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知识范例6篇

楹联知识

楹联知识范文1

楹联的发展与作用

通常认为,楹联始于五代,盛行于宋而鼎盛于明清。它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学形式,集哲学、诗词、书法之大成,熔思想、文化于一炉,包含着厚重的传统文化精髓,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并举,对警醒人生、净化心灵、鼓舞斗志、开阔胸襟具有重要意义。楹联作为国粹,在培养人们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方面,更是起着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一副对联就像一首浓缩的诗歌,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学作对联是一种颇有价值的学习传统文化的的启蒙方法,是引领学生步入文学殿堂的一把钥匙。

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自古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古训,有人说楹联脱胎于唐诗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在众多唐诗中,都有楹联的影子,唐诗为楹联的发展提供了甘泉厚壤。如格律诗中的对仗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等。当然,诗中的对句不一定都能成为完全意义的楹联,但这的确是楹联发展的滥觞。楹联不同于对仗严格要求的诗歌,它更灵活而且能独立表达完整的意思。

中国传统蒙学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等大都以优美的韵律、工整的对句形式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此外,我国也有专门的属对教材,如《声律启蒙》《习对歌》等。其中的很多名联对句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如“虚心对骄傲,热情对冷淡”(二年级)等。

让楹联走进语文课堂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表明生活有多大,语文的舞台就有多大。楹联具有极强的艺术概括力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以凝练、短小、富有哲理与个性见长,讲究平仄对仗,易诵易记,深受人们喜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对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也能培养学生的探究与鉴赏能力,对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有着重要作用。

为让学生认识并喜欢楹联,笔者鼓励学生每人自选一幅励志联,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优秀的楹联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对学生的人格修养教育有着独特的教化功能。为此笔者建议学生将其作为座右铭,铭记于心,并谈体会、写认识,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时刻警醒教育自己。

有了对楹联的初步认知,指导学生学写简单的对联便提上日程。在学习《惊弓之鸟》这篇课文时,为帮助学生对整篇文章做整体把握,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笔者结合文章主题,出对“惊弓之鸟,虚发雁落神技高”,请同学们对下联,大家兴趣高涨,对出了如“雪中送炭,助人为乐人心暖”“井底之蛙,坐井观天见识浅”等不错的下联。一副对联就深化了学生对文本人物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概括能力。在日常学习中,笔者经常结合课文内容出一联请同学们集思广益对下联,并选出较好的进行展示赏析。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同学们学习对联的激情倍增,并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语文素养。

在学写楹联的过程中还可以掌握语法知识。初学者难免有时对句不够规范。为此,笔者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加以指导修改。同时也经常进行词语辨析训练。如“轻风( )细柳(选词:吹、拂、摇、扶),淡月( )梅花(选词:照、泻、映、失) ”等。推敲对联的过程,就是对音律、词性、词类以及比喻、象征、反复等修辞方法了解和应用的过程,同学们听得认真仔细,比单纯地讲授枯燥的语法效果好很多。就这样,在炼意、炼词、炼字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拓展语文课程资源。

要提高作联水平,离不开日常训练。笔者鼓励学生自写励志联、嵌名联等,并结合重大节假日和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开展楹联征集活动,同时在班级设置了“今日对联”展示台,由学生轮流展示创作作品,极大提高了学生学联兴趣。一副好的对联,包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学内涵。日久天长的训练,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很多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对联,为作文增色,使文章出彩。学生在学联中感受经典,在实践中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楹联进课堂的重要意义

楹联包涵着语言文学、汉语拼音、遣词造句、诗词歌赋、地理历史、观察分析、书法绘画等多种知识和能力,每一副对联都是哲理和文化的集成,都有历史与生活的写照,远远地超出了课本知识的范畴。让楹联走进课堂,不仅能使学生汲取楹联文化的精华,感受其魅力,而且能扩展知识外延和丰富知识内涵,激发创新思维,提升文化素养,提高学业成绩,还能从楹联文化的哲理中感受到教育、获得激励,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念。

