桃花》、《庐山草堂记》等成为千古绝唱,虽然李白等人在庐山均自设有书堂、草堂等别业,但是白居易在庐山创建的草堂却成为后世新的名胜地,并且被园林界学者认定为中国文人园林的典范。除此之外,唐代孟浩然、刘长卿、钱起、韩愈、孟郊等著名诗文都曾为庐山留下了瑰伟奇绝的诗篇。唐代文人在传承魏晋山水诗文的同时,采用疏化和淡化意象的方法,以时空意识审视自然景物,以积极的心态去抒怀和言志却不缀理,以表达个体化的性情为主要目的,在漫游、行役、闲居等日常生活中发现自然山水的美,开创了诗歌创作的新境界。

宋元时期是庐山旅游文学的发展阶段。本期的庐山旅游文学在继承唐代风格的基础上,将儒家理学思想、民族历史忧患和庐山山水情趣结合起来,融入了时代新兴元素,突出体现宋诗理趣特征。苏轼与朱熹是北宋和南宋最为杰出的文人代表,二人在庐山的诗文分别达到了26篇和6l篇,相关诗文在谈及庐山风景时都具有深厚的理学思想。苏轼在《记游庐山》一文中对他在庐山的诗歌创作进行了总括,“仆初人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虽如此,但仍不免技痒,在庐山山南十余天内作诗十余首后,最后在西林寺又作一绝,“横看

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至此,“余庐山诗尽于此矣”!苏轼由不作诗到作诗再到诗尽的过程即是一个矛盾的动态过程,与《题西林壁》诗同样具有耐人寻味的哲理。朱熹守南康军之余,力倾白鹿洞书院,使之成为中国理学思想的集散中心,《白鹿洞规》不仅是中国书院教育的章程,更是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集中体现。白鹿洞虽早于朱熹,但自他申修重建后,书院自此成为最为重要的庐山名胜之一,宋元诗文中的提及次数达17次,明清时总计突破了70次。庐山与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有密切联系,在他的两首庐山诗文中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其母、妻墓均葬于庐山支脉之株岭和太阳山。宋元期间庐山旅游文学的发展,促进了庐山旅游景点的开发,也使庐山文化在佛道文化基础上添加了浓重的儒家理学特征。

明清时期是庐山旅游文学发展的高峰阶段。在宋元理学思潮的主导下,明清沿袭了书院教育模式;而同时自魏晋以来的佛山传统和文人宦游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庐山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圣地。在明清543年的历史进程中,共有434位文化名人写作了各种有关庐山的诗文,其中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旅游文学形式――游记,得到了长足的进展,代表作品有王思任《游庐山记》、徐霞客《游庐山日记》、黄宗羲《匡庐游录》、查慎行《庐山记游》等。根据文人纪游,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庐山的开发状况,如仰天坪、汉阳峰、含鄱口、天池寺、五老峰顶、三叠泉等地逐渐成了时人必往观瞻的景点,诗人吟啸不再是“望”、“看”、“想”等,而是实实在在的体验感触。根据诗文中出现的景点的统计,明清时的数量由宋元以前不足百个迅速上升为明朝的174个和清朝的269个。不过,我们也同时可以在诗文中发现庐山各景点的路暮穷途之苍凉。李渔在为简寂观题联时写道:“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世间好话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论,出我仙师。”黄宗羲对开先寺古松尽伐、古亭皆圮等景象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康有为在1889年首次游历庐山时,有《夜宿海会寺赠至善上人》诗“读书无处归来晚,桂树幽幽烟雾重”,既是庐山景象的深刻描绘,更暗含了清朝的社会景象。在庐山传统旅游景观日渐没落之际,李德立开辟了牯岭避暑地,为庐山新一轮旅游文学高潮的到来奠定了转型基础。