楹联知识范文2

楹联书法,兼具楹联、书法之长。其内含楹联联语之意,外彰书写逸美之状,陶然兴会,耐人追寻。千百年来,文人乐此而雅悬斋壁,书家好此以酬应赠答。时至今日,具有独特传统文化气质的楹联书法,其发展大势亦表现出不同既往之貌,业界践行不怠,硕果累累,其文化愈显独特,其艺术愈增颜色。

 

2013年1月19日,由中国美术馆策划主办的“中国美术馆癸巳新春楹联书法大展”于中国美术馆3楼展厅开展,展览展至2月24日。展览由“福庆初新”、“昌文咏胜”、“铭言寄世”三部分组成,每部分各有侧重。“福庆初新”部分以春联为主。我们常引五代孟昶“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为对联最早初例,后人承沿其意,久成习俗,每逢岁除,张挂春联迎新祈福。值此佳时,邀书家撰联共贺,言为心声。壬辰岁杪,云蓝片片托祥瑞;癸巳年新,玉管亭亭绘福图。藉此部分的展示来体现新旧节序的年俗情结,烘托癸巳年的热情祥和气氛。随着时间的推移,写楹联的风俗习惯日见其盛,内容突破新旧节序之囿,广泛地表现为题咏山川胜景、感叹风物岁时、抒发情怀心志等。这些内容在这次展览的“昌文咏胜”、“铭言寄世”两部分中进行集中展示。其中,“昌文咏胜”部分体现自然风华与人文景观相接之盛。举目中华,处处江山多胜景;置身故榭,堂堂楹柱载宏文。因此,本部分选楼、阁、亭、台、寺、观、祠堂等环境中的联文,邀书家以笔感得其境。通过本部分的展示,让观众置身于展厅,如沐于自然风华与人文景观的交融中,体验楹联书、文双美之趣。“铭言寄世”部分则更多地体现楹联作者以事、以物、以景等抒发情怀心志、感叹风物岁时,文心隽永。此部分所选联文,或刻于书院堂署,或题于书室廊壁。内容或杂感自题,纳近身事景于内,抒发别样心绪;或咏鸿鹄之志,扬浩然之气;或叹于风物岁时,示超然物外情,表淡泊名利心,然俱言简意赅,微言大义。今吟赏此载道之言,感其弘教化之德,叹人世诸相,时抒文人逸兴,时展壮士胸怀,警于世人,实可勉于后昆。

 

展览期间,在中国美术馆3楼16号展厅举办征联活动,由中国楹联学会提供10个上联,向广大观众征集下联。通过征联活动让观众在观看展览的过程中,以亲身参与的方式来领略、体验楹联文化的独特感人之处,进而加深对传统楹联文化的认知和欣赏程度。同时,可以使观众撰文抒怀,表达自己的心情,与广大书家一起撰联共贺,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祝愿生活更加美好。展览活动结束后,由中国楹联学会组织专家对所有应征作品进行集中评选,每联选定十比最佳应对作品。

 

同期,中国美术馆在7层学术报告厅举办两场学术讲座,以渗透和传播楹联知识。2013年1月27日下午14:30—16:30,著名诗人、学者、书法家林岫女士为观众讲解楹联艺术与书法艺术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介绍古今名联的文体特点、创作方式和如何对楹联进行艺术欣赏。2013年2月2日下午14:30—16:30,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叶子彤老师从春联的起源与发展、春联的特性、春联的创作要点三个方面与听众漫话春联的传承与创新。

 

结合本次展览,中国美术馆于2013年1月27日上午9:30—11:00组织以“新春对对碰——我在中国美术馆过大年”为主题的亲子专场活动。通过艺术性、趣味性兼具的亲子活动,让小朋友体味中国传统文化——楹联艺术的魅力。

楹联知识范文3

张志公先生曾说:“属对是一种有效的实际的语音、词汇的训练和语法训练,同时还包括修辞训练和逻辑训练的因素。可以说,是一种综合的语文基础训练。”古人常用对对子的方法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培养孩子的反应能力,测试孩子的知识储备。

然而,这样有效的一种语文教育手段却在近代以来逐渐式微,直至在语文教学中“灰飞烟灭”,这不得不说是一件憾事。有鉴于此,我们学校在三年前开展了一项大胆的教育实验――在六、七年级开设“楹联文化”校本课程。旨在通过此校本课程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植根于学生心中,营造具有中华文化氛围的育人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探究兴趣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语文素养。为此,我们分别开设了“楹联基础知识”“《红楼梦》中的楹联”“名楼中的楹联”“北京老字号中的楹联”等系列课程。

三年来的教育实践带给了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有时甚至可以称之为冲击,让我们惊叹楹联这种语文教学方法的神奇,更惊叹孩子在这种神奇方法中获得的惊人成长。

提高学生的“咬文嚼字”水平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课程。”“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简练而意蕴悠远的楹联以其独特的文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优秀的学习资源,学生在楹联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对汉语言文字特点的理解与运用,即“咬文嚼字”的水平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高。

楹联创作有析字、叠字、复字、嵌字等创作技巧,这些技巧的使用充分体现了汉语言文字的表意属性及富有音韵美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此有了较好的理解并能主动尝试加以运用,如这几副楹联:

三口齐聚品百味;双日成叠昌百年。――王宸、杨雪

三人成众好兄弟;双月如朋伴嘉宾。――许蓝心

子夜恬静风吹叶;晌午幽寂雪折枝。――叶子恬

南国微风中,苏杭园里两棵柳;东方明月下,长坂坡上一孤骑。――罗昊泊

前面两副采用的是析字手法,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及表意功能,将汉字进行拆拆拼拼构成一副副对联。后面两副则采用嵌字的手法,将自己的名字和坡的名字嵌中,并能营造出意境悠远的画面,作为中学生的作品,着实令人赞叹。

促进学生对语文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

修辞即修饰文辞,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文学作品的表达效果。正确地理解修辞对于把握作品内涵,恰当地运用修辞对于创作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大有裨益的。语文新课标在初中阶段有如是要求:“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楹联作品使用了大量不同的修辞手法,比如拟人、夸张、双关、顶针、回文等。起初我们的预期是学生在遇到一副楹联后,能够分辨得出其修辞手法,简单品评即可,但是学生对这些修辞手法不仅能理解还能模仿着有所作为,令我们特别欣慰。

腹内涵千水;口中流万泉。――赵季平(谜底:饮水机)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红叶原未醉,遇霜红颜。――郭若楠

楼外青山,山外云,云卷云舒;池中绿水,水中鱼,鱼跃鱼翔。――仉思齐

爽爽风清风爽爽;醇醇酒香酒醇醇。――赵悦如、陈滢

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因为它是很难跟踪指导并落实评价的。所以很多时候总是出现学生没有阅读兴趣,或是虽有兴趣却无力坚持,从而放弃阅读的问题。而我们的楹联课程在这个方面也给予了语文教学很大的帮助。

在六年级上学期普及了楹联的基本常识后,我们将学习内容转向经典名著的阅读,选择了非常难啃的《红楼梦》。学生在教材中已经接触了这部书的片段,我们希望通过楹联让学生对红楼梦有更充分的了解,对这部名著产生阅读的兴趣,从而开启一扇文化宝库的大门。

《红楼梦》兼收“众体”之长,其中有诗、词、曲、辞赋、歌谣、联额、灯谜、酒令、骈文等。我们以《红楼梦》为文本资料,选取其中的楹联、对句、对偶句等为资源,在赏析楹联的同时阅读名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在楹联课堂上,我们以楹联为线索,辅助电视剧片段,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带着学生把这部名著浏览了一遍。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因为有了楹联这个旅伴和老师作为“导游”,大大提高了阅读兴趣,从字里行间读出了许多悲欢离合,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

除了课堂教学,我们还依托学校春季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了“大观园中的楹联”实践活动。我们组织学生参观大观园,欣赏其中精美绝伦的楹联,并用各种方式进行了记录,在五一假期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梳理,开学后在课堂上以小组选定的方式进行交流展示。学生们积极性非常高,有PPT展示、短片播放、情景再现等各种方式。通过楹联课,学生们不仅阅读了《红楼梦》这部名著,也阅读了社会这本大书。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创造性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语文课程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楹联这种优秀的文化作品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已有所体现。