二、庐山旅游文学创作群体的地理分布

根据吴宗慈《庐山志》和《庐山续志稿》辑录的诗文作者,按其所属朝代进行分类统计,并以当今所属省域情况对占籍进行地理区划,结果见表2。

从总体上来看,除67位不明占籍外,庐山诗文作者群体覆盖了全国25个省份,具有较为广泛的地域来源。在各分省数量上,江西省作者群体数量最为庞大,总计达153人,占总数的23.18%,其中省内的九江因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总计有36位作者,仅低于浙江省、江苏省以及安徽省的数值;居于第二位的浙江省,作者群体数量达到98位,占总数的14.85%;江苏省以81位占总数的12.27%位列三甲。如以距离庐山远近来考察各诗文作者的分布,我们可以发现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衰减规律,以庐山为中心,包括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七省份,共有446位作者,占总数的67.58%;与此相反,、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青海以及港澳台地区距庐山较远,均未有人撰写过庐山诗文,即便是新疆、云南、海南、甘肃、河北、辽宁等有作者分布,但数量也非常有限。

按之朝代占籍分布,则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各历史时期庐山诗文作者地理分布的动态变化轨迹。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文作者的地域分布集中在七个省份的两大流域,其中山东省人数最多,占当期的24%;两大流域是指黄河中下游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前者共有12人,比后者的5人高出一倍多,可见当时中国的文化中心仍位于黄河中下游流域一带。隋唐五代时期作者的地域分布出现了快速扩散的趋势,省份扩散到了14个;流域范围也扩散到了闽江和珠江流域,从比重上看,黄河中下游流域虽仍占34.23%,但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比重则迅速提高到了36.94%。宋元时期诗文作者的地理分布保持了自唐以来的发展态势,省域分布达到了16个,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比重也相应提高到了60.34%,南方文化中心地位完全确立。此时期,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福建、广东、海南、四川等远离中原的作者数量也有显著的提升,绝对数量达到了16人。明清时期作者的地理分布在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高度的集聚特征。明代的省域范围为17个,清代达到最多的19个;集聚性除继续集中于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基本表征外,更为明显的是集中于某些省份,江西省在明朝时的人数达57人,清朝虽有所减少,但比例仍高达25.24%;浙江省在明朝时以36人占当时代的18%,居于第二位,但在清朝时被江苏挤至第三位;福建省在明代时曾一度有17人,表明庐山的知名度已经播及全国范围,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庐山旅游文学的发展。

庐山旅游文学创作群体的总体分布以及朝代变迁规律,除以上提及的文化重心南移因素的影响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的作用:一是九江的战略中心地位。九江历来有“七省通衢”、“三江门户”之称,是南北交通之孔道,东西水道之要津。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以及太平天国与清军的鄱阳湖水战,均体现了九江的重要战略地位,这是庐山旅游文学得以兴起的基础条件。二是九江的政治中心地位。秦统一中国而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成为九江历史上最早的正式建置,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分分合合,自隋唐以后九江建置渐趋稳定,江西地方行政中心地位也得到了确立。明清两代分别将“九江道”和“广饶南九道”之治所驻在九江,使九江地方行政中心的地位更加巩固。政治次中心的形成,为各级官员汇集庐山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自唐以来的白居易、朱熹、毛德琦等先后任职于九江各地,他们创作的大量旅游文学是庐山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九江经济地位的渐次提升。隋唐以后,以京杭大运河―长江―鄱阳湖―赣江―北江―广州为主轴的“京广大水道”,成为全国货物流通的大动脉,九江是这条运输线上的关键点,明代创设的九江钞关进一步提升了九江的经济地位。庐山声名也得益于九江政治经济地位的确立和提升,历代诗文中少有作品以“湖中望庐山”为题,而明朝李绂六过庐山而未能一览山水美景,不禁长叹“不能旬日之游,固宜见哂于山灵耳”,充分表达了庐山在时人心目中的地位已非往昔。

三、庐山旅游文学的价值分析

历经二千余年积累而成的庐山旅游文学体系,在当今仍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价值包括文学价值、遗产价值、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等方面。

1、文学价值。历代文人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庐山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和历史胜迹等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论述,时代差异形成的文风印迹,文体各异而