开设了这门课程后,学生们由先前对生活中的楹联视而不见或知之甚少,到如今饶有兴致地看一看、品一品。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的反馈:春节时孩子自创了春联贴在家门前;孩子去了某地旅游,开始关注楹联,关注其内涵及隐藏的文化,旅游再也不是走马观花,开始变得有文化味道了;孩子主动要求去苏州园林、去西安碑林等地方旅游,因为那里有楹联值得欣赏……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们的审美品位提高了,敢于并善于运用楹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今年的元旦联欢活动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很多班的教室在门口贴上了春联,而且有的就是出自学生之手。他们发挥各自所长,有的负责创作,有的负责用毛笔书写,其中许德成写的一副:

金睛蛇狂舞舞到马厩厩里马飞奔奔蛇口下下口咬马马踏蛇尾;

棕鬃马飞奔奔至蛇穴穴中蛇狂舞舞马身前前蹄踏蛇蛇咬马头。

横批:年年年头接年尾

这副联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营造了两幅栩栩如生的画面,表达了学生辞旧迎新的愉悦心情。

作为学生一学年学习的评价和反馈,我们曾组织六、七年级的十几位学生到儒宴餐厅举行了一个主题活动。孩子们在餐厅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餐厅中的主题展览,欣赏了编钟、编磬演奏的雅乐,品尝了精美的孔府菜。参观以及就餐的过程中,老师即兴出题或出联考验楹联学习的佼佼者。孩子们不仅接受了挑战,还出色地用楹联“回击”了老师:

吃儒宴品儒家文化;(周则晓)

读远洋望远大人生。(张鼎新)

孔子名言,句句精辟;(周则晓)

儒宴美食,口口生香。(杨老师)

粟食甘味、山东煎饼:黄米包赤豆,白糖红枣味道美;(李德维)

金饼卷翠叶,紫酱碧葱滋味香。(杨老师)

麒麟玉书、干冰果盘:麒麟衔书送子至;(杜冰)

凤凰分雾踏云来。(李德维)

楹联知识范文4

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1、联语。这个词有“对联这一语言艺术”之意。如清代前期丁应鼎著《海门联语》。现在将对联称作“联语”也十分普遍。

2、联句。联句本是旧时作诗方式之一?由两人或多人共作一首?相联成篇?多用于上层饮宴或朋友间的酬答。后常用作对联的别称,意思是对联是由两边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的艺术。如清林纾有《春觉斋联句》,俞樾有《曲园联句》,近人萨嘉榘有《林则徐联句类集》,而明朝林兆恩、清朝杨梦鲤等人的联书都只称《联句》。

3、联对。对联的倒语。语出清梁章钜《楹联续话》:“严问樵官山左时,寅好中联对,多出其手。”如近人蔡?有《联对作法》、王文儒有《联对大全》,今多用于文章。

4、对句。本来是指对上他人所出之句,后即作对联别称。如清梁绍王《两般秋雨庵随笔》中云:“尝见有人写对句云:‘拳石画临黄子久,瓶胆花插紫丁香。’”今多用于文章。

5、对语。对偶词语之意。如清陆以恬《冷庐杂识·对语敏捷》云:“对语不难,难在每捷。”

6、对子。对联的通俗叫法。写对联叫做对子,对对联叫对对子。

不常用的有如下多种:

1、俪言、俪语。本是以对偶形式出现的方辞,后偶作对联代称。俪语,取语句成双配对之意。如清费师洪有《延旭轩俪语》,顾曾?@有《方宦俪语》等。 俪言,犹俪语。如清徐世昌有《藤墅俪言》。

2、骈言、骈语。义同俪言,由汉魏时的“四六体”骈文演变为对联而名。如骈句:“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偶语、偶句。本指相对私语,后取偶为“相对”之义作对联别称。如近人有《偶语百联》。清梁恭辰《楹联四话》:偶句有多用虚字者,亦自生动可喜。

4、楹帖、帖子。义同楹联。常用于书名和其他,如清罗昌荃《楹帖采腴》。梁章钜《楹联丛话》:楹帖始于桃符。曲滢生《宋代楹联辑要》:楹联一名帖子。

5、楹句、楹语,义同楹联。如清末江峰青《里居楹语录》、清杨浚有《冠悔堂楹语》,近人徐?有《澹庐楹语》,郑丰稔有《楹语享帚》等。清赵藩有《介庵楹句辑抄》,近人赵式铭《睫巢楹句》、《楹句杂录》等。

6、桃符。由春联源于桃符而得名。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云:“春联者,桃符也。”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至少从汉朝起就有,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云:“千门万户??尤眨?馨研绿一痪煞?薄S捎诙粤?某鱿趾吞曳?忻芮械墓叵担??怨湃擞殖贫粤??疤曳?薄

7、连语。取上下联相连之意而名,今仅见章太炎取自己的对联书名为《荆汉大师连语》。

8、联偶。联语上下骈偶,故称。如近人曾国才有联书名《桔园联偶》。

9、诗余。取对联是诗的变体而名,民国郭立志《曾文正公联语辑录·序》云:“联语亦诗余也。”

10、诗钟。本是兴起于晚清的一种文字游戏,其方法是取意义绝不相同的两个词或分咏,或嵌字。如以尺、蜂为题咏二句:“灯下量衣催五夜,房中酿蜜正三春”。因其对仗工整与对联相同而作代称。

11、小道。因过去对联地位低下所云,庄俞《应用对联粹编》:“联语,小道也。” 这种看法现在已得到了纠正,正白启寰先生一副对联所云:“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12、小品。因对联字数少、篇幅小而称之。陈方镛《楹联新话》:薛慰农……所撰联语小品,亦脍炙人口。

楹联知识范文5

一、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必要性。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非重点中学。近年来,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向往是家长和学生的共同需要,随着农村经济条件和交通状况的改善,大多数家长想尽千方百计将子女送入县城示范性高中,致使农村普通高中生源素质越来越差。而常规教学内容过难、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导致学生分散注意力或者寻求其它方面自我价值的实现。校本课程从学校实际情况、学生的特点出发,基于学校、学生的现实展开的针对学校、学生的问题而进行的。把楹联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课堂围绕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设计教学方案,满足学生需求,适应学生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师生互动、生生协作、人人参与的课堂氛围,让课堂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对课程充满期待。从而形成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学校走上内涵发展的道路。

二、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重要性。

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纲要》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联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继承和弘扬客家传统文化。

楹联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开发楹联校本课程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利用楹联引导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可能性。

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课题研究立足于本校,辐射五华南部乡镇,推动楹联进校园活动,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发展。课题主持人和主要参与者均是梅州市楹联学会的会员,他们对楹联有比较深的研究,有良好的语文教学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有着较为丰富的研究经验。有投身教学科研的热情,具备完成相应的教研任务的能力。

我们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文化底蕴深厚,学校前身为“三江书院”,传承学校对联“三畏九思学问;江翻浪涌文章。”的文化,上联中的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德思义。上联认为:做人做学问应该心怀敬畏,自省反思。下联指出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忌讳平铺直叙,而要九曲回肠江翻浪涌。对联构思巧妙,精于用典,令人过目难忘。它激励着一代代安中人艰苦创业、一届届莘莘学子茁壮成长。弘扬对联文化中精髓“三畏九思”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并把它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养成教育中。挖掘对联蕴涵的教育价值对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助推作用,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楹联知识范文6

[关键词]普陀山楹联海天佛国佛语文化

Abstract: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Buddhism thoughts hidden in the couplet written on scrolls and hung on the pillars of the Putuo Mountains. At the same time,the research objects also include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related to the Buddhism and the nationalization of the Buddhism to Zhou Shan. And the study will be of great help to the research works on The Buddhism culture of the Putuo Mountains.