殊途同归的表达效果,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中国古代旅游文学发展的历史长卷。时代差异上,六朝文赋雅美简约,宋代文章擅长说理,明代游记情趣活泼,清代文章考辩色彩浓厚;诗文体例上,文章可分为游记、杂记、铭传、辞赋、论辩、书信、赠序、序跋、诔祭、小说等,诗歌则有古体诗、律诗、词曲,近代还有新体诗等类别,但无论何种体例,均表达了对庐山自然、人文的赞美之情,是文言志、诗言志的具体体现。数以千计的庐山诗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慧远的《庐山记略》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记游散文,富有特色的语言艺术和严谨的写作手法,展示了鲜明生动的庐山山水艺术形象,不仅结束了起自汉代仅为“润色鸿业”而专事夸饰却少有真情实感的赋篇描摹,也完全区别于模山范水只为枯燥乏味的玄理的阐释,引领了后世山水诗文的写作潮流。叫稍后的陶渊明被誉为汉魏800年以来最为杰出的诗人,在存世的一百多篇诗文中,田园诗的数量最多,成就也最高,代表作有《归田园居》、《饮酒》、《桃花源记》等。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纯朴自然的语言和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的天地,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唐代以后,以庐山为创作素材的名篇佳作日益涌现,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苏轼的《题西林壁》等皆是名垂千古的绝句佳言。庐山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中国其他名山胜地所难以企及的,长期以来,以庐山为中心而开展的陶学研究热潮也足以证明这一点。

2、遗产价值。1996年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一个也是迄今惟一的文化景观系列的遗产地,这其中的贡献离不开庐山旅游文学的遗产价值。如前所述,庐山数以千计的诗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宝贵的资料,从中可以探知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和驱动机制,这本身就是一笔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由于历史年代的变迁以及战乱等因素的影响,庐山历史上的寺庙、书院、铁塔等文化古迹一度损失殆尽,所幸的是,历代文人通过游记、题刻、词赋等记录了当时盛况,为后来的恢复提供了有力的佐证。白居易草堂被誉为中国文人园林的典范,但在唐末以后仅能在诗文中寻找它的故址,近年人们根据《庐山草堂记》的记载,对此项古迹进行了修复,再现了白居易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景观。与此类似的文章还有白玉蟾的《福海院记》、易顺鼎的《匡山草堂记》等,都是文人理想景观的现实表达,只可惜目前尚未有修复之计划。东林寺是佛教中国化的表达,简寂观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场所,白鹿洞书院是中国理学思想的代表,这些景观在庐山吟咏中均占有重要的份量。自然景观是世界遗产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在庐山诗文中也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其中五老峰、香炉峰、黄岩瀑布、三叠泉、金轮峰、汉阳峰、含鄱岭等成为诗文中的常见景观。由此看来,庐山的自然景观已经不单纯是自然存在体,文人将它们与人类的思想情趣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文化景观”概之于庐山的山山水水是再恰当不过了。

3、旅游价值。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诗文所具有的旅游宣传功能,如李白评价庐山时说:“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白居易则更发出了“匡庐奇秀,甲天下山”的赞叹,这不仅吸引了后世文人游客前往庐山观瞻,在当今旅游大潮中同样具有强烈的宣传功效。二是人们了解庐山的重要信息途径。无论古今,收录于各种教材的庐山诗文,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苏轼的《题西林壁》等,给孩童最先提供了庐山的最初步的信息。在古代社会尚无旅游指南之类书籍的情况下,人们更多地借助于前人的诗文,逐个探访故人诗文抒发之所,再进而写下属于自身感受的文字,代代相传而沿至于今。三是旅游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有前述三诗的创作流传,故而黄岩瀑布、香炉峰、大林寺、花径、西林寺也随之成为庐山最为重要的旅游景点。通过对历代诗文中出现的景点频次的初步统计,历代诗文中出现最多的五老峰、东林寺、白鹿洞、黄岩瀑布、三叠泉等都是人们必游的景区景点。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实际上也就是历代的文化沉积,具体可表现为景点被多少文化名人所描述,有多少相关的文化传奇故事,叠加于自然景观基础上的文化是庐山旅游的最大魅力源泉。四是可以产生直接的旅游经济效益,通过组织庐山诗歌旅游线路,按诗索骥,据文择点,可以为庐山的旅游业发展开辟新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