Keywords: the Putuo Mountainsthe couplet written on scrolls culture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普陀山是众所周知的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道场,与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和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道场,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然而,大部分人都只知道普陀山为供奉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却不知普陀山为何成为观音道场。其实,早在西汉末年,普陀山并不叫普陀山而称梅岑山。是因为道士梅福在此修道炼丹而命名的。 到了西晋太康年间(公元280~289年),有佛教徒在普陀山偶然发现观世音现身。大家“扶老携幼、奔走相告,纷纷到普陀山拜谒。”这在明朝宏觉国师《梵音庵释迦佛舍利塔碑》就有记载。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天竺梵僧来普陀山传教,在朝谒潮音洞时,又见到观音菩萨现身。

唐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本高僧慧锷第三次来华交流佛教文化。在五台山礼佛见到一尊观世音菩萨像后非常喜欢,想带回日本供奉。传说,当他所乘的船行驶到普陀山附近的莲花洋时,突然狂风大作,天地昏暗。慧锷只能把船靠上普陀山码头。谁知,船一靠码头,天色马上放晴,海上风平浪静。慧锷见此又命开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不仅天气再次变坏,洋面上还涌动起莲花状的大浪。船一动也不能动。一连三次都是如此。慧锷见此情形,面向东瀛本土祷告:菩萨不肯去日本就留在此处吧!于是,慧锷经潮音洞登上普陀山,留下佛像让当地居民张氏供奉,并把这尊佛像命名为不肯去观音。到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在张氏宅址上建起了“不肯去观音院”。这是普陀山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佛教寺院。

唐以后,历代帝王多次赐金扩建普陀山寺院,倡导观音文化。公元967年,宋太祖赵匡胤首次钦派人到普陀山贡香幡,开了朝廷供奉先河。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朝廷赐匾“宝陀观音寺”。公元1214年,宋宁宗赵扩又赐匾额“圆通宝殿”,钦定普陀山为专供观音菩萨的地方。并根据佛经“补怛洛迦”,更山名为普陀洛迦山,也称为补陀洛迦山。由此,普陀山成为中国四大菩萨道场之一。

普陀山寺庙众多,每座寺庙中都记载了许多楹联,对于它的研究,很多人倾向于楹联的审美性和楹联中蕴含的佛学思想。而纵观普陀山各个寺庙的楹联,它们其实反映的不仅是佛学思想,还折射出了许多具有舟山特色的佛文化,如“海天佛国”,更多是与水有关的,所以我们不妨从这方面入手,来研究楹联中“海” 与“佛” 的关系,从中探讨出具有普陀特色的佛文化。

一、海天佛国: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逢僧

“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①

古人言:“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杭州之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舟山之普陀”。如此看来,普陀山四面环海,金沙、奇石、洞壑、潮音、幻境浑然一体,幽幻独特,山海兼胜,水天一色。

奇秀的风景孕育瑰丽的文化,远离繁杂的尘世哺育他方的悠闲,这是景,亦是情;这是静,亦是理。普陀山与五台、峨眉、九华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素有“海天佛国”的美誉。

普济,法雨,慧济是普陀山三大寺庙,加上其他的庙宇大约有20多座寺庵。寺庙免不了佛,那门前相对的楹联成了一个殿宇,一个庙门最好的说明。“海上仙山”普陀山汇聚了各式的楹联,也创造丰富的佛教文化。

普济禅寺楹联“五朝恩赐无双地;四海尊崇第一山”佛顶山楹联“暮鼓晨钟与佛有缘成无上道,松风水月问天无愧是大菩提”,法雨寺楹联“花凝宝盖皈真相,云擁祥轮现化身”,洛迦山楹联“德海波澄静涌功德水,福林荫缚妙涌吉祥云”,大圆通殿楹联“南海潮声,水月流光环佛地;普陀山色,松筠耸翠蔽禅天”,藏经楼前楹联“云起慈门,救苦寻声磁吸铁;波腾愿海,现身说法月印池”,九龙殿楹联“说大悲行门,令法界有情,彻悟圆通妙性;做苦海慈航,使普天含识,远离恐怖厄难”。

“南海观音”位于龙湾岗巅,底层是功德厅,厅里有铜联“海天驾慈航,相现莲花千层浪;佛国留胜迹,手执万象春”。普陀山是观音道场。据南宋《宝庆四明志》记载:唐咸通四年(863),日僧慧锷自五台山请的一观音像,载至本国。舟至舟山莲花洋海面遇风,以为菩萨不愿东渡涛,舟人甚惧,慧锷夜梦一僧谓之曰:“汝但安吾此山,必令便风相送。”锷以梦告众,咸惊异,以为菩萨不愿东渡,随将菩萨奉送上山,居民张氏请像供养于宅,称“不肯去观音”。如此看来,菩萨留驻于此,是一种因缘,是一种宿命,也是轮回的必然。

大圆通殿楹联“大士循声,恰如潮吼因风起;众生正念,当如月现为波清”。此联是丁丑(1997)年菲律宾陈奕镇等敬献的。大士是菩萨的统称,“士”是“事”的意思,喻指远离秘执邪见,正见法理,从事上求佛果,下化众生大业得人。而佛教的“八正道”则涵盖了正念这一道,是一种正确的信念,是语言和思维的统一,是因果报应的法则。将佛教的正理和大善的菩萨相连,指明了菩萨和众生的关系,观音菩萨凭借耳根圆通,能遍闻众生苦恼之声,并循声化身前往救度。这与波涛怒吼相似,一如潮水和风力相协调,搭配默契;明月之所以现于水中,缘由是水质清净,无波无染。众生要想得到菩萨的救度,必须心生正念,以佛修身,以理正道,以海的包容化解心中的弱小。

在石坊有一侧联“迎宾诗客皆解脱;离洛迦涉世,搬柴运水悉圆通”。此联将佛教修行的方法详尽道来:普门默契,迎宾送客,洛迦涉世,搬柴运水是四种现象,寓意潜移默化,言传身教,诚挚迎宾,乘愿再来,圆通法门。其实,在佛教里面,修习佛法并无一定的方法:“春物薰馨含慧业,名禽宛转入闻思”(北京万寿寺联),“一代教化方针,不外权实二门,九界同登觉岸;三藏宣扬妙法,从慈南北分传,诸邦共仰慈风”。潜心闻春,听禽,明白佛教的地域性,三藏,法门,理解佛教之意,修身之性。世间万物的存在皆有一定的缘由,佛求静,佛缘清,佛理悟,这是一种本源状态,也是自然追求。②

还有佛顶山的“楞严会上独选圆通,法华经中普门大悲,上求下化,契机方有契理;极乐莲邦位继调御,娑婆秽土慈航倒驾,古往今来,成佛要在成人”,以海及理,学做人;“補袒洛迦徧山清净云勇独秀佛顶峰,莲花海洋全面碧波光明洞彻琉璃界”,清莲旖旎,波照万世;法雨寺的 “贝叶慈光巧演妙法利众生,天华法雨徧敷甘露开觉路”,佛法无边,如沐甘霖。

2008年中国普陀山国际佛教用品博览会是以“海藏普陀佛博天下”为主题的,可见海与佛,水与理,清与静得关系。山,水,海,悟,性,道…这是佛对外的显示,这是理对内的开放,这是静对心地昭示,万物融于一体。

楹联是小小的文化,于字里行间,隐藏万世的明理,楹联的妙处,等在世间百象中。

二、楹联殊数字及动植物在佛语中的意象和指代

在普陀山楹联中,笔者发现很多楹联里面含有数字、动物、植物的词语,并且发现这些特殊数字和动植物在佛学中具有特殊含义。

(一)从数字方面说,在普陀山所有的庙宇楹联中,据笔者统计,各个数字在所有楹联中出现的次数统计如下:“一”字一共出现8次;“二”字一共出现3次;“三”字一共出现10次;“四”字一共出现7次、“五”字一共出现5次;“六”字一共出现6次;“七”字一共出现2次;“八”字一共出现6次;“九字一共出现9次;“十”字一共出现6次。其中具有佛家典型意义的数字分别是“十二愿”、“廿五有”、“三惑”、“五蕴”、“六道”、“九品华”、“四知”、“八德池”、“七宝阶”、“七步莲”、“三途八难”、“四生九有”等。而佛语中出现的高频数字与中国的数字崇拜的某些数字是重合的,例如“三”、“八”、“九”等数字,下面结合具体楹联分析:

1.“八德池中,莲开九品之华;七宝阶前,佛授一生之记。”此联悬于法雨禅寺的往生堂内。“八德池”:语出《阿弥陀经》,乃指盛满八种殊胜功德的池子。八功德指:澄净、清冷、甘美、软轻、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寿诸根。“莲开九品之华”:指极乐世界盛开着九个等级的莲花。九品,九种等级,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品位。“七宝阶”:由七宝饰成的台阶。七宝,出自《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等经,指世间七种珍贵的宝玉。③

2.“三途八难,布施功德可据;四生九有,善信一念之间。”此联在惠济禅寺的功德碑二边石联,戒忍法师书。“三途”:指地狱、恶鬼、畜生三道。“八难”:指八个见闻法有障碍的地方和情形,即:地狱、饿鬼、畜生、北俱芦洲、无想天、盲聋暗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九有”:三界中众生乐意居住的地方共有九所,即欲界之人与六天、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中的无想天、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④

3.数字“九”:"九是一个高贵的数字”,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九在阳数(奇数)中最大,有最尊贵之意,“九五之尊”,“三跪九叩”,“一言九鼎”。凡是涉及到与“九”有关的词语,所包含的意义离不开“高高在上”的意思。形成这一现象,是因为古时候的中国,数字最早不是代表数量的,代表的是一种哲学思想。比如“一”是汉语中最基本的数词,于是赋予了万物之祖、万事之源的意思;“九”是基数中的最高数,而且又与长久的“久”谐音,所以便被赋予了吉祥如意、平安久远等民俗文化内涵。而同样,在佛语中数字九也是有高贵、尊显的含义。

(二)从动物方面说:

楹联中多出现的动物是“狮”、“龙”、“象”、 “鹫”、“鹤”等多个意象,而这些意象现今看来都是动物中最为威武神勇、无所畏惧的或是极具灵气、有祥瑞之意的,把这些动物用在佛法中,从而显示佛教的神威,像百兽之王一样统领、引渡着世间众生。下面是具体楹联示例:

1.“发聩震聋,暗夜常温狮子吼;脱尘涤虑,明心且读般若经”。“狮子吼”:喻佛教威神,毫无怖畏,声震十方,群魔摄伏,好像狮子叫,百兽都降服一样。在佛教四大菩萨中,文殊菩萨骑狮。⑤

2.“隐晏林泉,大士门庭培净业;秀 龙象,智者家风鸣法螺”。此联为隐秀讲院山门两边石联,净雯撰,杨积书。“龙象”:原指象之中殊胜者,这里比喻菩萨之威猛能力。《维摩经》:“譬如龙象蹴踏,非驴所堪。”佛典中,“龙象”一词常用来形容、赞美菩萨或者高僧。⑥

3.“鹿苑转轮,机熟圣应成觉道;鹤林示寂,薪尽火灭返本源”。此联悬于紫竹林卧佛殿前,己卯年(1999)冬月,南海释迦戒忍书。“鹤林”:指释迦牟尼于娑罗双树间涅槃时,树顿时开华,林色变白,如众多仙鹤到此群居,故云鹤林。《涅槃经》曰:“尔时,拘尸那城娑罗树林,其林变白,犹如白鹤。”⑦

(三)从植物方面说:楹联中出现最多的是“莲”、“曼陀罗”、“菩提树”这三种植物。以下举例说明一下各个植物在佛语中的含义:

1.“看曼陀花庄严绝妙;证菩提树色相皆空。”此联悬于普济禅寺的藏经楼前,己卯(1989)年菲律宾三宝弟子吴文远等敬献。“曼陀罗花”:花名,为四种天华之一。《法华光宅疏》:“曼陀罗华者,译为小白团华。”《法华玄赞》:“曼陀罗华者,此云适意,见者心悦故。”⑧“菩提树”:又称觉树、佛树。当年悉达多太子即于中印度摩揭陀国迦那城南菩提树下征得佛位。此树原称钵多,意译为吉祥、元吉。佛教的四大天华分别是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藏传佛教里有关微观宇宙的模型就叫“曼陀罗”, 而在佛经中,曼陀罗花就是“适意”的意思。而莲花意象在佛教中内涵丰富,代表着佛陀的神圣、佛国的美妙、佛性的净洁和佛法的灵妙。至于菩提树,佛祖当年“成道”的那棵菩提树经受了无数风风雨雨,有着神话般的经历,在佛教界被公认为“大彻大悟”的象征,并且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